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且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基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入手,对中国农业集聚格局的具体机制进行了分析。

标签: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机制

前言:现阶段我国农业地理整体空间集聚程度逐渐扩大,专业化与多样化程度逐渐增强,呈现跨区域增长的态势。虽然大宗农产品区域专业化程度较低,不过经济作物区域专业化程度却很高。对我国农业地理集聚与专业化发展的格局演化进行分析,有利于寻找出具有生产潜力的具体区位,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

(一)农业重心发生转移

近30年来我国农业中心主要处于我国偏东南方向,农业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1]。然而近年来农业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南方向移动,由于近年来麻类以及谷物等农作物的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我国农业重心向西南方向整体迁移。从农业中心迁移速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业重心向西移动速度较为缓慢,向南移动速度相对较快,且农业重心迁移大多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前。

(二)农业地理分布相似性减弱

由于农作物市场对于农业生产要求越来越高,相邻省区农业地理集聚现象存在着不稳定的现象,近年来农业地理集聚总体上呈现着递减趋势。由于我国现阶段处于农业结构调整时期,在我国整体农业地理集聚程度增大的背景下,各个行政区划内为了追求农业生产的利润,发展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农业,导致农业地理分布相似性减弱。

(三)具体农作物的发生地理迁移

随着我国自然气候逐渐发生着改变,同时各区域市场对于农作物的需求发生着改变,因此具体农作物的地理集聚格局逐渐发生着迁移。例如蔬菜、茶叶向西迁移,而棉类种植持续性向西北迁移,烟叶种植持续向西南迁移等。虽然我国农业从整体看地理集聚情况并不明显,但对农作物进行细分后可以发现具体农作物呈现地理连片迁移状态。

(四)龙头企业集聚格局

初中地理-中国地理自然环境、资源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一、我国的疆域 (1)领土四至点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 三、我国的人口

人口最多省:广东省,最少省:澳门 2、人口东多西少 (1)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四、我国的民族 2、民族分布 (1)分布特点: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东部和中部;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部分地形、地势和气候 一、我国的地形 1、地形特征及分布 (1)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分布:a、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b、山地、高原和盆地多分布在西部地区。

3、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山区面积广大 (1)优势:利于多种农业模式协调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2)劣势:地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生态环境脆弱,多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坡度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二、我国的地势 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我国的气候 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3、气候的主要特征 (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复杂多样 形成原因:背靠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为界

第二部分河流、自然灾害 一、以外流河为主 1、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为外流河,西北为内流河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水能资源:上游流经第一、第二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2)水运开发: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享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三、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浅谈中西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中国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中国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 2010级中文三班武晨鹏(2010011404) 当我们放眼任何一个国家或是文明时,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他们的地理环境。因此,对地理环境的研究对比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本论文从地理环境入手,比较中西方古国文化的不同发展经历,对两者形成现如今的政治、经济、科学、思想原因作出简要地分析。并希望能以此为加强两方对彼此观念冲突方面的互相理解与包容做出贡献。 1.文化与地貌综述 中国大陆的地理概况是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总面积的66%,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4%。即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近海地区在东部与南部,南北长约5500公里,东西宽约5200公里。而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却最先从内陆的黄河流域产生。由于中国内地距海洋距离较远,故中国人文文化应该是以黄河、长江所组成的两河流域牧耕经济孕育的文化,其中以黄河流域文化为代表。 西方文化与地理环境概况欧洲大陆基本呈现南宽北窄的梯形,半岛和岛屿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陆地与海湾犬牙交错,加上欧洲面积本不大,这就使欧洲各地到海洋距离都不远,欧洲西部各地方距海洋均不超过700公里,东欧距海最远处也只有约1600公里左右。因此,欧洲人文文化应该是海洋性经济与内陆经济相互参融而催生的文化。而欧洲文化的主要源泉是古希腊文化。 对比对象经过对上述概况的分析可以得知,本文所对比的中西方古文化以古黄河流域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为代表。文化是居住在不同地区人民历经千年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是历史的沉淀,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同时,文化也是由许多不同的内容构成的,本文主要对经济、政治、思想、科技艺术、精神几方面进行探讨,以得出我的结论。 2.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的农业经济众所周知,中国的古代经济的基础就是农业经济,可见,中国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宜农业的发展。也由于农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国人流传有一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可见农业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重要。事实上,早在公元前5000年,黄河流域的半坡人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就已发展形成了成熟的稻谷培育技术。农业的发展需要几个自然要素,肥沃的土壤,丰沛的灌溉水源,充足的阳光。 土壤中国的农业经济是典型的大河流域经济,重要的农耕带都在大江大河的周围。因为我国河流分布众多,拥有许多由河流冲击沉淀的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这些地方不只是土壤肥沃又较松软还地势平坦,十分有利于开展大规模农业。 水源中国农业不是只能依靠河流的灌溉,因为中国地区的降雨量也是十分丰富的。 根据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的叙述,有所谓15英寸等雨线的概念,在等雨线的东南,我国平均每年有至少15英寸的雨量,适合发展农业。美国学者罗兹·莫菲著《亚洲史》,则有所谓季风亚洲的概念,我国与亚洲其他部分之间多有高山阻隔。夏季,远离海洋的亚欧大陆中央区会迅速升温形成热空气团,热空气上升,周围海洋饱含水蒸气的较冷空气涌入,到达陆地上空,特别是遇到丘陵或高山时,被迫上升的湿气团迅速冷却、凝结形成降雨。 光照与温度光照不只代表阳光还代表了温度。中国基本处在北温带,而且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拥有充足且适度的阳光和温度,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于其他经济模式的因素中国形成一个自然封闭的地理环境,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存在古人无法克服的地理障碍。 东北方向为大、小兴安岭、外兴安岭以及严寒的西伯利亚;正北方向为蒙古高原及严寒的西伯利亚;西北方向,通过河西走廊,可进入新疆,但将面临沙漠与高山的阻隔;西南方向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即便是今天我们也很难翻越;东方和南方则是大海,以古人的技术条件,尚不具备在风高浪大的海洋上航行的能力。

【高考地理】: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传统文化与地理实践力详解

【高考地理】: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传统文化与地理实践力 传统文化与地理实践力 一、选择题(共44分) 灯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工艺品。古代灯笼是用天然竹子、油纸或绫绢、粘胶经过工匠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兴村是一个有着数百余年灯笼制作历史的“灯笼村”。过去,村里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做灯笼,编制的灯笼在当地销售紧俏。如今,大部分村民放弃了这一传统手工艺,全村仅剩七八家灯笼作坊,灯笼制作技术正面临失传和逐渐衰落的境地。下图为古代灯笼作坊图。据此回答1~3题。 1.杭州市西兴村历史上制作灯笼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优越的海陆位置 B.温暖的气候条件 C.丰富的竹材资源 D.广阔的消费市场 2.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制作的灯笼,其主要作用是 A.指示风向 B.照明引路 C.驱兽捕虫 D.农田分界 3.浙江杭州西兴灯笼逐步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A.京杭大运河淤积 B.电灯泡的发明 C.消费市场的萎缩 D.劳动力的老龄化 贵州石桥皮纸是采用传统全手工生产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特有植物为原料,生产的皮纸具有纸质洁白、柔韧性强、纤维长、耐拉力、纸面平整、光泽度好、吸水性强、保存时间长等优点。石桥皮纸生产工艺复杂,技艺传承主要靠口头传授,耗时长,要求严。近年来,石桥皮纸深受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喜爱。下图为贵州石桥皮纸作坊场景图。据此完成4~6题。

4.石桥皮纸深受书画爱好者喜欢主要是因为 A.价格低廉 B.品质优越 C.知名度高 D.文化底蕴深厚 5.石桥皮纸保护传承面临的首要问题主要是 A.核心技术面临失传 B.产品销售市场狭小 C.生产加工技艺落后 D.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6.目前石桥造纸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是 A.扩大材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 B.借助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 C.加强技艺创新,完善产品体系 D.拓宽营销渠道,打开国际市场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7~8题。

《中国地理》题库

《中国地理》题库 第一篇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章国土概况 一、填空 1.中国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在世界各国居第位,仅次于和。 2.中国陆地边界约万千米。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南至,长万千米。中国岛屿海岸总长万千米。 3.中国大陆及沿海岛屿的领海,是以连结各基点之间的作为基线,由此基线起算,其外侧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 二、选择 1.中国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是 (1)中国地理环境。(2)中国自然地理环境。(3)中国区域地理环境。 2.中国自然地理的研究内容是 (1 ) 研究中国全国及不同等级区域的自然地理过程、结构和区域分异规律。 (2)研究中国全国及不同等级区域的各自然地理要素性质、自然资源特点和人类开发利用的方向。 3.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1 ) 是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的总和。 (2 ) 是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中有别于其他国家的表现之总和。 (3)是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自然地理过程、结构的显著征象或重要因素,又是中国自然地理过程、结构的综合反映。 三、解释 1.自然地理过程 2.自然地理结构 3.区域分异 四、问答 1.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对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形成有何作用? 2.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表现如何? 第二章地貌 一、填空

1.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2.第一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第二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第三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3.世界的最高峰是,第二高峰是。 4.中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它们是:北列、,中列、,南列。 5.中国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 6.中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它们是:西列、、、、,中列、、、 ,东列。 7.中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等。 8.横断山脉是由一系列平行岭谷相间的高山深谷组成,从东向西依次有:邛崃山、 河,大雪山、江,沙鲁里山、江,宁静山、江,怒山、 江,高黎贡山。 9.台湾岛上山地占全岛面积的2/3,自西向东有五列北北东向平行山脉,它们依次是:、、、和。中国东部的最高峰就位于台湾岛上。 10.中国的四大高原中,分布在第一级阶梯的有,分布在第二级阶梯的有、和。 11.中国的四大盆地中,分布在第一级阶梯的是,分布在第二级阶梯的是、和。其中,是海拔最低的盆地。 12.中国最大的平原是,其次是和,它们都分布在第级阶梯上。 13.中国的丘陵中,胶辽丘陵包括和,东南丘陵包括、和。 14.中国最大的火山群分布在,第二大火山群称为火山群,它们都分布于向与向构造带的交汇地区。 15.中国的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是处于板块与 板块碰撞带,和板块与板块俯冲带附近。 16.新构造运动主要是指到晚喜马拉雅运动中的地壳运动。17.中国境内的地台主要有三处,即、和 地台。地台区的地壳运动比较和缓,反映在地貌上是以、和平原为主。18.地槽在现代地貌中表现为和。 二、选择 1.中国最长的山脉是 (1)喜马拉雅山脉(2)昆仑山脉(3)天山山脉(4)秦岭山脉 2.中国红层地形的红色岩系形成的环境是 (1)温带湿润环境(2)高温多雨环境(3)高温干旱环境 3.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峰是

中国文化概论: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浅析自然环境对我国南北方文化的影响 著名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全面阐述了自然条件对民风和国家政治制度影响。他认为,“在亚洲,人们时常看到一些大帝国;这种帝国在欧洲是绝对不能存在的。这是因为我们所知道的亚洲有较大的平原;海洋所划分出来的区域广阔的多;而且它的位置偏南,水源比较容易涸竭;山岳积雪较少;河流不那么宽,给人的障碍较少。在亚洲,权力就不能不老是专制的了,因为如果奴役的统治不是极端严酷的话,便要形成一种割据的局面,这和地理的性质是不能相容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气候影响人的情绪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人在气候炎热的地带,脾气容易暴躁,容易发生相互争斗。因此,热带地区容易建立起独裁国家政权。而处于温带的人,性情平和,容易建立民主政权。 自然环境对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习惯有重要影响,而生活条件对地域人群文化、性格形成的影响也不能低估。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差异巨大,虽然都是中国人,南北方、东西部有很大差异。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南北方的差异。 一、中国北方 中国最终是在黄河中下游形成的。在远古时代,黄河流域曾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的亚热带雨林。这里孕育着河南斐李岗文化、河北磁山文化等。之后又在黄河中游两岸发展起来仰韶文化。第二个文明时期的几个主要帝国秦汉唐宋都定都在黄河中下游。中国文化深深植根在黄土地,从孩提时代就吮吸着黄河的乳汁。 中国北部地区,山少平原多,全国三大平原有两个在北方。而且北方山地大多集中在四周,中间平原辽阔无垠,所以北方人多豁达爽朗,大方而不拘小节。形成了北方人心地纯洁、贤良的个性和粗犷、热情、义气等性格。另外,由于中国北部地区地旷人稀,天寒地冻,多风沙,有近半年的霜雪天气,无论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方式都以粗放型为主。黄河因泥沙的裹挟,到中游后流淌得十分缓慢,使黄河流域文化呈现出匀速缓慢的波动线,造成人群心理性格中忠厚、朴实、忍耐的特点。 一些北方地区生存环境恶劣,也由于北方的中国人融入了游牧民族的基因,造就了北方人坚韧沉毅粗犷乐观的精神素质。历史上黄河平均三年就有两次决口,一百年一次大改道,使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群,具有一种天然的忧患意识和共同抗拒自然灾害的群体意识。形成了民族的归属感和义务感,形成了中华民族坚韧、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素质支撑着他们勇敢地面对困厄,不断冲破苦难。北方地旷人稀使村落相距较远,不便于文化的传播,使北部偏远地带居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于东南沿海地区。 历史上,北方开发较早,文化也较为早熟,宗法观念相对于南方来讲较为严密和成熟,传统文化对其影响也更为深远。因接触西方国家机会少,思想比较保守。习惯简单质朴的思维,注重孝道,保持着传统文化伦理观念。北方女子对待婚姻,追求从一而终。在过去的文艺作品中,总可以看到或听到“我生是某家的人,死是某家的鬼”的说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女子对男人很强的人身依赖性。 中国北方特别是西部封闭的地理环境,在给予西部人安定、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同时,也束缚了西部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形成了以小农经济和封建宗法为内涵的西部稳型文化。这种文化氛围中,公民群体的权利主体意识和参政意识较弱,法制观念和规范约束力弱于全国其他地方;民主选举往往带有血缘宗法色彩,使民主进程中的投票机制带来失真的扭曲。 二、中国南方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复习旧课: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

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四、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在改变人类食物来源和结构的同时,也强烈地改变着环境。 ⑴合理发展农业生产,就可以使农业土地资源得到持续、永久利用,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农业生产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的发展方向)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而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是有严格标准的,包括: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所以并不是生态农业产出的就是绿色食品。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

高考地理热点专练06 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

热点06 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 〖热点解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各地地域特色和中华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的传统民居、山水画、茶文化、古诗词、传统服饰、饮食文化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近几年的高考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试题之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典例探究〗 (2018·全国卷II)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答案】(1)效益:提高“佛手山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延长产业链,(引领“佛手山药”由传统种植向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体验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提高“佛手山药”的品牌价值,扩大其知名度。 (2)旅游项目:观光项目,如设立“佛手山药”展室(陈列馆)等;体验项目,如“佛手山药采挖”等;购物项目,如建设“佛手山药”农副产品一条街等。 【解析】本题组以“佛手山药”为载体,考查“佛手山药”带来的效益和旅游项目的设计,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主要从社会、经济两个角度作答。社会包括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等;经济包括延长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效益等。 (2)依托“佛手山药”可以开展的旅游项目可以从观光、体验、购物等角度着手,该问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以“佛手山药”为中心设计项目即可,如设立“佛手山药”展览室、采挖“佛手山药”、建立“佛手山药”农副产品购买区等。 【点睛】旅游业发展的地理意义:旅游业发展的地理意义主要从社会、生态和经济三个分析。社会方面如提高人口素质、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生态方面,如带动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方面,如带动产业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经济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等。

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郭萌萌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地理环境就是一种重要因素。在东亚大陆的地理环境适合农业发展的条件下,传统中国的民族心理、文化性格、生活习俗都随着这种条件产生并发展,散发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一的光芒。 关键词: 自然地理环境中国文化农耕文明保守文化心理 一个民族形成稳定的民族文化,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基础、自然环境等。这其中,自然地理环境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一个民族的立身之地就是以所在地理环境为基础的,并且影响到经济构成、名族心理等很多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维持下去,不至于像其他文明古国那样中断,并且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文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民族心理的保守和封闭,同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从地理环境上看,传统中国的政权围比较固定,主要的围大致在太平洋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南海以北,蒙古高原的南部一带,也就是历史上的“华夏”,这也构成了中国现代版图的基本轮廓。这其中,最稳定的统治区域在阴山山脉和辽河中游以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的中国地。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部分疆域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最初摇篮①。可以看出,这部分地域主要位于北温带地区。这部分地区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极适合农业发展。位于亚欧大陆的部,地域封闭,较少受到外部侵扰,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 纵观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史,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那些远古时期的伟大

文明大都集中在大河流域,被称为“大河文明。”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产生了古巴比伦文明,恒河流域产生了古印度文明。中国也不例外,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产生了古华夏文明。而西方的古希腊和雅典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文明,从此整个世界的文明形式就出现了很大的区别②。在古中国,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以北温带为主的气候温暖湿润,水源丰富雨热同季。那时的黄土高原还是一片森林。在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农业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这里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最初摇篮。现代的很多考古文献和考古发现证实:夏商周等远古文明的中心地区就是今天省的中部和北部、省南部、省的关中盆地、省的西南部和省的西部,其实这也是当时自然环境最优越的地区。中国远古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从西部高原吹过来的土壤使得这里的土地的养分每年都能得到补充,而不用每年撂荒另寻他地,农业的持续发展得到了保证,农业发达,各种农耕器具出现的也很早。那么,中原地区出现先进的农耕文明就不足为奇了。中华文化发生的经济、人口、地理基础都已经具备了。从此以后,中国的先民世世代代都在这块土地上劳作,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最初雏形。。在工业文明出现以前,哪个国家的农业经济最为发达,哪个国家的就实力强大。在中国这样的地理位置的支持下,中国的农业文明一直很发达,并且在世界上一直占据着遥遥领先的地位。 二、自然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得以发展和延续 随着农业的发展,中华民族已经不能满足于中原地区的土地了。中国历朝历代都鼓励垦荒和屯田,以扩大农业生产,使国力强盛,稳定统治。大量的移民向外扩散,所到的地方也自然就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向外传播。农耕经济是一种能够可以长期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不像商业经济那样充满风险和征服、被征服。虽然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是在农耕经济的支持下,中国文化一直在向前发展从周边和外部来看,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力保证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在疆域的东边是太平洋,南边是南海,西边有青藏高原阻隔。这样就整个把中国包围起来。天然的地理环境的屏障使得这一区域很少受到外族的侵扰,这就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外部保证。这时只有北部没有任何保障,坦露在北部游牧民族的面前,对整个文明的生存造成了极大威胁。从历史上看确实是这样,在古代各种交通都不发达的情况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真题再现 2017全国卷ⅢT36.日光温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6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2015课标Ⅰ,36.卤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 来源。美国大盐湖(下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5) (4)赞同。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4分) 不赞同。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4分) 三、知识建构

该部分设问多为开放式命题,赞同或不赞同皆可。赞同多就经济、社会条件和意义阐述,不赞同多就环境影响阐述。 四、对点训练 情境:固原胡麻

最新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高一地理组 一、大纲解读 1.了解农业生产的概念、基本特点和分类 2.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和主要的区位因素 3.利用材料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 4.理解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5.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和条件 6.多以区域图的形式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7.根据每年一号文件的相关惠农政策,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区域农业的发展特点8.结合热点地区农业,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特征及发展方向 9.结合区域图考查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进而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分析主要的区位因素。 2、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论及其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材内容分析 鲁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本节内容主要有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个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的内容之间看起来直接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的明显,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讲授说明它们之间彼此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知识,其中“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教材中仅仅是以一幅图片和简短的文字内容来作了介绍,但是在整个这一节内容中占有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后面的两部分内容尤其是“农业的地域类型”是以此内容作为铺垫的,故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待,要仔细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三大因素和各个因素中的子因素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具体影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自然条件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而在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较高,市场发育程度完善的情况下,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则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要注意这两者的不同。第二部分“农业地域类型”只是从当今世界存在的十余种农业地域类型中选取“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和“混合农业”三种来讲述,这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具有占有土地面积广阔、涉及人口众多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活动”中介绍的“美国商品谷物生产”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达到学生对此内容的了解。第三部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段,提出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也要花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仔细的分析,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由于采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壤的盐渍化”如果不对此内容进行板图的演示,仅一带而过,学生将无法搞懂这一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卷首语中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龙井茶到日本种植的不好?以问题的方式导入,从而导出农业区位及区位条件。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自古以来,地理环境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居住生存繁衍还是发展生产。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然而,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决定或不决定,而应该作全面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而且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高山、高原以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低的山地多见于东部。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季风气候比较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这些地理环境不断变化,产生复杂的后果,对经济的开发、民族的迁移、人口的增长、文化的传播,以至社会的治乱和王朝的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主要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理环境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地理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一环境之外或者离开这一环境。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些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然而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所以产生了如此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因为中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成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的地区,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由于中国疆域辽阔,跨纬度大,所以气候的波动一般只影响农业区的南北界,而不会减少它的面积,这就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在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要比现在大的多,有时往往起了完全隔绝的作用,例如海洋、大江、高山、沙漠、沼泽、丛林都曾是先民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中国的地理环境发杂多样,所以除了农业以外,人们还不得不选择其他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牧业、狩猎、养殖、捕捞、采集、冶矿、手工业、林业等各种产业,并且成为某些地区的主要产业,形成各地不同的物质基础。与不同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各地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也不相同。也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在衣食住行方面,中国各地历来就存在很大的差别,久而久之就形成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 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中国的西北、西南固然是高原、高山、戈壁、

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200922014728

关键词:地理环境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文章主要阐释的是地理环境对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一定影响以及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一些消极影响。 正文:地理环境,指为人类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系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产生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稳定的地理环境,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世界的今天,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倡热爱、保护文化环境是有必要的。 一、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研究概述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指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人文地理环境一般指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这两方面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产生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地理环境是一个历史概念,这里所阐述的地理环境,是就曾经影响文化发生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概况而言。当然地理环境本身并不是文化,却是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石,对文化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物质上的制约力。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关于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强调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作用与影响, “我们不主张把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的动因、文化特征、民族性格以及文化的移动等完全归之于地理环境。” 1、疆域辽阔完整———中华凝聚意识与稳定绵延的文化形态 中华民族栖息在北半球的东亚大陆,太平洋西岸。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广大的疆域,纵深的腹地,为中华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 广阔的天地。中国疆域完整,黄河、长江两流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其势宜合而不宜分,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中国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归功于中国拥有一块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 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是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是与其地理条件有关,即在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周围是大片的沙漠,人类能够生存的地方实在太稀少。历史上,纵使游牧民族南侵,中国仍有地域作为退路供回旋。虽然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但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有重要作用。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耀,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存亡关头,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格与完整系统也未曾分裂和瓦解,并生生不息。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周边外来文化进行潜移默化中始终保持着自己完整的风格和日趋完善的系统,长期绵延不绝。 2、外部封闭隔绝———封闭内敛的大陆型文化 从地理环境看,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北面多沙漠,西面从北到南由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把中国和西亚隔开,东面和南面是大海,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也是造 成中国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原因。 针对中国文化产生并成熟于与外界隔绝的半封闭的大陆之上,著名学者冯天瑜在《中国古文化的土壤分析》一文中提出了大陆型文化的观点:他认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练习

图 10 荒 100° 110° 昆明 贵港末站 中 南 半 岛 皎漂首站 主要城市 管道 >500米 图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1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混合农业 D .乳畜业 2.两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A .台风活动频繁 B .锋面活动频繁 C .气温变化大 D .季风的不稳定性 3.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 .培育良种 C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 .改良土壤 我国曾经的“三大荒”,如今已 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图10为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北大荒、西大荒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 .市场 交通 B .土壤 光照 C .热量 水源 D .热量 地形 5. 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 扩大至24°N ,其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农业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改善 D.农业政策的支持 6.关于图示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粮食商品率高 B. 粮食单产高 C. 农场规模大 D. 水利工程量小 右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25~26题。 7.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自然条件 B .市场因素 C .农业技术 D .交通运输 水果玉米既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剥下籽粒能做菜,是一种新兴休闲、保健营养的食品。据此完成8题。

(完整版)新人教版区域地理农业精心整理超详细学教案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学案 南方的水稻栽培、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世界最早。大豆的原产地、栽桑养蚕和栽培茶树的故乡。我国是生产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最多的国家。耕地占世界7%,人口占世界22%。 一农业(种植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1. 农业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光热水土地)。 (1)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2)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酸性红壤适宜种茶树;甜菜耐盐碱) (4)地形:不同的地形区(坡向、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 (3)劳动力:数量、素质。 (4)工业、城市的发展:城郊农业的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价呈递减状况。 (5)科技: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 (6)政策: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 2. 种植业 (1)自然条件 (2)分布 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 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 3.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1、中国农业发展条件: 生物 水资源土地气候 自然条件 不利 有利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多大风、寒潮、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 总量丰富,河川径流量居世界第6 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径流季节变化大总量丰富、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小,后备土 地资源不足、垦殖费用高 有些动植物资源缺乏保护和合理开发 种类多样 有利于品种的优化和改良 农耕历史悠久、土壤肥沃多山、干旱地区面积广

[笔记]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笔记]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自古以来,地理环境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居住生存繁衍还是发展生产。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然而,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决定或不决定,而应该作全面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而且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高山、高原以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低的山地多见于东部。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季风气候比较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这些地理环境不断变化,产生复杂的后果,对经济的开发、民族的迁移、人口的增长、文化的传播,以至社会的治乱和王朝的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主要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理环境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地理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一环境之外或者离开这一环境。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些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然而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所以产生了如此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因为中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成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的地区,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分析角度 一般情况下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 (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2.对策分析 根据不同的农业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平原区:土地增肥,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生态农业。 (2)林区: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丘陵山区: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 (4)牧区:退耕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培育人工草场,轮牧。 (5)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兴修水利,保证灌溉水源。 (6)环境问题: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 核心点三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 模式:①在哪里?(区域定位)→②有什么?(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③怎么样?(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④怎么办?(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从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2)区域农业特点及其形成因素:区域农业特点的描述一般包括农业区位、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农业分布区、耕作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 (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措施: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措施建议,其分析模式可

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指为人类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系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产生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稳定的地理环境,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概述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指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人文地理环境一般指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这两方面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 地理环境是一个历史概念,这里所阐述的地理环境,是就曾经影响文化发生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概况而言。当然地理环境本身并不是文化,却是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石,对文化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物质上的制约力。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关于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强调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作用与影响, “我们不主张把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的动因、文化特征、民族性格以及文化的移动等完全归之于地理环境。” 1、疆域辽阔完整——中华凝聚意识与稳定绵延的文化形态 中华民族栖息在北半球的东亚大陆,太平洋西岸。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广大的疆域,纵深的腹地,为中华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国疆域完整,黄河、长江两流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其势宜合而不宜分,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中国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归功于中国拥有一块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 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是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是与其地理条件有关,即在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周围是大片的沙漠,人类能够生存的地方实在太稀少。历史上,纵使游牧民族南侵,中国仍有地域作为退路供回旋。虽然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但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有重要作用。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耀,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存亡关头,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格与完整系统也未曾分裂和瓦解,并生生不息。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周边外来文化进行潜移默化中始终保持着自己完整的风格和日趋完善的系统,长期绵延不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