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治疗法

“八字治疗法”源于中医内经。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充分体现着辨证论治的思想。

首先本疗法以“阴阳、相对、平衡、反应”为大纲,以阴阳平衡为目的。由于阴阳是机体内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所以八字治疗法依此针对不同性质的病变,阴病阳治、阳病阴治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疾病与人体脏腑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八字治疗法仍以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例如:肝在胁下,胆附与肝,二者互为表里。肝主筋,司全身筋骨关节之伸屈;肝主疏泄,其志为怒,与精神情志的疾病调节密切相关;肝藏血,与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其华在爪甲,开窍于目。肝为风之脏,主升主动,喜条达,恶抑郁。五行属木,其色为青。喜酸味,其液为泪。临床上见到与此相关的疾病,必须从肝而治。又例如,肝司全身筋骨关节,若膝关节拘挛失用,单纯治疗反应区,就易反弹,疗效不稳。这时若加用肝相应区及上行关节相应区,效果就显著。肝病、胆病、眼病、情志病、妇科病……等,均宜用之。

从经络角度考虑,肝脉起于足大趾,环阴器,过少腹,夹胃,属肝络胆,布胁肋,循咽喉,连目系,上颠顶。这些部位病变于“肝”有关也必须在相应的肝反应区予以协同治疗。这就是治病求根。

其他脏腑也是同理,略。

临床上的病症,一般很少单纯出现,多虚实夹杂、错综复杂。单独针对某一反应区或某一脏治疗,也不利于疗效的巩固。我们必须捋顺相互之间的关系,按照主次程序,设置符合病情的治疗方案,才会取得更佳疗效。病情有急有缓、有标有本,治疗不可齐头并进,急症宜先治,靶目标明确,症状缓和后或慢性病,则标本兼治。对于正气虚弱病人,首先要调理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关于任督二脉,因其总管人身阴阳之气,是非常关键的经络。

总之,辨证论治涉猎较广,为我们运用“八字疗法”提供了广阔舞台。李伯松老师依据中医原理经过数十年的挖掘、研究、实践总结成功了“八字治疗法”,是中华民族的医学瑰宝,是众多治疗方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她必将为中医走向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八字治疗法” 的发明创始人是被誉为“百病神针”大师的湖北名医李柏松先生.李柏松先生曾拜雷宏可等老一辈名医为师求教,并学习一些医疗书籍,如《本草纲目》,《药性解》,《针灸大成》,后来又自学了《医宗金鉴》,《伤寒论》,《黄帝内经》等各类经典中医书籍.在历尽数十年的临床与微观科学的研究后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创研而成.

八字治疗法”中的八个字是:“阴阳,相对,平衡,反应”.在这四组词八个字的指导下,我们就能掌握肌体的各种疾病并了解在各个部位所发生的原因与治疗的方法,通过“定位”规律和“以针刺为主的反击方法”,就能在瞬间达到消退各种病痛的目的,这就是“八字治疗法”.

“八字治疗法”的理论与我们祖国医学中的巨著《黄帝内经》息息相关,其内涵与精髓在《内经》中随处可见, 李柏松老师以他的智慧和多年的学习,临床,把《内经》中的很多先人们的光辉思想创造性地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八字治疗法”.同时,其理论也可运用西方医学中的“生物电”概念予以解释.这不仅说明了中,西方的理是相通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是具有远见卓识的.

一八字治疗的含义

1“八字治疗法” 中所说的“阴阳”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1)方位概念;

2)生物电的概念;

3)人体的阴阳总概念.

现仅就方位的概念作一说明:

A 上阳下阴

B 背阳腹阴(即后阳前阴)

C 左阳右阴

D 外阳内阴

E 四肢中,手掌连胳膊肚面为阴,足背顺连腿前为阴,反之为阳.

以上方位阴阳的论述均可在内经中找到出处,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有云:“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2“八字治疗法”中的“相对”的含义

“相对”是“八字治疗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指病点与治疗点的相对关系.与别的疗法的一个很大的区别是这里把人看成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四维生物体!而不是仅仅看成二维的物体.(这一点在论述“平衡”的概念时再详述)“相对”的总原则是“阴病阳治,阳病阴治”,分述如下:

A 上病下取

B 下病上取

C 左病右取

D 右病左取

E 后病前取

F 前病后取

G 内病外取

3 “八字治疗法”中的“平衡”的含义

身体局部发生病变的内因就是局部“自然物质”失调而撤走的结果,“自然物质”离去造成了身体的不平衡.“自然物质”离去的地方有规律可循,也就是通过研究得知,他们失去的地方是有“定向”和“定处”的,根据他们的“定向”与“定处”的特性,如果再通过刺激,它们又会立即返回原位(病患部位),“八字治疗法”治病的原理就是让离走的“自然物质”回到原来的的地方,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这样的点就是平衡点,也就是治疗点.

如图所示,在“八字治疗法”中,病点与治疗点之间必须同本体的中心点是一个垂直线.无论是一个椭圆体还是一个长方体,在本体总面积中,必须形成一个1/2的平衡相等的各半面积.(图暂略)

4 “八字治疗法”中的“反应”的含义

当任何事物的内在发生变化时,都有其各种形式的外在表现反应.疾病发生后,除了在病灶区发生疼痛等五官感觉反应外,还可能在身体某些部位发生结节,压痛点等等疾病的反应.但是有些外在表现并不是随便显示出来的.在“八字治疗法”中,在找准基本平衡点后,在基本平衡点处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洗,即可出现不规则的红点或红块状,它就是“八字治疗法”的反应区或反应点.在这些反应点或反应区最明显的中间施针,就可以得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反应”在“八字治疗法”中的应用非常重要,一般只要定位准确,刺激适当,往往效如桴鼓.

二.“八字治疗法”的特点

“八字治疗法”的特点是:

1. 基础研究特点:

疗法从细胞分子医学角度阐述了疾病的产生的机理,是由于细胞的“滞动”和“僵化”使局部微循环障碍,影响了液体流量,导致机体内“自然物质”减少和消失,造成运动功能失调而发病.

2.高科技特点:

生物电脑转换工程是“八字治疗法”的核心理论.当恢复机体细胞“膜电压”对细胞离子道发生正常的开闭运动与体液进行交换作用时,就会恢复机体健康和疾病痊愈的结果.疾病与康复的转换媒介就是“人体生物电”.具有高科技性质.

3.现代医学理论特点:

激活潜在的细胞免疫系统,就是充分调动机体强大的自愈能力之有效手段.并形成四维理论.

4.不断探索特点:

“八字治疗法”的很多内涵不仅来自于《黄帝内经》等诸多祖国的传统医学巨著,同时还与其他疗法的紧密结合,是博采众家精华,不断充实,完善的途径

5.指导思想特点:

中医整体观与辨证施治贯彻始终.力求走向世界的“突破点”.

6.治疗原则特点:

全息理论,相应反应区(点),中医“病根理论”是指导治疗的原则.

7.结构特点:

针刺方法,万宝功能汤,三二液是组成“八字治疗法”立体结构的精华所在.

8.临床及学习特点:

1)治疗面广;2)见效快;3)可靠性强;4)操作简单;5)易学,易懂,易掌握

三. “穴位回归公式”

随着对八字治疗法“阴阳,相对,平衡,反应”的临床运用和深化,结合对《黄帝内经》的认真钻研和领悟,从中演绎出了一条让每位针灸工作者能灵活运用和疗效确切的穴位回归公式,揭开了古老针灸千年面纱的一角.

疾病是活的,而以往的穴位是死的.用固定的穴位来治疗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疾病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八字治疗法”中的“阴阳,相对,平衡,反应”推出“穴位回归公式” ,让每一个疾病有其自己相对应的“穴位”(反应区或反应点).这些穴位与传统的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取法不一样,是因人因病而定,且具有四维的特性.

套用穴位回归公式图你就能既很方便又很精确地找到各种疾病所对应的“穴位”.

“穴位回归公式”是杨兰医生于2007年初正式提出的 .

四“穴位回归公式”中穴位的分类

根据“穴位回归公式”可把治疗点总结为阳性点,辨证点,全息点共三大类.

阳性点,根据阴阳,相对,平衡找准基本平衡点后,在基本点处用棉球反复擦拭,出现不规则的红点或红块状,这就是阳性点,为了保证阳性点的位置更准确,我们须记住几个重要的标志:前后正中线,天突,尾骨,大椎,曲骨.以及四肢的骨性标志.量出病灶处与这些标志的距离,在相应反应区的骨性标志处给予准确定位.

全息点是为提升整个人体免疫力,以及治疗和预防而设置的几个特殊穴位.如:内外踝附近赤白肉际内四外三,以及大椎,命门(腰2上下),长强等.这些穴位用来调理,调节人体的整体情况.

辨证点,也就是疾病的病根处.虽然我们已经给出了一个准确的穴位回归公式,但是此处这个点是需要我们运用所有中医的辨证论治,四诊合参或西医的诊断学,解剖学,生理病理学等等知识来诊断和寻找疾病的根源.比如:左腿后侧疼按公式扎右手掌心侧的阳性点,这样的解决容易引起复发,必须考虑

引起腿疼的病因是继发性腰椎的毛病还是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所致.也就是《内经》中所说的:治病必求于本,根据病因选择对应的病根处,即辨证点.

选好阳性点,辨证点,全息点即可开始下针.按照部位选取九针中不同的针具,施针时尽量选择筋骨,刺激骨膜为准,也可根据病情病位选择相应的层次治疗.

五“八字治疗法”中的四维的概念

与一般的缪刺,巨刺仅仅只有兩维的概念不同,“八字治疗法”中的穴位(如反应区或反应点)是具有四维的概念的.它的治疗移动点加上时间因素就构成了穴位的四维概念.

“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着,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篇第五十八)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穴位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结构,它能通荣卫,在荣卫之间稽留.临床中在应用“八字治疗法”治疗疾病时,我们也发现与疾病区相对应的反应区或反应点会随着病情的变化在位置,形状,大小等方面发生某些变化,这也就是它的时间性的一个具体的表现.另外,我们治疗疾病时需根据不同疾病不同层次皮肤刺激,神经刺激,骨膜刺激,血管壁刺激,韧带刺激等等,这些是其三维空间的特性,加上前面的时间性,就组成了四维穴位的完整概念.

六病感与病型

“八字治疗法”中所讲的“病感”是指:疼,胀,酸,麻,痒;“病型”是指肿,硬,色,疣,僵.一般来说,任何原因所发生的痛苦,都离不开上述的“病感”的感受与“病型”的感受.而“八字治疗法”治疗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些“病型”和“病感”,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比如某个部位肿,痛难忍,采用八字治疗

法后,可在一分钟内立即止痛.某一个部位僵硬不能伸曲,基本上也很快恢复伸曲自如等.

七四个本体

“八字治疗法”把人体分为四个部分:头(椭圆形),颈(圆柱形),躯干和四肢,每个部分称为一个本体.一般而言,在本体内,都能找到疾病的反应点,这是短波;但是,如果反应点被另一个本体挡着,比如头顶的疾患,无法在头与颈的连接处施针,就要在会阴处施针,这就是长波.

八.“四种“生物电象”

“八字治疗法”中的四种“生物电象”分别是:通向本体范围内的“短波”电象;通向多部体(本体外)的“长波”电象;通向全身或特定部位的“全息波”电象以及通向表皮的“浮波”电象.

九.“八字治疗法”要针刺骨膜

《黄帝内经》中对针刺骨膜的问题在不少篇章中都有描述,如(灵枢·官针篇第七)“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针刺骨膜是“八字治疗法” 中的一种常用针法,其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刺透网状物,还利用了骨膜所特有的“低刺激,高反应”的特性,通过针刺骨膜可以在瞬间改善病变部位平衡状态,达到减轻或治愈的目的.当然,针刺骨膜仅仅是“八字治疗法”中的一种针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