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旅游目的地管理

(完整word版)旅游目的地管理
(完整word版)旅游目的地管理

1. 旅游目的地:是能够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由旅游吸引物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各类地域空间要素的总和,是旅游者停留与活动的复合性地域空间。

2. 目的地6 A”模型

资斛来源;Buhdi3(2000)B

3.地理系统:

4. 旅游目的地特点

(1):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是由吸引物、住宿设施、餐饮设施、娱乐设施、零售店和其他服

务设施、进入通道、辅助性服务等核心部分组成。)

(2):文化性(目的地有丰富的文化财富。旅游者选择目的地时,必须考虑一个目的地的吸引

力及是否值得花费时间和金钱前去访问。)

⑶:不可分割性(旅游产品的消费必须到生产地才能进行,即旅游者必须亲身来到旅游目的地去体验旅游产品。)

(4):季节性(目的地的产品与其他服务产品一样具有不可存储性。如果在目的地没有被使用,

其价值就会流失。)

(5):多用性(目的地的多用性是指目的地企业根据其服务的对象,既服务于旅游者也向当地

居民提供服务。)

5.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旅游目的地在发展中既要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又应当

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的发展不仅能为今天的主人和游客提供生计,又能

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UNWTO)

6.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及特征

时间

7. 跨界旅游目的地:

(1)区位的边际性:位于不同级别行政区域的交界地带,表现出独特的边缘性区位特征

(2)多元信息的交融性:同时具有两个或多个地区的属性,一方面可能导致管理的混乱,另一方面也能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3)基于共赢机制的可整合性:通过改革和完善区域旅游调控机制,提高跨区域旅游目的地管理效能

(4)利益格局的复杂性:区域内部在旅游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

8. 目的地资源特点

(1)多样性与多态性:资源种类多样、类型复杂;同类资源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地域性与整体性:不同的目的地具有特色各异的旅游资源、旅游条件;无论何种类

型的目的地,资源都呈现出整体关联性

(3)永续性与季节性

(4)变化性与时代性

9.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或构成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突破

原有的产业或行业边界,最终融为一体并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的外在

原因是人类需求的不断改变,需求的变化要求产业组织做出相应的调整。产业融合的内在动

力是产业间的关联性和企业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企业

不断谋求发展与扩张是产业融合的主导力量。方式:1、交叉性融合2、功能性融合3、结

构性融合4、服务型融合

10.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指“个人对目的地所持有的信仰、观念和印象的总和”。

目的地形象空间模型Echtner & Ritchie(1989)从3个维度建构目的地形象,认为目的地形象

包括基于个别属性的(attribute-based)和基于整体的(holistic)两个成分,每个成分都含有功能的或有形的(functional or tangible)和心理的或抽象的(psychological or abstract)特征,而这些功能的和心理的特征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普遍的(common)和独特的(unique)属性。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11. 影响因素说Gu nn (1972)将目的地形象划分为原生形象(orga nic image)和引致形象(induced image),原生形象是指通过报纸、杂志、亲友等信息来源所形成的形象,而引致形象是指通过广告、促销等商业信息来源所形成的形象

12. 心理图式说主要从旅游者的心理感知角度构建目的地形象结构。Gartner(1993)提出了目的地形象的三维结构:认知形象(cognitive image)、情感形象(affective image)和意动形象(conative image)。认知形象是指潜在游客持有的与目的地有关的所有知识、认知和信念,是

目的地有关属性的表现。情感形象是指游客对目的地的情感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或中性的。意动形象指的是游客的意向、行动或在特定时间内访问目的地的

可能性,类同于游客的行为倾向

13.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力,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的功能,能

启动旅游活动并使之朝着目标前进。理论:旅游动机理论、驱力理论、期待价值理论、推一

拉理论、逃避一寻求理论、需要层次论

推一拉理论(Tolman(1932)认为动机可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内在动机包含以驱力为基础的

情感(推的因素),外在动机包含认知(拉的因素)。将Tolman的观点应用到旅游领域产生旅游动机的推一拉理论(push—pull theory)(Dann,1977)。推的因素是指由于不平衡或紧张引起的动机因素或需求,它促使旅游愿望的产生。推的因素是内在的,只要能使内部的不平衡或紧张

得到缓解的所有刺激都是行为指向的对象,因而行为具有非选择性。拉的因素和特征吸引物

及目的地自身属性相联系,由旅游者对目标属性的认识所产生,影响目的地的选择。)

逃避一寻求理论(Iso-Ahola的逃避一寻求二分法。Iso-Ahola的动机模型包括两个动机力量:逃避和寻求。“逃避”指离开日常环境的愿望,“寻求”指通过去相对照的环境旅游获得内

在的心理回报的愿望。这两个维度和Dann提出的推(逃)一拉(寻)的分类相似,不过Iso-Ahola 把“拉”理解为内在的利益(社会心理需求),而Dann把“拉”定义为目的地吸引物的拉力。)

寻求个人回报

-- ------ - ------- ----------------------- 寻求人际关系回报

逃需个人环境

14.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旅游目的地以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持续地为旅游者提供满意

的旅游经历以获得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当前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竞争主体、竞争手段、竞争目标、竞争对手))

15. 旅游危机(世界旅游组织(WTO):旅游危机是影响旅游者对一个目的地的信心和干扰旅游

业继续正常运营的非预期性事件。)

16. 旅游危机类型(了解)

按照危机发生终结的速度:龙卷风型、腹泻型、长投影型、文火型按照危机产生的诱因:旅游业外部危机、旅游业内部危机

按照危机影响范围:目的地尺度、区域尺度、国家尺度、国际尺度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传统型、非传统型

17.旅游危机特点:敏感性(解释)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不确定性

19. 城市旅游:就是发生在城市中的各种旅游活动

4 &旅游危机生命周

期:

(如游览市容、市貌及其特色景观,进行

商务、业务、购物等活动,参加游乐场、主题公园等娱乐场所)以及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吸引物招徕游客的各种旅游活动(既包括了城市建成区的旅游活动,也包括了城市郊区的旅游活动)的总称。城市文明的程度越高,城市就越有吸引力,城市旅游业就越昌盛。目前,城市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旅游功能也日益成为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城市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从旅游经济总量的占有率来看,已成为当代旅游业的主体。

20. 城市旅游特点

城市旅游吸引的整体性、城市旅游产品的多元性

城市旅游建设的统一性目的地和客源地统一旅游设施和公共设施统一城市旅游发展的依附性21. 城市旅游空间的基本单元:观光游憩点、游憩中心地、旅游基本线路与旅游通道、旅游集散中心、主题街区、公园道路

22. 旅游城市形象设计重点根据旅游目的地各区对游客形成的视觉形象差异,将旅游形象空间结构分为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形象的核心区对游客的形象冲击最为强烈,往往决定了对旅游目的地的最终评价。因此核心区应是进行旅游形象设计和建设的“重中之重”,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投到这里,对各种形象要素进行合理规划、有效管理,确保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中产生最佳的形象认知。

旅游形象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包括:第一印象区、最终印象区、光环效应区、地标区。第一印象区:由形象认知的首因效应产生的,即旅游者形成旅游目的地形象时,最初依据的有关目的地形象的信息能使旅游者形成最深刻的印象,这里专指在实地旅游形象形成中,旅游者最先到达(进入)目的地的地方。例如,机场、车站码头、城市入口大门景、旅游景点的门景、宾馆饭店的建筑外观等。

最后印象区:由形象认知的后因效应形成,是旅游者离开目的地时,最后与目的地接触的地点。例如,最后一个旅游观光点、新开发的景区、旅游者离开目的地的边界区等等。一般来说,对于首次旅游的人,第一印象区的形象意义比最后印象区大,而对于重游者而言,最后印象区的形象意义比第一印象区大。

光环效应区:旅游目的地中,有的区域具有决定该目的地整体形象的意义,只要这些地点具备良好的形象,那么旅游者就容易认为,整个目的地都具有良好的形象。反之,如果旅游者在这些地点产生不良的认知,即便其它地点的形象良好,旅游者仍然会形成整个目的地的不良形象,这些地点就是所谓的光环效应区。例如,城市中心区、重点旅游区等等都是光环效应区。

地标区:是指旅游目的地中唯其独有的、逐渐成为其标志性、代表性的形象特征地标区往往成为目的地形象指代和传播的象征,也是每个旅游者心中必须实地感知的重要区域,没有地标区的旅游目的地就是没有鲜明形象的旅游目的地。

23. 乡村旅游特点

(1)乡村旅游的吸引物是乡村本身。(由于乡村内涵多样性、广泛性特点,包括自然、人

文、社会等多种形式的资源,涵盖乡村的农事生产活动、农业景观、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居住环境、自然景观等各方面。因此乡村内部一切有吸引力的事物,都可以被视为乡村旅游的凭借。)

(2)乡村旅游产生的动机是人们求新、求异,追求不同文化体验的一种心理诉求。(当都市人厌倦了紧张、枯燥、嘈杂的城市生活,以及被工业气体严重污染的城市环境后,而清新、悠闲、宁静的乡村生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使人内心向往,乡村旅游为此提供良好途径。)

(3) 乡村旅游的游客群体以都市人为主,既包括国内旅游者,又包括国际旅游者。城市生

乡村与活状态、生产方式、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的差异性构成了对都市人群的吸引。

24. 乡村旅游: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在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内部的一切事物为旅游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其目的在于观赏、享受、体验与乡村生活有关的各类动态和静态事物的旅游活动。

25. 乡村旅游类型

(1) 按照区位条件划分可以分为景区周边型和都市周边型都市周边型主要是依托大、中城市,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交通较为便利,具有极强都的区位优势,呈现环城市休闲带发展特点。

景区周边型主要依托于某一国家级(或世界级) 、省级风景名胜区,以景区游客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开发中较多的保存着乡村的原生态,如江西井冈山的公社食堂、安徽黄山的宏村。

(2) 按照产品类型划分

—农家乐

—高科技农业观光园此模式的特点是高科技加农业再加观光,产品新奇,现代感突出。比较突出的有北京的锦绣大地、珠海的高科技农业观光园。

—农业新村主要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乡村城镇化,而且在发展中有意识的使本村成为有特色的目的地。农业新村现在有三个典型:江苏的华西村、宁波藤头村、河南南街村。—古村落、村寨特点是整体性较强,文化价值突出,特色化鲜明,许多都是稀有的文化遗产。例如,福建连城县的培田村、西递宏村、贵州黔东南州南花苗寨等等。

—农业绝景、胜景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就,现在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热点。如桂林龙胜梯田、云南的元阳梯田。

25.乡村旅游经营模式

(1) 个体农户经营模式个体农户经营模式是最简单最初级的一种模式,它主要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农民自主经营,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的建设,使之成为一

个完整意义的旅游景区(点) ,能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通常呈规模小、功能单一、产品初级等特点。通过个体农庄的发展,吸纳附近闲散劳动力,通过手工艺、表演、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服务业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

(2)农户+农户经营模式此种模式是由农户带动农户,农户之间自由合作,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这也是一种初级的早期模式,通过农户之间的合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种模式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但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通常旅游带动效应有限。

(3) 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公司开发,经营与管理,农户参与,公司直接与农户联系合作。这种模式的形成通常是以公司买断农户的土地经营权,通过分红的形式让农户受益。它在开发浓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时,充分利用了农户的闲置资产、富裕劳动力,丰富的农事活动,向游客展示了真实的乡村文化。同时,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户的接待服务进行示范,避免不良竞争损害游客的利益。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4) 公司+社区+农户经营模式特点是公司只与当地社区,即村委会合作,由村委会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同时公司负责农户的专业培训和规范农户的旅游经营行为。典型代表是湖南省浏阳市“中源农家”。

(5) 政府+公司+农户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发挥旅游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优势,通过合理分享利益,避免乡村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保护了本土文化,增强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从而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

(6) 股份制模式根据资源的产权将乡村旅游资源界定为国家产权、乡村集体产权、村民小组产权和农户个人产权四种产权主体。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可以采取国家、集体和农户个体合作,把旅游资源、特殊技术、劳动力转化为股本,受益按股份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通过股份制乡村旅游的开发,把居民的责、权、利有机结合,引发居民自觉参与生态资源的保护,保证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完整word版)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及数据字典

图书馆管理系统 1)检索速度慢、效率低因为图书馆的藏书种类多、数量多,将藏书准确地分门别类,快速检索,手工进行非常困难往往是终于查到了二伟的信息,馆中没有此书或已被别人借走。图书馆的规模越大,这个问题越突出。2)借书、还书工作量大借书、还书频率越大,说明图书馆的作用越大,然而随之而来的大量的借书、还书登记、实存图书的更新以及借出图书超期、遗失等的处理,其工作量之大,往往是人工操作所难以胜任的。而且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3)图书统计工作难、藏书更新不能及时完成。图书馆的图书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及时添加和更新,然而由于藏书数量及图书种类越来越多,加上自然损耗,人为破坏,使图书的统计工作难以及时完成,藏书的更新也就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藏书的知识结构得不到良好地控制。我校也是一所发展中的高校,近儿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图书馆的规模和藏书数量也不断的扩大,为了解决海量图书的管理问题,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也是迫在眉睫了。 图书馆借书流程 1、图书管理员1录入图书清单并保存图书信息 2、读者根据自己列出的带借书清单,查看图书借阅状态,并得到图书索引表 3、图书管理员2扫描一卡通查看读者信息,得到读者已借图书清单,并审核借书权限 若是有效权限单,则进行接触操作并更新读者与图书信息 若是无效权限单,则返给读者 已下是业务流程图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及数据字典

一.图书采编系统流程图 图书采编系统流程图 数据流编号:D01 数据流名称:图书采编信息 简述:图书采编信息 数据流来源:图书购买后,由图书馆采编人员整理后,输入计算机 数据流去向:采编管理模块。图书采编信息将采编数据存入数据库(图书表)数据流组成:图书编码,图书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单价,购买数量 数据流量:300本/日 高峰流量:800本/日 二.图书管理系统零层数据流程图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编写目的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在仔细考虑讨论之后,我们对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功能的划分、数据结构、软件总体结构的实现有了进一步的想法。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是与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有联系的决策人,开发组成人员,扶助开发者,支持本项目的领导和公司人员,软件验证者。 背景 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人事信息的管理水平,是每一现代公司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重要课题,就必须有一套科学,高效,严密,实用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公司的人事信息管理都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采用现代计算机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提供规范,统一的服务,它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简化,规范各机构的日常操作,而且可以使企业人事信息管理更加方便,简单,快捷,清晰,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企业的财政消耗。 定义 SQL Server:所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VS 2010:所用的开发软件 二、程序(一)设计说明 程序描述 主模块 功能 建立与数据库连接 获取系统设置 能够跳转至子模块:登陆、注册等模块。 输入、输出项 用户鼠标点击登陆、注册按钮 跳转至相应模块界面 流程逻辑

选择项 登陆系统注册系统查询系统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功能实现方法 '跳转登陆页面 Protected Sub LinkButton1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EventArgs) Handles If ("UserName") Is Nothing Then ("") Else "", "") End If End Sub '跳转注册页面 Protected Sub lbtnRegister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EventArgs) Handles ("") End Sub 三、程序(二)设计说明 程序描述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MYSQL实现(2)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一、系统概述 1、系统简介图书管理是每个图书馆都需要进行的工作。一个设计良好的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能够给图书管理带来很大的便利。 2、需求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定义为: 1.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借阅终端来查阅书籍信息,同时也可以查阅自己的借阅信息。 2.当学生需要借阅书籍时,通过账号密码登陆借阅系统,借阅系统处理学生的借阅,同时修改图书馆保存的图书信息,修改被借阅的书籍是否还有剩余,同时更新学生个人的借阅信息。 3.学生借阅图书之前需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注册,登陆时对照学生信息。 4.学生直接归还图书,根据图书编码修改借阅信息 5.管理员登陆管理系统后,可以修改图书信息,增加或者删除图书信息 6.管理员可以注销学生信息。 通过需求定义,画出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 二、系统功能设计 画出系统功能模块图并用文字对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介绍系统功能模块图: 三、数据库设计方案图表 1、系统E-R模型 总体E-R图: 精细化的局部E-R图: 学生借阅-归还E-R图: 管理员E-R图: 2、设计表 给出设计的表名、结构以及表上设计的完整性约束。student :

book: book_so比 borrow:存储学生的借书信息

return_table: 存储学生的归还信息 存储学生的罚单信息 man ager:

3、设计索引 给出在各表上建立的索引以及使用的语句。student : 1. 为stu_id 创建索引,升序排序sql:create index index_id on student(stu_id asc); 2. 为stu_name 创建索引,并且降序排序sql:alter table student add index index_name(stu_name, desc); 插入索引操作和结果如下所示: mysql> create index index_id on student(stu_id asc);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Records: 0 Duplicates: 0 Warnings: 0 mysql>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index index_name(stu_name desc);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Records: 0 Duplicates: 0 Warnings: 0 mysql> book: 1. 为book_id 创建索引,升序排列sql:create index index_bid on book(book_id); 2. 为book_record 创建索引,以便方便查询图书的登记日期信息,升序:sql:create index index_brecord on book(book_record); 插入索引的操作和结果如下所示: mysql> create index index_bid on book(book_id);

图书管理系统-java代码Word版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import java.sql.*;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x.swing.*; // --------------------------------------------------------------------------------------------------------- class Tsg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bframe db = new dbframe("图书管理程序"); } } // 图书管理系统主界面 class dbframe extends Frame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 MenuBar daohang = new MenuBar(); // 建立菜单栏 Menu mfile = new Menu("功能"); // 建立“功能”菜单组 Menu mhelp = new Menu("帮助"); // 建立“帮助”菜单组 MenuItem mdenglu = new MenuItem("登陆"); MenuItem mchaxun = new MenuItem("查询"); MenuItem mtianjia = new MenuItem("添加"); MenuItem mshanchu = new MenuItem("删除"); MenuItem mexit = new MenuItem("退出"); MenuItem mhelpp = new MenuItem("关于"); Denglu pdenglu=new Denglu(); Ptianjia ptianjia = new Ptianjia(); Pmain pmain = new Pmain(); Pchaxun pchaxun = new Pchaxun(); Pshanchu pshanchu = new Pshanchu();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资料讲解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负责人: 参与人员: 指导老师: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 (4) 1.3定义 (4) 1.4参考资料 (4) 2程序系统的结构 (4) 3登录界面(DEFAULT)设计说明 (5) 3.1程序描述 (5) 3.2功能 (5) 3.3性能 (6) 3.4输人项 (6) 3.5输出项 (6) 3.6算法 (7) 3.7流程逻辑 (7) 3.8接口 (7) 3.9存储分配 (8) 3.10注释设计 (8) 3.11限制条件 (8) 3.12测试计划 (8) 3.13尚未解决的问题 (9) 4班级管理(BANJIGUANLI)设计说明 (10) 4.1程序描述 (10) 4.2功能 (10) 4.3性能 (10) 4.4输人项 (11) 4.5输出项 (11) 4.6算法 (11) 4.7流程逻辑 (11) 4.8接口 (12) 4.9存储分配 (13) 4.10注释设计 (13) 4.11限制条件 (13) 4.12测试计划 (13) 4.13尚未解决的问题 (13) 5学生信息管理(XUESHENGXINXI)设计说明 (14) 5.1程序描述 (14) 5.2功能 (14) 5.3性能 (15) 5.4输人项 (15)

5.5输出项 (16) 5.6算法 (16) 5.7流程逻辑 (16) 5.8接口 (17) 5.9存储分配 (17) 5.10注释设计 (18) 5.11限制条件 (18) 5.12测试计划 (18) 5.13尚未解决的问题 (18)

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项目是为适应教务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研发的,适用于学校内部相关部门。该文档是对概要设计结果的进一步细化,给出目标系统(即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精确描述,以便在编码阶段直接翻译成计算机的程序代码。 本报告的预期读者为项目管理人,教师,学生,软件开发工程师等。 1.2背景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河南警察学院09级信息安全系; c.本项目的开发者:河南警察学院09级信息安全系二区队; d.本项目的用户:管理员,教务处管理员,学校教师职工,学校全体学生; e.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学校计算机中心,学校网管中心; f.该说明为独立文档。 1.3定义 此处无内容。 1.4参考资料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 b.可行性分析报告; c.需求分析说明书; d.概要设计说明书; e.《实用软件工程与实训》杜文洁、白萍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f.软件开发国际标准文件。 2程序系统的结构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详细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项目名称:图书管理系统指导老师: 姓名:

目录 一、需求分析 (2) 二、概念设计 (5) 三、逻辑设计 (8) 四、物理设计 (10) 五、实施阶段 (16) 六、运行和维护 (18)

一、需求分析 1.1 系统目标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各种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1.2 需求定义 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系统开发的总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对图书资料的集中统一的管理。本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信息的管理,主要功能为管理有关读者、图书、借阅、查询、删除和管理员的信息等。本系统结构分为读者信息管理、图书信息管理,读者管理可以浏览读者的信息,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维护。图书管理可以浏览图书的信息,可以对图书信息进行维护。借阅管理可以显示当前数据库中书籍借阅情况,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维护。本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用关键字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本系统的宗旨是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使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系统、高效

的实施。 1.3 功能需求 (1)有关读者种类标准的制定、种类信息的输入、包括种类编号、种类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等。 (2)读者有关信息的修改、查询等。 (3)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班级、院系等。 (4)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 (5)书籍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所属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在库数、价格 (6)借书信息包括借书证号、书籍编号、借出日期、拖欠日期、罚款种额 (7)图书管理书籍号、管理员编号、销书数量、销书日期。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DOC)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学院工商学院 学科门类工科 专业软件工程 学号2012484156 姓名文鹏 指导教师王思乐 2014年12月7日

河北大学学年论文(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用表) 指导教师签字:

河北大学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学院:工商学院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大纲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提高,计算机已经深入到当今每个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而对于学校的图书馆仍采用管理员管理书籍基本信息、书籍借还信息的形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手续繁琐。为了满足其学生自行对图书馆书籍,借还书等进行高效的查询使用,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前提下,此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力求提高其图书馆使用效率。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的编写是为了熟悉SQL Server数据库的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创建、备份与恢复、函数与存储过程的应用、数据导入导出、作业的调度等)、表的设计(表的创建、修改、删除,字段的默认值、约束及关系等)、数据的查询处理(insert、update、delete、select语句的应用)等技术;完善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途径和应用方法。以求在最短的时间高效的开发图书管理系统。 预期读者是“软件工程”教师,及从事“图书管理系统”开发的相关人。 1.2 背景 待开发的数据库的名称: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LMS) 使用此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的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随着图书馆图书种类、数量的不断扩大,图书检索速度慢、统计工作量大,难以满足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因此,建立一套图书馆管理软件,科学的对图书馆数据进行管理,方便图书的检索和读者借阅工作。 本项目的提出者及开发者是软件工程专业图书管理系统开发小组(高彦昭、甄朝霞、李茹枫、孙华芬、陆叶倩、秦薇),用户是学校图书馆。 图书管理系统软件LMS V1.0是一套功能比较完善的数据管理软件,具有数据操作方便高效迅速等优点。该软件采用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在应用范围较广的DOS、WINDOWS系列等操作系统上使用。除此以外,LMS V1.0可通过访问权限控制以及数据备份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图书馆管理系统word版

数据库设计(大作业) 题目:图书馆管理系统 一、数据库需求分析 系统简介 郑州大学北校区图书馆现需要更新图书馆管理系统,根据具体要求使用SQLserver2005编辑出合理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要求实现功能: 1:将图书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门别类。 2:本校师生根据师生的身份不同可以借阅一定量的书籍。 3:各师生必须按照图书馆规定按时还书逾期还书将受到一定的处罚。 4:…… 本系统将会改变以前图书馆管理的状况,提高工作效率。希望能为员工和学校的工作带来便利。 一:系统数据字典 经过对汽车租赁系统业务处理过程的调研,得到系统的数据字典如下所示: a)数据项:图书号; 含义说明:每本书籍的唯一标识 别名:书籍编号 类型: int型 长度: 8 取值范围: 00000000至99999999 取值含义:前两位标别该书籍的分类,后六位按照汉语拼音排序 数据项:书名; 含义说明:书籍代号 别名:无 类型:字符型 长度: 8 取值范围: 00000000至99999999 取值含义:作者为本书所起的名字,简要的说明了这本书的内容是描写那个方面的。

b)数据结构:读者 含义说明:读者是图书馆管理子系统的主体数据结构,定义了一个读者的有关信息 组成:读者编号号,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可借阅数量. c)数据流:借阅书籍 说明:读者借阅书籍所需遵守的规则 数据流来源:借阅书籍 数据流去向:允许借阅 组成:读者,管理员,书籍, 平均流量:30次 高峰期流量:50次 d)数据存储:读者信息表 说明:记录读者的个人基本信息 流入数据流:读者个人信息采集表 流出数据流:读者个人信息正式表 组成:读者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可借阅书籍量。 数据量:每年5000张 存取方式:随机存取 二、概念模型设计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文档仅供参考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负责人: 参与人员: 指导老师: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参考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2程序系统的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3登录界面(DEFAULT)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程序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输人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输出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流程逻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存储分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注释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限制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测试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尚未解决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4班级管理(BANJIGUANLI)设计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程序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管理系统(MIS)设计文档-测试计划

HRM测试计划 信息管理系统(MIS) 测试计划

目录 1简介 (4) 1.1目的 (4) 1.2背景 (4) 1.3系统概况 (4) 1.4范围 (4) 1.5参考文档 (4) 2测试策略 (5) 2.1测试完成标准 (5) 2.2测试类型 (5) 2.2.1功能测试 (5) 2.2.2性能测试 (5) 2.2.3用户界面(UI)测试 (5) 2.2.4安全性与访问控制测试 (6) 2.2.5兼容性测试 (6) 2.2.6回归测试 (7) 2.3测试实施阶段 (7) 2.4工具 (8) 2.5特殊的考虑事项 (8) 3估计结果记录 (8) 3.1估计的假设条件 (8) 3.2测试用例数估计 (8) 3.2.1系统测试方案 (8) 3.3文档大小估计 (8) 3.4工作量估计 (8) 3.5关键计算机资源估计 (8) 3.6成本估计(可选) (9) 4风险管理计划 (9) 5组间协调计划 (9) 6测试度量采集与分析计划 (9) 6.1采集计划 (9) 6.2度量分析计划 (9) 7资源 (10) 7.1人员安排 (10) 7.2系统资源 (10) 8项目测试里程碑 (10) 9测试工作产品与规模 (10)

10测试进度甘特图 (11) 11其他 (11)

1简介 1.1目的 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提供完善的测试指导,确保一个完备的、灵活的、准确的、安全的为企业定制的HRM系统的系统测试顺利执行。 1.2背景 整个HRM系统将分为七个功能模块:如图: 1.3系统概况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在该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录入、参数设置,使用电脑保存职工档案资料、计算薪资发放以及记录职工参加培训、职位变更等的详细资料,代替原来的手工处理工作,方便进行人力资源、薪金资源的查询,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HRM主要包括以下七模块: 1)人事管理:包括部门管理、职工基本信息、职工家庭关系、职工工作简历、职工再教育等 基本信息子模块,进行职工基本资料、家庭关系、工作简历、再教育、银行帐户等基本信息的录入。 2)薪资管理:包括薪资参数录入、考核情况录入、薪资生成、银行转帐。 3)培训管理: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培训、考核、上岗。 4)招聘资料管理:包括职位登记、审批、收集简历、面试/考核、审批、就职。 5)职位变更管理:包括职位登记、审批、推荐/自荐、面试/考核、审批、就职 6)离职申请:包括离职申请、离职审批、工作交接、离职确认 7)系统设置:包括基础参数设置、数据管理、修改密码以及权限设置。 1.4范围 该项目选择V模型作为项目的生命周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 项目组将对所开发的模块进行单元测试,开发人员单元测试时互换代码走查,然后再对各模块进行集成测试。测试组将依据《用户需求说明书》和《系统需求说明书》以及相应的设计文档进行系统测试。 执行的测试类型将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用户界面(UI)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与访问控制测试、回归测试等。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MYSQL实现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M Y S Q L实现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一、系统概述 1、系统简介 图书管理是每个图书馆都需要进行的工作。一个设计良好的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能够给图书管理带来很大的便利。 2、需求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定义为: 1.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借阅终端来查阅书籍信息,同时也可以查阅自己的借阅信息。 2.当学生需要借阅书籍时,通过账号密码登陆借阅系统,借阅系统处理学生的借阅,同时修改图书馆保存的图书信息,修改被借阅的书籍是否还有剩余,同时更新学生个人的借阅信息。 3.学生借阅图书之前需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注册,登陆时对照学生信息。 4.学生直接归还图书,根据图书编码修改借阅信息 5.管理员登陆管理系统后,可以修改图书信息,增加或者删除图书信息 6.管理员可以注销学生信息。 通过需求定义,画出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 二、系统功能设计 画出系统功能模块图并用文字对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介绍。系统功能模块图: 三、数据库设计方案图表 1、系统E-R模型 总体E-R图: 精细化的局部E-R图: 学生借阅-归还E-R图: 管理员E-R图: 2、设计表 给出设计的表名、结构以及表上设计的完整性约束。student:

book: book_sort: borrow:存储学生的借书信息 return_table:存储学生的归还信息 ticket:存储学生的罚单信息 manager:

3、设计索引 给出在各表上建立的索引以及使用的语句。 student: 1.为stu_id创建索引,升序排序 sql:create index index_id on student(stu_id asc); 2.为stu_name创建索引,并且降序排序 sql:alter table student add index index_name(stu_name, desc); 插入索引操作和结果如下所示: mysql> create index index_id on student(stu_id asc);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Records: 0 Duplicates: 0 Warnings: 0 mysql>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index index_name(stu_name desc);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Records: 0 Duplicates: 0 Warnings: 0 mysql> book: 1.为book_id创建索引,升序排列 sql:create index index_bid on book(book_id); 2.为book_record创建索引,以便方便查询图书的登记日期信息,升序:

图书管理系统[完整版]

河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候成龙学号:14L0752077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L142班 课程名称: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 学年学期: 2 016 — 2 017学年第2学期 指导教师:王会勇

2015 年11 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一、设计题 (1)

二、设计目的及要求 (1) 三、设计任务 (4) 四、项目估算与进度计划 (3) 五、成本计划 (1) 六、质量计划 (4) 七、配置计划 (5)

图书馆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设题目 图书馆管理系统 二、目的与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各行各业各领 域都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市场竞 争力。近些年来,随着学院的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和教师的数量 在不断的增加,图书馆规模也随着不断增加,对于图书的管理工作变得 日益复杂起来。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建设的全面开展以及学院信息化 工作的展开,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也成为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非 常重要的一部分,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势在必行。本课 题主要是结合学院图书馆信息管理的相关需求并实地进行调研。本 项目所设计的软件方便了图书馆信息的管理,提高了图书馆管理工作 效率,实现了图书管理的“集中管理,分布存放,实时使用,高效可靠”要求。

目前该系统已经通过了试运行,功能方面和性能方面均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系统运行可靠、准确、方便,能够很好的为读者和图书管理员服务。 三、项目的功能 (1)图书管理 ①图书类别管理:增、删、改等管理。 ②图书信息管理:新书入库,图书购入后由图书管理人员将书籍编码并将其具体信息录入书籍信息表,及删改功能。 (2)读者管理 读者信息管理:录入,修改,删除,查询读者信息。 (3)流通管理 ①图书借阅:读入借阅者证号,然后通过扫描读入所需借阅的图书编号。 ②图书归还:通过扫描读入图书编号,自动识别图书证号。同时提示读者已借书数、超期图书应缴罚款等参考信息。自动计算罚金。 ③图书丢失、损坏处理:如果图书丢失或者损坏,根据罚款规则计算罚款,同时记录需要出库的图书信息。 (4)统计管理:按类别统计借还信息。 (5)查询管理:管理员按不同方式查询,读者按不同方式查询。 四、需求分析及项目功能

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1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并且这种传统的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所以如何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许多人所研究的。 随着这些年电脑计算机的速度质的提高,成本的下降,IT互联网大众趋势的发展。我 们使用电脑的高效率才处理数据信息成为可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出现,正是管理人员 与信息数据,计算机的进入互动时代的体现。友好的人机交互模式,清晰简明的图形界面,高效安全的操作使得我们对成千上万的信息的管理得心应手。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毋庸置疑,切实有效地把计算机管理引入学校教务管理中,对于促进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有着显著意义? 2需求与功能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学校等机构的学生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与维护,使用方便, 易用性强。该系统实现的大致功能:用户登陆。提供了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相关科目的成绩查询和排名,修改登录密码等功能。教师管理。提供了对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班级排名。修改密码等功能。管理员管理。拥有最高的权限。允许添加教师信息和课程信息等。其提供了简单、方便的操作。 3概要设计 3.1功能模块图 功能模块图,如下图3.1所示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文档、MIS系统设计文档-可行性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市场可行性研究 (3) 2.1项目市场发展前景 (3) 2.2项目市场需求 (3) 3技术可行性研究 (4) 3.1项目(产品)目标概述 (4) 3.2项目软硬件环境 (4) 3.3产品主要功能 (4) 3.3.1人事管理 (5) 3.3.2薪资管理 (5) 3.3.3培训管理 (5) 3.3.4招聘资料管理 (6) 3.3.5职位变更管理 (6) 3.3.6离职管理 (7) 3.3.7系统设置 (7) 3.4项目实施计划 (7) 3.5项目关键技术 (8) 4经济可行性研究 (8) 4.1投资规划 (8) 4.1.1基本建设投资 (8) 4.1.2其它一次性投资 (8) 4.1.3非一次性投资 (9) 4.2收益分析 (9) 4.2.1一次性收益 (9) 4.2.2非一次性收益 (9) 4.2.3不可定量的收益 (9) 4.3收益/投资比 (9) 5社会可行性研究 (10) 5.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10) 6公司综合实力与产业化基础 (10) 6.1公司的产业基础 (10) 6.2公司的综合实力 (10) 7结论 (10)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阐述的目的是为公司内部高层领导对ICE公司的HRM系统情况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做为领导对ICE公司的HRM系统决策的依据。 1.2 背景 本系统是为ICE公司定制的人力资源HRM系统,由Dale提出,Proad编写,ICE公司为最终使用者。 1.3 定义 HR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人力资源管理,这里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4 参考资料 无 2 市场可行性研究 2.1 项目市场发展前景 本项目是成熟的HRM系统,对于现在的企业有一定的适用性,并且在过去我们公司有做类似的项目,取得不错的经济效应。对于这套系统的巩固和加强,对于公司以后人力资源系统的销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项目市场需求 而且现在有很多企业由于规模的扩大对于人事上的管理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推测将来的HRM系统市场比较大,在销售能力和人力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每年5,000,000的销售量。

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管理系统

XXXXXX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20 11 — 20 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数据库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图书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XXX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2 年 1 月 9 日 目录 1.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数据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功能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2.概念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E-R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逻辑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E-R图向关系模式转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数据字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数据库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表结构截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表间关系截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数据库功能模块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数据库功能模块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功能模块窗口截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数据库具体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课程设计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需求分析 1.1背景 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人力与物力过 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使图书馆的负担过重,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和控制 管理,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料进行集中 统一的管理。 另一方面,IT产业和Internet获得了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引起信息 管理的革命,实现了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提高了处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作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让图书馆更好 的为学校,社会服务。 1.2数据需求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1. 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 2.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等。 3.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4.书籍类别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WORD文档)

一、系统设计 (2) 1、系统背景 (2) 2、系统功能要求及模块分析 (2) 3、系统开发具体研究分析 (4) 4、图书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5) 5、MSC (8) 6、图书管理系统的E-R图 (9) 7、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字典 (10)

一、系统设计 1、系统背景 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用途是完成读者的登记,图书的登记,图书的征订,图书的借阅,图书的归还,图书的清单,以及图书的罚款等,更进一步有的图书管理系统还可以包含读者管理子系统,图书管理子系统,流通管理子系统等. 读者管理子系统负责完成对读者基本信息的管理.当有新的读者来注册时,可完成读者基本信息的登记工作,对于登记后的读者信息还提供了修改的界面.对读者的信息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查询条件进行查询;还负责完成对读者的类型的管理,可完成读者类别的登记工作,对于登记后的读者类别信息还提供了修改的界面,对读者的类别信息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查询条件进行查询. 图书管理子系统负责完成对图书基本信息的管理.当有新的图书来注册时,可完成图书基本信息的登记工作,对于登记后的图书信息还提供了修改的界面.对图书的信息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查询条件进行查询. 还负责完成对图书的类型的管理,可完成图书类别的登记工作,对于登记后的图书类别信息还提供了修改的界面,对图书的类别信息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查询条件进行查询. 流通管理子系统负责完成图书的征订,图书的借阅,图书的归还,图书的清单,以及图书的罚款的管理,当有新的读者来征订图书,借阅图书以及归还图书..时,对其进行登记注册.另外,流通管理子系统还应该讲图书的情况及时传给数据库. 2、系统功能要求及模块分析 根据图书管理的基本需求,图书管理系统需要完成以下的任务: 1.管理读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出生日期,发证日期,有效期至,读者类型, 身份证号,是否挂失等.可以添加,修改,删除这些读者的信息. 2.管理读者的类别信息资料,包括读者类型,可借图书册数,允许续借次数等,可以添加,修改,删除这些读者 的类别信息. 3.管理图书的基本信息资料,包括图书编号,书名,类型名称,作者,出版社,页码,价格,是否注销等,可以添加, 修改,删除这些图上的基本信息. 4.管理图书的类别信息资料,包括图书编号,可借天数,类型名称等.可以添加,修改,删除这些图书的类别信 息. 5.记录图书的征订,图书的借阅,图书的归还,图书的清单,图书的罚款,通过它们所对应的征订编号,借阅的 编号,归还编号,清单编号,罚款编号,从数据库中查询该图书的情况,根据图书的情况对其相对应的读者进行其对应的操作. 6.管理员需要通过身份验证才能登录系统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系统应该包括读者管理,图书管理,流通管理等,一些模块又包含许多子功能模块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汇编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详细设计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 指导老师:冯年荣 组员:岳一沿、朱隆君、张敏 张雨、邵天宇、万文彬 2015/5/1 1、详细设计概述 详细设计也叫做程序设计,它不同于编码或编制程序。在详细设计阶段,要决定各个模块的实现算法,并精确地表达这些算法。编程设计所开发项目的具体要求和对每个模块规定的功能,以及算法的设计和评价。详细设计需要给出适当的算法描述,为此应提供详细设计的表达工具。

在理想情况下,算法过程描述应采用自然描述语言来表达,使不熟悉软件的人理解这些规格说明比较容易,无需重新学习。但是,自然语言在语法上和语义上往往具有多义性,常常要依赖上下文才能把问题交代清楚。因此,必须使用约束性更强的方式来表达细节。 2、详细设计的基本内容 详细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是确定软件各个组成部分内的算法以及各个部分的内部数据结构,确定各个组成部分的逻辑过程。另外还有以下工作。 2.1 处理方式的设计 (1)数据结构设计:对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确定的概念性的数据类型进行确切的定义。 (2)算法设计:用某种图形、表格、语言等工具将每个模块处理过程的详细算法描述出来,并为实现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确定所必需的算法,评估算法的性能。 (3)性能设计:为满足软件系统的性能需求确定所必需的算法和模块间的控制方式。(4)确定外部信号的接受发送形式。 2.2 物理设计 对数据库进行物理设计,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2.3 可靠性设计 2.4其他设计 (1) 代码设计:为了提高数据的输入、分类、存储及检索等操作的效率,以及节约 内存空间,对数据库中的某些数据项的值要进行代码设计。 (2) 输入输出格式设计:针对各个功能,根据界面设计风格,设计各类界面的样式。 (3) 人机对话设计:对于一个实时系统,用户与计算机频繁对话,因此要进行对话

管理信息系统MIS课程设计报告

MIS课程设计 课设题目: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 供应链管理系统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___ 市场营销________ 班别___09市场营销(2)_ 学号___ _ ___ 姓名____ ____ __ 指导教师___ ____ 2011年12月26日

第1章编写目的 (3) 1.1编写目的 (3) 1.2项目背景 (3) 1.2.1定义 (3) 1.2.2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管理系统现状及要求 (3) 1.2.3可行性研究 (4) 1.3使用对象 (4) 第2章总体需求描述 (4) 2.1 功能需求 (4) 2.2 性能需求 (5) 2.3 操作系统 (6) 2.4 客户机硬件需求 (6) 第3章主要功能模块详细描述 (6) 3.1 系统构架 (6) 3.1.1 系统架构图 (6) 3.1.2 系统主体结构图 (7) 3.2 总体功能需求 (8) 3.3 各系统需求 (10) 3.3.1 基础管理模块 (10) 3.3.2 清单、订单管理模块 (12) 3.3.3 物料创建管理 (14) 3.3.4 资产转固管理 (15) 3.3.5 供应商管理 (18) 3.4 基础设置与系统设置 (18) 3.4.1 基础设置内容 (18) 3.4.2系统设置 (20) 3.5 网络与存储需求分析 (21) 3.5.1 网络需求分析 (21) 3.5.2 存储需求分析 (21) 3.5 供应链设计原则 (21) 第4章结束语 (22)

第1章编写目的 1.1编写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物质流通,商品交易,信息交换等的理念方式和方法正在并就爱那个继续发生深刻的变革。与此相适应,作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增加经济效益的“第三利润源”被描述为最后一块“经济的黑暗大陆”的现代供应链管理正在师姐范围内广泛兴起,并将成为21世纪中国的黄金产业之一。 为了明确客户的基本需求,更好地完成对客户需求了解,并量化和明晰本系统的工作量 和工作进度,所以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研究外部环境,因地制宜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本需求说明书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开发的过程,并决定着开发的整体框架,也是系统实现功能的指引说明。本需求规格说明书同时也是作为系统验收的唯一依据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供应链管理系统 委托单位: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 开发单位:E-615夜猫工程部 1.2.1定义: 供应链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管理无聊从进入企业,仓管库存,发了,生产加工,到成品的全过程的控制。一方面根据订单制定生产和原材料的采购计划,另一方面控制和协调各生产、建设部门的进度以及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1.2.2 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管理系统现状及要求: 电信管理支撑系统MSS目前满足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人、财、物、信息、时间各方面的切管理需求,实现管理一体化、横向流程集成化,实现数据单点录入,满足纵向与横向的数据集中共享,实现内部控制的事前审批、事中管理、事后分析,以精确管理为指导思想,优化统计指标,及时提供决策支持信息。 主要问题: 由于工程信息的管理与录入有严格的时限要求,所以给项目负责人带来了比较繁重的录入工作量,而且项目负责人数量很精简,一人同时会管理着几十个单项,特别对于管线三层切块项目而言,影响更为明显,容易造成客户信息分析不明确,造成客户流失,企业利润下降等。 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