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

实训一食用菌形状结构观看

一、目的要求

观看食用菌菌丝体的生长状态,利用显微镜认识食用菌的营养体和繁育体的微观结构,利用徒手切片观看食用菌子实体的微观结构,通过对食用菌子实体形状特点的观看,让学生们了解和熟悉各种食用菌子实体的类型和特点,并能按照子实体的外形进行分类。

二、实训预备

1、材料平菇、香菇、双孢蘑菇、草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密环菌、羊肚菌、虫草、茯苓等食用菌子实体或菌核浸浸标本或干标本、鲜标本及部分食用菌的菌丝体,担孢子等。

2、仪器工具光学显微镜(100~600倍)、接种针、无菌水滴瓶、染色剂(石炭酸复红或美蓝等)、酒精灯、75%酒精瓶、火柴、载玻片、盖玻片、刀片、培养皿、绘图纸、铅笔等。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一)菌丝体形状特点观看

1、菌丝体宏观形状观看。①观看平菇、草菇、金针菇、木耳、银耳及香灰菌、蘑菇、猴头、灵芝等食用菌的试管斜面菌种或PDA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比较其气生菌丝的生长状态,并观看菌落表面是否产生无性孢子。

②观看菌丝体的专门分化组织:蘑菇菌柄基部的菌丝束;密环菌的菌索;茯苓的菌核;虫草等子囊菌的子座。

2、菌丝体微观形状观看。①菌丝水浸片的制作:取一载玻片,滴一滴无菌水于载片中央,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平菇菌丝于水滴中,用两根接种针将菌丝拔散。盖上盖玻片,幸免气泡产生。②显微观看:将水浸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先用10倍的物镜观看菌丝的分支状态,然后转到40

倍物镜下认真观看菌丝的细胞结构等特点,并辩认有无菌丝锁状联合的痕迹。

(二)子实体形状特点观看

1、子实体宏观形状观看。认真观看各种类型的食用菌子实体的外部形状特点,并比较各种子实体的要紧区不,专门注意菌盖、菌柄、菌褶(或菌孔、菌刺)、菌环、菌托的特点,并对之进行比较、分类。

2、子实体微观形状观看。①菌褶切片观看:取一片平菇菌褶置于左手,右手持刀片,横切菌褶若干薄片漂浮于培养皿的水中,用接种针先取最薄的一片制作水浸片,显微观看平菇担子及担孢子的形状特点。②有性、无性孢子的观看:灵芝担孢子水浸片观看;羊肚菌子囊及子囊孢子水浸片观看;草菇厚垣孢子水浸片观看;银耳芽孢子水浸片观看(以上各类孢子的观看可用标本片代替)。

四、作业

1、描述菌丝体的生长状态,并画出所观看菌丝、无性孢子、担子及担孢子的形状结构图。

2、列表讲明所观看各种类型的食用菌子实体的形状特点,如:伞状、头状、耳状、花絮状、肾状、扇状、蛋形、钟形等。

3、绘制一种食用菌子实体的形状图,用绘图笔或钢笔(黑)绘制生物图,要求图形真实、准确、自然,画面整洁。

实训二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

一、目的要求

了解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构造,了解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方,熟悉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把握母种培养基(PDA或PSA)的配制方法

二、实训预备

1、配制培养基材料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琼脂、水等。

2、仪器用具高压蒸汽灭菌锅(手提式或立式)、可调式电炉、铝锅(20cm)、汤勺、切刀、切板、量杯、纱片、漏斗(带胶管和玻璃管)、止水夹、漏斗架、试管(18mm×180mm或20mm×200mm)、1cm厚的长形木条(摆放斜面时垫试管用)、棉花(未脱脂)、捆扎绳、标签、天平等。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一)母种培养基(PDA或PSA)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或蔗糖)20g,琼脂15~20g,水1000ml,pH自然。

(二)母种培养基配制

1、熬制。先将马铃薯洗净,挖芽去皮,准确称取200g,然后将马铃薯切成玉米大小的颗粒或薄片。用量杯量取1000~1200ml水于铝锅内煮马铃薯,待水沸后计时20~25min,当马铃薯酥而不烂时,用双层纱布进行过滤于量杯中,洗净铝锅滤渣,将滤液到回锅中连续以文火加热,加入葡萄糖(或蔗糖)和琼脂,待琼脂溶化,持续搅拌,以免糊锅,注意补足水量。

2、分装。将熬面的培养基保持文火,趁热分装。用勺将培养基加入漏斗中,左手握2~5支试管,右手持漏斗下面的玻璃管入试管口内,同时放开止水夹,让培养基逐个流入试管内,培养基高度约为试管长度的1/6~1/ 5,约10~15ml,注意幸免将培养基沾于试管口内外。分装后的试管,在培养基凝固前必须立放。

3、制棉塞。用叠放式将未脱脂棉做成棉球,塞入试管口,管口内棉塞底部要求光滑,棉塞侧面要求无褶皱,棉塞长度的2/3在管口内,1/3在管口外。棉塞的松紧以手提棉塞轻晃试管不滑出为度。

捆把。以10支试管为一捆,用捆扎绳扎紧。贴上标签,预备灭菌。

(三)培养基的灭菌

1、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的构造。锅体、提把、压力表、安全阀、排气阀、灭菌锅腔、筛架、锅盖、胶垫圈、紧固螺栓等。

2、高压灭菌锅的使用方法。加水→灭菌物入锅→上盖→对称、平均地扭紧螺栓→加热升温→压力至0.5kg/cm2时,打开排气阀排除锅内冷空气,压力降至0,排气阀有大量热蒸汽冲出时,关闭排气阀→连续升温,压力升至1 kg/cm2,温度过到121℃时,开始调火稳压25~30min→灭火,自然降压至压力为0.5 kg/cm2时,可慢慢打开排气阀慢慢降压至0(若降压太快,试管中的培养基易沸腾浸湿棉塞)→锅盖半开,让锅内余外蒸汽逸出,锅内的余热烘干棉塞→开盖,取物→摆斜面→斜面试管上应覆盖洁净和厚毛巾或几层纱布,防止试管内产生过多的冷凝水。

四、作业

1、试述母种培养基的配制过程。培养基分装的要点

2、如何样正确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实训三食用菌菌种分离技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纯菌种性状的优劣对食用菌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阻碍的重要性,把握食用菌母种制作技术,学会母种的分离方法。

二、实训预备

斜面培养基、三角瓶培养基、平菇种菇、接种箱、酒精灯、接种针、接种铲、镊子、剪刀或刀片、金属丝等。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一)种菇的选择

从产量高、长势好、适应性强、无杂菌、无病虫害的群体中选择菇形正、朵大、菌盖厚实、生长健壮、八成熟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种菇应保持菇体洁净备用。

(二)母种分离方法

1、组织分离。此法是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操作简便,菌丝萌发快,分离所得的菌种遗传性较稳固,在培养基条件适宜的情形下,能保持原有菇种的优良性状和特性。

操作方法:在分离前用75%的酒精棉球擦菇体表面进行消毒,在接种箱内将菌菇撕开,用消毒镊子或剪刀或刀片在菌盖与菌柄的交接处的组织上取一小块(绿豆大小)移至试管斜面培养基的适当位置,迅速塞上棉塞。将分离的试管放在25%恒温箱内培养7~8d,即可进行转管扩大繁育成母种。

2、孢子分离。此法是将子实体成熟后散出的孢子收集在培养基上萌发并长成菌丝而获得的纯菌种。本实训中练习一种成功率较高的方法:三角瓶钩悬法:取立即弹射孢子的鲜平菇,在菌盖边缘向里2/5处切取带有菌褶的菌盖组织一小块,金属丝钩悬持菌块于底部有培养基的三角瓶内。注意菌块不要碰瓶壁或培养基。菌褶朝下,使孢子能散落在培养基上。将三角瓶放在25℃条件下,经1~2d在培养基上即可见到白雾状的孢子印,

现在以无菌操作,把悬挂于瓶内的菌块取出,再将三角瓶移入恒温箱只培养。经2~3d,培养基表面就会显现许多乳白色的菌落。

四、作业

1、试比较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的优缺点。

2、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的技术要点。

实训五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制作

一、目的要求

了解原种及栽培种常用培养基的种类,把握食用菌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及消毒灭菌方法,学会菌种的接种技术。

二、实训预备

1、材料棉籽壳、杂木屑、酒糟、麸皮、蔗糖、石膏粉、过磷酸钙。

2、器具菌种瓶、棉塞、打孔棒、标签、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接种箱、接种用具等。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原种的生产是由母种移接入原种培养基,经培养而成,原种也称二级种。栽培种是由原种移接入栽培种培养基,经培养而成,故称三级种。二者生产程序是相同的。即培养基的配制→装瓶→灭菌→接种→适温培养。

(一)培养基的配制

1、常用培养基有以下几种配方:

(1)谷粒培养基。谷粒99%,石膏粉1%,过磷酸钙1%。制作时先将谷粒洗净,浸泡4~8h,放入锅内水煮20min,使谷粒吸足水分,但不煮开花为度。然后捞出,稍冷后拌入1%石膏粉和1%过磷酸钙,即可装瓶。

(2)棉籽壳80%,杂木屑17%,蔗糖1%,石膏粉1%,过磷酸钙1%。按比例称取原料,将棉籽壳用2%石灰水浸泡2~6h,捞起滤水后,将各种原料混匀;边加水边检查培养料的含水量,直至用手握培养料时,指缝略有水渗出不滴为度,培养料不宜过湿或过干。

(3)木屑77%,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过磷酸钙1%。

(4)酒糟63%,麸皮15%,木屑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

以上培养料拌料时,应把握“平均、湿透”的原则,其含水量调至60%~65%为宜。手测方法如前。

配方(1)多用于原种制作,谷粒是指麦粒、稻谷粒、玉米粒等总称;配方(2)、(3)、(4)多用于栽培种制作。

(1)称料:先称主料,后称辅料

(2)拌料:先将难溶于水的辅料与主料拌均,再将易溶于水的辅料溶解于水中制成母液,每次加水均从母液桶中取水,边加水边搅拌,直至将培养料的含水量调至65%为宜。

(3)调剂PH值:

(4)装瓶培养料拌好后就可装瓶,边装边振动,料装至瓶肩处,再用手指或工具将料面压紧压平,用打孔棒从中由上至下打一通气孔。然后清洁瓶口内外,塞上棉塞。

3、灭菌:

若采纳高压蒸汽灭菌,则标准为1.5kg/cm2,128℃,1~2h。如果采纳常压蒸汽灭菌,则标准为100℃下8~10h。

(三)接种

将已灭菌的培养料瓶移入事先消毒过的接种箱内,母种管、用具及手要进行消毒。等培养料温降至35℃左右时,按无菌操作方法进行接种,用接种铲取菌种一块放入种瓶内培养料的孔隙边,并使菌丝紧贴在培养料上,塞上棉签,贴上标签,注明菌种名称和接种日期。

(四)适温培养

接种后,将种瓶置于适温下培养。菌种并行初放时,应直立于床架上,当菌丝吃料后,可将其横放。经常检查,剔除污染种瓶。一样25~35h左右菌丝可长满菌种瓶。培养成的原种和栽培种,菌丝浓白健壮,菌丝紧贴瓶壁不干缩,生命力强,具有一定幽香味,无任何杂菌污染。

四、作业

1、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

2、原种和栽培种的接种

实训六食用菌菌种保藏技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食用菌菌种容易变异和退化的特性,把握利用低温、干燥、缺氧进行菌种保藏的原理,学会如何样保持食用菌菌种的生活力及优良性状的要紧方法。

二、实训预备

平菇母种试管、蘑菇或灵芝八成熟的子实体、木屑麸皮培养基(装入菌种瓶,经1.5kg/cm2高压蒸汽灭菌1h后备用)、液体石蜡(装入三角瓶中,经高蒸汽灭菌后,40℃干燥箱烘干水分后备用)、滤纸条(装入培养皿中经1kg/cm2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灭菌插菇铁丝架、无菌空试管(带棉塞与变色硅胶)、接种箱、接种用具、无菌镊子、固体石蜡、坩埚、酒精灯、试管架或铁丝筐、塑料薄膜、牛皮纸、捆扎绳、标签、一般冰箱等。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先将接种箱和操作人手的表面进行消毒灭菌,分不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如下:

1、斜低温保藏法利用增加了氮源和K2HPO4的保种培养基移接平菇母种,待菌丝长至斜面2/3时,选择菌丝生长细小整齐的母种试管,将试管口的棉塞用剪刀剪平。利用酒精灯在坩埚里溶化固体石蜡,用以密封试管口,在外包扎一层塑料薄膜。最后将试管斜面朝下,置入4℃冰箱里储存。

2、木屑培养基保藏法提早两周,将平菇母种移接入已灭菌的木屑培养基的菌种瓶内,待菌丝长满培养基1/2时,剪平瓶口棉塞,用蜡密封,包扎牛皮纸后置于4℃冰箱内保藏。

3、矿物油保藏法选择优良的平菇母种试管放进已消毒的接种箱内,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将种管竖立于试管架或铁丝筐内,将已灭菌的液体石蜡注入种管内,埋住菌苔,液体石蜡的量高出斜面尖端1cm为宜。最后用牛皮纸包扎试管口,立放,闭光保藏。

4、孢子滤纸保藏法将蘑菇或灵芝置入已消毒的接种箱里的插菇铁丝架上,插菇铁丝架立于装有灭菌滤纸条的培养皿内,待担孢子弹射在滤纸条上之后,用无菌镊子将载有担孢子的滤纸条移入灭菌的空试管内,塞入棉塞剪平,用石蜡融封,干燥、低温保藏。

四、作业

1、液体石蜡保藏食用菌菌种的技术。

2、比较各种菌种保藏法的优缺点。

实训七平菇生料栽培技术

一、目的要求

学会生料栽培食用菌的差不多技术及治理方法

二、实训预备

1、原料稻草、麸皮、木屑、石膏粉、地磷酸钙、石灰粉

2、用具菇床或竹筐、铡刀、铁锨、农用薄膜等

3、菌种平菇栽培种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一)培养料配方稻草72%、木屑15%、麸皮10%、石膏粉1%、过磷酸钙1%,多菌灵0.1%。

(二)培养料配制与接种:

1、称料、拌料先将稻草切成10cm左右的小节,再用2%有石灰水浸泡12~24h,捞起沥干后拌和其他原料,注意培养料的水分适度,使其含水量为60%~65%,即用手握培养料时,指缝略有水渗出不滴为度。pH调至7~7.5为宜。拌料后最好进行堆料3~5d使之成为半熟料,期间当堆温达7 0℃时应翻堆。

2、铺料、播种能够用床式栽培或筐式栽培。铺料前先在床架或筐底铺一层农用薄膜,然后铺料,用木板稍拍紧,铺料的厚度以10~15cm为宜,气温较高时,培养料略薄,气温较低时,培养料略厚。每平方米床在用干料约15~20kg。铺料后即可播种,以穴播方式,穴距5~8cm,穴深3~5c m,每平方米用菌种4~5瓶。最后再撒一层菌种覆面。播种后在料床上盖一层报纸,再盖上一层农用薄膜即可。

3、发菌治理播种后菇房温度应操纵在15~20℃,相对湿度为70%为宜。若气温过高,应掀开薄膜通风降温。播种10天后,每天能够掀开薄膜1~2次,每次20分钟。

4、出菇治理播种后30~40天,菌丝长满培养料,现在料面显现桑葚状的平菇子实体原基,现在可揭去覆盖料面的农有用薄膜,操纵菇房里的温度在15℃左右,喷水保湿,将菇房相对湿度调至90%左右,加大菇房的通风换气,经5~7天平菇长至八成熟时可采收。

四、作业

1、平菇生料栽培的关键技术。

2、减少平菇生料栽培杂菌污染的措施。

实训八金针菇熟料栽培技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金针菇的生物学性,学习熟料瓶栽培或袋载方法,把握栽培优质金针菇的技术。

二、实训预备

1、原材料棉籽壳、稻草、麦秸、木屑、酒糟、玉米芯、黄豆秆、菜籽饼、麸皮或米糠、蔗糖、碳酸钙、石膏粉、过磷酸甲等。

2、菌种金针菇栽培种

3、用具罐头瓶或其他耐高温广口瓶、聚丙烯塑料袋(菌袋)、打孔棒、捆扎绳、竹筐、铡刀、铁锨、农用薄膜、接种工具、长压灭菌锅、消毒杀菌剂等。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一)培养料配方:

(1)棉籽壳85%,麸皮或米糠12%,蔗糖1%,碳酸钙1%,过磷酸甲1%。

(2)稻草或麦秸55%,麸皮或米糠12%,木屑15%,玉米粉3%,蔗糖1%,石膏粉1%。

(3)酒糟70%,木屑15%,麸皮或米糠12%,碳酸甲1%,过磷酸钙1%,石灰粉1%。

(4)玉米芯52%,豆秆屑20%,菜籽饼15%,麸皮或米糠5%,蔗糖1%,石灰粉1%,过磷酸钙1%。

(二)培养料的配制

1、拌料分小组各取一种配方,按常规称量,进行培养料的预处理(见实训七、八)。拌料时注意平均、水分适宜(60%~65%含水量预定方法见实训四)。

2、装瓶(袋)将拌好的培养料分不装入罐头瓶或菌袋(规格为38~4 0cm×17~20cm聚丙烯塑料袋)中。注意边装料边压实,无须压的过紧。装瓶料至瓶肩处即可,装袋至2/3即可。装完后用打孔棒从上至下打一孔,清洁瓶口,再用聚丙烯塑料薄膜和捆扎绳封口,菌袋则在袋口两端用捆扎绳扎活结。

3、灭菌将瓶料或料袋装入高压灭菌锅或土蒸灶里进行灭菌。高压灭菌标准为1.5kg/cm2 ,1.5~2.0h;常压灭菌标准为100℃,8~10h。

(四)接种灭菌后,待料温降至30℃左右时,可移入接种箱或接种室进行接种。接种方法见实训四。

(五)培养将接种后的菌种或菌种袋移入培菌室的菌架上进行培养。室温应保持在23~25℃,空气相对适度为65%~70%为宜。注意避光、通风良好,翻堆检杂。一样经25~30d,菌丝可长满菌瓶或菌袋。

(六)搔菌当菌丝长满菌瓶或菌袋时,将菌瓶移入出菇室,可将瓶口或袋口打开,袋口向下反卷至离料面3cm处。用消毒的小铲或手耙去掉表面的老菌皮,进行搔菌,促使菌丝结菇。然后在上面覆盖湿报纸或塑料薄膜以保湿,但不要积水。现在的温度应在10~12℃空气相对湿度以80%~85%为宜。

(七)驯养当菇蕾显现后,可进行优质菇的驯养。现在的室温应为5℃左右,利用排风扇吹以微风(风速为3~5m/s)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为宜。当菌柄长出瓶口或袋口2cm时,应在瓶口或袋口套上一个纸筒或塑料袋,可抑制菌盖生长,促使菌柄直立向上生长。

(八)出菇治理出菇温度可保持在8~15cm时可采收。其方法是用手握住菌柄轻轻拔出,勿折断菌柄。然后清理料面,覆湿纸养菌待出第二潮菇。

四、作业

1、比较金针菇栽培方法与其他食用菌栽培方法的异同。

2、培养优质金针菇的重要措施是什么?

实训九香菇栽培技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学习香菇熟料长袋栽培的生产程序,把握其关键技术。

二、实训预备

1、原料棉籽壳、玉米芯、木屑、麸皮或米糠、蔗糖、石膏粉、过磷酸钙、石灰粉等。

2、菌种香菇栽培种。

3、用具聚丙烯塑料袋(菌袋)、捆扎绳、竹筐、铡刀、铁锨、水桶、磅秤、农用薄膜、接种箱、接种工具、常压灭菌锅、消毒杀菌剂等。

三、方法步骤

1、备料培养基配方。

(1)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

(2)棉籽壳40%,木屑38%,麸皮或米糠18%,玉米粉2%,蔗糖1%,石膏粉1%。

(3)玉米芯60%,木屑20%,麸皮或米糠17%,蔗糖1%,石膏粉1%,过磷酸钙1%。

(4)甘蔗渣77%,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过磷酸钙0.5%,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2%。

以上各配方中的原材料必须新奇,霉变或腐烂的原料不能使用。木屑要以硬质阔叶树种的为好,最好是堆放一年以上的陈木屑。松木屑堆制发酵后晒干备用;棉籽壳用1.5%的石灰水浸泡24h后,捞起沥干备用;玉米芯粉碎成玉米大小的颗粒备用。

2、拌料与袋装分实训小组各取一配方,按比例将培养料拌匀,含水量在50%~55%为宜。菌袋选用15~17cm×50~55cm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装袋时要求压实,同时要防止料袋漏洞,穿孔等,以免杂菌污染。捆扎扎口时最好将袋口反折扎第二道。

3、菌与接种为幸免培养料变酸,装袋后要及时进行灭菌。常压灭菌的温度要求尽快升至100℃,并坚持10~12h,方能完全灭菌。当温度降至70℃时,取出料袋置于接种室(箱),待料温降至30℃时,预备接种。接种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在接种箱内进行),用尖木棒在料袋两面打2~3个2c m深的借位孔,接入菌种,再用灭菌的胶布或专用胶片封口。接种后也能够直截了当在料袋外加套一个灭菌的菌袋,扎上口,此法能增氧,菌丝萌发快。

4、发菌与培菌接种后,将菌袋及时移入培菌室,以“井”字开堆叠,袋堆约为1m高,便于散热。室温操纵在25℃左右,若温度达30℃,则要全开门窗,让空气流通,降低温度,以防烧菌。空气相对湿度应在70%为宜。接种后的3~4d,菌块生白色绒毛状菌丝。每隔7~10d要翻堆检查杂菌一次。当菌丝长至8~10cm时,可适当加大通风量,以利菌丝生长。

5、脱袋与排场香菇接种后,适温培养经60d左右,以达生理成熟,便可脱袋。菌丝成熟的时刻长短,除环境条件外,也因香菇品种不同而异。脱袋的标志:袋壁四周的菌丝体膨胀、皱褶、隆起的肿块状态占整袋面积的2/3;在接种周围显现的微微的棕褐色,表明生理成熟,可将菌袋移至室内或室外脱袋排场。用刀片直向割破菌袋,取出菌袋斜立排放于菇架上,赶忙用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设阴棚防强光直射。

6、转色催蕾排放的菌筒,由于湿度增大、光照增强,菌筒的表面长出一层浓白色绒毛状菌丝,倒伏成菌膜,分泌色素,渐变成棕红色。满足转色的生态条件是香菇增产的重要环节。要紧措施是拉大昼夜的温差、湿差,变温催蕾,同时要处理黄水。

7、出菇治理经催蕾后的菌筒龟裂花斑,孕育着大量香菇原基。现在的治理要紧措施是调剂菇棚的湿度、通气及光照,使菇蕾顺利地发育成子实体。

8、采收一样以菌盖七八分、菌盖边缘仍内卷,菌褶下的内菌膜刚破裂时采收为最好。

9、后期治理采收后应给菌筒补水,加大湿度,昼盖夜露,造成温差,诱导第二潮菇产生。

四、作业

1、试述香菇熟料袋栽的生产程序

2、并指出菇期的关键技术措施。

实训十木耳栽培技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木耳的生物学特性,了解木耳熟料短袋栽培的生产程序,把握其关键技术。

二、实训预备

1、原料棉籽壳、稻草、麸皮、木屑、石膏粉、过磷酸钙、石灰粉等。

2、菌种黄背毛木耳栽培种。

3、用具聚丙烯塑料袋(菌袋)、捆扎绳、竹筐、铡刀、铁锨、农用薄膜、接种箱、接种工具、常压灭菌锅、消毒杀菌剂等。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一)培养料配方

①棉籽壳90%,麸皮8.5%,石膏粉1%,石灰粉0.5%。

②杂木屑41.5%,松木屑20%,玉米芯20%,麸皮15%,黄豆粉2%,石膏粉1%,石灰粉0.5%。

③甘蔗渣61%,木屑20%,麸皮15%,黄豆粉3%,石膏粉0.5%,石灰粉0.5%。

④稻草68%,麸皮20%,木屑10%,石膏粉1%,过磷酸钙1%。

(二)培养料的配制

1、培养料的预处理:棉籽壳用1.5%的石灰水浸泡24h后,捞起沥干备用;松木屑堆制发酵后晒干备用;甘蔗渣用粉碎机粉细备用。稻草切成3c m左右的小节,用0.5%石灰水浸泡6~10h后,捞起沥干备用。

2、拌料分小组使用以上不同配方。将不同原料的干料混合拌匀,逐步加水,使培养料的含水量达60%为宜。即用手握培养料时,指缝略有水渗出不滴为度。

3、装袋选用直径为15~17cm的聚丙烯塑料袋,切成33cm长的菌袋,将菌袋的一头用捆扎绳系活结,也可先将菌袋的一端用火烧凝封口,然后开始装袋。粉料边装边振动袋子,辅以手轻压即可。留6~7cm长的菌袋用捆扎绳子系活结。

4、灭菌将已装好的料袋送入灭菌锅,分层排放,袋子不能互相挤压,要留有一定的缝隙。采纳常压灭菌,即100℃条件下保持8~10h,再闷12 h。

(三)接种

料袋灭菌后,移入已消毒的接种箱内,待料温下降到35℃左右时,即可进行抢温接种。接种用具和菌种瓶及手都要进行表面消毒,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掏种前先刮去种瓶内表面的表菌皮,再将菌种掏松,再解开料袋的活结,打开袋口,两端或一端接种,表面种菌应压实,让菌种紧密地接触培养料,以利菌丝萌发、定植。

(四)发菌期治理

按照黄木耳的温度类型的生物学特性,春季栽培的料袋在3、4月份接种、发菌,当时气温比较低,往往采取堆叠发菌,依靠袋温来提升温度。此期间,在检查杂菌污染的同时,注意调换菌袋的位置以达到发菌一致。秋季栽培时,气温较高,在发菌过程中要防止“烧菌”,注意发菌室的通风换气,严防高温。

(五)出耳治理

菌丝满袋后,能够进行开袋催耳。方法是用刀片在菌袋表面纵向开口3~4条,然后将菌袋置于出耳室的地面,菌袋斜靠排放,在上面覆盖薄膜。最后向地面洒水以增大湿度。当菌袋的开口处显现许多小耳芽时,便可揭膜挂袋,进入出耳治理。耳房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调剂都会阻碍到木耳的产量和质量。温度过高(28℃以上),耳片生长快而薄;光线暗淡,耳片色淡;光照过强、湿度不够,耳背毛长质粗。还要注意幸免高温、闷湿环境,防止耳片的感染(流耳)。

(六)采收

当耳片充分长大,可采收。及时晒干或烘干。然后进行菌袋的后期治理,以催出下一潮耳。

四、作业

1、简述熟料袋栽木耳的生产程序及关键技术。

实训十一蘑菇栽培技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蘑菇的生物学特性,学习发酵料床式栽培双孢蘑菇的方法,把握发菌、覆土和出菇治理技术。

二、实训预备

1、原材料稻草、麦秸、干牛粪(或马粪、猪粪、鸡粪)、饼肥、石膏粉、过磷酸钙、尿素、粗、细土等。

2、用具铡刀、铁锨、水桶、农用薄膜、温度计、喷雾器、菇床、接种钩、消毒杀菌剂等。

3、菌种蘑菇栽培种—As2796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一)原料配方:稻麦草48%,牛粪48%,饼肥2%,石膏粉1%,过磷酸钙1%,尿素0.5%。

(二)建堆发酵

1、原料预处理。稻麦草对截铡断,用0.5%石灰水浸湿预堆2~3d,软化秸秆;粉碎干粪,浇水预湿1~2d;粉碎饼肥浇水预湿1~2d,同时拌0.5%敌敌畏,盖膜熏杀害虫。

2、建堆。建堆时以先草后粪的顺序层层加高。按宽2cm、高1.5cm

的规格,堆长据场所而定。肥料大部分在建堆时加入。加水原则:下层少喷,上层多喷,建好堆后有少量水外渗为宜。晴天用草被覆盖防止雨水淋入,雨后及时揭膜通气。

3、翻堆。翻堆宜在堆温达到最高后开始下降时进行。有二次发酵的每隔5d、4d、3d翻一次堆,翻堆时视堆料干湿度,酌情加水。第一次翻堆时

将所添加的肥料全部加入。测试温度时用长柄温度计插入料堆的好氧发酵区。发酵后的培养料标准应当是秸秆扁平、柔软、呈咖啡色,手拉草即断。

4、后发酵将发酵好的培养料搬入已消毒的菇房,分不堆在中层菇床上。通过加温,使菇房内的温度尽快上升至57~60℃,坚持6~8 h,随后通风、降温至48~52℃,坚持4~6d,进行后发酵(二次发酵),其目的是利用高温进一步分解培养料呈暗褐色,有大量白色嗜热真菌和放线菌,培养料柔软、富有弹性、易拉断、有专门的香味,无氨味。

5、接种将培养料平均地铺在每个菇床上,用木板拍平、压实。接种人员的手及工具应消毒。将菌种掏入消毒的盆中,掰成颗粒状。播种方法可采纳层播、混播和穴播。每平方米用种量为麦粒种1瓶、粪草种3瓶。造最上面覆盖一层薄层养料,整平、稍压实,上覆一薄膜或一层报纸即可。

6、发菌治理播种后,菇房温度应操纵在20~40℃,若有氨味应赶忙通风,湿热天气多通风,干冷天气少通风。经10~15d,菌丝可长满料面。

7、覆土在播种后15d左右进行覆土。选近中性或偏碱性的腐殖质土为宜。先将土粒破裂,筛成粗粒土(蚕豆大小),浸吸2%石灰水,并用5%甲醛消毒处理。先覆粗土,后覆细土,覆土总厚度为2.5~3cm,有的不分粗细土。覆土后要调剂水分,使土层保持适宜的含水量,以利菌丝尽快爬上土层。调水量随品种、气候等因素而定,通常每天喷水2次,每平方米每次喷水150~300ml,把握少喷、勤喷的原则。

8、出菇治理出菇治理是蘑菇栽培的关键时期。现在的任务是调剂好水分、温度、通气的关系,专门是喷水治理关系到蘑菇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常以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高温早晚通气,中午关闭的原则进行治理。当菌丝长至土层2/3时喷洒“出菇水”,每平方米的喷水量每次可达300~350ml,连续2~3d。当菇蕾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应喷“保菇水”,再加大喷水量,连续2d。

9、蘑菇一样在现蕾后5~7d,菌盖直径长到2.5~4cm时采收。以“旋菇”的方法采下,消去菇脚后放入塑料盆里或垫薄膜的小篮内,轻拿轻放,勿碰伤菇体。采收后要注意填土补穴。依床温而定,每潮菇生长8~10d,间歇5~8d,可出第二潮菇。一样可出6~8潮。

四、作业

1、栽培蘑菇对培养料有什么专门要求?

2、优质培养料的标准是什么?

3、、阐述蘑菇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治理技术

实训十二草菇栽培技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草菇的生物学特性,学习选地作畦的方法,把握阳畦栽培草菇的方法与关键技术。

二、实训预备

1、原材料稻草、麸皮、干牛粪粉、菜饼粉、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粉等。

2、场地选择室外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菜园地一块。

3、菌种草菇栽培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1、整地作畦提早1周深挖地,让阳光暴晒土块,然后整成细土,最后作成龟背形床面,四周作梗。畦床宽1cm左右,长度不限。周围挖一条排水沟。播种前两天将畦床灌水浸透,次日,在畦面上撒适量石灰粉消毒,备用。

2、堆料发酵

原料配方:稻草85%,干牛粪粉6%,、过磷酸钙1%,菜饼粉1%,麸皮5%,石膏粉1%,石灰粉1%。

选择干燥无霉的稻草扭扎成“8”字形的草把,每草把的干重0.5kg左右;然后将草把在1%的石灰水中浸泡8~10h。沥干备用。

3、建堆播种堆草前,在整理好的畦沿内侧撒一圈干牛粪粉,在将浸湿的草把整齐一端朝外,紧密地排列在畦面上,铺好第一层草把后,在畦其上面向内缩进3~4cm的周围撒一圈菌种,菌种宽度为4~5cm。按第一层铺草的方式内缩3~4cm放第二层草把,以上述同样的方法撒菌种和铺草把。一样堆5~6层即可,每层应踏实。每层草播种后可施适量麸皮、过磷

酸钙、石灰粉、菜饼粉。播种量为25kg干料用2瓶生产种。顶层播种后可喷洒清水,再沿草堆四周和顶部撒一层火烧土,最后覆盖一层干草被。

4、治理堆草、播种后要做好踏草、控温、调湿、追肥等方面的工作。

5、采收适期当草菇的菌蛋表面刚刚显出锯齿状的裂纹时,即可采收。

四、作业

1、试述草菇对温度、湿度、酸碱度的专门要求。

2、如何把握阳畦种草菇的关键技术?

实训十二食用菌保鲜与贮藏加工

实训十三食用菌病虫害的识不

一、目的要求

通过实训,识不食用菌杂菌、病虫的形体特点及危害。

二、实训预备

要紧杂菌污染的标本、要紧食用菌病害、虫害标本、杂菌和病原菌的培养物、放大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针、挑针、吸水纸、擦镜纸、香柏油、无菌水滴瓶、染色剂、酒精灯、火柴等。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一)食用菌要紧杂菌的识不

1、细菌污染:

细菌污染培养基的菌落特点;细菌污染菌种、菌袋、菌床培养料的特点。

细菌形状观看:取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无菌水,用接种针从培养的细菌菌落上挑取少量黏液,在无菌水中混合平均,载玻片快速通过火焰固定,然后用染色剂染色1min置于显微镜下,通过油镜头观看细菌形状特点。观看各种细菌的标本片。

2、真菌污染:

真菌污染培养基的特点:黑曲霉、黄曲霉、青霉、绿色木霉、根霉、烟霉、链孢霉、鬼伞菌等

真菌形状观看:取一载玻片,挑取霉菌的培养物少许制作水浸片。置于显微镜下,用40~60倍物镜观看霉菌的形状特点。观看各种污染霉菌的标本片。

(二)食用菌子实体要紧病害的识不

1、细菌性病害

蘑菇细菌性褐斑病、平菇细菌性软腐病、金针菇锈斑病等子实体的危害特点(病状及病症的观看)。

2、真菌性病害

平菇木霉病、蘑菇褐斑病、蘑菇或草菇褐腐病、蘑菇软腐病、银耳白粉病等子实体的危害特点(病状及病症的观看)。

3、病毒性病害

蘑菇、香菇、平菇病毒病的病状观看。

4、生理性病害

畸形子实体、死菇(子实体变黄、萎缩)、蘑菇硬开伞、二氧化硫中毒平菇等子实体病害特点观看。

(三)食用菌要紧虫害的识不

1、昆虫类菇蚊、瘿蚊、蚤蝇、跳虫等的幼虫、蛹、成虫形状特点的观看。

2、螨类蒲螨、粉螨形状特点的观看。

3、线虫类用显微镜观看线虫的形状特点。

四、作业

1、绘制曲霉、青霉、木霉、根霉等菌丝分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形状图。

2、比较食用菌细菌病害及真菌病害病状的区不。

3、绘制一种食用菌害虫的幼虫及成虫的形状结构图。

实训十二食用菌保鲜与贮藏加工

一、目的要求

了解解食用菌保鲜的方式和产品的加工工艺,把握低温保鲜、气调保鲜的方法及干制、盐渍的方法。

二、实训预备

1、材料金针菇、香菇蘑菇

2、仪器烘箱瓷盘玻璃罐

三、内容和操作步骤

(一)食用菌的保鲜

1、冷藏保鲜:鲜菇采收——→鲜菇脱水——→鲜菇包装——→鲜菇冷藏(1℃~3℃)

2、气调保鲜:如香菇——→装入聚丙烯或聚乙烯的塑料袋内——→充入80%的氮气——→封口后置于5℃的冷库中保藏

(二)食用菌的加工

2、食用菌盐渍:如盐水蘑菇:选料——→漂洗——→护色——→预煮——→冷却——→腌制——→包装

数据库实训指导书(1)讲解

人事管理系统功能规范(SQL部分)

1 概述 1.1目的 本文为教学案例项目SQL Server功能规范说明书。本说明书将: ●描述数据库设计的目的 ●说明数据库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说明数据库设计中涵盖的教学知识要点 1.2内容 本文档主要内容包括对数据库设计结构的总体描述,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描述(包括对象的名称、对象的属性、对象和其他对象直接的关系)。本文档中包含对以下数据库内容的描述: ●数据表 ●视图 ●存储过程 ●用户自定义函数 ●触发器 ●约束 1.3与其他项目的关联 教学案例项目的数据库设计与教学项目(Web部分和Windows部分)功能密切相关。 教学案例项目的数据库将按照教学项目程序部分的功能需求而设计,数据库设计将配合教学案例的程序部分,以实现一个功能完备的企业环境内的应用。 2 表 2.1表设计概述 根据教学案例功能,数据库将以员工信息为中心存储相关数据,配合SQL Server 数据库系统中提供的数据管理,实现员工考勤、请假、加班管理及系统设置等业务功能。 数据库设计将以存储员工信息的员工表为基础,连接多张相关表以实现对以下关系的支持: ●员工与请假申请 ●员工与加班申请 ●员工与考勤记录 ●员工与部门

●员工与部门经理 ●员工与业绩评定记录 ●员工与薪资 此外数据库中还将记录教学案例应用中需要的全局配置信息和事件日志记录。数据库系统主要的实体关系如图2-1所示。

2.2员工表 概述 员工表用于记录员工基本信息,并作为基础表与其他表连接。该表通过DeptID和Title可以确定员工部门和职位信息。当Title的值为“经理”时可以确定此员工为该部门的部门经理。 表定义 员工表定义如表2-1所示。 表2-1 主键 员工表的主键是员工编号字段,类型为整型,设置自动增量。

《机械制图》实训指导书

《机械制图》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目的 本课程实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在讲解《机械制图》的绘图方法以后,必须及时通过练习加以训练巩固和提高。 二、实训任务和要求 课堂讲授和实训绘图1:1。为使得学生更好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更灵活地学习机械制图能,提倡讨论交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与学积极性,鼓励学生互帮互学。 三、实训内容 综合课堂提问、课堂测验及实训绘图等手段,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照实训指导书相关内容,布置每次实训的课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绘图任务,教师结合作业结果评分。 四、实训方式 在专用绘图室进行。 五、时间安排 每周安排一次实训,每次三个学时。 六、考核方式与评定 考核以平常考核和课程设计考核结合进行。平常考核指作业练习结果评分,课程设计考核指在课程结束时候安排一~三周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等复杂零件图或装配图的绘制,对其结构进行评分所得结果。 考试成绩折算:成绩=平时提问成绩(30%)+ 课程设计考核成绩(70%)。 七、实训内容与要求 (一)实训内容 1、制图的基本规定 ⑴图纸幅面和格式 ⑵比例与字体 ⑶图线与尺寸标注 2、几何作图与平面图形 ⑴线段、圆的等分

⑵圆弧连接 ⑶椭圆的画法 ⑷斜度与锥度 ⑸平面图形的画法 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⑴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⑵点、线、面的投影 ⑶基本几何体 ⑷立体表面的交线 4、轴测投影 ⑴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⑵斜二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5、组合体视图 ⑴截交线 ⑵相贯线 ⑶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⑷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⑸补画视图和补画缺线 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⑴视图 ⑵剖视图 ⑶断面图 ⑷其它表示法 7、常用件的表示法 ⑴螺纹及其联接的画法 ⑵键联接与销联接 ⑶齿轮、弹簧与轴承的画法 8、零件图 ⑴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⑵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LED显示屏培训教材

LED显示屏培训教材 一.LED显示屏技术参数解释 1. 基本发光点 ①.LED发光管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但这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P-N结”。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发光的原理。 ②.LED模块 由若干晶片构成发光矩阵,用环氧树脂封装于塑料壳内,常用的为8X8、16X16等点阵模块。 ③.LED集束管 为提高亮度,增加视距,将两只以上至数十只LED集成封装成一只集束管,作为一个像素。这种LED集束管主要用于制作间距较大的户外屏,又称为像素筒。 ④.贴片式LED发光灯(或称SMD LED) 就是LED发光灯的贴焊形式的封装,可用于户内全彩色显示屏,可实现单点维护,有效克服马赛克现象。 2.LED显示屏 ①.LED屏体 将LED模块或集束管按照实际需要大小拼装排列成矩阵,配以专用显示电路,直流稳压电源,软件,框架及外装饰等,即构成LED显示屏。 ②.屏体分辨率 LED显示屏横向像素点数乘以纵向像素点数,即为屏体分辨率。 ③.单元板 显示屏的主体组成单元,由发光材料及驱动电路构成。室内屏通常由单元板构成。 ④.模组 户外显示屏的最小显示单元。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焊接、灌胶等工艺封装在固定的模壳里,便成为一个模组。 ⑤.单元箱体 显示屏的主体组成单元,由单元板按一定次序组成。户外屏通常由单元箱体构成。 3.像素 ①.像素 LED显示屏中的每一个可被单独控制的发光单元称为像素。 ②.像素间距

数据库学习资料全

《数据库》 1、在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象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B.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 C.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 D.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 2、在关系代数中,可以用选择和笛卡尔乘积表示的运算是()。 A.投影 B.交 C.连接 D.除法 3、设关系模式R(A,B)上的函数依赖为A→B,则R最高属于()。 A.2NF B.3NF C.BCNF D.4NF 4、从E-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一个M:N的联系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是()。 A.N方实体的关键字 B.M方实体的关键字 C.N方实体关键字与M方关键字组合 D.重新选择其他属性 5、关于1NF、2NF、3NF的正确说法是()。 A.满足3NF的不一定满足2NF B.满足3NF的不一定满足1NF C.满足2NF的不一定满足1NF D.满足1NF的不一定满足2NF 6、SQL语言中,实现数据存取控制功能的语句是()。 A.CREATE和DROP B.INSERT和DELETE C.GRANT和REVOKE https://www.360docs.net/doc/0b10137404.html,MIT和ROLLBACK

7、当局部E-R图合并成全局E-R图时,可能出现冲突,下面所列的冲突中哪个不属于上述冲突?() A.命名冲突 B.语法冲突 C.结构冲突 D.属性冲突 8、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B→C,C→D},则属性C的闭包C+为()。 A.BCD B.BD C.CD D.BC 9、对于属性子集X、Y,X’是X的真子集,若X→Y,X’→Y,则称()。 A.Y传递函数依赖于X B.Y部分函数依赖于X C.Y完全函数依赖于X D.X、Y相互函数依赖 10、SQL中的视图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 A.完整性 B.并发控制 C.隔离性 D.安全性. 11、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属于数据库设计的()。 A.需求分析 B.概念设计 C.逻辑设计 D.物理设计 12、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DB包括DBMS和DBS B.DBS包括DB和DBMS C.DBMS包括DB和DBS

数据库实训报告

数据库实训报告 目的:熟练掌握与应用数据库操作应用技术。 时间:2012.2.20 ~ ~2012.2.26 地点:学校机房 实训人:网络1001班 32号马长旺 指导老师:孔庆月王彦新 实训任务:运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软件制作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一:实训的内容:1.项目目标:具体规划模块如下, 1)课程信息管理:包括对课程信息管理、浏览等功能。 2)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的浏览、管理、查询等功能。 3)成绩管理:包括对学生所学课程浏览、管理、查询功能。功能结构图如下: 成绩信息的查询 成绩信息的增减删 学生信息的查询 学生信息的增减删 课程信息的增减删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课程信息管理 学生信息管理 学生成绩管理 2.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实现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名称设置为“JDXS”,其中包括3个数据表:课程信息表、学生信息表、成绩表。 a. 课程信息表:用于保存所有的课程信息; b. 学生信息表:包括用于保存说有学生的基本信息; c. 成绩表:用于保存学生所学课程及成绩;

3.创建项目 启动程序“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命令,打开“新建项目”对话框,输入项目名称“StudentInfoSystem”,文件位置设置为“E:/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文件夹。单击“确定”按钮后,出现创建项目的开发环境 4.设计与实现主窗体 将刚才创建的窗体Form1作为主窗体:右击主窗体,设置主窗体的属性。添加各个控件。 5.设计与实现课程设置窗体 选中项目中的解决方案名称(StudentInfoSystem)右击,选中“添加”---“新建项”---“Windows窗体”,在“新添加项”对话框中,输入窗体名 称“FrmCourseManage”,单击“添加”按钮。然后,对改窗体进行界面设计和代码设计。 6.设计与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窗体

Sybase数据库培训教材

Sybase数据库培训教材

目录 第1章Sybase数据库简介 6 1.1 版本 6 1.2 Sybase数据库的特点 6 1.3 Sybase数据库的组成7 第2章SYBASE有关概念9 2.1 数据库设备9 2.2 段10 2.3 系统数据库10 2.4 用户数据库13 2.5 数据库对象13 第3章SQL 查询语言24 3.1 简单查询24 3.2 连接查询25 3.3 子查询25 3.4 集函数、分组与排序25 第4章数据库、数据库对象的增、删、改27 4.1 数据库27 4.2 表27 4.3 索引28 4.4 默认29 4.5 规则29 4.6 视图29 4.7 存储过程30 4.8 触发器31 第5章批处理和流控制语言33

5.1 批处理33 5.2 流控制语言33 5.3 启动SQL Server 34 5.4 启动SQL Server的单用户模式 35 5.5 关闭服务器35 5.6 Sybase数据库目录说明 35 第6章SQL Server的用户及权限36 6.1 建立SQL服务器用户名(登录帐号)36 6.2 增加数据库用户名36 6.3 数据库操作授权37 第7章数据库备份与恢复39 7.1 系统软件故障恢复39 7.2 介质故障的恢复39 第8章几个实用程序43 8.1 bcp 43 8.2 isql 43 8.3 showserver 44 8.4 startserver 44 8.5 syman 44 8.6 dbcc 数据库一致性检查 44 第9章Sybase客户端软件 46 9.1 安装46 9.2 运行46 第10章附录48 10.1 附录1:只有在master数据库中才能有的系统表48 10.2 附录2:Sysusages 一行记录了分配给一个数据库的每一个磁盘分析51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适用中职生源)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5分 计划学时:90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1.前言 1.1课程定位 机械制图属于专业基础课,是为培养学生具备识读与绘制机械图样能力和实际技能而开设的。本课程目的是为今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的产品及工装设备设计、加工、装配调试工作时技术图样的识读和绘制打下基础。 1.2设计思路 鉴于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为多门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的核心地位,为实现培养学生读图和制图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为:1.本课程标准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从“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目标。教学项目的设置应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通过项目的完成有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 2.该阶段教学应强调专业属性,选择与专业相适应的零件、装配体为项目载体,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实际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案例驱动式的项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仪器绘图及徒手绘图的实际技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其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具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2.2.1 能力目标 ●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能正确完成基本体及其截切体三视图的绘制与尺寸标注; ●能应用形体分析、线面分析方法正确绘制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标注; ●能使用多种表达方法表达机件并选择最优表达方案; ●能正确标注机件尺寸; ●具有较强的绘图技能,能够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能按照正确测绘步骤进行机械零件和装配体实物测量,选择表达方案并合理标注尺寸。 2.2.2 知识目标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方法; ●能正确掌握、认真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和其它有关规定; ●掌握基本立体、组合体的绘图和读图方法; ●掌握根据轴测图绘制三视图方法; ●掌握机械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画法和标注; ●掌握与本专业相关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掌握机械零件图的绘制和识读方法; ●掌握装配图的绘制和识读方法; ●掌握测绘零件及装配体的方法和技巧。 2.2.3 其他目标 ●自我学习能力; ●良好职业习惯; ●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LED显示屏技术培训全套资料

LED显示屏总汇 背景: LED显示屏(LED panel):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其大概的样子就是由很多个通常是红色的发光二极管组成,靠灯的亮灭来显示字符。用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屏幕。 LED 的发光颜色和发光效率与制作LED的材料和工艺有关 LED的色彩与工艺制造LED的材料不同,可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光子,借此可以控制LED所发出光的波长,也就是光谱或颜色。 1.历史上第一个LED所使用的材料是砷(As)化镓(Ga),其正向PN结压降(VF,可以理解为点亮或工作电压)为1.424V,发出的光线为红外光谱。 2.另一种常用的LED材料为磷(P)化镓(Ga),其正向PN结压降为2.261V,发出的光线为绿光。 3.基于这两种材料,早期LED工业运用GaAs1-xPx材枓结构,理论上可以生产从红外光一直到绿光范围内任何波长的LED,下标X代表磷元素取代砷元素的百分比。一般通过PN结压降可以确定LED的波长颜色。其中典型的有GaAs0.6P0.4 的红光LED,GaAs0.35P0.65 的橙光LED,GaAs0.14P0.86 的黄光LED等。由于制造采用了镓、砷、磷三种元素,所以俗称这些LED为三元素发光管。而GaN(氮化镓)的蓝光LED 、GaP 的绿光LED和GaAs红外光LED,被称为二元素发光管。而目前最新的工艺是用混合铝(Al)、钙(Ca) 、铟(In)和氮(N)四种元素的AlGaInN 的四元素材料制造的四元素LED,可以涵盖所有可见光以及部份紫外光的光谱范围。 4.发光强度的衡量单位有照度单位(勒克司Lux)、光通量单位(流明Lumen)、发光强度单位(烛光Candle power)5.1CD(烛光)指完全辐射的物体,在白金凝固点温度下,每六十分之一平方厘米面积的发光强度。(以前指直径为2.2厘米,质量为75.5克的鲸油烛,每小时燃烧7.78克,火焰高度为4.5厘米,沿水平方向的发光强度) 6.1L(流明)指1 CD烛光照射在距离为1厘米,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平面上的光通量。 7.1Lux(勒克司)指1L的光通量均匀地分布在1平方米面积上的照度。 8.一般主动发光体采用发光强度单位烛光CD,如白炽灯、LED等;反射或穿透型的物体采用光通量单位流明L,如LCD投影机等;而照度单位勒克司Lux,一般用于摄影等领域。三种衡量单位在数值上是等效的,但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比如:如果说一部LCD投影机的亮度(光通量)为1600流明,其投影到全反射屏幕的尺寸为60英寸(1平方米),则其照度为1600勒克司,假设其出光口距光源1厘米,出光口面积为1平方厘米,则出光口的发光强度为1600CD。而真正的LCD投影机由于光传播的损耗、反射或透光膜的损耗和光线分布不均匀,亮度将大打折扣,一般有50%的效率就很好了。 9.实际使用中,光强计算常常采用比较容易测绘的数据单位或变向使用。对于LED显示屏这种主动发光体一般采用CD/平方米作为发光强度单位,并配合观察角度为辅助参数,其等效于屏体表面的照度单位勒克司;将此数值与屏体有效显示面积相乘,得到整个屏体的在最佳视角上的发光强度,假设屏体中每个像素的发光强度在相应空间内恒定,则此数值可被认为也是整个屏体的光通量。一般室外LED显示屏须达到4000CD/平方米以上的亮度才可在日光下有比较理想的显示效果。普通室内LED,最大亮度在700~2000 CD/平方米左右。单个LED的发光强度以CD为单位,同时配有视角参数,发光强度与LED的色彩没有关系。单管的发光强度从几个mCD到五千mCD不等。LED生产厂商所给出的发光强度指LED在20mA电流下点亮,最佳视角上及中心位置上发光强度最大的点。封装LED时顶部透镜的形状和LED 芯片距顶部透镜的位置决定了LED视角和光强分布。一般来说相同的LED视角越大,最大发光强度越小,但在整个立体半球面上累计的光通量不变。 10.当多个LED较紧密规则排放,其发光球面相互叠加,导致整个发光平面发光强度分布比较均匀。在计算显示屏发光强度时,需根据LED视角和LED的排放密度,将厂商提供的最大点发光强度值乘以30%~90%不等,作为单管平均发光强度。一般LED的发光寿命很长,生产厂家一般都标明为100,000小时以上,实际还应注意LED的亮度衰减周期,如大部分用于汽车尾灯的UR红管点亮十几至几十小时后,亮度就只有原来的一半了。亮度衰减周期与LED生产的材料工艺有很大关系,一般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选用亮度衰减较缓慢的四元素LED。 11.白色是红绿蓝三色按亮度比例混合而成,当光线中绿色的亮度为69%,红色的亮度为21%,蓝色的亮度为10%时,混色后人眼感觉到的是纯白色。但LED红绿蓝三色的色品坐标因工艺过程等原因无法达到全色谱的效果,而控制原色包括有偏差的原色的亮度得到白色光,称为配色。 12.当为全彩色LED显示屏进行配色前,为了达到最佳亮度和最低的成本,应尽量选择三原色发光强度成大致为3:6:1

机械制图实训教案(含有详细过程)

实训一 实训内容:平面图形的绘制 实训时间:7课时 实训目标:1、理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 2、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实训重点:1、图形的布局; 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3、圆弧的连接、圆与直线的连接技巧。 实训难点: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 实训工具:丁字尺、挂图、A3图板、A3绘图纸、三角板、HB铅笔、H铅笔、2H铅笔、橡皮擦。 实训方法:讲授、练习 实训过程:一、引入课题 讲课中要抓住尺寸分析这个核心,教会学生具有对平面图形分析尺寸基准和识读定位尺寸的能力。基准与定位尺寸紧紧相连,二定位 尺寸又是画出第二基准线、第三基准线……的依据,在讲解时不可忽 视。 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 寸进行分析。 二、训练内容 1、按照3:1的比例绘制如下平面图形 要求:1、图形的总体尺寸要恰当 2、图形在图纸上的布置恰当 3、图形中各个几何元素间的连接正确 4、尺寸标注正确规范 5、标题栏的画法要根据GB中规定的画法

评分标准:(1)、图形的总体尺寸要恰当程度(10分) (2)、图形在图纸上的布置恰当程度(20分) (3)、图形中各个几何元素间的连接正确、绘制比例正 确与否(40分错一处扣5分) (4)、尺寸标注正确规范程度(10分) (5)、标题栏的画法要根据GB中规定的画法程度(10 分) 2、实训结束,给学生打分及总结。 作业:实训结束后找一个日常用的简单物体测量后画出其三个投影图。教学反思:单单平面图形的绘制较为简单,但特别重要。在今后的课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在三维和二维中能灵活转换。多引导学生对本 门课程兴趣的产生。

LED大屏幕显示培训教材

LED显示屏培训教材作者:王文平日期: 2007.04.02 市奥拓电子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 LTD.

目录 概述 (4) 第一章 LED器件 (5) §1.1 LED器件应用基础 (5) 1.1.1光度学与色度学 (5) 1.1.2视觉特征 (6) 1.1.3图象质量的评价 (9) §1.2 LED工作原理 (9) 1.2.1 半导体发光基本原理 (9) 1.2.2 LED特征参数 (11) 1.2.3 LED器件的驱动 (12) 1.2.4 LED器件及显示屏使用注意事项 (13) §1.3 LED器件简介 (15) 第二章LED图文显示屏 (15) §2.1 图文显示屏的特点 (15) §2.2 图文显示屏的显示模式和方法 (17) §2.3 图文屏的控制方式 (17) §2.4 LED驱动器74HC595介绍 (17) §2.5 LED双色图文显示屏驱动电路 (20) 第三章视屏LED显示屏 (21) §3.1视屏信号源 (21) 3.1.1 计算机显示适配卡 (21) 3.1.2 灵星雨701多媒体视频系统 (22)

§3.2 视屏LED显示屏的基本结构 (22) §3.3 全彩屏介绍 (24) 3.3.1 适用围 (23) 3.3.2 全彩屏种类 (23) 3.3.3 功能特性 (23) 3.3.4 全彩屏型号规格 (24) §3.4 灵星雨701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24) 3.4.1 控制系统功能特点 (24) 3.4.2 LED演播室性能参数 (26) 第四章奥拓公司显示屏命名规 (27)

数据库实训指导书

《数据库》实训计划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一、课程简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面向实际应用的课程,它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可以说数据库技术渗透到了工农业生产、商业、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和国防军事等各行各业。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数据库理论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理论知识和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验 实验题目 1.学籍管理系统 2.图书档案管理系统 3.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4.工资管理系统 5.用户和权限管理系统。 6.仓库管理系统。 7.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 8、超市管理系统 10、酒店管理系统 11、旅游管理系统 12、高考成绩信息管理系统

13、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14、银行计算机储蓄系统 15、 ICU监护系统 16、可自拟题目 任选一题按照下列实验纲要进行设计。 实验纲要 1、实验目标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数据库应用的基本训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内容 数据库的模式设计;数据库、表、视图、索引的建立与数据的更新;关系数据库的查询,包括嵌套查询、连接查询等;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包括事务的概念及并发控制、恢复、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机制;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实现。 给定一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数据库模式的设计,包括各表的结构(属性名、类型、约束等)及表之间的关系,在选定的DBMS上建立数据库表。用SQL命令和可视化环境分别建立数据库表,体会两种方式的特点。 3、实验教学重点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重点包括:⑴数据库的模式设计;⑵SQL的数据查询; ⑶并发控制、恢复、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机制;⑷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实现; 实验1:数据库的创建

(培训体系)2020年I数据库培训教材

目录 一、Informix数据库简介 (3) 二、 Informix数据库的安装及初始配置 (5) 三、 Informix---online动态服务器组织结构 (14) 四、 Informix---online动态服务器空间管理 (18) 五、 Informix---online动态服务器模式管理 (21) 六、 Informix---online动态服务器容错机制 (23) 七、 Informix---online动态服务器日志管理 (27) 八、 Informix---online动态服务器内部操作 (29) 九、 Informix---online动态服务器数据移动 (32) 十、 Informix---online动态服务器监控命令 (36) 十一、Informix---online动态服务器性能调整 (44) 十二、Informix---SQL语言简介 (50) 附录A:与数据库有关的核心参数 (68) 附录B: ONLINE配置参数的说明 (69) 附录C: INFORMIX5的安装及初始配置 (72)

第一章Informix 数据库简介 一、系统特点 ◆以unix开放系统为其主要运行环境的大型数据管理系统 ◆采用分布式c/s体系结构,具有极高的运行效率 ◆全新动态可伸缩体系结构(dynamic scalible achi-tectue) 二、机制简介 数据库服务器提供数据操作和管理:开发工具是用户用以开发利用应用程序的必要的环境和工具。 数据库服务器与数据库应用程序之间构成一种完全彻底的C/S结构体系。应用程序接收程序操作指令后以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形式传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接收送来的指令进行编译并检查其操作的合法性,然后返回正确的查询和操作结果。 对于多个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安装在同一台机器上,此时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的内存来与服务器进行数据操作的请求和返回。即:互联形式的集中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此时它们之间通过网络来传输数据操作的亲求和返回。即:C/S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者的区别只是硬件的构成和用户应用程序运行的操作规程平台不同。意味着两种形式相互转移时仅仅需要改变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所在网络的节点以及不同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移植和重新编译连接,应用程序几乎不需要改变。 三、产品介绍 1.产品分类 ●数据库服务器I-SEI-ONLINE ●数据库开发工具4GL系列(I-SQL;4GL RDS;4GL C;4GL ID;ESQL/C);NEWERA 系列具有事务驱动能力,面向对象的基于各种图形的开发工具 ●网络数据库互联产品 2.产品简介

LED显示屏业务员培训教材一

LED显示屏业务员培训教材: 工程项目产品销售的售前服务: 一.熟悉客户安装显示屏的现场位置尺寸. 依据安装尺寸计算符合本公司标准化显示屏产品的尺寸: A: 客户安装尺寸为(或需要面积)30平方米,要求每平方米3906个像素点: 建议推荐客户选用显示屏的比例为4:3 的显示屏,依据安装尺寸计算符合本公司标准化显示屏产品尺寸的计算方法: 户外LED显示屏的计算方法:(PH16户外全彩,箱体的尺寸为:1024mm*768mm)64*48 如果指定欲作LED显示屏的宽度与高度,可以用上述同样的方式计算:如果客户要求做30平米这样的户外全彩屏。对宽与高暂时没有要求,可以如下计算:通常按4:3和16:9的比例计算:若以4:3的比例来设计其宽与高: 宽的计算方式:30/12的结果开根号,然后乘以4,就是屏体要求的宽度。即:12 30=1.581*4=6.324 / 即:显示屏的长度为:6.324m。 同样的道理:LED显示屏高度的计算方法为:12 30=1.581*3=4.743 / 即:显示屏的高度为:4.608m 显示屏的面积应为:6.324*4.743=29.99平方。 根据模组的计算:显示面积为:6144*4608=28.311平方 把显示屏的实际尺寸告诉客户,和客户沟通客户应该可以接受. B: 单元板的尺寸计算方式:点数X间距=单元板的尺寸 例:P16的板的尺寸是:256mmX128mm 长:16点X16mm=256mm,高:8点X16mm=128mm

C:显示屏显示面积的计算: 高和长,都不得小于或者大于单元板的尺寸 二.给客户售前指导安装现场的方案, 方便显示屏的售中安装, 利于产品的寿命,售后不良的产生,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和超越客户的要求: 1.屏体及屏体与建筑的结合部必须严格防水防漏;屏体要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一旦发生积水能顺利排放; 2.在显示屏及建筑物上安装避雷装置。显示屏主体和外壳保持良好接地,接地 电阻小于3欧姆,使雷电引起的大电流及时泄放; 3.安装通风设备降温,使屏体内部温度在-10℃~40℃之间。屏体背后上方安 装轴流风机,排出热量; 4.选用工作温度在-40℃~80℃之间的工业级集成电路芯片,防止冬季温度过 低使显示屏不能启动。; 5.为了保证在环境光强烈的情况下远距离可视,必须选用超高亮度发光二极 管; 6.显示介质选用新型广视角管,视角宽阔,色彩纯正,一致协调,寿命超过10 万小时 7.显示屏安装现场必须符合机械安装的要求,维护操作的空间。 8.有效视距和实际安装现场的尺寸关系。 三.LED显示屏技术参数解释: 1. LED 显示屏按显示颜色类型分为: 单基色LED 显示屏,双基色LED 显示屏和全彩色(三基色)LED 显示屏。按灰度级又可分为16 、32 、64 、128 、256 级灰度LED 显示屏等。

ACCESS数据库实训指导书

《ACCESS数据库》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总目的: 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开发一个学生档案管理系统,要求: 1.掌握数据库、数据表及表间关系的创建与修改方法,理解参照完整性概念。 2.了解查询基本功能,能熟练创建各种类型的查询。 3.了解窗体的作用,能利用各种方法创建、编辑出界面美观的窗体。 4.了解报表的作用,能按需制作格式正确的报表。 5.掌握系统集成技术,能将各分散对象组装成一个的完整系统。 二、实训内容和时间进程安排: 三、实训成绩评定、考核办法 数据表及关系创建占10分,学生档案窗体占10分,课程表窗体占10分,成绩表窗体占10分,查询窗体占15分,系统集成占5分,实训报告占40分。

实训内容 实训一数据表及关系的创建 一、实训目的 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创建方法,熟练掌握数据表结构设计及修改方法。 二、实训理论基础 关系型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完整性规则、主键及范式理论。 三、实训内容与步骤 创建学生档案表、课程名表、学生成绩表,设置主键、建立表间关系,收集到的各数据表的内容如下。 学生档案表 学生选课情况 课程名表

学生成绩表 具体步骤如下: 1、创建数据库: 启动ACCESS,创建以“学生”命名的数据库。 2、创建数据表: 经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表经过规范化处理,在数据表设计视图中创建如下数据表:学生档案表、课程名表、学生选课成绩表,各表结构如下。 学生档案表 课程名表 学生成绩表 3、创建表间关系,如下图1-1所示。

图1-1 表间关系 四、效果要求: 1、字段属性设置正确。 2、表间关系设置正确,要求实施参照完整性、级联更新、级联删除相关记录。

数据库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数据库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综合实训 学号:********** 姓名:** 班级:15计科G班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任课教师:胡艳慧

目录 1. 选题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功能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数据库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顶层数据流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层数据流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层数据流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概念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E-R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用POWERDESIGNER软件画概念结构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逻辑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E-R图转换成的逻辑结构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用POWERDESIGNER软件画逻辑结构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物理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数据库中的表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用POWERDESIGNER软件画物理结构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数据库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创建数据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创建数据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创建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创建索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数据库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修改表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修改表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数据库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通过学号查询性别、年龄(单表查询) .......................... 错误!未定义书签。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制图实训指导

机械制图实训指导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教研室编 2006.5

实训一、平面绘图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一、实验目的: 1、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各种形式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3、正确分析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练习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4、能够正确分析平面图形的线段的类型。 5、平面图形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熟练绘制平面图形。 二、实验要求: 根据所给的平面图形,正确选择图纸的幅面,手工绘制一幅平面图形,正确标注尺寸。 三、实验工具: 绘图桌、二号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2H、HB和2B铅笔、小刀、橡皮、胶带纸、图纸。 四、实验内容: 根据图样1—1所示:绘制一幅平面图形。 图1—1 吊钩 五、实验步骤: 1、分析图样 画平面图形前先要对图样进行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才能正确画出图形和标注尺寸。 1.尺寸分析

1) 定形尺寸 定形尺寸是指确定平面图形上几何元素形状大小的尺寸,如图1—1中除尺寸6、10、60以外的全部尺寸都是定形尺寸。一般情况下确定几何图形所需定形尺寸的个数是一定的,如直线的定形尺寸是长度,圆的定形尺寸是直径,圆弧的定形尺寸是半径,正多边形的定形尺寸是边长,矩形的定形尺寸是长和宽两个尺寸等。 2)定位尺寸 定位尺寸是指确定各几何元素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1—1中的6、10、60。确定平面图形位置需要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也可以以极坐标的形式定位,即半径加角度。 3)尺寸基准 任意两个平面图形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对位置,就是说必有一个是参照的。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平面图形尺寸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相当于坐标轴x方向和y方向),因此基准也必须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考虑。平面图形中尺寸基准是点或线。常用的点基准有圆心、球心、多边形中心点、角点等,线基准往往是图形的对称中心线或图形中的边线。 2.线段分析 根据定形、定位尺寸是否齐全,可以将平面图形中的图线分为以下三大类:1)已知线段:定形、定位尺寸齐全的线段。作图时该类线段可以直接根据尺寸作图,如图1—1中的φ27的圆、R32的圆弧、φ15和φ20的轮廓线,20的直线均属已知线段。 2)中间线段: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的线段。作图时必须根据该线段与相邻已知线段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如图1—1中的R21和R27两段圆弧。 3)连接线段:只有定形尺寸没有定位尺寸的线段。其定位尺寸需根据与线段相邻的两线段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如图1—1中的R3、R40、R28的圆弧段。 在两条已知线段之间,可以有多条中间线段,但必须而且只能有一条连接线段。否则,尺寸将出现缺少或多余。 2、绘图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好绘图所需的工具、仪器以及用品,放在专用的绘图桌上进行工作。 2.削磨好铅笔。 3.用干布将图板、丁字尺以及三角板等擦拭干净,在整个作图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清洁工作,以免弄脏图纸,保持图面清洁。

油漆涂装培训教材(20141224)

油漆涂装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第三部分涂层质量检验和涂层缺陷及防治方法1 涂料基本知识 1 涂层质量检验 1.1 涂料定义 1.1 外观 1.2 涂料分类 1.2 涂层厚度 1.3 涂料主要组成 1.3 附着力 1.4 辅助材料 2 检验程序 2 防腐蚀涂料 2.1 岗位自检 2.1 腐蚀与防腐蚀 2.2 专检 2.2 防腐蚀涂料品种 3 涂层缺陷及防治方法 3 涂料性能指标 3.1 脱皮 4 涂料用量估算 3.2 流挂 4.1 理论用量 3.3 皱纹 4.2 实际用量 3.4 裂纹 5 涂层设计 3.5 粉化 5.1 选择涂料品种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3.6 起泡 5.2 几种常用防腐蚀设计体系 3.7 失光 第二部分涂装施工 3.8 咬色 1 表面净化 3.9 发粘 2 表面处理 3.10 发笑 2.1 钢材锈蚀等级 3.11 针孔 2.2 钢材除锈方法 3.12 显刷痕 2.3 除锈等级 3.13 涂层粗糙 2.4 不同涂料对表面处理的质量要求第四部分安全生产 2.5 表面粗糙度 2.6 表面处理质量检验 3 涂料涂装 3.1 涂装前的准备 3.2 涂装环境要求 3.3 涂装施工 3.4 高压无气喷涂机操作及维护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1 涂料基本知识 1.1 涂料定义 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导电、隐身等)的固态涂层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有“油漆”之称。现合成树脂已大部或全部取代了植物油,统称为“涂料”。在具体的涂料品种名称中可用“漆”字表示“涂料”,如调合漆、厚漆等。 1.2 涂料分类 1.2.1 按涂料包装组份可分为单组份涂料、双组份涂料和多组份涂料。 1.2.2 按涂料介质性质可分为溶剂型涂料、水性涂料、水溶性涂料、粉末涂料。 溶剂型涂料:完全以有机物为溶剂的涂料。 水性涂料:完全或主要以水为介质的涂料。 水溶性涂料:以水溶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 粉末涂料:不含溶剂的粉末状涂料。 1.2.3 按涂料用途可分为汽车涂料、建筑涂料、船舶涂料、航空涂料、防腐蚀涂料、防火涂料等。1.2.4 按涂料品种可分为清漆、透明漆、色漆、厚漆、调合漆、磁漆等。 清漆:不含着色物质的一类涂料。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透明漆膜。 透明(色)漆:含有着色物质的、透明的涂料。它是在清漆中加入醇溶性、油溶性染料或少量有机着色颜料调制而成的。 色漆:含有颜料的一类涂料。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不透明的漆膜。 厚漆:颜料分很高的浆状的色漆。使用前需加适量的清油或清漆调稀。 调合漆:一般指不需调配即能使用的色漆。以油脂为单一成膜物制成的调合漆为油性调合漆;以油脂为主、加入少量的松香脂、酚醛树脂等制成的调合漆,称为磁性调合漆。 磁漆:涂装后,所形成的漆膜坚硬、平整光滑,外观通常类似于搪瓷的色漆。其漆膜的光泽可变化于有无之间。 1.2.5 按涂料所处涂层体系中的位置可分为底漆、中间漆和面漆。 底漆:多层涂装时,直接涂到底材上的涂料。 中间漆:多层涂装时,介于底漆和面漆之间,用来修整不平整表面的色漆。 面漆:多层涂装时,涂于最上层的清漆或色漆。 1.2.6按涂料中主要成膜物质可分为环氧树脂涂料、酚醛树脂涂料、氯化橡胶涂料、醇酸涂料、富锌或富铝涂料、聚氨酯涂料等。 1.3 涂料主要组成: 涂料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成膜基料、颜料和填料、分散介质、助剂。 成膜基料:使涂料牢固附着于被涂物表面形成连续固体涂层,是构成涂料的基础,决定着涂层的基本特征。成膜基料一般为植物油脂、天然树脂、各种合成树脂。 分散介质:使成膜基料分散而形成粘稠液体,本身不能成膜,但在涂料制造和施工中都不可缺少,有助于改善涂料施工和涂层的某些性能。分散介质一般为挥发性有机溶剂如酯类、酮类、烃类等、水。 颜料和填料:着色和改善涂层性能,增强涂层的保护装饰和防锈作用,亦可降低涂料成本。颜料和填料一般为钛白、铬黄、铁红、滑石粉、轻体硫酸钙等。 助剂:本身不能单独成膜,但在涂料制造、贮存、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显出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助剂一般有催干剂、流平剂、防结皮剂、固化剂、增塑剂等。 通常将成膜基料和分散介质的混合物称为漆料。清漆中不加颜料和填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