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命题、定理、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许多数学命题常可以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 .“ 如果”后面连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连接的部分就 是结论.
例题
下列语句是命题吗?如果是,请将它们改写成 “ 如果……,
那么……” 的形式 .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B
3.下列句子哪些是命题?是命题的,指出是真命题还
是假命题?
(1)一条狗有四只脚;是
(2)内错角相等; 是 (3)画一条直线; 否 (4)四边形是正方形;是
真命题 假命题
假命题
(5)你的黑板报做完了吗?否
(6)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 真命题
(7)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是 (8)过点P画线段MN的垂线; 否 (9)x<3. 否
1、基本事实 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 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 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基本事实.
直线的基本事实: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线段的基本事实: 两点间线段最短. 平行线的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
与已知直线平行.
2、定理的概念 有些命题是基本事实,还有些命题它们的正确性是经 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定理也 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是假命题 ,可以举出如下反例:
A
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 ∠1=∠2,但它们不是对顶角. O
))12
C
B
确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
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
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即可.
随堂训练
1.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 A.同位角相等 B.对顶角相等 C.钝角三角形有两个锐角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课件

x 2, 3、已知 y 3 是方程3x-3y=m和5x+y=n的公共 解,则m2-3n= 246 .
题型四:
1.若 ,则x= ,y= .
2.若x、y互为相反数,且(x+y+3)(x-y-2)=6, 则x=________.
5、方程2x+3y=8的解 ( A、只有一个 C、只有三个
7、P(a,b)到x轴的距离是( ),到y轴 的距离是( ) 8、x轴上的点的( )坐标为0; y轴上的点的( )坐标为0;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 )坐标相同;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 )坐标相同
13、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0,5), B(0,1),C(4,2),D(5,4)。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x + 3y = 10 ax + by = 2 的解与 8.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4x - 5y = -2 ax - by = 4
2x + 3y = 10 ax + by = 2 解:根据题意,只要将方程组 4x - 5y = -2的解代入方程组
大显身手
的解相同,求a、b的值
题型九 应用题
一、(分配调运问题) 某校师生到甲、乙两个工厂参加劳动,如果从甲厂抽9人 到乙厂,则两厂的人数相同;如果从乙厂抽5人到甲厂, 则甲厂的人数是乙厂的2倍,到两个工厂的人数各是多少?
二、(行程问题) 甲、乙二人相距12km,二人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追上乙; 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二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二、典型例题
考点一: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
下列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B )
(A) (c)
1 x + y =3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方案问题) (2)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方案问题)原计划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应付1106元.请回答下列问题:(1)初一(2)班有多少人?(2)你作为组织者如何购票最省钱?比原计划省多少钱?4.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吨,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吨,新、旧工艺的废水量之比为2:5,两种工艺的废水量各是多少?5.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学校计划为“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购买奖品.已知购买3个A奖品和2个B奖品共需120元,购买5个A奖品和4个B奖品共需210元.求A B,两种奖品的单价.6.某同学在A,B两家网店发现他看中的随身听的单价相同,书包单价也相同.随身听和书包单价之和是492元,且随身听的单价比书包单价的3倍少108元.(1)求该同学看中的随身听和书包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某一天恰好赶上商家促销,网店A所有商品打八折销售,网店B全场每购满100元减25元销售,怎样购买更省钱?写出必要的理由过程.7.已知:用2辆A型车和1辆B型车装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0吨;用1辆A型车和2辆B型车装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1吨.某物流公司现有36吨货物,计划同时租用A型车a辆,B型车b辆,一次运完,且恰好每辆车都装满货物.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1辆A型车和1辆B型车都装满货物一次可分别运货多少吨?(2)请你帮该物流公司设计租车方案.8.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为武汉捐赠物资.某物流公司运送捐赠物资,已知用2辆A型车和1辆B型车装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0吨;用1辆A型车和2辆B型车装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1吨.(1)求1辆A型车和1辆B型车都装满货物一次可分别运货多少吨?(2)该物流公司现有31吨货物需要运送,计划同时租用A型车a辆,B型车b辆,一次运完,且恰好每辆车都装满货物.若A型车每辆需租金100元/次,B型车每辆需租金120元/次,请你设计出所有租车方案并选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求出此时最少租车费.9.随着“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某汽车销售公司计划购进一批新能源汽车尝试进行销售,据了解2辆A 型汽车、3辆B型汽车的进价共计80万元;3辆A型汽车、2辆B型汽车的进价共计95万元(1)求A B、两种型号的汽车每辆进价分别为多少万元?(2)若该公司计划正好用200万元购进以上两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两种型号的汽车均购买),请你帮助该公司设计购买方案;(3)若该汽车销售公司销售1辆A型汽车可获利8000元,销售1辆B型汽车可获利5000元,在(2)中的购买方案中,假如这些新能源汽车全部售出,哪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10.某运输公司有A、B两种货车,3辆A货车与2辆B货车一次可以运货90吨,5辆A货车与4辆B货车一次可以运货160吨.(1)请问1辆A货车和1辆B货车一次可以分别运货多少吨?(2)目前有190吨货物需要运输,该运输公司计划安排A、B两种货车将全部货物一次运完(A、B两种货车均满载),其中每辆A货车一次运货花费500元,每辆B货车一次运货花费400元.请你列出所有运输方案并指出哪种运输方案费用最少.11.某汽车制造厂开发了一款新式电动汽车计划一年生产安装240辆,由于抽调不出足够的熟练工来完成新式电动汽车的安装,工厂决定招聘一些新工人;他们经过培训后上岗,也能独立进行电动汽车的安装.生产开始后,调研部门发现:1名熟练工和2名新工人每月可安装8辆电动汽车;2名熟练工和3名新工人每月可安装14辆电动汽车.(1)每名熟练工和新工人每月分别可以安装多少辆电动汽车?(2)如果工厂抽调熟练工m名,再招聘()<<名新工人,使得招聘的新工人和n n010抽调的熟练工刚好能完成一年的安装任务,那么工厂有哪几种新工人的招聘方案? 12.我校组织一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车,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租金为每辆220元,60座客车租金为每辆300元.(1)这批学生的人数是多少?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多少辆?(2)若租用同一种客车,要使每位学生都有座位,应该怎样租用合算?13.小志从甲、乙两超市分别购买了10瓶和6瓶cc饮料,共花费51元;小云从甲、乙两超市分别购买了8瓶和12瓶cc饮料,且小云在乙超市比在甲超市多花18元,在小志和小云购买cc饮料时,甲、乙两超市cc饮料价格不一样,若只考虑价格因素,到哪家超市购买这种cc饮料便宜?请说明理由.14.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15.5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35吨.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15.某学校现有若干间学生宿舍,准备安排给若干名学生住宿.原计划每间住8人,则有10间宿舍无人居住.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每间宿舍只能住5人,则有10人无法入住.问该校现有多少间学生宿舍?16.鹏程中学拟组织七年级部分师生赴滁州市琅琊山进行文学采风活动.下面是活动负责人李老师和小芳同学、小明同学有关租车问题的对话:李老师:“平安客运公司有60座和45座两种型号的客车可供租用,60座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比45座的贵200元.”(1)全部物资一次性运送可用甲型车8辆,乙型车5辆,丙型车辆.(2)若全部物资仅用甲、乙两种车型一次性运完,需运费9600元,求甲、乙两种车型各需多少辆?(3)若该公司打算用甲、乙、丙三种车型同时参与运送,已知车辆总数为14辆,(1)甲、乙两种货车每辆可装多少吨货物?(2)若某货主共有20吨货物,计划租用该公司的货车,正好(每辆货车都满载)把这批货物运完,则该货主有________种租车方案?(3)王先生要租用该公可的甲、乙两种货车送一批货,如果租用甲种货车数量比乙种货车数量多1辆,而乙种货车每辆的运费是甲种货车的1.4倍,结果甲种货车共付运费800元,乙种货车共付运费980元,试求此次甲、乙两种货车每辆各需运费多少元?答案1.(1)每辆甲种货车能装货4吨,每辆乙种货车能装货3吨(2)方案1:租用3辆甲种货车、11辆乙种货车;方案2:租用6辆甲种货车、7辆乙种货车;方案3:租用9辆甲种货车、3辆乙种货车2.(1)A种产品4件,B种产品3件;(2)利润是12万元.3.(1)初一(2)班共有53人或59人;(2)两个一起买票更省钱,比原计划节省298元或290元4.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分别为200吨和500吨5.A奖品单价30元,B奖品单价15元.6.(1)随身听单价为342元,书包单价为150元(2)在A购买书包,在B购买随身听更省钱,费用为387元7.(1)1辆A型车和1辆B型车都装满货物一次可分别运货3吨,4吨;(2)故共有四种租车方案,分别为:①A型车0辆,B型车9辆;②A型车4辆,B 型车6辆;③A型车8辆,B型车3辆;④A型车12辆,B型车0辆.8.(1)1辆A型车装满货物一次可运3吨,1辆B型车装满货物一次可运4吨;(2)共有3种租车方案:方案一,A型车9辆,B型车1辆;方案二,A型车5辆,B型车4辆;方案三,A型车1辆,B型车7辆,最省钱的租车方案是A型车1辆,B型车7辆,最少租车费为940元9.(1)A型汽车每辆的进价为25万元,B型汽车每辆的进价为10万元;(2)方案一:购进A型车6辆,B型车5辆;方案二:购进A型车4辆,B型车10辆;方案三:购进A型车2辆,B型车15辆;(3)购进A型车2辆,B型车15辆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91000元10.(1)1辆A货车和1辆B货车一次可以分别运货20吨和15吨;(2)共有3种租车方案,方案1:租用A型车8辆,B型车2辆;方案2:租用A型车5辆,B型车6辆;方案3:租用A型车2辆,B型车10辆;租用A型车8辆,B 型车2辆最少.11.(1)每名熟练工每月可以安装4辆电动汽车,新工人每月分别安装2辆电动汽车;(2)12.(1)240人,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5辆;(2)租4辆60座客车划算.13.到甲超市购买这种cc饮料便宜.14.24.5吨15.该校现有30间学生宿舍16.(1)平安客运公司60座和45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分别是1000元,800元.(2)按小明提出的租车方案,七年级师生到该公司租车一天,共需租金6000元.(3)租用5辆60座和1辆45座的客车,此时租车费为5800元.17.(1)建设一个A类美丽村庄需120万元,建设一个B类美丽村庄需180万元;(2)共需资金1080万元.18.(1)4;(2)甲种车型需8辆,乙种车型需10辆;(3)甲车2辆,乙车5辆,丙车7辆,此时的总运费为8800元.19.(1)1辆A型车满载时一次可运柑橘3吨,1辆B型车满载时一次可运柑橘2吨;(2)①共有4种租车方案,方案1:租用1辆A型车,9辆B型车;方案2:租用3辆A型车,6辆B型车;方案3:租用5辆A型车,3辆B型车;方案4:租用7辆A型车;②最省钱的租车方案是租用7辆A型车,最少租车费是840元20.(1)甲种货车每辆可装2吨货物,乙种货车每辆可装3吨货物;(2)4种租车方案;(3)甲种货车每辆需运费100元,乙种货车每辆需运费140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ppt课件

已a 知 o,求a23 a3的值
已m 知 n,求 ( m n) 23 ( nm ) 3的值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3222323
化里 简面 绝的 对数 值的 要符 看号 它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4 .m -2 7 +n -8 = 0 , 则 3m -3n = _ _ 1 _ _ _ _
5 .已 知 3 a - 3 与 3 3 - 5 b 互 为 相 反 数 , 则 a = _ _ 5 _ _ _ _ b
0,1
0
0,1,-1
6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基 本 公 式
a a0 a 2 a = 0 a0
a (a0)
a 2 a a0 3a3a
a为任何数 3 a 3 a a为任何数
是负数 等于它的相反数
32 2
2 2 3
是正数
是负数
等于本身
2 3 2 3
3 2
原 2 式 2 3 2 3 ( 3 2 )
22 3 2 3 3 2
22 2 2 3 3 3
4 2 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六章 实数(复习课件)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举一反三
【7-2】如图,用两个边长为 18cm的小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纸
片,沿着大正方形纸片的边的方向截出一个长方形纸片,能否使截得的长
方形纸片长宽之比为3:2,且面积为30cm2?请说明理由.
解:不能.理由如下:因为大正方形纸片的面
积为( 18)2+( 18)2=36(cm2) ,
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七 实数的综合运用
(3)如果2+ 5的整数部分是a,小数部分是b,求出a-b的值.
(3)因为 4< 5< 9,即2< 5<3,
所以4<2+ 5<5,
所以2+ 5的整数部分为4,小数部分为2+ 5-4= 5-2,即a=4,b= 5-2,
所以a-b=4-( 5-2)= 6- 5.
举一反三
【7-1】若 2的整数部分为x,小数部分为y,则 2x-y的值是( C )
A.2 2-2
B.2
C.1
D. 2
【7-2】如图,用两个边长为 18cm的小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纸
片,沿着大正方形纸片的边的方向截出一个长方形纸片,能否使截得的长
方形纸片长宽之比为3:2,且面积为30cm2?请说明理由.
0
一个,为负数
3
a
可以为任何数
知识梳理
四、实数及其运算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它们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的形
式.
5 3 27 11 9
, , , , .
2 5 4 9 11
5
2.5
2
3
0.6
5
27
6.75
4
.
1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立方根》实数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1、立方和开立方是互逆运算
a (3 a )3 a 3 a3
3 - a -3 a
平方和开平方是互逆运算
( a )2 a(a≥0)
a2 a
2.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
相同点: ①0的平方根、立方根都有一个是0
②平方根、立方根都是开方的结果。
不同点:
①定义不同 ②个数不同
③表示方法不同 ④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不同
口答
求1,-1,1 ,- 1 的立方根. 27 27
3 1 1 3 -1 -1 3 1 1 3 - 1 -1
27 3 27 3
互为相反数 的数的立方 根也互为相 反数
1.求下列数的立方根
(1) - (-216) (4) - - 27
(2) 2 10 27
(5) (-8)2
(6) (-5)3
(7) 124 -1 125
正 有两个平方根, 性 数 互为相反数
有一个立方根,也是正数
0
有一个平方根,是0
有一个立方根,是0
质负 数
没有平方根
有一个立方根,也是负数
开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
方 开平方;开平方与平方是互 叫开立方;开立方与立方
逆运算。
是互逆运算。
表 示
a,其中a 是被开方数, 2是根指数(省略)
则它的边长变为原来的__2__倍。
1.已 知3 0.342 0.6993,3 3.42 1.507, 3 34.2 3.246, 求 下 列 各 式 的 值 。 (1)3 0.000342 = 0—.—0—6—9—9—3。 (2)3 - 34200000 = -—3—2—4—.6——。 (3)- 3 0.00342 = -—0—.1—5—0—7—。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章节复习(复习课件)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举一反三
解:(1)三角形A1B1C1如圈所示,点A1(1,0), B1(-1,-2),C1(2,-3). (2)四边形ACC1A1的面积=S三角形ACA1+S三角 形A1CC1=12 ×3×3+12×3×3=9.
举一反三
(3)已知D是AA1上一点,AA1=5,则CD的最小 值为_______. 【解析】因为D是AA1上一点,所以当CD⊥ AA1时,CD的值最小. 因为AA1=5, 所以S三角形ACA1=12 ×3×3=12×5×CD. 所以CD=59, 故CD的最小值为59.
举一反三
【5-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3),B(-5,1), C(-2,0),点 P(a,b)是三角形ABC内一点,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后得到三角形A1B1C1,点P 的对应点为P1(a+4,b-3). (1)在图中画出三角形A1B1C1 ,并写出点A1,B1,C1的坐标; (2)连接AA1,CC1,求四边形ACC1A1的面积;
A.(a,b)
B.(-a,b)
C.(-a,-b)
D.(a,-b)
举一反三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m+4,m-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 求出点Р的坐标: (1)点Р在y轴上时,点Р的坐标为___(0_,_-3_)___; (2)点Р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时,点Р的坐标为__(_-_1_2_,-_9_)__; (3)点Р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时,点P的坐标为____(_-_6_,-_6_)或__(_2_,_-2_)____. 【2-5】已知点P(a,b),若满足3a=2b+5,则称点Р为“新奇点”.若点M(m1 ,3m+2)是“新奇点”.则点M在第__三___象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课件公开课(31张)

把 y 11 代入③得 15
x 11 4, x 9
5
5
4(3y+4)+3y-5 =0
解得: y 11 15
x
9 5
,
y
11 15
2.已知 3ay+5b3x与-5a2xb2-4y是同类项,求x、y的值。
解:由已知得
y 5 2x
3x 2 4y
小明求得正确解是
y
2,小马因看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系数 c
解得xy
2 3
,求
a, b, c的值.
成为有数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拓展解题技能、提升数学思想
熟练掌握基本计算、方法
夯实基础
3.阅读下列解题过程:
解方程组 23x+17y=63①
17x+23y=57②
解:①+②,得:40x+40y=120
即:x+y=3③ ①-②,得:6x-6y=6
即:x-y=1 ④ ③+④得:2x=4 ∴x=2 ③-④得:2y=2 ∴y=1
请你运用以上 解法解方程组 2010x+2011y =201 2011x+2010y=201
∴ x=2
y=1
x y 3
1.知 y z 4 ,则 x y z 6 。
ax by 10
2.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 cx 7 y 4 ,小明求得正确解是
a
x
y
3 ,小马因看错系数
2
2
,b 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课件章末复习(五)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解:(1)设租用 A,B 两型客车,每辆费用分别是 x 元,y 元,43xx+ +34yy= =1100730000, , 解得xy==11370000,, 答:租用 A,B 两型客车,每辆费用分别是 1700 元,1300 元
(2) 设 租 用 A 型 客 车 a 辆 , 租 用 B 型 客 车 b 辆 ,
解:将不等式x-2 5 +1>x-3 两边同乘以 2,得 x-5+2>2x-6, 解得 x<3
8.解不等式x+2 2 +1≥-2x+ 3 1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去分母,得 3(x+2)+6≥-2(2x+1),去括号,得 3x+6+6≥-4x -2,移项,得 3x+4x≥-2-6-6,合并同类项,得 7x≥-14,系数化为 1,得 x≥-2,将不等式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
45a+30b≥240,
a=2, a=4, a=5,
1700a+1300b≤10000, 解得b=5, b=2, b=1,
∴共有三种租车方案,方案一:租用 A 型客车 2 辆,B 型客车 5 辆,
费用为 9900 元,方案二:租用 A 型客车 4 辆,B 型客车 2 辆,费用为
解 : (1) 设 每 个 足 球 为 x 元 , 每 个 篮 球 为 y 元 , 根 据 题 意 得
7x=5y,
x=50,
40x+20y=3400, 解得y=70. 答:每个足球为 50 元,每个篮球为 70
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设买篮球 m 个,则买足球(80-m)个,根据题意得:70m+50(80
-m)≤4800,解得:m≤40.∵m 为整数,∴m 最大值为 40,答:最多能买
17.(2019·遵义)某校计划组织240名师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 统教育活动.旅游公司有A,B两种客车可供租用,A型客车每辆载客量 45人,B型客车每辆载客量30人.若租用4辆A型客车和3辆B型客车共需 费用10700元;若租用3辆A型客车和4辆B型客车共需费用10300元.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复习课课件

14、已知:x、y、z
满足 4x-4y+1
+
1 5
2y+z
+(z-
1 2
)2=0
求:x-y+z 的平方根
15、已知:a、b为实数且 2a+6 + b- 2 =0 解关于x的方程(a+2)x+b2=a-1
x2 x2
=a,那么这个正数x叫 =a,那么这个正数x叫
做a的算术平方根”。
()
一般的,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一般的,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25的算术平方根是 ;
(3)0.
9、一个数的平方等于64,则这个数的立方根是
25的算术平方根是 ;
第六章:实复数习课 1(一(1(3((((9((( 做21(一(541、、、、1))般3231331a2般1、、02的)填))0))一) 练))x的 的若)若的2算空求个一0存000定 存定-,,两平的的的的)术题下数练在义 在义如如个方平平平平平=:列的条不 条不口0果果无根方方方方方各平件同 件同算一一<<理和根根根根根数方相: 相:下个个00数立和和和和”的等同同,,。““列数正之方算算算算如 如立于::则则各数X积根术术术术果 果方6的平平mm数X不4都平平平平一 一根平的,方方的的的一是方方方方个 个方平则根根取取平定0根根根根数 数等方这和和值值方是都都都都XX于等个算算为为的 的根无是是是是a于数术术平 平,理0000a的平平。。。。方 方即,数立方方等 等x即。2方根根于 于=x2a根都都aa那=, ,a是具具么那那 那有有这么么 么非非个这这 这负负数个个 个性性X正数 数叫数XX做叫 叫Xa叫做 做的做aa平的 的a方的平 平根算方 方(术根 根也平””, ,叫方做根““如 如二。果 果次一 一方个 个根正 正)数 数。xx的的平 平方 方等 等于 于aa,,即 即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5)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作业ppt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解:(1)设购买一个甲种笔记本需 x 元,购买一个乙种笔记本需 y 元,依题意,得:1x5-x+y=250,y=250, 解得:xy==51,0, 答:购 买一个甲种笔记本需 10 元,购买一个乙种笔记本需 5 元. (2)设购买 m 个甲种笔记本,则购买(35-m)个乙种笔记本,依 题意,得:(10-2)m+5×0.8(35-m)≤225,解得:m≤2114 ,又 ∵m 为非负整数,∴m 的最大值为 21.答:至多能购买 21 个甲 种笔记本.
A.m≥-9
B.m>-9
C.m≥1
D.m>1
8.小明花 25 元钱购买图书馆会员证,只限本人使用,凭
会员证购入场券每张 1 元,没有会员证购入场券每张 4 元,
要想使得购会员证比不购会员证合算,小明去图书馆阅览
的次数至少为( B )
A.8 次
B.9 次 C.10 次
D.11 次
9.若不等式2x+ 3 5 -1≤2-x 的解集中 x 的每一个值,都能
C.|a|<|b|
D.ab<b2
考 点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例 2】(1)解不等式 3x+5<7(x-1)+3,并写出满足此不等 式的最小整数解.
-2(x+3)≤7x+3,①
(2)解不等式组x+2 1-16<x+3 3②
,并把它的解集在
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1)去括号得:3x+5<7x-7+3,移项得:3x-7x<-7 +3-5,合并得:-4x<-9,解得:x>94 ,则不等式组的 最小整数解为 3; (2)由①得:x≥-1,由②得:x<4,∴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4.
17.(12 分)实验中学计划组织研学活动,需要租车到研学地点, 该活动负责人从某租车公司了解到如下信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期末复习讲义(含知识点和习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期末复习讲义5.2平行线及其判定【知识回顾】一.平行线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要点剖析(1):平行线的特征:在同一平面内;是直线;没有公共点。
(2)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重合的直线视为一条直线。
(3)平行线是指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是指的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二.平行线的画法1.“一落”把三角尺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2.“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3.“三推”把三角尺沿着直尺推到三角尺的一边刚好过已知点的位置4.“四画”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三.平行公理及其推论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_________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_________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四.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_________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_________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___________4.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_______________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题型拓展题型1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应用例1:1.如图,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板ABCD,将硬纸板ABCD对折使CD与AB重合,EF 为折痕.把长方形ABEF平放在桌面上,另一个面CDEF无论怎么改变位置,总有CD∥AB存在,你知道为什么吗?例2:2.如图,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片ABCD对折,MN是折痕,把ABNM平摊在桌面上,另一个面CDMN不论怎样改变位置,总有MN∥∥.因此∥.题型2 综合运用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例1:3.如图,∠1=47°,∠2=133°,∠D=47°,那么BC与DE平行吗?AB与CD呢?为什么?例2:4.阅读下面的推理过程,在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如图: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所以a∥c.()又因为∠2+∠3=180°(已知)∠3=∠6()所以∠2+∠6=180°,()所以a∥b.()所以b∥c.()题型3 平行线判定的开放探究题例1:5.如图,∠A=60°,∠1=60°,∠2=120°,猜想图中哪些直线平行,并证明.例2:6.如图,直线a,b被c所截,∠1=50°,若要a∥b,则需增加条件(填图中某角的度数);依据是.题型4 平行线的判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1:7.如图所示,给你两块同样的三角板和一根直尺(直尺比桌子长),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检验桌子的相对边缘线是否平行?例2:8.在铺设铁轨时,两条直轨必须是互相平行的,如图,已经知道∠2是直角,那么再度量图中已标出的哪个角,就可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为什么?课后提高训练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对顶角相等D.同位角相等10.如图,下面哪个条件不能判断AC∥EF的是()A.∠1=∠2B.∠4=∠C C.∠1+∠3=180°D.∠3+∠C=180°11.如图,平面内有五条直线l1、l2、l3、l4、l5,根据所标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l2B.l2∥l3C.l1∥l3D.l4∥l512.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1=∠4B.∠BAD=∠BCDC.∠BAD+∠ADC=180°D.∠2=∠313.如图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1=∠4(已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2=∠3(已知)∴AE∥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1=∠3(已知)∴AB∥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2=∠2(已知)∴AE∥D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③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④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A.1个B.2个C.3个D.4个15.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填序号)①∠B+∠BCD=180°;②∠2=∠3;③∠1=∠4;④∠B=∠5;⑤∠D=∠5.16.如图,要使BE∥DF,需补充一个条件,你认为这个条件应该是(填一个条件即可).17.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其中点C、D重合,若固三角板定ABC,改变三角板AED的位置(其中A点位置始终不变),当∠CAD=时,ED∥AC.1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的下列四个条件:①∠4=∠7;②∠2=∠5;③∠2+∠3=180°;④∠2=∠7.其中能判定a∥b的条件的序号是.19.已知:∠A=∠C=120°,∠AEF=∠CEF=60°,求证:AB∥CD.20.如图,若∠1=42°,∠2=53°,∠3=85°,则直线l1与l2平行吗?判断并说明理由.21.如图,已知CD⊥AD于点D,DA⊥AB于点A,∠1=∠2,试说明DF∥AE.解:因为CD⊥AD(已知),所以∠CDA=90°().同理∠DAB=90°.所以∠CDA=∠DAB=90°().即∠1+∠3=∠2+∠4=90°.因为∠1=∠2(已知),所以∠3=∠4().所以DF∥AE().22.完成下列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依据.如图,点E在AB上,点F在CD上,∠1=∠2,∠B=∠C,求证AB∥CD.证明:∵∠1=∠2(已知),∠1=∠4(),∴∠2=∠4(等量代换),∴().∴∠3=∠C().又∵∠B=∠C(已知),∴∠3=∠B(等量代换),∴AB∥CD().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四边形FECD是矩形,∴CD∥EF;又∵四边形ABEF是矩形,∴AB∥EF,∴CD∥AB.2.解:∵长方形的硬纸片ABCD对折,MN是折痕,∴MN∥AB,MN∥CD,即MN∥AB∥CD,∴AB∥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各空依次填AB、CD、AB、CD.3.解:BC∥DE,AB∥CD.理由如下:∵∠1=47°,∠2=133°,而∠ABC=∠1=47°,∴∠ABC+∠2=180°,∴AB∥CD;∵∠2=133°,∴∠BCD=180°﹣133°=47°,而∠D=47°,∴∠BCD=∠D,∴BC∥DE.4.解: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因为∠2+∠3=180°(已知)∠3=∠6(对顶角相等)所以∠2+∠6=180°,(等量代换)所以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b∥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同角的补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解:如图,∵∠A=60°,∠1=60°,∴∠A=∠1,∴DE∥AC.又∵∠A=60°,∠2=120°,∴∠A+∠2=180°,∴EF∥AB.6.解:∵∠3=50°,1=50°,∴∠1=∠3,∴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3=50°;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7.解:(1)将直尺放在桌面上,使其与桌面一组对边相交;(2)将三角板一边贴近直尺,斜边贴近桌面边缘;(3)使另一个三角形同样方法放置,如果相符合说明对边平行,原理如图所示,若∠1=∠2则a∥b,再检查另一组对边是否平行.8.解:①通过度量∠3的度数,若满足∠2+∠3=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②通过度量∠4的度数,若满足∠2=∠4,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③通过度量∠5的度数,若满足∠2=∠5,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就可以验证这个结论.9. D10.C11.D12.C13.B14.B15.解:选项①中∵∠B+∠BCD=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选项②中,∵∠2=∠3,∴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错误;选项③中,∵∠1=∠4,∴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选项④中,∵∠B=∠5,∴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正确;选项⑤中,∠D=∠5,∴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错误;故答案为:①③④.16.解:添加条件为:∠D=∠COE.理由如下:∵∠D=∠COE,∴BE∥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D=∠COE(答案不唯一).17.解:如图所示:当ED∥AC时,∠CAD=∠D=30°;如图所示,当ED∥AC时,∠E=∠EAC=60°,∴∠CAD=60°+90°=150°;故答案为:30°或150°.18.解:当∠4=∠7时,a∥b,故①正确;当∠2=∠5时,无法证明a∥b,故②错误;当∠2+∠3=180°时,无法证明a∥b,故③错误;当∠2=∠7时,a∥b,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④.19.证明:∵∠A=∠C=120°,∠AEF=∠CEF=60°,∴∠A+∠AEF=180°,∠C+∠CEF=180°,∴AB∥EF,CD∥EF,∴AB∥CD.20.解:直线l1与l2平行,理由:∵∠1=∠4,∠2=∠5,∠1=42°,∠2=53°,∴∠4=42°,∠5=53°,又∵∠3=85°,∴∠3+∠5=85°+53°=138°,∴∠3+∠5+∠4=138°+42°=180°,∴l1∥l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1.解:因为CD⊥AD(已知),所以∠CDA=90°(垂直的定义),同理∠DAB=90°.所以∠CDA=∠DAB=90°(等量代换),即∠1+∠3=∠2+∠4=90°.因为∠1=∠2(已知),所以∠3=∠4(等式的性质1),所以DF∥A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2.证明:∵∠1=∠2(已知),∠1=∠4(对顶角相等),∴∠2=∠4(等量代换),∴C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B=∠C(已知),∴∠3=∠B(等量代换),∴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C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情况求参数(1)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情况求参数姓名 班级 1.已知关于x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127y ax y =⎧⎨+=⎩的解满足35x y +=,求a 的值.2.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60250x y x y mx +-=⎧⎨-++=⎩. (1)请直接写出方程26x y +=的所有正整数解;(2)若方程组的解满足0x y +=,求m 的值;(3)无论实数m 取何值,方程250x y mx -++=总有一个固定的解,请直接写出这个解.3.已知方程组271x y x y +=⎧⎨=-⎩的解也是关于x 、y 的方程4ax y +=的一个解,求a 的值.4.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43x y a x y a +=-⎧⎨-=⎩, (1)当这个方程组的解x ,y 的值互为相反数时,求a 的值;(2)说明无论a 取什么数,2x y +的值始终不变.5.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1286x y m x y n +=+⎧⎨-=-⎩,(m ,n 为实数) (1)当3,2m n =-=时,求方程组的解(2)当45m n +=时,试探究方程组的解x ,y 之间的关系.19.求使方程组42353x yx y k的解x y 成立的最小整数k.20.用如图1所示的A.B两种纸板作侧面或底面制作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种长方体形状的无盖纸盒.(1)现有A纸板70张,B型纸板160张,要求恰好用完所有纸板,问可制作甲、乙两种无盖纸盒各多少个?(2)若现仓库A型纸板较为充足,B型纸板只有30张,根据现有的纸板最多可以制作多少个如图2所示的无盖纸盒(甲、乙两种都有,要求B型纸板用完)(3)经测量发现B型纸板的长是宽的2倍(即b=2a),若仓库有6个丙型的无盖大纸盒(长宽高分别为2,,2a a a),现将6个丙型无盖大纸盒经过拆剪制作成甲、乙两种型号的纸盒,可以各做多少个(假设没有边角消耗,没有余料)?答案。
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典型试题汇总——期末总复习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典型试题汇总——期末总复习(总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网络结构二、知识要点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邻补角, 与 互为邻补角。
+ = 180°; + = 180°; + = 180°; +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对顶角。
=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如图2所示,当 = 90°时, ⊥ 。
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平移命题、定理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1 342 图21 3 42 ab性质3:如图2所示,当a⊥b时,= =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正数 等于本身
2
3
2 3
3 2
2 2 2
3 ( 3 3 3 3 3 2 3
2)
2 2 2 2
4 2
3
2
3
三.解答题
1.计算
(1 )
3
0 . 125 5 2 10 1 4 0 . 04 ( 精确到 0 . 01 )
5 .已 知
3
n -8 = 0 , 则
3
3
m - n = _ _1 _ _ _ _
a b = _ _5_ _ _ _
3
a -3 与
3 -5 b 互 为 相 反 数 , 则
6 、 已 知 x > 0, 化 简
( x) x
3
3
0 的 结 果 是 _____
3x
7、 9 的平方根是_ _ _ ,32的算术平方根是_ _ _ _ ,立方根为其本身的实数_ _ _ _ 。 8、已知 a 3 的相反数是
1
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叫做无理数.
1、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 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 意义完全一样 2、在进行实数的运算时,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及运算性质同样适用。 3、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① 先算乘方、 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②同级运 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③如果有括号,就先算 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三)命题 10、什么是命题? 11、命题由哪两部分组成? 12、命题可以分为哪两种? (四)平移 13、平移时,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完全相同;连接各对应点的线段(
)和( )且(
) )
二、典型例题
1、下列图形中, ∠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2、如右图,若∠AOC=30°, 则∠BOD=( )°, ∠BOC=( )°
算术平方根
乘 方
互为逆运算
开 方
平方根
开立方
立方根
负的平方根
有理数
实数
无理数
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 a,即 x =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 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 a , 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2
特殊: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记作: 0 0
2. 平方根的定义:
B.有理数;
3 4、用作图的方法在数轴上找出表示的点B______,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课堂热身
5、
3
3
1 2
的绝对值等于
3 , 2 7ຫໍສະໝຸດ 的倒数等于,3
的相反数等于_ _ _ _。 -3
6、相反数是本身的数是 0 ;绝对值是本身的数是 。 非负数 ;倒数是本身的数是 ±1 7、和数轴上表示数-3的点A距离等于2.5的B所表示 的数是 -0.5或-5.5 。 8、a、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则a+1+b+cd= 。 2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 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这就是说,如果x = a ,那么 x 就叫做 a 的平方根.a的平方根记为± a
3.平方根的性质: 正数有2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0的平方根是0; 负数没有平方根。
2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 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a的 三次方根.记作 3 .a 其中a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符号 3 ”读做“三次根号”. “
17 . 38
1.说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 2
17 16
(2)
256
(3) (
5 3
)
2
2.x取何值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1)
4 x
(2)
4 x
2
(3)
3
2x 1
(x≥-4)
(X为任意实数)
(X为任意实数)
-√2
-1 0
1 √2
2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 C ) ①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②无理数都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③带根号的都是无理数;④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数轴上的点与( D A.整数; )一一对应。 C.无理数; D.实数。
4.立方根的性质:
3.立方根的定义: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 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零的立方根是零。
5、区分
算术平方根 表示方法
你知道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联 系和区别吗?
平方根
立方根
3
a
≠
0
a≥
0 没有
a
0
a
a 的取值
性 质
正数 0 负数
a≥
0 没有
a
是任何数
正数(一个) 互为相反数(两个) 正数(一个) 0 负数(一个)
3、如图,OH⊥AB,OA=OB=5cm, OH=3cm,P在AB上,则OP的取值范围是( 4、经过两次转弯后, 行走的方向相同,则可能是( ) A、第一次左转100°,第二次左转100° B、第一次左转100°,第二次左转80° C、第一次左转100°,第二次右转100° D、第一次左转100°,第二次右转80° 5、下列能判断AB∥CD的是 A、 ∠1= ∠2 B、 ∠4= ∠3 C、 ∠1+ ∠2=180° D、 ∠ADC+ ∠BCD=180°
1 3的 小 数 部 分 分 别 为 a 和 b
求 a b的 相 反 数 的 立 方 根
1
6、设a和b互为相反数,c和d互为负倒数,x的绝对值为 5, 则代数式x a b cd)x a b ( (
2 3
4 5 cd) ___________
4 . m -2 7 +
B )
A.0
2、 若
2
B.
C.0
D.不存在
m m, 则 实 数 m在 数 轴 上 的 对 应 点 一 定 在 ( C )
A.原点左侧 B.原点右侧 C.原点或原点左侧 D.原点或原点右侧
3、 若 式 子 ( 4 -a )是 一 个 实 数 , 则 满 足 这 个 条 件 的 a 的 值 有 ( B )
)
6、把“等角的补角相等”改为“如果…,那么…” 的形式为( ) 7、如图,AB∥EF∥DC, EG∥BD,则图中与∠1 相等的角有( )个 8、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 A、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B、同旁内角互补 C、互补的角是邻补角;D、两个负数的和为负数 9、如右图,AB∥DE,则 ∠ 1+ ∠2+ ∠3=( )°
整数
分数
有理数
实 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自然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一般有三种情况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1)、
2 、“
”, “
3
” 开不尽的数
( 3 )、 类似于 0 . 0100100010
0001
如图是两个边长1的正方形 拼成的长方形, 其面积是2. √2 现剪下两个角重新拼成一个 正方形, 新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 √2 下图数轴中, 正方形的对角线长 为____, 以原点为圆心, 对角线长为 √2 半径画弧截得一点, 该点 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 √2 √2 该点表示的数是____. √2
开
方 是本身
0,1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的运算叫开平方 的运算叫开立方 0 0,1,-1
a
、
a
2
a =
2
0
a a
3
0 0
已知 a o , 求
已知 m n , 求 ( m n ) ( n m )的值
2 3
6 基 本 公 式
3
3
a
a
a
a
5
……};
… 64 };
有理数集合:{ -1,,3.14,0,3. 3 3 3 ,cos60°, 3 7 无理数集合: { π, √3, tan30, 2.1010010001… … }。
9、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它们 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c<d<b<a 。
c d 0 b a
2
A.0个
B.1 个
C.2个
D.3个
4、已知 a 5,b 7,且 a +b a b,则a b的值为( D )
2
A.2或12
B.2或-12
C.-2或12
D.-2或-12
5、已知5
7的小数部分是a? 5
7的小数
部分是b?求a b的值
变式:已 知9 1 3和 9
1
(2)2 3 (3) 8
3
0
( 4 )(
5 1 )(
5 1)
2、解下列方程:
1.
9 (3 y ) 解: ( 3 y ) 2
2
( 4 2. 27 x
4 9
2 3
) 125 0
3
解:
27 ( x
2 3
3
) 125
3
3 y
4 9
(x
x
2 3
2 3
)
3
125 27
不 要 遗 漏
y 3
y 2 1 3
2 3
2 3
125 27
x
2 3
5 3
或y 3
x 1
当方程中出现平方时,若有解,一般都有 两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