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解释1

钢筋平法解释1
钢筋平法解释1

问: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看到框架梁的悬挑端要进行众多内容的原位标注,这里面有哪些道理?在梁的悬挑端上要进行哪些原位标注?

答:框架梁的“悬挑端”与一般的“跨”不同,也可以说它是特殊的“跨”,因为“悬挑端”的力学特征和工程做法与框架梁内部各跨截然不同。所以,在设计图纸时,要保证在“悬挑端”有足够信息的原位标注。在使用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时,也要在“悬挑端”做好原位标注。

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如下:

1、在悬挑端的“上部跨中”的位置进行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因为悬挑端的上部纵筋是“全跨贯通”的,所以原位标注在“上部跨中”是应该的。

2、在悬挑端进行下部钢筋的原位标注。悬挑端的下部钢筋为受压钢筋,它只需要较小的配筋就可以了,不同于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受拉钢筋)。换句话说,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不伸到悬挑端内,而伸到端部框架柱外侧然后拐15d的直钩。

3、在悬挑端进行箍筋的原位标注。悬挑端的箍筋不同于框架梁集中标注的箍筋。因为框架梁集中标注的箍筋一般都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设置,例如:采用φ8@100/200(2) 这种格式。而悬挑端的箍筋一般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区别,只有一种间距,例如:采用φ8@200(2) 这种格式。

4、在悬挑端进行梁截面尺寸的原位标注。悬挑端一般为“变截面”构造,例如,梁根截面高度为700,而梁端截面高度为500,设梁宽300,则其截面尺寸的原位标注为:300*700/500。在软件操作中,则把它标注在原位标注的“截面尺寸”一栏中。

问:陈教授,我有个问题

多肢箍时,外箍是包住梁主筋,内箍包住几跟钢筋呢?比如梁主筋为5根,我的内箍应该怎么箍法?

谢谢回答~

答:我的观点是:

1、梁的主筋(不论是上部纵筋还是下部纵筋),都应该在梁宽范围内(具体说是应该在外箍宽度的范围内)均匀分布。

2、采用“大箍套小箍”方式的梁内箍的每个垂直肢(不论是双肢箍还是单肢箍的垂直肢),都应该在梁宽范围内对称分布。

3、根据上述原则,当“梁主筋为5根”时,梁内箍应该箍住第2、4两根梁主筋。

再问:谢谢您,还想问的是,如果梁上下钢筋根数不一样,比如上部5根下部六根

这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答:再补充一下“梁上下钢筋根数不一样,比如上部5根、下部6根”的问题:

6、最近和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介绍了他们在工程施工中的习惯做法:

把梁的6根下部纵筋按间距均匀来布置。梁的5根上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4根与梁下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5根分别上下对齐

,梁上部纵筋的第3根就布置在梁的正中央。(按四肢箍)其内箍套住梁上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4根(也就是梁下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5根)——这样保证了内箍的垂直肢是垂直的。

7、这样,又得出了梁钢筋布置的一条原则:纵向受拉钢筋优先均匀布置。(在本例中,梁的下部钢筋是纵向受拉钢筋,所以优先把梁的6根下部纵筋按间距均匀来布置。)

再问:陈教授要是按您的说法,那么小箍与外围大箍的重叠部分不是太长了吗?

答:1、为了“实现受力纵筋的均匀分布”,有时小箍与外围大箍的重叠部分长了一点,也是在所难免。

2、“小箍”宽度的计算,应该以“实现受力纵筋的均匀分布”为控制条件,而不应以“箍筋立柱均匀分布”为控制条件。

问:03G101-1图集关于纯悬挑梁(XL)和各类梁的悬挑端配筋构造有哪些规定?其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各有什么特点?

答:纯悬挑梁(XL)和各类梁的悬挑端的主筋是上部纵筋。03G101-1图集第66页是这样说的:

1、第一排上部纵筋,“至少两根角筋,并且不少于第一排纵筋的二分之一”的上部纵筋一直伸到悬挑梁端部,再拐直角弯直伸到梁底。“其余纵筋弯下”(即钢筋不下弯45度的斜坡)。例如:第一排上部纵筋有4根,则第1、4两根一直伸到悬挑梁端部,第

2、3两根在端部附近弯下45度的斜弯。

再例:第一排上部纵筋有5根,则第1、3、5三根一直伸到悬挑梁端部,第2、4两根在端部附近弯下45度的斜弯。

2、第二排上部纵筋伸到悬挑端长度的0.75 处。

3、纯悬挑梁(XL)的上部纵筋在支座的锚固:图上的标注为“伸至柱对边(柱纵筋内侧)且≥0.4La”。

而在“注1”中指出:“当纯悬挑梁的纵向纵筋直锚长度≥La且≥0.5hc+5d时,可不必往下弯锚;当直锚伸至对边仍不足La时,则应按图示弯锚;当直锚伸直对边仍不足0.4La时,则应采用较小直径的钢筋。”——可见,纯悬挑梁的锚固方式和做法,与框架梁在端支座上的锚固方式和做法相同。

4、至于纯悬挑梁和各类梁的悬挑端的下部纵筋在支座的锚固:其锚固长度螺纹钢为12d,光面钢筋为15d 。

有人问: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是否一直伸到悬挑端上去?回答是:不应伸到悬挑端上去。因为这两种钢筋的作用截然不同: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是受拉钢筋,它一般配筋较大;而悬挑端的下部钢筋是受压钢筋,它只需要较小的配筋就可以了。所以,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的做法是伸到边柱进行弯锚;而悬挑端的下部钢筋是插入柱内直锚即可。

这里,还需要说明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有人问,纯悬挑梁和各类梁的悬挑端是否考虑抗震?回答是:

在设计时不考虑抗震。你看看图集中计算锚固长度时使用“La”而不是使用“LaE”就明白了。

第二个问题:上述第“1”条中“上部纵筋一直伸到悬挑梁端部,再拐直角弯直伸到梁底”的问题。从图中在钢筋图形旁边标注“≥12d”,于是有些人以为钢筋的直钩长度等于12d即可。

可是陈青来教授说,大家要注意“图形语言”,在大样图中钢筋的直钩一直通到梁底。所以,正确的理解是:钢筋直钩一直通到梁底,同时≥12d 。

第三个问题:上述第“1”条中第一排上部纵筋“弯下”45度的做法仅适用于“长悬挑梁”——这个问题另列专题在后面讨论。

再问:纯悬挑梁(XL)和各类梁的悬挑端的主筋是上部纵筋。03G101-1图集第66页是这样说的:

1、第一排上部纵筋,“至少两根角筋,并且不少于第一排纵筋的二分之一”的上部纵筋一直伸到悬挑梁端部,再拐直角弯直伸到梁底。“其余纵筋弯下”(即钢筋不下弯45度的斜坡)。解释中的:(即钢筋不下弯45度的斜坡)“不下弯”是否是笔误,按例子其余钢筋在端部附近弯下45度的斜弯。

答:你看得很仔细,非常感谢。“不下弯”确是笔误,应为:

1、第一排上部纵筋,“至少两根角筋,并且不少于第一排纵筋的二分之一”的上部纵筋一直伸到悬挑梁端部,再拐直角弯直伸到梁底。“其余纵筋弯下”(即在端部附近钢筋下弯45度的斜坡)。

再问:悬挑梁的支座,有负筋的话,那负筋的长度按长跨吗>\

比如啊,两跨,悬挑的左边是6米,悬挑2米,那负筋一直伸到悬挑端部吗?要弯下吗?

我们这边对于悬挑有一个详图的,就是角筋啊,一直伸到悬挑端部,弯下,再往根部伸两宽加50,在上弯45度,再往根部伸20倍钢筋直径.

还有股金开口一定要放下面吗?(一般人家多这样做,如果股金开口放在上面可以吗?答: 1、悬挑梁的“负筋”——也就是悬挑梁的主要受力钢筋(受拉钢筋),它应该在整个悬挑长度“满布”。比如你所举的例子,就是在“悬挑2米”的长度范围贯通布筋——当伸至尽端时,向下拐至梁底。这一点在03G101-1图集第66页说得明白,我在“平法讲座”正讲到悬挑梁的构造要求,你可以继续看看。

2、关于“悬挑有一个详图的,就是角筋啊,一直伸到悬挑端部,弯下,再往根部伸两宽加50,在上弯45度,再往根部伸20倍钢筋直径”这样的问题,我也曾经和陈青来教授讨论过,他说,悬挑钢筋的形状没必要搞得如此复杂,按标准图集即可。不过,我认为,如果某个具体工程的设计师已经做出这样的设计,那么还是应该按照设计师的要求去施工。因

为在具体工程中,设计师是优先于标准图集的。

3、关于“箍筋”的开口朝向问题,我前天在回答“关于箍筋的问题”时已经详细回答过了,你可以翻开看看。

问:1、梁的下部纵筋一定要在中间支座锚固吗?

2、从03G101-1图集第54页的图中,两边钢筋的切断点都在中间支座上,可否理解为两边钢筋在中间支座搭接?

3、不是说“能通则通”吗?支座两边直径相同的钢筋贯穿中间支座,不是可以降低支座处的钢筋拥挤程度吗?

答:1、从03G101-1图集第54页的图中可以看出,框架梁的下部纵筋一般都在中间支座锚固。其锚固长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 ≥ LaE

(2) ≥ 0.5hc + 5d (即是“超过柱中心线5d”)

2、第54页图中所示的“梁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的构造”,说的是“钢筋锚固”,而不是“钢

筋搭接”。“钢筋搭接”是两根钢筋之间的行为,“钢筋锚固”是一根钢筋对于支座的行为。图中所标出的“锚固长度”是每根钢筋从支座边缘到切断点的距离。按锚固长度两个条件之一的“≥LaE”来看,下部纵筋的切断点一般应该伸过支座的另一边了,而不是“在支座内部”了。

3、“能通则通”一般是对于梁的上部纵筋说的,梁的上部纵筋在中间支座上“能通则通”,而上部纵筋可以在上部跨中1/3跨度的范围内进行连接。但是,梁的下部钢筋不能在支座上“能通则通”、而让钢筋在下部跨中进行连接。因为,下部跨中是正弯矩最大的地方,钢筋是不允许在此范围内连接的。

再问:2005年10月21日听了陈青来教授的讲座:下部钢筋也能连通布置,可以在支座处1/3跨度的范围内连接(一般用机械连接)。

答:陈青来教授讲的是两点不同的意思:

1、对于“非抗震框架梁”来说,可以在“支座处1/3跨度的范围内连接”,因为这里没有正弯矩。——03G101-1图集也已经肯定了这一点。

2、如果采用一级机械连接,可以在任何位置上进行连接。因为一级机械连接经过国家的多次试验,证明是相当可靠的(拉力试验的钢筋破坏点都不在机械连接处)。

问: 03G101-1图集第65页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只在第一排钢筋上面标注尺寸“Ln / 3”。现在工程中出现了中间支座第二排上部纵筋,其延伸长度如何处理?是否可按“框架梁”的“Ln / 4”来处理?

答:答案是肯定的,非框架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同“框架梁”。根据如下:

03G101-1图集第28页第4节“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第4.4.1条:“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a0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及

与跨中直径不同的通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Ln / 3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至Ln / 4位置。”

问: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图集第65页

1、中间支座的上部纵筋(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为Ln1 /3 。

2、端支座的上部纵筋延伸长度标注值为Ln1 /5 ,然而后面还跟着一个“(Ln1 /3)”。

非框架梁端支座的上部纵筋延伸长度取Ln1 /5 还是Ln1 /3?什么时候取Ln1 /5 ?什么时候取Ln1 /3 ?

答: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图集第65页

1、一般情况下,梁端部上部纵筋取 Ln1 /5 (Ln1为本跨的跨度值)。

2、图题“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的下方有一附注“(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弧形非框架梁)”。所以,我们可以理解“Ln1 /5 后面跟着的一个(Ln1 /3)”的意义为:

弧形非框架梁的梁端部上部纵筋取 Ln1 / 3 (Ln1为本跨的跨度值)

3、本页的“注1”指出:

当端支座为柱、剪力墙、框支梁或深梁时,梁端部上部纵筋取 Ln / 3 ,Ln 为相邻左右两跨中跨度较大一跨的跨度值。

这一条必须注意。当一道非框架梁两端支座的属性不同(例如一端为普通框架梁,另一端为剪力墙)的时候,这两个端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是不同的。

有人要问:什么是“深梁”?(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找不到“深梁”的定义。)《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关于深梁的定义:

对L0/h<5的钢筋混凝土梁宜按深受弯构件进行设计。其中L0/h≤2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L0/h≤2.5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成为深梁。

此处,h 为梁截面高度;

L0 为梁的计算跨度。可取Lc和1.15 Ln两者中的较小值,

Lc 为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Ln 为梁的净跨

问:03G101-1图集第65页“L配筋构造”,下部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图示尺寸为直锚“12 d (La)”。

1、下部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标注“(La)”是做什么用的?

2、03G101-1图集第35页的注3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现在非框架梁下部纵筋“直锚12d”是不是太小了?

答: 1、注意看图题“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下面括号内的标注“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弧形非框架梁”。所以,“(La)”用于弧形非框架梁下部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

2、03G101-1图集第35页的表格题目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所以,该表格的注3:“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指的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由于在设计中非框架梁不考虑抗震作用,所以非框架梁的正弯矩只存在于跨中,在支座附近没有正弯矩。这样,非框架梁下部纵筋在支座附近为“受压钢筋”,所以不受图集35页“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的制约,直锚12d 就足够了

3、还有请大家注意本页的注6:“梁下部肋形钢筋的直锚长度见图注;当为光面钢筋时,梁下部钢筋的直锚长度为15d 。”这就是说,直锚长度12d用于螺纹钢筋,直锚长度为15d用于光面钢筋(一级钢筋)。

问:1、03G101-1图集关于“梁变截面”有哪些规定?

2、有的设计把一道梁的某跨尺寸改变得与其他跨大相径庭,不仅截面尺寸不一样,而且梁顶面标高也不一样,还不如另设一个“梁编号”。

3、“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是如何解决“梁变截面”问题的?

答:1、“梁原位标注变截面”是03G101-1图集所允许的。

(1) 03G101-1图集第26页指出: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即梁截面尺寸、箍筋……)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悬挑部位,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2) “梁原位标注变截面”在实际工程中是经常发生的。

2、“梁变截面”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1) “梁变截面”可能变截面高度,也可能变截面宽度。

由此引起的相邻两跨梁的截面关系,可能有多种情况:

上平下不平、下平上不平、左平右不平、右平左不平

或者是上面几种情况的组合。

(2) 由此引起的“钢筋”问题,不仅是“箍筋”,而且更为难于判断和处理的是:变截面跨与相邻左右两跨梁的纵筋的走向处理。(详见03G101-1图集第61页)

第61页有7个节点构造图。其实,第61页的构造做法的基本点的就是:

能通则通:能伸入另一侧梁的纵筋的直锚长度为 LaE (La)

不能伸入另一侧梁的纵筋就进行弯锚,即伸至对边后弯钩 15d ,其直锚水平段要求≥ 0.4 LaE (≥ 0.4 La )

〖注〗“能通则通”还表现在以下一点:

当梁下部纵筋抬升的斜率≤1/6时:(节点⑥)支座两边相同直径的下部纵筋可连续布置即抬升穿越支座。

(3) 什么事情都有个“度”。如果“梁变截面”变得太离谱了,造成某跨的截面长宽尺寸与邻跨大不相同,而且梁顶标高也不一样,那真的不明白把这样的两跨梁编成同一梁号还有什么意义?我以为,不同的各跨梁编成同一个梁号,是为了使梁的上部通长筋能够贯穿各跨。如果连“梁顶标高”都不一致,则这样拼凑起来的“一根梁”还有什么意思?好不如分开编成两个不同的梁号算了。

3、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软件,先抓住最普遍的情况入手去解决“梁变截面”问题。

(1) 经过调查研究,实际工程中,最普遍的“梁原位标注变截面”方式是:

只变“截面高度”——而截面宽度一般不变。

相邻两跨梁的截面关系是:上平下不平。

(2) 这样,处理起来就比较简单了:

①变截面的“当前跨”—

—只需要把“箍筋尺寸”改变一下。

②整道梁的“上部通长筋”可以直通过去。

③而梁的“下部纵筋”可以采用“按跨锚固”的方法来解决。

(3) 在梁原位标注的属性框中有一栏的名称为“截面尺寸”。

这样,该栏可以接受以下格式的数据输入:

300*700 ——加腋修正(当集中标注格式为300*700Y500*250时)

300*700/600 ——悬挑端变截面(斜线前面为梁根的截面高度)

300*600 ——(水平)变截面(当宽度与集中标注不同,要提示)

【说明】“悬挑端变截面”还可能是“300*600/500”的格式,即梁根截面高度(600)不同于相邻跨的高度(700)。

问:“平法梁”的加腋构造有几种?在何处使用?

答: 1、综观03G101-1到04G101-3图集,“平法梁”的加腋构造有两大类,一类是垂直方向的加腋,另一类是水平方向的加腋(侧腋)。

2、03G101-1图集第60页“框架梁加腋构造”是垂直方向的加腋,具体说是在框架梁底部的加腋。其构造特点是加腋部位的主筋伸进框架梁或框架柱内的长度≥LaE(≥La)。

这种加腋构造是设计指定的。例如,在梁的集中标注中注写梁截面高度时标明

300*700Y500*250

其中“Y”后面的“500”表示腋长,“250”表示腋宽。知道腋长和腋宽,就可以求出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加上直锚长度LaE,就可以计算出加腋主筋的长度。此外,加腋部位的箍筋是变截面高度的。

框架梁加腋构造也可以在原位标注时标出,其注写格式同集中标注。

同时请注意,当在集中标注中规定了“梁加腋”的时候,如果在某跨梁的原位标注中注写相同尺寸的矩形截面(例如:300*700),则表示这跨梁取消“加腋”。

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具备在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中进行“加腋”标注的功能和钢筋计算功能。

3、04G101-3图集第33页和第38页分别为基础主梁和基础次梁的“梁高加腋构造”。这也是垂直方向的加腋。其加腋构造的特点与上述框架梁加腋构造相同,只是上下方向相反——“框架梁加腋构造”是在梁底部,而“基础梁加腋构造”是在梁顶部。

基础梁的“梁高加腋构造”也是设计指定的。其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方式同框架梁。

4、04G101-3图集第31页表示“基础主梁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这是水平方向的加腋构造。值得注意的是,基础主梁的这种“加侧腋”的构造不在施工图上进行标注,施工图也不给出结构详图,施工人员和预算人员自己根据04G101-3图集图集进行施工和计算。“基础主梁加侧腋”的条件是:当基础主梁的截面宽度≤柱截面宽度时,基础主梁在柱的附近就必须加侧腋,以实现“梁包柱”的构造要求。

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

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 ? la:非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 ? laE: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 ? bw:剪力墙的厚度。 ? ? bf:转角处的暗柱的厚度。 ? ? ln:梁的净跨度。 ? ? llE:钢筋的搭接长度。 ? ? hc:支座的净宽度。 ? ? λv: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特征值,计算配筋率时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N/mm2,应按360N/mm2计算;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100mm, ? ? 二级不宜大于150mm。 ? ? bf:剪力墙厚度。

? bc:端柱端头的宽度。 ? ? b w:剪力墙厚度。 ? ? lc: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图集中表内的数值、1.5bw 和450mm三者的最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 ? ? ln:梁跨度值。 ? ? l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 ? la: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 ? ll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 ? ll: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 ? lni:梁本跨的净跨值。 ? ? hac:暗柱长度。

? Hn: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 ? hc: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也表示为端柱的宽度。 ? ? hw: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 ? hb:梁截面高度。 ? ? Ac: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各类结构构件名称代码1柱 KZ-框架柱 ? KZZ-框支柱 ? XZ-芯柱 ? LZ-梁上柱 ? QZ-剪力墙上柱 ? ?2剪力墙 (1)墙柱 ?

钢筋平法标注解释

钢筋平法标注解释

钢筋平法标注 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6Φ25 4/26Φ25 4/26Φ25 4/2 4Φ25 □——————————□———————□———————————□ 4Φ252Φ25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钢筋的锚固长度 为此构件中的纵筋伸入彼构件内的长度,以彼构件的完整边线起算。

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

、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 la :非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laE :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bw:剪力墙的厚度。 bf:转角处的暗柱的厚度。 In :梁的净跨度。 IIE :钢筋的搭接长度。 he :支座的净宽度。 脸: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特征值,计算配筋率时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N/mm2应按360N/mm2计算;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100mm 二级不宜大于150mm bf:剪力墙厚度。 be :端柱端头的宽度。 bw:剪力墙厚度。

1c :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图集中表内的数值、1.5bw和450mn三者的最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 加300mm In :梁跨度值。 lae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le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II :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ni :梁本跨的净跨值。 hac:暗柱长度。 Hn: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he: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也表示为端柱的宽度。hw: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hb:梁截面高度。

Ac :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

如果你想完整的了解建筑钢筋符号的话, 还需要你不断的进行练 习,进行实际操作的。下面就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个非常好的绘图 软件,那就是迅捷CAD 编辑器,它可以帮助你们在学校 CAD 这个 枯燥的过程中帮助你们快速的绘图。很好的运用到这种符号详 解。 祁 53CA[>M? 5.0 寺遊 交件眄堂第匚巫愿M *Ani 噜貳Uln 密fill 口标曲NI it^i 拓展工里桂二凶i 删H Jfl?皑 日迥翩鼻R 屠&揣星您西电声tnfti X > 0 二、各类结构构件名称代码 1、柱 KZ-框架柱 KZZ-框支柱 00?:口 8<3 方 口 10.91?.1Q.9M2,0.(XXX> _一 Q 亠ZL 斗W 申 廿E O W ..- 性 8(3 T ;『 厂卜“代L 弩毗I 入f

钢筋平法标注说明

钢筋平法标注说明(基础知识) 本帖最后由wu_ming 于2010-9-19 08:53 编辑 不知平法中钢筋和标注含义的看这个。 钢筋平法标注 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

一、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 la:非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laE: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bw:剪力墙的厚度。 bf:转角处的暗柱的厚度。 ln:梁的净跨度。 llE:钢筋的搭接长度。 hc:支座的净宽度。 λv: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特征值,计算配筋率时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N/mm2,应按360N/mm2计算;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100mm, 二级不宜大于150mm。 bf:剪力墙厚度。 bc:端柱端头的宽度。 bw:剪力墙厚度。

lc: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图集中表内的数值、1.5bw和450mm三者的最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 加300mm。 ln:梁跨度值。 l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l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l: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ni:梁本跨的净跨值。 hac:暗柱长度。 Hn: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hc: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也表示为端柱的宽度。 hw: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hb:梁截面高度。 Ac: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

如果你想完整的了解建筑钢筋符号的话,还需要你不断的进行练习,进行实际操作的。下面就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个非常好的绘图软件,那就是迅捷CAD编辑器,它可以帮助你们在学校CAD 这个枯燥的过程中帮助你们快速的绘图。很好的运用到这种符号详解。 二、各类结构构件名称代码 1、柱

KZ-框架柱 KZZ-框支柱 XZ-芯柱 LZ-梁上柱 QZ-剪力墙上柱 2、剪力墙 (1)墙柱 YDZ-约束边缘端柱YAZ-约束边缘暗柱YYZ-约束边缘翼墙柱YJZ-约束边缘转角柱GDZ-构造边缘端柱GAZ-构造边缘暗柱GYZ-构造边缘翼墙柱GJZ-构造边缘转角柱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标注中的含义 JZL(3B)400*700 Y 1500*500*300是基础主梁,Y后边的是加腋信息(就是条基的底) Φ8@200(4)是A8钢筋的箍筋,间距200,4肢箍 B2Φ25+3Φ22; T2Φ16+2Φ14基础梁的下部通长筋是2根25的加上3根22的,上部通长筋是2根16的加上2根14的 Y Φ16@200; Φ8@300是加腋钢筋,就是条基铺底筋,主筋是16的间距200,分布筋是8mm的间距300 G2Φ16;L Φ8@500是侧面构造筋,2根16mm的,拉筋是8mm的间距500 JCL-4(2B)600*800 Φ10@100(4) B6Φ25;T6Φ20 N2Φ14 4号基础梁 2跨两端悬挑梁截面尺寸600*800 箍筋为10个的4肢箍间距100 梁上部筋6根25的下部筋6根20的梁两侧共配置2根14的抗扭钢筋 肢箍是反映梁里箍筋的个数的一个名词,分别有两肢箍、四肢箍等,它们是指梁 里面箍筋的排数。 梁支座就是梁两端或者中间的支撑,起支撑梁的作用。 梁支座一般为:墙/柱/梁三种 梁的支座:与梁接触,承受梁传来荷载并承受的构件。如:主次梁的节点,梁与柱的节点,梁与承重墙的节点等,总之就是能支撑梁的那个“座”。 加腋梁,指钢梁或混凝土梁在根部斜向加高,加腋部份相当于柱子上的 “牛腿”。 目的是增加梁的承载能力,或者为了加强梁的抗震性能。 一个柱子两边的梁,上部纵筋,左端有原位标注,右端没有,那右端的纵筋分布是按左端的来布置,还是按集中标注来布置的? 是这样,这个4根25的是代表这个支座顶的钢筋,也就是说,左右都是很少的梁,有2面标注的,出现的情况就3种,1是不同轴,1是

建筑符号大全

建筑符号大全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 la :非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laE :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bw:剪力墙的厚度。 bf:转角处的暗柱的厚度。 In :梁的净跨度。 IIE :钢筋的搭接长度。 he:支座的净宽度。 入v: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特征值,计算配筋率时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 360N/mm2应按360N/mm2计算;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100mm 二级不宜大于150mm bf :剪力墙厚度。 be:端柱端头的宽度。 bw:剪力墙厚度。 le :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图集中表内的数值、 1.5bw和450mn三者的

300mm 最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 In :梁跨度值。 lae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le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II :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Ini :梁本跨的净跨值。 hac:暗柱长度。 Hn: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he: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也表示为端柱的宽度 hw: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hb:梁截面高度。 Ac :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 各类结构构件名称代码1——柱 KZ-框架柱

KZZ-框支柱XZ-芯柱

QZ勢力墙上柱2——剪力墙 (1)墙柱 YDZ约束边缘端柱YAZ纟勺束边缘暗柱YYZ纟勺束边缘翼墙柱YJZ-约束边缘转角柱GDZ构造边缘端柱GAZ构造边缘暗柱GYZ构造边缘翼墙柱GJZ-构造边缘转角柱AZ-非边缘暗柱 FBZ-扶壁柱 (2)墙身 Q-剪力墙

钢筋图纸符号解释

单肢筵 双肢维 四肢箍 六肢箍 1?单肢箍仅仅岀现在农房楝条*公园围墙立柱’ ?" 架空构件等小工 程,在抗震框架梁柱不允许性⑷: N 梁类构件宜设计为崔数肢無,不宜出现奇钦枝卷;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 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 φ 10,加密区间距100 ,非加密 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 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 φ 10,加密区间距100,非 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 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 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 150,双 肢箍。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3①22 3①20 表示上部钢筋 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 φ 12 3①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 12,下部钢筋为 3①18 ⑶4①254①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①25,下部钢筋为4①25 ⑷3①25 5①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①25,下部钢筋为5Φ 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 座处) ⑴2①20 表示两根 ①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①22+ (4Φ 12) 表示2Φ22为通长,4φ 1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①25 4/2 表示上 部钢筋上排为4①25,下排为2Φ25 ⑷2①22+ 2①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 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φ 12 表示梁两侧 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 12 ⑵G4Φ 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 每侧两根 ①14 ⑶N2①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 每侧一根 ①22 ⑷N4①18 表示梁 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 ①18 四、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①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①25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①25 2/4 表示有 两排钢筋,上排筋为 2Φ25,下排筋4①25 ⑶6①25 (-2 )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 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4①25,全部伸入支座。 5根。2①2伸入支座,3Φ 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①25通长 KL7 ( 3) 300× 700 Y500× 250 4①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 布置。 五、标注示例: φ 10@100/200(2) 2 ① 25 4/2 N4Φ 18 4①25 (-0.100) 4 ① 25 6 ① 25 4/2 6 ① 25 4/2 6 ① 25 ⑷ 2 ① 25 + 3 ① 22 -3) / 5 ① 25 2Φ 25 4①25 300 × 700

钢筋平法常用符号解释及构件名称代码汇总整理

钢筋平法常用符号解释及构件名称代码汇总整理 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 l a:非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l a E: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b w:剪力墙的厚度 b f:转角处的暗柱的厚度 l n:梁的净跨度 l l E:钢筋的搭接长度 h c:支座的净宽度 λv: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特征值,计算配筋率时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N/m m2,应按360N/m m2计算;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100m m,二级不宜大于150m m。 b f:剪力墙厚度。 b c:端柱端头的宽度。 b w:剪力墙厚度。 l c: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图集中表内的数值、1.5b w和450m m三者的最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 m。 l n:梁跨度值。 l a 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 a: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 l 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 l: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 n i:梁本跨的净跨值。 h a c:暗柱长度。 H n: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h c: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也表示为端柱的宽度。 h w: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h b:梁截面高度。 A c: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 各类结构构件名称代码: 1、柱 K Z-框架柱 K Z Z-框支柱 X Z-芯柱 L Z-梁上柱 Q Z-剪力墙上柱 2、剪力墙 (1)墙柱 Y D Z-约束边缘端柱 Y A Z-约束边缘暗柱 Y Y Z-约束边缘翼墙柱

施工图纸常用的符号

施工图纸常用的符号 一、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 la:非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laE: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bw:剪力墙的厚度。 bf:转角处的暗柱的厚度。 ln:梁的净跨度。 llE:钢筋的搭接长度。 hc:支座的净宽度。 λv: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特征值,计算配筋率时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N/m㎡,应按360N/m㎡计算;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100mm,二级不宜大于150mm。

bf:剪力墙厚度。 bc:端柱端头的宽度。 bw:剪力墙厚度。 lc: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图集中表内的数值、1.5bw和450mm三者的最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 ln:梁跨度值。 l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l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l: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ni:梁本跨的净跨值。 hac:暗柱长度。 Hn: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hc: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也表示为端柱的宽度。hw: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hb:梁截面高度。 Ac: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 二、各类结构构件名称代码 1、柱 KZ——框架柱 KZZ——框支柱 XZ——芯柱 LZ——梁上柱 QZ——剪力墙上柱

2、剪力墙 (1)墙柱 YDZ——约束边缘端柱YAZ——约束边缘暗柱YYZ——约束边缘翼墙柱YJZ——约束边缘转角柱GDZ——构造边缘端柱GAZ——构造边缘暗柱GYZ——构造边缘翼墙柱GJZ——构造边缘转角柱AZ——非边缘暗柱FBZ——扶壁柱 (2)墙身

钢筋平法图集通用符号解释

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 la:非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laE: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bw:剪力墙的厚度 bf:转角处的暗柱的厚度 ln:梁的净跨度 l1E:钢筋的搭接长度 hc:支座的净宽度 λv: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特征值,计算配筋率时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N/mm2,应按360N/mm2计算;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100mm,二级不宜大于150mm。 bc:端柱端头的宽度。 bw:剪力墙厚度。

lc: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图集中表内的数值、1.5bw和450mm三者的最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 ln:梁跨度值。 l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l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l: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ni:梁本跨的净跨值。 hac:暗柱长度。 Hn: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hw: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hb:梁截面高度。 Ac: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

图片可以保存到手机各类结构构件名称代码 1、柱 KZ-框架柱 KZZ-框支柱 XZ-芯柱 LZ-梁上柱 QZ-剪力墙上柱 2、剪力墙 (1)墙柱 YDZ-约束边缘端柱 YAZ-约束边缘暗柱 YYZ-约束边缘翼墙柱

YJZ-约束边缘转角柱 GDZ-构造边缘端柱 GAZ-构造边缘暗柱 GYZ-构造边缘翼墙柱 GJZ-构造边缘转角柱 AZ-非边缘暗柱 FBZ-扶壁柱 (2)墙身 Q-剪力墙 (3)墙梁 LL-连梁(无交叉暗撑、钢筋)LL(JC)连梁(有交叉暗撑)LL(JG)连梁(有交叉钢筋)LL(JC)连梁(对角暗撑配筋)

钢筋平法识图的认识总结

钢筋平法识图的认识总结 本学期了解一些关于平法识图的知识,并发现了其应用的广泛性。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平法图解的了解学习,进一步知晓了建筑构件中一些钢筋的配置以及布置方法,进一步了解了有关建筑识图的知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这种所谓"平法"的表达方式,是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的制图规则,直接表示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表示方法。学习平法图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进行分析加以运用,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平法的真正内涵。平法制图适用于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柱、剪力墙、梁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 一、梁平法两种标注: 1.集中标注 (1)梁编号:类型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代号。 (2)梁截面尺寸。当为等截面梁时, 用b×h表示;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 距及肢数时,则不需要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 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 造详图。如φ10@100/200(4),表示直径为10mm的Ⅰ级钢筋,加密区间距为 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四肢箍。 2、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上方,且靠近支座。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6φ25 4/2: 上一排纵筋为4φ25, 下一排纵筋为2φ25。 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 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注写时将角部 纵筋写在前面。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 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 相同时, 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 另一边省去不注。 (2)梁下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下方,且靠近跨中。 梁的集中标注中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贯通的纵筋值时,则不需要在梁 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 下分开。如:6φ25 2/4: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 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 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注写时将角部纵

梁钢筋平法识图及算量入门修订稿

梁钢筋平法识图及算量 入门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最新]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说明

[最新]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说明有了它,看施工图方便多了~ 有了它,看施工图方便多了~ 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 l: 非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lE: 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bw: 剪力墙的厚度 b: 转角处的暗柱的厚度 ln: 梁的净跨度 llE:钢筋的搭接长度 hc: 支座的净宽度 λv: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特征值,计算配筋率时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 360N/mm2,应按360N/mm2计算;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100mm,二级不宜大于150mm。 b: 剪力墙厚度。 bc: 端柱端头的宽度。 bw:剪力墙厚度。 lc: 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图集中表内的数值、1.5bw和450mm三 者的最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 加300mm。

ln: 梁跨度值。 l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l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l: 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ni:梁本跨的净跨值。 hc:暗柱长度。 Hn: 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hc: 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也表示为端柱的宽度。 hw: 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hb: 梁截面高度。 c: 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 各类结构构件名称代码: 1、柱 KZ-框架柱 KZZ-框支柱 XZ-芯柱 LZ-梁上柱 QZ-剪力墙上柱 2、剪力墙 (1)墙柱 YDZ-约束边缘端柱 YZ-约束边缘暗柱 YYZ-约束边缘翼墙柱 YJZ-约束边缘转角柱 GDZ-构造边缘端柱

钢筋平法标注解释

钢筋平法标注 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平法标注钢筋解释

1、06G101-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 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G101-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 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G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email=8@200]8@200[/email]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 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4、06G101-6P61柱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 答:图集中注解第3条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e 和35d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 5、06G101-6 P51页,内容是否与04G101-3的内容相同?还有其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 答: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3中取值除了L0/3以外,还有一个a值来控制的,在-6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 6、06G101-6中是否是取消04G101-3中对a=1.2la+hb+0.5hc的规定? 答:06G101-6中的基础梁在取值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但是,这不代表取消03G101-3中的相关规定,这本图集包含的内容是独基、条基和桩承台,这些和筏板基础是不同的,两本图集可以对照进行学习,但是,不能否定对方的内容。 7、根据06G101-6中的规定:独基底板钢筋起步≦S/2≤75,是并且关系?是否可按计算般的方法起步50计算? 答:二者之间是并且的关系,都要满足的,计算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要求进行计算的,但是,如果计算的双方协商好了,也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计算。施工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规定进行布置的。 8、06G101-6中,为何当双杯口的中间杯壁宽度t5﹤400mm时,设

平法图集常用符号

平法图集常用符号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平法图集常用符号 la:非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laE: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bw:剪力墙厚度 bf:转角处的暗柱的厚度 ln:梁的净跨度 hc:支座的净宽度 λv: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特征值,计算配筋率时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N/mm2,应按360N/mm2计算;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100mm,二级不宜大于150mm。 bf:剪力墙厚度 bc:端柱端头的宽度 lc: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图集中表内的数值、 1.5bw和450mm三者的最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 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 ll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l: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hac:暗柱长度。 Hn: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hc: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也表示为端柱的宽度。hw: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hb:梁截面高度。 Ac: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 KZ-框架柱 KZZ-框支柱 XZ-芯柱 LZ-梁上柱 QZ-剪力墙上柱 YDZ-约束边缘端柱 YAZ-约束边缘暗柱 YYZ-约束边缘翼墙柱 YJZ-约束边缘转角柱

GDZ-构造边缘端柱 GAZ-构造边缘暗柱 GYZ-构造边缘翼墙柱GJZ-构造边缘转角柱 AZ-非边缘暗柱 FBZ-扶壁柱 Q-剪力墙 LL-连梁(无交叉暗撑、钢筋) LL(JC)连梁(有交叉暗撑)(03G) LL(JG)连梁(有交叉钢筋)(03G) LL(JC)连梁(对角暗撑配筋) LL(JX)连梁(交叉斜筋配筋)LL(DX)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 AL-暗梁 BKL-边框梁 JD-矩形洞口 YD-圆形洞口 KL-楼层框架梁 WKL-屋面框架梁 KZL-框支梁 L-非框架梁 XL-悬挑梁 JZL-井字梁 JZL-基础主梁 JCL-基础次梁 LPB-梁板筏基础平板 ZXB-柱下板带 KZB-跨中板带 BPB-平板筏基础平板 SZD-上柱墩 XZD-下柱墩 WZJ-外包式柱脚 MZJ-埋入式柱脚 JK-基坑 HJD-后浇带 LB-楼面板 WB-屋面板 YXB-延伸悬挑板 XB-纯悬挑板 ZSB-柱上板带 KZB-跨中板带 JQD-纵筋加强带 HJD-后浇带 ZMx-柱帽 SJB-局部升降板 JY-板加腋 BD-板开洞 FB-板翻边 TY-板挑檐 Crs-角部加强筋 Cis-悬挑阴角加强筋 Ces-悬挑阳角放射筋 Rh-抗冲切箍筋 Rb-抗冲切弯起筋 DJj-普通独立基础阶形 DJp-普通独立基础坡形

钢筋平法讲解

钢筋平法计算手册 第一章钢筋计算相关知识 一、“平法”基本原理 “平法”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 基础结构、柱墙结构、梁结构、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和相对完整性。 1、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2、关联性: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板以梁为支座→板与梁关联; 3、相对完整性:基础自成体系,柱、墙自成体系,梁自成体系,板自成体系。 二、“平法”应用原理 1、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 2、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 3、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主要是节点构造和杆件构造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 正是由于“平法”设计的图纸拥有这样的特性,因此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首先结合“平法”的基本原理准确理解数字化、符号化的内容,才能正确的计算钢筋工程量。 三、钢筋计算原理 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其最终原理就是就算钢筋的长度。如(图1) (图1)

四、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GB50010-2002 注:表中直径d=8.2mm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仅适用于有纵肋的热处理钢筋 五、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GB50010-2002

注: 1、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直接由本表确定抗震等级;其他设防类别的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调整设防烈度后,再按本表确定抗震等级; 2、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设防烈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3、框架-剪力墙结构,当按基本振型计算地震作用时,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框架部分应按表中框架结构相应的抗震等级设计; 4、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应按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确定其抗震等级。 六、混凝土保护层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七、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03G101-1P34

施工图上常用符号大全

施工图纸常用的符号集锦 2018-03-08广联达造价圈广联达造价圈 一、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 la :非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laE :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 bw :剪力墙的厚度。 bf :转角处的暗柱的厚度。 In :梁的净跨度。 IIE :钢筋的搭接长度。 he :支座的净宽度。 Av: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特征值,计算配筋率时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N/mm2 ,应按360N/mm2 计算;箍筋或拉筋沿竖 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100mm ,二级不宜大于150mm 。 bf :剪力墙厚度。 be :端柱端头的宽度。 bw :剪力墙厚度。

1c :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图集中表内的数值、 1.5bw 和450mm 三者的最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 。 In :梁跨度值。 lae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ie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II :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Ini :梁本跨的净跨值。 hac :暗柱长度。 Hn :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hc :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也表示为端柱的宽度。 hw :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hb :梁截面高度。

Ac :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

、各类结构构件名称代码1、柱 KZ——-框架柱 KZZ —-框支柱 XZ——芯柱 LZ -梁上柱 —— QZ - 剪力墙上柱 2、剪力墙 (1 ) 墙柱 YDZ —-约束边缘端柱YAZ —-约束边缘暗柱YYZ ——约束边缘翼墙柱YJZ —约束边缘转角柱

钢筋符号讲解及识图入门

钢筋符号表示方法及试图方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