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0届高三语文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上海市2020届高三语文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上海市2020届高三语文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上海市2020届高三语文七校联考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总分

同学们,严肃考风考纪,树立优良学风,祝大家取得优良成绩。

上海市2015届高三七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南模、复兴、延安、上师大附中、向明、建平、七宝)一、阅读(80分)

㈠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

①“城镇化”或者准确地说是“新型城镇化”,无疑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又一曲雄浑交响。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而言,也必定是一道亟待回应和破解的时代难题。

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城镇化进程中保护“非遗”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维护非遗所以承续发展的“文脉”不被切断,如何保障非遗所以形成和传续的各种必需的生态要素不被破坏。传承和保护非遗,说到底,无非是使不同的非遗类型上合天时,下接地气,左右逢源,持续发展。

③学术层面,最早使用“城镇化”概念这一概念的,是西班牙工程师A.Serda。他在1867年出版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用这一概念来描述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到了20世纪,这一名词被世界范围的多数学者所使用;70年代后期,引入中国学术界并被接受。

④现阶段我国政策层面的“城镇化”概念,是2014年3月17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中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并在“指导思想”中明确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即“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为此强调: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这就为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尤其是“非遗”保护,确立了准则,指明了方向。

⑤曲艺作为“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植被依托或者说文化基础,乃是各地的方言。不同曲种“说唱”表演的特殊美感包括语言叙述和唱腔曲调,都是从形成地及流布地的方言土语中提炼升华、创造生成的。换言之,没有方言,就没有曲艺的独特性、曲种的丰富性。

⑥当今时代日益加剧的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趋势,包括中国正在进行的

2019年上海市高考信息卷(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信息试卷(一) 一、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 (1)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位卑则足羞,_____。()《师说》) (3)柳永《八声甘州》中“_____,_____”两句描写花叶凋零,感叹自然美景随着时光流逝而消歇。【答案】(1). 黄沙百战穿金甲(2). 官盛则近谀(3). 韩愈(4). 是处红衰翠减(5). 苒苒物华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穿、盛、谀、苒、休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2.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小周毕业多年后邂逅当年同窗好友,感慨地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吴先生面对争强好胜、惹是生非的小孙子,谆谆教诲道:“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C.郑老师深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道,因此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D.王助理的方案被领导否定,心情郁闷,同事安慰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2)下面是某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讲话,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_____ A.男生寝室昨晚熄灯后聊天,希望你们既往不咎,改正错误。 B.本周艺术节大家群策群力取得年级第一好成绩,可喜可贺。 C.小刘同学尽管早晨迟到,但原因他帮助邻居,值得见谅。 D.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问题尽管提出,我定会鼎力相助。

-广东省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卷

广东省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卷(2007.8)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必考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模.棱摹.拟落寞.莫.逆之交顶礼膜.拜 B.扉.页菲.薄斐.然匪.夷所思蜚.短流长 C.诋.毁底.蕴邸.所低.首下心砥.柱中流 D.搁.浅奶酪.贿赂.洛.阳纸贵一丘之貉.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 ....,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B.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 C.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体无完肤 ....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D.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 ....,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国家有关部门的____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____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 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____着饱满的生气。 A.监测私自充斥 B.监控擅自充斥 C.监测擅自充溢 D.监控私自充溢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我国的出口棉布受各国顾客欢迎。 B.我们不能把开会积极发言作为衡量一个人政治觉悟高低的标准。 C.一辆越野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在蜿蜒曲折的环山公路上疾驰。 D.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而成的。 文言文阅读。 蛴对 (明)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2018·1·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其二)》) 2、,尘暗旧貂裘。(《诉衷情》) 3、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4、,弛担持刀。(《狼》) 5、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霜”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 7、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狂”在这里不是狂妄、疯狂,而是有“激情”“豪情壮志”的意味。 B、作者在云中以孙权、魏尚自比,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C、“酒酣胸胆尚开张”表明词人在尽情畅饮之后胸襟开阔,更显豪情。 D、词中描写了出猎情景,抒发了作者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迈气概。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岳阳楼记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选文作者是(朝代)的。(2分) 9、选文①、②段凑够听觉角度描写的句子分别是、。(3分) 10、“或异二者之为”中“异”的内涵是 (4分)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三校联考2021届高三数学期末试题

2021届高三侯.新.运三校联盟第三次联考 暨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1,2,3A =,{}|2B x x =≥,则A B ?=() A .{}1,2,3B.{}2C.{}1,3D.{} 2,32..已知i 为虚数单位,复数z 满足23i 1z --=,则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高一某班有5名同学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三个不同社区服务小组,每个小组至多可接该班2名同学,每名同学只能报一个小组,则报名方案有() A.15种 B.90种 C.120种 D.180种 4.已知b a ,为不同直线,βα,为不同平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a ⊥α,b ⊥a ,则b ∥α B.若b a ,?α,a ∥β,b ∥β,则α∥β C.若a ∥α,b ⊥β,a ∥b ,则α⊥β D.若α∩β=b ,a ?α,a ⊥b ,则α⊥β 5.函数y =x 2e |x |+1(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图象大致是() 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航天等众多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假设某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过程中,其含量P (单位:贝克)与时间t(单位:天)满足函数关系3002 )(t p t p -?=,其中P 0为t=0时该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已知t=15时,该放射性同位素的瞬时变化率为10 2ln 23-,则该放射性同位素含量为4.5贝克时衰变所需时间为()A.20天 B.30天 C.45天 D.60天 7.如图,AB 是单位圆O 的直径,点C ,D 是半圆弧AB 上的两个三等分点,则AC →·AD →= () A.1 B.3 2 C.3 2 D.3

上海市2018年静安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心整理

上海市2018年静安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心整理 2018.05 一、积累应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5分) ⑴总为浮云能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_____ 《登金陵凤凰台》)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论语》)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过三种之境界”,其中形容第二种境界的 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 按要求选择。(5分) (1)卓不凡同学恃才傲物,好友想写一句话劝诫他,以下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欧阳修)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 C.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葛洪) D.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2)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①银行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原则,规范地[甲]?过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 ②教师职业的性质不明确,其特点也会不明确,不仅给教师带来[乙],也给管理带来了困难。 A. [甲]透露[乙]疑惑, B. [甲]披露[乙]困惑 C. [甲]披露[乙]疑惑 D. [甲]透露[乙]困惑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中国怎样成了中国人的中国 ①公元前7500年左右,中国开始出现农作物和家畜,还有陶器和打磨的石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动植物驯化中心之一。中国广大的幅员和生态的多样性造就了许多不同的地区性文化。在公元前第四个千年 期间,这些地区性文化在地理上扩张,它们开始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相互融合。文化多样性地区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而交战的酋长管辖地之间的激烈竞争推动了规模更大、权力更集中的国家的形成。 ②虽然中国的南北梯度妨碍了作物的传播,但这种梯度在中国不像在美洲或非洲那样成为一种障碍,因为中国的南北距离较短;同时也因为中国的南北之间既不像非洲和墨西哥北部那样被沙漠阻断,也不像中美洲那样被狭窄的地峡隔开。倒是中国由西向东的大河(黄河、长江)方便了沿海地区与内陆之间作物和技术 的传播,而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广阔地带和相对平缓的地形最终使这两条大河的水系得以用运河连接起来,从而促进了南北之间的交流。所有这些地理因素促成了中国早期的文化和政治统一,而西方的欧洲虽然面积和中国差不多,但地势比较高低不平,也没有这样连成一体的江河,所以欧洲直到今天都未能实现文化和政治 的统一。 ③在中国,有些新事物是由南向北传播的,尤其是铁的冶炼和水稻的栽培。但主要的传播方向是由北向

南昌市三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南昌市三校联考(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高三试卷 语文 命题:南昌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审题:南昌一中章慧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肺痨.(ráo)自诩.(yǚ)糟粕.(pò)残羹冷炙.(zhì) B.症.(zhēng)候赋予.(yǔ)讣.告(bù)前合后偃.(yǎn) C.推衍.(yǎn)炮.(páo)烙要挟.(xiá)撒手人寰.(huán) D.教诲.(huì)连累.(lěi)拓.(tà)本封狼居胥.(x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迄今找碴烂摊子走头无路 B.祛除纶巾泼脏水翻云覆雨 C.寒蜩放涎撑场面自鸣得意 D.半晌杜撰摆架子通情达礼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前,很多地方都兴起了修复中国传统文化书院的热潮,其目的之一在于,用国学中的精华部分启发“90后”,使这些年轻人无时无刻不能忘掉国学经典中的人生哲理。 B.庐山西海风景区围绕加快发展和环境保护两大主题,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推动景区从“观光型”向“休闲型”,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的旅游目的地。 C.其实,反对派从今年早些时候就开始在网上举行有关“让普京下台”的请愿活动,称他们把目标对准普京的原因在于他是“只为一小撮官员和寡头服务,将整个国家引向死胡同的”政治体制的关键人物。 D.各级工会要准确把握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发挥自身充分的优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为建设富裕、秀美、和谐的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11岁时,他给白城子一家地主老张家放牛;13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官升了一级”,给老张家放马了。 B.动物的游戏行为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C.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污染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 白,则是混蛋。 D.这孩子看上去有十五、六岁的样子,本应该读书的他却早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 法。。。。。,,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他还主张读书是为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文人 ③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④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 ⑤他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⑥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

湖北省武汉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三校联考九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2份) - 副本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湖北省武汉市三校联考九年级期中考试数 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设是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值是() A. B. C. D. 3.已知二次函数y=mx2+x+m(m-2)的图像经过原点,则m的值为() A. 0或2 B. 0 C. 2 D. 无法确定 4.有两个直角三角形纸板,一个含45°角,另一个含30°角,如图①所示叠放,先将含30°角的纸板固定不动,再将含45°角的纸板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使BC∥DE ,如图②所示,则旋转角∠BAD的度数为() A. 15° B. 30° C. 45° D. 60° 5.某班同学毕业时都将自己的照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表示留念,全班共送1035张照片,如果全班有x名同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A. x(x+1)=1035 B. x(x﹣1)=1035 C. 2x(x﹣1)=1035 D. 2x(x+1)=1035 6.抛物线y=ax2+2ax+a2+2的一部分如图所示,那么该抛物线在y轴右侧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 A. (0,0) B. (1,0) C. (2,0) D. (3,0)

7.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把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把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依此类推,得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P 2020的坐标为() A. (4039,-1) B. (4039,1) C. (2020,-1) D. (2020,1) 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实数根,若k为非正整数,则k等于() A. B. 0 C. 0或﹣1 D. ﹣1 9.如图,DABC 和DDEF 都是边长为2 的等边三角形,它们的边BC,EF 在同一条直线l 上,点C,E 重合.现将DABC 沿直线l 向右移动,直至点B 与F 重合时停止移动.在此过程中,设点C 移动的距离为x ,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则y 随x 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10.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 为,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②;③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④当时,y随x增大而增大;⑤若t为任意实数,则有,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完整版)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高三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装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双调·______·远浦帆归》) (2)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时空转换表现情感转折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挂在戏台上的是( )。(2分) A.辨忠奸不外人情天理,思果报即在目见耳闻。 B.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C.怒骂笑啼皆学问,悲欢归去尽人情。 D.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2)阿尔法狗在业内的影响力并不像在大众中那么大。因为在人工智能领域每个方法都有局限性,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神秘感也就和现在的这些疑惑和担忧一起,烟消云散了。(3分) A.等到对新出现人工智能的每个部分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时 B.所以对人工智能每个新出现的部分都有十分清晰的了解时 C.但是对人工智能的新出现的每个部分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D.虽然对新出现的每个人工智能的部分都有十分清晰的了解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诗与城市 孙琴安 ①诗人居住城市,在城市生活,天天面对城市,很自然地便会以城市为题材,写城市的诗也就日渐增多。难怪近些年来城市诗的观念不止一次地被提出, 诗与城市的关系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如果从文学渊源上来说, 诗与城市的关系远不如小说密切。最初的诗多采自乡村田间,在古希腊则有“牧歌”,或称“田园诗”.而最初的小说则来自“街谈巷语”,天生就与城市有关,与城市并存共盛,无论是唐宋间的“说话人”,宋元间的“话本”,还是明代的“拟话本”,即“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如《三言》《二拍》等,都是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而在城市中产生的。至于近现代报刊杂志在城市的发轫,以及报纸所辟出的“小说林”、“小说连载”之类,也都是为了满足市民的需要而应运而生的。可以这样说:中国小说发展的每一步,都与城市有关。而诗歌却无这般幸运。随着城市的愈加发达,对诗的挑战会越大,对小说则更有利。 ③因为小说的艺术要件是人物和故事,而城市正是各种人群的聚集地,与人有关的各种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故小小说家入城,如鱼得水,有着写不完的人物与故事。难怪巴尔扎克面

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语文三校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追溯其根源,不能不提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单纯的发明创造不是创新,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由此将生态创新定义为:“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即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 生态创新这一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时代特点紧密相关。当前,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担。生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于取得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包括一个国家范围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公平和国家之间的公平,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单位资源消费量为人口创造的福利最大化;同时,它又排斥平均主义,过度的平均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代际公平涉及的是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数量上要至少保持稳定,在质量上要求不至于发生代际退化。 单就环境与资源而言,不公平问题还可上升到更深的层次。首先,在不同阶层之间,一方面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会更多地关心生存问题,对保护环境资源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广泛的掠夺性开发和普遍的短期行为。其次,发达国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本质上是对其他国家环境权益的剥夺,而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两难之中。很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生态创新是重要的途径。当然,生态创新也并非万用万灵,需要决策者们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应对处理。 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统治了地球长达200多年。它是众多造成当代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根源。所以,要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改变传统的主奴关系,确立尊重与爱护自然的观念。其次,环境质量具有消费性,因此在评价生活质量的时候,必须要将环境质量考虑进去。对公众而言,除了学法、懂法、守法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社区公益性的环保组织或协会,维护自身环境利益。最后,在生态创新前提下,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财富观也应更新为生态财富观。这是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财富观的本质区别。 (摘编自高文杰等《生态创新的几个基本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创新是结合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创建的新的社会理论。B.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来解决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1.(15分)默写 (1)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 (2),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青山绿水,。(白朴《天净沙?秋》) (4),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月上柳梢头,。(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4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居士。 (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3.(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似与游者相乐。 (3)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 【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而极.爱才 ②嘱易.新帽过年 (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 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 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 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 (3)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 二、现代文(40分)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二十三校联考中考数学模拟试卷(4月份)解析版

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二十三校联考中考数学模拟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6分) 1.(3分)在0、、﹣2、﹣1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2B.﹣1C.0D. 2.(3分)马大哈做题很快,但经常不仔细,所以往往错误率非常高,有一次做了四个题,但只做对了一个,他做对的是() A.a8÷a4=a2B.a3?a4=a12C.a5+a5=a10D.2x3?x2=2x5 3.(3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4.(3分)由吴京特别出演的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自今年1月放映以来实现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票房有望突破50亿元,其中50亿元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元. A.0.5×1010B.5×108C.5×109D.5×1010 5.(3分)如图,直线a∥b.将一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置于直线b上,若∠l=28°,则∠2的度数是() A.108°B.118°C.128°D.152° 6.(3分)下列立体图形中,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A.B. C.D. 7.(3分)下表来源市气象局2019年3月7日发布的全市六个监测点监测到空气质量指数(AQ)数

据 监测点福田罗田盐田大鹏南山宝安 AQI595917134638 质量良良优优优优上述(AQI)数据中,中位数是() A.15B.42C.46D.59 8.(3分)在2018﹣2019赛季英超足球联赛中,截止到3月12号止,蓝月亮曼城队在联赛前30场比赛中只输4场,其它场次全部保持不败.共取得了74个积分暂列积分榜第一位.已知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设曼城队一共胜了x场,则可列方程为() A.3x+(30﹣x)=74B.x+3 (30﹣x)=74 C.3x+(26﹣x)=74D.x+3 (26﹣x)=74 9.(3分)定义: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与腰的比叫做顶角的正对,顶角A的正对记作sadA,即sadA =底边:腰.如图,在△ABC中,AB=AC,∠A=4∠B.则cos B?sadA=() A.1B.C.D. 10.(3分)如图仔细观察其中的两个尺规作图痕迹,两直线相交于点O,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EF是△ABC的中位线 B.∠BAC+∠EOF=180° C.O是△ABC的内心 D.△AEF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的 11.(3分)如图,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开口向下,且经过第三象限的点P.若点P的横坐标为﹣1,则一次函数y=(a﹣b)x+b的图象大致是()

2018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要求填空。(5分) (1)子日:“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意动林泉,使人心胆战。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数十年,深受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艺术可以 保持对于时代的必要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 他们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 但更为普遍而真实的是 而是说作为一种抵抗方式 A. B. C. D.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自怒哀乐的经济逻辑熊秉元 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我们先从简单的例于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总还是家人,血总是浓于水;可是朋友被得罪了,可能就不再是朋友了,甚至会变成敌人,因此,无需掰指头加减计就知道,得罪朋友成本高而效益低,得罪家人则不然。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会去彼取此。 可是,另一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得罪朋友时,不大会有罪恶感;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负罪感往往很重,这同样不难解释。传统社会里,家庭要发挥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等功能,家人一起面对自然和社会的考验,一起度过天灾人祸。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紧密,才能同舟共济。使关系紧密,最好在观念上发展出支持伦常结构的对应条件,“父慈子孝”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2019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中山纪中、深圳外国语、广州执信2019届毕业班 语文科三校联合考试试卷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咋.呼/咋.舌阜.盛/ 馥.郁惟.妙惟肖/娓.娓动听 B.棱.角/菱.角扑朔./追溯.载.舟覆舟/载.入史册 C.皮癣./苔藓.隽.永/镌.刻刚愎.自用/无裨.于事 D.训诂./沽.酒徜徉./佯.装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据说短信拜年,已成为与吃年饭、看春晚并列的春节三件大事。同一时间里,祝福短信便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铺天盖地的散播。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内容大同小异,相互抄袭,人云亦云,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有专家认为,虽然转发短信内容多姿多彩,但人们更容易被原创的温暖与真诚打动。 A.铺天盖地 B.人云亦云 C.不厌其烦 D.多姿多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同期举办“未来之声”活动,将邀请来自各经济体的约百名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来参加。 B.季羡林老先生即使在病榻,仍然忆往述怀,思考人生,写下了富有思想性的佳作《病榻杂记》,完全可以说是季老“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 C.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欣赏者要自己体悟,一经点破,那含蓄蕴籍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 世博会结束后,主题馆将改为标准展览场馆,与世博中心、星级酒店等一起组成能适应举办展览、承接会议需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村道旁、树荫下,,;长弄里、街梢 头,,;商邑中、闹市 处,,。 ①江南乡村粗茶淡饭的日子因此有了一份知足的踏实和依靠 ②朱漆的井栏护立诸多大小不一的水井 ③江南古镇荣辱不惊的岁月藉此平添几许鲜活的滋润和热闹 ④粗朴的麻石围起一圈圆圆的土井 ⑤江南旺埠车马川流的繁华仗此更具踌躇的厚实和轩昂 ⑥凉润的青砖砌出一口悠悠的老井

上海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分类汇编 诗词赏析专题

诗词赏析专题 长宁区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 A.何所营:做什么用 B.翩翩两骑:轻快洒脱的两位骑兵 C.驱将:赶着走 D.充炭直:抵充一车炭的价格 7、作品描述了卖炭翁__________的经过,揭露了(两个字)的弊端,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的深切同情。(3分) 答案 6、B 7、辛勤劳动所得终被掠夺一空宫市劳动人民 徐汇区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 ...一项是()(2分) A. “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日景象。 B. “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勾起旅人的向往之情。 C. “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 D. “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答案 6. (2分)马致远 7.(2分) A 松江区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人通过描绘沧海的景象,抒发了的雄心壮志。(2分) 7.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东临”两句既点明“观”的位置,又有“君临天下”的气势。 B.“水何”两句既有大海的动静相称,又勾勒了大海的辽阔壮观。 C.“树木”四句虚写山岛与海水的景象,表现其不息的生命活力。 D.“日月”四句想象大海吞吐星辰的景象,表现诗人旷达的胸襟。 答案 6.统一中原建功立业 7. C 崇明县 (二)古诗理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上海高三语文上海市高三语文质量测试(C)

上海市高三语文质量测试(C)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7题(18分) 《生活空间》的人文精神 黄书泉 ①我不太了解电视界对“人文精神”讨论的反应与评价,但作为具有现代学术文化素养的电视人,思想文化界的这场讨论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当代某种新的文化背景和电视话语资源,也从立场、态度、主体意识等方面不同程度地侵染、影响着他们所从事的电视文化活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中的《生活空间》栏目,证实了我的推测。从这个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主旨的栏目里,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体现在创意、编导、制作中的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人文精神。这就是:为普通老百姓画像、立传,关注小人物的命运,挖掘、揭示平凡的人内在的精神价值。在《权力的眼睛》一文中,福柯说:“新闻界,这一十九世纪的重要发明,把观看的政治的所有的乌托邦性质发挥得淋漓尽致。”《生活空间》在给表现对象界定时,以“老百姓”来替代“人民”与“大众”,这一话语的转变本身就是对新闻领域大叙事的政治乌托邦和时尚文化乌托邦的一种解构,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的立场态度,即民间立场和世俗关怀。 ②事实上,《生活空间》开播几年来,出现在荧屏上的不是作为某种政治类的代表或群体大众的符号,而都是生活原生态中的“这.一.个.”:他们的政治、经济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差距很大,但从对人的关注立场来看,他们又都是普通的、有血有肉的人,有着人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优点与弱点,欢乐与痛苦,需求与欲望,高尚与平庸,有着相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8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 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青山绿水,。(白朴《天净沙·秋》) 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月上柳梢头,。(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居士。(2分)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2020届高三数学三校联考试卷

2020届高三数学三校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01(3 1 <≤-=+x y x 的反函数是…………………………………………………( ) A .)0(log 13>+=x x y B .)0(log 13>+-=x x y C .)31(log 13<≤+=x x y D .)31(log 13<≤+-=x x y 2、在ABC ?中,“?>30A ”是“2 1 sin >A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x f 为偶函数并在),0(+∞上是减函数,若0)2(=f ,则 0) (+ a f a f B .)6 5()12 (π π + =+ a f a f C .)6 5()12(π π+ <+a f a f D .与?和a 有关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