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课题2 氧气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

3.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

4.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

【课前预习】

1.凭借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只要是与氧气相关的内容都可以)

2.在大家罗列了有关氧气的很多内容后,我们能否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呢?

【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1、氧气的物理性质:(出示一瓶氧气。)

【讨论交流】①请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②想一想,氧气有味吗?③氧气溶于水吗?

④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气味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小贴士:此方法通常用于氧气区别于其它气体的鉴别。

【交流讨论】

1.物质的燃烧与氧气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怎样解释物质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不同?

2.①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起什么作用?

②集气瓶底为什么要先放少量水?

③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里燃烧,这说明了什么?

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发现这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1、化合反应:或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反应。(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讨论交流】

1.请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此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为什么?

3.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必须是两种物质吗?

2、氧化反应:物质和_______发生的反应。(不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特征反应。)【注意事项】

1.在氧化反应概念中,氧指氧元素,包括氧气,也包括化合物中的氧元素,不能将概念中的氧改为氧气,会缩小氧化反应的范围。

2.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3.氧气在氧化反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讨论交流】

1.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下列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1)碳 + 氧气二氧化碳(2)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

(3)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4)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3.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吗?

4.在什么情况下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一定是氧化反应呢?

【小结】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在这种情况下的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的化合反应也一定是氧化反应。

3、缓慢氧化

【讨论交流】人呼出的氧气比吸入的氧气少,说明氧气参加了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属于氧化反应,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都有氧气参加,也属于氧化反应,它们与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小结】1.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虽也有_______过程,但很不容易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

2.燃烧与缓慢氧化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氧化反应:⑴_______ ,如

⑵_______________ ,如。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P36.1~6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对氧气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C.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火焰产生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都能发生,其中既属于化合反应有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镁+氧气→氧化镁

D.氢气+氮气→氨气

3.下列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1)、硫+ 氧气二氧化硫(2)、铝+ 氧气氧化铝

(3)、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4)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5)、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6)氢气+氧气水

化合反应_______;氧化反应________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__________。

4.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___进行(填“能”或“不能”).

(4)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__________;

②在空气中____(填“易”或“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____燃烧。

5.在下列变化中: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E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F.加热水。

(1)有火焰产生的是____________;(2)有水雾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

(3)有白烟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4)有白光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_;

(5)属于氧化反应的____________;

【中考直通车】

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7.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没有氧气参加的是

A.电灯发光 B.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C.食物腐烂 D.金属器皿锈蚀

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9.小明同学在中考实验专项复习时发现一些燃烧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试回答:硫在氧气中燃烧和红磷燃烧法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各是什么?你还能想到什么实验也需要在瓶中预先装少量水?

【拓展延伸】

10.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一瓶是氮气,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如何鉴别它们?

11.现有一集气瓶,想要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请你写出最简便的测量方法。

【作业布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课题2 氧 气 一、氧气的性质:1. 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 色 味的气体;密度 空气 溶解性:氧气 溶于水 改变条件:氧气 → 液氧 → 固态氧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的检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 氧气可使 . 文字表达式 化学式表达式 . 如果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现象 ,这说明 , 实验室用 检验氧气。 ⑵硫与氧气反应 实验2-2硫在空气中燃烧: 操作步骤:在燃烧匙中放少量硫粉,点燃后伸入充满氧气且底部有较多量水的集气瓶中(如 图所示)。观察到实验现象后,立即将燃烧匙浸入瓶内水中。硫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 ① ;② ;③生成 的 。 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① ;② ;③生成 的 。 文字表达式 化学式表达式 . 【讨论】1.拓展实验: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 化学式表达式 . 木条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 中的 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 的含 量,氧气含量 ,燃烧越 。 铁与氧气反应:实验2- 3 操作步骤:把铁丝绕成螺旋状 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系在 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氧气的并事先盛有少量水集气瓶中;

注意事项1、火柴即将燃尽时才能伸入集气瓶 2、集气瓶底事先铺少量的水或细沙 【现象】①剧烈,;②放出;③生成。 文字表达式化学式表达式 . 讨论:(1)铁在空气中能不能燃烧?为什么? ,因为空气中的没有的含量. 想一想,能用铁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为什么? ,因为不能燃烧,根本无法做实验 (2)做这个实验时,为了实验成功,铁丝上系一根火柴棒,目的是什么? 铁丝,火柴 燃烧提高铁丝的温度,使铁丝达到燃烧所需的. (3)实验时需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增大与的,使铁丝燃烧更. (4)为何要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防止火柴燃烧. (5)在做这个实验时,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为什么?防止溅落,使瓶底. [总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①铁丝要弯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 面积,使铁丝燃烧更剧烈;②铁丝末端系上一根火柴,是利用火柴燃烧提高铁丝的温度,使 铁丝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③瓶底铺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集 气瓶炸裂。 【结论】P35 ⑴氧气的性质。具有. ⑵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 含量越,燃烧越,即物质的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成。 注意:氧气燃烧,只是(即) 例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硫在 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大量的热 【讨论】1.氧气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全册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2.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 【课前预习】搜集有关水资源和节水的资料。可以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途径搜集。 【情境导入】“长寿村之谜”:于都县小溪乡坳下村总人口200多人,百岁老人三四个,80岁以上的习以为常,双胞胎五六对。这是什么原因呢?(2010年4月《赣南日报》)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第59页至61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__________被水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______; 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______;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_____种; 2.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位,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_______,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地区)是______; 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____。 3.世界水日是__月___日。 4.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____,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_____水调往北方。 【归纳小结】小组内交流讨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储水 地球上总储水量约为 1.391×1018m 3 ,地球表面约 %被水覆盖──“水球”。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为:(如图) 2.水资源概况:总水量 ,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 。 3.海洋水: ⑴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 %; ⑵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 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⑶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4.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且分布不均匀。 【阅读】课本第61页至6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 2.水体污染是指什么?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3.如何节约用水?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归纳小结】小组内交流讨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中国节水标志

九年级上册化学 课题2《氧气》练习题

课题2 氧气练习题1. 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B.氮气 C. 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现象或变化与氧气无直接关系的是() A. 春季潮湿环境中金属锈蚀 B. 夏季食物腐败 C. 秋季山林着火 D. 冬季河水结冰 3. 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l/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4. 下列制取氧气的操作,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A. 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

B. 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C. 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高锰酸钾 D. 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 放在桌面上 5. 在图所示的装置中放有金鱼藻,用该装置可 以收集到某种气体。 下列对该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不易溶于水 C. 铁能在该气体中燃烧生成三化二铁 D.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 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D. 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7. 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 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一等奖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一等奖 2015-12-04 12:29 2086次 地区:江苏省 - 盐城市 - 射阳县 学校:射阳县黄沙港初级中学 课题2氧气初中化学人教2011课标版 本节内容是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二氧气第一课时,包含了氧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两部分内容。教材将其安排在空气的成分之后,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与教材内容的系统性。 本节教材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闻气味,总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木炭、硫和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反应现象的对比,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通过化学实验和小组讨论,学习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教材知识层层深入,符合初中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 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气体,但对它的性质并未做过系统的研究。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深入地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这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于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利用实物观察和实验演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推理与归纳的能力。 教学中一定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1、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描述氧气与木炭、硫和铁丝反应的实验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理解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能根据化学方程式实行简单的计算,并做到格式规范。 学习导航: 一、课前自主学习、 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计算:18克水通电分解,能够得到氧气和氢气各多少? 二、导入新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能够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有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能够增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实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 三、自主互助学习、展示提升 学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实行相关的计算 例1:加热6克KMnO4,可得氧气几克? 1、设未知量; 2、准确写出方程式并配平; 3、找出相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明写出答案。 练一练:工业上用煅烧石灰(CaCO3)可制生石灰(CaO)和CO2,如要制取10吨氧化钙,需要CaCO3多少吨? [练习]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注意格式,书写规范 三、课堂小结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四、反馈练习: 1、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和生成物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2、3克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等质量的物体使之完全反应,得到O2最多的是( ) A、KClO3 B、KClO3和MnO2混合物 C、HgO D、KClO3和KMnO4混合物 4、现有H2和O2共10克,点燃使之充分反应,生成7.2克水,则反应前O2质量可能是( ) A、0.8g B、3.6 g C、6.4 g D、9.2 g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O2 (1)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制8克O2,最少需要KMnO4质量为________g。 (3)该反应完全后,剩余混合物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6、原煤中含FeS2,与O2高温下生成SO2和氧化铁,SO2污染空气。 (1)FeS2和O2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燃烧含FeS2 5.7%的原煤1000Kg,能产生SO2_________Kg。 7、(课后思考) 有一种含CaCO3和CaO的混合物,其中Ca%=50%,取此样品16克,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固体全部溶解生成Ca(OH)2,则Ca(OH)2质量为 A、3.7g B、7.4g C、14.8g D、22.2g 5.56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 6. 12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 课堂小结:学完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课题2 氧气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 3.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 4.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 【课前预习】 1.凭借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只要是与氧气相关的内容都可以) 2.在大家罗列了有关氧气的很多内容后,我们能否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呢? 【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1、氧气的物理性质:(出示一瓶氧气。) 【讨论交流】①请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②想一想,氧气有味吗?③氧气溶于水吗? ④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气味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小贴士:此方法通常用于氧气区别于其它气体的鉴别。

【交流讨论】 1.物质的燃烧与氧气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怎样解释物质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不同? 2.①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起什么作用? ②集气瓶底为什么要先放少量水? ③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里燃烧,这说明了什么? 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发现这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1、化合反应:或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反应。(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讨论交流】 1.请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此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为什么? 3.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必须是两种物质吗? 2、氧化反应:物质和_______发生的反应。(不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特征反应。)【注意事项】 1.在氧化反应概念中,氧指氧元素,包括氧气,也包括化合物中的氧元素,不能将概念中的氧改为氧气,会缩小氧化反应的范围。 2.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3.氧气在氧化反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讨论交流】 1.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下列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1)碳 + 氧气二氧化碳(2)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 (3)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4)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3.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吗? 4.在什么情况下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一定是氧化反应呢? 【小结】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在这种情况下的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的化合反应也一定是氧化反应。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9.3环境污染的防治学案

第9章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 2.了解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和防治措施,知道赤潮、水华的成因和危害; 3.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性和有用性,知道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 4.认识中国环境保护标志和物品回收标志,了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用实验探究并认识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学习难点】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你所知道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它们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2.你知道右图所示标志吗?它有哪些寓意?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认识空气质量对我们重要性 阅读P107-110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空气污染? 3.空气质量报告中五个等级对应的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有哪些? 4.当今十大环境问题中,、、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1). 根据P110【活动与探究】 ①了解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②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2)臭氧层空洞

①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 ②臭氧层被破坏的危害 ③解决的方法: (3).温室效应 ①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②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 ③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活动二、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阅读P111-113完成下列问题 2.水污染的危害: ⑴危害人体健康:被污染的水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⑵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水 华”、赤潮等现象;⑶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 3.水的净化方法、、、等 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 活动三、认识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的意义 阅读P111-113完成下列问题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2.右图是什么标志?怎样理解垃圾也是一种资源? 、、 3.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2.水的污染源是什么?如何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3.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4.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课题2 氧气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2 氧气教学案(新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 3.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 4.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能力3.初步建立起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和合理顺序,学习沿着知识的内在脉络进行学习的初步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3.对学生进行“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辨证规律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让学生体验到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打一化学物质名称。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33,完成下表: 【合作探究】 一.氧气的性质 小结:此方法通常用于氧气区别于其它气体的鉴别。

2.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3]及[2-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学生思考讨论]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可以看出:(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2)某些空气里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中燃烧,这说明氧气的化学性 质。 2、做硫磺燃烧时,(1)集气瓶底预先放了一些水,为什么? (2)实验结束时,燃烧匙应浸入水中,为?什么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1)、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水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柴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何火柴快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铁丝为何要绕成螺旋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发现这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1、化合反应:或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反应。(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讨论交流 (1).请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此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为什么? (3).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必须是两种物质吗? 2、氧化反应: 物质和_______发生的反应。(不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特征反应。) 3、注意: (1).在氧化反应概念中,氧指氧元素,包括氧气,也包括化合物中的氧元素,不能将概念中的氧改为氧气,会缩小氧化反应的范围。 (2).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3).氧气在氧化反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4、讨论交流 (1).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下列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A、碳 + 氧气二氧化碳 B、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3).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吗? (4).在什么情况下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一定是氧化反应呢? 归纳: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在这种情况下的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在这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整理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研讨: 1、什么是化学? 【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化学的发展历史 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 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

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 A.3000多种 B.1000多种 C.30多种 D.100多种 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教学后记: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I)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2课时)》学案(新版) 沪教版(I) 【学习目标】1、了解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延长材料使用时间,减少资源消耗的措施,特别是铁资源的保护; 3、了解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重点】1、了解延长材料使用时间,减少资源消耗的措施,特别是铁资源的保护; 2、了解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难点】1. 铁生锈实验总结出铁生锈的条件 2.铁资源的保护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①碳酸氢铵是色固体,将少量的碳酸氢铵固体放入足量 的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现象是 ,说明碳酸氢铵溶于水。 ②取少量的碳酸氢铵固体放入蒸发皿中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可观察到的现 象。说明碳酸氢铵 易分解。 ③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加热碳酸氢铵,可以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是 。 (提示: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物有哪些? 思考2: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将导管从烧杯中取出, 还是先熄灭酒精灯?为什么? 小结:加热碳酸氢铵的文字表达式为 【新知导学】: 化学帮助我们物质; 化学指导人类资源; 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1.空气中的氮气资源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4页理解氮气的性质与用途 空气中的氮气很,在常温下很(难或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氮气用途有、、、 2.延长材料使用时间,减少资源消耗。 活动二、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实验 阅读教材P5,观察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据估计,世界上每年都有将近总产量钢铁锈蚀,造成巨大 经济损失。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叙述图中实验现象 , 解释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结论:铁在作用下易生锈,铁与_________ 溶液接触后更易生锈。 拓展:(1)上述实验为什么用红墨水?你还能设计出其他原理相同的实验吗? (2)应该如何防止铁生锈?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活动三、阅读教材P第6~7页,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历史学家有时以一种新材料出现划分时代: 如时代、时代、时代、时代。 在古代,我国的化学工艺就已有相当的成就例如,的制造;冶炼与应用发明,烧制都是举世闻名的。我国在代会制青铜器 2.化学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化学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日常生活中使用哪些措施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

省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课题2《氧气》。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在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氧气,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识规律。学习氧气的性质能更好的了解氧气的用途,同时做氧气的性质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氧气的制取做好准备,也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经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氧气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知识不够系统;学生会进行一些简单实验操作,但操作不够规范;对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有所了解,但不会运用。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两个重要概念:①化合反应;②氧化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设计思路】 本课题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本课题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自主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科学探究、归纳总结、合作学习等 【课前准备】 1、课件 2、实验仪器:玻璃片、烧杯、燃烧匙、镊子、酒精灯等。 3、实验药品:木条、硫、木炭、铁丝、澄清石灰水、已制备的氧气、火柴等【教学流程图】 图片导入新课 1、氧气的物理性质演示实验 (1)带火星木条复燃 2、氧气的化学性质(2)硫的燃烧 探究新知学生分组实验 3、化合反应(1)木炭燃烧 (2)铁丝燃烧 4、氧化反应 巩固练习

课题2《氧气》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氧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特点; 3、了解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概念; [学习重难点] 重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 一、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33-35页,回答后面问题: 、氧气的检验方法: 3、完成木炭、铁丝、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什么是化合反应?什么是氧化反应? 5、什么是缓慢氧化?举出例子。 二、合作探究

1、物质的燃烧与氧气有密切得关系,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什么? 2、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发现这三个反应哪些共同特征? 3、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质疑探究】 1、做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室验时,在集气瓶的底部都要预先倒入少量水,目的是否相同?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下端系一根火柴梗?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细铁丝需盘成螺旋状,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1.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N2 B.O2C.CO2D.CO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 A.铁丝B.木炭C.白磷D.硫粉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学案(最新版)

班级姓名备课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 1.帮助人们科学的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摆脱愚昧和无知,抵制愚昧和伪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2.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有助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重点】 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难点】 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课前预习】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每个写两遍) 氢元素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钙元素硫元素铁元素 2.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最富创造性的科学,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已有相当的成就。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举世闻名的。 3.化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为带来了, 为___ 带来了,还为带来 了。 4.当前人类面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化学科学的发展。 5.化学科学是一门极富魅力的科学。学习和研究化学,可以帮助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交流与讨论〗 (1)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推荐使用中国的传统厨具—铁锅。铁锅相对其他烹饪用具有哪些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烟对人体健康到底存在哪些危害?这些危害又是如何造成的? 〖观察与思考〗实验一加热碳酸氢铵 实验中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保存碳酸氢铵化肥要注意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学案

氧气学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 九年级 班 姓名 时间:XX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学习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课前预习】 、凭借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只要是与氧气相关的内容都可以,每位同学均

可参与展示) 2、在大家罗列了有关氧气的很多内容后,我们能否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呢? 3、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氧气______ 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_______色,固态氧为_______色。 4、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如: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镁(mg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2)等。化学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例:木炭在氧 气中燃烧可表示为 。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 ) A.铁丝 B.木炭 c.红磷 D.蜡烛 6、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铁制品锈蚀 c.食品腐烂D.电灯发光.放热 7、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以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 c.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火焰产生 【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 在第一单元我们已经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通过对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从而使我们能更清晰准确地认识周围的事物。而“氧气”就是我们步入化学殿堂所要研究探讨的第一种常见物质。现在,就让我们从科学家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一下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吧! 阅读课本p33,完成下表: 气体名称 颜色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导学案新人教版

课题2 氧气 【学习目标】 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活动方案】 活动一、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结合生活经验,观察氧气,阅读课本,完成下表: 活动二、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1.观察演示实验,完成表格。 2.讨论:分析细铁丝在空气里不能燃烧,却可以在氧气里燃烧,以及木炭和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活动三、认识几种反应类型 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找一找上面三个化学反应的相同点。 2.完成下列填空: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思考: ①糖溶于水是化合反应吗? ②物质跟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吗? ③你知道有哪些氧化反应?现象都明显吗? 4.阅读课本P36,完成下列填空: 缓慢氧化:定义 举例: 【课堂反馈】 1.用什么简单的方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分别写出硫、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4.蜡燃烧与食物腐烂的相同点()A.都发光 B.都剧烈地反应并产生热量 C.都是氧化反应 D.都是化合反应5.同学们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中,错误的做法是()A.将木炭在空气中点燃后,由瓶口慢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B.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应预先在瓶底放少量的水 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瓶底也可以铺一层细沙 D.将铁丝在空气中烧得红热后,插入氧气中照样可以燃烧 6.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水→氢气+氧气 B.氢气+氧气→水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学案及答案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课堂探究 第一课时 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点拨:(1)从微观角度看,溶液的形成过程是被溶解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溶剂分子之中,因此,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 (2)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外界条件是指温度(或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由此可见,溶液的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溶液也会发生改变。 【例】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 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 D.溶液中只含有两种物质 答题关键:对溶液概念全面细致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无色透明的液体也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等。 解析:溶液都是透明的,但是并不能说明溶液都是无色的,因此A错误。溶液具有稳定性和均一性,这说明溶液各部分的性质和浓度等都是相同的,因此B正确。植物油分散到水中是以小液滴的形式存在的,放置一段时间会分层,不具备溶液的特征,属于乳浊液,而不是溶液,故C错误。将适量的食盐、蔗糖、硫酸铜等物质同时放入水中,它们都会溶解而形成溶液,由此可见溶液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因此D错误。 答案:B 第二课时 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点拨:1.物质溶解在水中发生两个过程及热量变化 扩散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是物理过程,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是化学

过程,放出热量。 2.溶解时热量现象的解释 降温: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铵溶解时吸热。 升温: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放热。 温度改变不明显: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没有明显的差别或者是差别不大时,溶解的热现象表现就不明显,如氯化钠的溶解。 【例】 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B.烧碱 C.食盐 D.生石灰 答题关键:解答此题要熟记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等物质溶于水都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氯化铵、氯化镁等物质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同时还要注意物质溶于水放热和发生化学变化时放热的区别。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物质放入水中形成了低温环境,也就是说,该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因此正确答案是A。而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生石灰与水混合二者发生化学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NaOH溶于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B、C、D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A 【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 溶液组成的表示 课堂探究 第一课时 有关溶液的简单计算 点拨:1.当加入水中的固体没有完全溶解时,溶质只是溶解的那一部分,不溶解的不是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二、知识准备 请列举你知道的一些金属材料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铁、铜、铝的有关知识 铁: 铜: 铝: 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等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三、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2、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3、通过课本第3页表8-1及生活经验完成第3页中的讨论。 4、说出你所知道的金属之最 [交流学习] 小组内交流讨论: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精讲点拨]并不是所有含金属元素的物质都是金属材料,例如铁矿石中含有铁元素但不是金属材料,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不光要考虑其性质,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跟踪练习]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下列物质的性质都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有光泽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3、铝通常用作电线、电缆是利用它的性;细铁丝、薄铁片用力就可弯成各种形状,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铁锅、铝壶可用来烧水是利用它们的性;金块可以轧成很薄的金箔,这是利用了金的性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4-5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合金?合金是纯净物吗? 2.铁常见的两种合金是什么?其组成如何? [观察思考]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8-1],并完成下表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氧气的制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氧气的制法导学案(新版) 新人教版 知识要点 一.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资料: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出氧气,所以盛放在棕色试剂瓶,存放于冷暗处. 实验1:常温下,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 现象: 实验2: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带火星的木条再伸入试管 现象: 实验1 实验2 催化剂:能改变其它化学反应的,而自身的和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改变:加快或减慢,不能改变产量 硫酸铜溶液、氧化铜粉末、氧化铁粉末、猪肝粉、红砖粉等都可做此反应的催化剂。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法。 2、加热高锰酸钾法。

总结:以上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角度来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三、分解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之二) 分解反应:的反应。 特点: 四、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装置的选择:包括气体的装置和装置。 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固体加热型固液混合常温型 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气体收集方法(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3、高锰酸钾法制氧气装置确定

(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要求:先把的一端放入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 观察导气管口放出,如果放出,说明此装置不漏气。 ②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处放一团,并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 ④点燃酒精灯,先加热后,然后固定加热。 ⑤用法收集氧气。当,开始收集氧气。 ⑥收集氧气结束后,先将,再。 (2)注意事项 ①加热药品时,先受热,再加热。 ②试管口要倾斜,防止药品中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冷成水回试管底部,使试管。 ③铁架台铁夹要夹在试管的部(或距离管口处)。 ④试管内的导管稍露出橡胶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 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当气泡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也时,证明已满。 ⑥停止加热时,应先,再。如果先熄酒精灯,试管内气体温度,压强,水槽里的水就会被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 ⑦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 ⑧盛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放,因为氧气的密度空气的密度,正放可减少气体逸散。 (3)检验方法:证明制取的气体是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