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做四有好教师

德是一个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表现,有的人有良好的品德。什么是良好的品德,我认为

良好的品德就是顺应自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好的品德。这样的品德是可以发展的而且随

着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还会提高品德的修养,这种人对周围的人群起着积极的

影响作用,对家人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反之没有良好的品德,人民群众嗤之以鼻,深

恶痛绝。

教师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工作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学生,这些学生会随

着教师的喜怒哀乐而变化自己的情感,改变自己的行为。对教师品德的要求要更高。

习近平主席2018年9月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座谈时,提出了要做“四有”好教师,教师

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从不会到会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只

要教师有高尚的品德,慢慢熏陶,学生终会成为国家的栋梁。相反,教师如果道德低下,采

取遇到学生的问题采取家长式、棍棒教育或者威吓的方式教育,只能一时缓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在学生之中产生的是害怕、孤独无助、憎恨的情绪,对学生学习成长是没有帮助的。我

们就是要做有高尚道德的教师,在学生中树立道德高尚、知识渊博、教学有法、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的教师。教师要懂得真善美,要教育学生去追求真善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师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教师要诚

实守信,说到做到。其身正,下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对待事

情要一视同仁。社会要求公平,教师在教育方面首先要公平。教师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公平

的处理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情,自然就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在评价学生的品行,行为,课业,评优评先等过程中,始终保持公平公正,对评上的学生,予以鼓励,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未评上的学生给与指引。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处理学生之间

的每一件事,尤其在评优评先过程中,每次都是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要求德智体全面

发展,记得有一次评选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有两个学生德育,智育都差不多,最后比赛体育,直到选出合格的县级三好学生为止,同时也是当作全班同学的面,重申评选要求,同学们都

有了在学校的奋斗目标,学习劲头更足了,学习也取得了好的效果。

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常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装满学生

的一碗水,老师都不知道,学生又怎么能知道呢?特别是现在这个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

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是多方面的,教师必须要不断的

学习,不断地抬升自己的学识水平,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也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改以往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不断地更新观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关键在于导,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度,适时抓住机会创造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竞争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师已有的知识

为学生服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努力成为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就是学生,由于年龄小,学识少,见识不多,往往对事情的处理有局限性,有时处理的不妥或者过激,这时教师首先不能

存在偏见,不能以小事大,甚至胡乱猜测,结果造成不良的后果。应该深入调查研究,掌握

第一手资料,公平公正地加以引导疏导学生的心理,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正确或者错误,教师

要指引学生改正的方向,使学生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