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是指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可以分为语音符号、字形符号和副语言符号。

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特征的理解,一些语言学家认为符号学要建立三个分支:一是句法学,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二是语义学,研究符号与它所指对象的关系;三是语用学,研究符号与解释着的关系。

二、如何理解“语言(语言形式)是商品,而文字不过是货币”?

就象货币是用来代表商品的,没有商品做保障货币就一文不值一样,没有语言做依托文字也是无意义的,文字是符号的符号,是现实的第二次符号化,是语音的画像,具有从属性。

三、人在沉思默想时可以不用语言吗?为什么?

人在沉思默想时也离不开语言。人们沉思默想时的无形的内向传播,用的是内部言语;把思维活动的结果表达出来的有形的外向传播,用的是外部语言。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虽有区别,但都是对某种具体语言的运用。沉思默想的内向传播是离不开语言的,而只要有语言的流动和传递也就有传播的存在。

四、什么是能指和所指?

能指即符号的形式,也叫符号具;所指即符号的内容,即符号义。

五、瑞士语言学大师索绪尔怎样将符号分类的?

索绪尔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观照符号分类。他倾向于将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它们分别包括语言文字、聋哑人的字母、象征仪式、礼节形式、军用信号、习惯等。

六、语言与传播的关系是怎样的?

语言与传播的关系,既反映在人身的向度上,即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传播是外向传播,本身主我与客我之间的语言传播是内向传播,也表现在时空的久远上。语音形式的传播,受时间的限制,无法长久保存,有声语言不能持久和不能传远的缺陷,恰好由记录语言的文字弥补起来。用文字形式把说的话记录下来,可以长期保存,可以传播很远。

七、格顿斯的说话四原则是什么?

格顿斯认为,说话是具有一定目标和方向的合作性行为,而要有效合作就必须遵循四项合作准则:

1、数量准则。说话是既不能说得不够,讲不清楚,也不能说得太多。

2、质量准则。说话者自信内容是真实的,不能胡扯一通,弄虚作假。

3、相关准则。说话围绕主旨,不说与主旨和当时状态无关的话。

4、方式准则。说话要明白无误,力求准确,不能含糊不清。

语言符号的特点

英国著名语义学家瑞恰慈的“语义三角”理论:

意(思想)

约定成俗概括反映

言-------物(现实现象)

代表

特点与语义三角有关系。处理两种关系:言与意;语言本身。

任意性与线条性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

一任意性

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实际上这个特点应具体地,分阶段地看待:

1 符号在创制过程中带有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开头用这个声音代表这个意义时是任意的,如现代汉语的hua?代表“花”这个义,“ren”代表“人”这个义,为什么用这个符号代表这个意义,?不能不带有某种任意性或偶然性。与征候不同,如前所述。“粉笔”、“黑板”、“公路”似乎可从组合知义,但“粉”、“笔”等创制时是任意的。汉语的量词丰富,但人用“个”,“马”、“牛”用“匹”、“头”也说不出什么道理,只能是约定俗成。*留学生:“我在公路上看见一张兔子。”“一双裤子”。

当然也有些语言学家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至少有一些语言符号包含着某些象征意义,似乎和某些意义有内在的联系,首先是各种语言中都有相当数量的拟声词,如汉语中的“布谷”、“知了”、“噼啪”、“轰隆”,英语中表示“流动”意义的很多名词都包括“l ”这个音。这种意见经久不衰,可见也不能随意地一笔抹煞。但总的来看,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语言的声音只不过是一种符号,符号与他所代表的东西没有任何的联系。中国古代的一些统治者就不懂这个道理。他们总以为语言的声音和它所代表的东西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因此,他用了一个什么声音来称呼自己,就仿佛只有他自己才配得上用这个声音。在故宫,有一个"宣武门",被清朝的宣统皇帝改成了“神武门”。因为这个“门”的名称和宣统皇帝用了同一个“宣”字,犯了忌讳。但“喧”与“宣”音同。一个新皇帝即位,就总要有一批人得更改自己的名字。再如我国古代皇帝传位给下一代是称为“世”的,“一世”相当于

“一代”,秦始皇是“一世皇帝”,胡亥即位是“二世皇帝”。但从唐代开始,这种称呼改变了,“世”为“代”所代替。因为避唐代开国皇帝李世民的讳。这种避讳的事,在封建统治下确实十分严格,更有甚者,清朝一考官出题:“维民所止”,被认为是“雍正”去头,诛九族。布什的猫“印度”。现代数字迷信。

当然任意是就单个的符号最初产生时候的情况之来说的。一旦已经约定俗成,那就不是任意的了。如花已经是"花",任何人就不能任意改变,除非得到全社会的承认。而这在实际生活中是办不到的。如有些是国际性的,“SOS ”是国际紧急呼救信号,语言中的国际术语通用于全世界。

任何人企图改变语言的发展方向,改变整个语言的基本规律,哪怕是改变一个字的意义和用法,也是办不到的。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罗马皇帝狄伯里乌斯(?公元前42年-公元37年)有一天说话用错了一个字,大臣马尔凯鲁斯是语法学家,?就指出皇帝的错误,另一个语法学家加比多也在场,他拍马屁,说皇帝的拉丁语很好,即使现在大家不这么说,不久以后大家也会这么说。马尔凯鲁斯当即指出:“加比多是一个说谎的家伙,因为,陛下,您可以把罗马帝国的公民权授予任何人,却不能规定一个字眼眼。”

非语言的符号也是如此。如《东周列国志》“烽火戏诸侯”。文革也有这样的例子:红、绿灯这一对符号作为交通讯号是规定的,但文革时红卫兵企图改变,因为他们从来接受的都是“红”作为革命的象征:红旗、红领巾、红心、红太阳……等等,而现在突然发现,在十字路口:红灯却表示要停止不前,他们的幼稚而天真的大脑认为这完全是同革命开玩笑,“红”原当是所向无敌,而不充当是退却的,因此他们曾经提出改为红灯表示可以通过,绿灯表示不能通过。但这是不可能的。语言符号被非语言符号所代替,它也具有约定俗成的道理。

2 在使用过程中带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需要有稳定的成分。但稳定并不等于排除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又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又成为规范的用法。例:意义--帅呆了,酷毙了。组合--吃食堂,救火,打扫卫生,恢复疲劳。您们。出现了规范与突破的抗衡,谁胜谁负,看最后的约定俗成。

此外,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符号有时突破了约定俗成的使用规律,产生一种临时用法。如文学语言:

①等绕到丹桂商场,老李自己种在书摊面前。

老舍《离婚》

②……只见一皮鞭抽下去,屁股上陡然暴起两道红印!国杀猪一般叫着,哭得鲜艳而热烈!

李佩甫《无边无际的早晨》

③小村没有绿色邮亭,她喜欢缘小路,去投寄羞涩。

冯静辉《邮亭》

④滚圆的月亮,滚圆的诱惑,滚圆的温馨,滚圆的欢乐,

中流《滚圆的诱惑》

有人将此称为“文学的狂欢节”。

这种语言的狂欢不但表现在文学语言中,而且表现在网络语言中。有人说,网络是一个没有过滤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语言的变异表现得无以复加。如“gg哥哥”、“mm妹妹”(读上声),以隐身的面目出现在聊天室的网虫们,为自己起了一个个能吸引人上前攀谈的网络名字,如四海为家的面条,大尾巴狼等等。这种变异现象在英美早已出现。英美一些青少年在用移动电话传递讯息时用了一些稀奇古怪、去头截尾的文字,早已形成风气。如

RUOK(are you OK--你还好吗?) CULE(see you later--再见)。对这些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关系的变异,能指符号形式的变异,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这是语言污染,有损祖国语言的纯洁,是语言的危机。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社会方言,是语言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把这种现象看成语言的危机是神经衰弱的表现。

歌词例:

《牵手》、《很受伤》、《你王菲所以我王菲》

此外,在广告用字中也常见超常规的变异,如:咳不容缓,随心所浴,衣衣不舍,信誓蛋蛋,一触而就,一网打尽,痔者必得等等。这些用法有表达效果还是有负面作用,值得探讨。

二线条性

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依次出现。如:你好啊。( 链条性)

说话总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一个字儿说的,没法几个字儿一块说出来,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线性特点,也就说,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上形成单向的一维的线性排列。既然是声音,就指语词在时间上的先后承接。我们的认识和思维活动却可以是多维的,一下子就可以从各个方面去认识。我面前桌子上有一个苹果,又大又红又圆又香,我一下子就全部及时把握住了。但是我要把这种认识和思维内容告诉别人,由于语言符号的线性特点的限制,就没法一下子把我的印象全部告诉对方,而不得不通过语言符号把这种整体的认识分解成线性的结合,再传递给对方,由对方再还原为近似的认识和思维内容。有人打比方:喉咙象山洞,如“你好,你坏”一齐往外挤就挤不出。有时感觉到不知该怎么用语言来表达,大概和语言的这种特点有关。

线条性是德·莱辛《拉奥孔》中提出的,诗与画的关系,诗是用语言来讲的,必然注意时间上的线条性;画是用色彩来描画的,故有时间上的并列。即画是平面,诗是线条性的观点。

语言是以符号系统来执行其交际职能的。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相比,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

点是:

1、线条性。语言符号是由发音器官发出的一个一个的声音。这一连串的语音在同一说话时间

里,始终是而且只能是以一根线的形式伸展开来,即一个声音接着一个声音相继出现,好像一条

锁链一环扣一环,而不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音。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2、任意性。一种语言社会集团的人们,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去标记客观事物,从而指代该事

物获得意义,这是任意性的。比如能制造劳动工具的动物,汉语叫人rén(人),维吾尔语叫adem,

英语叫man。所以马克思说:“物的名称,对于物的性质,全然是外在的。”这就是语言符号的任

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人们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去标记客观事物而说的,不是指人们对

语义内容的任意解释。语义内容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赋予的,是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如果语义内容也是任意性的,没有共同理解的基础

,那么,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就成为不可能的事了,语言也就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3、不变性。人们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去标记客观事物是任意性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在使用该语言集团的人们中间通行之后,便失去了“自由”,个人不能任意改变它。比如说,

使用汉语的社会集团,一经把“人”叫做rén之后,个人就不能自由地任意改叫别的什么名称。事实上,语言一经置于社会领域,作为人类社会共时性(Synchrony)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个人无权改变语言符号。你只能按照社会通行的名称去指称事物,按照社会共同理解的语义去使用,才能达到交际目的。在这一方面,语言不同于人为的、契约性质的符号。语言无法通过多数人的决议,改变某些规则或移植某些规则。人们只能依照现存的母语这样说,这样用。所以说共时的语

言符号具有不变性。

4、可变性。可是,只要我们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拿来一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质的差别。比如现代汉语叫“眼睛”,古代汉语却叫“目”;现代汉语说“下棋”,古代汉语却说“奕

”,等等。可见,语言符号又具有可变性的一面。

语言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看起来是一种矛盾现象,其实,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既呈现

出相对静止状态,又显现出绝对变化状态,这是矛盾运动的普遍法则。

5、生成性。人们说出的具体句子是无限量的,而一种语言的句子模式却是有限的。说话人掌握一种句子模式,就可以生成无限量的具体句子,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生成性。比如刚学会说话的小孩,从他爸爸妈妈那里学到“小明吃糖”这句话,他就可以生成(创造)“妈妈煮饭”、“爸

爸喝茶”等许多具体句子。尽管生成这些句子的语词不同,具体意义不同,但都是同一个句子模

式。简单地说,人们说出和理解新句子,因为这些句子与过去听到过的句子相类似,它是通过类

化作用生成的。

语言符号的各个特点表现为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矛盾的统一体。在这个矛盾统一体内,语

言符号各个要素,各个方面既互相对立,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种关系网,

具有严密的系统。

语言符号

一语言的性质和地位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并且是比较高级和复杂的符号。在现代的传播活动中,只要一定的语言符号标记或指代了某种事物或思想,它就可以被分解成语音形式、文字形式和语义内容三个方面。

在传播活动中,语言不仅无法脱离意识和思想而单独存在,而且要实现任何目的也离不开对话者的协同与合作。

二语言的基本特性

1 语言是静态的,现实是动态的

2 语言是有限的,现实是无限的

3 语言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

三语言的误用

1 死线上的演绎:语言被捆死在某一条抽绎水平线上,结果不是由于语言被固定在高水平线上使人难以理解,就是语言被限定在低水平线上让人不得要领。传播者要克服这一毛病,

就应该根据内容需要和文体特点,沿着抽绎阶梯作上下波动,使之有跌宕起伏,即既有高抽绎水平的概括总结又有低抽绎水平的细致描绘。

2 潜意识的投射:传播者在发表某种看法时,实际上在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状态下将自己个人的深层态度加进了对事物的评价。

3 误认为同一:语言的使用忽视了同一范畴或同一类别中各个分子之间的差异和区别,把它们视为同一,混为一谈。

4 估计极端化:语言的使用者在观察和描述事物时采用了“非此即彼”的、排斥中间层次的极端语言。

5 语言与实际混淆:人们在传播中不看具体实际,只看符号本身,或只是在语言领域里去推定其含义。

6推论与事实相乱: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经常根据符号推论出事实,虽然大多比较准确,但也有推论与事实不符的,从而造成了推论与事实的混淆。

一、汉字在符号系统分类中的位置及作用

(一)汉字作为语言符号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文字媒介的出现,大大加速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使用文字,人类能够用视觉来接受信息,使信息能够有效的地传承下来;就同一地域、同一时间文字的使用也缩短了人类交往的距离,所以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角度,我们都必须承认,文字作为语言符号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口口相传的缺点。那么汉字作为文字的一种,也具有这种特性,这与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这一必然角色是分不开的,也是每一种文字必须承担起来的任务。活字印刷术大量使用也使文字的传播更具有广泛和精确的传播效果。以隋唐后期出版书籍为界,我国古

代的图书发行量居世界之首,发行量巨大的背后是汉字信息传播的高效率、高精准度,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汉字所记录的信息量的极大传播。

而且,科学地说,汉字作为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能使用到今天,对中华文明的继承、民族统一、汉文化的海外传播起到的是其他文字所不能匹敌的作用。汉字在全国范围的使用,有力地削弱了方言对民族共同语的分化趋势,使报纸、公文等大众传媒方式可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越不同的方言区,从而起到贯通全国,乃至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作用。汉字的这一功能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相信这也是汉字功能比其他表音文字强大的原因之一。

(二)汉字作为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如前所述,非语言符号包括商标、徽章、表情、声音、图像等,“有学者曾作过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在面对面的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所带来的信息不超过35%,也就是说,有65%的信息是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齐沪扬2000)。所以,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行为中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另外,多通道传达使非语言符号信息更加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常常会有“一目了然”的感觉。

汉字作为非语言符号主要是指在商标和徽章设计上的应用。下面以实例来说明:

1.汉字作为商标的设计

在以上两个商标中,都由汉字作为构形主体:“红十字”是医护的标志,这家美容整形医院别出心裁,用带有飘逸的四笔画组成了汉字“米”,与它的名字一致,又带有了不是一般医护的性质,而且在我们的印象中“米字旗”就是英国的象征,这个商标的设计又吸取了这一形体特点,又由汉字作为主体,可谓是多形、多义于一身。“鸿”又与商标的主题红色相配合,原始的吉祥云图案显示出“鸿”这一主题,旗帜鲜明。设计者都把汉字构形的图案特点,按照构图原理和美学原则,在字形、结构、笔画上加以夸张、变形、装饰,以丰富的想象力重新

构成字形,既加强文字的特征,又丰富文字的内涵,使原本就具有图案性的汉字具有装饰性,并根据品牌或企业经营性质,使其达到加强文字的精神含义和富有感染力的目的。

2.汉字作为徽章、会徽的设计

鲁迅先生为北京大学设计的校徽,主体“北大”现于中心,选用篆刻适圆而变,结构严谨、整齐协调、浑然一体,充分体现北京大学的民族性和文化学术性;中国银行的标志,吸收了中国古代钱币外圆内方的特点,这也是中国人古朴的自然主义思想:天圆地方,人居中央,钱币中心是一个“中”字,义指“中国银行”,形、义浑然一体;上海世博会的标志以三口之家的“世”字为基本形,“世”字不仅是世博会的,也代表了“世界”这一主题。

从以上分析来看,汉字作为商标、会徽、徽章的设计,设计者都利用了汉字自身的字形规律,并准确把握其原有含义,达到以形传神和以意造境的创造和交流。另外,汉字的高冗余度的优势也使信息得到广泛的传播,因为冗余具有认同的作用,而且,它能加强某种文化意识,群体意识的作用,还具有获得某种艺术效果的作用。从艺术角度看,凡是高习俗化的艺术,都容易被广大群体所接受。以上的商标、会徽,利用汉字冗余度这一特点,可以提高设计的认同度,又增加了汉字在象形之外的美感。

通过以上两部分讨论,我们可以发现汉字作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不同功能:语言符号是主要传播事实与知识,而非语言符号主要传播人为的意象(齐沪扬,2000)。

既然汉字在传播方式上有着比其他方式更加广阔的利用空间,他所传播的信息熵值就应该相对较高,那么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怎么样呢?

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汉字用字情况

(一)北京奥运会会徽

2008年奥运会会徽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篆印艺术。其构思为汉字的“京”字,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这个载歌载舞中的人,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整体外形饱满,古朴厚重,体现中

国韵味。Beijing及2008字样采用汉字竹简文字的风格,自然简洁,色彩鲜明,与会徽图形、奥运五环浑然一体。整个标志采用了“中国字”和“中国印”这两个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元素,充满了中国文化特色。

(二)汉字纹身、标识

与一种官方代表的会徽不同,汉字纹身、标识在奥运会流行代表的是一种大众的认可和参与,运动员身体上的草书纹身、“義”字、“精忠報國”等艺术汉字的符号化应用,利用的正是汉字的字义与字形相结合,凸显了中华文化历史的沉淀。

(三)开幕式上“和”字的多面含义

汉字的发展历经五千年,字形的演化过程就是这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历史过程。开幕式的表演让人们亲历了汉字“和”的字形演化过程、经历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大气磅礴,展现了东方古国的深厚底蕴。中国“和”文化正是人文奥运理念的精神之源,而开幕式“和”文化的展示和传播与人文奥运交相辉映,达到了良性共振的效果。在奥运会这个全球性媒介事件的良好展示平台上,将我们的“和”文化公之于众,很好地传达了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美好、善良的理想和信念,体现了中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同时也树立了“知礼尚和”的良好的国人形象。(孙琦,2009)

(四)开幕式进场顺序

开幕式的入场顺序是按照国家和地区简化汉字笔画顺序排列,这也是奥运史上第一次使用简体字作为官方文字安排出场顺序,因而独具特色;不仅如此,运动员的引导牌,其造型是一幅中国开卷画,中英文国家和地区的名字用毛笔字体书写,尽显中国文化韵味。(汪磊,2009)

通过对北京奥运会汉字应用的几个典型事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作为世界上惟一幸存的象形文字,汉字强有力地展示了绵延千年、厚积薄发的中国历史,这是对古老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和”字,向世界表明了正在崛起的中国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明确的政治立场;借助奥运会这个平台,我们打造了

汉文化的时尚元素,使东方的神秘与时代色彩深入人心,大大提升了中国人民的亲和力。

通过上述对汉字作为符号使用情况的多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汉字并不只是作为汉语的书写系统而存在,它的使用会因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及其独特的象形特点而越来越展现出其他文字所不能匹敌的优势,特别是它作为非语言符号的艺术创造,是有待于我们开发和利用的

非语言符号

一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1 连贯性:非语言符号具有很强的数位性,它传播信息时,只是在一连串的符号中着重突出某个符号,而该符号的表述并没有固定的位置,而且它总是与语言符号或其他表述方式结合在一起。

2 相似性:非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因为它是把客观事物符号化。

3 通义性

4 协同性

5 即时性:非语言符号往往未经思考就立即做出条件反射式的传播

6 真实性:非语言符号泄露的信息更加真实、可信

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1 补充的功能

2替代功能:以非语言符号代替语言符号传播信息

3 强调的功能:以非语言符号增强语言符号中特定信息的重点和力度

4 否定的功能:有时非语言符号户否定语言符号所传播的信息含义

5 重复的功能:以非语言符号重复语言符号中的信息

6 调节的功能:以非语言符号来协调和调控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状态

三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1 外貌与衣着

2 表情和眼神

3 姿态动作

4 触摸行为

5 空间与距离

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

虽然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但是非语言符号同样在日常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国学者L.伯德惠斯特尔估计,在两个人传播的场合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专门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艾伯顿.梅热比也提出了一个公式,说明非语言符号的重要作用。

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

公式中的“语调”和“表情”均为非语言符号,这个公式表明了人际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所能传递的信息远远大于语言。但是它也说明:语言可以传递任何信息,而非语言符号传播意义的范围就有限。传播主题越抽象,不用语言就越难表达。

解释

“非语言符号”英文对照

nonverbal signs;non-language symbol;non-linguistic symbols;non - language symbol;nonverbal sign;non - language symbols;

“非语言符号”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1、人类自然传通手段中的各种非语言手段。诸如姿势、表情、眼神、形体动作、身体接触以及服装的选择、整容手段、香水气味和时间与空间的使用形式等都具有符号意义,都可以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渠道来表情达意。它不但可以加强、扩大语言手段的作用,还可以弱化、抵消语言手段的效果。如表情会表现言不由衷,眼神闪烁。

2、超越自然语言的范围,通过人的感官而感知的符号系统。表达的信息常常带有某种暗示的性质,用来补充自然语言或表露感情。有三种类型:(一)动态无声的。以身体的动作表示“意义”,如点头、打手势、抚摸、拥抱等。(二)静态无声的。利用空间距离来传播某种信息,如呼吸、气味、服饰等。(三)有声的。利用语音的特点来表达意思,如叹气,呻吟等。

“非语言符号”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能直接打动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类符号.电视中,非语言系统基本上是视觉系统

2、非语言符号是指动作性符号、音响符号、图象符号、目视符号(地图、曲线、绘画等符号).符号的多样化为信息的表征提供了多种途径

3、非语言符号是指通过视觉、触觉、嗅觉感受到的姿态、外貌、语音语调、气味等等.语言符号作为思想的直接实现,不仅是具体事物的抽象符号,而且反映了种、类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4、“身体语言”也可称为“非语言符号”.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动作、眼神和表情等.有的学者认为.人们在交往中,有声语言只能起到45%的作用,而55%的作用是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

5、非语言符号是指人类各种静态和动态的包含特定意义的信息载体.静态非语言符号包括:人的外貌、空间距离、时间控制、环境布置和服装饰物等

6、所谓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符号之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交际方式.从理论上说非语言符号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语言符号

7、在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是指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体语,二是视觉性的非语言符号,三是听觉性的非语言符号

8、传播学把这类信息称为非语言符号,它们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例如,唐传奇《莺莺传》中莺莺在遭遇始乱终弃之后,赠张生玉环、乱丝和文竹茶碾子等三物非语言符号

内容

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基本的两大类: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和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1.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包括动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和静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1)动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包括体语(以及舞蹈语言)、运动画面、人际距离等

体语是一人的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体语一般包括手势、动态体态、面部表情、触摸、眼神等。体语在实际的传播活动中可发挥替代、辅助、表露、调节、适应等功能。

运动画面主要是指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中使用的一种符号系统。在这个二元空间中,运动画面利用其光影、色彩、构图以及画面的组接和转换等元素来传递信息。

人际距离的符号性是由美国人类学家E.霍尔提出的。他认为人际距离与人互动的结果,即人际关系,有很大联系。一般而言,关系越密切,距离就越近;距离越远,表明关系月松弛。他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距离,提出“空间也会说话”。他继而提出人际距离可以据此划分为四个区域:亲密区、熟人区、社交区、演讲区。不同的人际距离对传播情境和传播内容起到了制约和补充的作用,

*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信息

1.目光接触与注视:注视——强化人的判断或增强对方信心,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表情。

2.面部表情:喜悦、幸福、悲伤、气愤、恐惧、恶心。

3.外表:着装+外形。

4.人际空间距离:取决于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

5.动作、举止:说者;听者。

6.身体接触:握手、拍肩、拥抱、贴面、亲吻。

7.时间:反映RP,责任感,对别人的尊重。

8.空间:表现主动者的动机和身份,参与者的心。

9.嗓音:声调。

*人际空间距离的信息:

12步

4步

1.5步

L<1.5步,亲密距离(家人或密友)

(2)静态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包括静止体态、象征符号、实义符号乃至衣着、摆设、环境、雕塑、绘画、图片等等。

人际互动过程中,静止体态不仅能沟通双方的思想和感情,而且它的不同样式还反映出双方社会地位和审美的区别(戈夫曼语)。

象征符号代表某个抽象的意义,它往往是特定文化的结晶,如五角星,镰刀斧头等标志和徽记。

实义符号表达某个确定的意义,特征为简洁、形象、直观、易记,如狼烟、烽火、路标、信号旗等。

2.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包括类语言和其他声音符号。

(1)类语言

类语言是人类发出的没有固定意义的声音,它是一种类似语言的符号,但是又不像语言一样有明确的字形和读音,也不像语言一样有固定的语法规律可循。类语言包括辅助语言和功能性发声。

辅助语言是指辅助人类口头语言的声音要素,主要包括一掉、音量、音速和音质。当声音要素系统中的诸要素在口头语言的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时,就会导致口头语言意义的变化。通俗的说,说话时的抑扬顿挫会使同一句话产生不同的意思。

功能性发声是指人发出的哭、笑、哼、叹息、呻吟、口头语等声音。它们不具有固定意义,往往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不同的意义。

简而言之,类语言是口语的附加或补充部分。

(2)其他声音符号

如鼓声、口哨、汽笛、乐声等。在特定的传播情境下,某种单一的声音符号也可能担当传播信息的重任。

非语言符号

特点

综观以往的研究,我们会发现:不管非语言符号有多少种和采用哪一种传播方式,也不管它是有意而为还是无意而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连贯性

语言符号是依据语法、逻辑的规则排列的。在一个句子中,不同性质、特点的词汇都有自己大体的位置,而且它们各自独立、相互分离。因此,语言符号也是数位符号。非语言符号“则相互连贯,并形成一个色带(色彩)和范围(声音)。”(W. Littlejohn, 1989)就是说,非语言符号没有很强的数位性,它传播信息时,只是在一连串的符号中着重突出某个符号,而该符号的表述并没有固定的位置,而且它总是与语言符号或其他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很少单独出现。因此,它也可称作连贯符号。

2、相似性

非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因为它是把客观事物符号化。比如,竖起食指可以代表数字“1”,伸出食指勾动中指可以代表手枪,伸出双臂上下扇动可以代表飞鸟,用双手可以表示某一物件的大小或形状,等等。语言中的表意文字(如汉字)在产生的初始阶段也许具有某种相似性(如日、月、山、水),但一旦成熟即

失去相似性,而表音文字(除拟声词)则没有相似性。符号与实物相似,似乎只存在于非语言符号之中。

3、通义性

非语言符号,几乎可以称之为“世界语”。要认识文字、听懂话语,通常要经过学习、接受教育。对于母语之外的语言,更是如此。但是对于非语言符号的译读、理解,似乎无须接受专门教育,因为非语言符号与实物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产生出举世通用的意义。比如,向人作恫吓或威胁的姿态,向人表示乞求或可怜的行为,向人做出欢迎或喜爱的动作,这些身体符号所传达的意义,不同国家的人都能作出相近、共通的理解。

4、协同性

雷蒙德?罗斯(1986)写道:各种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是相互关联、互为依托、协同一致的。如果它们不是这样,你的意图就要受到怀疑。”①当你愤怒至极时,尽管你竭力克制,但沁出的汗珠、迅速的眨眼、轻微的哆嗦、沙哑的声音等非语言符号却在“协同造反”,纷纷暴露真相。即使你为迷路者指示路径,你的眼睛、表情、身体也会随着你手臂的指向配合行动。除了单幅图片,现实中的非语言符号都是协同传播、同时送出的。

5、即时性

语言符号总是经过一定的思考方才输出,非语言符号往往未经思考就立即作出条件反射式的传播。驾驶汽车,红灯一亮即踩刹车;看电影电视,一出现人体的敏感部位,观者的瞳孔立即放大;一看到美味佳肴,饥者就忍不住要流口水;突然一声巨响,听者立即大惊失色。对于外在变化的事物,人体立即作出反应,输出非语言符号,是精神正常的标志;而延时反应,则可能是不正常的。

6、真实性

言语是行为的指标,眼睛是心灵的符号。人浑身都可遮盖,唯独面目无法掩饰。因此,除非训练有素的演员,一般人很难以非语言符号骗人。如果你的讲话同你的目

光和面部表情不一致,聪明的听者总是依据非语言符号作出正确的判断。甚至连孩子也会从父母严厉批评之后的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中,将批评的份量降到适当程度。因为,非语言符号显得更加真实。

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

1. 传播过程的连续性。

2. 传播通道的多感官刺激

3. 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无意识性,也叫做非自制性。

非语言符号

作用

非语言符号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六种作用:补充语言符号,替代语言符号,强调语言符号,否定语言符号,重复语言符号,调节语言符号。下面,我们分别对其进行解释:

1.补充作用

声调、面部表情、手势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非语言符号,都可以用来填补、增加、充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的某些不足、损失或缺欠。例如,在战场上,指挥员高喊“同志们,冲啊”的同时,右手猛力向前一挥;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们“注意听讲”的时候,两眼盯着两个讲话的学生。

2.替代作用

这是指以非语言符号代替语言符号传播信息。当某件事不便用言语表述或特定环境阻碍了言语交流,这时就使用替代法。比如,当一位朋友在饭桌上将你一次尴尬的经历准备告诉别人时,你用脚踢了他一下,他会意后打住;在吵嚷的股票交易所,人们也是用手势代替说话。

3.强调作用

“给我狠狠打!”随着一声命令,指导员一拳砸在桌上。“一拳”突出强调了讲话者的愤怒和决心。对讲话中的某些词或话故意提高音量或者拖长,也是为了强调和突现

其特别之处。

4.否定作用

有时非语言符号会否定语言符号所传播的信息含义。假装的笑脸往往会否定高兴、愉快的言语,痛苦的表情又会被人“读”出幸灾乐祸的心境。当它们发生矛盾时,人们倾向于相信非语言符号承载的信息,而不相信语言符号。

5.重复作用

以非语言符号重述语言符号的信息,例子是很多的,如在对服务员说“再拿两瓶啤酒”时伸出两个手指,说“真棒”时连连点头,说“没劲”时连连摇头。重复可以使信息传递更加准确。

6.调节作用

这是指以非语言符号来协调和调控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状态,如把一个手指靠近嘴唇,意思是“别说了”或“小声讲”;把耳朵对准讲话人的嘴巴,意思是“大声些”、“我在细听”。此外,萨姆瓦(L?A?Samovar,1988)等人还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列举了非语言符号具有“最初的印象、相关的信息、引起感情的因素、自我表现和对别人的控制”等五种作用。

非语言符号

类型

非语言符号的作用往往需要由不同的非语言符号来承担,而不同的非语言符号亦会释放出不同的功能。在对各种各样的非语言符号进行鉴别和分析后,我们将其分为五种类型:外貌与衣着,表情与眼神,姿态动作,触模行为,空间与距离。

1、外貌与衣着

人的外貌和衣着由于形状和形式不同所传播的信息就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也有差异。这不仅影响人本身的个性,还影响到他的行为模式。只要他相信自己的外貌和衣着的吸引力,他的行为举止就会表现出自信的感觉。但是,传播者应对外貌和衣着有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因为只有适中的恰到好处的外貌和衣着,才有助于信息有效而准确的传播,过分迷人的或过分丑陋的外貌和不适当的衣着会直接影响信息的传通。对于受传者来说,应该避免以貌取人和衣帽取人。

2、表情与眼神

萨姆瓦(L·A·Samovar,1988)等人认为:“我们大家都是演员,都带着各种各样的面具。”面孔是我们人体的一部分;我们走到哪,它也跟到哪。面部表情千变万化,含义复杂,但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人们使用和操纵面部表情的原因不外四种:强化真实情绪,减弱真实情绪,中和真实情绪,掩饰真实情绪。实险证明:女子对于面部

表情的判断较之男子更为敏捷并更加精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传通的主要源泉。人们能够利用眼神传出的信息几乎是无限的。研究发现:在社群传播中,人们大约用30%-60%的时间跟别人眼目传神。当人们听话时,他会注视讲话者;当讲话者搜索词句时,他会避开目光转向空间;当听话人对讲话内容有兴趣时,他会长久注目讲话人;当与地位低的人谈话时,他会减少目光接触;当有人一次盯视我们长达十秒钟以上,我们就会感到很不舒服。

3、姿态动作

人们对体语(身体语言)学的兴趣骤增。正如许多研究表明的,我们也许能停止有声语言的传播,但不能停止无声语言的发出。我们的姿态动作总是有意无意地“泄露”我们内心的秘密和蕴藏的信息。这是因为,人的每一种姿态动作都是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信息的外化;同时,它们同那一片刻中作用于我们的某种事情往往相关;而每个人也都能够根据传播经验和文化背景从体语中推断或“破译”出有关信息,并加以运用;还有,姿态动作总是跟其他人们的存在相联系,而变化的实质则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人体能够发出多达70万个不相同的信号。埃克曼和弗里森(1972)认为,不论身体动作多么复杂众多,它们都可以分别归入符号势、图解势、调节势、心情展示和适应势等五大类别之中。“V”型手势和“OK”手势(用一只手的食指尖与拇指尖相接),就是有准确含义的符号势。与语言密切相连并有助于“图解”言词的手势为图解势,如给人指路时的手势,这类手势具有加码和译码双重功能。那些能帮助我们与另外的人相互作用的身体动作如点头、手势、变换姿势等,叫调节势,因为通过这些动作能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心情展示是反映我们一种情绪(紧张、激动、伤心、沮丧)的强度的那些行为。适应势通常与自己或对别人的消极感情有联系。例如,当某人的不舒服感和焦虑感增加时,他在人前的掐、抓、摸等适应动作就会增加。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人们使用姿态动作不外两个修辞目的:加强一种思想或观点;帮助描绘某些事情。但有一个总的要求,那就是适宜和协调。就是说,你使用的姿态动作应与讲话内容相宜,并与受众的期望相符;在表达意思时,要使语言与动作合拍一致,身体的各部位有机协调。

4、触摸行为

触摸作为传播的一种象征性手段,可以用来表述和说明相互作用的性质,具有职业性、礼貌性、友爱性、情爱性等交流功能。

触摸行为能传递各种不同的信息。首先它可以传递情绪信息。史密斯(A·Smith,1970)的研究发现:触摸能够传送五种不同的情绪:漠不关心、母亲般的照顾、害怕、生气和闹着玩。另一项研究发现:60%的人在向另一个人致意和说“再见”时,都使用触摸,而长久分别时的触摸(握手、拥抱等)更为强烈些,因为分别更富于情感。其次,触摸可以传递地位信息。一般来说,主动触摸对方的人往往是地位较高的人,而且两人之间没有障碍和矛盾。所以,在日常交流中,大多是教授、老板、大人主动触学生、雇员、小孩。通常,地位低的人往往希望得到地位高的人的触摸,而具有支配性个性的人或者企图显示这种支配性的人,他们往往主动采取触摸行

为。还有,触摸可以传递安全信息,使受者有种慰藉感、舒服感、满足感和受保护感。触摸者和被触摸者都承认,触摸传播的信息常常比讲话更重要。

5、空间与距离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空间范围圈内,从而构成了他的领地。每个人的领

地大小不一。首先,它是依据每个人所属的文化来确定。拉丁美洲人、阿拉伯人和日

本人谈话时喜欢靠得很近,而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则喜欢有一个宽敞的空间。因此,

不可用此文化中的距离感去评价彼文化中的传播情境,否则易造成错误的传播。其次,

空间大小还与每个人的个性有关。大多数脾气暴燥、不太友善的人往往占有较大的空间。还有,空间的大小与距离的远近与传播情境也有密切的关系。大量研究还表明,

人们和他们所喜欢的人交谈要比和他们不喜欢的人交谈靠得近;朋友要比点头之交靠

得近;熟人要比陌生人靠得近;性格内向者要比性格外向者保持稍大的距离。在交谈时,两个女人要比两个男人靠得近。

我们每个人都应尊重别人的领域或空间,但现实生活中总有人以“并非有意”、“表

示亲近”、“侵入”和“污染”等形式侵犯他人的领域。面对来犯者,由于“侵犯”的原因有

的是密友,有的是求爱,有的是怀有敌意,有的是准备“占有”,被侵犯者若不能接纳,就可能作出撤离、隔离或者反击的举动。所以,侵犯他人的领域或空间,若不受欢迎,

必然既影响互动行为,亦影响交流效果。

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综观以往的研究,我们会发现:不管非语言符号有多少种和采用哪一种传播方式,也不管它是有意而为还是无意而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连贯性

语言符号是依据语法、逻辑的规则排列的。在一个句子中,不同性质、特点的词汇都有自己大体的位置,而且它们各自独立、相互分离。因此,语言符号也是数位符号。非语言符号“则相互连贯,并形成一个色带(色彩)和范围(声音)。”(W. Littlejohn, 1989)就是说,非语言符号没有很强的数位性,它传播信息时,只是在一连串的符号中着重突出某个符号,而该符号的表述并没有固定的位置,而且它总是与语言符号或其他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很少单独出现。因此,它也可称作连贯符号。

2、相似性

非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因为它是把客观事物符号化。比如,竖起食指可以代表数字“1”,伸出食指勾动中指可以代表手枪,伸出双臂上下扇动可以代表飞鸟,用双手可以表示某一物件的大小或形状,等等。语言中的表意文字(如汉字)在产生的初始阶段也许具有某种相似性(如日、月、山、水),但一旦成熟即失去相似性,而表音文字(除拟声词)则没有相似性。符号与实物相似,似乎只存在于非语言符号之中。

3、通义性

非语言符号,几乎可以称之为“世界语”。要认识文字、听懂话语,通常要经过学习、接受教育。对于母语之外的语言,更是如此。但是对于非语言符号的译读、理解,似乎无须接受专门教育,因为非语言符号与实物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产生出举世通用的意义。比如,向人作恫吓或威胁的姿态,向人表示乞求或可怜的行为,向人做出欢迎或喜爱的动作,这些身体符号所传达的意义,不同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