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审计工作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一)

目前审计工作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一)
目前审计工作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一)

目前审计工作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一)

工作质量是指审计工作过程及结果的优劣程度。它包括2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审计人员要依照规范的审计工作程序、采取科学的审计方法全面、准确地进行检查,有客观、可靠、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观点;二是审计的结论准确、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并且定性准确,适用法规正确,处理恰当,较大程度地实现审计目的。审计机关组建成立以来的二十年中,审计工作方法和审计工作规程不断的得以改进,审计工作成效越来越明显,审计工作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目前审计工作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较好的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探讨。

一、目前审计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达不到完全真实、客观、公允的反映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情况。审计意见书是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和改进措施和办法、建议的法律文书。审计决定是审计机关作出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处罚的法律文书。这两种审计法律文书是审计机关表现审计结果的主要方式,只有建立在采取科学的审计方法、全面的审查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准确的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公正的作出判断评价基础之上的审计,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客观公允的反映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目前,由于审计人员对审计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一定程度的影响到审计中进行审查的全面和深入;审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的限制,导致并非能对每个审计项目中的问题都能查千导一清二楚;工作监控机制尚未建立,不能有效的对审计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以达到促进审计人员工作客观公正的目的;审计法律法规等依据还有欠缺或存有缺陷,导致审计中对一些问题无法作出公正和正确的判断;审计体制不顺,影响审计机关公正的进行审计处理和客观的反映问题。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目前部分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不能完全真实、客观、公允的反映审计的结果情况。

(二)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经济效益审计开展的较少。

中国审计经过20年的发展,审计领域不断的得到了拓展,审计工作也不断的深入,但与国际审计发展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对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就是一个方面。国外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占有较大的比重,几乎占全年审计工作的60%—70%,有的甚至更高。而我们目前的审计主要是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经济效益审计开展的较少,有的地方甚至还未开展此项工作。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形期,许多管理和监督体系尚未建立,损失浪费情况比较严重,许多企业还年年发生亏损,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国家从政策、经济等方面采取措施外,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虽然也反映经济效益情况但与经济效益审计直接以经济效益为主要内容相比,缺乏针对性,无法达到深入揭示和分析经济效益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可以揭示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效益情况,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制止损失、浪费行为的进一步发生,促进管理的科学高效和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三)微观审计多,宏观审计少。审计监督属于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手段。审计机关组建以来,审计为保证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和改革的顺利进行,起了积极作用。但实际的审计中,仍存在不足。如审计工作仍主要侧重于查错纠弊,缺乏从宏观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审计组建初期,从试审人手摸索经验,主要进行微观审计,这切合当时的实际,但到如今,审计机关已建立了20年,审计也培养和锻炼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应加强调查和分析,从宏观上揭示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审计机关近两年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2002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中,李金华审计长就提出:2003年的审计工作要强化审计调查和分析研究,努力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审计工作水平.

(四)一定数量的审计意见、审计决定未能得到落实。审计意见、审计决定是审计机关反映

审计情况,纠正、惩诫财经违法乱纪的主要的手段,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意见、审计决定不能得到执行,就起不到审计为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服务的作用。从历年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看,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审计意见、审计决定未能得到执行,这主要是审计机关督促不力、被审计单位执法意识薄弱、地方保护干扰、审计执行措施有限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二、影晌审计工作质量的因素

(一)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的素质一般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政治素质主要是指对国家政治、经济制度、政策的理解的水平,以及在履职中表现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和对审计工作质量的意识程度。业务素质是指对审计业务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审计事项的判断、分析能力。身体素质是指各人身体抗病、搞劳累等能力情况。现在的审计项目工作对审计人员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就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不畏权势,公正客观的进行审计,尽心尽力的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没有较高的审计业务素质就无法做到深刻揭示问题,正确的作出判断,恰当的作出评价;没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就无法承受繁重的审计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

(二)审计工作的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备的制度能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高效和高质。近两年审计机关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审计工作的准则和规范,进一步的规范了审计工作行为,也促进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但还欠完备。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审计质量考核制度和审计工作监督制度。审计工作的随意性还较大,这必然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三)审计体制。目前我国审计体制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即各地审计机关在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由地方负担,人事管理权归地方。这样的审计体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在具体的审计工作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地方政府领导从地方利益着想,为被审计单位说情或阻止部分审计结果如实反映的情况,部门、单位和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影响审计工作的情况。地方审计机关由于受地方政府的领导,经费又受到地方制约,人事权又归属地方,很难排出干扰,真正做到客观公正。

(四)审计的法律、法规、规章。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是依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作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的依据也是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目前审计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条文规定过时;条文规定不够明确;对一些财经行为的判断缺乏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依据等。如《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已是1987年6月16日颁布实施的,《规定》中关于财经违法行为的许多规定,如今已不适用;对小盒库问题的处理、处罚规定不够明确,审计实践中存在理解差异。审计依据作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的法律、法规、规章引用错误,就会导致审计作出错误的判断,作出错误的审计结论。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

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 2012-10-12 15:22:59 第一条为规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推动内部审计的职业化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是指由具备职业胜任能力的人员,以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同时参考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组织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 第三条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目标是促进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提升组织内部各个层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第四条组织应当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 第五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负责指导和管理全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 第六条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种形式,由组织根据情况选择实施。 第七条内部评估由组织内部的人员实施,可以由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部门的人员参与。 第八条外部评估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或者其认定的机构实施。 第九条选择实施外部评估的组织,应当向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或者其认定的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由双方协商评估时间、评估人员、评估费用等事宜。接受申请的机构应当在确定实施评估后的一个月内向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备案。

第十条参与外部评估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审计 工作经历,具有被评估组织所在行业、领域的相关知识或者经验,接受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组织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培训。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循情况; (二)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健全性; (三)内部审计人员配置及专业胜任能力; (四)内部审计业务开展及项目管理的规范程度; (五)各利益相关方对内部审计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 (六)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运营的情况。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程序包括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和出具评估 报告三个阶段。评估可以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现场查阅文档等方法。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结果包括总体遵循准则、部分遵循准则和 未遵循准则三种。 第十四条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的结果均应当报送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备案,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公布。 第十五条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结果可以作为考核评估组织内部审计工作质 量和做出相关决策的依据。 第十六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是开展质量评估的技术指南,对评估程序、评估方法和评估要求提供具体指引。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冲压车间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汽车集团 冲压车间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版本号:C 修改码:O ******* 1 目的 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使冲压件质量满足下工序需求,避免不合格品下流和不合理转序,将不合格的产品控制到生产工序之前,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冲压车间的过程质量控制管理,鄂尔多斯基地冲压车间的冲压件返修工作。 3 相关文件 3.1《冲压车间生产管理办法》 3.2《冲压车间冲压作业指导书》 3.3《不合格品控制方法》 4 术语和定义 4.1 质量---满足规定的需要 4.2 过程质量---一般指物料入仓到成品入库前各阶段的生产活动各质量控制 4.3 “四门、两盖”---指左/右前/后车门外板,前机罩外板、后行李舱外板 4.4 返工、返修---是指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5 职责 5.1 冲压车间作为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 5.2冲压车间各班组、人员必须认真执行。 5.3.冲压车间检验员: 5.3.1 冲压车间检验员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鉴定、评价工作。 5.3.2负责出具冲压件不良品鉴定单。 5.3.3 负责出具返修冲压件修复后的合格标识或报废单。 5.4冲压车间钣金修理班:负责对质检员判定的不良品进行返工,返修。 5.5 冲压车间负责冲压自制件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 5.6 追查不合格品冲压件流出的原因。 6 管理内容 6.1 生产班组按《冲压车间作业指导书》规定要求调试出首件后要严格自检,自检确认合格后交车间检查员鉴定,经检查员鉴定合格后,班组才可以组织生产。 6.2 各班组按照生产指令领取材料时,要认真核对材料厂家、牌号、炉号、批次号以及材料规格尺寸、厚度和数量,并按《冲压车间生产管理办法》要求记录。材料表面不允许有划伤、麻坑、卷边等缺陷。 6.3 当人工剪切和落料生产板料时,不允许板料划伤、磕边、毛刺影响下工序生产以致造成废品。 6.4 钢板材料在开卷线开卷落料时,注意调整矫平机压棍压力,以矫平后的板料不翘曲为好,清洗后的板料表面要存有油膜。 6.5 冲压生产过程中,表面件拉延工序特别要注意板料的外观质量,发现严重划伤的板料要及时剔除,同时要注意轻放板料和轻拿零件避免划伤、磕伤零件。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总结报告[1]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总结报告[1] 这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总结报告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年来,合肥供电公司将强化内部审计作为加强企业精益化管理的“一号工程”。随着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内部审计已成为企业的“免疫系统”,从以查错纠弊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深化为全面经济效益审计。 合肥供电公司在深入分析企业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指标体系。审计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控制点和阶段性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任务和工作计划建议,由审计、财务、营销、纪检监察等部门参加的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审计管理工作的进展和审计成果运用情况,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对审计成果的建设性、适用性进行评价。通过有效的指标审计评价,调动和激发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 合肥供电公司还围绕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开展审计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审计制度,进一步保障内部审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权力和职责,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计划体系管理。通过风险评估和内控,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培育风险文化,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例如,针对合肥市电网建设加快、输变电工程量激增的现状,合

肥供电公司加大工程审计力度,重点分析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风险点,将内部审计关口逐步前移,以工程决算审计为核心,实施事前项目审查、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造价控制的系统化工程审计模式,并打破审计区域限制,整合跨区域审计资源,将指标审计、全面审计、专项审计和任期审计有机结合、动态管理,全面消除了审计“盲区”。 一、加强过程管控提升内审质量 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合肥供电公司从制度、手段和成果管理等多个层面入手,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在管理标准化方面,合肥供电公司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在审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考核评估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21项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详细规定审计年度计划制定、方案设计、证据收集、底稿日志编写、报告质量控制、档案管理等全流程标准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在信息化方面,随着企业erp系统上线运行,erp系统丰富的信息量和强大的信息分析功能可以大大助力审计工作。该公司审计人员积极学习erp流程操作、深化erp审计系统应用,着手开展erp环境下的项目审计工作。在此基础上,合肥供电公司筹建了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按照资产从属,自上而下梳理经济业务流程,收集机构变动、人事调整、文件制度、财务报表、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信息,通过系统设置,形成常态化、模式化的分析结论。这样,就能够在接受审计任务时,迅速提供相关支撑资料。在日常管理中,可以结合风险管理工作准确修正审计计划,并为管理决策提供系统化、多样化的辅助信息,大大

制造过程日常质量控制五种方法

制造过程日常质量控制五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生产线开工条件点检 为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行,线长、操作者在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包括换型对生产线上使用的工装、量具、测具、夹具、刀具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质量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使过程处于稳定受控状态的一种预防性管理办法。 制定生产线点检表:工艺员以生产线为一个过程,按照作业要领书和品质确认要领书、质量统计显现的薄弱环节以及对设备主要精度要求,按照“五定”(即定点、定人、定周期、定标准、定记录)的原则合理分工(关键工序的点检必须由线长或机修执行),合理制定点检周期,编制生产线点检表。 点检时间 作业前:重点对生产线的工装、夹具、刀具、测具、量具、设备精度进行点检,保证开工条件满足工艺文件规定; 作业中:重点对刀具的强制行更换、定位面的清洁度、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点检; 作业后:重点对计数型量具的使用次数进行点检; 点检的方法 按照点检清单要求,操作者、线长、机修通过看、听、测判断是否有异常响声、异味、震动、磨损、定位基准有无多余物、刀具该换否等方法进行点检。 生产线长根据点检实际情况提请、制作快速点检的专用测具,提高点检的速度和准确性。 点检中的异常处理 ※在作业前点检发现的异常,如机床的软爪跳动超差、量具失准等生产线长要及时督促进行调整和更换,经再次点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生产; ※某些点检异常(在极限状态或暂不可使用但有其他替代办法)可以继续生产,操作者在异常部位挂黄色警示标牌,以督促线长、分厂快速修复; ※作业中、作业后点检发现的异常,如设备故障、量具失准、刀具磨损、夹具定位面(销子、钻套)磨损,生产线线长组织将可疑区间的产品进行复查,将不合格品隔离;车间工艺员、技术主任确定不合格品的类别并提请相应的审理组进行审理,按照审理结论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生产线开工条件点检常见的问题 1)敷衍了事,只是填写表格,不认真点检 2)缺少专用点检量具; 3)只填OK,不记录实际测量尺寸; 第二种方法:首件检查 首件检查:每道工序首件加工完成后,操作者按照品质确认要领书规定的项目及方法逐项进行检查并逐项记录实际测量尺寸,如发现不合格,则及时调整工装、夹具,直到全部后方可批量加工。 首件检查的重要性:按照品质确认要领书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需要首件计量时到送计量室送检。预防成批不合格的一种有效措施,特别是在新品的研制阶段更为重要; 首件检验记录注意事项:用卡尺、千分尺测量的项目要填写实际测量值,用量规、卡板测量的在相应的尺寸下打√,目视项目检查合格后填写xx合格。 首件检查常见的问题: 1)照抄原来的首件检验记录单! 2)零件未测量就将首件检验记录单写完! 3)首件检验记录单填写不齐全,随意填写! 4)认为是检验员的事,一面加工零件一面等检验员,等到检验员到了发现零件不合格,成批报废已经发生。第三种方法:4M变更管理 4M:指的是操作者(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s)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知识竞赛试题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开始施行的时间是:* A. 2018年1月12日 B. 2018年3月1日 C. 2018年5月1日 D. 2018年5月12日 2.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是:* A. 监督和评价 B. 监督、评价和建议 C. 监督和建议 D. 评价和建议 3.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内部审计的目的是:* A. 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 B. 保障全体职工利益 C. 为社会审计组织提供服务 D. 保护内部审计部门的利益 4.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本规定和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忠于职守,做到:* A. 独立客观公开保密 B. 独立客观廉洁胜任 C. 独立客观公正保密 D. 诚信客观胜任保密 5.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的直接领导,应当是:* A. 总经理 B. 党组织、主要负责人 C. 财务总监 D. 监事会 6. 下列关于国有企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国有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配备总审计师。 B. 国有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 C. 国有企业总审计师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工作。 D. 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协助党组织、总经理或纪检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 7.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除涉密事项外,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下面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内部审计机构所在单位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B.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C. 提供审计服务的机构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D. 被审计单位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8. 首次明确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是:* A.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B. 2003年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关于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7-11-29T10:47:21.4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作者:尧娟操玲燕周宁 [导读] 摘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措施。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江西南昌 330012) 摘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措施。 主题词:审计质量措施 随着审计全覆盖不断推进,内部审计在推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助推企业规范经营管理,推进依法治企以及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凸显。而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审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审计对象复杂化,审计难度加大,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提升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需不断研究的课题。 一、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一是企业管理者对审计工作的态度,即内部审计需求如何;二是审计相关性制度建设情况,包括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是否有效执行,是否进行考核;三是审计机构的组织形式及授权状况,包括是否有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人员配备是否合适,是否得到充分授权开展审计工作;四是审计人员的素质与专业结构,包括审计人员从业技能,审计相关业务知识结构是否合适;五是内部审计业务的范围与特点,审计面覆盖程度,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度等;六是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包括审计成本的预算安排是否满足审计质量需要。 二、当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计质量管控手段比较单一。审计质量管控应该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分析和反馈等一系列活动。但目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主要还是凭个人经验判断,审计质量管控计划缺失,审计质量检查、分析和反馈机制基本没有形成,也没有制定明确严格规范的审计质量标准。 2.审计考核机制不健全,审计人员积极性不高。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中处于相对较弱地位,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审计考核机制迟迟难以落地,关注内部审计、支持内部审计、推动内部审计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审计人员积极性普遍不高,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和成效。 3.现场审计作业质量控制还未到位。审计组长现场质量管控较为薄弱,审计项目难以均衡配备审计力量,现场审计质量难以有效保证。大多数情况下,审计部门只能在现有力量下,确定审计重点单位,审计力量中侧重投放在重点项目,并加强现场的审计质量管控,其他力量较弱的审计项目,现场管控难以到位,审计质量不能保证。 4.审计业务质量缺乏标准。从审计业务质量控制流程看,常规化的审计作业流程比较清晰,而审计质量控制的标准流程还没有体系化、制度化,大部分业务事项审计依赖于审计人员职业判断,审计业务质量控制难以实现标准化。 5.审计信息化水平不高。审计人员应用信息化水平不高,审计人员运用信息化手段发现问题线索能力不强,信息系统支撑、保障薄弱,缺乏信息系统应用的专业力量,大数据的开发、处理、运用缺乏经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效。 三、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措施 1.科学安排审计项目计划。一是与管理层畅通沟通,及时掌握管理层的需求,使审计工作重点与公司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高度融合。二是保持部门间工作高效协同。在制定年度重点工作之初,审计部会同各专业部门以协同监督工作委员会的形式,科学谋划审计重点项目和审计时间,充分融合共同关注点薄弱点,避免重复工作,在减轻被审单位迎检压力的同时,提升协同监督合力效应。 2.改进审计质量控制手段。一是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审计项目在线管理。依托审计综合管理平台,从项目立项、审前准备、项目实施到审计成果发布,全部按照标准审计流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实现方案、底稿、报告信息系统在线集成,实现对审计程序的“刚性”约束和痕迹化管理,有效规避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二是建立审计法规库、问题库,归纳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审计案例,建立法规知识库,通过审计依据的规范化,实现审计问题与法规快速关联,准确定性,引用法规恰当,实现审计作业规范化、标准化。 3.突出抓好现场审计管理。一是实行审计任务目标式管理。将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以图表的方式下发至每位审计成员,审计组长制定里程碑计划,对项目进程进行观察考核,通过网络会议、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等形式,对审计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督办。二是抓好审计现场协同管理。采取通过召开审计协调会议、上交审计日志、现场督导约谈等形式,实现审计组长、主审和组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掌握各组审计动态和审计进度;推行专业组长负责制,要求专业组长定期对审计事项进行登记,确保审计方案要求的审计事项和审计环节得到全覆盖。三是严格落实审计“三级复核”制。分别对审计程序、检查内容和工作底稿等合理合规性进行复核,为了防止“三级复核”流于形式,要求每一级复核都形成书面意见。 4.探索精准审计实践路径。一是开展远程审计,提高审计效率。依托审计信息系统和各专业业务应用系统,远程获取被审单位数据信息,实现了审计与信息化环境的接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有效缩短现场审计时间,节约审计成本。二是加强部门间联动协同,提高审计精准度。将线上监测和线下审计相结合,以在线监测提供信息数据为基准,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分析,发现审计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5.着力提升团队履职能力。一是推进审计资源集约化。建立审计人才库,抽调各专业骨干,形成审计专家队伍,为审计项目实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二是抓好审计队伍业务培训。通过微课堂、以审代培、师徒帮带等多种形式分层分类开展审计知识培训,提升审计人员执业能力。三是坚持审计工作创新。通过课题研究、创新审计成果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审计人员,激发审计团队活力。 6.建立质量持续改进循环。一是实施互查互评制。审计项目结束后,由各小组长对审计记录底稿进行交叉互查,针对存在的问题互相指正,形成互评报告,并以审计业务培训班的形式组织审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二是及时进行项目总结。召开审计项目总结会,全面总结该审计项目各阶段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反思项目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建立审计质量改进的良性循环。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一、一般项目审计工作流程图

二、结算/部门审计工作流程图

三、工作要点说明 (一)审计立项 审计立项是指确定具体的内部审计项目,即审计对象。审计对象包括公司下属的各分子公司,各职能部门、各项经营活动或项目、系统等。审计立项需报分管领导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立项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 1、审计部通过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地分析风险来制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表,经批准后逐项实施; 2、由公司董事长、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下达的计划外的专项审计任务; 3、由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要求,经批准实施审计业务。 (二)审计准备 1、确定具体项目审计工作目标与范围。审计的范围、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恰当性、有效性,通常涵盖公司经营活动中与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事务相关的所有业务环节,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及收款、采购及付款、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投资与融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等 (2)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具体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审计、债权债务审计、成本费用审计、个人借款专项审计、固定资产审计、存货审计、财务报表审计等 (3)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4)对经营过程中遵守相关法规、政策、流程、计划、预算、决算、程序、合同协议等遵循、执行情况 (5)专项审计

2、收集、研究审计对象的背景资料 (1)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规模、经营范围、股权结构和资产负债等基本概况(2)组织架构、人员编制、业务构成等资料 (3)财务报表、预算资料、银行账户及其他有关的财务资料 (4)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业务流程和职责分工 (5)公司章程、重要经济合同、协议、会议纪要等日常运营资料和有关的政策法规等 (6)以前接受审计情况 (7)当审计对象为某一项目、系统时,背景资料主要指其立项资料、预算资料、合同及相关责任人资料等 3、确定项目审计人员 不同的审计项目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应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安排适当的审计人员,成立审计小组,指定审计项目负责人,初步确定审计时间,并对审计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 (三)编写审计方案 审计项目实施前,一般应编制审计方案。审计组应根据审计项目的要求和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确定审计目标和审计重点,编制审计方案。在被审计单位背景资料不全或实施突击性检查等情况下,审计人员也可以在审计过程中制订和完善审计方案。特殊情况,可直接开展审计工作。 审计方案是对从审前调查、组成审计组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中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规划,在发出审计通知书之前召开审计小组会议讨论通过审计方案,并应由审计部负责人审核批准;实施联合审计的,各模块的审计内容由相应的协

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为了实施制造过程的顾客链管理,确保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满意的产品,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乘用车制造公司各分厂过程控制(包含过程检验)的管理。 2管理内容 一.术语和定义 1.过程自检:指生产工位上的员工依据工艺标准或检验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2.过程专检:是指由专人对生产工段内各工位质量状况的检查; 3.过程总检:是指由专业的检验人员对分厂制造的成品质量进行的检查。 二.职责和权限 1.各分厂: 1.1负责对上道工序(分厂)的产品实施过程总检; 1.2负责实施过程自检和过程专检; 1.3负责分厂内各类质量信息的收集、反馈,须保证一车一卡,由使用单位印刷; 1.4负责分厂内各类质量问题的纠正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5负责过程检验文件的批准; 2.品管部: 2.1负责接收各分厂反馈的质量信息; 2.2负责组织进行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改进; 2.3负责对质量问题改进过程实施监督和检查; 2.4负责对过程检验的过程进行指导; 2.5负责过程终检出现异议的仲裁; 3.其他单位: 3.1负责协助各分厂实施纠正和补救措施; 3.2负责配合对质量问题实施改进。 三.管理细则 1.过程检验的设置 1.1.过程检验分为过程自检、过程专检和过程总检三种类型; 2.过程检验的管理 2.1.过程自检由各专业厂工位上的员工实施; 2.2.过程专检由各专业厂指定人员实施,该人员可以为班组内的质量员、班组长、工段长等,从事 过程专检的人员应取得过程检验的检验员资格; 2.3.过程自检和过程专检所依据的标准为《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指导书》或《检验标准》; 2.4.过程总检由各专业厂的下道工序派专业的检验员实施,既冲焊分厂的过程总检由涂装分厂的检 验员实施,涂装分厂的过程总检由总装分厂的检验员实施,过程总检所实施所依据的标准为《检验标准》; 2.5.过程总检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时,应将相关不合格情况记录在记录卡上,反馈至分厂调试 返修人员;不合格经调试返修,经过程总检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2.6.过程总检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批量重大不合格时,应将不合格情况及时反馈至本厂技术质量科, 由技术质量科组织进行处置; 2.7.当对分厂过程总检的判定存在异议时,应向品管部提出申诉意见,由品管部进行现场仲裁;当

审计工作制度

一、企业审计工作制度 □ 总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审计署(1985)审研字217号文《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结合我厂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作为审计工作的依据。 第二条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财政法规和我厂的方针目标、规章制度、对全厂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系统地审计监督,以达到堵塞漏洞、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 任务和范围 第三条审计工作的任务是: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令制度以及财经纪律在工厂的正确贯彻执行,保护国家财产,强化企业管理,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第四条审计工作的范围: (一)厂部及各单位的方针目标的可行性; (二)基建扩改工程、产品设计和工艺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及效益性; (三)专项工程和大、中修项目的计划,概算、预算和决算的合理性,合法性; (四)财务收支、专项贷款等计划的编制及执行情况; (五)固定资产报废的合理性; (六)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以外的合同是否合理合法; (七)厂部及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往来、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八)确定离任或改任的经济责任情况; (九)制定或参与研究制定工厂有关规章制度及检查其执行情况; (十)办理审计委员会和上级审计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配合上级审计机关对本单位进行审计。

□ 机构 第五条成立厂审计委员会,并逐步完善专业审计为主、兼职审计为辅的内部审计体系。审计委员会由厂长、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纪委书记等人组成。厂长任主任,总会计师任副主任。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对涉及到财务、基建、工程技术等方面比较复杂的审计项目进行研究处理。 第六条审计室是在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日常办事机构。它依照本规定运用法律、强制手段,对全厂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七条根据审计工作的特点和我厂的情况,聘请若干名有财务、工程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特长的基层职工为兼职审计员。其主要任务是为审计室提供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协助审计室对本单位的审计和交流审计工作经验。 第八条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经过厂长或厂长授权人批准,可聘请临时审计员,参与某项审计工作。 第九条审计室在业务上受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并向其报告工作。 □ 职权 第十条审计工作的主要职权: (一)有权调审或就地审查各经济单位的会计凭证、帐簿、决算及分配方案,查询有关的文件、工艺设计图纸和资料; (二)有权参加有关的会计; (三)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 (四)有权提出制止、纠正和处理违反财经法纪和严重失职等事项的意见; (五)对阻挠、拒绝和破坏审计工作的,经厂长批准,有权采取封存其帐册和冻结资金等临时措施,必要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近年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已成为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笔者在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十余年,深感内部审计部门在执行项目审计业务时,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审计方法较为单一。具体就执行项目审计业务而言,其审计方法运用较为偏重于审中这一环节的过程控制,对审前、审后环节缺乏应有的控制。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必须采取一些专门的科学方法来实现。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实行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从审前、审中、审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在具体的内部审计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制度控制方法、质量复核方法、区域控制方法、自查互查质量方法、内部审计公示方法等五种方法,加强审计质量的过程控制,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笔者结合多年的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对在审计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制度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制度控制方法,是指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质量控制制度,以监督、约束和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的方法。对于内部审计部门而言,一方面应通过制度控制来规范内部审计行为;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控制来明确内部审计的责任。在内部审

计业务中实施制度控制,可以严格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流程,使内部审计行为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建立控制内部审计质量的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PDCA工作循环法的原理,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我们可将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计划(Plan)”。针对某一具体审计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具体审计质量控制计划和措施;第二步骤是“实施(Do)”。认真执行计划并严格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第三步骤是“检查(Check)”。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第四步骤是“处理(Action)”。总结审计经验,以便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推行。如果检查的结果与审计之前预定的计划不一致的话,则一定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只要我们认真执行以上四个步骤,周而复始,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循环机制和制度,就一定能够切实保障和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在国家审计署所制订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2004]审计署令第6号)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该办法对国家审计机关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作出了详尽和严密地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制订本单位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时,可以参照国家审计署所制订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深圳市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审计工作计划 (2011-01-19 16:21:24) 转载▼ 一、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总体思路: 1、今后5年公司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转变为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合同审计等并重。 2、2011年审计工作重点是:以内控制度审计为基础,以经营业绩审计为中心,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加强审计意见的落实,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防范风险、完善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即在实施审计监督同时,提高审计服务职能。 二、2011年度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如下: 1、完善审计内控制度,促进集团内控管理健全与完善 ⑴首先完善集团公司内审制度,做到审计工作有据可依,根据审计业务类型,准备建立《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办法》、《集团公司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办法》、《集团公司合同管理审计办法》三项内审制度。 ⑵内控制度是指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保障资产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促进经济活动健康有序进行而制定的一种内部协调、组织、制约、检查的控制系统,2011年内审工作应该建立在公司内部

控制的基础上,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主要是评价内控是否健全、有效,可依赖程度如何;评价在其内控制度健全、有效、可依赖的前提下,在运行中是否得到认真的贯彻和执行,是否有利于公司的经营活动、促进公司的发展等,以便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审计重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有针对性的提出审计意见,促进下属企业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保证其经营活动正常运行。 ⑶通过预算审计促进预算管理思想观念转变。目前公司费用开支的相关制度尚未健全,部分单位即以预算作为费用开支的标准(而非以费用制度为预算标准),因此,费用开支丧失了计划性,部分项目突破预算范围。审计将配合财务等相关部门,建立与健全各项费用管理办法,制定相关费用开支标准,同时使之成为预算编制指引、规范性文件。 2、以经营业绩审计为中心,结合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审计必须以公司经营业绩审计为中心,主要是对下属企业的每半年度经营业绩(预算执行)审计,通过经营业绩审计不仅要查错防弊,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逐步实现由发现型向预防型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影响业绩提高的主要因素,分析原因,抓住关键,提出建议和意见,进而促进下属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在开展经营业绩审计时,内部审计应注意的问题是:经营业绩审计一定要与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其他专项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也就是对下属企业经营者年度或任期内的经营目标、经营任务完成情况

浅谈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

《经济师}2010年第2期●审计工作浅谈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 摘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指由内部审计的业务管理机构或部门对内部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有计划的监督检查,实施全面控制管理的行为。文章分析了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几点因素,对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2—209—02 实行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应先了解审计质量,内部审计质量是衡量内部审计工作符合审计标准的程度,包括人员的质量、工作的质量、审计结果(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质量控制只有紧紧围绕审计质量各要素进行,才能保证质量控制政策布程序制定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 一、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 1.领导者对内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内审工作独立性不高。具体说来有四点表现:(1)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认识模糊,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查问题、找毛病,内部审计机构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忽视了内部审计监督、服务、管理的职能,限制了审计工作的开展。(2)无竞争对手、思想松懈。由于内部审计的对象决定了审计机构独享审计权,审计机构不用担心竞争对手和业务来源,缺乏应有的竞 争力,而更多地关心审计任务的完成、上级领 导的态度,对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缺乏热 情。(3)企业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使内部审计 人员对一些违纪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复杂的人 际关系使内部审计人员不愿深入细查;领导的 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审计的时效、范围, 使审计人员不敢违背;众多理由使得审计人员 在质量控制上意识不强。对于发现的问题,缺 乏揭示和披露的勇气,内审人员往往慑于领导 压力或者出于同事关系的考虑,或者由于其他 种种原因,对发现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最后不了了之,甚至徇私舞弊。(4)对潜在风险 认识不足。求数量、抢时间、搞突击,在质量控 制上下功夫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审计中出现 耗时、耗费的具体项目不愿深查,对不清楚的 业务避重就轻,对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 靠性分析不透,处理问题上更多地依赖专业判 断或个人偏好。 实际操作中表现在:一是重视专业胜任能 力,对职业道德重视不够。在工作委派上考虑 较多的是专业胜任能力,对审计人员及助理人 员的独立性及职业道德考虑较少;在培训中注 重业务,对职业道德教育抓得不够。二是对指 导、监督、复核不重视,缺乏对审计执行情况及 其结果适时进行监督和检查;未建立分级督 ●李宗梅 导、复核制度,对所聘用的助理人员事前没进 行必要的培训,甚至未编制审计计划以传达审 计指导意见;在具体项目审计过程中重操作, 轻督导,往往在出了问题时才予以督查;审计 报告阶段对工作底稿未实行多级复核。 2.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内审人员多由 原来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岗,甚至是兼职,比较 习惯于对被审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往往重 视账面审计而忽略账外内容,直接导致对经济 业务复杂性的了解不足,难以将企业经营特 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地披露与揭示。由于 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我国虽然制定了统一的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以及一些具体准则,但缺少 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指南,使得企业内审目 标不明确,内审工作计划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随意性。审计方案脱离实际,操作指导性不强; 审计调查不彻底.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 稿缺乏严格规范;重大问题没有查深查透,审 计意见缺乏针对性、可行性。未建立分级督导 制度。内部审计应当建立分级督导制度,对各 层次的审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复核。,督导 和复核实际上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内部监督, 但是,各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受人员、机 构编制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没有设立必要的内 部督导。内审工作是“只有检查31】人,没有被人 检查”,对内部审计的检查处于真空地带,客观 和信赖,以保证审计权利和职责的有效执行。 3.调整内部审计目标,扩大内部审计范围,实现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的转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产权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内部审计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财务账簿、报表审计,内部审计的目标应侧重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涉及企业所有管理领域,包括人事、市场营销、生产、技术、工程、信息技术、商务等环节。其工作范围除了解和评价财务、经营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外,还应对有关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进行监督,对资产的安全性、资源利用的经济和有效性、预定目标完成情况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一个企业每年度的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都要围绕本单位的。【作重心、群众反映强烈和领导最关心的问题开展工作,除及时、准确、客观地提出审计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领导解决问题提供决策依据,以利于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的问题,改善和加强管理。总之内部审计应对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审计评估,及时发现和规避各种风险,促进企业建全各项管理制度,严密内部控制机制,推动生产经营规范化、制度化,以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改善内部审计机构人员配置,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审查和评价活动,科学合理地配置内部审计人员是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配备应实行专职化,除配备财务人员外,还应有工程、法律、电子数据处理等完成审计工作所需要的人员。作为一名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职业使命感、责任感;遵守诚实、客观、勤奋和忠诚的原则;熟悉和精通内部审计原则和技术;掌握经济法律、法规等相关业务知识;熟悉企业管理的原则和各项规章制度;能对审计过程中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周密思考和分析,并作出及时、准确的处理。内部审计人员还应经常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服务。在审计工作方法上,审计人员首先要对被审单位抱着信任态度,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积极寻求合作;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共同分析其负面影响,一起探讨改进措施;在撰写审计报告时不使用责难性的措辞,不采取简单暴露问题的做法;在报告内容方面,向领导呈送的审计报告只反映重大的问题,而对一般性质的问题则在审计过程中直接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并督促其就地整改。只有把监督寓于服务中,才能减少被审单位的对立情绪,达到既实现对财务行为进行监督,又促进被审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目的。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内部审计认识的提高,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和突出。 参考文献: 1.刘桂良.瞿友喜.现代审计学fMl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邵素梅.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探讨叶套计之友,2007(6) 3.鲁安.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Ⅱ]会计之友,2007(4) (作者单位:山西禄纬堡太钢耐火材料公司山西太原030000) (责编:吕尚) 一209— 万方数据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监测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监测管理制度 2007-6-16 0:00:00 中国兽药114网信风浏览:2001 公司GMP管理文件 题目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监测管理制度 编码: SMP-SC-0160-00 共7页 制定 审核 批准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办公室 颁发数量 生效日期 分发单位 办公室、生产技术部、质量部、物资供应部、工程部 一、目的:制定生产过程重要质量控制点监测管理制度,确保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质量得到严格控制。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技术部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 三、责任者:生产技术部经理、QA检查员。

四、正文: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必须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监控,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及其监督管理制度如下: 1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 2.1纯化水、注射用水:澄明度必须符合标准 2.2 安瓿的洗涤及干燥灭菌:在准备室脱去外包装送入粗洗室粗洗,后送入精洗室洗涤,外壁应冲洗,内壁至少用纯化水洗两次,最后经过0.45μm滤膜滤过的澄明度合格的注射用水洗净,干燥、灭菌、冷却,灭菌后的安瓿应立即使用或清洁存放贮存不得超过2天,洗涤后的瓶子应进行清洁度及澄明度检查。 1.3称量:称量前应核对原辅料品名、批号、生产厂家、规格,应与检验报告单相符。调换原辅料供应商时应有小样试验合格单或已经过验证的报告;称量时必须有复核人,操作人和复核人均应在原始记录上签名。 1.4 配制:配制罐必须标明配制液的品名、规格、批号和配制量,投料时必须有人复核及做记录。 1.5 粗滤及精滤:药液经含量、PH值检验合格后方可精滤,盛装容器应封闭,标明药液的品种、规格、批号。药液配制至灭菌一般应在24小时内完成。 1.6 灌封:灌装管道、针头使用前用注射用水洗净并煮沸灭菌,直接与药液接 触的惰性气体、压缩空气,使用前净化处理,其纯度及所含微粒量应符合规定,灌装量按有关规定灌装。及时抽取少量半成品检查澄明度、装量、封口等质量状况,半成品盛器内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批号、日期、灌封机号及顺序号,操作者姓名。 1.7灭菌:双扉式灭菌柜,产品灭菌前,要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按规定的灭菌标准操作程序操作,灭菌时应及时做好记录,并密切注意温度、压力、时间,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灭菌后进行检漏,检漏的真空度在-8kpa。 1.8 灯检:检查员视力在0.9以上,视力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后的半成品要注明检查者的姓名,由专人抽查。不合格品及时分类记录,标明品名、规格、代号、批号,置于盛器内移交专人处理。 1.9印字包装:操作前应校对半成品的名称、规格、批号及数量是否与领用的包装材料一致。印字、包装、装箱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品名、规格、批号,包装结束后统计好包装材料的实用数、损坏及剩余数与领用数做物料平衡检查,结束后送待检区待检,检验合格后入库。 2 口服液

(完整版)审计署发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已经审计署审计长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审计长胡泽君 2018年1月12日 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以及审计机关对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内部审计,是指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 第四条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本规定和内部审计职业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体制、职责权限、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审计结果运用和责任追究等。 第五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本规定和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忠于职守,做到独立、客观、公正、保密。 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不得参与可能影响独立、客观履行审计职责的工作。 第二章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管理

第六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应当在本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应当在企业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国有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总审计师协助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单位应当严格内部审计人员录用标准,支持和保障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继续教育,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审计、会计、经济、法律或者管理等工作背景。 第八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备内部审计人员。除涉密事项外,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并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 第九条单位应当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依法依规独立履行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十条内部审计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责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单位预算。 第十一条对忠于职守、坚持原则、认真履职、成绩显著的内部审计人员,由所在单位予以表彰。 第三章内部审计职责权限和程序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要求,履行下列职责: (一) 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进行审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