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沉积岩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沉积岩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

一、砾岩、角砾岩、砂岩

常见岩石类型:

砾岩、角砾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杂砂岩、铁质砂岩、海绿石砂岩、细粒砂岩、中粒砂岩、粗粒砂岩。

1、鉴定方法和步骤

(1)鉴别确定岩石中的碎屑成分并估计其含量。

(2)实际测量(薄片中)和估测(手标本上)碎屑颗粒的粒径(最大、最小和一般的)。(也可利用粒度管或粒度盘以及较标准的标本进行对比)。并确定岩石的分选程度。

(3)鉴别碎屑颗粒的磨圆度。

(4)鉴别填隙物的成分

硅质胶结物:白色、致密状、硬度大于小刀、加HCl不起泡。

铁质胶结物:岩石往往呈紫红色。

碳酸盐质胶结物:浅灰一浅绿色、加HCl起泡。

海绿石胶结物:暗绿色,风化后使岩石带绿色斑痕。

泥质杂基:灰色、褐色、硬度小、岩石易破碎松散、加HCI不起泡。

(5)区分岩石的支撑性质并尽可能地区分出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等胶结类型。

2.描述实例

(1)砾岩(河北宣化)

灰色、砾状结构、胶结紧密、标本呈块状构造。其中砾石占70%,填隙物占30%。砾石大小不一,粒径一般在2-20mm,以2-10mm为主。砾石呈圆状及次圆状,少数次棱角状,断面多呈椭圆及长条形。砾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还有少量喷出岩和硅质岩。填隙物浅灰绿色,多为与砾石成分相同的砂及粉砂、砂及粉砂间有钙质、泥质等填隙物。属基底式胶结类型。

(2)紫褐色中粒铁质砂岩

暗紫褐色、颜色分布不均匀。中粒砂状结构,标本呈块状构造。碎屑含量占整个岩石85%左右,胶结物约占15%。砂粒几乎都是石英,粒径0.15-1mm左右,分选性好,大小比较一致。胶结物主要为氧化铁,分布不均匀,局部聚集成团块。岩石为颗粒支撑,呈孔隙式胶结。

二、粉砂岩、泥质岩

此类岩石的主要类型:细粉砂岩、粗粉砂岩、粘土、泥岩、含粉砂泥岩、砂质页岩、铁质页岩、钙质页岩、黑色页岩、碳质页岩、油页岩、硅质页岩。

1、鉴定方法与步骤

(1)粉砂岩的观察方法与砂岩基本相同。

(2)泥质岩因矿物颗位非常细小、,肉眼无法鉴定,因而要注意其颜色及各种物理性质的观察。

(3)要注意观察泥页岩的断口和手触摸时的感觉,据此来判断其结构类型以及与粉砂岩相区别。

(4)正确区分层理和页理,利用颜色、条痕以及加酸起泡与否等区别各种不同类型的页岩。

2.描述实例

(1)含粉砂泥岩

浅灰色。含粉砂泥质结构,块状均造。断口不太平滑,手摸之略有粗糙感。在水中不易泡软,加盐酸不起泡。由此推断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含少量粉砂。

(2)红色页岩(河北下花园)

砖红色。泥质结构,页理构造。由于岩石受到轻微变质,使其页理不甚明显。断口呈贝壳状。岩石主要由铁质及粘土矿物组成。

三、火山碎屑岩类

火山碎屑岩在我国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在辽东、辽西和大兴安岭地区分布较广。

此类岩石的主要类型:角砾熔岩、熔结凝灰岩(或熔结角砾岩)、火山角砾岩、晶屑凝灰岩、玻屑凝灰岩、层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页岩。

野外最常见的火山碎屑岩有: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

火山角砾岩:由50%以上粒度在64-2mm的火山碎屑物组成,具火山角砾结构,斑杂构造。火山角砾棱角明显,分选差,粒度变化大。火山角砾岩一般多分布在火山通道附近,也可在离火山口较远的地方堆积,分布范围较集块岩广泛一些。

凝灰岩:由70%以上粒度﹤2mm的火山碎屑物组成,具典型的凝灰结构,块状构造。颜色浅而多变,多孔疏松,有粗糙感,次生变化显著。由于粒度细小,常堆积在距火山口较远的地方。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火山碎屑岩。

1.观察方法与步骤

(1)观察手标本时要注意区分沉积角砾和火山角砾。火山角砾多为火山岩岩屑、呈棱角状,颜色常为紫红色、灰绿色等,常具斑状结构。

(2)凝灰岩的外貌很象细砂岩、粉砂岩,区别在于颜色较特殊,常为紫红、灰绿色等,有时颜色分布很不均匀。凝灰岩中晶屑多呈棱角状,破碎及熔蚀现象明显,晶面常有较多的裂纹。

(3)凝灰岩与火山熔岩也很相似,但凝灰岩具火山碎屑结构,表面粗糙、粘舌。

2.描述实例

(1)火山角砾岩(山西临县)

褐红一紫红色。火山角砾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中火山碎屑占90%以上,其中以粒径在10-2mm的熔岩角砾为主(约占75%),此外含少量长石和石英晶屑和玻屑。火山角砾外形不规则,呈尖棱角状。火山角砾为褐红色细小的凝灰质胶结。岩石次生变化不明显。

(2)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河北)

手标本观察:

白至灰白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极细小的火山凝灰,石英及长石晶屑约占7%左右。岩石具粗糙感,有粘舌现象。

薄片观察:

主要成分为玻屑,呈楔状,局部已脱玻化变成石英、长石的微晶集合体。在玻屑中星散分布有酸性斜长石及少量透长石和石英的晶屑。长石和石英晶屑边缘有熔蚀现象。

四、碳酸盐岩(一)石灰岩

此类岩石的主要类型:砾屑(竹叶状)灰岩、亮晶砂屑灰岩、亮晶(或泥晶)鲡粒灰岩、泥品生物屑灰岩、亮晶生物屑灰岩、泥晶灰岩、结晶灰岩、礁灰岩。

1.方法与步骤

(1)利用显微放像设备或显微投影仪,认识和掌握颗粒的各种类型以及泥晶和亮晶的特征及区别。

(2)用水着湿岩石标本的新鲜面,用放大镜观察各种结构组分并进行描述。

2.描述实例:

(1)砾屑灰岩(竹叶状灰岩)

颜色:灰绿色略带灰红色、颜色分布不均匀。

矿物成分:几乎全由方解石组成,含微量的铁质。

结构组分:颗粒:主要为砾屑,圆度好,断面呈长椭圆形,似竹叶状,大小不一,表面被氧化铁包围。砾石成分为泥晶灰岩。还有少量砂屑,其成分也是泥晶灰岩,充填于砾屑之间。填隙物:主要为泥晶基质,均已不同程度地重结晶。

结构:砾屑结构;颗粒支撑,为孔隙式胶结。

岩石名称:泥晶砾屑灰岩。

(2)鲕粒灰岩(山东箇ge山)

颜色:暗紫红色。

矿物成分:几乎全由方解石组成。

结构组分:颗粒:主要为鲕粒,一般呈球形,少数椭圆形,大小为1—2mm,有同心层圈),

含有铁质,因而成暗红色。鲕粒约占岩石60%。还有<5%的生物碎屑。填隙物:主要为灰白色,但较浑浊的泥晶方解石,与颗粒界限不清晰,约占岩石的20%-25%;有少量灰白色、较干净明亮的方解石,约占岩石10%。

结构:鲕粒结构;基质支撑,为基底式胶结,颗粒互相不接触。

构造:块状构造。

岩石名称:亮晶一泥晶缅拉灰岩

五、碳酸盐岩(二)白云岩、泥灰岩、硅质灰岩及硅质岩

此类岩石的主要类型:碎屑白云岩、细晶白云岩、中一粗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硅质灰岩、硅藻土、燧石岩、碧玉岩。

1、鉴定方法和步骤

同石灰岩

2.描述实例.

(1)泥晶白云岩

暗灰色。隐晶结构,手标本呈块状构造。岩石致密,断口呈贝壳状,加盐酸微弱起泡。

岩石由泥晶白云岩组成。

(2)硅质条带石灰岩

灰色。隐晶一粉晶结构,条带状构造。岩石由浅灰的粉晶石灰岩(约占岩石70%)和暗灰色的硅质条带(约占岩石30%)组成。石灰岩由粉晶方解石组成,加盐酸剧烈起泡,断口略粗糙不平。硅质条带由燧石组成,致密、硬度大于小刀。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

变质岩的观察与岩浆岩相似,也是从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矿化蚀变特征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

1.变质岩结构的观察内容

变余砂状结构(变质砂岩)

变余辉绿结构(变质辉绿岩)

粒状变晶结构(大理岩或石英岩)

角岩结构(长英角岩)

纤维变晶结构(阳起石片岩)

鳞片变晶结构(绿泥片岩)

斑状变晶结构(石榴白云母片岩)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 对各类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l.颜色 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观察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的颜色)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辉长岩、撖榄岩为深色;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拉度大小。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受到强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蚀变后呈中绿~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灰、暗紫~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 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如中粒辉长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 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沉下,才能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 最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 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描述时应按含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颜色、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粒度、目估百分含量等。 岩石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时,应首先指明斑晶矿物在整个岩石中的目估百分含量,然后以斑晶矿物含量“先多后少”的顺序描述其特征。接着描述基质中矿物的特征,如矿物粒度呈细粒时,其描述顺序与要求同前述。当基质粒度小于细粒时,只要求指明主、次要矿物.不要求作详细描述。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v 1mm, 含量95%左右;长石、绢云母约占5%。 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v 1mm,含量80% 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15%左右;长石矿物约占5%。 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5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45%左右;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 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

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 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 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 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v 1mm,含量25% 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v 1mm,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5%左右。见有特征矿物十字石,多呈半自形短柱状,大小不等,多在5mm左右,含量 约5%。 褐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褐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 径v 1mm,含量50%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v 1mm,含量35%左右;长石,粒 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色厚层黑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 构,片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 他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50%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v 1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厚层绿泥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绿泥石、石英、长石及少量绢云母组成。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v 0.1mm,含量70%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v 0.1mm,含量15%—20%;长石,他形粒状,粒度v 0.1mm,含量5%—10%;绢云母及其他矿物约占5%。 灰色浅灰色厚层绢云绿泥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浅灰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绿泥石、绢云母、石英及少量长石组成。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v 0.1mm,含量60% 左右; 绢云母细小鳞片状,片径v 0.1mm,含量25%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v 0.1mm,含量10%;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5%。 紫褐色绢云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紫褐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

泥岩(Mudstone) 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②铁质泥岩。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③硅质泥岩。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页岩(Shale) 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常见类型有: ①黑色页岩。含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外观与碳质页岩相似,其别在于黑色页岩不染手。 ②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 ③油页岩。含一定数量干酪根(>10%),黑棕色,浅黄褐色等,层理发育,燃烧有沥青味。 ④硅质页岩。含有较多的玉髓、蛋白石等,SiO2含量在85%以上。 ⑤铁质页岩。含少量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多呈红色或灰绿色。在红层和煤系地层中较常见。 ⑥钙质页岩。含CaCO3,但不超过25%,否则过渡泥灰岩类。 此外,还有混入一定砂质成分者,称为砂质页岩。 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页岩不透水,在地下水分布中往往成为隔水层。 由页岩组成的河岸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95%左右;长石、绢云母约占5%。 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8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15%左右;长石矿物约占5%。 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5mm 左右,含量25%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 左右,含量5%左右。见有特征矿物十字石,多呈半自形短柱状,大小不等,多在5mm左右,含量约5%。 褐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褐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

岩石野外观察描述(变质岩)

变质岩野外观察描述 一、变质岩观察与描述方法 在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方法、步骤与前述岩浆岩类似,但主要根据是其构造、结构和矿物成分。这是因为,变质岩的构造和结构是其命名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第一步可先根据构造和结构特征,初步鉴定变质岩的类别。譬如,具有板状构造者称板岩;具有千枚构造者称千枚岩等。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例如,变质岩中的石英岩与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尽管成分相同,但前者具变晶结构,而后者却是碎屑结构。 第二步再根据矿物成分含量和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进一步详细定名。一般来讲,要注意岩石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比例,以及浅色矿物中长石和石英的比例,因这些比例关系与岩石的鉴定有着极大关系。 例如,某岩石以浅色矿物为主,而浅色矿物中又以石英居多且不含或含有较少长石,就是片岩;若某岩石成分以暗色矿物为主,且含长石较多,则属片麻岩。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如蓝晶石、石榴子石、蛇纹石、石墨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能反映出变质前原岩以及变质作用的条件,故也是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有力证据。关于板岩和千枚岩,因其矿物成分较难识辩,板岩可按“颜色+所含杂质”方式命名,如可称黑色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可据其“颜色+特征矿物”命名,如可称银灰色千枚岩、硬绿泥石千枚岩等。

在野外,还要观察地质体产状、变质作用的成因。比如,石英岩与大理岩两者在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岩中均有,就只能根据野外产状和共生的岩石类型来确定。假如此类岩石围绕侵入体分布,并和板岩共生,则为接触变质形成;假如此类岩石呈区域带状分布,并和具片状或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共生,则为区域变质所形成。 对变质岩我们也应描述岩石总体颜色,注意其岩石结构。若为变晶结构,则要对矿物形态进行描述。注意观察岩石中矿物成分是否定向排列,以便描述其构造。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可见的矿物成分应进行描述。若无变斑晶,就按矿物含量多少依次描述;若有变斑晶,则应先描述变斑晶成分,后描述基质成分。至于其它方面,如小型褶皱、细脉穿插、风化情况等,亦应作简略描述。在为变质岩定名时,应本着“特征矿物+片状(或柱状)矿物+基本岩石名称”的原则。如,可将某岩石定名为蓝晶石黑云母片岩。 二、变质岩描述实例 1、矽线榴石片麻岩 岩石总体呈褐色;斑状变晶结构;深色与浅色矿物间断定向排列构成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石榴石:棕褐色,呈粗大(d>3㎜)的不规则粒状变斑晶,晶形不甚完整,晶面上裂纹发育(可见交错裂纹),硬度大(7±),含量40%±。石英:无色或浅白色,呈它形压扁~拉长状,粒度不均,一般在0.2~0.5㎜×2~4㎜,含量30%±。矽线石:白色~微带蓝的白色,晶形呈细长柱状,粒度0.1~0.2㎜

岩石野外实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岩石野外实习心得 篇一: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章:绪言 (1)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 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华县刘家河村南,县城 东约五公里处,山门距陇海铁路华县火车站和西潼高速公路 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仅2.2公里,均有等级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势东连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

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习任务 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习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3)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习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4)实习工具: 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习期间大胆细心。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习精神。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6)实习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境内少华山, 第二章:岩石。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遇酸剧烈反应,一般为白色,如含不同杂质,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大理岩硬度不大,容易雕刻,磨光后非常美观,常用来做工艺装饰品和建筑石材。 2.板岩由页岩和黏土变质而成。颗粒极细,矿物成分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具有明显的板状构造。板面微具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灰、黑、灰绿、紫、红等,可用做屋瓦和写字石板。 3.片麻岩多由岩浆岩变质而成。晶粒较粗,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颗粒黑白相间,呈连续条带状排列,形成片麻构造。岩性坚,但极易风化破碎。 C、(矿物) 是地壳内外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一体。大部分矿物是固体,也有的是液体(如自然汞、石油)或气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

————————————————————————————————作者: ————————————————————————————————日期: ?

泥岩(Mudstone) 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②铁质泥岩。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③硅质泥岩。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页岩(Shale) 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常见类型有: ①黑色页岩。含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外观与碳质页岩相似,其别在于黑色页岩不染手。 ②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 ③油页岩。含一定数量干酪根(>10%),黑棕色,浅黄褐色等,层理发育,燃烧有沥青味。 ④硅质页岩。含有较多的玉髓、蛋白石等,SiO2含量在85%以上。 ⑤铁质页岩。含少量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多呈红色或灰绿色。在红层和煤系地层中较常见。 ⑥钙质页岩。含CaCO3,但不超过25%,否则过渡泥灰岩类。 此外,还有混入一定砂质成分者,称为砂质页岩。 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页岩不透水,在地下水分布中往往成为隔水层。 由页岩组成的河岸

岩石的野外观察方法

岩石的野外观察方法: 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岩石中保存地壳形成与演化的记录;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成分。所以对岩石的观察、认识、研究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地质工作。 一、岩浆岩的观察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所形成的岩石。按深成岩、脉岩、火山岩叙述。 (一)深成岩 1.岩石的观察:颜色、矿物成分及含量、结构、构造、蚀变、矿化、风化产物。 2.特殊结构、构造的观察:原生节理(Q、L、S)、片麻理、深源包体(形态、大小、成分与岩浆岩的关系)、捕虏体(形态、大小、成分、排列方式、分布位置,被岩浆岩改造的程度)。 3.岩体的观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岩相的划分、是否存在附加侵入相、多期侵入。脉岩的发育情况。 4.与围岩接触关系的观察:这里只介绍侵入接触关系的观察。(沉积接触、断层接触见有关部分。) 岩体:①边部变细或有冷却边、出现斑状结构; ②边部矿物定向排列-岩浆流动构造; ③有岩枝、岩脉插入围岩; ④有围岩的捕虏体; ⑤受围岩影响边部成分发生变化。 围岩:①出现热接触变质现象; ②有交代作用时出现交代矿物或形成矽卡岩。 (二)脉岩 脉岩是呈岩墙、岩床、岩席产出的浅成侵入体。 1.脉岩类型的观察:辉绿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煌斑岩、石英斑岩、伟晶岩、细晶岩、石英脉…… 2.脉岩方向的观察与统计:脉岩经常沿一定的构造破裂面或岩体中的节理侵入,所以,脉岩是区域或局部构造线的反映; 3.脉岩之间关系的观察; 4.与围岩之间关系的观察; 5.产在岩体中的脉岩要注意脉岩矿物成分与岩体矿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的观察; 6.脉岩相对形成时代的观察。 (三)火山岩 火山岩分为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 1.火山熔岩的观察 ①火山熔岩成分的观察:颜色(是岩石化学成分或矿物成分的综合反映),斑晶成分的观察,注意碎屑物质的混入,有否深源包体; ②火山熔岩结构的观察:斑状结构、球粒结构、球颗结构、玻璃质结构、霏细结构、细晶结构; ③火山熔岩的构造观察:气孔与杏仁构造(形态、大小、含量、排列方式、分布部位)、流纹构造、枕状构造、珍珠构造、柱状节理、块状构造; ④火山熔岩与上、下岩石接触关系的观察:间断面、烘烤、沉积接触……; ⑤火山熔岩地质产状的观察:岩被、岩丘、火山锥、破火山口、火山颈……;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附实例)

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 对各类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l.颜色 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观察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的颜色)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辉长岩、撖榄岩为深色;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拉度大小。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受到强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蚀变后呈中绿~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灰、暗紫~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 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如中粒辉长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

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沉下,才能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 最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 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描述时应按含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颜色、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粒度、目估百分含量等。 岩石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时,应首先指明斑晶矿物在整个岩石中的目估百分含量,然后以斑晶矿物含量“先多后少”的顺序描述其特征。接着描述基质中矿物的特征,如矿物粒度呈细粒时,其描述顺序与要求同前述。当基质粒度小于细粒时,只要求指明主、次要矿物.不要求作详细描述。

部分岩石描述总结

部分岩石描述总结 第四系湖积物,地势逐渐平缓,植被稀疏,由第四系冲洪积物变为湖积物,包括机械、化学与生物的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堆积物,岩石类型以粘土岩和粉砂岩为主,夹有少量化学岩薄层或透镜体。细砂岩出现较多,砂岩胶结物以泥质、钙质为主,分选和圆度较好。 第四系冲洪积物,几乎无植被发育。冲洪积物主要由大量砂土及少量砾石等组成,砾石散乱分布,成分较单一,主要为砂岩质砾石,大多为棱角状、少数次棱角状,大小不均,粒径多在2cm-15cm之间不等。砂土由亚砂土、粘土、淤泥等组成 第四系残破积物,为4602高地石英砂岩及安山岩遭受风化作用后残留与原地及在重力作用下,由雨水与雪水冲刷搬运,在山坡与山脚下堆积起来的砾石及砂土。 青灰色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风化面紫红色、黄褐色,新鲜面青灰色,砂状结构,薄层状构造。新鲜面砂状结构明显,用手摸时砂质感强烈。岩石组成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及胶结物,石英含量约30%,岩屑含量约30%,长石含量约35%。钙质胶结,长石部分蚀变。岩石露头较差,片理发育,风化碎裂严重。 紫红色粉砂岩,基岩露头较好,风化强烈。风化面、新鲜面均为紫红色,薄层状构造。碎屑物质组分以石英为主,含量约90%,其次为长石及白云母等。 灰色石英砂岩,风化面土黄色,新鲜面灰色,石英含量约占岩石组成的85%,长石及岩屑含量较少。岩石致密坚硬,硅质胶结。 紫红色粉砂质页岩,风化面、新鲜面均呈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水平细层厚度小于1cm,页理构造。其新鲜面用手触摸有明显的颗粒感,端口参差状。 灰绿色钙质页岩,岩石呈浅灰绿色,泥质结构,纹层状构造。基岩出露中等,与岩屑长石砂岩石互层,呈碎块状,局部呈粉末泥状,岩石主要由泥质矿物构成,局部含有少量的砂屑物质。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弱,局部见岩石受风化作用呈粉末泥状。 灰白色细粒花岗闪长岩,岩石风化面呈灰黄色、褐红色,新鲜面灰白色,全晶质,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辉石及角闪石等。石英含量约28%,烟灰色,油脂光泽,次浑圆状,粒径0.5-0.8mm之间,长石含量约40%。沿途风化强烈,岩石破碎严重,露头天然差。 浅红色中层状安山岩,岩石风化面、新鲜面均为浅红色,斑状结构,气孔状构造,成层明显。岩石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为斜长石、角闪石及少量辉石等,斜长石斑晶多呈自形柱状,含量约30%,角闪石斑晶呈灰黑色,半自形长柱状,含量约5%,辉石斑晶含量较少。基质隐晶质结构,含量约60%。基岩露头较好,风化弱。 灰褐色安山玢岩1,岩石风化面黑褐色,新鲜面灰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量约25%,斜长石斑晶灰白色,自形柱状,含量约70%,暗色矿物为角闪石等,含量约20%。基质隐晶质结构,占岩石总体积分数的80%。岩石基岩露头较差,风化碎裂严重。 灰褐色安山玢岩2,风化面、新鲜面均为灰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成分主要为斜长石,斑晶颗粒粒径约 1.5mm,浅灰白色、板状晶形、及少量石英斑晶。基质约占总体积分数的70%以上,基质成分主要为斜长石和少量的石英。气孔构造较发育,无规律分布,未被充填。

各种岩石描述10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各种岩石描述10 种 J32πγ似斑状花岗岩 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浅肉红灰白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 份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似斑晶:钾长石,半自形板状,粒 度在5-7mm,大者可达1.5-2cm,含量20%-30%;石英,他形粒状,粒度5mm 左右,含量5%。基质为中粒花岗结构,各矿物粒度大都在2-4mm。钾长石含量20%-30%;石英含量20%左右;斜长石含量20%左右;黑云母含量小于5%。 J32ηγβ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浅肉红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 份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钾长石,肉红色,半自形板柱状, 粒径2mm 乘以4mm,含量40%左右。斜长石,乳白色,半自形板柱状,粒径2mm 乘以4mm,含量20%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3mm,含量30%左右。黑云母,鳞片状,片径2mm,含量10%左右。 J32πγβ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浅肉红灰白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 份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似斑晶:钾长石,肉红色,半自形 板状,粒度在5-7mm,大者可达1.5-2cm,含量20%-30%;石英,他形粒状,粒度5mm 左右,含量5%。基质为中粒花岗结构,各矿物粒度大都在2-4mm。钾长石含量20%左右;石英含量20%左右;斜长石含量20%左右;黑云母含量小于5%-15%。 J3ξγ中粒钾长花岗岩 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浅肉红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钾 长石、石英、斜长石、黑云母组成。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3mm

野外露头观察方法

野外露头观察方法 野外露头观察是最普遍、最常见的地质旅游,也是调查或研究沿途地质概貌的最佳办法。随身携带的各种野外工具、仪器都可以协助我们提高观察的质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记录本、素描册、照相机等详细地记录、绘画、摄影。 野外露头观察最重要步骤是选好剖面,一般而论,剖面线方向应尽量与地层的走向方向垂直,或者说,跟地层的倾斜方向一致。这样,可以用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距离,看到最多的内容。基本上可以通过穿越几条剖面的办法了解到区域地层分布的面貌,岩石的类别、特征与构造的格局等等。 野外露头观察要求观察的项目,着重点应放在地层及构造方面。地层方面的具体内容包括岩性、名称、产状、所含化石、各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岩层的厚度、岩层的其他特点等。如遇火成岩,则还应观察岩体、岩脉的形态、穿插关系、火成岩与沉积岩的先后关系或两者接触处的变质现象。如遇变质岩,起码要判断属于何种变质类型。 构造方面的具体内容,包括断层、褶皱及其类型,节理的方向及其组合关系,变质岩系中的节理组合与方向,区域构造线的方向。 综合上述观察的内容,可以判断此间地壳运动的性质,演变的历史以及当地大地构造所处的构造单元的部位。 如遇有矿点或矿化现象,应观察矿物的种类,何者为主,何者为次;可能的成因类型、类别,估计其矿体范围及其经济价值。 野外露头观察可以观察小地貌现象,主要是注意岩性与构造地质这两方面对当地地貌的影响,例如沟谷与断层的关系、悬崖与断层的关系、山坡形态与岩层倾向的关系以及与岩石性质的关系等等。如在石灰岩地区,注意洞穴有无成层性现象,如果存在,则可考虑当地在地质近期内地壳上升的节奏性运动;溶洞及岩溶的形成过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如在火山岩、花岗岩或其他坚硬岩层发育地区,要特别注意裂隙系统对塑造山形水流的关系。 野外露头观察时,边走、边看,要停就停,要走就走,随手作笔记,随时作记录,还可及时素描或摄影,把特殊的地质现象或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以附图的方式描绘下来,一幅清晰的图件,经常起到胜过文字的作用,并能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信手剖面必须随着前进的步伐而随时描绘下来,哪怕是不很准确的、示意性质的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一位技能全面的地质工作者,应该在绘画技巧方面有所训练。 徒步地质旅游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就是采集标本,这是在交通工具上难以办到的。采集岩性标本、化石标本、矿物标本及构造标本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确定(带回室内研究)该地层的年代、岩石的名称、构造的特点,掌握沿途地质情况,为下一步工作设计方案。当然,有些仅为作为旅游中的一个纪念。不管何种目的,采集标本时都应注意对环境的爱护,不要破坏自然景观或违反当地的管理规定。 野外露头观察除了本人直接观察地质对象以外,更有利的条件是根据地质特征,进行一些访问工作,比如向当地群众了解到某些生产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说不定与当地的地质条件有关,由此可以启发我们去深入了解或作好进一步研究的准备。常碰到的如以村庄内泉水出露情况了解水文地质特点;以动植物的异态,来了解土壤中矿物元素分布的情况;甚至偶见村落旁边的废弃矿渣堆(古代土法冶炼所遗弃的)可以了解此间某种矿产的埋藏情况,在黄土高原地区,通过“龙骨”(主要是新生代后期的哺乳动物化石)挖掘的线索,找到重要的化石产地;在南方岩溶地貌发育区,通过“泥岩肥料”(大多是洞穴内的哺乳动物化石堆积物,其泥土中含有丰富的磷质,可作肥料)线索找寻化石,甚至人类化石(例如巨猿与马坝人化石便是如此发现的)以及其他等等。 野外露头观察,随时随地向群众了解有关的地质情况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其他形式的地质旅游不易办到的,因此,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

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②铁质泥岩。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③硅质泥岩。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页岩(Shale) 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常见类型有: ①黑色页岩。含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外观与碳质页岩相似,其别在于黑色页岩不染手。 ②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 ③油页岩。含一定数量干酪根(>10%),黑棕色,浅黄褐色等,层理发育,燃烧有沥青味。 ④硅质页岩。含有较多的玉髓、蛋白石等,SiO2含量在85%以上。 ⑤铁质页岩。含少量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多呈红色或灰绿色。在红层和煤系地层中较常见。 ⑥钙质页岩。含CaCO3,但不超过25%,否则过渡泥灰岩类。 此外,还有混入一定砂质成分者,称为砂质页岩。 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页岩不透水,在地下水分布中往往成为隔水层。 由页岩组成的河岸 铁质页岩

岩石鉴定方法

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 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 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 脉岩:煌斑岩、细晶岩 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 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 全晶质显晶质 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 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 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 隐晶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半晶质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 玻璃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如橄揽石、辉石易成蛇纹石,角闪石、黑云母常变成绿泥石,而长石则变成绢云母、高岭石等。 6)岩石定名:在肉限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定出岩石名称。 颜色+结构+岩石基本名称,如浅灰色粗粒花岗岩;灰黑色中粒辉长岩 岩浆岩的分类定名,初学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观颜色、初定类:岩石的颜色反映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石分类命名的直观依据。但需指出,在估计暗色矿物含量时,易产生肉眼视觉上的误差。浅色矿物覆于暗色矿物之上时,由于它的透明性,易把它看成暗色矿物,故对暗色矿物含量的估计,往往偏高。另尚要注意次生变化的颜色的影响。(2) 辩矿物定大类:在据颜色分成三大部分基础上,再根据矿物种类、含量和共生组合特征把岩石分成(1)超基性岩,(2)基性岩,(3)中性(钙碱性)岩,(4)酸性岩,(5)碱性岩等五类,即可确定岩石属哪一大类。

岩浆岩野外描述

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 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 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 脉岩:煌斑岩、细晶岩 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 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 全晶质 显晶质 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 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 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 隐晶质 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半晶质 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 玻璃质 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如橄揽石、辉石易成蛇纹石,角闪石、黑云母常变成绿泥石,而长石则变成绢云母、高岭石等。 6)岩石定名:在肉限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定出岩石名称。 颜色+结构+岩石基本名称,如浅灰色粗粒花岗岩;灰黑色中粒辉长岩 岩浆岩的分类定名,初学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地质工作者野外鉴别岩石方法

[转]岩石的鉴定,是地质系的都转载,太精辟了 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 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 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 脉岩:煌斑岩、细晶岩 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 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 全晶质 显晶质 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 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 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 隐晶质 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半晶质 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 玻璃质 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如橄揽石、辉石易成蛇纹石,角闪石、黑云母常变成绿泥石,而长石则变成绢云母、高岭石等。 6)岩石定名:在肉限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定出岩石名称。 颜色+结构+岩石基本名称,如浅灰色粗粒花岗岩;灰黑色中粒辉长岩 岩浆岩的分类定名,初学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观颜色、初定类:岩石的颜色反映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石分类命名的直观依据。但需指出,在估计暗色矿物含量时,易产生肉眼视觉上的误差。浅色矿物覆于暗色矿物之上时,由于它的透明性,易把它看成暗色矿物,故对暗色矿物含量的估计,往往偏高。另尚要注意次生变化的颜色的影响。 (2) 辩矿物定大类:在据颜色分成三大部分基础上,再根据矿物种类、含量和共生组合特征把岩石分成(1)超基性岩,(2)基性岩,(3)中性(钙碱性)岩,(4)酸性岩,(5)碱性岩等五类,即可确定岩石属哪一大类。 方法:指示矿物分两头,暗色矿物分中间,共生矿物来检验。石英>20%为酸性岩;橄榄石(+辉石,或角闪石)>90%为超基性岩;中、基性岩皆为斜长石+色暗矿物;中、基性岩的划分除色率外,主要有以下两点规律:①暗色矿物种类:中性岩石以角闪石为主,基性岩以辉石为主;②共生矿物种类:基性岩与超基性岩可找到少量橄榄石;中性岩与酸性岩相邻,可找到少量石英和肉红色钾长石。酸性岩和碱性岩颜色都是近肉红色,两者的区分主要根据:碱性岩的石英和斜长石(灰白色)含量都很少。 对具斑状结构的喷出岩和浅成岩,基质是隐晶质,肉眼则难以鉴定其成分,主要依靠斑晶来定名。因为斑晶一般是由岩石中的主要矿物组成的,故据斑晶矿物也可定类名。 对于无斑晶的隐晶质结构岩石,则只有根据岩石颜色和致密坚硬程度大致判断。含SiO2较高的酸性隐晶质岩石往往硬度较大。 (3)看结构(构造),推环境(产状):同类岩石成分相同,但每类根据不同的产状分成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三种,分别给以不同的岩石种名。岩石产状即岩石生成环境,主要反映在结构、构造上。 自然界中的岩石类繁多,并且在各类之间存在许多过渡类型。如某岩石中以角闪石、斜长石为主,次要矿物为石英(达5—20%)、钾长石(达20%)、黑云母等,岩石应介于中酸性之问,定为花岗闪长岩;有的介于喷出岩和浅成岩之间,称之超浅成岩。 (4)根据岩石的颜色、主要,次要矿物成分含量及结构构造详细定名。 对于侵入岩:颜色+结构+基本名称如:黑灰色中粒辉长岩 对于喷出岩:颜色+构造+基本名称如:黑色气孔状玄武岩 岩浆岩的系统分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