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数量词对比

英汉数量词对比
英汉数量词对比

英XX的数量词结构和句法对比分析

一、引言

现代英语中词类有10种,即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动词、副词、冠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汉语被认可的词类有11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感叹词。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词类,我们可以发现英语中没有汉语所具有的量词。汉语中有数词和量词两大类,而在英语中只有数词词类,没有量词的划分。

英语中量的概念的表达常常借助相应的名词,因而构成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数量概念在文字表现形式上的及数量词组结构上的差异。两种语言的数量词组在结构上是各有特色的。本文拟从英汉数量概念的体现形式入手,对英汉数量词组结构及其句法特征作些许的对比分析和探讨。

二、英汉数量词一般规律

汉语中的数量词表示规律一般为数词+量词+名词,如:

他给陈政沏了一杯茶,也在藤椅上坐下来,眯着眼睛问:“最近怎么样?——选自《夏雨》节录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XX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

两个黄耐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亦或是名词+数词+量词,如:

小菜一碟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徐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乘B不备,A突亮出刮刀一把,连续向B猛刺,致B当即死亡。

英语中的数量词表示规律一般为数词+名词,如two apples、three chairs , twelve cakes,或者是数词+量词+of+名词,如a bottle of water,two pieces of bacon, three slices of bread。(当数词是one时,常用“a”表示)。

三、英XX的数量词结构和句法对比

1.英汉数量词构成对比

在汉语中,既可以是数词+量词+名词,也可以是将名词提前变为名词+数词+量词的形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加强节奏感,多用于口语中,这是汉语所独有的而英语中则没有此结构。例如:

一壶酒与酒一壶:

新郎家要拿一壶酒、一方肉、十个粑粑交给新娘带回去酬谢父母。(选自《布依族风俗志》)

罚酒一壶!(选自《虹》节录)

只要你们留我一条命,我就说!(选自《新儿女英雄传》)

要命一条,要米办不到。(选自《X介梅》)

而英语中不能将名词提前变为名词+数词+量词如:a bottle of water 但* water of a bottle 不符合英语语法。

例如:Maybe you should drink a bottle of water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about yourstock portfolio.

也许在你对股票投资组合做出决定前,你应该喝一瓶水。

*Maybe you should drinkwater of a bottle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about yourstock portfolio.

2.英汉数量词的省略对比

如上文所述,英汉量词“数”与“量”的组合形式不尽相同。汉语中量词可与数词自由结合,但是不能脱离量词单独存在去修饰名词,这是量词的内在要求。因为量词的基本语义功能是表示单位量,所以要对客观事物准确地计量,则必须用数词去计数、统计。量词只有依靠数词才能把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出来。“数词+名词”的结构也不是错误的,但只见于一些固定的词组中,显得简练,但并不多见,大多出现在成语中,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三心二意、四书五经等。因此,在汉语中数词一般不可直接修饰名词,必须有量词,例如在汉语中,只能用三朵花,没有*三花这种表达方式(“人”字例外,如一人,二人,三人,五人,百人等等是可以的)。

英语中,可数名词可直接用数词来修饰,这是英语中常见的表示数量多少与计量方式的独特方法,如:“a book(一本书)”、“three students (三名学生)”、“five teachers(五名老师)”。不可数名词一般没有

复数形式,不可以个数计算,要表示这类名词的个体性就得用单位词,不能直接用数词加名词,例如:

a loaf of bread一只面包, a bar of chocolate一块巧克力, a bottle of water 一瓶水

* a bread , a chocolate,a water

3.英汉数量词组复数结构对比

英汉数量词组复数结构对比大为不同。在汉语中,量词词组的复数形式通常体现在数词上,量词无复数变化,但偶尔通过名词后加“们”来体现(当出现具体数量时,通常名词后不能加们。例如:三把椅子,*三把椅子们)。一群人、三X桌子、两台电脑等等。

然而,在英语数量词组中,“复数”除了数词之外,相关的

可数名词、介词“of”前后名词都需要在形式上有所体现。若与不可数名词连用,则将介词“of”前的量名词变为复数形式。如“three boxes of matches”“four cups of coffee”等等。

4.英汉数量词句法特征的差异

在英汉语中,数量词一般在句子中可作定语、状语和主语成份。汉语数量词在句中有时候还可作补语,谓语和宾语。

数量词作定语时,英汉数量词组均可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前起限定该名词所指事物的量的作用。但在汉语中,可以在数量词组与名词间插人一个别的词、短语或句子。而英语中这两者之间只能插入修饰名词的词语,且置于被修饰的名词前,不能插人短语或句子,但是可以把一个短语或句子中的单词用连字号连成一合成词直接放在被修饰

的名词之前,如a twelve-year-old boy(一个12岁的男孩),a long-distance telephone(一个长途),an old-style machine(一台旧式机器)。

Lily is a well-dressed woman.莉莉是一个衣着漂亮的女人。

Mr. Green was a small-business man.格林先生是位做小买卖的商人。

数量词做状语时,在汉语中数量词组可以做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等。

(1)羊一群一群地回来了。

(2)他一把拉住了我。

(3)一家一户地排查

(4)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史记》(5)这些小猫一代一代地生活在美丽而又神秘的花园里,好像曙光别墅夫人就是它们的造物主一样。

但是,在汉语中如果数量词组中的量词为动量词,而该词组修饰的又是一个单音节动词,则可省掉动量词,由数词直接修饰动词。如:(1)三打白骨精(《西游记》)

(2)诸葛亮七擒孟获(《三国演义》)

(3)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水浒》)

(4)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

在英语中,数量词组可以做状语修饰形容词,位置只能放在形容词之前。

(1)The mountain is ten feet deep.

(2)She is already sixty, but she looks 20 years younger.

(3)Itwas twometres tall, powerful, in the middle, knock-downs, second balls, rebounds.

数量词做主语时:

(1)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

(2)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蝗口皇地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节选自鲁迅:《社戏》)

(3) Six is my lucky number. 6是我的幸运数字。

(4) Two plus two is four. 二加二等于四。

四、总结

经过上文对英汉数量词的词组结构及其句法特征的分析与比较,更多的是分析了英汉数量词的差异性,我们可以看出,在汉语将数量词分为数词和量词;在英语中,没有单独的量词的分类,但仍具有独特的形式和意义。进行对比分析,加以研究,将有利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教学以及掌握数量词的翻译与使用。

五、参考文献

X学敏,邓崇谟. 现代汉语名词量词搭配词典. XX教育,1989.

文旭.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 外国语,1999,(1):34-40.

杨壮春. 英汉数量词组对比研究. 外语教学,1999,(1).

英汉颜色词对比浅谈

英汉颜色词对比浅谈 【摘要】本文从颜色词入手,在词义指称的客观同一性的基础上,分析它们之间文化内涵的区别。这种区别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得颜色词具有多种联想意义。本文的论述即在于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对汉英颜色词作文化上的探讨。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意义;辅助文化意义;历史文化差异 1 颜色词的基本文化意义对比 由于使用汉语和英语的民族、国家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相同的颜色词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如黑、白两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黑暗与光明。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白色则是天使、幸福、欢乐和美德的象征。在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黑天鹅代表邪恶、欺诈;白天鹅则代表善良、纯洁和美好。又如:“a black villain”(大坏蛋,恶棍);“black flag”(海盗旗,死刑旗);“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talk black into white”(指鹿为马,诡辩);“a black letter day”(凶日,倒霉的日子)等。所有这些词语都表明黑与坏的、邪恶、愤怒的特征。与“Black”(黑)相对的“White”(白)在西方文化里则有美好、希望、幸福、幸运、吉利、快乐、正直可靠等涵义。圣经故事里,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西方童话故事中有一位博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的主人公就叫“白雪公主”(Snow white),她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从以上所举的例子不难看出在西方文化里存在着重白忌黑的传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黑、白两色都象征不祥。《史记》云:“秦皇更民曰黔首。”李善注:“黔首,黑头无知。”在这里,黑的意义与贱民、愚民联系在一起了。在现代汉语里,“黑”的派生词总是与坏的、不幸、灾难、邪恶等意义相联系。如“黑帮”、“黑话”、“黑市”、“黑心”、“背黑锅”等。今天,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臂挽黑纱,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由此可见,中国人在相当多的场合表现出对黑、白两色的厌恶甚至畏惧,以至避讳它们。“白”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平民之色”。古代老百姓的衣服不能施采,故称“白衣”,后世称“布衣” 。古代没有功名的人称“白丁”;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住的屋子称为“白屋”。在汉语里,白字的派生词往往含有轻视、无价值等贬义。如:“白搭”、“白费”、“吃白食”、“一穷二白”等等。 “白”和“黑”在当代政治概念上都被当作“红”的对立面,代表反动、落后的意思。如:“白区”、“白匪”、“白专道路”、“白色恐怖”、“黑五类”、“黑后台”、“黑干将”、“黑爪牙”等。 2 颜色词的辅助文化意义 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

英汉颜色词对比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本科 学年论文 题目:英汉颜色词对比研究 系别:文学系 学生姓名:刘珺 学号:07579105 专业:对外汉语 年级:2007级 完成日期:2010年5月20日 指导教师:刘昀

英汉颜色词对比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所收录的所有颜色词以及几个常用颜色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对比研究等方法,把英汉颜色词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和意义类型介绍给大家。分析了基本颜色词红、白、黄、蓝、黑、绿的英汉区别意义和联系。最后对英汉颜色词的构词和用法进行举例说明,英汉颜色词主要有:在颜色词前加表示程度的词;颜色词后缀-ish;两个颜色词叠加;颜色词前加表示某物的词四种构词方法,英语颜色词主要有形容词、名词和动词等词性,汉语颜色词主要有名词和形容词等词性。 关键词:颜色词,对比,构词,英语,汉语

目录 一、英汉颜色词对比研究的意义 (1) 二、英汉颜色词举例 (1) (一)红色系 (1) (二)紫色系 (2) (三)白色系 (3) (四)黄色系 (3) (五)蓝色系 (4) (六)褐色系 (5) (七)黑色系 (6) (八)绿色系 (6) (九)橙色系 (7) (十)灰色系 (7) (十一)其他颜色 (8) (十二)描写颜色词程度的词 (8) 三、英汉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 (8) (一)红色(red) (9) 1.字典释义 (9) 2.对比分析 (9) (二)白色(white) (9) 1.字典释义 (9) 2.对比分析 (10) (三)黄色(yellow) (10) 1.字典释义 (10) 2.对比分析 (11) (四)蓝色(blue) (11) 1.字典释义 (11) 2.对比分析 (12) (五)黑色(black) (12) 1.字典释义 (12) 2.对比分析 (13) (六)绿色(green) (13) 1.字典释义 (13) 2.对比分析 (14) 四、英汉颜色词构词和词性及用法 (14) (一)英汉颜色词的构词方法对比研究 (14) (二)英汉颜色词的词性及用法 (16) 五、结语 (17)

中英拟声词对比及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十日谈》中的乡村意象 2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 3 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4 The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5 跨文化营销策略研究--以宝洁为例 6 紫色中女人意识的觉醒 7 旅游宣传品的翻译 8 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 9 从电影《暮光之城》浅析吸血鬼文化的改变 10 A Study of Neo-Classicism 11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 12 中式菜名的英译 13 从跨文化视角看中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以《》和《叶问》为例 14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5 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16 达芙妮?杜穆里埃《吕蓓卡》中的哥特意象 17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唯美主义 18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19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目的论的角度谈广告翻译 20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West-Eastern Business Negotiations 21 从美国总统选举看其民主政治 22 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 23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24 词组词汇学习方法 25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景区公示语误译的研究 26 商务交际中的模糊语言策略 27 基于网络的英语听力学习的优势与局限研究 28 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 29 《马克?吐温—美国的镜子》中的中英文衔接手段的对比和翻译 30 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31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32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 33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 34 非智力因素与英语学习的关系-以xx大学学生为例 3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36 影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37 认识、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剖析《飘》中的人生价值 38 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黑色基调---在美国梦里挣扎 39 论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和谐观 40 麦当劳的制胜之道 41 The Translation of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A Comparison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42 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b4781896.html,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作者:张俊娜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12期 【摘要】对比分析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文章通过大量典型的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层面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英汉;对比;句子结构 【作者简介】张俊娜,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对比分析理论概述 归纳对比分析时Theo Van Els指出:对比分析有助于分析母语和所学外语的异同,从而能解释和预测外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以便为语言教学提供教学材料以迁移理论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重视语言之间的对比,强调的重点在于母语和外语的差异上,正如Lado所言:如果目标语中的知识与母语相似,那么学习者学起来会感到很容易;如果与母语不同,则学习者学起来会很困难。本研究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帮助英语学习者找到英汉语之间的差异,有利于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对比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英汉语言对比分析不仅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其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在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找到学习重点,而且有助于他们排除母语的影响,提高学习效果。 二、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从词汇、句子结构方面对英汉语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大量实例,使英语学习者意识到英汉语言的差异,促进英语的学习。 1.词汇层面对比分析。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因为英汉语义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不能按照汉语逐字翻译为相应汉语。英汉词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词语搭配。英汉两种语言在长期使用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固定词组和搭配用法,翻译时要注意词语搭配,避免两种语言词语搭配的混淆。例如,“看书”的看应翻译成“read”而不是“watch,look”,又如汉语的“开”,通常翻译为“open”,但“开”同时有很多含义:开始,举行,等,如:开门( open the door),开会( hold a meeting),开业( start a business),开公司( form a company)。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掌握单词的意义与应用,总结英语的搭配规律,整体记忆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

英汉形容词对比.ppt.Convertor

第六讲英汉语形容词对比 Outline 定义 英汉形容词与句法成分 英汉形容词形态 翻译 定义 形容词(adjective)的概括意义是表示事物特征的词,即形容词可对名词起修饰、描绘的作用。 注意: 形容词是说明名词所表示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的词; 该词类是一种开放的词类。 英汉形容词与句法成分 宏观上: 英语adj. :主语补语、宾语补语、定语 汉语adj.:主、谓、宾、补、定、状. 功能最为广泛。 具体来说 1.特殊句法成分: 英语形容词可以用作状语,修饰整个句子 Contrary to what I thought, the play was quite successful. 英语中有些形容词只能做表语,而不能做前置定语,特别是以“a”开头的形容词,如asleep, alike, alive,afraid, content, able等。 汉语形容词可以做动词补语,如:洗干净,说明白,长得高,形容词自己也可以带补语,如:好极了,好得很。 2.形态: ①. 形容词标记:英语形态比汉语发达,多数形容词有区别于名词的词形,如beautiful/beauty great/greatness ,但有的形容词词形不变,如square,round,red,white,yellow,green等. 汉语形容词与相对应的名词词形不变,如热情 ②.英语: adj. 比较级和最高级加er/ erst, 但多音节词在前加more/less,或most/least, 汉语通过词汇手段(lexical devices)实现 形容词翻译要注意的问题: 汉语叠式形容词一般只能意译。 乱蓬蓬的胡子unkempt/scraggly beard 亮堂堂的brightly lit 绿油油的rich green; glistening green 冷冰冰的icy cold 红彤彤的bright red 或按英语的表达式来译: 老老实实。勤勤恳恳。 Be honest and industrious 我们应扎扎实实地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We should work in a down-to-earth way and solve this problem.

英汉颜色词对比研究

英汉颜色词对比研究
英汉颜色词对比研究 李 涛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颜色词,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也都可以
被分为基本颜色词和 实物颜色词, 文章对英汉基本颜色词和实物颜色词的形态结构、 句法功能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做了对比分析, 并总结了一些英汉颜色词在使用中的异同 之处。b5E2RGbCAP 关键词:基本颜色词;实物颜色词;异同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作为具有表达思想功能的语言中就需要有具体的词汇来 描绘色彩斑斓的世界, 于是颜色词便应运而生。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颜色词,它 们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两 种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颜色词 在表达方式上势必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对颜色词的翻译形成 了障碍,本文就拟通过对英 汉颜色词使用方法的比较,探讨英汉颜色词的使用的异同。p1EanqFDPw 1. 颜色词的构词理据分类 词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从音节角度,词可分为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从结构角度, 词可分为单纯 词和合成词; 从词的发生角度, 可分为原生词和派生词。 早期的颜色 词主要是单音节词、 单纯词和原生词。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加 之,人们思想中要表达的概念越来越丰富,表达颜色的单音 节词、单纯词和原生词就越 来越不够用了,而且容易产生语义的混淆,于是颜色词开始向多音节词、合成 词和派生 词化方向发展。人类创造词汇时倾向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颜色词的形成也是如
1 / 10

此, “以现 有语素为材料构成句段词表示新概念, 比新造单音词语要优越得多” (王 艾录, 司富珍, 2001) 。 自然界中, 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典型颜色的物体直接被拿过来, 产生了很多新的颜色词。DXDiTa9E3d 因此根据以上对语言中颜色词的词源理据分析,又可从理据角度对颜色词加以分类, 以便更理性地认 识颜色词,更有利于颜色词的教学与学习。根据颜色词的词源理据,颜 色词分为:RTCrpUDGiT (1)基本颜色词 基本颜色词指那些本来就用以表达事物色彩的颜色词:white (白色) , black (黑 色) , green (绿色) , blue (蓝色) , red (红色) , grey (灰色) , brown (褐色) , purple (紫色) , pink (粉红色)等,此类颜色词 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富于变化, 能采取多种表达形式,以便正确反映事物的各种颜色。5PCzVD7HxA (2)实物颜色词 实物颜色词指用各种植物(花草、树木、果实等) 、动物(鸟、兽、鱼等) 、珠 宝、金属、食物及日常 用品等表达物品颜色的颜色词:apple (苹果色 — 淡绿色) , apricot (杏子色 — 金黄色) , carnation (康乃馨 色 — — 淡红色) , cherry (樱 桃色 — 鲜红色) , chestnut (栗子色 — — 褐色) , flax9(亚麻色 — 淡黄色) , hazel (榛子色 — — 淡褐色) , lily (水仙色 — — 纯白色) , olive (橄榄色 — — 淡绿色) ,此类颜色词的特点是数量 大,但每一个实物颜色词的使用面较窄,往往只代 表某一基本颜色范畴内的某一色调。jLBHrnAILg 【 作者简介 】 李涛(1971-) ,女,辽宁省鞍山市人,硕士,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 院讲师;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56
2 / 10
xHAQX74J0X

英语拟声词大全

英语拟声词大全 ———————————————————————— 走兽怎么叫: 1、狮子(lion) roar, howl; 2、老虎(tiger) roar, howl; 3、豹子(panther) howl 4、大象(elephant) trumpet; 5、豺(jackal) howl 6 、狼(wolf) howl 7、狗(dog) bark,yap,yelp,bay,howl,growl,snarl,whine 8、狐(fox) bark, 9、猫(cat) mew,miaow,miau,meow, 10、鼠(mouse) squeak,cheep,peep " 11、猪(pig) grunt, whick, aqueak 12、野猪(swine) grunt 13、公猪(boar) girn 14、熊(bear) bruzz, growl 15、无尾猿(ape) gibber,gueriet 16、猴(monkey) screech, gibber, chatter, snutter, jabber, howl 17、骆驼(camel) nuzz, grunt 18、鹿(deer) call, bell, bellow 19、牛(cattle) cow,bleat 20、公牛(bull) bellow,low 21、母牛(cow) low 22、小牛(calf): bleat 23、水牛(buffalo) boo 24、羊(sheep,goat) baa, bleat 25、马(horse) neigh,whinny,nicker

26、驴(ass,donkey) bray, hee-haw 27、兔子(rabbit) mumble 虫子怎么叫: 1、青蛙(frog) croak 2、蟾蜍(toad) shriek 3、蛇(snake, serpent) 4、蜜蜂(bee) buzz,hum,bumble,drone 5、黄蜂(wasp) hum 6、蟋蟀(cricket) chirp(chirup) 7、甲虫(beetle) drone,boom 8、蚱蜢(grsshopper) chirp 9、蚊子(mosquito) hum,buzz,drone 10、苍蝇(fly) hum,buzz,drone 飞禽怎么叫: 1、公鸡(cock) crow 2、母鸡(hen) cackle,cluck 3、小鸡(chicken) cheep 4、火鸡(turkey) gobble 5、鸭(duck) quack 6、鹅(goose) cackle,hiss,creak,gaggle 7、鸽子(dove,pigeon) coo,crood,croud,croodle, 8、鹌鹑(quail) curkle 9、鸠(stock-dove) murmur 10、斑鸠(turtle-dove) wail 11、天鹅(swan) chant,cry 12、乌鸦(crow,raven) caw,croak 13、白嘴鸦(rook) caw 14、鹧鸪(partrige) call

中英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开题报告 模板 范文 史上最完整最规范最好

题目(英文)A Contrastive Study of Color Words’Cultural Connot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院系外国语2016级12班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师范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黄多多 学号1234567899 指导教师某某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制二Ο一四年五月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题目中英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一、设计选题的依据 (一)选题研究的目的: 人类生活的世界五彩斑斓,色彩缤纷。各种各样的颜色构成了我们这个精彩纷呈,五光十色的地球,给人类的生活添加了趣味,让人类能够享受到视觉的饕餮大餐。颜色是物体的自然属性,人们用它来描绘不同事物给人们的视觉的第一感受。颜色不仅可以用来描绘人们所看到的物体,也可以用来表达人们的内心感受。颜色不仅仅承载着一个国家从古至今的物质文化发展轨迹,更加沉淀着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独有的政治观念,文化观念,审美观念等文化精髓。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大步迈向了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交流无国界化的时代。随着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政策日趋开放,现代交通工具飞速发展这些“硬实力”大幅提升,随着现代新型信息交流媒介电脑,通讯媒介手机等在全球人民的普及这些“软实力”迅猛发展,各国人民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中的接触和交流日趋频繁。不同地域的人们交流,即是不同文化从碰撞到融和的过程。在这种形势之下,对中西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研究便是很必要并且迫切的一件事情。 首先,透过对中西方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我们能更加了解我们这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祖国的文化起源,发展。我们能更加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性,民族自豪感便会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让我们对自己的祖国更加地挚爱。 其次,拨开颜色词语的表象来看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更加精确地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作品通过颜色词语所传达的意境。在文学作品中,颜色词语广泛运用于环境描写,来渲染和烘托作品主题。只有对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做到准确的拿捏,才能对文学作品有透彻的理解。 最后,关注颜色词语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能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知己知彼,绝不冒犯”。在当今的”地球村”,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有了更多的交集。只有避免文化的冲突,才能让跨文化交际取得实质性的成功。

中英文拟声词翻译对比

中英文拟声词翻译对比 王 秀,陈 倩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  摘 要:本文就中英文两种语言的拟声词翻译做了对比,即英文拟声词的汉译以及汉语拟声词的英译。由于汉语里一般采用直接摹写声音的拟声词,而在英语里一些动词和名词本身就具备了拟声的特点,融音与意为一体,引起音与音之间的联想。因此本文论述了拟声词在翻译时需要考虑的这些差异和两种语言互译时对拟声词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拟声词;翻译;对比  1. 引言 把人、动物或自然物所发出的声音如实地加以描摹,这种修辞方法称为拟声。汉英皆有,但是有着较大的区别。在汉语里一般采用直接摹写声音的拟声词,而在英语里,一些动词和名词本身就具备了拟声的特点,融音与意为一体,引起音与音之间的联想。因此拟声词的翻译需要考虑这些差异,本文就英文拟声词的汉译与汉语拟声词的英译做简单论述。 2. 英文拟声词的汉译 2.1 英文中的拟声词可以直接翻译为汉语拟声词 e.g.(1) The sweet trilling of a murmuring stream and the melodious notes of nightingales formed altogether the most enchanting harmony. 悦耳的潺潺流水和夜莺的婉转娇啼,奏出令人神往的和谐曲调。 (2) All you can do is keep on clack-clack-clacking. 你老是叨叨叨,叨叨叨。 2.1.1 英语拟声词往往同感叹词一样,独立使用,不作为所在句中的任何句法成分。汉语拟声词有同样的情况,因此汉译时较为简便,把英语原文中作独立成分用的拟声词相应地译成汉语中作独立成分的拟声词即可。 e.g. (1) She drew one out. R-r-atch! How it sputtered and burned. (Hans Christian Anderson: The little match girl!) 她抽出一根火柴,哧!啪一下子燃着了。 (2) Thump! A table was overturned! “哗啦!”桌子推翻了。 (3) Two heavy guns went off in the woods—Bump! Bump! 两门重炮在森林里开始发射了——轰隆!轰隆! 2.1.2 英文中的拟声词通常是动词、名词或者动词派生词(分词、不定式、动名词),而汉语的拟声词通常是动词或者名词的附加成分。因此,英文中拟声的动词、名词和动词派生词在汉语中常常被翻译成动 【作者简介】  王秀(1971-),女,硕士,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陈倩(1977-),女,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59

英汉语言对比.

Unit Two 英汉语言的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而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英语单词没有固定的语调,汉字却有四声的变化;英语主要通过词自身的形态变化(格、时、数等)来表达语法意义,汉语则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表示。 从句子层面来看,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句式呈聚集型,汉语句式则呈流散型;英语偏用物称,汉语则偏用人称;英语多用被动句,汉语则多用主动句。 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比可以不同层面展开,但就与翻译的相关度而言,这里主要介绍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异同。 一、英汉词汇对比 1.词义的理解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变的,词的意义就是如此。以英语的bird为例,它本来的意思是“鸟”,后来,在口头语中又常用来指“人”、“姑娘”等。近来,随着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bird的意义又进一步扩大,可指飞机、火箭、直升飞机、航天飞机、卫星等任何飞行器。又如,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作“帆”解。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sail一词仍然使用,不过,已经不仅仅是“帆”的意思了。自潜艇出现以后,sail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的含义。逐渐的,它还被用来表示“变得飘飘然”的意思。从“鸟”的本义转义为“飞行器”以及从“帆”的本义转义为“变得飘飘然”,这就是词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时刻牢记它们之间的对应情况是随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的。对英汉词汇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英汉语言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这里主要是指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 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 The United Nation 联合国 结核病Tuberculosis 马克思主义Marxism 2)英语中有些词和汉语中有些词在词义上只有部分对应。主要表现在意义概括的范围上。通常英语词汇意义覆盖的范围要比汉语的词汇更广。 marriage 娶,嫁 gun 枪,炮 brother 兄,弟 morning 早晨,上午 3)英语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目前在汉语中还找不到最后确定的对应词来表达。这主要是指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变化而产生的一些新词和专业术语、专有名词等。 all-in-one telephone 整合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话 cybersquat 网上抢注域名 beddo 一种多用途的床 4)英语中还有许多词是一词多义,其所表示的各个意义,分别对应汉语中几个不同的词或词组。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虽远不及英语,但也十分普遍。多义词的具体意义只有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如果脱离了上下文,孤立地翻译一个词组就很难确切地表达该词的真正含

整理版英语象声词翻译及举例

英语动物拟声词及其翻译 一、引言 英语与汉语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但是都有着丰富的拟声词。英语拟声(onomatopoeia) 与汉语修辞格拟声完全相同,都是模拟事物自然声音的一种构词方法。各种动物的声音在经验世界中随处可闻,动物拟声词也就应运而生。动物拟声词在英语拟声词中占有很重要的份额,它比汉语动物拟声词还要丰富多样。汉语动物拟声词往往用简单和笼统的一个“叫”字来表述,而英语一般都用专门的拟声词来表达各种不同动物的叫声。正确地翻译动物拟声词,能够烘托气氛、显示意境、增强声势和实地情景感,使平淡的句子变得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创造出一种使人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氛围,达到传声达情和闻声解意的语用目的。 二、英语动物拟声词的类型与翻译 英语动物拟声词可以分为直接拟声( Primary Onomatopoeia) 和间接拟声( Secondary Onomatopoeia) 两种类型, 在翻译中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别。 直接拟声指的是动物的声音与意义基本吻合,能够直接产生音义之间的相互联想。如听见[mu : ]的声音使人想到母牛的“哞哞”声。英语中许多表示动物鸣叫声的词是直接拟声,它与汉语的拟声词存在许多相同之处,在发音上十分接近。如猫叫声,英语拟声词为mew , miaow , 汉语拟声词为“喵”;鸽子的叫声,英语拟声词为coo ,汉语拟声词为“咕咕”;鸭子的叫声,英语拟声词为quack ,汉语拟声词为“呱呱”;鹅的叫声,英语拟声词为cackle ,汉语拟声词为“咯咯”; 青蛙的叫声,英语拟声词为croak ,汉语拟声词为“嗝嗝”。这类拟声词摹拟动物的发音,英语与汉语基本上相同或相近, 翻译时只要借助汉语的习惯表达法,就能够使读者达到动物如在眼前的感受,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 间接拟声指的是词的发音并不直接唤起某种听觉的经验,即并非对动物自然声音的直接模拟,而是引起一种运动的感觉,或者某种物质与精神特性的感觉。换言之,间接拟声是指音与某种象征性意义发生联想。张培基先生认为, S是咝音字母,它的发音可使人联想到许多动物的相似声。比如,蛇的嘶嘶声,马喷鼻息的嘶嘶声等。英语中snake 和serpent 都作蛇解,由于两词都带S 字母,音义之间就有了一定的联系。文体学家认为H 字母能象征一种努力或费劲,这是因为H 字母是个吐气音。如发haste , hasten , hurry , hurl等词语时,吐气音和发音器官的动作都能使人联想到用力时的气喘。“sn2”的辅音组合,既能使人联想到呼吸时发出的声音,如sniff , snuff , snore 等,又能表示快速敏捷的动作,如snip , snap , snatch , 还能使人联想到滑溜溜的爬行动物snake , snail 等。M 是个低沉的鼻音,能象征鸟雀的喃喃声和昆虫的嗡嗡声。如: The moan of doves in immemorial elms , And murmuring of innumerable bees. (A. Tennyson : Come Dow n , O Maid) 古老的榆树林中鸽子的呢喃, 还有成群飞舞的蜜蜂的嗡嗡声。 英文作者用[m]这个辅音,甚至加上m 这个字母的循环往复的出现,收到了有效刺激读者的视 觉和听觉的良好的修辞效果。但是,在汉语的翻译中,译者没有把鸽子和蜜蜂的声音都译为“嗡 嗡”,而用“ 呢喃”一词来形容鸽子的叫声,这是一种声音象征(Sound symbolism) 的翻译法。用 声音象征来翻译间接拟声词,可以给人以丰富的语音感觉。

汉英广告形容词对比与翻译-精品文档

汉英广告形容词对比与翻译 一、引言 广告的主要文体功能是劝说,实现这一功能的基本手段是对商品的生动描写,作为重要修饰手段的形容词在广告语篇中被大量使用。Leech(1966)将形容词作为广告文体的最重要词汇特征,吴朋(2007)亦证实形容词在广告中的使用远高于其他文体。然而,目前学界对广告翻译的研究多集中于语篇层面,在研究框架上,多以社会学、修辞学、文体学、语用学等理论为背景,而对具体语言事实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英汉广告双向平行语料库,聚焦广告文体最重要的词汇特征――形容词,采用实证方法,通过英汉对比概括英汉广告形容词的使用异同,寻找总结广告形容词的翻译策略,为汉英广告翻译提供借鉴。 二、汉英广告形容词对比 我们首先创建了汉英广告语料库。从商品类型出发,我们选择了“食品、化妆品和旅游”三类广告作为研究对象。为提高对比的客观性,语料库包括文体对等语料库和双向平行广告两部分。文体对等语料库主要选自报刊和网络,英文报刊如《新闻周刊》(Newsweek)、《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家的滋味》(Taste of Home)、《户外》(Outside)和《海岛旅游》(Islands)等,互联网广告主要来源于Yahoo。双向平行语料库来自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商标和机场、景点等处的宣传手册。

通过语料库检索,我们发现汉英广告形容词具有两点共性特征。 第一,汉英广告都大量使用褒义形容词,特别是褒义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来显化商品价值,以此突出产品优点和树立积极形象,如例(1)、例(2)。“new,good,better,nice,fresh,rich,great,delicious”等词在英语广告中使用频繁。同样,汉语广告也偏爱用“新,好,顶,美”等形容词。 (1)a.Better choice,better living――Vitasoy b.维他奶,更好选择,更好生活――维他奶 (2)凝聚新动力,文康展新姿――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第二,汉英广告都有大量由其他词类派生的或者新拟的形容词,如例(3)、例(4)。创新性词汇和短语的使用能更吸引读者好奇和兴趣,因此在广告中备受青睐。英语中部分派生形容词由动词演变而来,如形容词“crumby”由动词“crumble”演变而成,且以“y”结尾的后缀更亲切。在形容巧克力时不用“chocolate”,而用“chocolaty”更能使听众想起巧克力丝滑、甜蜜和棕色的外表。词汇创新还包括合成词,如 “fast-acting, built-in bedrooms, self-assembly”等。汉语特点是擅长用四字结构的词语,其形式有“名词+形容词”,如:历史悠久;“形容词+形容词”,如:玉洁冰清;“叠词”,如:飘飘然、甜蜜蜜等。 (3)With well-chosen materials,the product is made

从认知角度浅析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以

从认知角度浅析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以 摘要: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所在。在传统研究中,隐喻被认为是 一种语言修辞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 工具。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始源域到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目标域的系统映射, 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语言和生活中。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隐喻为理论 基础,以“红色”与“red”为例,比较分析“红色”与“red”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关键词:英汉颜色词、隐喻、红、red 1 引言 语言为人类提供了认识和解读世界的应对机制,其中隐喻就是一个强有力的 认知工具。隐喻的核心机制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思维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结 构映射。颜色域也是人类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认知域之一。本文从认知角度,以“红色”和“red”为例,简析“红色”和“red”的语义。 2 颜色词之认知分析 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也是重要的认知模式: 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相互关联,它是客观事物在 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 就颜色词而言,其基本意义是通常是人们对颜色的认知,是原型意义。当我 们用颜色的原型范畴去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域的范畴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颜色词的原型意义在不同语言中大多是相同的,是有共性的。以原型意义为核心,词义经隐喻或转域呈辐射状向外扩展,形成不同的意义。这些扩展出去的词义受 不同语言、文化、历史、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世界观等的影响,促使同一颜色 词在不同语言中展现出差异性。 3 “红色”与“red”的认知语义 3.1 “红色”与“red”的认知语义的共性。 本文从以下二个方面简要讲述“红色”与“red”的共性。 (1)根据我国最早的汉语辞源学词典《说文解字》,红是指“火或血”的颜色 (许 慎 2005:256)。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red”玩儿“the color of fresh blood or a similar color”。因此,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指某种具体物体的颜色,用认知语言学的术语讲,这是“红”与“red”的原型意义,属于颜色域。此时,“红色”与“red”的语义是基本对应的。例如:红十字会译为“Red Cross”。 (2)象征喜庆:“红色”与“red”投射到社会风俗领域,象征喜庆,欢乐的活动。 结婚时,新娘子要穿红衣裙,新郎胸前要戴红花,门上床头要贴“红双喜”。“red”也指喜庆,往往用来表示庆祝活动,如“red-letter day”喜庆日子;而且西方 日历上的圣诞节或其他节日也都是用红色标明的,所以“red”可象征喜庆。 3.2 汉语中“红色”认知语义的个性。 红色是汉族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通常与积极的意义相联系。 (1)象征生命和健康。中国人认为红色是生命之色。一个人的脸色“红”历来被认为是身体健康的表现,“红”投射至身体领域,形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如红光满面。 (2)象征兴旺,发达和成功。与“黑”相反,“红”在汉语中,是有朝气、象征 吉利的颜色,投射至生意、事业领域,可表示事业的兴旺、发达等含义。例如: 生意好称为“生意红火”:分到利润叫“分红”;给人发的奖金叫“红包”等等。

英汉拟声词互译

英文拟声词与翻译 试看译例: 1.风萧萧,雨萧萧,马萧萧。 The wind whistled, the rain pattered and the horse neighed. 2. Thunder began to rumble. 雷声开始隆隆地响。 3. The cart rumbled past. 车轱辘轱辘地过去了。 4. His stomach rumbled emptily. 他肚子空空如也咕噜咕噜地叫。 5.哒哒哒哒哒!咚!咚!李先生突然抱着头直跳起来,但随即像一块木头似的倒下去。 Rat- ta-ta-ta, boom! boom!Wrapping his arms around his head, Mr. Li leaped up, but immediately fell forward like a log. 6.这个时候,长城线上,烽火连天,一辆囚车,却囚着革命英雄,向南急驰。 At a time when the war was raging along the Great Wall, a Carriage, carrying this revolutionary hero, went rumbling swiftly southwards. 7. Though I speak with the tongues of men and of angels and have not charity, I am become a sounding brass, or a tinkling cymbal.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钹一般。 8. She drew one out. R-ratch ! Now it sputtered and burned. 她抽出一根或才,哧!啪!一下子燃着了。 有关拟声词的译法: 一、同一个拟声词,如例1中的“萧萧”,在不同的上下文或结构中,应根据译文的语言习惯或地道用法,选用不同的与原文意义对应的词或表达方式。 二、根据上一条,自然可以从另一面总结出第二种方法,即原文不同句中的几个不同拟声词可以译成同一个词。如“隆隆地响”、“咕噜咕噜地叫”、“ 轱辘轱辘”均可译成同一个英文拟声词rumble, 其基本意思是“make a deep, heavy, continuous sound”。 三、原文中有拟声词,译文中也用拟声词相对应。有的译为独词句,有的译为动词或名词的辅助成分。有时可以将英文的拟声词译为汉语中较为抽象的“..........的叫,...........声”,如he seemed to hear about him the rustle of unceasing and innumberable wings,耳际仿佛传来无数翅膀的拍击声。 四、原文中没用拟声词,但很生动,如例6中的“向南疾驰”,也可以译成拟声词。增加拟声词可以增加效果,如The logs were burning briskly in the fire.木柴在火中哔哔剥剥烧的正旺。 五、与上一方法相对应,原文中用了拟声词,译文中可以不用拟声词,而是用其他能产生同样效果的词语,如例7。译文也可以不用拟声词而直叙其动作,如They splashed through the mire to the village.他们一路踏着泥水向村子去。 关于动物叫声的拟声词不管是在英语还是汉语中,都很具体,在互译中要特别注意选准具体词语。英国人说“......动物怎么叫?”“What dose a XXX go?”现将最常用的具体词语列举如下: A bee hums (buzzes, drones). 蜜蜂嗡嗡(哼哼)的叫。 A fly hums (buzzes, drones). 苍蝇嗡嗡叫。 A mosquito hums (buzzes, drones). 蚊子哼哼(嗡嗡)叫。

英语拟声词大全

英语拟声词大全 作者:译生苑 1、狮子(lion)roar, howl; 2、老虎(tiger)roar, howl; 3、豹子(panther)howl 4、大象(elephant)trumpet; 5、豺(jackal)howl 6、狼(wolf)howl 7、狗(dog)bark,yap,yelp,bay,howl,growl,snarl,whine 8、狐(fox)bark, 9、猫(cat)mew,miaow,miau,meow, 10、鼠(mouse)squeak,cheep,peep " 11、猪(pig)grunt, whick, aqueak 12、野猪(swine)grunt 13、公猪(boar)girn 14、熊(bear)bruzz, growl 15、无尾猿(ape)gibber,gueriet 16、猴(monkey)screech, gibber, chatter, snutter, jabber, howl 17、骆驼(camel)nuzz, grunt 18、鹿(deer)call, bell, bellow 19、牛(cattle)cow,bleat 20、公牛(bull)bellow,low 21、母牛(cow)low 22、小牛(calf):bleat 23、水牛(buffalo)boo 24、羊(sheep,goat)baa, bleat 25、马(horse)neigh,whinny,nicker 26、驴(ass,donkey)bray, hee-haw 27、兔子(rabbit)mumble 虫子怎么叫: 1、青蛙(frog)croak 2、蟾蜍(toad)shriek 3、蛇(snake, serpent) 4、蜜蜂(bee)buzz,hum,bumble,drone 5、黄蜂(wasp)hum 6、蟋蟀(cricket)chirp(chirup) 7、甲虫(beetle)drone,boom 8、蚱蜢(grsshopper)chirp 9、蚊子(mosquito)hum,buzz,drone 10、苍蝇(fly)hum,buzz,drone 飞禽怎么叫: 1、公鸡(cock)crow 2、母鸡(hen)cackle,cluck 3、小鸡(chicken)cheep 4、火鸡(turkey)gobble 5、鸭(duck)quack 6、鹅(goose)cackle,hiss,creak,gaggle 7、鸽子(dove,pigeon)coo,crood,croud,croodle, 8、鹌鹑(quail)curkle 9、鸠(stock-dove)murmur 10、斑鸠(turtle-dove)wail 11、天鹅(swan)chant,cry 12、乌鸦(crow,raven)caw,croak 13、白嘴鸦(rook)caw 14、鹧鸪(partrige)call ? 15、鹦鹉(parrot)prat,squawk 16、孔雀(peacock)tantle,scream 17、云雀(lark)sing 18、红雀(linnet)chirp 19、喜鹊(magpie)chatter,clatter 20、麻雀(sparrow)chirp 21、夜莺(nightingale)warble,pip,jug,jug-jug 22、画眉(mavis)guaver 23、布谷(cuckoo)cuckoo 24、鹤(stork)coniat 25、白鹤(crane)whoop Z0ad 26、燕(swallow)chirp,twitter 27、海鸥(gull):mew 28、鹰(eagle)scream 各类物体的响声: 1、金属磕碰声当啷clank,clang 2、形容金属的响声当当rattle 3、金属、瓷器连续撞击声丁零当啷jingle,jangle,cling-cla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