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观察内容与要点的解读

角色游戏观察内容与要点的解读
角色游戏观察内容与要点的解读

角色游戏观察内容与要点的解读

——游戏语言

游戏语言观察要点:

l 游戏中是否能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

l 幼儿是否能用游戏情景与角色需要的语言交流

l 是否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游戏后的感受

解读——

一、游戏语言——

游戏语言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它可以是有对象的、也可以是自言自语。

幼儿在进行游戏活动时,处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这使幼儿会主动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材料交互作用,自然地开口说话,表达情绪或进行交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并随时会出现幼儿与成人,与游戏伙伴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同时,随着游戏活动本身的进行、深入,又不断使幼儿有丰富的谈话内容,或不断调整、重组语言结构,使幼儿可以根据别人的意图作出相应的语言反应。在调整过程中,幼儿有“顿悟”,有“错位”,也有“创造”,他们在游戏中不断地调整语言策略,从而掌握更多的说话技巧。因此,游戏语言,在游戏中产生,在游戏中运用,在游戏中丰富。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在游戏中不断地增加游戏语言,同时,幼儿的

语言能力也在游戏中不断地得到发展。

二、游戏语言对于幼儿的发展价值——

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手段,也是需要学习的对象。《纲要》中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纲要》还指出:“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并不是让幼儿记住一些简单的词汇,而是如何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流、倾听、能清楚的讲出自己的想法等等。”可见:重视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成为近年来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的趋势。

儿童大量的语言是通过实验和实践来掌握的,游戏就为儿童语言的实践提供了机会。研究表明:儿童可以迅速地在游戏活动中掌握本国语言,语言中最复杂的语法和实用形式都是首先在游戏活动中出现的。而且,游戏本身的性质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幼儿自由说话提供了机会。游戏具有激发一般语言组合能力的功能;游戏提供了幼儿语言表达的环境;儿童天生就有一种通过游戏练习获得技能的冲动,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运用已经知道的语言的各种因素,并将它们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也是最特有的一种游戏形式。角色游戏是最能发展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它为幼儿提供了说话的机会,让幼儿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用自己的语言在游戏中表达,把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探索活动结合了起来,有效地促使幼儿的语言态度、能力和习惯的发展在同一过程中完成和实现。即使最

腼腆的幼儿也会自觉地与环境互动,运用语言与别的幼儿交往,表现出其最自然的一面。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之间更加亲密,游戏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做到了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促进了幼儿在语言、社会和认知三方面的成长。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语言表述能判断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于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对于角色分配、角色间关系以及角色行为的认同;从而分析其社会性的发展。

由此可见:游戏对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对角色游戏的观察和指导中就决不能忽略游戏语言的重要性。所以,在拟定“角色游戏观察内容与要点”时,我们有必要将“游戏语言”纳入其中。

其实,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的游戏语言主要表现在:“玩前说”、“玩中说”、“玩后说”这样一个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玩前说”——活动之前,各角色要互相协商和分配,此时的语言起到了很好的指示引导的作用。“玩中说”就是幼儿在游戏中边说边玩,推动了游戏情节的发展,扩展了他想象的空间,同时,通过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其语言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发展。而“玩后说”主要是指幼儿在游戏结束后,将自己在游戏中所经历之事及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小结、评价的环节给幼儿提供了练习说话和简单自评的机会,同时,也有助于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安静倾听别人说话的态度。

根据“玩前说”、“玩中说”、“玩后说”的过程,我们将“游戏语言”的

具体观察内容确定为:“游戏中是否能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幼儿是否能用游戏情景与角色需要的语言交流”、“是否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游戏后的感受”3点。

三、游戏语言的发展水平——

研究证明:早期儿童的语言交流行为的发展是由模糊到清晰的。他们最初借助于手势与表情以及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愿望,逐渐地学习使用语言来表达,并且在3岁之后社会交往倾向和言语行动表现的清晰度越来越高。因此:3——6岁的儿童正处在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

儿童在3-4岁时,词汇量迅速增长;因此:3岁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飞跃期。这一时期他们的词汇量的增加也很快,成人无意中说的话也会迅速进入他们的词库。孩子不再是单纯地听,而且能作出简单的选择和评价,有时常把自己设想成为某一角色。因此,3岁开始,幼儿不仅运用代替物的游戏能力增强,而且开始出现了真正的角色扮演。他们已经形成了与生活经验有关的一些概念,因此,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来学习别人的经验和行为习惯,在游戏时喜欢与同伴担任同样的角色,并对此感到很满足。在游戏中他们能用简单的语言与同伴交往、能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还可以叙述生活中、游戏中发生的事情。但是,此阶段的幼儿在游戏的初期表现的一大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如何进行社会交往还是十分陌生。他们在叙述时不很流畅,带有很大的情景性。比如:孩子在娃娃家游戏后,他们会说:“我烧饭了。”“我是爸爸。”而不会清

楚地表述:“我今天玩了娃娃家的游戏,我做了娃娃家的爸爸,还给客人烧饭菜招待他们。”

在4-5岁时,幼儿言语交往异常活跃; 他们一般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词汇更加丰富,喜欢与成人及同伴交谈。说话时能够区别不同的对象,能够独立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或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所以,4岁左右是儿童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此时,幼儿的游戏在物体的影响下,开始出现了社会性角色,并反映出角色之间的关系,即角色间的合作产生了。他们的游戏不但反映日常生活的情景,还经常反映电视、电影里的情节。他们在游戏中愿意用语言等表现自己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角色,但有时幼儿讲话时仍然会出现跳跃和不连贯。比如:在服装店的游戏中,扮演老板的孩子会主动地招呼路过的客人:“大家快来买衣服,漂亮、便宜的衣服。”游戏结束后,她还会向同伴们介绍:“我今天玩的很开心,我做了服装店的老板,有很多人来买衣服,我赚了很多钱。”

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以自我中心的表达逐步减少,能依据别人的言语调整说话内容。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这一阶段的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比对物体的兴趣浓厚,在游戏中出现了一个主要角色和几个有关的社会角色的关系。在游戏中他们能综合自己所经历过的各种生活内容,概括和创造性地再现一般的生活情景。但此时的幼儿在语言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方面还存在个体差异。比如:同样是娃

娃家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能明确各自的角色和分工,他们能清楚地表述自己扮演的角色和同伴扮演的角色,并能较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游戏过程和内容。

总之,在3~6岁这个时期,由于儿童开始步入社会,拓展了视野,从而在头脑中具备了进一步学习语言的身心条件。因此,我们要重视在幼儿期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角色游戏中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四、案例分析:

——以下是我对中班某幼儿在“服装店”的角色游戏中的游戏语言的观察实录片段

片断一:角色游戏开始了。甲幼儿说:“老师,我要开服装店。”她就做了服装店的老板。刚在服装店坐下,她又马上起身,进活动室拿了一个小篮子,说:“没篮子,钱放哪儿呢?”

片段二:游戏开始了4、5分钟,都没人来买衣服。老师就提醒说:“没人买怎么办?坐着不动会有生意吗?”甲就站起身,跑到教室中间大叫:“卖衣服喽、卖衣服喽!快来买衣服呀”果然,就有几个小朋友围了过来。。。。。。

片断三:甲幼儿走到娃娃家门口,说:“哎,现在天冷了,你们知道吗?”爸爸妈妈们回答:“知道!”她说:“那你们的娃娃也会冷的,还不快来给他买件衣服?”娃娃家的妈妈一听,连忙起身光顾了她的小店。。。。。。

片断四:有个小朋友从店门口走过,甲见状连忙把她拉了过来,说:“快来买衣服。” 小朋友摇摇头;甲就随手拿起一件毛衣说:“就这件了,快买。”可是这个小朋友仍是摇头,不肯买。甲硬拉着客人说:“买呀,挺好的,给你的宝宝穿。”可是最终客人依旧没买衣服。

片断五:店里没客人时,甲就不停地整理着衣架上的各种衣服,一边整理一边说:“哎呀,明天天气又要冷了,肯定有小朋友要戴帽子、手套、围巾来幼儿园;这些东西就可以放到我的店里来卖了,我的钱又要多了。”

片断六:乙(女孩)小朋友来了,甲说:“你要买什么呀?” 乙说:“我只有3块钱,你有3块钱的衣服吗?”她说:“有。”便拿了件男式的外套给她看,乙摇摇头;她瞧了瞧,又拿了另外一件漂亮的女式外套说:“就这件吧。”可是乙还是不满意;甲就说:“这件是女孩子穿的呀,很好看的,就买这件吧。” 乙幼儿点了点头说:“好吧。”于是就付了钱,拿了衣服走了。

片段七:在游戏最后的分享交流时,甲幼儿特别兴奋,举着手说:“我来说,我来说。”她说:“我今天玩的很开心,我今天做了服装店的老板,有很多人来我这里买衣服,我卖掉了很多衣服,赚了很多钱。”

分析:

从甲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表达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甲小朋友虽然是第一次扮演服装店的老板。但是从游戏的整个过程和她的语言表达来看,甲幼儿对于服装店还是有一些相关经验的;因此,她能较好

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较完整地开展游戏,并有始有终地参与游戏。

从她在游戏中的语言行为来看,除了在游戏刚开始时,教师进行了点拨和提醒。之后的游戏,教师始终是一个旁观者,都是幼儿在根据自己的经验展开活动了。活动中所有的言语都是幼儿自己主动述说的,没有他人的提醒。

从该幼儿的游戏语言内容中可以发现:她知道店里应该有一个摆放钱的地方(用小篮子代替)。她知道店里没有客人光临时,要想办法说一些适当的话语招揽生意。(如:在人多的地方大叫“卖衣服了!”。而说动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买衣服不失为一个好点子);她知道有客人经过时,要把握机会,招揽生意,虽然客人最终没有买衣服,但她这种意识和行为很符合角色的需要;她还知道要结合每个人的性别特征挑选(如:这是女孩子穿的衣服);而当客人犹豫不决时,她知道要说好听的话去说服他人(如:很好看的,就这件吧);还知道要为服装店添置新品(如;小朋友戴的帽子、手套、围巾可以放到店里卖)。。。。。。

可见,该幼儿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开服装店的相关经验;有了初步的角色意识,敢于“在游戏中用语言大胆地与人交往”,并“能大胆地用游戏情景与角色需要的语言交流”;自主独立地利用自己的经验展开游戏,充实游戏的内容;而且她的游戏正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店的情景。而游戏结束后,她也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游戏后的感受”。由此可见:该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还是不错的,胆子也较大,性格外向,她乐意用语言等表现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角色。同时,也可以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该幼儿肯定光顾过服装店或是目睹过服装店的场景,因此,她可以将对服装店的生活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游戏实践中,并拓展游戏的情节。

正如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样:4岁左右是儿童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中班的孩子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了,他们的游戏水平较小班时大大提高,能够尝试自己组织游戏,扮演角色,丰富游戏情节,表征水平有了提高。中班幼儿言语交往更活跃;能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与成人及同伴交谈,愿意用语言独立地讲述自己所感兴趣的事和自己喜欢的角色。

五、影响幼儿游戏语言发展的因素。

1. 幼儿的生活经验。

角色游戏中的不同的角色其实就是社会角色身份在游戏中的扮演。而孩子们对角色身份的体验是从最先熟识和接触的人开始的。因此,角色游戏内容首先应建立在幼儿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如果游戏内容和幼儿生活相背离,那么幼儿在游戏中也无法“用游戏情景与角色需要的语言交流”,同时,幼儿势必会对游戏失去兴趣,游戏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因此,我们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应首先考虑幼儿生活经验,选择最贴近幼儿的游戏内容开始,并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来扩充游戏情节和内容。

2. 幼儿的性格。

每个幼儿都有着个体差异。性格开朗外向的孩子能主动大胆地与

人交流,并敢于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性格内向的幼儿在游戏中常常独自游戏、独自言语或是少言寡语。因此,幼儿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能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 对于这些幼儿,老师应倾注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3. 教师的观察和引导。

孩子们在游戏中充当各种角色,自然地去模仿角色的言谈举止、日常行为,将他们自己理解的角色表现出来,这就是孩子们对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而这初步体验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是对他们将来可能充当的社会角色有了最初的感受。孩子们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身份和现实生活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他们会刻意地去表现特定身份应有的工作、语言、行动。而这些都是当前家庭或社会存在的真实现象留给孩子的印记。也正因为如此,在角色游戏中,孩子的各种表现应引起教师的充分注意,以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孩子,使孩子的认识、感受出现偏差。因此:教师要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关注幼儿的语言、行动、表情等,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和帮助。特别是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一些错误的语言表达、偏激的语言和不礼貌的用词,教师发现后都应及时地指正,并在游戏后的分享评价中达成共识。使孩子们在敢于大胆交流表达的同时,更能规范自己的言语。也使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和引导,不但能推动游戏的发展,更能给予幼儿正确的认知,促进幼儿对角色的正确理解,使角色游戏真正的促进幼儿语言、社会和认知的发展。

六、推动幼儿游戏语言发展的策略:

角色游戏促进了幼儿在语言、社会和认知三方面的成长。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做一名有心人,细心地去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创造有利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最终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宽松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说话。

《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幼儿们进入角色区域后,只有感受到宽松自由的氛围,在活动中他们才会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在进行游戏活动时,幼儿处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这使儿童会主动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材料交互作用,自然地开口说话,表达情绪或进行交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

同时,孩子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自然,幼儿语言发展能力也有快慢。有的幼儿生性内向,在游戏中独自言语。在小中大班幼儿中,由于缺乏自信,或性格使然,常常会遇到爱独自游戏独自说话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更需要教师和他们交流,给予关心和帮助,加强个别

指导。教师应抱着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来增强他们的信心。首先,教师要先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耐心地与其交流,并要坚持用充分表扬、肯定的话语和她们交流,再扩展孩子说的话,加强其说话行为,如可引导鼓励幼儿说说自己游戏的过程等,并帮助他推广给别的孩子,为其扩大交往,扩大说话范围打下基础,增加其自信心,使她们逐渐愿意将自己所看到的,用言语表达出来,使他们逐渐开朗,能逐渐与人交往。

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练习说话技巧的好机会。而让幼儿有说话的机会则正是引导幼儿大胆说话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要在角色游戏中努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每个幼儿自觉地与环境互动,运用语言与别的幼儿交往,表现出其最自然的一面。

2、抓住游戏的各种契机,丰富幼儿说话话题。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合作。语言作为其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自始至终伴随其中。因此,作为教师,要抓住这个让幼儿自由说话实践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要为幼儿多创造互动交流的机会,鼓励幼儿在共同游戏中充分进行自由交往语言的实践。并注重细心地观察、适时地引导。

平时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区,在不同区域,教师均可采取灵活的方式引导幼儿语言发展。可以通过观察每一个孩子在游戏时的操作活动、表情和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进行对话。具体表现在“玩前说”、“玩中说”、“玩后说”三种情况。

1)玩前说。

在角色游戏开始时,主题的确定、材料的选择及角色的分配等,都可交于幼儿讨论决定。让幼儿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仔细倾听同伴的意见,在不断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达到统一。可以让幼儿自己去商谈角色分配,使每个孩子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同时,角色游戏的特殊性使各区域间存在着一定的“业务往来”,这势必会使幼儿增加各游戏区间的互动,让幼儿有更多交谈机会。这样,孩子说话的范围得以扩展,他们交流说话的机会也相应增多。

2)玩中说。

在幼儿参加游戏时,应鼓励他们在“玩中说”。同时,要鼓励幼儿将幼儿园、家庭及社会活动中习得的词汇、语句加以运用、练习,转化为幼儿本身的积极词汇,发展幼儿自由说话的水平。

比如:有一个幼儿在玩“肯德基”的游戏。老师以客人的身份参与进去,该幼儿马上笑着说:“欢迎光临”的服务用语。我问他:“你们这有什么好吃的呀?”“服务员”向我推荐:“我们这里有汉堡包、饮料、薯条、面包好多好多好好吃的东西,你想吃什么呢?”“我说:“你们这里有什么饮料呀?”该幼儿学着电视中的广告词叫道:“珍珠奶茶真好吃,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笑着向他点点头,夸他做得很好。该幼儿的语言都是一种对习得的语言符号的强化运用。这个幼儿在游戏中边说边玩,推动了游戏情节的发展,扩展了他想象的空间,同时,通过清楚地表达他自己的想法,其语言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发展。

3)玩后说。

“玩后说”主要是指让幼儿在游戏结束后,说出自己是怎么进行游戏的。这个环节给幼儿提供了练习说话和简单自评的机会。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常常会讨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今天你在哪玩了?”、“你玩了些什么?”等等。幼儿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出现语言不完整、声音小或吐字发音不清楚的情况。通过幼儿的表述能使我们及时发现并纠正幼儿仍然欠缺的地方,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同时,在小结时,当个别幼儿练习说的时候,对于更多的幼儿则处在一个倾听的状态,良好的沟通,除了包括正确的表达意见外,倾听别人说话也是重要的,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在此环节培养幼儿安静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3、实施有效的观察指导,提升幼儿说话质量。

要提升幼儿说话的质量,教师的指导是否有效是个关键。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细致观察、深入了解孩子,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评价观,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只有这样,孩子们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才是轻松自如的,才能自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游戏中有目的的、带着教育意识去观察,关注幼儿的发展和幼儿的游戏能力,关键是为了“剖析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个体游戏的发展情况——从而丰富和发展游戏——而最终还是发展了幼儿”,最大限度地使幼儿获得经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既然教师的观察要推动幼儿的游戏,那么,教师在观察后的指导和回应就显得

非常重要。也因此,教师在参与幼儿角色区游戏时,应特别注意指导语言的质量。教师的规范语言以及有效的指导,可以引导幼儿使游戏向纵深发展,同时,更能不断地引发幼儿说话。

我们发现:幼儿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常常由于经验的缺乏,会出现一些“瓶颈现象”,即游戏老是重复到一定程度,便停滞不前。这时,孩子往往会放弃游戏,或一言不发地处于一种等待之中。此时,老师必需及时介入,通过提问引导或提议,引发孩子们再次讨论交流,并逐步将游戏推向更高的层次水平。如:我班的“开心超市”,在开展了一个阶段后,由于孩子们每天总是重复买和卖的相同情节,便对此游戏失去了兴趣,。于是,“开心超市”里生意冷淡,无人问津,营业员无事可做,变成了“伤心超市”,怎么办呢?于是,教师召集幼儿,并引导提议:“可不可以采用一些新的办法招揽客人?或者卖的便宜些呢?想一想你们平时到超市里去的时候,发现超市会有些什么不一样的促销方法?”。孩子们一起经过热烈的商量和讨论后,认为可以采用“买一送一”或“讨价还价”的新方法,还可以学习“肯德基”买了东西送玩具的方法来吸引顾客。这一系列“新举措”的推出立刻使超市“生意”好起来,招揽了许多的顾客。孩子们在超市里的语言交流又频繁起来,顾客忙着“讨价还价”、“营业员”忙着叫卖、推销,大家重新忙碌起来,超市里又热闹非凡,开心起来了。由此可见,游戏情节其实也影响着幼儿的语言交流,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引导可以丰富游戏情节、使游戏向纵深发展。同时,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幼儿更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其实,幼

儿的很多行为、语言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因此,教师在游戏中要多帮助幼儿创设或丰富游戏情节,多给孩子们一些说话的机会,他们自然也会报答我们一份惊喜。

在角色游戏的观察和指导中我还发现,幼儿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在与幼儿共同游戏时教师应十分注意自身语言的质量,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语言的发展水平和掌握情况。例如,在一次服装店的游戏中,营业员指着衣架上的各种衣服对我说:“我们店里的衣服很多的,很漂亮的。”于是,我问她:“那你们店里都有哪些衣服呢?”她指指这件,又摸摸那件,涨红了脸,支吾着说不出来。于是,我指着一件件服装告诉她:“这些是穿在最外面衣服叫外套、这是长袖衬衫和T恤、这些是短袖衣服、还有长裤和短裤,各种各样,价钱也是不一样的。”听完我的话,她饶有兴趣地学着说来:“外套、长袖、短袖。。。。。。”接着她又告诉旁边的同伴。过了几天,当她又做营业员时,我看到她大胆地想顾客们介绍着:“我们服装店里有各种各样的衣服。有外套、有长袖、有短袖、还有长裤和短裤。大家快来买呀!”这个事例说明,教师的语言的确为幼儿起到示范作用,成为幼儿学习语言的榜样。许多词汇句式的运用也在这样的活动区游戏中得到自然的学习和巩固。

又如:刚开展娃娃家的游戏时,一次我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娃娃家,我敲门,里面扮妈妈的小朋友问到:“谁呀?”我说:“我是陈老师呀!你欢迎我进去吗?”她打开门笑着对我说:“欢迎,请进。”但当我进去以后,

家里的三位小朋友却都各忙各的,没有人来招待我。我对扮演爸爸的幼儿说:“你看,我坐在哪里合适呀?”他拉着我的手走到小椅子前说:“陈老师,欢迎你,你坐这儿吧!”给我安排好了座后,他们好象又有些不知所措了,我又说:“我有点渴了,有什么喝的东西吗?”这时扮演宝宝的幼儿跑过来对我说:“冰箱里有酸奶,可好喝了,我拿给你喝!”说着就给我拿了一瓶。我有滋有味地喝着。她又说:“妈妈说了,酸奶喝了营养好,身体会长的棒棒的。”我微笑着点了点头。从游戏中的这些对话不难看出,幼儿是借助言语的交流来丰富和完善游戏的,实现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准则的模仿和再现,在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交往中他们发展了语言,丰富了词汇,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也得以建构和运用。

人与人的沟通需要的是交往,而交往要借助语言这一最为直接的手段。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会性行为,能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发展游戏,从而发展其交往能力。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我们注重了寓语言教育于游戏之中,尽量多的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的机会,扩大幼儿交流的范围,鼓励幼儿积极与人交往,丰富其与人交流的经验,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体验中获得语言的良好发展。

角色游戏观察要点大中小教学文案

角色游戏观察要点大 中小

角色游戏观察要点小班角色游戏评价标准 观察要点: 1、是否有角色意识,对社会角色的认识是否明确 2、游戏时表现初步的交往意识 3、主题、角色行为的观察 4、角色规则的意识 5、是否会商量解决问题(出现矛盾、如何解决) 6、是否有尝试其他角色的兴趣和欲望 7、游戏中的对话语言(是否有礼貌) 8、是否爱惜物品 9、是否会整理玩具 10、是否会根据标志将物品放回原处 11、角色行为是否稳定 中班组角色游戏观察要点讨论

一、表征行为 1、能出现哪些主题和情节(需要教师创设环境、材料提供) 2、游戏情节是否丰富 3、动机出自物的诱惑,同伴间的模仿 4、幼儿的角色意识如何 5、行为仅仅指向物还是指向其他角色 6、游戏中主题的稳定性如何 7、观察幼儿在游戏扮演中的积极性如何 8、行为是以物品为主还是以角色关系为主 9、是否使用替代物进行表征 二、构造行为 1、对造型是先做后想,还是边做边想,或先想好了再做 三、合作行为 1、能否从平行游戏过度到合作游戏 2、更多主动与人沟通还是被动沟通(交往能力如何)

3、更多指使别人还是跟从别人 4、是否会采用协商的办法处理玩伴关系 大班角色游戏评价标准 1、游戏的目的性 2、游戏主题广泛、丰富 3、独立性和集体性 4、角色扮演逼真、能反映角色的主要职责及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 5、与同伴进行广泛、友好地交往 6、独立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克服游戏困难 7、会自制玩具,从分运用玩具,开展游戏 8、评价自己与别人的游戏行为,对评价游戏表现积极 9、用同一物品进行多种替代 10、用不同物品进行同一替代 11、同一主题情节的复杂性和持久性 12、用协商的办法处理玩伴之间的关系

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一种非常重要和主要的自由游戏形式,强调幼儿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模仿各种社会角色,体验各种社会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协商、合作、问题解决等多种社会性技能。如何在幼儿园更好地开展角色游戏,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我们尝试开展幼儿角色游戏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通过给予教师一定的观察评价的维度和指标帮助教师分析幼儿角色游戏水平,并从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游戏指导。 【关键词】角色游戏观察指导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性领域的教育目标,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已达成共识:角色游戏能够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快乐;儿童按自己的意愿玩角色游戏,对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角色游戏中,儿童认真地模仿着各种角色的最优品格,可以促进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纠正不良行为;儿童通过游戏有助于巩固与加深知识,发展各种认识能力;角色游戏提供儿童获得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等。同时,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一种非常重要和主要的自由游戏形式,强调幼儿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模仿各种社会角色,体验各种社会角色语言和行为,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协商、合作、问题解决等多种社会性技能。如何在幼儿园更好地开展角色游戏,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我们尝试开展此项实践研究 二.教师指导角色游戏水平现状及角色游戏指导策略的理论依据目前,许多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水平普遍较低。如《幼儿园角色游戏:基于观察和调查的研究》一文表明,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主要呈三种角色状态: a.无所事事型。此类教师在幼儿游戏时无所事事。袖手旁观,或者将幼儿游戏时间当作自己休息或与他人聊天的好机会,很少关心幼儿。 B.安全保护型。此类教师更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问题,注意防止幼儿在游戏中出现冲突或者发生意外状况。不太关心幼儿的游戏内容。 C.指导介入型。此类教师会全身心投入游戏,关注幼儿的游戏,以不同的方式,如角色介入、材料介入、直接介入等方式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 美国斯米兰斯基社会角色游戏干预模式认为:角色游戏与儿童将来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及学业成功相关。成人干预可以提高社会角色游戏的数量和质量, 可以提高全面的认知发展,即成人可以通过干预教会儿童游戏。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从游戏内部干预游戏,或通过询问若干问题提供新的支持从游戏外部干预游戏,但教师绝对不能在儿童游戏时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儿童, 而应该尊重学生单独游戏的意愿。所有干预的目的都是维持、提高正在进行的社会角色游戏主题,明显干扰活动进程的师生交往显然是不合理的。《 幼儿教师组织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提出:幼儿角色游戏需要教师组织指导。教师组织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能力包括观察、倾听和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与幼儿沟通、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游戏的能力;创设游戏环境、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能力;随机介入、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评价游戏活动、调整游戏计划的能力等。 三.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一)观察评价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和理论依据,我们认为,对于以幼儿自由游戏为主的角色区游戏来说,观察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指导方式。教师只有从旁耐心、细致观察,才能够了

角色游戏观察要点(大中小)

角色游戏观察要点小班角色游戏评价标准 观察要点: 1、是否有角色意识,对社会角色的认识是否明确 2、游戏时表现初步的交往意识 3、主题、角色行为的观察 4、角色规则的意识 5、是否会商量解决问题(出现矛盾、如何解决) 6、是否有尝试其他角色的兴趣和欲望 7、游戏中的对话语言(是否有礼貌) 8、是否爱惜物品 9、是否会整理玩具 10、是否会根据标志将物品放回原处 11、角色行为是否稳定 中班组角色游戏观察要点讨论

一、表征行为 1、能出现哪些主题和情节(需要教师创设环境、材料提供) 2、游戏情节是否丰富 3、动机出自物的诱惑,同伴间的模仿 4、幼儿的角色意识如何 5、行为仅仅指向物还是指向其他角色 6、游戏中主题的稳定性如何 7、观察幼儿在游戏扮演中的积极性如何 8、行为是以物品为主还是以角色关系为主 9、是否使用替代物进行表征 二、构造行为 1、对造型是先做后想,还是边做边想,或先想好了再做 三、合作行为 1、能否从平行游戏过度到合作游戏 2、更多主动与人沟通还是被动沟通(交往能力如何)

3、更多指使别人还是跟从别人 4、是否会采用协商的办法处理玩伴关系 大班角色游戏评价标准 1、游戏的目的性 2、游戏主题广泛、丰富 3、独立性和集体性 4、角色扮演逼真、能反映角色的主要职责及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 5、与同伴进行广泛、友好地交往 6、独立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克服游戏困难 7、会自制玩具,从分运用玩具,开展游戏 8、评价自己与别人的游戏行为,对评价游戏表现积极 9、用同一物品进行多种替代 10、用不同物品进行同一替代 11、同一主题情节的复杂性和持久性 12、用协商的办法处理玩伴之间的关系

中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中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实录: “风味小吃店”是我们班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游戏。根据幼儿的需要现 在风味小吃店的食品有:水饺、馒头、汤圆和羊肉串等,很多幼儿都喜欢参与风 味小吃店的游戏, 摆弄这些形象逼真的材料。有一次,王礼杰选择了风味小吃店游戏,他卖起了羊肉串。游戏中,他发现制作羊肉串的谢炜辰离开了,立刻跑去摆弄制作羊肉串的材料,觉得挺好玩的。谢炜辰回来后,与王礼杰吵了起来。因为,此时的王礼杰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制作羊肉串的岗位,他让谢炜辰去卖羊肉串,陆宇航不愿意,他据理力争,跟谢炜辰说道:“明明是我在做羊肉串的,我先来的。”王礼杰想了想说:“那我们石头、剪刀、布”。结果,王礼杰输了,他又去卖羊肉串了。 分析与思考: 游戏进行到一定的时间,在同一游戏中出现了不同的角色,而各角色应有自己不同的职责。观察中,幼儿之间因为“你该做什么?我该做什么?”发生争吵,这说明幼儿的游戏在进步。在之前的游戏中,幼儿的游戏的角色少、不稳定,没有明确的角色分工。随着游戏的逐步开展,游戏角色增加了、游戏的情节丰富了,幼儿常常受游戏材料和参与游戏人数等因素的影响而离开自己当前的角色,参与到其他游戏,甚至强占他人的角色。这些现象的出现告诉教师,幼儿的游戏需要规则,需要明确的角色分工,幼儿在游戏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 实施措施: 1、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自己是做什么工作?”鼓励幼儿与教师共 同想办法,制作标志如牌子、图片、衣服等,表现相应的角色。 2、根据幼儿讨论,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服饰,帮助幼儿明确自己和同伴的角色。 3、游戏中,有意识的询问幼儿,让幼儿回答:“今天我是XX,我的任务是……”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及职责,在游戏时能自始至终。 活动反思: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职责都应从幼儿的游戏中来,教师在游戏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讨论、确定游戏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的职责。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幼儿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当我们的孩子发生困惑、疑虑的时候,我们都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和鼓励。因为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需要幼儿自我的积极探索外,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外力去引导和推进。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我饿了 【观察记录】: 今天角色游戏的活动时间又到了,程程担任的是理发店的发型师,有一个顾客来到了理发店,程程开始为他理发,程程一只手拿着梳子,一只手拿着小推子,梳一梳、推一推,认真地,有模有样地为顾客理着发,理完了,顾客照了照镜子,高兴地走了。程程看见顾客走了,又没有新的顾客来,就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摆弄着理发店里的物品。摆弄了一会,程程看看还是没有顾客来,就起身离开了。程程来到烧烤店,对服务员说:“我饿了,给我一串韭菜吧。”他接过服务员给的韭菜串,然后独自坐在烧烤炉前开始烤他的韭菜串。他烤着韭菜串,烤了一会韭菜串后,听到旁边的小朋友说这个很香,那个很好吃,就又跑到服务员面前,大声地喊着:“我还要一串这个,一串这个。”他一边说,一边指着架子上的各种烧烤串,不一会儿,手里又拿了好几串各式烤串,他回到烧烤炉前一边烤着烧烤串,一边还跟旁边的小

角色游戏观察内容与要点的解读

角色游戏观察内容与要点的解读 ——游戏语言 游戏语言观察要点: l 游戏中是否能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 l 幼儿是否能用游戏情景与角色需要的语言交流 l 是否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游戏后的感受 解读—— 一、游戏语言—— 游戏语言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它可以是有对象的、也可以是自言自语。 幼儿在进行游戏活动时,处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这使幼儿会主动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材料交互作用,自然地开口说话,表达情绪或进行交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并随时会出现幼儿与成人,与游戏伙伴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同时,随着游戏活动本身的进行、深入,又不断使幼儿有丰富的谈话内容,或不断调整、重组语言结构,使幼儿可以根据别人的意图作出相应的语言反应。在调整过程中,幼儿有“顿悟”,有“错位”,也有“创造”,他们在游戏中不断地调整语言策略,从而掌握更多的说话技巧。因此,游戏语言,在游戏中产生,在游戏中运用,在游戏中丰富。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在游戏中不断地增加游戏语言,同时,幼儿的

语言能力也在游戏中不断地得到发展。 二、游戏语言对于幼儿的发展价值—— 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手段,也是需要学习的对象。《纲要》中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纲要》还指出:“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并不是让幼儿记住一些简单的词汇,而是如何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流、倾听、能清楚的讲出自己的想法等等。”可见:重视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成为近年来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的趋势。 儿童大量的语言是通过实验和实践来掌握的,游戏就为儿童语言的实践提供了机会。研究表明:儿童可以迅速地在游戏活动中掌握本国语言,语言中最复杂的语法和实用形式都是首先在游戏活动中出现的。而且,游戏本身的性质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幼儿自由说话提供了机会。游戏具有激发一般语言组合能力的功能;游戏提供了幼儿语言表达的环境;儿童天生就有一种通过游戏练习获得技能的冲动,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运用已经知道的语言的各种因素,并将它们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也是最特有的一种游戏形式。角色游戏是最能发展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它为幼儿提供了说话的机会,让幼儿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用自己的语言在游戏中表达,把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探索活动结合了起来,有效地促使幼儿的语言态度、能力和习惯的发展在同一过程中完成和实现。即使最

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1)

观察实录: 角色游戏开始了,大家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角色开始扮演,俊俊小朋友选择了到“银行”扮演工作人员。大家都过来取钱,俊俊小朋友会一个一个的问:你需要取多少钱?但是游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就过来告诉我:俊俊来抢钱了。我走过去一看,俊俊和亮亮手里拿着几张银行的钱,在争抢,谁也不肯松手,俊俊一边抢一边在嘟嘟囔囔的说着什么。我问俊俊:为什么要抢别人的钱呢?俊俊说因为银行里没钱了。 分析: 幼儿到了大班年龄,开始能够把行为规则化,从而获得是非观念,但其行为常常表明,他们的自控能力是有限的。其中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抢东西的现象很严重,不过与其他年龄段的幼儿不同的是:幼儿会边抢边说理由,由于大班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言语水平的提高,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表现开始增加。 措施: 大班幼儿已具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力。调动孩子自身的力量去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也是对他们进行了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设置“小记者”、“评论员”,组织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活动,请小记者讲讲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的想法,最后集众家之长,总结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所以在讲评时,我请小朋友一起来帮俊俊想一想办法:当银行的钱被领完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大家有的说可以让银行的工作人员来做一些钱,也有的说可以叫店里的人来存钱。大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俊俊也表示方法都比较满意。 记录二 袁思怡小朋友是我们班上一位特别爱回答问题的孩子。每次活动时,她都能积极回答问题,有时还一边举手一边抢着说:“老师,我来说。”甚至不等别人说完就打断别人的话题,抢着发表自已的意见。今天的科学活动中又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一个小朋友的发言还没有完,袁思怡却高高举起了手,大声地说道:“老师,我来,我来。”导致其他小朋友无法听清楚小朋友回答问题,从而造成课堂纪律混乱。 分析:

大班游戏观察案例

大班:建构游戏——《马路上》 观察内容: 建构区里男孩子相对来说比较踊跃,除了建构已学过的房子、车子外,幼儿还联想到可以搭建绿化带,路灯等,于是一伙人都兴致勃勃的参与建构中,建敏和哲宇选择了花片进行搭建花圃,而较晚入区的小旻看到花片玩具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就和哲宇商量:“能不能和我一起玩”建敏忙说:“我们人数已经够了,快没玩具了,你到其他地方去吧!”“但我也想搭建”小旻不愿意去其他区。俊杰在一旁拿出胶粒约小旻:“那我们用胶粒搭一些树好了。”但小旻还是不愿意,我介入启发幼儿想想:“花圃里除了花还需要什么呢”他们回答了好多种:“花盆、小草等。”“那这些就可以用胶粒建构,再与大花圃组合起来。这时,建敏像是获得某种灵感,兴奋的拉着哲宇一起用搭建了一个大大的花圃。最后,这群小伙伴还一起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搭建了一个漂亮又生动的花圃。 分析与反思: 通过本次观察,对在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关系有以下看法:有个别幼儿较不愿与他人合作、分享,独占欲也强。这使在集体活动的多数幼儿缺乏交流,语言的沟通,及游戏经验的交往,在某些程度上约束幼儿相互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教师在引导幼儿模拟建构的同时,可提醒启发幼儿更多的创造力,在肯定个别幼儿的独特成果时,又要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取得更大的收获。 这次结构活动,虽然有小部分幼儿在合作建构,但有时局限在好朋友中,对其他幼儿的介入拒而远之。因此,教师在评价他们作品时,要多多表演多人合作后的不同成果,让幼儿愿意接受合作后的集体喜悦和荣耀,相互模仿学习到同伴游戏时的玩法与经验,体验分工合作,分享结果的喜悦。 一、案例:角色游戏开始了,这是角色游戏(医院)开展的第二堂课。今天思恬当挂号员,贺铭憧当医生,赵禹辰当药剂师,王丽涵和索灏邦当注射师,其他大部分幼儿当病人和爸爸妈妈。游戏开展得很顺利,突然传来了哭声,我飞快的跑过去,发现药剂师赵禹辰大哭起来(脸颊红红的),而杨竞棋一副闯祸后非常后悔的表情,我猜他肯定是为抢玩具。像往常我肯定要批评他了,但今天我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我着急的说:“竞棋,你快送医院。”“医生,你快给他检查下。”,于是,医生问:“你哪里疼啊”赵禹辰说:“我脸疼,脚疼。”医生说:“他骨头断了,赶紧去放射室拍片。”竞棋赶紧扶着赵禹辰去拍片。我对竞棋说:“你回去好好照顾他,下次要注意哦。”竞棋在旁边不住地点头说:“知道了,我下次不会了。” 二、分析:在平时的自由活动和游戏中,经常会发现抓、撞事件,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是说教、批评。可是,老师们苦口婆心说教后,“肇事者”也乖乖认错,在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效果不明显。而这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幼儿处于游戏的情节中,真正地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 三、反思: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避免枯燥的说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的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这次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融入到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 角色游戏“小吃店”已经开展两个月了,幼儿对游戏很感兴趣。在今天的活动开始,我和幼儿

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复习过程

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从观察者的角色意识、目的性、和观察技能的三缺乏对当前角色游戏中教师实施观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而后从灵活使用多种观察记录方法、实施有效的观察策略、确立多元的观察视角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角色游戏中教师实施观察的对策。 关键词:角色游戏教师观察问题对策 维果斯基在他的《教育论著选用》中一再强调,儿童教育的特点是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的,教师要做到按幼儿大纲来组织活动,这就需要仔细观察和悉心研究幼儿。在贯彻新纲要,实施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动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还应当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记录者和解读者,而在这一系列角色定位和承担中,观察无疑最为核心,它是教师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因此,幼儿园实施教育应当观察先行。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为典型的游戏,在幼儿游戏中占着中心地位,儿童在角色游戏中有着最真实的自我表现,为此人们常说游戏是观察儿童心灵的窗户。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可以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为游戏指导提供依据,同时为教育教学提供依据,从而能够本质的认识孩子。 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观察与记录可以促进教师反思意识的增强,“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调整才能更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诸如此类的一系列活动,可以促使从基于对儿童的观察中获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反思,并在这种不断自我学习与自我提高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研究的实践者,因此,学会观察,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观察者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从而来追求教育教学活动的优质和高效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观察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的观点已被广大幼儿教师所接纳,教师在理念的认识层面优于实践层面,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没有很好地把握观察的内容与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观察的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乏。 1. 观察者的角色意识缺乏 在角色游戏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缺乏观察者角色意识,观察的敏感度不够。在游戏活动中有的教师忙碌地穿插于活动空间之中,较多地介入幼儿的游戏之中,象一个指挥者不停地发号施令;有的教师将观察仅限于安全的防卫,着眼于不出事故,至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情绪体验、语言、思维发展水平如何一概不管。这种观察只观不思缺乏质量,不能及时了解幼儿,调整幼儿的活动。以上现象因何产生?它的问题根源在哪里呢?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在活动中缺乏观察者角色意识。 2.观察缺乏目的性 绝大多数教师在角色游戏观察中缺乏目的性,主要停留在随意性观察水平上,经常不是

角色游戏观察要点(大中小)

角色游戏观察要点 小班角色游戏评价标准 观察要点: 1、是否有角色意识,对社会角色的认识是否明确 2、游戏时表现初步的交往意识 3、主题、角色行为的观察 4、角色规则的意识 5、是否会商量解决问题(出现矛盾、如何解决) 6、是否有尝试其他角色的兴趣和欲望 7、游戏中的对话语言(是否有礼貌) 8、是否爱惜物品 9、是否会整理玩具 10、是否会根据标志将物品放回原处 11、角色行为是否稳定 中班组角色游戏观察要点讨论 一、表征行为 1、能出现哪些主题和情节(需要教师创设环境、材料提供) 2、游戏情节是否丰富 3、动机出自物的诱惑,同伴间的模仿 4、幼儿的角色意识如何 5、行为仅仅指向物还是指向其他角色 6、游戏中主题的稳定性如何 7、观察幼儿在游戏扮演中的积极性如何

8、行为是以物品为主还是以角色关系为主 9、是否使用替代物进行表征 二、构造行为 1、对造型是先做后想,还是边做边想,或先想好了再做 三、合作行为 1、能否从平行游戏过度到合作游戏 2、更多主动与人沟通还是被动沟通(交往能力如何) 3、更多指使别人还是跟从别人 4、是否会采用协商的办法处理玩伴关系 大班角色游戏评价标准 1、游戏的目的性 2、游戏主题广泛、丰富 3、独立性和集体性 4、角色扮演逼真、能反映角色的主要职责及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 5、与同伴进行广泛、友好地交往 6、独立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克服游戏困难 7、会自制玩具,从分运用玩具,开展游戏 8、评价自己与别人的游戏行为,对评价游戏表现积极 9、用同一物品进行多种替代 10、用不同物品进行同一替代 11、同一主题情节的复杂性和持久性 12、用协商的办法处理玩伴之间的关系 13、善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他人 14、创造游戏规则

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一种非常重要和主要的自由游戏形式,强调幼儿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模仿各种社会角色,体验各种社会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协商、合作、问题解决等多种社会性技能。如何在幼儿园更好地开展角色游戏,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我们尝试开展幼儿角色游戏观察与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通过给予教师一定的观察评价的维度和指标帮助教师分析幼儿角色游戏水平,并从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游戏指导。【关键词】角色游戏观察指导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性领域的教育目标,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已达成共识:角色游戏能够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快乐;儿童按自己的意愿玩角色游戏,对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角色游戏中,儿童认真地模仿着各种角色的最优品格,可以促进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纠正不良行为;儿童通过游戏有助于巩固与加深知识,发展各种认识能力;角色游戏提供儿童获得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等。同时,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一种非常重要和主要的自由游戏形式,强调幼儿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模仿各种社会角色,体验各种社会角色语言和行为,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协商、合作、问题解决等多种社会性技能。如何在幼儿园更好地开展角色游戏,发挥

其应有的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我们尝试开展此项实践研究 二.教师指导角色游戏水平现状及角色游戏指导策略的理论依据目前,许多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水平普遍较低。如《幼儿园角色游戏:基于观察和调查的研究》一文表明,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主要呈三种角色状态: a.无所事事型。此类教师在幼儿游戏时无所事事。袖手旁观,或者将幼儿游戏时间当作自己休息或与他人聊天的好机会,很少关心幼儿。 B.安全保护型。此类教师更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问题,注意防止幼儿在游戏中出现冲突或者发生意外状况。不太关心幼儿的游戏内容。 C.指导介入型。此类教师会全身心投入游戏,关注幼儿的游戏,以不同的方式,如角色介入、材料介入、直接介入等方式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指导。 美国斯米兰斯基社会角色游戏干预模式认为:角色游戏与儿童将来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及学业成功相关。成人干预可以提高社会角色游戏的数量和质量, 可以提高全面的认知发展,即成人可以通过干预教会儿童游戏。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从游戏内部干预游戏,或通过询问若干问题提供新的支持从游戏外部干预游戏,但教师绝对不能在儿童游戏时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儿童, 而应该尊重学生单独游戏的意愿。所有干预的目的都是维持、提高正在进行

如何进行有效的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c12276080.html, 如何进行有效的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作者:李静 来源:《成才之路》2014年第27期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一种非常重要的游戏形式,强调幼儿在模拟的社会情境 中模仿各种社会角色,体验各种社会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协商、合作、问题解决等多种社会性技能。如何在幼儿园更好地开展角色游戏,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在角色游戏这样的一种自然、开放、流动的游戏状态下,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和指导?观察与指导过程中重点应该落实到哪里?哪些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观察和指导?具体怎样操作才能使自己做到观察适时和到位呢? 一、有目的地在预设性角色游戏中进行观察和指导 案例一:预设性游戏是指教师预设了相关环境和材料,如娃娃家、小医院、小餐厅等。在进行这样的角色游戏的观察时,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那就是——“目的性、层次性、阶段性和多功能性”。我们在下面的案例中就会感受到,这是一个不断观察、反思、调整的过程。这个案例说明了教师要善于在孩子无序的活动中体现出一种有序,并且要善于思考,及时作出有效的调整。 情景一:孩子们一进教室,就被“娃娃家”中的几个瓶宝宝所吸引,瓶宝宝分别悬挂在屏风上,形成了自然的区隔,教师指着这些瓶宝宝说:“看呀,这些瓶子宝宝都饿了呢,可是它们没有小手,我们来帮助它们喂点饭饭吧!” 材料投放:①很多小珠子当作饭和菜。②各种大小、材质的喂食工具,如调羹、筷子、夹子。③不同大小的瓶宝宝,嘴巴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幼儿游戏情况:①挑大的瓶宝宝玩,对于小一点的瓶宝宝兴趣点差些,而且容易把小珠子散在地上,造成失败感。②在挑选喂食工具的时候,喜欢使用真实的工具,也就是他们自己平时使用的吃饭的调羹。③语言发展好一点的孩子会说:“乖宝宝,我来做你的妈妈。”“乖宝宝,多吃点。”(模仿碟片小仙女里的话)④过了一段时间开始不满足于只喂珠子,于是,搬来了其他的积木、娃娃家的仿真食物等都往娃娃嘴巴里喂。⑤也出现一点问题:有的孩子常把瓶宝宝吃的“饭”放自己口袋里带回家;有的孩子在“盛饭的时候盛太多了,散了一地后不愿意一颗颗的拾(确实太小,全部拾起来有难度)。我跟孩子讲了很多次,饭饭带回去,或者掉了不拾起来,瓶子宝宝就会没饭饭吃了,可是效果不大。还有的孩子喜欢偷偷拿了小珠子放在自己的嘴巴里。

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及观察记录

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及 观察记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及观察记录 一、自主游戏的开展 幼儿园活动区是根据活动内容的类别对空间进行划分后形成的区域,区域活动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选择、自主操作和自主游戏活动,将获得更多的按照自己的节律和兴趣爱好发展的机会。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把活动区分成四大类型,即表现性活动区、探索性活动区、运动性活动区、欣赏性活动区。 室内的活动区都是通过各种开放性材料的投放,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幼儿在这些活动区中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在表达意愿、展示能力、充分体现自己天性和潜力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比如:装扮区(娃娃家、小医院、超市、美食区等)、表演区、建构区、美工区。 1.装扮区 装扮区是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主要场所。我们知道,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活动,其主题和情节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所以,这个区域我们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环境和投放材料。创设的环境和投放的材料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越接近,幼儿越能充分表现他们对生活的印象,巩固对生活事件的理解,游戏情节的展开水平也就越高。 为了吸引孩子到装扮区进行角色游戏,我们预设了幼儿熟悉的情景比如所有投放了与主题相应的模拟物,如餐具、听诊器、收银机等,这些都能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以小医院为例,一起来看看孩子的活动录像。(观看录像)

我们看到,幼儿的游戏水平不能称之为很高,但已经能模拟出医院的情景,这是他们生活经验的体现,幼儿对这些替代物的自发使用频率和使用质量是衡量幼儿角色游戏水平高低的标志,因为它预示着幼儿表征思维的发展和行为目的性的增强以及创造力的发挥。 我们再来看一看另一个装扮区游戏——美发屋(观看录像) 可见,装扮区是幼儿最能自由表达意愿以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区域,由此,他们对生活常规的认识、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对情感的宣泄和补偿以及叙事能力的发展,都将得到实现。 2.表演区 在表演区可以开展两类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一类是表现故事情节的,另一类是表现已经学会的歌舞的。 “表演”和“表演游戏”的区别在于“表演”是幼儿按照导演(教师)的要求,严格按照剧本的台词展开剧情的,每次再现时,台词和动作基本一样:而“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理解,通过想象自由、创造性地即兴再现作品。作为活动区活动出现的幼儿表演主要还是属于表演游戏。 以故事情节展开的表演游戏虽然也是以扮演角色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它与角色游戏是有区别的,它创造性地反映文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而不是现实生活经验。幼儿熟悉而有趣的作品容易引发幼儿对故事表演游戏的兴趣。(金鸡冠的公鸡) 以歌舞形式展开的表演游戏与舞台上的正式表演不同,它是幼儿对音乐活动中已经学会的歌曲和舞蹈的自发性再现。幼儿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即兴创编

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介入

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介入(重要) 给教师的建议 作为新教师,我想,大家肯定对游戏”这个时间长、空间大、自主性强”的课程内容感到有很多的困惑,尤其对游戏过程中教师的观察和介入感到手足无措,有时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看什么、怎么看?”这是我们在游戏中首先要思考的;教师在幼儿游戏中 何时介入、如何介入?”也是需要判断和思考的。 今天,我想通过一些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和思考,交流一些自己总结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游戏过程中的观察和介入更加从容,更加有效。 一、扫描观察与定点、追踪观察有效结合,让观察更从容其实,角色游戏的观察也不外乎这三种:扫描观察法,定点观察法、追踪观察法。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如何观察,要把握好时间上的合理分配。 我通常在角色游戏刚刚开始的5-10分钟和游戏结束前的5分钟左右进行的是扫描观察。主要是比较粗线条地掌握全班孩子开展了哪些的游戏主题;幼儿选择了哪些游戏内容,扮演了什么角色等一般的行为特点。我是这样想的:在角色游戏刚刚开始时,孩子们的情绪还没有稳定,孩子们要寻找游戏内容、玩伴,有的孩子还会争抢角色,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里面;而在游戏快结束时,有的孩子又会因为游戏热情减弱,产生无聊、逗留、打闹等消极行为。所以,在这两个时间段我觉得教师是有必要进行扫描观察的。而且在这个时候,教师的站位应该是在一个视线相对开阔的区域,要能够环顾到所有的孩子,避免产生视觉的盲区。 那么在游戏的中间环节,大概20-30分钟左右的时间,我通常采用的是定点与追踪观察。定点观察也就是定点不定人,即对某一游戏内容进行观察,可以较为系统地了解游戏过程中孩子的兴趣、交往、游戏情节发展等动态信息,避免指导的盲目性。而追踪观察也就是定人法,即根据需要确定1~2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可以观察与了解个别幼儿真实的全游戏状态。 但是这两者也不是随意确定的,我们要根据前一次幼儿的游戏来确定。举个例子:在前一次的游戏中,某某孩子在点心店中表现特别兴奋,出现多次打翻餐具、扔点心的

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实录: 小衡今天选择了自主角色游戏并当起了电影院的老板,他选了笑笑和小琦当电影院的员工,游戏开始前,他先跟笑笑说:“你跟小琦去画计划表吧,我来做座位号。”笑笑按照老板的要求开始画计划表规定价格,小衡根据电影的内容画了好几张电影票并且写上了不同的座位号。电影院的生意很好,小琦负责检票,小衡负责播放。小衡放了一分多钟后就暂停了电影说结束了,顾客开始不满电影被暂停与老板吵了起来。 行为分析: 小衡是一个做事有计划的孩子,从他游戏的行为中可以发现,他招收员工后可以清晰合理地给她们安排各个工作进行分工合作。他的游戏经验比较丰富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较高,所以在开展新游戏时是比较顺利的。但在游戏过程中,为了不让外面的顾客等待就暂停了正在播放的电影,与顾客发生了矛盾。小衡没有为现在观影的顾客考虑,脱离了现实生活经验,所以导致了游戏的中断。 指导与调整: 1.梳理幼儿游戏经验,在游戏发生矛盾后我首先考虑了材料的投放,在电影院中播放的电影都在3分钟左右,不存在电影太长的问题,在游戏中,小衡是老板,看见顾客在外等待便想直接中断电影,开始第二场,所以引发了与正在观影中顾客的矛盾。在游戏后我与小衡和其他小朋友们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电影的经验。如在本场电影开场后,买了票的顾客是否能进入电影播放厅看电影?在电影院看电影会中途停止吗?电影院还有哪些服务可以提供等等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和分享来丰富幼儿的经验。 2.丰富幼儿交往经验。在游戏中,由于小衡的操作不当,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了争吵,出现了消极情绪。在游戏结束后,我与小衡单独进行了沟通,在游戏组织方面,小衡是很有条理的,但在发生矛盾时应该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我通过情境回忆,与小衡一起讨论事情还有哪些解决方法,帮助其丰富交往经验。

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介入重要

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介入(重要) ——给教师的建议 作为新教师,我想,大家肯定对“游戏”这个“时间长、空间大、自主性强”的课程内容感到有很多的困惑,尤其对游戏过程中教师的观察和介入感到手足无措,有时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看什么、怎么看?”这是我们在游戏中首先要思考的;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何时介入、如何介入?”也是需要判断和思考的。 今天,我想通过一些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和思考,交流一些自己总结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游戏过程中的观察和介入更加从容,更加有效。 一、扫描观察与定点、追踪观察有效结合,让观察更从容 其实,角色游戏的观察也不外乎这三种:扫描观察法,定点观察法、追踪观察法。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如何观察,要把握好时间上的合理分配。 我通常在角色游戏刚刚开始的5-10分钟和游戏结束前的5分钟左右进行的是扫描观察。主要是比较粗线条地掌握全班孩子开展了哪些的游戏主题;幼儿选择了哪些游戏内容,扮演了什么角色等一般的行为特点。我是这样想的:在角色游戏刚刚开始时,孩子们的情绪还没有稳定,孩子们要寻找游戏内容、玩伴,有的孩子还会争抢角色,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里面;而在游戏快结束时,有的孩子又会因为游戏热情减弱,产生无聊、逗留、打闹等消极行为。所以,在这两个时间段我觉得教师是有必要进行扫描观察的。而且在这个时候,教师的站位应该是在一个视线相对开阔的区域,要能够环顾到所有的孩子,避免产生视觉的盲区。 那么在游戏的中间环节,大概20-30分钟左右的时间,我通常采用的是定点与追踪观察。定点观察也就是定点不定人,即对某一游戏内容进行观察,可以较为系统地了解游戏过程中孩子的兴趣、交往、游戏情节发展等动态信息,避免指导的盲目性。而追踪观察也就是定人法,即根据需要确定1~2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可以观察与了解个别幼儿真实的全游戏状态。 但是这两者也不是随意确定的,我们要根据前一次幼儿的游戏来确定。举个例子:在前一次的游戏中,某某孩子在点心店中表现特别兴奋,出现多次打翻餐具、扔点心的现象,那么,今天的游戏,我可能就会去跟踪这位幼儿,看看他在今天的游戏内容中的表现如何。如果换了一个游戏内容,他还是出现类似的行为,那么,我就要来分析孩子最近情绪上是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观察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观察 游戏观察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培训学习,让我更深入理解幼儿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作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立足幼儿,并从幼儿出发,去思考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的问题。而游戏则是最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可以说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就像“指南”解读中提到的三句话:游戏反映发展,游戏巩固发展,游戏促进发展。 俗话说,学有所图,学有所用,在“指南”的引领指导下我加强了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走进幼儿游戏天地,去进一步地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行为表现,推进幼儿的自我发展。 幼儿游戏实录:(新开设的童童诊所场景) 观察目的:1、观察幼儿对诊所器械材料的操作使用经验情况。 2、观察幼儿在童童诊所里的最初自主游戏的状态。 快乐的游戏开始了……… 片段一:李昂小朋友今天早早来到班级,并且今天一大早来竟然没有哭,他已一进活动室就来到童童诊所里,一看到墙上的的刻度和数字就问道:“俞老师,这里怎么有数字呀?”老师答道:“对啊,这里是量身高,称体重的呀。”然后他把童童诊所里的医用器械材料逐个翻了一下,摆弄弄一下,又放好了。见他又拿起笔在手心里压了压,就好像在用压舌板,于是我提醒他:“李昂,压舌板在这里。”他就拿起盒子里的压舌板在喜羊羊的嘴巴上压了压。完后他又自己给自己吊盐水,用右手把针头按在自己的左手背上。董蕊小朋友一到就从娃娃家抱来娃娃来看病,毛轩慈用听诊器给娃娃的肚子和背上都听了听,没说什么就让李昂护士给娃娃打针,董蕊说:“要用小的针。”李昂应答道:“娃娃生的比较严重,要大一点。”随后在娃娃的屁股上用力扎了一针,他就大声招呼说我下班了,就离开了。。。。。 片段二:张奕阳给高子航挂盐水,只见他很认真的看了看高子航的手,然后拍了拍,用胶贴把盐水的针头固定在了手背上,就和真的挂盐水一摸一样。张奕阳又

角色游戏观察记录中三上

角色游戏观察记录中三上

角色游戏理发店的观察记录及反思 学会整理玩具 我们中班组的角色游戏在教室内,里面共有4个角色区,在开展游戏时候,我发现幼儿比较喜欢玩“理发店”,在理发店里老师利用废旧物品给理发店添上了一些道具,如洗头盆,围裙莲蓬头等等,幼儿对新东西很感兴趣。就说星期二的角色活动课,活动开始,我和幼儿一起回忆了“理发店”游戏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各自的工作任务。游戏开始前,幼儿自己分配角色。我就让他们分组商量,我不知道他们商量得怎样,但要给他们尝试的机会,在游戏过程中,和黄朱颖扮演得比较好,黄丽静当顾客时就很耐心地坐在小凳子上让顾忆晴洗头,我看到顾忆晴洗得很认真,而且还有对“你洗得舒服吗?”“我这里很痒”等。还有几个幼儿也表现得不错。幼儿对道具感兴趣,游戏结束时,幼儿学会整理玩具。 幼儿行为分析 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和自我的主见,在游戏中,教师不需要一味地为孩子们解决问题,而是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抛给

程开始为他理发,程程一只手拿着梳子,一只手拿着小推子,梳一梳、推一推,认真地,有模有样地为顾客理着发,理完了,顾客照了照镜子,高兴地走了。程程看见顾客走了,又没有新的顾客来,就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摆弄着理发店里的物品。摆弄了一会,程程看看还是没有顾客来,就起身离开了。 程程来到烧烤店,对服务员说:“我饿了,给我一串韭菜吧。”他接过服务员给的韭菜串,然后独自坐在烧烤炉前开始烤他的韭菜串。他烤着韭菜串,烤了一会韭菜串后,听到旁边的小朋友说这个很香,那个很好吃,就又跑到服务员面前,大声地喊着:“我还要一串这个,一串这个。”他一边说,一边指着架子上的各种烧烤串,不一会儿,手里又拿了好几串各式烤串,他回到烧烤炉前一边烤着烧烤串,一边还跟旁边的小朋友说着话。好长时间过去了,他烧烤的热情依旧高涨,在老师的提醒下他才放下了手里的各种烧烤串,离开了烧烤店,回到了理发店继续当理发师,等待顾客上门。 【案例分析】

《娃娃家》角色游戏区的追踪观察记录和分析

《娃娃家》角色游戏区的追踪观察记录和分析 徐鸿 观察记录一: 我们的角色游戏时间是早上来园到八点二十分左右,这天戴妍很早就来到了幼儿园,和罗一凡一起来到了娃娃家,开始了她们的游戏。玩着玩着,只听见戴妍对罗一凡说:“罗一凡,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说要给我买一个大蛋糕的。”“对了,今天在娃娃家,我当的是宝宝,你当的是妈妈,你去点心店给我买一个蛋糕吧!”罗一凡听了,说:“好吧!”马上离开家,去点心店要求他们做一个大蛋糕,等点心店的蛋糕送到娃娃家后,她们就一起像模像样的过起了生日。她们还邀请点心店的“师傅”一起过生日。看到我在娃娃家门口出现后,也把戴妍过生日的事情告诉了我,在她们的邀请之下,我也和她们一起过起了生日。坐在娃娃家的椅子上我问道:“戴妍今天过得是几岁生日呀?”戴妍大声的说道:“6岁生日。”说着,戴妍开始唱生日歌,并假装吹蜡烛,分蛋糕,还倒了饮料,我们一起开心的吃了起来,随后周梦妍也被邀请到了“生日聚餐”中。 游戏分析: 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戏基本都是其生活经验的体现,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境来进行游戏。在游戏中他们会借助语言和动作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中班孩子正是发展社会性交往的大好时机,在这次的游戏中,他们能主动邀请老师和同伴一起加入到游戏中,我通过参与游戏,与孩子进行了互动,顺利推进了游戏的开展。娃娃家也打破了原本的一味摆弄鸦雀无声的局面,形成了“过生日的场景”,幼儿间有了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娃娃家的环境创设旨在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于是,在这次的游戏结束后,我马上进行了谈话活动“家里平时会有谁来做客?过生日过节日的时候会做些什么事?”等,帮助孩子们拓展游戏的内容。在随后几天的游戏中,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娃娃家的游戏中,既作为观察者,也作为参与者,推进娃娃家游戏的开展。 观察记录二: 角色游戏开始了,娃娃家的妈妈朱思颖去银行领钱,银行的工作人员李诗晗就是不肯让娃娃家的妈妈领钱,原因是这位妈妈没有排好队,可这位妈妈却因为孩子生病住院,确实急着要钱用,两个人就吵起来了,谁都觉得自己有道理。这时,我就跟娃娃家的妈妈说:“你应该好好地跟人家商量,告诉她你的孩子生病了,她一定会让你领钱的。”这位妈妈就走过去说:“求求你啦!我家的孩子生病住院了,要是不马上去看病,他就会死掉的。”银行工作人员李诗晗想了想,说:“那好吧!我就先让你领钱,你需要多少。”娃娃家的妈妈领到钱后对李诗晗说了声:“谢谢!”李诗晗说:“不用谢,欢迎下次再来。” 游戏分析: 中班的孩子往往在游戏中缺乏协商的能力,有问题和意见往往会吵闹、互不相让。在今天的游戏中就出现了这种现象。于是我通过介入的方法,引导孩子去自己解决问题。孩子们在语言协商的过程中,了解到了用语言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正是这种请求商量的语气和口吻,让银行工作人员优先照顾。游戏中的角色关系就是社会关系的再现,但由于孩子生活经验的缺乏,在角色交往中会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矛盾,因此老师就有责任在游戏交往中引导孩子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同伴谦让、合作、协商,共同完成游戏任务。这次游戏中,老师通过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