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计算题汇总

时间计算题汇总
时间计算题汇总

地理时间计算部分专题练习

1、9月10日在全球所占的范围共跨经度90°,则北京时间为:( ) A. 10日2时 B. 11日2时 C. 10日12时 D. 11日12时

2、读“中心为北极的示意图”,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ON 的经线为:( ) A. 0° B. 180° C. 60°E D. 120°W

3、北京时间为2008年3月1日的2点,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 A. 一半 B. 三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4、图中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 A.7日4时 B.8日8时 C.7月8时 D.8月4时

2004年3月22日到4月3日期间,可以看到多年一遇的“五星连珠”天象奇观。其中水星是最难一见的行星,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 小时内才能看到它。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心点为极地。回答5—7题

5.图4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在新疆的吐鲁番(约890E )观看五星连珠现象,应该选择的时间段(北

京时间)是( ) A .18时10分至19时 B .16时10分至17时 C .20时10分至21时 D.21时10分至22时 7.五星连珠中,除了水星外,另外四颗星是( )

A .金星、木星、土星、天狼星

B .金星、火星、木星、海王星

C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 .金星、火星、土星、木星

(2002年上海)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8-10题。

8、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0、造成四起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回答4-5题:

11、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0)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

A.东京(东经139.50)

B.香港(东经1140)

C.伦敦

D.纽约(西经740) 12、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下列各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作业的是:( )

A.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0)、伦敦

B.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0)

C.伦敦、东京、纽约

D.东京、洛杉矶、纽约

(2002年广东)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13-15题。

13、在下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 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15、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南极中山小终日斜阳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正当美国宇航局为“勇气”号出现的问题一筹莫展时,“勇气”号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仍按照原计划于太平洋标准时间2004年1月24日晚9时05分(北京时间25日下午1时05分)在火星表面登陆,以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线索。阅读材料,完成16—17题。 16.材料中的“太平洋标准时间”指的是( ) A .太平洋中部的地方时 B .西五区的区时

C .120°W 的地方时

D .美国东部共同使用的时间

17.下列四幅图中与太平洋标准时间6月8日15时的情况相吻合的是( )

0W 0

虚线为晨昏线

B

阴影表示黑夜

A 0

E

C

D

读图,回答 18—19题。

18.甲地位于( )

A .大西洋

B .非洲大陆

C .印度洋

D .南美大陆

19.已知乙处的昼长为6小时,伦敦的地方时可能是( ) A .18时 B .16:20 C .13:40 D .14:20 每逢周五,《新民晚报》刊登周日日出日落的时间表,下表为2004年某日刊登的部分城市日出日落的时间表,据此回答20-21题

20.此日的地球位置,可能是右图中的 ( )

A.1位置

B. 2位置

C. 3位置 D .4位置

21.依据表中的资料,判断下列四个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 A.西安 B.成都 C.上海 D.拉萨

22.在一张长62厘米、宽56厘米的纸上绘制中国地图,要求留边2厘米,宜选用的比例尺是: A 、1/6592300 B 、1/9500000 C 、1/20000000 D 、1/9700000

下图中大圆表示昼半球范围,N 表示北极点,AN 距离为2220km ,北京时间为10:00。 据此回答23-24题。

2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 A .20°N,90°E B .20°S,150°E C .20°N,150°E D .20°S,90°E

24.此时,下列地点将会迎来日出的是 ( ) A .麦加 B .珀斯 C .中山站 D .开普敦

25.下面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形(图4),斜线部分是3月21日,表示武汉3月22日5时的应是( )

读图8,图中的阴影部分为黑夜,且A 点在极圈上。读图回答26-28题。 26.此时角α应该等于 ( ) A .23°26′ B .30°

C .45°

D .66°34′

27.B 点的时间可能是 ( )

A .6月22日3时

B .6月22日6时

C .12月22日15时

D .12月22日18时 28.6个月以后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澳大利亚麦收接近尾声

B .南非高原草木凋零

C .北印度洋洋流由西向东流

D .华北平原喜收冬小麦 读图13,判断29~31题:

29.从A 到B 再到C ,方向是( )

A 、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 、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 、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 、一直向正南

30.若D 点所处经度为东经116°,与东经116°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A 、东经64°

B 、西经64°

C 、西经116°

D 、西经180°

31.若D 点所处经度是东经116°,一架飞机从图中①点出发,起飞时当地区时是2001年3月8日16时,经过10个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8区)的时间是( )

8

A 、3月8日1时

B 、3月8日23时

C 、3月7日1时

D 、3月8日10时

32、读图:下面四幅图中,A 在B 的方向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 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33、读右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A 到B 方向是向西南

B.从C 到D 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C.A 到B 方向同C 到D 的方向相同

D.A 到B 方向同C 到D 的方向正好相反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34~36题。 34.该地的经度约为

( )

A .120°E

B .125°E

C .115°E

D .110°

E 35.该日可能在

( )A .11月 B .9月 C .7月 D .5月 36.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 .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 B .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 C .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D .印度河进入丰水期

读图,回答37-40题。

37.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A.19日19时B.20日5时C.19日21时D.20日21时

38.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A.2070千米B.2270千米C.2570千米D.2670千米

39.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A.白昼时间长B.自转速度慢C.自转周期长D.正午太阳高度大40.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A.湄公河B.莱茵河C.亚马孙河D.赞比西河

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l00千来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回答第41题。

41、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

A. 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9日12时g分

D.28日11时9分

42、(2006年江苏高考地理卷)我国"神舟六号"飞始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时为10月12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 )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43、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此刻“北京时间”为九点整,那么图17中A地经度为。

(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66°34′那么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3

)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且为昼半球的部分

所跨经度为

A.小于90°B.大于90°C.等于90°D.180°

44、“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

读图回答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

是___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

(单项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

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日__点。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

候特征是_______

45、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

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

⑴.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出现

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⑵.此时,900E的区时是月日时,

北京时间是时。

⑶.此时,赤道上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A.450W,1350W B.1350E,450W C.600E,1200W D.00,180

⑷.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A.900W向东至1800B.00向东至1800

C.900W向东至900E D.00向东至900E

⑸.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多项选择)()

A.黄赤交角略微变小

B.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E.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F.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地理时间计算部分专题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 C C B B 6——10 C D D B D

11——15 D B B D B 16——20 C D A B B

21——25 D A C A B 26——30 D A A C B

31——35 D B C B A 36——42 A C B D A D D

【解析】5.从背景材料的有关信息可知:“3月22日到4月3日”可以推测出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图中的极点是北极点,由此可以判断出图中晨昏线中的晨线和昏线。又“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 小时内才能看到它”②点位于昏线附近,③点位于晨线附近,①④两点地方时距日出或日落的时间约在1.5小时左右。

6.要综合运用背景材料中的“3月22日到4月3日”和“日落之后的1 小时内才能看到它”,吐鲁番的日落时间在地方时18时略后,但北京时间比吐鲁番的地方时早2小时4分,所以在吐鲁番观看的时间段在20时略后到21时之间。

7.主要考察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有关知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是可以肉眼观察到的。

【答案】5.B 6.C 7.D

二、综合题

43、(1)105°W (2)160°E、46°52′N;160°E、0°(3)A

44、(1)、经度180o、南纬23、5o;12月22日

(2)、乙

(3)、D

(4)、16小时;23日;04时

(5)、亚热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

45、⑴.23°26s‘(或南回归线)66034’N~900N(或北极圈及以北地区)

⑵、12 22 12 14

⑶、D ⑷、A ⑸、D E

判断、计算题汇总

12 某公司生产的电脑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f 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f 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扣除资本折旧的因素。f 计算GDP平减指数时,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动不予考虑;而在计算CPI(消费物价指数)时,则应当考虑进口消费品价格的变动。T 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小于同期的实际GDP。F 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F 个人财富与个人可支配收入都是流量。F 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F 有时候会出现GDP 平减指数增加而实际GDP下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名义GDP不一定上升。T 企业购买一辆汽车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范畴,而家庭购买公司债券则不应计入投资。T 假定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只有消费,没有政府、投资及存货积累。那么GDP平减指数与CPI 是相等的,因为二者是根据相同的商品来计算的。F 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净投资?] F 13 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f 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其他条件相同,消费数量与人们的寿命成反比?t 边际储蓄率越低,政府购买对GDP的贡献越大?t 边际进口倾向越低,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就越小。?f 在开放型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f 14 根据托宾的q值理论,当企业的利润上升时,q下降,这时是投资的最好时机?f 货币主义者相信流动性陷阱的存在?f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f 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变化越敏感,LM曲线越陡峭?t 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当物价下降时,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到。 根据托宾的投资q值理论,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企业股票价格的高低,股票价格上升则投资减少。 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 在IS-LM模型中,IS方程中的利率与LM方程中的利率都是指名义利率。TFFTT FFTF 15 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t

专题一:时间计算

专题一:时间计算 一、考纲透析 1.什么是地方时,它是如何产生的。 2.地方时如何计算。 3.在光照图上的地方时信息有哪些。 4.区时的概念,时区是如何划分的,重要的时区有哪些。 5.已知经度,如何求所在时区? 6.区时如何计算? 7.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吗?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8.日界线有几条,如何求出日界线。 9.如何判断新旧一天的范围。 二、体验高考 (2008全国卷)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1-4题。 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 B.45°~55° C.5°~15° D.60°~70° 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4.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5.(2010·全国II卷9题)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10时 B.13时C.16时 D.19时

(2011·重庆卷10-11题)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回答6~7题。 6.该地最可能是 A.北京B.沈阳C.成都 D.海口 7.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A.6月21日9时 B.6月21日21时C.6月22日9时 D.6月22日21时8.(2010·天津卷1题)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A.纽约——4月29日清晨 B.新加坡——4月30日上午 C.伦敦——4月30日中午 D.巴西利亚——4月29日下午 9.(2010·福建卷11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4月30日20时(北京时间)隆重开 幕,本届世博会将历时184天。设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同一时区的地点是

时间计算题

地球自转一周360°用掉24h,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间计算尺度。1=°4min ,15°=1h。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太阳光总是从东方扫向西方。所以,东方总先见到太阳,先正午,后天黑,即时间东方比西方要早。每条经线都把太阳位于其天顶时当做正午12点,两个正午之间划分为12个小时,于是每条经线都有自己的时间标准。这样由于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如果我们知道了A地的地方时,如何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1°,如果B在A的东面则用加,在西面则用减。经度差的计算,若都是在东/西经区则减,若分属东西经区则加。

【几个练习题练练。学习千万不可眼高手低,注重基础很重要,还记得老师说的那个基础练出的状元彭蔚吧!】 1、当120oE为11点时,求140E为几点?(12:20)2、当20oE为1 点时,求40 oW为几点?(前一天21点)3、当80oW为16点时,求70oE为几点?(第二天2点) 时区的换算 全球360个经度,若用360个时间标准,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麻烦。于是,我们人为将地球360个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对应24h每天,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

【有了划分的时区,计算两地的时间差我们可以先求出两地所在时区,再用时区差来计算】 中央经线:每个时区正中央的那根经线。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度的整数倍,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 (15°×8=120°)。①若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商为时区数②若所得余数> 7.5°时区数为所得商+1。 时区差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用时区数轴,这两种方法也适合地方时计算】 ⑴在零时区两侧(或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的换算:所求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加减号选取的原则:东加西减时区差求法:同减异加若两地同时位于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减;若一个位于东时区,一个位于西时区,则加.如下图1。要注意的是,如果计算结果小于24小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也不变.如果计算结果大于24小时,那么日期

PMP考试计算题汇总

目录 第1章项目时间管理 (1) 1.1 定义活动 (1) 1.2 排列活动顺序 (1) 1.3 估算活动资源 (2) 1.4 估算活动历时 (2) 1.4.1 三点估算方法 (2) 1.5 制定进度计划 (3) 第2章项目成本管理 (5) 2.1 估算成本 (5) 2.2 预算成本 (5) 2.3 控制成本 (5) 2.3.1 挣值管理(EVT) (5) 2.3.2 折旧法 (8) 2.3.3 其他 (10) 第3章风险管理 (10) 3.1 规划风险管理 (10) 3.2 识别风险 (10) 3.3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 (10) 3.4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 (11) 3.4.1 工具与技术 (11) 3.4.2 决策树分析 (11) 3.5 规划风险应对 (12) 3.6 监控风险 (12) 第4章项目采购管理 (12) 4.1 规划采购 (12) 4.1.1 合同类型 (13) 4.1.2 合同类型选择 (14) 4.1.3 合同类型与风险 (14) 4.1.4 采购规划工具 (15) 4.2 实施采购 (16) 4.3 管理采购 (16) 4.4 结束采购 (16)

第1章项目时间管理 本章术语较多、涉及的工具&技术也不少,包括以下6个子过程。 1.1定义活动 就是对WBS的进一步分解。将WBS的工作包分解为更小的部分-进度活动。 1.2排列活动顺序 1、两种项目进度网络图:前导图(PDM,单代号)、箭线图(ADM,双代号) 2、前导图(PDM)也称AON:单代号网络图,节点表示法如下图: 3、AON可表示四依赖关系:FS、SS、FF、SF,ADM只表示一种:FS 4、两个术语:提前与滞后 5、理解画网络图的基本原则: 不得有两个以上的矢箭同时从一个节点发出且同时指向另一节点。 在网络图上不得存在闭合回路。 同一项工作在一个网络图中不能表达二次以上。 一张网络图只能有一个节点表示整个计划的开始点,同时也只能有一个节点表示整个计划的完成点。 对平行搭接进行的工作,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应分段表达。 6、如何编制项目网络图,非常关键,画错了,接下来所有的计算都是徒劳, 下面举个画AON网络图的例子: 任务前导活动时间 A --- 5 B --- 4

三年级数学时间计算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时间计算练习题 一、我会填 148秒=()分()秒3分12秒=()秒90分=()时()分 100分=()时()分1时=()分4小时=()分 2分=()秒65秒=()分()秒75秒=()分()秒 80分=()时()分1分=()秒3分21秒=()秒 2时12分=()分60分=()时 二、比较大小 1时○100分60分○1时60秒○1时1分○10秒 2时○120分300分○3时5分○500秒240秒○4分4时○4分1分30秒○100秒1时○60分1分○100秒 10分○1时6分○36秒7分○70秒40秒○4分 250秒○4分150分○2时3时○240分250分○2时20分1分20秒○80秒90分○1小时30分180分○3小时 三、计算: 11时50分—7时40分= 7时50分—15分= 10时40分+6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 11时30分—8时30分= 7时15分+45分=

2时50分—2时5分=1时20分+40分= 11时50分—6时= 5时45分—40分= 8时30分+50分= 9时10分—6时40分= 10时50分—7时30分= 9时25分+45分= 4时30分—2时25分= 1分-40秒= 35秒+25秒= 80分+40分= 2时-30分= 38分+23分= 1时-56分= 2分18秒+76秒= 1分35秒+100秒= 40秒+20秒= 23分+27分37秒= 4分17秒+54分83秒= 2时35分-47分= 1时45分-45秒= 74分24秒-84秒= 7时28秒+32分= 5分4秒+96秒= 10时-8时96秒= 2分30秒-150秒= 300分-3时= 四、解决问题。 1、小兰去上学,7:35从家出发,7:50到校。她从家到学校要走多长时间? 2、少先队员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4:10结束,共用了多少时

总时差双代号网络图时间计算参数-计算题及答案

总时差(用TFi-j表示),双代号网络图时间计算参数,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与最早开始时间ESi-j之差表示。 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用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之差表示。 网络图时间参数相关概念包括: 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节点的最早时间及工作的时差(总时差、自由时差)。 1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尚需完成时间。计算结果若大于0,则不影响总工期。若小于0则影响总工期。 2拖延时间=总时差+受影响工期,与自由时差无关。 3自由时差=紧后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精选题解(免B) 1、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如果其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且工作i-j的完成节点j在关键线路上,则工作i-j的自由时差()。 A.等于零 B.小于零 C.小于其相应的总时差 D.等于其相应的总时差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概念。由于工作i-j的完成节点j在关键线路上,说明节点j为关键节点,即工作i -j的紧后工作中必有关键工作,此时工作i-j的自由时差就等于其总时差。 2、在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5天,其持续时间为7天。 该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7天和第30天,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8天和第33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天。 A.均为5 B.分别为6和5 C.均为6 D.分别为11和6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六时法计算方法 1、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所以工作M 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28,33]=28 2、工作M的总时差=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28-(15+7)=6 3、工作M的自由时差=工作M的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27-22;30-22]= 5。 3、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判别关键工作的条件是该工作()。

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练习题资料讲解

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练习题

时间的计算练习题姓名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 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 9.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 11.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爷爷每天晨练1()。

12.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二、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一小格;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5. 8:30:25是()时()分()秒。 6.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造价师土建复习: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四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此部分看着乱,实际很简单,理清思路也不会很难 1、网络图的计算十分重要。想对网络图进行计算,首先要从它们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基本概念就可以得出计算的原理和公式。有的同志经常对基本概念一扫而过,直接去做网络计算题目,这样事倍功半。所以我们要从基本概念入手进行分析。 2、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是本工作所有的紧前工作,本工作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紧前工作,但是需要所有的紧前工作都结束,本工作才可能开始,如果有一个紧前工作没有完成,那么本工作也就不可能开始。所以我们计算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时要顺着箭线方向依次计算,有两个以上紧前工作的,取所有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为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顺着箭线计算,依次取大”。起始结点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为0。 3、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是指本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加上本工作必须的持续时间,可以和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同时计算。终点节点的最早完成时间就是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我们一般以这个计划工期为工期要求。 4、工作最迟完成时间是指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条件下,本工作最迟完成的时间。最后一个工作的终点节点的最早完成时间(计算工期就是最后一个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5、用最迟完成时间减去工作的持续时间就是该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的含义简单理解就是如果本工作不能在这个时间开始,那么就会影响整个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要拖延计算工期。对于最迟开始时间计算的程序是:“逆着箭线计算,依次取小”。 6、总时差,总时差是指一个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条件下,该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是最迟开始时间减最早开始时间或者最迟完成时间减最早完成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汇总

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破十法。 例如:15 - 8 =( 7 ) 13 - 7 =( 6) ( 5 )(10) ( 3 )(10) ( 2 ) ( 3) 练习: 1、填空后说说下列各题的计算方法。 (1)13 - 5 =( ) 16 - 8 =( ) ( )( ) ( )( ) ( ) ( ) 11 - 5 =( ) 14 - 7 =( ) ( )( ) ( )( ) ( ) ( ) (2)9+7=( ) 16-9=( ) 12-7=( ) 14-7=( ) 9+( )=15 ( )+8=13 13-( )=4 ( )-6=5 2、比一比。 多( )个, 比 少( )个。 比 比 比 比 多 多 少 少

3、应用题。 (1) (2) 小青要写斗7个生字,已经写了9个,还要写几个? 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不退位)和整十数: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写在十位上。 例如:73 + 4 =(77)68 - 7 =(61) (70)(3)(60)(8) (7 )(1) 43 + 20 =(63)98 - 30 =(68) (40)(3)( 90 ) ( 8 ) ( 60 ) ( 60 ) 练习: 1、62 + 4 =()58 - 7 =() ()()()() ()() 23 + 40 =()73 - 50 =()

( ) ( ) ( ) ( ) ( ) ( ) 2、在里填上“﹥、﹤、=”。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40=8 3+( )=53 85-( )=35 46+( )=49 ( )+40=70 ( )-( )=60 ( )+( )=50 4、请想一想,填一填。 9比59小 78比70大 58比4大 4比36小 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变成几加几,几减几,但是要记得添上0. 注意:用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 例如:30 + 60 =(90) 70 – 40 =(30) (9) (3) 练习: 1、口算。 50+50= 100-50= 20+40= 50+30= 50+20-30= 90-70+60= 2、判断对错,请在对的后面画“√”,错的后面画“×”。 40+1=50( ) 30+20=5( ) 40+8=48( ) 60-3=30( ) 3、用数学。 (1) 还剩多少个? 树上一共有93个松塔。 我们已经采了70个松塔。

《简单的时间计算》练习题

练习题 1.想一想,填一填。 (1)时针从12起走到5,是( )小时; 时针从2起走到9,是( )小时。 (2)分针从12起走到4,是( )分钟; 分针从3起走到9,是( )分钟。 2.在○内填上 “>”“<”或“=”。 1时○100分 1时40分○60分 150分○2时 300分○5时 4时○4分 2时25分○225分 3.做晚餐。 1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合理地安排时间做好三件事,算一算,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4.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辆火车从7:15出发,行驶了3小时20分到站,到站时刻是( ) ①10:55 ②10:35 ③11:25 (2)水上游艇每次限坐20分钟,小明11:30下艇,想一想他上艇的时刻( ) ①11:50 ②11:10 ③10:50 5.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要15分钟。 ( ) (2)小明下午2:00到校,4:30分放学,在校时间是2小时30分。( ) (3)12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

参考答案: 1.想一想,填一填。 (1)时针从12起走到5,是( 5 )小时; 时针从2起走到9,是( 7 )小时。 (2)分针从12起走到4,是( 20 )分钟; 分针从3起走到9,是( 30 )分钟。 2.在○内填上 “>”“<”或“=”。 1时< 100分 1时40分>60分 150分>2时 300分= 5时 4时>4分 2时25分<225分 3 15分钟 10分钟 5 分钟 合理地安排时间做好三件事,算一算,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先烧水,烧水的同时再摘菜、淘米,一共需要15分钟。 4.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1)一辆火车从7:15出发,行驶了3小时20分到站,到站时刻是( ② ) ①10:55 ②10:35 ③11:25 (2)水上游艇每次限坐20分钟,小明11:30下艇,想一想他上艇的时刻(③ ) ①11:50 ②10:50 ③11:10 5.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要15分钟。( × ) (2)小明下午2:00到校,4:30分放学,在校时间是2小时30分。( √ ) (3)12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 )

七年级数学计算题汇总

第六章《实数》计算题 1.计算: (1)||+|﹣1|﹣|3|(2)﹣++. 2.计算:﹣|2﹣|﹣. 3.(1)计算:++(2)(x﹣1)2=. 4.计算:﹣32+|﹣3|+. 5.计算+|3﹣|+﹣. 6.计算:+|﹣2|++(﹣1)2015. 7.计算:(﹣1)2015++|1﹣|﹣. 8.解方程(1)5x3=﹣40(2)4(x﹣1)2=9. 9.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①4x2=25②27(x﹣1)3﹣8=0. 10.求下列各式中的x(1)4x2=81;(2)(2x+10)3=﹣27.11.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x+1)2﹣3=0;(2)3x3+4=﹣20.12.计算(1)+()2+(2)+﹣|1﹣| 13.计算题:. 14.计算(1)+﹣;(2)+|﹣1|﹣(+1).15.. 16.计算: (1)(﹣)2﹣﹣+﹣|﹣6| (2)|1﹣|+|﹣|+|﹣2|. (3)4(x+3)2﹣16=0 (4)27(x﹣3)3=﹣8. 17.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内:,﹣3,0,,,,﹣,,,||,,,,… 整数{ };

分数;{ }; 正数{ }; 负数{ }; 有理数{ }; 无理数{ }. 18.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7,,,0,,,,π,… ①有理数集合{ …} ②无理数集合{ …} ③负实数集合{ …}.19.把下列各数按要求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 ﹣10,,﹣,0,﹣(﹣3),2.…,42,﹣2π,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自然数集合:{ }; 正有理数集合:{ }. 20.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大括号 ﹣5,|﹣|,0,﹣,,﹣12,…,+,﹣30%, ﹣(﹣6),﹣ 正有理数集合:{ …} 非正整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 21.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7,0,,﹣22,﹣…,,+9,…,+10%,﹣2π. 无理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时间计算题汇总

地理时间计算部分专题练习 1、9月10日在全球所占的围共跨经度90°,则时间为:( ) A. 10日2时 B. 11日2时 C. 10日12时 D. 11日12时 3、时间为2008年3月1日的2点,此时与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围约占全球的:( ) A. 一半 B. 三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4、图中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 A.7日4时 B.8日8时 C.7月8时 D.8月4时 2004年3月22日到4月3日期间,可以看到多年一遇的“五星连珠”天象奇观。其中水星是最难一见的行星,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 小时才能看到它。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心点为极地。回答5—7题 5.图4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在新疆的吐鲁番(约890 E )观看五星连珠现象,应该选择的时间段(时间)是( ) A .18时10分至19时 B .16时10分至17时 C .20时10分至21时 D.21时10分至22时 7.五星连珠中,除了水星外,另外四颗星是( ) A .金星、木星、土星、天狼星 B .金星、火星、木星、海王星 C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 .金星、火星、土星、木星 (2002年)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8-10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长 5∶30 9∶09 11∶25 13∶56 8、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0、造成四起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回 答4-5题: 11、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0 )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 A.东京(东经139.50 ) B.(东经1140 ) C.伦敦 D.纽约(西经740 ) ① ④ ② ③

中考计算题汇总

1.(5分)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现取样品15g 于锥形瓶中并加适量水搅拌得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2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图-12 2.(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 3.(6分)将7 g 废铁屑放入盛有100 g 7.3 %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此时测得烧杯 内各物质的总质量为106.8 g 。计算: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2HCl = FeCl 2 + H 2↑) (1)稀释 g 20% 的盐酸溶液可得100 g 7.3% 的稀盐酸。 (2)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 (3)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 4.以下是金属锡纯度的一种测定方法:步骤i 将样品全部溶于盐酸生成SnCl 2溶液; 步骤ii 往所得SnCl 2溶液加入过量的FeCl 3溶液,发生反应:SnCl 2+2FeCl 3═SnCl 4+2FeCl 2 步骤iii 用K 2Cr 2O 7溶液测定步骤ii 反应生成FeCl 2的质量.现有金属锡样品1.20g ,经上述方法测得生成的FeCl 2质量为2.54g (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并回答:(1)样品溶于盐酸生成的SnCl 2质量; (2)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5.(11 分)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 14 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 Zn+H 2SO 4=ZnSO 4+H 2 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 (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6.(11分)(2014?厦门)已知有些晶体按比例含有一定量特殊的水(称为结晶水),在一定的温度下可脱去结晶水,为了研究草酸亚铁晶体的组成,称取54.0g 草酸亚铁晶体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温度t 1℃时,草酸亚铁晶体完全脱去结晶水,并生成草酸亚铁(FeC 2O 4)固体;温度t 2℃时,草酸亚铁完全分解,发生反应:3FeC 2O 4 Fe 3O 4+4CO ↑+2CO 2↑.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草酸亚铁晶体完全脱去结晶水生成FeC 2O 4的质量. (2)求该草酸亚铁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 (3)求该草酸亚铁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7.(5分)已知:Na 2CO 3 + CaCl 2 =CaCO 3 + 2NaCl 。根据图9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计算该样品中Na 2CO 3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8.(6分)硅是支撑信息产业的重要材料。工业上,在电炉中用炭粉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硅单质。若往电炉里加入125kg 含96%二氧化硅的石英砂(杂质不参与反应)和足量的炭粉,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SiO 2高温 Si+2CO ↑,计算: ①参加反应的SiO 2的质量; ②理论上可制得硅单质的质量。

判断计算题汇总精修订

判断计算题汇总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12 某公司生产的电脑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f 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 f 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扣除资本折旧的因素。f 计算GDP平减指数时,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动不予考虑;而在计算CPI(消费物价指数)时,则应当考虑进口消费品价格的变动。T 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小于同期的实际GDP。F 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F 个人财富与个人可支配收入都是流量。F 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F 有时候会出现GDP 平减指数增加而实际GDP下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名义GDP不一定上升。T 企业购买一辆汽车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范畴,而家庭购买公司债券则不应计入投资。T 假定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只有消费,没有政府、投资及存货积累。那么GDP平减指数与CPI是相等的,因为二者是根据相同的商品来计算的。F 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净投资] F 13 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f 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其他条件相同,消费数量与人们的寿命成反比?t

边际储蓄率越低,政府购买对GDP的贡献越大?t 边际进口倾向越低,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就越小。f 在开放型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f 14 根据托宾的q值理论,当企业的利润上升时,q下降,这时是投资的最好时 机?f 货币主义者相信流动性陷阱的存在 f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f 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变化越敏感,LM曲线越陡峭?t 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当物价下降时,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 到。 根据托宾的投资q值理论,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企业股票价格 的高低,股票价格上升则投资减少。 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 在IS-LM模型中,IS方程中的利率与LM方程中的利率都是指名义利率。TFFTT FFTF 15 在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收入的古典情形下,财政政策的乘数为0 t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 双代号网络图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网络计划形式。它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计算主要有六个时间参数: ES:最早开始时间,指各项工作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最有可能开始的时刻; EF:最早完成时间,指各项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LF:最迟完成时间,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LS:最迟开始时间,指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TF:总时差,指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FF:自由时差,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一般采用图上计算法。下面用例题进行讲解。 例题:试计算下面双代号网络图中,求工作C的总时差?

早时间计算: ES,如果该工作与开始节点相连,最早开始时间为0,即A的最早开始时间ES=0; EF,最早结束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持续时间,即A的最早结束EF为0+5=5; 如果工作有紧前工作的时候,最早开始等于紧前工作的最早结束取大值,即B的最早开始FS=5,同理最早结束EF为5+6=11,而E工作的最早开始ES为B、C工作最早结束(11、8)取大值为11。 迟时间计算: LF,如果该工作与结束节点相连,最迟结束时间为计算工期23,即F的最迟结束时间LF=23;LS,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最迟结束时间减去持续时间,即LS=LF-D; 如果工作有紧后工作,最迟结束时间等于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取小值。 时差计算: FF,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ES-本工作的EF); TF,总时差=(本工作的最迟开始LS-本工作的最早开始ES)或者=(本工作的最迟结束LF-本工作的最早结束EF)。 该题解析: 则C工作的总时差为3.

最新计算题汇总

2012计算题

2012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练习及解析 1、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8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8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2小时。如果2008年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 9小时 B.9.09小时 C. 7小时 D.8小时 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那么他们生产M商品的平均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了。而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怎么变,在一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2008年两企业总劳动量:10×8+10×12=200万小时 =2009年两企业总劳动量 2009年乙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产量:10+10×20%=12万 件甲企业:产量:10万件 用价值总量除以M商品数量就是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了: 每件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为200÷(12+10)=9。09小时 2、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480 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450元 B.500元 C.480元 D.425.5元 ①480÷(1+20﹪)=400 ②400÷(1-20﹪)=500 或 400×100=80X 3、假定去年生产A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B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3美元,4件B商品=21元人民币。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4件B商品的价格用人民币表示为 A.3元 B.21元 C. 8元 D.10.5元

蛋白质计算题汇总

蛋白质类计算题的归类解析 一、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分子式的计算 例1.谷胱甘肽(分子式C10H17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NO4)、甘氨酸(C2H5O2)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为( ) A.C3H3NS B. C3H5NS C. C3H7O2NS D. C3H3O2NS 【解析】谷胱甘肽是由3个氨基酸通过脱去2分子水缩合而成的三肽。因此,这3个氨基酸分子式之和应等于谷胱甘肽分子式再加上2个水分子,即C10H17O6N3S+2H2O=C10H21O8N3S 。故C10H21O8N3S - C5H9NO4 -C2H5NO2 =C3H7O2NS(半胱氨酸)。 参考答案:C 点拨:掌握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以及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是解决此类计算题的关键。 二、有关蛋白质中肽键数及脱下水分子数的计算 例2. 人体内的抗体IgG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球蛋白,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m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有肽键数( ) A.m 个 B. (m+1)个 C.(m-2)个 D.(m-4)个 参考答案:D 点拨:m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成n条多肽链时,要脱下(m-n)个水分子,同时形成(m-n)个肽键,可用公式表示为: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键数目=氨基酸数-肽链数. 三、有关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目的计算 1.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 例3.人体内的抗体IgG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球蛋白,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的个数分别是() A. 764、764 B. 760 、760 C. 762、762 D. 4 、4 【解析】由氨基酸的通式可知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R基上也可能含有氨基和羧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参与形成肽键的氨基和羧基不再称为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故任一多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且分别位于首尾两端。该蛋白质由4条肽链组成,应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4个游离的羧基。 参考答案:D 点拨:审题时要注意对题干中关键词(如“至少”和“游离”)的理解。 2. 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 例4. 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游离的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 A. 1010、1046 B.4 、4 C.24 、54 D.1024 、1054 【解析】每条肽链中至少含有1个氨基或羧基,面1000个氨基酸中含有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说明多出来的20个氨基和50个羧基存在于R基中,故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游离的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20+4=24,50+4=54. 参考答案:C 点拨:蛋白质中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条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四、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计算 1.氨基酸总数的计算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精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授课计划 教师(签名):教研室审批:年月日

3.5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计算方法:图上计算法、分析计算法、表上计算法、矩阵计算法、电算法等。只讲解图上计算法。 1、双代号网络计划各项时间参数的分类及表示符号 设有线路h→i→j→k: (1)节点的时间参数 ①节点的最早时间(TE )。 i )。 ②节点的最迟时间(TL i (2)工作的时间参数 ①工作的持续时间(D ) i,j ) ②工作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ES i,j ) ③工作的最早可能完成时间(EF i,j ④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 ) i,j ) ⑤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 i,j ) ⑥工作的总时差(TF i,j ) ⑦工作的自由时差(FF i,j (3)网络计划的工期 ),由时间参数计算确定的工期,即关键线路的各项工作总 ①计算工期(T C 持续时间。 ),根据计算工期和要求工期确定的工期。 ②计划工期(T P ③要求工期(T ),指合同规定或业主要求、企业上级要求的工期。 r 2、时间参数的计算 时间参数在网络图上的表示方法:P60(图3-40)。 以下内容结合P61(图3-41)讲解: (1)节点最早时间(TE ): i

(2)节点最迟时间(TL i ) (3)工作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ES i,j ):ES i,j = TE i (4)工作的最早可能完成时间(EF i,j ):EF i,j = TE i + D i,j (5)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 i,j ):LF i,j = TL j (6)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 i,j ):LS i,j = LF i,j - D i,j = TL j - D i,j (7)工作的总时差(TF i,j ):它是指在不影响后续工作按照最迟必须开始时间开工的前提下,允许该工作推迟其最早可能开始时间或延长其持续时间的幅度。 TF i,j = TL j - TE i - D i,j = LF i,j - EF i,j = LS i,j - ES i,j (8)工作的自由时差(FF i,j ):它是指在不影响后续工作按照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开工的前提下,允许该工作推迟其最早可能开始时间或延长其持续时间的幅度。 FF i,j = TE j - TE i - D i,j = TE j - EF i,j 3、利用时间参数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总时差TF i,j = TL j - TE i - D i,j ,其计算差值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TF i,j = TL j - TE i - D i,j >0,说明i-j这项工作存在机动时间,是非关键工作。 (2)TF i,j = TL j - TE i - D i,j =0,说明i-j这项工作不存在机动时间,是关键工作。 (3)TF i,j = TL j - TE i - D i,j <0,说明i-j这项工作存在负时差,说明了i-j这项 工作持续时间确定的不合理,没有满足总工期的要求,应采取措施缩短本工作的持续时间。 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关键线路通常用双线或粗线表示。【练习题1】计算图示双代号网络图的各项时间参数。

近五年高考计算题汇总.(带答案)

五年高考计算题(教师) 1.(2014)24.(12分) 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实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 ,当汽车在睛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解: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0,安全距离为s ,反应时间为t 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0mg =ma 0 ① s =v 0t 0+0 2 2a v ② 式中,m 和v 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 μ= 5 2 μ0 ③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mg =ma ④ s =vt 0+a v 22 ⑤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 =20m/s (72km/h ) ⑥ 25.(20分) 如图,O 、A 、B 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B 沿竖直方向,∠BOA=60°,OB= 2 3 OA 。 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O 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A 点。使此小球带电,电荷量为q (q >0),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ΔOAB 所在平面平行。现从O 点以同样的初速度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A 点,到达A 点时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若该小球从O 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好通过B 点,且到达B 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无电场时,小球到达A 点时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 (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