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和英国的著名风机制造厂生产情况

意大利和英国的著名风机制造厂生产情况
意大利和英国的著名风机制造厂生产情况

意大利和英国的著名风机制造厂生产情况

意大利

意大利主要生产风机的工厂是新比隆公司。该公司的前身是一家铸造厂。 1842 年建立于佛罗伦萨,下设7个分部和8 个分厂。 1899年即开始生产往复式压缩机、发动机、阀门等产品。1960年开始生产离心压缩机。1963 年所生产的离心压缩机最高排气压力为 7MPa。 1964年从美国克拉克公司买进离心压缩机样机并在叶轮性能、高压浮环密封、转子动力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于1966 年完成了290 个大气压高压离心压缩饥的工业性试验,制造出首台日产1100 吨合成氨用氮氢气离心压缩饥。1969 年又制成第一套合成尿素用离心压缩机,1975年完成70MPa 排气压力的天然气压缩机试车,并开始研制出压力在60MPa以上的氮、甲醇合成装置用离心压缩机。

该公司曾进行过排气压力为240MPa 的超高压聚乙烯离心压缩机的研制工作,并在 1973 年制成样机,但未得到实际应用。

该公司很重视设备改造和技术研究,1986 年对设备技术改造投入资金约 1417万美元,技术研究费用投入 1917 万美元;1987 年设备技术改造又投入 2385 万美元,技术研究费用再投入1283 万美元。为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应变能力,于1991 年建立了 ClMS 叶轮加工中心,用于管理离心压缩机叶轮制造生产线。CIMS 加工中心有 5 个刀具预置站,14 个人工工作台,10 台高精度数控机床。

佛罗伦厂建有 11 个试车台位,最大功率为23530kW ,由燃气轮机驱动, 1975 年 8 月建成,安装在露天,可采用工业气体 ( 乙烯气、甲烷气等 ) 进行实际气体

的闭试循环试验。该公司在进行离心压缩机机械性能试车时采用真空办法。以降低功率和噪声。

新比隆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系统,并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检验标准,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培训制度,从而保证了产品技术水平占居世界前列。

据 80 年代中期资料所载,生产离心压缩机的主要工厂佛罗伦萨厂总人数约2000 人,从事离心压缩机制造的工人仅 136 人,包括机加工工人 82 人、装配工人 40 人。而该厂年生产能力却很大:往复式压缩机 200 台、透平压缩机 100 台、燃气轮机 50 台、汽轮机 30 台、离心泵 500 台。

该公司生产的透平压缩机的品种型号有:MCL 系列 ( 水平剖分型 ) ,叶轮串联布置,直径为 250~1800mm ,有 88 个规格:2MCL 系列 ( 水平剖分型 ) ,叶轮背靠背布置,直径为 250~1000mm ,有 35 个规格; 3MCL 系列 ( 与 MCL 型相同 ) ,带中间冷却器。叶轮直径 420~1 000mm ,有 5 个规格; BCL 系列 ( 筒型 ) ,叶轮直径 250~1000mm, 有 56 个规格; 2BL 系列 ( 筒型 ) ,叶轮背靠背布置,直径为 250~1000mm ; PCL 系列 ( 筒型 ) ,叶轮直径为 500~1000mm ,有 9 个规洛; SRL 系列 ( 多轴组装型 ) ,叶轮直径为 250~450mm;DSRL 系列( 多轴组装型 ) ,双进气叶轮,直径为 250~450mm ,有 4 个规格; DMCL 系列( 水平剖分型 ),双进气背靠背布置叶轮;AN 型轴流式压缩机;AC 型轴流—离心复合式压缩机。

至 80 年代中期,新比隆公司生产各种离心压缩机已有 1000 多台,主要用于化工、石油化工、炼油、天然气等工业部门,产品遍及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

司制造的高压合成用二氧化碳压缩机在世界市场占有率为 70 %。新比隆公司与国外专利技术交往频繁,引进的有美国克拉克公司的高压离心压缩机技术专利,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燃气轮机技术专利,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工业汽轮机技术专利;输出的有美国帕森斯公司的往复式压缩机技术专利,法国里亚但蒂哥工程公司的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和轴流式压缩机技术专利,日本日立公司的离心压缩机技术专利,中国沈阳鼓风机厂的离心压缩机技术专利。

英国

据 70 年代初期的统计,英国生产通风机的公司有 44 家,此后又有发展。生产通风机主要公司有:

(1) 布鲁克斯通风设备公司。生产屋顶通风机,共有 24 种型号 129 个规格;

(2) 凯兹·布耐克曼公司。生产离心和轴流通风机,共有 9 种型号 149 个规格;

(3) 麦特和·耶兹公司。生产离心和轴流通风机,共 6 种型号83个规格;

(4) 赛因特尔公司。生产离心和轴流通风机,共 7 种型号 58 个规格;

(5) 伍德斯风扇公司。生产轴流通风机和通风器共 8 种型号 59 个规格;(6) 斯密斯风扇公司。生产离心和轴流通风机。共10 种型号 77 个规格。

生产通风机和鼓风机、压缩机的主要公司有:

(7) 帕生斯公司。

1889 年由反动式汽轮机发明人C·A·Parsns 创建,产品以汽轮机、透平鼓风机为主,也制造电机和变压器;

(8) 里维尔公司。

1898 年建立。生产离心压缩机已有 70 多年历史。除生产离心式压缩机外,还生产滑片式旋转压缩机、滑片旋转增压器、中高压润滑往复压缩机、液压控制设备;该公司是英国康普艾尔公司的一个子公司,仅生产水平剖分式离心压缩机,共 25 个机号。其最大进口流量为 1600m3/min ,最高排气压力为 4 MPa ;

(9) 蒙登·西洛哥公司

该公司是 1988 年 1 月由詹姆斯·豪登公司和戴维森公司合并而成立的,合并前的詹姆斯·豪登公司是英国较大的一家通风机制造公司,于 1854 年由詹姆斯·豪登创建的。詹姆斯·豪登曾发明过船用锅炉强制通风系统。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各种通风机、空气预热器、气体循环压缩机、螺杆压缩机、风力发电机。

詹姆斯·豪登公司生产通风机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所生产的通风机有离心式、轴流式、混流式,主要用于电站锅炉鼓、引风、矿井通风、烧结引风等方面。该公司设计的混流式通风机专门用作高粉尘条件下的锅炉引风机或排尘风机,最大型号可为66 万 kW 电站锅炉配套。该公司制造的大型双吸式离心通风机,叶轮直径达 5.3m ,除此,还制造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

该公司从 1958 年起还制造了多台反应堆 ( 气冷堆 ) 用气体循环压缩机,为单级或多级式,最大机组可为 130 万 kW 核电站配套。这种压缩机可连续运行 8 年。

合并前的戴维森公司主要产品有各种通风机,其中包括钢铁、工业铜炉、建材、矿井以及化学工业用特殊用途风机和高温风机。

合并后的公司仍以生产通风机为主。所生产的高温通风机型式有 BB24 单吸( 温350 ℃ ) , BB24 双级 ( 温度350 ℃ ) 。 BB50 双吸 ( 温度350 ℃ ) ,BB50 单级 ( 温度450 ℃ ),CD68 单级 ( 温度800 ℃ ) ,CD108 单吸 ( 温1050 ℃ ) ;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的流量为 48.9~111.6 万 m3/h ,压力为 3285~4120Pa 。

意式建筑风格与园林特征

伴随着频繁的政权更替和文艺思潮的演进,加上舶来文化的影响,意大利的建筑呈现出丰富多变的风格和别样的独特风韵。各种流派在这里汇聚、交替、融合,为意大利的建筑历史打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天,将以意大利的著名建筑为例,为您解析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筑的不同特点,带您领略意大利建筑或华美或雄壮的流转风情。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3、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做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4、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罗马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特征是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部分建筑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 罗马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 1、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 2、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半圆形的拱券结构。 3、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 4、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 5、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 6、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 7、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罗马式建筑作为向哥特式建筑的过渡形式,它的贡献不仅在于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而且在于它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意大利四大建筑风格

意大利四大建筑风格之巴洛克建筑 来源:土拨鼠装饰网更新时间:2012-10-16 04:33 浏览次数:902次 我要分享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它是意大利四大建筑风格之一。 巴洛克式建筑的特征:

1、炫耀财富。常常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精细的加工、刻意的装饰,以显示其富有与高贵。 2、不囿于结构逻辑,常常采用一些非理性组合手法,从而产生反常与惊奇的特殊效果。 3、充满欢乐的气氛。反对神化,提倡世俗化。 4、标新立异,追求新奇。这是巴洛克建筑风格最显著的特征。常采用以椭圆形为基础的S形,波浪形的平面和立面,使建筑形象产生动态感;又或者把建筑和雕刻二者混合,以求新奇感;又或者用高低错落及形式构件之间的某种不协调,引起刺激感。 意大利的四大建筑风格之拜占庭式 来源:土拨鼠装饰网更新时间:2012-10-16 03:40 浏览次数:994次 我要分享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有自己独特韵味的意大利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3、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做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 由。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

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平面设计师的素养

平面设计师的素养 平面设计师的素养之要重视资料整理 专业资料和各类信息的收集积累在平面设计的学习提高过程中是十分必要和基础的。这是一项长期不能间断的持久工作。有许多初 学者在做设计时,常常会为不能获得创意而感到很苦闷,这是一种 正常现象。因为,人的思维能力增强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获得的,人脑对某类信息接受和储存的越多,相关的思维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初学者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要认真做好专业类资料 的收集和积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获得了资料不等于真正拥有了 资料。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想从资料中看出出 “门道”,为水平的提高带来帮助,仅流于表面的、泛泛地浏览是 不会带来效果的,特别是涉及平面的造型形态、材质运用、配色方 法以及饰物使用等具体设计技巧方面的掌握,建议在研读的基础上 去背诵记忆,记忆的款式越多,就越能寻找到设计变化的方法和规律,如此,不仅能磨炼出对流行的感觉,对设计创新也会变得有办法,而不至于在设计时一筹莫展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 也能吟”的道理是同样适用于平面设计的学习,这种方法看起来虽 然显得有些笨,却十分管用的。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光靠积累本专业的信息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从平面中再生平面的设计方法,尽管很实用,但从更高要求来看,它很难摆脱他人构思的影响,难以获得创新和超越。因此,我 们需要更广泛地获取专业以外的各种信息,比如科技发展的成果、 文化的发展动态、各种艺术门类的作品以及存在于文学、哲学、音 乐中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思潮和观念等,以此来扣宽知识面,增 长见闻,博采众长,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进而产生更好的想法。此外,面对瞬息万变、错综繁复的各种信息,我们必须学会用科学的 方法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以方便储存和应用,更及时删除过时无用 的信息,捕捉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为我们真正使用好信息带来

意大利建筑设计的中国启示

意大利建筑设计的中国启示 2007-10-12 09:31:38 托斯坎的旖旎风光使一部平庸之作《托斯坎艳阳下》摇曳生姿,从而变得有价值。用意大利驻华大使孟凯帝的话说:托斯坎的种植葡萄园的自然风貌得以保留,而看着茶园的现状,我就在担心这种带有中国特色风貌的东西会消失。 孟凯帝在日前“意大利建筑设计日”的讲话,无法不让在座的中国人汗颜。他说问题的关键是意大利对此有严格的法律保护,让罗马等城市都保留了原始风貌特点。 当地域文化的特色性逐渐衰微消失时,这个城市将失去其吸引力。参与此次在举办的意大利建筑设计日的几位意大利顶级建筑设计大师对中国建筑的理解,很值得中国建筑师反思。

建筑应该给人想象的空间 “高密度的建筑开始成为现代化的同义语时,外国人设计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构成的庞然大物开始出现在各大城市,并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也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品质和质量。当人们开始把建筑看作文化的时候,建筑标准的惟一性消失了。”意大利建筑设计师赛热江·乔孔第认为,后来居上的欧洲人在文化和历史上的优势显露无遗,他们正在成为新的导师。

欧洲漫长的历史,造成不同的传统、不同的文化,从而形成建筑文化传统的差异。曾经被高度、宽度等技术特征征服,被外国建筑师的职业化、商业化所征服的中国建筑师,开始拜欧洲人为师了,变得习惯于接受文化上的差异和不同。一时间,中国好像变成了外国设计师的试验田。然而,我们看到了更多在摩天大楼的背后,传统建筑的苟延残喘。 面对现状,大师们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见解:建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都有自己的特色,就像自然界一样,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建筑应该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人身处其中有梦想,而不是回忆过去,创作灵感更多的是来自于自然,来自于历史。 “建筑第一是为人们创造梦想的可能,让人们置身其空间中能拥有梦想。第二就是功能性,我们不可能期待建筑改变太多的生活,但至少能够为人们带来希望和机会就是足够了。建筑是设计一个地方的脸面,好的建筑不仅可以唤起这一地区的历史感,而且还有它的地理特征。”也有设计师认为。 在建筑风格中,最重要的是细节和协调。我们所处的环境瞬息万变,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筑应该与之协调,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导读27个顶级意大利家居品牌介绍

导读:意大利品牌几乎已成为优良设计的代名词,AMARNI、Fendi等顶尖大牌我们耳熟能详,现在我们将介绍27个顶级意大利家居品牌,范围涵盖家具、厨房、卫浴、寝饰、装饰品等,从中我们将能领略到时尚与古典的完美结合。 Ceccotti 20世纪50年代末期,Aviero Ceccotti创立生产家具的Ceccotti公司,在家具领域,以高水平的手工生产及其独特性,使品牌特色与意大利高水平家具画上等号。Ceccotti坚持用上等的材质和精确的美学创意去创造使用者的生活美学,不论椅子、桌子或各种类型的家具,都充分地展现出Ceccotti对产品创造的那份细腻的美学与丰富的情感。 Cassina Cassina自成立以来的80年内所推出的产品,几乎件件都是能代表各个时代家具工艺水准的经典之作。 20世纪60年代,Cassina推出经典大师系列,重新生产现代运动中一些领袖人物如勒·柯布西耶、弗兰克·洛依·莱特所创造的作品,让他们的作品不再只是在博物馆内供人瞻仰,而是将这份美学真实地融入生活。除了呈现经典之作,Cassina也集结了众多当代设计师如菲利普·斯达克、喜多俊之等的创新作品,兼容多元文化与多样设计风格。 Zanotta

创立于1954年的Zanotta,是意大利工业设计界极受瞩目的领导品牌之一,Zanotta的产品拥有象征性的外形与工艺技术的创新,展现出超越潮流的新创。许多享誉国际的建筑师与设计师傅经常性地赴邀参与Zanotta产品的创作,这些设计名师包括:Achille Castiglioni、Gae Aulenti、Marco Zanuso等人,许多创作已被列入设计史并被陈列在世界主要美术馆内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英国设计美术馆、德国柏林美术工艺美术馆等。 Moroso Moroso成立于1952年,其软体家具,特别是沙发系列全球闻名。新颖的杰出的设计是Moroso的一大特色,产品风格前卫而复古,用色亮丽、鲜艳,产品造型线条大胆,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旗下的设计师都是耳熟能详的巨星级人物,如Ron Arad, Carlo Colombo, Marc Newson, Patricia Urquiola等,风格从简约到高调,各自发挥所长。同时,处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Moroso坚持使用纯天然或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并保证其生产过程的“干净,无污染。” B&B

50位世界知名设计师

世界设计师介绍 1 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 贝伦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和工业设计的先驱。1886-1891年贝伦斯在汉堡工艺美术学校接受艺术教育,后改行学习建筑。1893年起成为慕尼黑分离派成员,1900年加入由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组成的"七人团",开始建筑设计活动,1907年成为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推进者与领袖人物,同年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的艺术顾问,开始其作为工业设计师的职业生涯。 1909年,贝伦斯设计了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透平机制造车间与机械车间,在建筑形式上摒弃了传统的附加装饰,造型简洁,壮观悦目,被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除了建筑设计之外,贝伦斯还为AEG做了许多产品设计,如电水壶、电钟、电风扇等。这些设计没有一点伪装和牵强,使机器在家居环境中亦能以自我的语言来表达。贝伦斯在AEG 这个实行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使这家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一个统一完整的鲜明形象,开创了现代公司识别计划的先河。AEG的标识经他数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志之一。 贝伦斯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教育家,他的学生包括格罗披乌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们后来都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 2格罗披乌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 格罗披乌斯出生于柏林的一个建筑师家庭,青年时代曾在柏林和慕尼黑学习建筑。1907年起在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1910年与迈耶合伙在柏林开设建筑事务所,并于次年合作设计了采用大片玻璃幕墙和转角窗的法古斯工厂。 1919年,格罗披乌斯在德国魏玛创建了建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学校重视基础训练,逐渐形成以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为特色的基础课程。学校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并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设计。1925年,由于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包豪斯迁往德骚,格罗披乌斯提拔了一些优秀的教员,完善了教学计划和设施,并设计了新的包豪斯校舍。 1928年,格罗披乌斯迫于各种压力,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1937年,格罗披乌斯到美国哈佛大学任建筑系主任,并创立了协和设计事务所。 格罗披乌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设计师,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他对二十世纪现代设计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 3米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米斯生于德国的一个普通石匠家庭。1907年,他与格罗披乌斯一同在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受到贝伦斯的很大影响。1928年,他提出了 "少即是多"的名言,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1929年,米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其空畅的内部空间,优雅而单纯的现代家具,使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设计家。 1930年米斯担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努力把学校改造为一个单纯的设计教育中心。他认为只有建筑设计能够使设计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因而这种以建筑为核心来凝聚其他专业的做法一直贯穿于米斯的任期中。但之后政治气氛日益恶化,1933年纳粹政府上台,其文化部发出的第一号命令就是关闭包豪斯,至此结束了其14年的办学历程。 1938年,米斯移居美国,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他通过自己一生的实践,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并影响了好几代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很少有人对现代建筑的影响能够有他那么大。美国作家汤姆.沃尔夫曾在他的著作《从包豪斯到现在》中提到,米

学建筑必须知道的十种建筑风格

NO.1 地中海建筑风格(Mediterranean Style)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托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的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然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建筑外墙的涂料经过工匠们一层层、一遍遍的粉刷,颜色就渐渐的沉淀下来;岁月愈久,颜色愈白,味道愈浓,体现了一种传统的手艺精神。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包括墙体、护栏、门窗框架,乃至屋顶上使用的筒瓦。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包括阳台、窗间柱子等多用螺旋形铸铁花饰。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化石河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

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

十种建筑风格的特点

十种建筑风格的特点 (2011-09-25 10:56:14) 转载▼ 标签: 杂谈 NO.1 地中海建筑风格(Mediterranean Style)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托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的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然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建筑外墙的涂料经过工匠们一层层、一遍遍的粉刷,颜色就渐渐的沉淀下来;岁月愈久,颜色愈白,味道愈浓,体现了一种传统的手艺精神。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包括墙体、护栏、门窗框架,乃至屋顶上使用的筒瓦。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包括阳台、窗间柱子等多用螺旋形铸铁花饰。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化石河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然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着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Calatrava(卡拉特拉瓦) ?SantiagoCalatrava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

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车站 密尔沃基美术馆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二“非人类的建筑语言”:开创神话园林与宇宙观念建筑的鬼才戴帆 作前卫的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戴帆(DAIFAN)以突如其来巨变般全新图景的建筑设计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定性观念和价值,其作品内容思想繁复,精确的表现、精心设计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创造力及想像力将空间和感觉在建筑语法、建筑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上作了多样化的呈现,。 戴帆的建筑设计倾向于冒险性,他所追求是一切多元的创造力与解放,以及与对此力量的无限肯定性。这种时间、空间的跳跃颠覆了主流建筑。他的设计和艺术从来不是被标准的知识形式把握的东西,它在概念和表现上的高度实验性和颠覆性造成观众读解的吃力。而是抓住概念的创造性在思想的制高点上飞掠、穿行,看到全新的图景,朝着不断前进的曲线飞向未来,未来是力量实践的场域。 戴帆的“宇宙宣言”(UniverseManifesto)首先作为一种复杂的谜一样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一种能量巨大的建筑语言非常震撼,这种震撼既是建筑语言上的,也是观念方面的。就观念而言,戴帆重新更新了人类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与人、与世界、与社会、与政治的关系,他的“宇宙宣言”动摇了既定的有关建筑的成见,或者说,他从另外的不同于所有的人角度,

(完整版)国内外十大平面的设计大师

1、福田繁雄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 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 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1932年生于东京 1951年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 1956年年毕业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 1967年IBM画廊个展(纽约) 1982年应耶鲁大学之邀担任客座讲师 1997年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 1998年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 2006第7届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国际评委 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多次获国际性大奖,包括: 1972年华沙国际海报展金奖; 1976 年教育部新人艺术促进奖; 1985年莫斯科国际海报展金奖; 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报展大奖; 1995年赫尔辛基国际海报展大奖等; 2005年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大奖;

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2、田中一光 1930年生于日本。1950年毕业于日本京 都美术学院,后与人合作创办日本设计中 心。1960年成为该中心的艺术指导。1963 年成立了田中一光设计工作室。曾在 " 日本之历史" 大型博览会(大阪)、 "海 洋文化"博览会(冲绳)中负责整体设计, 在日本Seibu艺术博物馆、纽约Cooper 协会、洛杉矶文化交流中心和巴黎 Public博物馆举办过个人展,曾获得华 沙国际海报双年展银奖、东京ADC(广告联盟)优秀奖。 田中一光是日本设计协会、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成员,日本卓有成就的平面设计家,对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在世界平面设计界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他把现代设计观念揉和到日本传统艺术中,作品带有明显的个性:优雅、素净和单纯,富有一定的表现主义色彩,设计语言简洁洗练、意境清新、形式优美,在融合东西方传统美学观念与东西方文化特征之间,有独到的思路与手法,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视觉语言,以及鲜明的个性,在日本设计界掀起了一场对传统精神的再创造运动。 3、冈特·兰堡(Gunter Rambow) 德国设计大师,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 动作用,设计界、设计理论界的人们称德国为现代设计和 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他的作品的独特风格、视觉语言的 魅力、表现形式的创造力,被称为世界杰出的“视觉诗人”。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 1、巴洛克风格 这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2、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3、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

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4、古典复兴建筑古典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一般的住宅、教堂、学校等影响不大。这种风格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 5、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同时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就是成熟的实例 6、浪漫主义建筑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大体说来在英国、德国流行较早较广而在

意大利台地园林解

意大利台地园林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其中法尔奈斯庄园、兰特庄园、加尔佐尼庄园等均为人们所熟知。意大利台地园林在继承西方古典园林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台层、形成中轴、加深进深自然过渡等方法形成了欧洲园林发展的基础布局,其利用的景观元素也是欧洲园林发展的源头,由此奠定了意大利台地园林在欧洲园林鼻祖的地位[1]。所谓的台地园林,即主要建筑物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它的前面沿山势开辟一层层的平台,分别配置保坎、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各层台地之间以蹬道相联系,中轴线两旁栽植植物作为本生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过渡。意大利台地园林是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一种园林形式[2]。 1意大利台地园林的形成及发展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左右,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各地平原十分闷热,相对在山丘上,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空气,哪怕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就会令人感到迥然不同,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林。除了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外,文艺复兴使西方摆脱了中世纪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统治的束缚,生产力和精神上都得到了解放,人文主义者渴望罗马人的生活方式,这促使了富豪权贵们养尊处优,想方设法把别墅建在山上,以获得极好的视线效果,使宅院沐浴在高爽的和风中,同时也可躲避山谷中疟疾的侵害。他们依据地形采用连续几层台地的布局方式,也是形成独具特色的意大利台地园的渊源之一。 随着历史的发展,意大利台地园仍然保持着一贯的特色,但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演变[3]。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庄园多建在佛罗伦萨郊外风景秀丽的丘陵坡地上,地址选择十分注重周围的环境,一般要求有可以远眺的前景。园地顺山势辟成多个台层,但各个台层相对独立,没有贯穿各台层的中轴线。建筑物往往位于最高层以借景园外,建筑风格尚保留有一些中世纪的痕迹,如菲埃索罗的美第奇庄园。到了16世纪后半叶,意大利庄园多选择建在郊外的山坡上,依山就势辟成若干台层,园林布局严谨,有明确的中轴线贯穿全园、联系各个台层,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台地园。中轴线上则以水池、喷泉、雕像以及造型各异的台阶、坡道等来加强远视线的效果。景物对称布置在中轴线的两侧。建筑有时也作为全园主景而置于最高处,如法尔奈斯庄园、埃斯特庄园、兰特庄园、卡斯特罗庄园。16世纪末至17世纪,欧洲的建筑艺术进入巴洛克时期,园林艺术也出现追求新奇、表现手法夸张的倾向,在布局上也完全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样式,在空间上延伸地越来越远。轴线从人工向自然过渡,其末端渐渐融合在大自然之中,如加尔佐尼别墅、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伊索拉贝拉庄园。 2意大利台地园林的要素 欧洲园林中的主要元素大都来源于古老的意大利台地园林,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进步。意大利台式园林的多个组成要素对欧洲园林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4]。其要素包括如下方面: 2.1建筑性要素 在意大利台地园林中,挡土墙、台阶、栏杆、雕像等多种建筑性要素用来形成和限定空间,同时,作为台地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及建筑向花园的延伸,它们本身也是台地园林艺术的表现载体,园内存在的高差使它们呈现出丰富而变化多端的构图。 挡土墙内会设有神龛,常与水体结合,墙上也常常布置有不同材料、图案各异、色彩对比强烈的栏杆。除此之外,栏杆也用干园中的台层边、台阶旁、池边、供眺望的广场边,常常与雕塑、瓶颈等相结合。台阶的设计在台地园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台阶的式样变化丰富,一般根据高差和场地面积的不同,以及上下台层构图上的需要而定,也有根据不同主题的要求来设置。雕塑作为重要的修饰硬景,几乎是每个台地园林中都不可或缺的元素,在造型上,多以“人”为蓝本,塑造宗教、神话传说中的雕像,以点缀庭院烘托园林气氛,是古代意大利人朴实敦厚的自然观以及宗教背景的体现。 2.2水体 意大利台地花园比较紧凑,高差大,很容易利用地形来建造各种跌水和喷泉,从而形成气氛活跃的动水景观。在台地园林的顶层常设贮水池,有时以洞府的形式作为水的源泉,洞中有雕像或布置成岩石溪泉而具有真实感,并增添些许的山野情趣。沿斜坡可以形成水阶梯,在地势陡峭、落差较大的地方则形成汹涌澎湃的瀑布。在不同的台层交界处有溢流、壁泉等多种形式。在下层台地上,往往利用水位差形成喷泉,或与雕塑结合,或形成各种优美的喷水图案和花纹;又可在喷水技巧上大做文章,创造了水剧场、水风琴等具有印象效果的水景;此外,还有种种取悦游人的魔术喷泉。低层台地也可以汇集众水形成平静的水池,或成为宽广的运河。通过良好的比例和适宜的尺度,水池与周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戴帆用天才向极峰探险

绝对自由的创造: 诙诡谲怪,道通为一”戴帆的平面设计研究 编辑 戴帆是当今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广泛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之一,戴帆的平面设计的价值在于掀起了一场“美学革命”,打破源于西方的当代国际主义风格的常规与教条,也不同于当代日本平面设计的阴柔美学,把平面设计分割成诗歌、观念、宗教的载体,从民族的深层次文化中寻找基石建立自己美学的语言。 戴帆经常用分解、变形、抽象的手法处理物象,分解的极点,或仅具一目一羽;变形的极点,或类于行云流水;抽象的极点,是化为纯粹的曲线。形固有失,神则兼得。将异常的观念展开 于同一个平面之上,边界彼此接续,并勾勒出一条虚线平面远未将多元体的维数缩减,而是对它们重新进行划分,令它们彼此交叉,以便使任意数目的多元体和情节得以并存。融贯的平面是所有具体形式的交叉。平面就是振动,就像海浪一样,就是展现于融贯平面之上的变动不居的边界,每个人都如一股海浪般推进,平面的语言是一股海浪般的振动沿着遍及整个平面的逃逸线而蔓延。 在平面设计的观念中,戴帆认为,平面其实是由许多累积之层(Ayer; F loor; Tier; Storey)所构成,层在于使物质成形,将强度限制于或将特异点固定于系统之中,层与层之间游弋着未成形、未经组织化、未被层化和去层化的意识。昂首、辽阔的造型所构成的冥远、辽阔的空间与深邃、幽昧的平面所构筑的心理空间,地上、地下两个时空都是戴帆关注、谛视、凝想的永恒对象,圆的镜橼,方的扭周,两者之间是广大无垠、旋动不息的宇宙的缩影。

设计师在这里展示的是根本的事实,还有它转化成的想象、悲哀、希望、爱、欲望、美丽。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平面设计,不紧紧是设计师的,也属于这个国家的缩影,就像一个国家心脏跳动的心电图,是一种彷徨的心电图。在这样的设计前面,你只有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任何细节。美好的东西总是稍瞬即逝,记忆,是建立在经验之上。人生最大的悲哀也许不是看不到美的东西,而是看过之后,再无法忍受不美和平庸的东西。那种气质似曾相识。是的,那是中国当代独有的色彩:曾经拥有深厚和悠长历史的国家在急速发展中所涌现的生命冲动与迷失。或者说,一切能记住的都是抽象的、不可描述的。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应该怎么来保存我们的记忆和最初朴素的感动以及灵魂呢?也许最重要的是一颗敏感、纯净的心灵。纵观戴帆的平面设计,每个项目的概念和表现似乎又各有不同,在这场独属于设计的梦境之中,我们也仿佛也看见自己的影子,被一寸寸深烙于画面中。 戴帆在平面设计领域获得的奖项和展览包括:第23届波兰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环球设计大奖、日本TDC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奖、第十一届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香港设计师协会亚洲设计大奖、亚太最佳品牌标志设计年度奖品牌形象类金奖5项提名、国际商标标志双年奖品牌形象类全场金奖、捷克斯洛伐克特尔纳瓦国际海报三年展、2010 大声展、世界设计大会POST__:现代国际海报设计展。

意大利建筑设计专业院校推荐

意大利建筑设计专业院校推荐 意大利的建筑专业历史悠久,世界排名领先,深受艺术留学生的青睐。下面是美行思远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意大利建筑设计专业的相关院校,供大家参考。 意大利建筑设计专业院校推荐 1.威尼斯IUAV大学 威尼斯IUAV大学坐落于意大利威尼托大区的首府威尼斯自治市,是一所成立于1926年的以建筑研究为主的高等学府。作为全欧洲最优秀的建筑类大学之一,历年都会出现在由建筑和设计领域内最著名的杂志——《Domus》在全欧洲范围内甄选出的100所顶尖建筑和设计类大学的名单中。 作为意大利唯一一所专门从事所有与人类居住和生活环境有关专业的教学设计与计划编制的大学,它提供了一系列涵盖从建筑设计到产品设计,从城市规划到区域规划,环境研究,剧院设计和绘图、多媒体设计以及通讯等基础设计课程。同时学校拥有自己的设计公司(IUAV Studi&Progetti-ISP srl),公司由学校教授和毕业生组成,为私人和公共机构进行项目开发设计。

在意大利国内,由CENSIS(意大利社会研究中心)官方每年发布的国内大学建筑系排行榜中,IUAV始终位居前列,最近几年的位次是:2015/2016年为全国第三名,2014/2015年度为全国第三名,其中单项排名中的学术专业水平位居全国首位,2013/2014年度为全国第四名,专业水平同样为全国首位。2012/2013年度为全国第三名。威尼斯建筑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费拉拉大学、萨萨里大学这四所大学的建筑系几乎代表了目前意大利建筑专业的最高水平。 相关专业: 本科:建筑建造和保护专业、建筑项目的技术和文化专业、城市和区域规划专业 硕士:古典和现代建筑专业、建筑项目的技术和文化专业、城市土地和环境规划专业、产品设计专业 2.米兰理工大学 米兰理工大学创建于1863年,坐落在意大利最富饶的伦巴第大区首府米兰市中心。这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师资力量极其雄厚的欧洲顶尖理工大学,也是世界顶尖理工大学之一,在建筑,设计和工程界享有盛名。 米兰理工大学的建筑设计课程旨在持续分析当代居住背景中的建筑环境的复杂转型过程的条件,借此培育建筑设计的基本能力。米兰理工的建筑设计为了提供学生知识关于建筑布局、建筑技术、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建筑学,并且注册的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保育方面的资质。 1865年,在布雷拉美术学院的影响下,新的课程也对新的工业部门设立,并在这一年成立了学院建筑系,成为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系的前身。受卡米洛·波伊多(Camillo Boito)

世界知名视觉传达设计师简介及作品评析(视觉符号)

原研哉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艺术总监。设计领域泛于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在银座松屋百货更新设计中,横跨空间到平面实践整体设计的方向。在梅田医院指示标志设计画中,则表现出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其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在其中进行设计。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停地被发现和拓展。 原研哉在做的,是在修正现存的设计概念,将设计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原研哉的过人之处,是在于他精准的洞察力,他往往能够透彻地消化身边环境带来的讯息,再将这些无形的讯息转化为大众所能明白的、看得见的影像,这一种能力不是一般的设计师所拥有的。 这包装主要目的不在直接的商业功能,而在建立第一高品质的企业理念,向消费者传递这种产品与一般同类产品不同的定位。两个瓶子的造形都非常精美,以琥珀的素材突显名酒的厚重感,金色招纸营造尊贵的风格,亦可增强礼品市场的吸引力。承作总监为清野嘉平 深泽直人 深泽直人(),日本著名产品设计师,家用电器和日用杂物设计品牌“±0”的创始人。他曾为多家知名公司诸如苹果、爱普生进行过品牌设计,其作品在欧洲和美国赢得过几十余设计大奖。他的设计主张是:用最少的元素(上下公差为±0)来展示产品的全部功能 设计理念——无意识设计

意大利式楼盘建筑风格

意大利式楼盘建筑风格 意大利式楼盘建筑风格 意大利建筑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以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次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14世纪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运动,随之资产阶级的象征——市政厅、行会大厦、广场与钟塔等建筑兴起,这就是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建筑风格。这种建筑并没有简单地模仿或照搬希腊、罗马式样、它在建筑艺术、规模和类型以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次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着名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建造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始,这座建筑对边12.2米,高达107米,成了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有名的圣彼得大教堂也是这个时期建造。各种拱顶、碹廓,特别是柱式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构图的主要手段,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独创精神。 “巴洛克“建筑史17世纪意大利建筑衰退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它突破了欧洲古典、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的常规,采取了双柱或三柱为一组的节奏不规则跳动的形式,开间变化很大,突出垂直分划。墙面作为深色的壁案,有意造成出奇反常的新形式,并且喜欢大量使用壁画和雕刻,常常将人体雕刻渗透到建筑中去,以显示富丽堂皇的形象。 流行于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式风格,一般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平面,红瓦缓坡顶,出檐较深,檐下有很大的托架(Bracket,也称牛腿)。檐口处精雕细凿,气势宏大,既美观又避免雨水淋湿檐口及外墙而变色,使外观看上去始终保持鲜艳亮丽没有污浊。普通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朝向花园的一面有半圆形封闭式门廊,落地长窗将室内与室外花园连成一体,门廊上面是二楼的半圆形露台。 意大利建筑的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又贴近自然的脉动,使其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其中铁艺是意大利建筑的一个亮点,阳台、窗间都有铸铁花饰,既保持了罗马建筑特色,又升华了建筑作为住宅的韵味感。尖顶、石柱、浮雕……..彰显着意大利建筑风格古老、雄伟的历史感。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