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方程式计算

合集下载

09-05 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2)

09-05 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2)

图12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2)班级: 姓名: 日期:2015年1月28日相对原子质量:Mg —24 H-1 C-12 O-16 Cl-35.5 Ca-40 S-32 K-39 Ba-137 Na-231.小雨从超市买同一包纯碱,其包装说明如图1所示。

他称取了11g 纯碱样品溶于水中配制成50g 溶液,然后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其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1)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

(2)计算A 点时,所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Na 2CO 3+CaCl 2= CaCO 3↓+2NaCl2.小兰在探究皮蛋的制作过程中用到纯碱(主要成分为Na 2CO 3),她家厨房里正好有一包食用碱,上面的标签为:她想研究该商品是否“诚信商品”,她将取该样品10、9g ,加入99.1g 水溶解,将CaC l 2溶液慢慢滴入到该溶液中,她将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结果绘制下列图象。

问:①溶液中刚好完全反应所生成的沉淀为 克。

②此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此商品 (填“是”或“不是”)“诚信商品”。

③两种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发生的反主应为:CaC l 2+Na 2CO 3=CaCO 3↓+2NaCl )3.为测定某纯碱(Na 2CO 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 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 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 (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Na 2CO 3+2HCl =2NaCl +CO 2↑+H 2O )⑴ A 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⑵ 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⑶ B 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俊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下同) (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5.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003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知识小结:1、化学反应常在溶液中进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是指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纯净物。

因此必须通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的相互换算。

2、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必须分清溶液的质量发生怎样的变化,溶液中溶质是什么物质。

例题分析:1、现有18克石灰石(内含不溶于盐酸的杂质)跟73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6.6克。

求:(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该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所含杂质不溶于盐酸)。

取该石灰石5克投入到50克某浓度的盐酸中,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然后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去中和剩余的酸,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克。

求原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往一定质量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等质量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然后过滤出沉淀,洗净干燥后称量,发现沉淀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氯化钾溶液质量的1/2。

求:(1)原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下列试剂分别进行实验,均恰好完全反应。

所用试剂及质量如下已知:a1+a2+a3=23.04克;b1+b2+b3=189.8克。

现将甲、乙、丙三位同学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个容器内,称得溶液总质量206.2克,求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高练习:1、将62克氧化钠溶解在938克水中,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8%;B:小于8%;C:等于8%;D:6.2%。

2、将5克碳酸钙投入到27.2克盐酸中,恰好反应完全,求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将铁棒放入400克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洗净,烘干,称量。

铁棒质量增加1.6克,求:(1)原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分数;4、取含有氯化钾的氢氧化钾固体2.5克溶于12.9克水里,待全部溶解后加入10%的盐酸14.6克,恰好中和。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方程式计算专项练习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方程式计算专项练习

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讲义一、知识点睛1. 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在化学方程式x A+y B=z C+k D 中: 1化学方程式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①m A +m B =m C +m D m A 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A 的质量 ②xM A +yM B =zM C +kM D M A 表示A 的相对分子质量,xM A表示A 的理论质量2各物质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参加反应;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乘积之比;注C A B D A B C Dm m m mx y z k=M M M M :::::: 2. 化学方程式计算常见题型1不纯物计算将不纯物的质量换算成_________的质量进行计算;纯净物质量=不纯物质量×不纯物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2差量计算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__________进行计算; ①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参加反应或生成气体的质量;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相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差质量差对应的是二者的理论质量差;3过量计算用_______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进行计算;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需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理论质量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确定;二、精讲精练1. 固体混合物内含有A 、B 、C 三种物质各10g,将其充分反应后,B 消耗完全,C 的质量增加了8g,同时生成了4gD,则参加反应的A 的质量为_________;若A 全部参加反应,需再加入B 的质量为_______,最终得到D 的质量为______;2. 在化学反应4X+Y=2Z 中,已知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3. 将A 、B 两物质各10g 混合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5gA,还有一种物质C;若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10、20、15,则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A+B=CB .A+B=2C C .2A+B=3CD .A+2B=2C4. 将15gA 物质、24gB 物质、8gC 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8gA 、30gC,还有一种物质D;若A 、B 、C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28、32、44、18,则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A+B=C+D B .A+2B=2C+DC .A+3B=C+2D D .A+3B=2C+2D5. 在点燃条件下,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x gCO,则x =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点燃条件下,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O 2与X 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7. 高温煅烧含CaCO 380%的石灰石200t,计算可得氧化钙的质量;CaCO 3CaO+CO 2↑8. 工业上可以利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 2O 3冶炼金属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CO2Fe+3CO 2,现有含Fe 2O 375%的赤铁矿石20吨,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_________;9. 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同学取50g 过氧化氢溶液和1g 二氧化锰混合,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试计算: 1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_______; 10. 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固体物质;试计算: 1制得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2固体物质中所含氯化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_;11. 将一定量CO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气体质量增加8g,则生成CO 2的质量为______; CO+CuOCu+CO 212. 把质量为76g 的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铁片质量变为84g,则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______;Fe+CuSO 4=FeSO 4+Cu13. 一定量的CO 在一定量的O 2中完全燃烧,试计算: 1若CO 的质量为28g,O 2的质量为16g,则生成CO 2的质量为__________;2若CO 的质量为28g,O 2的质量为20g,则生成CO 2的质量为__________;3若CO 的质量为,O 2的质量为,则生成CO 2的质量为__________;14. 在密闭容器内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80g,点燃后生成水72g,则反应前密闭容器内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习题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P-31S-32Cu-641.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反应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则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2.在反应A+B=C+2D中,已知和完全反应,生成6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3.将20gA物质、5gB物质、9gC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得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5gA物质,20gC物质,还含有一种新物质D;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并用A、B、C、D分别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A+B=C+DB.A+2B=2C+DC.2A+B=2C+DD.2A+B=C+2D4.在点燃条件下,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x gCO,则x=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炼铁厂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原理如下:Fe2O3+3CO2Fe+3CO2;现有120t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得含铁96%的生铁70t;则赤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6.某兴趣小组取150g过氧化氢溶液在3g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反应,反应结束后测得容器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试计算:1该实验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7.已知:2CO2+2Na2O22Na2CO3+O2,在密闭容器中,将CO2与一定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质量减少则参加反应的CO2的质量为;8.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现取Na2CO3和NaHCO3混合物100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剩余固体质量为69g; 1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2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9.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将6g木炭放在一定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数据如下,请你帮他填好实验报告;1从以上数据说明,三次实验中第次恰好完全反应;2第次实验木炭有剩余,剩余g;3第次实验氧气有剩余,剩余g;10.某密闭容器中含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0g,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气体质量减少了9g,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质量为;。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1.理论依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客观规律。

2.基本依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一定值。

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例如: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其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Mg)∶m(O2)∶m(MgO)=48∶32∶80=3∶2∶5。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要明确解题思路解题时,一般思路:先找出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确定哪些数据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如果所给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关系仅仅是间接关系,那么必须分析清楚该数据是通过什么“中介”与各物质产生联系的,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未知数。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规律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简记为“设”“写”“找”“列”“答”。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类型1.已知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这种题型是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重点,重在按计算格式进行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际上是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是隐含的已知条件),因此只要已知化学方程式中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就可求出其他物质的质量。

2.含字母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利用含字母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它的解题依据同样是利用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列比例式计算,不过它的物质质量比是隐含的已知条件,它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1)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转换,即用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表示。

09-05 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1)

09-05 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1)

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1)班级:姓名:日期:2015年1月27日相对原子质量:Mg—24 H-1 C-12 O-16 Cl-35.5 Ca-40 S-32 K-39 Ba-137 Na-23 1.某学校的学习小组时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克,把80克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的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其余杂质不溶解于水,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请计算:(1)上表中n的数值为(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3)求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2)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Na2CO3+2HCl=2NaCl+CO2↑+H2O)3.12g镁加入200g稀硫酸中刚好完全反应。

求:(1)产生多少氢气(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4.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2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CaCO3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39.4g.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氯酸钾通常含一定量的杂质。

小明同学称取6.00g样品与2.00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使其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

将剩余固体与17.02g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9%。

若不考虑实验中药品的损耗,氯酸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结果精确到0.01g)(1)可回收氯化钾的质量质量是多少?(2)计算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6.右图是则配制好的硫酸钠溶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上的文字信息,进行计算:(1)该硫酸钠溶液中溶剂质量为g;(2)取氯化钡固体样品26g,放入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并过滤,往滤液中滴加上述配制的硫酸钠溶液至完全反应,然后过滤、烘干。

综合算式含参数和分式的算式运算

综合算式含参数和分式的算式运算

综合算式含参数和分式的算式运算综合算式是指在一个算式中同时含有参数和分式,需要进行运算和求解的数学问题。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的示例,介绍综合算式含参数和分式的算式运算方法。

一、综合算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综合算式是由数字、变量、运算符号以及括号组成的数学表达式。

而参数是指在算式中代表数量的符号或字母,可以取不同的值进行运算。

分式则是指形如a/b的有理数形式。

在综合算式中,我们常见的运算符号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的优先级,同时也可以使算式更加清晰易懂。

二、综合算式含参数和分式的求值方法综合算式含参数和分式的求值方法与普通算式相似,主要包括按照运算顺序计算、代入具体值进行求解以及化简运算等。

1. 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对于含有分式的综合算式,可以按照运算的优先级进行计算。

通常的优先级顺序是先进行括号内的计算,然后是指数运算,接着是乘法和除法,最后是加法和减法。

例如,对于综合算式3x + 2/x,我们先计算分式2/x,再进行乘法运算,最后加上3x。

2. 代入具体值进行求解:当综合算式中含有参数时,我们可以通过代入具体的值来求解。

首先,要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条件确定参数的值,然后将这些值代入综合算式中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求解综合算式2x + y,已知x = 3,y = 4,我们可以将x和y的值代入算式中,得到2 * 3 + 4 = 10。

3. 化简运算:当综合算式含有多个分式时,我们可以通过进行化简来简化计算。

化简的方法主要包括通分、约分、移项等。

通分是指将多个分式的分母化为相同的数,以便进行加减运算。

约分是指将分式中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得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为1。

移项是指将含有参数的项从一个方程式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以便求解参数。

三、示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综合算式含参数和分式的运算,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示例。

示例1:计算综合算式(3x - 2)/(4x - 1) - (2 - x)/(1 - 3x)的值。

化学方程式计算4

化学方程式计算4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四)授课时间:3月---日 年级:初三---班 姓名: 科目:化学 课型:新授 执笔:刘树新 审核:一、学习目标(2分钟)掌握有关化学反应的综合计算二、学习重点、难点(1分钟)重点:化学反应的综合计算 难点:化学反应的综合计算 三、课前准备(3分钟)用2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四、自主探究学习(10分钟)取10%的氯化钠溶液117g 进行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Cl2↑+H2↑+2NaOH 生成氯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计算:⑴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117g 需氯化钠多少克? 水多少毫升?(水的密度为1.0g ·cm -3) ⑵当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多少克?五、小组合作学习(10分钟)潍纺市具有丰富的石灰石矿产资源。

有一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只含二氧化硅杂质(二氧化硅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粉碎后的样品15g 放入锥形瓶中,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收集到气体的质量为5.5g 。

试回答:⑴选用粉碎的矿石样品与选用块状的矿石样品分别与盐酸反应,前者的优点是 。

⑵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六、达标测试题(7分钟)现有一种Na 2CO 3和NaHCO 3的混合物,某同学为测定其含量,取一定量的该样品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反应:Na 2CO 3 + HCl = NaHCO 3 + NaCl ,然后才发生反应:NaHCO 3+ HCl = NaCl + CO 2↑+ H 2O 。

已知:该温度下CO 2密度为1.98g/L ,实验测得 产生的CO 2的与加入稀盐酸的数据如右图。

(1)当加入 g 盐酸时,才开始产生CO 2; 图中V= mL 。

(2)请计算:①所加入盐酸中HCl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②原样品中Na 2CO 3和NaHCO 3的质量各是多少? (百分数精确到0.1%,质量精确到0.01g )八、学(教)后记CO 2mL的体积盐酸的质量/g。

有关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有关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例一、实验室用120克石灰石和10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制得二氧化碳44克,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反应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金属钠跟硫酸铜溶液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向73。

7g硫酸铜溶液中加入2。

3g钠,恰好反应完全。

试计算:(1)生成沉淀和氢气的质量各为多少克?(2)反应停止后,滤去沉淀,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有一种未知浓度的稀硫酸600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中共收集到氢气1.2g,求:(1)有多少克锌粉参加反应?(2)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例二、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7g,加入到盛有58.1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烧杯内各物质的总质量为64。

9g。

试计算:(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配制上述反应中所用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的体积(计算结果精确到0。

1)1、实验室有一瓶存放时间过长的氢氧化钠,其中一部分已转化成为了碳酸钠。

现需用该药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取50克该药品,溶于200mL水中(水的密度为1g/cm3),然后慢慢地滴加7.4%的澄清石灰水,当用去100克澄清石灰水时,碳酸钠恰好反应完全。

计算:(1)50克该药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滤出沉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

01%)2、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g,加入二氧化锰0。

5g,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9.7g.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利用上述溶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消毒液,需该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方程式综合计算
综合计算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1.与含杂质的物质参加反应相结合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注意杂质溶解与不溶解,能否计入溶质和溶液的总质量。 2.与函数图像、图文、数据表相结合的计算,要找准信息。 解答综合计算时,要善于将综合题分解成几个单一的计算,理清思路,寻找突破口,拟定解题步骤。 例1.将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9.3g,放入80.7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l00g 7.3%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2.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C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例3.为测定某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进行滴定。现取待测液50.0 g,滴定过程如图所示。 (A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计算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1)Ag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计算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例4、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和数据计算:
(1)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
(2)反应后溶液中H2SO4的质量为 _________ g.

例5、为测定镁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先称取混合物10g,放入一干净的烧杯中,然后取一
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g,平均分成四次加入其中,充分震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氢气的总质量/g 0.15 x 0.4 0.4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
(2)现用6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上述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需加入多少克
水?
2

(3)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例6.为了测定某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5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将60g稀盐酸分成四次加入烧
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次 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5 15 15 15
烧杯内剩余物质量/g 19.34 33.68 48.24 63.24
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1)哪几次反应后,盐酸有剩余 _________ .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上述实验结束后,向烧杯内的物质中加入石灰石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
精确到0.1%)

例7、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 。课外小组同学将100g盐酸分5次加入到35g石灰石样品中(已
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象。


请计算:
(1)第2次加入盐酸后,a为________________g。
(2)石灰石样品中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湿剂。欲将第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10%的CaCl2溶液,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足
量的石灰石粉末,完全反应后过滤,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a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