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巧用亮点得高分
中考满分作文-生活中的亮点

中考满分作文-生活中的亮点
生活中的亮点
生活中的亮点在于发现,于是我提着照相机去寻找生活中的亮点。
小巷中
这是一个亮点出现的地方。
“爸爸,为什么我们要去接奶奶?”一个幼稚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
“哦,奶奶是爸爸的妈妈,你说为什么要去接啊?”“我知道了,老师说过应该尊敬长辈。
”“对,爸爸的儿子长大了?”爸爸兴奋地把儿子一把抱起转了两圈,我举起相机,拍下了第一张“社会新风尚”。
街头
走出了小巷,到了市中心,那里人群熙熙攘攘,我绕上平台在那里坐下了。
一位年轻的妈妈牵着蹦跳的儿子的手走过我的前面。
突然,儿子挣脱开妈妈的手,拣起了一张平卧在地上的广告纸,把它扔进了垃圾箱。
儿子调头冲向了妈妈,妈妈兴奋地张开双臂抱住了儿子,带着灿烂的笑容。
我举起照相机,拍下了第二张“社会新风尚”。
生活中的亮点不难发现,它们就存在于社会中,星星点点,照耀人心。
商店中
坐够了,我又一头钻进了商店。
站在柜台前的服务员微笑着迎接你的到来,他们保持微笑向你介绍商品,用同样的微笑目送你远去。
我站在那里好久,终于想起,用照相机拍下了一张“永恒的笑”。
回家路上
暮色渐浓,但太阳的余辉还洒在大地上。
在途中,我拍下了一张又一张“永恒的笑”:有下班归来的父母满足的笑,有放学回来莘莘学子放松的笑,还有温馨的笑,开朗的笑……一张又一张生活中的笑脸,一个又一个生活的亮点。
那天,我发现了不少生活中的亮点,坐在窗前细细回味。
其实,生活中的亮点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发现,在一颦一笑中都会有亮点的闪光,它们带给你的不是刹那的闪烁,而是永久的记忆……。
高分作文技巧:设置“亮点” 突兀“奇峰”

高分作文技巧:设置“亮点” 突兀“奇峰”一篇被人称道的诗文,并非字字玑珠、句句精华。
它们之所以有阅读意义和文学价值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亮点”所在,是因为诗文中偶尔有几颗“珍珠”在闪耀。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宋祁的《玉楼春》一词会流传千古。
所以中考作文必须避免平庸平淡,应该用设置“亮点”的办法,使文章偶有“奇峰”突现。
这样才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使其阅到此处不禁心头为之一震,甚而击节赞赏。
有这样的效果,何愁不得高分?设置“亮点”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1、旁征博引,展露才华,以文采取胜。
如果学生平时注意了课外阅读,知识丰富一些,就可以根据文章需要,尽可能地旁征博引。
如典故逸事、中外掌故、名人名言等。
一者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二来可以显示出你不同与众的才华。
但这些材料应该是新鲜的而不是陈旧的。
如果是平时所不太为人知晓的,效果会更佳;更能显示出学生知识面的宽广。
所以考前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材料的搜集和储备。
2、注重细节,真挚动人,以真情取胜。
文贵有情,有情方能感染人。
在构思谋篇时,就要注意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题材;在叙事时,特别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刻画。
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细加琢磨,力求写得细腻传神,有感染力量。
考生应该从朱自清的《背影》中对于父亲的描写受到启发。
倘若文中的细节能拨动阅卷老师的心弦,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凡人哲语,画龙点睛,以深刻取胜。
名人说出的话并非句句名言,凡人也未必说不出富有哲理意味或意义深刻的语言来。
这样的语言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能够引起阅读者的注意,耐人咀嚼回味;进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这应该是考生可以考虑和设置的一个“亮点”。
考生在应试作文中除了直接引用名人名言外,也应该从自己所掌握的名人哲语中受到启发,根据提供的话题范围,化用或构思出一句或几句自己的凡人哲语来。
或把它置于篇首作为题记,或在文中关键处作为凝练精辟的议论。
这样,无疑可以起到画龙点睛,辉映全篇的作用。
生活中的亮点_南昌中考满分作文精选

生活中的亮点_南昌中考满分作文精选生活中的亮点生活是一幅巨大的画卷,画卷中令人心动的是那些亮点,它们是我们独一无二的经历和体验。
接下来,我要分享我生活中的亮点。
在我思考中最亮的点是学习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充实自己的方式,是拓宽眼界的桥梁。
当我看到自己的成绩不断提高时,我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和乐趣。
每当我解开一个难题或者理解一个概念时,我就会心生兴奋和满足感。
我愿意将每一天的零碎时间都奉献给学习,因为我相信学习改变命运。
生活中的另一个亮点是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家是温暖的港湾,在这里,我感受到最深沉的爱和理解。
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的家人总是鼓励我,给我力量。
他们给予我无私的关心和爱,无论我犯了多少错误,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给予我宽容和支持。
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让我感到安心和幸福,它是我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生活中的亮点还包括和朋友间的相处。
朋友是生活中的星星,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是一种缘分。
他们能够分享我的喜怒哀乐,他们能够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与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无论是一起去看电影还是一起玩游戏,我们总能找到共同的兴趣和话题。
有时候,朋友们的鼓励和帮助成为我突破困难的动力,他们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生活中的亮点还包括与课外活动相关的经历。
课外活动给了我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我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歌唱实力,让热烈的掌声和赞美给予我巨大的满足感。
我还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与队友们一起进行训练和比赛,充分体现出团队合作的力量。
参与这些课外活动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潜力,我相信只要努力,我能够做到更多。
生活中的亮点有时候也来自小事。
一个招呼、一个微笑、一次感谢,这些简单的举动都能给我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通过这些小举动去帮助他人,不仅仅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还能给自己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
和其他人分享快乐是生活中的亮点之一。
生活中的亮点是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感的经历和体验。
中考作文得分五个亮点

中考作文得分五个亮点话题的拟题法有以下几种。
1、扩充法。
就是扩充话题,加上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词语,将话题扩充为一个短语。
如以"礼物"为话题作文,文章题目可拟成《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妈妈的礼物》《礼物,增进了我们的友谊》等。
2、引用法。
引用与材料相吻合的名言、、歌词、电视栏目名等。
如《想说坚强不容易》(以"坚强"为话题)《沟通无限》(以"理解"为话题)《因为有了你》(以"假日"为话题)《给我阳光就灿烂》(以"阳光"为话题)。
3、替换法。
就是把话题替换成与它意思相当或同类的词语--这一词语可以是话题词语的比喻义或引申义。
如,以"为别人喝彩"为话题作文,话题中的"喝彩"就是"称赞夸奖"的意思,可直接拟题为《××,好样的!》。
4、巧用修饰。
巧妙灵活地运用修辞格润色标题,使之生动隽永。
如《做一匹靠自己的"黑马"》(比喻)《绿色,我的梦》(借代)《战胜脆弱,从心做起》(仿词)。
二、立意亮点立意"求新,求真,求深"。
1."求新"是立意的灵魂,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境界。
可采用"反弹琵琶"的方法。
如以"欣赏"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写了《欣赏自己》,在别的同学大谈特谈欣赏别人的优点时,鲜明地提出独特的观点,获得总分值。
2."求真"就是要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3."求深"就是立意要有深度。
如河南半命题作文《幸福原来》,不少同学只写父母、老师的一次关爱,同学的一次鼓舞,缺少应有的感悟,给人公式化的印象;而有位考生写的《幸福原来蕴藏在乐观中》写出了幸福存在的根底,立意较深。
作文提分五个亮点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最适于发展的“亮点”是语言,中考作文阅卷,就十分重视考生们的语 言功力。有的考生善用生动的词语和灵活的句式,使人读来眼睛一亮,这就是亮点,亮点多 了,就容易”“采撷霞光”的掩卷遐思的少女 形象。这种非常自然的语言不仅有了情感,有了意蕴,而且有了品位,有了亮 点。
回味咀嚼一下历年的考场佳作,我们不难发现,其语言往往有整散结合、蕴含 哲理、融入真情、长于修辞、巧用诗文名句等特点。
但旧材料也还是可“以旧翻新”,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的;所谓“旧 瓶装新酒”,指的就是这吧。
那么怎样才能“张开你漂亮的大眼睛”呢?一句话,就是在作文中展示自己“亮点”。
何谓“亮点”?“亮点”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从大的方面说,它可以是一个深远、精湛的意境,一个巧妙的、多少带有几分“俏劲”的构思, 从小的方面说,它可以是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好句,可以是一 个用得很有个性的词,可以是一个精练出来的字,甚至可以是一个别具风采的标点……
总而言之,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 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
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作文就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在文章中有一 两处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可以起到“一语扛起千斤鼎”的效果。
作为考生,此时此刻,最应该想的就是,在考场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思维活 跃的,使之工于构思;
写作突出这“五个亮点”, 不愁作文得高分!
画人像,眼睛很重要!轮廓具备,只有眼睛画得像了,那人物才活得起来;写作亦 是如此,如果同学们作文仅满足于不跑题,没语病,那就像一个挺帅气的人,一直 闭着眼睛,总让人觉得缺少一点精气神。
凸显作文亮点,打造高分作文

凸显作文 亮点 ,打造高分作 文
。 李传鹏( 山东省平 邑县兴 蒙学校)
中考 作文是 你在 短 时 间内完成 的 ,也是 阅卷 意地 生活 ” ,有一 篇 优秀作 文 其 中一段 是这 样 写 老师 在短 时 间内评 阅 的 ,那 么你 的作 文怎 样才 能 的 : “ 奶 一 直 都 勤 俭 朴 素 地 持 着 她 跟 爷 爷 的 奶 在短 时 问内得 到老 师 的青睐 并得 到高 分呢 ? 凸显 家 。虽然 儿 女们都 早 已长 大成 家 ,她不 必再 为 吃 作文亮点 ,这是高分作文很重 要的一个诀窍 。 穿 而省 吃俭 用 ,可是 她依 旧用着 最原 始 的柴 灶 。 黄 庭 坚 有 诗 句 云 : “ 人 作 计 终后 人 , 自 她 说煤 火只 用来 煮饭 太浪 费 ,气又 太 贵 ,所 以还 随 成 一家始 逼真 。”文 章一定 要 有发光 之处 ,没 有 是 烧柴好 。 ……于 是 ,无 数个 炊烟 袅 袅的 时刻 ,
开 头化诗 为 文 ,直击 主题 。中 间用俞 伯 牙 、 王猛 、柳 永 、李 白、李 清 照 与赵 明诚 等丰 富 的材 料 诠 释着 、证 明 着一 个观 点—— 知 音难 逢 。 结尾
一
泓清泉 ,能 使沙漠长 出绿洲 。 如果 说人 生是 一 艘航 船 ,那 么笑对 困苦就 如
、
情感要 凸显 “ 真”
j
Hale Waihona Puke j 二 、 点要 凸显 “ ” 观 明
;
叶圣陶认 为:“ 文之形式 为文字, 内容不 出 作 其 思想感情两端”,“ 心有所 思, 情有所感 , 而后又所撰
中考作文四亮点

中考作文四亮点作文是历年中考语文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每次语文考完,人们往往先问今年的作文题目是啥,而不问其他题如何。
因为作文的含金量最高,占分比例最大,其得分也直接影响着中考语文成绩。
那幺中考中如何使自己的作文能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答案是文章必须要有亮点。
一、独特的视角 庸俗、陈旧、平淡是考场作文之大忌。
有的同学一写老师,就是每天备课到深夜,病了还坚持为学生上课。
再不就是有同学病了,老师下班后还义务给他补课诸如此类,千篇一律,不但让人大伤胃口,还给人胡编乱造、不切实际的感觉。
而真正获取高分的必须是独辟蹊径、选材新颖的文章。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独特个性的,要善于从生活素材中,看见别人见不到的东西,挑选、提炼出那些新鲜、感人的材料,把有独特感受的材料写出来,就会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有一篇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这篇文章很容易把视觉定格在亲情之间,最多不过是陌生人的关爱。
但也有的考生能联想到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关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能以丰富的知识展现我们人类家园的现状,给读者送去了知识和情感的双重体验。
可能有的同学要说,我们的生活太单调,只能唱唱老调。
其实老调可以新唱,关键是怎幺个唱法。
如果用新的眼光,从新的角度去看寻常材料,也可以化旧为新。
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的爱子之心是老题材,但作者选取新的表现角度,采用特写的方法,突出表现父亲的几次背影,获得成功。
二、新颖别致的手法 一般性材料用新颖别致的手法来表现,可以达到化平淡为新奇的效果。
如采用欲扬先抑、明贬暗褒的手法,可以避免平铺直叙,增强吸引力。
《荔枝蜜》。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指导打造考场作文亮点优质

(2)我爱故乡的小河,爱他的清澈见底,爱它的出产丰饶,爱它 的娴静沉默……
二、追求行文美
1.设置标志语句
在文章中设置标志语,能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本文写了什 么内容,眉目很清楚。从写作者的角度看,运用标志语可 以为你打破时空的界限,提供选材方面的便利,可以让你 省却很多过渡性的话语。从阅卷老师的角度来说,文面清 晰,结构严谨,自然会眼前一亮。
例二: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丛云中穿过,留下丝丝 温暖;岁月从树林走过,留下圈圈年轮,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 走过,留下什么呢? 例三:成熟是一种素质,一种源于心灵表于行动的素质;成熟是 一种能力,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成熟是一种态度,一 种对任何事物都保持冷静的态度;成熟是一种心境,一种能看淡 一切,万事淡如水的心境。 例四: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宽阔无边。 大地拥抱每一寸土地,不论其贫富,所以大地广袤无垠。海洋接 纳每一条河流,不论其大小,所以海洋浩渺无际。
(2)又飘雨了,窗外雨雾迷茫。凝视园中竹丛里那株清凉挺拔的嫩竹 ,感觉它似乎在吮吸甘露,又似乎在拔节生长;一阵风吹过,竹叶 上的雨滴滑落满地,我的思绪便在这滴滴答答声中飘回到那个生命 的雨季……
5.直接开篇,干净利落 不拐弯抹角,不曲径通幽,直叙事件,直抒感情直发议论;这样 的开头方式,简洁明了,如运用得当,同样具有美感。例如: (1)“哎呀,你快点呀!他们都快追上你啦!哈哈……”一群放 学后的孩子踩着滑板从刘伟身旁绕过。刘伟转过身,眼睛紧紧盯 着那滑板,满脸的羡慕。
常见的标志语有:小标题式(自拟标题、歌词组合、诗 词组合、人物语言组合、天气组合等)日记体式、情节标 志句等。仅以小标题式举例:
( 1)某考生中考佳作《考试三部曲》,其中就设置了如下三个 小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味(井上靖语)”。《“回声”的启示》题记:“爱人者,人
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语)”。《五彩的幸福》题记:
“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
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生活如梦,绚丽多姿”。《感悟高
中》的题记:“那是心灵深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
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
旧?绿肥红瘦?》、《周庄,那一抹绿》、《小心这把双刃剑》、
《“诚信”漂流记》、《我闻到了阳光》等都用了各种修辞格。
•
• 亮点二:奇用文章题记
•
题记是凸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贵在简洁含蓄。
或引用,或创新。好的题记会显“奇效”之功。如《好样的同桌》
题记:“人生的真谛,别人无法教你,只能在生存的过程中自己
文章的开头、结尾和重点处,会给评卷老师深刻印象。如《面对
大海》中:“有一种声音,是海浪拍打礁石唱出的激情;有一种
蔚蓝,是海天一色铺展的宁静;有一种情怀,是面对大海激起的
‘心涛拍岸’。面对大海,好像是面对一首歌、一幅画、一本
书”。再如《选择》中有一段:“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阴;
用意志选择,撑出一道晴空。对生命的膜拜,信心的追求,需要
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重
生;浩瀚的沙漠里,勇士选择自身的辛苦却给了别人的幸福”等。
• 亮点七:妙用蕴语结尾
•
所谓“蕴语”,即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有文采的
结尾,耐人寻味,会让评卷老师爱不释手。如“听,那是波涛里
的胜利之歌;看,那是人性之美的画卷。翱翔吧,那是整个宇宙
• 亮点五:化用诗文名句
•
要使文章有文采,并有文化底蕴。其中一个有
效的方法就是恰当地借用和化用诗文名句,“拿来”
为我所用。这些名句,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以一
当十,可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幸福是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
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
•
• 亮点三:善用整句开头
文章开头一般要“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最好的办法 是采用排比句式、设问句式。或引用经典诗文,或采用含蓄隽 永语句。如《时间啊,时间》的开头:“每当路过海关,倾听 着宏亮的钟声,我感到时间的庄严;每当我听到学校的上课铃 声,前脚刚跨进大门时,我感到时间的紧迫;每当我在迷途中 徘徊,猛然抬头,却发现时间的飞逝”。《杂是一种生命的奇 迹》的开头:“可曾见过,沧桑褪色的万国建筑群?可曾赏过, 阳明山的紧簇春花?可曾听过,爵士乐的错杂鼓点?可曾品过, 青藤阁的浓香花茶?如果倏然抹去哪些杂体,那么生活将变得 多么单一、多么可怕啊!我说,杂,就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用“心”写作》的开头:“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 海则意溢于海。’写作也一样,要写出绝妙的佳作,就得全力 以赴,用心为之”。
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
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
杨柳岸,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走入‘遍插茱萸
少一人’的心境,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遥望故
• 亮点六:插用整齐句式
•
在叙事说理抒情时,穿插一些整句,会使叙事简明,说理充
分,情感充沛,有强烈的气势,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尤其在
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这些句子不仅诠释了幸
福的含义,还展示了考生的阅读广度,使文章充满
诗意和文采。在引用古诗文名句时,有的不是“明
引”,而是“暗引”,即巧妙地化用。如《思念是
一道风景》中写道:“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
• 亮点一:巧用新颖题目
•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人靠衣装,文靠题装”。可见
题目之重要。好的题目会让评卷者眼睛为之一亮,顿生好感。拟
题的技巧多种多样,其中利用修辞方法就是一个诀窍。有人说:
“修辞是作文的魔水”,拟题目也是一样,修辞会让题目异彩飞
扬。如:《炖好艺术的“腊八粥”》、《至善是杂》、《海棠依
中考作文巧用亮点得高分
中考作文巧用亮点得高分
中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半壁江山”, 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作文总是难尽如人 意,往往拖了语文成绩的后退。要写好一篇 考场作文,确实涉及到考生多方面的能力, 如审题立意的能力,选材构思的能力,行文 布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等,而这些 能力的形成,一靠阅读积累为之“蓄能”, 二靠长期练笔造就“硬功”。从这点上说, 写作之“冰”确非“一日之寒”。倘能在考 前注意一些写作的策略,展露其“亮点”, 则会取得“速效”,收到“实效”。
• 有时,我也想……——邢文晶 • 有时,我也想有课间十分钟——刘同伟 • 有时,我也想载看看星空——孙佳晴 • 有时,我也想做一支笔——齐一萌 • 有时,我也想弃暗投明——张晓叶 • 有时,我也想坚持——郑宇宇 • 有时,我也想为你心动——雒杨 • 有时,我也想大声说我爱你——谷蓥芬 • 有时,我也想认真一回——粱泽琨 • 有时,我也想大哭一场…… • 有时,我也想放弃…… • 有时,我也想童年…… • 有时,我也想潇洒一回——张雅倩 • 有时,我也想偷一回懒——申亚泽
的书卷。面对大海,聆听、欣赏、品味……”。再如“扬起生命
之帆,让涛声为伴奏,扯缆绳作琴弦,掬劲风当号角,奏一曲超
越时空的乐声,礁石间,狂风里,我张开双臂,用沸腾的流着我
热血的心,拥抱博爱———紧紧地———一生无悔”等。
看看我们的好题目
• 有时,我也想穿越——宋晓鹤 • 有时,我也想看不见——马青 • 有时,我也想近视——娄旭阳 • 有时,我也想得到你的鼓励——苏珂 • 有时,我也想不做爸爸的女儿——李梦雅 • 有时,我也想让你学会自己长大——李欢 • 有时,我也想停留——孙卓璇 • 有时,我也想不再骗你——杜强 • 有时,我也想飞翔——邢晨瑶 • 有时,我也想流泪——许嘉琪 • 有时,我也想认真——冯光宽 • 有时,我也想回到童年…… • 有时,我也想放弃……
• 亮点四:多用中心句
中考作文评卷时间紧,任务大,阅卷老师不可能像平时批改 作文那样细致,反复地看,往往是“一目十行”,抓观点,找 要点,寻亮点。而“中心句”是展示考生主要观点,反映文章 要点,显示作文亮点的最佳形式。否则,阅卷老师在特定的短 时间内寻找不到你文章的主要观点的话,吃亏的显然是你。 每 个段落最好用中心句开头,这样“一目了然”,层次也很清楚。 有的考生还用小标题来代替中心句,也是一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