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解答(第二版)李书刚编,科学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解答(第二版)李书刚编,科学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解答(第二版)李书刚编,科学出版社.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1. 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

(1)同时掷两颗骰子,记录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

(2)在单位圆内任意一点,记录它的坐标;

(3)10件产品中有三件是次品,每次从其中取一件,取后不放回,直到三件次品都取出为止,记录抽取的次数;

(4)测量一汽车通过给定点的速度.

解 所求的样本空间如下

(1)S= {2,3,4,5,6,7,8,9,10,11,12}

(2)S= {(x, y)| x 2+y 2<1}

(3)S= {3,4,5,6,7,8,9,10}

(4)S= {v |v>0}

2. 设A 、B 、C 为三个事件,用A 、B 、C 的运算关系表示下列事件:

(1)A 发生,B 和C 不发生;

(2)A 与B 都发生,而C 不发生;

(3)A 、B 、C 都发生;

(4)A 、B 、C 都不发生;

(5)A 、B 、C 不都发生;

(6)A 、B 、C 至少有一个发生;

(7)A 、B 、C 不多于一个发生;

(8)A 、B 、C 至少有两个发生.

解 所求的事件表示如下

(1)(2)(3)(4)(5)(6)(7)(8)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B C C A

3.在某小学的学生中任选一名,若事件A 表示被选学生是男生,事件B 表示该生是三年

级学生,事件C 表示该学生是运动员,则

(1)事件AB 表示什么?

(2)在什么条件下ABC =C 成立?

(3)在什么条件下关系式C B ?是正确的?

(4)在什么条件下A B =成立?

解 所求的事件表示如下

(1)事件AB 表示该生是三年级男生,但不是运动员.

(2)当全校运动员都是三年级男生时,ABC =C 成立.

(3)当全校运动员都是三年级学生时,关系式C B ?是正确的.

(4)当全校女生都在三年级,并且三年级学生都是女生时,A B =成立.

4.设P (A )=0.7,P (A -B )=0.3,试求()P AB

解 由于 A -B = A – AB , P (A )=0.7 所以

P (A -B ) = P (A -AB ) = P (A ) -P (AB ) = 0.3,

所以 P (AB )=0.4, 故 ()P AB = 1-0.4 = 0.6.

5. 对事件A 、B 和C ,已知P(A) = P(B)=P(C)=14 ,P(AB) = P(CB) = 0, P(AC)= 18 求A 、

B 、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解 由于,

()0,?=ABC AB P AB 故P(ABC) = 0 则P(A+B+C) = P(A)+P(B)+P(C) –P(AB) –P(BC) –P(AC)+P(ABC) 1111500044488

=++---+=

6. 设盒中有α只红球和b 只白球,现从中随机地取出两只球,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A ={两球颜色相同},

B ={两球颜色不同}.

解 由题意,基本事件总数为2a b A +,有利于A 的事件数为22a b A A +,有利于B 的事件数为

1111112a b b a a b A A A A A A +=,

则 2211

222()()a b a b a b a b A A A A P A P B A A +++==

7. 若10件产品中有件正品,3件次品,

(1)不放回地每次从中任取一件,共取三次,求取到三件次品的概率;

(2)每次从中任取一件,有放回地取三次,求取到三次次品的概率.

解 (1)设A={取得三件次品} 则

333333101016()()120720或者====C A P A P A C A . (2)设B={取到三个次品}, 则 33327()101000==P A .

8. 某旅行社100名导游中有43人会讲英语,35人会讲日语,32人会讲日语和英语,9人

会讲法语、英语和日语,且每人至少会讲英、日、法三种语言中的一种,求:

(1)此人会讲英语和日语,但不会讲法语的概率;

(2)此人只会讲法语的概率.

解 设 A={此人会讲英语}, B={此人会讲日语}, C={此人会讲法语}

根据题意, 可得 (1) 32923()()()100100100

=-=-=P ABC P AB P ABC (2) ()()()P ABC P AB P ABC =-

()01()P A B P A B =+-=-+

1()()()P A P B P AB =--+

433532541100100100100

=--+=

9. 罐中有12颗围棋子,其中8颗白子4颗黑子,若从中任取3颗,求:

(1) 取到的都是白子的概率;

(2) 取到两颗白子,一颗黑子的概率;

(3) 取到三颗棋子中至少有一颗黑子的概率;

(4) 取到三颗棋子颜色相同的概率.

(1) 设A={取到的都是白子} 则

3831214()0.25555===C P A C . (2) 设B={取到两颗白子, 一颗黑子} 2184312()0.509==C C P B C .

(3) 设C={取三颗子中至少的一颗黑子}

()1()0.745=-=P C P A .

(4) 设D={取到三颗子颜色相同}

3384312()0.273+==C C P D C .

10. (1)500人中,至少有一个的生日是7月1日的概率是多少(1年按365日计算)?

(2)6个人中,恰好有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的概率是多少?

(1) 设A = {至少有一个人生日在7月1日}, 则

500500364()1()10.746365=-=-=P A P A (2)设所求的概率为P(B)

412

612611()0.007312??==C C P B

11. 将C ,C ,E ,E ,I ,N ,S 7个字母随意排成一行,试求恰好排成SCIENCE 的概率p. 解 由于两个C ,两个E 共有2222A A 种排法,而基本事件总数为77A ,因此有

2222770.000794A A p A ==

12. 从5副不同的手套中任取款4只,求这4只都不配对的概率.

解 要4只都不配对,我们先取出4双,再从每一双中任取一只,共有?4

452C 中取法. 设

A={4只手套都不配对},则有

?==445410280()210C P A C

13. 一实习生用一台机器接连独立地制造三只同种零件,第i 只零件是不合格的概率为

=+11i p i ,i=1,2,3,若以x 表示零件中合格品的个数,则P(x =2)为多少?

解 设A i = {第i 个零件不合格},i=1,2,3, 则1()1i i P A p i ==

+ 所以 ()11i i i P A p i

=-=+ 123123123(2)()()()P x P A A A P A A A P A A A ==++

由于零件制造相互独立,有:

123123()()()()P A A A P A P A P A =,123123()()()()P A A A P A P A P A =

123123()()()()P A A A P A P A P A =

11112111311,(2)23423423424

P x ==??+??+??=所以

14. 假设目标出现在射程之内的概率为0.7,这时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为0.6,试求两次独

立射击至少有一次命中目标的概率p.

解 设A={目标出现在射程内},B={射击击中目标},B i ={第i 次击中目标}, i=1,2.

则 P(A)=0.7, P(B i|A)=0.6 另外 B=B 1+B 2,由全概率公式

12()()()

()()(|)()(()|)

P B P AB P AB P AB P A P B A P A P B B A =+===+

另外, 由于两次射击是独立的, 故

P(B 1B 2|A)= P(B 1|A) P(B 2|A) = 0.36

由加法公式

P((B 1+B 2)|A)= P(B 1|A)+ P(B 2|A)-P(B 1B 2|A)=0.6+0.6-0.36=0.84

因此

P(B)= P(A)P((B 1+B 2)|A)=0.7×0.84 = 0.588

15. 设某种产品50件为一批,如果每批产品中没有次品的概率为0.35,有1,2,3,4件

次品的概率分别为0.25, 0.2, 0.18, 0.02,今从某批产品中抽取10件,检查出一件次品,求该批产品中次品不超过两件的概率.

解 设A i ={一批产品中有i 件次品},i=0, 1, 2, 3, 4, B={任取10件检查出一件次品},

C={产品中次品不超两件}, 由题意

01914911050192482105019347310501944611050(|)0

1(|)5

16(|)49

39(|)98

988(|)2303=========P B A C C P B A C C C P B A C C C P B A C C C P B A C

由于 A 0, A 1, A 2, A 3, A 4构成了一个完备的事件组, 由全概率公式

40()()(|)0.196

===∑i i i P B P A P B A

由Bayes 公式

000111222()(|)(|)0()

()(|)(|)0.255()

()(|)(|)0.333()======P A P B A P A B P B P A P B A P A B P B P A P B A P A B P B

20()(|)0.588

===∑i i P C P A B

16. 由以往记录的数据分析,某船只运输某种物品损坏2%,10%和90%的概率分别为0.8,

0.15,0.05,现在从中随机地取三件,发现三件全是好的,试分析这批物品的损坏率是多少(这里设物品件数很多,取出一件后不影响下一件的概率).

解 设B={三件都是好的},A 1={损坏2%}, A 2={损坏10%}, A 1={损坏90%},则A 1, A 2, A 3是两两互斥, 且A 1+ A 2 +A 3=Ω, P(A 1)=0.8, P(A 2)=0.15, P(A 2)=0.05.

因此有 P(B| A 1) = 0.983, P(B| A 2) = 0.903, P(B| A 3) = 0.13,

由全概率公式

31333()()(|)

0.80.980.150.900.050.100.8624

===?+?+?=∑i i i P B P A P B A

由Bayes 公式, 这批货物的损坏率为2%, 10%, 90%的概率分别为

3

13

23

3()(|)0.80.98(|)0.8731()0.8624

()(|)0.150.90(|)0.1268()0.8624

()(|)0.050.10(|)0.0001()0.8624?===?===?===i i i i i i P A P B A P A B P B P A P B A P A B P B P A P B A P A B P B

由于P( A 1|B) 远大于P( A 3|B), P( A 2|B), 因此可以认为这批货物的损坏率为0.2.

17. 验收成箱包装的玻璃器皿,每箱24只装,统计资料表明,每箱最多有两只残次品,且

含0,1和2件残次品的箱各占80%,15%和5%,现在随意抽取一箱,随意检查其中4只;若未发现残次品,则通过验收,否则要逐一检验并更换残次品,试求:

(1)一次通过验收的概率α;

(2)通过验收的箱中确定无残次品的概率β.

解 设H i ={箱中实际有的次品数},

0,1,2=i , A={通过验收} 则 P(H 0)=0.8, P(H 1)=0.15, P(H 2)=0.05, 那么有: 042314244222424(|)1,

5(|),6

95(|)138P A H C P A H C C P A H C =====

(1)由全概率公式

2

()()(|)0.96α====∑i i i P A P H P A H (2)由Bayes 公式 得

00()(|)0.81(|)0.83()0.96β?====i P H P A H P H A P A

18. 一建筑物内装有5台同类型的空调设备,调查表明,在任一时刻,每台设备被 使用的

概率为0.1,问在同一时刻

(1)恰有两台设备被使用的概率是多少?

(2)至少有三台设备被使用的概率是多少?

解 设5台设备在同一时刻是否工作是相互独立的, 因此本题可以看作是5重伯努利试验. 由题意,有p=0.1, q=1-p=0.9, 故

(1)

223155(2)(0.1)(0.9)0.0729===P P C (2)

2555(3)(4)(5)P P P P =++ 332441550555(0.1)(0.9)(0.1)(0.9)(0.1)(0.9)0.00856C C C =++=

数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

数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 教材:四川大学数学学院邹述超、何腊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2002年8月。 参考书:袁荫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概率统计教研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指导》 总学时:60学时,其中:讲课50学时,习题课10学时。 学分:3学分。 说明: 1.生源结构:数三的学生是由高考文科生和一部分高考理科生构成。有些专业全是文科生或含极少部分理科生(如:旅游管理,行政管理),有些专业约占1/4~1/3的理科生(国贸,财政学,经济学),有些专业全是理科生(如:国民经济管理,金融学)。 2.高中已讲的内容:高中文、理科都讲了随机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即教材第一章除条件概率以及有关的内容以外,其余内容高中都讲了。高中理科已讲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包括二项分布、几何分布)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统计基本概念、频率直方图、正态分布、线性回归。而高中文科则只讲了一点统计基本概念、频率直方图、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简单计算。 3.基本要求: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异大,不同专业学生对数学课重视程度的差异大,这就给讲授这门课带来一定的难度,但要尽量做到“分层次”培养学生。高中没学过的内容要重点讲解,学过的内容也要适当复习或适当增加深度。讲课时,既要照顾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多举基本例子,使他们掌握大纲要求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也要照顾数学基础好的学生,使他们会做一些综合题以及简单证明题。因为有些专业还要开设相关的后继课程(如:计量经济学),将用到较多的概率统计知识;还有一部分学生要考研,数三的概率考研题往往比数一的难。 该教材每一章的前几节是讲述基本概念和方法,习题(A)是针对基本方法的训练而编写的,因此,这一部分内容须重点讲解,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每一章的最后一节是综合例题,习题(B)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可以选讲部分例题,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可选做(B)题。 建议各章学时分配(+号后面的是习题课学时): 第一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一、基本内容 随机事件的概念及运算。概率的统计定义、古典定义及公理化定义。概率的基本性质、加法公式、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随机试验、

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综合实践教案

第1单元《火灾的预防与自救》 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的调查,了解火灾造成损失的危害性,增 强学习火灾自救常识的意识。 2、在“家庭火灾扑救”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和救人 于危难的积极情感,体验助人为乐的幸福,感悟人生 的真谛;体验救援成功从内心迸发出学以致用的自豪 感,体验掌握火灾自救方法的重要性,增强防火意识。 3、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提高自我保护与救助能 力。 教学重点:1、通过课前调查,课内汇报交流,了解并掌握火灾逃 生自救的方法。 2、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提高自我保护和救助的 能力。 教学难点:1、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通过合作交流,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对不同的火灾现场进行救援的具体情境,促使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准备:收集火灾的案例和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看关于火的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对火熟悉吗?你在哪里见过它? 生:火可以造福于人类,但也可以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它吧。 (点击课件:观看关于火的视频)

师:看到这触目惊心的场面,你有什么感受?发生火灾真可怕,怎 么样就能预防火灾的发生呢?发展学生求异思维 讨论交流: 生汇报。 2、出示课题 师:是啊,看到这些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大火吞噬了我们非常难过,可是你们知道吗,很多时候并不是大火夺去了人们的生命,而是面对火灾时这些人缺乏自救能力,这才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最直接原因。因此,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当火灾来临时我们应该掌握的一些火灾自救常识。 板书课题:火灾自救 二、新授——火灾自救。 1、介绍火灾自救常识 师:同学们,当我们身处生活中不同的场所,如果火魔突然降临到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去收集关于火灾自救的知识和方法,你们收集到了吗?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们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共同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 2、学生汇报。 在同学们汇报前我对你们提三点要求:1、当别人汇报时要认真倾听。 2、别人汇报的内容不全面可以进行补充。 3、补充的内容不要重复。 好,哪位同学先来说说。适当评价。 4、同学提到了当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拨打火警电话:119。电话拨通后我们应该说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童童是怎么做的吧。 (观看拨打火警电话视频) 5、师:你们学会了如何拨打火警电话了吗?同学们假设非常不幸,你家现在着火了,你该怎样打火警电话呢?这样吧,同桌之间先练习练习,一会儿我们比比谁报警最快、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设A 、B 是相互独立的事件,且()0.7,()0P A B P A ?==则 ()P B = ( A A. 0.5 B. 0.3 C. 0.75 D. 0.42 2、设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则下列可以成为X 的分布律的是 ( D ) A. 10 1p p ?? ?-??( p 为任意实数) B. 123450.1 0.3 0.3 0.2 0.2x x x x x ?? ??? C. 3 3()(1,2,...) ! n e P X n n n -== = D. 3 3()(0,1,2,...) ! n e P X n n n -== = 3.下列命题 不正确的是 ( D ) (A)设X 的密度为)(x f ,则一定有?+∞ ∞-=1 )(dx x f ; (B)设X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则P (X =任一确定值)=0; (C)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F x 必有01)(≤≤x F ; (D)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是事件“X =x ”的概率; 4.若()()() E XY E X E Y =,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B ) (A)(,)0Cov X Y =; (B)X 与Y 相互独立 ; (C)0=XY ρ; (D)()()D X Y D X Y -=+; 5. 已知两随机变量X 与Y 有关系0.80.7Y X =+,则X 与Y 间的相关系数 为 ( B ) (A)-1 ( B)1 (C)-0.8 (D)0.7 6.设X 与Y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 ( B ) (A)(0)0.25P X Y -≥= (B)(min(,)0)0.25P X Y ≥=

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

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科学》毕业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晶体),它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的。 4、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7、微生物是1632年出生在荷兰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 8、霍乱、肺结石、伤寒等可怕的疾病并不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9、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10、玻璃不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11、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会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跟它(脚的结构)有关。 12、绿藻能使鱼缸里的水(变绿)。 13、载玻片移动的方向跟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不是一致的。 14、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15、我们可以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 16、(培根)发明了能提高视力的眼镜。 17、很多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18、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19、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增加纸的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20、赵州桥是一座长寿的(石拱桥)。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优点是:①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②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③桥面低而(平坦),方便(通行)。 21、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利用三角行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2、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23、杆秤是杠杠类工具,“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因为杆秤应用了(省力杠杠)的特点。 24、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5、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铁钉)、(导线)、(电池)。 26.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它与电流方向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27.电磁起重机主要是由(电源)和缠绕在铁蕊周围的(线圈)构成。也即主要是由电磁铁构成的。 28、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等有关。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电池数量(多),磁力大;反之,则磁力小。 29、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30、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31、声音的能量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使电灯亮或灭。 32 、激光有很大的能量,强激光可以(打孔)或(切割)材料。 33、神舟六号火箭靠(化学能)把它发射升空。 34、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道出了:几乎所有能源都源自(太阳)。 35、用沼气煮饭、照明、发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和(机械能)。 36、植物依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长成了身体,它把太阳能转化成了(生物能)。 37、环保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 38、(新能源)有地热能、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沼气能源等。

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五年级(全册)知识点整理

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华东师范大学末试卷(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习题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 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 已知随机变量X ~N(0,1),则2X 服从的分布为: A .)1(χB 。)1(2 χC 。)1,0(N D 。)1,1(F 2. 讨论某器件的寿命,设:事件A={该器件的寿命为200小时},事件B={该器件的寿 命为300小时},则: A . B A =B 。B A ? C 。B A ? D 。Φ=AB 3.设A,B 都是事件,且1)(,0)(,1)(≠>=A P A P B A P ,则=)(A B P () A.1 B.0 C.0.5 D.0.2 4.设A,B 都是事件,且2 1 )(= A P ,A, B 互不相容,则=)(B A P () B.41 C.0 D. 5 1 5.设A,B 都是事件,且2 1 )(= A P , A, B 互不相容,则=)(B A P () B. 41 C.0 D. 5 1 B 。若A,B 互不相容,则它们相互独立 C .若A,B 相互独立,则它们互不相容 D .若6.0)()(==B P A P ,则它们互不相容 7.已知随机变量X ~)(λπ,且}3{}2{===X P X P ,则)(),(X D X E 的值分别为: A.3,3 B.9,9 C.3,9 D.9,3 8.总体X ~),(2 σμN ,μ未知,4321,,,X X X X 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下面估计量中的哪一个是μ的无偏估计量:、

A.)(31 )(21T 43211X X X X +++= C.)432(5 1 T 43213X X X X +++= A.)(4 1 T 43214X X X X +-+= 9.总体X ~),(2 σμN ,μ未知,54321,,,,X X X X X 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下列μ的无偏估计量哪一个是较为有效的估计量: A.54321141)(81)(41T X X X X X ++++= B.)(61 )(41T 543212X X X X X ++++= D.)2(6 1 T 543214X X X X X ++++= 10.总体X ~),(2 σμN ,μ未知,54321,,,,X X X X X 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记 ∑==n i i X n X 1 1, 21 21 )(11X X n S n i i --=∑=, 2 1 22 )(1X X n S n i i -=∑=, 21 23 )(1μ-=∑=n i i X n S ,21 24)(1μ-= ∑=n i i X n S ,则服从自由度为1-n 的t 分布的 1X t 2 --=n S μ C.n S 3X t μ-= D .n S 4 X t μ -= 11.如果存在常数)0(,≠a b a ,使1}{=+=b aX Y p ,且+∞<<)(0X D ,则Y X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详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2) §2.样本空间、随机事件..................................... 2.. §4 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3.. §5.条件概率.............................................................. 4.. . §6.独立性.............................................................. 4.. .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5) §1随机变量.............................................................. 5.. . §2 离散性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 5..§3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6..§4 连续性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 6..§5 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7..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 (7) §1 二维随机变量............................................ 7...§2边缘分布................................................ 8...§3条件分布................................................ 8...§4 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9..§5 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9..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0)

教育科学出版社

安全教育:上学路上保安全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与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得资料;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学习与 人交往,尝试记录信息,并在体验活动中把信息转化为行动与经验;能够针对上学路上得问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题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 教育科学出版社 3、知识目标:了解上学路上得安全隐患,识记常见得交通标志与安全警示标志,了解 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与自己有关得交通规则;学会基本得防范技能。 教学过程

主题一一路安全伴我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树立珍爱生命得情感。 2、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常见得交通标志与安全警示标志,了解它们得意义与作用,知道上学途中应该遵守得交通规则,了解基本得安全常识。 3、针对上学路上得安全隐患,制订防治措施,学会如何面对潜在得安全隐患,掌握相应得自护与防范技能。 4、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得意愿,能运用合适得方式呈现研究成果。 重点:通过活动,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树立珍爱生命得情感,知道上学途中应该遵守得交通规则,了解基本得安全常识。 难点:针对上学路上得安全隐患,制订防治措施,学会如何面对潜在得安全隐患,掌握相应得自护与防范技能;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得意愿,能运用合适得方式呈现研究成果。 活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确定活动主题 教师引导:通过同学们得调查研究,我们了解了在我们上学与放学途中经常会遇到得一些安全隐患,它时刻威胁着同学们得安全。我们也通过不同得途径了解到一些发生在上学、放学路上得安全事故,一桩桩血淋淋得事实让我们触目惊心。同学们也许会发现,这些大多就是因为我们得不小心、不注意、不重视造成得。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或减少这些悲剧得发生呢? 通过教师得启发,学生们纷纷表示要遵守交通规则,远离危险区域,学会自我保护,于就是生成了“一路安全伴我行”得活动主题。 (二)制订活动方案 教师启发:要做得快快乐乐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我们先要了解相关得安全常识。如:认识常见得交通标志与安全警示标志,知道它们代表得意思,掌握基本得交通规则,并能按要求规范自己得行为,学会自我防护得本领。同学们准备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这些知识与经验呢? 学生经过思考,确定通过观察、上网收集、请教老师与家长、访问民警叔叔等方式去获取信息。 教师针对访问活动进行技术指导,提示学生注意访谈礼仪,事先拟好访谈提纲,并传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题库及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在下列数组中,( )中的数组可以作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A) 51,41,31,21 (B) 81,81,41,21 (C) 2 1,21,21,21- (D) 16 1, 8 1, 4 1, 2 1 2. 下列数组中,( )中的数组可以作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A) 4 1414121 (B) 161814121 (C) 16 3 16 14 12 1 (D) 8 18 34 12 1- 3. 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 ???<<=, ,0, 10,2)(其他x x x f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X P (≥1)1=- (B) 21)21(==X P (C) 2 1)21(= < X P (D) 2 1)21(= > X P 4. 若 )(x f 与)(x F 分别为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则等式( )成 立. (A) X a P <(≤?∞ +∞-=x x F b d )() (B) X a P <(≤? = b a x x F b d )() (C) X a P <(≤? = b a x x f b d )() (D) X a P <(≤? ∞+∞ -= x x f b d )() 5. 设 )(x f 和)(x F 分别是随机变量X 的分布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则对任意b a <,有 X a P <(≤=)b ( ). (A) ? b a x x F d )( (B) ? b a x x f d )( (C) ) ()(a f b f - (D) )()(b F a F - 6. 下列函数中能够作为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的是( ).

(完整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由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它是研究随机现象并找出其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科学体系。从学科性质讲,它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为建筑专业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二)先修后续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这些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后续课程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地基与基础》等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模型建立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极力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释概率论的基本理论和数理统计思想方法;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以强调数理统计理论的应用价值。总之,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力求在实际应用方面做些有益的探索,也为其它学科的

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几乎遍及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以及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中。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熟悉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推断的各种基本方法,并能用所掌握的方法具体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能力目标 力求在简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内容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其它学科的学习中能灵活、自如地应用这些理论。 (二)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概率论中的相关概念和公式定理; 2.学会应用概率论的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概率计算; 3.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分析、不断创新的精神; 2.培养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较强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3.培养具有认真、细致严谨的职业能力。 四、课程内容 根据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随机事件、随机变量、随机向量、数字特征、极限定理。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4-1。 表4-1 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450006 课程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必修) 学时学分:理论48学时/3学分 适用专业:计算机、自动化、经管各专业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续课程: 执笔人: 审核人: 制(修)订时间:2015.9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客观规律性的数学学科,是高等学校理、工、管理类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事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致力于讲清楚基本的概率统计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概率、统计计算方法。注意培养基本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讲授中运用实例来说明本课程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每节课布置适量的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概率统计思想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各教学环节要求 (一)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1、教学目的 理解随机现象、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概率等概念,掌握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掌握古典概犁及其计算、条件概率的计算、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的应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 概率、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的概念; ② 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2)教学难点 ① 古典概型的有关计算;② 全概率公式的应用; ③ 贝叶斯公式的应用。 3、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多媒体演示、课下辅导等为辅的教学方法。加强互动教学,学生对课程的某一学术问题通过检索资料、实际调查来提高自学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4、教学要求 (1)理解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2)理解频率和概率定义;熟练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 (3)理解等可能概型的定义性质;,会计算等可能概型的概率 (4)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熟练掌握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5)理解事件独立性概念,掌握应用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教学目的 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的概念及性质,会利用性质确定分布律和概率密度;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会利用此概念和性质确定分布函数,会利用概率分布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掌握正态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会求简单的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 ②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律的求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1) 一 、 判断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3分。正确打“√”,错误打“×”) ⑴ 对任意事件A 和B ,必有P(AB)=P(A)P(B) ( ) ⑵ 设A 、B 是Ω中的随机事件,则(A ∪B )-B=A ( ) ⑶ 若X 服从参数为λ的普哇松分布,则EX=DX ( ) ⑷ 假设检验基本思想的依据是小概率事件原理 ( ) ⑸ 样本方差2n S = n 121 )(X X n i i -∑=是母体方差DX 的无偏估计 ( ) 二 、(20分)设A 、B 、C 是Ω中的随机事件,将下列事件用A 、B 、C 表示出来 (1)仅A 发生,B 、C 都不发生; (2),,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发生; (3),,A B C 中不多于两个发生; (4),,A B C 中恰有两个发生; (5),,A B C 中至多有一个发生。 三、(15分) 把长为a 的棒任意折成三段,求它们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 四、(10分) 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2101 31111115651530 X P -- 求2 Y X =的分布列. 五、(10分)设随机变量X 具有密度函数|| 1()2 x f x e -= ,∞< x <∞, 求X 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六、(15分)某保险公司多年的资料表明,在索赔户中,被盗索赔户占20%,以X 表示在随机抽查100个索赔户中因被盗而向保险公司索赔的户数,求(1430)P X ≤≤. x 0 0.5 1 1.5 2 2.5 3 Ф(x) 0.500 0.691 0.841 0.933 0.977 0.994 0.999 七、(15分)设12,,,n X X X 是来自几何分布 1 ()(1) ,1,2,,01k P X k p p k p -==-=<< , 的样本,试求未知参数p 的极大似然估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活动主题一:诚实不需要理由 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的含义; 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 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 4、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并适时赞扬学生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 1、看教材第2页的两组情景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 2、学生谈感受。、 1)学生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学生就故事和父亲的对话展开讨论。 2)学生思考: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为什么?学生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3、书写建议和想法,排练小品。 1)在现实中,常常还存在说谎话和说真话之间的矛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儿子,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处理? 3)写建议:与同学讨论想法或书写自己的建议。 4)排练小品: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同学,根据自己日记内容续演男孩回家后与爸爸的对话。

4、出示教材中“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 三、辩论理解 1、任何时候都应该说真话,不撒谎。 2、有的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活动主题二:拍手拉钩不要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是守信的表现;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为自己不守时或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时,会有羞耻感,并努力做到。 3、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尽力做到,这样,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学生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这个歌谣。 2、你们说过这样的话吗?当时指的是一件什么事?你做到了没有? 3、学生发言。 二、听故事,学榜样。 1、听故事《宋濂抄书》。 2、提问:宋濂诚信的美德对他有什么帮助? 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三、讲故事 1、在你身边,有没有像宋濂这样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人?请你介绍介绍。 2、介绍形式:1)小组内先交流,代表发言。2)根据故事情节表演。 四、看小品,解难题、 1、看小品。

考研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题库-题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1. 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 (1)记录一个小班一次数学考试的平均分数(以百分制记分) (2)生产产品直到得到10件正品,记录生产产品的总件数。 (3)对某工厂出厂的产品进行检查,合格的盖上“正品”,不合格的盖上“次品”,如连续查出二个次品就停止检查,或检查4个产品就停止检查,记录检查的结果。 2. 设A ,B ,C 为三事件,用A ,B ,C 的运算关系表示下列事件。 (1)A 发生,B 与C 不发生 (2)A ,B 都发生,而C 不发生 (3)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4)A ,B ,C 都发生 (5)A ,B ,C 都不发生 (6)A ,B ,C 中不多于一个发生 (7)A ,B ,C 中不多于二个发生 (8)A ,B ,C 中至少有二个发生。 3. 设A ,B 是两事件且P (A )=0.6,P (B )=0.7. 问(1)在什么条件下P (AB )取到最大值,最 大值是多少?(2)在什么条件下P (AB )取到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4. 设A ,B ,C 是三事件,且0)()(,4/1)()()(=====BC P AB P C P B P A P ,8 1 )(= AC P . 求A ,B ,C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5. 在电话号码薄中任取一个电话号码,求后面四个数全不相同的概率。(设后面4个数 中的每一个数都是等可能性地取自0,1,2……9)

6. 在房间里有10人。分别佩代着从1号到10号的纪念章,任意选3人记录其纪念章的 号码。 (1)求最小的号码为5的概率。 (2)求最大的号码为5的概率。 7. 某油漆公司发出17桶油漆,其中白漆10桶、黑漆4桶,红漆3桶。在搬运中所标笺 脱落,交货人随意将这些标笺重新贴,问一个定货4桶白漆,3桶黑漆和2桶红漆顾客,按所定的颜色如数得到定货的概率是多少? 8. 在1500个产品中有400个次品,1100个正品,任意取200个。 (1)求恰有90个次品的概率。 (2)至少有2个次品的概率。 9. 从5双不同鞋子中任取4只,4只鞋子中至少有2只配成一双的概率是多少? 10. 将三个球随机地放入4个杯子中去,问杯子中球的最大个数分别是1,2,3,的概 率各为多少? 11. 已知)|(,5.0)(,4.0)(,3.0)(B A B P B A P B P A P ?===求。 12. )(,2 1 )|(,31)|(,41)(B A P B A P A B P A P ?=== 求。 13. 设有甲、乙二袋,甲袋中装有n 只白球m 只红球,乙袋中装有N 只白球M 只红球, 今从甲袋中任取一球放入乙袋中,再从乙袋中任取一球,问取到(即从乙袋中取到)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2) 第一只盒子装有5只红球,4只白球;第二只盒子装有4只红球,5只白球。先从第一盒子中任取2只球放入第二盒中去,然后从第二盒子中任取一只球,求取到白球的概率。 14. 已知男人中有5%是色盲患者,女人中有0.25%是色盲患者。今从男女人数相等的人 群中随机地挑选一人,恰好是色盲患者,问此人是男性的概率是多少? 15. 一学生接连参加同一课程的两次考试。第一次及格的概率为P ,若第一次及格则第 二次及格的概率也为P ;若第一次不及格则第二次及格的概率为2/P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地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学习报告 学院 学号: 姓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报告 通过短短一学期的学习,虽然学习、研究地并不深入,但该课程的每一处内容都有不同的奇妙吸引着我,让我对它在生活中饰演的角色充满遐想;它将我带入了一个由随机变量为桥梁,通过表面偶然性找出其内在规律性,从而与其它的数学分支建立联系的世界,让我对这种进行大量的随机重复实验,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统计规律性的过程产生了极大地兴趣。我很喜欢这门课程,但也不得不说课后在它上面花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学得还不深入,但它真的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一定会找时间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它。 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学科。 概率论是基于给出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并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它们,然后研究其基本规律,透过表面的偶然性,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建立随机现象与数学其他分支的桥梁,使得人们可以利用已成熟的数学工具和方法来研究随机现象,进而也为其他数学分支和其他新兴学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数理统计是以概率论为基础,基于有效的观测、收集、整理、分析带有随机性的数据来研究随机现象,进而对所观察的问题作出推断和预测,直至为采取一定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及其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有其独特的思想方法,它不是寻求出现每一现象的一切物理因素,不能用研究确定性现象的方法研究随机现象,而是承认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存在一些人们不能认识或者根本不知道的

随机因素作用下,发生随机现象。这样,人们既可以通过试验来观察随机现象,揭示其规律性,作出决策,也可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找出随机现象的规律,作出决策。 至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中,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已成为处理信息、制定决策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它们不仅是许多新兴学科,如信息论、控制论、排队论、可靠性论以及人工智能的数学理论基础,而且与其他领域的新兴学科的相互交叉而产生了许多新的分支和边缘学科,如生物统计、统计物理、数理金融、神经网络统计分析、统计计算等。 概率论应用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数字特征及特征函数为数学工具对随机现象进行描述、分析与研究,其前提条件是假设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而数理统计中作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是完全未知的,或者分布类型已知,但其中的某些参数或某些数字特征是未知的。概率论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从假设、命题、已知的随机现象的事实出发,按一定的逻辑推理得到结论,在方法上是演绎式的。而统计学的方法是归纳式的,从所研究地对象的全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试验或观测,以获得试验数据,依据试验数据所获取的信息,对整体进行推断,是归纳而得到结论的。因此掌握它特有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论是老师提出的一些希望我们课后讨论的问题还是自己在做作业看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引发了我的一些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本_百度文库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一节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一、随机变量 随机试验的结果是事件,就“事件”这一概念而言,它是定性的。要定量地研究随机现象,事件的数量化是一个基本前提。很自然的想法是,既然试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是知道的,我们就可以对每一个结果赋予一个相应的值,在结果(本事件)数值之间建立起一定的对应关系,从而对一个随机试验进行定量的描述。 例2-1 将一枚硬币掷一次,观察出现正面H、反面T的情况。这一试验有两个结果:“出现H”或“出现T”。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每一个结果用一个实数来代表。比如,用数“1”代表“出现H”,用数“0”代表“出现T”。这样,当我们讨论试验结果时,就可以简单地说成结果是1或0。建立这种数量化的关系,实际上就相当于引入一个变量X,对于试验的两个结果,将X的值分别规定为1或0。如果与样本空间 { } {H,T}联系起来,那么,对于样本空间的不同元素,变量X可以取不同的值。因此,X是定义在样本空间上的函数,具体地说是 1,当 H X X( ) 0,当 T 由于试验结果的出现是随机的,因而X(ω)的取值也是随机的,为此我们称 X( )X(ω)为随机变量。 例2-2 在一批灯泡中任意取一只,测试它的寿命。这一试验的结果(寿命)本身就是用数值描述的。我们以X记灯泡的寿命,它的取值由试验的结果所确定,随着试验结果的不同而取不同的值,X是定义在样本空间 {t|t 0}上的函数 X X(t) t,t 因此X也是一个随机变量。一般地有 定义2-1 设 为一个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如果对于 中的每一个元素 ,都有一个实数X( )与之相对应,则称X为随机变量。 一旦定义了随机变量X后,就可以用它来描述事件。通常,对于任意实数集合L,X在 L上的取值,记为{X L},它表示事件{ |X( ) L},即 。 {X L} { |X( ) L} 例2-3 将一枚硬币掷三次,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设X为“正面出现”的次数,则X是一个随机变量。显然,X的取值为0,1,2,3。X的取值与样本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1所示。 表2-1 表2-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卷及答案(1)

模拟试题一 一、 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 1、已知P(A) = , P(B) = , P(B|A ) = , 则P(A|B ) = P( A ∪B) = 2、设事件A 与B 独立,A 与B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1 9 ,A 发生且B 不发生的概率与B 发生且A 不发生的概率相等,则A 发生的概率为: ; 3、一间宿舍内住有6个同学,求他们之中恰好有4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份的概率: ;没有任何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份的概率 ; 4、已知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0 ()1/4, 020,2 x Ae x x x x ??为未知参数,12,, ,n X X X 为其样本,1 1n i i X X n ==∑为样本均值, 则θ的矩估计量为: 。 9、设样本129,, ,X X X 来自正态总体(,1.44)N a ,计算得样本观察值10x =,求参数a 的置 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 二、 计算题(35分) 1、 (12分)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 1, 02()2 0, x x x ??≤≤?=???其它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复习笔记-改进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2、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与反馈的形式,使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人类教育文明的一大进步) 4、非制度化教育: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 5、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6、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有美国孟禄。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7、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关。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教育现象。 答: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有三个规定性 ⑴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物; ⑵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 ⑶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 4、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2)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 (3)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4)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他们的制约, 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他们; (6)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不断的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