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的临床应用

人降钙素(Calcitonin,Ct)是由32个氨基酸构成的肽激素,主要是由甲状腺的滤泡旁C细胞分泌。它是在肝脏和肾脏中代谢,受到血清钙水平调节。生理性Ct对钙、磷代谢有影响。正常基础血清降钙素值应<10 pg/ml(或依据试剂说明书参考值)。

一、降钙素测定的临床应用:

1、主要用作肿瘤标志物,诊断甲状腺髓样癌(MTC)及进行MTC术后随访监测;在疑似MTC患者以及MTC的随访和管理中,降钙素测量得到广泛建议和实践。《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建议,血清Ct>100 pg/ ml 提示MTC。

2、一些专家指出,他们对大部分或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降钙素筛查。ETA建议对所有具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进行降钙素筛查,而ATA并未表示支持或反对。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Ct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MTC,也可用于阴性排除MTC。虽MTC发病率低阳性值少,但阴性预测值高。

3、MTC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和6个月测定降钙素和CEA,如果基础及激发后降钙素水平均测不出,才能排除存在残留组织或复发的可能性。

4、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II型(IIa及IIb型)90%以上合并MTC,而且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故主张对所有嗜铬细胞瘤患者常规监测血清降钙素,以排除MTC和MENII的可能性。

二、降钙素临床适应症

1、甲状腺髓样癌诊断

CT可有效鉴别诊断MTC

MTC初诊和复发患者CT浓度与健康对照组、甲状腺良性结节、其他甲状腺疾病具有明显的差异。

CT可增加MTC诊断的敏感度

a.细针穿刺活检- 降钙素检测甲状腺髓样癌的灵敏度比细胞学分析更高,尤其是大部分的甲状腺髓样癌。(见右图)

b.为了避免假阴性甲状腺髓样癌,所有疑似甲状腺髓样癌的患者都须进行细针穿刺活检- 降钙素测量。

c.这种方法需要测量所有接受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

2、甲状腺髓样癌随访

甲状腺髓样癌筛查

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血清降钙素测定:如以下可能导致Ct中度升高的情况已经被排除(肾功能衰竭,罕见的产CT的异位非甲状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高胃泌素血症,桥本氏甲状腺炎(争议),异嗜性抗体干扰),几乎血清Ct值都升高即为甲状腺髓样癌。数个欧洲随机甲状腺结节前瞻性研究已经证明:常规血清Ct的测量可以从未被怀疑髓样癌的200-300甲状腺结节中发现

1例髓样癌,具有比FNAC更好的灵敏度,而且常规Ct筛查可以改善预后。因此,血清Ct检测被推荐用于甲状腺结节的初始诊断评估。

在甲状腺结节人群中,基础CT值检测能准确检

出MTC ,比超声+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更为准

确。

CT检出的MTC早期浓度比组织学检出的

MTC早期CT浓度更高;

CT检测比组织学更敏感、更早期检出MTC

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筛查Ct——早期诊断散发性MTC切实可行。

超声诊断无鉴别MTC诊断能力,只能依靠Ct。

Ct是决定术前临床分期的关键性因素。

Ct是甲状腺手术方法的重要参考因素。

术前未将Ct列为筛查,术后病理确诊MTC,>50%病人需要再次手术,同时失去基础Ct值,许多病人也没有根据Ct做再手术评估。

手术前将Ct列为筛查,约90%的病人能确诊,2次手术机会少,治疗方案比较完善,预后应该比较好。

三、MTC以外疾病所引起的降钙素水平增高

神经内分泌肿瘤: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和肠道类癌及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

良性C细胞增生(HCC):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桥本甲状腺炎或Graves病)及分化型甲状腺癌;

其它疾病:肾病(严重肾功能不全)、高胃酸血症、高钙血症、急性肺炎、局部或全身性脓毒血症等。

附:参考文献

1.ROSSELLA ELISEI, VALERIA BOTTICI,etl, Impact of Routine Measurement of Serum Calcitonin onthe Diagnosis and Outcome of Medullary ThyroidCancer: Experience in 10,864 Patients with NodularThyroid Disorders,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89(1):163–168

2.Karin Frank-Raue, Andreas Machens,etl.Prevalence and Clinical Spectrum of Nonsecretory MedullaryThyroid Carcinoma in a Series of 839 Patientswith Sporadic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Thyroid Volume 23, Number 3, 2013

3.FurioPacini, Martin Schlumberger,etl.European consensu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of the follicular epithelium.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2006) 154 787–803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7-03-13T11:01:15.3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作者:李芬 [导读]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定量测定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PCT检测,并比较其在细菌与病毒感染中的差异。结果:80例患者中,血清 PCT0.5ng/ml时,以细菌感染及个别病毒感染为多见,应根据临床情况选用抗生素;当血清PCT>10ng/ml时,患者常常存在严重细菌感染、败血症等,必须选用相对高级且敏感的抗菌药物,大多还需联合用药。每日监测PCT作为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可使抗生素治疗的疗程缩短,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使耐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3]。因此,血清PCT可作为鉴别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该检测操作简单、结果快速,可为临床医师及时作出是否为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提供有力证据,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同时,根PCT水平的变化趋势,用于重症感染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观察指标,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快速、简便、结果可靠,PCT检测可有效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准确率,含量变化可以有效地提示感染情况,对临床医师诊断及用药治疗提供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姜源.降钙素原早期评估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的应用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5):333-335. [2]朱文秀,王福刚,贾雪芝等.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8):2421-2422. [3]黄伟平,胡北.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及疗效评估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2,33(14):2083-2084.

降钙素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的临床应用 人降钙素(Calcitonin,Ct)是由32个氨基酸构成的肽激素,主要是由甲状腺的滤泡旁C细胞分泌。它是在肝脏和肾脏中代谢,受到血清钙水平调节。生理性Ct对钙、磷代谢有影响。正常基础血清降钙素值应<10 pg/ml(或依据试剂说明书参考值)。 一、降钙素测定的临床应用: 1、主要用作肿瘤标志物,诊断甲状腺髓样癌(MTC)及进行MTC术后随访监测;在疑似MTC患者以及MTC的随访和管理中,降钙素测量得到广泛建议和实践。《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建议,血清Ct>100 pg/ ml 提示MTC。 2、一些专家指出,他们对大部分或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降钙素筛查。ETA建议对所有具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进行降钙素筛查,而ATA并未表示支持或反对。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Ct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MTC,也可用于阴性排除MTC。虽MTC发病率低阳性值少,但阴性预测值高。 3、MTC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和6个月测定降钙素和CEA,如果基础及激发后降钙素水平均测不出,才能排除存在残留组织或复发的可能性。 4、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II型(IIa及IIb型)90%以上合并MTC,而且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故主张对所有嗜铬细胞瘤患者常规监测血清降钙素,以排除MTC和MENII的可能性。 二、降钙素临床适应症 1、甲状腺髓样癌诊断 CT可有效鉴别诊断MTC MTC初诊和复发患者CT浓度与健康对照组、甲状腺良性结节、其他甲状腺疾病具有明显的差异。

CT可增加MTC诊断的敏感度 a.细针穿刺活检- 降钙素检测甲状腺髓样癌的灵敏度比细胞学分析更高,尤其是大部分的甲状腺髓样癌。(见右图) b.为了避免假阴性甲状腺髓样癌,所有疑似甲状腺髓样癌的患者都须进行细针穿刺活检- 降钙素测量。 c.这种方法需要测量所有接受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 2、甲状腺髓样癌随访

降钙素原(PCT)检测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CT)检测及临床意义 一、概述: 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 KD的糖蛋白。PCT的半衰期为25-30小时,在体外稳定性很好。健康人血浆PCT含量极低. PCT选择性地对系统性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寄生虫感染有反应,而对无菌性炎症和病毒感染无反应或仅有轻度反应。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全身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时,PCT水平异常增高,增高的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等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PCT水平的监测,对于严重威胁生命的感染性疾病过程和跟踪治疗方案是很有用的,PCT浓度的升高标志着炎症反应正在进行中,使用足够的抗生素、炎症灶清除术治疗等,PCT值下降,证明治疗方案正确,预后良好,反之改变治疗方案。 PCT为所有不知病因的炎症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与支持,如细菌性与毒素性的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鉴别;胆源性与毒素性胰腺炎的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微生物诱导的发热与非细菌性发热的鉴别,特别是发热待查(FOU)的诊断,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失调与免疫抑制条件下的急性细菌感染的鉴别,发热的病因的鉴别,如在肿瘤患者中被肿瘤溶解物或化疗诱导与细菌、真菌或其他感染病因区别,早期诊断新生儿和婴儿全身性细菌感染与败血症引起的急性发热;术后常规,包括术后感染预警及用药监测,术后切除感染灶(如腹膜炎、软组织感染)后的治疗指导,监测腹膜炎、吻合口漏和无典型腹部症状的疾病过程;器官移植后的监测,移植前排除急性细菌或其他感染,鉴别急性器官排斥、急性病毒、细菌与真菌感染;长期在ICU的患者及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监测,监测疾病过程及指导治疗;监测高危患者,早期获得有关并发症和内环境衰退的信息。 许多临床研究证明,PCT在不同医学领域对诊断和指导治疗有很高的价值,与目前所应用的诊断指标相比,PCT 在鉴别诊断和控制感染及严重炎症方面提供了额外的信息。随着临床实践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PCT作为一个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指标将成为共识,并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PCT分子生物学结构:PCT来自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11P15,4)单拷贝基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为同一基因)。该基因由2800个碱基对组成,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基因全长约7.6Kb。转录后经特定剪辑产生PCTmRNA,再翻译成降钙素原前体(Pre-PCT),在高尔基复合体及分泌囊中,经一系列水解酶作用最终形成PCT氨基酸多肽(aminoPCT),降钙素(CT)及羧基端21个氨基多肽(CT:CCP-1)。 三、血清 PCT来源及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正常条件下人血清PCT含量极低,约2.5pg/ml(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而成熟CT含量约6.3 pg/ml。髓质甲状腺肿瘤或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血清PCT及其组分均增高,组分相对含量也发生变化。在一些非甲状腺损伤如慢性肾衰、吸入性烧伤、急性细菌感染、中风、败血症等患者血清PCT及其组分也均增高,有些甚至成倍的上升,而CT略微升高,说明除甲状腺髓质细胞分泌贮存PCT外,仍有其他细胞具有这些功能。 血清PCT升高的可能的生物学机制:靶细胞(PBMCs等)在LPS各种败血症相关因子作用下应急分泌PCT,这种应急分泌超过细胞后转录过程(由Pro-CT分解为aminoPCT、CT、CT:CCP-1)或后转换过程缺少必需的水解酶,从而导致实验所观察到的PCT成倍增长,而CT水平不变或稍增高。四、检测方法及正常参考值范围目前除了费时不易自动化的凝胶层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PCT较特异与敏感的分析方法有: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双抗夹心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双抗夹心法运用双单克隆抗体,其一作为捕获抗体直接结合PCT96-106氨基酸残基即未成熟CT:CCP-1部分,另一作为示踪抗体直接结合PCT70-76氨基酸残基,即未成熟CT分子,人工合成的PCT作为标准。该方法比较特异无交叉反应,其检测最低为10pg·ml-1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 10-60pg·ml-1。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7℅和8℅。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可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对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2月28日896例做降钙素原(PCT)的标本进行分析。PCT>0.25ng/m L的患者163例,临床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后,观察PCT水平下降程度,结合临床,观察疗效。结果 PCT>0.25ng/m L的163例病例,临床全部使用抗生素治疗,其中PCT水平下降的有160例(98.16%),不下降的有3例(1.84%),无效的3例更换抗生素,治疗后,PCT水平下降。结论 PCT与感染的程度密切相关,当PCT>0.25ng/m L的患者,临床及时的给予抗生素治疗,感染可以明显的得到控制。说明PCT的检测可以有效的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及脓毒血症的发生. 关键词:降钙素原(PCT);抗生素;指导临床;脓毒血症 引言 降钙素原(PCT)是血清降钙素(CT)的前肽物质。是由 116 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质,无激素活性。健康人血液中的 PCT 浓度很低(<0.05ng/mL)。在炎症反应,尤其是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时,PCT 可生成并释放入血液循环[1]。此时,血液中的 PCT 水平会明显升高。故 PCT是细菌感染的一个预警指标。现对我院 896 例标本进行分析。其中 PCT>0.25ng/mL 有163 例。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临床静脉抽血 163例患者静脉血标本。 1.2试剂。威海纽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 1.3仪器。NPY007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 1.4方法。各标本均为患者静脉血,待分离胶采血管内血液凝固后,马上进行离心,离心转速为3500转/分钟,离心10 分钟。离心好的血清上机测定[2]。PCT 结果判断:PCT检测结果分别定为小于 0.5ng/mL、0.5~ 2.0ng/mL、 2.0~10.0ng/mL、≥ 10.0ng/mL,4 个等级。据文献报道,以 PCT>0.5ng/mL为阳性。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 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PCT是1993年被发现的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肽原,是相对分子量为 1.3×104的糖蛋白。由116个氨基酸组成,是降钙素的前体肽,人们发现在细菌或真菌感染时它选择性诱导升高,对于细菌性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生理状态下,PCT 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在细胞内通过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裂解成降钙素,PCT在循环血中浓度极低,几乎检测不到。在病理状态下,PCT可来源于肝、肺等多个器官组织,外周血单核细胞在脂多糖和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也可以表达生成 PCT。近几年来国内外已将 PCT 检测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认为它是一项具有潜在诊断价值、敏感的全新诊断指标。在研究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发现,细菌性感染时 PCT 浓度升高,在病毒感染和非细菌性炎性疾病时保持低水平,这种变化迅速而且稳定,是 PCT 有别于其他指标的特征之一,是区别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最灵敏的指标,可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PCT 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人体受到菌体释放的内毒素和炎性细胞因子诱导而产生 PCT,所以细菌感染时 PCT 升高,而病毒不能

降钙素原急诊项目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calcitonin,CT)的前体,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13000。PCT的半衰期为25-30h,在体内外稳定性很好。最近发现,血清PCT的升高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在全身严重感染早期PCT即可升高;经抗生素有效治疗后,患者血中PCT会下降;而病毒感染抑或局部细菌感染,但患者无全身表现时PCT仅轻度升高。同时,诸多学者研究发现,在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时,PCT亦会异常增高,且增高程度与感染严重度及预后相关。 基于此,PCT已被用作感染性及其他疾病诊断的重要监测指标,具体应用如下。 1、全身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监测。 2、新生儿脓毒症诊断。在新生儿出生后0-48h内,PCT对脓毒症诊断敏感性 92.6%、特异性为97.5%。3-30天内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100%。 3、寄生虫感染。PCT对疟疾辅助诊断的敏感性为52%,特异性为86%,阳性预 测值为74%,阴性预测值为71%。 4、大手术和严重创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的监测。(患者术后PCT含量明显增 加,且第三天是高峰期。术后48小时PCT>1.5ng/ml作为评价感染的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0.93,0.80)。 5、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监测。通常以1ug/l为自身免疫性 疾病患者并发细菌感染辅助诊断的分界值。 6、细菌与病毒脑膜炎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血浆平均PCT为54.5ug/l,最 低值为4.8ug/l;病毒性脑膜炎患者PCT平均为0.32ug/l,最高值为1.7ug/l。 7、胰腺炎鉴别诊断。以1.8ug/l为分界值,PCT对于感染坏死性胰腺炎诊断的敏 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4%、91%、92%。 8、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与感染并发症的鉴别诊断。

降钙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发表者:吴耀禄(访问人次:3520) 血清降钙素(CT)临床意义 降钙素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它与甲状旁腺素(PTH)有相互拮抗作用。当血钙增高时抑制甲状旁腺素分泌,降钙素受剌激而升高,钙移向骨质使血钙降低;当血钙降低时甲状旁腺分泌亢进,并抑制降钙素释放,钙自骨移向血液,使血钙升高。降钙素还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尿排磷增加,血液中磷减少。近年发现一些恶性肿瘤可使血中降钙素增加,可能为一有价值的标志。是甲状腺髓样癌(MTC)较敏感且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在MTC几乎都呈阳性表达且水平升高,而且表达程度与MTC分化程度和侵袭生长能力有关。在未经刺激的情况下,血清降钙素>100 pg/ml,则提示可能存在MTC。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断MTC, 参考值: 男性:0~14ng/L(0~14pg/ml) 女性:0~28ng/L(0~28pg/ml) 临床意义: 1、升高见于:孕妇、儿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胃泌素过多、肾衰、慢性炎症、泌尿系感染、急性肺损伤、髓状甲状腺癌、甲状腺降钙素分泌细胞癌、白血病、骨髓外骨髓增殖症、肺癌、食管癌、乳腺癌。 2、降低见于:甲状腺先天发育不全、甲状腺全切病人、妇女停经以后、低血钙、老年性骨质疏松等。 CT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如甲状腺癌或肺癌手术后,血清CT仍持续升高,说明有残余的肿瘤组织形成,预后较差。血CT增高可见于多种恶性肿瘤和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降钙素可作为甲状腺髓样癌早期诊断的指标,亦可作为甲状腺髓样癌治疗效果的指标,当治疗有效时CT明显下降,故可作治疗效果估计。CT升高亦见于肺小细胞癌(燕麦细胞癌)和肿瘤骨转移时血清降钙素水平可有明显升高,还可作为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活动性指标。乳腺癌也有降钙素升高,尤其在骨转移时。CT升高可能是由于内分泌紊乱所致。 白血病、肝硬化、血液透析等亦可有CT升高。 孕妇和儿童因骨骼生长,血清降钙素水平增高,妇女停经以后血清降钙素水平下降。 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血清降钙素(Calcitonin,CT)是最先从甲状腺肿瘤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多肽激素,因此成为该肿瘤血清学标志物。PCT,CT的前体物,116个氨基酸糖蛋白,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20-24小时,稳定性好;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低,在除甲状腺创伤或肿瘤外,系统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败血症、急慢性肺炎、急性胰腺炎、活动性肝炎、创伤等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尤其对SIRS/败血症,PCT(与WBC、IL-6、TNF-2、CRP、可溶性选择素等比较)

降钙素原(PCT)的检测

降钙素原(PCT)的检测时间:2010-06-04 13:45来源: 作者: 点击:195次字体大小: [ 大中小 大中小 核心提示:PCT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细菌内毒素在诱导过程中担任了至关重要的作用。lt;BRg PCT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细菌内毒素在诱导过程中担任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影响PCT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的程度和免疫反应的状况。另外,PCT只是在少数患者的大型外科术后1~4d可以测到。 PCT水平的升高出现在严重休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MODS),即使没有细菌感染或细菌性病灶。但是,在这些病例中PCT水平通常低于那些有细菌性病灶的患者。从肠道释放细胞因子或细菌移位可能引起诱导。 19.5.1指征 PCT是诊断和监测细菌炎性疾病感染的一个参数。 PCT的测定可以预示为: 作为一个急性的参数来鉴别诊断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和炎症。 监测有感染危险的患者(如外科术后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期,多处创伤后)以及需要重症监护患者,用来探测细菌感染的全身影响或检测脓毒性并发症。 评价严重炎症性疾病临床进程及预后,如腹膜炎、脓毒症、SIRS和MODS。 19.5-1血清PCT在各种疾病中的类型 PCT升高PCT降低或稍微升高 细菌性感染伴随系统性炎症反应,例如:腹膜炎、软组织感染病毒感染,例如:乙肝,HIV,CMV 脓毒症,MODS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 全身性真菌感染过敏反应(类型I~IV)寄生虫感染(痢疾)局部局限性细菌感染、溃疡、浅表微生物移植发展 细菌引起的ARDS 中毒引起的ARDS 胆管引起的胰腺炎中毒性胰腺炎 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新生儿脓毒症局部微生物移植发展 外科大手术后的一些病例小或中等规模外科手术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19.5.2检测方法 免疫发光测定法

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PCT)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是降钙素(calcitonin,CT)的前体肽。降钙素可被酶裂解为许多小的片断,最终形成氨基降钙素原、成熟的降钙素和钙抑肽。降钙素原可以以游离形式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清PCT水平很低,大多低于O.lng/ml;新生儿出生2天内PCT生理性增高,最高可达21ng/ml;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血浆PCT值可达1.5ng/ml。 正常情况下,CALC-I基因在甲状旁腺中的转录处于抑制状态。微生物感染可诱发CALC-I基因表达的普遍增加。并且从所有的实体组织和全身各种类型的细胞中(比如肝、肾、脂肪细胞和肌细胞等)不断的释放出PCT。在败血症时CT-mRNA的转录表达普遍升高,超过许多经典炎症细胞因子,如TNF,IL-6的mRNA的表达。然而由于实体细胞缺少分泌颗粒,所合成的PCT未被酶加工成CT就直接释放入血使血清中PCT水平迅速升高。这种升高与感染的严重性和死亡率相关。与此同时血清中降钙素水平正常或仅轻度升高。这是由于在经典的神经内分泌过程中,CT-mRNA的表达被甲状腺C细胞负反馈抑制,并且由于实体细胞中缺乏分泌颗粒和内切酶,生成的PCT不能被加工成CT。另外,白细胞也不是PCT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在应用化疗药物治疗几乎完全清除了白细胞的败血症病人体内,依然存在高浓度的血清PCT水平,而在败血症中实体细胞才是PCT的主要来源。炎症反应释放的PCT可以被细菌毒素,如内毒素直接诱导,也可由细胞介导的宿主反应,如IL-1、TNF-α、IL-6间接诱导产生。此诱导过程可以被病毒感染时释放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阻断,所以病毒性感染疾病患者中的PCT浓度一般都低。 二动力学过程 降钙素原在感染后2-3h,水平即可增高,例如使用内毒素诱导后,在2-3h即可检测到PCT 水平轻度升高。随后PCT水平快速升高,6-12h后到达顶峰,在48h内保持较高水平,2d 后降到基线水平。半衰期大约25-30h,另外PCT分子在体内外都非常稳定。 三PCT在各种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一) 降钙素原在败血症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败血症(sepsis)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由人体对感染的先天性免疫反应引起。它可以导致细胞和组织的损伤,进而可以导致多器官的功能衰竭。这也是败血症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美国每年有75万败血症患者,超过21万(28%)死亡,是ICU主要的死亡原因,在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报道。根据败血症的严重程度分为3级:败血症,严重败血症和败血症性休克。随着严重程度的上升,死亡率也相应升高。在败血症时,感染的

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通过选取一定比例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和病毒感染性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结果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病例中,患者的血清降钙素浓度升高,与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的比较差异较大,P<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着指标性的作用。 标签:降钙素原;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价值 血清降钙素原,简称PCT,是一种可以鉴别和诊断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的新型参数,因其具有特异性高、敏感度强,检验效果准确等特征而逐渐被应用到实验室鉴别中来,而对于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价值的高低医学界众说纷纭[1]。本文选取64例细菌感染患者,25例病毒感染病例以及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先进的化学发光免疫法对其进行PCT检测,并整理记录资料,现将检测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共选取病例119例,在64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中细菌性肺炎27例、淋菌性阴道炎16例、腹腔细菌性感染19例;35例病毒性感染病例中流行性角膜结膜炎21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6例、丙型病毒性肝炎8例;以及健康对照者20例。以上病例均被医生诊断确诊,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客观上说男性病例50例,女性病例54例,平均年龄43岁。 1.2方法实验开始第1d对其进行血样采集,利用PCT-Q检测试剂卡(试剂盒由德国Thermo Fisher公司提供)对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全部病例进行PCT检测以及C反应蛋白的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操作严格规范。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配对分析[2]。 1.3疗效标准该标准是用来反应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效果,其中,如果在運用血清降钙素原的细菌感染患者中的相应参数满足医学要求,则表明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是有效的,相反,则表明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作用不佳,不宜作为相应的医学指标。 2结果 结果显示,在细菌性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 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及健康组(细菌感染患者有94.28%为阳性,病毒感染患者4.73%为阳性,如果以PCT>0.5 ng/ml为标准,则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度为94、67%,特异性为95.00%),且细菌感染越严重,PCT浓度越高,另外,细菌感染组患者

降钙素生物的学特性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CT)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PCT生物学特性 英文全称:procalcitonin 英文缩写:PCT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1996年开展起来的用于检测细菌感染所致炎症反应的较好指标之一。它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calcitonin,CT)前体物,含有116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13000 KD,由N末端-降钙素-C末端三部分组成,其不会降解为降钙素,不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体内半衰期为25-30 h。文献报道体内产生PCT的主要部位在肝脏,其他如外周血单核细胞、脾、肺或小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也是产生PCT 的重要场所。内毒素、细胞因子可刺激PCT的释放。 PCT在健康人血清中水平极低,几乎不能被检测到;在全身性细菌感染(特别是败血症、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迅速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在病毒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局部感染患者,PCT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或者略有轻度升高。随着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增加,PCT水平也明显升高,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PCT水平迅速下降,并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PCT临床意义 PCT是严重细菌性炎症和真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而且也是脓毒症和炎症活动有关的多脏器衰竭的可靠指标。PCT不仅是用于鉴别诊断的急性指标,而且是监控炎症活动的参数。PCT的检测应是一系列的,即每日检测和特别病例中的短间隔检测,如每8~12h。即使因急性鉴别诊断而做的单个检测也应该继续做随后的监控。 1. 细菌性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在不明原因的炎性疾病中,PCT可表明由细菌引起的可能。在非细菌性疾病中,PCT 浓度是低的。在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中PCT浓度的升高可能是细菌重复感染或脓毒症。 2. 监控具感染危险的患者 可以通过PCT监控对有感染危险的重症患者监护。由于PCT只是在全身细菌性感染或脓毒症时合成,而不在局部炎症和轻微感染中合成,所以PCT在监控严重干扰时是比CRP、IL-6、体温、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更好的工具。PCT在充分刺激下,于2~6h内产生。 3. 病程监控和预后 在严重的细菌性感染疾病中如脓毒症和MODS,PCT升高的程度是炎症活动的反映。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_综述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年10月第5期(总第145期)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综述) 王蓉,陈雪雯,李桂珍审校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天津300120【临床医学】 摘要: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体激素,正常情况下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经细胞内蛋白水解酶水解后形成的活性成分。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严重全身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时,PCT异位生成,水平异常升高,且升高的程度与感染严重度及预后相关。许多临床研究证明,PCT在不同医学领域对诊断和指导治疗有很高的价值,与目前所应用的诊断指标相比,PCT在鉴别诊断和控制感染及严重炎症方面提供了额外的信息。随着临床实践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PCT作为一个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指标将成为共识,并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关键词:降钙素原;炎症;感染 随着侵损性诊断操作、细菌耐药性、严重烧创伤发生率、器官移植患者和放化疗患者的增加,医院性感染、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不断升高。目前,这些感染并发症仍是危重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对这些感染并发症进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感染并发症的传统诊断指标存在着耗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的缺陷。近年来发现,在全身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的辅助和鉴别诊断方面降钙素原是一个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新指标[2~4]。本文就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1概述 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calcitonin,CT)前肽物质,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13KD的糖蛋白。PCT的半衰期为25~30h,在体内外稳定性很好。 PCT在全身性炎症反应(2~3h后)早期即可升高,因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5,6]。在局部感染、病毒感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癌性发热、移植物宿主排斥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等疾病时PCT浓度不增加或轻微增加,而只在严重的全身系统性感染时才明显增加,这就决定了PCT的高度特异性,因此也可用于各种临床情况的鉴别诊断。PCT浓度和炎症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并随着炎症的控制和病情的缓解而降低至正常水平,因而PCT又可作为判断病情与预后以及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 2在临床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2.1血液肿瘤科对因接受化疗或骨髓移植而引起的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来说,严重的感染是致命的并发症。化疗期间有多种原因引起发热。发热通常是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的症状,但有时是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的反应。肿瘤细胞溶解引起的发热较常见,大多数病例的发热源仍不清楚。PCT 有助于对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系统性感染作出明确的诊断[7]。即使是化疗患者,PCT对是否有败血症感染也能作出可靠的检测和评估[8,9]。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常常缺乏炎症的特异性症状。PCT在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的表现与无免疫抑制患者中观察的结果相似。其诊断价值已明显优于CRP和细胞因子[10]。 2.2内科内科重症监护医疗中的问题常围绕着感染的诊断及是否与感染有关的鉴别诊断而进行。对炎症严重程度及其治疗结果的评价是否有效,是有效治疗方案的必要前提。 PCT选择性地对系统性细菌感染、相似菌感染及原虫感染有反应,而对无菌性炎症和病毒感染无反应或仅有轻度反应。因此,PCT能很方便地运用于内科医疗中常见的疾病和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如:成人呼吸窘迫症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学的鉴别诊断[11];胰腺炎感染性坏死和无菌性坏死的鉴别诊断[12];鉴定感染时发热,如接受化疗的肿瘤和血液病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鉴别诊断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急性恶化与风湿性疾病伴系统性细菌感染;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13];对接受化疗的中性粒细胞低下症患者,明确是否存在有生命危险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对接受免疫抑制疗法的器官移植患者,明确是否存在有严重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同时用于感染和移植排斥反应的鉴别诊断。 2.3移植外科成功的器官移植常受到像严重感染这样的并发症的挑战。31%的患者器官移植后第一年内发生感染,感染症状可被急、慢性排斥所掩盖,因此对排斥反应期出现的感染不能作出早期和可靠的诊断。器官移植患者使用PCT检测,可早期引入治疗 39 --

降钙素原CT检测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 C T)检测及临床意义 一、概述: 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 KD的糖蛋白。PCT 的半衰期为25-30小时,在体外稳定性很好。健康人血浆PCT含量极低. PCT选择性地对系统性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寄生虫感染有反应,而对无菌性炎症和病毒感染无 反应或仅有轻度反应。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全身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时,PCT水平异常增高,增高的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等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PCT水平的监测,对于严重威胁生命的感染性疾病过程和跟踪治疗方案是很有用的,PCT浓度的升高标志着炎症反应正在进行中,使用足够的抗生素、炎症灶清除术治疗等,PCT值下降,证明治疗方案正确,预后良好,反之改变治疗方案。 PCT为所有不知病因的炎症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与支持,如细菌性与毒素性的急性成人呼 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鉴别;胆源性与毒素性胰腺炎的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微生物诱导的发热与非细菌性发热的鉴别,特别是发热待查(FOU)的诊断,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失调与免疫抑制条件下的急性细菌感染的鉴别,发热的病因的鉴别,如在肿瘤患者中被肿瘤溶解物或化疗诱导与细菌、真菌或其他感染病因区别,早期诊断新生儿和婴儿全身性细菌感染与败血症引起的急性发热;术后常规,包括术后感染预警及用药监测,术后切除感染灶(如腹膜炎、软组织感染)后的治疗指导,监测腹膜炎、吻合口漏和无典型腹部症状的疾病过程;器官移植后的监测,移植前排除急性细菌或其他感染,鉴别急性器官排斥、急性病毒、细菌与真菌感染;长期在ICU的患者及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监测,监测疾病过程及指导治疗;监测高危患者,早期获得有关并发症和内环境衰退的信息。 许多临床研究证明,PCT在不同医学领域对诊断和指导治疗有很高的价值,与目前所应用的诊断指标相比,PCT在鉴别诊断和控制感染及严重炎症方面提供了额外的信息。随着临床实践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PCT作为一个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指标将成为共识,并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PCT分子生物学结构:PCT来自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11P15,4)单拷贝基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为同一基因)。该基因由2800个碱基对组成,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基因全长约7.6Kb。转录后经特定剪辑产生PCTmRNA,再翻译成降钙素原前体(Pre-PCT),在高尔基复合体及分泌囊中,经一系列水解酶作用最终形成PCT氨基酸多肽(aminoPCT),降钙素(CT)及羧

降钙素原(PCT)参考值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CT)参考值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血浆PCT 异常升高,3~6h 即可测得,6~12h 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广泛用于ICU 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实验室等。 1、全身感染/脓毒症的诊断 PCT <0.05 ng/ml 健康人PCT 水平<0.05 ng/ml 健康人 PCT <0.5 ng/ml 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症)风险较低 注意:PCT <0.5 ng/ml 不能排除感染,局部感 染可呈现低水平的PCT 在细菌感染的早期9(感染6小时内),PCT 也可呈现较低水平,此类患者应在6-24小时后再次 检测 全身感染(脓毒症)可能性非常小 考虑局部细菌感染可能 2 ng/ml >PCT ≥0.5ng/ml 中度风险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症) 此类患者应注意临床密切观察,同时6-24小时内再次进行PCT 检测和评估 考虑全身感染(脓毒症) 排除可导致PCT 升高的其他情况 10 ng/ml >PCT ≥2ng/ml 高风险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症) 在排除其他已知病因的情况,可以 确诊为全身感染(脓毒症) PCT ≥10ng/ml 基本可以确诊为重度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 重度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 2、下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PCT <0.1 ng/ml 强烈不推荐使用抗生素 排除细菌感染 0.25 ng/ml >PCT ≥0.1ng/ml 不推荐使用抗生素 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小 0.5 ng/ml >PCT ≥0.25ng/ml 建议开始抗生素治疗 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 PCT ≥0.5ng/ml 强烈推荐进行抗生素治疗 提示细菌感染

2012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word版)

2012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 感染性疾病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脓毒症最根本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由于全身炎症反应的复杂性,至今尚无理想的诊断、分层、预后工具和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案。已有不少研究证实,脓毒症早期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功能性的、可逆的。因此,早期准确地诊断脓毒症并监测是改善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降钙素原(proealeitonin, PCT)与感染和脓毒症的相关性很好,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被推荐用于细菌感染性脓毒症的诊断、分层、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 1 PCT简介 1.1 PCT主要的生物学效应 PCT的生物学效应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主要的生物学效应有:次级炎症因子的作用、趋化因子的作用、抗炎和保护作用。 1.2 PCT的检测方法和稳定性 目前PCT可通过半定量和定量方法检测。半定量方法有胶体金标志检验,定量方法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荧光法、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酶免法等。 PCT在血样中非常稳定,采血后在室温下放置24h,PCT质量浓度仅下降12%左右,如果在4℃保存仅下降6%。冰冻、抗凝剂、血清或者血浆、动脉血或者静脉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均微乎其微。如果需要长时问存放后检测,则需要低温或者冰冻保存血样。 1.3 PCT的正常值及参考范围 健康人的血浆PCT质量浓度低于0.05 ng/ml。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不足10%的健康人血浆PCT质量浓度高于0.05 ng/ml,最高可达0.1 ng/ml,但一般不超过0.3 ng/ml。脓毒症患者PCT的诊断界值为超过0.5 ng/ml,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PCT质量浓度波动在5~500 ng/ml之间。极少数严重感染患者血浆PCT水平超过1000 ng/ml。 PCT质量浓度的临床意义和处置建议见表1。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PCT) PCT是严重细菌性炎症和真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而且也是脓毒症和炎症活动有关的多脏器衰竭的可靠指标。如果给予足够的刺激,免疫抑制的患者将产生PCT。PCT不仅是用于鉴别诊断的急性指标,而且是监控炎症活动的参数。PCT 的检测应是一系列的,即每日检测和特别病例中的短间隔检测,如每8~12h。即使因急性鉴别诊断而做的单个检测也应该继续做随后的监控。细菌性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在不明原因的炎性疾病中,PCT可表明由细菌引起的可能。在非细菌性疾病中,相对于临床的严重程度,PCT浓度是低的。在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中PCT浓度的升高可能是细菌重复感染或脓毒症。 1、监控具感染危险的患者 可以通过PCT监控对有感染危险的重症患者监护。由于PCT只是在全身细菌性感染或脓毒症时合成,而不在局部炎症和轻微感染中合成,所以PCT在监控严重干扰时是比CRP、IL-6、体温、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更好的工具。PCT 在充分刺激下,于2~6h内产生。肺炎并不总会引起PCT升高。 2、病程监控和预后 在严重的细菌性感染疾病中如脓毒症和MODS,PCT升高的程度是炎症活动的反映。PCT的优点相比较于其他炎症指标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严重的感染引起PCT浓度显着升高(>10ug/L)。而较轻的感染或临床不太严重的脓毒症仅引起PCT中度升高。CRP在中度感染中显现出最大浓度。但以PCT绝对水平为根据并非总能作出疾病严重性的结论,如:APACHE II评分。恢复期患者的PCT反应比CRP显着加快,其半衰期为9~24h,而后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病理范围。血清PCT在各种疾病中的浓度 疾病浓度(ug/L) 慢性炎症,自身免疫障碍<0.5 病毒性感染,如急性乙肝<0.5 轻度或局部细菌性感染<0.5 肺炎0.5~10 SIRS,复合性损伤,烧伤0.5~2 严重细菌感染,脓毒症多器官衰竭>2(通常10~100) 重危患者大手术后建议用PCT监控,复合外伤的患者,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恶性疾病,免疫抑制的患者,需重点监护的患者(长期人工换气支持)。PCT浓度会因为细菌感染的发生而升高 手术后患者小或中等规模外科手术后,PCT浓度正常。大外科手术,如食管切除和心血管手术,PCT浓度升高,几乎要>10ug/L。术后1~4d中,如果浓度没有在第三天下降或小外科手术后也升高,必须考虑感染并发症 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器官移植排斥PCT并不会升高,即使在免疫抑制下,也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