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三年级语文能力训练答案

(完整word版)三年级语文能力训练答案
(完整word版)三年级语文能力训练答案

三年级语文能力训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guǎn lǐtián dìrén yān xīshǎo hàn zāi yíng jiē

( ) ( ) ( ) ( ) ( )

lǎo bǎi xìng yǎn zhēng zhēng túdìpūteng qúdào

( ) ( ) ( ) ( ) ( )

tíxīn diào dǎn guàn gài shōu chéng tāxiàlùchū

( ) ( ) ( ) ( ) ( )

hōng lōng lōng rán shāo xióng xióng dàhuǒwéi kùn

( ) ( ) ( ) ( )

zhēng zháxīmièpēn huǒquēshǎo yěliàn yètǐ

( ) ( ) ( ) ( ) ( ) ( )

dàpén jīn guāng sìshèyún xiáhuànglóngdiǎnjīng

( ) ( ) ( ) ( )

二、默写《古诗两首》————————————————————————————————————————————————————————————————————————————————————————————————————————————————————————————————————————————————————————————————————————————————————————————————————三、形近字组词

导()继()旅()狠()

异()断()旋()狼()

科()归()载()端()

料()旧()截()瑞()

四、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面()方()嘴()舌成()上()

人()人()诚()诚()惟()惟()

零零()()结结()()郁郁()()

()口()声()惊()怪()辕()辙

五、补充歇后语

1、八仙过海——()

2、孙悟空()——()

3、韩信点兵——()

4、张飞穿针——()

5、包公断案——()

6、姜太公钓鱼——()

六、形近字组词

乞()绕()偷()灌()

汽()晓()喻()罐()

溉()睁()治()练()

概()挣()冶()炼()

七、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泉水一()目光一()红日

一()雨水一()阳光一()新月

八、选字(词)填空

1、泼装端补

女娲把它()在一个大盆里,()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好了。

2、迈提追拿

于是夸父()着手杖,()起长腿,()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3、破除迷信巧施妙计兴修水利深入调查

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地,西门豹(),了解邺地贫穷的原因,他又(),和群众一起(),最后他还发动老百姓(),发展当地经济。

4、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日愚公移山

读过的神话故事中,我喜欢《》中为民造福、大无畏的女娲;喜欢《》中锲而不舍的愚公;敬佩《》坚韧、无私奉献的盘古;敬重《》中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夸父。

九、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夸父颓然倒下了。(改成比喻句)

2、巫婆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过来了。(改成被字句)

3、你怎么能相信巫婆的话呢?(改成陈述句)

4、她立刻赶紧把头低下了。(修改病句)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月初(),那天是()与()

鹊桥相会的日子。《乞巧》这首诗表达了人们过节时()的心愿。

2、《嫦娥》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人借()

的故事表达内心()的感受。

3、《夸父追日》这个神话故事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的向往,赞扬了夸父()的精神。

4、本学期学过的神话故事有:()、(),

我还读过的神话故事有:()、()。

十一、阅读理解

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1、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窟窿(lóng long)挣扎(zhēng zhèng)

2、联系上下文,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⑴天空塌下一大块。()

A、倒下或陷下。B凹下。C、安定,镇定。

⑵许多人被围困在山顶上。()

A、陷在艰难困苦中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

B、控制在一定范围里。

C、疲乏。

3、这段话是围绕着第()句话来写的,写出了()、()、()、()等地方的可怕。

4、这段话中画“”的句子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是:()。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能力与训练答案__配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能力训练答案(2013-2014年) 出版社标准答案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课本:人教版 1山中访友 1. 汩汩挺拔清凉飞流湛蓝深深 2. 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赞美和敬佩鸟儿露珠默契和情谊联想 3. 人朋友 4. 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5. 走进山林 C ui ge yin xian chun 歌唱昭告喧闹 热爱 2山雨 1. (1)无字的歌谣远近轻重 (2)琴键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 2. (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对唐王朝博西山的衰巧的无限惋惜 3.草虫的村落 1. 斑(斓)(俏)丽劳(倦)静(谧)寒(暄)(僻)静亲(戚)烘(烤) 2. (1)茂盛的森林游侠拟人作者的想象在纵横驰骋 (2)好奇友好的攀谈略 (3)黑甲虫小圆虫细密的草茎甲虫们 3. (1),。,,。 (2)在池塘这个小小世界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忙碌着,生命就是这样生生不息。 (3)他们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池鳐缝针 那神态,仿佛她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游泳好手水蛭游泳好手 4.索溪峪的“野” 1. 2打勾 2. (1)望而生畏浩气长舒怦怦直跳 (2)拔地而起千峰万刃亭亭玉立 3. 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的美,不拘一格的美 “水”野 野物“野”索溪的猴子调皮十足 在索溪峪的天然野性中的游客们也返璞归真 4. 怦怦直跳拔地而起亭亭玉立断臂悬崖 5. (1)翠绿欲滴柔韧纷披经冬未凋奇思妙想凝重冬天 (2)B (3)热爱和喜爱最后一段 单元自测1

1. 唱和音韵蕴含陡峭辨认静谧勤勉优雅 2. (1)情意街景苦冥凶恶作为如似 (2)生死天地生死新旧是非信疑 3. 化作春泥更护花虫声新透绿窗纱卧看满天云不动造物无言却有情 4. 无论都不但而且不但而且既也 5. (1)无 (2)无 (3)岑寂肃穆端庄圣洁 5.詹天佑 1. 一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 挠毅浆蔑庸崖壁惹 3. 开工重视一定压制平庸粗疏 4. 轻蔑居庸关高山深涧悬崖峭壁清政府腐败无能和帝 国主义的强势下以及帝国主义者的嘲笑和蔑视 5. (1)最新式贫瘠枯瘦缓缓 (2)总分总 (3)第一件:毕业晚会上老师的特别叮嘱 第二件:地理课后回击对中国的嘲笑 6.怀念母亲 1. 生我的母亲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2. 朦胧凄凉斑马一篇爱慕蒙古妻子班级总编开幕 3. (1)屡次我的生母祖国母亲作者远居在外,对生母和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 (2)凄凉故乡沉默朦胧凄惨冷落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想起了故国的亲朋好友,心里有了忧愁,思念。心中也多了一丝甜蜜,一些宽心,一点安慰 4. (1)白色棕色暗蓝碧蓝 (2)怀念故乡 (3)最后一段爱国,思乡 7彩色的翅膀 1. 碧空如洗水落石出人工授粉 2. 我就相信这些小精灵会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在这里安居乐业 战士们必须给西瓜花进行人工授粉 3. 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心田战士们收获西瓜后的喜悦,激动和自 豪的心情。 4. 1.第一句 2.选第2个第 1个第1个第 1个 3.无 8 中华少年 1. 三 8

三年级语文知识能力训练

三年级语文知识能力训练 1、小明喜欢( )在桌上睡觉 . A. b a B . p a C . p a 2、选择带点字的读音:黄澄澄( ) A. ch eng B . d eng C . d dig 3、“得”字有三个读音;下面句子中的“得”应读( 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做;得好好反思一下了 A. de B . d e C . d m 4、读准“一会儿”;正确的是( ). A . y i hu i r B . y 1 hu i r C . y i hu i r 5、“皮”字共 5 画;第一笔是( ). A 竖 B 横钩 C 撇 6、下面三组字中;全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一组是( ) . A 送 旬 问 B 匡 病 断 C 幽 家 疾 7、张某外出;走到十字路口;不知往哪走;遇到一人;正躲在路口大石头后面 . 张某去问路;那人不作声;却从石头后面伸出头来; 张某知道了走向; 是( ). A 左 B 中 C 右 9、“画”是( ) . A 独体字 B 合体字 C 象形字 10、假如遇到生字“疖”;不知道读音;用 ( A 音序查字法 B 部首查字法 11、我们的祖国山( )水秀 . A 亲 B 清 C 青 12、与“珍惜”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A 珍贵 B 爱惜 C 爱护 13、与“喜欢”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A 讨厌 B 厌恶 C 憎恨 看到这风景如画的田野;我的心情非常( ) A 兴奋 B 高兴 C 愉快 )方法去查字典 . C 数笔画查字法 ). A 两 B 二 15、燕子尾巴( ) A 象 B 像 16、这是小刚( ) A 作 B 制 17、选合适的词 . )个人;一边走一边谈话 C 俩 剪刀. C 相 的飞机模型 . C 做 14、从对面走过来(

浙江省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十八 含答案

专题能力训练十八传统文化经典(B) 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第1~2题。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理想生活图? 2.你赞同曾点的理想吗? 二、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完成第1~2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①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②,民无争心……今据③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一专,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婴论和与同》) :进言指出。②干:违背。③据:指大夫梁丘据。 1.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和晏婴的思想。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和”与“同”的差异。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材料一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 材料二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墨子》)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 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在“爱”的问题上,孟子主张爱,墨子主张爱。(各用一个字概括) 2.结合材料,简析孟子之“爱”与墨子之“爱”的区别。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邹与鲁拱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千人矣; 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邹国与鲁国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孟子是邹国人,所以穆公问他。 1.成语出于上文,与现在常用的意义大不一样了,它在这篇文章中的意思是: 。 2.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对“有司”与“民”关系的理解。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材料一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 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 材料二子张问曰:“崔子①弑齐君,陈文子②有马十乘③,弃而违④之。至于他邦,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综合能力训练题_十一(无答案)部编版

语文综合能力训练题(十一) 班级姓名成绩 一、基本积累。 1、把词语补充完整。 迫不()()()()不解惊弓()() 脸色()()孤单()()大摇()() ()()能手()然大()洁白()() 大吃()()()牙()嘴无可()() 2、表示“说”的二字词语。 、、、、 、、、、 3、填量词 一()宝石一()微笑一()画像一()毛驴 一()掌声一()金表一()消息一()大案 一()饭馆一()香味一()心意一()细毛 4、造句。 (1)……是因为…… 二、阅读练习。 (一)燕子专列 有一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精疲力竭,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南方。 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听到消息后,居民们走出家门,顶着料峭的春寒,冒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踩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寻找()的燕子。 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在说:“ 。”

1、为带点的多音字圈出正确的读音。 几.(jǐ jī)乎长.(chánɡ zhǎnɡ)途载.(zài zǎi)着 2、按要求填写。 3、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命令呼吁冻僵僵硬肯定仿佛 4、联系上下文,在结尾处的横线上补写合适的内容。 5、简要概括第一节的主要内容。 一年春天,成群的燕子飞回北方经过瑞士时, 。瑞士政府 。 (二)蟹爪兰和仙人掌 窗台上,一盆蟹爪兰开花了,十分美丽,时常赢得主人的夸奖。蟹爪兰非常得意,但是,当她看见支撑着自己的是一株仙人掌时,立刻又变得十分地沮丧。□多么丑陋的仙人掌啊□□她说□□主人为什么把我嫁接在仙人掌上呢□□仙人掌听见了她的埋怨,便说:“美丽的蟹爪兰啊!自从主人把你嫁接在我(身生)上,我就不断地向你输送水分和养料,你才能(身生)长、开花。” “可是,”蟹爪兰嚷着说,“你太丑了!丑得我都替你害羞……” 仙人掌说:“请你看看你旁边的(那哪)盆仙人掌,她丑吗?” 那窗台上,放着另一盆仙人掌。她没有佳节蟹爪兰,自己享用着从土壤里吸收的水分和养料,因为茎片肥厚、碧绿,还绽开着一朵朵花儿。那花儿根部都是粉红色的,面上渐渐变(幻幼)成金黄色,犹如绚丽的朝霞。 “啊!”蟹爪兰又惊奇,又羡慕,“原来仙人掌也能开出这么美丽的花儿!” 仙人掌说:“可是,我因为养育着、支撑着你,永远也不会开花了。我心甘情愿——哪个母亲不愿把自身的美丽,全部献给孩子呢?” 1、划去括号里用错的字。 2、读第一节,在□里填入合适的标点。

小学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2014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4分)(2014?铜仁)的相反数是() A.B.C. ﹣D. ﹣ 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 解答: 解:的相反数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 2.(4分)(2014?铜仁)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4a2+a2=5a4B.3a﹣a=2a C.a6÷a2=a3D.(﹣a3)2=﹣a6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可判断A、B,根据同底数的除法,可判断C,根据积的乘方,可判断D. 解答:解:A、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A错误; B、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B正确; C、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C错误; D、负1的平方是1,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4分)(2014?铜仁)有一副扑克牌,共52张(不包括大、小王),其中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种花色各有13张,把扑克牌充分洗匀后,随意抽取一张,抽得红心的概率是()A.B.C.D. 考点:概率公式. 分析:由有一副扑克牌,共52张(不包括大、小王),其中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种花色各有13张,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有一副扑克牌,共52张(不包括大、小王),其中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种花色各有13张, ∴随意抽取一张,抽得红心的概率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及答案

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十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蓓蕾(bèi)毗邻(bǐ)讥诮(qiào)应酬(chóu) B.蛮横(hèng)强劲(jìng)症结(zhēng)连累(lèi) C.忏悔(chàn)谛听(dì)莠草(yòu)谙熟(ān) D.撰稿(zhuǎn)玷辱(diàn)悖逆(bèi)曲解(q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缄默戎马倥偬得龙望蜀刻鹄类骛B。遐迩瑕不掩瑜应接不暇焚膏继晷 C.锱铢矫柔造作殒身不恤万里平筹D.饿殍追本朔源畏葸不前腾挪叠宕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②由于劳资双方不断的经济纠纷,原来签署的合同协议终于被了。 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耳朵对环境的,和眼睛不同,完全没有休息的时候。 ④在阶级社会里,上层建筑一般都是经济基础的。 A.中止终止反应反映B.终止中止反映反应 C.中止终止反映反应D.终止中止反应反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山水诗经过长期酝酿,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南宋诗人谢灵运。 B.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C.在茫茫沙漠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渡难关。 D.过分的循规蹈矩的人就缺少了创新精神,这并不是新时代所欢迎的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用铁一般的事实和确凿的证据,剥下了这个正人君子的真面目。 B.保护和建设好草原,需要采取建立责任制和加强法制双管齐下,否则,将愧对子孙后代。 C.由服装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根据饭店特点和时装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对服务员着装进行了评判。 D.要搞好法律监督,检察人员就必须具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的精神。 6.为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 有些少年朋友说:“我想学好作文,就是太难了,没有信心。其实甲你想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地就学会学好作文,那当然是不行的;但你只要乙,那就一定能学会学好。 (1)填入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2)填入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愿意学,有恒心地学,认真学,讲究方法地学 B.愿意学,认真学,讲究方法地学,有恒心地学 C.认真学,愿意学,讲究方法地学,有恒心地学

(完整word版)三年级语文能力训练答案

三年级语文能力训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guǎn lǐtián dìrén yān xīshǎo hàn zāi yíng jiē ( ) ( ) ( ) ( ) ( ) lǎo bǎi xìng yǎn zhēng zhēng túdìpūteng qúdào ( ) ( ) ( ) ( ) ( ) tíxīn diào dǎn guàn gài shōu chéng tāxiàlùchū ( ) ( ) ( ) ( ) ( ) hōng lōng lōng rán shāo xióng xióng dàhuǒwéi kùn ( ) ( ) ( ) ( ) zhēng zháxīmièpēn huǒquēshǎo yěliàn yètǐ ( ) ( ) ( ) ( ) ( ) ( ) dàpén jīn guāng sìshèyún xiáhuànglóngdiǎnjīng ( ) ( ) ( ) ( ) 二、默写《古诗两首》————————————————————————————————————————————————————————————————————————————————————————————————————————————————————————————————————————————————————————————————————————————————————————————————————三、形近字组词 导()继()旅()狠() 异()断()旋()狼() 科()归()载()端() 料()旧()截()瑞() 四、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面()方()嘴()舌成()上() 人()人()诚()诚()惟()惟() 零零()()结结()()郁郁()() ()口()声()惊()怪()辕()辙 五、补充歇后语 1、八仙过海——() 2、孙悟空()——() 3、韩信点兵——() 4、张飞穿针——() 5、包公断案——() 6、姜太公钓鱼——() 六、形近字组词 乞()绕()偷()灌() 汽()晓()喻()罐() 溉()睁()治()练() 概()挣()冶()炼()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综合能力训练(附答案)

新版初中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综合能力训练(附答案) I. 补全对话 A) 看图完成对话 (A) A: Nice to meet you, Bill! B: Me, too. A: What’s that ________(1) ________(2)? B: Oh, it’s a baseball. A: Do you like a baseball? B: Yes, ________(3) ________(4). I have one at home. It’s ________(5) my bed. A: I don’t ________(6) it. It’s ________(7). 图1:一男孩拿着一个 足球,和另一个男孩谈 话。 (B) A: What’s this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8) ________(9). A: And what are these? B: They are ________(10). 图2:有一本单独放的书, 还有四本堆放在一起的 书。 (C) A: What’s that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11) ________(12). A: And what are those? Are those buses? B: No, ________(13) __________(14). They are ________(15).

图3:一辆吉普车。 另外有三辆在一 起,距离稍微远一 点。 (D) A: What’s that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16) ________(17). A: And what are those? B: ________(18) ________(19) oranges. 图4:一个桔子。 另外三个桔子在一 起,距离稍微远点。 (E) A: What’s that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20) ________(21). A: Are those eggs? B: Yes, ________(22) ________(23). 图5:一个鸡蛋。 另外三个鸡蛋在 一起,距离远一 点。 B)阅读对话,补出所缺单词 A: Kate!_________(1)that in the schoolbag? B: Oh, ________(2) a baseball bat. A: _________(3) you like baseball? B: Yes, very _________(4)! A: But I think it’s very _________(5). I ________(6) play it well. B: I can help you, don’t worry(着急). A: Great! Oh, look at the photo. Is that _________(7)? B: Yes, it’s me. A: ___________(8) you in your school Sports Center? I really want to _________(9) you. B: __________(10) you can if you work hard. II. 完形填空 A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第1课文言文两则 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2)惟弈秋之为听。(的) (3)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鹅) (5)虽与之俱学。(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他,之前一个人) 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今义:知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 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离 (5)孔子不能决也。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谁、你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您多智慧呢?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 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2)另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3)两个小孩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结论就会大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多角度去观察、思考。 8.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设问)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比喻)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 (4)孰为汝多知乎?(反问)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能力训练题含答案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能力训练题含答案(一)《读唐诗》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相思的红豆,吴山的雪。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苦。唐诗像祖先,在向我诉说 练一练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打“√”。 白鹭(lù/rù)边塞(sài/sāi)清泉(qīn/qīng)祖先(zhǔ/zǔ) 心窝(wuō/wō)诉说(sù/shù) 2.根据小诗内容的提示填空。 (1)“床前的月光”让我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一句诗:(),疑是地上霜。 (2)“浮水的鹅”让我想起骆宾王《咏鹅》中的诗句:(),红掌拨清波。 (3)“相思的红豆”让我想起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 (4)“回乡的客”让我想起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笑问客从何处来。3.请默写一首你最喜欢的唐诗。 (二)《今天风真大》 今天风真大啊!路旁的树木被风吹得摇摇摆摆,不时地发出鸣呜的声音。大街上尘土飞扬,枯黄的落叶、碎纸,被风卷上天空,在灰暗的天空中飞扬。 行人几乎都闭着嘴,眯着眼,不少人用围巾把头包起来。顶风骑车的人,就像自行车运动员比赛一样,弓着身,双脚吃力地向前二步一步地蹬着。顺风骑车的人缩着头,两脚搭在车蹬上,毫不费力地飞向前去。 我走进学校来到教室里,看见窗台上、桌子上、椅子上全是尘土。

练一练 1、“顶”的意思有:() ①人体或物体最高最上的部分; ②用头或脚撞击; ③对面迎着。 “顶风骑车”中“顶”的意思是(填序号)。 2、根据短文内容,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并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嘴()眼()身 ()头()车 3、从短文中摘录表示风大的词语。 4、短文围绕“”这句话,通过对、和三个地方的描写,写出了风大。 5、学习文中划线句的写法,通过描写一个人的样子、动作,写出“天冷”。 (三)《妈妈的笑》记忆中,妈妈的笑最亲切,最温柔。 当我取得满意的成绩踏进家门时,妈妈的笑容里透着欣慰和勉励;而当我考砸了垂头丧气羞见父母时,妈妈则将深切的理解和鼓舞融进笑意。 是的,妈妈的笑伴随了我多少年,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幼童,到成熟自主的青年,其间饱含着妈妈的辛劳。我试着抹平妈妈额前的皱纹,但那岁月煎熬的印迹,怎能抹平呢? 年迈的妈妈不再有青丝拂肩,衰老的妈妈不再有烂漫的笑脸。然而,我常常感到,世间最美丽的,仍是妈妈的一瞥,或者一个微笑那是所有的温存、所有的慈爱和所有的关怀...... 练一练 1、给下面加粗红色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懵懂(): 一瞥():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综合能力训练___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含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导学引路】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经线和纬线 利用经纬网定位 本节内容涉及很多新名词和概念,如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经纬网等,多为空间概念,抽象难懂,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学习时一要多观察,利用直观用具(地球仪)和图像进行观察、比较,对这些空间概念从直观上进行感知,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二要多动手,积极参与实验、制作、识别、描画等活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三要多动脑,认真思考教材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事实或结论,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四要多交流,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相互提问、知识竞赛、趣味训练等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五要多感悟,善于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地理概念和现象;六要多归纳,及时分析、归纳地理现象中的规律,如纬度数值向北递增是北纬,向南递增是南纬;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是东经,向西递增的是西经。【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请举出两个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 。 2、地球仪的用途是, 。 3、纬线是;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 4、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字母“”表示;赤道以南称,用“S”表示。 5、地球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 分界线是。

6、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它可以用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 7、180°经线以东是经;0°纬线以北是纬。 二、选择题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57千米 B、6378千米 C、6371千米 D、4万千米 3、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 B、0° C、160°E D、20°W 4、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A、60°W B、60°E C、120°W D、180° 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是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 C、东经160°、纬度0° D、西经20°、纬度0° 6、赤道是 A、划分经度的起点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90°纬线 7、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8、经度和纬度都是0°的地点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三、综合题 1、读右图,回答问题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B、。 (2)在图中填注C、D两点 C(17oE,14oN)D(20oE,15oN) (3)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半球。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2、读下图,回答

[浅谈语文知识能力的分层]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答案

[浅谈语文知识能力的分层]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答 案 十多年来,语文教学的成绩是不可低估的。自从80年代初,叶 圣陶先生提出建立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系统的主张以来,语 文教学便开始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十多年来,围绕语文能力训练 问题,无论在教材建设还是教法改革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 效果也是显著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语文教学从以老师讲授为主 改变为以能力训练为主,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改 变教学方法,而且必须完成某些教学观念的转变,必须解决教学内 容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否则,比较严密、比较科学的语文能力训练 系统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产生种种争论,是十分正常的。 我想讲三点意见。 第一,对“语文知识”必须再认识。 过去只重视理论性较强的某些学科知识(如语法、修辞、文体等),而忽视具体指导读写实践的实用性知识,这种情况近年已有 所改变。但问题还很多。把传授大纲所允许涉及的知识与加强语文 能力训练放在同一个平面上看待,这是一种脱离能力训练实际的倾向。这样做,很不利于减轻负担。我认为“语文知识”应当分类处理,区别对待。有些是要反复记忆、反复练习的(比如常用字词等),有些是不必讲多少概念而应重在实际操作的(比如某些实用 性较强的方法,或需要学生形成习惯的某些思维定式),有些是大 致了解即可、临到用时再查书也来得及的,有些是只需要有所感受、不必强调记忆的,有些是需要系统讲的、有些是不必系统讲的等等;只有经过这样的处理,减轻负担、学以致用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 而这实际上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某种改造,不是哪位教师个人所能 完成得了的。 第二,必须研究各项语文能力的层级。

教师资格证幼儿园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幼儿园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幼儿园综合素质练习题及答案 1?关于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预备阶段 B.幼儿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 C.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D.幼儿园教育不属于学校教育制度的范畴 2.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下列对于我国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将村小学改扩建为幼儿园 B.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 C.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D.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3.最近徐老师将头发染成了红色。在一处区域活动中,理发室里的儿个孩子 边玩边说:请给我染发,我要红颜色的,像徐老师一样的红色我也要红颜色的! 徐老师染头发的行为() A.恰当,反映幼儿教师合理的审美需求

B.恰当,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C.不恰当,不符合区域活动的组织要求 D.不恰当,不符合幼儿教师的仪表规范 4.教师节那天,李老师一进教室,就看见桌上放着孩子们送给自己的礼品,有包装精美的鲜花、音乐卡等。李老师从桌子上特意拿起了一张贺卡,笑着对大家说:这张贺卡真漂亮,是小朋友自己做的吧,老师最喜欢这样的礼物!该做法表明李老师() A.偏爱袒护个别幼儿 B.不尊重大部分幼儿 C.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D.能维护幼儿的权益 5.中二班要举行画展,孩子们纷纷带来了个人作品。赵老师当众挑选好的作品,并将不好的作品丢在了废纸篓里。赵老师的做法() A.不正确,伤害了部分孩子的自尊 B.不正确,打击了全体孩子的积极性 C.正确,能激励孩子们创造好的作品 D.正确,能提升班级画展的整体水平

六年级下册 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第1课文言文两则 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2)惟弈秋之为听。(的) (3)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鹅)(5)虽与之俱学。(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他,之前一个人)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 今义:知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

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离 (5)孔子不能决也。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谁、你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您多智慧呢?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基础能力训练卷(1)(无答案)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基础能力训练卷 三年()班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工整。10分 wèi lán shú xīhā qiɑn zhú jiàn jiānɡ lái ()()()()() wēi wǔ jīnɡ huānɡ yǎn zòu jì chénɡ chuānɡ qián ()()()()()二、用“”画出带点字正确的音节。8分 奇迹.( jījì ) 卷.烟( juàn juǎn ) 蒲.公英(pǔpú ) 海疆.(jiānɡjānɡ) 掠.过(lüèluè) 脊.背( jǐjí) 狂.风(kánɡkuánɡ)凿.冰(záo zháo)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返()杯()零()狂()泼() 还()坏()雪()汪()拨() 第()并()拦()上()察() 弟()拼()烂()止()查() 四、填表。10分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9分 ( )风( )浪腾( )雾( ) ( )耳( )铃 ( )人( )目五( )十( ) ( )( )充数 一本( )( ) 五( )六( ) 装( )作( )

六、照样子,填一填。12分 1、(美丽)的衣裳 ()的大海()的阳光坚硬的() ()的乐曲丰富的()寂静的() 2、表示颜色:黄澄澄 3、表示声音:哗啦啦 4、寓言故事中的成语:南辕北辙 七、给带点的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5分 1、我喜欢乡村 ..。()()..的夜晚,它是这么宁静 2、从那时起,我们不再随意 ..揪它。() 3、白鲸依靠“歌声”召唤 ..同伴。() 4、他掩住 ..了自己的耳朵。() 八、仿照例子写句子。6分 1、那个铃铛只要 ..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 2、自鲸一.边.欣赏音乐,一边 ..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 3、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九、给下列句子理清顺序,标上序号。5分 ( )他快步走到河边一看,见一男子正在水中挣扎。 ( )这河并不宽。 ( )拿破仑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再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 ( )拿破仑一次到郊外打猎,忽然听见有人喊救命。

初三语文能力训练试题及答案(15套)

初三语文能力训练试题及答案(15套)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本大题含6个小题,共20分) 1、运用积累在①~⑦句的横线上填空。(8分)苦难,对于个人、民族乃至我们国家来讲都不m生。①“亲朋无一字,”的凄楚读来总令人扼腕叹息;②“无限河山泪,”的情景成为历史画卷上不断被复制的影像;③“ ,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感叹总有挥之不去的苍凉。然而面对苦难,我们却有④“ ,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我们还有⑤“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忘我;秋风萧瑟,刘禹锡用⑥“ ,”唱响秋色不悲的个性宣言;吟啸徐行,苏轼用⑦“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直面风雨人生的挑战。正所谓“多难兴邦”。历代文人用他们的诗句诠释了中华民族钢的意志,铁的脊梁。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m生苍凉脊梁 3、结合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1分)风雨: 4、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2分)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正在制订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②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5、有一幅题为《武大郎开店》的讽刺漫画,店中的小二都比掌柜武大郎矮,店内对联的横批是“王伦遗风”。请你结合《水浒传》的相关情节,说说这一横批的含义。(3分) 6、假如你是校篮球队的队长,你的好友小亮多次让你推荐他加入球队,而他的球技确实不佳。当他再次向你提出要求时,你将如何应对?(3分)你说: 二、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含2个小题,共6分)xx年是奥运年,山西省正积极营造“赛在北京,游在山西”的旅游环境。 7、某校学生就“我喜欢的太原旅游品牌形象”进行投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投票结果统计表中的主要信息。(3分)类别风景名胜饮食文化历史名人名称晋祠汾河永祚寺老陈醋面食傅山狄仁杰票数(张)19410318924363148合计(张)4866079 8、某同学想就奥运会期间太原的旅游状况进行调查,请你给他提出两条具体且易于实践的建议。(3分) 阅读小说,完成18~21题。(14分)水家乡我曾是一只野生的黑鸬鹚(lc),白洋淀只是我南徙的中转站。那天,我飞过浩淼的水面,飞过远接百里的芦苇荡,来到了白洋淀边。我落在一片硕大的荷叶上,我锐利的嘴被眼前的美景磨圆了。不知过了多久,我的眼前唰地落下一道白光。荷叶倾倒,荷花飘零,我被一条渔网罩住了。渔网慢慢收拢,我看到了苇帽下一张黝黑年轻的脸,在船上,在阳光下得意地笑着。我铁青的羽毛闪着愤怒的冷光,磨圆的嘴重归锐利。等他伸手抓我双腿时,我奋力一扑,啄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部分)

一、《山中访友》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1)清晨,我来到人民公园,看到那翩翩起舞的蝴蝶,情不自禁地说:你 好,可爱的蝴蝶!你扑闪着你彩色的翅膀,是邀我一起共 舞吗? (2)按格式再仿写一句: 早上我来到花园,看到盛开的花朵,情不自禁地说:“你好,可爱的花儿,你绽放着笑脸,是邀我与你合影吗?” 早上,我来到公园,看到蜜蜂在忙个不停,情不自禁地说:“你好,勤劳的蜜蜂!你酿造这么多蜂蜜,是要与我一起分享吗?” 清晨,我来到树林,看见活泼的松鼠,说:“你好,可爱的松鼠!你跑这么快,是要和我一起赛跑吗?” 早上,我来到溜冰场,看到冰上挺立的雕塑,情不自禁地说:“你好,英俊的绅士,你伸出修长的手,是邀我与你一起跳舞吗?” 清晨,我打开窗户,看见天上的白云,忍不住和他们打招呼: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填天空变得湛蓝,是你用调色板调出来的吧。” 傍晚,我来到池塘边,看见一群群的小蝌蚪,情不自禁地说:“你好,可爱的小蝌蚪!你朝我点点头,是邀我与你遨游 吗?” 3.本段文字采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 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反问)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是我的朋友。 5.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作者先用第一人称叙述,再用第二人称叙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三、《詹天佑》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孩子阅读能力提高训练题(含答案)

(一)《读唐诗》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 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 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 相思的红豆,吴山的雪。 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 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苦。 唐诗像祖先,在向我诉说 练一练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打“√”。 白鹭( lù / rù ) 边塞( sài / sāi ) 清泉( qīn / qīng) 祖先( zhǔ / zǔ) 心窝( wuō / wō ) 诉说( sù / shù ) 2.根据小诗内容的提示填空。 (1)“床前的月光”让我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一句诗:(),疑是地上霜。

(2)“浮水的鹅”让我想起骆宾王《咏鹅》中的诗句:(),红掌拨清波。 (3)“相思的红豆”让我想起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 (4)“回乡的客”让我想起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笑问客从何处来。 3.请默写一首你最喜欢的唐诗。 (二)《今天风真大》今天风真大啊!路旁的树木被风吹得摇摇摆摆,不时地发出鸣呜的声音。大街上尘土飞扬,枯黄的落叶、碎纸,被风卷上天空,在灰暗的天空中飞扬。行人几乎都闭着嘴,眯着眼,不少人用围巾把头包起来。顶风骑车的人,就像自行车运动员比赛一样,弓着身,双脚吃力地向前二步一步地蹬着。顺风骑车的人缩着头,两脚搭在车蹬上,毫不费力地飞向前去。我走进学校来到教室里,看见窗台上、桌子上、椅子上全是尘土。 练一练 1、“顶”的意思有:() ①人体或物体最高最上的部分; ②用头或脚撞击;

③对面迎着。“顶风骑车”中“顶”的意思是_______(填序号)。 2、根据短文内容,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并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嘴()眼()身()头()车 3、从短文中摘录表示风大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围绕“_______________”这句话,通过对_____、_____和_____三个地方的描写,写出了风大。 5、学习文中划线句的写法,通过描写一个人的样子、动作,写出“天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妈妈的笑》记忆中,妈妈的笑最亲切,最温柔。当我取得满意的成绩踏进家门时,妈妈的笑容里透着欣慰和勉励;而当我考砸了垂头丧气羞见父母时,妈妈则将深切的理解和鼓舞融进笑意。是的,妈妈的笑伴随了我多少年,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幼童,到成熟自主的青年,其间饱含着妈妈的辛劳。我试着抹平妈妈额前的皱纹,但那岁月煎熬的印迹,怎能抹平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