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教学设计.doc

【实用文档】教学设计.doc
【实用文档】教学设计.doc

2B Unit4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2007年选考内容的“实用类作品阅读”包括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类文等实用类的文本。其中新闻和传记应该是重点。本堂课预备通过引领学生阅读来实现新闻类文本的几个考点的突破。 教学目标:1、分析新闻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 2、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准确解读文本,把握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并对文本的特色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 教学准备:1、让学生自行搜集到一两篇新闻(提示学生可以在报纸、杂志、电视或者网络的媒体上面找到),让学生通过阅读新闻文本来总结回顾其基本特征。 2、提前印发学案,要求学生完成阅读题《今天我们都会死去》。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新闻有了一定的了解。它的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其中消息、新闻点评将会在语言运用中考查,其它形式将会在2007年考纲增设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考查。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考纲要求。 二、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考试大纲》,实现在做题之前“胸中有考纲”的目标。 《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的要求: 1.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师生一起分析考纲明确新闻类文本阅读得要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高三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真题展示(文本略) 2015年课标一卷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釆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2015年课标二卷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样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截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2014年课标一卷问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

化妆课教案

化妆课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化妆概念、基本理论、分类、功能 2、认识各种化妆品及化妆工具,为熟练掌握化妆技术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化妆的起源与发展 2、化妆品及化妆工具的认识 教学重点: 化妆品及化妆工具的认识 第一节化妆的基本知识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入新课 (一)中国化妆的起源与发展 1、原始时期——纹身 2、春秋时期——燕支(胭脂) 3、唐朝——眉的描画、面部的装饰物 4、宋朝——染甲 5、清朝——新式与西式 6、新中国——从停顿、萎缩到飞跃发展 (二)外国化妆的起源与发展 1、古埃及 2、古希腊 3、古罗马 4、日本 5、法国 6、欧洲 三、化妆的基本概念 (一)化妆的类别

(二)化妆的功能与特性 1、化妆的作用 (1)美化容貌 (2)增强自信 (3)弥补缺憾 2、化妆的特点 (1)因人而异 (2)因地而异 (3)因时而异 3、化妆的基本原则 (1)扬长避短的原则 (2)自然真实的原则 (3)突出个性的原则 (4)整体协调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 思考题: 1、简要说明化妆的类别 2、化妆应掌握的原则有哪些?

第二节化妆品的应用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讲授新课 化妆品的分类及主要成分 (一)洁肤类 1、洁面皂 2、清洁霜 3、洗面奶 4、卸妆油(液) (二)护肤类 1、化妆水 2、润肤霜 (三)粉饰类 1、粉底 2、蜜粉 3、胭脂 4、眼影 5、唇膏 三、化妆用具的应用 1、化妆海绵 2、粉扑 3、粉刷 4、胭脂刷 5、轮廓刷 6、眼影刷 7、眼影海绵 8、眼线刷 9、眉扫 10、眉梳、眉刷

11、眉钳 12、修眉刀 13、眉剪 14、睫毛夹 15、假睫毛 16、唇刷 17、美目胶带 四、学生练习 学生准确说出各种化妆品及化妆工具的名称 第二章局部化妆修饰方法 教学目的: 1、基本掌握眉毛、唇、眼线、腮红等画法 2、认识色彩的搭配 3、掌握打底的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 1、眉的画法 2、打底的画法 3、眼线的画法 教学难点:眉、唇的画法 第一节打底 一、导入新课 肤色在化妆当中的作用 化妆主要是通过改善和修饰皮肤的外观;体现出面部的健康状况。(一)粉底的作用 1、调整统一皮肤的色调。 2、掩盖皮肤的瑕疵。 3、改善皮肤的质地。

(完整word版)高三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阅读》教案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阅读》 教案 【学习目标】 1.整理新闻的基本知识,能够陈述考点要求和解题技巧。 2.通过练习,能够说明题型特点。 3.依据典型例题,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格式。 4.通过强化练习,能运用解题技巧并做到规范答题。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印发卷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提问:由提问引出新闻访谈及其设题方向 二、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现代文阅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而实用类中的新闻阅读属于新设的考试内容,试题的编制、考查角度,还在摸索之中。一般选择内容比较丰富、新闻价值比较突出的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形式的新闻作品作为考试文本。高考选文要求1200 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 三、明确目标 四、新课过程: 1、明确考纲要求:(多媒体显示) 根据考纲的能力要求,新闻阅读主要考查: ①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概括其主要内容;②把握文章结构,分析语言特色; ③分析新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④评价新闻文本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基本倾向;⑤对新闻文本的写作意图和实效作出评判;⑥对新闻文本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 ⑦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新闻文本的深层意蕴,对文本作多角度多层次解读; ⑧探究新闻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2、【自学指导】(多媒体显示) (一)新闻的含义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三)、新闻的分类 3、整体阅读指导 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根据新闻的特点,我们在复习时按照如下六个步骤进行阅读,基本上就能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要点、方法:第一,看清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第二,抓住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第三,理清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第四,辨析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第五,挖掘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第六,分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4、题型分类指导 以下是根据《考纲》要求,按照考查的不同考点和题型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 ①、分析综合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题型解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包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两个方面。 【方法指导】第一步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新闻要点; 第二步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在原文中找准信息范围。

2015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实用类文本阅读3

2015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实用类文本阅读3高三 2015-09-26 13:10 2015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实用类文本阅读3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淡如菊”的华裔女建筑师 她是一名华裔女性,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并在白宫接受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亲自授勋。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她——就是林璎。 林璎印象:出自名门却人淡如菊 林璎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几年的事情。似乎每当述说她的背景时,都要提起那个显赫的林氏家族,以及她从未谋面的姑母、民国第一才女、我国第一批接受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女建筑师——林徽因。的确,林璎继承了这个家族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 如今,50岁的林璎依旧透着书斋学子的单纯。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警惕地向后挪开身子,拒绝来者要求。林璎的长相也确实和中学时代的林徽因有几分相似,人淡如菊,浓浓的书卷气质。 林璎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才情,正是和姑妈林徽因一脉相承。 林璎虽出自名门,却并不肤浅和浮躁,这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人和设计作品都展现了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设计痕迹,没有浮夸的装饰,运用来自大自然的灵感去设计,不去破坏,而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她的“月相”、“成行的芦苇”、“雪崩”等众多设计作品,都流溢着一种宁静、优雅而潜流的美,一种无声思考的美,一种充满力量的美。 一夜成名:21岁设计越战纪念碑 林璎虽然性情淡泊,但是她充满才华和曲折的人生却开始得惊天动地。1980年秋天,美国国家建筑家学会为越战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还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大四的林璎,在大师云集的1421个设计方案中,以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无限力量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一个评委会委员说:她的作品很简约,但是越看就越觉得它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永恒的纪念碑。

《化妆设计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化妆设计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化妆设计造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化妆设计造型》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性质属于专业必修课,培养学生化妆艺术鉴赏力,创新思维能力,立体构成等创造能力的课程。通过系统知识的学习,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综合高端化妆技术人才。对化妆知识进行全方位传授,提升学生的审美、创意、造型综合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传统的专业基础教育比较注重学科型课堂知识传授,对市场及企业的职业技能需求反映滞后。该专业设计了将中职学业教育与企业职场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室专业基础教育”模块,在《化妆设计造型》《职业形象》等新设计的课程中,导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在实践任务的步骤过程中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既掌握实际技能,又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 1(化妆造型设计基础知识 化妆造型设计的基础知识 2(创意彩妆 对彩妆进一步的分析与了解,加上自己的创意的妆面的特点及其画法 3. 少变老 年轻人变中老年的妆面的技巧与特点 4. 老变少 中老年人变年轻的妆面的技巧与特点 5. 整体造型

对整体造型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创意、造型综合能力。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 1(化妆造型设计基础知识 重点:理解化妆造型设计的基础知识 难点: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并能够从中熟知化妆造型的特点 2(创意彩妆 重点:如何理解创意彩妆的概念和特点以及画法 难点: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 少变老 重点:理解年轻人变中老年的妆面的技巧与特点 难点:掌握脸部结构特点;以及皱纹的生长方向;以及老人的样貌特点 4. 老变少 重点:理解中老年人变年轻的妆面的技巧与特点 难点:了解年轻人与老人的特点以及不同点;掌握脸部结构特点;以及年轻人的样貌特点 5. 整体造型 重点:理解对整体造型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创意、造型综合能力。难点:整体造型有所了解,并能够正确认识其造型的技巧与特点;大胆想象、创意能力和联想能力的形成;对事物的有效提炼 五、课时分配表 序号课程内容总学时讲课实验实操课备注 1 化妆设计造型基础知识 8 4 4 2 创意彩妆 12 6 6 3 少变老 18 8 10 4 18 8 10 老变少 5 整体造型 1 6 8 8 合计 72 34 38 六、作业及基本要求 作业一: 创意彩妆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分黄金学案专题八 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八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 答题模板 1.关键牲语句理解题。 对于这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瞻前顾后地根据其语段的“形”,深人领悟其语段的“意”。 提问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规范回答: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 2.句段作用(好处)类题目。 该类题目一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句段的表层含意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深层蕴涵是什么,对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 提问方式:文中第几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规范回答:该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为下文写什么作铺垫(衬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析结构(思路)类题目。 文章结构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文章的体裁形式和章节结构,如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衔接和伏笔照应等。不同的体裁,结构形式也不同。二是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文学作品,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称为纵式结构;按材料的性质来谋篇布局的结构,称为横式结构。 提问方式:文章画线部分(第几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规范回答: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4.鉴赏形象类题目。 分析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社会环境等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等具体描写,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同时注意其思想性格的多重性。人物形象常用的评价方法:首先总体评价,而后从不同侧面分别说明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征。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规范回答: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5.信息筛选类题目。 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提问方式:文章写了描述对象的哪些特点?请概括。 规范回答:分两步走,第一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二步分点整合答案。 6.归纳内容要点(或主旨)类题目。 首先,快速读懂原文,深人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其次,跳出文章,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再次,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作者的真正意图);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信息。 提问方式:请概括第几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生命的化妆》教案

《生命的化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哲理性散文的特点,学习运用联想和类比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把握文章行文思路,体察作者情感变化,透视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学会“化妆自己的生命”。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体察作者情感变化,透视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1.理解哲理散文的特点以及联想、类比等表现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让学生明白要改变表相就一定要改革内里的道理,并学会“化妆”自己的生命。 过程与方法: 共分“课前导问自学、课堂合作探究、课后拓展训练”三部分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导问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任务驱动 上课前一天,利用班级微信平台,布置自学任务(《生命的化妆》导学案)、推送教学资源、师生互动,教师及时督促学生完成自主学习。 1.聆听名家诵读,感受大家风范(上网搜索任志宏的《生命的化妆》

朗读视频,认真倾听,仔细品味朗读方法和作者情感) 2.分组反复诵读,体察作者思想感情(早读时间,分组分角色朗读)(1)完成生字生词练习 (2)化妆师将“化妆”分为四种类型,三种境界,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四类三境? (3)在与化妆师的对话过程中,随着对“化妆”的认识的改变,作者对化妆师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探寻作者履历,了解创作风格(微信阅读《林清玄:活着,让自己高兴;做人,让别人舒服》) 4.认真观看微课,思考: 文章通过“我”与化妆师的对话描写,让我对“生命的化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和生活谈谈我们可以怎样从“内在里”规划自己的职业、化妆自己的生命?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2分钟) 同学们,你们一定熟悉大屏幕上的人物吧,不错,她们就是我们教室名人墙上悬挂的我校2006、2008级形象设计专业优秀毕业生——徐运红、湛海玲,看到她们今天的成绩,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惊讶?其实十几年前,她们刚刚进校时也和在座的同学一样青涩、幼稚,但是十几年的职场磨砺让她们变得成熟稳重、优雅干练,是什么改变了她们?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林清玄的哲理性散文《生命的化妆》,共同探究师姐们的成长秘诀。(板书标题) 三、走进作者、介绍作品(PPT演示)(3分钟)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1953年出生。20岁就出版了第一本书,三十

为语言化妆教学设计

锤炼语言点石成金 ——为语言“化妆”作文教案 导语:(分) 有句广告语“人靠衣装,美靠亮庄”。的确,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我们写 作文也是这样。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文章没有文采, 就不能流传很远”。特别是考场作文,想让自己的作文从浩如烟海的中考试卷中 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那就有一个最好的办法:给你的作文语言化化妆!。 这节课老师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锤炼语言点石成金。——为语言“化妆”。看看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出示ppt )作文评分等级(分) 等级(一):好(45-50分) 内容(17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深刻,感情真挚。语言(18分):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准确。 结构(10分):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构思新颖、巧妙。 文面书写(5分):字体工整、美观,标点正确,卷面整洁 从评分标准里我们看出来“语言”这一项占的分值最高,50分占了18分。很明显,作文的语言是重中之重。我们每个同学都不能够掉以轻心。 (出示PPT)学习目标:1、带领学生探究提升语言表现力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为 自己的语言“化妆”。 2、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妙法,提升语言的表现力,让自己的作文文采 ..飞扬。(理解“文采”一词的含义即文章华美;词藻华丽。(分钟) 好,下面进入我们的课题内容,先来看看一个学生的作文片段。 出示学生的例文(一) ( 分钟) 小明同学走向讲台,拿起黑板刷,在黑板上擦,擦完把黑板刷放在讲台上,回 到了自己的座位。 点评:这段话干巴巴的,就像我们平时吃了饼干后找不到水喝,嘴巴很干很难受的感觉。 过渡:我们该怎样表达才可以让这段话更具体更生动呢?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 位同学的表达。 出示学生例文(二)(分钟) 小明同学(大踏步)走向讲台,(快速地)拿起黑板刷,在黑板上(来回用力地)擦,擦完把黑板刷(轻轻地)放在讲台上,(像凯旋的英雄般快速地)回到了自

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陈老师

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为高考试卷中选做题,其中实用类阅读主要包括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几种实用类文体。对于实用类问题阅读题的解答最主要的就是要注重对原文的挖掘,问题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基本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甚至答案就直接显现在原文中,所以,在做实用类文本阅读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仔细阅读文章,对每一段落所讲述的内容有所了解。回答问题时要回归到原文,以原文为根据,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分值,如果一道题2分,要求概括回答,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要求用原文词句回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找出两个恰当的词语。如果是4分或6分题,一般一点2分,答案要点就两到三个。题目的分值,是答题要点的重要提示。 一、访谈类文本阅读 阅读访谈文本关键是迅速把握访谈的主题、理清访谈的线索、归纳访谈的主要内容、分析访谈的技巧、评价访谈的收效、探究访谈的价值。 (一)、阅读访谈文本的方法 1、首先要通读一遍全文,整体把握讨论话题和关键内容,明白它写什么人,叙述什么事,分几个部分,作者的写作意图基本倾向是怎样的……也就是必须知道文本呈现的一些最基本的事实情况。很多

时候一些很重要的信息就在文章不起眼的地方,如果走马观花,自作聪明就会很容易造成信息筛选疏漏。 2、将访问者和访问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的问题,掌握主要有哪些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对其回答的内容进行重点圈画。 3、精度一些关键问题的回答,通过阅读被访者的回答,归纳出其主要观点、立场、态度;并以此了解被访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对某个问题的建议主张。 (二)、访谈的表现手法 访谈文本的表现手法主要是针对提问者而言,我们在阅读时主要关注提问者的艺术技巧。 针对提问者的技巧,一般有单刀直入式和旁敲侧击式两大类,可细分为: 1、趣闻: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2、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的提出来。 3、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4、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5、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想继续予以回答。 6、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7、对比:有时候,访谈对象究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一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觉得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另一方面是针对回答者的技巧,一般有引用、比喻、打比方、反问、反复等修辞技巧,还有开门见山表明态度,委婉含蓄呈现观点,层层推进揭示本质,顾左右而言他巧避锋芒等。 在语言风格上有的朴实无华,有的浅显易懂,有的巧用俗语民谚,有的引述诗文,有的生动形象等。 (三)、对访谈进行鉴赏评价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阅读学案2含答案

限时训练 一、(2017·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超级演讲家霍金 霍金的演讲之路建立在过去数十年对理论物理学的卓越贡献上。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被誉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声望一步步提高的同时,他开始思考,科学应该是为世人所熟知的,若是一些科学成果只在业内存在震撼,却无法在大众中普及,那这些研究成果还有什么伟大可言呢?于是,除了写书和参加学术研讨会,他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超级演讲家”的历程。 1987年10月,英国的伯明翰召开运动神经细胞协会会议,霍金受邀进行了一场演讲,题目是《我的病历》。霍金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讲起,从那些“笨手笨脚”的先兆,一直讲到21岁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也讲到了“最多还能活两年”的预言。他表示,面对随时都会到来的死亡威胁,那种感觉很不好受,但是他依然在进行科学研究,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我并不比别人差什么”。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4月,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了一场题为《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霍金指出,大多数人会认为进入黑洞之后,就可以

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区域,于是就出现了时空旅行的巨大可能。他提醒人们,不要渴望进入黑洞,如果人类跳入黑洞,瞬间就会被撕得粉碎,连构成他身体的粒子也不能避免。随后,这位“被撕得粉碎的人”就会通过婴儿宇宙,经过另一个黑洞被发射出来,重现于另一个区域。这次演讲吸引了众多对宇宙存在好奇的听众,霍金总能把一些枯燥的理论通过绮丽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霍金试图通过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1989年10月,他还来到西班牙的奥维多,此次的演讲题目是《公众的科学观》。霍金认为,社会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大都漠不关心,对于科研成果为公众生活带来的改变,公众也是冷眼相待。现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让科学在大众中普及,让大众能够对温室效应、酸雨、遗传工程甚至核武器的发展等问题得出较为科学的看法。中学的科学教育制度需要改善,要拓宽科学传播的途径,如电视节目,在娱乐的同时注重教育意义,让观众明白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霍金还把他的思想传播到了对他来说非常遥远的国度——中国。2006年6月17日,霍金以病残之躯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抵达北京。这是继1985年、2002年两次访华后,他第三次踏上中国的土地。6月18日,他面对中国的6 300多名听众演讲他的《宇宙的起源》,他围绕“我们为何在此,又是从何而来?”的问题展开,宇宙是否会继续膨胀?会不会在某一个时点最终坍塌?这些都是充满神秘感的东西,在足球世界杯尽情演绎的夏日里,霍金掀起了又一轮科学的热潮。

化妆课教案实用doc

3 原则,仅仅凭感觉,今天化长点,明天短点,化不出 好的效果,还摸不清问题出在哪里。 这里所强调的准确和前一个要素强调的正确有不同的 含义, ---正确偏重于掌握化妆理论性的原则 ---准确强调的是化妆操作技巧 准确要求: ---落笔要娴熟 ---要能够准确地将化妆理论性的原则在个体身上得 到准确的表现 比如说:唇形化得好不好,不能单一从嘴的大小和厚 薄及形状等方面评价,还必须学会如何适合脸形和气 质,并懂得将要出席的场合与设计的关系。 再比如:唇部化妆中,有一条基本的化妆原则,即上 下唇的厚度比例应为1比2,唇谷应在人中中央位置 上,这样的唇,称为标准唇。 不要小看这一条简单的化妆原则,要想把它准确地画 出来,不经过充分的练习是不行的。 精致是指精细周密、精美工巧、美好,有情致、情趣、 美好的意思,多指“生活形态”。 欣赏图片

---精致是需要长期培养和打磨 ---精致是人的品质极有代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中国女人的妆面大多不够精致,这是由于自小缺乏美 育熏陶带来的问题。 中国女人普遍没有精细的修养观念和习惯,同时也没 有每天和每时每刻对形象毫不松懈的意识,因此修饰 中带有较多粗糙的痕迹, 比如口红边沿不清晰、粉底浮乱,眉毛不修饰等等。 事实上,相对于化好妆的其他三大要素,精致是最容 易达成的,要做的是反复练习和坚持不懈。 当每次都能够很精致地化好口红,有了一条流畅和清 晰的唇线轮廓,就会发现化妆品质和品味添加了很多。 和谐是化妆的最高境界, 如果这种和谐还能自然而得体地表现出化妆者的个性 和特色那就上道了。 和谐这个要素包含三个层面: 欣赏图片一是妆面的和谐 妆面的和谐表现在各个部位的妆面在风格上、色彩上 都要和谐。 比如眉形如果柔美,唇形也应随之柔美;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_非连续性文本整体阅读教案

第一节非连续性文本整体阅读 微点1 读懂全文 微点秒杀联系所学,消除误区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

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服务”,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 2015年,“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 (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 材料二 图1 2010—2015年实体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及年度增长率比较 图2 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比较 (摘编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材料三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 (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1.看标题信息 没有标题,但有一个共同的话题:“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2.抓记叙要素 三则材料,材料一是报告,较完整;材料二是图表,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导学案:实用类文本阅读 学案60

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 学案60科普文(一) ——整体阅读与答题规范 学案目标 1.掌握科普文的整体阅读和答题规范。2.掌握科普文的高频题的做题方法。 ①科普文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一种是__________。 ②科普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③科学小品文也叫____________,除了讲求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等外,尤其讲究 ________。 ④科普文说明事物、事理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 ⑤科普文常用来增加生动性、形象性的手段有:用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方法,用 ______的表达方式,还可以穿插一些________________等。 1.知识问答 结合你学过的一篇科学小品文,谈谈它是如何做到生动性、趣味性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规范阅读 整体把握,规范答题提示 ①分清类别读懂文本 读到说明文,要立即分清说明文的类别,注意各自的特点。介绍性的说明文在于让人开阔眼界,增广见闻;记叙性的说明文在于科学地、精确地记录研究对象的变化;文艺性的说明文寓科学性、知识性于趣味性、娱乐性之中;阐释性的说明文旨在阐述事理、事因、物因,使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科技说明文主要是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其内容主要是介绍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见解等。 ②考试中应该三读文本 文本就是我们要阅读的文章本身。要做好阅读题,就必须把文本真正读懂,这是答题的必要前提。 一读,快速浏览了解大意。因考场上时间宝贵,不可能像平时那样慢慢地读,快速浏览的目的是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正确把握文章的思路,知道文章的结构是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还是“总——分——总”,是按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进而准确地把握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注意,说明实体事物一般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以时间为序,阐明事理一般按逻辑顺序,对某事物做单一的说明则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有的说明文综合几种说明顺序。 二读,根据题目细读重点句段。细读不再是全文泛读,而是有针对性地读,这样集中读,不仅速度快而且实用性强。题目问什么或者要求什么,就读什么,重点阅读相关内容。注意那些起限定作用的词语及那些表示各种不同的判断的副词,以更好地体会说明文的语言。阅读这篇文章,只有用心揣摩,才能体会出这篇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读,这是对前两次阅读的深化。就是根据全文的意思和题目的要求深入品读,考虑答题思路,确定答案。 a.审清题意,把握要求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 教学设想: 2007年选考内容的“实用类作品阅读”包括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类文等实用类的文本。其中新闻和传记应该是重点。本堂课预备通过引领学生阅读来实现新闻类文本的几个考点的突破。 教学目标:1、分析新闻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 2、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准确解读文本,把握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并对文本的特色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 教学准备:1、让学生自行搜集到一两篇新闻(提示学生可以在报纸、杂志、电视或者网络的媒体上面找到),让学生通过阅读新闻文本来总结回顾其基本特征。 2、提前印发学案,要求学生完成阅读题《今天我们都会死去》。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新闻有了一定的了解。它的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其中消息、新闻点评将会在语言运用中考查,其它形式将会在2007年考纲增设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考查。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考纲要求。 二、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考试大纲》,实现在做题之前“胸中有考纲”的目标。 《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的要求: 1.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师生一起分析考纲明确新闻类文本阅读得要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研讨文本(通讯) 今天我们都会死去 每当我思绪万千,想起这场龙卷风给我们城市及其居民带来的灾难时,我就会从现在起哭上一百年。 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体会到:现在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我的存在,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我的生命,我的孩子的生命,我的妻子的生命。 我们今天都会死去,就像许多悲惨的生命一样。但是,我们活下来了,我们会重返家园并且继续活下去,包括我的城市,我们的城市和你们的城市。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 微提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传 递作品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标志。因此,它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中重要且常见的命题点,而且赋值4~6分,难度中上等,覆盖现代文阅读的四个层级:①理解;②分析综合; ③鉴赏评价;④探究。尤以③④居多。常见的命题形式:①理解标题含义,探究标题意蕴; ②赏析标题妙处;③比较标题孰好。 如何答好这类题目呢? 1.明确题干考点指向 要区分题干考点指向,特别要关注“理解”“分析”“鉴赏”“探究”等表示阅读能力层次性的动词,这些词表明考题考查能力的指向;还要关注“含义”“含意”“作用”等词语,这些词语表明考查的方向和“落脚点”。诸如“某标题好在哪里”“某标题能否更换”“作者为什么以××为标题”,实际上都可以归结到分析该标题在文中具有哪些作用或效果。只有明确题干的考点指向,才能解答好标题类题目。 2.分文体多角度作答 解答小说文本标题类题目,要从以下角度考虑: (1)标题自身:①点明写作对象;②分析标题的语言特点。(2)情节结构:①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情节;②线索。(3)内容主旨方面:①表达态度;②象征;③揭示主旨。(4)人物塑造:突出人物特点等。(5)表达效果: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渲染氛围。 解答散文文本标题类题目,要从以下角度考虑: (1)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2)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3)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4)成为线索,设定结构思路。 (2018·北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水缸里的文学 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 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 ..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

化妆 教案.doc

人靠衣装,美靠靓装 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近来网上常流出明星素颜的照片,其实,素颜了的明星亦泯然众人矣。只要我们懂得采取合乎规则的化妆步骤和技巧,即可以对我们的面部、五官及其他部位进行渲染、描画、整理,增强立体印象,调整形色,掩饰缺陷。 [教学目标] 1.认识化妆的魅力,知道化妆可以修饰一个人的样貌,使得自身更自信。 2.了解各类化妆品,清楚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学习脸部各个部位的妆容,如底妆、眼妆等。 4.尝试使用化妆品,并完成一个较完整的淡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重点] 掌握各类化妆品用途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眼妆和自行操作 [教具准备] 适用于各个部位妆容的化妆品以及化妆工具多套,如:隔离霜/猪油膏、BB 霜、粉底液、粉饼、眼影、眼线笔/膏/笔、睫毛夹、睫毛膏、腮红、高光液、、散粉、唇彩、笔刷、粉扑、多面镜子、卸妆水、海绵、面巾纸、PPT、2个已化半脸妆的model等 [教学方法] PPT、视频、图片和讲台实物演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各教具,并让已化妆的model坐在学生可看见的最佳地方。自我介绍,鼓励学生坐前排,并称有机会拿到化妆品,亲自体验化妆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导入 整形的风险大家都知晓,但不是只有整形才能给我们不满意的外表做修饰的。还有一样更妙的方法——化妆术!化妆能表现出女性独有的天然丽质,焕发风韵,增添魅力。成功的化妆能唤起女性心理和生理上的潜在活力,增强自信心,使人精神焕发,还有助于消除疲劳,延缓衰老。(在演讲的同时,给出网上各种化妆前后的对比照,以引起学生对化妆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 1、讲解各类化妆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顺序跟日常化妆顺序一致) (1)隔离霜Makeup Base 隔离霜是个保护化妆、保护皮肤的重要步骤。如果不使用隔离霜就涂粉底,会让粉底堵住毛孔伤害皮肤,也容易产生俗称"吃"的粉底脱落现象。在化妆前使用隔离霜就是为了给皮肤提供一个清洁温和的环境,形成一个抵御外界侵袭的防备"前线"。 (2)“猪油膏”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探究总结文学类文本解题技巧。 2.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能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中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质量。 【教学难点】 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握规律,学会现代文理解、筛选、推断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 正答率。 【教学过程】 一、解读考纲: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 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 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真题演练 (2012年高考北京卷)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仰观天

象,俯观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内经》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一、 《内经》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经》的脏象理论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组成 五个功能系统,通过经络,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 一个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 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内经》从整体认识人体的基本观念出发,要求医生在诊治 疾病中不仅着眼于疾病局部的情况,而且重视整体对局部的影响;不仅注意人体本身的变化,还要联系自然社会坏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内经》就是这样指导古人探究人体生命活 动规律的。 二、 《内经》理论体系十分注意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古代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 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阳化气,阴成形”,从有型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是“化气”的过程,是“阳”作用的结果;从无形物质转化为 有形物质,是“阴”作用的结果。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 三、 《内经》说:“夫候之所拍选道之所生.”“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征象;“道”,是法则和规律的意思.说明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内经》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处,共要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概况而来。“道”源于“候”,天道玄远,神妙莫测,但可以通过气象、物候的观察,总结大 自然变化的规律。同样的道理,人体的脏腑藏匿于体内,医生无法了解其生理活动情况,但 可以通过观察活活体表现在外的理病理现象,来把握生命活动的规律。 《内经》现有几十种文字的翻译本,已流传于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研究和应用也相当广泛。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命的“神”如果脱离了“形”而独立存在,则形神失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B人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病理现象,取决于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 C阴阳学说认为有形物质为阳,无形物质为阴,要防止阴阳此消彼长、此生必衰。D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