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

李子建宋萑

【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的意涵、理论基础及流派的梳理入手,对建构主义所倡导之“自我的知识”和I主的学习”进行分析,并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悖论进行批判与反思,指出建构主义理论本身尚有发展改善的空间。在对建构主义理论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本文亦尝试从建构主义与它理论的兼容、建构主义部各流派的融合两方面,为其未来发展前景给予建议,以期让建构主义真正为教育实践所用。

【作者简介】李子建/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课程与教学学系教授(香港) 宋萑/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学系哲学博士候选人(香港)

序言

发端于科学哲学和心理学的建构主义思想,在教育学的学术讨论里获得了相当的宠爱。正如Fox所指出,“在教育著作中对于学习观的论述里,建构主义正呈现着一种支配态势”,…他对于这一判断加上了一个限定——“起码是在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学术世界里”。不过近年国内教育界相关研究的现状①显示,这一限定可以再扩充,因为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哲学,在国内也有可能成为一种主导的理论思潮。

就在建构主义对知识观、学习观和师生观形成巨大冲击,革命性、创新性的色彩愈加彰现的同时。在这层厚厚的色彩背后,如同历史上其他形形色色的理论一样,也有着自身难圆其说的限制。不过在对建构主义组织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之前,仍需对建构主义本身进行梳理和概述。

1.建构主义的意涵

有西方学者将建构主义比作一座“大教堂”(t)road cht-rch),这并不为过。作为一种庞杂的学习理论,其来源驳杂,流派纷呈。②各个流派的观点虽有出入,但共通之处亦为明显,有着较多的共识。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决非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表征,而是人们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建构的一种对于世界的解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知识的四大属性;由此,学习是学习者于丰富之情境中,通过主动探索和协商合作,从而建构意义、创造知识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同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对话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

2.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

追溯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则需从维科(Vico)谈起。这位被当今激进建构主义称为“18世纪初建构主义的先驱”,就曾精辟地说到:“上帝了解这个世界,因为他创造了这个世界;人只能了解他们所创造的东西”。口j在《新科学》一书中他指出人类

历史的进程是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进程,“真理就是创造”,认为人类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J而建构主义者运动的渊源则可从杜威的“实验学校”找到线索。杜威把思想、理论和概念都看作是人应付环境的手段,真理只是一种有用的假设,“真理就是效用”。

其后结构主义的上升,特别是皮亚杰所提出的发生学结构主义,成为建构主义的直接来源;同时期的西方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学派”的兴起,特别是库恩有关认识论的主张,也给建构主义提供了更为稳固的哲学基础。库恩提出“范式理论”,认为科学家认识的世界并不是客观实在的世界,而是主观约定的世界,范式不是客观世界的知识,只是不同科学家集团在不同心理条件下产生的不同信念。因此“科学家并没有发现自然的真理,也没有越来越接近真理”;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更是给予建构主义以极大支持,甚至有学者将建构主义本身归于后现代主义其中。㈨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罗蒂所提出的反表象主义认为,心灵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实在,因此真正客观准确的知识并不存在,反表象主义因此成为建构主义主要的认识论。

维科的“新科学”、杜威之“实用主义”、库恩的“范式理论”、皮亚杰的“发生学结构主义”及罗蒂的“反表象主义”,都为建构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建构主义也正是在这些哲学基础上形成的。

3.建构主义的心理学基础

建构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心理学理论的支持,建构主义本身就是认知理论的一种发展。皮亚杰与维果茨基对于建构主义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与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也成为建构主义的重要心理学基础。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在批判旧认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为知识是主题逐渐建构而成的,而不是先于主体而存在的。儿童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建立起知识结构。20世纪70年代末,布鲁纳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维果茨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推动了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发生在文化的脉络中的,发展就是将社会共享行为内化这一转化过程,因此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与文化的脉络中得以发生。

认知心理学也为建构主义提供了心理学基础。认知心理学,尤其是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处境主义”的重视,强调真实的学习应在有意义的处境中出现,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文化实践是个人认知的源泉。虽然实用主义所衍生的进步与主义运动和改革教学法与欧洲所强调的“社会~文化理论”及处境认知有不同的理论取向,但它们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重建”。

4.建构主义的理论流派

正是因为建构主义主要的心理学基础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维果茨基的心理

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的讲述也大致可分为两大原则:一为“个人建构其自我理解”;另一为“所有知识是社会性建。构的”。前者可理解为“主体中心”建构主义理论,发端于皮亚杰的理念,同时涉及激进式建构主义者及认知建构理论者的想法,以学习者作为认知的所在地。后者以社会建构主义或建构式主义(constructionisms),其渊源为维果茨基有关社会文化之心理学观点。这些论者重视“个体中心建构论者”所忽略的现象,包括脉络(context)、情势(circumstance)或扰乱(perlturbation)。这些现象包括语言本身、各种学科内容、社会环境、学校文化、整体课堂环境等等。

这两大原则仅大体对建构主义做出分类,细察其中,建构主义流派可谓百家纷呈。此处循Fox的论述,建构主义可包括:皮亚杰式建构主义、新维果茨基派建构主义、中介式学习(mediated learnitlg)、激进建构主义及社会建构主义。_皮亚杰式建构主义强调认知的适应性和个体对世界模式的建构,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新维果茨基派建构主义则强调社会文化对于知识和学习的背景作用,学习者在文化情境中进行学习;中介式学习则重视联合教师、学习者和多媒体技术的力量,创设一种个人化学习情境,学习者从中能享用更多学习资源;激进建构主义则认为人们无法获得客观知识,个人对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认识的功能在于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性交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是在人类范围里建构起来的,它具有社会性的特征。

理论之一:自我的知识

罗蒂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如果不把心灵看作一面镜子,那就不会把知识当作准确的表象。如果没有后面这种看法,笛卡儿和康德所共有的一个策略,即通过不断检查、修理和擦亮这面镜子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表象,就失去了意义”,建构主义者正基于反表象主义的认识论建构起自己的知识观。

1.认识中的“洞穴假相”——人心之镜并非明净均匀,因此无法完全客观地反映实在,也就无法形成真正客观、精确的知识,每个个体所构建的知识之间不存对错、高低之分。

培根当初提出“洞穴假相”,其本意是指个体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为个体自身的主观性所限制,好比每个人都坐在他所特有的洞穴之中,为狭窄天地所限而无法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致“使自然之光发生曲折和改变颜色”。但培根并不否认个体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相反他认为个体清除了“洞穴假相”等四类假相的流毒之后,就能走进“建筑在科学上面的人的王国的大门”。而在建构主义那里,这一“洞穴假相”似乎成为不可逾越的认识天堑,人类无法形成真正客观的、精确的知识,因此不存在既有的客观知识体系,“知识是被创造的而非被发现的”。①

建构主义夸大个体认识的“洞穴假相”的作用。首先,既然知识无对错、高低之

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传统说教理论”同为个体所建构之知识,也无高低之分。因此真正的建构主义者就没有理由让教师采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而不采用“传统说教理论”,同时就无法对“传统说教理论”提出任何责难。

其次,建构主义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给学生一定的指导,指出教师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但这同样产生了一个问题,教师与学生同为认识的主体,教师所建构的知识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的知识亦无高低之分,教师无可凭借去指导学生,学生也可以“知识之间不存在对错、高低之分”为由拒绝教师的指导。

过分夸大“洞穴假相”的影响力,用“创造”代替“发现”,实质上是拒斥客体在个体认识中的关键作用。虽然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但将其仅视为一种认识的材料,而否认它于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的作用,将知识主观化和工具化,最终还是走上“主观主义”认识论的道路。

2.个体建构自我的(社会的)知识——个体通过与周围环境、他人的互动中构建自我的(社会的)知识,形成自我对世界的个性理解。

如前文所言,建构主义的讲述可分为两大原则:一为“个人建构其自我理解”;另一为“所有知识是社会性建构的”。因此在知识观上,以激进建构主义和认知建构主义为代表,强调知识为异质的和个体化的;以社会建构主义为代表,则认为知识是被社会性地建构起来的。尚且不论其作为建构主义内部所存分歧而有之倾轧.两派论述本身也有各自的偏颇之处。

激进建构主义以知识为自我对世界的个性理解,知识有异质性和个体性之特点。就格拉色斯费尔德的观点为例,他认为知识和现实本身都是建构的,完全没有外在客观世界的影响,因此可算是一种具备反客观主义取向和主观的理想主义。然而这必然将认识引入唯我论的陷阱,“这(观点)距离另一断言——个体主观之经验乃是全部之经验——仅一步之遥”。而因个体所建构知识的异质性,个体间分享与交流知识的可能性亦被完全取消,于知识与信念之间划上了等号。

这一认识从柏拉图时代既已成为认识论之正统,其核心即——任何信念,即便是正确的信念,也不等同于知识。12川如此将知识与信念等而观之,其后果则是个体将自己置于信念的高塔之上,以“我所相信的就是知识”为幌而沉迷于自我的世界中。

激进建构论者为了避免完全排斥实在论(realism),建立“经验流”(experlential stream)的观念,作为唯我论与现实主义的缓冲,间接而隐晦地接受外在于主体之外(在其经验世界里)有部分现实。[。0]此外,他们提出知识和实体可生存(viable)的观念(取代真理的概念),意即个人所处社会——自然的脉络限制他/她所建构的意念。[23] 后者则提出知识是个体间磋商形成的共识,但正如认知建构主义者所认识到的,个体确实能够独自习得知识,而非总是通过与他人的协商而构建。历史上诸多发现和

发明,前人的知识基础和现实认知环境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更多是赖于个体的认知和智慧。正如很多人都曾看过苹果落地,但只有一个牛顿(Newton)首先悟出“重力的法则”。再者,将知识简单等同与个体磋商形成的共1只,也有着潜在的危险。’譬盘n,哥白尼(C。pernicets)的“日心说”、牛顿的“三大定律”及爱因斯坦(E:Anstein)的“相对论”,它们在提出的当时并未被多数人接受,非议和批评却接踵而来。如果他们当时认为共识即为知识的话,如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理论则可能要晚上几个世纪才会出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对于知识的发展,个体间共识的形成是需要的,但个体对共识的超越也是必需的。

另一方面,由于个体的交流主要以语言作为中介,所以后者论断有了另一种表述——所有的知识都基于语言和语言之叙述。L2 4J从这一表述可推导出这样的推论:在前语言状态下知识就无法产生。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儿童在习得语言之前可从自我之探索等其它途径获取知识,同样无语言动物亦可通过训练获得知识。再者,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基本事实表明,人类知识中存在着大量难以言传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0’J博蓝尼(Polanyi)甚至指出,默会认知作为一种理解力,它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次上都起着主导性的、决定性的作用,默会维度相对于明言知识(articlJlate knowledge)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_2 6J由此可见知识并非总基于语言,个体可以通过默会认知获得默会知识,而这种默会知识更多源于个人的理解能力,而非与他人磋商的结果。

无论是认识中的“洞穴假相”还是个体建构自我的知识,建构主义都可能将人类认识引入歧途:激进的建构主义所提出的想法未能处理学习者寻求“真确”知识的可能障碍,包括误解主义(misconceptions)、主观主义(subjectivism)、唯我论(solipism)及不坚决的相对主义(relativism);社会建构主义试图引入“他者”(the others)来弥补激进建构主义者的不足,却只是使得天平从一侧倾向于另一侧,极易陷入社会唯我论(social solipsism)。

理论之二:自主的学习

与“自我的知识”相应,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提出“自主的学习”,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于丰富情境中主动建构意义,创造知识的过程。

1.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基于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学习的批判,建构主义旗帜鲜明地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这一主动建构的基础则是学习者的有意注意。换言之,学习作为一种主动的过程,就应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也应是有主动意向的过程。然而,这一点非常值得商榷,学习是否一定是一个学习者有意识的

过程?学习是否一定是学习者主动意向的过程?

瑞伯(Reber)于1965年就提出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复杂知识的过程。他指出,人能够通过两种模式来学习复杂事物:一是外显学习(explicit leaming),一是内隐学习。心刚内隐学习相对于外显学习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其无意识性,学习者可以自动地产生内隐知识,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操作的外显规则。[0 o_由此可见,学习并非都是一种有意识的过程,个体可以通过无意识的内隐学习获得内隐知识。因此,这样的内隐学习就不一定是学习者主动为之的过程。

皮亚杰在论述个体的认知过程时,提出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或是将外在刺激纳入已有图式,或是调节原有图式来适应环境。个体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个体与外在世界互动的过程,个体既施行动于外在世界,亦从外在世界获得反馈。因此,学习既包含学习者主动建构的成分,亦包括从外界吸收的成分。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色彩固然重要,但若就此走向极端,则可能过犹不及。故笔者更倾向奥苏伯尔所倡之意义学习,他指出判定一个学习是否为意义学习的标准在于——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联系是否为实质性联系和非人为性联系。细述为三——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性,学习者具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已有观念中具有能与当前学习进行联系的适当之经验。-3lJ 因此若被动接受学习合以上之标准,也是一种意义学习,倘若主动学习不合以上标准,也只能是一种机械学习。

2.学习是个体创造知识的过程而非发现知识的过程——并不存在独立的、客观的知识体系,学习不是个体去发现外在于个体的知识,而是自己去创造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以其知识观——不存在独立的、客观的知识体系——为前提,进而提出学习是个体创造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若不论其前提的正确与否,这一推理确实合乎逻辑,然而这一前提本身就有商榷之处,其逻辑推论自然缺少根基。

由于库恩首先对科学知识发起挑战,提出科学知识不过是科学家的信念而已,建构主义进而提出没有一类知识是客观的。但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知识体系确实不断前进。从牛顿的三大定律,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新近的量子力学。前人的理论确实在被不断的推翻,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失去了客观性,而是知识在不断向客观进军。所以,皮亚杰本人也承认“客体代表着一个其本身永远不会被达到的极限”,但“课题只是由不断的接近而被达到”。《大学》一篇在论“格物致知”时就言:“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正是人知晓“理有未穷,知有不尽”的道理,因此在当所建立的知识一次次被自己推翻时,人并未选择放弃而是更加地努力,或许真正客观的知识我们永远都无法达及,但我们会努力使知识愈加接近于客观。因此,知识体系是否独立、客观地存在,仍是一个哲学上需要不断思辩的议题。

再者,人类文明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并且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牛顿亦坦言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这些丰富的知识资源确实需要学生去发现、吸收。而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背景日益注重,但人所接受的正规教育不过一二十年之久,若让每个人逐一创造所需之全部知识,无论学校还是学生自己都无法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而言,若人人将有限时间尽予对已有知识的再创造,恐也无力进行真正的知识创新。或许,建构主义者会将矛头指向学校学科体系。然而学校的学科体系虽有保守、稳定之势,但它更为强调得是其基础性,学习者只有在掌握这些基础的学科知识之后,才能进而发展自己。

3.学习是基于情境的——个体学习是在丰富的情境中进行的,通过与情境中人和物的互动创造出知识来。境中主动建构意义,创造知识的过程。情境学习历来为建构主义所推崇,认知学艺模式与抛锚式教学模式则是情境学习之教学模式。但建构主义将学习都归结为基于情境,强词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否定了间接经验学习的可能性,未免滞隅则失。

首先,在学习领域中存在着不少符号层面的学习,例如高等数学或者高等化学的学习,学生更多是在一堆数学符号或化学符号中进行学习,其天然缺乏情境背景。但若为实现学习的情境性,凭空也要造出个情境来,是否又是一种“新八股”呢?而且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个体思维呈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形象思维阶段,学习的情境色彩则需重抹;但在抽象思维阶段,学习就不总与情境相联系。因此,知识的学习并不一定都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抽象训练有着存在的必要,学习应在情境化)与去情境化之间取得平衡。即使是在儿童早期——形象思维的阶段,儿童也需要采用包括建构主义学习在内各种学习方式。

其次,从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原始社会中并没有学校,学习都是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进行的。随着社会发展,专门学习与教育场所——学校开始出现。学校不同于其它学习场所的本质特点就在于,学校提供一整套学科的知识体系,这一套学科体系正是对以往人类知识经验的提炼。[09J这一经过提炼的知识本身与日常情境有一定距离,学校亦因此不同于日常生活场所。但如果将学校中的学习悉数植根于情境,而与学生日常生活情境无异,学校也就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学习尽可回归原始社会的状态。

自主的学习对学习者主体性的肯定与提升,是值得传统教学去借鉴的。但若将学习的性质简单归结为主动性、创造性与情境性,必然夸大学习过程中的社会偶然性因素,促成学习的“自我中心化”。

前景

前文在对理论层面的建构主义进行梳理的同时,亦揭示其中存在的种种夸大抑或悖论,然而本文并不旨在为批判而批判,而是在于提供一种反思,在于对一种危险的

提醒。这一危险并非这些夸大或悖论本身,而是“建构主义式实践——这个出身于自由主义教育传统的教育界新生儿——中好的部分,会和不足凭信之认识论的洗澡水一起被倒掉”,r4lJ进步主义已经是这一危险的“前车之鉴”。在笔者看来,建构主义作为一种理想方式确实能给传统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但其本身的“限制”可能会让建构主义的理想无法实现。因此建构主义必须直面自己的不足,于理论和中做出积极应对,积淀起厚实的理论基础,亦为建构主义的实践铺平前路。

1.走向建构主义的兼容

从建构主义的诸多论述中可以看出,建构主义似乎通过对传统教学一种彻底的批判来确立自己的位置,无论从反对被动学习提倡主动学习,还是否认知识的客观性以倡知识的个体性、建构性,都显示建构主义在批判一种极端的同时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建构主义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减弱建构主义的激进部分。

对于这一问题,本文中从知识观和学习观对建构主义所提之种种可为一种解决基础。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需认可相对的客观真理之存在,知识不应是个人的信念,而应具有相对的普遍性。个人或群体所建构之认识既植根于客观世界,就可通过实践来检验其认识的真理性,实践仍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3J激进建构主义者尝试引入社会“相互主体性”(social intm·subjectivity)的意念,以调和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他们建构“他人”(others)的概念,含蕴着同质的人性,以及客观原则性(object.ive regularity)等可能性,这种发展方向导致建构的实在论(constructed realism),或者所谓相互客观性(intembjectivity)。即往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虽然并非绝对真理,但在一定范围内仍具有真理性,对于这类知识体系应有吸收与批判兼取的态度,实现传承与超越之并举。

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需尊重多样化学习的现实,认识到在主动学习之外还有被动学习、内隐学习的存在,因此对前人所建构的知识体系可通过自主探索和吸收汲取的方式来学习。同理,作为学习方式的一种,情境式学习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不应无视年龄、性格、学习内容等因素的不同而一概而论。所以,正如有学者在总结杜威精神所指出的:“因为没有一种最好的成长方式,所以没有一种最好的教育方法”。无论建构式教学,抑或传统教学,各有利弊,都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事实上,不少建构主义者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且试图去解决这一问题,包括认知灵活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与科尔的“实在论的建构主义”在内的新近建构主义理论,都在为减弱建构主义的激进部分做着不懈的努力。然而,建构主义还需要解决来自其自身的内部问题,这一问题即:如何实现建构主义不同流派观点的磨合。

2.走向建构主义的磨合

建构主义理论内部流派林立,本是建构主义发展的见证,但时至今日确也成为建构主义发展的一大阻碍。首先,“个人建构”与“社会建构”分领着建构主义两大讲述,实际上就已造成两者在知识观和学习观上的倾轧之势,前者强调知识与学习的异质性与个体性,后者则力举知识与学习的社会本质。然而事实上,两者都只论及知识与学习的一个方面,两个方面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只因两大讲述都将一方极端化、片面化,而造成一种倾轧。因此若将其合二为一——既认可个体学习确实能建构知识,又肯定个体间交流合作也能实现知识建构——则会极大地推动建构主义理论的统一。

其次,皮亚杰式建构主义、新维果茨基派建构主义、中介式学习、激进建构主义及社会建构主义等建构主义理论,都从各个方面给予建构主义以营养。各派分述个体建构、社会文化背景、多媒体技术、新旧经验之互动和社会性交互,都能相互补充、互通有无。若将它们综合为一体,形成一种统一的建构主义理论,必然裨益于建构主义教学的实践。

因此,一方面通过建构主义对理论自身的反思,弱化激进因素,从而实现建构主义与它理论的兼容;另一方面通过建构主义理论内部各派间的沟通互助,实现建构主义理论内部的磨合与统一。在内外两方面的作用下,建构主义可从理论层面实现发展,更能彰显其进步性和优势。

随着时间的流逝,建构主义的风潮渐渐走向沉淀与平实的态势,如此的态势下也恰恰是建构主义本身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契机,因为一种理论的发展并不能只靠对前人理论的“破”,更需要在“破”的基础上实现“立”,而且要在“立”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如何避免走上世纪三十年代“进步主义”的老路很现实地摆在建构主义的面前,只有通过建构主义与它理论的兼容,通过建构主义理论内部的磨合,建构主义才能真正为教育所用,才能真正为自己走向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

①自上tltgg 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学者就开始关注建构主义,逐渐成就主流之势。作为汇总每年的中国教育研究现状的资料书,<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1》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2》都将建构主义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论述。可见近年来,建构

主义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且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亦反映出建构主义色彩。

②国内学者曾对此做了分类,提出建构主义中流派可包括:个人建构主义(individual constructivisrrI)、激进建构主义(Ⅲ:lical constructivism)、社会建构主义(soc|a】cUnstructivism)、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论

及控制论的观点。具体参见罂葆奎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06—407 (3)对“知识是被创造的而非被发现的”这一建构主义的信条,Fox提出如此的批判:这一信条的逻辑推演的结果就是,对外在客观世界的否认。但正如KivinerI&Ristela在对Fox这一论述的分析中所指出的,反表象主义并未否认外在于心灵的客观世界的存在,只是认为将我们的描述与“自在的现实”做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就笔者而言,“知识是被创造的而非被发现的”这一论述所推演出的,最多不过是真正客观的知识体系并不存在,人的认识并不是去发现这个既有的知识体系,而是创造具有个人意味的知识。这一论述不同于“世界是被g,l~t的而非被发现的”,后一论述才是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而且建构主义的种种教学模式,尤为强调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外在之学习情境,建构自己的知识。从这一点来看,它对于“灌输式”学习的反动,就是对既有之客观知识体系存在的反叛,相反它更强调客观世界的重要性.将认识植根于客观世界,而非既有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概要 Ⅰ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不是由教师统一引导,完成同样的加工活动,而是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起对现实世界的意义。 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从学习者形成的知识结构的构成来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结构并不是线性结构或层次结构,而是围绕关键概念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知识,学习结果应是建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的意义表征。学习可以分为低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低级学习属于结构良好领域,要求学生懂得概念、原理、技能等,所包含的原理单一的,角度是一致的,此类学习也叫非情境化的或去情境化的学习。高级学习属于结构不良领域,每个任务都包含复杂的概念,各种原理与概念的相互作用不一样,是非结构化的、情境性学习。传统学习领域,混淆了低级、高级学习的划分,把概念、原理等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正的学习应是要建构围绕关键概念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事实概念策略概括化的知识,学习者可以从网络的任何一点进入学习。 二、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 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应善于引发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充分注意每个学生在认识上的特殊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元认知能力。教师是解决问题教练和策略的分析者,应十分注意对于自身科学观和教学观的自觉反省和必要更新。 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开发围绕现实问题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尽量创设能够表征知识的结构,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尽可能将学习者嵌入到和现实相关的情境中,作为学习整体的一部分,更有利于促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余胜泉、杨小娟、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的。我们是一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他们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 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以及其它学习工具),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⒉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1][11]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⑴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⑵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⑶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⑷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⑸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⒊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10][11]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

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内容摘要]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在认识论、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本文就建构主义学习观关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教育观念 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并对学习与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的诸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一、学习是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反对机械反映论。它认为认识不是人脑对事物直接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成的。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提出

了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独特观点。以"建构"观念取代传统的学习是一种"反映"的观念更能体现学习的本质特征。因为"反映"是从客体的角度来看问题强调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所具有的客体性和符合性;而"建构"则强调主体性和选择性指出了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是主体能动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心在于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社会已定义的知识和价值的共同建构是通过社会建构的机会发生通过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进行。这一观点强调了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要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互动的学习环境。"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营造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烈主张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个体出发从人出发以人为本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首位。这种观点尊重学习者个体的观点与个性把学习者看作一个发展的、能动的个体。虽然每个个体都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又都有其独特的内部文化。

阐述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教学原则及结合学科的具体例子说明建构主义的典型的教学策略

阐述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教学原则及结合学科的具体例子说明建构主义的典型的教学策略 一、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获取知识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主体作用:①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②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③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要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②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③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二、建构主义教学原则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 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3、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建构主义教育观

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认知主义,其核心主要体现为对两个问题的探究:知识是什么?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和认识显然也将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建构主义有不同的学术派和理论观点,如个人主义和教师建构主义,前者以瑞士的认知心里学家皮亚杰为源头,后者以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维国茨基为代表。但从根本上讲,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以符合或对应客观存在为依据,也不是以此作为判断其真假的准则,认知或学习也不是机械地复写客观世界。相反,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一种学习者的主观建构,学习者积极、主动并有意义地面对、接纳外界的各种刺激,解决各种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世界,从而适应并改造世界。概括而言,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主张。 (1)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先于或者独立于学习者而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是一种意义的建构,具有个人性、情境性; (2)学习观。学习者的学习或知识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其基本模式或流程就是:面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学习者产生困惑、问题或兴趣→学习者调用自己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知识结构→学习者强化与他人、社会、整个世界的相互作用→学习者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和经验。

(3)学生观。学习者之所以积极主动地对面临的各种刺激产生反映,是因为学习者本身就有建构知识的潜能、动机和可能性,所以,认知或学习不是发现已经客观存在的知识、接受知识的活动,而是探究、发明、建构知识的作用或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这些观点主要通过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大量研究体现出来,综合看来,建构主义的学习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积极的学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的积极作用,学习者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2)建构性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总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从而获得具有独特意义的知识。 (3)累积性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任何学习都建立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知识的累积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这不是知识的剪刀堆积,而是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和质变。 (4)目标指引的学习。在建构主义的学习中,学生之所以主动积极,是疑问学习者感受到问题、刺激,为自己设定了目标。显然这些目标也是学习者建构学习的一部分。 (5)反思性学习。学习者结合自己的先备知识,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探究的任务,是因为学习者对学习者情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了自我监控、自我检查和自我

简述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简述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答:为什么在当今的课堂教学里要鼓励教师选择建构主义的理论范式呢?布鲁克思的观点是:一旦教师认识到了人类所具有的建构知识和新理解的冲力,学生们将会创造出无限的认识事物的可能性。所以,在建构主义的课堂里,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策略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布鲁克思(Brooks andBrooks)提出的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原则,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建构主义提供了理论的指导。 (1)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 尽管并非所有来到课堂的学生都会对学习动词结构、运动与机械、生物循环和历史事件具有原始的兴趣,但多数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建构起对这些主题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学生就会被这样的情景所影响,进而积极地投入到相应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之中。 (2)处理好学习时间与学习范围关系 一般而言,学习所投入的时间多少与其学习的范围大小是成正比的。当然,在短的时间内要求教师给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这向来是传统讲授法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是分离的知识教学,它依靠的是测验来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这样一来,分离的学习内容与范围有限的测验内容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所以,在建构主义的课堂里,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学习的时间投入与学习范围的关系,倡导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大的问题或概念(big question)扩大学习的范围,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3)要为了知识的迁移而教学 建构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布鲁纳就积极地倡导要通过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来促进学生 学习的迁移。新近的建构主义代表布鲁克思等人更是强调为了迁移而学。实际中有许多策略可以被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活动,比如,早期的“结构学习”和“先行组织者模式”,新近的“大概念”学习和“抛锚式”学习等。作为一个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师,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任务的要求合理的选择恰当的策略以实现学习迁移的目标。 (4)认识改变学生原有思想的价值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思想和脑子里已经形成的概念不可能都是对的。教师一定要认识到通过教学改变学生原有认识的意义所在:即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和新的认识事物的概念框架。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例分析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 例分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例分析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在师生定位方面,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案例分析:必修二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教材分析:内容史实比较多,牵涉的知识面比较广,按照以往旧教材的教学是不可能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那么本课在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教育理论之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我探究学习知识,既完成了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首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

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1)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2)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3)强化──人们行动的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行为主义的思想观念反映在教学上,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行为主义者根本无视在这种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义者,基本上还是采取客观主义的传统。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客观事物的特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构成。他们与行为主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因而,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会带来一场教学或学习的革命。 例如:一个经验丰富的学习者和一个没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学习者在同样的学习方式下进行学习.经验丰富的学习者肯定比一个没经验或经验不足者学习要学得好、学得快,因为现代的教学方式跟以前的大不一样。教师不只单纯的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主要是直根于学生的先前本有的经验去进行学习。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外部的环境等也是重要因素。 从心理学技术的角度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应该从学校抓起,从教育教学抓起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这是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本人浅谈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少先队活动、小学生活动、班会课、劳动课和思想品德及思想政治课等,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校规校纪,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 在语文教学中,把文明行为教育融入在课堂当中,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孝敬父母、说话文明等。例如: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课文“打赌”中,作者和他的父亲有不良的行为,爱吃零食,爱吸烟,通过学习课文,我让学生说出自己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说脏活、不讲卫生等方面,从而使学生懂得了文明行为和文明习惯是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是提高基本素质的要求。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与细心计算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例如: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让学生认真审题,看清数字,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细心计算,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作业整洁,有负责的精神;在教学平面图形时,细心画图,达到准确无误;在教学应用题时,要逐字逐句地读题,一字不漏,做到读准读好读懂,一丝不苟;在作业布置中让学生书写数学笔记,使他们养成总结,概括,归纳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2、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思考的能力 在解应用题中,审题是重点,运用对比分析、直观演示及画图示意等方法,让学生说出思路过程,动手操作,灵活运用解题方法来体会设想,通过思考,让学生以分析思路、自问自答、书信等多种形式来写数学笔记,写出解题过程,写出本课学习的收获,也可以以意见建议,说出不成功之处,

建构主义是谁提出的【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有效教学原则等】

建构主义是谁提出的【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有效教学原则等】 1.理解学习者。明确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对学习者发展的影响;认识影响学习者在学习情境和社会中建立强力关系的诸因素,如地域、性别、能力倾向、 __和政治地位等;认识和支持每个学习者的动机、能力,以使学习者挑战和改变其现状。 2.理解学习过程。使学习者参与多样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社会文化互动活动。探究知识、价值观和信念的多样性,塑造开放的 心态。从事恰当的冒险活动,善于从“错误”中学习。 3.创设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可达成的、有挑 战性的期望,鼓励做一个自尊的、有责任感的、独立的学习者;在学 习者之间营造有效的交流、沟通氛围;与学习者合作制定和实施学习 计划;为学习者提供机会公平的、灵活应用的、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学习资源。 4.建立有益的学习伙伴关系。学习者和教师共同探寻知识;教 师是积极的学习者,学习者有充当教师的机会;学习者和教师之间能 相互交流期望和成绩,积极互动,相互回应;学习者能充分表现学习热情和承担学习责任;教师能经常对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创新。

5.密切关联社会和文化情境的特点。它主要强调:发展学习者相应的态度、知识、技能和方法,使他们能对社区的变化做出应有的反应和贡献;所有的学习者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在实际的、挑战性的期望激励下,所有的学习者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在多样化的社会中,所有的学习者都能作为积极的、有文化的公民参与社会活动;关注个体差异及其观点。(摘自《现代远距离教育》 xx 年第5期) 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 □钟启泉 “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助于聚焦学生成长的评价。教学,不是教师的表演。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就是说,“学生成长”成为公认的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而学生成长并不是仅仅凭借学业分数能够评定的。

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教师观 ——教学支架与建筑支架的比较 (根据刘儒德讲课录像整理) 教学支架与建筑支架的比较——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1、教学支架不是从零开始,切不可从零开始。 生长,而非生产,学生是在生长,要让学生自主生长;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在教学中要找到学生生长点,需求点。"生长"颇受教育理论家的青睐。如杜威、布鲁纳、维果斯基。所以教师要找到学生的生长点,需求点给予帮助向上引导学生长。 注意:生产不等于生长,建筑属于生产。 2、教学支架要高出学生的现有水平。 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出现在学生面前,支架不能无限制的高,要落在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之内,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在别人的帮助下能达到更高的水平,现有水平与更高水平之间的落差就是"最近发展区"。现有水平是指学生通过自身努力,独立完成的水平。更高水平指在一定帮助和支持下能够完成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例:一个1号学生,一个2号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前,教师没有提前教概念,而是通过解决问题建构知识(例如:测试),发现他们都能达到60分,所以说他们的发展水平是一样的。通过发展水平展开一样的教学,这似乎是很公平的。依维果斯基观点,这不合理,即认为学生的水平就是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是不公平的。要看学生的独立完成任务能力,要看学生的潜能。 维果斯基做法:我们在考察时,应该还考察当别人给予帮助时,学生可以进步得多快。后来经过指导让学生继续做题,一个学生达70分,另一个达到85分。虽然两个孩子有相同的起点,但是第二个孩子更有潜力。60到70间就是第一个学生的发展区,60到85间就是第二个学生的发展区。现有水平+最近发展区,以此来设计对孩子的教育,要使教育落在最近发展区内,“今天在别人帮助下做到的事情,明天就能独立做到”。孩子喜欢跟比自己年长的人一起玩,今天我不能做到,你教我,我明天就会了。如果不帮我,我就做不到,就说明教学没有落在我的最近发展区里。要使教育落在最近发展区内,当变为现实时,学生将会产生新的发展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的基本理论,我们已经学习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现在我们要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建构主义是继认知主义后学习理论的又一场变革。它对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建构主义者喜欢讲这样的一个童话故事:“鱼的故事”。鱼心目中出现的是“鱼化”了的鸟、牛和人。鱼只能依据自己的经验,建构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虽然这是一则夸张化得寓言,但是冷静的反思一下现实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寓言的影子。 这个故事形象的向我们揭示了建构主义的思想: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对世界赋予的意义,却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以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世界,建构主义者关心的是如何以自己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什么是建构:建构一词本用于建筑加工中,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把已有的零件、材料制成某种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引入“建构”的概念,把学学习过程比拟成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把新知识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联系,建构成认知的结构。 建构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但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而是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

下面,我们就从建构主义对知识的看法、对学习的看法、对学生的看法、对教师的看法、对教学的看法来全面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什么是知识呢?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我们首先会想到数学知识、语文知识、历史知识等不同学科的知识。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作为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成果,通常以书本等各种载体的形式存在,并为人类所共同拥有。当一个人通过各种载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贮存于头脑中时,知识便为个人所拥有,成为个体的知识。建构主义是如何看待知识的呢?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纯客观反映。知识不等于与绝对真理。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它并非绝对真理,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生变化,随着人类认识程度的深入,会出现新的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法则,需要具体情景对知识再创造。意思是知识并非绝对真理、万能的,能解决任何问题。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能够变通。例如:1+1=2?在某些情况下不成立。如一群羊+一群羊=?;一块橡皮泥+一块橡皮泥=?一桶水+一桶水=? 3、知识具有个体意义。虽然可以以文字符号把知识表达出来,但是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知识形式有不同理解,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经验不同、每个人对自己的经验理解也不同,对外部知识的理解也就不同。 建构主义的这种知识观虽然过于激进,但是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挑战,值得我们深思。课本知识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比较正确的解释而已,并非绝对正确。也不要把课本知识看成绝对权威。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应遵循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3、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3、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念: 1、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现代教学侧重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所以,教师不是教学的主体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因此,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2、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既然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那么教学就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己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者提供者。关于教师,人们向来认同“传道、授业、解惑”的说法,所以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多是知识的传授者、班级的管理者。但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否激动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或咨询者、学习的资料提供者。 4、教学活动体现为合作、探究方式。传统中教学多成了一种管理活动,强调规范和纪律,而学生的学习反被淹没了。教学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面对问题情境,刺激他们思考、探究,另一方面营造人际互动、互激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 5、教学活动的展开是一个过程。教学应该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因为疑难、困惑而引起主动、探究学习,学生的冲突、混乱、惊

奇实质上代表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职责就不是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在忍耐、观察中,引导学生成长,这是一个过程。 6、教学评价要趋于多元化。传统中,无论是“常模参照评价”或“标准参照评价”,多以纸笔测验为主,以学生记住多少教师教的所谓知识为基本依据和结果。但既然知识是学生的一种建构结果,求取一致的答案显然是不适宜的。教育部新提出的“档案袋评价”就是一种突出多元化评价的体现。 7、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教科书。传统中,教学就是教师教授一本一本的教科书。但既然学习是一种积极、谈及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学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或相关的辅助材料,整个社会文化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和情境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建构。二:建构主义教学教师作用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⑵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⑶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

(最新整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对教学的启发

(完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对教学的启发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对教学的启发)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对教学的启发的全部内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及对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新世纪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使他们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知识观,也给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使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彻底地改变传统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是他对客观世界的心理体验,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随之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自然与社会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都适用的解决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 2.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学生掌握的所谓“知识”只是一些抽象的、无意义的符号。 3.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但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更真实的解释。 4.任何知识在为个体接收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无权威性可言。所以,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

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作者:温彭年;贾国英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建构主义——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 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tista V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从这以后许多人从事过与这一思想有关的研究。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扎根于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们认为,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主要有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人。 1.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 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由此出发,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正是情境内在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探索存在并激励和指导着探索的前进。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运用探索的知识产生新概念。 2.维果茨基教育思想 俄国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也是十分重要的。维果茨基坚信,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如果仅仅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预成的概念呈现给儿童,那么他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想法所说的一切。他强调,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对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维果茨基很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将学习者的日常经验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把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联系,才能成为自觉的、系统的知识;而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自下而上的知识相联系,才能获得成长的基础。 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观点 建构主义的先导当属皮亚杰。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基于他有关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观点。他发展了发生认识论,区分出一个孩子在建构一种世界模式时,必须经过不同的认识阶段。他确信,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发现。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他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这就是双向的建构过程。 从现实缘起来看,建构主义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传统的认识论和认知科学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因此,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要对他进行“教学”。这种朴素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感官就像照相机一样工作,即拍摄出世界是如何“真实地”作用于我们的脑的映象,并利用这一映象作为一种“地图”,即以出自该客体结构的略微不同的形式进行编码。这种观点很快引出许多概念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此外,详细的观察也表明,在所有的真实案例中,认知并不是这样进行的。主体在进行认知时,积极地产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的作用则在于选择,即在排除其他模式时,强化其中的一些模式。有人对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做了这样的概括:(1)不完整,过于空泛,过于脆弱;(2)惰性,无法在需要的时候运用;(3)不灵活,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如何缩小学校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这是建构主义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建构主义的观点强调,建构首先服务的是自身的目的,主体希望能控制他所感觉到的东西,以便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排除一切与之相背离和产生干扰的东西,控制自身需要的并可以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但是该模式只应包括与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那些方面,从而有可能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作为教育界的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作出了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设想,这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案例(多个)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官能团与化学性质》 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及熟练掌握有机化学中各种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2、把握高考中有机题目的命题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高考题目的解读到自拟高考题目实现从出题人角度看问题。 2、体验创设的教学情景以实现建构学习论中的同化与顺化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问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 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各种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难点:阿司匹林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亮点:情境的创设、学生的自主编题。 三、课型:高三第二轮复习课 四、教学过程 引言:创设学习情境 阿司匹林的发明历史及其作为世纪之药的用途 问题引入: 1、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有哪些官能团? 2、这些官能团的代表物质是什么? 3、它们决定了阿司匹林具有哪些化学性质?1摩尔的阿司匹林能与几摩尔氢氧化钠完全发生反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多媒体:演示动画突破难点 学生根据动画演示完成化学方程式

例1:根据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阿司匹林可以看成是芳香族酯类化合物 B.阿司匹林不溶于水 C.阿司匹林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 D.阿司匹林能与Na 2CO 3 反应 E.阿司匹林可发生酯化反应 F. 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与3molNaOH完全反应 过度: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阿司匹林同样有副作用。我们再来看 例2:(1)作为解热镇痛药的阿司匹林,对于感冒发烧,有较好的疗效,但大剂量长期空腹服用,容易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原因是什么?生成物为(用结构简式表示)___, (2)为减少这种副作用,一般宜饭后服药,并同时服用少量辅助药物,在①硫酸镁②氢氧化钡③碳酸钙中,选取一种,并解释原因: 过度:同样是治疗感冒,认识了“世纪之药”后我们再来关注另一种与阿司匹林形成鲜明对比的、来去匆匆的PPA。 例3:一些治疗感冒的药含有PPA的成分,PPA对感冒有较好的对症疗效,但也有较大的副作用,2000年11月,国家药监局紧急通知,停止使用含有PPA成分的感冒药。PPA是盐酸苯丙醇胺( phwtmpnothene)的缩写,结构简式为PPA分子结构中有哪些官能团? 学生自主编题:从结构决定性质方面. 汇报讨论 回顾近年的高考题目. 学生自主编题:.从近年的高考题按性质找结构角度 汇报讨论 总结: 五、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不应是简单抽象的,相反,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