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中的信号振荡--教学设计

电路中的信号振荡--教学设计
电路中的信号振荡--教学设计

欢快的双闪灯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设计人:XXXX

参考教材:XXXXX

课时:45分钟

授课对象:XXXXXXXXXXXXXXX

时间:XXXXX年XXXX月

目录

【设计理念】 (3)

【学情分析及对策】 (4)

【教材内容及处理】 (4)

【教学目标】 (5)

【教学重点】 (5)

【教学难点】 (6)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6)

【教学流程图】 (7)

【教学环节】 (8)

【板书设计】 (17)

【教学思考】 (17)

【学生工作页】 (18)

欢快的双闪灯——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振荡器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将直流电能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的交流电能,也称信号发生电路,作用是产生振荡信号,被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医疗、科学研究等方面。例如,在数字电路中提供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路,将无线电波等各种信号传送到远方的载波信号也是由振荡电路产生的。本教学设计从利用“鱼洗”的机械振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问题引出电子振荡现象,并与“荡秋千”这一生活情境进行类比,归纳总结出电子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将教学内容与实训任务对接,完成电路布局和接线图的绘制。整个教学环节以“任务引领,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思维,达到学以致用,激发兴趣,提升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设计理念】

1.基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职业教育以培养具备某一职业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为目标,要求教育与实际的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本教学设计中,我从生活中“鱼洗”的机械振荡现象引出电子振荡现象,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实际生活中关于“电子振荡”的应用场景,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提供更丰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主体参与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谨推理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让其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2.基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职业教育的对象大部分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对新知识学习有畏难心理。在讲解“电子振荡”的基本工作原理时,我通过“荡秋千”这一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振荡”产生的条件,促进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整合成新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并获得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学情分析及对策】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中职电子电器专业一年级下的学生,已学完《电工基础》课程,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知识和识图能力,认识常用的元器件,喜欢动手,喜欢直观、体验式的学习,不喜欢抽象、思维式的学习。另一方面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对新知识有畏难心理,意志力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自主探索能力不足,班级学生整体差异性大,采用“任务引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更能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使大家共同进步。

【教材内容及处理】

内容创新:职业教育以培养中职生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为目标。本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将“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这一知识点和“玩具金鱼”的电路设计整合成一个新的项目《欢快的双闪灯》。寓教于乐,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标创新:教材着重于电子振荡的理论讲解,学生很难从这些枯燥的文字中得到真实的理解和切实的体会。本教学设计以“欢快的双闪灯”为载体,通过实物电路演示、类比“荡秋千”的运动过

程来了解电子振荡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将电路应用于实际产品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应用自身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振荡的概念和电子自激振荡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典型电子振荡应用电路(欢快的双闪灯)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3)能将典型电子振荡原理图进行电路制作的合理布局,培养学生电路制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知识类化来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外,进行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训练,锻炼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提升自主探究、取长补短、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模仿、分析、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及“微视频”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拓展思维,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由浅入深,由基本到发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发展的空间。

【教学重点】

能将典型电子振荡原理图进行电路制作的合理布局,培养学生

电路制作的能力。(学生技能的培养)

【教学难点】

掌握典型电子振荡应用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电路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1.教学场地:具有网络、视频转播、实物投影、PPT播放等功能,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智慧教室。2人为一组,共10组。

2.教学手段:微信平台、实验探究、数字化资源应用、实时录像播放、实物投影交流。

3.教具准备:实验电路、教学PPT、学生工作页、视频资源。

课前:

课中:

【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师:课前收集资料并整理制作关于“鱼洗”工作原

理介绍的视频等信息化资源上传至学校公共平

台,制作二维码并分享于班级微信群,供学生自

行观看学习。

生:学生登陆微信平台,扫描二维码,观看课前

学习视频,思考相关问题。

教师上传相关

资料,学生自

主学习。

情境引入

(2分钟)

鱼洗视频观看

师:鱼洗的这种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

生:结合课前视频观看,会得出“机械振荡”的回

答。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认真观看微视频,思考

机械有振荡现象,那么电路会不会也存在类似现

象。通过提问再结合生活实例展示,引出电子振

荡的概念。

师:生活实例展示

生:了解电子振荡的现象

师:结合生活实例演示,提出思考问题:

1)你在什么场合见过这种情况?

2)你了解实现这种功能的电路吗?

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环节,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意图:由“鱼洗”的机械谐振引出电路中的信号振荡,在教师引导下,提出电子振荡现象。

意图:通过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结合生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领学生从已知知识出发构建知识结构。

师:布置学生取出所准备的电路演示板,演示电路功能。

实验探究激趣导入(2分钟)学生:模仿教师演示,结合问题进行观察操作。

(1)合上开关S1,现象:

(2)合上开关S2,现象:

(3)若实验电路中的两个开关S1、S2按顺序不

停地合上和断开,会出现什么现象:

由实验现象得出:通过不停的合上和断开S1、S2

来手动控制两盏灯的轮流闪烁。实现两盏灯的自

动轮流闪烁?

师:给出肯定的答案并进行电路功能演示

实际电路展示

师生共同:了解电路振荡的现象。

由上述过程引出:

1、振荡的基本概念

振荡现象: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电路有输

出,就说明电路发生了振荡。

振荡定义:所谓振荡,可以定义为持续发生一定

幅度、一定频率的电振动的现象。

振荡器与放大器的异同点:

相同点:振荡器与放大器都属于能量转换装置;

不同点:放大器有输入才会有输出;振荡器则不

需要外加信号,由电路本身自激振荡而产生输出

信号。

意图:学生的

认知过程是从

问题开始的,

在教学中让学

生自己主动去

发现问题,探

索新知,这样

的学习对学生

来说印象、感

受最深,理解

也最深刻,极

容易掌握问题

的内在规律和

联系。

学生对电路的振荡有了一定的概念

师:类比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关于“荡秋千”的两个

问题。

探究新知(6分钟)

任务1认识电子振荡的基本工作原理问题1:如何使秋千越荡越高?

问题2:如何使秋千快速停止?

生:思考讨论,总结出秋千的运动过程。

由思考以上两个问题引出

2、电子振荡电路的基本环节

师:给出电子振荡的原理框图,对比荡秋千讲解

环节功能

生:理解环节功能,在工作页上总结

选频放大环节:为电路提供能量,维持一定频率

的等幅振荡。(相当于秋千所推力量和间隔时间)

正反馈网络:为电路提供输入信号(相当于秋千

所推方向正确)

3、振荡的条件

师生共同:结合荡秋千的运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

分析总结电子振荡产生的条件。

条件1:必须有反馈,而且是正反馈。(相当于

秋千所推方向正确)

条件2: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足够大。A·F≥1(相

当于秋千所推力量足够)

4、评估

练一练

1、振荡电路的功能是()。

A、放大交流信号

B、将输入信号转换为正弦信号

C、波形变换

D、没有输入,却能输出周期性变化的信号

2、振荡电路中引入正反馈的作用是()。

A、提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B、产生单一频率的信号

C、使电路满足振幅平衡条件

D、使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想一想:下面几个场景中,是否都应用了振荡的

原理?

(1)

意图:对于学

生较难理解和

不易接受的知

识,选择学生

熟悉的问题进

行比较,能帮

助学生理解。

建构主义课堂

有利于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

趣,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创造

力,有利于学

生对新的知识

的获得以及对

已有知识的实

际运用,也有

利于新知识的

产生。

意图:诊断环

节是帮助学生

巩固知识,充

分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这里

通过对学生所

熟悉的生活场

景进行分析,

让知识服务于

生活,应用于

生活,有助于

学生对“振荡”

这一基本概念

的理解

(2)

(3)

认知电路

(12分钟)

任务2认识

典型电子振

荡应用电路

1、认识电路

师:给出电路图后,要求学生在工作页上完成电

路原理图的绘制。

生:动手在工作页上完成电路图的绘制,熟悉电

路结构

2、了解电路工作原理

(1)现象演示分析

师:讲解电路工作过程时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

生分组讨论。

问题1:LED1、LED2亮,分别代表哪个三极管

导通?LED2亮时,VT2的集电极电位是高电平

还是低电平?为什么?

问题2:VT1、VT2 两个三极管如何工作?

生:学生结合问题分组讨论。

(2)分析工作原理

师:分析电路结构,结合动画演示电路的各部分

组成以及每一部分在电路中的作用。

意图:运用建

构主义学习理

论,将电路结

构分析从原有

知识结构中构

建起来,培养

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

意图:典型电

生:在教师问题引导下,理解振荡电路组成环节分析电路中每一部分电路的功能与作用。

思考:此过程中关于振荡产生的条件教师设置如下问题,帮助学生思考理解。

问题1:电路要振荡,必须要引入正反馈。那么,该电路的正反馈是如何实现的?反馈环节是哪一部分?

问题2:电路接通电源后,发光二极管按一定的频率进行闪烁。那么,发光二极管的闪烁频率是由哪些元件决定的?振荡频率的理论计算值为多少?

问题3:为了使电路保持等幅振荡,必须要有能量补充环节。那么,电路中的哪一部分元件起到了能量控制的作用?子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利用flash 动画演示使抽象的工作过程变得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动态效果刺激学生感观,增强记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时效,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突破难点。

电路对称

在学生了解基础上,教师总结。 (3)原理总结(振荡电路的构成) 三极管放大电路:起能量控制作用。

正反馈网络:将输出信号一部分返送回输入端。 选频网络:用以选取所需要的振荡频率,以使振荡器能够在单一频率下振荡,从而获得所需的波形。 3、评估

练一练:图中的两个发光二极管能不能轮流闪烁?为什么?

意图:习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路结构的认识,通过课堂练习可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记忆,巩固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

纸上练兵 (20分钟)

1、 给出任务

前面我们已经讲解了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相信大家都跃跃欲试了。

师:接下去,我们来应用这个电路来做这么一条“金鱼”。(步骤1:给出任务)

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将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对接布置任务,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

以两个三极

管为核心的放大电路

RC 选频网络

两条反馈网络

任务3制作典型电子振荡应用电路2、合作学习

生:学生小组合作学习。2人一组,自由组合。

一人负责完成电路布局和接线图的绘制,一人负

责接线检查及制作成果汇报展示,分工合作,共

同参与。(步骤2:合作学习)

师:巡视指导,关注小组活动,利用理实一体化

教室中的“摄像转播系统”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

进行现场直播。

师:教师根据课堂巡视结果,指定小组展示制作

成果。教师指定的小组他们制作的成果具有代表

性。

2、成果展示

教师根据巡视结果选择小组进行成果展示。

生:制作成果汇报展示。(步骤3:制作成果汇

报展示)

四、点评

师:教师点评,表扬高效合作的小组,确定制作

标准。

作活动中,即

时给予帮助和

指导。整个过

程以学生为本

位,教师为引

导,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实现教

学目标。同时,

为每一位学生

的思考、探索、

发现和创新提

供了开放的空

间,使课堂氛

围活跃起来,

也为下一节课

动手制作做准

备。

课堂小结(2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和核心技能点。

知识:1、振荡的概念;2、电子振荡的工作原理。

技能:电子振荡典型电路的布局和接线设计

拓展:电子振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将本课电路制作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制作成

微课视频上传至班级学习交流群

梳理教学知识

与技能,将电

路原理与制作

微课视频供学

生课后学习观

看,为下一节

电路制作实训

课作准备

布置作业

(1分钟)

【基本任务】课后观看“欢快的双闪灯制作”微视

频,整理操作步骤和操作要点。

扫一扫

【应用任务】请用电子振荡的原理解释以下现

象:卡拉OK唱歌时,常常会遇到扬声器发出刺

耳的啸叫声,请解释为什么?

【拓展任务】请上网查询电子振荡的其它电路,

并分析原理。

教师根据任教

班级情况,进

行分层次的作

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应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创设情境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设置教学环节,采用“任务引领、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能力为本位,扮演引导者和主持人的角色,顺利地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贴合实际,让学生觉得知识和技能的确是有用的;以实物展示为引导,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整个教学过程与实际生产电子产品相联系,对于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有效的;整个教学过程步步衔接,以信息化手段展现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觉得学习确实是有趣的。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重点要在以下方面准备:第一,课前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制作;第二,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要引导学生充分大胆思考和提出见解,实现“探索—认识—实践—总结—拓展”的技术能力方法。

【学生工作页】

《欢快的双闪灯——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学生工作页

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得分:

【任务一】认识电子振荡的基本工作原理

1.振荡电路的三个基本环节为、、。

2.振荡电路与放大电路的区别在于。

3.画出电子振荡原理框图

【任务二】认识典型电子振荡应用电路

1.电路结构图(请将电原理图画于下方)

2.电路的振荡频率

f。

【任务三】绘制电路布局和接线图

简要的阐述下列几个问题

根据电路图和要制作的金鱼,你认为应该怎样布置元件和设计电路大小?

根据电路焊接工艺,你认为在焊接和连线上要注意什么情况?

3.结合绘制过程和教师点评,谈谈你的制作还存在什么问题?

《电流和电路》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新人教版 (4)

尊敬的用户: 感谢您下载使用本文件。本文件是2020年底制作,经过制作、修改、完善等步骤,将大量优秀教师的一手资料进行整合,再继续深挖、编辑。使之成套系,使之更适用于课堂教学与日常练习。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期待能够使您在使用中,得到更加完美的体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任何问题,请搜索微信订阅号:fifteen1617,联系客服,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您哦!使用本资源,您将得到非常完美的体验,感谢您的下载使用!~ 15.2 电流和电路 基本思路: 导学过程(自学提纲、知识结构、典型练习选择、方法总结等)学习目标: 1. 认识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知道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2. 知道电路有哪些部分组成和各部分作用是什么?电流形成的条件是什 么? 3. 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 认识通路、断路、短路 重点:电流的行程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路图三种电路 难点:电流方向与金属导体中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的关系,短路概念 措施: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多参与多讨论 教法:讲授法实验法类比法实验探究法 学法指导:用水流类别电流,并且联系分子无规则运动知识,让学生充分理解电流的形 成,运用演示和多媒体,学习通路短路断路。 教具准备:验电器小灯泡开关干电池导线等 自主学习: ●电流: 将给出小灯泡、电铃、小电动机、电源、开 关导线,分先后三次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电铃响、小电动机转,看谁最快最好! 刚才的灯泡会亮、电机会转,是因为有电流流过它们。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电流的形成:。形成电流的电荷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方向的规定:。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 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路: 电路的构成: 电路中元件的作用: 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1)、(2)、 电路图: 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电池和电池组 _______、________ ;电灯______;电流表_______;开关_______ ; 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电阻_______;电动机 ________;相连的 导线_______________; ●电路的三种状态: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在连接电路时,常听到有通路(也叫开路)、断路、短路三种说法,这三种 情况各不相同。 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除了正常地切断电源, 使电路断开外,一般在下列情况下也会出现断路。①用电路连接处接触不良;② 用电器内部断线;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保险 丝而断路。 短路是指电流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构成回路。短 路可分为整个电路短路和部分电路短路。整个电路 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图2-4),这时整个电 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 源甚至引起火灾。电源短路后,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几乎为零,用电器也不能工作。 部分电路短路是指电路中某一部分电路首尾短接(图2-5)。所以,短路是电 路连接时应特别注意避免的一种不正常情况。 当堂训练: 1、形成电流。(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 电子) 2、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方 向跟自由电子(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极经过用电器流向极。 4、电路构成: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发电机、电池。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5、二极管具有导电性(发光二极管还可发光)。 6、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源 的两极直接连在一起! 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 (1)元件用统一的符号;(2)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 件不要画在拐角处;(3)整个电路图最好呈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占空比可调的方波振荡电路工作原理及案例分析

占空比可调的方波振荡电路工作原理及案例分析 参考电路图5.12所示,测试电路,计算波形出差频率。 电容 图5.12 方波发生电路(multisim) 通过上述电路调试,发现为方波发生器。 一、电路组成 如图5.13,运算放大器按照滞回比较器电路进行链接,其输出只有两种可能的状态:高电平或低电平,所以电压比较器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产生振荡,就是要求输出的两种状态自动的产生相互变换,所以电路中必须引入反馈;因为输出状态应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交替变化,即产生周期性的变化,所以电路中要有延迟环节来确定每种状态维持的时间。 电路组成:如图所示为矩形波发生电路,它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 电路组成。RC 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网络,通过RC 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电压传输特性如图6.8所示: U 0 U N U P U z U c R 3 R 2 R 1 R 图5.13方波发生电路 二、工作原理 从图5.13可知,设某一时刻输出电压U O =+U Z ,则同相输入端电位U P =+U T 。U O 通过R 对电容C 正向充电。反相输入端电位U N 随时间t 增长而逐渐升高,当t 趋近于无穷时,U N 趋于+U z ;

当U N =+U T ,再稍增大,U O 就从+U Z 越变为-U Z ,与此同时U p 从+U T 越变为-U T 。随后,U O 又通过R 对电容C 放电。 反相输入端电位U N 随时间t 增长而逐渐降低,当t 趋近于无穷时,U N 趋于-U Z ;当U N =-U T ,稍减小,U O 就从-U Z ,于此同时,U p 从-U T 跃变为+U T ,电容又开始正向充电。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 三、波形分析及主要参数 由于矩形波发生电路中电容正向充电与反向充电的时间常数均等于R3C,而且充电的总幅值也相等因而在一个周期内U O =+U Z 的时间与U O =-U Z 的时间相等,U O 对称的方波,所以也称该电路为对称方波发生电路。电容上电压U C 和电路输出电压U O 波形如图所示。矩形波的宽度T k 与周期T 之比称为占空比,因此U O 是占空比为1/2的矩形波。 利用一阶RC 电路的三要素法可列出方程,求出振荡周期。 3122(12/)T R C R R =+ 振荡频率为: 1/f T = 调整电压比较器的电路参数R 1,R 2和U Z 可以改变方波发生电路的振荡幅值,调整电阻R 1,R 2,R 3和电容C 的数值可以改变电路的振荡频率。 四、占空比可调电路 占空比的改变方法:使电容的反向和正向充电时间常数不同。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以引导电流流经不同的通路,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发生电路如图2-5所示,电容上电压和输出波形的如图 6.19 Z U ±O 图 5.14占空比可调电路 电路工作原理:当U O =+U Z 时,通过RW1,D1,和R3对电容C 正向充电,若忽略二极管导通时的等效电阻,则时间常数为: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优秀教学设 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建武初级中学校杨明超【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结合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 ·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

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对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只能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所以,电流的形成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知识,一般来说知道了就会了,但是对于技能,“知”和“行”之间往往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电路图和电路的对应关系,即“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关键】 实验是学习电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本节中,对电流、电路和电路图的认识都是以学生连接的电路为前提的,因此本节的教学关键是指导学生连接

555电路组成的振荡电路集锦

555电路组成的振荡电路集锦 一、555单稳类电路 555单稳工作方式,它可分为2种。见图示。 第1种(图1)是人工启动单稳,又因为定时电阻定时电容位置不同而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并分别以1.1.1 和1.1.2为代号。他们的输入端的形式,也就是电路的结构特点是:“RT-6.2-CT”和“CT-6.2-RT”。 第2种(图2)是脉冲启动型单稳,也可以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他们的输入特点都是“RT-7.6-CT”,都是从2端输入。1.2.1电路的2端不带任何元件,具有最简单的形式;1.2.2电路则带有一个RC微分电路。 二、555双稳类电路

第一种(见图1)是触发电路,有双端输入(2.1.1)和单端输入(2.1.2)2个单元。单端比较器(2.1.2)可以是6端固定,2段输入;也可是2端固定,6端输入。 第2种(见图2)是施密特触发电路,有最简单形式的(2.2.1)和输入端电阻调整偏置或在控制端(5)加控制电压VCT以改变阀值电压的(2.2.2)共2个单元电路。 双稳电路的输入端的输入电压端一般没有定时电阻和定时电容。这是双稳工作方式的结构特点。2.2.2单元电路中的C1只起耦合作用,R1和R2起直流偏置作用。 三、555无稳类电路

第一种(见图1)是直接反馈型,振荡电阻是连在输出端VO的。 第二种(见图2)是间接反馈型,振荡电阻是连在电源VCC上的。其中第1个单元电路(3.2.1)是应用最广的。第2个单元电路(3.2.2)是方波振荡电路。第3、4个单元电路都是占空比可调的脉冲振荡电路,功能相同而电路结构略有不同,因此分别以3.2.3a 和3.2.3b的代号。 第三种(见图3)是压控振荡器。由于电路变化形式很复杂,为简单起见,只分成

4-20ma信号发生器电路

4-20ma信号发生器电路 制作要求:以精度0.5级为例,二线制4~20mA模拟恒环路信号发生器执行标准:GB/T13850-1998; (1)基准要稳,4mA是对应的输入零位基准,基准不稳,谈何精度线性度,冷开机3分锺内4mA的零位漂移变化不超过4.000mA0.5%以内;(即3.98-4.02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0.995-1.005V,国外IC心片多用昂贵的能隙基准,温漂系数每度变化10ppm; (2)内电路总计消耗电流<4mA,加整定后等于4.000mA,而且有源整流滤波放大恒流电路不因原边输入变化而消耗电流也随之变化,国外IC心片采用恒流供电; (3)当工作电压24.000V时,满量程20.000mA时,满量程20.000mA的读数不会因负载0-700Ω变化而变化;变化不超过20.000mA0.5%以内; (4)当满量程20.000mA时,负载250Ω时,满量程20.000mA的读数不会因工作电压15.000V-30.000V变化而变化;变化不超过20.000mA0.5%以内;

(5)当原边过载时,输出电流不超过25.000mA+10%以内,否则PLC/DCS内供变送器用的24V工作电源和A/D输入箝位电路因功耗过大而损坏,另外变送器内的射随输出亦因功耗过大而损坏,无A/D输入箝位电路的更遭殃; (6)当工作电压24V接反时不得损坏变送器,必须有极性保护; (7)当两线之间因感应雷及感应浪涌电压超过24V时要箝位,不得损坏变送器;一般在两线之间并联1-2只TVS瞬态保护二极管 1.5KE可抑制每20秒间隔一次的20毫秒脉宽的正反脉冲的冲击,瞬态承受冲击功率1.5KW-3KW; (8)产品标示的线性度0.5%是绝对误差还是相对误差,可以按以下方法来辨别 方可一目了然:符合下述指标是真的线性度0.5%. 原边输入为零时输出4mA正负0.5%(3.98-4.02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 0.995-1.005V 原边输入10%时输出5.6mA正负0.5%(5.572-5.628mA)负载250欧姆上的压降为1.393-1.407V 原边输入25%时输出8mA正负0.5%(7.96-8.04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 1.990- 2.010V 原边输入50%时输出12mA正负0.5%(11.94-12.06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2.985-3.015V 原边输入75%时输出16mA正负0.5%(15.92-16.08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3.980-4.020V 原边输入100%时输出20mA正负0.5%(19.90-20.10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4.975-5.025V (9)原边输入过载时必须限流:原边输入过载大于125%时输出过流限制25mA +10%(25.00-27.50mA)负载250Ω上的压降为6.250-6.875V; (10)感应浪涌电压超过24V时有无箝位的辨别:在两线输出端口并一个交流50V 指针式表头,用交流30-35V接两根线去瞬间碰一下两线输出端口,看有无箝位,箝位多少伏可一目了然啦; (11)有无极性保护的辨别:用指针式万用表Ω乘10K档正反测量两线输出端口,总有一次Ω阻值无限大,就有极性保护; (12)有无极输出电流长时间短路保护:原边输入100%时或过载大于125%-200%时,将负载250Ω短路,测量短路保护限制是否在25mA+10%; (13)工业级别和民用商用级别的辨别:工业级别工作温度范围是-25度到+70度,温漂系数是每度变化100ppm,即温度每度变化1度,精度变化为万分之一;

河南省郑州市中考物理《电路和电路图》复习教案

电路和电路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区分串并联电路。 (2)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画图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和区分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识别电路并会正确连接电路 难点: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教具准备】 (分组)两节干电池、开关一个、灯泡两个,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和学法】实验探究法,转换法,对比法、归纳法等 【教学过程】 正确识别电路并会正确连接电路是学习电学的最主要技能之一,也是进行各项电学计算的基础. 电路连接涉及以下几种类型:(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2)根据实物图连接画电路图;(3)根据要求设计电路并连接实物图. 连接电路实物图,这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实验操作技能,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现就电学实物图连接的注意事项和步骤做一下解析。一、实物图连接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是对学生进行实物图连接时最容易出错或忽略的一些细节的总结,在实物图连接时必须要谨记。1.一一对应。实物图中各元件的位置顺序与电路图中各元件符号的位置顺序要一致,这是实物图连接最重要的一点。2.电学元件的连接。(1)导线必须连在电路元件的接线柱上。实物图连接虽然不是实际的电路操作,但我们是把它当作实际电路来模拟演练的,因此导线必须要连在接线柱上,绝对不允许连接在导线中间。(2)仪表

电路中的信号振荡--教学设计

欢快的双闪灯 ——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设计人:XXXX 参考教材:XXXXX 课时:45分钟 授课对象:XXXXXXXXXXXXXXX 时间:XXXXX年XXXX月

目录 【设计理念】 (3) 【学情分析及对策】 (4) 【教材内容及处理】 (4) 【教学目标】 (5) 【教学重点】 (5) 【教学难点】 (6) 【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6) 【教学流程图】 (7) 【教学环节】 (8) 【板书设计】 (17) 【教学思考】 (17) 【学生工作页】 (18)

欢快的双闪灯——振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振荡器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将直流电能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的交流电能,也称信号发生电路,作用是产生振荡信号,被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医疗、科学研究等方面。例如,在数字电路中提供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路,将无线电波等各种信号传送到远方的载波信号也是由振荡电路产生的。本教学设计从利用“鱼洗”的机械振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问题引出电子振荡现象,并与“荡秋千”这一生活情境进行类比,归纳总结出电子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将教学内容与实训任务对接,完成电路布局和接线图的绘制。整个教学环节以“任务引领,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思维,达到学以致用,激发兴趣,提升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设计理念】 1.基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职业教育以培养具备某一职业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为目标,要求教育与实际的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本教学设计中,我从生活中“鱼洗”的机械振荡现象引出电子振荡现象,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实际生活中关于“电子振荡”的应用场景,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提供更丰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主体参与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谨推理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让其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杨柳中心学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实验体会电路的组成,从能量的角度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3.知道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能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4.能够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电路的连接,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认识简单的电路中的各元件的作用。通过学习画电路图,了解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实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2.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学生们是第一次

接触到电路元件,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电路,同时还学习了初中电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电学物理量──电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能否学会识别电路、连接电路、会画电路图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电学知识的学习。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亲自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在学习电学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和良好的电路作图的习惯。并通过学生的实际实验,认识并区分电路的三个状态。当然识别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是本节课的难点。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三、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体现重兴趣培养、重过程探究、重思维训练、重知识应用的思想。为实现这一理念,突破本节重难点,达成本节学习目标,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和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的重要性和后续性,所以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就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多画图,多识图。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知识和能力逐渐内化。

(完整版)振荡电路大全

RC振荡器的几种接法 RC震荡的基本思想是正反馈加RC选频网络.RC选频网络之所以选出正弦波主要是因为电容的充电曲线. 这种振荡器特点是:T≈(1.4~2.3)R*C 电源波动将使频率不稳定,适合小于100KHz 的低频振荡情况。 2.加补偿电阻的RC振荡器 T≈(1.4~2.2)R*C,电源对频率的影响减小,频率稳定度可控制在5% 3.环行RC振荡器

4.采用TTL反相RC振荡器,频率可达50MHz 5.采用两三极管构成的RC振荡器,其中R5=R8,R7=R6,C5=C6

RC文氏电桥震荡器的计算说明 这个电路由RC串并网络构成选频网络,同时兼作正反馈电路以产生振荡,两个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各自相等。负反馈电路中有两个二极管,它们的作用是稳定输出信号的幅度。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非线形元件来自动调节反馈的强度,以稳定振幅,如:热敏电阻、场效应管等。 该电路输出波形较好,缺点是频率调节比较困难。

RC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RC文氏电桥振荡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RC串并联网络是正反馈网络,由运算放大器、R3和R4负反馈网络构成放大电路。 图1 RC文氏电桥振荡器 C 1R 1 和C2R2支路是正反馈网络,R3R4支路是负反馈网络。C1R1、C2R2、R3、R4正 好构成一个桥路,称为文氏桥。 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 RC串并联网络的电路如图2所示。RC串联臂的阻抗用Z 1 表示,RC并联臂的 阻抗用Z 2 表示。 图2 RC串并联网络 RC串并联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式(1) ………………. 当输入端的电压和电流同相时,电路产生谐振,也就是式(1)是实数,虚部为0。令式(1)的虚部为0,即可求出谐振频率。 谐振频率 对于文氏RC振荡电路,一般都取R=R1 = R2,C=C1 = C2时,于是谐振角频率: 频率特性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文氏RC振荡电路正反馈网络传递函数的幅度频率特性曲线和相位频率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 (a) 幅频特性曲线 (b) 相频特性曲线 图3 RC串并联网络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结合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 ·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对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只能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所以,电流的形成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知识,一般来说知道了就会了,但是对于技能,“知”和“行”之间往往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电路图和电路的对应关系,即“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关键】 实验是学习电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本节中,对电流、电路和电路图的认识都是以学生连接的电路为前提的,因此本节的教学关键是指导学生连接电路,组织讨论。 【教学策略】 设计思想:新课程标准体现重兴趣培养,重过程探究,重思维训练,重知识应用的思想。为实现这一理念,突破本节重难点,达成本节学习目标,我将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和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让学生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法构想: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路组装、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教学器材: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电池、小灯泡、小开关、导线等若干。 【教学程序】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完整版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实验体会电路的组成,从能量的角度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3.知道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能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4.能够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电路的连接,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认识简单的电路中的各元件的作用。通过学习画电路图,了解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实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2.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学生们是第一次接触到电路元件,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电路,同时还学习了初中电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电学物理量──电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能否学会识别电路、连接电路、会画电路图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电学知识的学习。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亲自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在学习电学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和良好的电路作图的习惯。并通过学生的实际实验,认识并区分电路的三个状态。当然识别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是本节课的难点。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三、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体现重兴趣培养、重过程探究、重思维训练、重知识应用的思想。为实现这一理念,突破本节重难点,达成本节学习目标,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激发探究

555时基电路组成的振荡电路集锦

一、555单稳类电路555单稳工作方式,它可分为2种。见图示。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61606.html,/bbs/viewthread.php?tid=7813&extra=page%3D1 第1种(图1)是人工启动单稳,又因为定时电阻定时电容位置不同而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并分别以1.1.1 和1.1.2为代号。他们的输入端的形式,也就是电路的结构特点是:“RT-6.2-CT”和“CT-6.2-RT”。 第2种(图2)是脉冲启动型单稳,也可以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他们的输入特点都是“RT-7.6-CT”,都是从2端输入。1.2.1电路的2端不带任何元件,具有最简单的形式;1.2.2电路则带有一个RC微分电路。二、555双稳类电路 第一种(见图1)是触发电路,有双端输入(2.1.1)和单端输入(2.1.2)2个单元。单端比较

器(2.1.2)可以是6端固定,2段输入;也可是2端固定,6端输入。 第2种(见图2)是施密特触发电路,有最简单形式的(2.2.1)和输入端电阻调整偏置或在控制端(5)加控制电压VCT以改变阀值电压的(2.2.2)共2个单元电路。双稳电路的输入端的输入电压端一般没有定时电阻和定时电容。这是双稳工作方式的结构特点。2.2.2单元电路中的C1只起耦合作用,R1和R2起直流偏置作用。三、555无稳类电路 第一种(见图1)是直接反馈型,振荡电阻是连在输出端VO的。

第二种(见图2)是间接反馈型,振荡电阻是连在电源VCC上的。其中第1个单元电路(3.2.1)是应用最广的。第2个单元电路(3.2.2)是方波振荡电路。第3、4个单元电路都是占空比可调的脉冲振荡电路,功能相同而电路结构略有不同,因此分别以3.2.3a 和3.2.3b的代号。 第三种(见图3)是压控振荡器。由于电路变化形式很复杂,为简单起见,只分成最简单的形式(3.3.1)和带辅助器件的(3.3.2)两个单元。图中举了两个应用实例。无稳电路的输入端一般都有两个振荡电阻和一个振荡电容。只有一个振荡电阻的可以认为是特例。例如:3.1.2单元可以认为是省略RA的结果。有时会遇上7.6.2三端并联,只有一个电阻RA的无稳电路,这时可把它看成是3.2.1单元电路省掉RB后的变形。

4 脉冲信号产生电路共23页文档

4 脉冲信号产生电路 4.1 实验目的 1.了解集成单稳态触发器的基本功能及主要应用。 2.掌握555定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性能。 3.掌握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及调试方法。 4.2 实验原理 1.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及其应用 在数字电路的时序组合工作中,有时需要定时、延时电路产生定时、展宽延时等脉冲,专门用于完成这种功能的IC,就是“单稳延时多谐振荡器”,也称“单稳触发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阻、电容的充放电延时特性以及电平比较器对充放电电压检测的功能,实现定时或延时,只需按需要灵活改变电阻、电容值大小,就可以取得在一定时间范围的延时或振荡脉冲输出。常用的器件有LS121/122、LS/HC123、LS/HC221、LS/HC423、HC/C4538及CC4528B等。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在没有触发信号输入时,电路输出Q=0,电路处于稳态;当输入端输入触发信号时,电路由稳态转入暂稳态,使输出Q=1;待电路暂稳态结束,电路又自动返回到稳态Q=0。在这一过程中,电路输 出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脉冲,其宽度与电路的外接定时元件C ext 和R ext 的数 值有关。 图4-1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有非重触发和可重触发两种,74LS123是一种双可重触发的单稳态触发器。它的逻辑符号及功能表如图4-1、表4-1所示。 在表4-1中“正”为正脉冲,“负”为负脉冲。 LS/HC123的特点是,复位端CLR也具有上跳触发单稳态过程发生的功能。 在C ext >1000pF时,输出脉冲宽度t w ≈0.45R ext C ext 。 器件的可重触发功能是指在电路一旦被触发(即Q=1)后,只要Q还未恢复到0,电路可以被输入脉冲重复触发,Q=1将继续延长,直至重复触发的最后一个触发脉冲的到来后,再经过一个t w (该电路定时的脉冲宽度)时间,Q才变为0,如图4-2所示: 图4-2 74LS123的使用方法: (1)有A和B两个输入端,A为下降沿触发,B为上升沿触发,只有AB=1时电路才被触发。 (2)连接Q和A或Q与B,可使器件变为非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 (3)CLR=0时,使输出Q立即变为0,可用来控制脉冲宽度。 (4)按图4-3、3-5-4连接电路,可组成一个矩形波信号发生器,利用开关S瞬时接地,使电路起振。 图4-3 图4-4 2.555时基电路及其应用 555时基电路是一种将模拟功能和数字逻辑功能巧妙地结合在同一硅片上的新型集成电路,又称集成定时器,它的内部电路框图如图4-5所示。 图4-5 电路主要由两个高精度比较器C 1、C 2 以及一个RS触发器组成。比较器 的参考电压分别是2/3V CC 和1/3V CC ,利用触发器输入端TR输入一个小于 1/3V CC 信号,或者阈值输入端TH输入一个大于2/3V CC 的信号,可以使触发 器状态发生变换。CT是控制输入端,可以外接输入电压,以改变比较器的参考电压值。在不接外加电压时,通常接0.01μF电容到地,DISC是放电输入端,当输出端的F=0时,DISC对地短路,当F=1时,DISC对地开路。 R D 是复位输入端,当R D =0时,输出端有F=0。 器件的电源电压V CC 可以是+5V~+15V,输出的最大电流可达200mA,当 电源电压为+5V时,电路输出与TTL电路兼容。555电路能够输出从微秒级到小时级时间范围很广的信号。 (1)组成单稳态触发器 555电路按图4-6连接,即构成一个单稳态触发器,其中R、C是外接定时元件。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脉冲宽度t w ≈1.1RC。 图4-6 (2)组成自激多谐振荡器 图4-7 自激多谐振荡器电路 按图4-7连接,即连成一个自激多谐振荡器电路,此电路的工作过程

九年级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60节,2.5v的小灯泡(灯座)6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激 趣 引 入

振荡电路工作原理详细分析

振荡电路工作原理详细分析注: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仅供参考,如不正确,请原谅! 1、电路图和波形图 2、工作原理:晶体管工作于共发射极方式。集电极电压通过变压器反馈回基级,而变压器绕组的接法实现正反馈。其工作过程根据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分为三个阶段:t1、t2、t3(如上图): 说明:此分析过程是在电路稳定震荡后,以一个完整波形周期为例进行分析,即起始Uce=12v。而对于电路刚接通时,工作原理完全相同,只是做波形图时,起始电压Uce=0v。 1)、电路接通后,进入t1阶段(晶体管为饱和状态)。 在t1的初始阶段,电路接通,流过初级线圈的电流不能突变,使得集电极电压Uce急速减小,由于时间很短,在波形中表现为下降沿很陡。而经过线圈耦合,会使基极电压Ube急速增大。此时,三极

管工作在饱和状态(Ube>=Uce)。基极电流ib失去对集电极电流ic 的控制。之后,随着时间增加,Uce会逐渐增加,Ube通过基极与发射机之间的放电而逐渐减少。基极电压Ube下降使得ib减小。 2)、当ib减小到ic /β时, 晶体管又进入放大状态,即t2阶段。 于是,ib的减小引起ic的减小,造成变压器绕组上感应电动势方向的改变,这一改变的趋势进一步引起ib的减小。如此又开始强烈的循环,直到晶体管迅速改变为截止状态。这一过程也很快,对应于脉冲的下降沿。在此过程中,电流强烈的变化趋势使得感应线圈上出现一个很大的感应电动势,Ube变成一个很大的负值。 3)、当晶体管截止后(t3阶段),ic=0,Uce经初级线圈逐渐上升到12v(变压器线圈中储存有少量能量,逐渐释放)。此时,直流12v电源通过27欧电阻和反馈线圈对基极电压充电,Ube逐渐上升,当Ube上升到0.7v左右时,晶体管重新开始导通(硅管完全导通的电压大约是0.7v)。于是下一个周期开始,重复上述各个阶段。其震荡周期T=t1+t2+t3;

集成电路构成的振荡电路

集成电路构成的振荡电路大全集成电路构成的振荡电路大全 在电子线路中,脉冲振荡器产生的CP脉冲是作为标准信号和控制信号来使用的,它是一种频率稳定、脉冲宽度和幅度有一定要求的脉冲。这种振荡器电路不需要外界的触发而能自动产生脉冲波,因此被称为自激振荡器。一个脉冲波系列是和这个脉冲的基本频率相同的正炫波以及许多和这个脉冲基本频率成整数倍的正炫波谐波合成的,所以脉冲振荡器有时叫做多谐振荡器。用集成电路构成的振荡器比用分立元件构成的工作要可靠的多,性能稳定。本电路汇编了用各种集成电路构成的大量振荡器电路。供读者在使用时参考。 -、门电路构成的振荡电路 1、图1是用CMOS与非门构成的典型的振荡器。当反相器F2输出正跳时,电容立即使F1输入为1,输出为0。电阻RT为CT对反相器输出提供放通电路。当CT放电达到F1的转折电压时,F1输出为1,F2输出为0。电阻连接在F1的输出端对CT反方向充电。当CT被充到F1的转折电压时,F1输出为0,F2为1,于是形成形成周期性多谐振荡。其振荡周期T=2。2RtCt。电阻Rs是反相器输入保护电阻。接入与否并不影响振荡频率。 2、图2是用TTL的非门构成的环形振荡器。三个非门接成闭环形。假定三个门的平均传输延迟时间都是t,从F1输入到F3输出共经过3t的延迟,Vo输出就是Vi的输入,所以输出端的振荡周期T=6t。该电路简单,但t数值一般是几十毫微秒,所以振荡频率极高,最高可达8MHz。 3、图3是用TTL非门电路组成的带RC延时电路的RC环形振荡器。当a点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时,b点电位由低边高,经门2使C点电位由高变低,同时又经耦合到d点,使d点电位上跳为高电平,所以门3输出即e点电位为低。随着c充电电流减少,d点电位逐渐降低,低到关门电压时门3关闭,e点由低变高,再反馈到门1,使b点由高变低,d点下降到较负的电压值,保证门3输出为高。当c放电使d点上升到开门电压时,门3打开,e点又由高变低,输出电压Vo又回复为低电平,如此交替循环变化形成连续的自激振荡。振荡周期T=2.2RC。R可用作频率微调,一般R值小于1k欧姆。RS是保护电阻。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之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之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之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根据电路画出串、并联电路图; 3.会根据电路图模拟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能力,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规范和技能。 (二)教具 6伏电池组,2.5伏小灯泡3个(带灯座),电铃一只,单刀单掷开 关3个,绝缘导线10根;自制电路示教极(板上固定有12个接线柱,如图1所示)。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教师:我这里有一些电路元件(出示准备的元件),请同学们准备好,分别到黑板前来画出一个元件的符号(教师顺次一个个地出示元件,同时指定几个学生分别把符号画于黑板右侧)。 2.新课教学

教师:这节课我们将要用这些元件连成两种常用的基本电路,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弄清它们的连接特点和电流特点。 板书: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师:现在我们要把�只电灯泡、一只电铃、一个开关和电源组成电路,使得开关断开时,灯不亮、铃不响,开关闭合时灯亮铃响。(教师根据图2按照连接电路的规范在示教板图1上用接线柱l-8组成串联电路,但图2先不板画出来,接着演示电路的效果。) 教师:这个电路实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现在请大家对照实际电路把它的电路图画出来(可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教师巡视检查和评论学生所绘电路图。 教师:我们看到,这些元件是一个接一个地顺次连接在电路中的(配以手势)。像这样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大家想一想,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怎样流过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呢?(请一名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板画的电路图上标出电流的流向,然后指导学生看本节课文第一段。教师板书概括。)板书:串联电路连接特点:各元件逐个顺次接人电路。电流特点:电流无分支。 (在板书“电流无分支”时,教师同时口述;就是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 教师:像刚才这样用一个开关使电灯、电铃同时通、断电的效果只有用串联电路才能实现吗?能想出另一种接法的电路吗?

Pspice仿真报告(串并联振荡电路分析)

第三次高频电子线路小班课Pspice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此处为校徽 研究题目:串并联振荡电路分析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402班 组别:第六组 组员: ***:主讲人 ***:仿真运行 ***:PPT制作 ***:文档整理

一、仿真实验题目: 6.将第4题中R1的电阻值改为4KΩ,试观察振荡电路输出波形,此时将电阻R2改为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设此电阻值仍为10KΩ,随温度呈线性变化关系,在电阻模型参数中取Tc1=-0.13),设电路工作在28度,再次分析电路,记录输出波形,并分析原因。 图PSP-1-(1) 热敏电阻值的计算: R2=R ES=R*r*[1+Tc1*(T-T0)+Tc2*(T-T0)*2]=10*1*[1-0.13*(28-27)]=8 .7KΩ 环路增益:T(w0)=(R1+R2) / 3R1 二.仿真电路原理图:

图PSP-2-(1)三.参数 图PSP-3-(1)输入文件

图PSP-3-(2)

图PSP-3-(3) 四代码: **** 11/03/16 23:11:30 ******* PSpice 10.5.0 (Jan 2005) ******* ID# 0 ******** ** Profile: "SCHEMATIC1-DCSweep" [ F:\pspice jinshzuhen-pspicefiles\schematic1\dcsweep.sim ] **** CIRCUIT DESCRIPTION ****************************************************************************** ** Creating circuit file "DCSweep.cir" ** WARNING: THIS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FILE MAY BE OVERWRITTEN BY SUBSEQUENT SIMULATIONS *Libraries: * Profile Libraries : * Local Libraries : .LIB "../../../pspice jinshzuhen-pspicefiles/pspice jinshzuhen.lib" * From [PSPICE NETLIST] section of C:\OrCAD\OrCAD_10.5\tools\PSpice\PSpice.ini file: .lib "nom.lib" *Analysis directives: .TRAN 0 4S 0 10u .PROBE V(alias(*)) I(alias(*)) W(alias(*)) D(alias(*)) NOISE(alias(*)) .INC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61606.html," **** INCLUD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0d461606.html, **** * source PSPICE JINSHZUHEN R_R4 N05859 0 10k C_C2 N05859 N007180 1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