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现状息烽县办公室罗修军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喧哗拥挤、竞争猛烈和节奏紧张的都市感到压抑和疲乏,追求返璞归真、回来自然的心理需求更加迫切。乡村的清新空气和自然风光,以及乡村文化的神韵和意境,对久居都市的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迎合了游客追求乡土化靠近感和“天人合一”完美境域的需求。乡村旅行是指在乡村地区人,以具有乡村性的乡村景观为旅行吸引物,面向多样化市场需求而开展的参与性强、文化内涵深厚、乡土趣味浓郁的复合型活动。乡村是有关于都市的一个相对地域,是进展的、变化的。因此,乡村旅行也应随之进展和变化。

一、乡村旅行进展现状

在“2006乡村旅行年”、“2007和谐城乡游”两个主题年的推动下,围绕“旅行活县”战略,息烽县乡村旅行得到进一步进展。目前,已有多处农家乐和乡村旅舍在了解市场需求、把握旅行进展趋势的前景下,立足现有资源特点,从休闲娱乐、度假、避暑等方面展开旅行接待活动。依靠旅行景区、森林资源、湖泊河流、经果林等资源,通过近几年的自我进展,乡村旅行呈分散进展状态,有红岩葡萄沟乡村旅行、刘二姐休闲山庄、青山湖度假村、奇志生态园、果馨园休闲山庄、蓬荜休闲渔庄、潮水河流域乡村旅行、底寨河流域乡村旅行等共20家,其中农

家乐15家,乡村旅舍5家。据统计,2006年接待游客91.07万人次,旅行收入4233.3万元;今年上半年,乡村旅行接待游客3.85万人次,同比增长42.6%,占全县接待游客总数的8.1%;收入216.3万元,同比增长65.7%,占全县旅行总收入的6.6%。同时,吸纳农民直截了当和间接就业从业的有160人,占全县旅行就业人数的15%。

二、存在咨询题

由于乡村旅行进展起步晚,资源等级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进展中存在诸多咨询题亟待解决和加大治理。

(一)缺乏精品、没有龙头带动,全面进展乡村旅行的氛围尚未形成。表现在项目建设盲目,缺乏科学论证及合理规划。目前,在我县从事乡村旅行经营接待的多是个体经营者和荒山开发者,且多以副业形式进行,规模小、档次低。再加上农民的思维特点是有用理性,重仿照、缺乏创新,经营理念雷同化的倾向严峻,缺乏个性化色彩,导致游客消费方式出现快进快出的浅层旅行状态,回头率低。缺乏有序规划和龙头带动,导致经营治理的随意性和纷乱性,形不成规模经营和规模效应,使乡村旅行产品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的经营状态之中。

(二)定位模糊,进展方向不明确,产品开发粗放,经营者的认识不足。第一表现在乡村旅行提供的产品内容单一,缺乏特色,品位不高,大部分乡村旅行差不多成为“乡间麻将会所”的代名词。其次,乡村旅行进展走入了重设施建设、轻乡土文化环境营造的误区,片面地追求现代化,却忽视了一些原真性、自然性旅行资源的开发,使景区显现了大量“突兀”建

筑和破化性景观,与游客向往乡村的自然原始风貌与古朴的生活方式形成反差。对生态文化、乡村民俗文化以及农业文化、地区文化挖掘的深度有限,没有反映出乡村旅行以“农产、乡色、民情”为卖点的特色,都市游客的知识性,体验性旅行消费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乡村旅行进展滞缓。由于缺乏投资,乡村旅行景点硬件设施达不到要求,没有形成便利的乡村旅行网络。表现在旅行购物设施少,厕所简单且卫生条件差,景区基础设施在数量和档次上都满足不了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使游客享受不到相应的服务,阻碍其出游热情。同时,环境退化阻碍旅行质量的下降,使得城里人向往已久的乡村景观和自然之趣难以查找,使乡村旅行失去了真正吸引力和生态服务及生态文化内涵,故无法满足都市人康复养生、体育康体、娱乐、观光农业、亲子或全家同乐、靠近自然、生态回来等休闲目的,大批的“回头客”流失。

(四)经营者文化素养偏低,经营理念落后,服务质量难以提升。乡村旅行投资者大多是精明能干、农事体会丰富的农民在经营,但他们受到文化水平不高的束缚,因其自身文化素养偏低,关于乡村旅行的进展缺乏全局和长远考虑,只注重自身经济效益却无视社会经济效益,存在不正当竞争或随意宰客等现象发生。在工作人员的招募上带有较多优亲厚友用工性质,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接待服务处于自发、粗放状态,且服务质量不高、水平低,造成服务程序不规范,非标准化的服

务阻碍了行业的进展,直截了当阻碍了乡村旅行形象的树立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五)宣传促销不力,行业整体缺乏系统性营销策略。由于整个乡村旅行行业缺乏引导和进展规划,行业组织不多,经营者对信息把握不足,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宣传促销观念,专门多乡村旅行景点没有对外进行宣传促销,或者促销力度不够,导致这些景点(区)除了当地城镇居民外,其它游客对它不熟悉或从没有听讲过,而乡村旅行的营销战略与打算尚停留在初级时期,没有深度挖掘,更谈不上什么旅行市场营销打算操纵、旅行市场营销成本利润操纵、旅行市场营销信誉操纵和战略操纵。即便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刘二姐休闲山庄”、“青山湖度假村”、“奇志生态园”、“果馨园休闲山庄”,在营销上差不多上较为单一以吃为主附带“乡间麻将会所”,缺乏包装和宣传上整体形象的举荐。

三、建议措施

(一)以地域乡土文化为核心,提升乡村旅行的品位和格调。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旅行这一新型观光休闲旅行是市场进展的必定,且是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进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可连续进展的必由之路。乡村旅行的开发必须依靠于区域自然景观和农业资源,以乡村背景为依靠,科学、适当的加以旅行化的包装与乡土文化的提炼和提升,使其具有鲜亮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把潜在的农业和旅行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

就业和收入,促使农业的多元化进展,使乡村旅行成为农村经济进展的新增长点。

(二)合理规划、突出特色,开展乡村旅舍等级评定,全面提升乡村旅行档次。以《贵州省乡村旅舍等级评定标准》为基础,结合乡村旅行进展要求,将乡村旅行经营单位纳入行业治理范畴,评定等级、施行认证,全面提升乡村旅行竞争力。将乡村旅行规划设计为城乡一体化的观光休闲项目,并与当地的闻名旅行景点连线,同时结合当地农产品的特色,树立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大宣传促销,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宣传促销方式,挖掘其蕴藏的文化资源,达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整体上和谐与统一。

(三)完善乡村旅行的休闲服务体系,规范治理,提升旅行服务“软件”质量。行业或部门设置专项培训经费,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对乡村旅行从业人员进行接待标准、礼貌礼仪、操作技能等的系统培训,打造一支从日间餐饮到夜晚住宿的专业服务队伍。通过优质配套服务,使乡村旅行能够做到乐在农家、吃在农家、玩在农家、住在农家,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旅行者体验农家生活。同时,规范治理,要求经营者必须“四证”(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旅行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证、经营许可证)俱全,在区域内坚持五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授牌、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宣传促销,持续提升旅行“软件”服务质量。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扶优扶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省、市、县要用设置的旅行进展专项资金,

用于旅行事业的进展。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及早制定进展“乡村旅行”的扶持政策,加大与国土、工商、卫生、旅行、财政、公安等部门及投资主体的沟通和谐,在领取有关营业证件、搭建乡村旅行经营平台、税收治理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待,营造进展乡村旅行良好的大环境。还应加大该项资金的预算,整合农业、林业、建设、交通、扶贫、环保、水利、水电等专项资金,做好乡村旅行进展规划,在试点的基础上,扶持有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乡村旅行。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行的通达条件。

(五)建立长效的开发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文化爱护意识。纯朴的乡土文化是乡村旅行进展的内核,文化的爱护是其开发的前提,乡村旅行应走可连续进展的道路,防止文化变味,环境破坏,最终使乡村旅行进展前景暗淡。只有通过优化乡村旅行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如旅行政策、社会治安、社会道德、卫生环境、宣传舆论和语言文字环境等,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对乡村旅行的开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典型景区的乡村旅行的火爆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同时,在爱护的前提下,打造民俗牌,吸引国内外游客,还要加大与周边地区旅行资源联姻开发,以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成效。

本人简介:罗修军男汉族贵州息烽人中共息烽县委督查室副主任

邮编:55110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