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的具体特点(上)

新闻语言的具体特点(上)
我们把握了新闻语言的总的特征以后,再来研究它的具体特点。
红谦和王锦鹄同志在他们合著的《新闻写作》一书中指出,新闻语言有4个特点:具体、精确、简练、通俗。笔者认为可将其修正为下面的表述:
新闻语言的具体特点是:具体、准确、简明、通俗、综合。
这一节,我先来谈谈新闻语言中的“具体”和“准确”这两个特点。
具体。具体不是抽象,具体不是概括,具体更不是空洞。具体就是原原本本地说出或写出事物的具体情况。
为什么要把具体这个特点放在第一位呢?因为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既然是事实的报道,不用具体的语言,是不能把事实报道出来的,报道了,也不可能把事实说清楚。新闻最基本的要素是5个W,5个W要写出来,都是很具体的。记者最基本的本事,是把事实原原本本地写出来。请看下面这条消息:

金浦机场今天下午发生爆炸

中国新闻社汉城1986年9月14日16时电(记者谢一宁) 今天下午3时12分(汉城时间),汉城金浦机场候机楼一层左侧发生强烈爆炸。据记者目击,现场至少1人死亡,5人受伤。爆炸地点附近周围10米所有的玻璃全被炸毁。警察立即封锁了整个机场,包括邮局,驱赶记者,警方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炸弹爆炸后,整个一层候机室烟雾弥漫,当局出动大批军警封锁机场,伤亡人员立即被送往医院。
这是一条用典型的新闻语言写出来的消息。它所用的语言都是那样的具体,没有一个地方用了抽象的、概括的语言。在交代事实的过程中,能够具体地,都尽量具体了。诸如“一层左侧”、“1人死亡,5人受伤”、“所有玻璃”等等全是尽量具体的介绍。
再看一条外国记者写的有关中国的消息:

北京人民欢度国庆、中秋节
美联社北京1982年10月1日电今天晚上,20多万人在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庆祝中秋节、放爆竹、吃月饼。
虽然云层遮住了月亮,但是饮酒、玩牌等喜庆活动却一连几小时有增无减。
虽说看不到月亮,却可以看到千万支灯泡把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银行和北京饭店装饰得灿烂辉煌。
为了节电,路灯平日都不全开,但今日却是满街通明。爆竹声噼噼啪啪地响彻全城……
今天是两个传统的节日逢在一起。中秋节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很像感恩节。中国人民强烈的全家团聚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世界上一个最悠久的文明时代的开初。
共产党的传统则要年轻得多。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3周年。中国的一个大学生说:“中国的力量在于家庭观念。我想,今天如果人人都像爱家庭那样爱我们的祖国,我们就可以取得伟大的成就。”另一个大学生乐观地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个梦想,但是这是许多人的梦想,而梦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
这是一篇写节日的消息,通篇也都是很具体的描写,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写。具体地一件事一件事地写。后半部分似乎是要发议论了。但是,对这些议论记者也是作为事实来报道的,他报道的是某某人某一段很具体的话,议论也成具体的东西了。最后一部分的写法更表现了新闻语言的特点。
有的同志提出,在写大场面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用具体的语言,即所谓“弃多写少,弃大写小”。美国名记者雷迈尔·莫林在一篇消息中报道一次会议的欢腾热烈气氛是这样写的:“一位农场主用一块红色大印花手帕扇着他的脸;而另一位在欢呼时却噼噼啪啪地拍打着他绿色的裤子背带,以此来代替鼓掌……”寥寥几笔,就把场面气氛给勾勒出来了,如果用“掌声雷动”、“全场欢腾”等大字眼就很难收到这样的效果。(见刘建明《具体是显现真实的手段》一文,载《安徽日报通讯》,1982年第7期。)类似的表现方法很多。如,描写安静,写“静,静得很”,不如写“连每个人的呼吸声都听得见了……”。
准确。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是它的基本原则。保证真实性和新闻语言密切相关,有的报道失实,就是由记者的语言问题造成的。
就读者来看,所谓真实性问题,无非是这样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有没有。所没有的东西说成了有的东西,把有的东西说成没有,就是失实。
第二个层次:是不是。是不是搞错了对象,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时空错位,都属于这一类的失实。
第三个层次:像不像。某件事是存在的,而且也存在于你说的对象的身上,但还有一个像不像的问题。你说得不像,仍然会发生失真,读者仍然会有失实的感觉。
在这三个层次的真实性问题中,前两个层次主要不是语言问题。语言再差、再不准确,也不会把没有的东西说成是有的东西,把别人的东西说成是自己的东西。第三个层次的问题,也不完全是语言问题造成的,但往往是由于语言的问题造成的,词不达意就会“是而不像”。
请看这样的句子:
“县委书记×××同志亲临第一线指挥。”
“亲临”这两个字就用得不当。“亲临”这两个字是不好轻易用的,虽然县委书记确实到现场去了,这样说没有失实,但

是在分寸上是不合适的。一个县委书记到第一线应是很经常、很正常的事情,何必这样说呢?这就夸大了它的意义。
再看下面这段话:
“我们还要继续干!尽管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居民住房、吃水、排水、厕所等等,一时还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但从发动群众自己动手谋福利的伟大实践中,已经看到了建设文明、美丽、繁荣城市的希望!”
“伟大实践”这个词用得不当,是大词小用了。一个城市解决居民的住房、吃水等问题是正常的城市建设中的活动,谈不上是“伟大实践”。
新闻报道的主要手法就是叙述,而叙述的第一要义就是准确。
有的人把叙述分为“客观叙述”和“主观叙述”两种。这个分法,有一定的道理。读者或许要问:叙述就是以第三人称的口气如实地表述某一个事物,都是“客观”的,还有什么“主观”之说呢?殊不知,有一种叙述更多的是表示自己对某事物的感受,是表达“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东西,这样的叙述称之为“主观叙述”也未尝不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语言的准确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描写可以做类似的划分。
准确的要求对新闻作品来说,是最严格的,新闻作品不仅要使人“了解”,而且要使人避免“误解”。从两个角度要求它的语言的准确。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作品,它可以而且必须有夸张。它的准确是艺术上的准确,夸张得让人能够接受,甚至觉得诗歌的夸张比不夸张更真实(当然是艺术上的真实)。而新闻语言准确的标准是事实的标准,凡脱离、偏离了事物的本来面貌,就不是准确的了。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七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从新闻的角度看,这是一段现场描写。前两句的写法,应该说在新闻作品中也是可以用的。它并没有什么夸张,只是如实地记录而已。“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在诗歌中是最佳的句子,夸张得好!但是在新闻作品中,这样的描写就不可以了。新闻作品要求事实准确,三千尺是一千米,或一公里,那个瀑布真有那么长吗?这在新闻报道中就是失真了。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就要发生争论了。从科学和事实的角度看,银河下落不仅是失实的,而且是荒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作品中是绝对不能用的,而且是要严格禁止的。但是从李白的心理感觉来说,它又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既然新闻作品中也有“主观叙述”和“主观描写”这一类的手法,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拿来用一

用呢?李白也没有说“正是银河落九天”,而是说“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疑”字,就把作者的主观感觉交代清楚了。
答案在哪里?答案就在李白的诗里。第一,新闻作品如果要用这类的方法,必需首先划清客观事实和主观感觉或感受的界限,在这点上,丝毫不能有一点的模糊。第二,在写自己的感受或感觉的时候,仍要把握分寸。这个分寸是一个“模糊数学”的领域,它的客观标尺是群众的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也就是说,作者的感受和读者的感受应该是合拍的,是读者可以接受的。超出了这个限度,读者就会认为你的作品或语言失真、失实了。
前苏联著名的作家兼记者爱伦堡可以说是善于用主观叙述和描写的能手,在他的政论性的通讯中,有许多这样的语言。在他写的《印度印象记》(载于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爱伦堡政论通讯集》第226页)中,有这样的句子:
“在德里,我看了一根壮丽的铁柱子。这是远在五世纪制造的。尽管经常雨淋日晒,它从来没有生锈。老实说,这使我惊讶。我还不知道,古代印度人已经掌握了冶金术的奥秘。我立刻自认为对印度什么都不懂。六年前我到过中国,那时我因为不太了解中国而闷闷不乐。这番到了印度,我又感到自己的愚昧无知了。”
上面这段文字,就是一种主观的叙述。作者把客观事物和主观感受划分得很清楚。
再看这样一段话,它是从爱伦堡的通讯《六月》摘出来的:
“去年夏天和秋天,苏联是生活在车轮上的。谁要是看见那些难民的无尽头的行列,谁就不会忘记他们。人们静默无声地走向东方。许多工厂也是这个大迁移的一部分;许多城市也正像大船一样,移向东方地区。在这辽阔的盖了白雪的荒漠的草原上,哈尔科夫迁来的工厂开始在安装他们的机器……”
这一段的头一句就是作者的感受式的概括。就写实来讲,前苏联当然不是生活在车轮上的,但是就其本质而且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的话,那么这句话是非常准确的。甚至可以说,这种主观的感受的描写,不仅生动,而且更准确了。
由这种写法发展起来的有一种新闻作品,在西方称为“印象式通讯”或“印象式新闻”。这种新闻作品在写作方法上,主要是用这种主观印象式的叙述和描写。
要做到准确,实际上是要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自然是语言上的功夫;另一方面则是对实际事物深入了解的功夫。记者如果对所报道的事物认识模糊,似是而非,那么他很容易在语言上反映出来,而不自知。准确的要求虽然只有两个字,但真正理解它的含义的人都会说,这

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要下大力气才能做到。
(作者为经济日报原总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