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_慕朝师

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_慕朝师
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_慕朝师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自0832194);广西培养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资金批准号:

2004224)

收稿日期:2009-06-01

综述与进展

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

慕朝师1,黄科林2,4,李克贤3,罗素娟2,刘宇宏2,黄尚顺2,何耀良2,李卫国2

(1.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22;2.广西化工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1;3.广西师范学院化学系,广西南宁 530001;4.广西新晶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1)

摘 要: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酯原料之一,本文从聚醚多元醇合成工艺入手,重点从催化剂角度阐述了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聚醚多元醇;催化剂;聚氨酯

中图分类号:T Q 2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905(2009)12-0013-06

聚醚多元醇是分子中含有醚键(R O R ),

端基为OH 基团的齐聚物。它是由含活泼氢的低分子化合物如(醇类、胺类)作起始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含有环氧结构的化合物进行开环聚合反应而成的。聚醚多元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最大用途是合成聚氨酯(PU )树脂类产品,如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黏合剂、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弹性体等。此外,还可以用作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滑剂、液流体、热交换流体等。

用于合成聚醚多元醇的环氧化物包括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四氢呋喃以及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由氧化丙烯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聚合而成的聚醚多元醇在聚氨酯工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期合成聚醚多元醇的聚合反应是在酸或者碱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常用的酸催化剂是质子酸(H 2SO 4、HCl 等)和路易斯酸(AlCl 3、BF 3等),碱性催化剂常用的是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氧化物、醇化物和氢氧化物[1]。后经不断探索,开发出多种催化剂,研究最多且已经工业化的当属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 )。

聚醚多元醇的发展[2]是由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它最初应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领域。1939年,美国Scretle 和Wotter 合成出烷醇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940年又合成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953年Du Pont 公司首次把聚醚多元醇应用于聚氨酯软泡,接着美国怀安多特化学公司于1954年提出以氧化丙烯—氧化乙烯嵌段共聚醚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并于1957年将聚醚型

聚氨酯泡沫塑实现工业化。几十年来,聚醚多元醇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多。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规模较大,生产也较集中,主要掌握在几家大型跨国公司如巴斯夫、拜耳、陶氏化学和壳牌化学公司手中。2003年全球聚醚多元醇生产量为380万t ,2005年全球生产能力达到540万t ,2006年全球生产能力上升到610万t 。目前国内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企业有30多家,拥有万t 级生产装置的企业也有10多家,2005年聚醚多元醇产量增加到35万t ,2006年聚醚多元醇产能达到87万t [3]。

1 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工艺状况

为了满足聚醚多元醇在不同领域的需求,不断开发新的聚醚产品和研究新的生产工艺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各生产商生产聚醚多元醇所采用的工艺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根据聚合反应所用催化体系不同,一般可分为3类:

(1)阴离子催化合成工艺[4~5]。阴离子催化剂主要以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为主,包括KOH 、NaOH 、CsOH 、ROK 等。合成的聚醚多元醇中残存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会影响PU 的生产和制品性能,因此该工艺需要最大限度地脱去金属离子,在生产过程中能耗物耗较大,产生大量污水和废渣,造成污染,收率不理想。但该合成工艺成熟,催化生产的软泡、硬泡、高活性聚醚多元醇具有储存稳定性好、在聚组合聚醚中配伍稳定性好、对组合料发泡性能干扰小等优点,因此目前多数企业仍在使

第38卷 第12期2009年12月 化 工 技 术 与 开 发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Vol .38 No .12

Dec .2009

用。

(2)二甲胺催化合成工艺[6]。胺工艺的特点是反应初期速度快,随着聚醚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反应速度逐渐减慢。该工艺具有无须脱除催化剂,物耗能耗较低,在PU发泡配方中可以少加或不加胺催化剂等优点。但生产的聚醚多元醇储存稳定性较差,泡沫稳定性也较差,从而限制了使用范围。

(3)双金属络合物(DMC)催化合成工艺[7~11]。该催化剂反应活性高,生产周期短,生产的聚醚多元醇产品多数情况下无需后处理,与传统的环氧化物催化剂相比,催化剂DMC合成的聚醚多元醇具有低不饱和度、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低黏度等优点,由它合成的聚氨酯材料性能较好,因此近年来国外利用该工艺合成的聚醚多元醇得到迅速的发展并普遍商业化。

2 聚醚多元醇发展状况

为顺应聚氨酯产品发展,各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新产品的开发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各种不同需要的聚醚多元醇相继出现,产品丰富,归纳起来分为2大类:通用型聚醚多元醇和特种聚醚多元醇。

2.1 通用型聚醚多元醇

通用型聚醚多元醇[12]是指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作起始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环氧丙烷开环聚合而成的聚氧化丙烯多元醇。根据起始剂的官能度不同可以分为聚氧化丙烯二元醇,聚氧化丙烯三元醇,聚氧化丙烯四元醇等。这种聚醚开发最早,应用面也最广,需求量大,适合于合成各种聚氨酯泡沫塑料。早期工业上生产该聚醚多元醇所用的催化剂是KOH,其聚合反应机理属于阴离子聚合和链式反应[13],反应过程中有链的引发、链的增长和质子转移,链引发和链增长是以质子的迅速转移为基础。反应一旦引发,在初始增长阶段,链增长反应的速度非常快,随着分子链的进一步增长和反应物料的逐渐加入,质子向高分子链转移的速度由于受到活性基团相对浓度的变低而减缓,致使环氧化物的转化率降低和副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向小分子转移加剧,体系中一元醇含量上升,从而抑制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形成,合成出来的聚醚多元醇具有分子量低,分子量分布宽等特点。此反应合成的聚醚多元醇不饱和度较高。不饱和度的产生有以下2种说法,Price等[14]认为阴离子聚合环氧丙烷的链转移是一消除反应,通过一个链的终止从而形成双键。Simons[15]和Steiner等[16]认为聚合反应中的不饱和端基直接来源于碱催化下的环氧丙烷的重排反应,是一种链的引发,而不是链的终止。转移反应包括环氧丙烷上的烷基氢被夺取,随之迅速发生裂环反应,生成烯丙基醚负离子。通用型聚醚多元醇的末端羟基绝大多数是仲羟基化合物,伯羟基质量分数在5%以下。原因是环氧丙烷是不对称环氧化物,受空间位阻的影响,开环聚合形成末端仲羟基含量高。

2.2 特种聚醚多元醇

2.2.1 高活性、高分子量、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

基础研究表明,在合成聚氨酯材料反应中,高伯羟基含量的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较高。前已介绍,在由氧化丙烯为原料制备普通聚醚多元醇时,因其化学结构,决定了它们开环聚合生成的聚醚多元醇的端羟基几乎全部是仲羟基。为了得到伯羟基含量高的聚醚多元醇,一个重要的改进措施是使用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进行混合共聚[17]。其结果是形成3种不同情况的聚醚多元醇:EO封端的聚醚多元醇;分子内含EO嵌段结构或无规则结构的聚醚多元醇和不仅分子内含有氧化乙烯结构单元而且还用EO封端的聚醚多元醇。这些产品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并陆续实现工业化。用环氧乙烯封端的聚醚多元醇不但伯羟基含量高,而且具有高相对分子质量。高活性、高相对分子质量聚醚多元醇在合成聚氨酯材料中无论是从工艺上还是产品的性能上都显示出很大的优点,产品的用途范围大大增加。

用传统钾工艺制得的聚醚多元醇由于多种原因相对分子质量很难提得更高,而且不饱和度高。高效催化剂DMC的出现和新的合成工艺提高了聚醚多元醇的内在质量———高活性、高相对分子质量。高效催化剂DMC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通用轮胎橡胶公司研究人员发现的一种用于环氧化物聚合的高效催化剂。用其合成的聚醚多元醇具有相对分子质量高、不饱和度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等优点[18],是制备优质聚氨酯的理想原料。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的研究工作日趋成熟,报导聚醚多元醇的合成专利很多,内容大都是围绕着催化剂的制备和由它来催化合成聚醚多元醇。尤其阿科化学公司改进了传统DMC催化剂的制备工艺,获得了基本非晶态高效能DMC催化

14

化 工 技 术 与 开 发 第38卷

剂,用此类催化剂合成出低不饱和度、窄分子量分布、平均官能度高的聚醚多元醇。20世纪90年代,国外已有此催化剂合成的聚醚多元醇产品面市,较著名有Arco公司的Acclaim TM系列;旭硝子公司的PM L-7012、7009、7014;Olin公司的Poly-LTM系列;BASF公司的Pluracol H PTM系列; Shell公司的Caradol TM系列和Dow化学的HPPTM系列。

早期,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制备技术复杂,存在催化活性不是很高、产品需要后处理、产品黏度大等缺点[19],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应用不多,但对催化剂的改进在不断探索之中。

20世纪60年代末就有用CsOH催化剂制备高分子量、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报道[20],后来BASF、三井东亚、旭硝子等公司也开展了研究。BASF公司重点研究了在CsOH催化剂作用下EO 封端技术及嵌段共聚聚醚多元醇的制备工艺,结果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嵌段共聚醚,具有分子量分布窄,封端效率高等优点。但该催化剂没有在工业上得到应用,原因是CsOH价格高,生产成本加大。

自80年代开始,又有利用碱性较弱的碱土金属化合物作催化剂合成聚醚多元醇的报道[21]。陶氏化学的研究表明,用Ba(OH)2代替KOH作催化剂,合成的聚醚多元醇的不饱和度大幅度下降,伯羟基含量也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属于阴离子聚合,聚醚多元醇分子量不超过8000,而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不饱和度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三洋化学公司研究了用LiPF6催化PO、EO聚合工艺,该过程属于配位聚合机理,合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4000,不饱和度为0.03~0.05mmol·g-1,但LiPF6价格昂贵且贮藏不稳定,影响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东京大学的井上祥平和相田卓三等人研究发现,金属卟啉络合物对环氧烷烃开环聚合具有很高的催化特性,可用于制备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22]。但由于合成的聚合物中往往带有一定的颜色导致其稳定性变差而未进行工业化。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在研究环氧丙烷开环聚合机理后,成功地开发了磷氰类催化剂[23],此催化剂通常包括磷氰、磷氰盐和氧化磷氰3类。该类催化剂与高活性的DMC相比,具有可以使用小分子引发剂和不脱除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直接用环氧乙烷封端等优点。用该类型催化剂制得的聚醚多元醇具有相对分子质量高、分布窄和不饱和度低等性能。用它合成PU制品性能优异。因此,此类催化剂应用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许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企业加大了对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的开发研究,并用其催化合成高活性、高分子量、低不饱和度的聚醚多元醇。黎明化工研究院用自制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制备了相对分子量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不饱和度低的低单官能度聚醚多元醇,而且还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24~25]。高桥石化三厂用自行开发研制的酸式DM C催化剂合成出不饱和度小于0.02m mol·g-1的聚醚多元醇。天津第三石化厂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作,研制出相对分子质量可达15000,不饱和度小于0.005mmol·g-1的聚醚多元醇,产品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26]。金陵石化公司[27]自1997年开始对聚醚多元醇合成新工艺进行研究,并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金属催化剂,生产的MM C系列催化剂可以在极低浓度下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低不饱和度的聚醚多元醇,由于产品中金属离子浓度低,因此无须对产品进行后处理。

2.2.2 聚四氢呋喃聚醚多元醇

聚四氢呋喃聚醚多元醇学名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 EG),也称四氢呋喃均聚醚,是由四氢呋喃(THF)经阳离子引发开环聚合而成。聚四氢呋喃是一种端伯羟基的聚醚二醇,常温下为白色蜡状固体,液化后为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最大用途是合成聚氨酯材料和氨纶弹性纤维。制得产品具有柔韧性好、耐磨、机械强度高、耐老化、耐化学腐蚀、抗水解性能优异等优点。

阳离子开环聚合是由四氢呋喃生成聚四氢呋喃的惟一聚合方法。在引发剂存在下,四氢呋喃的聚合反应是一平衡过程,为本体聚合,高温反应速度快,但平衡转化率低。温度高于83℃时,实际只存在聚合物的解聚反应。低温下聚合有利于达到较高的平衡转化率,如30℃下本体聚合的平衡转化率为72%,但低温聚合反应速率慢,在低于-20℃时,聚合反应慢到几乎不进行。这就需要选用低温高活性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速率,使聚合过程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平衡转化率[28]。合成聚四氢呋喃传统的工艺方法一般使用氟磺酸、高氯酸催化剂。美国的Du Pont公司、Quaker Oats公司和德国BASF早期均采

15

第12期 慕朝师等: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

用此方法合成聚四氢呋喃。该合成工艺有很多优点:催化剂廉价易得,活性高,低温反应速率快,单程四氢呋喃转化率高,产品色泽浅,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等。但此合成工艺工业化生产多为均相,强酸催化体系,存在着催化剂用量大、回收难度大、三废污染、设备腐蚀严重等缺点。20世纪80年代美国Du Pont公司研究了用含氟烷基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类催化剂,代替高氯酸以减少废酸处理。BASF公司研究了分子筛催化剂,Paial公司研究了金属氧化物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固体酸催化剂可以回收利用和减少设备腐蚀,但是也存在着催化剂催化效率低缺陷。1987年,日本旭化公司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杂多酸是钼、钨和钒中至少一种氧化物与P、Si、As、Ge、Ti、Ce等其它元素的含氧酸缩合而成的含氧酸的总称。这些含氧杂多酸是一类酸强度比浓硫酸还高的质子酸,具有易于制备、结构稳定、腐蚀性低、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的特点。杂多酸催化剂合成聚四氢呋喃工艺最大的优点是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腐蚀性小,工艺过程简单,反应只需一步,产品质量好。但还存在着催化剂用量大、单程转化率低、脱除催化剂需要消耗大量烃类溶剂等缺点,尽管如此,利用杂多酸催化剂进行TH F开环聚合一步合成聚四氢呋喃聚醚多元醇研究还是十分活跃。

国内对制备PTM EG的研究起步较晚,河南省化学研究所、沈阳医药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山西省化工研究所等都开展了研究工作。河南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功地研究出新型杂多酸催化体系,生产出可用于热塑性聚氨酯、浇注型聚氨酯和氨纶丝制品的高品质PTEMG,产品单程收率不小于70%,最终收率达到90%以上,并且催化剂可通过离心分离的方法加以回收,其回收率大于97%,可以重复使用。另有文献报道[29]用低浓度杂多酸引发THF聚合的研究,催化剂用量在0.8~1.01g之间,链调节剂0.05~0.15m L,温度控制在0~5℃,聚合反应4~5h,制得PTMEG 产品分子量分布狭窄,规整性好,且产率较高。

2.2.3 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随着聚氨酯泡沫塑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提高产品硬度以改善制品性能是一个重要方面。聚合物聚醚多元醇能有效地提高泡沫制品的硬度和压缩负荷性能,也使得聚氨酯泡沫体在高回弹和冷塑化方面得到更好的完善。聚合物聚醚多元醇是以普通或高活性聚醚多元醇为母体,或含不饱和键聚醚多元醇为母体,与乙烯基单体化合物进行一步共聚或者二步共聚反应而生成的。乙烯基单体主要有丙烯氰、苯乙烯、氯乙烯、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等。单体在聚醚多元醇介质内本体聚合过程中,除了生成均聚物分散体之外,还由于聚合游离基的链转移而形成一定数量的接枝聚醚多元醇化合物。虽然接枝聚醚多元醇的浓度低,但它对分散体的稳定性和聚合物多元醇的加工性,以及最终聚氨酯制品的性能都起很大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用5%~20%丙烯氰作乙烯基原料和分子量3000的聚醚多元醇反应生成早期的聚合物多元醇,但该聚合物多元醇粘度高,稳定性差。20世纪70年代中期,使用丙烯氰与苯乙烯共聚取代单一的丙烯氰均聚物,使得该聚合物聚醚多元醇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20世纪80年代又开发出了另一类型的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将不饱和二羧酸如马来酸酐或烯丙基甘油醚与多元醇反应,生成含有双键的聚醚多元醇,然后再与苯乙烯聚合形成稳定的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近年来,上海高桥石化对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走在国内前列,其开发的高活性、高固含量聚合物聚醚多元醇无论从工艺上还是产品质量上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工艺采用连续法和独特的聚合物分散剂以及特定的加料方式生产出的GPOP -1445,具有固含量高、粘度低、残留单体少、颗粒均匀、产品质量稳定性好、工艺技术先进等特点,产品已得到国内外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4 阻燃聚醚多元醇

多年来,国内外都对聚氨酯泡沫的阻燃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开发阻燃聚醚多元醇成为研究热点。通常制备阻燃聚醚多元醇的方法是在普通聚醚多元醇的分子结构中引入阻燃元素,近年来结构型及含氮元素阻燃聚醚多元醇开发成为发展方向之一,专利报道不少。朱吕民[30]通过在高活性聚醚多元醇中,将三聚氰胺、氰基胍、甲醛单体分散或局部接枝到高活性聚醚多元醇结构中去,得到的多元醇所制得的聚氨酯氧指数≥28%,烟密度≤60%,回弹率≥60%。青岛科技大学[31]也发明了阻燃聚醚多元醇的专利,制备方法是:以甲醛、尿素、三聚氰胺、六次甲基四胺在分散剂的存在下,于高活性聚醚多元醇中,在65~98℃下反应0.5~4h,制得阻燃高活性

16

化 工 技 术 与 开 发 第38卷

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由其合成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较高的阻燃性,氧化指数可达28%。

2.3 生物基聚醚多元醇

发展生物基聚醚多元醇已成为研究热点[32],原因有三:(1)石化资源储量日益减少,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上涨;(2)石油基聚氨酯材料稳定性高,在自然状态下难以分解;(3)由生物基聚醚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因此,无论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生物基聚醚多元醇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合成生物基聚醚多元醇的原料很多,现已报道以廉价的植物油为原料合成生物基聚醚多元醇最为成功。卡吉尔(Cargill)公司采用不同的天然油类合成的聚醚多元醇已经用于汽车、家具和衬垫领域,该公司对生物基聚醚多元醇的开发最初用于硬泡和涂料,现在已用于软泡。陶氏化学公司也开发用于聚氨酯软泡产品的大豆基聚醚多元醇。巴斯夫于2006年开发出以31%蓖麻油为原料的聚醚多元醇并推向商业化[33]。杜邦公司已成功地开发出商品名为Cerenol的聚醚多元醇。国内以植物油为原料生产聚醚多元醇技术已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装置产能达到万t级水平,产品已逐渐形成体系。北京化工大学率先开发出植物油基聚醚多元醇工业化生产技术,并且和山东莱州金田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在山东建成万t级生产装置,合成的植物油基聚醚多元醇可替代石油基聚醚多元醇,广泛用于聚氨酯保温材料、粘结剂、弹性体、塑料跑道等。另外,上海高维实业公司与上海中科合臣公司共同投资的万t级植物油聚醚多元醇装置已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产品已被广大聚氨酯用户接受,该产品已经用于冰箱保温、板材浇注、太阳能热水器及管道浇注,客户反应良好[34]。

3 展望

纵观聚醚多元醇的发展,国外利用高效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已工业化生产,合成的聚醚多元醇质量高,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国内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工艺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阴离子催化体系,制得聚醚产品质量差,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国内聚醚生产企业应加快先进合成工艺的开发和引进。另外,要加强行业人才建设,加大科研力度,争取在高端产品及特殊用途聚醚多元醇方面有所作为。

目前,应用于聚醚合成并已经工业化的高效催化剂只有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DMC),而催化剂在聚醚合成方面扮演最为重要角色,因此研究高效经济的催化剂将是聚醚行业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受石油资源不可再生的限制,利用可再生性资源开发具有可降解的生物基聚醚多元醇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用于合成聚醚的生物质原料很多,今后应该拓宽用不同生物质原料合成聚醚多元醇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黎松.高相对分子质量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技术进

展[J].江苏化工,2001,29(5):18-24.

[2] 张治国,尹红.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开环聚合[J].化

学进展,2007,19(1):146-151.

[3] 翁汉元.聚氨酯工业发展状况和技术进展[J].化学推

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8,6(1):1-6.

[4] 王光仁.聚醚多元醇合成[J].黎明化工,1991,(3):

29-30.

[5] 李兆星,李富亮,孙晓爱.聚醚多元醇合成研究[J].聚

氨酯工业,2007,22(1):40-42.

[6] 罗宏,周宇清,顾萍.有机胺催化剂在硬泡聚醚合成中

的应用[J].高桥石化,2005,20(1):6-9.

[7] Le-khac.Double men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s[P].

US5470813,1995.

[8] Le-khac.Highly active double mental cyanide catalysts

[P].U S5482908,1996-01.

[9] Le-khac.Polyurethane foam supported double mental

cyanide catalysts for poly ether polyol sy nthesis[P].U S

5527880,1996-06-18.

[10] Ooms,Pie ter,Hofmann Jorg,Steinlein Christian Ehlers

Stephan,Double mental cyani de catalysts for producing

polyether polyo ls[P].US6919293,2005.

[11] 黎松,韩勇,嘁渭新,等.高活性多组分金属氰化物络

合催化剂合成聚醚多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元醇

[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5,77(5):25-27.

[12] 朱吕民.聚氨酯合成材料[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

社,2002.

[13] 潘正律.聚醚反应与聚醚反应器[J].聚氨酯工业,

1993,(3):28.

[14] Pierre L E S,P rice C C.J.A M.Chem.Soc.,1956,78

(14):3432-3436.

[15] Simous D M,Verbanee JJ.J.Polym.SCI.,1960,44

(144):303-311.

[16] Steiner E C,P elletier R R,T rucks R O.J.AM.Chem.

soc.,1964,86(21):4678-4686.

[17] 徐培林,张淑琴.聚氨酯合成材料手册[M].北京:化

17

第12期 慕朝师等: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

学工业出版社,2002.

[18] Robert J B .M ethod of making a Polye ther using double

mental cyanide Complex Compound [P ].U S 3278458,1996.

[19] 宣美福.高分子量聚醚的精制[J ].化学推进剂与高

分子材料,1998,(3):10.

[20] M ichael Cuscurida ,Austin ,Tex .pro cess of Preparing

polyox y Propy lene Poly ether poly ols [P ].US 3393243,1968.

[21] 埃尔.伯特,J 黑维尔斯兰德.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

醇的制备方法[P ].CN 1042719,1990.

[22] 于剑昆.金属卟啉络合物引发合成高分子量聚醚

[J ].

聚氨酯工业,1997,12(1):1.[23] 于剑昆.新型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应用[C ].中国聚氨

酯工业协会第十二次年会论文集,2002:35-38.

[24] 李正梅,陈玉贤,赵传富.低单官能度高分子量聚醚

多元醇的制备[J ].聚氨酯工业,1999,14(2):12.

[25] 李正梅,赵传富,赵征.低不饱和度高活性聚醚多元

醇的研制[C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2000:32.

[26] 王心葵,亢茂青,刘晓华.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及制

备方法[P ].CN 1233529A ,1999.

[27] 朱立新,丁同来.通过催化剂创实现新聚醚生产双重

突破[J ].江苏冶金,2008,36(5):116-119.

[28] 白庚新.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对我国开发

现状的思考[J ].现代化工,2005,25(1):13-18.

[29] 游利锋,樊增禄.低浓度杂多酸引发四氢呋喃开环聚

合的研究[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23(1):26-29.

[30] 朱吕民.纳米级难燃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P ].CN 1346836A ,2002.

[31] 青岛科技大学.阻燃高活性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制备

方法及其用于制备高回弹阻燃聚氨酯软泡材料的方法[P ].CN 1618834A ,2005.

[32] 孔德森,韦华.生物基多元醇的现状及展望[C ].中

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四次会议论文集,2004:168-171.

[33] 钱伯章.国内动态[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7,

(8):55-58.

[34] 陈凤秋,顾良民,李江.我国聚醚多元醇产品的技术

进展与市场分析[J ].高桥石化,2008,23(4):1-4.

Study Progress in Polyether Polyol

MU Chao -shi 1,HU ANG ke -lin 2,4,LI Ke -xian 3,LUO Su -juan 2,LIU Y u -hong 2,HU ANG Shang -shun 2,HE Yao -liang 2,LI Wei -guo 2

(1.Guangx i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I 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ning 530022,China ;2.G uang 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N anning 530001,China ;3.Guang xi Teachers Education U niversity ,N anning 530001,China ;4.Guangx i Xinjing Science &T echnolog y Co .L td .,Nanning 530001,China )

A bstract :Polyether polyol w as one of raw materials in polyurethane production .Began from the introduce of the sy nthesis process ,the sy nthesis of polyether polyol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w ere discussed .Key words :polyether polyol ;cataly st ;polyurethane

(上接第7页)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 -TiO 2Powder by Sol -gel Method

MENG Qian -jin ,LI Qiao -li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 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 aiyuan 030051,China )

A bstract :A new system w as used to synthesize TiO 2pow der .In this sy stem ,tetrabutyl titanate w as Applied as precursor ,hydrochloric acid as stabilizer and catalyst ,glacial acetic acid as inhibitor .In this process ,hy drochloric acid played an impo rtant role ,w hich shortened the reactant time .The prepared pow der was studied on the TEM ,XRD .The influence factor fo r the samples w as analy zed in this work .Key words :sol -gel method ;pow der ;TiO 2

18 化 工 技 术 与 开 发 第38卷

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

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 聚醚多元醇是环氧丙烷的重要衍生产品,是合成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之一。聚醚多元醇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聚醚多元醇(PPG),以多无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聚合物(或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共聚物)反应制得,是目前我国聚醚多元醇的主要产品;第二类聚合物聚醚多元醇(POP),以PPG为母体经乙烯基单体接枝聚合制得的改性聚醚多元醇品种;第三类由四氢呋喃均聚或共聚而成的聚四氢呋喃型多元醇(PTMEG),主要用于聚氨酯弹性体和纤维等高性能产品。 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现状 ●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主要集中于几家大公司手中 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较为集中,主要掌握在几家大型跨国公司如陶氏化学、拜耳、巴斯夫、雷普索尔和壳牌化学公司等手中,相关公司年生产能力见表1。 ●生产商不断扩产以提高产能 近年来雷普索尔公司、壳牌荷兰化学公司等纷纷扩产以提高聚醚多元醇的产能。其中雷普索尔YPF公司己计划使西班牙塔拉戈纳的环氧丙烷装置能力到2005年扩增60kt/a,该装置能力将提高到280kt/a。扩能的大部分将用于扩大该公司聚醚多元醇生产,届时该公司聚醚多元醇的生产能力将从现在的200kt/a扩增至2005年的250 kta。雷普索尔YPF公司在帕尔托拉诺也拥有环氧丙烷/苯乙烯单体装置,年产能力为70kt/a环氧丙烷和70kt/a聚醚多元醇。 壳牌荷兰化学公司(SNC)在荷兰佩尼斯的聚合物多元醇新装置于2003年第3季度投产,该装置生产50kt/a高质量、高固体含量的苯乙烯-丙烯脂共聚体多元醇,以满足家具、床垫和汽车制造业日益增长的需要。壳牌公司将继续投资南海石化联合企业(壳牌与中海油石化投资公司的合资企业),建设550kt/a苯乙烯单体/250kt/a环氧丙烷装置和185kt/a多元醇装置,定于2005年投产。届时将使壳牌化学公司的环氧丙烷总能力提高到1130kt/a,同时佩尼斯基于苯乙烯的12kt/a聚合物多元醇装置将停产。 2005年全球生产能力将达到5.4Mt,消费量将达到4Mt多,亚太地区需求增长速度更快,2005年将达1.23Mt左右。下表列出了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和需求。

【CN109929101A】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74211.7 (22)申请日 2019.04.04 (71)申请人 山东联创聚合物有限公司 地址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东部化 工区昌国路东延路段沣水镇炒米村辖 区内 (72)发明人 杨洪涛 赵四头 周建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7212 代理人 赵真真 (51)Int.Cl. C08G 65/28(2006.01) C08G 18/48(2006.01) C08G 10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 备方法,属于聚醚多元醇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 所述的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是以低 分子量多元醇为起始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 入一段环氧丙烷进行反应;负压下吸入聚酯多元 醇,通入二段环氧丙烷继续进行反应,即得到所 述的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本发明简单易行,制 备的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粘度适中、与发泡剂 相容性好,进一步制备的泡沫的韧性优异,强度 高, 尺寸稳定性良好。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CN 109929101 A 2019.06.25 C N 109929101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29101 A 1.一种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低分子量多元醇为起始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入一段环氧丙烷进行反应;负压下吸入聚酯多元醇,通入二段环氧丙烷继续进行反应,即得到所述的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低分子量多元醇为A和B的混合物,A为蔗糖或山梨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B为甘油、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二丙二醇或三甘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8-30%;B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12%,反应物总质量为起始剂、催化剂、聚酯多元醇和环氧丙烷的质量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为二甲胺或三甲胺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酯多元醇为芳香族二元羧酸聚酯多元醇或芳香族二元酸酐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酯多元醇的羟值为100~500mgKOH/g,酸值为2.0~3.0mgKOH/g,平均官能度为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酯多元醇占反应物总量的5%~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段环氧丙烷用量为环氧丙烷总质量的15%~40%,二段环氧丙烷用量为环氧丙烷总质量的60%~85%。 2

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_慕朝师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自0832194);广西培养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资金批准号: 2004224) 收稿日期:2009-06-01 综述与进展 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 慕朝师1,黄科林2,4,李克贤3,罗素娟2,刘宇宏2,黄尚顺2,何耀良2,李卫国2 (1.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22;2.广西化工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1;3.广西师范学院化学系,广西南宁 530001;4.广西新晶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1) 摘 要: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酯原料之一,本文从聚醚多元醇合成工艺入手,重点从催化剂角度阐述了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聚醚多元醇;催化剂;聚氨酯 中图分类号:T Q 2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905(2009)12-0013-06 聚醚多元醇是分子中含有醚键(R O R ), 端基为OH 基团的齐聚物。它是由含活泼氢的低分子化合物如(醇类、胺类)作起始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含有环氧结构的化合物进行开环聚合反应而成的。聚醚多元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最大用途是合成聚氨酯(PU )树脂类产品,如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黏合剂、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弹性体等。此外,还可以用作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滑剂、液流体、热交换流体等。 用于合成聚醚多元醇的环氧化物包括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四氢呋喃以及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由氧化丙烯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聚合而成的聚醚多元醇在聚氨酯工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期合成聚醚多元醇的聚合反应是在酸或者碱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常用的酸催化剂是质子酸(H 2SO 4、HCl 等)和路易斯酸(AlCl 3、BF 3等),碱性催化剂常用的是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氧化物、醇化物和氢氧化物[1]。后经不断探索,开发出多种催化剂,研究最多且已经工业化的当属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 )。 聚醚多元醇的发展[2]是由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它最初应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领域。1939年,美国Scretle 和Wotter 合成出烷醇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940年又合成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953年Du Pont 公司首次把聚醚多元醇应用于聚氨酯软泡,接着美国怀安多特化学公司于1954年提出以氧化丙烯—氧化乙烯嵌段共聚醚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并于1957年将聚醚型 聚氨酯泡沫塑实现工业化。几十年来,聚醚多元醇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多。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规模较大,生产也较集中,主要掌握在几家大型跨国公司如巴斯夫、拜耳、陶氏化学和壳牌化学公司手中。2003年全球聚醚多元醇生产量为380万t ,2005年全球生产能力达到540万t ,2006年全球生产能力上升到610万t 。目前国内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企业有30多家,拥有万t 级生产装置的企业也有10多家,2005年聚醚多元醇产量增加到35万t ,2006年聚醚多元醇产能达到87万t [3]。 1 聚醚多元醇的合成工艺状况 为了满足聚醚多元醇在不同领域的需求,不断开发新的聚醚产品和研究新的生产工艺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各生产商生产聚醚多元醇所采用的工艺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根据聚合反应所用催化体系不同,一般可分为3类: (1)阴离子催化合成工艺[4~5]。阴离子催化剂主要以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为主,包括KOH 、NaOH 、CsOH 、ROK 等。合成的聚醚多元醇中残存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会影响PU 的生产和制品性能,因此该工艺需要最大限度地脱去金属离子,在生产过程中能耗物耗较大,产生大量污水和废渣,造成污染,收率不理想。但该合成工艺成熟,催化生产的软泡、硬泡、高活性聚醚多元醇具有储存稳定性好、在聚组合聚醚中配伍稳定性好、对组合料发泡性能干扰小等优点,因此目前多数企业仍在使 第38卷 第12期2009年12月 化 工 技 术 与 开 发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Vol .38 No .12 Dec .2009

聚醚多元醇PPGPOP市场分析

第一章总论 概述 项目名称 年产30万吨聚醚物多元醇(PPG)项目,年产10万吨聚合物多元醇(POP)项目。 研究结论 综合结论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净现值(NPV)(全部投资,税前)为3205万元,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33.8%,所得税后为24.1%。投资回收期为4.02年。 盈亏平衡点43.38%,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经济指标可行说明)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投资利润率20.69%,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和税后分别为24.48%和18.73%,借款偿还期为5.72年(含建设期)。 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为52.55%,在产品和原料的价格增加或减少10%时,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改变思想、抓住机遇,占领市场,这需要我们借鉴经验,大胆改革,尽快形成优势,认真研究聚醚市场如何形成突破,从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确定合理稳定的产品结构。 建议组建PU研究小组,与下游企业建立直接联系,了解用户的生产习惯,生产用户所需的牌号,并且在下游用户生产出现问题的时,及时协调解决,该小组还要负责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性能保持在稳定的期望值内,同时负责新牌号、热门品种的研发和推广。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行业分析 2.1.概述 聚醚多元醇(以下简称PPG)和聚合物多元醇(以下简称POP)是聚氨酯(以下简称PU)工业的重要原料,聚氨酯制品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汽车、火车、家具、家电、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是目前仅次于PE、PVC、PP、PS而位居合成树脂消费和生产量的第五位。 2.2.聚醚物多元醇 简介 聚醚多元醇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丙烷(PO)或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聚醚产量最大者为以甘油作起始剂和环氧化物(一般是PO与EO并用),通过改变PO和EO的加料方式、加量比、加料次序等条件,生产出各种通用的聚醚多元醇。 产品种类 聚醚多元醇的品种很多,依据不同,则分类不同。一般,聚醚多元醇的命名以主链上羟基数与单元链节性质相结合的命名较为合理。产品详细种类及用途见表1。 表2-1 聚醚多元醇的种类和用途

拜耳异氰酸酯和聚醚项目MDI联合装置罐区储罐防腐施工技术措施

目录 CONTENTS 1.0适用范围 (1) 1.0SCOPE (1) 2.0工程概况 (1) 2.0 GENERAL (1) 3.0编制依据 (2) 3.0 REFERENCES (2) 4.0施工和检测程序 (3) 4.0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TEST (3) 5.0施工前准备 (3) 5.0PREPARATION FOR CONSTRUCTION (3) 6.0抛丸(喷砂)及喷涂作业 (8) 6.0SHOTBLASTING(SAND BLASTING) AND SPRAYING (8) 7.0检查与验收 (25) 7.0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25) 8.0 作业环境要求 (26) 8.0 WORKING CONDITIONS (26) 9.0产品的标识与防护 (27) 9.0 SIGNS AND PROTECTION OF THE PRUDUCT (27) 10.0 HSE管理 (27) 10.0 HSE MANAGEMENT (27) 11.0附件 (28) 11.0 ACCESSORIES (28)

1.0 适用范围SCOPE 本专业方案适用于拜耳异氰酸酯和聚醚项目MDI联合装置罐区设备(V911、V912、V913)防腐油漆工程施工。This scheme is for the anti-corrosive painting engineering of the pipeline of Bayer Isocyanate & PET Project MDI Train-Tank Farm(V911,V912,V913). 2.0 工程概况GENERAL 该项目罐防腐为3号系统(system 3),分底漆,中间漆和面漆三层涂装,不锈钢(保温)罐为4号系统(system 4),分环氧清漆、面漆三层涂装,涂层总干膜厚度不低于200微米。This project, Bayer Isocyanate & PET Project MDI Train-Tank Farm has nineteen carbon steel tanks and six stainless steel tanks to be

聚醚多元醇

聚氨酯硬泡的原料 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造的原料有聚醚多元醇(及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等主要原料,以及发泡剂、催化剂、泡沫稳定剂、抗氧剂等助剂。在合成聚氨酯泡沫塑料所采用的配方中有关原料的作用如下: 原料名称主要作用 聚醚、聚酯或其它多元醇主反应原料 多异氰酸酯(如粗MDI 等)主反应原料 水链增长剂,化学发泡剂(产生CO2) 物理发泡剂(如HCFC-141b、戊烷等) 气化后作为气泡的来源,并可移去反应热 交联剂提高泡沫的机械性能 催化剂催化发泡及凝胶反应 泡沫稳定剂使泡沫稳定,并控制泡孔的大小和结构 抗氧剂提高抗热、氧老化,湿老化性能阻燃剂使泡沫塑料具有阻燃性 颜料提供各种色泽 各种泡沫生产工艺的开发,以及近十年来CFC替代技术等,每一步技术发展,都依赖于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体系及助剂新品种的开发。多种CFC替代发泡技术,每一种发泡体系对原料及助剂的要求不同。 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聚氨酯制品一大门类,原料品种多,范围广,下面对泡沫体系用的多元醇、异氰酸酯及助剂品种,特别是新型原料等作一介绍。 4.1 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泡沫塑料业用量最大的多元醇原料,聚异氰脲酸酯硬泡也采用聚酯多元醇作为原料。聚氨酯发展初期,所用的有机多元醇主要是以煤化学为基础的聚酯多元醇及农副产品蓖麻油为基础的多元醇化合物,石油化工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氧化烯烃,为聚醚多元醇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聚醚多元醇价格比聚酯多元醇低得多,泡沫性能好,在聚氨酯泡沫用多元醇中占主导地位。 聚醚的原料来源丰富,常规硬泡用聚醚多元醇的价格低廉,聚醚型聚氨酯耐水解性能好。聚酯多元醇的优点是泡沫体强度大、粘接性好,延长率高,耐油性好,缺点是耐水解性能不及聚醚型泡沫。 4.1.1 聚醚多元醇 4.1.1.1 聚醚多元醇的起始剂及聚醚种类 通用聚醚多元醇的工业化生产一般以负离子催化开环聚合为主。通常以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或二甲胺为催化剂,以甘油或蔗糖等小分子多元醇或其它含活泼氢化合物如胺、醇胺为起始剂,以氧化丙烯(环氧丙烷,简称PO)或者氧化丙烯和氧化乙烯(环氧乙烷,简称EO)的混合物为单体,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进行开环聚合,得到粗聚醚,再经过中和、精制等步骤,得到聚醚成品。 聚醚在生产后应立即加入抗氧剂,不加保护的聚醚会逐渐被氧化而生成过氧化物。在大块泡沫塑料的生产中过氧化物会引发泡沫熟化前期的热降解,造成泡沫烧芯甚至自燃。广泛使用的抗氧剂是空间位阻酚,例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还常加微量吩噻嗪,后者与空间位阻酚有协同效应,可抑制泡沫生产过程的高温氧化。环氧丙烷进行开环聚合制得的聚醚多元醇的端羟基基本上是仲羟基。在PO 开环聚合中引入EO 链段,可提高聚醚多元醇的亲水性及其与水、多异氰酸酯的混溶性。

聚醚多元醇的简单概述

聚醚多元醇的简单概述 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如乙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乙二胺等)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一般常温下为液体,凝固点较低,低温流动性很好。低毒或无毒,部分品种可用于医用或食品行业。可燃,但非易燃易爆品。是聚氨酯工业的基础原料之一。 按照用途来区分,一般分为: 1、软泡聚醚,一般为聚氧化丙烯二醇或三醇,以丙二醇或二乙二醇为起始剂,环氧丙烷开环聚合而成,用量最大的有: 聚醚210,分子量1000,2官能度,丙二醇起始剂, 聚醚220,分子量2000,2官能度,丙二醇起始剂 聚醚330,分子量3000,3官能度,甘油起始剂 以上三种聚醚在聚氨酯软泡行业用量很大,也可以用于聚氨酯胶黏剂和弹性体的生产中。 2、硬泡聚醚,一般为聚氧化丙烯四醇或者六醇,以季戊四醇、乙二胺、蔗糖、山梨醇等为起始剂,官能度较高,反应活性比软泡聚醚高很多,用量较大的品种有: 聚醚403,分子量300,乙二胺起始剂,4官能度, 聚醚4110,蔗糖起始剂, 聚醚635,山梨醇起始剂, 聚氨酯硬泡大量使用于家电保温、建筑外墙保温、大型冷库建设等,用量很大,但上海静安大火让大家对聚氨酯硬泡阻燃性的要求大大提高。这类聚醚生产相对简单,国内市场鱼龙混杂,市场价格比软泡聚醚稍低。 软泡和硬泡聚醚的国内生产厂家相对集中,因其主要材料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主要来自山东和进口货源。主要生产商:上海高桥石化、南京钟山石化、山东东大、山东德信联邦、天津三石化、抚顺佳化、中海壳牌、南京锦湖等。 3、特种聚醚 3.1 接枝聚醚,聚合物多元醇,POP

拜耳异氰聚酯和聚醚项目TDI联合装置TDA生产单元改进工程施工总结模板

拜耳异氰酸酯和聚醚项目TDI联合装置 TDA生产单元改进工程施工总结 一、项目参与单位 建设单位: 拜耳材料科技( 中国) 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德希尼布天辰化学工程( 天津) 有限公司设计 监理单位: 上海协同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监督机构: 上海化学工业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拜耳异氰酸酯和聚醚项目TDI联合装置TDA生产单元改进工程, 简称B526R灌区, 工作内容包括地下桩基工程和上部混凝土结构, 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目华路F2地块。本工程建筑面积为611.6m2, 合同造价399.446万元, 合同开工日期9月29日, 土建机械完工日期3月19日

由上图中可见位B526R的罐区及管架的大概布置: TDI罐区B526R为一钢筋混凝土贮存罐, 由底板和围墙组成。大概尺寸为22 m x 27m。罐区具备排水设施, 经过有坡度( 自东向西1.5%坡度) 的底板排向水沟和集水坑。上海化工区内的建筑边界坐标为: 罐区西北角: 东=8458.50 北=3274.40 罐区西南角: 东=8464.50 北=3277.00 罐区东南角: 东=8493.30 北=3255.00 罐区东北角: 东=8493.30 北=3277.00 本工程采用桩基, 钢筋混凝土基础。所采用的桩为钻孔灌注桩, 桩基持力层为⑦-1层, 试桩数量3根, 试桩时间在沉桩后28天开始; 采用低应变对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 对基桩检

测方法见《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灌注桩桩径Ф600mm, 桩长29米, 桩顶标高-1.250m,总桩数96根, 桩身保护层厚度为50mm从箍筋外表面至桩外表面,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箍筋采用HPB235, 竖向主筋和加劲箍筋采用HRB335。 基础垫层为C15混凝土, 垫层顶、板底标高为-1.350m, 板厚在640mm-1000mm范围, 上部围堰顶标高为1.150m。基础及其它构筑物采用C30混凝土, 罐底板、围堰、地沟及地坑的抗渗等级为P8。钢筋采用普通热轧钢筋, HPB235用于箍筋, HRB335用于主筋。 主要包含桩基工程、地基与基础、建筑电气三个分部工程。 三、项目管理组织情况 当承接到本工程后, 项目部按照施工承包合同、设计图纸、建筑法规、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等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 1) 施工中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施工工艺、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做好各工序的穿插和各工种的配合。 ( 2) 项目部现场责任工程师每天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要求返工处理。

聚醚多元醇市场及工艺简介补充-2008

聚醚多元醇 一、聚醚多元醇简介 聚醚多元醇(Polyether Polyol)主要用于聚氨酯高分子材料领域,如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及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弹性体(CASE)的生产,也可用作泡沫稳定剂、消泡剂、破乳剂等表面活性剂的原料。聚醚多元醇按照制备工艺不同一般可以分为用多元醇或有机胺与环氧丙烷聚合反应得到的聚氧化丙烯多元醇(PPG)、以聚合物与多元醇接枝聚合反应制得的接枝聚醚多元醇(POP)、以四氢呋喃二醇聚合成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以及与环氧乙烷聚合所得的聚氧化乙烯多元醇(PEG),其中以PPG用途最广。由此可见,聚醚多元醇主要采用了石油工业的下游产品为原料,如环氧丙烷、甘油,资源供应和成本问题都日益严重,于是,人们开始采用可再生的天然油类作原料,如亚麻油、菜籽油、大豆油和蓖麻油等,替代化石资源来生产聚醚多元醇,即植物油聚醚多元醇。 植物油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在国外已大体成熟,在国内也已经有了工业生产的例子(如上海高维和中科合臣投资的万吨装置),目前的问题主要是聚醚泡沫收缩、添加量少和酸值较高,多用于软泡PU,可能的方向是组合料或表面活性剂改性。价格上稍有优势,因此,随着不可再生资源价格的提高,该项技术或能得到大的发展。 聚醚多元醇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其消耗量占聚醚多元醇总量80%左右。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及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弹性体(CASE)制品。此外,聚醚多元醇也用于生产泡沫稳定剂、造纸工业消泡剂、原油破乳剂、高效低泡洗涤剂、润滑剂、淬火剂、乳胶发泡剂、橡胶润滑剂及表面活性剂等。 聚醚多元醇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其一是聚氧化丙烯多元醇( PPG),它以多元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聚合反应或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共聚反应而得,是目前国内聚醚多元醇的主要产品系列,也是在聚氨酯生产中主要使用的产品系列。

年产10万吨聚醚多元醇项目经济分析资料

10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经济分析本项目为10万吨/年聚醚多元醇新建项目可行性报告投资估算,其编制范围包括:主要生产项目,辅助生产项目,公用工程项目的费用和其它费用。 编制依据: 《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化工项目建设可性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工程建设全国机电设备2004年价格汇编》 《化工建设概算定额》 《化工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有关规定计取。 设备运杂费按设备原价的7.5%计取,备品备件费按设备原价的0.5%计取。 本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45000万元,辅底流动资金为5000万元。 本项目建设投资为45000万元,其中: 设备及材料购置费:23000万元 安装工程费:10000万元 建筑工程费:6000万元 其它费用:2200万元 预备费用:2800万元 1.1资金筹措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 45000万元,企业自筹30000万元,银行贷款15000万元。 该项目新增流动资金5000万元,由企业自畴。 2、财物、经济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 2.1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 2.1.1成本和费用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1)消耗定额按工艺技术方案确定的指标计算 (2)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均按厂内实际执行价格计取 (3)工资及福利费:人均工资及福利费用按人均40000元计算 (4)折旧费: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按10年计,机器设备折旧年限按10年计 (5)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扣除建设期利息)的4%计取。 (6)摊销费用:无形资产按10年摊销,递延资产按5年摊销。 (7)其它制造费用:按固定资产原值(扣除建设期利息)的2%计取。 (8)生产经营期间贷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异氰酸酯行业

2012年TDI、MDI等投资市场研究观点 异氰酸酯是异氰酸的各种酯的总称。若以-NCO基团的数量分类,包括单异氰酸酯 R-N=C=O和二异氰酸酯O=C=N-R-N=C=O及多异氰酸酯等。随着聚氨酯工业的高速发展,异氰酸酯成为聚氨酯树脂合成的重要原料。单异氰酸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可制成一系列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也用于改进塑料、织物、皮革等的防水性。二官能团及以上的异氰酸酯可用于合成一系列性能优良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橡胶、弹力纤维、涂料、胶粘剂、合成革、人造木材等。目前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是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主要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涂料、合成橡胶、绝缘漆、粘合剂等。 中国行业研究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行业投资策略及深度研究咨询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异氰酸酯行业发展方向是按照大型化和循环一体化、基地化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按照低碳、安全、环保绿色的原则组织生产和技术进步;按照精细化、高性能化、高附加值化的原则来开发新型异氰酸酯产品。鼓励有能力的国内企业做大做强,参与国际化竞争;根据市场调研需求控制行业规模;缔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异氰酸酯行业。2015年,预计我国异氰酸酯总需求量达250万~300万吨,总产能达到398。5万吨。其中MDI产能290万吨,TDI产能99万吨,特种异氰酸酯9。5万吨,除满足国内需求外,25%以上出口到国际市场,供需相对平衡。在“十二五”期间异氰酸酯行业整体发展向好的情况下,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行业同样具有广阔的前景。 混合型聚异氰酸酯固化剂行业产量集中度市场研究 目前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是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无色有强烈刺鼻味的液体,沸点251°C,比重1。22,遇光变黑,对皮肤、眼睛有强烈刺激作用,并可引起湿疹与支气管哮喘,主要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涂料、合成橡胶、绝缘漆、粘合剂等。根据其成分,甲苯二异氰酸酯属含氮基的有机化合物。

聚醚多元醇PPGPOP市场分析

聚醚多元醇P P G P O P 市场分析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一章总论 概述 项目名称 年产30万吨聚醚物多元醇(PPG)项目,年产10万吨聚合物多元醇(POP)项目。 研究结论 综合结论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净现值(NPV)(全部投资,税前)为3205万元,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33.8%,所得税后为24.1%。投资回收期为4.02年。 盈亏平衡点43.38%,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经济指标可行说明)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投资利润率20.69%,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和税后分别为24.48%和18.73%,借款偿还期为5.72年(含建设期)。 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为52.55%,在产品和原料的价格增加或减少10%时,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改变思想、抓住机遇,占领市场,这需要我们借鉴经验,大胆改革,尽快形成优势,认真研究聚醚市场如何形成突破,从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确定合理稳定的产品结构。 建议组建PU研究小组,与下游企业建立直接联系,了解用户的生产习惯,生产用户所需的牌号,并且在下游用户生产出现问题的时,及时协调解决,该小组还要负责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性能保持在稳定的期望值内,同时负责新牌号、热门品种的研发和推广。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行业分析 2.1.概述 聚醚多元醇(以下简称PPG)和聚合物多元醇(以下简称POP)是聚氨酯(以下简称PU)工业的重要原料,聚氨酯制品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汽车、火车、家具、家电、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是目前仅次于PE、PVC、PP、PS而位居合成树脂消费和生产量的第五位。 2.2.聚醚物多元醇 简介 聚醚多元醇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与环氧丙烷(PO)或环氧丙烷(PO)、环氧乙烷(E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聚醚产量最大者为以甘油作起始剂和环氧化物(一般是PO与EO 并用),通过改变PO和EO的加料方式、加量比、加料次序等条件,生产出各种通用的聚醚多元醇。 产品种类 聚醚多元醇的品种很多,依据不同,则分类不同。一般,聚醚多元醇的命名以主链上羟基数与单元链节性质相结合的命名较为合理。产品详细种类及用途见表1。 表2-1 聚醚多元醇的种类和用途

聚醚多元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聚醚多元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孙利民 (江苏省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京210024) 摘 要:介绍了国内外聚醚多元醇的市场供应、市场需求及市场价格状况及发展趋势。对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发展,尤其是国内近年来的市场变化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聚醚多元醇未来可能的发展动向,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聚醚多元醇;市场状况;发展趋势 聚醚多元醇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其消耗量占聚醚多元醇总量的80%左右。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及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弹性体(C ASE)制品。此外,聚醚多元醇也用于生产泡沫稳定剂、造纸工业消泡剂、原油破乳剂、高效低泡洗涤剂、润滑剂、淬火剂、乳胶发泡剂、橡胶润滑剂及表面活性剂等。 聚醚多元醇一般可分为四大类[1],其一是聚氧化丙烯多元醇(PPG),它以多元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聚合反应或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共聚反应而得,是目前国内聚醚多元醇的主要产品系列,也是在聚氨酯生产中主要使用的产品系列;其二是聚合物接枝聚醚多元醇(POP),如丙烯腈或苯乙烯等与多元醇接枝聚合反应而制得,可明显改善软质聚氨酯泡沫的硬度,提高其承载性,主要用于制造高承载聚氨酯泡沫;其三是以四氢呋喃二醇均聚或共聚而成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 MEG),主要应用于聚氨酯弹性体,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是聚氧化乙烯多元醇(PEG),由乙二醇或二甘醇为起始剂与环氧乙烷聚合而成的聚醚二醇,其在化妆品、制药、化纤、橡胶、造纸、电镀、食品加工等行业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2,3]。 1 市场状况 1.1 市场供应 近年来聚醚多元醇的发展较快,2000年全球的总产能为483.5万,t2004年为520.5万,t2005年为540.5万t[4]。聚醚多元醇的产能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增加,其中亚太地区增加速度年均为5%左右。 国外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规模较大,生产也较为集中,主要生产商为陶氏、拜耳、巴斯夫、壳牌等大型跨国公司[3],这些大公司的产能占全球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的60%以上,其产能见表1[1]。 表1 各主要聚醚多元醇生产公司产能 公司陶氏(包括埃尼尔)拜耳/莱昂得尔巴斯夫壳牌化学雷普索尔旭硝子亨斯迈产能/万t133.8122.444.519.520.014.013.9 为满足全球市场对聚醚多元醇的增长需求,世界各大生产商不断新增和扩建聚醚多元醇装置。壳牌荷兰化学公司在荷兰佩尼斯的聚合物多元醇新装置已于2003年下半年投入生产,生产规模为5.0万t/a(苯乙烯 丙烯腈共聚体多元醇)[5];中海壳牌石化(壳牌公司与中海油石化投资公司的合资企业)的13.5万t/a聚醚多元醇装置已在2006年3月建成投产;雷普索尔公司扩大聚醚多元醇装置,使其在西班牙塔拉戈纳的聚醚多元醇装置生产能力增加了5.0万t/a。拜尔聚氨酯(上海)子公司也将在上海化学工业区独资建设28.0万t/a聚醚多元醇装置,可望在2007年建成。 从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聚氨酯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聚醚多元醇工厂大量新建、扩建,产能也在 11 2006年第21卷4期2006.V o.l21N o.4 聚氨酯工业POLYURETHANE I NDU S TRY

聚醚多元醇质量分析意义

聚酯多元醇分为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两种,评价其品质的指标有:羟值,酸值、水分、粘度、色度、分子量分布、不饱和度等,一般厂家常规检验项目是除分子量分布以外的其他六种指标。下面就对其重要性及其意义进行评述。 一、羟值 羟值是计算物质的量和数均分子量的依据,对于准确控制配方中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质量比(--NCO/--OH)、预测PET及其预聚物粘度、确定软段含量和得到性能稳定的聚氨酯泡沫成品是至关重要的,另外也是监控聚酯多元醇反应程度的一重要指标。 二、酸值 多元醇中的酸碱度,直接影响着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并且可能对羟值的测定值产生或高或低的影响,在测定羟值时,对偏酸性的多元醇的测定值要加以校正,即校正羟值等于测定羟值与酸值的和。一般聚醚多元醇酸值极低,在校正羟值时可以忽略不计;而聚酯多元醇由于使用有机酸作原料,往往在产品中带有少量酸性化合物的残留,使产品具有一定的酸值。聚酯多元醇中的酸值必须小于2.0mgKOH/g,否则将给加工过程和制品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测定聚酯多元醇的酸值尤为重要。 另外在多元醇的合成过程中,由于催化剂的使用也可能会带来和产生碱性杂质,多元醇应尽量避免碱性残存物,因为在聚氨酯材料合成中它可以促进许多难以预计的副反应,所以可测量PH值以快速断定多元醇受酸碱性物质的玷污大致程度。 三、水分 多元醇中的水分控制也极其重要。异氰酸酯对水极其敏感,微量的水也会消耗近10倍量的异氰酸酯,而且也会影响预聚物粘度和产品物性;测定羟值时,多元醇中的水会消耗部分的酰化剂,也会影响羟值测定的准确性;因为水的存在,在配方中也难以准确计算异氰酸根与羟基的比例;通常聚氨酯用多元醇要求含水量在0.2%以下,高于这个值,测定羟值时必须先进行脱水。 另外,在多元醇合成过程中,微量的水也可做起始剂,与环氧化合物单体反应,使规定配方中起始剂数量增加,造成合成多元醇设计分子量下降,也就是说,当水分超标时,分子量也可能与常规不同。 四、粘度 粘度是评价不同批次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因为在多元醇合成中,即使原料配比相同,若工艺稍有差异,粘度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常规分析中,凭借经验,通过粘度值也可以估计羟值大致范围,对于聚酯来说一般是粘度大,羟值低;聚醚多元醇粘度大,羟值一般也大。粘度也是表征产品聚合程度、分子量的一个指标。在配比多元醇组合料时,还要考虑加工工艺对组合料的流动性的要求,如果多元醇粘度过大,会使组合料的流动性下降。 五、色度 不同多元醇的颜色与起始剂的种类和生产工艺相关,不同类型的多元醇颜色相差很大,相同类型的多元醇也存在一定的色差,对常使用的多元醇,颜色可以帮助定性分析多元醇类别,比较批次产品的脱色情况。生产厂家,要记录每批次产品的色度,原料使用厂家可只对不同生产厂家的多元醇的色度做比较分析。 六、不饱和度 聚醚多元醇中的不饱和双键超标会直接影响聚醚分子量的分布,这是因为在聚醚的合成过程中,反应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聚醚产物的不饱和度,聚醚端基在反应过程中一旦形成不饱和双键,就会失去反应活性,链增长终止,从而影响聚醚的分子量;在聚氨酯合成反应过程中,由于多元醇不饱和键具有不稳定性,在反应过程中双键易于断裂,形成部分的低分子量分子,会使制品物性下降,所以聚醚多元醇不饱和度也是一项衡量聚醚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不具备检测分子量分布的小规模厂家,就显得尤为重要。

年中国聚氨酯行业分析报告

一、产品介绍 聚氨酯(PU)产品具有低温柔顺性好、抗冲击性高、耐辐射、回弹范围广、粘结性好等诸多优良性能,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可有不同性质的产品,一般为聚酯型和聚醚型两类。与传统塑料、橡胶,甚至金属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可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胶粘剂和涂料等。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将逐渐成为传统材料的理性替代品。 聚氨酯主要原料包括异氰酸酯和聚醚/聚酯多元醇,辅料包括溶剂、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阻燃剂等。异氰酸酯和聚醚/聚酯多元醇与多数其它化工产品不同,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异氰酸酯(又称黑料,包括MDI和TDI),其关键技术仅掌握在BASF、BAYER、DOW等跨国企业和少数国内企业手中,跨国企业通过收购、扩张等手段牢牢掌握占据国际聚氨酯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 聚氨酯下游制品包括泡沫和CASE体系,泡沫体系包括聚氨酯硬泡和聚氨酯软泡,CASE 体系包括涂料、胶粘剂、密封剂和弹性体。聚氨酯制品在纺织、家电、汽车、建筑、鞋材、跑道等各行各业均有应用。 二、全球PU行业简介 自从聚氨酯树脂在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化学家拜尔(Bayer)发明以来,全球聚氨酯产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聚氨酯泡沫塑料、纤维、弹性体、合成革、涂料、胶黏剂、铺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轻工、纺织、机电、航空、医疗卫生等领域。近20年来,聚氨酯产品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之一,其用量也跃居5大合成材料(前5大合成材料分别为PP、PE、PVC、PS、PET)之后,位于第六位。 目前全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需求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左右,聚氨酯制品中泡沫需求

聚醚多元醇分类及下游发展

聚醚多元醇是分子中含有醚键(-R-O-R-),端基为OH基团的齐聚物。它是由含活泼氢的低分子化合物如(醇类鲁廷)作起始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含有环氧结构的化合物进行开环聚合反应而成的。聚醚多元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最大用途是合成聚氨酯(PU)树脂类产品,如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黏合剂、聚氨酯胶牯剂、聚氨酯弹性体等。此外,还可以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滑剂、液流体、热交换流体等。 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醋户制品的主要原料。聚醚多元醇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多元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PO)(或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聚合物, 通称为PPG (聚醚多元醇),这种产品在PU中用量最大另一种是聚合物多元醇, 它以PPG为基础, 然后用乙烯基单体, 如丙烯睛(AN)或和苯乙烯(SN)等在多元醇中经本体聚合反应而制得, 称为POP(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POP不单独使用, 而与PPG配合使用, 可明显改善软质聚氨酯泡沫的硬度,提高其承载性,主要用于制造高承载聚氨酯泡沫。 按照用途分,聚醚多元醇可分为硬泡,软泡,CASE,POP和特征聚醚。 1.聚氨酯硬泡:由聚合MDI和硬泡PPG合成。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硬泡,它在聚氨酯制品中的用量仅次于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多为闭孔结构,具有绝热效果好、重量轻、比强度大、施工方便等优良特性,同时还具有隔音、防震、电绝缘、耐热、耐寒、耐溶剂等特点,广泛用于冰箱、冰柜的箱体绝热层、冷库、冷藏车等绝热材料,建筑物、储罐及管道保温材料,少量用于非绝热场合,如仿木材、包装材料等。一般而言,较低密度的聚氨酯硬泡主要用作隔热(保温)材料,较高密度的聚氨酯硬泡可用作结构材料(仿木材)。

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介绍

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介绍 TDI 中文名称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是带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结晶温度为14 ℃,沸点为251℃。作为商品的主要产品是2,4及2,6-甲苯二异氰酸酯,东南电化正在建设的TDI装置生产的产品是2,4及2,6-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构比例为80/20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CH3 NCO NCO CH3 NCO OCN 2,4 TDI 2,6 TDI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造聚氨酯的基本原料。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一般聚氨酯系由一元或多元有机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合物(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相互作用而制得。根据所用原料官能团数的不同,可以制成线性结构或体型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利用这种性质,聚氨酯类聚合物可以分别制成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等。近二、三十年来,聚氨酯在这几方面的应用都发展很快,特别是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橡胶、聚氨酯涂料发展更加迅速,甲苯二异氰酸酯作为聚氨酯系列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是聚氨酯合成塑料的主要品种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多孔性,因此比重小,比强度高。根据所用的原料不同和配方的变化,可制成软质、半硬质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几种。若按所有的多元醇品种分类又可以分为聚酯型、聚醚型和蓖麻油型聚氨酯泡沫塑料等。若按其发泡方法分类又有块状、模塑和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等类型。 生产弹性体:所谓聚氨酯弹性体或称之为聚氨酯橡胶是指在分子主链上含有较多的氨基甲酸酯基团的一类弹性聚合物。它们通常是由多异氰酸酯和低聚物多元酯以及多元醇和芳香族二胺等来制备。由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低聚物多元醇等生产的聚氨酯弹性体,具有坚韧、耐磨、抗撕裂强度高、耐蚀等特性,使它在工业生产中广泛用于实心轮胎、密封件、垫片、输送带、滚筒、电器元件灌封、涂层等方面。 生产涂料:甲苯二异氰酸酯与醇酸反应可制得各种聚氨酯油漆。这些油漆对大多数类型的表面具有极好地粘着力,生成的膜具有良好的弹性,低渗透压,抗老化和良好的电性能。由于这些产品可以大量进行调整,异氰酸酯对改进干性油是有影响的,用这些改性油调和的涂料和油漆比用未改性的产品制得得涂料和油

通用聚醚多元醇介绍

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通用聚醚多元醇,其性能、用途各不相同,分述如下: 1.聚醚二醇 凡含二个活泼氢的化合物,如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乙二醇、水等均可 作为聚氧化丙烯二醇的聚合起始剂。多以1,2-丙二醇为起始剂。随丙二醇对氧化丙烯摩尔比 的增大,所合成的聚醚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羟值增大。 聚醚二醇主要应用于制备聚氨酯软泡、弹性体、胶粘剂、纤维、合成革等。由于二羟基 聚醚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线型直链聚氨酯,所以起到增加泡沫柔软程度、延长拉伸性能的作用。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制品的柔软度、伸长率也越高。 2.聚醚三醇 聚醚三醇一般以甘油(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等为起始剂而生产,是聚氨酯软泡、半硬 泡和硬泡的基础原料,聚氨酯软泡和硬泡对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羟值要求不同。软泡要求聚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 左右,即羟值约56mgKOH/g;硬泡要求聚醚相对分子质量在300~400 范围内,羟值约450~550 mgKOH/g。 — 49— 不同性能与用途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对聚醚多元醇有不同的要求。用于软泡的聚醚多元醇 一般是长链、低官能度聚醚。软泡配方中聚醚多元醇官能度一般为2~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6500之间。在软泡中用得最多的是聚醚三醇,一般以甘油(丙三醇)为起始剂,由1, 2-环氧丙烷开环聚合或与环氧乙烷共聚而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3000~7000。聚醚二醇 主要作为辅助聚醚,与聚醚三醇在软泡配方中混合使用。 用于硬泡配方的一般是高官能度、高羟值聚醚多元醇,如此才能产生足够的交联度和刚 硬性。硬泡聚醚多元醇的羟值一般为350~650 mgKOH/g,平均官能度通常在3以上。一般 的硬泡配方多以2种聚醚混合使用,平均羟值在400 mgKOH/g左右。以甘油为起始剂的聚醚 多元醇,相对来说官能度较低,形成交联网络的速度比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慢,使得硬泡发泡物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3.聚醚四醇 由于所采用起始剂种类的不同,聚氧化丙烯四醇(四羟基聚醚)通常有乙二胺基聚醚多元 醇和季戊四醇基聚醚多元醇两类。以乙二胺为起始剂,氧化丙烯开环聚合所制得的四羟基聚醚俗称“ 胺醚” 。这种含氮聚醚多元醇具有一定的叔胺碱性和多羟基性,因此能加快与异氰 酸酯的反应速度,多应用于硬泡现场喷涂配方中,作为具有催化作用的多元醇原料。 由于季戊四醇是结晶体,与氧化丙烯互溶性差,所以聚合初期的反应诱导期较甘油作起 始剂的长。季戊四醇基聚醚多元醇主要应用于一般硬泡配方中,由于季戊四醇聚醚比三羟基聚醚官能度大,所以相应制得的硬泡耐热性与尺寸稳定性较好。 4.五羟基聚醚 五羟基聚氧化丙烯醚也有二种,一种是以二亚乙基三胺(二乙烯三胺)为起始剂,与氧化 丙烯聚合生成五羟基含氮聚醚,具有自催化作用;另一种是以含五个羟基的木糖醇为起始剂,经催化与氧化丙烯聚合,生成五羟基聚醚。这二种聚醚均适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于五羟基聚醚的粘度大,实际生产中,一般把五官能度起始剂与低官能度起始剂混合,制备官能度在3~ 5 之间的聚醚多元醇。 二乙烯三胺基聚醚多元醇结构中具有叔胺,所以可用于硬泡、半硬泡的具催化作用的交 联剂,与三羟基或四羟基等低官能度聚醚混合使用,可制得尺寸稳定、压缩强度较高的硬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