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案谨

弟子规教案谨
弟子规教案谨

弟子规教案13

最新弟子规1-10课时教案

《弟子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课后小结:我們現在學習弟子規的五項綱領後,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規,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谨字篇教案新部编本6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活动内容:《弟子规》之“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活动目标: 1.理解“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这四句话的含义。 2.懂得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去别人家作客敲门时会用文明有礼的方式。 3.培养幼儿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动画片引入主题 1. 观看动画片“谁敲门” 2.幼儿讨论动画片内容,说说动画片里的小朋友这样去敲别人家的门有什么不对。 3.教师小结:你们的小眼睛观察的真仔细。动画片里的明明在敲好朋友家门时一直在说“是我,是我”并没有说出名字,而且一直猛按朋友家的门铃,让好朋友以为是坏人来了,所以才不给他开门。你们知道吗?这敲门也是有讲究的。这在弟子规里面有提示。 二、学习:“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1.教师念弟子规:“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2.幼儿学念。 3.教师纠正幼儿发音,让幼儿能连贯的朗读出来。 三、理解弟子规:“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1.教师提问:谁知道我们刚才读的四句话是什么意思? 2.幼儿根据学念的内容及观看动画片后的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3.教师解释这四句话的含义:去到别人家做客,当别人问“你是谁”的时候,不要光说“我”而是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因为光说“我”别人不知道是谁。而且,当我们按门铃的时候不要一直的按,而是按下以后停一停,再按一次,要给别人走到门口开门的时间。如果你能在这些细微的地方时时为别人着想,别人会觉得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情景表演:我是有礼貌的小客人 1.教师: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小朋友会不会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呢?我们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怎样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吧。

弟子规谨字篇教案3

活动内容:《弟子规》之“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活动目标: 1.理解“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这四句话的含义。 2.懂得借他人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及时归还。 活动准备:动画课件、书、日历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课件引入主题 1.教师播放动画课件,幼儿观看。 2.幼儿讨论动画内容。 3.请幼儿说说对两个人行为的看法。 4.教师小结:要借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归还,这是讲信用、有礼貌的表现。 二、学习弟子规之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1.教师念弟子规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2.幼儿学念 3.教师纠正幼儿发音,引导幼儿能连贯的朗读出来。 三、理解弟子规之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1.教师提问:谁知道刚才我们读的四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2.幼儿根据学年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 3.教师解释这四句话的含义:刚才小朋友们说的都对,看动画时也很认真理解内容。这四句话的意思,除了告诉我们当人家借东西给我们之后要心存感激,因为这是人家在帮助你。所以,当我们确定哪个时间要还时,一定要写在日历或记事本上,以免忘记,当你每次借人家东西时都那么谨慎时,往后再借东西时,人家也会很欢喜的把东西借给你了。 4.幼儿复习一次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并用完整的语言解释四句话的含义。 教师小结:要借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归还,这是讲信用、有礼貌的表现。当我们确定哪个时间要还时,一定要写在日历或记事本上,以免忘记,当你每次借人家东西时都那么谨慎时,往后再借东西时,人家也会很欢喜的把东西借给你了。

四、游戏:借物品 1.老师还带来了许多物品,请小朋友上来试一试,你会怎样向别人借东西。 2.教师提供:书、玩具、文具 3.幼儿进行情景游戏 4.其他小朋友进行评价,说不完整的可以补充,说得完整发一份小礼物。 五、教师进行活动总结 教师:今天小朋友都通过弟子规懂得了要借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归还,这是讲信用、有礼貌的表现。我们还要把这个讲信用、有礼貌的好品格传递下去。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叙》 一、活动内容: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教材分析: 总叙《弟子规》就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得教诲而编成得学生得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得六门课与辅修得一门课,教导学生弟子得本分。 三、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总叙含义。 2、学习诵读弟子规。 四、活动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理解孝道得重要性。 五、活动准备: 本段大范例《弟子规》教材,《弟子规》音视频。 六、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百孝善为先”,引出《弟子规》总叙内容。(二)教师出示大范例,讲述《弟子规》总叙内容,让幼儿初步理解总叙含义。 (三)提问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就是怎样做得,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1、教育幼儿懂得: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2、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说话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与朋友相 处要有爱心,并且要亲近品德好得人,向她学习,这些都就是非做不可得事,如果做了以后,还有多余得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其它有益得知识本领得道理。 (四)幼儿在古典音乐得伴奏下诵读《弟子规》P1,感受经典美好得韵律感。 (五)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弟子规》得总叙,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顺父 母,回家之后,每一位小朋友都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得事情 好吗? 弟子规《入则孝》(一) 一、活动内容: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教材分析: 入则孝这节通过圣贤得教诲,启发培养孩子得孝心,让她们懂得感恩之心。 三、活动目标: 1、把孝心得观念引入到小朋友得心田。 2、培养小朋友得感恩之心。 四、活动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让小朋友理解孝道得重要性。

弟子规谨教案

《弟子规》之“谨”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读: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引导学生在读得准确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将韵文读得有滋有味。 2、会悟:结合注释理解韵文的意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3、会用:能根据韵文指导自己的言行,并能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人物的对错,并对此作出正确的规劝。在自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对他人的行为举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读文、背文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动画激趣: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小伙伴,你瞧,他是——(喜羊羊)(出示喜羊羊图片) 喜羊羊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他呀一边走一边背诵学过的《弟子规》。喜羊羊背诵的这些内容我们也学过,敢不敢和喜羊羊挑战,比他背得更好? 2、齐背《弟子规》部分内容 3、检查运用: 喜羊羊说大家背得真好,他呀想考考你们是否理解这些内容? 喜羊羊要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母亲可孝

敬了。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喜羊羊考的第二个问题是“古人对待父母是如此孝顺,当父母教导我们、责备我们的时候,《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第三个问题是“吃饭、走路或落座的时候应该长辈先请, 晚辈在后。《弟子规》中相应的的语句是什么?(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喜羊羊的问题没有难倒你们,他情不自禁地说“你们太棒了!”相信你们不但会背,在生活中肯定会像《弟子规》教导的那样,做一个尊敬长辈的人。《弟子规》对我们自己的日常行为又有哪些要求呢?现在喜羊羊要和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朝起早》。 二、熟读成诵品味韵律 1、读正确读流利。 (1)老师领读:请同学们看着书,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2)自己练读:喜羊羊要和你们比赛,看看谁能先把课文读熟,抓紧练习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可要仔细看看拼音。 (3)指名朗读。 (4)去拼音读课文。喜羊羊说咱们班的小朋友读得真好,可是如果去掉拼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 (出示课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片) 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你们猜猜"弟子规"是讲什么的呢?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2、背一背,唱一唱。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 3、学生或读、或背、或唱、或演。 4、提示:在这些内容中,作者为什么把"学文"放在后面呢?难道学习文化知识不重要吗? 二、交流方法展示成果。 1、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弟子规》? (随机板书:唱、诵、舞、讲、画、演) 2、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学生交流、准备。 4、展示成果: 要求:(1)告诉大家,展示的形式;(2)选择这个内容的理由;(3)其他同学观看是虚心学习。 表演(老师相机评价,点拨,) 5、小结:我们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学习方法很巧妙,很有趣。例如:把其中的一段

话改编成一个小品,唱拍手歌;画一幅画;编舞蹈等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方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 同学们欣赏了古腔古韵的《弟子规》,有什么感想和启发吗? 帮助学生总结: (1)学会做人;(2)促进语文学习;(3)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三、课堂拓展深化认识。 1、老师推荐名句:(课件显示)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学生带读,然后齐读。 3、老师介绍:古代的"忠""孝""仁""义"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被人们所推崇。湖北有一个退休工作人员编写了一本新《家训》受到家长、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喜爱。 课件显示: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情,孝也! 蜜蜂职责分明,大雁飞行有序,礼也!鸡非定时不鸣,燕飞春社不至,信也! 鹿得草而寻群,蚁得食而报众,义也!蜘蛛结网而食,鹦鹉学舌而语,智也! 诸物本无知,却具天性美德,人为万物之灵,立身处世,岂肯愧对于物? 4、最后老师给大家一些寄语:(课件显示) 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伙伴,上进心留给自己。 1、总结:同学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多接触一些古诗文,并且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那样,不仅会获得无穷的乐趣,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一定会像《弟子规》最后几句所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板书:走进《弟子规》 孝、悌、谨、信、爱、仁、学文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弟子规---谨》教学设计

《弟子规---谨》教学设计 商黎黎 教学内容: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教学目标: 1、流利朗读并能背诵所学的内容。 2、了解所学内容的意思,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 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预设目标: 使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可以做到——沉稳,小心,专注,谨慎,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朗读并理解课文内涵。 教学难点:背诵所学的内容,并能根据所学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我们学习弟子规谨有一段时间了,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指名回答),在生活中你做到了哪些?(指名回答)看来同学们学到的还真不少,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板书:谨)

二、学习第一组句子: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一)学习:缓揭帘,勿有声。 1、问:你在哪见过门帘?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在进门出门时是怎样掀开门帘的? 2、到底怎样掀开门帘才是有修养的行为呢?古人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出示:缓揭帘,勿有声。 3、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学生齐读,指名读。 指导学生读出节奏:缓∕揭帘,勿∕有声 4、自主探究:句中的“缓”和“揭”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5、结合你每天掀门帘的经验,探讨一下:为什么古人要求孩子要“缓揭帘,不要发出声响”呢?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6、这话很有道理,我们就要记住,把它背下来。(齐背,指背。) 7、根据句中“小心用物,不发声响”的涵义,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上课时,小刚开文具盒拿笔,发出噼哩啪啦的声响。 B、小明在家拉窗帘时,动作总是很轻柔。 C、王叔叔开出租车,他半夜回来从不乱按喇叭,进入

弟子规入则孝教案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 郭杖子小学王永东 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 教学目的: 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弟子规总叙》的内容吗?哪位同学能将它背诵下来呢? 2、都会背吗?那大家一起来,好吗? 二、新授 1、读了总叙,我们就知道了弟子规从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等这些方面对我们提出了训诫和规范,那我们在家里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才是最乖的孩子呢? 2、现在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入则孝(一)

(1)借助拼音自己拼读,读完的请举手。(指导朗读: 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好语气。) (2)谁当小老师领大家读? (3)指名读 (4)同桌互读正音(你读读,我听听;我读读,你听听。)男女同学比赛读。 (5)教师范读。(有感情朗读) (6)拍手读,读出节奏。 (7)看译文,猜原文 三、巩固练习 1、师生接龙:老师出上句,你们填下句。 2、同学接龙:向老师这样练习对填。 3、试着背一背。 四、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今天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今后你打算怎么孝敬父母? 希望同学们都像《弟子规》入则孝中说的那样关心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父母。(板书)孝顺,感恩 1、写一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我想对爸爸妈妈说:“-——————” 2、为父母做一件自己能做的事。 布置任务:今天回家为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

弟子规教案全集

弟子规教案全集 (总叙~余力学文) 目录 1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备注 2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3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4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5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 孝方贤 6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7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 如事生 8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复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9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复习: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10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复习:冬则温夏则清 11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复习: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12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复习: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13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复习: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14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复习: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15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复习: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6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复习: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17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复习: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18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复习: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19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

弟子规教案之总序

《弟子规》教案之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教学内容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教学目标 1. 诵读《弟子规》的总叙部分,理解基本意思。 2. 了解《弟子规》包含五个部分以及这五个部分的大意。 3. 使学生懂得《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三、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在诵读的基础上会背诵。 2. 使学生明白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讲信用;对别人有爱心,并且要与有仁德的人做朋友,学习他的优点与长处。做到了这些,如果我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认真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了。 四、教学准备 《弟子规》的图片和小故事。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学国学了,学习国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更懂礼貌、更受欢迎的好孩子。 2、小朋友们请看这幅画,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孔子老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之一。我们一起来听听孔子老师的故事吧。 二、了解孔子、学拜师礼 1、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孔子有三千学生,著名的有72人。孔子教学生,以儒家典籍《易》、《书》、《诗》、《礼》等为教材,培养了许许多多人才。我们现在所学的很多做人的道理、遵守礼仪都是经由孔子才得以保留或是由孔子创制的。 小朋友们来学习孔子留下来的文化,也可以算是孔子老师的弟子,就是孔子老师的学生。作为弟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嗯,要尊敬老师)首先,弟子应该向老师行礼。 (1)、老师给孩子示范如何给孔子行揖礼。首先整理衣服和仪容,双脚并拢。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左掌付托右掌背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双手合抱,拱手为礼,举到额头处,鞠躬90度,以示恭敬,行三揖礼。 (2)老师带孩子向孔子行揖礼(三拜) 端身正立,整肃衣冠,让我们以至诚恭敬之心,向大成至圣先师,行敬师礼。拜,兴;再拜,兴;三拜,兴。 (3)孩子们向老师行揖礼(一拜) (4)老师请孩子们思考问为什么要行礼。 因为当我们庄重地整理好衣装仪容,缓缓的举起手,我们将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并恭恭敬敬,心怀感激的向老师致敬;俯下身时要把内心的傲慢、懈怠和嘈杂让大地带走;起身,我们做好了准备来上课,盛装智慧。 三. 《弟子规》题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代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入则孝教案

《弟子规》入则孝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整体感知《弟子规》,熟读《弟子规》第 一部分《入则孝》,知道《弟子规》第一部分中讲述的主要故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演译《弟子规》第一部分,领悟《弟子规》第一部分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懂得百 善孝为先及文明做人该讲的礼仪。 教学重点: 让孩子们能够领悟《弟子规》第一部分的内涵,并将领悟能够运 用于现实生活中。 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理解《弟子规》的入则孝部分的内涵,汲取精华。并 能将懂得的道理运用于生活之中。 课前准备: 讲解故事的ppt文稿、关于《弟子规》的故事视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孟母断机的动画,教师口述孟母断机的故事。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孟子小的时候,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天读书厌 倦了,就跑出学堂去玩。后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就在织布的时候, 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 母亲为什么生气。母亲说:“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但是 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吗?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孟子听了,明白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道理呢? 生:(百善孝为先、父母教须敬听、玩物丧志,,)只要是合理 就对。 师: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大家说的都很棒,我国的古典名著对于我们做人做事的指导意义很 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弟子规》,让我们在文学名著中畅游故事的 海洋,领略古典的寓意,,(板书:走进《弟子规》)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先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之后可以用自己较为条理的语言组织之后进 行汇报)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3、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讲解题目: 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 二、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入则孝弟子规教案

入则孝弟子规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 》之“入则孝” 【教学目的】 1.通过讲解文本,让学生了解文本大意。 2.背诵文本,感悟文本。 【教学过程】 【一】学习“总叙” 1.诵读文本: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讲解文本: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 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 谨慎, 要讲信用; 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 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 向他学习 。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 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3.背诵文本,感悟文本。 【二】学习“入则孝” 1. 诵读文本: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冬则温 夏则清 事虽小 勿擅为 亲所好 力为具 亲爱我 孝何难 谏不入 悦复谏 丧三年 常悲咽 2.讲解文本: 父母命 晨则省 苟擅为 亲所恶 亲憎我 号泣随 居处变 行勿懒 昏则定 子道亏 谨为去 孝方贤 挞无怨 酒肉绝 父母教 出必告 物虽小 身有伤 亲有过 亲有疾 丧尽礼 须敬听 反必面 勿私藏 贻亲忧 谏使更 药先尝 祭尽诚 父母责 居有常 苟私藏 德有伤 怡吾色 昼夜侍 事死者 须顺承 业无变 亲心伤 贻亲羞 柔吾声 不离床 如事生
1/6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 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 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 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 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 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 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 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 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 子女的本分, 东西虽然很小, 也不要背着父母, 偷偷的私藏起来, 被父母知道了, 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 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 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 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 一般人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 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 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 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 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 怨言。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 热。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 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 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为事 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 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 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 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 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当子女的,我们在父母去逝后,为什 么就不能在三年的丧期中时时刻刻想念父母, 爱念父母呢?”人生在世父母与我 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 把孝道当成一项大
2/6

《弟子规》优秀教案

《弟子规》优秀教案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它关系到家国,人格。薄薄一本书,在每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大学语文》学习目标 2、了解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考核的办法 (二)能力目标 1、了解《弟子规》全貌 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 教学重点: 1、了解《弟子规》全貌 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 教学难点: 1、了解《弟子规》全貌 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

《弟子规》 1、导语:我们现在的小孩子们在家长的教育下都懂得文明礼貌,懂得对待他人要有一颗爱心,其实,古代的孩童教育也未尝不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人教育孩童的典范《弟子规》。 2、《弟子规》的作者介绍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龙兴镇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 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听课者络绎不绝。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 3、《弟子规》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 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及朱熹《小学》中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这个《小学》是《三字经》中“唯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的《小学》,专门教导做人做事,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和做人首要以“孝”为本。但这本书距今已有数百年,内容当中有些用词与现在社会状况差距较大,所以清朝李毓秀重新以《小学》中的重点为基础,编写出《训蒙文》,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

弟子规谨字篇教案1

活动内容:《弟子规》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活动目标: 1.理解“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四句话的含义。 2.懂得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 3.培养幼儿做事严谨的习惯。 活动准备: 小朋友衣服整洁和邋遢的对比图片、儿童衣物若干(拉链和纽扣都有)、干净的鞋袜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图引入 1.教师出示两张对比图片,让幼儿评价讨论,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为什么? 2.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我们都喜欢穿衣服整齐干净的小朋友,我们中国自古都是一个讲文明重礼仪的国家,古人写的《弟子规》里面就有提示让我们自己注重仪容仪表的话语,我们一起来学一下。 二、学习:“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1.教师念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2.幼儿学念。 3.教师纠正幼儿发音,让幼儿能连贯的朗读出来。 三、理解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1.教师提问:谁能知道刚才我们读的四句话是什么意思? 2.幼儿根据学念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 3.教师解释这四句话的含义: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拉链、扣子要扣好,袜子要穿平整,鞋带要系紧。 4.幼儿理解四句话的含义。 5.教师小结:注重生活细节,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威仪,还能逐渐养成做事严谨的习惯。 四、游戏:整理仪容仪表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整理仪容仪表的小游戏。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幼儿4人为一队,进行穿衣服、鞋袜的比赛。比赛结束后看看哪一队小朋友的仪容仪表最整齐。一个队的小朋友可以互相帮忙检查。以保证自己队所有队员的仪容仪表达到整齐的标准。 2.幼儿进行游戏。 3.点评游戏结果。 五、教师小结 仪容仪表在我们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还关系到对他人的尊重。我们小朋友要时刻谨记“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四句话的意思。注重自身仪容仪表,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做事情严谨的习惯。

弟子规入则孝教学设计

弟子规《入则孝》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心面居有常业无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本课内容。 2、看动画,听赏析初浅理解文中的意思。 3、听视频故事,进一步理解孝敬之道。 4、听《母亲》、《感恩于父母的心》,在歌声中感悟父母平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感恩父母。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母支撑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播放阎维文演唱的MTV《母亲》 1、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母亲)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母爱) 2、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对父母呢?(孝敬) 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深入学习的东西:“入则孝”。 二、深入学习 (一)课件出示入则孝第一篇,教师范读,学生感知。 (二)学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播放《弟子规——入则孝》前两句的诵读动画。 1、师教读。 2、齐读,小组对读。 播放《入则孝》前两句释义。 3、浅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4、情景小剧场,生活巧联系。 5.感悟读。 (三)学习: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心面居有常业无变 播放《弟子规——入则孝》后两句的诵读动画。 1、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2、展示读。 3、齐读。男女对读。 播放《入则孝》后两句释义。 4、看视频并结合生活理解。 5、观看《黄香温席》视频,感受黄香对父母的孝顺。 6、说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

三、诵读、背诵《入则孝》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相信在生活中也能做到。就让〈弟子规〉成为我们生活的典范,行为的准则,牢牢在谨记在心吧! 1、齐读《入则孝》。 2、拍手背。 四、播放《感恩于父母的心》,结束本课。 师:在歌声中开始了这节课,在歌声中我们结束了这节课。在爱的旋律中,我们默默地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老师、感恩这人间的万物,就让爱的种子在我们心中发芽,让我们成为心中有爱的人吧! 五、作业 晚上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 板书设计: 入则孝 子女的父母的 孝爱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结合生活实际,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 复习<总序>的内容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学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讲述其含义: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须顺承”: 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请小朋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这些现象都是不对的。 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举例说明: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

弟子规谨教案

《弟子规》谨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慌乱 2、使学生明白不要去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所。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慌乱 2、使学生明白不要去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所 教学内容: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教学过程: 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小朋友:匆匆忙忙地写考卷,还是从从容容地写容易把题目答对呢?许多事情都不能急,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就不容易出错. 当我们遇到事情时,不要看轻自己的能耐,还没做就先举白旗, 但是也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应付,还是要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细节. (二)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斗闹场”是指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所.小朋友:你们认为那些地方是斗闹场?记得前一阵子有一则新闻,有一位年青人在网吧玩电脑,结果被一位陌生人枪杀, 后来才发现杀错人了,他

要杀的人原来是在隔壁,你们说冤枉不冤枉呢其实一点不冤枉,今天他不去这个场所,就不会有这个意外发生了. “邪”是不正,“僻”是怪僻,邪恶不正当,不合正道的事情,我们不要去问。 小朋友:不可以问那可以听吗可以看吗? 补充故事:李世民军营夜哭唐太宗年轻时候随父亲李渊南征北讨,一次战役中父亲因战争失利决定退回太原, 李世民劝谏父亲军队不可后退,否则士兵会四处逃散,敌军也会乘机攻击.李渊不采纳儿子的建议,当天晚上李世民在军营外面大哭,李渊出去探看,李世民做最后一次的劝谏,并且分析利害得失,李渊终于接受儿子的进谏,停止撤军的行动. 二、故事启蒙: (一)孟母三迁 孟子三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因此母亲为了栽培孟子,就辛苦地织布赚取学费。他和母亲住在坟地的附近,常常和邻居的小孩玩办丧事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对孟子不好,所以把家搬到一条大街上。过了不久,孟子却学商人叫卖东西,孟母很伤心,又把家搬到学校旁边。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很生气地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并且告诉孟子:“你若不认真读书就像这一匹被剪断的布一样,没有什麼用处!”孟子听了以后,从此发愤用功读书,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引导发问: 〈1〉孟母为什麼要不怕辛苦地搬了三次家?询

国学教案《弟子规》入则孝第段

《弟子规》入则孝第2段 教学目的: 1、对前2节《弟子规》知识做以梳理,进行汇报。 2、教会学生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3、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会学生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 师:“通过前2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孝的行为,“百善孝为先”对于孝,我们光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入则孝”的第2段 二、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自渎一遍这一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 2、解答疑难字词。 三、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学习第二段: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1、齐读文字。 2、指名说说这段文字的意思。(两名 3、提问:冬天该怎样送去温暖?夏天该怎样送去凉爽?早晨该怎样去请安?夜晚该怎样伺候父母安眠? 4、师述:这一小节还蕴藏着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5、学生讲《二十四孝故事》“扇枕温衾”。 (一)冬则温夏则凊 黄香九岁的时候,冬天时会在父亲睡觉前,先帮父亲将床铺温热再请父亲去休息,夏天时会先将草席搧凉,再请父亲躺下.这里的同学有很多都不到九岁,所以如果你们能做到这项,就比黄香还要棒了. 提问: 1.我们现在科技很发达,所以夏天的时候父母 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些什么事 学生:「开电风扇,开冷气」 2.冬天的时候父母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