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的根本规律-董进宇博士

教育子女的根本规律-董进宇博士
教育子女的根本规律-董进宇博士

教育子女的根本规律

家长的责任的转变

在传统社会,家长的责任就是教会孩子做人。用我们现在语言叫塑造孩子的精神人格。至于孩子学习,学得好与坏,那是学校的事情,老师的事情。在旧社会是私塾的事情,先生的事情。而对于家长来说,并不是他的主要责任。

在今天,教会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已经上升为家长的第二责任。家长的第一大责任是塑造孩子的精神人格,第二大责任就是教会孩子学习即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著名教育家董进宇博士认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约等于他的生存能力。所以,一个人学什么东西并不重要,学多少也不重要,但学会学习的能力要比学知识重要一百倍。如果各位想做一个真正有智慧聪明的家长,想要你的孩子在十年,二十年后,他真正能在这个高度发达、知识爆炸、高度信息化,高度科技化的社会,能够求得生存的话,你必须教给他学习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就业率低?不是人才过剩而是大学生们很需要工作,但很多大学生却不是工作所需要的人。在大学学过的知识很快就过时了,又缺乏学习的能力,难以和用人单位对接。所以,教会孩子学习,比教会孩子学习什么知识要重要一百倍。

另外,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现在开学了,我们有八个东西是相同的。相同的学校、相同的老师、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大脑、相同的智商、相同的作业、相同的课堂、相同的试卷。3个月后,同班同学的差距出来了,这是为什么?

很多家长把这种差异看作是老师的问题,看作是学生的问题,都不对。真正的原因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下面我用四个公式解释一下学生学习差异的形成规律:

不同的家庭教育产生不同的学习习惯:

不同的学习习惯产生不同的学习方法:

不同的学习方法产生不同的基础知识;

不同的基础知识决定不同的学习成绩。

所以作为家长来说,要高度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家长责任的转变。

真知与符号的关系

要教会孩子学习,家长首先要了解学习的内部规律。这就是了解真知与符号的关系。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来说,你必须要知道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符号,以及知识和符号的关系。

究竟什么叫知识?我们教科书上的那些个文字、公式叫不叫知识?你问一百个中国人,至少有九十五个说叫知识。因为在我们传统教育体系中,从来就没有分清真知与符号。那么,我们教科书上的文字,我们的那些公式,比如说中学课本里的sina2+cosa2=1,y=f(x)的

函数表达式,各种各样的符号,这叫特殊符号。而我们大家写的字,我们教科书上的文字等普通文字,叫普通符号。特殊符号和普通符号,统称都叫符号,它不是知识。它是干吗用的呢?它是用于记录、表述、传承知识的工具。

那么究竟什么叫知识?知识,就是人类探索自然科学所获得的基本经验。

我们的祖先,在探索我们周遭的自然环境,我们生存的世界,所获到的基本经验,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自然科学。由于这类基本经验太庞杂了。怎么把上一代人的经验传给下一代人呢?于是,就对它进行分类,这是人的基本思维模式。

我们把对探索物理变化的这一类经验,叫物理学;把探索物质生成与分解这一类的基本经验,叫做化学;把探讨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的基本经验,叫数学。也就是说,把探索自然界所获得这些基本经验,为了传承和表述的方便,把它抽象出来,然后分门别类。就相当我们把这些基本经验开始装筐,这一筐叫物理,这一筐叫化学,这一筐叫数学,这一筐叫生物,这是基本经验。由于这些经过抽象的经验还是过于庞大,要想传承下去,就必须再对它进行概念化,把这个基本概念再抽象后,进行基本概念的表述,先定义再进行逻辑体系编排,然后,就创立了符号。把它表述下来写到纸上,中国人是纸张的发明故乡,写到纸上,让前一个发现者死后,后续人能知道他当年到底看到了什么,探索到了什么。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这就是我们在探索自然界中所获得的基本经验,通过分门别类抽象,再通过符号表述,变成了我们现在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等。我们把它统称为自然科学。

人类把探索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时所获得的基本经验,叫做社会科学。像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我们把它混合统称叫做社会科学。同样的道理,也是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然后抽象化,概念化,再用符号表述。

把探索人的自身,人的心灵世界所获得的基本经验,叫做人文科学。比如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

现在大家听明白了,我们把庞大的知识体系分成了三个大的分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所有的这些基本经验,通过抽象,概念化,然后用符号表述出来。现在大家已经明白了什么叫知识吧?知识,就是前人探索自然、探索社会、探索人的心灵所获得基本经验。

大家都还记得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会符号,他没有真知。所以他一生过得很失败,贫穷破落,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所以对我们家长来说,想要教会孩子学习,你必须了解真知与符号的关系。我们人类只能通过符号来表述、记录、传承真知,这是人类知识传承的基本手段。所以,符号就是教科书上的那些文字,叫普通符号;那些公式叫特殊符号。要想学习前人的经验知识,就必借助书籍、或者其他手段,来了解真知。如果你不明白这个关系,

你很可能就会走进把符号当成真知的误区。你真的想要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有真正能力的人,你必须了解符号与真知的关系。

沟通的天条

沟通的天条就是:当接收者准备好了,给予者才会出现。如果接收者没有准备好,给予者无论怎么讲,接收者都不会接收到。

做为家长,我们每天要对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没有准备接收你的观点时,那么,你就是说的天花乱坠、遍地生金,直至累死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有效果的话,那也就只有一个:反作用。

曾经有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说:“人应该相信奇迹。”有一个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不知道什么叫奇迹。”这个老师很生气,他对这个学生说:“假如一个人从四楼上掉下来没有摔死,这说明什么问题?”这个学生想了想说:“这是偶然。”这个老师看了看他又说:“假如这个人第二次从四楼上掉下来又没摔死。这又说明了什么?”这个学生说:“还是偶然啊。”这个老师更生气了,他非常生气地说:“那么,这个人第三次从四楼上掉下来又没有死,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个学生说:“老师呀,那就是他习惯了。”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在“接收者准备好了,给予者才能给予”的基础上的。

改变的天条

这个规律是说,任何人也不能改变别人,而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所以,做为家长要想改变孩子,你必须先改变自己。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老托尔斯泰,他在他的作品中说:“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想去改变别人,很少有人想去改变自己。”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你无法改变任何人,你所能改变的惟一一个人是你自己。也就是说,想要孩子学习好的话,作为家长你不学习,然后你硬逼着他去学习,他是断然不可能学习好的。因为孩子他在他的经验系统中,发现学习并不重要。因为如果那么重要你为啥不学习?在孩子的感性经验中间,如果你给他讲了很多大道理,可是在他的感性经验中学习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是好事的话那你为啥不学习呀?那你为啥逼着我学习呀?所以,我们很多家长干巴巴给孩子讲大道理是行不通的。孔子说“身教胜于言教”。就是说家长的行为举止,远远胜于你对孩子讲的道理。这就是榜样作用。

要想孩子学习好的话,家长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的人,你首先要有强烈的学习意愿,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你要有基本的学习智慧。如果你没有具备学习的智慧,你不具备学习能力,你怎么能探讨教导孩子学习?我们都知道“名师出高徒”这句话,所谓名师就是我必须在这里边我是专家,我才能去教导别人。如果你自己不学习,你自己也不会学习,也没有学习的智慧,也没有学习的能力,然后你天天打骂孩子,这等于缘木求鱼,根本没有办法

把孩子教育好。所以作为家长来说,如果你真要是成为一个教育孩子学习的专家,想要真的把你孩子学习搞好的话,你自己必须先是一个学习的人。第三,你要成为一个具备学习能力的人。要真的具备学习能力的话,你要把握学习规律,并且做到有智慧的学习:第一大智慧叫听清——符号(词汇概念)。

要听清老师到底在说什么。听清是指听符号,比如听清楚老师说的到底是那个词、或者公式定义等。比如,权利和权力、经历和精力、学历和学力、意义和异议等同音不同义,意思有本质的区别。

第二大智慧叫理解——意思(知识内涵)。

理解说的是对符号所含意思,也就是真知的理解。大家都知道记录知识的文字是符号,而符号所表示的内容才是真知,比如,表示“学校”的符号很多,因为文字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写法,但不管怎么写,它所特指的学校意义不会有别,这就是真知。所以学习一定要在听清楚的基础上真正理解含义。

第三个智慧是体会与想象——还原生活。

要想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就必须通过体会和想象。什么叫体会?讲人生哲学方面,你把一个东西放在你的生活中,把你的生活和哲学观点联系起来,这叫体会。想象说的是对于没法体会的事,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根本没法体会,比如国王。对此,我们只能通过大脑想象,把作者,讲演者说的事情放到那个特定的背景中充分想象去事情是什么意思。这是学习的第三个层次,学习者达到这个层次才算掌握了真知。联系你过去所学到的知识,跟你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看看你能不能领会,这才具备了学习的第三大智慧。比如说学习靠刻苦,对吗?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靠刻苦是学不出出来的。学习的真正原因是感到快乐,如果暂时感受不到快乐,那你就想象学成以后的那种快乐,你才有动力坚持学习下去,直到成功。

第四个智慧叫实践与观察——验证真伪。

把学到的知识经过自己的体会(无法体会通过想象),再回头去做,去验证真伪,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这就是观察与实践。这个社会上伪知识太多了,大多数人无法透过这个迷障。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才能鉴别有些知识是假的,有些知识是真的。正如邓小平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于有些没法去实践的,就只能观察。通过观察也能辨识和验证真伪,当然做到此要看你对以前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了,一句话就是你是否真正进入了真知系统,还是停留在符号层面上。

第五个智慧叫反省与总结——创造新知。

剔除伪知识获得真知识,同时可能发现真的知识。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学习五大智慧是听清符号、理解真知、体会与想象、实践与观察、反省与总结。缺乏学习基本智慧的人可能会越学越傻,最后就成了书呆子。比如要知道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没有条件的真理就可能成为谬误了。

那么作为家长来说,你要把这五个基本步骤,基本智慧,变成你的口头语。你想成为教育孩子学习的专家,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你就依序问他五个问题:第一,听清楚没有?第二,理解了没有?第三,你体会是不是这么回事,你想象的是不是这么回事?第四,你去实际做没有,实践与观察了吗?你观察生活中是不是这样的?第五,你反思总结了吗?学任何东西,只要你按照这五个步骤,做到基本熟练,把它变成每天学习的日常习惯,实际上是把它烙印到你神经系统中去了。在教育孩子学习的时候,你俩就形成一个共识。这样的话,孩子从初始化的过程中就进入到真知系统。长大了才有望成为一个有真知的人。也就是说是一个既具备学习能力又具备真才实学的人。

所以我们家长,要想事情变好,你自己必须先变好,你自己变成一个学习的人,变成一个懂得学习规律的人,你才能把孩子教育好。否则的话,你在那干讲大道理,对孩子来说,约等于没有用。

1997大连中学生将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起诉理由是:父母不能辅导他学习,要求通过法律的手段,更换一对父母。

孩子的内心是个神秘的世界,是我们成年人所不了解的世界。

我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要按规律办事,要把事情做对。我不了解的,我不知道的,都是错误的,这是原始部落人的观念。

鲁迅说:“西人把孩子当做成年人的预备队,中人把孩子当做小大人,两者都是不对的。孩子的世界是个神秘的世界,是我们成年人所不了解的世界。”我们在对待孩子问题上完全是按照成年人的对事物的感受去推断孩子的内心感受。

把孩子当成“小大人”或者“准大人”都是错误的。刚出生的小生命不是人,是小动物,是我们成年人通过十几年的教化,也就是人化的过程,才把他培育成人的(狼孩猪孩的故事都证明了教育教化的作用)。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是不了解的,他的感觉是恐惧、茫然、无助、孤独和好奇。他需要成年人的呵护,通过人的教育他知道了裸体不好,他穿上了衣服;他知道随地大小便丢人,他学会了上厕所。所以说三岁之前的孩子都是天才,教啥会啥,这原于家长的鼓励。孩子会从他第一次会叫“爸、妈”时你脸上的惊喜中得到肯定;会从走第一步路时你的欢呼声中受到鼓舞。渐渐地他有了上进心、自尊心、羞耻心。你要学会赏识你孩子的微小成功。

一个四岁的孩子在隔壁房间大哭。母亲闻声进来,问孩子为什么哭,孩子说,刚才爸爸在墙上钉钉子把手给砸了。母亲高兴的说,看我儿子太懂事了,太有同情心了,太有孝心了,爸爸把手砸了,就心疼的哭成这样。妈妈真为你高兴,别哭了,快,笑一笑,笑一笑。孩子说,刚才就是我笑,爸爸才把我打哭了。

一个母亲为了培养她五岁孩子的音乐能力,把孩子领去听音乐会。前半场是交响乐,孩子根本没听进去,满地乱跑,可把母亲气坏了。后半场是美声唱法,孩子被指挥棒和那个女高音吸引住了,整整40分钟,孩子一动不动,一会儿看看指挥,一会儿看看女高音。母亲高兴极了,认为孩子现在可是听懂了。散场后,母亲说,儿子,怎么样是不是太精彩了?儿子说,妈妈,为什么那个叔叔一直拿着个棍子,把那个阿姨吓唬的大哭呢?妈妈说,不对,那是指挥在用指挥棒指挥阿姨唱歌呢。儿子说,妈妈,你怎么没有看到,明明是那个叔叔一直用那个棍子指着阿姨,把阿姨吓得嗷嗷大叫啊。一个没有任何音乐背景知识的孩子,怎么能听懂美声唱法呢?孩子内心是怎么想的,你怎么知道呢?

一个花钱无度的12岁女孩,母亲为了培养她节俭的品质。花了400元人民币和她女儿去看歌剧《白毛女》,看完后,母亲问女儿的感想,女儿说,妈妈,那个杨白劳也太不讲信用了,借人家钱怎么不还呢?老师都说了,借债还钱,天经地义。他怎么耍赖呢?母亲气急,再问,怎么看待喜儿?女儿说,那个喜儿呀,也真是个傻瓜,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呢,他不就是大了点嘛,可他有钱啊,是个成人士。母亲差点晕倒。

家长不要高高在上,要尊重孩子,要给他们发言权。一天傍晚,风雨大作,妈妈对楼上的儿子喊:“阳台的门关了没有?”“没有,妈妈,可是—”“赶快关上!”“可是,妈妈—”“闭嘴!立刻!马上——关门!”儿子关上了通往阳台的门。晚饭时,妈妈环视左右问“怎么不见你爸爸?”“是这样,”儿子吞吞吐吐地说:“爸爸在阳台上—”

5岁的小男孩早晨起床发现妈妈穿着背心、短裤,就说:“妈妈,我要和你说句话……”妈妈着急地说:“等一会!等一会!”然后带儿子去超市。到了超市儿子说:“妈妈,我要和你说句话……”妈妈忙着和相遇的熟人打招呼,对孩子说:“等一会!等一会!”然后购物往回走,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又说:“妈妈,我要和你说句话…….”妈妈说:“等一会!等一会!”终于回到了家,妈妈说:“好了,这回你说吧!”儿子说:“妈妈,你短裤前边的拉链没拉上!”我们太多的家长没有耐心去听孩子说话!我们认为小孩子不懂事不用理睬,根本不听孩子的理由。

人的理解能力依赖于背景知识的大小。背景知识不一样理解力就不一样。我们对一个事物能否理解,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关于这个事物相关的背景知识。而孩子的背景知识约等于零。孩子的话和大人虽然说着同样的的话,但意思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人的理解是相对的误解

是绝对的。所以人和人之间需要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和相同的经验经历阅历,还有相同的价值观等等。

一个四岁的女童,对她妈说,妈,我爱上了我们班上的李冬冬了,我要嫁给他。她34岁的妈妈一听吓得不得了,认为孩子早恋。请问一个四岁的女孩说我爱上李冬冬要嫁给他,和一个34岁的女人说我爱上李冬冬要嫁给他,那意思能是一样的吗?

两个四岁的孩子,在一起玩的很快乐。男孩子突然对女孩子说,我们俩这么好,你嫁给我吧。女孩说,那不行。男孩问,为什么?女孩回答说,我们家没有这个习惯。我们家都是自己家人嫁给自己家人的。你看,我奶奶嫁给我爷爷,我妈妈嫁给我爸爸,我婶婶嫁给我叔叔……我们家人从来不外嫁。孩子说着同样的话但意思和我们大人的完全不一样,这是背景知识不同而造成的。

前年春节我去一个亲戚家串门,70多岁的老太太跟我说,她三岁的外孙女去给她的婆婆上坟烧纸钱,回来后却对她说,外婆,我刚才给你烧纸钱了,你怎么不去捡呢?气的老太太大骂外孙女不孝顺她,大过年你的诅咒她死。你说这能怪孩子吗?三岁的孩子对死和活,对外婆和婆婆的概念还是不清楚的,能怪她吗?

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里,看见他12岁上六年级的小男孩,把头发染的红里带黄,不伦不类。我就问她的母亲,怎么把孩子的头发染的那么难看?他母亲说,是他自己染的。我就说那你怎么不管管?母亲无奈地说,管不了,打了骂了拉都拉不到理发店去,无奈啊,孩子大了,不听话。显出一脸的困惑。接着对我说,听说你对教育孩子很在行,要不请你试试。呵呵,皮球踢给我了,不能再踢回去吧?我就把她儿子叫出来,下面是我和她儿子的对话:呵呵,好帅啊,怎么把头发都染色了,还是红黄相间的?

好看呗!

呵呵,那这下你成为你同学的偶像了,你的班上有多少同学?有多少同学也和你一样染发了?

70个同学。有两个染了。

那怎么只有两个染了,其他同学怎么没染?知道什么是原因吗?

不知道。老师不让染。

既然好看,老师为什么不让染?

不知道。

那么你走在大街上是否很吸引人?回头率是否比过去高了?

是的。

那你有没有发现人们看你的眼神有什么变化?是很欣赏还是很不屑一顾?

不知道。

为什么不看看呢?

我才懒得管呢!

你妈说你很聪明,也很懂事,学习也好。我问你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叫审美观?一个是按人的肤色分中国人属于那种人种?

不知道啥是审美观。知道中国人是黄种人。

好!现在我告诉什么是审美观(略)。

我再问你,黄种人的头发本来是什么颜色?

黑色。

你马上要上初中了,我想和你讨论两个问题,一个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先举例予以说明);一个是数学方面的叫“合并同类项”(还以例子进行说明),现在你明白了这两个概念说明的道理了吗?

明白了。(到此,孩子已经基本明白了我和他沟通的目的了,说话的底气显得不足,脸色也没有刚才那么神采飞扬了)

呵呵,其实你染发也没有什么,说明你和大家不一样,有个性,这很好(表扬他给他信心,以免形成沟通障碍),人是应该有个性的。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喜欢小猫小狗小动物吗?家里养过吗?

喜欢。养过不少,现在没了。

那我问你,你爱护小生命没错,那要是要你和它们一起生活,同吃同睡通玩同乐,你愿意吗?

那当然不愿意了!

为什么?

它们不讲卫生,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不睡床上。

是啊,这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人是有审美观的。你想过没有,按照传统的审美观,我们黄种人就应该是黑头发(申明:成年人阿姨染发除外),可你确实红黄相间的头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还有“合并同类项”的原理,你的周围都是黑头发的小伙伴,他们怎么能与你和谐相处呢?

……(沉默不语)

如果你不想失去老师对你的爱,不想失去更多的朋友,不想把自己弄成异类,也不想走在大街上人们想躲异物一样的见你就闪或者鄙视你,那么你就应该和绝大多数黄种人一样,把头发弄成黑色的。

当然,作为人,你虽然是小孩子,但你和大人一样拥有独立的人格,应该受到大人的尊重。你妈打你骂你是完全不对的。但她心里是爱你的,是担心你会因此而受到人们的歧视,会因此失去朋友而孤独。在这儿,我批评了你妈。她今后不会再对你打骂了。她应该尊重你的权利和选择。

同时,我还建议你,如果你现在还认为你染的发色好看,那么就去把它染成纯色的红,也许更好看一些,因为我发现你选的染发师也太差劲了,染的不伦不类很难看的吆。

是我自己染的。

然后他沉默了半分钟,伸出手给她妈说:给我钱,我去理发。

看看,解决不了的问题,前后三分钟就解决了。

为什么孩子在小学阶段都很听话,而到了中学阶段开始变的不听话了呢?那是因为孩子在小学阶段背景知识大约等于零,孩子还没有理解和判断的能力。家长的判断和老师的判断约等于孩子的判断,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是神,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到了五六年级,孩子发现老师和家长说的也不全面,想反抗却没有能力。上了中学以后,孩子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我的生命我做主。初中开始,孩子第一次学会用自己的脑袋来判断事物的是非曲直。而此时孩子的背景知识仍然很小,没有更多的人生历练,由于经验不够,所以就常常和成年人发生冲突,这就是“叛逆”(第二次断奶)的根本原因。“对抗”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家长没有说清楚要孩子听话的道理,而是一味的强调孩子听话,当然是无效的了。就是说家长还在以自己的判断来推断孩子的判断,以自己的想法来推断孩子的想法,那怎么可能不引起已经有了思想、有了一定判断力的孩子的叛逆呢?

这里我想请问各位家长,孩子叛逆是好事呢还是坏事?认为是好事de请举手?认为是坏事de请举手?

我告诉大家,对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情况不同而因人而异。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曾经很捣蛋很淘气的少年,成年后是不是往往很有出息?什么原因?大家想想树木结疤的地方为什么更加坚固?为什么有“小时候不成精长大了没名声”这样的说法?这里的“成精”就是“叛逆”。

叛逆的孩子往往是有个性的孩子,想突出表现自己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待叛逆的孩子,你要说服他,要给他更多的理由和道理供他选择。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得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一要察言观色,分析他说话的词汇,掌握他的内心世界;

二要做到两个转变,一是改主管为客观;改习惯为科学。要明白孩子成长的规律:1至3岁,是孩子形成安全感的时候,所以离不开家长的陪伴;4至6岁,是孩子感知外部世界的

时候,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感知能力很强;7至13岁,小学阶段,是孩子的符号认知阶段;14至19岁,中学阶段,孩子才开始学会形式逻辑思维;20以后,上了大学,孩子才有了辩证逻辑思维的能力。人生有两次断奶,第一次是3至4岁,身体反抗明显;第二次是14至17岁,心理和身体双重叛逆。

我们如果明白了这个原理,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扩大自己的背景知识,加强对他的人生历练,完成他各项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与储备。那么就可以使孩子受到正确的教育。所以要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扩大孩子的背景知识,建立良好畅通的沟通渠道。

理解“过程”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在座的女士都会蒸馒头吧?蒸馒头要经过哪些过程?农民都会做庄稼活儿吧?一个种子下地是否要经过培土、施肥、浇水、除草等环节?把馒头放在锅里没到30分钟能熟吗?种庄稼不经过培土、施肥、浇水、除草等过程,能收获什么呢?

教育孩子和蒸馒头、种庄稼一样,需要过程,而且是更为漫长的过程。所以教育子女需要耐心,要学会等待,耐心的等待。因为:

孩子的身体发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孩子的人格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大概25年);

孩子的价值观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大概30年);

孩子的知识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孩子的能力开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的才能开发需要三个步骤:一是被激活,二是环境支持,三是系统训练。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同样的道理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所以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

世界上最悲惨的职业一是教师,教师天天拿班级学生的优点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较,请问哪个孩子能同时具备几十个优点?二是警察,常用管犯人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缓发性。所以教育孩子要学会等待,要有耐心的等待,要等待过程的完成,要明白过程决定结果的道理。

母亲见女儿站在远处看别的小朋友滑滑梯,就上前问道:“好玩吗?”“好玩!”“咱们走近些看好吗?”走近看了一会,母亲说:“你也滑一个好吗?”女儿吓得后退。母亲说:“这样吧!我抱着你滑好吗?”女儿勉强同意了。在母亲怀里女儿找到了安全感。下来后,母亲又问:“好玩吗?”“好玩!”“你害怕吗?”“不害怕!”“你真勇敢!这回你自己玩,我在旁边

保护你好吗?”女儿终于敢自己滑了。这位母亲做得非常好,她对女儿没有任何指责,也不是放弃不管,而是为孩子设立具体的小目标,允许孩子尝试,成功了立即表扬。试想,如果母亲讥笑女儿:“人家都玩滑梯,你怎么不去!胆小鬼!没出息!”结果又会如何?

有一个父亲为了教育谎报成绩的孩子,专门购买了一台测谎仪。一次中考完毕,打开测谎仪问孩子的成绩,孩子说85,测谎仪吱吱的叫,75,65,55,45,35,25 测谎仪还是叫个不停,最后孩子说,15,测谎仪终于平静了。这时父亲对孩子训斥道,看你个笨蛋,我小时候,每次考试,每门成绩都是100分,只听“啪”的一声,测谎仪爆炸了。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诚实,爱说谎话。却不是孩子说谎的原因在哪儿?这就是孩子说谎的根源,可见孩子说谎是家长培养的结果,不是与生俱来的。

有一个农村女孩,极有音乐天赋,可她从来不知道,直到村里来了演唱队,她的音乐细胞才被激活了,她的歌声非常迷人,但是却遭到村里人的非议:一个大姑娘家不好好干活,天天疯疯癫癫的不务正业,真不象话。女孩听后不再唱了,激活后的音乐细胞又死掉了,一个很有音乐天赋的歌唱家就这样被扼杀了。如果这个女孩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赞成(环境支持),再经过专业的系统化的训练,那不就成就一个歌唱家吗?

请问现在中国最有名的导演是谁,张艺谋是吧?大家说,如果不是恢复高考,张艺谋如果不上大学,张艺谋的潜能不被激活,没有大学这一环境支持,也没有四年大学的系统的专业训练,他怎么可能成为现在的张艺谋?

具备“移情”能力的人,才是通晓人性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移情能力”就是能够设身处地体会他人内心感受的能力,也就是换位思考。

一个年轻的妈妈经常带儿子逛超市,每次儿子都哭闹不止。一次,哭声终于促使妈妈蹲下身子安慰他。聪明的妈妈这才发现儿子哭闹的原因:站在儿子的角度,妈妈看到的是各式各样的匆匆而过的大腿和臀部。她把儿子抱在肩上,儿子再也没哭闹过。

一天傍晚,风雨大作。妈妈对楼上的儿子喊:“通往阳台的门关了没有?”“没有,妈妈,可是—”“赶快关上!”“可是,妈妈—”“闭嘴!立刻!马上——关闭!”儿子关上了通往阳台的门。晚饭时,妈妈环视左右问“怎么不见你爸爸?”“是这样,”儿子吞吞吐吐地说:“爸爸在阳台上—”

5岁的小男孩早晨起床发现妈妈穿着背心、短裤,就说:“妈妈,我要和你说句话……”妈妈着急地说:“等一会!等一会!”然后带儿子去超市。在超市儿子说:“妈妈,我要和你说句话……”妈妈说:“等一会!等一会!”然后购物往回走,和相遇的熟人打招呼。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又说:“妈妈,我要和你说句话…….”妈妈说:“等一会!等一会!”终于回到了家,妈妈说:“好了,这回你说吧!”儿子说:“妈妈,你裤子前边的拉链没拉上!”我们太多

的家长没有耐心去听孩子说话!我们认为小孩子不懂事不用理睬,根本不听孩子的理由。这样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孩子对父亲说,爸爸……,吃饭时不准说话,吃完再说。过了一会儿,孩子又说,爸爸……别说话,吃完饭再说。饭,终于吃完了,父亲对孩子说,有什么事,现在说吧。孩子说,刚才我看见你的碗里有一只苍蝇……

一年级的老师训斥6岁的小学生:“笨死了,我两分钟写完的作业,你20分钟都写不出来!”你想过吗?孩子用的笔和我们成年人用的一样大,如果按比例放大,我们用棍子粗的笔写字,能写快吗?

从物质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孩子生活富裕很幸福。但是从精神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孩子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恐惧、茫然、无助、孤独”成为现代孩子真实写照。从精神人也就是智人的角度来说,孩子的能力还只存在在大脑里,也就是潜能,孩子真正的生存能力基本为零。

美国有成人幼儿园,园内一切设施都是按儿童比例放大了的。家长一去就知道了孩子在餐桌前不肯用餐的原因:坐在一米高的椅子上吓的心慌,哪还有心情吃饭!家长这才体会到孩子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惊恐、茫然、无助的空间里。

我女儿小时候不吃蔬菜,长大了吃饭还是挑挑拣拣,偏食,而且经常剩饭。我是出身六十年代的农村的孩子,那时上学根本吃不饱,天天都是白菜帮子,稀的可以做镜子用的玉米糊汤,有蒸红薯那就是改善伙食了。现在的生活对我来说,简直天天都是过年。我对女儿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身说法我那时艰辛的生活,企图以此来教育她要珍惜粮食,多吃蔬菜杂粮对身体有好处,可我女儿说,你那时的生活太好了,太让人羡慕了,天天吃的都是“绿色食品”。

我讲以上事例,不是为了讲故事。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孩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对事物的感受都不同。特别是孩子慢慢长大,你认为很容易的事情,孩子可能感觉难上加难。你认为奇怪的事,孩子并不一定认为奇怪。所以对待孩子的所作所为,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为什么?要换位思考的问一问为什么?不要站在自己的位置,以自己几十年的经历、几十年的阅历、几十年的经验、几十年的人生来推断。要明白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没有兴趣,上网是为了寻找成就感,说谎是因为说实话受到过惩罚教育无小事。

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的“神”,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分苹果的故事——同一个故事成就不同的人生)

对孩子要有“敬畏的心态”,不能给孩子形成“心锚”

人性的特点:个体性→利己

社会性→利他

站位原理:

教育孩子要站对位置(精神位置),站对了,老子英雄儿好汉,将门必然出虎子;站错了,老子英雄儿混蛋,将门也能出鼠子

董进宇博士:让你惊讶的家庭教育艺术

https://www.360docs.net/doc/0e15109784.html, 董进宇博士 本文来源于董进宇博士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e1510978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让你惊讶的家庭教育艺术 教养子女有许多需要重视的原则,但如果我只能挑选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会说是培养孩子的积极性。有了积极,其它的特质如理智、快乐、自信等等,就可以自然而然随之掌握。 主要的理由是因为今天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那些消极被动,只是听话,或害怕处罚(的孩子),他们进入社会往往会觉得非常地迷茫,不知所措,会习惯性地需要别人告诉他们怎么做;但当一个孩子有积极性的时候,无论是要读书,要实践学习如何找工作、找兴趣,其它的事他都可以自己安排,当你有了积极性之后,就可以自己设计了。 虽然我们做父母的都想要把子女呵护一辈子,但培养他们积极独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并不是说当孩子三岁的时候,你就让他要独立。当孩子还分不清楚对与错的时候,父母还是要辅导,但是父母亲要学着慢慢去放手,慢慢地,让孩子自己去决策。 1、只是听话不是优点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乖,如果乖就是听话,听话就是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地,我希望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绝非是我培养小孩的目标。但如果乖是善解人意、懂礼貌,这些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不听我们的话,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有权力来跟我们讨论一些事情。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而不见得懂道理。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听话,那不就是我们所要的吗? 2、孩子愈大规矩要愈少 虽然我相信启发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规矩。我对“规矩”的定律有四个: 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 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董进宇自我确认暗示语

董进宇自我确认暗示语 21 8.5. 60. * 1楼 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我喜欢我自己,我喜欢我自己,我非常喜欢我自己。我无条件地接纳我自己,我爱我自己,我爱惜我的身体,我爱惜我的灵魂,我爱惜属于我的一切。我内心知道,我是自然界中最伟大的奇迹,我是千百万年来生物进化的结晶,我是宇宙的精灵,我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我的体内,蕴含着无限的潜能,我拥有无限的智能正等待着我去开发,我拥有巨大的体能,正等待着我去使用。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目的的,我的目的是要开发我自己,造福人们。我是有尊严的人,我能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我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服务人群,造福社会。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我是一个积极的人,我是一个积极的人。我能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任何事情,我能从事物的光明的一面看待所有的事物,我每天都能乐观积极地生活,我每时每刻都告诉我自己,一定有最好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每天都告诉我自己,一定有最好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 我永远传播好消息。我是一个好消息的传播者,我永远说积极的话,我永远说上进的话,我永远说赞美的话,我永远说鼓励的话,我见到任何人,我都鼓励他们赞美他们,我永远传播好消息。每当我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优点上,我不断地欣赏他们的优点,表扬他们的优点,我是他们优点的传播者。每当我遇到陌生人的时候,我就努力地找出他们的优点,然后对他们赞美。当我遇到高兴的事情时,我会尽情地快乐,当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我会告诉自己,这件事一定有成功的种子,这件事是来帮助我的。当我失败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这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这是成功的前奏,是成功的阶梯。我是一个永远积极的人。我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我感谢自己生而为人,我感谢自己有能感知的肉体,我感谢自己拥有能思考的大脑,我感谢自己拥有能感受的灵魂,我感谢自己拥有健康,我感谢周围的人们对我的关爱。我下定决心,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我下定决心,以笑脸面对人生。 我是个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我是一个自信的人。我做任何具体的事情,都做认真的准备。我是个有能力的人,我能做好交给我的任何事情。我具有良好的记忆力,我能记住任何我想记住的资讯。我有非凡的理解力,我能理解我所学到的任何知识和道理。我具有良好的判断力,我能正确地理解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我具有卓越的思考能力,我能够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困难面前,我告诉我自己我能克服它。对任何人生难题,我告诉我自己,我一定能找到办法解决它。我每天都充满自信地生活,我微笑我说笑,我快乐,我面带微笑地看人。在任何人面前,我都能挺直腰板,我都能神情坦然,我都能正眼看人,我都能面带微笑,我是一个自信的人,我是一个自信的人。

董进宇博士的亲子关系模型图

董进宇博士的亲子关系模型图 家长究竟要在孩子身上完成什么任务? 序言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家庭教育的方法,我们的祖先都是在一家一户各自独立的状态下被教育长大的。我们发现很多个体的方法和经验不能普遍适用,我们必须找到家庭教育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为大众所遵循。 亲子关系模型是我们总结出来的教育孩子的规律,它代表整个家庭教育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图上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两条带有箭头的线,这代表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家长究竟要在孩子身上完成什么任务? 有太多的家长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其实那主要是学校的事情。有很多家长对于学校教育应做的事,瞎忙个不停,比如帮孩子做作业,检查孩子的作业,监督孩子等。而到头来劳而无功,事倍功半。我认为我们很多家长都是不务正业者,我们是种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没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做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如果这些没处理好,孩子是注定要出问题的。 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 当孩子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作和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的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自尊心是孩子的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臬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他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在乎你的看法,你的批评对他不起作用。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应该说,自尊心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自尊心没有建立起来,就等于孩子的生命之火没有点燃,因此,他不会有成长的动力。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时候,他开始尊重自己,进而他会尊重别人。这样他的“人化”过程才能启动。建立孩子自尊心的第二个重要的方法是无条件地爱孩子。当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自我价值会上升,他开始感觉自己很好,进而会产生寻求更好的动力。

专家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专家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一: 来美国前,我就对美国人不打不骂,却能教育好孩子这一点很好奇。在美国,体罚、言语羞辱或其它手段,造成孩子身体或心理伤害,当事人要受法律惩罚,父母当然不能例外。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二: 美国人认为成材,不仅仅指学业上的成就,应该包括广泛的含义:遵纪守法、诚实诚信、礼貌修养、团队精神、和身心健康等等。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三: 中国妈妈是孩子的“护身符”,护短、宠孩子是妈妈的“专利”。 然而,在美国却不是这样。美国人认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妈妈对孩子地一生有很大地影响。在美国,孩子能不能吃巧克力、打电子游戏、请小朋友到家里参加都事先要要向妈妈请示,并做出“预算”。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四:做错事是要道歉的。 就餐地时候,我一屁股坐在主人家的孩子想坐地位置上。小家伙就开始闹:“那是我地地方,我要坐那里。”异性主人赶紧过来劝,小家伙还是闹,男主人变得严肃起来:“不听话,就回到自我地房间里去!”小家伙还真倔,流着泪冲上了楼。我连忙说:“没关系,换一下位置吧!”异性主人却说:“不行,这样会宠坏孩子的。”过了十几分钟,小家伙下了楼,男主人问:“准备好了吗?”小家伙重重地点了点头,低着头向我道歉。这时候,男主人与异性主人先后放下餐具走过去深情地吻了吻小家伙。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五:美国妈妈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哭闹的。 刚到休斯敦,我们到超市去采购生活用品。有一个美国母亲牵着一个大约两岁多的小男孩,小男孩拿着一个玩具冲锋枪坐在地上哭闹:“我就要这个!我就要这个!”妈妈哄了几分钟,似乎并不见效,于是双手抓住小男孩的肩膀把他提了起来,严厉地说:“小彼得,看着妈妈地眼睛,妈妈说不可以!”小男孩并不抬头。这位美国妈妈更严厉了:“彼得,把头抬起来!”小男孩缓缓地抬起了头,看着妈妈。几分钟后,小男孩似乎读懂了妈妈的眼神,乖乖地把玩具枪递给了妈妈。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六:孩子永久是父母地骄傲。 给我们讲课的约翰是一个四十多时的离了婚、除了专业就没有其他爱好的男人,他经常拿出一个幼稚地图漫集让我们看。说实话,那些图漫简直就是涂鸦,有些还能辨认出是只鸟或者房子,有地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可是约翰却把它看为宝宝,逐一给我们说明这是孩子几时地作品,让人充分感受到孩子永久是父母地骄傲。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七:美国父母很关注孩子和孩子是好朋友。 在我们回国前,美国同办组织我们去旅游。一个领队地高管似乎心事重重,不断地拨打手机。我们都以为是他家里出了什么大事,后来才知道,他儿子在那天参加小区里地足球比赛。我们加出一口气:“什么事啊!不就是孩子们闹着玩吗?”纵然如此,最终孩子还是沮丧地向父亲汇报了他们地战况。这位父亲听完后笑着安慰道:“这么激烈啊!我的宝宝!可惜我没能看到,对手太厉害了!下次,我们再加油,一定能够打败他们!”

西方人教育孩子的40条家规

西方人教育孩子的40条家规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总结的教育孩子40条,集中反映了西方的家教规: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作出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建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6。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7。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8。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9。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10。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1l。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2。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13。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14。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15。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16。教孩子与各种年龄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17。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8。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9。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20。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21。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22。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23。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25。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26。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27。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28。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29。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30。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31。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33。让孩子有机会真正作决定。 34。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35。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36。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37。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38。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39。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40。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董进宇博士关于学习方法的讲座内容摘录

董进宇博士关于学习方法的讲座内容摘录 一、掌握学习程度和程序 1、学习的程度:听懂了-记住了-学会了-掌握了 董进宇博士指出,学习有四种程度:听懂,记住,学会,掌握。其相对应的学习程序则是要:专心听课(听懂),认真看书(记住),做例题(学会),做习题(掌握)。他表示,人的听力系统会自动漏掉80%,所以孩子在上课时重在听懂老师的意思,课后重在把老师所讲内容重看,眼睛是视觉扫描仪,能弥补听觉漏掉的内容。 2、学习的程序:专心听课-认真看书-做例题-做习题 四个程度是相对应四个程序的,只有专心听课才能是听懂了,听了课后再认真看课文,才能记住老师所讲的,然后盖住例题的答案自己再做一遍例题才是学会了,最后做课后的习题来检验自己是不是掌握了。这四个程序是不可逆的。 二、学文科的方法 1、鬼子扫荡-不要在不懂的地方停下来 2、大面积反复-温故而知新 3、充分联想-掌握真知 4、整体把握-悟透道理 三、学英语的方法 1、直接学语言材料(学说话、学文章)

2、以句子为最小单位,模仿整句话 3、直接模仿 4、大声朗读 5、大量阅读 6、听英语歌,看英文电影 7、敢于说 四.学数学 1、先把定义搞懂; 2、再把定理搞懂; 3、把定理的证明过程搞懂; 4、弄清证明时用了哪些旧定理; 5、时常做习题,消化定义定理。 五、学习的12大规律 下面是他总结出来的”学习的12大规律”: 1、人的大脑的潜能是无限的 2、学习是人的本能行为

3、学习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4、学习是简单的,只要模仿就够了 特别是语言类的学习,靠的就是模仿。比如小孩在小的时候学东西就是模仿家长、模仿老师来学会很多东西。董博士特别举例说明英语的学习就是多模仿,多读、多听、多看。 5、学习是脑力劳动,主动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学习是脑力劳动,从事学习的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状态”。 6、学习只有找到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董博士以挖沟的两种方法来比喻文理科学习的方法,强调文科和理科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 7、学习动机必须是纯正的。 要有目标和方向。中学生应树立理想,考哪所大学,做什么事业,树立远大的目标。 8、学习者必须要有情感的激励 9、消除情绪的困扰 10、正确使用身体 如何才能发挥人的无限潜能?要做到:A、大脑高度专注B、肌肉高度放松C、心情愉悦D、内心有强烈的学习欲望E、有坚强的信念 11、健全的人格是学习好的前提条件 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和主动进取精神。

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小学生

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小学生 一个经济强国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他们究竟行使一套怎样与众不同的管理 和教育制度? 也许国内的读者会觉得,一个已经读到五年级,马上就要毕业的美国小学生,对其数学能力的要求,仅仅限于加、减、乘、除运算,这未免水平太低了。 我婆婆退休前是搞幼儿教育的,她看到美国小学生整天“都在玩”不免叹气, 她对我说,施嘉特今年五年级,马上就小学毕业了,要是在中国,学生的压力已 经很大,整天埋头做功课。可是你看这孩子,每天放学就出去和一群野孩子打美 式橄榄球、踢足球……疯玩,做作业、弹钢琴的时间那么少,你做母亲的要抓紧啊!我说,施嘉特在学校成绩几乎全A,除了偶尔失手,有时候连着拿几个100分回来。对美国小学生来说,我觉得够了。小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更注重他运动、课外活动、交友联谊等的全面发展。 当然,婆婆还是不满意,她说美国的功课太松、作业太浅,估计考试也很容易。她强调,我们中国人讲究打基础——扎实的基础。其实,美国人也讲究打基础。只是中国的所谓的“基础”,和美国人的不同罢了。美国人讲究做人的底线, 这种观念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美国小学生要打的基础是做人的自信、诚实、善良、公正、包容,以及独立自主的意识,也就是说,他们从小就学会了美国文化 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的知识。 然而,与我婆婆持相同观点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把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贬为“一塌糊涂”,其中措辞最激烈、情绪最激动的多是从中国来的中小学教师。他们 得意的是,每年国际数学竞赛名列前茅的都是中国学生,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简直 无法和中国的相比。有时候,美国中文报纸上还有大标题“数学比一比,美国只能算发展中国家。” 有一次华人聚会,孩子们的父母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在场的女士坦白,当年找丈夫的标准几乎都是要“学习好”,至于外形、性情、修养都在其次。而眼 下自己的下一代,如果你问她们班上男生谁的学习成绩最好,她们很茫然,但学 校里哪个男生运动最出色,绝对了如指掌。在孩子们眼里。朋友、友情、快乐, 比成绩重要多了。 一位带着9岁儿子来美国的父亲感叹,把儿子交给美国学校真是忧心忡忡, 那是什么样的学校呀!课堂上随意得像自由讨论,可以放声大笑;老师和学生常常坐在地上没大没小,上学就像在玩游戏;每天下午3点就放学;还居然没有统一 的教科书。 只是孩子放学后直奔图书馆,常常背满满一袋书回来,可是没两天就还了。 他又问,借这么多书干吗?儿子回答:“做作业。”然后,看到儿子在电脑上打出作业的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惊得差点儿跌地,这都是什么题目?试问哪 位在读博士生敢去做这么大的课题?他责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正色道:“老 师说,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先生活国度的文章,还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位父亲没有做声。

教育子女的根本规律-董进宇博士

教育子女的根本规律 家长的责任的转变 在传统社会,家长的责任就是教会孩子做人。用我们现在语言叫塑造孩子的精神人格。至于孩子学习,学得好与坏,那是学校的事情,老师的事情。在旧社会是私塾的事情,先生的事情。而对于家长来说,并不是他的主要责任。 在今天,教会孩子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已经上升为家长的第二责任。家长的第一大责任是塑造孩子的精神人格,第二大责任就是教会孩子学习即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著名教育家董进宇博士认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约等于他的生存能力。所以,一个人学什么东西并不重要,学多少也不重要,但学会学习的能力要比学知识重要一百倍。如果各位想做一个真正有智慧聪明的家长,想要你的孩子在十年,二十年后,他真正能在这个高度发达、知识爆炸、高度信息化,高度科技化的社会,能够求得生存的话,你必须教给他学习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就业率低?不是人才过剩而是大学生们很需要工作,但很多大学生却不是工作所需要的人。在大学学过的知识很快就过时了,又缺乏学习的能力,难以和用人单位对接。所以,教会孩子学习,比教会孩子学习什么知识要重要一百倍。 另外,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现在开学了,我们有八个东西是相同的。相同的学校、相同的老师、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大脑、相同的智商、相同的作业、相同的课堂、相同的试卷。3个月后,同班同学的差距出来了,这是为什么? 很多家长把这种差异看作是老师的问题,看作是学生的问题,都不对。真正的原因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下面我用四个公式解释一下学生学习差异的形成规律: 不同的家庭教育产生不同的学习习惯: 不同的学习习惯产生不同的学习方法: 不同的学习方法产生不同的基础知识; 不同的基础知识决定不同的学习成绩。 所以作为家长来说,要高度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家长责任的转变。 真知与符号的关系 要教会孩子学习,家长首先要了解学习的内部规律。这就是了解真知与符号的关系。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来说,你必须要知道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符号,以及知识和符号的关系。 究竟什么叫知识?我们教科书上的那些个文字、公式叫不叫知识?你问一百个中国人,至少有九十五个说叫知识。因为在我们传统教育体系中,从来就没有分清真知与符号。那么,我们教科书上的文字,我们的那些公式,比如说中学课本里的sina2+cosa2=1,y=f(x)的

董进宇博士谈亲子教育

董进宇博士谈亲子教育 董进宇博士,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一位文理兼修的学者,大学本科学数学,硕士学经济法、博士读刑法;一位称职的兄长,辅导其弟董玉庭、董相庭分别获得法学、化学博士;一位亲子关系的传播者,在大江南北一年巡回演讲489场,受众50万人;一位卓越的家庭教育专家、成功学教育专家、目前国内少数能做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专家。 孩子成长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一)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忙于监督孩子、帮助孩子做作业,这其实是一种不务正业。作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 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 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尊重自己,进而也会尊重别人。建立孩子自尊心的第二个重要方法是无条件地爱孩子,这样孩子的自我价值就会上升,开始感觉自己很好,进而产生寻求更好的动力。 第二个软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有了自信心,他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辈子的任务,也至少是孩子25岁以前的任务。 比如,一个自信的小学生面对试题时,大脑会深入题的内部,去寻找条件和结果间的因果关系,把题做对。缺少自信的孩子,看到试题会停留在题的表面,感受试题带来的压力,产生焦躁情绪,然后会想:这题怎么这么难?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我做不出爸爸妈妈会怎么批评我?结果20分钟过去了,他根本没做题,而在想别的东西。最后他得出结论:你看我数学不好吧,我还是不行! 第三个软件是“责任心” 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痛苦或快乐产生了因果联系,自己对这种联系很看重的时候,就产生了责任心。学生在课堂上讲话会影响其他同学,如果他有责任心就不会在课堂上讲话了。责任心分对内的责任心和对外的责任心。 第四个软件是“主动进取精神” 如果孩子自己要成长,自己要学习,那么教育孩子就是太简单的一件事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特点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状态才能学习好”,如果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孩子是无法学习好的。 第五个软件是“学习兴趣” 我在大学时读过苏联教育家写的《学习与兴趣》一书,读完之后豁然开朗。那里的基本概念是说:兴趣是学来的,不是天生的。所谓兴趣是当孩子在做这种行为的时候,他能感受到快乐,不用意志力逼着自己去做,形成自动反应就叫做兴趣。如果孩子做一个学科的功课会产生条件反射的快乐,学习兴趣就产生了。 第六个软件是“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快车道。真正的学者,比如很多优秀的硕士、博士、教授,

学习美国人如何爱他们的孩子

学习美国人如何爱他们的孩子 来自于快乐育儿经 前总统布什夫人芭芭拉,有次在美国魏喜丽贵族女子学院毕业典礼上致辞。第一夫人说的第一句话是: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她当时70左右),你们回顾你们的一生,你们从不会因为错过一次赚钱机会或工作升迁的机会而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与你的儿女,你的配偶、你心爱的人建立美好关系而后悔。 美国一机构,针对美国7位成功男士企业家做的一次调查,问:如果你这一生可以从头来过,请问,哪些事你会做的有所不同?很有趣的是,他们7个人罗列的答案中唯一都提到的一件事是,如果我人生可以重新来过一遍,那就是在我儿女还年幼的时候,我多花一点时间陪他成长。 我想我们从他们的经验中可以学到:这些年长的人士告诉了我们,人生最成功的是什么。年轻时,我们可能会认为赚钱、买房、买车是最重要的。可他们走到人生的尽头,他们得到了社会给予他们的权势、地位、身份和富贵,他们不会说我很后悔没有赚到很多钱,而是说,我很后悔没有多花一点时间陪我的孩子成长。他们告诉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和配偶,和子女的亲密关系。 所以我很高兴,我们现在用两个中午的时间,一起来思想这样一个主题:我们如何来爱我们的孩子。我相信我们在座各位都非常爱我们的孩子,但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他们。用什么方式帮助他而不是对他有害。 我们来在脑子里想象有一个天平:我们需要在天平上取得平衡。左右各一样东西,我们每天都要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教育子女就会失败。天平如果平衡,我们教育子女就会成功。天平左边是接纳与爱。天平右边是教导与管教。 爱你的孩子之前,请先接纳他。第一是接纳。 很多人说,我很爱我的孩子,所以我当然接纳我的孩子。但爱不等于接纳。什么是接纳:按他的本向接纳他,按他的特质接纳他。我的两个孩子,一个国中三年级,一个国小六年级。老大,动作快,细心,敏感、有责任,有主见。有才华,有突出的绘画、艺术天赋。常代表学校参赛,奖状多得已经没有意义。有领导能力,小学一年级就当班长,一直到国中。以致于现在我必须打电话给他的老师,能不能不要让他当班长。但他爱钻牛角尖,紧张,怕失败,怕尝试新的东西。叛逆,具有主动攻击性,很难跟人相处。

美国人带孩子

美国人带孩子 我在美国生了两个孩子,生育前后都有培训班,家庭医生每次洗脑让我受益匪浅,我的两个宝宝在婴儿时期乖巧得好像家里没有小婴儿,我甚至疑心她们会不会哭?如今外婆常拿这句傻话笑我。回国后看到朋友或邻居们被小祖宗折磨得精疲力竭,我遇到一个就会分享妈妈经,很没效率,想着将妈妈经写下来或许会帮到手忙脚乱、身心疲惫的年轻爸爸妈妈。再次感谢南加州著名的儿科医生JANE GU,这几年在她的指导下学到很多一辈子都受益的育儿宝典。 绝招一 如何让小宝宝不哭 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GU医生反复告诫我: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正好反过来。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不要抱让她哭,准备等10分钟再抱。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没有熬到5分钟,大约3分半的时候就停了,我已经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个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饿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两个孩子都不会无理由哭,偶尔哭一下当作运动也是极少数,妞妞和妙妙100%是快乐的宝宝,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声的孩子。 绝招二 如何让刚出生的小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美国医生再三批评我:你不是好妈妈,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妈妈是好妈妈,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医生我都挨批评,原因是我晚上要喂奶1-2次,抱怨养孩子很累很辛苦。医生告诉我一个观念:人类晚上不需要进食!我傻乎乎问,为什么呢?医生没办法,只好大声说:因为我们是人类!我印象极深,妞爸早就笑弯腰了。很显然,我担心BABY晚上会饿根本是多余的,10-12小时的连续睡眠,对孩子来说比吃奶重要100倍!我们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惨,晚上吃一顿奶的坏习惯一直延续到快2岁。养老二的时候按照医生说的,彻底让我和老公解脱出来,从刚出生到一个礼拜我家妙妙被训练距离5个小时才吃奶,2个礼拜之后,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奶!

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

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 ●孩子跌一跤,让他自己爬起来,让他觉得成长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让孩子在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旗时,注目两分钟。 ●带孩子去动物园,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 ●带孩子到公园、森林去,让他们喜欢绿色,让他们热爱生命。 ●让孩子懂得,认真为人做事,要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的好习惯。 ●使孩子成为一个最热情、具有积极向上精神的人。 ●即使你的经济状况很好,也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部分学习费用,或支付保险费用。 ●鼓励孩子在16岁以后,在放假期间,找一个钟点工的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军人、警察、消防员、环卫工人、教师和医生。 ●让孩子学习音乐,学会听懂贝多芬、肖邦、莫扎特等一切可以引以自豪的好作品。 ●鼓励孩子上台演说、演唱、跳舞、朗诵。 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而是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兴了。”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很少以命令的口吻说:“穿上这件白的。”而是以商量的口气说:“你看穿这件白的好呢,还是穿那件黄的好?”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要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以色列国土中有一所“鲸鱼学校”,这所学校就是让孩子们乘坐帆船在一年内横渡两次大西洋,游遍三个海岛。孩子们除了经受大风大浪外,还要忍饥挨饿。到了岛上自己采集野果充饥,自己搭帐篷睡觉。 在俄罗斯有一所学校,每年冬天老师都让孩子们,赤身裸体在冰雪中滚爬一定的时间,天寒地冻,孩子们被冻得浑身发抖,嘴唇发紫老师也不会让他们停下。在俄罗斯的学校里,开设体育课中,有一个特殊的体育项目冬泳,在寒冷的冬天砸开冰,让学生们在刺骨的水里游泳。俄罗斯孩子的家长们无论天气怎样寒冷都让孩子用冷水洗脸,孩子出门的时候大人也不让孩子穿得太厚。 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特殊的归定,要求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规定内容如下:孩子在6岁之前可以不做家务。6——10岁偶尔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一些小的东西。10——14岁,要剪草坪上的花草、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岁,父母上班没时间要每周给家里打扫除一次家庭卫生。 英国:给孩子失败的机会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

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外国父母打骂孩子吗

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外国父母打骂孩 子吗? 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被别人知道了,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下面就是jk3721网为大家整理的美 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不打不骂效果更好? 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一通屁股被别人知道了,你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了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 甚至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儿园随口说了一句“昨天我爸爸打我了”之类的话,警察也会马上找上门来。在广州的小巷里常常见到的父母拿着鸡毛扫打孩子的现象,在美国的公共场合是不可能见到的。 中国有两句老话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器”,似乎教育手段上离不开“打”字。的确,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让父母气愤难耐甚至束手无策的时候。 教育孩子需要奖励与惩罚手段并行,惩罚也是教育过程中让孩子认识错误必须的一种手段。那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国,父母们是用什么手段进行惩罚教育的? 在这几年接触了很多美国家长和他们的教育方式,我总结

了他们的惩罚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两点:“Time Out”和“Time Limit”,也就是“独处”和“限时”。我这翻译可能不够传神,且看我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惩罚手段。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带宽宽到好友梅丽莎家里玩,梅丽莎有三个孩子,分别是4岁、两岁半和一岁。两岁半的女儿汉娜正处于第一阶段的叛逆期,在美国被称为“TerribleTwo”(“糟糕的两岁”),常常会大发脾气乱扔东西,或者在争抢玩具时 咬人。 有一次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汉娜把要过来一起玩的妹妹推到了,还狠狠地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妹妹痛得哇哇大哭。梅丽莎闻讯从厨房出来,一看汉娜咬了妹妹,二话没说把她抱起来,把她放到楼梯上去并说:“You need to time out!”(你得独处了/你不能再玩了)。 汉娜在楼梯上坐着,也哇哇大哭。其实她可以自己下来继续玩,但她并没有那样做,而是一直坐在那里哭,而梅丽莎则继续在厨房忙碌,并没有理会大哭的汉娜。 哭了约十分钟,汉娜终于不哭了,这时候梅丽莎才走过来,问汉娜知不知道自己什么事做错了,汉娜点点头说不应该咬妹妹,梅丽莎表扬她勇于承认错误,然后给她讲了一通道理,便把她从楼梯上抱下来亲吻了一下,汉娜便又欢天喜地地跟妹妹玩去了。 邻居家有一个10岁的男孩凯德,长得不但俊俏,且彬彬 有礼十分懂事,对比他小的孩子也十分照顾,常常牵着宽宽的手带着宽宽玩。有时凯德想把宽宽抱起来,他会先跑过来问我是否允许他抱宽宽,征得我的同意后才去抱宽宽玩各种游戏。 我非常喜欢凯德,一直想知道他的父母是如何把他教育得这么好的。有一次去小区游泳池游泳,刚好凯德的父母也在,

董进宇博士家长课教学大纲

董进宇博士家长课教学大纲★★★【字体:小大】 董进宇博士家长课教学大纲 作者:佚名家庭教育来源:网络转载点击数:324 更新时间:2006-10-29 转变的天条: 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转变之门,钥匙在我们自己手里,不经过我们同意,任何人都无法使我们转变。 教育者的天条: 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 家庭教育的根本规律——亲子关系模型 一、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的固定关系,对孩子的行为起着核心的制约作用。 二、家长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是精神供氧者。 三、家长教育孩子的任务是完成孩子精神人格的塑造,即培养孩子的六大精神软件: (1)自信心(2)自尊心(3)责任心 (4)主动进取精神(5)学习兴趣(6)良好习惯 四、家长手中拥有的工具: (1)爱(2)表扬(3)鼓励(4)理解 (5)陪伴(6)确认(7)批评(8)制定规则 五、培养孩子的目的:培养真正的人 六、教育孩子的总原则: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 七、教育孩子的高压线: (1)忽略孩子的存在(2)破坏性的批评(3)强迫 八、教育孩子的陷阱: (1)有条件的爱 (2)输不起的心态 最有效可操作权威教育方法 鼓励===信任孩子(人格和能力+我相信你这次能行+表达期望) 赞美===陈述事实+确认该事实可贵+表达感受(欣赏+羡慕) 确认===陈述事实+发表看法+分清是非 表扬===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表达感受+期望 批评===陈述事实+确认可罚性+表达感受(痛苦)+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期望 赞美===体会被赞美的滋味 赞美的原则: (1)热情与真诚的态度(2)正眼看人(3)面带微笑(4)语气开朗,明快 (5)只说赞美,不要说但是(6)目光独到(7)尽量用简介的方法进行赞美 怎样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1、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1)爱是单纯对对方好的情感(2)爱是无条件的接纳(3)爱使欣赏对方的人

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

转:从“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谈起 2009-09-16 17:02 说起培养教育孩子,家长们总有一肚子的话要讲——有心得要分享,有疑问要请教,有辛酸要倾诉。尤其是华人们在海外养育子女,不少家长是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跟随孩子成长一步步摸索教子经验。前些时听到几位家长说起,孩子小的时候一片迷茫,等积累够经验了,子女也长大该离开家了。而新的家长们又在重蹈着老家长们的覆辙,从头开始探索。也有的家长,每逢孩子出了问题,才心急火燎地到处请教处理方法。其实,教育子女是个长期过程,孩子若经常出问题,要从家庭教育方式上找原因,不可就事论事,不然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了一个问题,还会出现其他问题。 看到一篇《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项法则》,简单罗列的十二条可以说在美国属于不成文的规矩,也许因为已经被广大美国人民熟悉和应用而毋庸多做解说。我在工作经历中亲身体验到,这些法则确实体现在美国的校内外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指导理念中,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家长,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 然而,不同国家的国情和文化相异,教育后代的规则也会大相径庭。很多来到美国的华人家长就并不知道美国的这些基本法则,因此教育子女的方式可能与社会大环境不合拍,孩子们便会在身心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种种问题。了解这些法则,不仅对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就是对中国国内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许都有些启发。我先列出这些法则,然后再做些解说。 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 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教育心理学在西方流行已经有些年头了,因此如今美国的教育界人士,从教育研究专家、中小学教职员工、到校外儿童组织的职工甚至志愿义工,都要进修不同程度的教育心理学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周浩扬?10位粉丝?核心会员7 ? 1楼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观点精华-很实用。美国雅虎、谷歌、戴尔、Facebook的诞生都出自美国的年轻孩子,这到底有什么秘诀呢?因此,很多家长想知道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本文将将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的精华通过专家的语录展示出来。作为家长的您一定要反复阅读。 专家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一: 来美国前,我就对美国人不打不骂,却能教育好孩子这一点很好奇。在美国,体罚、言语羞辱或其它手段,造成孩子身体或心理伤害,当事人要受法律惩罚,父母当然不能例外。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二: 美国人认为成材,不仅仅指学业上的成就,应该包括广泛的含义:遵纪守法、诚实诚信、礼貌修养、团队精神、和身心健康等等。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三: 中国妈妈是孩子的“护身符”,护短、宠孩子是妈妈的“专利”。 然而,在美国却不是这样。美国人认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妈妈对孩子地一生有很大地影响。在美国,孩子能不能吃巧克力、打电子游戏、请小朋友到家里参加都事先要向妈妈请示,并做出“预算”。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四:做错事是要道歉的。 就餐地时候,我一屁股坐在主人家的孩子想坐地位置上。小家伙就开始闹:“那是我地地方,我要坐那里。”异性主人赶紧过来劝,小家伙还是闹,男主人变得严肃起来:“不听话,就回到自我地房间里去!”小家伙还真倔,流着泪冲上了楼。我连忙说:“没关系,换一下位置吧!”异性主人却说:“不行,这样会宠坏孩子的。”过了十几分钟,小家伙下了楼,男主人问:“准备好了吗?”小家伙重重地点了点头,低着头向我道歉。这时候,男主人与异性主人先后放下餐具走过去深情地吻了吻小家伙。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五:美国妈妈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哭

解读董进宇博士亲子关系模型图

解读董进宇博士亲子关系模型图 教育目的:培养真正的人。 教育的思路: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 孩子成长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 1、自尊心:精神人的脊梁骨 2、自信心:进入大脑的主程序 3、责任心:管住自己的心锁 4、主动进取精神:人生的动力源 5、学习兴趣:学习行为的生理学动力 6、良好习惯:杰出表现的自动程序 家长手中最重要的八个工具: 1、爱:无条件的爱 2、表扬: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表达感受+表达期望+身体接触 3、鼓励:信任孩子(人格、能力)+我相信你能行+身体接触 4、确认:直接说出孩子优点+帮孩子建立是非观念、往大脑中输入价值观 5、理解:必须把孩子视为朋友+搞清楚孩子行为的原因+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

6、陪伴:孩子的精神成长需要家长的人本身与他相处,才能学会?人?的各种行为方式 7、制定规则:该怎么做+平等协商+制定行为标准和规则+执行规则+负责检查监督 8、批评:陈述事实+确认可罚性+表达感受(痛苦)+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期望 家庭教育的三条?高压线?: 1、忽略孩子的存在 2、强迫 3、破坏性的批评 家庭教育的两个?陷阱?: 1、有条件的爱 2、家长输不起的心态

亲子关系模型图简介 在这个独生子女为主的时代,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成了众多家长关心的问题。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教育是一个终身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优秀子女的关键。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家庭教育的方法,我们的祖先都是在一家一户各自独立的状态下被教育长大的。我们发现很多个体的方法和经验不能普遍适用,我们必须找到家庭教育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为大众所遵循。 亲子关系模型是我们总结出来的教育孩子的规律,它代表整个家庭教育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图上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两条带箭头的线,这代表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信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的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方法你全可以不会,只要你能激发起他成长的动力,他仍然可以正常成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孩子是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家长究竟要在孩子身上完成什么任务? 有太多的家长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其实那主要是学校的事情。有很多家长对于学校应做的事,瞎忙个不停,比如帮孩子做作业,检查孩子的作业,监督孩子等。而到头来劳而无功,事倍功半。我认为我们很多家长都是不务正业者,我们是种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没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做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精神软件,如果这些没处理好,孩子是注定要出问题的。 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 当孩子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作和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的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他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在乎你的看法,你的批评对他不起作用。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