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简述

中国古代音乐简述
中国古代音乐简述

中国古代音乐概述(教案)

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骨笛溯源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其中

的一支七孔骨笛保存得非常完整, 该笛是用鹤类长骨制成,一般长20多厘米,直径一厘米左右.专家们进行过实验,发现仍然能使用该骨笛演奏音乐(河北民歌《小白菜》),能发出七声音阶。现存河

南博物院一楼展厅,被称为“中华第一笛”。

热爱音乐,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孔老夫子过去是被奉为“万代师表”、“至圣先师”的,原因是他的教育思想伟大,比如说“有教无类”、“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而时习”等等言论,即使今天看来,一点也不过时,不落伍;孔子的这些思想和实践我们都按下不提,只看他的教育内容,便可知其对音乐的重视。他开设的六门课程(“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礼”教,主要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操作技能及个人素养的训练,是贵族子弟必须具备的;

“乐”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

“射”指射箭;

“御”指驾车;

“书”指写字;

“数”指算术。

“乐”是居第二位的。孔子本人经常是带着弟子周游列国,走到哪里都得不到重用时,仍然是“弦歌不绝”,--不停地弹琴唱歌。为什么会这样?他认为“乐”太重要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乐能够改变社会风尚。“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懂“诗”、通“礼”,还不算完,最后还要靠“乐” 来成就一个人。

战国时的荀子写过一篇《乐论》,他认为,乐则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的教育作用很大,“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音乐的印入人心是非常深刻的,它感化人心是非常神速的。

那么,古代的音乐是个什么样子的?我们从先秦讲起。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地理条件、民俗风情等。

一、先秦音乐(远古至春秋战国)乐舞与鼓、磬等打击乐器的出现是与远古先民祭祀及狩猎、耕种等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的。进入奴隶制社会后,随着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到来,以编钟为主的钟鼓乐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的乐器还有笙、琴等。

本时期最具代表性意义的音乐艺术性是"钟鼓"乐队。它是礼乐思想的具体表现。它的音乐审美特征,也成为本时期音乐审美特征的一个主要方面,即:以钟鼓乐舞为特色,追求以中和为目的的庄严、肃穆、雍容、徐缓的金石音乐之美。

远古交响乐的钟声―― 曾侯乙墓震惊天下

1978 年5 月的一天,在湖北省随县一个建筑工地上,解放军战士正在建设营房,在推土机、挖掘机的轰鸣声中,人们感觉出了一种异样,挖出一片与地面颜色大相径庭的“褐土”。出现如此

大面积的异常土层,可能地下有古墓,汇报省里、请示中央,就这样,发现了“曾侯乙墓” ,东室放置墓主人大棺一套。棺分内外两层,均髹漆、彩绘花纹。外棺为铜木结构,长3.2、宽2.1、高2.19 米;内棺为木结构,长

2.5、头宽1.27、足宽1.25、高1.32 米。陪棺八具,狗棺一具。所有棺内尸体腐烂,骨架完整。经鉴定:墓主人为男性,年龄四十五岁左右;陪棺内殉葬者均为女性青少年,年龄在十三至二十五岁之间。另有金玉器、铜器、漆木器、兵器等。

中室放置编钟等礼乐器,成组成排,井然有序。

西室放置陪棺十三具。另有小玉器、漆木器等。

北室放置车马器、兵器、铜器等。

一个巨大的音乐宝库被打开了。将包裹着棺木的全部盖板揭开后,约220 平方米大的“游泳池”呈现在人们面前。待水逐渐抽尽,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一套连架子在内的共2.73 米高的编钟吸引住了。

1、这个钟架是铜木结构,悬挂着大小65 件、共2500 多公斤重的青铜钟(水退尽后发现,

有几个钟已坠地),居然屹立了2400 多年,不腐朽,不垮塌,也可能是音乐的神奇力量使然吧。

2、这个墓主人是春秋战国之际、“曾国”名字叫做“乙”的君侯。同时被埋葬的还有21

位青年女性,不知是墓主人的姬妾,还是乐舞的表演者。

3、墓中出土的青铜器总重量达10 吨。除了乐器,还有酒器、祭器、兵器。从这些器物

的精美造型到巧夺天工的技艺,我们不难感受到当时的社会,在各个方面发展水平之高。

4、乐器的总数是124 件,计有钟、磬、琴、瑟、鼓、笙、箫、篪等六种。乐器之多,是

历次出土音乐文物无与伦比的。

5、众多的乐器被整齐地摆放在大墓的中室和东室里,俨然就是一座“地下音乐厅” 。沿

南墙放有青铜温酒器和其它礼器,显然是为模仿墓主人生前宴乐场面而精心安排的,可以想见奏乐时

的排场和盛况。

6、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套编钟不但配件齐全,居然还能完好如初地演奏。不仅青铜乐器

是这样,墓中同时出土的竹木乐器,在两千多年后重见天日时,其保存的完好程度也令人咋舌。我们

就透过这些乐器,可以看到当时音乐艺术发展的情况。

曾侯乙编钟

1、曾侯乙墓中的这六十多件钟被分为三层悬挂在架子上,每个钟上都刻有铭文,加在一起有

两千八百多个字。通过古文字学家的解读,我们震惊了,原来这是一部当时的音乐基础理论“书”。说的是春秋

战国之际,楚、齐、晋、周、申等地和曾国本地各种音律名、音阶名、变化音名之间的对照情况。这套编钟的入土时间是战国之初,因此,这部“书”真实地反映了此前的音乐实践活动,还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音乐交流的频繁。因为各国的音律名称和术语系统不同,没有明确的比较、提示,就无法演奏别国的乐曲,钟上的铭文就是起这个作用的。

2、这套编钟另一处令我们惊诧的地方,是它本身的发音。每一个钟敲击不同的位置,都能够得到高低不同的两个音,这是双音钟!在这套编钟出土之前,学术界一直对文献中有关中国古代曾有双音钟的记载,持怀疑态度。认为那不过是古人的一种美好愿望或是努力目标,而从未实现过。

3、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我们解除了怀疑,同时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古代的铸造工艺水平之高,是我们难以想像的。这套编钟的总音域跨越了五个八度,比现在的钢琴少了一个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转调演奏,且音乐性能良好,音色优美悦耳。根据磬体上的铭文和编号看,墓中的编磬共41 枚(实存32 枚,其余已毁损),分上下两层悬挂。再加上其它27 件乐器,这个庞大的、具备高、中、低几个声部又能转调演奏的管弦乐队,说明当时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是居世界前列的。

4、曾侯乙墓的出土,为我们了解先秦乐器制作的工艺水平和乐器音响学的发展水平,提供了

生动的实例,世界音乐文化界也将由此而重新认识古代的中国音乐。因为在这之前,一些中外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没有七声音阶,音乐作品中也不可能转调。对于调高、音阶、调式结构、自然音、变化音、八度关系、音程等问题,更不可能有科学而精确的论述,而面对这个“地下音乐厅” ,人们不再怀疑了。

曲例:曾侯乙编钟演奏《楚风》4:24

编钟是“国宝” ,“国宝”当然不能随便敲击。自1979 年5 月开始,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由湖北省博物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7 家单位联合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厂研究组,经过4 年反复试验、试制,终于在1984 年7 月成功地复制出形似声似的全套曾侯乙编钟。当年研究及复制所耗资金达百万元之巨。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音乐

1976 年春节后的一天下午,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秦兵马俑展览馆馆长、当时尚任考古队长的袁仲一,到秦始皇陵区散步,当太阳快要落山时,袁仲一突然发现在距他一百多米远的断崖上

有一个发光的亮点,职业的敏感使他立即意识到可能有文物出现,他急忙赶了过去,细细察看,果然不出所料,这小小的亮点果真是一件文物。袁仲一小心翼翼地挖掘,当他将这个闪光的东西全部清理出土时发现这竟是一件保存极好的秦代错金青铜钟。这钟通高13·3 厘米,花纹细密而

清晰,工艺水平极为高超。铜钟钮一侧用小篆字体刻有"乐府"两宇。说明此物为乐府中的乐器。

图片欣赏:秦错金“乐府”钟

考古工作者在秦乐府钟出土的地方做了进一步考证,发现这里原来是一处乐府遗址。当年这里曾建有乐府官署,官署中有专职的乐人和多种祭祖用的各种礼乐。项羽进咸阳时,这里受到破坏,乐府遭到焚毁,有些乐器在劫难

中被掩埋到地下,今日重现人世,成为珍贵的文物。并有力地证实,我国乐府的出现从秦代就开始了。

由于这件秦乐府钟价值极高,所以被国家列为一级文物,并被珍藏在陕西省博物馆内。遗憾的是这一珍贵文物于1986年11月10 日被盗,至今下落不明。

乐府是创始于秦、重建于汉初的音乐机构。

汉统一中国之后的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 年在位),西汉帝国进入了全盛时期。“汉承秦制” ,于公元前112 年设立了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乐府” 。《汉书·艺文志》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乐府的领导人是李延年,并由司马相如等文学家相配合,还有低级工作人员约八百几十人,大多是各地的民间艺人。

作品内容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注释:在武帝宠爱的众多后妃中,最生死难忘的,要数妙丽善舞的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得幸,则是靠了她哥哥李延年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

初,(李)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汉书·外戚传》)一阕短短的歌,居然能使雄才大略的武帝闻之而动心,立时生出一见伊人的向往之情。这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之例。它何心具有如此动人的魅力呢?

魏晋是我国历史上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时代。但恰恰是这样的特殊环境使得仕宦失意的文人寄情于音乐,产生了一批文人音乐家如嵇康(广陵散)、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等。

嵇康生活在封建社会秩序经过农民战争而遭到一度破坏之后的历史时期。在曹氏当权的时候,做过中散大夫的官职。他司马氏和曹氏之间政治斗争的参与者。后来嵇康被司马集团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斩,临刑前,他从容地演奏了一曲《广陵散》。以此来抒发胸中的愤怒、悲壮之情。刺客的高义,名士的绝响――《广陵散》《广陵散》,是一首曲调较为激昂的古琴曲,大约产生于东汉后期。此曲是一首著名的武曲,传说内容由聂政刺韩王的故事而来。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中记载,聂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勇士。当时韩国大臣严遂(字仲子)与韩相韩傀(字侠累)产生了仇隙。严遂花重金试图收买聂政去刺杀韩傀。聂政原本为一市井" 屠狗辈" ,

因要赡养老母,故拒绝了严遂的厚礼。后来聂政的母亲离世,聂政在安葬母亲之后,对严遂说自己本来是市井之徒,

而严遂作为" 诸侯之卿相",不远千里,驱

车前来以重金邀请。此番礼遇,聂政自然要回报,誓死报答严遂。严遂说自己的仇人是韩傀。他一直想请刺客去刺杀韩傀。聂政随即答应了严遂的请求。

聂政仗剑只身前往韩国邑都。到了邑都后韩傀正在府中。韩傀虽然有大量侍卫层层保护,但聂政还是如探囊取物般刺杀了韩傀。聂政最后把剑指向了自己,割面,剜眼,剖腹。为了避免有人认出自己而连累严遂。后聂政被暴尸于市,可无人认得他。后来聂政的姐姐聂荣听说有刺客刺杀了韩相而被暴尸街头,就怀疑是自己的弟弟聂政所为。聂荣到达聂政的暴尸之处后,认出了自己的弟弟,大哭。聂荣对围观者说:" 这是我的弟弟聂政,为了避免株连我,竟然自破面相。"然

后聂荣哀恸而死。根据索隐对《史记》的注解,聂荣显然误会了聂政的意图。聂政这么做的目的是保护严遂,而聂荣以为是为了避免连累自己。但聂荣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以列其名" ,以避免聂政成为无名刺客。

聂政刺杀侠累应该是当时非常有影响的政治事件。晋﹑楚﹑齐、卫等国的人听说此事后,赞赏聂政英雄无畏气概,赞扬聂荣是烈女,一个弱女子,不惜" 绝险千里" ,从而使聂政得以名扬天

下。同时又称赞严遂" 知人能得士"。偏偏无人对韩傀的死表示惋惜和同情。

以现代人的标准来看,刺杀一国政要是非常严重的罪行,聂政也许是最凶残的恐怖主义分子之一。但,聂政的行为在当时被看作是英雄义士的行径。

后来,西晋一位才智超绝、旷迈不群的人物,使《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响。这个人就是" 竹林

七贤"中最有影响力的名士――嵇康。"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

王戎。

嵇康是魏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音乐家。当时司马氏与曹魏争权,嵇康站在曹魏一边,对司马氏始终抱着不合作的态度。嵇康对司马氏集团的抵触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公元前262 年,嵇康以"乱政"之罪被斩首。嵇康临刑时,神气不变。但曲为心声。

千年后重听此曲,不能不念及聂政,不能不遥想嵇康。

《广陵散》在今天如此有名,恐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两个人:古是嵇康,今是金庸。《广陵散》再度被人常常提起, 应归功于金庸的《笑傲江湖》。金庸先生博古通今,却又不拘泥于史实,将《广陵散》的故事加以变化,创造出了刘正风和曲洋两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曲谱未失传的原因,也改成了曲长老的“一连掘二十九座古墓,终于在蔡邕的墓中,觅到了《广陵散》”,呵呵。二人依此自创《笑傲江湖曲》,昂有古意遗音之余,却更加以发展变化。此曲终未绝响,令狐冲终和盈盈共奏此曲,相忘于江湖。

胡笳本自出胡中,响有余兮思无穷――《胡笳十八拍》

以文采武功来看,曹操应该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一个连魏武都欣赏倍至的人物,虽是女流,理应属绝顶人物。此人就是蔡琰。蔡琰,字文姬,陈留园(今河南杞县南)人。

蔡琰之父蔡邕,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蔡琰的一生十分悲惨。早年其父蔡邕因上书抨击

朝政获罪而被流放。遇赦后,由于宦官仍然把持朝政,蔡邕担心被陷害,不敢回洛阳。就这样,蔡琰随着父亲亡命江湖十二年。蔡琰十六岁时嫁给河东卫仲道,不幸丈夫早死。兴平年间(公元194—195 年)天下大乱。战乱之中,蔡琰为匈奴所掳,身陷南匈奴,为匈奴左贤王妻达十二年之久,并生有两个小孩。

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得知早年的好友蔡邕之女蔡琰在匈奴,便派使臣用重金将蔡琰赎回,而两个年幼的儿子却不得不留在匈奴。这段史实,被后人称为" 文姬归汉" 。蔡琰归汉后,悲

叹自己命运坎坷,如今虽然安定,母子却天各一方,毕生不得相见。在这种处境下,蔡琰写下了流传于世的《胡笳十八拍》。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琰后来再嫁屯田都尉董祀。不久董祀犯了死罪。

蔡琰生逢乱世,早年家门不幸,再加上自己一生三嫁,其命运甚为坎坷。也许苦难是产生伟大艺术作品的源泉,正是这些旁人不曾有过的经历,使得蔡琰给后人留下了传世杰作。

蔡琰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因而她通晓汉、胡音乐。《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根据匈奴乐器胡笳的特点而创作的乐曲。她在该曲中将汉、胡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胡笳十八拍》成为古代少有的中外结合的结晶。《胡笳十八拍》原是一首琴歌,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 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表现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浩然怨气。现以琴曲流传最为广泛。

胡笳十八拍:古琴曲,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 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 ,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

三、隋唐音乐

本时期的音乐审美特征是:以歌舞大曲为特色,对于中外音乐兼容并包、吸收融合。歌舞大曲是综合器乐、声乐和舞蹈于一体,连续表演的一种大型艺术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阶段是很值得夸耀的,比如我们说“汉唐盛世”、“贞观之治”等,其实就包涵了对那个时代在很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一种认同和赞叹。唐代”丝绸之路”连接了欧亚两洲,广泛的交流与融合创造出了崭新风格的唐朝音乐。唐的最高统治者对音乐的爱好与提倡,对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引导和一定的支配作用,形成了举国上下爱乐的风气。唐代是一个艺术文化的高峰,乐舞与唐诗并列,堪称封建社会黄金时代的双璧。汉、唐两朝的繁荣发展,除了国力的强盛,还广泛地反映在其时的思想、文化、艺术领域。尤其是唐代,更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艺术交流与融和为其特色。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多次大批派员来中国学习、交流。称呼这些使节,还产生了一个专门的词汇:遣唐使。从公元630 年到834 年的二百多年间,仅日本便派出了十二次遣唐使。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中国文化形式,被大规模地传播到了周边国家。同时,各国、各地区的音乐文化也广泛地被中国人吸收、借鉴。“洛阳家家学胡乐”(唐王建《凉州行》),成了当时的风尚。“胡”指的就是少数民族,就象一个时期我们曾经称“火柴”、“蜡烛”为“洋火”、“洋蜡”一样,那时只要是少数民族的事物,前面都要加一个“胡”字。如胡人、胡乐、胡笳、胡琴、胡

服、胡床、胡子等,甚至胡说、胡来等词汇也是这一思路下的产物。

唐代的歌舞大曲,是广泛吸收了西凉(今甘肃西)、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等西域少数民族音乐和天竺(今印度)、高丽(今朝鲜)等。

《霓裳羽衣曲》是当时最流行的大曲。

关于《霓裳羽衣》这首歌舞大曲的来源,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天,有个道士引领着唐明皇来到了月宫,看到仙女起舞、仙乐飘飘,问是什么歌舞如此美妙?答曰“霓裳羽衣”。唐明皇本人就是个音乐家,便默默地将曲调记了下来。回来之后,忘掉了一半,正巧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了一首《婆罗门曲》,二者声调相近,唐明皇遂将两曲合为一曲,取名《霓裳羽衣》。这个名字一定是和舞者的服饰有关。今天我们将身上穿的统称为衣裳,过去是有区别的,上身穿的为“衣”,下面穿的为“裳”。舞者穿着颜色漂亮并有闪光花纹的裙裾,上衣则缀了很多漂亮的羽毛,总之,无论是舞容还是服饰方面,都是力求充满仙意。《霓裳羽衣》的乐谱早已散失,只有个别片段被保留在宋姜夔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

曲例:姜白石《霓裳中序第一》3:12 视频:霓裳羽衣舞

秦王破阵乐《秦王破阵乐》是一部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歌舞剧,是一部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统一中国、以武功定天下的艺术作品,它是在《破阵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名《七德舞》。

公元620 年(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刚建立的唐政权。其将士赞颂秦王的功绩,为旧曲《破阵乐》填入新词:"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李世民即帝位后,于贞观元年(公元627 年)宴赐群臣。宴会期间,李世民命乐工共奏气壮

山河的《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 年),由当时精通音乐的大臣起居郎吕才协音律,

魏征、虞世南、褚亮、李百药等一些文官作歌词,李世民自己根据多年戎马生涯的经验,亲制《破阵乐舞

图》,并命吕才依图教乐工120 人披甲执戟而舞。乐队的布局据图可知:舞队的左面呈圆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

仿战车,后面摆着队伍;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两翼,作成打仗的态势。舞者身披银甲,手中持戟。全舞共分三折,每

折为四阵,以往来击刺动作为主,歌者相和。《秦王破阵乐》即为这场乐舞的主题曲。据《旧唐书·音乐志》记

载,舞队摆出各种阵势," 发扬蹈厉,声韵慷慨" ,伴奏音乐" 声震百里,动荡山谷" 。舞蹈不仅具有浓厚的战阵

气息,还有一种威慑力,令观者" 凛然震竦" 。

《秦王破阵乐》在当时名扬国内外,在周边国家和国际上已负盛名。唐玄奘大师到达印度后,印度国王尸罗

逸多召见他时就曾问起有关此曲的事项。据《新唐书·吐蕃列传(下)》记载,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 年,即

《秦王破阵乐》产生195 年后),唐朝与吐蕃结盟。当唐使者到达吐蕃参加结盟仪式时,吐蕃就" 乐奏《秦王破阵

乐》" 来设宴款待以示仪式之隆重。

唐高宗时期,《秦王破阵乐》舞队排列由原来表现战斗阵势场面改成了祭祀仪式形式,从此《秦王破阵乐》

成为整个唐王朝所保留的传统祭祀节目。

《秦王破阵乐》原曲谱在中国国内已无遗存,但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一位名叫粟田正人的遣唐执节使将《秦王

破阵乐》带到了日本,从此,《秦王破阵乐》便在日本流传至今.

千年古乐唐韵幽幽

有关唐代曲子的乐谱资料,1900 年敦煌石窟藏经洞发现所藏的一卷经的背面,用古代谱字记写了25 首乐曲,今称敦煌古乐或敦煌乐谱,现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在卷子谱上,有25 首乐

曲的曲谱和曲名,其中还标有非曲名的“慢曲子” 、“急曲子”、“又曲子”的字样。一九八二年,上海音乐学院叶栋教授首先全卷破译,轰动了世界。但其曲调扭曲,缺乏美感,似未通幽。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原院长、著名敦煌学

者席臻贯先生于一九九一年底将二十五首古谱成功解释。

四、宋元音乐

本时期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南北民族文化的混融而产生的多元审美趣味以及在广泛反映社会生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烈的人民性。宋词是当时最为流行的一种歌曲形式,发展过程中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之分。

姜夔(约1155--约1221),南宋词人、诗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除了擅长诗词、书法,姜白石还精通音律,是一位造诣很高的音乐家。他曾向朝廷献《大乐议》、《琴瑟考古图》、《圣宋铙歌鼓吹》等著作,论述当时的乐器、乐曲及乐制。他传世至今的著作《白石道人歌曲》,这部六卷本的歌曲集,为我们了解宋代音乐面貌,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姜夔在南宋词坛最讲究韵律,在词与音乐的结合上独树一帜。姜夔生活在战乱年代,他到扬州见到劫后悲凉的景象感叹万分,创作了首《扬州慢》。《扬州慢》是姜白石的触景生情之作。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忆和面临国事颓丧时的迷茫感伤。通过委婉曲折的感叹,在"清妙秀远"

的意境中,透露出爱国的愁思。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归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曲例:姜白石《扬州慢》图:姜白石像

《白石道人歌曲》是一本在中国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书啊。

图白石道人歌曲谱

这本集子的所有诗词作品,都配有俗字乐谱 (是近世工尺谱的前身) ,识得乐谱便可知晓其音乐面貌。但是这种谱字毕竟是近千年以前的东西了,虽然一直在流传,可变化是非常大的,以至于普通人已无法识别。著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将《白石道人歌曲》全部翻译为五线谱,更为我们了解当时的音乐面貌扫清了障碍。

五、明清音乐

本时期主要的音乐体裁形式是各地不同风格的俗乐,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民歌和戏曲。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

与明中叶俗乐的发展相呼应,著名文人冯梦龙为贯彻“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主张,出版了民歌集《山歌》。汤显祖则在其《牡丹亭》一剧中借杜丽娘的恋爱故事,突现了“情” 胜于“理”的时代心声。他们把明中叶的这股新思潮推到了时代的顶峰,对明代音乐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月儿弯弯照九州》是一首流传于江苏南部地区的汉族民歌。歌词为四句七言诗,它以凝练、形象的语言揭示了封建时代贫富悬殊的阶级矛盾,以优美、细腻、朴实的旋律书法了人民群众生殖的内心感情。七言四句体民歌提

裁从宋元明清至今一直是民歌作品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着种严谨的起承转合形式体现了汉民族的音乐思维习惯和审美要求。

曲例:《月儿弯弯照九州》

汤显祖( 1550-1616) 江西临川人。出生在书香门第,家里几代都不作官,却有着很高的声望,汤显祖很有才气,二十一岁中举,二十八岁进京赴考时已经是名闻天下的才子了。但是,汤显祖因为不愿意替高官捧场而得罪了当时的宰相张居正,两次考试都落了榜。直到张居正死后,汤显祖才中了进士,那一年他已经三十四岁了。

牡丹亭》无论从思想或艺术方面都达到了汤显祖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平。它讲述了感情丰富的姑娘杜丽娘在家庭的束缚下,为爱情而死,又在爱情的感召下复生的故事。表达了真挚的爱情可以超越生死的界限这样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在今天看起来很平常,可是在中国崇尚礼教、压抑人性的封建社会,却是个了不起的见解。《牡丹亭》一上演,就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触动了许多受压抑妇女的心灵。

在《牡丹亭》中,汤显祖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主人公杜丽娘的形象。为了爱情,她经历了从现实到梦幻,到幽冥再回到现实的复杂过程。《牡丹亭》中的曲文典雅清丽,文采斐然,其中有的曲子至今仍是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名唱段。

汤显祖于1616 年逝世,这恰好和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是同一年去世。由于汤显祖在东方剧

坛上的崇高地位,人们都称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牡丹亭游园》是明代作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又名《还魂梦》《还魂记》。他以浪漫主义笔法描绘了一位深闺少女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苦闷幽怨和她奇特的爱情故事。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冲破约束,私出游园,触景生情,困乏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杜宝升官离任,在女儿的墓地建造了梅花观。柳生进京赴试,借宿观中。他在园内拾得杜丽娘殉葬的自画像,请有所钟,终于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柳生依暗示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成夫妇,同往临安。杜丽娘的教师陈最良看到墓地情况,柳生又不辞而别,就往临安向杜宝告发柳生盗墓之罪。柳生在临安应试后,恰逢金兵南侵,延迟放榜。安抚使杜宝在淮安被围。柳生受杜丽娘嘱托,送家信传报还魂的喜讯,反被囚禁。金兵退却后,柳生高中状元。杜宝升任同平章军国大事,拒不承认婚事,强迫女儿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才得到和解。

1960 年电影《牡丹亭》录音梅兰芳饰杜丽娘俞振飞饰柳梦梅

六、“千古绝学” ——律学

在中国古代优秀的科技成果中,除了广为人知的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外,还有一门鲜为人知的“千古绝学”——律学。从《史记》开始,历代史书差不多都有若干卷来论述各朝的律、历、乐,有的还详细记述了相关时代的律学成果以及音高标准的计算问题。所谓“律学” ,即研究乐音体系中音高体制及其相互的数理逻辑关系的科学。它是音乐声学、数学和音乐学互相渗透的一门交叉学科。

中国最早产生的律学理论称为“三分损益律” ,它大约出现在春秋中期。《管子·地员篇》、《吕氏春

秋·音律篇》分别记述了它的基本法则:以一条弦长为基数,将其均分成三段,舍一取二——“三分损一” ,便发出第一个上五度音;如果将均分的三段再加一段——“三分益一” ,便发出第一个下四度音。用这种方法继续推算下去,可得十二个音,古称“十二律” (其名在第一节中曾提到)。“三分损益”虽然推演出“十二律” ,但计算到最后一律时却不能循环复生,它是一种不平均的“十二律” ,各律之间含有大、小半音之别。因此,为了寻求一种可以自由地旋宫转调的平均律制,就成了两千多年来乐律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理想。

到了明代,皇室成员朱载堉(朱元璋的七世孙)终于由计算方法的改变而求得了十二律之间完全平均的音高关系,今天称之为十二平均律,朱载称其为“新法密率” ,即由新方法而求得的各律之间最精密的比率。他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由此解决了十二律内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实现了千余年来无数律学家梦寐以求的理想。这一发明详细地记载在他1584 年成书的《律学新说》中,他的发明比西方巴赫约早一个世纪。非常遗憾的是,如此高的理论贡献,长期以来得不到世界音乐史学界的承认,个中原因令我们深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