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性论文)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性论文)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性论文)

绿色原料——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

09化学1班 XXX 指导老师:沈友教授

(惠州学院化学工程系,广东,惠州,516007)

摘要:本文综述了绿色原料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壳聚糖在食品,水处理,生物药用,造纸业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壳聚糖应用食品水处理

前言

原料在化学品的合成中非常重要,其可以成为影响一个化学品的制造、加工与使用的最大因素之一。如果一个化学品的原料对环境有负面的影响,则该化学品也很可能对环境具有净的负面影响。要实现绿色化学,在选择原料时应尽量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材料,避免使用枯竭或稀有的材料,尽量采用回收再生的原材料,采用易于提取、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使用环境可降解的原材料。

自然界的有机物,数量最大的是纤维素,其次是蛋白质,排在第三位的是甲壳素,估计每年生物合成甲壳素100 亿t。甲壳素N-脱乙酰基的产物壳聚糖就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原料。

壳聚糖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壳聚糖的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状固体, 略有珍珠光泽, 可溶于大多数稀酸如盐酸、醋酸、苯甲酸等溶液, 且溶于酸后,分子中氨基可与质子相结合, 而使自身带正电荷。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壳聚糖无毒无害,具有良好的保湿性、润湿性,能防止静电; 化学稳定性良好, 但吸湿性较强, 遇水易分解。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 得到的壳聚糖衍生物在许多物化性质方面都得到改善,其应用也更加受到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壳聚糖在食品,医药,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

1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1 在水果蔬菜贮藏中可作为天然保鲜剂

果蔬贮藏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在保持其鲜度指数的同时, 延长物料的贮存时间, 主要是通过减少果蔬呼吸,降低其营养消耗。目前生产中用的方法有气调贮藏、硅窗袋贮藏、保鲜剂贮藏等,其中的保鲜剂多为杀菌、抑制呼吸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在达到保鲜目的的同时, 也给果品蔬菜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因而, 开发无污染的保鲜剂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壳聚糖富含-OH ,成膜性好,由壳聚糖制得的膜能选择性的阻止02的渗人, CO2的排出等, 使果蔬的微环境中含CO2多, 而O2少, 从而天然性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达到令人满意的保鲜效果。

以壳聚糖为原料制成的可食性保鲜膜己成功地应用于许多果品的贮藏。如胡洪禄, 赵东风, 马天芳, 王文政[1]曾以潍坊青萝卜为试验材料, 在常温条件下, 用壳聚糖涂膜萝卜, 探讨萝卜贮藏期间主要生理生化变化, 以达到延长萝卜的市场流通时间及方便人们日常生活对萝卜需求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常温条件下, 萝卜经过45d的贮藏, 呼吸强度、失水率、可溶性糖含量、糠心率、腐烂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 为萝卜的保鲜提供了另一途径[1]。番茄的保鲜同样可以使用壳聚糖[2], 用浓度为2 % 的壳聚糖对番茄涂膜,保鲜巧d 后, 发现涂了膜的番茄的总酸度、总糖量、维生素C 含量均与原番茄接近,保藏效果比0 . 2 % 苯甲酸钠溶液好另外,据报道[3, 4],在葡萄、苹果、草毒、四季袖等果品贮藏中应用壳聚糖保鲜膜,效果皆较令人满意。可见壳聚糖作为保鲜膜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这方面的研究前景也是研究人员着眼的方向。

1.2 壳聚糖在果汁澄清工艺上的应用

果汁澄清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和外观。果汁中存在果胶质、树胶质和蛋白质等悬浮物,必须通过澄清作用除去。目前在果汁加工工业中, 果汁澄清通常是采用果胶酶和淀粉酶水解,结合助凝剂加膨润土、硅胶等处理(简称酶法)来完成。该操作复杂,周期长,费用高[5]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果汁在贮藏过程中引起的非生物性浑浊和褐变[6]。使用壳聚糖应用为果汁澄清剂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日益受到重视。该澄清的原理[7]是:

壳聚糖是氨基葡萄糖的直链多糖,在酸性介质中, NH Z 吸附质子而带正电,便成了阳聚电解质。它与果汁中的蛋白质等阴电解质凝聚,形成絮凝物而沉淀。另外,壳聚糖澄清果汁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降低果汁酶褐变的速度和程度,因为壳聚糖能除去果汁中多酚氧化酶。

夏文水,王璋研究了壳聚糖对苹果汁的澄清作用[5],发现用壳聚糖来澄清苹果浊汁,随着壳聚糖剂量的增加,其澄清效果逐渐提高,当剂量大于0.3g/ L 时,则透光率达到最大值。若剂量再增大时,透光率基本不变,这与一般高分子絮凝剂作用不同。一般高分子絮凝剂当剂量达到一定值出现最大峰值, 剂量再增加时,絮凝效果反而下降,即会使所形成的絮凝体重新变成稳定的胶体。壳聚糖澄清作用的这个特点给实际使用和操作提供了方便。当然壳聚糖剂量大小与果汁中悬浮物的含量有关,随着果汁浓度的减少, 而壳聚糖剂量相应减少, 两者呈线性关系。

夏文水等[5]也研究了pH、温度对澄清作用的影响, 表明当苹果汁pH 在3~5 范围内, 壳聚糖澄清效果都很好, 而不同温度下壳聚糖对苹果汁的澄清效果基本相同。壳聚糖澄清苹果汁减少了果汁的果胶物质, 蛋白质及酚类化合物, 从而提高了清汁的贮藏稳定性, 但其主要营养成分和风味没有改变。在室温下保藏一年多, 清汁的透光率基本不变, 具有很好的贮藏稳定性。在同样条件下, 酶法澄清的苹果汁则有微量的浑浊产生和色泽变化。他们将壳聚糖澄清法与目前工业上生产苹果清汁所采用的酶法相比, 不仅澄清效果更好, 而且澄清时间大大缩短, 加快了生产周期, 在操作上也简单方便, 处理成本费用可减少到1/2~1/3, 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梁灵等人研究了果胶酶和壳聚糖对猕猴桃果汁的澄消效果, 发现壳聚糖对猕猴桃果汁的澄清效果比果胶酶好, 保持稳定的时间长, 在澄清过程中条件控制容易, 更具有经济效益。当在猕猴桃果汁自然pH下, 壳聚糖用量为0.4g/ L 时, 有最好的澄清效果。通过研究pH 值对壳聚糖澄清效果的影响, 发现壳聚糖澄清猕猴桃果汁适宜pH 范围较宽, 且pH在3~4 时果汁透光率最大。实验还表明,温度在40~50 , 澄清效果最好, 作用温度范围较宽[8]。

徐金祥, 刘秀凤等人的研究表明, 壳聚糖对胡萝卜汁、桔子汁及苹果汁等澄清效果显著, 透光率达85% 以上,是一种较好的澄清剂, 来源广泛, 成本低, 无毒无味,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澄清剂[ 9]。

从以上科研人员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壳聚糖应用到果汁的澄清, 一般不需调节pH, 对温度要求也不高, 操作方便, 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高。

1.3 对水产品的影响

壳聚糖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发现的唯一存在的阳离子碱性多糖,水溶性好,可通过动物肠道上皮细胞直接吸收。壳聚糖能够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浓度,进而改善脂类代谢,同时还能够降低血液中的尿素氮水平,提高蛋白质沉积率,降低尿素在肾脏中的沉积,从而减少肾脏尿素中毒的可能性。马利等将南美白对虾分成5组,饲料中分别添加壳寡糖0mg/kg、125mg/kg、250mg/kg、500mg/kg、1000mg/kg,饲喂8周,发现壳寡糖对南美白对虾血清中的肌酐、葡萄糖、钙离子、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无显著影响,但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增加,促进脂类代谢。Dautremepuits等把健康鲤鱼置于溶解有壳聚糖浓度分别为75mg/L、150mg/L的水中作试验组,正常饲养96h,之后采集鲤鱼的肝、头肾等组织并检测其溶菌酶活性,发现试验组的溶菌酶活性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这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寡糖投喂后对鱼类生长代谢的作用[10]。

张茜研究壳聚糖对淡水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以淡水鱼糜为原料,测定添加壳聚糖后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全质构(TPA)、失水率和色泽,研究不同脱乙酰度、分子量和添加量的壳聚糖对鱼糜制品质构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乙酰度为64%时,凝胶强度提高了约34%,失水率减少了29.1%;壳聚糖分子量对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影响小;随着壳聚糖添加量的增加,鱼糜制品凝胶强度、TPA都有明显的增加,失水率显著降低,添加量大于1.0%后,增加幅度减小;添加1%低脱乙酰度壳聚糖的鱼糜制品紧密,弹性高;与添加常用的配料淀粉相比,1.0%的壳聚糖即能达到添加4.0%淀粉的效果;在草鱼鱼糜中添加1%,DD为64%的壳聚糖同样能改善产品的质构。探讨了壳聚糖与CaCl2复配添加和采取不同的漂洗次数对鱼糜凝胶强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鱼糜的微观结构,进行壳聚糖对盐溶性蛋白的吸附实验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研究壳聚糖与鱼糜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添加CaCl2与壳聚糖无法起到协同效果;漂洗一次的鱼糜添加1.0%的壳聚糖凝胶强度与漂洗三次的凝胶强度相当,达到4707g·mm,可以减少营养损失,提高得率;添加1.0%壳聚糖的淡水鱼糜凝胶形成了明显的网状结构,表明壳聚糖与蛋白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30℃温度下,壳聚糖在前10min内对盐溶性蛋白的吸附较快,吸光度OD 值从0.125迅速降低到0.075,当吸附时间达到10min后达到平衡;壳聚糖和蛋白质之间以弱键结合。以上研究表明,壳聚糖改善了淡水鱼糜制品的质构和品质[11]。

在水产动物的生产中,人们常用抗生素来预防病菌感染,促进动物生长,但抗生素在

杀害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了有益菌,而且长期使用不仅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药物的残留及对畜产品品质的影响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壳聚糖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资源丰富,无毒、无副作用,实际应用中问题较少,前景广阔。

1.4 壳聚糖对食用陆生动物生长的影响

壳聚糖对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影响的资料报道较少,且多数研究集中在较高剂量壳聚糖对动物脂肪代谢的影响方面[12]。丁晓岚[13]研究得出壳聚糖的添加虽然对日粮表观代谢能的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添加0.02%~0.3%的壳聚糖可不同程度的增加日沉积表观代谢能,尤以添加0.05%壳聚糖时的效果最明显,但其表观代谢能的沉积量相对于对照组并没有增加。史彬林,张彩芬[12]进一步探讨日粮壳聚糖水平对仔猪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以期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角度初探壳聚糖促进动物生长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壳聚糖对氮表观代谢率具有一定影响,且与添加剂量有关,添加0.01%~0.05%时,氮表观代谢率较高,即在仔猪日粮中添加0.01%~0.05%壳聚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仔猪粗蛋白的表观代谢率。

马小珍,杨烨等[14]人用 1日龄艾维因 (Avian)公雏168只进行试验 ,研究日粮添加壳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鸡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 ,每组设 2个重复,分别饲以含壳聚糖 0、1%、2 %、3%的日粮 ,试鸡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分 0~2 1d、 2 2~42d、43~56d 3个阶段共 56d,在第 21d、42 d、56d对试鸡称重 ,每组选取3只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鸡进行心脏采血 ,然后屠宰。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壳聚糖能促进肉仔鸡的生长 ,能显著降低腹脂(P<0.01)、皮下脂肪(P<0.05)、肌间脂肪(P<0.05)的沉积 ;能显著减少血清甘油三酯(P<0.05)、总胆红素的含量(P<0.05 ) ,减少脂肪的吸收。试验结果表明 ,壳聚糖能降低肉仔鸡的脂肪沉积量 ,对改善胴体品质有益。

田丰,任海军等[15]人作了壳聚糖对奶牛产奶性能、乳体细胞数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的研究,试验旨在研究壳聚糖对奶牛产奶性能、乳体细胞数及血清IgG、IgM浓度的影响。试验选择12头胎次、体重、泌乳量、泌乳阶段相近(P>0.05)的成年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产犊日期、胎次等相近的原则,采用配对分组试验,分为对照组和壳聚糖组,每组6头。对照组不添加壳聚糖,壳聚糖组每天每头牛饲粮中添加15g的壳聚糖。试验期为75d,前15d为预饲期,后60d为正试期。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阶段,奶牛日粮中添加0.1%的壳聚糖可显著提高产奶量(P<0.05),对于乳成分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平均乳脂量有明显

的增加趋势;日粮中添加0.1%的壳聚糖可以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5),对血清IgG、IgM浓度无明显影响。

以上研究表明,壳聚糖在一定条件下对动物的代谢有一定促进作用,从而可以提高动物的使用率,提高产率。

2 壳聚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1 壳聚糖对海水溴离子吸附的影响

溴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溴素及其衍生的溴化物在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价值。海水中溴的浓度过低限制了直接采用现有生产技术制备溴素,因此,需要通过吸附方法对海水的溴进行浓缩。侯杰[16]研究三种壳聚糖对海水溴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三种吸附剂对海水Br-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其中负载硝酸镧的改性壳聚糖微球对海水Br-的吸附效果最好,在浓缩海水溴素方面,展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

2.2 对金属离子吸收的影响

王学刚,王光辉等[17]人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CTS)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 制得不溶水的交联壳聚糖(CCTS),用作含铀废水的吸附剂, 探讨了pH值、吸附剂用量、铀初始浓度、粒径对吸附的影响及其对铀的吸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 当废水pH = 3~5左右, 交联壳聚糖用量为10mg,铀初始浓度为50 mg/L, 经160 min后可达吸附平衡, 铀的吸附去除率最高可达98.0% 以上,交联壳聚糖对铀的吸附规律较好地符合Langmu ir吸附等温式, 吸附动力学模型可用准二级速率方程来描述。初始铀浓度为50mg/L, 壳聚糖和交联壳聚糖对铀的吸附去除率分别为87.4%, 98.0%,交联壳聚糖对铀的吸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此外,黄增尉, 周泽广[18]进行交联壳聚糖处理电镀废水中铬的研究,他们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得水不溶的交联壳聚糖(CCTS),采用静态法研究交联壳聚糖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行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壳聚糖对Cr(Ⅵ)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 吸附的最佳条件是: pH 值3~4,吸

附时间为80min。使用CCTS 处理电镀废水中的Cr(Ⅵ),离子吸附率达到了96%, 而且吸附后的CCTS可以再生使用。

由此可见壳聚糖对污水的处理作用前景广阔,而且吸收金属离子的效率较高。

3 壳聚糖的生物药用

3.1 在眼科上的应用

医用壳聚糖的分子量可达到300万道尔顿, 且分子中含有许多极性基团, 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成膜性, 溶于水中形成具有粘滞性的大分子胶体溶液,可延长药物在结膜囊内的滞留时间而延长疗效, 而且本身又具有消炎、抑菌、止血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 壳聚糖人工泪液, 替代或补充泪液, 湿润眼球, 治疗无泪液患者和干燥性角膜炎、结膜炎, 具有显著的疗效[19]。李平等对壳聚糖人工泪液和甲基纤维素人工泪液的疗效进行了对照研究 96例无泪液患者和干燥性角膜炎、结膜炎患者分为两组, 壳聚糖人工泪液组58 例, 甲基纤维素人工泪液组38 例, 观察眼球湿润、充血、干涩情况以评价疗效。壳聚糖人工泪液组显效32例,有效2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甲基纤维人工泪液组总有效率60.5﹪。Feil等一壳聚糖作为泪液替代品,发现壳聚糖不仅可以改善干眼症患者的状况,而且有良好的抑菌功能[19]。

此外,哈力牟阳,李昊[20]通过实验也发现了壳聚糖可促进鱼腥草素钠的吸收, 提高鱼腥草素钠在眼房水内的浓度, 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眼用增黏剂和增效剂。

3.2 医用药物

抗肿瘤药药膜植入术后瘤床,用于间质化疗,可起到类似靶向作用的目的。陈红丽等制备了胶原-壳聚糖载硫酸长春新碱微球复合药膜: 作者先用W/O/O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载VCR 微球,再将此微球加入到含胶原: 壳聚糖为4∶1 的0.3% 丙二酸溶液中,搅拌混匀,冷冻干燥得复合药膜。对药膜的表面形态、降解性质、热力学性质及释放性质进行表征,结果添加了壳聚糖的药膜降解速度明显小于单纯的胶原药膜。作者认为壳聚糖分子链上的羟基和氨基与胶原分子中的羰基和氨基之间形成氢键,使共混膜中同时存在同种分子之间与异种分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和氢键力,可以限制胶原酶对胶原的识

别,使得添加了壳聚糖的药膜释放速率减慢[21]。

3.3 基因运载工具

将包埋小牛胸腺 DNA 的壳聚糖 藻酸钠微囊通过管饲法注入小鼠体内后, 发现微囊通过小鼠消化系统仍能回收, 说明壳聚糖 藻酸钠微囊可作为DNA 的保护屏障。利用壳聚糖可浓缩DNA, 且形成小的分散颗粒( 最大粒径为100 nm) , 将壳聚糖DNA 复合物用于基因运载, 经验证壳聚糖DNA 复合物能有效转染HeLa 细胞( 宫颈癌传代细胞)[22]。

4 壳聚糖在造纸业中的应用

徐腾,安庆坤[23]通过对施胶整理、整理工艺和纸面抗菌测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讨。经过实验得出:通过对壳聚糖加入整理后,不仅提高了纸张的强力、抗皱性和杀菌性能,并赋予纸张以“绿色”的内涵,提高了纸张的功能性。

5 壳聚糖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王鸿博,高卫东[24]经研究发现,在纺织工业上,甲壳素可作为织物的上浆剂、整理剂,改善织物的洗涤性能,减少绉缩率,防毡缩,增强可染性;用甲壳素制作的无纺布加工成的生物衣具有吸水、扩散、抗菌等功能;另外,甲壳素具有增色和固色的作用,可作为直接染料和硫化染料的固色剂,提高染料对织物的染色效果,改善色度,提高色牢度。

6 壳聚糖在制革业中的应用

大量研究表明,用壳聚糖对皮革进行预处理之后,皮革对阴离子染料的作用显著增强。这是由于在染色的酸性条件,壳聚糖的伯氨基质子化,带上阳电荷后,增加了染料与皮革的作用及结合点。而在碱性条件下,非质子化的氨基又在革内形成额外的亲核中心,从这一方面来看,它又为反应性染料增加了反应点。经壳聚糖处理之后的各类革坯,染色之后色调更深,丰满性更好,且革坯的壳聚糖预处理对阴离子染料的染色作用影响大于其对直接性染料染色作用的影响。此外,预处理没有对革的水洗色牢度造成影响[25]。

结论和展望

我国有广阔的海岸线和大面积水产养殖基地,甲壳素资源十分丰富。对于甲壳素/壳聚糖的科学研究也正在不断的深人。甲壳素/壳聚糖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其多功能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是其他合成功能高分子无法比拟的。甲壳素高分子链的两个羟基和壳聚糖高分子中的两个羟基和氨基,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生成极有开发价值的新功能材料,广泛用于高附加值新产品的开发。甲壳素/壳聚糖及衍生物作为绿色材料,其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是相当巨大的。目前, 壳聚糖季铵盐及其衍生物已经在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对甲壳素/壳聚糖认识的增多,具有环保、安全、廉价等诸多优点的壳聚糖也必将在各个领域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洪禄,赵东风,马天芳,王文政.壳聚糖涂膜保鲜萝卜的研究[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03(01)

[2]袁毅华.壳聚糖常温保鲜番茄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4 (02 ):62- 65

[3]黄向红.壳聚糖膜保鲜四季抽的效果研究[A].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食品科学论文集

[4]尹莲.含金属离子的壳聚糖涂膜剂常温保鲜葡萄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8 (09) : 5 1 -53

[5]夏文水,王璋.壳聚糖澄清果汁作用的研究[J].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3, 12 ( 2) : 111- 117

[6]蒋挺大.甲壳素[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22-226

[7]杨莉,陈锦屏.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 001,2 (05)

[8]梁灵等.壳聚糖在称猴桃果汁澄清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科技,19 98 , (0 l ) : 33 一35

[9]徐金祥, 刘秀凤等.果汁,菜汁澄清方法的比较研究[J].食品科学, 1997 ( 18) : 31-33

[10]王思乐,王纪亭.壳聚糖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J].山东畜牧兽医,2010,(09)

[11]张茜. 壳聚糖对淡水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D]. 无锡:江南大学,2009

[12]史彬林,张彩芬,崔玉铭,王鹏宇,张树合,侯先志.壳聚糖对仔猪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J].

饲料工业,2009,30(10)

[13]丁晓岚. 壳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促生长机理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14] 马小珍,杨烨,谢新东,冯玉兰. 壳聚糖对肉仔鸡(公鸡)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J]. 福建农业

学报,2001,(04)

[15]田丰,任海军,史彬林, 闫素梅, 赵鹏. 壳聚糖对奶牛产奶性能、乳体细胞数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J]. 饲料工业,2009,(05)

[16]侯杰.三种壳聚糖对海水溴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17]王学刚,王光辉,谢志英. 交联壳聚糖吸附处理低浓度含铀废水[J]. 金属矿山,2010,(09)

[18]黄增尉, 周泽广. 交联壳聚糖处理电镀废水中铬的研究[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

版),2006,12(04)

[19]程金伟,魏锐利,李由,顾其胜.壳聚糖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生物医学工

程,2001,22(04)

[20]哈力牟阳,李昊. 鱼腥草壳聚糖滴眼液兔眼药动学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05)

[21]桂留中,陈礼明. 以壳聚糖为载体的抗肿瘤药制剂研制进展[J].安徽医药,2010,14(10)

[22]余婷婷.壳聚糖的药物制剂学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1,17(01)

[23]徐腾,安庆坤.壳聚糖在造纸业上的应用[J].江苏造纸,2005,(04)

[24]王鸿博,高卫东. 甲壳素及壳聚糖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D].青岛:江南大学.2003

[25]林芳,李正军,刘春滟.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制革业中的应用[J]. 西部皮革,2008,30(12)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 ess of chitosan ― one green

raw material

Wei yinxiu

(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 516007,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progress of the application of Chitosan,main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s in food, water treatment , biological medicinal , paper industry and so on .

Key words :Chitosan application food Water treatment

壳聚糖改性工艺的研究

壳聚糖改性工艺的研究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大量存在的高分子碱性氨基多糖,与合成高分子材料相比,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性质稳定、无刺激、无致敏、无致突变、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低免疫原性以及生物活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生物工程、医药、食品、日化、污水处理、纺织印染等领域。壳聚糖不溶于普通溶剂,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提高其溶解性,并赋予其一些其他功能,扩大其应用领域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20116壳聚糖的结构和性质 1. 1壳聚糖的结构特性 壳聚糖具有复杂的双螺旋结构,其功能基团有氨基葡萄糖单元上的6位伯经基、3位仲羟基和2位氨基或一些N位乙酰氨基以及糖酐键,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1. 2.壳聚糖的一般理化性质 壳聚糖是生物界中惟一的一种碱性多糖,它是白色、无定型、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泽的固体,因原料和制备方法不同,其相对分子质量也从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 1. 3壳聚糖的溶解性质 壳聚糖可溶于稀的盐酸、硝酸、醋酸等无机酸和大多数有机酸但不溶于稀硫酸和稀磷酸。影响壳聚糖溶解的主要因素有脱乙酰度、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酸的种类等。 2壳聚糖的改性研究 由于壳聚糖自身性能的局限性,科研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在壳聚糖上引人其他基团来改变其理化性质[6]。本文将介绍壳聚糖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对目前的一些改性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2. 1化学改性 壳聚糖分子上有许多经基和氨基,可通过对其进行分子设计实现可控化学修饰,从而改善壳聚糖本身性能的一些不足。根据壳聚糖的化学性质,可以从酰化、酯化、烷基化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化学改性。 2.1.1酸化改性 壳聚糖可与多种有机酸的衍生物如酸酐,酰卤等反应,可引人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脂肪族或芳香族的酰基进行改性。酰化反应既可在轻基上反应(O位酰化)生成酯,也可在氨基上反应(N位酞化)生成酰胺。酰化化改性后的产物的溶解度有所改善,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潜在的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如脂肪族酰化化产物可作为生物相 容性材料,N一甲酰化产物可增强人造纤维的物理性能。

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

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 黄 彬,马丽萍,许文娟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昆明650093) 摘要 为了得到性能更优良的改性沥青,越来越多的材料被用作改性沥青改性剂,同时新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及其他领域的新化学分析方法也被用来更完整准确地评价改性沥青的性能。总结了国内外改性沥青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从改性机理、性能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等方面来介绍各种改性沥青的概况,并概述了改性沥青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改性沥青 改性剂 机理 发展Rsearch Development of Modif ied Asphalt HUAN G Bin ,MA Liping ,XU Wenjuan (Facult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Abstract More materials ,as modifier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modified asphalt.Besides ,the new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methods ,new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perties more com 2pletely and accurately.Th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ified asphal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re summa 2rized.From the aspcts of modification mechanism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various modified as 2phalt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ified asphalt technology is illustrated in the paper. K ey w ords modified asphalt ,modifier ,mechanism ,development  黄彬:女,1986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废物资源化 E 2mail :binbin_huang @https://www.360docs.net/doc/0e4418786.html, 马丽萍:女,1966年生,教 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废气污染控制、固废综合开发利用 E 2mail :lipingma22@https://www.360docs.net/doc/0e4418786.html, 0 前言 普通道路沥青由于自身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其感温性能差,弹性和抗老化性能差,高温易流淌,低温易脆裂。而且在过去的10年中,车轴负荷增加、车流量增加、气候条件恶劣,难以满足高级公路的使用要求,必须对其改性以改善使用性能。在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加入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或无机材料,熔融或分散在沥青中与沥青发生反应或裹覆在沥青集料表面,可以改善或提高沥青路面性能。 1 改性沥青的分类 在沥青的改性材料中,高分子聚合物是应用最广泛、研究最集中的一种。其他改性材料还有两大类:矿物质填料和添加剂。矿物质填料,如硅藻土、石灰、水泥、炭黑、硫磺、木质素、石棉和炭棉等,对沥青进行物理改性,可提高沥青抗磨耗性、内聚力和耐候性。添加剂,包括抗氧化剂和抗剥落剂,如有机酸皂、胺型或酚型抗氧化剂或阴、阳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提高沥青粘附性、耐老化或抗氧化能力。聚合物改性沥青(PMA 、PMB ),按照改性剂的不同一般可分为3类:①热塑性橡胶类,即热塑性弹性体,主要是嵌段共聚物,如SBS 、SIS 、SE/BS ,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普遍使用的道路沥青改性剂,并以SBS 最多;②橡胶类,如NR 、SBR 、CR 、BR 、IR 、EP 2DM 、IIR 、SIR 及SR 等,以胶乳形式使用,其中SBR 应用最为广泛;③树脂类,如EVA 、PE 、PVC 、PP 及PS 。 2 各种改性沥青及其发展现状 通过SCI 和EI 分别检索近15年来改性沥青在交通、建筑、材料、能源及环境等学科方面研究的文献情况,检索结果如图1、图2及表1、表2所示。根据表1、表2数据和图1、图2情况可以看出,近几年国内外对改性沥青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以SBS 和胶粉最为突出,出现了多种新型改性剂。下面 将分别介绍各种改性沥青及其发展现状。 图1 SCI 检索统计表 Fig.1 SCI search results 2.1 矿物质材料改性沥青 矿物质材料作改性剂的研究较少,主要为硅藻土、纳米 碳酸钙、矿渣粉、白炭黑等,可与基质沥青形成均匀、稳定的 共混体系以改善沥青性能[1] 。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性论文)

绿色原料——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 09化学1班 XXX 指导老师:沈友教授 (惠州学院化学工程系,广东,惠州,516007) 摘要:本文综述了绿色原料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壳聚糖在食品,水处理,生物药用,造纸业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壳聚糖应用食品水处理 前言 原料在化学品的合成中非常重要,其可以成为影响一个化学品的制造、加工与使用的最大因素之一。如果一个化学品的原料对环境有负面的影响,则该化学品也很可能对环境具有净的负面影响。要实现绿色化学,在选择原料时应尽量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材料,避免使用枯竭或稀有的材料,尽量采用回收再生的原材料,采用易于提取、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使用环境可降解的原材料。 自然界的有机物,数量最大的是纤维素,其次是蛋白质,排在第三位的是甲壳素,估计每年生物合成甲壳素100 亿t。甲壳素N-脱乙酰基的产物壳聚糖就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原料。 壳聚糖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壳聚糖的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状固体, 略有珍珠光泽, 可溶于大多数稀酸如盐酸、醋酸、苯甲酸等溶液, 且溶于酸后,分子中氨基可与质子相结合, 而使自身带正电荷。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壳聚糖无毒无害,具有良好的保湿性、润湿性,能防止静电; 化学稳定性良好, 但吸湿性较强, 遇水易分解。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 得到的壳聚糖衍生物在许多物化性质方面都得到改善,其应用也更加受到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壳聚糖在食品,医药,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

综述性论文的格式要求

综述性论文的格式要求 第一部分什么是综述 综述,其中综是综合;述,更多的不是叙述,而是评述和述评。只评述还不够,还要就观点、材料和方法进行综述。“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 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 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 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⑤ 第二部分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有两种,一种是“大综述”,就一个领域的文献的总结。另一种是“小综述”。

这个综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向其他人介绍前沿,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就是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如何,缺在哪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所以,这种综述并不强求非常全面细致,而应该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第三部分综述的写作过程和方法 怎样写文献综述,形式可大可小,看8-10篇与科研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高度的总和、概述、分析,从概念到理论,不要出现摘要堆积,在内容上,与科研课题结合起来。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壳聚糖改性研究与应用

壳聚糖改性研究与应用 赵朝霞(1142032224)四川大学化学学院2011级本科 摘要:甲壳素是一种天然多糖,脱除乙酰基的产物是壳聚糖,作为新型功能生物材料,它们已在水处理、日用化学品、生物工程和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壳聚糖改性研究进展,以及将其应用到医学、食品、化学工业等各个领域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化学和物理修饰方法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壳聚糖化学改性与修饰物理改性与修饰功能材料 甲壳素的化学名称为(1,4)一2一乙酰氨基一2一脱氧一β—D—葡聚糖,它是通过β-1-4糖苷键相连的线性生物高分子,分子量从几十万到几百万。甲壳素脱除乙酰基后的产物是壳聚糖,其化学名称为(1,4)一2一氨基一2—脱氧—β一D—葡聚糖。甲壳素和壳聚糖具有与纤维素很相近的化学结构,它们的区别仅是在C位上的羟基分别被一个乙酰氨基和氨基所代替(如图) 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有较大差别。甲壳素和壳聚糖具有生物降解性、细胞亲和性和生物效应等许多独特的性质,尤其是含有游离氨基的壳聚糖,是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1-4]。因此,它们已在废水处理、食品工业、纺织、化工、日用化学品、农业、生物工程和医药等方面得到应用。 医药领域 聚乳酸一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粒广泛用于蛋白、多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给药。由于PL-GA纳米微球表面缺乏可用于共价修饰的基团,所以难以在表面负载生物活性物质如DNA、配体和疫苗等,不易于通过受体或抗体进行靶向给药。因此,人们尝试用不同方法将PLGA 表层包裹不同的聚合物以达到物理改性PLGA微球表面的目的。如阳离子表面修饰是基于PLGA表层负电荷而设计的,这种方式使PLGA的表面活化成为可能。将壳聚糖(CHS)选做纳米微球表面修饰材料是因为它具有阳离子电荷,生物可降解,黏膜黏附性等特性。阎晓霏等以溶菌酶为模型蛋白,将改性PLGA与溶菌酶通过化学键结合并以CHS修饰得到一种新型阳离子纳米微球,达到增大纳米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并促进蛋白类药物吸收的目的[5]。 壳聚糖在医药测定方面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Zhang等[6]首先制备了壳聚糖包覆的CdSe /ZrKS量子点作为Her2/neu基因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的载体。并通过跟踪量子点的荧光信号证实药物载体靶向传送到乳腺肿瘤细胞,利用荧光索酶和酶联免疫分析验证导入细胞的siRNA的基因沉默效应。钟文英[7]等壳聚糖包覆的Ccrr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建立了吉米沙星定量测定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合成新型疏水色谱填料[8],有效分离提纯枯草芽孢杆菌α一淀粉酶、鸡卵粘蛋白、AS 1.398中性蛋白酶以及伪单孢杆菌脂肪酶[9],以壳聚糖为载体的亲和吸附剂和壳聚糖固定化蛋白酶均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壳聚糖羧甲基化后,与磷酸钙生成螯合物,它可促进骨骼的矿化,在医药上可作为成骨的促进剂[10]。 二、化工领域 武美霞[11]等以壳聚糖为络合剂、稳定剂或保护剂,通过简单的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具有超小尺寸的非晶态NiB.CS催化剂,并且使活性组分Ni分散均匀。壳聚糖修饰炭黑负载Pt—Au 催化剂,对原电极有相当好的物理极化学性质的改良作用。Sugunan[12]等认为,壳聚糖之所以能够捕获并起到稳定金纳米粒子的作用,一是由于两者之间存在静电作用;二是壳聚糖具有足够大的立体位阻效应,从而避免了金纳米粒子的聚集并能使金纳米粒子功能化。因此,

改性沥青现状及发展前景

改性沥青现状及发展前景 1、改性沥青应用现状 普通道路石油沥青,由于原油成分及炼制:工艺等原因,其含蜡量较高,导致其具有温度敏感性强,与石料的粘附性差,低温延度小等缺点。用其铺筑的沥青路面,夏季较软,易出现明显车辙壅包等病害;冬季较脆,易出现低温开裂等病害;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抗老化性能较差。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通沥肯混合料已不能满足高等级道路和特殊地点的重交通,大轴载,快速安全运输的需要。 1.1 改性沥青的应用背景和现状 据相关资料,20世纪60年代以前,沥青路面仅用于城市道路和专用公路,沥青材料主要是煤沥青和用进口原油提炼的石油沥青。20世纪70年代前后,在全国范围内曾采用渣油吹氧稠化,掺配特立尼达(TLA)或阿尔巴尼亚稠沥青等改性的方法,提高结合料稠度,配制成200号沥青铺筑以表面处治为主的沥青面层。1985年国内开展 了沥青中掺丁苯,氯丁橡胶,废轮胎粉等改性沥青和掺金属皂等改善混合料性能的研究试验工作,取得了成功的经验。1992年NovophaltPE现场改性技术的引入,对改性沥青的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改性沥青从研究试验逐步发展到生产应用。 1.2影响改性沥青应用的因素 生产施工工艺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大规模应用中起到了关

键性的作用。无论是聚合物改性,物理改性还是采用不同的沥青加工工艺都会增加较大的工程成本,在国内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应用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2、改性沥青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的研究重点在新的改性剂和沥青改性剂的加工工艺上还有一部分研究是面向工程应用的,即研究在沥青集料改性剂确定的情况下,找出合适的级配,最佳沥青用量和改性剂用量以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我国研究改性沥青已有多年的历史,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至今仍有两个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1)没有形成对改性沥青和改性性能统一的评价标准; (2)国内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体系。 改性沥青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想取得突破性成果必须综合各研究机构的优势,形成统一的研究体系,比如美国l987年~l992年的大型系统工程SHRP计划等等。而相对于国内,研究工作往往由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独立完成,没有统一的研究规划,配套工作滞后。另外由于各部门的利益关系,沥青改性的关键技术往往是秘而不宣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 3、改性沥青的应用前景 由于普通沥青已不能适应现代化路面的要求,性能良好的改性沥青必将在高等级路面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1 SBS改性沥青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研究表明,SBS改性的优越性突出表现在具有双向改性作用,

综述性论文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姓名:陶芳园 学号:1045251227 专业:药学 院系:药学院 指导老师:施伶俐 职称学历:讲师/研究生 完成时间:2014年4月 教务处制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承诺书 本人按照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计划积极开展实验(调查)研究活动,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调查)记录,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参考文献资料外,论文(设计)中所有数据均为自己研究成果,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工作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

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的安全性研究 摘要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加工成各种制剂的中药制品。处方中含有毒性药材制备而成的中成药都称为含有毒成分中成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记载中成药有1069个品种,其中含有有毒成分中成药74种[1]。可根据毒性大小和化学成分进行分类。 近年来对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报道越来越多,症状有神经性毒性、肾毒性、肝毒性等,导致人们对中成药恐惧。这些不良反应的原因有毒性成分,人们对中成药的不当使用,无良商家生产中药的质量不符合合中医标准,环境污染,人体的本身体质特殊等。 为了提高含毒性中成药的安全性,让其真正发挥其价值。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新闻报道、相关书籍、专家分析基础上进行分析、整理与概述。减少或避免含毒性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方法有正确的炮制减轻毒性、避免配伍禁忌、服用合理剂量、遵循医嘱、给药时程适当、据病证用药等。对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毒性大小的判断更应该严谨与科学,遵循医药不分家的理念和辩证使用与整体概念原则,不简单的以西医的标准去评判。 关键词:中成药;毒性;安全性

壳聚糖特性及其应用

壳聚糖特性及其应用 作者简介:孔佳琦,女,本科,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专业:制药工程。 力芬,女,本科,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专业:环境工程。 摘要: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各种优良的性质,本文主要介绍了壳聚糖的特性以及其在不同方面的应用情况,为壳聚糖的研究发展提供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壳聚糖;特性;应用 壳聚糖(chitosan)又称脱乙酰甲壳素,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纯甲壳素和纯壳聚糖都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透明的片状或粉状固体,无味、无臭、无毒性,纯壳聚糖略带珍珠光泽。在特定的条件下,壳聚糖能发生水解、烷基化、酰基化、羧甲基化、磺化、硝化、卤化、氧化、还原、缩合和络合等化学反应,可生成各种具有不同性能的壳聚糖衍生物,从而扩大了壳聚糖的应用围。本文就壳聚糖的特性和应用进行阐述,为其研究和发展提供依据和思路。

1.特性 1.1抗菌性。壳聚糖是唯一一种天然的弱碱性多糖在弱酸溶剂中易于溶解,溶解后的溶液中含有氨基(NH2+),这些氨基通过结合负电子来抑制细菌。壳聚糖的抗菌性会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2吸附性。壳聚糖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特别是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如对铜、汞、铅等离子的吸收。壳聚糖的吸附活性可以有选择地发挥作用。当然还可以吸附胆固醇、甘油三酯、胆酸、油脂[1]等。 1.3保湿性。壳聚糖衍生物分子中有许多活泼的亲水极性基团如-OH、-COOH及-NH2,这些基团可以使其显示出保湿性。对于羧基化壳聚糖,其羟基的含量远大于其他衍生物,且羧基的亲水性所以能够结合更多的水分。因此羧基化壳聚糖的吸湿、保湿性也就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壳聚糖衍生物。 1.4成膜性。壳聚糖是线性高分子聚合物,理化性能稳定,可生物降解,粘合性好,成纤成膜性能优良。吴国杰[2]等人研究了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和性能,探讨了壳聚糖溶液成膜的最佳工艺条件。 1.5调节作用。壳聚糖可激活体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使其能分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并杀死癌细胞。还能调

SBS改性沥青的性能与应用

SBS改性沥青的性能与应用 摘要: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建设成高速公路网的翻天覆地变化。与此同时,传统的普通沥青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对公路的高标准要求,而改性沥青的研制与应用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主要通过介绍SBS改性沥青在高温、低温条件下的抗车辙、抗裂性能,与水稳定性,抗滑能力等内容,比较得出其对于传统沥青在工程、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优越性,探究了加强对SBS改性沥青的学习,开展对SBS改性沥青深入的研究与推广其广泛应用的长远意义。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改性沥青性能;改性沥青应用;沥青施工;工程效益;应用前景 1 前言 随着交通流量的增长、车载质量的增加以及高温和低温的作用,为适应道路路面的使用性能的要求,保证路面良好的使用状态,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就必须探寻更高性能的路面材料。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能力,改善了沥青的水稳定性,提高了路面的抗滑能力,增强了路面的承载能力,提高了沥青的抗氧化能力,是比较优良的路面材料。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各类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改性沥青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改性沥青相比,SBS(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改性沥青的综合性能[1]更为突出,SBS改性沥青必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应用。 2 SBS改性沥青简介 SBS属于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是以基质沥青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SBS改性剂,通过剪切、搅拌等方法使SBS均匀地分散于沥青中,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专属稳定剂,形成SBS共混材料,利用SBS良好的物理性能对沥青做改性处理。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用SBS改性沥青铺筑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有着传统沥青路面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抗低温能力以及较好的抗车辙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并极大地改善沥青的水稳定性,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

如何撰写综述性论文

如何撰写综述性论文 第一部分什么是综述? 综述,其中综是综合,述,更多的不是叙述,而是评述和述评。只评述还不够,还要就观点、材料和方法进行综述。“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第二部分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有两种,一种是“大综述”,就一个领域的文献的总结。另一种是“小综述”。这个综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向其他人介绍前沿,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就是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如何,缺在哪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所以,这种综述并不强求非常全面细致,而应该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第三部分综述的写作过程和方法 怎样写文献综述?形式可大可小,看8-10篇与科研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高度的总和、概述、分析,从概念到理论,不要出现摘要堆积;在内容上,与科研课题结合起来。写文献

壳聚糖及其结构特点

第一章 绪 论 1.1 壳聚糖及其结构特点 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Chitin)脱乙酰基后的产物,是甲壳素最基本、最重要的衍生物。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化学名为(1,4)—2—乙酰胺—2—脱氧—β—D—葡聚糖,主要存在于虾、蟹、蛹及昆虫等动物外壳以及菌类、藻类植物的细胞壁中。节肢类动物的干外壳约含20~50%甲壳素。自然界中甲壳素有三种结构:α、β、γ,其中最为常见、普通的是α型。地球上每年甲壳素的生物合成量为数十亿吨,是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下图1-1是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 图1-1 甲壳素、壳聚糖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Fig.1-1 The configuration schematic of chitin and chitosan 纯净的甲壳素和壳聚糖均为白色片状或粉状固体,比重0.3,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甲壳素分子之间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使得甲壳素形成高度的结晶结构,因而甲壳素分子高度难溶。甲壳素不溶于水及绝大多数有机溶剂,也不溶于稀酸、稀浓碱,只溶于浓酸和某些溶剂。壳聚糖分子的活性基团为氨基而不是乙酰基,因而化学性质和溶解性较甲壳素有所改善,可溶于稀酸、甲酸、乙酸,但也不溶于水和绝大多数有机溶剂。由于氨基和羟基比较活泼,壳聚糖的化学性质较甲壳素活泼,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比如烷基化、酰基化反应等等。 1.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产品的应用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由于其可再生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结构中的多种活性基团,具有多种优良的性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农业、环保等多个行业中。 1.2.1 在环保中的应用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能够通过分子中的氨基和羟基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整合物且可帮助微粒凝聚,故广泛用作化工、轻工纺织等废水处理中的吸附剂和絮凝剂。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和絮凝剂,能够有效地捕集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和 有机物,并可以抑制细菌生长,使污水变清,特别是对于汞、铬、铜、铅、钴、3n n 甲壳素壳聚糖

壳聚糖改性与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作业 壳聚糖的改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年级: 学院: 专业:高分子材料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提纲

0 引言 壳聚糖是性能优异、应用广泛且具有开发价值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虽然在应用中有一些不足,但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改性来提高其性能,拓展其应用围。本文主要介绍壳聚糖改性后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1 壳聚糖的改性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从对氟离子的吸附及对浊度的降低介绍改性壳聚糖的应用效果; 2 壳聚糖的改性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2.1 印染废水 从对偶氮染料的吸附及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介绍改性壳聚糖的应用; 2.2 重金属离子 2+、Th4+的吸附及对Cr(VI)的吸附,主要从对铜离子、对镍离子的吸附;对UO 2 来介绍改性壳聚糖的应用; 2.3 造纸废水 主要介绍接枝改性壳聚糖和壳聚糖微球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 3 壳聚糖的改性在城市污水和海水中的应用 主要介绍改性壳聚糖对SS、浊度、BOD5及COD等的处理效果; 4 结语与展望 介绍目前的改性研究情况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5 参考文献

壳聚糖的改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4级高分子材料专业马舒颜摘要:本文阐述了壳聚糖絮凝剂改性后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着重说明其在重金属离子处理、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壳聚糖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应用极广,环境友好,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壳聚糖的改性絮凝水处理 0 引言 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传统的水处理剂会在水中有残留,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兼具环境友好、可再生、来源广泛的绿色水处理剂备受关注。而壳聚糖就是性能最为优异的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之一。 壳聚糖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甲壳素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又称脱乙酰甲壳素,一般而言,甲壳素的N-乙酰基脱去55%以上就可称为壳聚糖,其分子式为 (C 6H 11 NO 4 )N。壳聚糖结构中含有大量活泼的氨基和羟基,在酸性溶液中能形成阳离 子型聚电解质,有良好的絮凝作用;且可通过表面侵蚀、酶降解、溶解等多种降解方式进行可控性降解,无毒副作用;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吸附性、吸湿性、成膜性、抵抗免疫反应性和抗菌性等,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制革、工业废水处理;在医药、食品保健品等领域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壳聚糖是一种用途广泛且富开发价值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然而,壳聚糖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譬如:化学性质不活泼、溶解性较差、分子量相对较低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围。但因其结构中含有羟基、乙酰基和氨基等官能团,故可以利用烷基化、酯化、接枝、交联等改性方法来改善壳聚糖的性质,提高其性能,从而拓展应用围,得到更大的利用空间。 1 壳聚糖的改性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饮用水的处理,目的是将水处理为对人体有生物安全性和化学安全性的水,同时水的浊度、色度、硬度、气味等给人的感受要好[1]。壳聚糖因其天然、无毒、安全性,在饮用水处理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壳聚糖特有的分子结构,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颜色和气味,可降低水中COD含量并减少水中毒副物质的产生;此外,壳聚糖可以有效吸附去除饮用水中重金属及其藻类物质;还可以去除无机絮凝剂处理后残留的铝离子,且能一定程度上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从而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2]。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性氟中毒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氟离子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

改性壳聚糖富集研究综述范文【精编】

改性壳聚糖富集研究综述 摘要: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天然高分子,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展,涉及的内容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综合概述了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富集及其化学改性的方法,简单介绍了它们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壳聚糖;富集;化学改性;应用。 引言: 壳聚糖具有许多独特的化学物理性质,根据其酸化、酉旨化和氧化、接枝与交联、经基化、经烷基化等反应还可制备成多种用途的产品,而且从氨基多糖的特点出发具有比纤维素更为广泛的用途。对壳聚糖的应用开发研究,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就十分活跃,近年来国际更是十分重视对它的深入开发和应用。通过对甲壳质和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与改性来制备性能独特的衍生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应用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 1、壳聚糖及其改性吸附剂 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是甲壳素N-脱乙酰基的产物,其学名是β(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 壳聚糖本身的基本结构是葡萄糖胺聚合物,与纤维素类似。但因多了一个胺基,带有正电荷,所以使其化学性质较为活泼。且因其聚合分子结合键角度自然扭转之故,对于小分子或元素会发生凝集螫合作用。根据甲壳素脱乙酰化时的条件不同,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分子量不同,壳聚糖的分子量通常在几十万左右。但一般来说N-乙酰基脱去55%以上的就可称之为壳聚糖。 壳聚糖本身性质十分稳定,不会氧化或吸湿。鉴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在食品、生物制药、水处理方面显示出非常诱人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对壳聚糖的开发研究十分活跃。 2、壳聚糖富集工艺的研究现状 由于壳聚糖吸附剂有以上的优点,学者们对其富集的工艺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李斌,崔慧[1]研究了以壳聚糖作富集柱,稀H2SO4为洗脱剂,稀NaOH 为再生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便、快速分离富集测定水中痕量Cu(Ⅱ)的方法,于波长325nm 处测定,检出限为20ng·ml-1,线性范围为10~20μg·ml-1。此法的优点在于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经济实用、效果良好。但由于壳聚糖易降解,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流速控制难,富集效果不均一,空白大的问题。

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e4418786.html, 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研究进展 作者:刘哲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5年第24期 【摘要】通过对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研究历史及现状的调研,总结了纤维改性沥青混合 料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作用机理;阐述了纤维种类、长度、添加量以及界面粘结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情况,不同因素的变化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不同性能;总结了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吸附、稳定、桥接以及加筋作用。 【关键词】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作用机理 1 概述 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增强材料,被广泛的用作复合材料增强体,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尖端领域[1-3],由于纤维具有高模量、高强度、高长径比以及较强的吸附能力,在道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中也多有应用。多年来,国内外对纤维改善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根据实际需求,开发出了一系列适用于道路沥青改性的路用纤维,主要包括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聚合物纤维以及新兴的玄武岩纤维等。本文主要针对道路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进行调研,分析了纤维对混合料性能影响的主要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纤维种类及性能 按处理方式划分,纤维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合成纤维,不同种类的纤维具有不同的性能,包括强度、模量、吸持沥青量、长径比以及表面形貌等等,而这些因素都会对沥青混合料性能产生影响。李智慧[4]等考察了聚丙烯腈纤维、聚酯纤维以及木质素纤维等三类不同的增 强体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三类纤维的常规技术性能,建立了纤维性能与外掺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掺加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沥青混合料性能相当,而木质素纤维混合料性能稍差;纤维的种类还影响着其对沥青混合料的主要作用机理。对外掺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程度最大的纤维性质因素是抗拉强度与极限拉伸应变,其次是熔融温度,吸持沥青量也有一定程度影响,纤维直径影响最小,在纤维形状特征因素中纤维长度的影响程度大于纤维直径与长径比。T.Serkan[5]采用聚酯纤维对石油沥青进行改性处理,石油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增加而流值降低,同时抗车辙及抗疲劳性能增加,表明聚酯纤维有效提高了石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F.M.Nejad等[6]使用碳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结果显示,碳纤维的加入有效提升了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老化性能。此外,有不少学者采用不同种类的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混杂改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8]。

综述与研究性论文差别

作业第一题:各种论文在形式上的区别 电子工程系鄢傲 2012210764 看完附件的几篇论文,有如下认识。 首先是期刊和快报的区别:相对于快报而言,期刊是比较完整的论文形式,快报一般是需要快速发表的,可以是初步的研究结果(preliminary result),强调的是工作的新颖性和重要性,它主要的目的是说服审稿人你的工作值得快速发表,就是论文的Introduction了,直接强调与众不同的新颖性,要写得吸引眼球;期刊则完全不同,它有较为完整和规范的写作形式,摘要、正文、结论等缺一不可,并且正文部分需要有自己的完整的有逻辑的成果,在内容上比较注重严谨性和创新性,在形式上则注重条理性和生动性。 下面说说会议论文,会议论文一般是投寄给某某会议的,会议的级别不一样,这就会导致会议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就我的理解,会议和期刊从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只是投寄的方式不太一样而已,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期刊的质量优于会议。 最后我们来分析研究论文与期刊形式的区别。研究论文首先必须有自己的明确的研究课题,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算法、理论等,最终获得比较优良的实验结果,在形式上更加注重公式算法以及数据结果;而综述性论文则不然。综述强调的是对同一类工作进行的归纳研究,概括出该学科或专题的研究现状、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它在形式上侧重于文字分析,没有较多的数据和算法。

作业第二题: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 电子工程系鄢傲 2012210764 我的研究方向是智能传感器网络,目前做的是电源管理。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专著,现在开始在google 学术里面找论文看了,下面仅举一例进行学术论文的写作分析。 ImprovingWireless Sensor Network Lifetime through Power Aware Organization MIHAELA CARDE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Boca Raton, FL 33431, USA DING-ZHU DU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MN 55455, USA 首先是摘要部分,这个部分很关键,作者通过智能传感网存在的生命周期短的问题直接提出解决办法,并且从理论上验证算法的可行性。 正文部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写作: 1.Introduction 2.Disjoint set covers (DSC) problem 3.An heuristic to compute maximum disjoint set cover 4.Performance evaluation 这四个部分其实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第一部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简要了概述,指出了网络存在的生存周期短的电源管理的问题;第二部分从理论上提出不相交的集覆盖问题(DSC),该算法与本课题如何契合,即该算法如何解决本课题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第三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推导;第四部分对问题进行了归总,对第三部分提出的解决办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用实际数据表现算法的优越性。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研究性论文尤其注重指标,因此,论文的最后总会进行关键指标的仿真对比。算法前后的指标优化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说明了论文的优越性。 最后的一个部分是Conclusion,在这里作者结合应用前景及实际问题对算法进行了大概的叙述,语言精练,对于理论成分的叙述简洁明了,让人感觉真实可信。

SBS改性沥青机理研究进展

S BS改性沥青机理研究进展 李双瑞,林 青,董声雄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州 350002) 摘要:介绍了沥青的特性、苯乙烯2丁二烯2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 BS)的性能,分析了S BS与基质沥青之间 的溶胀性和相容性问题,着重论述了S BS改性沥青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机理主要分为物理共混和化学改性两 类:物理共混———S BS微粒受到沥青组分中油分的作用发生溶胀而均匀分散在沥青中,S BS与沥青之间没有发 生化学作用,只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化学改性———加入添加剂使沥青和S BS之间发生加成、交联或接枝等化 学反应,形成较强的共价键或离子键,改善沥青的化学性质。提出化学改性是提高S 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重 要手段。 关键词: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 BS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采用聚合物对道路沥青进行改性是提高和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一种重要措施[1~6]。近年来,在聚合物改性材料中,苯乙烯2丁二烯2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 BS)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沥青改性剂[7~12]。对S 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研究[13~17]表明:采用S BS对沥青改性后,改性沥青的低温柔性和高温性能明显提高,温度敏感性大大降低。关于S BS改性沥青的机理,国内外科技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了沥青和S BS的性能以及S BS在沥青中的溶胀性和相容性问题,着重论述了S BS改性沥青机理的研究进展。 1 沥青的特性 沥青是由多种化学成分极其复杂的烃类所组成。这些烃类为一些带有不同长短侧链的高度缩合的环烷烃和芳香烃,以及这些烃类的非金属元素衍生物[18]。按生产来源划分,沥青主要可分为地沥青(包括天然沥青与石油沥青)、焦油沥青、煤沥青、页岩沥青等。道路中各国目前生产和最常用的是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的重质产品[19]。石油沥青的组分极为复杂,通常用溶剂将沥青通过色层分析法分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四个组分[18]。Hubbard2Stanfield法将沥青划分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3个组分[19]。 油分是石油沥青中最轻的馏分,含量在45%~60%。油分是石油沥青可以流动的主要原因,其含量越多,软化点越低,粘度越小,使沥青具有柔软性和抗裂性。树脂的含量在15%~30%。树脂的存在使石油沥青有一定的可塑性、可流动性和粘结性,直接决定着石油沥青的延伸度和粘结力。沥青质是固体无定形物质,含量在5%~30%。沥青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它是石油沥青中分子量最高的组分,决定着石油沥青的塑性状态界限、自固态变为液态的程度、粘滞性、温度稳定性、硬度和软化点。此外,石油沥青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沥青酸、沥青酸酐、碳化物和似碳物。 沥青的主要结构为胶体结构,即以沥青质为核,表面层被树脂浸润包裹,而树脂又溶于油分中,形成沥青胶团,无数胶团彼此通过油质结合成胶体结构。当沥青中沥青质含量适当,并有较多的树脂作为保护物质时,它所组成的胶团之间有一定的吸引力,这种结构称之为溶胶-凝胶结构。大多数优质的路用沥青都属于这种胶体结构,具有粘弹性和触变性。当沥青质含量较高时,胶粒相互缠结,粘度大、塑性小、 基金项目:中法先进科技合作项目(PRAMX02208); 作者简介:李双瑞(1977-),女,河南南阳人,博士研究生,从事沥青材料改性的研究; 联系人,E2mail:sxdong2004@https://www.360docs.net/doc/0e441878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