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实验报告—数据库接口

Android实验报告—数据库接口
Android实验报告—数据库接口

数据库接口实验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Android数据存储和访问的方法,利用SQLite进行数据存储及访问。通过实验,掌握DatePicker和TimePicker的使用方法。

实验要求:

设计程序实现一个日期信息记录数据库软件,如下图所示

设计界面,如图所示,利用SQLite实现数据库的建立、数据表中的信息的删改、查等操作。使用DatePicker和TimePicker来动态选择日期和时间,将设置的日期和时间信息写入到数据库中。

程序源码(可付纸)(包括XML和Java文件):

mcy.java

package cn.mcy;

import java.util.Calendar;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ntValues;

import android.database.Cursor;

import android.database.SQLException;

import 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Database;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view.View;

import android.view.View.OnClickListener;

import android.widget.Button;

import android.widget.DatePicker;

import android.widget.EditText;

import android.widget.TextView;

import android.widget.TimePicker;

import android.widget.Toast;

public class mcy extends Activity {

/** Called when the activity is first created. */

private EditText edtEntry,edtIDEntry;

private Button

btnAdd,btnShowAll,btnClearShow,btnDeleteAll,btnIDDelete,btnIDSeach,btnIDRefr esh;

private TextView tvSShow;

private int mYear,mMonth,mDay,mHour,mMinute;

private TimePicker tp;

private DatePicker dp;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DB_FILE="students.db",DB_TABLE="students";

private SQLiteDatabase mStuDbRW;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uper.onDestroy();

mStuDbRW.clos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https://www.360docs.net/doc/0e6875407.html,yout.main);

mcy11 friDbHp=new mcy11(getApplicationContext(),DB_FILE,null,1); friDbHp.sCreateTableCommand="CREATE TABLE "+DB_TABLE+"("+"_id INTEGER PRIMARY KEY,"+"id TEXT NOT NULL,"+"date TEXT,"+"time TEXT);";

mStuDbRW=friDbHp.getWritableDatabase(); //生成一个数据库mStuDbRW

tvSShow=(TextView) findViewById(https://www.360docs.net/doc/0e6875407.html,SShow);

edtEntry=(EditText) findViewById(R.id.edtEntry);

edtIDEntry=(EditText) findViewById(R.id.edtIDEntry);

btnAdd=(Button) findViewById(R.id.btnAdd);

btnShowAll=(Button) findViewById(R.id.btnShowAll);

btnClearShow=(Button) findViewById(R.id.btnClearShow);

btnDeleteAll=(Button) findViewById(R.id.btnDeleteAll);

btnIDDelete=(Button) findViewById(R.id.btnIDDelete);

btnIDSeach=(Button) findViewById(R.id.btnIDSeach);

btnIDRefresh=(Button) findViewById(R.id.btnIDRefresh);

tp=(TimePicker) findViewById(R.id.TimePicker01);

dp=(DatePicker) findViewById(R.id.DatePicker01);

tp.setIs24HourView(true);

Calendar c = Calendar.getInstance();

mYear = c.get(Calendar.YEAR);

mMonth = c.get(Calendar.MONTH);

mDay = c.get(Calendar.DAY_OF_MONTH);

mHour = c.get(Calendar.HOUR_OF_DAY);

mMinute = c.get(Calendar.MINUTE);

dp.init(mYear, mMonth, mDay, new DatePicker.OnDateChangedListener()

{

public void onDateChanged(DatePicker view, int year,

int monthOfYear, int dayOfMonth)

{

mYear = year;

mMonth = monthOfYear;

mDay = dayOfMonth;

edtEntry.setText(String.valueOf(mYear)+" "+ String.valueOf(mMonth)+" "+String.valueOf(mDay)+" "+String.valueOf(mHour)+" "+String.valueOf(mMinute)); }});

tp.setOnTimeChangedListener(new TimePicker.OnTimeChangedListener()

{

public void onTimeChanged(TimePicker view, int hourOfDay,

int minute)

{

mHour = hourOfDay;

mMinute = minute;

edtEntry.setText(String.valueOf(mYear)+" "+

String.valueOf(mMonth)+" "+String.valueOf(mDay)+" "+String.valueOf(mHour)+" "+String.valueOf(mMinute));

}

});

btnAdd.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iew){

ContentValues newRow =new ContentValues();

newRow.put("id", edtIDEntry.getText().toString());

newRow.put("date",String.valueOf(mYear)+

String.valueOf(mMonth)+String.valueOf(mDay));

newRow.put("time",String.valueOf(mHour)+String.valueOf(mMinute));

mStuDbRW.insert(DB_TABLE, null, newRow);

} });

btnShowAll.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iew){

Cursor c=mStuDbRW.query(true, DB_TABLE,new

String[]{"id","date","time"}, null, null, null, null,null,null);

if(c==null)

return;

if(c.getCount()==0)

{tvSShow.setText("");

Toast.makeText(mcy.this, "没有资料

",Toast.LENGTH_SHORT).show();

}

else

{

c.moveToFirst();

tvSShow.setText(c.getString(0)+" "+c.getString(1)+"

"+c.getString(2));

while(c.moveToNext())

tvSShow.append("\n"+c.getString(0)+" "+c.getString(1)+" "+c.getString(2));

}

}

} );

btnClearShow.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iew){

tvSShow.setText("");

} });

btnDeleteAll.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iew){

try {

mStuDbRW.delete(DB_TABLE, "_id>?", new String[]{"0"}); } catch (SQLException e) { }

} });

btnIDDelete.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iew){

try {

mStuDbRW.delete(DB_TABLE, "_id=?", new

String[]{edtIDEntry.getText().toString()}); }

catch (SQLException e) { }

} });

btnIDSeach.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iew){

Cursor c=null;

c=mStuDbRW.query(true, DB_TABLE, new

String[]{"id","date","time"},"id="+"\""+edtIDEntry.getText().toString()+"\""

,null, null,null, null,null);

c.moveToFirst();

tvSShow.setText(c.getString(0)+" "+c.getString(1)+"

"+c.getString(2));

} });

btnIDRefresh.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iew){

try {

mStuDbRW.delete(DB_TABLE, "_id=?", new

String[]{edtIDEntry.getText().toString()}); }

catch (SQLException e) { }

ContentValues newRow =new ContentValues();

newRow.put("id", edtIDEntry.getText().toString());

newRow.put("date",String.valueOf(mYear)+

String.valueOf(mMonth)+String.valueOf(mDay));

newRow.put("time",String.valueOf(mHour)+String.valueOf(mMinute));

mStuDbRW.insert(DB_TABLE, null, newRow);

} });

}}

Mcy11.java

package cn.mcy;

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xt;

import 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Database;

import 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Database.CursorFactory;

import 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OpenHelper;

public class mcy11 extends SQLiteOpenHelper {

public String sCreateTableCommand;

public mcy11(Context context, String name, CursorFactory factory, int version) {

super(context, name, factory, version);

// TODO Auto-generated constructor stub

sCreateTableComman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SQLiteDatabase db)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f(sCreateTableCommand==null)

return;

db.execSQL(sCreateTableComman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Upgrade(SQLiteDatabase arg0, int arg1, int arg2)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main.xml

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fill_parent"

>

android:orientation="horizontal"

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orientation="horizontal"

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

android:orientation="horizontal"

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width="100dp"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程序运行结果截图:

山东大学数据库第四次实验实验报告

實驗4 視圖操作 實驗目の:掌握創建、刪除視圖のSQL語句の用法,掌握使用企業管理器創建、視圖の方法。 實驗准備: 1)了解創建視圖方法。 2)了解修改視圖のSQL 語句の語法格式。 實驗內容: 1)使用企業管理器創建視圖 a)在pubs數據庫中以authors表為基礎,建立一個名為CA_authorの視圖, 使用該視圖時,將顯示所有state為CAの作者の基本信息。 2)使用SQL語句創建視圖 a)在查詢分析器中利用author表建立一個每個作者のID,lname,fname, phone,addressの視圖S_author。 b)建立一個employee_date視圖,利用employee表中信息,顯示1991年 1月1日之後雇傭の雇員のid,name,minit,job_id。 3)刪除視圖 a)使用企業管理器S_author視圖 b)使用SQL語句刪除CA_author、employee_date視圖 實驗要求: 用不同の方法創建視圖。 實驗步驟如下: 一、使用企業管理器創建視圖 a )在pubs數據庫中以authors表為基礎,建立一個名為CA_author の視圖,使用該視圖時,將顯示所有state為CAの作者の基本信息。

①右鍵點擊pubs數據庫文件下の視圖,選擇“新建視圖”,在彈出來の“添加表”中添加表authors。 ②在“添加表”一欄中添加表authors後點擊“關閉”,並全選author表中所有項目。 ③點擊保存,從彈出來の“選擇名稱”框中輸入視圖名稱“CA_author”。

④添加名為CA_author の視圖成功。 ⑤顯示所有state為CAの作者の基本信息。

数据库设计性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小型CMS博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实验要求 利用学习的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为选择的应用设计数据库、必要的索引、视图、编写应用程序。 三、总的设计思想,及环境语言、工具等 1、建立系统的目的,系统总体概况的介绍 进行博客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会自主开发独立程序,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大学里本人所学的知识大多数是从课本上得到的,而这次是要通过动手来实践,实习对本人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本人所要实现的是一个小型CMS博客系统,用户在注册后可以实现在后台操作数据库更改网站标题、版本号、管理博客、管理日志分类等,在前台可以查看已公开的博客等。本次课程设计初步目标是实现博客的基本功能,在这个基础上对功能进行扩充。 2、选用的语言 利用WINDOWS XP结合DREAMWEAVER和access搭建ASP的环境平台,语言采用强大的vbscript。采用了IIS5.1。 3、需求分析的方法和结果 通过对现行博客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调查,明确了CMS博客系统由查看博客、发表博客、回复博客、管理员通过后台管理登录管理日志分类、修改删除博客、发表新文章、设置主页信息等等。用户对系统的描述如下。 a)用户基本功能 1)匿名用户可以查看用户公开的博客,并且可以通过注册申请成为正式用户。 b)管理员基本功能 1)发表新文章。 2)管理文章、如添加删除等。 3)管理分类,如添加、删除、重命名。 4)设置主页上显示的博客条数或者版本号。 数据流图

数据库逻辑模型 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其关系模式为: 博客用户(用户,密码,邮箱),其中用户为主码; 版本信息(版本ID,URL,主页底部信息,副标题),其中版本ID为主码; 日志分类信息(编号,分类名称,基本表述(在鼠标放到分类上后显示的小标签)) 将CMS系统的数据库名定为“SimpleCMS” 数据库模式的规范化 各表的函数依赖集: F博客用户={用户→密码}; F类别={分类ID→名称,分类ID→基本描述}; F版本信息={编号→网站名,编号→网址,编号→底部信息,编号→副标题信息}; 上述关系模式中不存在对非码依赖的表达式,所有的非主属性对码完全并直接依赖,由此证明,博客数据库中各表均服从BCNF,其规范化程度较高,数据库设计合理。 4、E-R图

数据库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教务管理系统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一、概述 项目背景:数据库课程设计 系统名称:教务管理系统 开发环境:SQL Server 2008 二、需求分析 1、系统的概述 ?一个学校由很多个学院组成,每个学院有多个专业,每个专业有1个或 者多个班级。一个学生只属于1个班级,学生有姓名、学号、性别、身 份证号、入学时间等属性。 ?每个专业的每个年级都有对应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指定了这个专业这 个年级的某门课程在那个学期上,学分、学时是多少。每个学院都设置 有1个教务秘书,这些信息都由教务秘书进行输入。每个院系的课程都 有自己的唯一编码,比如计算机系上的C语言,和电子系上的C语言, 虽然都是同一门课,但是编码是不同的。但是同一个院系中的相同的课 程,课程代码是唯一的。比如计算机学院的07计算机软件专业和计算机 学院的07计算机科学专业都有C语言课程,这两门课程的课程代码是相 同的。 ?教务秘书在每个学期的中间时刻,为下一个学期进行排课,排课的内容 根据教学计划,比如08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在2009-2010年第2 学期上的课程,可以通过教学计划得知要上什么课程,然后对这些课程 安排上课教师(比如陈越)、上课时间(比如星期2,第1-2节)和地点 (理工楼234),有的课程是单周上,有的双周,也有是每周都上的。 ?在每个学期期末,学生登录到网站上选择下一个学期需要上的课,选择 的时刻,可以选择是否需要教材,如果某门课程的人数选满了,则不能 给任何学生选择了。 ?学生根据选择的课程进行上课,参加考试。每个老师可以用自己的用户 名和密码登陆网站,选择这个学期自己所教的课程(一个老师可以上多 个班级的课程),输入这个班级的成绩,成绩分为期末考试成绩、期中考 试成绩、平时成绩、实验成绩以及总评成绩。这些成绩都需要进行存储。 ?为了保证安全性,老师输入的成绩并不是直接放到最终的成绩表中,而 是放在一个临时的表中,只有当教务秘书审核过后,才导入到最终的成 绩表中。

数据库实验报告完整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数据库实验 课程名称数据库 | |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实验日期:2015/7/9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本实验是为计算机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后,为培养更好的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而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具备应用数据库原理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的能力。 为后继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在建立数据库系统过程中使用关系数据理论的能力。 3.通过对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培养学生对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方案设计、系统编码、界 面设计和软件调试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门考查学生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验。 二、主要内容 针对一个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中小型系统(见题目附录)进行数据库设计,重点分析系统涉及的实体、实体之间的联系,实现增加、删除、更新、查询数据记录等基本操作。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1. 理解系统的数据库需求,分析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画出E-R图: 1)分析确定实体的属性和码,完成对该实体的实体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定义。 2)设计实体之间的联系,包括联系类型和联系的属性。最后画出完整的E-R图。 2.根据设计好的E-R图及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设计数据库模式: 1)把E-R图转换为逻辑模式; 2)规范化设计。使用关系范式理论证明所设计的关系至少属于3NF并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属于3NF则进行模式分解,直到该关系满足3NF为止,要求写出分解过程。 3)设计关系模式间的参照完整性,要求实现级联删除和级联更新。 4)用SQL语言完成数据库内模式的设计。 3.数据库权限的设计: 1)根据系统分析,完成授权操作; 2)了解学习收回权限的操作。 4.完成用户界面的设计,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

设计性实验报告格式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万用表设计与组装实验仪 姓名:李双阳学号:131409138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1314091 指导教师:_王朝勇王新练 上课时间:2010 年12 月 6 日

一、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名称:万能表的设计与组装试验仪 实验时间:2010年12月6日 小组合作: 是 小组成员:孙超群 1. 实验目的:掌握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组成和特性。 2. 掌握数字万用表的校准和使用。 3. 掌握多量程数字万用表分压、分流电路计算和连接;学会设计制作、使用多量程数字万用表 2、实验地点及仪器、设备和材料: 万用表设计与组装实验仪、标准数字万用表。 3、实验思路(实验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验步骤等): 1. 直流电压测量电路 在数字电压表头前面加一级分压电路(分压电阻),可以扩展直流电压测量的量程。 数字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分压电路如图一所示,它能在不降低输入阻抗的情况下,达到准确的分压效果。 例如:其中200 V 档的分压比为: 001.010*********==+++++M K R R R R R R R 其余各档的分压比分别为: 档位 200mV 2V 20V 200V 2000V 分压比 1 0.1 0.01 0.001 0.0001 图一 实用分压器电路 实际设计时是根据各档的分压比和总电阻来确定各分压电阻的,如先确定 M R R R R R R 1054321=++++=总 再计算200V 档的电阻:K R R R 10001.021==+总,依次可计算出3R 、4R 、5R 等各档的分压电阻值。换量程时,多刀量程转换开关可以根据档位调整小数点的位置,使用者可方便地直读出测量结果。 尽管上述最高量程档的理论量程是2000V ,但通常的数字万用表出于耐压和安全考虑,规定最高电压量限为1000V 或750V 。

设计性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设计性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种描述形式—传递函数描述法、零极点增益描述法。 2.掌握两种描述形式之间的转换。 3.掌握连续和离散系统频率响应的求解 二、 实验仪器或设备 装MATLAB 软件的计算机一台。 三、 实验内容 1. 生成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并记录下函数命令和波形。 2. 生成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 3. 将连续系统 4)(s )21)(s (s 3) 1)(s -(s 0.5H(s)++++=转化为传递函数模型的描述形式。 4. 将离散系统 4-3-2-1--2 -10.5z 0.9z -1.3z 1.6z -12z 5z 3H(z)++++=转化为传递函数和零极点增益模型的的描述形式。

四、实验步骤(包括主要步骤、代码分析等) 1. 生成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并记录下函数命令和波 形。 程序: clear,clc,close %清除变量空间变量,清除命令窗口命令,关闭图形窗口 t=-10:9; %取20个点 ft1=(t==0); %单位脉冲信号函数 ft2=(t>=0); %单位阶跃信号函数 subplot(1,2,1),stem(t,ft1,'m-o') %图像窗口1行2列的第1个子图绘制单位脉冲信号图形 title('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 %设置标题为“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 subplot(1,2,2),stem(t,ft2) %图像窗口1行2列的第2个子图绘制单位阶跃信号图形 title('20个点的单位阶跃信号'); %设置标题为“20个点的单位阶跃信号” 2. 生成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 程序: clear,clc,close %清除变量空间变量,清除命令窗口命令 x=0:0.001:0.6; %设置变量x的值范围 y=square(2*pi*10*x,30); %用square函数得到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 plot(x,y,'m'); %绘制矩形波的图像

实验一 数据库模式设计及建立实验报告

长春大学计算机学院科学与技术专业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一数据库模式设计及建立 班级:姓名:学号: 实验地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QL SERVER 2005/2008系统或KingBase ES V7.0的使用; 2.基本掌握SQL的数据定义。 二、实验内容、要求和环境: 【实验要求】 注:将完成的实验报告重命名为: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如:041540538张三(实验一)),提交到SPOC学堂。 1.实验课要携带教材、学习辅导、老师下发的实验报告文档等。 2.课前要对实验内容和步骤部分进行预习。 3.将本次实验所建的数据库做好备份,以备以后实验使用。 【实验环境】 1.SQL SERVER 2005/20085; 1.KingBase ES V7.0 ,人大金仓。 【实验内容和步骤】 1.熟悉SQL SERVER 2005/2008系统。 (1)启动“SQL Server Managemet Studio”,新建数据库和关系(表) ①鼠标单击“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SQL Server Managemet Studio”启动“SQL Server Managemet Studio”,SQL Server Managemet Studio(SSMS)是一个集成环境,用于访问、配置、控制、管理和开发SQL Server 的所有组件,SSMS将大量图形工具与丰富的脚本编辑器相结合,使各种技术水平的开发人员和管理员都可以访问SQL Server; ②在“SQL Server Managemet Studio”中左窗口“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单击“SQLEXPRESS”的左侧“+”,弹出下拉菜单; ③在上一步的下拉菜单中,鼠标右键单击“数据库”,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数据库名,同时可以进行存储位置的设置; ④在数据库文件夹下,出现新建的数据库文件夹; ⑤点击所建数据库文件名左侧的“+”,弹出下拉菜单; ⑥在上一步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鼠标右键单击“表”,弹出下拉菜单,单击“新建表”即可在此数据库文件夹中建立关系(表)了。 (2)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的上方有一个“新建查询”图标,单击“新建查询”,可使用SQL 语言进行对关系的操作 ①单击“新建查询”后,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上部出现一个工具栏,右侧弹出一个窗

数据库实验报告4

数据库-实验报告4 学号:11122604 姓名:陆亮 第4周(第四章:数据更新、视图、嵌入式SQL部分自学) 一、实验课: 1.建立计算机学院总评不及格成绩学生的视图,包括学生学号、姓名、性别、手机、所选 课程和成绩。 2.在E表中插入记录,把每个学生没学过的课程都插入到E表中,使得每个学生都选修每 门课。 3.求年龄大于所有女同学年龄的男学生姓名和年龄。 4.在E表中修改08305001课程的平时成绩,若成绩小于等于75分时提高5%,若成绩大于 75分时提高4%。 5.删除没有开课的学院。//删除记录而不是表。删除表要用其他。 6.查询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学生人数 二,代码: create view student_fail(xh,xm,xb,sjhm,kh,zpcj)as(select distinct S.xh,S.xm,S.xb,S.sjhm,E.kh,E.zpcj from S,E where S.xh=E.xh and E.zpcj<'60'); insert into E select distinct S.xh,O.xq,O.kh,O.gh ,null,null,null from S,O where not exists(select*from E where E.xh =S.xh and E.kh =O.kh ); select S.xm,S.csrq from S where S.csrq<(select min(csrq)from S group by S.xb having xb ='女') update E set pscj = pscj*1.04 where pscj>75; update E set pscj = pscj*1.05 where pscj<75; delete from D where yxh not in(select yxh from T ,O where T.gh = O.gh)

苯妥英钠设计性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苯妥英钠的制备与分析 姓名:闫洁 班级: 学号:39 日期:2015.11.2

设计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原理和应用维生素B1及氰化钠为催化剂进行反应的实验方法。 2.学习有害气体的排出方法。 3.学习二苯羟乙酸重排反应机理。 4.掌握用硝酸氧化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方案一 1、实验原理 1.安息香缩合反应(安息香的制备) 2.氧化反应(二苯乙二酮的制备) 3.二苯羟乙酸重排及缩合反应(苯妥英的制备) 4.成盐反应(苯妥英钠的制备) 2、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烧杯(500 ml 250 ml )量筒、锥形瓶、三颈瓶、抽滤瓶、球形冷凝管、干燥管、水浴锅、布氏漏斗、温度计、玻璃棒、抽滤器、 药品:苯甲醛、盐酸硫胺、氢氧化钠、无水乙醇、硝酸、浓盐酸 CHO VitB 1or NaCN O H HNO 3 O O O O H O O 1.H 2NCO NH 2/NaO H 2.HCl N H O O H 5C 6H 5C 6N H N H N O O Na H 5C 6H 5C 6 N H O OH H 5C 6 H 5C 6N O H 2NaOH

4、实验装置图 5、实验步骤 (一)安息香的制备(盐酸硫胺催化) 1.原料规格及用量配比 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 苯甲醛CP d 1.050 bp179.9℃20 ml0.2 盐酸硫胺原料药 3.5 g 氢氧化钠CP10 ml 2. 操作 在100 ml三口瓶中加入3.5 g盐酸硫胺(Vit.B1)和8 ml水,溶解后加入95%乙醇30 ml。搅拌下滴加2 mol/L NaOH溶液10 m1。再取新蒸苯甲醛20 ml,加入上述反应瓶中。水浴加热至70℃左右反应1.5 h。冷却,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干燥后得粗品。测定熔点,计算收率。mp 136—l37℃ 注:也可采用室温放置的方法制备安息香,即将上述原料依次加入到100 ml三角瓶中,室温放置有结晶析出,抽滤,用冷水洗涤。于燥后得粗品。测定熔点,计算收率。 (二)二苯乙二酮(联苯甲酰)的制备 1.主要原料规格及用量比 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 安息香自制8.5 g0.04 1 硝酸(65%-68%) CP d 1.40 bp122℃25 ml0.379.25 2.操作 取8.5 g粗制的安息香和25 ml硝酸(65%-68%)置于100 ml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器和气体连续吸收装置,低压加热并搅拌,逐渐升高温度,直至二氧化氮逸去(约1.5—2 h)。反应完毕,在搅拌下趁热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50 ml冷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直至油状物呈黄色固体全部析出。抽滤,结晶用水充分洗涤至中性,干燥,得粗品。用四氯化碳重结晶(1:2),也可用乙醇重结晶(1:25),mp.94—96℃。 (三)苯妥英的制备

数据库实验三实验报告

数据库___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交互式SQL(二) 姓名班级学号 实验台 编号 同组学生 实验课表现出勤、表现得分25% 实验报告 得分50% 实验总分操作结果得分25% 实验目的: 1.学会熟练使用INSERT语句对数据表进行数据插入操作。 2.学会使用UPDATE语句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修改操作。 3.学会使用DELETE语句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删除操作。 4.了解使用视图的目的与好处,掌握视图与基本表的关系,掌握如何使用SQL语句创建、修改、删除和查询视图。 实验内容: 一、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 创建表XS1(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字段,各个字段属性自定),然后使用SELECT子句向表XS1中插入多行数据(专业为“电子”的学生数据)。 create view xs1() as select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from xs where专业='电子'; 修改XS1表的结构,增加1个“平均成绩”字段,并根据XS_KC表修改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 alter table xs1 add平均成绩int; update xs1 set平均成绩=( select avg(成绩)from xs_kc where xs_kc.学号=xs1.学号group by学号); 将XS表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总学分增加10分。 update xs set总学分=总学分+10 where专业='计算机'; 将XS表中学号为“4102101”的同学的总学分增加4分,备注改为“提前修完一门课程”。 update xs set总学分=总学分+4,备注='提前修完一门课程' where学号='4102101'; 将XS_KC表中学号为“4102101”的同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成绩增加10分。 update xs_kc set成绩=成绩+10 where学号='4102101'and课程号= (select课程号from kc where kc.课程名='计算机基础'); 修改XS1表的结构,增加1个“总学分”字段,并使其值为该学生所学各门功课的学分之和。 alter table xs1 add总学分tinyint; update xs1 set总学分= (select sum(学分)from kc,xs_kc where xs_kc.学号=xs1.学号and xs_kc.课程号= kc.课程号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 验 --电位差计测金属丝电 阻率 姓名:马野 班级:土木0944 学号: 0905411418 指导教师:曹艳玲 实验地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目的】 1. 了解电位差计的结构,正确使用电位差计; 2掌握电位差的工作原理—补偿原理。 3能用电位差计校准电表和电阻率的测定。 4学习简单电路的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 【实验原理】 利用电位差计,通过补偿原理,来测定未知电阻和已知电阻两端的 电压,利用分压原理,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利用螺旋测微器和刻度尺测出电阻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直径,通过电阻率公式即可计算出电阻率。 补偿原理 在图1的电路中,设E 0是电动势可调的标准电源,Ex 是待测电池的电动势(或待测电压Ux ),它们的正负极相对并接,在回路串联上一只检流计G ,用来检测回路中有无电流通过。设E 0的内阻为r 0;Ex 的内阻为 rx 。根据欧姆定律,回路的总电流为: 电位差原理 如果我们调节E 0使E 0和Ex 相等,由(1)式可知,此时I =0,回路无电流通过,即检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此时称电路的电位达到补偿。在电位补 R R r r E E I g x x +++-= 00 图1 补偿原理 x

偿的情况下,若已知E 0的大小,就可确定Ex 的大小。这种测定电动势或电压的方法就叫做补偿法。 显然,用补偿法测定Ex ,必须要求E 0可调,而且E 0的最大值E 0max >Ex ,此外E 0还要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保持稳定,又能准确读数。在电位差计中,E 0是用一个稳定性好的电池(E )加上精密电阻接成的分压器来代替的,如图2所示。 图2中,由电源E 、限流电阻R 1以及均匀电阻丝RAD 构成的回路叫做工作回路。由它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I 0,并在电阻RAD 上产生均匀的电压降。改变B 、C 之间的距离,可以从中引出大小连续变化的电压来,起到了与E 0相似的作用。为了能够准确读出该电压的读数,使用一个标准电池进行校准。换接开关K 倒向“1”端,接入标准电池E S ,由E S 、限流电阻R 2、检流计G 和RBC 构成的回路称为校准回路。把B 、C 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如图中的位置),设RBC =R S ,调节R 1(即调节I 0),总可以使校准回路的电流为零,即R S 上的电压降与E S 之间的电位差为零,达到补偿。 图2 电位差计原理图 x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四-视图与索引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题目:实验四视图与索引学号班级日期 2016.10.20 一、实验内容、步骤以及结果 1.在Student数据库中,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创建一个选修了“数据库原理”课程并且是1996年出生的学生的视图,视图中包括学号,性别,成绩三个信息。(5分) 2.用两种不同的SQL语句创建第五版教材第三章第9题中要求的视图(视图名:V_SPJ)(10分,每种方法5分)。 --第一种方法 CREATEVIEW V_SPJ AS SELECT sno,pno,qty FROM SPJ WHERE jno=( SELECT jno FROM J WHERE jname ='' ); GO --删除建好的视图 DROPVIEW V_SPJ;

GO --第二种方法 CREATEVIEW V_SPJ AS SELECT sno,pno,qty FROM SPJ,J WHERE J.jno=SPJ.jno AND J.jname=''; 3.用SQL语句完成第五版教材第三章第11题中的视图查询(10分,每小题5分)。 11.请为三建工程项目建立一个供应情况的视图,包括供应商代码(SNO)、零件代码 (PNO)、供应数量(QTY)。 针对该视图VSP完成下列查询: (1)找出三建工程项目使用的各种零件代码及其数量。 (2)找出供应商S1的供应情况。

4.用SQL语句完成视图的数据更新。(15分,每题5分) (1)给视图V_SPJ中增加一条数据。 提示: -SPJ表中JNO允许为空时,数据可以插入基本表,此时JNO为NULL,由于JNO 为NULL,所以视图中没有该条数据。 -SPJ表中JNO不能为空时,可以使用instead of触发器实现。 (2)修改视图V_SPJ中的任意一条数据的供应数量。

数据库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

一、需要实现得功能 1、1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得功能 学生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专业、班级、总学分,在插入时,如果数据库则已经存在该学号,则不能再插入该学号。 1、2修改学生基本信息得功能 在管理员模式下,只要在表格中选中某个学生,就可以对该学生信息进行修改。 1、3查询学生基本信息得功能 可使用“姓名”对已存有得学生资料进行查询。 1、4删除学生基本信息得功能 在管理员模式下,只要选择表格中得某个学生,就可以删除该学生. 1、5用户登陆 用不同得登录权限可以进入不同得后台界面,从而实现权限操作。 1、6用户登陆信息设置 可以修改用户登陆密码 二、设计得目得 课程设计就是学习完该课程后进行得一次较全面得综合练习。其目得在于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得理论、方法与基础知识得理解,掌握使用Java语言进行面向对象设计得基本思路与方法;加强学生研发、调试程序得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得能力;提高学生得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三、总体设计 3、1功能图

3、2 Use Case图

3、3系统执行流程图 3、4、数据库设计

主要就是E-R 图与数据库二维表得设计 3、4、1数据库E-R 模型 3、4、2数据库关系模型—-二维表 学生表(s tu dent ) 字段 数据类型 说明 st uId nvarc har(30) 学号 s tuName n varchar(30) 姓名 st uSe x nva rchar(30) 性别 stuAg e i nt 年龄 s tuJg nvar char (30) 籍贯 stuZy n var cha r(30) 专业 cl as sId nvarch ar(30) 班号 stuSour se numeric(5,2) 总学分 学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出生地 专业 班级 总学分 登陆用户管理 账号 密码 职位 学 生

胰岛素设计性实验报告doc

胰岛素设计性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设计-修订版 胰岛素所致的低血糖休克及药物 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 第一临床医学院XX级医学检验一班 设计人:郭英刘雨霏刘妮彭超 XX年3月12日 【题目】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休克及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 【背景】 胰岛素是重要的内分泌激素之一,主要生理作用是全面地调节糖类代谢,同时也相应地调节脂肪和蛋白代谢。正常动物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的相互作用,血液中胰岛素浓度是相对稳定的。若给正常动物注射胰岛素,可造成人胰岛素性低血糖症状。血糖浓度持续降低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脑功能障碍症群而导致的综合症就是低血糖休克。在实验条件下如果给动物注射过量的胰岛素,使动物体内胰岛素量骤然升高,可造成动物实验性低血糖,会使神经组织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发生障碍,以至产生痉挛昏迷,外部表现为惊厥,称之为胰岛素休克。小鼠的低血糖休克实验属于经典实验.传统的胰岛素休克实验目的是观察人工胰岛素性低血糖休克以及注射葡萄糖后的消失过程,以加深对胰岛素

生理作用的理解.但实验中一般不测定小鼠血糖的变化,只是观察胰岛素造成低血糖休克时的行为变化。 现阶段对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原理研究较多,其他药物和激素如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对血糖的研究也以较多,但都是单量试验,并未将多种激素和药物联合起来观察对血糖影响的研究。本次试验将通过制作胰岛素低血糖休克模型来同时观察多种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 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但升高血糖的激素却不止胰高血糖素一种。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胰岛素拮抗激素,可以增强肝脏中的糖原异生,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而甲状腺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也能够促进糖的吸收和糖异生,也可升高血糖。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神经组织以外的所有其他组织生长;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抑制葡萄糖利用而使血糖升高等作用。但其剂量不同,对血糖的影响亦不同,本次试验就胰岛素等临床常见的与血糖有关的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做相应的探讨。 【目的】 学习检测血糖的方法,观察胰岛素及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同时验证不同剂量的生长激素对血糖的影响不同,从而加深理解药物和激素影响血糖水平的机制。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904 学号:0909091627 姓名:惠苗壮 指导教师:陈再良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要求 (1) 三.实验内容 (1) 四.运行结果 (6) 五.实验总结 (2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DBMS的工作环境和系统框架; 2.通过SQL语言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3.熟悉SQL语句。 二.实验要求 1.所有的SQL语句和源代码; 2.要求有适当的注释; 3.性约束实施、实验三、实验四和实验五要求给出相应的测试用例。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创建表、更新表和实施数据完整性 1.运行给定的SQL Script,建立数据库GlobalToyz。 2.创建所有表的关系图。 3.列出所有表中出现的约束(包括Primary key, Foreign key, check constraint, default, unique) 4.对Recipient表和Country表中的cCountryId属性定义一个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并将该属性的类型定义为这个自定义数 据类型。 5.把价格在$20以上的所有玩具的材料拷贝到称为PremiumToys

的新表中。 6.对表Toys实施下面数据完整性规则:(1)玩具的现有数量应在0到200之间;(2)玩具适宜的最低年龄缺省为1。 7.不修改已创建的Toys表,利用规则实现以下数据完整性:(1)玩具的价格应大于0;(2)玩具的重量应缺省为1。 8.给id为‘000001’玩具的价格增加$1。 实验二:查询数据库 1.显示属于California和Illinoi州的顾客的名、姓和emailID。 2.显示定单号码、商店ID,定单的总价值,并以定单的总价值 的升序排列。 3.显示在orderDetail表中vMessage为空值的行。 4.显示玩具名字中有“Racer”字样的所有玩具的材料。 5.根据2000年的玩具销售总数,显示“Pick of the Month”玩 具的前五名玩具的ID。 6.根据OrderDetail表,显示玩具总价值大于¥50的定单的号 码和玩具总价值。 7.显示一份包含所有装运信息的报表,包括:Order Number, Shipment Date, Actual Delivery Date, Days in Transit. (提 示:Days in Transit = Actual Delivery Date – Shipment Date) 8.显示所有玩具的名称、商标和种类(Toy Name, Brand,

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XX学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 验 报 告 姓名:(小四居中)学号:(小四居中) 系别:(小四居中)专业班级:(小四居中)成绩: 指导教师:

实验一: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40分】 1. 实验特点: 熟悉SQL Server 2014,掌握数据库、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 类型:验证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2学时每组人数:1人 2.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数据库、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基本要求:掌握数据库、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 3. 实验内容: (1)在查询分析器中建立数据库的命令、建立的数据库截图【10分】 (2)创建三个基本表的命令、各表结构截图、各表数据的截图【27分】 (3)建库、表过程中出现过的错误及解决方法(写出1-2个即可)【3分】

实验二:SQL的数据查询【30分】 1. 实验特点:简单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和集合查询 类型:验证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2学时每组人数:1人2.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查询语句的使用 基本要求: (1)掌握查询语句的一般格式 (2)掌握无条件、有条件查询及查询结果的排序与分组 3. 实验内容:【每小题3分】 (1)无条件单表查询 (2)有条件单表查询 (3)单表嵌套(一层)查询 (4)复合条件多表查询 (5)使用COUNT()的单表查询 (6)使用AVG()的单表查询 (7)查询结果分组 (8)查询结果排序 (9)使用通配符的查询 (10)使用换码字符的单表查询

实验三:SQL的数据更新、视图【30分】 1. 实验特点:数据更新、视图定义查询更新。 类型:验证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2学时每组人数:1人 2.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SQL数据插入、修改和删除,掌握视图定义查询更新。 基本要求: (1)掌握SQL数据插入、修改和删除语句的一般格式 (2)掌握SQL数据插入、修改和删除的使用方法 (3)掌握SQL视图的建立、修改和删除的使用方法 3. 实验内容:【每小题5分】 (1)插入单个元组 (2)插入子查询结果 (3)修改某个元组的值 (4)修改多个元组的值 (5)删除一个元组的值 (6)建立视图

数据库实验报告7

假设学校允许学生将银行卡和校园卡进行绑定,在 student 数据库中有如下的基本表,其中校园卡编号 cardid 即为学生的学号: icbc_card(studcardid,icbcid,balance) // 校园卡 ID,工行卡 ID,银行卡余额 campus_card(studcardid,balance) //校园卡 ID,校园卡余额数据创建的代码:

1.编写一个事务处理(begin tran)实现如下的操作:某学号为20150032的学生要从银 行卡中转账200元到校园卡中,若中间出现故障则进行rollback。(15分) 修改后的结果: 2.针对本题的数据库和表,分别用具体的例子展现四种数据不一致问题:丢失修改、 读脏数据、不可重复读和幻读(删除和插入)。(40分,每种数据不一致10分)丢失修改: --事务一: begin tran declare @balance decimal(10,2) select @balance=balance from campus_card where studcardid='20150033' waitfor delay'00:00:05' set @balance=@balance-10 update campus_card set balance=@balance where studcardid='20150033' commit tran go select balance from campus_card where studcardid='20150033'

--事务二: begin tran declare @balance1 decimal(10,2) select @balance1=balance from campus_card where studcardid='20150033' set @balance1=@balance1-20 update campus_card set balance=@balance1 where studcardid='20150033' commit tran go select balance from campus_card where studcardid='20150033' 【事务 1】更改了数据,结果为 60,但是没有被读到。最终【事务 2】的结果 50 覆盖了【事务 1】的更改值,结果不是期望值 40 读脏数据 --事务一: begin tran declare @balance decimal(10,2) select @balance=balance from campus_card where studcardid='20150032' update campus_card set balance=@balance+100 where studcardid='20150032' waitfor delay'00:00:05' rollback tran--回滚

《数据库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数据库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音乐播放器 专业: 物联网工程

目录 引言 一、人员分配 原雅丽:ER图绘制,编码和数据库的连接,运行代码的编写和调试。 肖凌云:创建数据库,对设计进行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绘制系统流程图 孟佳:绘制功能界面,绘制数据流图,数据字典,逻辑结构设计和部分ER图绘制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目的:设计一个音乐播放器 要求: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对歌曲进行操作的需求,例如收藏,下载,建立歌单,关注歌手,搜索音乐等。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在快生活节奏的今天,人们生活、工作的压力日益增加,迫切需要一个方便、快 捷的放松方式,例如听音乐,看MV等,音乐播放器也就应运而生,展现出了其 巨大的潜在市场价值。 1.2需求分析目标 迎合客户的根本需求,可实现听歌、评论、收藏等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可增加 好友互动、分享歌曲等社交活动。 1.3系统设计概要 本系统主要是设计一个音乐播放器,包括音乐播放功能、用户自定义歌单功能、 歌曲搜索功能、热门榜单推荐功能等。 1.4软件处理对象 评论(用户名,评论内容,点赞数,回复内容) 专辑(歌手,发行时间,歌曲列表,唱片公司,专辑名,歌手简介,封面图片) 歌手(姓名,简介,单曲,专辑,MV,歌手照片,粉丝数) 歌曲信息表(发布年份,专辑,热度指数,标签,词作者,曲作者) 用户个人信息(头像,姓名,账号,关注,等级,收藏,生日,地区,乐龄,听歌时长) 热度指数(分享量,下载量,播放量,收藏量,评论量,搜索量) 歌单(歌单名,制作人,收藏量,歌曲列表) 歌曲(歌名,歌手,专辑,长度,歌词,封面,信息表,评论)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使用场景:主要运用于手机上,计算机不适用于本音乐播放器 与现有播放器相比的优越性:操作界面简单明了,占用空间小。 费用支出:小组制作的软件,耗费极低。 人员和设备:三人一小组,利用电脑开发音乐播放器。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 设计出一个简洁、方便的音乐播放器,占用空间不大,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电工电子设计性实验报告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题目家庭照明电路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张锋 时间 2013.3.10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张锋 设计课题: 设计任务与要求根据应用电路的功能,确定封面上的题目,然后完成以下任务: 1、分析电路由几个部分组成,并用方框图对它进行整体描述; 2、对电路(不可以复制或截屏!)的每个部分分别进行单独说明,画出 对应的单元电路,分析电路原理、元件参数、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其他部分电路的关系等等; 3、用简单的电路图绘图软件绘出整体电路图,在电路图中加上自己的学 号或姓名等信息; 4、对整体电路原理进行完整功能描述; 5、列出标准的元件清单; 6 制作电路实物(成功者可给优秀)或对进行电路仿真,演示并记录其实际效果;写出设计心得体会。(注意:设计如果与同学或网络作品雷同大于50%,则此设计作废) 设计步骤(请同学们认真在宿舍抓紧时间完成,无故拖延者扣分处理) 1、查阅相关资料,开始撰写设计说明书; 2、先给出总体方案并对工作原理进行大致的说明; 3、依次对各部分分别给出单元电路,并进行相应的原理、参数分析计算、 功能以及与其他部分电路的关系等等说明; 4、列出标准的元件清单; 5、总体电路的绘制及总体电路原理相关说明; 6、列出设计中所涉及的所有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在说明书中按出现的顺序在设计说明书中,采用上标标注。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家庭照明电路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安装要求 三、设计的总体思路 四、电路功能框图 五、安装用电路元器件以及预算 六、施工要求 七、设计总结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4)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4)

南京晓庄学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四查询设计实验 所在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13软件工程转本1班 学号:13131151 姓名:薛伟

1.实验目的 (1)了解查询的目的,掌握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和查询条件的表示方法。 (2)掌握数据排序和数据联接查询的方法。 (3)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2.实验要求 (1)针对“TM”数据库,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中,用T-SQL语句实现以下单表查询操作,并将将调试成功的T-SQL命令,填入实验报告中。 a)查询所有课程的详细情况。 b)查询来自江苏或山东的学生学号和姓名,并以中文名称显示输出的列 名。 c)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一人选了多门课程的话,学号只显示一 次)。 d)查询选修课程号为07253001的学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 降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则按学号升序排列。 e)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 f)查询选修课程号为07253001的成绩在85-95之间的学生学号和成绩, 并将成绩乘以0.7输出。 g)查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DEPT_ID为07)或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DEPT_ID为09)姓张的学生的信息。。 h)查询所有核心课程(课程名中带*的)的情况。 i)查询缺少了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查询结果按课程号升序排列。 (2)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中,用T-SQL语句实现下列数据联接查询操作:

a)查询每个学生的情况以及他(她)所选修的课程。 b)查询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名及成绩。 c)查询选修C语言程序设计且成绩为85分以上的学生学号、姓名及成绩。 d)查询和学生柏文楠是同一个民族的学生(用自身联接实现)。 e)分别用等值联接和内联接查询有授课记录的老师的姓名。 f)用外联接查询所有老师的授课情况,输出老师的工号、姓名、职称、院 系、担任的课程号和授课的学期,结果按院系和职称升序排列。如果该 老师没有授课历史,在课程号和授课的学期中显示空值 (3)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新建查询,完成以上查询命令的同时,熟悉SQL 编辑器工具栏中各快捷按钮的作用。 (4)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步骤、结果和总结实验步骤/结果 将调试成功的T-SQL语句写在下方(标明题号)。 一、针对“TM”数据库,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中,用T-SQL语句实现以下单表查询操作,并将将调试成功的T-SQL命令,填入实验报告中。 (a)查询所有课程的详细情况: select*from Course (b)查询来自江苏或山东的学生学号和姓名,并以中文名称显示输出的列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