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爱心和责任心

班主任工作的爱心和责任心
班主任工作的爱心和责任心

班主任工作的爱心和责任心

大家都知道,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班主任用心揣摩和实践。说到学生、班主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个爱字。每位老师都不会怀疑自己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热爱之情是凌驾于对工作的热爱之上的。爱学生不仅仅是感性上的宽容、关爱,还应有理性上的激励和赏识。所以,爱心是必备的基础,方法则是必要的手段,责任是成功的航标。新课程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等、真诚、信任是师生关系融洽的一块基石。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一个班主任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理念。科学的进行班级管理,才是育人之道。那么,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将班主任的爱心与责任恰当地合二为一呢?下面,就我十七年的班主任工作所得,从三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班主任的“三颗心”

1、对待学生全体要有一颗“平等心”

学生最看不惯老师对优等生的偏心,对后进生的不关心,因此作为一个班级中的班主任,你首先要对学生一碗水端平,不能让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不如对别的学生好,让他们认为自己在老师的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你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并且要让这个班集体充满和睦相处的氛围,作为老师首先就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向,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集体的温暖,这种温暖不但来自老师还要来自同学之间。

2、对待犯错误的同学要有一颗“宽容心”

再好的学生也有犯错误的可能性,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不犯错误,而是应该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和学生分析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正确,用讲道理的方法去说服学生应该怎么做,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对的,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老师对他的宽容不是放纵,意识到老师的宽容是为了让他不再犯同样愚蠢的错误。让每一位同学在犯了错误之后不要不敢承认,而是做一名勇于承认敢于改正的人。

3、对于后进生要有一颗“耐心+热心”

后进生在班级里一个弱势群体,学习优秀的学生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他们的心灵本身就很脆弱,这时候如果老师火上浇油对他们不闻不问,那么他们的世界必然是灰色的,他们对老师的态度也会改变,认为老师不关心自己,自己没有希望,所以我们要用放大镜去看后进生的优点,让他们感到自己还是有希望的,学习的成绩代表不了一切。作为一名负责任的老师要及时给后进生补课,使他们可以尽快地把成绩赶上,尽量缩小班级中的成绩差距,使他们在班中一样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充满信心。例如:三年级时,我们班转来了一名学生叫马小兵(化名),这名学生上课不听讲,家庭作业基本不做或乱做,甚至有打骂同学和乱给同学取绰号的毛病。凭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发现这是一名学习和品行都非常特殊的学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对症处理,那么班上将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马小兵,我们班将会因为这名学生的到来而天下大乱。于是,我一面定期或不定期的找他谈话,做思想工作,督促引导好其他同学不受他的影响,一面与其家长沟通,多方面了解他的情况,综合掌握他的情况后,于是,我在上课的时候有意识的多向他提问,尽可能的发挥其聪明和爱表现、善于表达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分小组时,我特意把他安排到责任心较强的(班长)小组,让成绩好的同学多帮助督促他,课后要求他每天晚上打电话向我汇报作业完成情况和读书、背书的情况,针对他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辅导。刚开始时,他也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可由于我追得紧,他也就慢慢地习惯了,这样一个月下来,他每天的作业都能保证质量,自己逐渐有了学习兴趣,这一方法,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每天一次,一段时间之后,我就改为一星期两到三次电话抽查,五年级这段时间,一星期一次抽查甚至不抽查,他都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作业了。这一期间,他的行为习惯已逐步养成,无论学习还是品行都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他自己从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我坚信,只要老师有爱心、耐心、宽容心,每一个班集体都会是和谐的、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学生都将成为基础最扎实,兴趣爱好最广泛,能力最强,可持续发展的学生。

二、做一名“智慧爱心型的班主任”

当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操心,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你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你的学生在你的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学生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你,孩子变了,变得懂事听话了……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

我在《班主任之友》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所以,我一直在积极思考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智慧爱心型的班主任。在此前提下,我认为要搞好班级工作,应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应该建立班集体的核心,具体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教师要像培育一棵刚出土的幼苗一样,来精心呵护他们的成长。每次主题班会,都要求班干部自己策划活动、主持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才干,把班级各项活动开展得形式多样。

2、要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

积极分子可以是各方面表现较好能起带头作用的,也可以是只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能在开展某项活动中起领头作用的学生。积极分子队伍的扩大,不但能够促进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地更新班干部队伍,更重要的是能够使班集体的核心力量更为巩固、强大。对于他们,也要大胆任用,比如班上一些拿钥匙开门锁门、浇花、打水泼地、课间打扫卫生等具体事项,让他们来负责,基本上就不用老师去操心了。这些孩子在负责的工作中,也得到了锻炼,他们会逐步成长,加入到今后的班干部队伍中,成为强有力的后续核心力量。

3、健全制度,严格纪律。

在班级管理中,要建立建全班中的各项制度。该反复讲的要不厌其烦。比如,在班务工作中,从班干部到每一个同学,基本都有任务分工,可是他们毕竟是小学生,也经常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于是,我就指导中队长把各个小队的名单写在班务手册上,每个人名字后面都标有自己负责的任务,当有的同学忘记自己的工作时,班干部或班主任乃至某个同学,都可以按照上面的提示去对号入座,找到负责人,这样既可以做到工作不出漏洞,又能帮助学生牢记自己的职责。在严格的制度中,学生的责任心明显增强,把班级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每天早晨学生到校后,就由课代表组织自学。小组长负责好本组同学的作业质量。午间自息时,由值周班长安排学生复习功课,写作业,打扫卫生或自读。多年来,所带班级的学生均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班级管理始终都保持着一个井然有序的良好状态。

其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和家庭这两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从我做班主任自始至终心中一直有这样的信念:言传身教,认真负责,掌握技巧,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班主任。

(一)好班主任就得敬业、精业、勤业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深,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班主任,我深知创建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性,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和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犹如一棵生机勃勃茁壮成长的大树,学生正如那片片绿叶从这棵根深硕壮的大树上汲取养分,片片绿叶向上生长。身教重于言教,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

(二)好班主任就得宽容、民主、公正

宽容之心是我们大家都有的,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要想别人宽容你,你必须先懂得去宽容别人。对学生更须此道。宽容他们的不足,宽容他们的失误,宽容他们的个性。

班主任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注意克服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严于解剖自己,努力培养民主的气氛。对学生的正确意见,注意听取,对学生不正确的意见,要进行分析,以理服人。班主任任既是做人的楷模,又是治学的表率;既是严格的师长,又是知心的朋友。他们期望班主任能给他们以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本领,能给以他们欢乐和幸福。因此,在学校工作中,树立班主任的美好形象,是完全必要的。如果班主任只有冷

峻、威严、独断,学生就会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班主任的威信,给工作带来阻力。班主任必须在尊重、信任、爱护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高尚的情感启迪学生的心灵。

此外,班主任还要一视同仁地同学生交往,做事要公正。班主任要使自己的教育取得成功,最好的途径是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这时我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当学生遇见你,会微笑着向你走来的班主任,才算得上是一名成功的班主任。

回想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要管理好班级,要教育好学生,就要把班主任的爱心与责任恰当地合二为一,像父母爱子女那样去理解和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