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习题精选一
初三化学上册原子结构基础练习题

初三化学上册原子结构基础练习题【原子结构基础练习题】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原子结构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巩固这一知识,下面给出一些原子结构的基础练习题,供大家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题目一:简答题1. 什么是原子结构?2. 原子核由哪两种粒子组成?它们各自的电荷情况是什么?3. 电子的质量与质子的质量相比如何?4. 电子的电荷情况是什么?5. 为什么原子中的电子不会掉入原子核?题目二:选择题1. 下列哪种粒子质量最大?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α粒子2. 下列哪种粒子的电荷为负?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α粒子3.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同B. 电子的质量大于质子C. 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D. α粒子的电荷与质子相同题目三:计算题1. 一个氧原子的电子数为8个,中子数为8个,质子数为8个。
请计算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 一个锌原子的电子数为30个,中子数为35个,质子数为30个。
请计算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 一个氯离子的电子数为18个,质子数为17个。
请计算氯离子的电荷数。
题目四:应用题1. 氧的原子核中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对应氧的电子数为多少?2. 硫的原子核中有16个质子和16个中子,对应硫的电子数为多少?3. 一个锂离子的原子核中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对应锂离子的电子数为多少?题目五:填空题1. 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2. 质子的电荷为________,中子没有________。
3.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原子相对于________的质量。
4. 原子的电子数等于________数。
这些练习题可供同学们进行自主训练和思考,帮助你们巩固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应用。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参考教材或者向老师请教。
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你们会掌握并善于运用原子结构这一重要知识点。
加油!。
(完整word版)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练习题精选

(完整word版)原⼦结构⽰意图和离⼦结构⽰意图练习题精选原⼦结构⽰意图和离⼦结构⽰意图练习题精选1、下列各微粒的结构⽰意图中表⽰阳离⼦的是()2、某微粒最外层有8个电⼦,该微粒是()A.阴离⼦B.阳离⼦C.稀有⽓体原⼦D.⽆法确定3、有关钠原⼦结构⽰意图,其说法错误的是()A.表⽰钠的原⼦核,核内有11个质⼦B.弧线表⽰电⼦层,其共有3个电⼦层C.数字“1”表⽰第⼀层的电⼦层上有⼀个电⼦D.数字“2”表⽰第⼀电⼦层上有2个电⼦4、下列表⽰的各种微粒结构的⽰意图,正确的是()5、研究发现,原⼦的最外层电⼦数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请根据下列原⼦的结构⽰意图找出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微粒结构⽰意图表⽰微粒,通过改变x的值,可表⽰多少种不同的微粒()A.4种B.5种C.6种D.8种7、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澄江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物遗骸中的碳14原⼦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
碳14原⼦结构⽰意图为其相对原⼦的质量为14。
下列关于碳14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数为6 B.核外由两个电⼦层,第⼀层有4个电⼦C.核外电⼦数为6 D.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数8、某元素的原⼦结构⽰意图为则该元素原⼦质⼦数为()。
A.6 B.8 C.16 D.29、元素X核电荷数为d,它的阳离⼦X m+与Y的阴离⼦Y n-的电⼦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 的核电荷数( )A.m+n+a B.m-n-a C.m+n-a D.a-m-n10、A元素原⼦的原⼦核内有1个质⼦。
B元素的负⼀价阴离⼦的核外电⼦层结构与氩原⼦相同。
C元素的原⼦最外层是第⼆层,其最外层电⼦数是次外层的两倍。
D元素的原⼦⽐C元素的原⼦多1个电⼦层,其阳离⼦带1个单位正电荷。
E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的元素。
试写出下列符号:A原⼦;B负⼀价阴离⼦;C原⼦;D离⼦;E原⼦。
八年级化学习题精选集

原子结构及分子:1.已知钾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9个质子和20个中子,则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9B 、20C 、39D 、无法确定2.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 、111B 、161C 、272D 、503.A 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B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中子数为7;C 原子的核内有8个中子,核外有6个电子。
则A 、B 、C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 、A 和B B 、A 和C C 、B 和CD 、都属于同种元素4. 2010年02月19日,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宣布,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获得正式名称“C 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 “C n”。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又添新成员。
C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B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5C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D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7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讨论中,有以下4种说法:①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②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里绕核运动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下列组合中,都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6.科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用136C 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3517Cl 和3717Cl ( )A .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B .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C .原子中质子数不同D .相对原子质量相同7.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是( )A 、ClB 、Cl -C 、2ClD 、Cl 28.质子和中子都是由u 夸克和d 夸克组成,u 夸克带电量为32e ,d 夸克带电量为31 e ,e 为基元电荷。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

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一、判断题3.杂化轨道中含p成分越多,原子的电负性越大。
×4.根据VSEPR理论,在SiF62-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0个。
×5.根据VSEPR理论,氧族原子提供的电子数为6。
×6.在SO3-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2个。
×7.SnCl2几何构型为直线型。
×8.ICl4—几何构型为四面体。
×9.NH3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0.H2O和XeF2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1.SO32-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2.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Al3+ > Mg2+ > Na+ √13.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Pb2+ > Fe2+ > Mg2+√14.Ag+的极化作用大于K+的极化作用,因此Ag+的极化率小于K+的极化率。
×15.H+的极化能力很强。
√16.极化作用愈强,激发态和基态能量差愈小,化合物的颜色就愈深。
√17.温度升高,离子间的相互极化作用增强。
√18.半径相近、电子层构型相同时,阳离子正电荷越大,极化作用越强。
√19.其它条件相同或相近时,阴离子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
√20.无机阴离子团的变形性通常较大。
×二、选择题3、与元素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有关的电负性标度是(B):(A)鲍林标度(B)密立根标度(C)阿莱-罗周标度(D)埃伦标度4、下列基团中,电负性值最大的是(A):(A)CF3- (B)CCl3- (C)CBr3- (D)CI3-5、在以下化合物中,碳原子电负性最大的是(C):(A)CH4 (B)C2H4 (C)C2H2 (D)电负性相同7、Xe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8、根据VSEPR理论,多重键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A) 叁重键 (B) 双重键 (C) 单重键9、根据VSEPR理论,成键电子对(BP)和孤电子对(LP)之间相互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A) LP-LP (B) LP-BP (C) BP-BP10、Cl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11、ClF3的几何构型为(C):(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12、NF3的几何构型为(B):(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13、BrF3的几何构型为(C):(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14、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A)NH3(B)NBr3(C)NCl3(D)NF315、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A) CH4 (B) NH3 (C)H2O (D)H2S16、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A) NH3 (B) PH3 (C) AsH3 (D)SbH317、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小的是(D):(A)PI3(B)PBr3(C)PCl3(D)PF318、若阳离子电荷相同,半径相近,则最外层电子层构型为(A)电子构型的阳离子的变形性最小。
第18章原子结构 专题专练:能级跃迁规律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精选习题

高二物理选修3-5第18章原子结构专题专练:能级跃迁规律的应用一、激发、跃迁、电离。
1.光照激发: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称为光致激发.其吸收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否则不被吸收,不存在激发到n 能级时能量有余,而激发到n+1时能量不足,则可激发到n能级的问题.2.碰撞激发:原子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称为碰撞激发.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值(E=E m-E n),就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3.能级跃迁:原子吸收或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原子两能级间的能级差,用公式hν=E m-E n确定.4.电离:光子和原子作用使原子发生电离的情况,则不受公式hν=E m-E n的限制,这是因为原子一旦电离,原子结构即被破坏,因而不再遵守有关原子结构的理论.例如: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 eV(1)只要大于或等于13.6 eV光子都能被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而发生电离,只不过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原子电离后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动能越大,这与光致激发有所不同.(2)至于实物粒子和原子碰撞的情况,只要入射粒子的动能大于或等于电离能13.6 eV,就可能使氢原子电离.题型一:有关能级跃迁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及规律的应用例1.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以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1)若要使n=2的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氢原子?(2)若用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照射处在n=2能级的氢原子,则电子飞到离核无穷远处的速度为多大?(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电子的电荷量e=1.6×10-19 C,电子的质量m e=0.91×10-30 kg)解析:(1)要使处于n=2的氢原子电离,照射光光子的能量应能使电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无限远处,最小的电磁波的光子能量应为E=0-(-3.4 eV)=3.4 eV,再由E=hν得ν== Hz=8.21×1014 Hz.(2)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E 0=h=6.63×10-34× J=9.95×10-19 J电离能ΔE=3.4×1.6×10-19 J=5.44×10-19 J由能量守恒E k=E0-ΔE代入数据解得E k=4.51×10-19 J,E k=mv2,有v=1.0×106 m/s.答案:(1)8.21×1014 Hz (2)1.0×106 m/s针对训练1.(氢原子能级图的应用)(多选)如图18-4-3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用11 eV的光子照射B.用12.09 eV的光子照射C.用14 eV的光子照射D.用10 eV的电子照射BC[解析] 若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1 eV的光子,则能量为-13.6 eV+11 eV=-2.6 eV,氢原子不存在能量为-2.6 eV的能级,所以该光子不能被吸收,故A错误;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2.09 eV的光子,则能量为-13.6 eV+12.09eV=-1.51 eV,能从n=1能级跃迁到n=3能级,所以该光子能被吸收,故B正确;对14 eV的光子,其能量大于氢原子电离能13.6 eV,可使其电离,故C正确;n=1能级和n=2能级的能量差为-3.4 eV-(-13.6 eV)=10.2 eV,因10 eV<10.2 eV,所以10 eV的电子不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跃迁,故D错误.2. (多选)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现用能量介于10~12.9 eV范围内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射光中只有一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B.照射光中有三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C.氢原子发射出三种不同波长的光D.氢原子发射出六种不同波长的光BD解析:E2-E1=10.2 eV,E3-E1=12.09 eV,E4-E1=12.75 eV,可知照射光中有三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氢原子跃迁的最高能级为n=4能级,根据=6知,氢原子发射出六种不同波长的光,故选项B,D正确,A,C错误.3.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红宝石含有铬离子的三氧化二铝晶体,利用其中铬离子产生激光.铬离子的能级图中,E1是基态,E2是亚稳态,E3是激发态,若以脉冲氙灯发出的波长为λ1的氯光照射晶体,处于基态的铬离子受到激发而跃迁到E3,而后自发地跃迁到E2,释放出波长为λ2的光子,处于亚稳态E2的离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就是激光,这种激光的波长为( )A. B.C. D.A解析:由题意,根据ΔE=可得E3-E1=;E3-E2=;设处于亚稳态E2的离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就是激光,这种激光的波长为λ3,则E2-E1=;由以上各式可得λ3=,选项A正确,B,C,D错误.4. (多选)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 nmB.用波长为325 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D.用波长为633 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CD解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而当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能量更多,则频率更高,则波长小于656 nm,选项A错误;当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释放的能量=[-3.4- (-13.6)]×1.6×10-19,则解得,释放光的波长是λ=122 nm,则用波长为122 nm的光照射,才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选项B 错误;根据数学组合=3,可知一群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选项C正确;同理,氢原子的电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必须吸收的能量,与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放出能量相等,因此只能用波长为656 nm的光照射,才能使得电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选项D正确.5. (多选)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λB.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C.一群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6种谱线D.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ABC 解析:因氢原子1和2之间的能级差大于2和3间的能级差,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大于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的能量,则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λ,选项A正确;由能级图可知E3-E2=-= -=;E2-E1=-E1=-=,则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选项B正确;一群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6种谱线,选项C正确;因为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则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光照射,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选项D 错误.6 如图18-T-1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电子的动能会变大,电势能会减小B.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吸收光子C.一个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6条光谱线D.用能量为12.5 eV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一定不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7.氢原子基态能量E1=-13.6 eV,电子绕核运动半径r1=0.53×10-10 m.E n=,r n=n2r1,求氢原子处于n=4激发态时(静电力常量k=9×109 N·m2/C2,电子的质量m=0.9×10-30 kg).(1)原子系统具有的能量;(2)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3)电子具有的电势能;(4)向低能级跃迁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多有多少种?解析:(1)E4==-0.85 eV.(2)r4=42r1,k=m所以动能E k4=mv2== J=1.36×10-19 J=0.85 eV.(3)由于E4=E k4+E p4,所以电势能E p4=E4-E k4=-1.7 eV.(4)最多有六种.从n=4→3,3→2,2→1,4→2,4→1,3→1.答案:(1)-0.85 eV (2)0.85 eV (3)-1.7 eV (4)六种二、能级跃迁与光电效应。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结构模型简明形象地表示出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阶段正确的是()①道尔顿原子模型②阿伏加德罗原子模型③拉瓦锡原子模型④玻尔原子模型⑤电子云模型⑥汤姆生原子模型⑦卢瑟福原子模型⑧舍勒原子模型A.①⑥⑦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⑦⑧D.②④⑥⑧⑦2.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和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等。
而这些原子结构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实验研究基础上的。
下列实验事实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关系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B.α粒子散射: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C.α粒子散射:玻尔原子结构模型D.氢原子光谱: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3.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看,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汤姆生、玻尔、卢瑟福、道尔顿B.汤姆生、玻尔、道尔顿、卢瑟福C.卢瑟福、道尔顿、汤姆生、玻尔D.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4.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A. AB. BC. CD. D5.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最外层只有二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最外层只有三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D.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获得1个电子6.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B.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微粒只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C. F-、Na+、Mg2+、Al3+是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D.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8.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4,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A. 14B. 15C. 16D. 179.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A. Al3+B. Mg2+C. Be2+D. H+10.在1~18号元素中,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第三层比B原子的第三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恰好为A原子第二层电子数的2倍。
初三原子结构练习题

初三原子结构练习题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原子结构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概念。
了解原子结构和原子的组成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初三原子结构的练习题,帮助您巩固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练习一:选择题1. 原子核的组成是:A. 质子和中子B. 电子和质子C. 中子和电子D. 质子和中子和电子2. 一个氧原子中的质子数是8,中子数是8,则其质量数为:A. 8B. 16C. 18D. 03. 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质子和中子具有质量,而电子无质量B. 电子和中子具有质量,而质子无质量C. 电子和质子具有质量,而中子无质量D. 电子和质子和中子都具有质量4.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称为:A. 同位素B. 同类元素C. 异位素D. 异构体练习二:填空题1. 原子序数= _______ 时,原子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
2. 原子核中的 _______ 负责包含中子和质子。
练习三:应用题1. 某原子的质子数为16,中子数为16,电子数为16。
请回答以下问题:a) 原子的原子序数是多少?b) 原子的质量数是多少?c) 原子的元素符号是什么?2. 某元素的原子核包含32个中子和26个质子。
请回答以下问题:a) 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b) 元素的质量数是多少?c) 元素的元素符号是什么?练习四:简答题1. 什么是原子序数?2. 什么是质量数?3. 简述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请根据上述题目,回答相应的问题。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使用自己理解的语言,但需要确保准确表达概念和理论。
答案:练习一:选择题1. A2. B3. D4. A练习二:填空题1. 原子序数2. 原子核练习三:应用题1.a) 16b) 32c) S2.a) 26b) 58c) Fe练习四:简答题1. 原子序数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编号,表示了原子中质子的数量。
2. 质量数是指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用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大小。
3. 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习题精选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习题精选习题精选(一)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分子B.原子C.质子D.电子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
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
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72B.质子数为72C.电子数为53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5.用其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的碳原子相对原子的质量是( )。
A.12gB.12C.1/12gD.1/12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B.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7.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
(填序号)①电子②质子③中子④原子核⑤原子⑥分子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9.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它具有放射性,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10.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参考答案:1.B 2.D 3.B 4.B 5.B 6.D 7.②④ 8.63 89 63 9.5210.26-262.65710kgAr(O)161.99310kg(1/12)-⨯=≈⨯⨯习题精选(二)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精选文档】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分子分解为Br原子需要的最低解离能为190kJ/mol,求引起溴分子解1—2 Br2离需要吸收的最低能量子的波长与频率。
1—3 氢原子核外电子光谱中的莱曼光谱中有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03nm,问:它相应于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哪一个跃迁?1-4 周期系中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周期系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呈现什么规律?为什么?1-5 什么叫惰性电子对效应?它对元素的性质有何影响?1-6 当氢原子的一个电子从第二能级层跃迁至第一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121。
6nm;当电子从第三能级层跃迁至第二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656.3nm。
问哪一个光子的能量大?1-7 有A,B,C,D四种元素。
其中A为第四周期元素,与D可形成1:1和1:2原子比的化合物。
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最高氧化数为7。
C和B是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氧化数.D为所有元素中电负性第二大元素。
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并按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之。
1-8有A,B,C,D,E,F元素,试按下列条件推断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符号,给出各元系的价电子构型.(1)A,B,C为同一周期活泼金属元素,原子半径满足A〉B>C,已知C有3个电子层。
(2)D,E为非金属元素,与氢结合生成HD和HE。
室温下D的单质为液体,E 的单质为固体。
(3)F为金属元素,它有4个电子层并且有6个单电子。
第2章分子结构2-1 ~σ键可由s—s、s—p和p-p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构建而成,试讨论LiH(气态分子)、HCl、Cl2分子里的~σ键分别属于哪一种?2—2 NF3和NH3的偶极矩相差很大,试从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的差异分析原因。
2—3 一氧化碳分子与酮的羰基(〉C=O)相比,键能较小,键长较小,偶极矩则小得多,且方向相反,试从结构角度作出解释。
原子物理试题精选及答案

原⼦物理试题精选及答案“原⼦物理”练习题1.关于原⼦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 .卢瑟福在α粒⼦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的核式结构模型B .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其放射线在磁场中⼀定不偏转的是γ射线C .据图可知,原⼦核A 裂变成原⼦核B 和C 要放出核能D .据图可知,原⼦核D 和E 聚变成原⼦核F 要吸收能量2.如图所⽰是原⼦核的核⼦平均质量与原⼦序数Z 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⑴如D 和E 结合成F ,结合过程⼀定会吸收核能⑵如D 和E 结合成F ,结合过程⼀定会释放核能⑶如A 分裂成B 和C ,分裂过程⼀定会吸收核能⑷如A 分裂成B 和C ,分裂过程⼀定会释放核能A .⑴⑷B .⑵⑷C .⑵⑶D .⑴⑶3.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如果在⼊射光的电磁场的影响下,引起⾼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同时在两个状态之间的能量差以辐射光⼦的形式发射出去,这种辐射叫做受激辐射,原⼦发⽣受激辐射时,发出的光⼦的频率、发射⽅向等,都跟⼊射光⼦完全⼀样,这样使光得到加强,这就是激光产⽣的机理,那么发⽣受激辐射时,产⽣激光的原⼦的总能量E n 、电⼦的电势能E p 、电⼦动能E k 的变化关系是(B )A .E p 增⼤、E k 减⼩、E n 减⼩B .E p 减⼩、E k 增⼤、E n 减⼩C .E p 增⼤、E k 增⼤、E n 增⼤D .E p 减⼩、E k 增⼤、E n 不变4.太阳的能量来⾃下⾯的反应:四个质⼦(氢核)聚变成⼀个α粒⼦,同时发射两个正电⼦和两个没有静⽌质量的中微⼦。
已知α粒⼦的质量为m a ,质⼦的质量为m p ,电⼦的质量为m e ,⽤N 表⽰阿伏伽德罗常数,⽤c 表⽰光速。
则太阳上2kg 的氢核聚变成α粒⼦所放出能量为(C )A .125(4m p —m a —2m e )Nc 2B .250(4m p —m a —2m e )Nc 2C .500(4m p —m a —2m e )Nc 2D .1000(4m p —m a —2m e )Nc 25.⼀个氘核(H 21)与⼀个氚核(H 31)发⽣聚变,产⽣⼀个中⼦和⼀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聚变过程中(B )A .吸收能量,⽣成的新核是e H 42B .放出能量,⽣成的新核是e H 42C .吸收能量,⽣成的新核是He 32D .放出能量,⽣成的新核是He 326.⼀个原来静⽌的原⼦核放出某种粒⼦后,在磁场中形成如图所⽰的轨迹,原⼦核放出的粒⼦可能是(A )A .α粒⼦B .β粒⼦C .γ粒⼦D .中⼦7.原来静⽌的原⼦核X A Z ,质量为1m ,处在区域⾜够⼤的匀强磁场中,经α衰变变成质量为2m 的原⼦核Y ,α粒⼦的质量为3m ,已测得α粒⼦的速度垂直磁场B ,且动能为0E .假设原⼦核X 衰变时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D )①核Y 与α粒⼦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之⽐为22-Z ②核Y 与α粒⼦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之⽐为22-Z ③此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1m -2m -3m ④此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40-A AE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8.氢原⼦发出a 、b两种频率的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若a 光是由能级n =4向n =1跃迁时发出时,则b 光可能是(A )A .从能级n =5向n =1跃迁时发出的B .从能级n =3向n =1跃迁时发出的C .从能级n =5向n =2跃迁时发出的D .从能级n =3向n =2跃迁时发出的9.通过研究发现:氢原⼦处于各定态时具有的能量值分别为E 1=0、E 2=10.2eV 、E 3=12.1eV 、E 4=12.8eV .若已知氢原⼦从第4能级跃迁到第3能级时,辐射的光⼦照射某⾦属,刚好能发⽣光电效应.现假设有⼤量处于n=5激发态的氢原⼦,则其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所辐射的各种能量的光⼦中,可使该⾦属发⽣光电效应的频率种类有(C )A 、7种B 、8种C 、9种D 、10种10.太阳的能量来源于轻核的聚变,太阳中存在的主要元素是氢,核聚变反应可以看做是4个氢核结合成1个氦核同时放出2个正电⼦,由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该核聚变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取1u = 16×10-26 kg )(B ) A .4.4×10-29 J B .4.0×10-12JC .2.7×10-12 JD .4.4×10-23 J11.已知氢原⼦的能级规律为E n =1n2 E 1 (其中E 1= -13.6eV ,n =1,2,3,…).现⽤光⼦能量介于10eV ~12.9eV 范围内的光去照射⼀群处于最稳定状态的氢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 .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能量有⽆数种B .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能量只有3种C .可能观测到氢原⼦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3种D .可能观测到氢原⼦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6种12.下列核反应和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n Kr Ba U 10923614156235922++→ B .若太阳的质量每秒钟减少4.0×106吨,则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约为3.6×1026JC .压⼒、温度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具有⼀定的影响D .在α粒⼦散射的实验中,绝⼤多数α粒⼦⼏乎直线穿过⾦箔,这可以说明⾦原⼦内部绝⼤部分是空的13.如图所⽰为氢原⼦的能级⽰意图,⼀群氢原⼦处于n =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b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 的⾦属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这群氢原⼦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 =3跃迁到n =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 .这群氢原⼦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 =3跃迁到n =1所发出的光批;频率最⾼ C .⾦属钠表⾯所发出的光电⼦的初动能最⼤值为11.11eVD .⾦属钠表⾯所发出的光电⼦的初动能最⼤值为9.60eV14.现在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是由于太阳内部氢聚变产⽣的,⼤约在40亿年以后太阳内部将会启动另⼀种核反应,其核反应⽅程为:C He He He 126424242→++,那时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是由上述两种核反应产⽣的。
《原子的结构》习题精选

《原子的结构》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3.(4分)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4.(4分)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5分)7.(5分)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①电子;②质子;③中子;④原子核;⑤原子;⑥分子.8.(5分)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_________,中子数=_________,核外电子数=_________.9.(5分)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它具有放射性,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_________.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0.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1 原子的构成》习题精选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3.(4分)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4.(4分)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质量的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故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5分)7.(5分)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②④.(填序号)①电子;②质子;③中子;④原子核;⑤原子;⑥分子.8.(5分)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63,中子数=89,核外电子数=63.9.(5分)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它具有放射性,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52.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0.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6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碳原子质量的。
高一上试题精选-第一章-原子结构

第一章原子结构1. 中国古代原子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这位代表人物是()A. 惠施B. 墨子C. 孔子D. 孟子2. 古希腊学家中,认为物质是由称为“原子”的微粒构成的是()A. 德谟克利特B. 惠施C. 亚里士多德D. 道尔顿3. 1881年发现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微观粒子,并用电场和磁场联合作用测定了它的电荷和质量,而且将它命名为电子的科学家是()A. 道尔顿B. 汤姆生C. 爱因斯坦D. 卢瑟福4.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1)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2)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等(3)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原子理论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观点中不确切的()A. 只有(3)B. 只有(1)(3)C. 只有(2)(3)D. (1)(2)(3)5. 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在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中的伟大贡献是①发现了电子;②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③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④提出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物质和电子构成的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6. 汤姆孙提出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的主要依据是:①原子构成中有质子;②原子构成中有电子;③整个原子是电中性的;④原子构成中有中子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7. 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①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②原子中存在着很小的带正电荷的核;③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的理论是错误的A. ①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②③8. 19世纪初,道尔顿的理论开辟了化学科学全面、系统发展的新时期。
以下说法不属于该理论的是()A.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终质点”,它不能分割,也不能创造,不能毁灭B. 有些原子能组成分子,如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C. 同一元素的原子,其质量和各种性质相同D. 不同元素的原子可以简单整数比化合9. 关于O2表示的意义,有以下几种说法:①表示氧气这种物质;②表示氧元素;③表示两个氧原子;④表示1个氧分子;⑤表示1个氧分子里有两个氧原子;⑥表示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
高中化学_原子结构_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处于核外的高速运动带电的组成。
原子核是否还可以再分?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又是怎样的呢?一、原子核:(一)原子核的构成1、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和不带电荷的构成。
2、对某一个原子来说核电荷数==3、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上(填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也就是说,电子的质量很小,不到一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千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可以看作是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人们将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称为质量数,质量数(A)=()+()表示一个原子,A表示Z表4、原子的表示:通常用X AZ示。
(二)核素1、元素是指。
2、核素是指。
二、核外电子排布:1、.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与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动。
3、通常把能量最、离核最的电子层叫做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较远的电子层叫做第二层,由里向外依次类推,共有个电子层。
用字母表示依次为。
4、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通常用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分层排布情况。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相关,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较易电子。
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较易电子。
6、元素的化合价数值与有关。
【巩固练习】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各是什么微粒?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
3、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a = b + m + nB. a = b – m + nC. a = b + m - nD. a = b – m - n4、下列关于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第n 电子层中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 2 B 、第二电子层中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8C 、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的电子层一定是第二电子层D 、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的电子层一定是第一电子层5、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能是( ) A 、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 B 、不同元素的离子C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D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6、在下列粒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的是 ( )(1) 18O (2) 12C (3) 26Mg (4) 40K (5) 40Ca A. (5)和(2) B. (3)和(4) C. 只有(4) D. (1)和(2)7、有六种微粒,分别是M 4019、N 4020、X 4018、[]+Q 4019、[]+24020Y 、[]-Z 3717,它们隶属元素的种类是 。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完成下列问题:(1)氮和磷氢化物热稳定性的比较:NH3______PH3(填“>”或“<”)。
(2)PH3和NH3与卤化氢的反应相似,产物的结构和性质也相似。
下列对PH3与HI反应产物的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不能与NaOH反应 b.含离子键、共价键 c.受热可分解(3)已知H2与O2反应放热,断开1 mol H-H键、1 mol O=O键、1 mol O-H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1 kJ、Q2 kJ、Q3 kJ,由此可以推知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①Q1+Q2>Q3②2Q1+Q2<4Q3③2Q1+Q2<2Q3(4)高铁电池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写出电池的正极反应:__________,负极反应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c ② FeO42-+3e-+4H2O=Fe(OH)3+5OH- Zn+2OH--2e-=Zn(OH)2【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分析;(2)PH3与HI反应产生PH4I,相当于铵盐,具有铵盐的性质;(3)根据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减去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的差值即为反应热,结合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解答;(4)根据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及溶液酸碱性书写电极反应式。
【详解】(1)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N>P,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2) a.铵盐都能与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PH4I也能与NaOH发生反应,a错误;b.铵盐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所以PH4I也含离子键、共价键,b正确;c.铵盐不稳定,受热以分解,故PH4I受热也会发生分解反应,c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c;(3)1 mol H2O中含2 mol H-O键,断开1 mol H-H、1 mol O=O、1 mol O-H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1、Q2、Q3 kJ,则形成1 mol O-H键放出Q3 kJ热量,对于反应H2(g)+12O2(g)=H2O(g),断开1 mol H-H键和12mol O=O键所吸收的能量(Q1+12Q2) kJ,生成2 mol H-O新键释放的能量为2Q3 kJ,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2Q3-(Q1+12Q2)>0,2Q1+Q2<4Q3,故合理选项是②;(4)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人教版新标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专题训练-原子的结构练习题

人教版新标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专题训练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一、填空题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
2.填下表。
粒子电性电量
质子①②
中子③
电子④⑤
3.原子显电中性的原因是因为和核外相等,但相反。
4.有一种原子,它的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核外有11个电子,则它的原子核内一定有个质子并带有个单位的正电荷。
二、选择题
5.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中子
6.我们已学过的构成物质的粒子
A.只有分子
B.有电子、中子和质子
C.有分子和原子
D.只有原子
7.在同一原子里,其数目相同的是
A.中子数和质子数
B.电子数和质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电子数和原子质量
8.核电荷数取决于
A.原子核的大小
B.原子核内质子数
C.原子核内中子数
D.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
9.原子核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10.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还能再分
B.原子均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1.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整册同步测试习题精选含答案(1)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习题精选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是()A.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C.利用石油生产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2.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A.实验B.测量C.推理D.理论3.九年级化学课本中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可爱的小猫气定神闲地站在一放在高温火焰上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上,这一事实可说明此高分子合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良好的绝热性B.良好的导电性C.隔水D.熔点高4.手放在一块被火烧烤的板上仍安然无恙,则制造这块板的材料和性质是()A.无机材料透气B.特殊钢板耐高温C.纳米碳板熔点高D.有机高分子材料绝热5.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描述,哪些不是其主要特点()A.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用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B.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C.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D.加速化学反应的进程,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6.“绿色化学”是指()A.无害化工产品B.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无害产品D.只能使用,不能再生的化学产品7.化学研究物质变化,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如:①新型的半导体②电阻几乎为零超导体③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④能骤冷骤热又轻又透气的特殊衣料下列选项属于新型研究项目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8.下面四个标志中,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9.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A.白色固体B.调味品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10.下列不属于化学工业的是()A.农药B.印染C.汽车D.陶瓷11.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实际上描述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
影响山中桃花迟开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B.湿度C.降水量D.土壤12.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语汇,其中跟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必然联系的是()A.蓝色晶体B.黑色粉末C.绿色食品D.白色烟雾二、填空题1.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能源,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2.3《原子结构的模型》精选高频考题(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2.3《原子结构的模型》精选高频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它们是同种元素【答案】C2.跟铵根离子(NH+4)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 )A.H2OB.LiFC.OH-D.Na+【答案】D3.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
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5-是一种单质B.1个N5-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C.1个N5-共含有35个质子D.1个N5-共含有35个电子【答案】C4.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5.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分别为氢、氦、锂的原子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离子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相对原子质量【答案】B6.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A.原子核质量较大B.原子核体积很小C.核外电子带负电荷D.原子核带正电荷【答案】C7.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不可能是()A.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C.一个物质分子和离子D.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答案】B8.两种同位素,相等或相同的是()A.质量数B.中子数C.质子数D.物理性质【答案】C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B.通过裂变或聚变可以获得核能C.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D.我国的煤炭取之不尽,用之也无污染【答案】D10.某阳离子M 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A.x+y B.x+y+n C.x﹣n+y D.x+n﹣y【答案】B11.下列关于放射现象、原子核和核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对放射现象的研究,可确认“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放射性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强剂量或长时间的辐射对人体有害C.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D.核聚变的原料“铀”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有限【答案】B12.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
化学原子结构练习题了解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和量子数

化学原子结构练习题了解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和量子数化学原子结构练习题:了解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和量子数一、填空题1. 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电子排布是_________。
2. 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电子排布是_________。
3. 电子排布为1s^2 2s^2 2p^6 3s^2 3p^6 4s^2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
4. 原子符号为K的元素的电子排布是_________。
5. 原子符号为Fe的元素的电子排布是_________。
二、判断题1. 通过对元素的原子序数进行排列,可以获得元素周期表。
()2. 电子的质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主要参与原子核反应。
()3. s轨道最多能容纳6个电子。
()4. 通过确定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得知元素的电子排布。
()5.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时,其电子排布为1s^2 2s^2 2p^6 3s^2 3p^5。
()三、选择题1. 哪个量子数提供了描述电子运动轨道的形状?A. 主量子数B. 角量子数C. 磁量子数D. 自旋量子数2. 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其电子排布是:A. 1s^2 2s^2 2p^6 3s^2 3p^6 4s^2 3d^2B. 1s^2 2s^2 2p^6 3s^2 3p^6 4s^2 3d^{10}C. 1s^2 2s^2 2p^6 3s^2 3p^6 4s^2 3d^{10} 4p^4D. 1s^2 2s^2 2p^6 3s^2 3p^6 4s^2 3d^{10} 4p^63. 以下哪个量子数描述了电子运动的方向?A. 主量子数B. 角量子数C. 磁量子数D. 自旋量子数4. 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其电子排布是:A. 1s^2 2s^2 2p^4B. 1s^2 2s^2 2p^6C. 1s^2 2s^2 2p^6 3s^2 3p^6D. 1s^2 2s^2 2p^6 3s^2 3p^45. 哪个量子数提供了描述电子运动的能级?A. 主量子数B. 角量子数C. 磁量子数D. 自旋量子数答案:一、1. 1s^2 2s^2 2p^6 3s^22. 1s^2 2s^2 2p^6 3s^2 3p^53. 204. 1s^25. 1s^2 2s^2 2p^6 3s^2 3p^6 4s^2 3d^6二、1. 错误2. 错误3. 错误4. 正确5. 错误三、1. B2. C3. C4. A5. A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和题目要求自行核对。
作业1-元素、分子、原子练习题

π键
成键原子的未杂化p轨道,通过 平行、侧面重叠而形成的共价键。 特点:重叠程度小,键能小、不
稳定。
配位键
一方原子提供空轨道,另一方原 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 特点:共用电子对由成键原子单
方面提供。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关系
范德华力
分子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力,它使得分子间相互聚集。范德华力的大小与分子的 极性和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分子是___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____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同种 分子性质____,不同种分子性质____。
计算题专项训练
已知某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A,其阴离子R^n-含有x个 电子,则mg R^n-中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氢原子
若B原子的质子数为x,则A和B的质子数之和为 ( )
原子模型发展历程回顾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 实心球。
汤姆生枣糕模型
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 电子镶嵌其中。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 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 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尽可能地先占有能量 较低的轨道,然后进入能 量较高的轨道。
泡利不相容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 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洪特规则
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 道,且自旋平行。
元素周期律在原子结构中体现
原子序数与核电荷数的关系
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其核电荷数,也等于其质子数。
Par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结构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据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272。
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全国高考题)
(A)111 (B)161 (C)272 (D)433
2.根据元素的核电荷数,不能确定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B)原子核内中子数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原子核外电子数
3.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A)一个黑点表示一个电子(B)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D)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4.三种元素的微粒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则它们核内质子数(依次
用表示)的关系为()。
(A)(B)
(C)(D)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6.下列微粒中与离子具有不相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该微粒可能为()。
(A)(B)(C)(D)
7.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
8.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
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上海市高考题)
(A)136 (B)50 (C)86 (D)222
9.核内中子数为N的离子,质量数为A,则n 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上海市高考题)
(A)(B)
(C)(D)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11.(1)~(4)题是关于下面8种微粒的问题,请分别选答。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1)中子数相同的微粒是()。
(A)④⑦(B)①②③(C)①②(D)④⑥⑦
(2)关于这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⑥与⑦的相同(B)④与⑥的相同
(C)④与⑤的相同(D)前三项都不对
(3)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有2个电子层的结构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4)在无机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呈负价的是()。
(A)⑧(B)②(C)①(D)③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其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
(C)金属性越活泼,其原子在反应中越易失去电子
(D)非金属性越活泼,其阴离子越难失去电子
13.1999年4月,人类合成超重元素的努力竖立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美国劳仑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的领导人,核化学家Kenneth E. Gregorich宣布,在该实验室的88英寸回旋加速器上,研究者用高能离
子轰击靶,氪核与铅核融合,放出1个中子,形成了一种新元素A;120微秒后,该A元素的原子核分裂出1个α粒子,衰变成另一种新元素B;600微秒后又释放出一个α粒子,形成另一种新元素C的
一种同位素。
新元素C是在1998年末,俄美科学家小组用核轰击靶时得到的。
(1)人们发现新元素A、B、C的时间先后顺序为
(A)A B C (B) C B A (C) B A C (D) C A B
(2)人们发现的新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
(A)112 (B)114 (C)116 (D)118
(3)在1999年4月得到的C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数有
(A)169 (B)171 (C)172 (D)175
(4)下列有关B元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B元素的单质是固体
(B)B元素是金属元素
(C)B元素具有放射性
(D)B元素具有类似卤素的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
1.有几种元素的微粒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如图5-3所示,其中:
(1)某电中性微粒一般不如其他元素的原子反应,这种微粒符号是。
(2)某微粒的盐溶液,加入溶液时会出现白色浑浊,这种微粒符号是。
(3)某微粒氧化性甚弱,但得到电子还原性强,且这种原子有一个单电子,这种微粒符号是。
(4)某微粒具有还原性,且这种微粒失去2个电子即变为原子,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2.A元素原子M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B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
(1)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化学式是,该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色。
3.有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
其中:X、Z是金属元素;V 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由此推知(填元素符号):V是,W是,X是,Y是,Z是。
4.今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是1826年一位法国青年科学家发现的。
他在研究海水制盐时,往剩余的副产物苦卤中通入氯气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深,若经进一步提取,可得一种红棕色液体,有刺鼻的臭味。
B、C、D的原子电子层排布均不超过3个电子层。
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好等于C原子核内质子数的2倍,而它们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恰好相等。
D原子的最内电子层上电子数则是B原子核外电子数的2倍。
四种元素分别为:
A ,
B ,
C ,
D 。
由上述某元素的单质与另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酸的化学方程式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