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灭绝10.15

植物资源灭绝10.15
植物资源灭绝10.15

作业四

资源植物灭绝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一、生态环境的破坏,片段化,退化

1、植物资源灭绝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的破坏

热带50%野生生态环境破坏,亚热带生态环境破换80%以上,中国70%天然林已被采伐,50%草原被破坏,25%收沙漠威胁。

2、生态环境片段化

原来覆盖面积很大的生态环境,由于道路、农田、城镇以及较大的人类活动场所二分割成小块。对植物资源的威胁表现:(1)对物种流动的影响;(2)边界效应。

3、生态环境的退化与污染

影响因素:环境污染,杀虫剂、化工产品及废物、工厂和汽车排放的废气等。

包括农业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及全球性气候变化等都对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

二、外来物种的入侵,引进和疾病

1、外来引种

水葫芦、薇甘菊、紫茎泽兰等。

2、野生生物疾病的增加

人类的各种活动促进野生生物疾病发生率增加。

三、资源过度利用

尽管我国植物培植已初见成效,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还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繁育、培植体系,给植物保护带来很大压力。植物培植的科技含量

较低,资源增长缓慢,甚至还有部分单位借人工培育为名,非法从野外掠取资源,对资源造成极大破坏。

兰花资源、红豆杉资源被盗采、发菜和甘草资源被乱挖滥采等。由于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已严重超出了资源增长幅度,导致资源总量不断下降。一些需求量大的物种,如麝类、穿山甲、红豆杉等,资源已下降到濒危程度。特别是在市场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不法分子仍在大肆、乱挖滥采和非法经营、走私野生植物及其产品。这样的情况,国家应采取措施遏制资源下降趋势,促进资源的恢复和发展。

物种状况生态环境丧失资源过度利用引种其他

灭绝28% 25% 25% 22%

趋于灭绝47% 28% 15% 10%

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随着我国对资源的利用范围越来越大。对资源的破坏也就越来越严重。在我国的野生资源中,有很多植物正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有的甚至已经灭绝,因此,探索并且完善植物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并且发挥经济手段的作用,是当前植物资源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因此,对于植物资源管理中的经济手段,也就成为当前在植物资源管理手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目的

(1)保护植物物种的生存;

(2)保护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

(3)保护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4)保护植物资源形成的生态环境。

二.意义

1.野生植物可以维持生态平衡

植物在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出氧气,产生对人类有利的有机物质,植物能够充分利用光能和水分,通过光合作用为其它省区提供能量,使得自然界实现有机循环。野生植物除了为人们提供食物、药物和工农业生产的原料等物质,是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必要手段,对野生植物资源对合理保护,不仅维护了物种对多样性,有有效地保持了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对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2.野生植物资源具有不可替代对食用价值

植物是人类餐桌上必不可少对食物,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植物资源,我们使用都蔬菜、水果、粮食都是直接或这间接地来源于植物资源,离开了植物资源人类根本无法生存。目前,还有大量可实用地植物资源尚为开发,人类不满足于有限的作物种类,美食是人类一直在探讨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野生植物成为人类的美食佳肴,野生植物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3.一些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十分珍贵的药用价值

在《本草纲目》、《千金方》等珍贵药典籍里,记载着许多野生植物资源的药用价值,一些野生植物资源一直在作为药材使用,好多物种十分珍稀。还有很多野生植物资源的药用价值没有被人们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野生植物资源的药用价值会被人类所开发和利用。当前危害人类生命的癌症、爱滋病等一些疾病,常规等植物资源已经挽救不了人类等生命,需要进行大量等科研攻关工作。开发野生植物资源等药用价值,是解决一直疑难杂症、不治之症等途径之一。

4.野生植物资源项目的发展

可以促进业机会、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野生植物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工作的顺利进展,可以带动其延伸业的发展,比如野生植物资源的深加工项目前景广阔,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商机。因为我们要重视野生植物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壮大队伍,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注重不断提升野生植物资源深加工产品质量,加大其市场竞争力,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