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由基聚合反应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反应-2解剖

一、聚合速率及其测定方法
1、聚合速率(Rp):单位时间内单体转化为聚合物的 量,可表示为:
Rp
d[M ] dt
d[P] dt
转化率为: C [M ]0 [M ] 1 [M ]
[M ]0
[M ]0
用单位时间内转化率表示:
dC d ([M ]0 [M ]) / dt 1 d[M ]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动力学实验数据
Conv./% RP, %/h kp
0
3.5
384
10
2.7
234
20
6.0
267
30
15.4
303
40
23.4
368
50
24.5
258
60
20.0
74
70
13.1
16
80
2.8
1
kt 442 272 72.6 14.2 8.93 4.03 0.498 0.0564 0.0076
转化率 / %
时间 / min
各阶段总速率 = 正常聚合速率+加速反应贡献速率
S型
总活化能:E=Ep + 1/2Ed -1/2Et P52
四、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及聚合主要参数
1、自由基聚合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链引发: Ri 2 fkd [I ]
链增长: Rp kp[M ][M ] 链终止: Rt 2kt[M ]2
k
2 p
kt
2Rp2 Ri[M ]2
动力学稳态处理,得:
1/ 2
Rp
kp
fkd kt
[M ][I ]1/2 k p (Ri / 2kt )1/2[M ]
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

一、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元反应 ⒈ 链引发反应(chain initiation)
⒉ 链增长反应(chain propagation)
⒊ 链终止反应(chain termination) ⑴ 偶合终止(coupling termination) ⑵ 歧化终止(disproportion termination ) ⒋ 链转移反应(chain transfer) 二、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 ⒈自由基聚合反应可以明显地区分为四个基元反应 ⒉自由基聚合反应具有瞬时高速度特性 ⒊自由基聚合反应具有诱导期
影响CI的因素:引发剂的种类、单体种类和聚合温度。 链自由基向偶氮类引发剂的转移常数以前认为一般为0,但近 来研究表明ABIN的CI也有小的数值。 氢过氧类引发剂是引发剂中最易转移的一类引发剂。 因为引发剂在自由基聚合体系中浓度是很低的 , 约为 10-2 ~ 10-4 (mol/L),转移反应的机会也是不太大的,因而不占重要地位。 ⑶ 链自由基向溶剂的转移反应 溶液聚合时,聚合体系中存在溶剂,链自由基可能向溶剂(包括 分子量调节剂)发生转移反应
R
CH2 CH Cl + CH2 CH Cl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氯乙烯分子不仅含有容易转移的H 原子,而且C-Cl键较弱,Cl原子也容易转移的缘故。
2.6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
⑵ 链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
自由基聚合体系中存在着引发剂。链自由基可能向引发剂 分子夺取一个基团 ,结果,链自由基终止为一个大分子 ,引发剂变 为一个初级自由基。
St
St St MMA MMA MMA
0
25 60 0 25 60
100
简述自由基聚合反应和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反应特点

简述自由基聚合反应和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反应特点自由基聚合反应和阴离子聚合反应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聚合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特点和反应机制。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一种链式聚合反应,它通过自由基的活性物种进行聚合。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单体分子被引发生成自由基,然后自由基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聚合物分子。
自由基聚合反应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反应速率快: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速率非常快,通常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
这是因为自由基活性物种非常活泼,可以快速地与其他自由基结合形成聚合物。
2. 反应机理简单: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非常简单,只需要单体分子被引发生成自由基,然后自由基之间相互作用即可完成聚合。
3. 可以控制反应:自由基聚合反应可以通过控制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和浓度等因素来控制反应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
4. 产物多样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可以生成多种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如线性聚合物、支化聚合物、高聚物晶体等。
相比之下,阴离子聚合反应是一种离子型聚合反应,它通过阴离子活性物种进行聚合。
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单体分子被引发生成阴离子,然后阴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聚合物分子。
阴离子聚合反应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反应速率较慢:阴离子聚合反应的速率比自由基聚合反应慢,通常需要几分钟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2. 反应机理复杂:阴离子聚合反应的机理比自由基聚合反应复杂,需要考虑到电荷转移、配位反应等多种因素。
3. 产物纯度高:阴离子聚合反应通常可以生成高纯度的聚合物,因为反应过程中不容易引入其他杂质。
4. 反应介质要求高:阴离子聚合反应需要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进行,要求反应介质的 pH 值在适宜范围内。
总而言之,自由基聚合反应和阴离子聚合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特点和反应机制,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合成和应用需求。
自由基聚合2

3.请指出什么条件下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级数为: a.1-1.5级 b.1.5级 c.1.5-2.0级
单体自由基的形成为链引发的决速步骤,且初级自由基 参与终止。(粘度大,引发剂浓度大,单体浓度低)
Ri kt[ R][M ] Rt kt[ M ][R]
则稳态时:
ki [ M ] [ M ] kt
常见的有氧气、硫、苯醌衍生物和硝基化合物等。 a. 氧气
R + O2 R O O RH R (低活性) 高温 ROOH ROOR 高温
RO + OH 2RO
引发聚合
因此氧在低温时(<100oC)为阻聚 剂。高温时则可作引发剂。
b. 苯醌
CH 2 CHR + O 苯醌 CH CHR + HO O CH 2 CHR O HO CH 2 CHR O O O CH 2 R CH O O
2.6 阻聚和缓聚
链转移反应
ktr M
M S
+ YS ka
MY + S 聚合
+ M
M
×
M
阻聚
单体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常加入阻聚剂以防止单体聚合,因 此单体在聚合反应以前通常要先除去阻聚剂(通过蒸馏或萃 取),否则诱导期过长并需使用过量引发剂。
这类阻聚剂与自由基的反应可有歧化和夺氢两种方式。如 DPPH:
R O2N R + N N O2N O2N NO2 O2N
歧化
H N N O2N
NO2
CH3 H3C C + CN
夺氢
N N O2N NO2
CH3 H2C C + CN
O2N H N N O2N NO2
定量变色反应,可用于测定链引发速率
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

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1. 引言自由基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聚合物的合成和有机合成领域。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对于合理设计反应条件和控制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及相关的反应条件和控制方法。
2.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自由基聚合反应是指通过自由基的聚合反应来合成聚合物的过程。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自由基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连续添加到聚合物链上,从而实现聚合过程。
聚合物链的生长是以共轭双键或其他反应位点为基础的。
3.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自由基聚合反应包括引发步骤、传递步骤和终止步骤。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步骤的机理。
3.1 引发步骤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反应的开始需要引发剂作为引发步骤的催化剂。
引发剂会被激活形成自由基,通常是通过热量、光或化学剂的作用来实现。
引发剂能够引发起反应的原因在于它能够提供链建立反应起点所需的自由基。
3.2 传递步骤在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传递步骤中,自由基分子会逐一添加到聚合物链的末端,并延长聚合物链的长度。
这个过程中,自由基通过与单体分子反应,将自由基转变为共轭双键或其他反应位点,从而继续聚合的过程。
3.3 终止步骤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终止步骤是不可逆的,通过各种反应途径来消除自由基,结束聚合反应。
终止步骤可以分为自发性终止和人为控制的终止。
4.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控制方法为了获得所需的聚合物特性,需要对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控制。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控制方法。
4.1 温度控制温度是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聚合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可以调节聚合反应的速率和产物分子量分布。
4.2 引发剂选择不同的引发剂会对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产生影响。
选择合适的引发剂可以实现更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4.3 单体选择单体的选择性也是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
通过选择不同的单体,可以合成出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聚合物。
第二章自由基聚合

2.3.2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
1、由链引发、增长、终止、转移等基元反应组成 特征为: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引发速率最小,是控制总聚合速率的关键。
2、链增长反应使聚合度增加
反应混合物中仅由单体和聚合物组成 聚合度变化小。
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分子量 与时间的关系
3、对分子量的影响 凝胶效应将使分子量增大。
2
CH3 2C +N2 CN
AIBN一般在45~65℃ 下使用;它分解后形成的异丁腈自由 基是碳自由基,缺乏脱氢能力,故不能作接枝聚合的引发剂。
2、有机过氧类引发剂
代表物: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BPO中O—O键部分的电子云密度大而相互排斥,容 易断裂,通常在60~80℃ 分解。
★ 均裂成苯甲酸基自由基,有单体存在时,即引发聚合; ★ 无单体存在时,进一步分解成苯基自由基,并析出CO2 但分解不完全。
弱键的离解能一般为100~170kJ/mol
常用的引发剂有:偶氮化合物、有机过氧化合物、无机盐 过氧化合物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等。
2.4.1.1 引发剂的种类
1、偶氮类引发剂
几乎全部为一级反应,只形成一种自由 基,无诱导分解; 比较稳定,能单独安全保存;
代表物:偶氮二异丁腈(AIBN)
CH3 2C N N C CH3 CN CN
自由基聚合过程中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
4、少量(0.01%~0.1%)阻聚剂足以使自由基聚合反应终止。
2.4 链引发反应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首要条件是:在聚合体系中产生自由基, 常用方法是在聚合体系中引入引发剂,其次是采用热、光 和高能辐射等方法。
2.4.1 引发剂和引发作用
引发剂:分子结构上具有弱键,容易分解成自由基。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点及分类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点及分类1、自由基聚合反应:指单体借助于光、热、辐射、引发剂等的作用,使单体分子活化为活性自由基,再与单体分子连锁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
2、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点(1)反应可明显的分为链引发、连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
(2)反应速度快,单体一经引发,即迅速进行聚合反应,瞬间形成大分子。
(3)体系中始终没有从低分子量到高分子量的中间产物,反应无法停留在中间阶段,也无法分离出稳定的中间产物。
(4)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
(5)产物分子量大,但分布较窄,即分子量差别不大。
3、分类(1)均聚合反应:同种单体分子间的聚合反应。
(2)共聚合反应:两种以上单体分子间的聚合反应。
4、自由基的产生 (1)自由基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反应,形成两个带独电子的中性基团。
R R ∙∙−−→−均裂2R · (2)自由基的相对活性顺序:∙H >3H C ∙>56H C ∙>2H C R ∙>H C R ∙2>∙C Cl 3>∙C R 3>∙C Br 3>HCORC R ∙>HCN C R ∙>HCOOR C R ∙>22H C CH CH ∙=>256H C H C ∙>()H C H C ∙256>l C ∙>()∙C H C 356 考虑:(1)共轭效应:没有共轭效应的自由基活泼,有共轭效应的自由基不活泼。
(2)极性效应:吸电子基团常合自由基稳定,推电子基团使自由基活泼。
(3)空间位阻效应:体积较大基团使自由基活性降低→主导地位 5、自由基的反应特征含有未成键的电子,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自由基的加成反应→→链增长的基础R ·+CH 2=CH 2 R -CH 2-CH 2(2)自由基的夺取原子反应→→链转移和歧化终止的基础a 、夺取其他分子上的氢原子,本身失去活性,同时产生新的自由基。
R ·+R ′SH RH +R ′S ·b 、自由基之间相互夺取原子,同时失去活性,形成一个饱和一个不饱和的化合物。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
自由基聚合是一种重要的聚合反应,大多数聚合物都是通过自由基聚合来得到。
在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发生的基元反应包括以下几种。
1. 初始反应
自由基聚合的初始反应是指一个自由基引发另一个自由基的生成。
这个自由基可能来自光化学激发、热解或化学反应等各种方式。
例如,在光化学激发的反应中,紫外线可以引发单氯化乙烯分子的光解,生成两个氯自由基。
这两个自由基可以进一步反应,形成链式聚合反应。
2. 传递反应
传递反应是指自由基聚合中分子中的自由基与另一个分子中的自由基结合,形成新的自由基。
这种反应会导致聚合物的分子量不断增加,同时可以引起聚合物结构的复杂化。
例如,乙烯的自由基与另一个分子中的自由基结合,形成一个乙烯分子和一个新的自由基,这个自由基可以继续引发下一步反应。
3. 终止反应
终止反应是指两个自由基结合,消耗自由基并终止聚合反应。
聚合反
应的终止反应可以引起聚合物结构的不完整,表现为单体残留异构体、双键、杂环等。
例如,在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过程中,两个自由基结合,消耗自由基,并形成聚合物链的末端。
这种终止反应通常会导致聚合物分子量
的减小。
总的来说,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是自由基引发、传递和终止反应的
集合体。
这些反应构成了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本机理。
对于聚合物的
合成和设计,深入理解这些反应机理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偶合反应
CH2 歧化反应
H2C
CH X
2+
.
CH3CH2CH2 OH CH2 CH X Fe
3+
加成反应
.
OH
Fe
+
氧化还原反应
11
三、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分类
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分为 自由基均聚合: 自由基均聚合:只有一种单体参加的自由基聚合反应 常见的有:LDPE、PMMA、PVC、PVAC、PS等 常见的有:LDPE、PMMA、PVC、PVAC、PS等 自由基共聚合: 自由基共聚合:两种以上单体同时参加的自由基聚合反应 常见的有:丁苯橡胶、 常见的有:丁苯橡胶、丁腈橡胶等
R ⋅ +C = C → R − C − C ⋅
键断裂的内因 取代基的极性效应与共轭效应; 内因是 决定π 键断裂的内因是取代基的极性效应与共轭效应; 外因则是初级自由基的活性。 外因则是初级自由基的活性。 则是初级自由基的活性 取代基的影响主要是改变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和形成 单体自由基活性种的稳定性。 单体自由基活性种的稳定性。
14
CH 2 = CH 2
乙烯分子无取代基,结构对称,无极性效应和共轭效应, 乙烯分子无取代基,结构对称,无极性效应和共轭效应,
π 键难均裂,须在高温高压下才能实现自由基聚合。 键难均裂,须在高温高压下才能实现自由基聚合。
X为给(推)电子基团 为给( 为给
H2C CH X
π 增大电子云密度, 键难断裂, 增大电子云密度, 键难断裂, 并易与阳离子活性种结合
一般都能按取代基的性 质进行相应机理的聚合, 质进行相应机理的聚合, 并且由于结构上的更不 对称,极化程度增加, 对称,极化程度增加, 更易聚合。 更易聚合。
19
(1)取代基吸电子能力较弱,如偏氯乙烯中的氯,两 取代基吸电子能力较弱,如偏氯乙烯中的氯, 个氯吸电子作用的叠加,使单体更易聚合。 个氯吸电子作用的叠加,使单体更易聚合。 取代基吸电子能力强,如偏二腈乙烯, (2)取代基吸电子能力强,如偏二腈乙烯,两个腈基 强吸电子作用使双键上电荷密度降低太多, 强吸电子作用使双键上电荷密度降低太多,从而使双 键失去了与自由基加成的能力,只能阴离子聚合, 键失去了与自由基加成的能力,只能阴离子聚合,而 难自由基聚合。 难自由基聚合。 (3)两个取代基都是给电子性,如异丁烯中的两个甲 两个取代基都是给电子性, 给电子作用的叠加, 基,给电子作用的叠加,使异丁烯不能发生自由基聚 而易于阳离子聚合。 合,而易于阳离子聚合。 (4)两个取代基中,一个是弱给电子性,另一个是强 两个取代基中,一个是弱给电子性, 吸电子性,如甲基丙烯酸酯类, 吸电子性,如甲基丙烯酸酯类,这类单体易发生自由 基聚合反应。 基聚合反应。
8
单 体 转 化 率
产 物 平 均 聚 合 度
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
连锁聚合反应
逐步聚合反应
9
一、自由基的产生与特性
在适当条件下, 在适当条件下,化合物的价键有均裂和异裂两种形式 均裂
R ⋅ ⋅ R → 2R ⋅
+ −
A :B→ A +B 异裂 均裂的结果:共价键上的一对电子分属于两个基团,这 均裂的结果:共价键上的一对电子分属于两个基团, 种带独电子的基团呈中性,称做自由基 自由基, 种带独电子的基团呈中性,称做自由基,自由基的性质 非常活泼。 非常活泼。 自由基的活性取决于因结构因素所造成的共 轭效应、极性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 轭效应、极性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一般以共轭效应为 主。
反应表达式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引发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 二苯甲酰)引发下,按自由基聚合机理进行反应。 二苯甲酰)引发下,按自由基聚合机理进行反应。
有机玻璃是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聚合方法所得制品。 有机玻璃是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聚合方法所得制品。最突出性能是具有 很高透明度,透光率达92%,其密度小,耐冲击强度高,低温性能优异, 很高透明度,透光率达92%,其密度小,耐冲击强度高,低温性能优异, 92% 是光学仪器和航空工业的重要原料。 是光学仪器和航空工业的重要原料。又因其具有着色后色彩鲜艳夺目特 点,被广泛用做装饰材料。此外,还可用做外科手术用具、绝缘材料。 被广泛用做装饰材料。此外,还可用做外科手术用具、绝缘材料。
4
第一节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点与分类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定义: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定义: 是单体借助于光、 是单体借助于光、热、辐射、引发剂的作用, 辐射、引发剂的作用, 使单体分子活化为活性自由基, 使单体分子活化为活性自由基,再与单体连锁聚 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 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 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绝大多数属于连锁聚合, 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绝大多数属于连锁聚合,连 锁聚合反应一般由链引发、链增长、 锁聚合反应一般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 元反应组成,自由基聚合是典型的连锁聚合。 元反应组成,自由基聚合是典型的连锁聚合。
CH2 CH* X
高分子活性链 增 长链
增长链 高分子活性链
终止反应
聚合物链
7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点: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点: 整个聚合过程分为链引发、链增长、 1、整个聚合过程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 反应,各步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相差很大; 反应,各步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相差很大; 高分子瞬间形成, 2、高分子瞬间形成,并且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不随 时间变化; 时间变化; 体系内始终由单体和高聚物组成, 3、体系内始终由单体和高聚物组成,不存在聚合度 递增的一系列中间产物,并且中间产物不能分离; 递增的一系列中间产物,并且中间产物不能分离; 反应连锁进行,转化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4、反应连锁进行,转化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反应是不可逆的。 5、反应是不可逆的。
3
实例之二:涂料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
聚合反应式
用作建筑涂料 和建筑黏合剂
聚醋酸乙烯酯是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 聚醋酸乙烯酯是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引 在引发剂 发下, 醋酸乙烯酯为原料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制得 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制得。 发下,由醋酸乙烯酯为原料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制得。
16
H R CH2 C X
具有共轭体系的烯类单体 电子云流动性大,易诱导极化, π 电子云流动性大,易诱导极化,可随进攻试剂性质的不 同而取不同的电子云流向,可进行多种机理的聚合反应。 同而取不同的电子云流向,可进行多种机理的聚合反应。 如苯乙烯、丁二烯等。 如苯乙烯、丁二烯等。
+
R
δ− H2C CH δ+
20
但若取代基体积较大时,聚合不能进行。 说明 但若取代基体积较大时,聚合不能进行。
例如,1,1-二苯基乙烯,则只能形成二聚体: 例如,1,1-二苯基乙烯,则只 Nhomakorabea形成二聚体:
2 CH2
C
CH 3
C
CH
C
1,11,1-二苯基乙烯聚合反应式
21
1,21,2-双取代单体
如X = -CH3、-OCH3等。
H R CH2 C X
分散正电性, 分散正电性,稳定阳离子
因此带给电子基团的烯类单体易进行阳离子聚合, 因此带给电子基团的烯类单体易进行阳离子聚合,
15
X为吸电子基团 为吸电子基团
H2C CH X
π 降低电子云密度, 键易断裂, 降低电子云密度, 键易断裂, 分散负电性,稳定活性中心 分散负电性, 并且易与富电性 富电性活性种结合 并且易与富电性活性种结合
I → 2R • R • + M → RM •
链增长
链终止
RM n • → RM n
6
(以乙烯基单体聚合为例) 以乙烯基单体聚合为例)
分解 I 引发剂 R* + H2C CH X R CH2 CH* X 或 离解
初级自由基 引发活性种(中心)
R*
单体自由基 链增长活性中心
R CH2 CH* + H2C CH X X
5
过程描述 链引发 引发剂I先形成活性种 引发剂 先形成活性种R. 先形成活性种 初级自由基), ),初级自 (初级自由基),初级自 由基引发单体M形成单体 由基引发单体 形成单体 自由基活性种RM.,接着 自由基活性种 , 单体自由基活性种RM.与 单体自由基活性种 与 RM • + M → RM 2 • 单体发生连锁聚合反应, 单体发生连锁聚合反应, RM 2 • + M → RM 3 • 不断与单体加成, 即RM.不断与单体加成, 不断与单体加成 促使链增长, 促使链增长,形成高分子 LL 活性链, 活性链,最后增长着的活 RM ( n −1) • + M → RM n • 性链失去活性,使链终止, 性链失去活性,使链终止, 形成稳定的高分子链 RMn。 。
18
2、位阻效应
取代基的体积、数量、位置等所引起的空间位阻效应, 取代基的体积、数量、位置等所引起的空间位阻效应, 对聚合能力有显著的影响。 对聚合能力有显著的影响。 1,11,1-双取代单体
CH 2 = CXY CH 2 = C (CH 3 ) 2 (CH CH 2 = CCl2 CH 2 = C (CH 3 )COOCH 3
第二章
自由基聚合反应
Chapter 2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聚合机理、 学习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聚合机理、 基本计算影响因素, 基本计算影响因素,进而掌握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 本规律与应用。 本规律与应用。
1
通用橡胶 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丁苯橡胶 氯丁橡胶、丁腈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