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一)

摘要:中国的经济体制演化经过30年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试对其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经济转型;体制演化;中国模式;特点

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经济转型和体制演化,取得较大成效。

一、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是政府推动,这是一种既非完全市场化,又非完全行政化的形式。这种演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逐步转向行政权力制约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过程。

(一)资源配置行政化的作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与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就使社会长期处于一种准动员状态,资源配置实际上是通过资源的行政化动员方式进行。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后,我国政府仍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当然,在经济改革初期,这对资源的配置又是必要的。

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所有的资源中,资金是企业创建和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从经济方面说,一国经济发展的快慢,与资金投入的多少有很大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的筹集不可能通过市场来实现,而必须通过政府向金融机构与社会筹集资金,形成大规模的信用资金。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凭借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一方面使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横向拆借规模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强制或变相强制性的社会集资规模也相应增大,从而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自有比重明显低于借人比重,形成了典型的“负债经营”。这种状况是资源动员行政化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典型体现。

在劳动力资源与土地资源的配置上,政府动员的行政化也得到充分体现。政府的统一安排是劳动力向新的产业转移的唯一途径,在企业创办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怎样的劳动力、需要多少劳动力,均由行政管理机构决定,也就是通过计划实现的。尽管存在个人收入的差异,但它还不能成为调节劳动力部门间转移的支配力量,竞争性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形成,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仍由强有力的行政权力来控制。不过,这种控制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有所放松。资源的行政性配置不仅仅存在于资源结构性转移的“原始积累”过程中,而且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行政机构也直接介入。在土地资源配置上,也体现出更加明显的行政配置色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是无偿使用,而且不得转让。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把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在使用权上,变过去无偿、无限期使用为有偿、有限期使用。不过,上述有偿征用土地的做法仍是非市场竞争性的,行政性配置的特征十分明显,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上的控制权力远远超过市场力量。

政府之所以具有直接的社会动员作用、集中资源配置能力和高积累机制,除其行政机构的权力中心地位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公有产权制度。公有产权制度的建立是依靠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来实现的,它不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自然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同样,计划经济的瓦解,也就是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也是以打破单一公有制局面开始的。在不断的市场化条件下,生产资料的直接归属关系发生变化,使地方政府在宏观政策有所松动的情况下能轻易实现资源的部门间转移,并通过行政性动员,使政府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其拥有的资产总量也不断扩张。

(二)行政权力制约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在传统的体制下,行政权力主体在大部分时间里扮演了控制者的角色,具有强有力的直接动员资源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构一般按行政原则来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和重点。在我国开始市场化改革后,市场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著作用。这样,资源的配置又会接受市场信号的导向。也就是说,政府资源配置的决策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引导着行政机构的投资方向决策和产业结构选择,而且这种引导作用不断增强。

20世纪80年初,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放松和市场力量的增强,企业开始接受市场调节。尽管资源配置出现市场的导向,不过,地方政府的决策地位明显提升,其行为类似于企业,即选择投资项目及规模首先要考虑投资收益率。这实际上表现出政府推动型特征。政府和企业在投资决策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企业是在经济因素约束下的最大收益率选择;而政府则是在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共同约束下的最大收益率选择。投资决策在市场力量和行政力量双重作用下,必然出现投资分散性、重复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宏观上的协调与控制,校正相关偏差。

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演进,反过来造成政府经济决策的差异性。作为中央政府,首先必须考虑政治结构的稳定、社会的安定、经济的长远发展以及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平衡发展等综合性的目标,中央政府的投资只能根据上述目标的次序来进行决策,而不能按照完全的市场利润率来进行决策。而且中央政府能控制和调节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内市场具有直接控制能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能完全排斥市场而实行行政调节,实现其行政目标。但作为地方政府(如省、市一级)进行经济决策时,考虑的因素和范围大大缩小,对政治、社会、产业平衡发展等因素的考虑与中央政府相比,有明显的减少。而地方政府对能体现地方经济实力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表现出极大兴趣与渴求。对基层政府而言,由于在工业化初期的财力有限,经济运转常常出现问题。因此,基层政府在严峻外部环境中具有强烈的市场导向偏好。从而使基层政府更像一个公司,而其领导人员则成了事实上的企业家。可见,政府行政层级的高低,其行政目标的结构和次序存在不同,从而导致经济决策行为的差异。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随着行政级别的递减,经济决策的市场化倾向则递增。因此,在我国经济改革的大政方针确定后,市场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地方政府,政府推动型的经济发展在地方政府的行为上表现得更为典型。

二、经济体制演化的阶段性

中国经济体制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是一个从制度僵滞通过制度创新逐步达到制度均衡的过程。具体地说,体制演化的阶段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制度创新过程;二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制度创新过程。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展开的。这是适应客观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当时,城市国有企业由于受国家的政策保护而难有实质性的改革。与城市的集体和国营经济不同的是,国家对农村集体经济基本上“管而不包”。这种状态即使由国家在原有制度框架内进行修正,财力也是无法承担的。同时,这一制度中的主体——农民既得利益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突破既有的制度是最好的选择。在城市改革中,随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简政放权”,特别是政府放松了对市场的控制,主动缩小了指令性计划范围,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活动脱离了政府的直接干预,市场调节的范围越来越大。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强调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不仅非国有经济依靠市场调节,政府不再直接干预其经营,而且国有经济也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阶段。从局部到整体的体制演化过程中,国有经济因种种阻力太大一时还不能得到改造的时候,先在国有经济外部发展起新的经济成分。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机制存在着天然的一致性,它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为导向,以竞争为动力,不存在政企不分和“铁饭碗”、“大锅饭”等弊端。因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市场化进程显然具有非常直接和根本性的促进作用。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有经济的比重相对下降,社会的所有制结构随之发生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所形成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国有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不断进行改革,并逐渐走向市场化。与非公有制经济相比,尽管国有经济市场化的速度比较慢,但已开始市场化的国有经济同样在转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国有经济的大量经济资源,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处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利于控制转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且能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政府

的调节弥补市场的不足,克服市场的缺陷。

中国经济从局部改革到整体改革是通过制度存量的改进实现的。所谓制度存量,既包括一些制度结构,也就是本质性的制度特征,也包括与这一制度必然相关联的表现特征。如,价格双轨制形成。如果不对原有的完全计划价格制度进行改变,那么很难形成新的市场价格。因此,中国的经济改革实际上是对原有公有产权制度的局部改革。这种局部性的改革虽然只是对制度安排的改变,却会与原有产权制度的结构产生直接的冲突。当然,局部性制度安排产生增量收入的大小决定着旧制度结构变迁的程度。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说中国经济改革的双轨制是一种有意识的制度安排,还不如说是制度创新安排与原有制度结构之间冲突的结果,表现为一种由制度安排向制度结构的演进,而不是从旧制度结构向新制度结构的直接转化。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对原有存量的改革。其实,公有制经济(包括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的体制改革一直都在进行着,甚至比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要早。从某种程度上说,国有经济实际上在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承担着成本。因此,尽管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体制外突破和增量改革,并以此来促进旧体制的变革,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中国改革的成功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完全依靠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470.25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年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16.5%。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1.2、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1.2.1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 1978年-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二者分别增长了6.4和6.2倍。200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0.3%。 1.2.2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1.2.3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

论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论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论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发展趋势,二者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二者有着本质区别,但又相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并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互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开放经济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经营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为推动市场的不断扩大,通过弱化国界的限制,各国共享信息、资金、技术等资源,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全面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其本质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使各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的自由流动。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地理位置上邻近的国家为了维 护他们之间共同的经济或政治利益,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条约或规定,即超越国界的经济协调制度,或建立其共同的机构,从而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最终实现经济及政治上的合作与

联盟。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因邻近国家文化接近、市场结构互补,可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高阶段。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它混淆了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一)二者的发起主体不同 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自发的市场机制在起作用,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国家的主导作用下形成的。 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并不是由社会制度所决定,它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并不含政治因素。经济全球化是通过市场机制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的自发行为,政府的干预程度较低。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是一种制度安排。经济结构相近的主权国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规避风险,选择签订协议达成共识,这是建立在经济上的政治合作。 (二)二者对风险的规避程度不同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然而风险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的。经济全

如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如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检验改革理论与方案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是改革实践 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业绩:经济规模大幅度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国家财力与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广大民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些,无疑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但是,也应该承认,由于改革的不平衡性、信息的不对称性、改革方案的不成熟、不完整性等方面的因素,经济体制改革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金融资源还不能按照市场化的规则加以配置;政府主导经济的力量不断增大,政企关系、政资、政事关系还未理顺;“改革尚未过大关”,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由于一些改革措施不配套、操作不规范、缺乏约束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一些改革措施没有造成资源在市场化中合理流动与重组,反而导致行政权力介入市场,助长了剥夺消费者利益的短期行为,造成不少民众对改革的怨言、不满、恐慌、抵触情绪,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恶化了改革环境。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可以得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成功,局部失误”的结论。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带来行业的有序增长,促进了民众利益的增加;而失误较多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或多或少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能实现行业的持久性发展,一些领域的改革甚至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基本利益。 分领域看,改革的成效差别较大。总体而言,利益链条较短的行业改革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利益链条较长的行业改革问题较多;增量改革成功率高,而存量改革矛盾较多;行政权力干预较少的领域改革的成功率高,而行政权力介入较多的领域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较多。 某些领域的改革成为组织者“改价增费”、“革你利我”的自利性行为。这种现象,在房地产行业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房地产行业,组织者既包括地方政府,还包括开发商。由于从土地征用到出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利益,政府部门存在着压低征用价格和提高出让价格以便最大化财政收入的冲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还表明一个地方房地产行业在经济总量中贡献的增加、开发商利润的增加和税收贡献的增加。在以GDP和财政收入为追求方向的状况下,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在推高房地产价格方面存在着一致性的利益取向。人们看到,一些城市尽管在房地产价格上从来不考虑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基本需求,但在统计中将外来务工人员及家属作为人口总基数,以证明本地人均住房面积并不多,说明供求关系仍处于卖方市场;一些城市尽管房地产价格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承受能力,但政府部门依然强调房地产并不热、没有泡沫,具有投资价值;在一些重点区域重点城市,政府官员甚至或明或暗地发表与宏观调控政策不一致的言论,为本已失衡的房地产市场推波助澜。 但是,价格不断抬高的房地产业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楼盘的价格上涨虽然表现为GDP数量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和企业利润增加,但并没有带来国民财富的实质性提高,表现出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典型特征;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增加了购房者的经济负担,对购房者的其他消费需求产生挤出效应,制约了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实现,并造成政府、房地产商与广大居民利益的严重对立,也使许多消费者购买能力降低甚至出现群体抵制购房的趋势;房地产价格上涨、空置率上升,造成资金沉淀突出、市场投机严重、市场风险不断加大,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由易而难、由外围向核心推进,利益冲突、利益摩擦在不断增加,改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改革中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化,也更需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牢固树立与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与方向看,既要以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来保障社会公平,维护企业的自由竞争与公平竞争权,防止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经济现象发生,并形成扶贫、扶弱的社会救济与社会援助制度,要在改革中充分保障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经济利益,使改革成果为广大民众所共享。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农村改革的形式又有两种,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不仅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教材分三个子目来讲,线索清晰明了。 本课的课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教材只是讲述了改革开放中的一部分内容,对内经济体制改革;而改革开放的另一部分内容,对外开放则放到第21课去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轨道上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因此此课教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占有重要作用,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对身边的人或事是最感兴趣的。因此他们对这段历史有浓厚的兴趣。给学生一个较完整、条理的知识结构应不难,关键是如何讲清这些改革的背景,将这些改革,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会较难。比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是非公有制经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中通过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达到课标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意义;掌握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的内容、意义;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进一步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文字材料、视频等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及过程,深刻体会改革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感受改革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形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7部编版)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高 【问题2】如果你是当时上述情况的农民,整天混日子、饿肚子,你想一直这样下去吗?你有何想法呢?安徽凤阳的农民又是如何做的呢?效果如何?请阅读教 材第38页《相关史事》。 【问题3】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请阅读 教材第39页。 【问题4】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哪几次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结合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说明生产关系变 革应遵循什么规律? 【过渡】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生:思考问题,结合教材,了解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作用。 师总结: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份文书成为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的宣言书,也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小岗村的成功尝试得到中央的肯定,并逐步在全国推开,并正式定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教师指出:农村的经济改革,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及时总结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是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 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 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结合投影讲解。 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生:自主合作交流 师点拨: 应遵循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事件核心内容意义 土地改革 (1950-1952) 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解放生产力开辟 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合作社 (1953) 私有制 公有制 进一步解放生产 力 人民公社化 (1958) 一大二公挫伤积极性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1978) 土地公有 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 调动积极性 农业大发展

专题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②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考点30.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4.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政策又有了重大发展,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 7.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新的内容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8.新战略提出的意义: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中国外交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教学总结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 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等一系列效应。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无论人们怎样描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恐怕都很难回避“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字眼。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从经济角度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状况和进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说:“全球化是历史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究其原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推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工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供应由普遍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经济发展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下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与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企业勃兴的伟大变化,提高学生对历史上改革的巨大作用的认识能力;(2)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历史内容,通过讨论逐渐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感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的能力,做到学史以明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拉开了序幕。通过农村改革,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为农民告别饥荒的宣言书。这是一份怎样的契约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展示史料,并请三个学生朗读: 农民甲:“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还得慢慢晃。”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农民丙:“今年企业效益不错,年收入超过许多国有企业,我发财了,带动乡亲们也开始富裕了。” 2.读材料,分析讨论:刚才几位同学朗读的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统计局连日来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 1、我国GDP从世界第十升至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年至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 2、我国跃居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经济体制改革优秀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及作用;改革国有企业的措施及作用; 2.理解积极体制改革的含义和必要性,一些重要概念,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3.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如何在农村带来活力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4.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 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可以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采取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活动方式,自己分析、归纳知识,使学生经历了一次实事求是“论从史出”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的和学会学习的过程。 【教学重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教学难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同学们,当你走进农村你会发现,许多地方的房子变高了,马路变宽了,过去人们向往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不再是一首儿歌,而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二三十年前的儿歌在如今能成为现实呢?

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1)克服了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 (2)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 (3)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决议:1984年10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内容: (1)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2)所有制形式: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3)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推进: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取得引人注目的发展。 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978年——94.8%。 国家关于城市改革的总方针: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材料一:在沈阳市区的一条马路上。 当时买铜是不能到对门生产铜的冶炼厂买的,而需要到几千公里以外的南方去买。大概运费起码每吨增加四五百块钱。 我们归机械部管,他归冶金部管。我们的原材料是机械部调拨给我们,当时是计划经济,国家给下任务,所以企业之间根本不存在直接对话。 材料二(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 欢迎我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师:材料一说明了计划经济下国家是怎样管理企业的? 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企业缺乏自主权。 师:材料二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什么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中国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剧,很多学者在缩小收入差距问题上做出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我国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着重梳理了近年来各个学者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针对性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中国奇迹”不仅使中国的GDP?名跃居世界第二,同时,也切实的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福利水平,然而在经济的高增长下,基尼系数居高不下,自1995年,我国基尼 系数便已达到0.45 ,超过了0.4世界警戒线,其后,基尼系数更是不断攀升,甚至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中称,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73 ,收入分配两极化在我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收入分配的定位 国外学者对于收入分配的定位存在不同的认知,对于如何实现分配公平存在一定的分歧,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结果平等和过程平等,其中过程平等包括机会均等和规则公平,丁伯根的《生产、收入与福利》1中“公平的收入分配必须使每个人的福利相等”和罗尔斯的《正义论》2中的“社会经济和财富的分配应有理由有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 利益”,主要体现了对结果公平的阐释,其次是机会均等,主 要是指分配的过程是否公平,即每个人获取物质资源的起点是一致的

3,而规则公平是有哈耶克提出的,主要是指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相同的基本权利。 我国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效率是初次分配领域中的现实要求” 4,因此,初次分配更注重过程公平,而在再分配领域中更注重结果公平。 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内在机理 改革开放后,我国相继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理念,这大大解放了我国各个行业的生产力,打开了收入流动的渠道,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本和财产不断积累,一部分人确实先富了起来,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加剧,对于其形成的内在机理和现状,很多学者做出了解释。 (一)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 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衡,是我国收入分配体系面临的两个层次上的问题,其实质上是要素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流动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部门之间主要是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制度,其分配格局的最优解是国富民强,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往往会出现国富民不强或国不富民强等单一优解等情况,收入在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影响着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社会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讲,是国家建设需求与个人享受需求的博弈;而城乡收入分配则是城市化的发展和城乡建设上的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在发展经济学中,存在着梯度发展的动态理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柏兰芝老师 提纲4. 9/25/02 IV. 需求拉动的区域增长理论( Demand-based theory) 1. Export-base theory (North) 2.Tiebout’s response 3.Economic base theory 经济基础理论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419286.html,pared to Jane Jacobs’ “supply region” 1.Export-base Theory Context: 战后关心工业化和增长 2) 区域发展必须放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利润极大化,可流动的生产要素) 以美国大西北出口历史为例。 麦/面粉 1868开始到英国/ 1857到日本/亚洲/澳洲 19世纪:一半以上出口 伐木业(Douglas fir):联系加州的gold rush 1860-1920, flour and lumber accounted for 40-60% of the value of the region’s manufacturing output

不是线性地从subsistence--------------------------- 集中 reduced transport rates 3) 定义export base: collectively exportable commodity of a region. In the US, many regions stated from 1 or 2 exportable commodities, And, export base often widened after transport costs has been reduced --bring income back to the region --develop diversity --develop residentiary industry --external econom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apital: invest in existing export industry reinforce existing export base, create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4) 增长的机制 增长一定要工业化 The case of Oregon:农业带动的出口也能带动增长 5) So, a region is defined by its development around a common export base. This makes it economically unified and ties the region’s fortunes together. 6) What will influence the decline of a region Transportation/Technology/Government 2.Tiebout’s response: 1956 1) export base 对小区域比对大区域有用—decided by the scale of a region. --How to define a region --Not by export base. --Size matters. The larger a region is, the more it has internal trade. . export only accounts for a very small portion of US economy 2)short-term . long-run other sources of regional growth (of income and employment): business investment, government spending,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non-economic migration 3)factor endowment: . New Jersey’s coal—有煤不见得就有出口,还要看成本 4)stage theory counts—. America as a colony 5)export base is better to be applied to satellite cities in the suburban fringe 6) a region must divide its energies between residentiary and export activities North: Reply 1)long run 2) a region’s significance lies in its being a specialized part of the whole so, export base is useful to define a region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区域吗有export base 可用来定义吗

2016年3月25日国发〔2016〕21号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 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发〔2016〕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3月25日(本文有删减) 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

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现就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紧推动有利于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的体制创新,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着力抓好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推动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更加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矫正要素配置扭曲,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家精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针对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点,围绕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性矛盾凸显、风险隐患增多等突出困难和问题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

【教案】2020部编版历史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八年级下册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 感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与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企业 勃兴的伟大变化,提高学生对历史上改革的巨大作用的认识能力;联系现实生活理 解历史内容,通过讨论逐渐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感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 联系的能力,做到学史以明智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 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 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拉开了序幕。通过农村改革,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为农民告别饥荒的宣言书。这是一份怎样的契约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展示史料,并请三个学生朗读: 农民甲:“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还得慢慢晃。”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农民丙:“今年企业效益不错,年收入超过许多国有企业,我发财了,带动乡亲们也开始富裕了。” 2.读材料,分析讨论:刚才几位同学朗读的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过程。首先看一下农民甲的台词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状况? 提示:农民甲反映了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人们缺乏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弊端。 3.教师继续提问:农民乙的台词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政策?农村的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你觉得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

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经济体制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社会的经济关系,即参与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单位、各个个人的地位和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是通过这样的体系表现出来。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首先,我们要对中国所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正确精准的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发展。这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 其次,要充分了解我国现有经济体制的缺陷及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一)国家行政机关权力过于集中,企业处于无权地位,成为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缺乏主动性,不能发挥积极作用;(二)国民经济(主要是国营企业)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划管理,造成条块分割严重,自成体系,割断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不搞综合利用必然造成大量浪费;(三)实行自上而下指令性计划制度,管得过死,使产销脱节,产需脱节,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这种体制把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不能根据实际社会需要来安排生产,合理地使用人力和物力;(四)大包大揽,统收统支,搞平均主义,降低员工积极性。正因为有这些弊端存在,所以旧的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改革;等等。 最后,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存在许多体制的障碍;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就业等的压力也不断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资源和能源的瓶颈问题更为严峻;城乡之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却没有根本的提高;人均收入有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仍然低收入贫困人民巨多,两极分化的危险日益成为现实;经济发展同时,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和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等等。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协调好“先富”和“共富”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改革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三: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和快要有机协调,保持平稳发展。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专题五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考纲要求】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课程标准】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 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发展迅速。 3、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既是全球化的产物,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知识整合】 一、背景:1、“二战”使西欧实力大为削弱,而美国实力大大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2、美国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3、吸取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 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 书》及附件,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该组织规定了美元与黄金 直接挂钩的原则,使美元得到了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3、世界银行——1945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通称世界银行)成立,世界银行最初主要 向西欧国家贷款,后来也面向亚非拉国家 4、布雷顿森林体系 形成: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确立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通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内容: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和比价; 作用:积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 立,结束了战前国际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 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消极: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背景: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原因: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 ②、世界经济多极化日趋发展 ③、国际政治走向缓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促使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相互之间建 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以应对国际竞争。 ④、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 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务等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 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主要经济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㈠、欧洲联盟 1、成立: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