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答案

李将军列传答案
李将军列传答案

李将军列传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nì)吏当.广所失亡多(dāng)

屏.野(bǐng)中石没镞

..(mòzú)

辄分其麾.下(huī)广讷.口少言(nè)

骠.骑将军(p iào)骠.勇(p iào)

广数.自请行(shuò)其势不屯.行(tún)

以为李广老,数奇.(jī)意甚愠.怒而就部(yùn)

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

..遗广(bèi láo )遂引刀自刭.(jǐng )

悛悛

..如鄙人(xún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

4、名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广家世世受.射(传授)有所冲陷折关

....及格猛兽(冲锋陷阵;破关)从广勒.习兵(统率,部署)有白马将出护.其兵(监护,监督)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接应)广暂.腾而上胡儿马(霎时)

吏当.广所失亡多(判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陷入)

专以射为戏,竟死

..(一直到死)广数.自请行(屡次)

乃自以精兵走.之(疾行)东道少.回远(稍,略)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暗中)以为李广老,数奇.(单数,不大有好运气)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辞别)愠怒

..而就部(怨愤)

南绝.幕(横渡)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

...广(酒食;送给)

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听审受质)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比喻)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尝”同“常”,经常

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陈”同“阵”,布阵

行十余里,广详死“详”同“佯”,假装

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陈”同“阵”

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同“幕”

军亡导,或失道“或”同“惑”,迷惑

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幕”同“漠”,沙漠

悛悛如鄙人“悛悛”同“恂恂”,诚恳的样子三、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名作动,布阵)

后大将军(名作动,落在后面)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名作动,向前行进)

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名作动,交给)

络而盛卧广(名作状,用网)

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名作状,在夜里)

鞭马南驰数十里(名作状,向南)

尝夜从一骑出(名作状,在夜里)

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名作状,向南)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形作名,紧急情况)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形作名,委曲详情)

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形作名,迂回绕远的路)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形作名,大道理)

胡兵终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使动,使…跟从)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形使动,使…坚定)

络而盛卧广(使…卧)

尝夜从一骑出(使…跟从)

败韩将军(使…败)

止广宿亭下(使…止)

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形作动,靠近)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复得其余军古义:他的余下的今义:其他的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古义:学习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古义:省略“之”,把他作为今义:认为

其善射亦天性也古义:天赋今义: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古义:委曲详情今义:弯曲

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古义:乡下人今义:谦辞,对人称自己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古义:确实被信任今义:诚实守信用

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

用.善骑射(因为)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以……的身份)

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认为)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来)

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用)广以.卫尉为将军(从,由)

以.故得脱(因为)良久,乃.许之(才)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是)

大军不知广所之.(往)其李将军之.谓也(提宾标志)

因.推堕儿(趁机)因.引而入塞(于是)

因.问广、食其失道状(趁机)杀其骑且.尽(将)

虏多且.近(并且)且.广年六十余矣(况且)

如.令子当高帝时(假使)急诣部,如.书(按照)

六、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判断句)

是必射雕者也。(判断句)

使大军伏(于)马邑旁谷(省略句)

为虏所生得(被动句)

置广(于)两马间(省略句)

士以此爱乐为用(被动句)

其将兵数困辱(被动句)

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被动句)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定语后置句)

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定语后置句)

从人(于)田间饮(省略句)

固自辞于大将军(状语后置句)

其合军出(于)东道(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状语后置句)

尝从(文帝)行(省略句)

见匈奴三人,与(之)战(省略句)

汉下广(于)吏(省略句)

广即请霸陵尉与(自己)俱(省略句)

毋令(之)当单于(省略句)

大将军亦欲使敖与(自己)俱当单于(省略句)

无老壮皆为(之)垂涕(省略句)

皆为(之)尽哀(省略句)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被动句)

七、重点句子翻译。

1、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译:于是回到汉朝京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按法应该斩首,经钱物赎罪后,削职为民。

2.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译: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几干骑兵。他们看见李广,认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

3.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译: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

4.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

译:匈奴骑兵俘虏了李广,当时李广受伤严重,他们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的中间,用网兜盛着使李广躺(在上面)。

5.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译: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里的一块石头,认为是老虎就向它射去,射中了石头,箭头都射进去了,过去一看,原来是石头。

6.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

译:李广说话迟钝,话语很少,平常与人闲居时,每画地作军阵,比射远近为戏,不胜的罚酒。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都是这样。

7.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译:东路有些迂回绕远,而且大部队行军所经之处缺乏水草,这种形势是不适合两支部队并队行军的。

8.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译: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面对面作战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

9.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译:大将军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

10.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译:他那忠实的心,确实已使一般士大夫感动和信任。

11.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译: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八、1、解析A项“尝”同“常”;B项“陈”同“阵”;D项“莫”同“幕”。答案 C

2、解析均为逃亡,逃跑。A项分别为任用,使用/因为;B项分别为跟从/使……跟从;D项分别为远远望见/期望。答案 C

3、解析均为介词。A项分别为代词,石头/动词,到;B项分别为表顺承/表转折;D项分别为地方/助词,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答案 C

4、解析A项指“事情的复杂经过”;B项指“学习的人”;C项指“统率士

兵”。答案 D

5、解析夜:名词作状语答案 C

6、解析A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8、解析C项,绝:横渡答案 C

9、解析是:代词,这。A项,乃:副词,才/转折连词,竟然;B项,所:助词,……的地方/介词,表被动,被;D项虽:连词,即使/连词,虽然答案C

10、解析要李广出东道,不是卫青的自作主张,而是因为暗中受到了汉武帝的吩咐。答案 B

11、答案(1)军中向导逃走,部队迷失了方向,落后于大将军会师的约期。

(2)况且我已经60多岁了,到底不能再忍受刀笔吏的侮辱了。

(3)谚语说“桃树李树从不宣扬自己,树下却自然被人踩出一条小路”。

12、解析微:暗地里,暗中。答案 B

13、解析C项都是动词,到。A项分别为介词,把/介词,用;B项分别为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揣测;D项分别为介词,给,替/助词,呢。答案 C

14、解析“郭解替他们调停也无用”不正确。答案 C

15、答案(1)于是放走那凶手,把罪责归于他姐姐的儿子(加罪于他姐姐的儿子),就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说了这事,都称赞郭解的道义,更加依附于他。

(2)在家乡居住(同住一个乡里),竟至不被人尊敬,这是我的德行不美好,他有什么罪过呢!

(3)(这个人)觉得奇怪(认为这件事很奇怪),问其中的原因,原来是郭解使他免掉徭役。

【参考译文】

郭解是轵县人,字翁伯,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郭解的父亲因为见义勇为,在孝文帝时被杀。郭解这人短小精悍,不饮酒。他小时候阴险狠毒,心中愤慨不高兴时,亲手杀死很多人。他不惜自身来助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

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自铸钱,盗掘坟墓,这种事原来就不可胜数。但却能遇到上天保佑,在危急中常常能摆脱出来,或者遇到了赦免。到郭解年纪大后,就改变操行,检点自己,用恩德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施给别人,对别人怨恨很少。但他自己喜欢行侠义的思想更加强烈。已经救了别人性命,不炫夸自己的功劳,但他的内心仍然阴险狠毒,突然因为小的怨恨而行凶还和以前一样。当时的少年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不让他知道。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威势,和别人饮酒,让人家干杯。人家不胜酒量,他就强灌人家。那人生气,拔出刀来杀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后,就逃跑了。郭解姐姐生气地说:“凭着翁伯的义气,有人杀了我的儿子,(你)却捉不到凶手。”把尸体扔在路上,不加以埋葬,想借此来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打听到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己回来,把实情全部告诉郭解。郭解说:“你杀他本来应该,是我的孩子没有道理。”于是放走那凶手,把罪责归于他姐姐的儿子,就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说了这事,都称赞郭解的道义,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有一个人独自岔开双腿傲慢地坐着看郭解,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郭解的门客想杀了那人。郭解说:“在家乡居住,竟至不被人尊敬,这是我的德行不美好,他有什么罪过呢!”于是暗中嘱咐尉吏说:“这个人,是我很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免除他的徭役。”以后每到服役时,多次轮到这个人,县吏都没有要求他去。这个人觉得奇怪,问其中的原因,原来是郭解给他解脱的。这个傲慢的人就敞衣露体向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这事,更加仰慕郭解的作为。

洛阳有相互结仇的人,城中十几个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他们始终不听。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连夜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委曲心意听从了郭解的劝告。郭解于是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很多尊者在这里从事调解,

你们大都不肯听从。如今你幸而听从了我的话,我怎么能从别的县跑来夺取人家地方贤豪大夫的权力呢!”郭解于是连夜离去,不让别人知道,说:“暂且不要听我的话!等我离去后,让洛阳的豪士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郭解谨守恭敬,不敢乘车进入他们县衙办公的地方。他到附近的郡和王国,替别人办事,事情可以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使各方满意,然后才敢吃人家酒饭。大家因此十分尊敬他,争着供他使用。城中少年和附近县的贤人豪杰,半夜来拜访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辆车,请求把郭解的门客带到自己的房舍去供养。

李将军列传答案

李将军列传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nì)吏当.广所失亡多(dāng) 屏.野(bǐng)中石没镞 ..(mòzú) 辄分其麾.下(huī)广讷.口少言(nè) 骠.骑将军(p iào)骠.勇(p iào) 广数.自请行(shuò)其势不屯.行(tún) 以为李广老,数奇.(jī)意甚愠.怒而就部(yùn) 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 ..遗广(bèi láo )遂引刀自刭.(jǐng ) 悛悛 ..如鄙人(xún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 4、名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广家世世受.射(传授)有所冲陷折关 ....及格猛兽(冲锋陷阵;破关)从广勒.习兵(统率,部署)有白马将出护.其兵(监护,监督)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接应)广暂.腾而上胡儿马(霎时) 吏当.广所失亡多(判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陷入) 专以射为戏,竟死 ..(一直到死)广数.自请行(屡次) 乃自以精兵走.之(疾行)东道少.回远(稍,略)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暗中)以为李广老,数奇.(单数,不大有好运气)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辞别)愠怒 ..而就部(怨愤) 南绝.幕(横渡)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 ...广(酒食;送给) 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听审受质)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比喻)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尝”同“常”,经常 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陈”同“阵”,布阵 行十余里,广详死“详”同“佯”,假装 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陈”同“阵” 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同“幕”

2015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选修史记8李将军列传Word版含答案]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3分) A.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B.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C.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D.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解析A项“尝”同“常”;B项“陈”同“阵”;D项“莫”同“幕”。 答案 C 2.下列各句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士以此爱乐为用.用.善骑射 B.从.广勒习兵旦日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彼虏以我为走.弃甲曵兵而走. D.望.匈奴有数千骑君还何所望. 解析均为逃亡,逃跑。A项分别为任用,使用/因为;B项分别为跟从/使……跟从;D项分别为远远望见/期望。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B.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C.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D.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鱼,我所.欲也 解析均为介词。A项分别为代词,石头/动词,到;B项分别为表顺承/表转折;D项分别为地方/助词,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 答案 C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 ..B.虽其子孙他人学者 C.广之将兵 ..,乏绝之处D.而又迷失 ..道 解析A项指“事情的复杂经过”;B项指“学习的人”;C项指“统率士兵”。

答案 D 5.下列对活用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定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 C.欲夜.取之 夜:名词作动词,连夜 D.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前:名词作动词,向前进发。 解析夜:名词作状语 答案 C 6.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B.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C.使大军伏马邑旁谷D.置广两马间 解析A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答案 A 7.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还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匈奴人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生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解析D项错在“无力再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原文的表述是“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意思是因为年老,不能再去接受刀笔吏的审讯。“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与“接受刀笔吏的审讯”,二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答案 D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

苏教版语文高二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高二语文《李将军列传》练习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高二语文《李将军列传》练习人教版 【学习目标】 1、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 2、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 3、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学习重难点】 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 【自主学习】 模块一、情境引读 (一)文学常识 (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回顾以前所学,向大家介绍) 列 传: (二)基础知识 (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译文以及课文下的注释,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 1、重点字词注音 麾下()讷口少言()骠骑()数奇() 糒醪()悛悛()如鄙人下自成蹊()自刭() 吏当()广所失亡多单于() 2、文言基础知识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尝从行 ②皆惊,上山陈 ③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④军亡导,或失道 ⑤悛悛如鄙人 (2)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①中贵人走广 古义今义 ②吾去大军数十里 古义今义 ③以为前将军 古义今义 3、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思 ①欲夜取之 ②尝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

③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④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⑤进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⑥胡兵重怪之 ⑦鞍马南驰数十里 4、一词多义 用善骑射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用割鸡焉用牛刀 贤能为之用 致则无可用 木兰不用尚书郎 5、文言句式 1)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3) 见广,以为诱骑 4) 为虏所生得,当斩 5) 是必射雕者也 6) (固定句式)其李将军之谓也? 7)虏多且近,奈何?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②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③青欲上报天子曲折 ④军无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李将军列传参考答案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检测参考答案(一)班级学号姓名 1、广家世世受.射:传授,学习 2、用.善骑射:因为,由于 3、杀其骑且.尽:将近 4、无老壮皆为垂涕 ..:落泪 5、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亲自 6、今如此以.百骑走:率领 7、即有急,奈何 ..:怎么办 8、是时 ..会暮:此时 9、胡兵亦以为 ..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认为 10、大军不知广所之.:到 11、于是胡骑遂.不敢击:就 12、单于素.闻广贤:平时 13、因.推堕儿:趁机、趁势 14、因引 ..而入塞:于是/带领 15、为.虏所.生得:被 16、广家与故.颍阴侯孙:旧,原来的 17、呵.止广:呵斥 18、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任命 19、避之数岁.:年 20、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就 21、广为人长.:(体格)高大 22、广之.将兵:主谓取独 23、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来,表目的 24、其将.兵数困辱:带领 25、广数.自请行:屡次,多次 26、良久乃.许之:才 27、既.出塞:已经,……以后 28、东道少.回远:稍微,略 29、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况且 30、广暂.腾上胡儿马:霎时 31、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结构助词“的” 32、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凭借/参 33、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跟从 34、中贵人走.广:逃跑 35、三人亡.马步行:失 36、果.匈奴射雕者也:果然37、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认为 38、而复还至其骑.中:骑兵队伍 39、是时会.暮:适逢、正值 40、胡皆引.兵而去:带领 41、故弗.从.:无法接应 42、其后四岁 ..:四年 43、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斜视/好 44、复.得其余军:又 45、吏当.广所失亡 ...多:判决/所字结构,损失伤亡 46、顷之 ..,家居数岁:转眼间 47、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使 48、后韩将军徙.右北平:迁调到 49、广即.请霸陵尉与俱:随即 50、以为 ..虎而射之:认为 51、良久 ..乃许之:过了好久 52、莫.能及.广:没有人/比得上 5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路 54、度.不中不发:估计 55、无.老壮皆为垂涕:不论 56、天子以为 ..老,弗.许:认为/不 57、是岁 ..,元狩四年也:今年 58、乃自以.精兵走.之:率领/逃跑 59、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辞别 60、如令子当.高帝时:在 61、固.自辞于大将军:坚决 62、单于遁走 ..,弗能得而还:逃跑 63、纵.马卧:放任 64、从.人田间饮:跟 65、因.问广、食其失道状:乘势 66、乃.我自失道:是 67、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有幸 68、岂.非天哉:难道 69、且.广年六十余矣:况且 70、遂引刀自刭 ....:抽刀割颈自杀

《李将军列传》练习及参考答案

《李将军列传》练习 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将:带领 B. 杀其二人,生得一人生:活捉 C. 吾去大军数十里去:距离、离开 D. 虏多且近,即有急即:立即 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是必射雕者也 B. ①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②是时会暮②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C. ①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D. ①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 ②李广乃归其大军②大军不知广所之 3.下列句子全都表现李广勇敢善战的一组是() ①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②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③令曰:“皆下马解鞍!! ④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⑤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⑥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 A. ①②③⑥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⑥ D. ①③④⑤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 B. 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人。 C. 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被李广止住。 D. 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必射雕者也。 译文: (2)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译文: (3)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译文; (4)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译文 6 .请找出与《魏公子列传》相关的成语。 7.请分析李广战功赫赫,至死也没有封侯的原因。

李将军列传随堂练习-课件资料

李将军列传随堂练习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3分) A.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B.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C.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D.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2.下列各句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士以此爱乐为用.用.善骑射 B.从.广勒习兵旦日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彼虏以我为走.弃甲曵兵而走. D.望.匈奴有数千骑君还何所望.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B.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C.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D.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鱼,我所.欲也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 ..B.虽其子孙他人学者 C.广之将兵 ..道 ..,乏绝之处D.而又迷失 5.下列对活用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定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 C.欲夜.取之 夜:名词作动词,连夜 D.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前:名词作动词,向前进发。

6.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B.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C.使大军伏马邑旁谷D.置广两马间 7.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还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匈奴人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生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周亚夫军细柳》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3 《周亚夫军细柳》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熟读课文,简要复述文中的故事。想一想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与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在匈奴大举入侵的背景下,汉文帝亲自到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在霸上和棘门,文帝可以纵马奔驰,军营将士也极为恭敬。而在细柳营,文帝则被要求处处遵循军令:无将军之令不开营门;军中不能驱驰,只能徐行;劳军也要严格遵守军礼。文帝出营门,称赞了周亚夫。 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细柳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派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的景象。可见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②文帝到细柳营,“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柳营中,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可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③面对天子,周亚夫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见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外,霸上及棘门军提供了反面例子作为对比,而在“匈奴大入边”的背景下,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周亚夫这样治军有方的将军。二、《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驱驰”“按辔徐行”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明。这可以说是“情势”的对比。在霸上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与在细柳军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恪尽职守。这可以说是“性格”的对比。对比的手法给出了反面的参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鲜明。 文中还有大量侧面描写,如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侧面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一从正面写来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李将军列传节选阅读答案

李将军列传节选阅读答案 导读:李将军列传(节选)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阅读题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今乃得一当单于当:_______ ②其势不屯行屯:_______ ③固自辞于大将军辞:_______ ④军亡导导:_______ 2、下列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乃自以精兵走之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以东道 B、为中将军从大将军无老壮皆为垂涕 C、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且广年六十余矣 D、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将军列传同步练习及答案

《李将军列传》练习题 【模拟试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2)吏当广所失亡多() (3)辄分其麾下()(4)广讷口少言() (5)以为李广老,数奇()(6)意甚愠怒而就部( (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8)遂引刀自刭() (9)悛悛如鄙人()(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 兽同 (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 陈同 (3)行十余里,广详 死同 (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 军同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广家世世受射(2)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3)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4)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5)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6)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________ (7)专以射为戏,竟死(8)广数自请 行 (9)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10)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11)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12)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13)因问广、食其失道状(14)遂引刀自 刭 (15)其李将军之谓也(16)此官虽小,可以谕大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10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

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将:带领 B. 杀其二人,生得一人生:活捉 C. 吾去大军数十里去:距离、离开 D.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从:跟从 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是必射雕者也 B. ①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②是时会暮②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C. ①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D. ①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 ②李广乃归其大军②大军不知广所之 6、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③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②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④今如此以百骑走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7、下列句子中,“会”的用法与“会遭此祸”的“会”相同的一组是()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会天大雨③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④会征促织⑤会不相从许⑥俱会大道口⑦会其怒 A. ①④⑥ B. ②⑤⑥⑦ C. ①③⑤ D. ②④⑦ 8、下列句式与“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相同的一项是() A. 石之铿然有声者 B. 磔磔云霄间 C.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 古之人不余欺也 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 B. 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人。 C. 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被李广止住。 D. 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

李将军列传检测及答案

燕子矶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史记》练习讲义 编制人:杨妙新 1 李将军列传检测及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n ì ) (2)吏当. 广所失亡多( d āng ) (3)辄分其麾.下( hu ī ) (4)广讷. 口少言( n a ) (5)以为李广老,数奇.( j ī ) (6)意甚愠. 怒而就部(y ùn ) (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b ai l áo wai ) (8)遂引刀自刭. ( j ǐng ) (9)悛悛..如鄙人( x ún )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x ī ) (11)骠.骑将军( pi ào ) (12)秩八百石. ( d àn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3、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 八百石 (官吏的俸禄) 4、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 习兵击匈奴 (统率、部署) 5、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布阵) 6、虏多且近,即. 有急,奈何? (如果) 7、是时会. 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恰逢) 8、得李广必生致. 之 (送达) 10、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 腾而上胡儿马(同“佯”,假装;斜看;霎时) 11、汉下. 广吏 (交给) 12、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 斩,赎为庶人 (判决;判决) 13、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 故也! (何况) 14、居无何... ,匈奴入杀辽西太守 (过了不多久) 16、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就;部下) 17、专以射为戏,竟. 死 (一直、从头至尾) 18、用. 此,其将兵数困辱 (因为) 20、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 一得当单于 (才) 22、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 书。” (到;按照) 23、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 部 (到) 28、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听审受质) 29、且广年六十余矣,终. 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到底、终究) 30、而右将军独下.吏,当. 死,赎为庶人 (交给;判决)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尝”同“常”,经常。)

史记李将军列传练习题及答案

《李将军列传》练习题1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2)吏当广所失亡多() (3)辄分其麾下()(4)广讷口少言() (5)以为李广老,数奇()(6)意甚愠怒而就部( (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8)遂引刀自刭() (9)悛悛如鄙人()(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同 (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 (3)行十余里,广详死同 (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同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广家世世受射(2)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3)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4)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5)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6)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________ (7)专以射为戏,竟死(8)广数自请行 (9)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10)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11)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12)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13)因问广、食其失道状(14)遂引刀自刭 (15)其李将军之谓也(16)此官虽小,可以谕大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10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将:带领 B. 杀其二人,生得一人生:活捉 C. 吾去大军数十里去:距离、离开 D.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从:跟从 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是必射雕者也 B. ①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李将军列传》全文翻译

《李将军列传》全文翻译 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做过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杀敌斩首和虏获多,做了汉朝的中郎。李广的堂弟李蔡,也作了郎官,他们都是武骑常侍,俸禄八百石。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 到孝景帝初登位,李广任陇西都尉,后调为骑郎将。吴楚起兵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敌人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但因梁王授下授给他将军印,还师后,没有给予封赏。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伏本领高查强,屡次与敌虏肉搏,恐怕会失去世他。”于是调他为上郡太守。后来转任边郡太守,曾为陵西、雁门、代郡、云中太守,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天子派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整训士兵,抗击匈奴。一次,这位宦官带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宦官,那几十名骑兵也被射杀将尽。宦官跑到李广跟前,李广说:“这一定是射雕的人。”李广于是带一百名骑兵,急追这三个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走,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骑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并亲自射击那三人,结果射死二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数干骑兵。他们看见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李广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驰转回。李广说;“我们离大军几十里,现在以一百骑兵这样逃跑,匈奴一追赶射击马上就全完了。现在我们若留下,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为大军来诱敌,必然不敢来袭击我们。”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许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多而且离得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于是匈奴骑兵就没敢袭击。有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军出阵监护他的兵卒,李广上马与十几名骑兵奔驰前去射杀了这个匈奴白马将军,然后又返回到他的骑兵中间,解下马鞍,命令士兵把马放开,随便躺卧。这时刚好天黑,匈奴兵始终觉得很奇怪,不敢出击。夜半时,匈奴兵还以为汉军有伏兵在旁边准备夜间袭击他们,而全部撤走了。天亮,李广回到大军驻地。大军不知李广在哪里,所以没有派兵去接应。 过了很久,孝景帝死,武帝即位。左右大臣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将他从上郡太守调为未央宫卫尉,而程不识也调为长乐宫卫尉,程不识从前与李广都当边郡太守,屯兵驻防。出击匈奴时,李广的部队没有严密的编组和队列阵势,只选择有水草的地带驻扎,在宿地,人人可以自便,夜晚不打更巡夜,幕府公文簿册很简单,不过也派哨兵远出侦察,部队从未遇到危险。程不识就要求严格部队编组和扎营布阵,晚上打更巡夜,士吏办理公文表格必须清楚明细,全军不得休息,这样也未曾遇到危险。程不识说:“李广治军非常简单省事,然而敌人如突然袭击他,他就无法阻挡了;可是他的土卒也很安逸痛快,都乐意为他去死。我抬军虽然繁忙,但敌人也不能侵犯我。”这时汉朝边郡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然而匈奴怕李广的谋略,士卒也大多乐于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程不识在孝景帝时因为几次直谏调任太中大夫,他为人清廉,认真执行朝廷的法令条文。 后来汉朝用马邑城引诱单于,派大军埋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里,而由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统领。这时单于发觉了这个策略,就撤走,汉军都没有立功。 过了四年,李广从王尉调为将军,出兵雁门攻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部队,活捉了李广。单于一向听说李广贤能,下令说;“一定把李广活着送来!”李广当时受伤生病,匈奴骑兵就把李广放在两马之间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几里,李广装死,瞥见旁边有一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跃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推下匈奴少年,夺下他的弓,鞭马向南奔驰几十里,又遇到他残余的部队,便领着进入关塞。匈奴派了几百骑兵追捕他,李广一边跑一边取匈奴少年的弓,射

李将军列传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李将军列传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李将军列传(节选)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今乃得一当单于当: ②其势不屯行屯: ③固自辞于大将军辞: ④军亡导导: 2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自以精兵走之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以东道 B,为中将军从大将军无老壮皆为垂涕 C,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且广年六十余矣 D,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译: ②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译: 25,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2分) 答: 26,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这一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2分)答: [答案]22、①当:抵挡;②屯:驻扎;③辞:不接受;④导:向导(2分。

李将军列传译文

李将军列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把握李广的才能、品质和不幸遭遇 2、掌握所、用、固、因、去等文言词语 3、学习《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并能翻译课文重要句子。 2. 李广人物形象特点。 【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李广简介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中国西汉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中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李广的祖先是秦朝将军李信,曾率军战败燕太子丹。李广接受世传弓法,射得一手好箭。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远扬,匈奴望风而逃,称之为“飞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都是赞扬他的名句。然而李广没有能够裂土封侯,引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后遂用“李广难封”“李广未封”“李广不侯”等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李陵,西汉将领,李广之孙。曾率军与匈奴作战,战败投降匈奴,汉朝夷其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因而对他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此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 2、本篇记述汉代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李广是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他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险中取胜,以致匈奴人闻名丧胆,称之为“飞将军”,“避之数岁”。李广又是一位最能体恤士卒的将领。他治军简易,对士兵从不苟刻,尤其是他与士卒同甘共苦的作风,深得将士们的敬佩。正是由于李广这种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的品格,使士兵都甘愿在他麾下,“咸乐为之死”。然而,这位战功卓著、倍受士卒爱戴的名将,却一生坎坷,终身未得封爵。皇帝嫌他命运不好,不敢重用,贵戚也借机对他排挤,终于导致李广含愤自杀。李广是以自杀抗议朝廷对他的不公,控诉贵戚对他的无理。太史公也通过李广的悲剧结局揭露并谴责了统治者的任人唯亲、刻薄寡恩以及对贤能的压抑与扼杀,从而使这篇传记具有了更深一层的政治意义。 【前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下面任务。 1、注音: (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2)吏当广所失亡()多

史记李将军列传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李将军列传练习题及答案

《李将军列传》练习题1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2)吏当广所失亡多() (3)辄分其麾下()(4)广讷口少言() (5)以为李广老,数奇()(6)意甚愠怒而就部( (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8)遂引刀自刭() (9)悛悛如鄙人()(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同 (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 (3)行十余里,广详死同 (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 2

军同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广家世世受射(2)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3)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4)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5)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6)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________ (7)专以射为戏,竟死(8)广数自请行 (9)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10)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11)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12)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13)因问广、食其失道状(14)遂引刀自刭 (15)其李将军之谓也(16)此官虽小,可以谕大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10题。 3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4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司马迁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凉,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日:“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日:“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日:“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顷之,家居数岁。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日:“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阵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

鄂教版九下《李将军列传》练习题

【模拟试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 3)辄分其麾下( ) ( 5)以为李广老,数奇( ) ( 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 9)悛悛如鄙人( ) ) ( 2)吏当广所失亡多( ) ( 4)广讷口少言( ) ( 6)意甚愠怒而就部( ) ( 8)遂引刀自刭( )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同 ( 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同 ( 3)行十余里,广详死 同 ( 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同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广家世世受射 ( 2)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10题。 匈奴大入上郡, 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见匈奴三人, 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 “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 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 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 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 “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 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 “前 !”前未到匈奴 陈二里所,止,令曰: “皆下马解鞍 ! ”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广曰:“彼虏 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 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 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 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将:带领 B. 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生:活捉 C. 吾去大军数十里 去:距离、离开 D.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从:跟从 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是必射雕者也 B. ①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②是时会暮 ②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C.①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D.①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 ( 3)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 5)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7)专以射为戏,竟死 ( 9)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 11)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13)因问广、食其失道状 15)其李将军之谓也 (4)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6)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8)广数自请行 (10)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12)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14)遂引刀自刭 16)此官虽小,可以谕大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