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汉语 3

体验汉语 3
体验汉语 3

体验汉语学生用书(初中一册)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第三课数字与水果

教学对象:零基础汉语水平的泰国初中学生。

所用教材:《体验汉语(学生用书初中1)》(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生词、交际场景句

2.能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流利地复述课文,并就课文相关内容进行自由会话。

教学内容:1.学习生词。要求学生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并能自由运用。

2.在情境中学习本课语法。由易到难,在操练中掌握句型

3.课文教学。包括提示词语,预设语境,给出话题,等等。

4.练习。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情景,运用所学内容进行会话。

教学方式: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学时安排:3 学时

第一学时教学步骤:

一、复习第二课

1.复习拼音:ai ei ao ou

教学过程设计: 用PPT展示ai ei ao ou,请学生读出

步骤1:用PPT展示ai ei ao ou,请学生读出

学生操练:学生读出

步骤2:教师展示“好”“帅”“酷”“漂亮”的发音,请同学连线它们的韵母

2.复习交际项目:夸赞他人

教学过程设计:依次显示4-6 幅人物头像,请同学们看图选择词语,来夸赞他(她)。

步骤1:看图说话

媒体演示:屏幕上方显示图片,和夸赞某人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教师提示:(人)+真+(表示夸赞的形容词)

学生操练:(略)

教师提示:给出PPT总结句型和词汇

步骤2:根据总结的句型和词汇赞美自己的同学,实际会话交际

教师示例:老师说:“某某同学,你真棒”

学生操练:谢谢老师

学生间相互操练,配合手势,夸赞的同时竖起大拇指

3.复习数字1—10,以便于新课的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做1-10的手势,请学生讲出汉语,速度越来越快。教师出10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做数学题。

步骤1:教师做手势

学生操练:(略)

步骤2:教师在PPT上出数学题目

学生操练:挑选学生作答

二、学习第三课生词

1.认读生词

教学过程设计:在大屏幕的显示下,教师给出图片,相符合的拼音、汉字、泰语,教授生词。

步骤1:教师领读生词。

媒体演示:显示生词表,包含:词形、拼音、英文解释;

教师带读

学生操练

步骤2:隐去其中的拼音,让学生读

用教鞭随意指向某个生词,请同学读;边读边纠正发音。

(注:拼音的颜色与词形的颜色区别开,有利于学生认读。隐去拼音让学生读,可以训练学

生不依赖拼音认读汉字)

第二学时教学步骤:

一、复习第三课生词

1.看图连线生词图片和相应的汉语拼音

教学过程设计:在大屏幕的显示下,教师给出图片和拼音

步骤1.展示大屏幕

教师:给出图片和拼音

学生:连线,可以抢答,答对了有奖励。

二、讲解重点词语及操练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教授量词“个”,动词“要”,先显示图片,并讲解、

领读,然后通过句型框架进一步让学生练习。

1.讲解“个”

步骤1:教师讲解、领读。

媒体演示:在图片中展示几个重复的图形,

教师提问:这是几?

学生回答:3

教师提问:3香蕉?

学生回答:是

教师:不对,3个香蕉

媒体演示:4个菠萝,继续重复以上方法,在操练中强调量词“个”,句型(数字)+个+名词

2.讲解“要”

步骤1:教师讲解、领读。

教师:展示“要”的字形、拼音、泰语翻译

学生跟读

教师组短语:例如“要香蕉”,“要芒果”,同时在PPT上做连线。学生跟读

教师演示对话:要什么?要芒果

学生操练:齐读,分批朗读,一边问一边答

三、讲解重点句型及其操练

步骤1:根据(数字)个+要(名词)组成句型“要(几)个(名词)”教师:根据PPT,形象地总结句型

学生跟读

教师扩从句型(人名或者人称代词)+要+(数字)个+(水果名)

学生跟读

步骤2:学生演练,在演练中熟悉句型。

教师展示:给学生纸片各三堆,有数字,有水果名称,有人名。学生各抽一张,组合成句子。

学生操练:(略)

学生扮演买方和卖方,一人卖水果,拥有三堆卡片,一人买水果,从中挑选数字和水果。一边动作一边挑选,卡片就是商品。要求运用“你好”“谢谢”

(注:有助于学生复习学过的招呼语,将所学的句型活学活用)

第三学时教学步骤:

一、听述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听汉语水果名称,写出相应的泰语。

步骤1:播放录音,让学生听。

媒体显示:右下显示一幅与播放内容有关的图,左上有一个小喇叭,中间部分显示录音内容

的框架形式。

步骤2: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再次按左上按钮重播录音。

步骤3:教师提问让同学回答。学生回答泰语

二、学习汉语拼音,三个前鼻音和四个后鼻音

教学过程设计:先复习a e i o,再引入n和ng的发音,让学生渐渐感觉两两相拼而学习新的发音,感知汉语拼音的可拼读性

步骤1:教师给出a e i o的图片

学生:快速读出

教师给出n和ng的图片,带读

学生模仿,一个一个读,齐读,分批读

步骤2:拼出新的读音。n和a e i组合成为新的读音,an en in。ng和a e i o组合成为新的读音,ang eng ing ong

教师给出图片,再拼接图片,读出新的读音,每个读音发出四声

学生模仿

步骤3:学生从教师手里抽出卡片读出发音,抽单元音,也抽几个组合成新的发音,读出四声

三、展示汉字“土”“木”

教学过程设计:展示“土”“木”的图片和拼音以及泰语,展示“口”“山”“日”“月”的象形特点。

步骤1:展示图片,展示汉字“土”“木”教授学生读

步骤2:展示“口”“山”“日”“月”图片,学生连线

四、作业:调查自己朋友喜欢吃的水果,把它们画下来。

高中语文第三册要求背诵的课文

高中语文第三册要求背诵的课文 pengsheng65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体验汉语——第7课 《我喜欢红色》教案设计

赴泰2班张琳《体验汉语》第1册第7课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小学生,汉语零基础班 所用教材:《体验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2008年8月1日)第1册 所选课程:第7课——我喜欢红色 教学目的: 1.学会6种颜色“红色、白色、蓝色、黄色、黑色、绿色”。(词语要会读,字可以认知,要求书写) 2.让学生学会“这是什么颜色?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结构。 教学内容: 1.生词讲解。通过PPT展示、词卡展示让学生理解词义。 2.学习本课语法结构。用领读、提问的方式反复练习。 3.课文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课文进行对话,并可以放下课本独立运用。 4.复习上节课的生词与句型。通过儿歌形式。 5.学习汉字。通过游戏形式诱导。 6.练习。要求学生能全面掌握本这所学内容的听、说、读、写。(写作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汉字的构成,不要求他们背下,主要强调他们对汉字的认知功能。) 教学方式: 1.利用多媒体,找一些生活中相关的部件图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用颜色和用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板书法:将所学生词与句型以板书的形式体现出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同时方便同学们做笔记。 3.图片法:用彩纸或自制的彩色图片展示给学生,不断重复颜色名称,人视角和听觉两方面加深学生对颜色词与句型的记忆。 4.操练法:让学生不断地操练,加深记忆。 5.情景教学:在一定情境中,锻炼同学们的听力能力,同时消化本堂课所学知识。 学时安排:3学时 教具:多媒体、词卡、黑板、彩笔、剪刀、彩纸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生词讲解。通过PPT、词卡展示让学生理解词义。 步骤1:板书如下:

步骤3:领读4个句子,学生跟读。 步骤4:引导学生学习对话“这是什么颜色?”“这是红色”。 教师提问:教师拿出红色彩纸,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 学生回答:由于生词部分刚学过,预计学生回答红色、这是红色、或者用泰语说出的红色等答案。 教师回答:这是红色。来,大家一起读,这是红色。 学生跟读。 教师领读。 学生跟读。 步骤5:引导学生学习“你喜欢什么颜色?”“我喜欢红色。”的对话。 教师提问:教师拿着红色的彩纸,问“你喜欢什么颜色?” 学生回答:“我喜欢红色。“ 教师领读:很好,我喜欢红色,好的,跟我读,“我喜欢红色。” 学生跟读。 活动3:“这是什么颜色?你喜欢什么颜色?”的对话操练。 活动安排:此处教师可以指着近处的彩纸问,“这是什么颜色?”学生回答:“这是红色。” 教师追问:“你喜欢什么颜色?”学生回答:“我喜欢红色。” (注:如果学生不喜欢红色或摇头时可教他们说我不喜欢红色。) 三、课文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课文进行对话,并可以放下课本独立运用。 教师提问:由于本课内容在语法学习和操练中已经学过,因此,此处教师可以请学习积极的六位同学分别起来做课文中的对话。 学生对话。 教师提问:由于以上六位同学已经将对话操练了一遍,在这一边过程中一些反应比较慢的学生得到了提示与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再请几位学习成绩偏中偏后的学 生起来进行操练。 学生对话。 活动4:课文对话操练。 活动安排:教师可以拿着彩纸,请六个同学上台,每人拿着彩纸做的剪纸,老师问其他同学“这是什么颜色?”同学们回答“这是红色。”然后同学们问“你喜欢 什么颜色?”拿红色剪纸的同学上前一步说“我喜欢红色。” 第二课时:复习课 步骤1:通过歌曲复习颜色词(歌曲调子为“拍手歌”) 板书如下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字音字形 第一单元 氓蚩蚩愆期垝垣筮咎言桑葚陨落淇水汤汤渐车帷裳靡室夙兴夜寐咥言笑晏晏矛戟姝城隅踟蹰娈彤管说怿女美归荑洵美苗裔孟陬庚寅揆肇事飞扬跋扈辟芷搴阰之木弃秽骐骥申椒蕙茝窘步尧舜险隘惮殃踵齌怒謇謇箜篌公姥怀忿槌床伶俜葳蕤蹑玳瑁明月珰磐石拊掌便言窈窕否泰许和踯躅青骢马赍钱赏赉拔擢迢迢皎皎纤纤机杼譬如子衿呦呦掇吐哺羁鸟暧暧樊笼阡陌笨拙相形见绌咄咄怪事 第二单元 瀛洲天姥山横财蛮横横祸横肉剡溪木屐訇然渌水殷岩泉殷红殷切惊层巅澹澹霓虹鸾鸟悸动转徙悲悯浸湿悲怆荻花管弦捻熟稔幽咽下咽咽喉船舫钿头银篦红绡呕哑喧闹浣女渚惘然衰鬓骤雨凝噎暮霭纶巾樯橹酹鞍马荠麦豆蔻黍离堆砌沏茶罗衾船棹舞榭歌台欸乃元稹一幢房子灯影幢幢贬谪神妪罗襦阑珊嗟叹溽暑玉簟 第三单元 长歌当哭菲薄踌躇芳菲桀骜租赁黯然噩梦喋血尸骸辗转碾米攒射攒钱抹杀拐弯抹角抹布杀戮戳穿浸渍不恤干练面面相觑不惮惩创创伤点缀辍学啜泣拾掇椽子掾吏潭柘寺盗跖平仄廿房檩扫帚敷衍坍塌朔风上溯凛冽毁家纾难歆羡关卡憨厚蹊跷官邸肮脏偌大分泌自诩寥落 寥落长歌当哭妄自菲薄立仆造化沉勇惩创浸渍桀骜不驯喋血殒身不恤落寞歆羡 第四单元 嗜好编纂时日曷丧万姓胪欢妇孺怪癖蓬蒿汲取勾结勾当恬淡饯别客栈罄露禅让轩冕作揖辑录缉拿解剖愤世嫉俗熠熠发光哀悼显赫睿智 第五单元 弊端敝帚自珍大放厥词一蹶不振噘嘴巴猖獗草芥丛冢荒谬未雨绸缪窈然懈怠伶人勖勉仇雠逸豫衣襟彭蠡钟磬聆听 桴硿硿栖鹘磔磔咳嗽鹳鹤窾坎镗鞳噌吰臆断罅隙无射钟 第六单元 渗漉修葺垣墙栏楯偃仰冥然兀坐异爨犬吠扃牖长号象笏先妣阖门门扉殆姊姊蓼洲旌皦皦湮没逮捕丁卯赀财缇骑抶溷藩傫然詈骂脰缙绅矫揉造作逡巡佯狂谥号自缢猝发扼腕社稷冏卿 二、文学常识 诗经: 1.地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标志着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 2.命名:《诗经》中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305篇作品。故又名《诗三百》或《诗》。 3.构成《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雅颂是从音乐得名。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就是各国土乐的意思。风的意思就是声调。《诗经》有十五国风,有诗160篇。全部风诗产生的地域不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雅是正的意思。周人所认为的正声叫做雅乐。雅分为大难、小雅。有105篇。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颂》分《周颂》《商颂》《鲁颂》,有40篇。 4.《诗经》中的诗以四言为主,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许多诗杂用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多重章叠唱。常运用双声叠字等。 5.《周礼》中有六义之说,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把表现手法归为赋比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学常识整理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学常识整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儒家经典之一。共篇,按音乐风格分为___、___和___三大类。其中,___是民间歌谣,___是宗庙祭祀的乐歌,___是宫廷乐曲歌词。《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___主义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运用___、___、___的手法,章法上具有______的待点。 2、《楚辞》是我国第一部___诗歌总集,多采用楚地的方言,主要代表作家是__,他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西汉刘向把___和___等人的诗歌收集在一起,称为《楚辞》。 3、《孔雀东面飞》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______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___》齐名,合称“______”。 4、《古诗十九首》是______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_________代萧统《_______》,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_________作标题。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哀之情。 5、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他是_________的代表诗人,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和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三曹”。 6、《归园田居》共5首,_________写于辞官后。作者把官场比作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把家乡田园生活比作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把官场中的自己比作__________和。 7、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_____主义诗人。字,号。 8、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_____主义诗人。字,诗中尝自称_________,由于曾官至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郞,世称__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有《杜工部诗集》。 9、白居易,唐诗人,字,晚年号。又称醉吟先生,出身贫微。贞元进士,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历任集贤殿校理、翰林学士、左拾遗、赞善大夫。无事不言,多被采纳。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江州司马。《》、《》叙事诗都很有名,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卒年七十五,有《白氏长庆集》。 10、王维,字,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____,很多诗出色的描绘了祖国河山的美,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的代表作家。有《王右丞集》,存诗400余首。 11、刘禹锡,字,洛阳人,祖籍中山(河北定县),中唐著名诗人。 12、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号,又号樊南生。作品中最为称道的是几首《无题诗》,其中“,东风无力百花残”最为有名。 13、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现存有诗歌9300多首,内容覆盖了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陆游诗特征之一,是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和万死不辞的牺牲精神。 14、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李煜在位15 年,苟安享乐,南唐亡后被俘,宋封作违令侯。 15、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是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他在扩大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f9756951.html,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分析 作者:王嘉文 来源:《商情》2014年第45期 【摘要】一部教材能达到“好教易学”的境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编写者在教材的选取与编排上下过一番功夫,有独到之处。所以,对对外汉语教材的选编情况进行研究是极为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教材编者为初级汉语教材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关键词】研究分析教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加。按照教育部2011年统计,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达到3000万人以上。为此对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汉语教材的需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期待。而教材是联系学生和教师教与学的桥梁,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对学生文化的全面提高起着综合的影响。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要用新课标理念,把握新教材的特点,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才能用好新教材。要想编出新一代面向新世纪、高质量、新特色、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汉语教材,我们必须要分析以往的教材,了解、借鉴前人的成果。 一、教材简介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立体化系列教材(编者:魏新红,董政;主编:姜丽萍)在认真总结我国50多年来对外教学经验,特别是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经验,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经历和对不同层次来华留学人员调研的基础之上,开发了这套适合于初学汉语的各类外国人员的《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系列教材。此教材遵循汉语国际推广的理念,注重教材的普及性、应用性和趣味性,强调体验式学习理念。 二、教材主要特点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立体化系列教材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汉语听说读写技能和基本交际能力相结合,结构与功能相结合,语言与文化相结合。 教材以培养学生汉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基本交际能力为培养目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方法,注重结构与功能的结合。针对成人学习的特点,采用了简易画、图片、照片等形式,是内容更加真实、生动。本教材的文化内容暗含在课文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中国文化习俗的了解。本教材中所有的词汇和语法点均与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相一致,确保词语、语法点学习的循序渐进,尽量避免词汇和语法点的超纲。 三、教材内容

高中语文第三册整理

第一单元:读书生活 读书不仅是为了汲取知识,更是获得教养的途径。读书是读者与写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是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使人生充实、高尚,并从中得到无穷的快乐。读书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我们永远不要放弃。 一、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一、作者简介 贾平凹,当代作家,1952年生,陕西丹凤人。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晓自然。 二、课文要点 1.课文是采用书信体和第二人称的写法,通过作者对往昔读书生活的回味,向即将跨入成人行列的妹妹讲述自己读书和做人的经验,其中始终充溢着深厚的手足之情和人生的诸多感慨。 2.文章先是从寒弱的家境写起,自然地引出下文好读书的理由和读书的方式。紧接着作者回忆了两段童年时具体的“借书”“偷书”的求书经历,在这过程中又总是与妹妹相伴,兄妹之情贯穿其中。这样,经过前一部分的回忆、记叙和情感上的铺垫,作者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对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的理解与阐发。 3. 作者对读书之道进行了具体的阐发,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读书万万不能狭窄;读书不要忘了精读,注意觅寻大作家的踪迹;要知其长,晓其短,师精神而弃皮毛。可以说这些都是读书方法的精要所在,值得认真体会学习。 4. 作者从回忆起笔,终篇落笔于现实,使读者仿佛跟随作者一同由浓重的记忆深处秉烛而游至光明的白昼。对妹妹的殷殷期盼渗透其中。 三、写作特色: 1.本文语言洗练,无赘语,多短语,表达畅达有力,直导肺腑。2.语言风格和布局谋篇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典书信散文的美学风格。 3.作者善于捕捉和再现事物精微的传神之处,进行细节描写,在富有生活气息的琐事中传达出浓浓的手足亲情。 四、作文运用 1.贾平凹的读书生活经历可用于“读书”、“磨难”、“追求”、“书品与人品”等之类的话题。 2. 关于读书的观点可作为论据使用。 三、幼学纪事 一、理解要点: 1. 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回忆了作者幼年求学的艰辛经历,对那不堪回

《体验汉语》第十课教案

《体验汉语》初中二册第十课 《我有一件黄色的外套》 1、教学对象: (1)年龄——泰国14-15岁(初中二年纪学生) (2)汉语水平——有初级汉语水平,掌握了一部分初级汉语词汇,能听懂课堂用语。 2、课型: 综合课 3、教学目标 (1)学习者知识背景 ——学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汉语学习,本学期的课程是学生进一步的汉语学习。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会接触到汉语圈的人,了解到中国的事物和文化。(2)本课总体目标: ——学会颜色的表达,学会有关服饰的词语,学会叙述和评价。 子目标1:有关汉语的知识 ——语音:“不”的变调。 ——词汇:颜色和服饰的词语。 ——汉字:风、贝 ——句型:我有------;这件衬衫怎么样? ——语法:量词“件”“双”“条”。 子目标3:有关交际的技能 ——学生在这一课中要学会叙述和评价一件事物。 子目标4:有关文化活动 ——了解中国对红色的热爱和情感。 4、教学内容 (1)课文内容 –我有一件黄色的外套。——《体验汉语》第二册第十课 (2)话题:叙述、评论衣服 A. 叙述衣服 B. 评论自己喜欢的颜色和衣服 (3)语言要素:

A. 语音:“不”的变调 B. 语法:量词“件”“双”“条”。 句型:我有一件黄色的外套。 这件衬衫怎么样? C. 词汇:量词(件、条、双);名词(衬衫、裤子、外套、T恤衫、鞋、颜色);形容词(黄色、黑色、红色、好看)、动词(买) 扩展词语:形容词(蓝色、绿色、紫色、灰色、白色、橙色);量词(顶);名词(帽子、裙子) D. 汉字:风、贝 (4)教学重点: 句型:“我有一件黄色的外套” “这件衬衫怎么样”。 语法点:量词 交际:叙述和评价事物。 (5)相关文化:了解中国对不同颜色的看法,尤其是红色。 5、教学活动 (1)活动方式: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颜色和服饰。 ——快速反应:指着不同颜色和服饰的图片,让同学们快速反应出词语。——朗读训练:有领读、跟读、个别读等训练。 ——学生互动:给国旗涂色、你画我猜(一个学生画出服饰,其余的同学说出汉语名称)、对话练习。 ——扩展训练:由词语到短语,由短语到句子,进行扩展表达。 (2)活动目的: ——图片展示使学生直观了解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快速记住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能就本课的内容进行交际 (3)活动内容:涉及汉语基本声韵调和本课的生词及句型。 6、教学步骤 (1)课时:这一课分4个课时完成(每课时以40分钟计算) (2)教学环节:每个课时分为5-6个环节,具体环节见下面的教案; (3)教学步骤:步骤及步骤组成见下面的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毕节第二实验高中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匪我愆.期(qiān )咥.其笑矣(xì)自牧归荑.(tí)联袂.主演(mèi ) B、犹可说.也(tuō)自牧归.荑(guī)吾道.先路(dǎo )隰则有泮.(pàn ) C、否.泰分明(pǐ)重.以修能(chóng)将.子无怒(qiāng)留作遗.施(wèi ) D、周公吐哺.(bǔ)绕树三匝.(zā)赍.钱三万(jī)贻.我彤管(yí)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女其妹,侍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君当做盘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C.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既我谋。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C、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4、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来吾道夫先路也 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体无咎言.言.既遂矣 B、徒留无所施.留待作遗施. C、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 D、终老不复取.还必相迎取. 6、古诗文中为了使语句工整,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在意义上互补,而形 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选出不是“互文”的一项()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同志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陶令”即指陶渊明,因为他 做过彭泽令。“桃花源”是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脱化而来的。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刘勰 《诗品》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文心雕龙》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C、曹操,字孟德,即魏武帝,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三国 诗人,亲身经历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充满了对这一动乱社会的反思,对建立社会的憧憬和热情,形成“慷慨而多气”的风格,后世文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他的《短歌行》同样表现这样的风格。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普通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8、“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从琵琶演奏的角度看,可以说写听者的忘情,从侧面烘托演奏的出色。从下面选出一个从侧面描写琵琶弹奏精彩的句子是( ) A.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B.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D.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核心句。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句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又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 B.社会的变化,政治的腐败,给朝野之人都带来了苦难。 C.由于同病相怜,并且通过琵琶声产生了共鸣,诗人与歌女一见钟情。 D.歌女的身世是一条明线,诗人的感受是一条暗线,一明一暗从现象与本质上揭示了诗的主题。 10、小序中“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到古代职官制度。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三个词都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 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升迁”“拜”“除”等。 C.“出官”是外出做官,不涉及官职升降。 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15分) 大德丁未。浙东大侵。戊申,复无麦,民相枕死。宣尉同知脱欢察议行赈荒之令,敛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至县,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乃行旁州。①长孺察其有干没意,悉散于民。阅月再至,索其钱。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脱欢察怒曰:②“汝胆如山耶!何所受命,而敢无忌若此!”长孺曰:“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脱欢察虽怒,不敢问。 ﹡宣尉同知:元代官名。 (《元史·胡长孺传》 (一)选择(9分)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A、浙东大侵.侵犯 B、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嘱托

《体验汉语》教材分析

对外汉语教材研究 《体验汉语》教材分析 《体验汉语》这一套书,设有初中系列教材和高中系列教材.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泰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与帮助下,由国际语言研究与发展中心专门为泰国初中和高中学生编写的系列汉语教材. 本系列教材为泰国零起点初中和高中学生编写,使用对象包括泰国公立和私立学校.初中部为初中一至初中三的学生使用,一共有六册.高中部为高中一至高中三的学生使用,一共有六册. 根据我们所上的《对外汉语教材研究》课 ,我将从这本教材对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十项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体验汉语》这套教材.因为《体验汉语》这套教材无论是初中或高中的教材我都正在使用. 1.定向原则 作者在《对外汉语教材研究》这一本书给定向定义为,所谓定向,就是要确定所编教材的基本定向,包括确定所编教材的性质---定性,找准所编教材的位置---定位,规定所编教材的容量---定量. 从三个角度来分析这套教材,这套教材属于非学历教材,是长期学习者使用的教材,因为初中这一套是初一至初三使用,一般都是作为学生的选修课使用的教材.高中这一套是高一至高三的学生使用,定为学生必修课的教材.我觉得这套教材编写为技能类的教材,初中比较注重听和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使用交际能力.而高中注重汉语听说读写,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交际能力,很突出这套教材是给泰国为母语的学生使用,因为这套教材采用了以学生母语泰语为注释语言,这套分成两套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使用的教材.初级阶段一套六册,高级阶

段一套六册.初级阶段每册编写八课,高级阶段每册编写十二课.是编系列配套的教材,设有课本,练习册,mp3 碟为了让学生练习听力的能力. 2.目标原则 本系列教材提倡体验式教学方法,创造快乐学习气氛,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培养实用交际能力. 以培养泰国高中生汉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基本交际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使学生具有持续学习汉语的愿望. 虽然这套教材把培养泰国高中生汉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基本交际能力为目标,但是并没有明确的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交际能力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以达到目标,也没有明确的指出要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交际能力.所以我觉得这套教材目标原则的缺点. 3.特色原则 我觉得这套教材在特色原则的优点是: 1.从学习内容的角度来看.高中这一套分为“表达”部分和“扩展”部分以 学生最熟悉和最重要的学校生活的实际问题.如高中第一册 ,第一课 《学习用品》的表达部分. 巴差:这是你的铅笔吗? 刘云:是,这是我的铅笔. 巴差:那是你的字典吗? 刘云:不是,那时巴妮的字典. 这一课就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汉字学习.这一部分也是教材最重要的一部分 .而我觉得这套书在这方 面的内容作的不够好,不够详细.这就变成了这套教材的缺点.一般学写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测试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14×3=42) 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天姥.(m?) 渌.水(lù) 一晌.(xiǎng) 悯.( m?n )然 B 霹.(pì)雳石扉.(fēi) 訇.(hōng)然荻.( d í )花 C 幽咽.(yè) 裂帛.(bó) 红绡.(shāo) 钿.(diàn)头 D 渚.(zh?)清祠.(cí)堂初霁.(qí) 玉簟.(di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 B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情形,光景) C 战士还家尽锦衣 ..。(华丽的衣服) D 如听仙乐耳暂.明。(突然) 3.古代常用官职、籍贯、谥号和字号来称呼某人。请将下列人名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A.白居易B.陶渊明C.王维D.欧阳修E.王安石F.李清照 (1)王右丞()(2)香山居士()(3)靖节先生()(4) 易安居士()(5)王临川()(6) 六一居士() 4. 《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 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

通声暂歇。别有幽愁 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里写乐曲旋律的变化是( )。 A、由舒徐流畅一逐渐沉咽一间歇停顿一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一逐渐沉咽一间歇停顿一舒徐流畅 C、由舒徐流畅一间歇停顿一逐渐沉咽一激越雄壮 D、由激越雄壮一舒徐流畅一间歇停顿一逐渐沉咽 5.我国古代诗歌风格各异。对下列诗句所表现的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A.(1)豪放(2)雄浑(3)旷达(4)哀婉(5)缠绵 B.(1)旷达(2)豪放(3)清新(4)缠绵(5)清新 C.(1)雄浑(2)豪放(3)清新(4)哀婉(5)旷达 D.(1)豪放(2)旷达(3)旷达(4)缠绵(5)清新 6、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最接近的一句() A、铁骑突出 ..长句,歌以赠之 ..刀枪鸣B、因为

高中语文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三册

高中语文第三册 教(学)案 三台中学2011级语文组陈国林 2009-8-6

语文第三册目录 第一单元 1.《诗经》三首 卫风·氓 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2.离骚(节选)……………………屈原3.*孔雀东南飞(并序) 4.*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陶渊明 其他古诗诵读篇章 湘夫人………………………屈原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第二单元 5.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7.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王维 登高…………………………杜甫 *蜀相…………………………杜甫*石头城………………………刘禹锡*锦瑟…………………………李商隐*书愤…………………………陆游8.词七首 *虞美人………………………李煜 雨霖铃………………………柳永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鹊桥仙……………………秦观 *声声慢……………………李清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扬州慢……………………姜夔综合性学习:解读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其他古诗诵读篇章 渔翁………………………………柳宗元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李凭箜篌引………………………李贺过华清宫…………………………杜牧菩萨蛮……………………………温庭筠浪淘沙……………………………李煜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江城子……………………………苏轼苏幕遮……………………………周邦彦一剪梅……………………………李清照第三单元 9.记念刘和珍君………………鲁迅10.故都的秋…………………郁达夫11.*道士塔……………………余秋雨12.*泪珠与珍珠…………………琦君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第四单元 13.灯下漫笔(节选)……………鲁迅14.漫话清高……………………金开诚15.*巴尔扎克葬词………………雨果16.*短文两篇 美腿与丑腿………………富兰克林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刘锡庆第五单元 17.六国论………………………苏洵1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9.*伶官传序……………………欧阳修20.*石钟山记……………………苏轼词类活用 第六单元 21.项脊轩志……………………归有光22.五人墓碑记…………………张溥23.*登泰山记……………………姚鼐24.*病梅馆记……………………龚自珍综合性学习山水与文化 文言常用句式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议论要有理有据劝说第二单元议论要有条有理讨论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中国文学的鉴赏……………袁行霈 20世纪中国文学概况…………殷国明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案——1.《诗经》三首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命题人:ppccmm] 一、语言基础及运用(共33分,11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当.(dāng)局恰当.(dàng)长歌当.(dàng)哭螳臂当.(dāng)车 B、槐.(huái)树愧.(kuì)疚身材魁.(kuí)伟鬼魅.(mai)伎俩 C、踮.(diàn)脚惦.(diàn)记掂.(diān)斤播两掂.(diān)量轻重 D、哄.(hǒng)骗提供.(gōng)哄.(hōng)堂大笑烘.(hōng)云托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罪孽自诩芸芸众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溯风蹊跷鞠躬尽瘁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C、颓靡橄榄口干舌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D、喋血浸渍殒身不恤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A.起用体味侧目 B.起用体验刮目 C.启用体味刮目 D.启用体验侧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近来,一些厂商宣传时,总把自己的产品说得尽善尽美,并且在广告中大事利用名人效应,可实际质量一般,对这种挂羊头卖狗肉 ......的做法消费者十分反感。 B.同样是种子,有的悠闲地躺在泥土里无声无臭地腐烂掉,有的则倔强地从山石缝隙中挺身而出 ....长成参天大树。 C.很少与外界有接触的王刚在为希望工程捐款500万人民币后,面对新闻媒体的采访,不得不抛头露面 ....向人们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D.小李说:“目前工作中虽然有许多困难,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齐心合力,就一定会出现墙倒众人推 .....的局面。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在短短的九个月时间里,该书便重印了九次。 B、在大量药品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和保健品来提高和增长孩子智力,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子女教育中的一个误区。 C、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 D、构筑数字化的生活平台,需要一种强有力的介质来和高科技生活相接,这种介质就是网络接入和支持平台。 6、选出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学生是如何支配压岁钱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压岁钱呢?你是否想过用它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捐给希望工程等)。对上述问题,我们作了一些调查。 B.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现已成为该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C.去年,中央教育部制订了中学语文“新课标”──《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该课标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语文基础课程的依据。 1 D.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两处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正当黄河得意扬眉之时,突以数里之阔跌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于是(1)。裂坚石而炸雪,飞轻雾而吐烟,(2)。 (1)①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如挂如帘 ②溅珠落盘,成瀑成湫,飞沫起虹,如挂如帘 (2)③虎吼震川,巍巍地颤,龙腾搅谷,隆隆千里

体验汉语 第二册

日常用语:欢迎光临!请点菜!May I take your order? 服务员,买单。/结账Check-out 您的菜上齐了,请慢用!Enjoy your dinner! 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数字的特殊含义:250 二百五stupid a fool (don’t use this number while bargain)

6:六六大顺everything goes smoothly. 8:发财(welcomed while bargain)wish to become prosperous on trade 9:长久Long Live~~~the friendship or love Going to the Dining Hall Eating habits In china:南米北面,南甜北咸东酸西辣East:sour South:rice,sweet West:hot North:noodles(包子,馒头,面条) ,salty 1. 我要一碗米饭和一个带肉的菜. Attributive (Verb 的-ing/ed 形式) 的(describe)+noun(Sth) 2. 汤呢?~~~~~~~~~呢?Meaning:location if the context does not exist 3. 你常常吃馒头和包子,为什么?P118 中国菜 4. 我不会用筷子。P117 餐具会+verb.:be able to do /have the ability to do / be capable of doing (know the way to do sth.)[Negative] 不+会+verb.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

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 ..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 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 ..,嗣而葺之,庶 ..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 斯楼之不朽 ..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注] 齐云、落星、井干、丽谯都是楼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比:连,并) B.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具:具体) C.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第:但,只) D.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出:贬谪)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比屋皆然.这样 .. B.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 子声丁丁然.……的样子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在C.公退之.暇的 D.皆竹楼之所.助也 * 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助词,无义吾所.不取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江山 ..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B.幸后之人与我同志 ..,嗣而葺之 C.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 ..又在何处* D.庶斯楼之不朽 ..也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很恰当 ....的一项是() A.本文从黄冈用竹瓦建屋说起,写登楼远眺,写楼中六宜,写谪居情怀,着墨不浓,情韵淡远,朴实感人。 B.文章以自家竹楼与齐云、落星、井干、丽谯等王侯贵族的豪华台阁相比较,表现了对荒淫奢侈生活的鄙视和自己高雅峻洁的人生态度。 C.篇末由竹工的话引出自己仕途屡遭贬黜的经历和对前途的忧虑,抒发了内心的愤懑和不平。 D.本文写竹楼实以写人明志,把廉价省工的竹楼写得情趣盎然,文中极力渲染了豁达自适的谪居之乐。* 还隐含宦途失意的情怀 5.请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2)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我听竹工说:“用竹做瓦,只可以用十年。如果铺两层,就可以用二十年。”

高中语文第三册基础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第三册基础知识梳理(教师中心稿) -------------------------------------------------------------------------------- https://www.360docs.net/doc/0f9756951.html,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尹日东2007-05-13 南昌十九中 现代文 一、词语积累: 夙兴夜寐信誓旦旦袍泽伶俜葳蕤玳瑁踯躅 千里迢迢纤细 大抵长歌当哭菲薄桀骜租赁噩耗缘由攒射绯红干练殒身不恤 椽子落蕊落寞廿四桥 一溜(liù)圆寂坍弛朔风歆羡蹊跷不远万里 风餐露宿纯属多余辩驳偌大 颔首老泪纵横庐墓冥顽不灵花瓣分泌芸芸众生 虔诚 日见其好蒸蒸日上执迷勒令降格以求行市心悦诚服编纂数见不鲜朝三暮四万姓胪欢发祥绕弯子 直截了当了然于心国粹莫名(明)其妙 高风亮节德高望重遗世寂居姑置勿论怪癖传诵样板恬退蓬蒿天真罄露求援用世恬淡 名列前茅佼佼者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上溯琐碎粗鄙奔(ban)向解剖(pōu)泰然自若游刃有余愤世嫉俗 熠熠发光有目共睹鼎鼎大名睿智 分野谈吐瑕疵际遇怏怏不乐大煞风景格格不入 吹毛求疵根深蒂固夸大其词体无完肤饱经世故畸形行迹郁郁寡欢自得其乐在可遏制飓风濒临俯瞰 流转 二. 常见常用字形的分辨。

隧(隧洞) 萧(萧条) 惘(迷惘)猝(猝然) 燧(钻燧) 萧(笙箫) 罔(欺罔) 淬(淬火) 邃(深邃) 遂(毛遂) 溶(溶解) 嘶(嘶哑) 缥(缥缈) 廓(轮廓) 熔(熔炼) 厮(厮杀) 飘(飘渺) 廊(长廊) 撕(撕毁) 澌(澌灭) 沌(混沌) 悠(悠闲) 折(折腾) 炖(炖肉) 悠(悠忽) 拆(拆卸) 钝(刀钝) 攸(生死攸关) 柝(击柝) 聘(聘请) 溯(回溯)漫(漫谈) 骋(驰骋) 搠(搠到)谩(谩骂) 俜(伶俜)朔(朔风) 筹(筹措)溢(溢美) 畴(平畴)谥(谥号) 缢(自缢) 祥(发祥)惶(惊惶)琐(琐屑)挚(恳挚) 祥(瑞祥)遑(遑论)锁(锁国)贽(贽见) 繁(繁杂)谛(真谛)靡(靡费)孽(罪孽) 烦(厌烦)缔(缔造)糜(糜烂)蘖(萌蘖) 麾(麾下) 磕(磕碰)纂(编纂)粹(国粹)裨(裨补) 溘(溘然)篡(篡夺)碎(粉碎)俾(俾使) 拥(蜂拥)姣(姣好)儒(儒学) 踊(踊跃) 皎(皎洁)糯(糯米) 三.词语辨析 1.暴发?爆发 原句:略 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暴发户”“山洪暴发”“不能用后者,”“火山爆发”“爆发革命”以及“爆发力”不能用前者。 2.混混沌沌?浑浑噩噩 原句: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夏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的过去。《故都的秋》 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浑浑噩噩:混沌无知的样子。 3.萧索?萧条 原句:足见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怨,严厉,萧索的感触来。《故都的秋》 萧索:缺乏生气,不热闹。如“仓皇的天底下,横着几条萧索的乡村“。萧条;形容经济衰微,也形容景象的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4.刻不容缓?迫不及待

体验汉语9课教案啊

课题课型第9课《今天我请客》高中综合课 教学对象掌握前8课内容的泰国高二村年级学生所用教材《体验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通过词语的学习,能够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能回忆起记忆库中的相关词语,正确率达90%以上。 (2)掌握请客和招待客人的基本用语。 (3)通过图片的导入,重点句型的演练,掌握在饭店基本就餐的基本用语。 2、技能目标: 听:能够听懂生词和课文大意,并准确辨别出食物的名称。 读:能够将生词课文准确读出。 说:能够进行关于饭店请客吃饭和点菜的简单对话。 写:听到或看到食物后,能够用汉字准确写出来或者和食物图片对应。 3、情感目标:能互相了解学生之间的食物爱好,可以做小游戏,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并通过对中国菜的了解,培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4、学习策略:引导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长处 重点、难点1、熟练掌握请客和招待的基本用语;掌握在饭店就餐的基本用语,运用“您要什么?还要什么?”“吃(V.)饱了没有?”句式。 2、生词的读写和运用 3、“的”字短语的用法,动词重叠,由让构成的兼语句 4、中国食物的说法 教学方法1、词语用翻译法、图片法进行讲解,并运用游戏的方式 2、句型用情景法、交际法进行操练 3、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 教学时间3课时,每课时55分钟,共165分钟教具PPT、生词卡、卡片、自制菜单、

第一课时:课文一讲练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备注课前准备上课前在每个小组发一些卡片,卡片内容 为一瓶可乐、一块巧克力。一盘宫保鸡丁, 一个北京烤鸭等生活常出现的食物,以及 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 组织教学(2分钟)1、向学生问好,点名 2、点评昨天作业的情况,强调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复习(5分钟)1、听写第8课生词,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 写,其余学生在本子上写。写完之后教师 让学生一起检查黑板上的同学写的对不 对,剩下的学生同桌互换试卷检查对错。(4 分钟) 通过用自己的道具学习, 增强学生参与感 导入新课(3分钟)1、教师让学生拿出发的食物卡片,教师说 食物,学生找卡片,比赛哪个小组找的又 快又对。(2分钟) 板书: 食物名称 讲练新课(40分钟)词汇、语法、课文教学讲练生词:的服务员菜单特色菜点菜 请客买单份辣咸水煮鱼酸辣汤 北京烤鸭 (1)“的字句式”讲解: 多媒体展示食物图片,引出这种食物 是“吃的、喝的、凉的、热的等”,询问学 生手中食物生词卡片,并引导学生说出手 中卡片食物是“…的”句型, (2)“服务员菜单特色菜点菜请客买 单”讲解: 图示法展示餐厅就餐情景,询问学生 图片情景。引导学生说出“服务员菜单特 板书: 辣、咸、酸、甜、凉、热、 吃、喝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