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完整word版)“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完整word版)“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2016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十三五”水资源安全保障急迫的、基础的和涉及重大战略布局的重点流域水利调度、水沙调控、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水安全等研究任务,设计19项内容,资助31个项目。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本专项实施方案,2017年将持续围绕综合节水等六大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本专项2017年度指南拟支持项目约覆盖专项实施方案任务的1/3。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执行期3-4年。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典型应用示范类任务,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

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8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5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灌区用水多过程调控理论,研究灌区用水实时调配技术与产品,开发灌区用水测控技术与设备,构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调控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系统解决方案与配套技术,典型示范面积6万亩以上,与当前国内最好水平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率提高10%以上。

1.2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农田灌排协同排水控盐理论,研究农田水盐诊断预测及排水再利用评估技术,研发农田排水调控工程技术与产品,建立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农田节水减排控盐系统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典型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排水再利用率提高20%以上,作物增产10%以上。

1.3生活用水新型实用节水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生活用水对象,研究节水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用水终端、水系统设计、水系统全流程影响,研发城镇各类

用水行为节水技术和设备,构建全新给排水系统并推广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生活节水成套技术2项以上、配套设备5台(套)以上,示范推广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以上,自来水利用量降低5%以上,污水排放量减少5%以上。

2.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与设备

2.1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与风险管控

研究内容:评价全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和潜力,研究常规与非常规水资源统一配置技术体系,研究我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风险管控策略。

考核指标:提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价方法与技术体系;提出不同区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系统性技术方案,在3个不同典型区域开展应用示范;提出我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布局与实施路线图。

2.2河源区及干旱区降雨径流挖潜与高效利用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降雨径流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方法,评估我国江河源头区和黄土高原区降雨径流资源化利用潜力;研发降雨及径流资源挖潜与高效利用技术,在江河源头区和黄土高原区等典型地区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我国江河源头区和干旱区降雨径流资源化潜力评价方法与结果,提出降雨径流挖潜与高效利用的2种新技术;在2个以上典型区示范应用,示范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增加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10%以上。

2.3节能降耗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高效反渗透海水淡化节能工艺技术,研发取水、预处理、能源匹配、排放、入网等环节节能降耗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设备,建立示范工程。

考核指标:提出节能降耗膜法海水淡化系统性技术方案和国产化装备,示范工程规模>20万m3/d,单机规模≥3万m3/d,工程国产化率≥95%,药剂使用量降低40%,制水成本和能耗同比降低10%。

2.4海水淡化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研发新一代海水淡化混合基质渗透膜、新型全流程药剂、高压泵能量回收一体机等新产品;研发电驱动-压力驱动耦合、LNG冷能海水淡化、多能耦合海水淡化集成等新工艺和新技术。

考核指标:新产品性能优于同类型常用商业化产品,新技术完成中试,新工艺结合工程完成试验应用。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不同技术路线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拟支持不超过5个项目。

3.流域水循环演变与国家水资源配置战略

3.1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应用

研究内容:评估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状况与风险,开展变化环境下水循环过程与模拟研究,集成保水节水、多水源开发利用与调配、绿洲生态保护等技术,开展综合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方案及其配套技术,示范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30%以上,水资源短缺压力得到

明显缓解,支撑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水资源安全。

3.2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优化及综合调度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流域水资源系统演变特征与成因,评价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分水方案的适应性;研究流域水资源均衡调控技术,提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动态配置模式、方案和措施;研究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调度技术体系,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黄河流域分水方案适应性评价技术与方法,评价黄河可供水量,提出变化环境下黄河水量分配方案调整意见;构建黄河流域水资源复杂巨系统多维协同调度平台。

3.3 河湖沼系统生态需水保障技术体系及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湖沼系统,研究河湖沼变化驱动机制及其生态需水规律,构建综合考虑水文、水质和生物生境的河湖沼一体化生态需水核算方法与技术体系,研发河湖沼系统生态需水调控和保障技术,并在典型流域河湖沼系统进行示范。

考核指标:提出不同类型区域河湖沼系统生态需水核算方法,形成我国分区域河湖沼生态需水诊断-核算-导则标准化技术体系,研发生态需水保障技术8-10项,支撑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湿地生态需水的科学制定和调度管理。

3.4 “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水-能源-粮食互动机理,开发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分析模拟模型,预测2030年前中国水-能源-粮食相互作用发展趋势,研判全国不同区域水-能源-粮食适配性与风险水平,研

发协同安全保障技术,制定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的保障策略、空间布局和调控措施。

考核指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软件平台,评估3个以上典型区域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风险水平,提出国家典型重点区域保障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应对措施。

4.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

4.1复杂条件下特高土石坝建设与长期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测试仪器与方法;研发深厚覆盖层处理及不良开挖料利用技术与装备;研究陡峻岸坡约束作用机制、大坝不均匀变形机制、长期变形时变特征和典型防渗体系性能演变规律;研究300m级特高土石坝变形性态的适应性和改善措施;研究特高土石坝长期安全分析评价理论和保障技术。

考核指标:提出准确测定100m级深厚砂卵石覆盖层工程特性的测试分析方法;研发深厚覆盖层处理及不良开挖料利用成套技术与装备;建立狭窄河谷、深厚覆盖层、高寒地区200m级以上特高土石坝长期安全性评价理论和保障技术;提出适合300m级特高土石坝应用的复合结构和复合材料;在1-2座特高土石坝中示范应用。

4.2 新型胶结颗粒料坝建设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胶结颗粒料的配制技术及宏细观工程力学性能;研究胶结颗粒料坝的结构形式、分析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胶结颗粒料坝的施工工艺、关键设备和质量控制技术。

考核指标:提出100m级胶结颗粒料坝建设成套技术工艺,工

程示范应用2项。

4.3 300m级特高坝抗震安全评价与控制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300m级特高坝坝址地震动输入;完善大坝-地基-库水系统非线性动力耦合的分析与试验方法;大坝全级配混凝土动态特性试验;研究300m级特高坝极限抗震能力和时变规律;研发高性能非线性分析软件和震灾防御技术;研究水库诱发地震形成机制和判别准则。

考核指标:研发300m级特高坝大坝-地基-库水系统非线性动力耦合并行计算仿真分析软件系统,求解时间降低70%以上;提出300米级高坝极限抗震能力的定量判别标准;提出水库诱发地震判别准则;工程示范应用1-2项。

4.4 南水北调工程应急抢险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运行风险问题,研究渠道建筑物、干渠工程、平原水库等工程险情快速评价与应急修复技术;研发输水建筑物损毁、出险应急处理等技术和设备。

考核指标:形成适合于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运行特点的系统性应急抢险技术方案,研制3台套以上快速修复设备,提高工程运行安全保证率。

4.5 西北高寒区长距离供水工程能力提升与安全保障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西北高寒区长距离输水渠道的劣化过程与灾变机理;研发渠道全断面改造、冬季供水及快速维护成套技术、装备和工法;构建高寒无人区渠道健康诊断、监测预警及安全运行定量评价体系;研究突发条件下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应急调

度技术。

考核指标:提出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改造与维护成套技术、装备和工法,构建高寒区渠道健康诊断及安全运行定量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完成西北高寒区10km以上渠道示范工程建设,年输水时间延长30天以上,输水能力提升20%以上。

5.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

5.1水库和湖泊淤积控制与功能恢复

研究内容:调查水库和湖泊淤积现状,研发水库有效库容长期保持的调控技术和淤损库容恢复技术,研究湖库泥沙资源配置理论与方法,研发湖库淤积物处理、利用技术和装置。

考核指标:建立水库和湖泊淤积数据库,提出湖库库容恢复技术2-3项,研发淤积物处理和利用技术和装置2-3项,开展水库和湖泊2个以上工程示范。

5.2洞庭湖与鄱阳湖多目标调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新水沙条件下长江与两湖关系演变趋势及其对区域水安全的影响,研究两湖水资源、防洪、水生态环境、航运等多目标调控关键技术,研究洞庭湖区荆江四口分流河道与澧水尾闾综合整治关键技术和鄱阳湖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关键技术,提出两湖综合治理措施。

考核指标:定量预测三峡及上游水库群运用后30至50年江湖关系变化趋势及其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定量评价两湖调控工程的水资源、防洪、航运等多目标综合效应,实现减少防洪堤线20%,增加两湖生态湿地面积10%,提高两湖枯季供水能力10%。

5.3长江口水沙变化与重大工程安全

研究内容:研究长江口水沙变化趋势,入海泥沙锐减对长江口滩槽格局稳定性及其演变的影响,研发水文气象条件变化和河口人类活动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水源地、防潮、防咸、大规模围垦等重大工程安全运行和维护影响的模拟技术,提出长江口深水航道减淤和水源地保护技术措施。

考核指标:提出长江口深水航道减淤、水源地安全、防潮、防咸技术方案;预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调整稳定后的回淤量,深水航道泥沙年回淤量减少1000万m3以上,重要水源地供水保证率提供2%以上。

5.4黄河口演变与流路稳定综合治理

研究内容:研究黄河口淤积延伸、三角洲海岸侵蚀后退及近海海床演变过程,建立径流水沙变化、海洋动力耦合作用与河口海岸形态调整的定量关系,研发河口演变混合模拟和水沙通量配置技术,提出黄河口入海流路方案及相应治理措施。

考核指标:定量预测30-50年黄河河口海岸岸线变化,提出稳定黄河口100年的流路方案。

5.5淮河干流河道与洪泽湖演变及治理

研究内容:研究淮河干流与洪泽湖互馈机制、淮河干流洪水演化规律与蓄滞洪区优化调度,论证冯铁营引河和河道疏浚对降低淮干洪水位效果与长效性,研究河湖分离方案、入海水道合理规模,提出根治淮河干流洪涝灾害的综合措施。

考核指标:提出解决淮河“关门淹”的综合措施即淮河蚌埠以下河道百年一遇洪水位下降2m的技术方案,将淮河蚌埠河段防

洪标准由目前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6. 水资源智能调度与精细化管理

6.1江河湖库水文要素在线监测技术与装备

研究内容:研制大江大河和中小河流流量在线监测技术与新型装备、高寒高海拔河流湖泊水文要素在线监测技术与装备、水文仪器设备检验测试装备。

考核指标:提出河流湖库水文要素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度不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监测仪器和成套装备10台套以上,新的仪器设备完成中试,并在示范区试验应用,水文要素监测精度不低于国际同类先进产品的监测精度或提高监测精度10%以上。

6.2 国家水资源立体监测体系与遥感技术应用

研究内容:服务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研究“天-空-陆-水”一体化水资源监测格局与智能组网技术,研发以国产卫星数据为主的水资源要素遥感反演技术,研究遥感与国家水资源地面监控体系数据融合技术,开发国家水资源遥感监测平台,并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提出国家水资源立体监测布局方案,形成水资源遥感监测与数据融合技术标准3项以上,建成可与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对接的水资源遥感平台。

6.3 珠江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度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珠江流域防洪、发电、供水、压咸、航运和生态等多目标综合调度需求及其协同调控机制;构建珠江流域水

量、水质与河口咸潮耦合的多维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研究流域来水需水集合滚动预报技术,研发珠江流域骨干水利工程群实时风险调度模型及软件平台并进行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珠江流域综合调度技术体系,增加流域防洪、发电、供水、生态综合期望效益5%,实现珠江河口区250ml/L咸潮线退回到2003年水平、珠江控制断面生态需水保证率达到90%,形成珠江流域“库群-河道-河口”一体化的水量、水质与河口咸潮耦合调控应用示范。

6.4 松辽流域江河湖库综合调控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保障松辽流域重点城市供水、大面积农业灌溉用水以及河流、湿地、河口等生态环境目标的区域水资源综合调度体系和江河湖库水资源联合调度技术,研制松辽流域典型区域江河湖库水资源调度示范平台。

考核指标:提交系统性技术方案,典型示范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5%以上,减少弃水10%以上,增加环境生态用水10%以上,城市供水保证率提高5%以上,农业用水保证率提高10%以上。

6.5特殊地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

研究内容:选取西北干旱/半干旱生态退化区、西南岩溶石漠化区、重要湿地或水文地质景观区等特殊地质地貌区,研究地下水生态功能危机形成机制、识别标志、可控性及修复技术,研发地下水资源探测监测与合理开发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提交不同类型地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方案,在典型区域开展示范,提高典型区域地下水利用效率10%以

上,应急供水能力提高15%以上。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海洋局共同制定了《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统筹部署水安全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总体安排,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2018年度指南主要支持实施方案提出但在2016年和2017年指南未覆盖的任务,持续围绕综

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科研部署。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2018年拟支持不超过20个项目,国拨经费约3.2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 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供用水模式下的公共建筑供水系统效能评价方法及基准指标体系;甄别公共建筑节水关键环节与用水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综合节水集成技术与系统供水设计技术方法;研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并开展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建立公共建筑水系统节水效能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形成公共建筑节水集成技术和节水系统设计方法,开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5台(套)以上,

浅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

浅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 一个大部分被水覆盖的星球面临着水资源危机,这似乎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然而在地球上,这的确是事实。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早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重而道远。 1.水资源的认识 1.1水资源的认识 水资源变化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气候、自然的变化,我们应采取适应性的对策,一个是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我们应采取人、水和谐的措施。总的原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免所谓的人定胜天”。水资源发展措施的基本方针是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节水就是一个适应性的政策,多渠道开源包括了一些非传统的水源,比如城镇的水源、围田水、再生水,甚至于海水的利用也是非常好的。新的概念与内涵探讨,首先要考虑的是水循环,水圈中各水体,包括气、液相、固相等转化与交换。现在的水资源包括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和灾害水,要把水资源合理的调控和调度,不要洪水来了就防洪,要有机地联系起来。用水对水资源影响的控制,一类是强耗水,一类是弱耗水。强耗水,水经过使用以后大量的损失掉。发生用水以后,大量的水还存在,消耗的水量很少就是弱耗水。强耗水的情况下,比如农业灌溉,通过大气的蒸发作用,水灌溉到农田以后全部蒸发掉了,只有1%的水量进行光合作用形成了产品,水量大部分被消耗掉,不可能回收。我们要调整农业用水,而不应该让农业用水浪费,要抓好水源、输水渠道、以及田间的节水。弱耗水,比如生活与工业用水,我们每天大量的生活用水是洗澡、洗菜等,这90%以上的水都要排出去,排出去的都是污水,工业用水也是污水大量排放,我们要做到“供、用、耗、排、治”,对用水做深入的研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水资源。 1.2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是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也是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1988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管理水事活动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水利事业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时期。《水法》颁布实施14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与《水法》相配套的水法规体系;基本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了各项水资源管理制度,使我国水资源管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水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水利建设和防治水旱灾害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首先,我国主要江河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洪涝灾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近10多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多次遭受洪水的袭击,都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打乱了国民经济的部署。其次,水资源短缺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在时空的分布上又极为不均。现在,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2000年和2001年,北方一些地区在遭受多次沙尘暴之后,又接着遭受大旱,我国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的暴露出来。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3846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练习题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练 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由于利用和保护不当,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引起深刻的社会危机的是() A、煤 B、石油 C、淡水 D、金矿 2、湖南省年人均水量约为2500m3对照下表可知该省人均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紧缺性程度年人均水量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重度缺水 500~1000 极度缺水< A、轻度缺水 B、中度缺水 C、重度缺水 D、极度缺水 3、不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南昌市近期举办了“豫章城里话节水”的征文活动。下面是部分市民征文中有关水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B、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C、要节约用水,做好水的循环利用 D、自来水厂用硫酸铜给饮用水消毒 4、下图是瓯江口附近海域污染标准指数示意图,此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是氮、磷以及油污。氮和磷大量排入水域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形成赤潮。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可采取许多措施来防止赤潮的发生。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污染标准指数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到再排放 C、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D、科学使用氮、磷肥 5、世界上淡水主要消耗在() A、工业生产中 B、生活用水中 C、农业用水中 D、交通运输中 6、200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见右图。下列措施 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等能源 B.合理利用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资源 C.工厂“三废”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精)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必要物质, 很难想像, 地球上没有了水会是怎样的一种光景, 同时, 水资源也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它的作用包括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种类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时程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 循环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 ; 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对于人类的发展如此重要, 但是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此外, 基于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这样的基本国情, 人均水量相当有限,我们更改懂得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 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water resources一词虽然出现较早,随着时代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水资源的概念却既简单又复杂, 其复杂的内涵通常表现在:水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各种水体具相互转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广泛,各种用途对其量和质均有不同的要求; 水资源所包含的“量”和“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 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体会, 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的差异。目前, 关于水资源普遍认可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数量要求和质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水资源开发利用, 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个方面, 其目的是发展社会经济。最初开发利用目标比较单一,以需定供。随着工农业不断发展,逐渐变为多目的、综合、以供定用、有计划有控制地开发利用。现在各国都强调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必需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很广,诸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能、航运、港口运输、淡水养殖、城市建设、旅游等。防洪、防涝等属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在以下一些问题上,还持有不同的意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一)当地水资源量 按1956~2003年48年地表水资源量系列计算成果,衡水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6.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5.71亿,地表水资源量0.73亿m3,重复计算量0.31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4亿m3。 衡水市人均水资源量148 m3,仅为河北省省人均水平319 m3的48%,全国人均2238 m3的6.6%,世界人均7300 m3的2%;亩均水资源量76 m3/亩,远低于农灌需水量,是河北省省乃至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衡水市大规模地兴建引蓄水工程开始于1958年,经历了“63.8”洪水的衡水人民开始大规模开挖排沥河道、兴建除涝工程。进入七十年代后,相继修建了大量闸涵和排灌扬水站,增加了蓄水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截止2012年,初步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中心的引、蓄、供、排、灌工程框架体系,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卫千引水、中线引黄、中线引江、岗黄应急引水等调水线路;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主的蓄水体系,全市主要河道及较大支流河道上共有主要闸涵199处,其中各河主要闸涵37处,小型闸涵47处,分干渠道以上的闸涵115处。全市支渠以上河渠总长度5739 km,正常蓄水面积约86 km2,蓄水能力可达到3亿m3;全市3亩以上坑塘6018处,蓄水

能力可达3亿m3。9条骨干排沥河道按照正常水位蓄水能力可达1亿m3左右。机井保有量总数达7.5万眼,咸淡混浇井组12500组,地下防渗管道达27000 km。 按统计,近三年年平均供水总量为17.4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2.87亿m3占16%,地下水开采量13.9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3.95亿m3,深层地下水10亿m3)占80%,微咸水0.6亿m3占4%。全市近三年年平均总用水量17.42亿m3,其中城乡工业生活用水2.34亿m3,农田用水14.2亿m3,河道外生态用水0.08亿m3,河湖坑塘生态调蓄补给0.8亿m3。农业用水比重较大,占总用水量的82%。

(完整word版)“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2016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十三五”水资源安全保障急迫的、基础的和涉及重大战略布局的重点流域水利调度、水沙调控、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水安全等研究任务,设计19项内容,资助31个项目。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本专项实施方案,2017年将持续围绕综合节水等六大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本专项2017年度指南拟支持项目约覆盖专项实施方案任务的1/3。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执行期3-4年。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典型应用示范类任务,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

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8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5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灌区用水多过程调控理论,研究灌区用水实时调配技术与产品,开发灌区用水测控技术与设备,构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调控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系统解决方案与配套技术,典型示范面积6万亩以上,与当前国内最好水平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率提高10%以上。 1.2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农田灌排协同排水控盐理论,研究农田水盐诊断预测及排水再利用评估技术,研发农田排水调控工程技术与产品,建立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农田节水减排控盐系统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典型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排水再利用率提高20%以上,作物增产10%以上。 1.3生活用水新型实用节水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生活用水对象,研究节水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用水终端、水系统设计、水系统全流程影响,研发城镇各类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水的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1 了解水的用途,认识水的重要性 2 了解水污染的后果和学习防治水污染的方法和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 1使学生认识到人类靠科学技术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2从小树立爱护水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节水和防治水污染主要 教法:观察、比较、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水资源开发方法的探索主要学法观察、比较、讨论教具: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法规 板书设计 第三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水的用途 二:关心、爱护水资源 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教学过程设计 15分钟组织教学 叙述教师组织教学:教师宣布开始上课,面向全体同学,用目光

巡视全体同学的行为 在前两节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及净化过程。通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随着社会的发展,水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水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自由发言:说出水的用途。并观察一组有关水的用途的图片 水的用途这么广泛,如果缺了水,将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 害,事实表明,淡水资源已严重匮乏,请同学们看一组数据 根据国际水资源管理学会的研究,2025年世界总人口的1/4或发展中国家人口的1/3,近14亿人口将严重缺水。中国和印度人口约1/3生活在绝对缺水的地区。中国为3.81亿多人。 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不保护珍贵的水资源,水资源减少到只剩下一口水”或一点都不存在时,我们将怎么办?请同学们观看一动画:当担心变成现实时,生活该是多么艰难!思考: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发生,我们应如何做? 听到老师的口令后,起立,精神集中,目视前方,准备上课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水的用途。 学生观察画面,通过视觉了解水在人类生活、生产之中的作用 观看、倾听,认识到淡水资源的危机 学生观看动画 结合画面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 讨论:应怎样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开始上课 通过水的广泛用途,认识水的重要性,为认识淡水资源的危机”和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节水评价篇章编制指南 (试行) 一、总则 (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指导大中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开展节水评价工作,明确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制定本指南。 (二)本指南适用于具有水资源开发利用任务的大中型水利建设项目立项阶段节水评价篇章的编制。 (三)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要求;坚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统筹协调好节流与开源、不同用水对象的用水需求,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严守红线、控制总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划中的节水指标要求。 (四)节水评价范围主要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供水区域。必要时应结合工程的规划范围适当扩大节水评价范围。 (五)本指南引用的主要标准和文件包括: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国办发﹝2013﹞2号) 《水资源规划规范》(GB/T5105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35580)

《城市节水评价标准》(GB/T5108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 《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430) (六)节水评价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开展供水区现状供用水节水水平(用水效率)、现状节水潜力等分析评价。 2.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节水目标和指标。 3.从需水预测合理性、可供水量预测合理性、缺水状况分析、水资源配置方案合理性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节水符合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节水角度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4.从水源方案、输水环节、工程总体布局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工程节水的符合性,并从节水角度分析评价建设项目工程规模的合理性。 5.从建设项目节水措施三同时要求、监控计量设施方案设计、水价形成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设项目的节水保障措施。 6.进行节水效果评价,提出主要评价结论与建议。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第三单元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编写孙振审定刘亚晓 一学习目标 1水.资源的概念及分布特点 2. 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策略 二学习方法 1.阅读课本,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2.结合课本资料,总结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3.讨论完成问题探究。 学习重点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产和发展的意义 三基础知识梳理 1.水资源的定义: (1)广义:包括水圈内的__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___________ (3)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淡水湖泊水和___________ 2.水资源的分布:时空分布___________ (1)具体指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谦程度,通常用___________来衡量(2)从大洲(南极洲除外)来看:___________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 从国家来看,___________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其次是___________,我国居第___________位 3.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___________的大小 4.水资源的——————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5. ___________的进步促进了人水关系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6.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___________,人类活动排放的___________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___________ 7.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___________;开渠饮水;___________、人工增雨等 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___________;重视改进农业—___________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___________等 四问题探究 (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 (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以的得到什么启示? (4)以吐鲁番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为例,说一说如何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五课堂检测 1.(A级)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多,南部少 B.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少,南部多 C.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秋多,冬季少 D.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夏多,秋冬少 2.(B级)以下选项能体现水资源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大小的是() ①我国南方水量充足,气候湿润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水稻种植区

地理下册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教学设计中图版

一、教案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过程与方法: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案重点: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三、教案难点: 联系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四、教案方法: 分析归纳法 五、课前准备: 学生:对当地用水状况及主要水利工程进行调查. 教师:有关水污染、浪费的资料和三峡、南水北调的材料 六、教案过程 引入新课: 分小组竞赛:说出生活中水的重要性 板书:第一节水资源 引导: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 请同学们看书思考:自然资源的类型:可再生、不可再生 思考讨论:水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 板书1、水资源是有限的 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来自哪里? 讨论后回答(来自降水,讨论降水与水资源的关系) 每年的3月22日是什么日子.确定这一特殊节日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指导学生读书讨论,并交流已收集的资料. 归纳总结:整理出原因 地球上的水资源不但是有限的,而且是短缺的 请同学们用实例说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结合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板书2、全球水资源短缺 在我国城市中,购买纯净水、矿泉水饮用,已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水污染的问题,我们需要清洁的饮用水.) 请读图想一想,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水危机将成为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如何呢? 板书: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举例说明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状况 全球水资源短缺和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和我国的高度重视,请阅读材料“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并思考下列问题: 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时间分别是什么?(3.22和3.22-28) ⑵、确定“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意义是什么? ⑶、以1999年和2000年的主题为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⑴、⑵较简单在书中可查,⑶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整理要点,以书面的形式在班内交流. 归纳总结: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威胁我国未来水环境安全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强化水资源稀缺和节约意识. 造成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除了以上外,还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这是我们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水资源 一、水是宝贵的资源 1、水资源是有限的 2、全球水资源短缺 3、我国水资源危机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一、总 则 (一)目标与任务 1. 总体目标。本次规划的目的是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规划基础,要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任务要求。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 图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二)规划思路 1. 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需水预测 水资源调查评价 供水预测 水 资 源 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建 设 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题研究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规划重点。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为制定规划方案及水资源管理措施奠定基础。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分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的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提出政策性建议。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的思路、格局、方向和措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 规划技术路线。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本次规划的任务进行了分解,共分为10个部分,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2。 (1)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可为其余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对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与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 (2)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进行比选的方案,提出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的有关分析结果;同时,在接纳水资源配置部分成果反馈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 (3)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要以上述四部分工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排污等方面的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可能组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优化选择的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及水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水资源规划的动态过程,以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的合理配置方案。 (4)水资源配置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流域水量和水质统筹考虑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规划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源合理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3。 (5)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支撑和保障,包括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系统的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方案以及评价实施效果等。

水资源综合利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水资源综合利用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绪论 1、水资源的定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答:是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发展密切相关,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 2、水资源的三个基本特征:有效性、可控性、再生性。 3、构成水资源的三个前提(要素):可使用性、可获得性、可天然性。 4、水资源的五个特征:循环再生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利用 的多样性(综合性)、利害的两重性。 5、以水域地表面的相互位置关系(或者说是赋存条件)来划分,水资源划分为: 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分为:补给资源、储存资源。地下水资源有:补给量、储存量、消耗量。 第一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1、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大致可划分为那三个阶段? 答:(1)、初期单一目标水资源开发,以需定供的自取阶段; (2)、多目标开发,以供定需,综合利用,重视水质,合理利用和科学管水阶段; (3)、与水协调共处,全面节水,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阶段。 2、全球水资源面临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答:(1)、水资源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 (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突出。 3、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1)、需水增长,供需矛盾尖锐; (2)、水资源浪费,用水效率偏低; (3)、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4)、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4、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有哪些原则?并作简要解释。 答:(1)、全面规划原则;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2)、协调发展原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协调; (3)、可持续利用原则;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适合的模式与对策,提供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明确水资源开发、利 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的重点; (5)、依法治水原则;在国家法律框架范围内,规划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突出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客观分析水 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问题,规范和调节水事活动; (6)、科学治水原则;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5、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类型有哪些? 答:(1)、流域规划 (2)、跨流域水资源规划 (3)、区域水利规划 (4)、专门水资源规划 第二章水资源利用与供需平衡 1、水资源的利用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其利用方式可分为:河道内用水和河 道外用水两类。 2、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涵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答:其涵义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3、可供水量的定义是什么?(名词解释)

八上科学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修订版

八上科学水资源的利用 开发与保护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5讲主题: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 &思维导图 1. 2.水污染的防治与水体富营养化污染。 二、课堂落实(讲练结合) &例题精析 考点一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例1.据估计,2025年全球约有35亿人将处于缺水状态,水资源危机将带来生态系统恶化和 生物多样性破坏,人类生存也将受到威胁。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认识中,不正确 的是()。 A.人们对水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等方面 B.河水、淡水湖泊水及埋藏较浅的地上淡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C.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D.北纬40度的华北、西北是我国水资源状况最严峻的地区 考点二节约用水 例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淡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要兴建水利工程 D.农业和园林浇灌方式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考点三防止水污染 例3.下列减少水质污染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禁止使用化肥、农药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③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④拆除溪流两岸乱搭 建的养殖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专项训练 夯实基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其次是地下水 B.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总水量的2.53% C.洗衣机的出水管可以接入阳台上的雨水管道 D.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2.下列对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进展1 王会肖,蔡燕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E-mail:huixiao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1010237562.html, 摘要:土壤水资源对解决农业用水和水资源短缺的重要现实意义已逐步得到认可。研究土壤水资源的特征和作物耗水与土壤水的相互关系,可以有效的指导在农业用水中增加土壤水的用水量、减少灌溉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达到农业节水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土壤水资源量的计算、土壤水分的动态规律、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和作物的需水耗水规律等农业节水中涉及的利用土壤水资源研究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土壤水资源;农业节水;土壤水分动态规律;土壤水分有效性 土壤水作为资源的理念已逐步得到肯定,高效利用土壤水资源对农业节水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用水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缺水问题,2004年农业用水量占全国用水量的66.5%。而农业用水量大与用水浪费并存,尤其是一些渠灌区仍采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以至我国的农业用水效率低,仅为43%。 由于水资源紧张,过去常会挤占生态用水牺牲环境为代价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保证生态用水,同时满足工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增长需求,农业用水比例势必降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解决农业缺水的问题只能靠自身的节水来解决,农业节水是解决水资源危机和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 农业节水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农业用水角度来看,其他形式的水资源都是转化为土壤水才能实现其资源价值。根据Malin·Falkenmark的研究陆地上所有的水资源都来源于降水,其中降水35%转化为蓝水,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可见的水资源,即通常主要研究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包括灌溉用水都是从蓝水中提取[1]。另外的65%转化为绿水,等同于土壤水,通过陆地上的植被耗散利用。这部分水量十分丰富,如河北省有70%的降水转化为土壤水,据估计每年全省耕地作物可利用的土壤水约为345~420亿立方米。因而除采取工程、农艺、管理等措施灌溉节水外,合理、高效利用土壤水也是解决农业用水紧缺的出路。 土壤水具有强烈的时空变异性,农业用水主要是根据作物需水耗水的要求,适时补充土壤水的数量;土壤水分状况影响作物水分亏缺,并且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亏缺的反应敏感性不相同。因此我国农业节水中利用土壤水资源,主要围绕着农田土壤水资源量的计算、土壤水分的动态规律、土壤水的有效性和作物的需水耗水规律开展,以下主要从这几方面说明其研究进展。 1. 土壤水资源量的计算及评价 对土壤水范畴的认识及评价内容和方法目前尚不统一。评价土壤水资源主要从土壤水资源数量和植物可利用量两方面衡量。评价土壤水数量的指标主要是土壤水蓄水量或土壤水储 1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土壤—作物系统水分过程与节水调控机制研究”(20060027018)和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0508021-HBKLA-03)的资助。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考试题库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 含义:从供水角度讲,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产、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 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 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自然属性: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利用多样性等。 社会属性:商品性、不可替代性、环境特性;对自然环境影响:使水—土—岩系统相对稳定。对社会影响:水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模式。 2.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 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 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 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 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 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 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 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 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 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 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点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和以需定供、以供定采的供水政策。 4.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计算?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量的评价,可以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可以为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水资源量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5.区域降水量有几种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区域平均降雨量)。 方法一:算术平均值法。X=1/nΣX i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答案培训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 含义: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不可替代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时间:夏多冬少; 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4、简述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趋势/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 第二章水循环及水资源形成 3、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 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5、简述地表水资源的类型与形成 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永久积雪。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作用(江、河、湖、水库等蒸发)上升到大气中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陆地表面形成径流。汇入河槽形成河流水,在洼地形成湖泊或沼泽。固体降水长期积累演化成冰川。 6、地下水运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迟缓的流速/层流与湍流/非稳定、缓变流运动达西定律v=KJ(雷诺数<1-10)谢才公式 第三章水循环量的计算与评价 1、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计算?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水资源数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资源量的评价,可以确定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可以为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水资源量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2、区域降水量有几种计算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区域平均降雨量)A.算术平均值法。X=ΣXi/n适用于计算区域内各雨量取样站点分布均匀、且密度较大时;B.泰森多边形法。适用于当流域内的雨量和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时,为了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就假定流域个点降水量可由与其距离最近的雨量站的雨量代表;C.等雨量线法。适用于在较大流域和区域内,如地形起伏,降水量影响显著,且有足够的雨量站时,可用等雨量线法推求区域平均降雨量。(区域降水量资源的计算)W=1000FX,F区域面积,X区域平均降水量 3、地下水地表水资源量如何计算?P50 5、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为什么有重复计算问题? 在分别计算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时,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那一部分会都计算到,从而产生了重复计算问题。所以,在进行水资源总量评价时,要去掉重复计算的水资源量部分。 6、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评价? 7、水资源总量评价方法有哪些? 1)按地表水地下水总和:总资源量=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重复量。2)按补给条件:总资源量=地表地下径流净补给+降水的径流补给+水资源地区初始储存量(地下水)。3)简单对比法4)典型年法5)开采试验法 8.典型年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人类社会发展之本。但由于过度的开发和不低于不依赖于合理的使用,目前,我国水环境形势相当严峻。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的重要因素,水污染严重已成为一个相当突出的空间社会问题。大量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对水体造成严重的破坏。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同时,又存在水资源浪费的现象。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整治,使水资源得到切实的保护和开心开发利用。 一、建立节水型社会,优化水资源管理 我国是典型的水资源投入缺乏国家,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0m3,仅为世界的1/4左右,而且南多北少分配很不均匀,同时又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做好节约用水和开发好水资源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一是要认真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加强生活用水管理。根据不同地区将用水招标落实到户或个人,使居民用水管理集体化具体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要推行定额管理

办法,鼓励发展节水高效畜产业,降低工业耗水量。三是要建立完善水资源市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管理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四是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制定科学的用水指标,确保用水指标得到落实。五是要节约农业用水。目前,由于我国的灌溉技术比较落后,农业用水浪费大、污染面广。因此,在广大乡村中应大力推广喷灌技术,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水源,也有利于节约用水和减少水污染。 二、建设水循使用系统,充分利用水资源 目前,我国的废水循环利用率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水的使用成本低、废水排放收费低以及建设废循环使用系统费用高。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分期分批办法,对企业采取强制措施,促进其建立水循环使用系统,否则不予生产。尤其对冶炼、火力发电、造纸、印染、化工、制革这些对水体污染最严重的企业,更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也许有人会认为此办法行不通或难度大。笔者认为这只是万事开头难的问题。 粤北的韶关发电厂,是国家特大型发电企业,废水年排放量达700多万吨,近几年来投入资金2亿多元建成了废水全循环使用系统,一滴废水均不外流,原来受其污染严重的北江河,现在也大为改观,鱼虾增多,龟鳖重现。试想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