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诊疗常规

过敏性休克诊疗常规
过敏性休克诊疗常规

过敏性休克诊疗常规

【临床表现】

特点是发生突然,来势凶猛。50%患者在接受抗原物质后的5分钟内出现症状。

一、症状过敏性休克发生时,可涉及多系统,以循环系统的病变最明显。

(一)循环系统表现由于血管扩张、血浆渗出,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心悸、脉弱、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严重者心跳停止。

(二)呼吸系统表现由于喉头、气管、支气管水肿及痉挛或肺水肿,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出现气急、胸闷、憋气、喘鸣、紫绀,可因窒息而死亡。

(三)神经系统表现由于脑缺氧、脑水肿,表现为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严重者有意识障碍、昏迷、抽风、大小便失禁。

(四)消化系统表现由于肠道平滑肌痉挛、水肿,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五)皮肤粘膜表现由于血浆渗出,可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等征兆,常在过敏性休克早期出现。

二、体检神志清楚或昏迷,面色苍白或发绀,皮肤可有风团、充血性班丘疹、眼结膜充血,脉细弱、血压低、四肢厥冷出汗,呼吸困难、两肺痰鸣音或湿罗音,心音低钝,腹部可有压痛。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反应性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二、尿常规可有蛋白出现。

三、血清钠、钾、氯、碳酸氢盐有失衡的改变。

四、血清IgE增高。

五、皮肤敏感试验可出现阳性反应。

六、心电图可有ST-T段变化或心律失常。

七、胸部X线片,有时出现休克肺。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首先要肯定休克的存在,其次明确为过敏引起。

(一)病史中有注射或应用某种药物或食物后立即发生的全身反应。既往有无类似过敏史。有无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史及家族史。

(二)有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二、鉴别诊断需和其他各种休克鉴别

(一)感染性休克有感染中毒表现。

(二)心源性休克有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患的病史。

(三)低血容量性休克有严重失血或水、电解质紊乱的病史。

(四)神经性休克有脑、脊髓损伤史。

(五)迷走血管性昏厥有些患者在注射后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甚至昏厥。平卧后立即好转,无皮疹和瘙痒等现象,藉此和过敏性休克区别。

【治疗】

一、一般治疗保温、吸氧、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立即停用或清除过敏原。

1、立即给予休克卧位,头抬高15°-20°,下肢抬高20°-30°,松开衣领裤等扣带。

2、意识丧失者,应将头置于侧位,抬高下颌,以防舌根后坠堵塞气道。清除口、鼻、气管分泌物。

3、有呼吸困难者,可适当抬高上半身。

4、若休克发生于药物注射时,应立即终止注射;为皮肤接触者,应立即脱换衣服,清洁皮肤;若系空气接触者,应迅速离开现场;由于皮肤试验引起的,宜用止血带结扎注射部位的上端。

二、特殊药物处理

(一)肾上腺素阻断组织胺释放,收缩血管、增加有效循环量,加快心率。1:1000肾上腺素每次0.5~1mg,皮下或肌肉注射,每5~10分钟可重复使用。必要时可静脉或心内注射。亦可酌情选用去甲肾上腺素药物静脉滴注。

(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抗过敏及抗炎作用。

1.地塞米松5~10mg加入50%葡萄糖20-40ml静推,10~30分钟可重复使用。

2.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

(三)异丙嗪、扑尔敏具有和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组织胺受体结合的作用,使生物活性物质不能作用于靶细胞。

1.异丙嗪25 mg肌注。

2.扑尔敏10 mg肌注。

(四)钙制剂用于链霉素过敏,因链霉素与体内的钙离子络合后,使钙离子浓度下降而产生麻木、心肌收缩无力、气促瘫痪,使用钙制剂可起到解毒作用并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20ml静脉就、缓慢静推,速度控制在5-10分钟,如未缓解可半小时后再使用半量。

(五)氨茶碱提高肥大细胞内cAMP(环化腺核苷一磷酸)浓度,阻止细胞脱颗粒,减轻过敏反应。氨茶碱0.25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六)升压药:适用于上述处理后血压仍低者,常用间羟胺20-40mg或多巴胺10-20mg,加入500ml溶液中静滴。

三、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过敏性休克时血浆渗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选用中分子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平衡盐水。,有较明显酸中毒时,用5%碳酸氢钠溶液60-100ml静注,有利于休克的恢复。

四、严重喉头水肿者,可行气管切开术;对无法缓解的气管痉挛,可行气管插管和辅助人工呼吸等。

五、如心脏骤停,立即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也就是初期复苏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一)呼吸道的通畅是一切人工呼吸能够生效的先决条件,也是复苏的首要任务。最简单有效的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是气道开放三步法:头后仰、张口、推下颌。

(二)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时,病人平卧,必要时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术者立于或跪与病人一侧,选择剑突以上4-5cm处,术者将一手掌的根部置于此部位上,将另一手掌的根部再置于前者之上,手指向上翘起,两臂伸直,凭自身前倾重力通过双臂和双手掌向下加压,使胸骨下陷3-5cm,然后突然放松,如此反复进行,按压频率为100次/分,如为单人进行复苏,则每按压15次加入人工呼吸两次(15:2),如为双人进行复苏,则每按压5次加入人工呼吸一次(5:1)。

五、合并肺水肿及脑水肿时见相应章节的处理。

另附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1、原来清醒的病人神志突然丧失,呼之不应;2、触不到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测不到血压、心音消失;3、自主呼吸停止;4、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题库

输液反应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 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 2. 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有患者因素、(液体与药物)、(输液器材质量)、(配伍禁忌)、(输液速度及环境)、(液体配制程序)。 3.急性肺水肿的病人容易出现呼吸急促、胸闷、脸色苍白、出冷汗,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4.空气栓塞的病人胸部感到异常不适,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5.发热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病人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 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发冷、寒战和高热) 6某患者出现循环负荷过重的症状,其中一项处理措施是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流量是 _______L/分,以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内加入酒精使之到达__________ 的浓度,氧气通过酒精湿化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6~8 、20%~30% ) 7输液时进入静脉的空气,随血流首先被带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 若空气量大,空气进入(右心室后)阻塞在(肺动脉入口)使(右心室内的)的血液不能进入((肺动脉)使机体组织回流的静脉血不能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它的临床表现是(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紫绀),并伴有(濒死感)。它的预防是:输液前(认真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输液过程中()。它的处理是立即置患者()并保持()。 二、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 1.输液中发生肺水肿时吸氧需用20%~30% 的酒精湿化,其目的是:E A. 使病人呼吸道湿润 B. 使痰液稀薄,易吐出 C. 消毒吸入的氧气 D.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E. 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 2.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可能引起什么症状?A A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咳大量泡沫痰B频繁早搏 C穿刺部位红肿热痛、条索状红线D血压升高 E血红蛋白尿 3.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让病人采取什么卧位?C A直立位B垂头仰卧位 C左侧卧位D右侧卧位 E半坐卧位 4.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造成病人死亡的原因是空气阻塞了:C A上腔静脉入口B下腔静脉入口 C肺动脉入口D肺静脉入口 E主动脉入口 5.从静脉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肿痛等症状时宜:C

药物过敏性休克测试题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题 单选题(共25题)姓名分数 1、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张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是 2、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3、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4、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 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5、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纠正酸中毒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6、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 A IgA B IgE C IgM D IgG E IgD 7、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的阳性体征() A硬结小于0.5cm,红晕小于2cm B硬结大于0.5cm,红晕小于4cm C硬结小于1cm,红晕小于4cm D硬结小于1cm,红晕大于2cm E硬结大于1.5cm,红晕大于4cm 8、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A心功能衰竭 B肺间质水肿 C DIC D肾小管损坏 E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 9、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 A 10ml B 15ml C 20ml D 25ml E 30ml 10、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A全身总血量 B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C 在动脉内的血量D在微循环内的总血量 E在静脉内的血量 11、休克病人神志变化可反映() A血容量的变化 B心排血量的变化 C周围血管阻力的变化 D脑部灌流的变化 E肾部灌流的变化 12、病人做药物过敏性试验时,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是() A 2%碘酒溶液 B 0.2%碘伏溶液 C 70%酒精溶液 D 0.1%新洁尔灭溶液 E 0.02%洗必泰溶液 1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可在皮试后数秒钟闪电式产生 B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 C 过敏性休克主要发生在注射给药的过程中 D 过敏性休克可在半小时后自行缓解 E 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的注射液在室温下放置太久 14、对于青霉素结果阳性者,以下哪种做法不妥() A 禁用青霉素 B 告知病人及家属今后禁用青霉素

三基培药物过敏性休克测试题

三基培训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50题) 1、氨基糖甙类药物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是( B ) A 庆大霉素 B 链霉素 C 新霉素 D 卡那霉素 E 妥布霉素 2、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静脉注射( E ) A 西地兰 B 氢化可的松 C 异丙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E 10%葡萄糖酸钙 3、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E )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张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是 4、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E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5、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C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6、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次 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7、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C ) A 纠正酸中毒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8、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B ) A IgA B IgE C IgM D IgG E IgD 9、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的阳性体征( D ) A硬结小于0.5cm,红晕小于2cm B硬结大于0.5cm,红晕小于4cm C硬结小于1cm,红晕小于4cm D硬结小于1cm,红晕大于2cm E硬结大于1.5cm,红晕大于4cm 10、关于休克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C ) A平卧位 B常规吸氧 C给热水袋保暖 D 观察每小时尿量 E每15分钟测血压、脉搏 11、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E )

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查房

急诊科9月护理查房 时间:2017.9.12 17:00 地点:急诊科护士站 主题: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病例介绍: 吴某某,男,52岁,因在村卫生站输抗生素时突发头晕、乏力、大汗淋漓,上卫生间晕倒,呼吸困难,左小腿有挫裂伤、出血,立即拨打xx卫生院电话,该院前往救治,予抗过敏、抗休克等处理后,病员症状缓解,于9月6号16:50分要求转入我院,我科前往接回入院。 入院评估: T36.5℃ P77次/分 R20次/分 BP113/86mmHg 病员神志清楚,轮椅推入病房,营养中等,二便正常。 护理问题: ●组织灌注量不足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与微循环障碍、缺氧和呼吸型态改变、肺 组织灌流量不足、肺水肿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高热、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镇静剂的使 用、气体交换障碍等有关 ●体温过高与感染、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潜在并发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等 护理目标:

●体液维持平衡,各种循环得到改善 ●微循环改善,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血气分析结果维持 在正常范围机体逐渐恢复体力,得到明显改善 ●体温维持正常,感染发生后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未发生其 他并发症 护理措施: 1.取休克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同时做好保暖工作。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两条及以上的静脉通路,连续监测血压、尿量等,补充白蛋白,血浆,血小板,人工胶体等 2.用药护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严防药液外渗。 3.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时监测血常规、凝血谱、血气、生化、电解质等变化,控制血糖,根据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4.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SPO2、意识、口唇色泽、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及尿量、进出量等的变化。 5.监测呼吸功能: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面唇色泽变化,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积极做好抢救准备 6.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及其家属对病情的发展过程不了解,对突发的病情变化情绪极度紧张和恐惧,医护人员要注意病人的心理变化和不满情绪以及对治疗措施产生怀疑。此时应积极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耐心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

药物过敏性休克试题

精品文档 .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共31题) 1、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 )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 、腺体分泌增加 C 、毛细血管扩张 D 、血管通透性增加 E 、以上全是 2、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3、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4、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 、纠正酸中毒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5、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 A 、IgA B 、IgE C 、IgM D 、IgG E 、IgD 6、青霉素迟缓型反应的发生,护士在注射后至少应观察病人( ) A 、10分钟 B 、20分钟 C 、30分钟 D 、60分钟 E 、100分钟 7、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 A 、心功能衰竭 B 、肺间质水肿 C 、 DIC D 、肾小管损坏 E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 F ) 8、成人经静脉补充钾离子时,要求尿量每小时不得少于( ) A 、20ml B 、30ml C 、40ml D 、50ml E 、60ml 9、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 ) A 、10ml B 、15ml C 、20ml D 、25ml E 、30ml 10、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 A 、全身总血量 B 、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C 、在动脉内的血量 D 、在微循环内的总血量 E 、在静脉内的血量 11、休克病人神志变化可反映( ) A 、血容量的变化 B 、心排血量的变化 C 、周围血管阻力的变化 D 、脑部灌流的变化 E 、肾部灌流的变化 12、休克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是( ) A 、扩容 B 、供热 C 、供蛋白质 D 、纠正脱水 E 、降低血液粘稠度 13、病人做药物过敏性试验时,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是( ) A 、2%碘酒溶液 B 、0.2%碘伏溶液 C 、70%酒精溶液 D 、0.1%新洁尔灭溶液 E 0.02%洗必泰溶液 14、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在皮试后数秒钟闪电式产生 B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 C 、过敏性休克主要发生在注射给药的过程中 D 、过敏性休克可在半小时后自行缓解 E 、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的注射液在室温下放置太久 15、对于青霉素结果阳性者,以下哪种做法不妥( ) A 、禁用青霉素 B 、告知病人及家属今后禁用青霉素 C 、将试验结果在注射单上做醒目标识 D 、将试验结果填在体温单上 E 用生理盐水在对侧相应部位做对照试验 16、关于皮试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皮试前应评估病人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 B 、查对姓名、床号、皮试的药物 C 、常用部位为前臂掌侧下1/3处 D 、无自觉反应即可判断皮试阴性 E 、皮丘隆起变大,直径超过1cm 是皮试阳性的表现 1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出现头晕眼花、烦躁不安、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的原因是( ) A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B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C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D 、脑组织缺氧 E 、血清病反应 18、导致过敏性休克时出现面色苍白,发绀、血压下降等症状的原因是 ( ) A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B 、脑组织缺氧 C 、腺体分泌增加 D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E 、血管神经性水肿 19、病人、男性47岁。休克经治疗后血压回升到17/10.5Kpa( 130/80mmHg ),CVP 达到10cmH2O,尿量为15ml/h,要增加尿量应该( ) A 、输血 B 、使用升压药,继续升高血压 C 、增加输液量 D 、使用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 E 、使用强心剂 20、王某,男,25岁,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在注射青霉素数秒钟后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及濒危感、血压75/45mmHg ,护士首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 ) A 、给予氧气吸入 B 、针刺人中、内关等穴位 C 、停止注射青霉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g D 、给予静脉输液 E 、报告医师 姓名 分数: ……………………………………装……………………………………订…………………………………线………………………………………………

过敏性休克培训试题

过敏性休克培训试卷 时间: 一、问答(每题20分) 1、过敏性休克概念是什么 2、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有两大特点 二、填空(每空5分) 1、绝大多数的过敏性休克属()型( )反应。外界的抗原性物质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IgE的()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的( )结合。此后当同一抗原物质再次与已致敏的机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广泛的(),其中各种炎性细胞释放的( )等是造成组织器官( )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 2、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有()、()、 ()。 过敏性休克培训试卷(答案) 时间: 一、问答 1、过敏性休克概念是什么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触发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性反应,多突然发生且严重程度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昆虫刺伤及服用某些药品(特别是含青霉素的药品)是最常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某些食物(如花生、贝类、蛋和牛奶)也会引起严重过敏性反应。

3、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有两大特点 其一是休克表现,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四肢湿冷、发绀,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出,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其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伴有一些过敏相关的症状。 二、填空 1、绝大多数的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应。外界的抗原性物质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IgE )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特质),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的(“靶细胞”)结合。此后当同一抗原物质再次与已致敏的机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广泛的(Ⅰ型变态反应),其中各种炎性细胞释放的(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组织器官( 水肿、渗出)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 2、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有(皮肤黏膜表现)、(呼吸道阻塞症状)、(其 他症状)。

药物过敏性休克试题

精心整理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考试 试题 一、单选题(共31题) 1、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 、腺体分泌增加 C 、毛细血管扩张 D 、血管通透性增加 E 、以上全是 2、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3、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4、A 血容量 D 用 5、反应。() A 、IgA B 、IgE C 、IgM D 、IgG E 、IgD 6、青霉素迟缓型反应的发生,护士在注射后至少应观察病人() A 、10分钟 B 、20分钟 C 、30分钟 D 、60分钟 E 、100分钟 7、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A 、心功能衰竭 B 、肺间质水肿 C 、DIC D 、肾小管损坏 E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 F ) 8、成人经静脉补充钾离子时,要求尿量每 小时不得少于() A 、20ml B 、30ml C 、40ml D 、50ml E 、60ml 9、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 A 、10ml B 、15ml C 、20ml D 、25ml E 、30ml 10、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A 、全身总血量 B 、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C 血量E 11、 A 、血容量的变化B C 、E 、肾部灌流的变化 、供蛋白质 D 、纠正 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是() A 、2%碘酒溶液 B 、0.2%碘伏溶液 C 、70%酒精溶液 D 、0.1%新洁尔灭溶液E0.02%洗必泰溶液 14、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可在皮试后数秒钟闪电式产生 B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 C 、过敏性休克主要发生在注射给药的过程中 D 、过敏性休克可在半小时后自行缓解 E 、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的注射液在室温下放置太久 15、对于青霉素结果阳性者,以下哪种做法不妥() A 、禁用青霉素 B 、告知病人及家属今后禁用青霉素 C 、将试验结果在注射单上做醒目标识 D 、 姓名:分数: ……………………………………装……………………………………订…………………………………线……………………………………………

过敏性休克习题及答案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试题 一、单选题(共50题) 1、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临床上最早出现的症状常是() A 烦躁不安、血压下降 B 四肢麻木、头晕眼花 C 腹痛、腹泻 D 发绀、面色苍白 E 皮肤瘙痒、呼吸道症状 2、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应将1ml抗毒血清烯释至 ( ) A 2ml B 4ml C 6ml D 10ml E20ml 3、下列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过敏试验的是 ( ) A 细胞色素C B 庆大霉素 C 利多卡因 D 红霉索 E 丁胺卡那 4、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中间应间隔() A 5分钟 B 10分钟 C 20分钟 D 30分钟 E 60分钟 5、青霉素皮内试验观察结果的时间() 6、氨基糖甙类药物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是() A 庆大霉素 B 链霉素 C 新霉素 D 卡那霉素 E 妥布霉素 7、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静脉注射() A 西地兰 B 氢化可的松 C 异丙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E 10%葡萄糖酸钙 8、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张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是 9、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10、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11、休克病人补液一般首选() A 全血 B 血浆 C 10%葡萄糖液 D 右旋糖苷 E 平衡盐溶液 12、经抢救治疗后,反应补充血容量成功的最好的临床指标是() A 血压回升 B 尿量增加 C 体温回升 D 精神平衡 E 脉压下降 13、青霉素皮试液要求现配现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 ) A 污染 B 出现沉淀 C 产生青霉烯酸 D 产生致热物质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题库

输液反应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 2、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有患者因素、(液体与药物)、(输液器材质量)、(配伍禁忌)、(输液速度及环境)、(液体配制程序)。 3、急性肺水肿的病人容易出现呼吸急促、胸闷、脸色苍白、出冷汗,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听诊肺部布满 (湿罗音) ,心率快,(心律不齐)。 4、空气栓塞的病人胸部感到异常不适,出现(呼吸困难)与(严重紫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与(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5、发热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病人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 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发冷、寒战与高热 ) 6某患者出现循环负荷过重的症状,其中一项处理措施就是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流量就是 _______L/分,以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内加入酒精使之到达__________ 的浓度,氧气通过酒精湿化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 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6~8 、20%~30% ) 7输液时进入静脉的空气,随血流首先被带到( 右心房 )然后进入( 右心室 ) 若空气量大,空气进入(右心室后 )阻塞在(肺动脉入口 )使( 右心室内的 )的血液不能进入( (肺动脉 )使机体组织回流的静脉血不能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 起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它的临床表现就是(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 )随之发生呼吸困难与严重的( 紫绀 ),并伴有( 濒死感 )。它的预防就是:输液前( 认真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 输液过程中( )。它的处理就是立即置患者( )并保持( )。 二、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 1.输液中发生肺水肿时吸氧需用20%~30% 的酒精湿化,其目的就是:E A、使病人呼吸道湿润 B、使痰液稀薄,易吐出 C、消毒吸入的氧气 D、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E、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 2.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可能引起什么症状?A A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咳大量泡沫痰B频繁早搏 C穿刺部位红肿热痛、条索状红线D血压升高 E血红蛋白尿 3.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让病人采取什么卧位?C A直立位B垂头仰卧位 C左侧卧位D右侧卧位 E半坐卧位 4.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造成病人死亡的原因就是空气阻塞了:C A上腔静脉入口B下腔静脉入口 C肺动脉入口D肺静脉入口 E主动脉入口 5.从静脉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肿痛等症状时宜:C A适当活动患肢B降低患肢并用硫酸镁湿敷 C抬高患肢并用硫酸镁湿敷D生理盐水热敷 E70%酒精湿热敷

过敏性休克试题04687

过敏性休克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共39分) 1.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过敏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通过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迅速释放大量的组胺、缓激肽等炎性物质,导致血管平滑肌(),毛细血管通透性(),支气管平滑肌()。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急剧下降等一系列临床危急状态,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 过敏性休克致死的两个是主要原因是:()和()。 3. 抢救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分钟可重复给药。 4. 成人0.1%肾上腺素()/次,小儿0.1%肾上腺素()/次。 5. 抢救过敏性休克首选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是()。 6. 抢救过敏性休克儿童地塞米松用量为()毫克。 7.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体位是()。 8.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实验及注射前均应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械,第一次注射后观察()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反应。 二判断题:(共18分) 1.过敏性休克发病率逐年攀升。() 2.过敏性休克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严重的组织细胞损害。()

3. 过敏性休克可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甚至腹泻。() 4. 过敏性休克粘膜过敏表现:连续刺激性干咳,水样鼻涕,声嘶。() 5. 过敏性休克可表现为三凹征、哮鸣音。() 6. 过敏性休克患者早期症状消失后,不会再次出现休克。() 7.抢救过敏性休克使用肾上腺素注射途径最好是皮下注射。()。 8.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应该立即转送到有条件抢救的医院。() 9.肾上腺素能减少过敏物质释放。() 三.问答题(共43分) 1.试述过敏性反应防护程序及过敏性休克的急救程序。(18分) 2.患者孙某,男,24岁,半小时前因骑摩托车不慎摔伤后,在当地村医务室清创缝合,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后,立即出现全身瘙痒,恶心呕吐,头晕眼花,无出汗,无二便失禁。患者及家属急来我院。PE: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心率:10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7/33mmHg 双下肺可闻少许湿罗音。心率齐,心音低弱。四肢活动可,全身散在片状红斑。 问题①;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5分) 问题②;应该给与哪些紧急处理?(10分) 问题③;根据该病例,请你试述此类疾病的注意事项?(10分)

过敏性休克复习题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题库 一、单选题(共54题) 1、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临床上最早出现的症状常是( E ) A 烦躁不安、血压下降 B 四肢麻木、头晕眼花 C 腹痛、腹泻 D 发绀、面色苍白 E 皮肤瘙痒、呼吸道症状 2、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应将1ml抗毒血清烯释至 ( D ) A 2ml B 4ml C 6ml D 10ml E20ml 3、下列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过敏试验的是 ( A ) A 细胞色素C B 庆大霉素 C 利多卡因 D 红霉索 E 丁胺卡那 4、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中间应间隔( C ) A 5分钟 B 10分钟 C 20分钟 D 30分钟 E 60分钟 5、青霉素皮内试验观察结果的时间( B ) 6、氨基糖甙类药物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是( B ) A 庆大霉素 B 链霉素 C 新霉素 D 卡那霉素 E 妥布霉素 7、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静脉注射( E ) A 西地兰 B 氢化可的松 C 异丙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E 10%葡萄糖酸钙 8、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E )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张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是 9、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E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10、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C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11、休克病人补液一般首选( E ) A 全血 B 血浆 C 10%葡萄糖液 D 右旋糖苷 E 平衡盐溶液 12、经抢救治疗后,反应补充血容量成功的最好的临床指标是( B ) A 血压回升 B 尿量增加 C 体温回升 D 精神平衡 E 脉压下降 13、青霉素皮试液要求现配现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 C ) A 污染 B 出现沉淀 C 产生青霉烯酸 D 产生致热物质 E 出现结晶 A 10分钟 B 20分钟 C 30分钟 D 60分钟 E 100分钟 14、青霉素迟缓型反应的发生,护士在注射后至少应观察病人( C )

药物过敏性休克测试题

药物过敏性休克测试题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题 单选题(共25题)姓名分数 1、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张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 是 2、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3、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4、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 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5、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纠正酸中毒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6、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 A IgA B IgE C IgM D IgG E IgD 7、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的阳性体征() A硬结小于,红晕小于2cm B硬结大于,红晕小于4cm C硬结小于1cm,红晕小于4cm D硬结小于1cm,红晕大于2cm E硬结大于,红晕大于4cm 8、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A心功能衰竭 B肺间质水肿 C DIC D肾小管损坏 E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 9、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 A 10ml B 15ml C 20ml D 25ml E 30ml 10、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A全身总血量 B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C 在动脉内的血量 D在微循环内的总血量 E在静脉内的血量 11、休克病人神志变化可反映() A血容量的变化 B心排血量的变化 C周围血管阻力的变化 D脑部灌流的变化 E肾部灌流的变化 12、病人做药物过敏性试验时,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是() A 2%碘酒溶液 B %碘伏溶液 C 70%酒精溶液 D %新洁尔灭溶液 E %洗必泰溶液 1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可在皮试后数秒钟闪电式产生 B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 C 过敏性休克主要发生在注射给药的过程中 D 过敏性休克可在半小时后自行缓解 E 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的注射液在室温下放置太久 14、对于青霉素结果阳性者,以下哪种做法不妥() A 禁用青霉素 B 告知病人及家属今后禁用青霉素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题库完整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试题 一、单选题 1、氨基糖甙类药物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是( B ) A 庆大霉素 B 链霉素 C 新霉素 D 卡那霉素 E 妥布霉素 2、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静脉注射( E ) A 西地兰 B 氢化可的松 C 异丙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E 10%葡萄糖酸钙 3、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E )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张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 是 4、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C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5、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6、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C ) A 纠正酸中毒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7、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的阳性体征( D ) A硬结小于0.5cm,红晕小于2cm B硬结大于0.5cm,红晕小于4cm C硬结小于1cm,红晕小于4cm D硬结小于1cm,红晕大于2cm E硬结大于1.5cm,红晕大于4cm 8、关于休克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C ) A平卧位 B常规吸氧 C给热水袋保暖 D 观察每小时尿量 E每15分钟测血压、脉搏9、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E )

过敏性休克习题

(1~3题共用题干) 某男,32岁,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2次/分,血压90/60mmHg(12/8kPa),中心静脉压4cmH2O ,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为。 1.该病人的情况是 A.未发生休克 B.休克代偿期 C.中度休克 D.重度休克 E.虚脱 答案:C 2.其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心功能不全 B.血容量相对过多 C.血容量严重不足 D.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3.应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应用收缩血管药物 B.补充血容量 C.纠正酸中毒 D.给予强心药物 E.应用扩张血管药物 答案:B 4.女,85岁,因大量呕血、黑便送来急诊。既往有冠心病,肾动脉硬化。立即给予输血、补液及相应的止血措施。对此患者指导液体入量及输入速度最有意义的参考指标是

A.中心静脉压 B.肘静脉压 C.血压 D.心率 E.尿量 答案:A 5.治疗外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基本措施是补充血容量,一般宜首选A.平衡盐溶液 B.10%葡萄糖溶液 C.右旋糖酐 D.5%碳酸氢钠 E.全血 答案:A 6.下列关于治疗休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是扩容 B.感染性休克时可应用大剂量氢化考的松 C.失血性休克时,止血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手段 D.感染性休克时,应首先使用升压药 E.感染性休克应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答案:D 7.血压下降在休克中的意义为 A.是诊断休克的唯一依据 B.是休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C.是估计休克程度的主要指标 D.是组织细胞缺氧的主要指标 E.是休克最早的指标 答案:C

8.女性,45岁,遭车祸时左季肋部撞伤脾破裂。血压80/60mmHg8kPa),神志尚清楚,脉搏120次/分,表情淡漠,口渴,面色苍白。估计出血量达 A. 400~500ml B. 600~700ml C. 800~1600ml D. 1700~2400ml E. >2400ml 答案:C 9.中心静脉压高而动脉压在正常范围,反映 A.右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 B.胸腔内压增加 C.右心功能不全或容量相对不足 D.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E.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答案:E 10.休克监测中最常用的项目是 A.心脏指数 B.血气分析 C.肺动脉楔压 D.中心静脉压 E.心排出量 答案:D 11.一成人烧伤面积60%,7小时后入院,经注射吗啡,头孢类抗生素和生理盐水1000ml,仍有休克,应考虑为 A.神经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急救考试试题及答案

急救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闭卷考试,时间为60 分钟) 、单选题(请将所选的字母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50分)1、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 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 腺体分泌增加 C 毛细血管扩张 D 血管通透性增加 E 以上全 2、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E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3、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D麻黄碱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4、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 A 分2 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 分钟一次B分2 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 分钟一次 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D分4 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 分钟 一次 E 分 4 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 分钟一次 5、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纠正酸中毒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6、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 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B ) A igA B igE e igM D igG E igD 7、关于休克护理下列哪项不妥(C ) A 平卧位 B 常规吸氧 C 给热水袋保暖 D 观察每小时尿量每15 分钟测血压、脉搏 8、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E ) A心功能衰竭B肺间质水肿C Die D 肾小管损坏E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 9、成人经静脉补充钾离子时,要求尿量每小时不得少于(B A 20ml B 30ml e 40ml D 50ml E 60ml 10、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 A 10ml B 15ml e 20ml D 25ml E 30ml 11、有效循环血量是指(B ) A 全身总血量 B 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e 在动脉内的血量

过敏性休克培训试题

过敏性休克培训试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过敏性休克培训试卷 时间: 一、问答(每题20分) 1、过敏性休克概念是什么? 2、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有两大特点? 二、填空(每空5分) 1、绝大多数的过敏性休克属()型( )反应。外界的 抗原性物质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IgE的()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的( )结合。此后当同一抗原物质再次与已致敏的机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广泛的(),其中各种炎性细胞释放的( )等是造成组织器官( )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 2、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有()、()、 ()。 过敏性休克培训试卷(答案) 时间: 一、问答 1、过敏性休克概念是什么?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触发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性反应,多突然发生且严重程度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昆虫刺伤及服用某些药品

(特别是含青霉素的药品)是最常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某些食物(如花生、贝类、蛋和牛奶)也会引起严重过敏性反应。 3、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有两大特点? 其一是休克表现,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四肢湿冷、发绀,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出,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其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伴有一些过敏相关的症状。 二、填空 1、绝大多数的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应。外界的 抗原性 物质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IgE )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特质),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的(“靶细胞”)结合。此后当同一抗原物质再次与已致敏的机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广泛的(Ⅰ型变态反应),其中各种炎性细胞释放的(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组织器官( 水肿、渗出)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 2、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有(皮肤黏膜表现)、(呼吸道阻塞症 状)、(其他症状)。

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查房

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查房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急诊科9月护理查房 地点:急诊科护士站 主题: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病例介绍: 吴某某,男,52岁,因在村卫生站输抗生素时突发头晕、乏力、大汗淋漓,上卫生间晕倒,呼吸困难,左小腿有挫裂伤、出血,立即拨打xx卫生院电话,该院前往救治,予抗过敏、抗休克等处理后,病员症状缓解,于9月6号16:50分要求转入我院,我科前往接回入院。 入院评估: T36.5℃P77次/分R20次/分BP113/86mmHg 病员神志清楚,轮椅推入病房,营养中等,二便正常。 护理问题: 组织灌注量不足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与微循环障碍、缺氧和呼吸型态改变、肺组织灌流量不足、肺水肿有关活动无耐力与高热、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镇静剂的使用、气体交换障碍等有关 体温过高与感染、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潜在并发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等 护理目标: 体液维持平衡,各种循环得到改善? 微循环改善,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血气分析结果维持在正常范围?机体逐渐恢复体力,得到明显改善? 体温维持正常,感染发生后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护理措施: 1.取休克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同时做好保暖工作。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两条及以上的静脉通路,连续监测血压、尿量等,补充白蛋白,血浆,血小板,人工胶体等 2.用药护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严防药液外渗。 3.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时监测血常规、凝血谱、血气、生化、电解质等变化,控制血糖,根据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4.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SPO2、意识、口唇色泽、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及尿量、进出量等的变化。 5.监测呼吸功能: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面唇色泽变化,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积极做好抢救准备 6.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及其家属对病情的发展过程不了解,对突发的病情变化情绪极度紧张和恐惧,医护人员要注意病人的心理变化和不满情绪以及对治疗措施产生怀疑。此时应积极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耐心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感。 健康教育: 让病人了解病情变化和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经过,向病人详细讲解有关自身原因的发病知识以及药物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使病人提高对过敏性休克的重视和预防。在平时疾病治疗中应注意观察和了解病情突变的先兆表现,并记住对某类药物的过敏史及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注意事项和简单的处理方法,向病人多做健康宣传,指导病人做好对疾病的预防工作 主持人提问: 1、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护理_查房

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查房 一、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anaphylactic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 二、过敏性休克的发病机理 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抗原物质(如血制品、药物、异性蛋白、动植物)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激发引起广泛的I型变态反应。导致全身性毛细血管扩和通透性增加,血浆迅速渗到组织间隙,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引起休克,危及生命。 三、休克的分类 病因分类①过敏性休克:发生于机体对某种药物或异种蛋白过敏时,由免疫球蛋白e抗体介导的一种机体的严重变态反应。 ②低容量性休克:是指大量体液丢失导致有效循环量骤减而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的综合征。 ③心源性休克:当心脏不能用足够的排出量以保持组织的正常灌注时即可产生心源性休克。 ④脓毒症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休克 ⑤分泌性休克:是指某些分泌疾病,如慢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黏液性水肿,嗜铬细胞瘤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低血压与休克。 ⑥神经源性休克:由于严重的脑损伤、缺血、深度麻醉、脊髓损伤、药物性交感神经阻断(如高位脊髓麻醉)等

四、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 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所引起, 表现为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 2.循环衰竭症状 :由于周围血管扩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供血与 需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等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因脑组织缺氧所致(供氧与需氧),表现为头 晕眼花面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 4.其它过敏反应 :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发热等 五、急救治疗措施 1、立即除去过敏原,并给予平衡液500 ml静滴,肾上腺素针0.5--1㎎,一般肌注或皮下注射,严重者可直接静注, 3--10分钟重复1次.如有心跳骤停则按心肺脑复进行抢救。 2、地塞米松10--20㎎静注,继之以10--20㎎静滴。 3、强心剂的应用,预防心衰:兰 0.2~0.4mg+25%葡萄糖液20ml 静推可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 4、抗组织胺药物非那根25--50㎎肌注,或是 10﹪葡萄糖酸钙10--20 ml缓慢注射。 4、氨茶碱250mg静滴或静注以降低肺动脉高压,维持呼吸功能。 6、另建一条静脉通路,快速扩容,配合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必要时联合使用阿拉明。 7、同时予以休克卧位,吸氧(4-6 L/min)必要时面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注意保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