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美术 中国美术鉴赏第5课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

高三美术 中国美术鉴赏第5课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
高三美术 中国美术鉴赏第5课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

第五课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第一部分:事死如事生——陵

墓雕塑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

二、新课:

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发现?

欣赏视频:三星堆

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

3、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鉴赏。

简介:

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石刻——唐18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其题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过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

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组合基本固定,按性质不同,可分6类:①狮子;②石人石马和马夫;③翼兽和北门六马;④“蕃酋”像;⑤华表;⑥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

4、欣赏汉、唐俑。

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器。胎料多为白色瓷土,先以1 150 ℃左右的温度素烧,施釉后再以900 ℃烧成。创始于初唐,繁荣在盛唐。为丧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风有关。

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重点)击鼓说唱俑——东汉时期,陶俑继续流行于中原和关中一带,造型较西汉时期更为生动。洛阳东汉墓中多出土各种庖厨、侍仆和乐舞百戏俑,特别是乐舞百戏俑,形体较小,但是姿态传神,舞姿优美,是生动的古代雕塑艺术精品。形象极为生动。

总结: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

三、布置课外思考: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它们和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

第二部分:妙相庄严──宗教雕塑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宗教雕塑的代表性作品及艺术成就,包括石窟寺雕塑和寺观雕塑。

2、认识宗教雕塑的丰富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可以继承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石窟寺艺术是建筑、雕塑、壁画的综合体,历朝修建的石窟寺艺术遗存,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史价值。

2、寺观雕塑有泥塑、木雕、夹等多种材质,以泥塑居多,泥塑的装銮对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有重要作用。

3、宗教雕塑作品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类型人物为参照,加以理想化,创造了很多富有生命力的宗教雕塑作品。启发学生将宗教美术中的迷信成分与成功的艺术创造区分开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世界上有哪些宗教?你在哪见到有宗教雕塑?

二、新课:

1、讨论了解佛教各种形象

菩萨——是仅次于佛的佛教形象,能够自觉与觉他,而尚未达到修行的最高果位,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也是菩萨形象。在佛经中常提到的菩萨有弥勒、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北魏早期菩萨形象是男性的,面相丰满,眼大而凸,眉长而平。鼻梁高隆与额际齐平,耳长垂肩,头戴宝冠,与同时代佛造像造型特征接近。唐代以后,菩萨日益女性化。面相圆浑,眉弯而长,细目,着宝冠或高发髻,具有少女或少妇的面相特征,常表现出一种温柔娇羞的神态。大足心神车窟的一组宋代菩萨形象,面容婉丽,戴珠光宝气的花冠,是一种世俗贵妇人的形象。观音即观世音菩萨,唐代避太宗李世民之讳,改称观音。

2、石窟艺术作为佛教教义的形象体现,其造型和布局有着一定的规范性。(由学生欣赏作品,教师提问,简单了解造型和布局)20窟大佛造像表现了早期佛造像的特点。

A、形体大小:主像最大,以职位的大小排列。

B、造像配置布局:一铺多尊、横(婆莎世界的释迦摩尼,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竖三世佛(过去世的燃灯佛,现在世的释迦摩尼,未来世的弥勒佛)五尊佛(东西南北中)。

C、相貌与姿态:(在人像的基础上为了突出佛性,32大人相,80种随形好)。

D、形象的象征性:莲花(代表超脱尘世,纯洁高雅;身后火焰纹的头光和背光:象征佛光普照,神圣无比;还有身姿,手势等都有象征性)。

E、上色:在形体的基础上,用色彩进一步的刻画形象。

3、小结:

总之,佛教雕塑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雕塑水平,云岗石窟建造的较早,其特点具有踺陀罗佛教艺术特点,北魏迁都以后,其作品具有“瘦骨清像”的优美风格,如北魏龙门石窟的作品,还有麦积山石窟,到了隋唐,佛教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物的造型开始人性化和世俗化,如莫高窟和龙门奉先寺作品,所以唐朝有“菩萨象宫娃”的美誉。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再指名说说:

石窟寺艺术是建筑、雕塑、壁画的综合体,历朝修建的石窟寺艺术遗存,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史价值。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各类的佛像,本是佛教徒崇敬礼拜的对象。塑造这些佛像,本是为了宣扬佛教教义,便于佛教徒的宗教修行实践。但是,无须违言,这些佛像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是人们群众智慧的体现,这其中凝聚着人们理想和幻想。对于这些艺术作品的保护和研究,正日益授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

三、小结:

中国古代宗教雕塑的代表性作品及艺术成就,包括石窟寺雕塑和寺观雕塑。

中国美术鉴赏

李可染--我最喜欢的画家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是李可染大师的座右铭。 李可染画的“牛”也颇见功力。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画牛成为其山水画创作的补充,并逐渐形成风格。他自诉“吾崇其性、爱其形,故不倦写之。”对于线条的理解和追求,也是受了他的老师齐白石的影响,与其画虾的手法颇有些相似,特别喜欢他的《万山红边》这幅画。 山水画 一位国际友人参观故宫绘画馆,看到展子虔《游春图》,他问是什么时代的作品,当有人告诉他是隋朝的、距今已经一千三百多年时,这位国际友显得非常惊讶,他摇着稀疏的头发赞叹说:"不可思议!中国绘画反映生活为什么这样早!"有人以为山水画不能反映生活,这是不对的。中国人很早在自已生活环境中发现美,想要表现环境中美的事物。古人从表现神,描绘宗教故事到画山水、花鸟,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 从前看见石涛一张画,题诗一首: 丹井不知处,药灶尚升烟。 何年来石虎,卧听呜弦泉。 刚开始怎么也看不懂,后来有个同学去黄山了,回来拍了好多照片,原来黄山的风景如此壮观。一看实际的黄山的风景便知,在黄山上,石涛是把黄山很多不同景点集中在一处:丹井、药灶、石虎、呜弦泉这许多地方,经过组织加工,画在一个小册页上。"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可以说已经参透山水画创作之奥妙。 意境,既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反映,又是作者自己感情的化身,一笔一划既是客观形象的表现,又是自己感情的抒发。创造一个艺

术品,艺术家不进入境界是不会感动人的。他们自己都没有感动,怎么可能感动别人呢?有些戏剧演员,站在台上一动不动,一句台词没有,但却浑身是戏,因为他们的精气神已经完全进入境界。有一次看京剧《长板坡》,刘备吃了败仗,在当阳道上露宿。当时刘备身边坐着两位夫人,都既没有台词也没有动作。但是我看糜夫人一身都戏,而甘夫人一点戏也没有。糜竺夫人抱着小孩,使人感到在战场上风尘仆仆,精神疲惫。而甘夫人完全走了神,我看到的并不是甘夫人,而是化了妆的演员,这时可想或许是她在想赶紧卸妆后赶快回家买菜、做饭或是接孩子…… 艺术道路 中国艺术有一个最了不起的传统,是讲人品与画品的统一。人品不好,画必然不好。 一个人只求名利,必然作假、讨好、欺骗,必然嫉贤妒能,整天想着压人家,必然有状元思想,总想自己什么都第一。德、智、体、美,德要放在第一位。说实在的,没有一个沽名钓誉的人能得到真正的荣誉的。名誉的评价在人民,在于历史。 屈原写《离骚》,司马迁写《史记》,曹雪芹写《红楼梦》,是为了什么名利吗?居里夫人做科学实验失败了那么多次,最后发现了镭,人家奖给她勋章,她把勋章拿给小孩子玩,很看轻这些东西。 一个人完全没有一点邪念,是不可能的,但一定要克服邪念。庄子讲过一个故事:有个驼背老人,在树林里粘蝉,好像用手拿,一个也跑不掉。庄子问他本领哪里来?老人说,我练出来的。我用一根竿子顶一个球,后来加成两个球,再加成三个球,练来练去,从不间断,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粘蝉时,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蝉翼上,宇宙之大,别的什么都看不见。庄子听了感慨地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绘画基础与幼儿绘画课程标准

《绘画基础与幼儿绘画》课程标准 一、标题 绘画基础与幼儿绘画课程标准 二、适用对象 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课程的目的在于使 学生初学掌握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观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欣 赏能力与美术基础知识认识,基础素描学习和色彩基础知识认识与学习;特别 注意学习简单色彩绘画能力、幼儿简笔画、装饰画的学习与掌握等等;力求能 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和更好的教育幼儿。 四、参考课时 《绘画基础与幼儿绘画》课程共计66学时,安排在一年级两个学期内完成,以每周2学时,第一学期17周,第二学期16周,共计66学时。 五、总学分 4学分 六、课程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优秀美术作品,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具有比较系统和比较扎实的绘画与工艺的造型能力。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 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加强职业美术教育以适应幼儿美术教育工作的需要。为 将来成为一名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和从事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打下专业基础。

七、设计思路 在《绘画基础与幼儿绘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遵循“学以致用”的能 力培养为主线,将理论知识学习与下幼儿园“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设置仿真 实践操作任务,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任务、项目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 为学生可感知的对象,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知幼儿的 绘画的特点,掌握绘画的方法,并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把工作实践作为课程体系展开的起点,让学生进入工 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 者的角色转换。由于鲜活工作场景的刺激,中等职业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责 任感和价值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1、校园合作,共同建设 本课程建设的合作企业是天津市蓟县大地幼儿园、天津市蓟县童话之城双 语幼儿园、天津市蓟县金贝星光幼儿园。合作企业在课程建设中提供了幼儿园 教学的数据和资料,参加多次课程设计论证,幼儿园专家作为课程组主讲教师,担任相关教学做一体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接受专任教师到幼儿园调研、实践,校园双方合作开发研究项目。 2、多元化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团队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开放性教学项目,应用角色扮演、案例 分析、仿真模拟操作、现场教学、实战对抗、启发引导等多元化教学法。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共设计了十个项目,各学习项目的学时和课程内容选 取依据如下:

基本能力经典美术学案

美术作品欣赏-基础部分专项训练一 【拓展提高一】 1、绘画艺术包括多个画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巴塔谢娃》《自画像》《到前线去》《墨葡萄图轴》A.《巴塔谢娃》是素描,《自画像》是油画 B.《自画像》是版画,《墨葡萄图轴》是中国画 C.《到前线去》是素描,《墨葡萄图轴》是版画 D.《巴塔谢娃》是版画,《墨葡萄图轴》是中国画 2、(07年)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对自 然现象进行了深入地现察、摹仿和解释,油画也在这一时 期产生并逐渐成熟。从右面两幅图可以看出,达·芬奇的 《蒙娜丽莎》作为油画艺术的经典,具有鲜明的写实的特 点。相比较,中国宋代画家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则笔墨 简练、形象传神,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3、对于《说唱俑》(汉)和《望楼上的阿波罗》(希腊莱 奥卡雷斯)两幅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件作品都属于雕塑中的圆雕 B.《说唱俑》在表现手法上以写意的形式,传神地表 现人物 C.《望楼上的阿波罗》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阿波罗的健 壮体魄 D.两件作品都是以现实人物为题材进行创作的 4、欣赏下列作品,对作品理解不正确的是() A.《开国大典》并不是完全地照搬写实,而是作者进行了大胆的强调与反复删改后的结果,所以该作品是用意象手法来表现形象的

B.《竹石图轴》是清代画家郑板桥的作品,此画运用写意的画法表现了画家的人生理想,具有借物抒情的特点 C.康定斯基的《作品三号》以纯粹的色彩、肌理等美术语言表现主观的感受,是热抽象作品D.凡·高的《向日葵》以强烈、明亮的色彩,表现对生命热烈的渴望,作品用笔大胆、概括,是意象艺术 5、(07年)明代著名的园艺著作《园冶》中提出的园林设计和建造理想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而17世纪法国造园大师勒·诺特提出的园林设计原则是:“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从中国传统文化尊重自然规律,崇尚自然美的理念出发.下列四幅园林图片中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特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6、对苏州拙政园(中国)和凡尔赛宫花园(法国)的表述,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前者是私家园林,后者是皇家园林 B.两者在建造上都有“模仿自然山水”的特点 C.拙政园的建设特点是“虽由人作”,但要追求“宛自天开”的天然意境 D.凡尔赛宫花园林木茂盛、径直坛正,是秩序井然的人造园林 7、对比下边的两幅作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第一幅作品中运用了明暗、空间、透视、构图、 肌理等美术语言 B.第二幅作品用写实的手法表达出了憨态可掬的老 人形象 C.第一幅作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 奇的作品 D.在第二幅作品中运用了笔墨、章法、皴法等美术 语言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教案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 3.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及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4.了解中国古代工艺,欣赏古代工艺品。 教学重难点: 1.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及园林建筑的主要特色。 2.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3.中国古代工艺的理解欣赏。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 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雕塑? 它们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答: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直接入题 平时所说的“雕塑”,指的是什么? 1、涵义 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

一。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2、种类 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 3、想一想: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 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陵墓雕刻 我国四大石窟简介 古代建筑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木架构图片,从结构提问学生,教师小结。 古代工艺 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提出问题。 1、丝绸有哪些分类? 2、谁来赏析一下《联珠骑士猎狮纹锦》、《卷草凤纹锦》这两幅丝绸艺术品。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概括总结,以这两幅丝绸作品为例,重点分析中国丝绸的装饰艺术特点。 3、青铜器这一节,引导同学们分析商代的《四羊方尊》,西周的《虢季子白盘》,春秋的《莲鹤方壶》,汉代的《长信宫灯》这几件重要青铜器艺术作品,让学生找出不同时期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特点。 4、陶瓷一节,介绍原始彩陶和宋元几朝代的瓷器。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让学生明确中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摘要】: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曾占有主流地位。 【关键词】:古希腊雕塑、中国古代雕塑、装饰性、绘画性、意象性、语言精练、古代哲学精神、 中国古代雕塑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劳动生活及民俗雕塑。艺术门类有圆雕、浮雕、纪念性雕塑、案头雕塑、建筑及器物装饰雕塑等,雕刻材料也丰富多彩,除了青铜、石、砖、泥、陶等材料外,还有玉雕、牙雕、木雕、竹雕等。 中国原始雕塑主要以人和各种动物形象的陶塑为主,形象大多随意性很强,形象粗简、稚拙。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以青铜器铸造为主,青铜器上的纹案,主要有动物纹、几何纹。商代青铜礼器造型奇特,充满威严而神秘,崇高而怪异的美感。西周以后,其风格趋于写实而富于理性。至春秋战国时期则变得繁丽、华美。秦汉雕塑的粗浑、雄大,这个时期的雕塑空前繁盛,最具典型意义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魏晋的雕塑健朗和潇洒。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鼎盛期,雕塑呈现丰富、端丽的风格,其成就首先表现在石窟雕塑上,如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造像。世俗题材的增多和写实风格的发展是宋、辽、金时期雕塑艺术的主要特点,山西晋祠、山东长清灵岩寺、江苏直保圣寺彩塑,都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世人情态,有很强的写实性。辽代大同下华严寺的菩萨造像体态优美,神情含蓄,衣饰华美,大有唐塑遗风。此外小型泥塑,在写实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中国古代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 装饰性是中国古代雕塑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

基本能力美术填空题

1、(2分)我国三大石窟分别为________ 、云岗石窟、__________ 。 2、(1分)利用默写创作的典范作品_________ 是五代顾闳中所描绘。全画有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五个情节段落组成,画风精细,色彩艳丽,代表了古代人物画的艺术水平。 3、(2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宋代张择端,此作品采用了传统的 ________形式,全图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_________”来摄取所需要的景象。《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当时的首都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 4、(2分)中国画按画科进行分类,可分为花鸟画、_________、__________。 5、(2分)根据图像反映客观物象的不同情况,人们将美术作品分为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抽象美术、________ 。中国的草书就是________艺术。 6、(1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指的是达·芬奇、________、米开朗基罗。 7、(2分)列举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外建筑(至少列出四个)。 1利用默写创作的典范作品_________ 是五代顾闳中所描绘。全画有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五个情节段落组成,画风精细,色彩艳丽,代表了古代人物画的艺术水平。 2.中国画按画科进行分类,可分为花鸟画、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像反映客观物象的不同情况,人们将美术作品分为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抽象美术、________ 。中国的草书就是________艺术。 4.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指的是达·芬奇、________、米开朗基罗。 5.艺术表达形式多种多样,被人们称为“凝固的音乐”的艺术形式是________ 6.请列举出成补色关系的三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列举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外建筑(至少列出2个)。 2.(3分)绘画作品中,不同线条能引发我们不同的感受。观察下列三幅作品,把“平静、躁动、飘逸”三个词语分别填写在你认为对应的作品下面的横线上。 7.(2分)请将对应的作品与作者连线 《簪花仕女图》徐悲鸿 《奔马》周昉 《星月夜》蒙克 《呐喊》梵高 8、印象派的名称来源于莫奈的作品。 9、蒙克是主义的代表人物。 10、古希腊美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和中。 1中国的宗教建筑主要有()和() 2欧洲宗教建筑的样式有()()()

中国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中国美术鉴赏结课论文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能思考,思考能带给我们科技,而更重要的,思考也带给了我们艺术,艺术赋予了我们生活魅力,抒发了我们心中的情感,传递了我们心中的思想。而艺术有很多种,看到的图画,听到的音乐,读到的文字,等等,而眼看,实际上是了解万物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作为一名大学生,不得不说我对艺术的了解实在是太贫乏了,所以选课之初,趁着这个机会,选了这门中国美术鉴赏,希望我对艺术能有体会了解。 中国美术的确很特别,其表现主要在于线条,在于布局,在于意境,这恐怕是其他所偶国家所不能比的,看似简简单单的几笔,画家却能够用远近呼应、以动衬静等手法将人物、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唯妙唯俏,这也是我们中国古代绘画的精髓所在! 从远古的陶瓷绘画,到魏晋的墓室彩绘砖,再到隋唐的壁画,个人感觉,相比较于西方油画的死板,我们中国美术讲究的是形散神聚,画家们举手投足之间一挥笔墨,就能表达自己对人物、事物的态度与看法——不论是一种巫术,还是讽刺官僚、表现民生疾苦,抑或是细致刻画某种动物等等。通过这几次选修课,我觉得古代的画家不仅仅是画家,他们往往能够用笔墨批判现实或者是表达某种愿望或抱负,总之,绘画的目的已经远远超越了欣赏,我们能够从众多的绘画之中感受到它们所带来的内涵美、意境美,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欣赏、去研究的地方!

例如,甘肃出土的魏晋墓室彩绘砖上,《出行图》《屠牛图》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都能表达出了墓室画家的一种精神志向。在《屠牛图》图中,牛眼和人的衣服都是红色的,这浓墨重彩的一笔把整幅图点染得意趣盎然、活泼生动。除此之外,这幅图更是表现出了民生疾苦。因为在古代是不允许随便杀牛的,而图中的人杀的恰恰又是一只瘦骨幼牛,可见当时生存环境的艰苦,充分表现出了笔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一种心中的怨恨之情。而在《出行图》中,更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讽刺了官僚主义,他呼吁劳动人民觉醒。 又如在我国古代鼎盛的唐朝唐太宗时期,吐蕃势力强势,唐太宗会见松赞干布的场景被阎立本用画笔记录了下来,在《步辇图》中,唐太宗被一群宫女所环绕、包围起来,并且就连座椅都是宫女们抬起来的,这些许表现了阎立本对当时唐太宗、当时整个唐朝的不满与讽刺。 还如,在阎立本的《古帝王图》中,将晋武帝司马炎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肥硕的身躯,凶险耿直的眼神,充满杀气的目光,张牙舞爪的造型,都让我们跟恶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众所周知,在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是一个出名的伪君子,尤其是晚年的司马炎,颓废无比,不理朝政,沉于女色,使朝政紊乱,庸臣当道,种下“八王之乱”祸根。而阎立本的这一幅画,精妙绝伦地刻画出晋武帝司马炎的形象,起到了讽刺的效果。 其实,个人认为,我觉得中国美术是最能彰显我国文化特色的历史产物,我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深厚底蕴,这不仅仅包括历史,更囊括

高三美术 中国美术鉴赏第5课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

第五课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第一部分:事死如事生——陵 墓雕塑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 二、新课: 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发现? 欣赏视频:三星堆 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 3、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鉴赏。 简介: 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石刻——唐18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其题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过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 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组合基本固定,按性质不同,可分6类:①狮子;②石人石马和马夫;③翼兽和北门六马;④“蕃酋”像;⑤华表;⑥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 4、欣赏汉、唐俑。 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器。胎料多为白色瓷土,先以1 150 ℃左右的温度素烧,施釉后再以900 ℃烧成。创始于初唐,繁荣在盛唐。为丧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风有关。 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重点)击鼓说唱俑——东汉时期,陶俑继续流行于中原和关中一带,造型较西汉时期更为生动。洛阳东汉墓中多出土各种庖厨、侍仆和乐舞百戏俑,特别是乐舞百戏俑,形体较小,但是姿态传神,舞姿优美,是生动的古代雕塑艺术精品。形象极为生动。 总结: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 三、布置课外思考: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它们和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 第二部分:妙相庄严──宗教雕塑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宗教雕塑的代表性作品及艺术成就,包括石窟寺雕塑和寺观雕塑。 2、认识宗教雕塑的丰富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可以继承的价值。

美术鉴赏中国古代美术鉴赏1.1 第一课时中国美术鉴赏

中国古代美术鉴赏 一、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了解我国古老美术作品,让学生体验美术鉴赏的方法,强化爱国主义情怀。从宏观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进行鉴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熟悉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几个代表作品。能简单阐述,大致领会。 教学难点:让学生对艺术品的精神内涵作出判断并且评价品评,教师应当加以引导,品味古代艺术文化精神。 三、教学过程: 1、引子: 教师问:什么是文明,哪位同学回答我? 学生讨论回答:古代历史,书籍资料。民族习惯、礼貌待人等等。 教师:文明就是一个名族的文化传统的呈现,是一个国家的文化面貌。’文”是知识,是历史“化”是消化传承的意思。而文明靠什么来呈现呢?就是我们的出土文物,就是艺术品,它承载着中国千年的古老文化,既是历史的又是艺术的。请同学们记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论怎样发展,如果没有了自己的特色文明,再先进也只是外在学别人的,没有精神文化内涵的民族形同灭亡。了解我们民族的文明就要了解其文化载体--------艺术品,从而体会我们国家的伟大,民族的强大。艺术永远都是镶嵌在历史皇冠是的明珠! 。。。。。。。。接下来就请大家跟着老师来共同鉴赏光辉灿烂的古代美术作品。 2、古代青铜器 司母戊鼎 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誉“镇国之宝”美誉。 小故事:夏铸九鼎 古史所记“夏铸九鼎”,是打开中华青铜文明首页的标记。公元前21世纪,方兴未艾的夏王朝用各诸侯朝贡的铜铸造了9只气壮山河的大鼎,鼎上铸有九州山川名物。自此,九鼎被视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拥有九鼎,就拥有全国最高的政治权力。 鉴赏: 司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 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亦是已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 问题:讨论一下想想哪些外在特征体现了它的王权意义?

美术基础知识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 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美术指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塑造可视的艺术形象,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反映社会或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类艺术形式。 2 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与各类别的特点:从美术的社会功能角度来划分,可以大体分为审美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大形态;从美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及工具媒介来划分,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现代设计,摄影,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等;从美术作品的视觉形式及认知归类来划分,可以大致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 3 列举美术的基本造型元素,并分析相关的形式原理造型元素:点、线、面、形状、色彩等点是最简单的造型元素,点可以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他和其他造型要素相比,更容易形成画面的中心,起到平衡画面轻重、填补空间、活跃画面的作用,点还可以和其他元素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肌理,衬托画面主体。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具备长度与宽度的变化,在绘画中,不同工具画出的线条感觉不同,没哟中线都具备独特的个性和情感。面是线移动的轨迹。它是美术领域三大元素中最大的形态,它可在大小,位置,形状,虚实,层次方面变化,是具有最多样外形特征和运用最广泛的造型元素。面包含了点和线的因素,丰富而多变。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彩度;色彩具有点线面所不具有的魅力。 4 焦点透视法包括哪三种主要形式:平行透视——当立方体的一个体面与眼睛平行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一点透视)成角透视——立方体与地面平行时,其他面与眼睛成一定角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两点透视)倾斜透

视——三种情况:物体自身的倾斜面产生的倾斜透视、视点太高所产生的俯视倾斜透视、视点太低所产生的仰视倾斜透视。(后两种透视中都有三个消失点,故也称三点透视) 5 男女人体的外观特征的差异性有哪些女性通常肩膀比男生窄,而骨盆和臀比男性宽。臀部是女性全身最宽的部位,宽于肩。臀部前后距离大于男性。臀部的高度小于男性。骨盆向前突出,有更明显的弧线。手臂就全身而言较短,这是因为肱骨较短,肘的位置就躯干而言较高,而手的位置就大腿而言较高。男性躯干相对于全身来说较短。这是因为胸腔到盆骨的距离较近。下肢就全身而言较长。脖子就头而言较短。肩比女性宽。骨盆和臀部比女性窄。臀部前后距离小于女性。臀部高度大于女性。骨盆较垂直,弧线不明显。肩是全是最宽部位,宽于臀。手臂就全身而言较长,因为肱骨较长。肘的位置就躯干而言较低,手的位置就大腿而言较低。 6 运用色彩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类:一、装饰色彩二、象征色彩三、写生色彩 7 分析材料与质感的主要形式以及特点:真实质感——客观现现实中具体存在的物质表面质地,它能够通过触觉被感受到。(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国和、素描、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版画以及卡通等绘画类别中的某些基本技法、表现形式,并进行创作实践。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运用雕塑语言、类型和制作方法、选用泥、石膏和木等材料进行创作实践。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标准:积极参与绘画和雕塑造型活动。恰当地使用绘画和雕塑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

山东基本能力——美术测试题

美术鉴赏复习题 班级:小组:姓名: 限时训练要求:思路清晰、条理,书写认真、规范。用红笔标出不会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独立完成。 1、“宗教建筑是有灵魂的”,其崇高与完美往往使步入其中的人们叹为观止,甚至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征服。在我国有许多不同教派的宗教建筑,下列建筑哪一个代表了源自我国本土的宗教的是() A B C D 2、2012年正值龙年,下列有关“龙”字书法体例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B.草书、行书、楷书、篆书、隶书 C.草书、行书、隶书、篆书、楷书 D.隶书、楷书、篆书、草书、行书 3、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名作《千里江山图》,表现了绵延千里的风光,充满了作者对美好 生活境界的向往。下列关于此画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幅画运用了“咫尺千里”的表现手法,是一幅山水画长卷 B.作者是北宋画家王希孟 C.这是一幅青绿山水画作品 D.该作品采用了焦点透视方法,真实地再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4、小明去美术馆参观“百年中国画画展”,他有可能看到的作品有() ①齐白石的《寿酒》②刘海粟的《黄山图》③倪瓒的《渔庄秋霁图》④徐悲鸿 的《泰戈尔像》⑤林风眠的《山村》⑥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5、中餐馆的女服务员着中式工作装(右图),①②③是领口和袖口的花边,④⑤⑥是服 务员穿的鞋子,其中最与服装相配的分别是() A.① ④ B.② ⑤ C.③ ⑥ D.① ⑤ 6、驱车旅游,沿途可以看到各种风格的民居建筑,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 里人家”的安徽民居是() 7、家居装修轻装修重装饰。小丽新居为现代简约风格,客厅需要一幅绘画作品来装饰, 下列最适合的选项是() 8、⑴下列有关该雕塑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该作品为雕塑中的圆雕作品 ②表现主观情感的高浮雕作品 ③充满朝气的雕塑形象与校园环境和谐统一 ④雕塑造型的创意来自于竞走的动作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B C D A B C D

中国美术鉴赏感想

中国美术鉴赏感想 “美术”一词就会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对美术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美术,以我个人的理解指的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思想上的享受,当然这指得是好的美术作品。我就来说说对美术鉴赏课的感想:当初,我一开始想选美术鉴赏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第一次上课给我的感觉是让我很舒心,我一下子对这个课堂产生了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每次上课我都感觉心情很好,课堂上也很轻松,,美术鉴赏在我个人认为理解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理解了,你就会沉迷于画中。在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真正地欣赏一幅画,以及画家在画一幅画的时候是抱着何种心情。还有作者到底在一幅画中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回想起我高中学习美术时,记得老师说过任何一个画面都是美术,美术随处可见, 在上课时需要画的也只是几个不同的假水果一快背景布所组成的画面。在现实生活中到处可以感受到美术的气息,一张桌子、悬挂的衣服等等。学了美术鉴赏课,真让我受益匪浅,平常对生活粗略地观察也变得细心起来了。我渐渐地发现原来生活那么美好。 美术,也可以理解就是色彩,各种不同颜色的搭配,形成一幅幅画面。一般人们都只了解一幅画的表面含义,如果想了解得更深,就要更深层次地了解美术了。美术,更进一步的理解就是艺术,美术是一门艺术,当然美术不仅仅是画,美术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所涉及的面也非常广泛。包含着作者在作画时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在一幅画中,使欣赏画的人产生共鸣。还有一些作品表现出了某一个时期特定的社会现象,蕴涵着社会矛盾,反映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在战争时期,也有一些作品是人们无法了解的只能凭感性去认识画家的意图,这些通常具有宝贵的文化和研究价值,例如凡篙晚年的作品,他晚年精神失常,画的一些画总是让人匪夷所思,而如今他的画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美术鉴赏课让我学到了许多,尤其是在欣赏古代绘画时。欣赏古代绘画,不能以现代的眼光去欣赏,而要结合历史,讲究意境。中国古代绘画有其发展历程。 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美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现代美术与古代美术有着本质的差别,现代的美术更多的带有现代的气息,现代画也十分地简明、易懂;而古代美术却让我们很难理解,以现代人的眼光,我认为古画看上去很难让人产生共鸣,必须与历史结合起来,才有所体会。古画也并不讲究进大远小的规律,以人物画为例,重点人物通常占的比例较大,次要部分占的比例较小。 学了美术鉴赏,让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得到了提高,还学到了日常生活的一些小常识,让我时刻观察生活中的美,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短短的课堂让我学到可如此多的知识。在这课堂上也让我感受到了大学的气息。

美术教师的基本功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

美术教师的基本功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美术教师的基本功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 小学美术教师从事的是基础美术普及教育,它要求教师有系统扎实的美术“双基”教学基本功。美术教师基本理论知识、基本表现技能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美术教师对普及性教育意义的认识不足,会直接导致教学方式的变化,把基础美术教育的方向引向歧途。因此,只有不断提升美术教师的“双基”能力,才能把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基础美术普及教育、双基、教学基本功、审美价值观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是普及性教育,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实践性、创造性强的学科特点,在《美术课程标准标》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表现技能,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要实现这个目标,只有不断提升美术教师的“双基”能力,才能把教学落到实处。一、美术教师的“双基”能力是从教之根、立身之本 中小学美术教师从事的是基础美术普及教育,它要求教师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美术教育理论知识,接受过相应的美术表现技能的综合学习与训练;对美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审美心理学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对美术欣赏、美术表达语言、美术表现方法、美术创作实践的一般规律有较深厚的理论根基和实践经验;掌握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有了这些最基础的美术教学基本功,只能说初步拿到了走进美术教师行列的钥匙,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实践、历练,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科研为依托,以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美术教学。

2015美术鉴赏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宋代文同画竹的特点是()。
?
A、
写意随性
?
B、
粗犷不羁
?
C、
精细准确
?
D、
奇形怪状
我的答案:C
2
提出“艺术形式就是一切”的人是()。
?
A、
齐白石
?
B、
吴冠中
?
C、
鲁迅
?
D、
徐渭
我的答案:B
3
唐寅在画作中写的“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表明了该幅画是送给()的。

?
A、
岳父母
?
B、
父母
?
C、
地方长官
?
D、
祖父母
我的答案:C
4
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中的赠言“主席寿”是指以下哪位?()
?
A、
周恩来
?
B、
毛泽东
?
C、
蒋介石
?
D、
江泽民
我的答案:C
5
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
A、
金文
?
B、

大篆
?
C、
小篆
?
D、
甲骨文
我的答案:D
6
与我们日用、生活紧密相关的艺术是()。
?
A、
书法艺术
?
B、
摄影艺术
?
C、
工艺美术
?
D、
行为艺术
我的答案:C
7
举孝廉,是()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
A、
汉朝
?
B、
晋朝
?
C、
南北朝

美术基本能力题

高三美术基本能力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大门类。 2. 美术按其语言方式或美术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抽象艺术的特点是首先是它的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特点是艺术形象的____________,第三特点就是____________,又称叙事性。 4. 艺术家的____________在意象艺术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5. 《百老汇的爵士乐》是荷兰蒙德里安的代表作,他属于?____________。 6. 山水有三远:自下而上仰山巅谓之____________,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 _______ _____,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____________。 7. 《巴尔扎克》是法国雕塑家____________的作品。 8. 《开国大典》是我国著名的油画家____________的代表作。 9. 《戴金盔的男子》是荷兰画家____________的作品。 10. 欧洲绘画按描绘内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 《到牛奶的女佣》是荷兰____________的作品。 12. 18、19世纪欧洲画坛流彩纷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 《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作者是____________。 14. 《纺织女》是____________的作品。 15. 雕塑按形态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西汉时期伏虎是____________墓刻石。 17. 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动力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8. ____________被誉为西方的“现代艺术之父”。 19. 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逐渐建立起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依据的科学写实的美术体系。 20. 野兽派代表人物主要是____________。 21. 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2.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____________的绘画作品。 23. 融合型的中国画是指融合中西绘画之长的中国画,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人。 24.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 25. ____________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是将动物装饰与实用几何造型相结合的典型作品。 26. 《人面鱼纹盆》属于____________仰韶文化半坡氏族类型。

美术基本能力试题

高中基本能力美术考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004年9月24日上午,中国F1元年的钟声终于在“上”字形的上海国际赛车场敲响,这是 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分站赛,其赛道形状是中文“上”字形,令人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京”字形会徽,展示了中国古老文明与现代体育的完美结合。(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字体哪些属于楷书和隶书?(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下列关于中国象形文字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社会实践的结果 ②是优秀的文化遗产 ③与其它文明古国的象形文字一样消失,未被继承 ④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被继承和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上海“上”字形轨道与北京的“京”字形会徽,展示了中国古老文明与现代体育的完美结 合,体现了( ) A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B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C .“矛盾具有特殊性”的哲学观点 D .“运动绝对性”的哲学观点 4.青藏铁路开通后,赴藏旅游迅速升温,促进了藏汉文化的交流。下面的景点在拉萨看不 到的是( ) A .布达拉宫 B .大昭寺 C .莫高窟 D .小昭寺 5.画家蒋兆和也画了一幅长卷表现这段东北人民流浪的历史( ) A .《血衣》 B .《愚公移山》 C .《流民图》 D .《怒吼吧,中国》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从古至今,优秀人物层出不穷,引领着中国,引领着世界。 6.《韩熙载夜宴图》(如右图)是五代时期南唐画家顾宏中所作,关于此画特点的描述,以下 哪些是正确的是( ) ①绘画技艺高超,刻画细致入微 ②人物形象传神,以纪实手法绘成此图 ③用写意手法表现人物现象

中国美术鉴赏美术论文

浅谈美术之“美” 对于一个绘画者,别人评价“画技”如何,也许只指绘画技巧。如 果别人评价“水平”如何,这“水平”二字就不止是技巧,更多的包括绘 画者的作品面世之后所引起的效应。当然,作品的面世效应还是起源于技巧,没有绘画技巧就谈不上绘画,也就无从谈起绘画者的意识和情感。这里先从技巧说起。在商业社会中,浮躁和投机的急功近利像苍蝇一样盘旋于当代艺术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庸俗文化、流行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潜心于绘画技巧的艰苦磨炼应该视作是成功之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绘画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绘画技巧的纯熟掌握者。 素描,是为正确地理解形体,也可以说是为了造型的方便,在特殊情况下,暂时避开色彩,用单色来塑造形体。素描是引导和锻炼初学者正确地观察形体和理解形体,并准确地将其描绘下来。理解物体的结构,打准轮廓,校正比例,掌握动态,刻划细部,这些都是造型的一般规律。色彩是绘画的重要因素,是绘画者传递感情的手段,正确地观察色彩,熟练地调配色彩,才能艺术地表现色彩。简单地说,要根据客观的色彩作为表现的依据,通过绘画者的感受和想象,用简练概括的笔调,强调鲜明生动的感受,加入你自己的想象,剔除那些重复繁杂的成分,从而使色彩更为鲜明生动。 这里说到色彩,并不是原模原样地照搬物体色彩,即把色彩归入绘画者的纯技巧,也不是一成不变地给物体“照像”,这里所说的“感受”、“想象”以及“剔除”已经加入了绘画者的主观因素。既然是造就艺术品,

首当其冲是绘画者的主观功能。可以说客观世界是冷漠的,只有通过绘画者的主观创造才可以注入温热。真实的一盘苹果和画上的一盘苹果,同时放进展厅,真实的苹果也许可以刺激看者的肚腹,而画上的苹果却能够引动观看者的轰然,引发观看者审美意识的飞翔,还可以引发观看者的探究心理。观看者流下的不仅仅是口水,画幅上色彩的跳跃、结构的虚实,甚至可以引发人们的呐喊,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了。 办一个展览,绘画者与参观者虽然未曾见面,然而通过作品,绘画者与参观者却能够达到心灵的息息相通。绘画者的悲凄、哀伤、郁闷、愤怒、欢乐以及心灵的飘洒逸然,都能够通过作品传达给参观者,从而引起共鸣,这是造型艺术的功能。有人这样描述:“如果把造型艺术作品比作一面镜子,那么镜子里的映象就是创作者的意识和情感的投入,欣赏者可以从艺术作品这面镜子里获得映象所传递的信息,即艺术家创作中的意识和情感信息,从而受到一定的艺术感染。也就是艺术形象信息在审美主体意识和情感上的感应作用,使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达到心理沟通。 作为绘画者,当是造型者,根本责任在于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独立的创新的意识和情感,才能够感动你的作品参观者;如若你的作品本身就清淡如水、轻薄如纸,要叫你的参观者喟叹不已、心神动荡是不可能的,正如民谚所说:打铁先得自身硬。为什么一幅好的艺术作品越看越爱看,越看越觉得美?为什么一首动听的乐曲会使我们激动万分、难以忘怀?是因为画家和音乐家把情感倾注于作品之中,通过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心造境、以手运心,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