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_刘远辉

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_刘远辉
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_刘远辉

2009年26卷

贵 州 地 质GU IZHOU GEOLOGY V o l 126N o 13(T o l 1100)2009

第3期(总第100期)

[收稿日期]2009-02-25

[作者简介]刘远辉(1958-),男,贵州省贞丰县人,研究员,长期从事地质矿产勘查与研究工作。

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刘远辉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 贵阳 550004)

[摘 要]本文通过贵州金矿多年的勘查工作实践和认识,结合以往金矿研究成果,划分了不同的成矿区带和矿化集中区带,阐述的各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指出的找矿方向,有助于今后地质勘查工作部署以及找矿与勘查研究并实现找矿突破。[关键词]金矿;分布规律;找矿方向;贵州

[中图分类号]P 618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43(2009)03-0162-08

1 贵州金矿资源分布规律

贵州省金矿资源较丰富、自然类型多样,黔西南、黔东南及盘县地区是主要的分布区。全省的金矿(化)集中区(带),主要有赖子山背斜金矿(化)带;灰家堡背斜金矿(化)带;戈塘背斜金矿(化)带;黔东南稳江背斜金矿(化)带;册亨百地、丫他)板其金锑矿(化)区带;盘县莲花山背斜及盘西背斜金矿(化)带;普安红岩背斜金矿(化)带;三(都))丹(寨)金汞砷矿(化)带、兴仁包谷地(大丫口)背斜金锑矿(化)带;晴隆碧痕营穹隆金矿化带等。探明的中型以上矿床有:贞丰县烂泥沟金矿、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兴仁县紫木凼金矿、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安龙县戈塘金矿、普安县泥堡金矿,探明和发现的小型矿床和矿点若干,均分布于这些矿(化)集中区带内。

不同的矿(化)集中区带具有各自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金矿体依附于其成矿地质条件在矿(化)集中区内呈有规律的产出和分布,对各矿(化)集中区带进行矿田级的成矿研究并建立找矿模型,是贵州省金矿的/探边摸底0和/攻深找盲0重要而必要的地质研究工作。

111 成矿区带的划分和主要特征

从金矿的产出与分布、矿床类型、控矿地质条件及矿床特征的相似性,并考虑今后勘查技术方

法综合手段选择的相近性,以利于对各有特色的

矿化集中区带进行深入的成矿研究和勘查评价。本文将贵州金矿划分为以下五个成矿区19个矿化集中区带:

(1)黔西南台地相成矿区,划分为以下4个矿化集中区带:

灰家堡背斜、贞丰背斜矿化集中区;包谷地背斜矿化集中区;戈塘背斜矿化集中区;碧痕营背斜矿化集中区。

(2)黔西南盆地相成矿区,划分为以下5个矿化集中区带:

赖子山背斜矿化集中区;丫他)板其矿化集中带;百地矿化集中区;鲁容背斜矿化集中带;望(谟))罗(甸)矿化集中区。

(3)峨眉山玄武岩成矿区,划分为以下3个矿化集中区带:

莲花山背斜矿化集中区;盘西背斜矿化集中区;竹桶背斜矿化集中区[兼具(1)成矿区特征]。

(4)黔东南浅变质岩成矿区,划分为以下6个矿化集中区带:

天柱)白市矿化集中区;南加背斜矿化集中带;稳江背斜矿化集中带;黎平背斜矿化集中带;洪州背斜矿化集中带;从江地区金(多金属)矿化区。

(5)一级构造单元接合带,划为1个矿化集中带,即三(都))丹(寨)构造矿集带。

#

162#

2贵州各成矿区带主要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建议

211黔西南台地相成矿区

(1)大地构造位置

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属与伸展作用有关的被动边缘裂谷台地相不纯碳酸盐岩成矿区。

(2)成矿地质条件

区内广泛分布二叠系至三叠系地层,具有较高的Au、A s、Sb、H g地球化学背景值,其中暗色粘土岩类含Au可达2@10-9~5@10-9。产于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不整合面之上,赋金岩层属/龙头山赋金层序0。

成矿物源分析: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具有较高的含金背景值,其中普遍含火山凝灰质成分。分析认为,地幔成矿物质(组分)经历了迁移)富集)改造作用后,随之在有利于再沉积的还原环境条件下,同沉积于含煤岩系龙潭地层中,形成了本区成矿的/原始矿源层0。通过岩矿石的微观研究,发现龙潭组容金岩石中大部分砂屑组分均具有火山碎屑的残余结构,揭示了地幔物质是形成矿源层的主要载体。含矿岩层中有机质及大量生物化石的存在,有利于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有机质对成矿组分的吸附对形成原始矿源层的贡献。区内金矿的就矿离不开断裂构造,区内构造形迹定型于燕山期,原始矿源层历经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成矿组分不能排除在构造作用下来源于深部的叠加组分。/原始矿源层0具有以下方面的特殊性B

A、在岩性组合方面。本层厚度一般为250~ 300m,主要岩石为深色薄层至中层状细砂岩)粉砂岩、薄层至层纹状粉砂质粘土岩及粘土岩以及黑色炭质页岩,夹数层煤层(线),煤层厚一般为015~1m,层数不超过3层,夹厚1~2m的泥晶灰岩或泥质灰岩7~8层、其直接顶、底板多为粒度更细的粉砂岩或粘土岩。总体上表现了沉积和成岩期的还原环境。

B、在生物化石方面。以动物化石为主,植物化石次之,动物类化石主要为腕足类、双壳类,完整的动物个体最大直径2c m左右、壳体厚而凸隆高,如颚头贝等,在碳酸盐岩夹层中多见,生物碎片及细小的海百合茎较普遍,植物化石多以小根茎和小叶片类为主的碎片分布。

C、在沉积相方面。为典型的以潮汐作用为主的陆源碎屑沉积,小型交错层及微波状层理发育,在含金的碳酸盐岩层的顶、底面上,较为规则的微波状浪痕明显。体现了浅海碳酸盐岩之上、下细碎屑岩层的潮坪下部沉积特征。

区域沉积相背景及/原始矿源层0的分布:本相区(带)属台)盆过渡的台地边缘环境,在东西方向,向西碳酸盐岩夹层减少、碎屑岩增多且粒度逐渐变粗、煤层(线)增多,体现了由潮坪)沼泽)泻湖的微相过渡;向东碳酸盐岩很快增多,由以碎屑岩为主的龙潭相变为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吴家坪相,并至礁灰岩相,此礁灰岩相以东则为盆地相沉积。总体上,在/原始矿源层0分布区属于礁后半局限的台地相环境。

具以上特征的/原始矿源层0,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区的兴仁大山)紫木凼)贞丰,以及兴仁)戈塘)洒雨)泥堡所围限的两个区块,龙潭组中的层状金矿体就分布于这两个区块内。

实践证明,在处于同样的台盆过渡区的浅海潮坪环境,或同属于潮汐作用为主的陆源碎屑沉积的龙潭组地层,若岩性组合等特征与上述表述不符,则一般难形成控(含)金层位。

构造控矿:这类金矿主要受本区域内的宽缓褶皱构造带限制,控制金矿体的主要构造,一是产于褶皱隆起部位的层间碎裂带,主要发育于/原始矿源层0中的碳酸盐夹层,以及茅口组与龙潭组之间不整合面上的区域性滑脱构造带;二是发育于褶皱轴部及附近的次级纵向逆断层破碎蚀变带,这种含金断层主要限于龙潭组及处于飞仙关组)夜郎组相变过渡带上的夜郎组第一段,其岩性组合特征是薄层粉砂岩及粘土岩与薄层至中层不纯碳酸盐岩互层。目前探明的金矿床主要受控于以上地质条件,分布在灰家堡背斜、贞丰背斜、戈塘背斜、泥堡背斜、包谷地背斜、雄武背斜等褶皱隆起带。

容矿岩石:以不纯碳酸盐岩为主,次为细碎屑岩。

(3)矿体特征

受层间断裂控制者,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受切层断裂控制者,矿体呈透镜状及脉状。

(4)矿石类型

主要为原生矿石类型,产于潜水面以上的部分,以氧化矿石为主、混合矿次之。

#

163

#

第3期刘远辉: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5)围岩蚀变

有利于成矿的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弱硅化、毒砂化、雄雌黄化、去碳酸盐化(含矿流体的渗滤作用)。热液活动期形成的草莓状、五角十二面体的含砷黄铁矿,以及毒砂,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

(6)物性分析

就切层断裂带控制的金矿体,断裂破碎蚀变带与围岩,在物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前者的特性一是构造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疏松多孔,其孔隙度较高而具有高阻性,二是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的普遍分布,具有较高的体重值、并具较高的极化率。相对于围岩而言,具有高阻高极化特征,采用激发极化法的物探方法,在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条件下应该是有效的。

就产于龙潭组地层中的层间碎裂带金矿而言,在容矿的不纯灰岩与粘土岩为主的顶、底板围岩之间,虽然可以从矿层中碎裂特性和含金属硫化物特性方面给与物性区别,但是由于各含矿层厚度薄、产状缓且多层叠置,厚300m左右的龙潭组含炭质普遍较高,对物探会造成较大的干扰,要从剖面上用物探方法是难以提取矿产信息的。但从这种产出状态的金矿体往往集中分布在褶皱的转折部位,即隆起区的转折轴线及附近宽数百米的范围,远离轴线,矿体变薄并尖灭的事实,有效的物探方法应该能提取多层叠置的层间碎裂分布区成矿信息。

(7)深部找矿方法建议

有利于形成矿源层的沉积微相研究、地质构造研究,探索有效的物探工作方法。

212黔西南盆地相成矿区

(1)大地构造位置

扬子陆块西南缘与右江造山带结合部位,主体归属右江造山带,属与碰撞作用有关的周缘前陆盆地相细碎屑岩沉积区(王砚耕等)。

(2)成矿地质条件

区内广泛分布的三叠系硅质陆源碎屑沉积岩,具有较高的Au、A s、Sb、H g地球化学背景值。这套沉积岩主要产于沉积盆地中相对突起的礁灰岩上。赋金岩层属/赖子山赋金层序0。

成矿物源分析:中三叠统盆地斜坡向砂岩沉积,Au背景值高,具原始矿源层条件;普安)贞丰)册亨南北向深大断裂,形成地幔成矿组份的来源通道;二级构造单元界线(扬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及三级构造单元界线(水城)紫云深大断裂带)控制了本区总体构造形态,也控制了贞丰、罗甸一带出露的基性、超基性小岩体的分布,又为后期深部成矿组份的参与提供了通道。

构造控矿:区内基本构造线方向受上述两条构造单元界线控制,在这两条界线附近,分别构成近南北向转向东西向、北西向的紧密褶皱,在省内形成似三角形的两条强应变域边带,后期叠加的构造主要发育在这两条边带之间的相对弱应变域,呈近东西向、北西向及北东向。成矿流体在构造作用下总是向应变强度相对弱的开放体系运移的物理化学原理,与本区金矿主要产于区内相对弱应变域及其强应变域附近的、经后期构造叠加改造的、背斜构造带上的逆冲断裂带中的事实相符。与上述二级构造单元界线相关的有烂泥沟、丫他、板其、百地、那郎、庆坪、仓更,以及广西境内的金牙、高隆等金矿;与上述三级构造界线相关的有望谟、罗甸地区金矿。其中与上述二级构造界线有关,即在普定)贞丰)册亨深断裂附近的金矿化强度最大,矿体规模大、矿石品位高,如烂泥沟、金牙、高隆、百地金矿等。远离本区域的金矿化强度就相对较弱。

以上控矿构造的产出和分布,与构造地质背景及成矿流体运移的基本原理彼为相符,结合本区特有和主要的有利容矿岩层(中三叠统),进一步评价成、控矿构造,将能圈出新的成矿靶区。

(3)矿体特征

金矿床多沿一条经后期构造形成或影响的背斜构造带分布,矿体受近背斜轴部的高角度逆断层控制,呈脉状及似板状产出。

(4)矿石类型

原生金矿为主。

(5)围岩蚀变

黄铁矿化、弱硅化、毒砂化、炭化。

(6)物性分析

本区金矿(化)体的围岩类型主要是陆源细碎屑沉积岩,近矿(化)带围岩具弱硅化,岩石物理参数介于砂岩)页岩之间,容重211~215g/ c m3、密度216~217g/c m3、孔隙度15%~20%;金矿(化)体与其显著的差别,是含有相当量的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及相伴的硅化等,其容重较大,为218~312g/c m3,孔隙度较小。通过激发极化,金矿(化)体应体现出明显的低阻高极化特征。

#

164

#贵州地质2009年第26卷

(7)深部找矿方法建议

加强深部构造研究,配合有效的物探工作获取成矿信息。

213峨眉山玄武岩成矿区

(1)大地构造位置

属扬子准地台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控制金矿的次级构造是轴线呈北东东)南西西的宽缓背斜(莲花山背斜)和与云南相邻的近南北向盘西背斜构造带,以及玄武岩边缘带的普安竹桶背斜构造带。

(2)成矿地质条件

成矿物源分析:峨眉山玄武岩具有较高的含Au背景值,一般可达3@10-9~6@10-9,且含较高的铁族元素,是区内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在玄武岩边缘带,其沉积组份以火山凝灰质为主,厚度一般为20~40m,含Au背景值较高,当属区内金矿的主要矿源层。

容矿岩石:玄武岩第一段玄武质凝灰岩及第二段玄武质凝灰岩夹层。在玄武岩边缘带的凝灰岩及其上覆龙潭组不纯灰岩。

控矿构造:层间碎裂带、茅口组顶面形成的喀斯特溶蚀凹地(经风化剥蚀形成的氧化矿有利聚集部位)。

成矿期后次生富集:成矿区风化剥蚀程度强烈,含矿层玄武岩底板二叠系茅口灰岩剥露普遍,有利于成矿期后的次生富集。

(3)矿床特征

原生带金矿体依附于上述有利的容矿岩层及层间构造带,呈似层状或薄透镜体产出,在茅口组形成的喀斯特溶蚀凹地,经次生富集,矿体依附于凹地形态呈不规则体产出,往往越往下矿石品位越富。受区内现代地表景观控制,在成矿区内,经次生富集后的金矿在面上呈大小不一的小矿床(点)不连续地普及,而保存较完整的玄武岩地层分布区,则以原生的似层状或薄透镜产出,但目前对后者的勘查程度低,还没形成具规模的原生金矿床。

(4)矿石类型

原生矿、氧化矿兼有。

(5)围岩蚀变

原生带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毒砂化及硅化。氧化带反映出褐铁矿化、粘土矿物化等退化蚀变。

(6)物性分析

从原生带金矿体与围岩的物性特征分析,两者差异不大,经局部物探激电测试,物探方法对找原生带金矿效果不好,但对于残留的含矿体下伏茅口组凹地的大小和形态以及埋深,物探应能取到较好的探测效果,有利于隐伏的氧化矿勘查。

(7)深部找矿方法建议

地质与物、化探紧密结合。

214黔东南浅变质岩成矿区

(1)大地构造位置

华南褶皱带,基本构造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斜向俯冲,其基底构造是形成于广西运动的北东向褶皱,后期叠加构造主要呈北北东向褶皱、断裂及北西向的次一级断裂。区内褶皱构造定型于燕山期,断裂构造在喜马拉雅期受到改造和叠加,构成现今北北东向的/多0字形断裂组合。

(2)成矿地质条件

成矿物源分析:区内形成于雪峰构造阶段的陆缘海槽浊流沉积岩套,以及与洋底扩张相伴的岩浆活动,沉积岩包括下江群番召组、清水江组、平略组及丹洲群拱洞组,为深灰色块状变余砂岩和板岩组成的复理石组合,最厚达1000m,其中下部夹大量变余凝灰岩,主要分布在区内锦屏)雷公山北东向一带,向两侧变薄。显示出沉积物中的大量火山物质加入,与玄武岩金矿对比分析,这类火山物质组份是沉积成岩阶段成矿组份的主要载体。因此推断,在浊流沉积组合的下部变余凝灰岩是本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

再造作用:区内多期次构造组合,反映了成岩期后,构造及其热液活动的叠加改造作用,使本区矿源层经历了再造作用。以含金石英脉为主的不纯明金矿床类型,亦显示构造热液活动和深部近源成矿物质的加剧。断裂构造控矿是本区主要特点,体现了后期再造作用在成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区内南部的九万大山花岗岩体的侵入及其附近多金属矿产的分布现象,揭示了地幔组份进一步加强了本区矿(化)。

就矿部位:多期次断裂构造带以及不同方向断裂交结处,是本区主要的就矿部位。本区金矿体无不受断裂构造控制,特别是发育于北北东向褶皱构造(如稳江背斜)上多期活动的高角度断裂带,是控矿的主要部位,含矿体依附于断裂破碎

#

165

#

第3期刘远辉: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带呈脉状产出。

综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本区具有较为丰富的成矿物质基础,后期改造作用强烈且深源物质来源条件较好,有利于就矿的构造普遍分布,区域成矿背景看好。

(3)矿石类型

区内金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及砂金三类。目前发现分布较为普遍的是石英脉型。石英脉型金矿习称/含金石英脉0,以石英脉为含金地质体,金在石英脉中呈自然金状态极不均匀分布,肉眼可见,以矿石中有用组分金的分布圈出的矿体,呈极不规则的脉状、树枝状、囊状产出,品位富者可达数百克/吨;蚀变岩型金矿是近几年来勘查发现的新类型金矿,含矿体受多期活动的断裂构造控制,后期的北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叠加,在这两组断裂交汇部位赋矿最为有利,含矿岩层为本区域内普遍分布的前震旦系浅变质岩,特别是含玄武质成分的岩性段更有利于含矿,相伴的热液蚀变矿物主要有浸染状黄铁矿、细网脉状石英及细粒状毒砂,已发现毒砂及黄铁矿含金,这类矿石中的金矿物肉眼不可见,从样品加工测试情况的认识和分析,金的赋存状态主要有两种,一是呈微细粒状的自然金状态赋存在含矿蚀变带中,另一种是以包囊体的形式赋存在毒砂、黄铁矿载金矿物中,前者占有比例大体为含金总量的2/3;砂金类在本区也是一种不该忽视的矿石类型,这类矿石是由原矿体经过风化剥蚀后,沿古河道或现代河道迁移并在此过程中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使金成为自然金状态而富集的矿石类型。

(4)围岩蚀变与成矿分析

硅化是本区主要的近矿围岩蚀变,含金石英脉便是其主要的硅化蚀变标志,单脉厚薄不一,常呈复脉沿控矿断裂构成厚数米的层带。在蚀变岩型金矿中发育的细网脉状石英,亦可能含有自然金。从硅化在不同矿石类型中的蚀变强度分析,石英脉型金矿成矿温度较高,其产出的自然金成分较杂,揭示其属近矿源层就位,其主要的成矿组份可能直接来源于深部岩浆活动,即可能属岩浆气液沿断裂构造带充填成矿。蚀变岩型金矿的近矿围岩蚀变除硅化外,毒砂化及黄铁矿化揭示成矿过程中有围岩组份的参与,且成矿过程必然是多期次的,前述的/矿源层0以及地幔物质,可能是本类型金矿成矿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

(5)物性分析

区内沉积岩为巨厚的浅变质细碎屑岩类,能干性弱、具韧性,在挤压构造作用力的作用过程中,岩层的变形过程是先褶后断。从以上构造部分的描述可看出,早期主压应力作用方向是北北东)南南西向,后期叠加北东向褶皱以及北东向断裂,区内构造主要定型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斜向俯冲,分析其是成矿流体运移成矿的主要时期,因此,找矿的目标应集中在北东向的线性构造带上,特别是寻找浅部易发现的背斜轴及其附近的断裂(折裂带),但因拉伸作用下形成的张性断层,与压性断层形成的先褶后断的过程不同,故首先应判别控(含)矿断层是以压性为主还是以张性为主,进而通过断层带附近的岩层产状变化情况,来寻找含矿构造。从微观上应研究构造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及其受力方向,以准确判别其是否为成矿期构造。

从含矿体及围岩物理参数的分析,选择有效的物探工作方法提取矿产信息。含金石英脉的物理参数与石英岩相近,其容重2150~2160g/c m3、密度2153~2184g/c m3、孔隙度0110%~0150%;不含矿的围岩物理参数在页岩至板岩之间,其容重2140~21604g/c m3、密度2168~21774g/c m3、孔隙度5%~10%;断裂带蚀变岩特理参数则介于砂岩至页岩之间,但因含黄铁矿等蚀变矿物,容重应为216~310g/c m3、孔隙度20~25g/c m3;砂金类容重更小、孔隙度更大。从激发极化物探方法的原理分析,含金石英脉与其围岩相比,应反映出低阻高极化,含金蚀变带与围岩相比,应反映出高阻低极化,砂金类则具有明显的高阻低极化特征。

综上所述,物探方法应该是本区寻找盲矿的一种可行途径,但必须结合本区地质条件及地质背景,作深入的研究,寻求有效的物探方法手段和操作技术。

(6)找矿方法建议

除砂金外,断裂构造控矿是本区主要特点,由于区内地面地质工作难度极大,采用传统的地质找矿方法,收效极微,投资风险较大,在较短时期内难实现找矿突破,因此,应通过本区构造物理化学的分析,归纳有利于成矿的构造物理化学特征,从而结合有效的物探方法,选准成矿靶区,并采用深部工程验证和探索,以实现深部找矿和新类型找矿的突破。

#

166

#贵州地质2009年第26卷

215一级构造单元接合带

(1)大地构造位置

属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东缘,毗邻华南褶皱带,从泥盆纪至晚三叠世中期发育半深水至深水次生海盆,同时有海底玄武岩喷发,处于活动性较大的引张构造环境,燕山动动发生褶皱,变形构造主要为南北向的隔槽式褶皱,发育近于南北向的深断裂。

(2)成矿地质条件

成矿物源分析:活动性引张构造环境及海底玄武岩的喷发,是地幔成矿物质来源的有利条件。

控矿条件:在上述区域构造背景上,后期形成的不同方向的次一级断裂构造发育,为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成矿提供了条件。区内金矿体主要受控于这类次一级的断裂构造。

含矿层位及容矿岩石:目前已知的含金层位有寒武系下统变马冲、乌训组和中统都柳江组,容矿岩石为炭质细碎屑岩及不纯灰岩。

区域矿产背景:本构造带是一个铅锌、汞、锑、金多金属成矿带,但各矿种的产出层位及空间分布各自异性,如本带西部呈近南北向分布的王司背斜构造,便是一条有利于铅锌矿的控矿构造带;本带北段直至湖南境内,产有乱岩塘汞、锌矿田,又如著名的丹寨汞矿床等,限于本文主题,在此不详述。

(3)矿床特征

本区金矿体沿区内的次一级高角度断裂破碎蚀变带,呈脉状产出,以丹寨排庭金矿区为例,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接合部独山深断裂东缘,区内产出大小不一的金矿体26个,均产于不同方向的次级高角度断裂带中,容矿岩石为炭质细碎屑岩及不纯灰岩。

(4)矿石类型

原生矿石为主,属微细浸染型金矿,与黔西南金矿类似,唯含砷更高。

(5)围岩蚀变

黄铁矿化、毒砂化、弱硅化等。

(6)物性分析

与黔西南台地相切层断裂带的金矿体相似,与围岩相比,具高阻高极化特征。

(7)深部找矿方法建议

加强一级构造单元结合带的深部构造及岩浆活动研究,探索有利成矿构造;地质、物探、化探相互配合。

3找矿方向

除玄武岩类金矿具有其自身的成矿专属性而区域断裂构造控制不明显外,其他金矿总体上都受到扬子准地台、右江造山带、华南褶皱带3个构造单元的结合带控制,以往研究证实了金的成矿期属印支)燕山期,与贵州构造定形于燕山期同步,金的最终形成定型于燕山区,成岩后的多期次构造运动和岩浆作用,对金矿资源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金矿主要分布在结合带附近强应变域中的相对弱应变区,地层褶皱的转折带形成的层间剥离及其切层断裂,为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经多期活动的次一级断裂更有利于金矿的富集。居于这一普遍的成矿构造特点,结合含矿建造的上述相关分析以及已知金矿的分布情况,不难提出以下有利成矿的找矿方向:

311黔西南台地相区

在以二叠系上统龙潭组至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为含矿层位的黔西南台地相区,从以上岩性、沉积相、构造的有利组合条件,以及本区已知金矿的分布规律,有利的成矿条件主要集中于在以下两个区域:

(1)法郎向斜以南、龙头山向斜以北、典母背斜以东、坡坪同生断裂以西的围限范围,面积约1 570km2。区内已发现的控矿构造带有灰家堡背斜、贞丰背斜。有找矿意义的新区有轴线呈近东)西向展布的牛场背斜,轴线呈近东)西向展布的白泥田向斜及近南)北向的岔河向斜。

(2)兴仁断层以南、坝索同生断层以北、坡坪同生断层以西、鲁础营)万屯一线以东的围限范围,面积约1900km2。区内已发现的控矿构造带有包谷地背斜、大坝背斜。有找矿意义的新区有轴线呈南北向展布的海子坝)化力短轴背斜,大坝背斜南段的戈塘)鲁屯)科汪)九头山一带,其次为一向南、南东缓倾的穹状构造。

此外,产于雄武背斜构造带的雄武金矿,本区龙潭组岩性组合及沉积相与上述不同,不利于龙潭组中的层带状金矿产出,含矿层位只限于龙潭组底部/大厂层0,虽有找矿前景但不能与上述区等同。

#

167

#

第3期刘远辉: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312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

其范围属碱钙性玄武岩及其边缘带,成岩期后的构造热液作用是本区成矿的必要条件,主要体现为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控矿,已发现的控矿构造带有莲花山背斜西段,平关、燕子岩背斜,竹桶背斜,碧痕营穹窿。目前对本区金矿勘查工作,除泥堡金矿外,多限于浅部的氧化带,上述有利成矿构造带原生金矿的勘查仍有前景。

313右江造山带

本区含矿地层主要属深海浊流沉积,二叠纪礁灰岩上的三叠系沉积区并经成岩期后形成的背斜构造带,是区内的主要控矿构造,就矿部位均属背斜轴部及附近的次一级断裂构造。已发现的控矿构造带有赖子山背斜(烂泥沟金矿、板年金矿、坡稿金矿、者王金矿等),坡脚背斜(丫他金矿),万年水背斜(板其金矿),白层穹窿(那郎金矿),卡务背斜,百地金锑矿,此外,于望谟、罗甸地区发育的北西向、近东西向及北东向短轴背斜构造带上,均见到低品位的金矿体。

上述构造带仍有探边摸底的找矿空间。

314华南褶皱带

即黔东南地区金矿。区内已发现的控矿构造带有稳江背斜(已见金矿化)、南加背斜(天柱金矿、金井金矿等)、朗洞背斜(南加金矿化带)、洪州背斜(古帮金矿、南江金矿、水口金矿带等)。本区还发育类似的背斜构造带,如下溪背斜、黎平所背斜,特别是黎平所背斜构造带的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由于本区存在风氧化层厚、植被覆盖严密、肉眼易识别的含金石英脉中金的分布极不均匀等客观上的找矿难度,至目前区内的金矿勘查和研究程度较低,但勘查探索性强,应通过成矿的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并作重找矿方法技术的研究和有效运用,方可望实现找矿突破。

4找矿勘探类型的划分

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容矿岩石特征、成矿机理,为便于构建不同的找矿思路、采用不同的找矿勘探技术方法,笔者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贵州金矿划分为以下三大类七亚类:

第I类)))微细侵染型金矿,可分为台地不纯碳酸盐岩、盆地细碎屑岩、冲断带碳酸盐岩、玄武岩四个亚类。

第ò类)))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可分为石英脉、构造蚀变岩两个亚类。

第ó类)))砂金。

不同类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特征与对比见表1:

表1贵州金矿类型划分及不同类型金矿主要地质特征对比表T ab l e1G eo l og ical character compar i son of d ifferen t gold deposits and go ld deposit type div i s i on in G u i zhou 类型

大类亚类

大地构造位置含矿层位容矿岩石控矿构造容矿构造矿体形态典型矿床

微细浸染型台地不

纯碳酸

盐岩

扬子准地台西

南缘

二叠系上统龙

潭组、长兴组、

大隆组,三叠系

下统夜郎组

以不纯碳酸盐

岩为主,次为粉

砂岩、粉砂质粘

土岩

褶皱的转析带,

以背斜构造为

主要体现

层间碎裂构造、

切层逆断裂破

碎蚀变带

层状、似层状,

似板状、脉状、

透镜状

兴仁县紫木凼

金矿床

盆地细

碎屑岩

右江造山带

二叠系上统吴

家坪组及领薅

组,三叠系中统

许满组、边阳组

细砂岩及粉砂

岩为主,次为燧

石灰岩

褶皱窿起带,主

要表现为背斜

及穹窿构造

背斜轴部及附

近次级断裂破

碎蚀变带

似板状、脉状、

透镜状

贞丰县烂泥沟

金矿床

冲断带

碳酸

盐岩

扬子板块与华

南褶皱带交

汇带

寒武系三都组、

奥陶系锅塘组

不纯碳酸盐岩

北北东向区域

性冲断带

次级高角度断

裂构造蚀变带

脉状、树枝状三都苗龙金矿玄武岩

扬子准地台碱

钙性玄武岩分

布区

二叠系上统峨

眉山玄武岩

火山凝灰岩、凝

灰质玄武岩

华夏系及新华

夏系背斜及断

裂发育带

层间剥离构造

为主

似层状,顺层叶

片状

盘县砂锅厂-

青山坡金矿带#

168

#贵州地质2009年第26卷

续表

类型大类

亚类

大地构造位置

含矿层位

容矿岩石

控矿构造

容矿构造

矿体形态

典型矿床

变质碎屑岩型

石英脉

构造蚀

变岩

华南褶皱带

上元古宇板溪群浅变质浊沉岩

北东向及北北东向线性背斜

及断层发育带

经多期活动和叠加的断裂带

中石英细脉带、明以明金为主含金石英脉两

侧围岩蚀变带、微细明金及含金硫化物

脉状、透镜状、囊状脉状、透镜状锦屏铜鼓金矿床

黎屏古邦金矿

化区

砂金

华南褶皱带

上元古宇板溪群古河床、现代河床沉积物古河床、现代河床砂泥质河床沉积限于古河床形态,富集不规则

天柱白市金矿5 结论

(1)贵州金矿类型多、各类型分布具有一定的地质规律,不同类型金矿具有各自异性,提出有针对性的主要找矿与研究方向,并强调加强矿田级找矿研究的必要性。

(2)按不同成矿地质背景和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划分了五个成矿区带和19个矿化集中区带,有利于今后地质勘查工作的部署。

(3)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产分布规律,指出了找矿方向。

(4)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找矿勘探类型划

分为三大类七亚类,便于构建不同的找矿思路、采

用不同的勘查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区域地质志[M ]1北京:地质发版社,19821[2] 韩至钧,王砚耕,冯济舟,等1黔西南金矿地质与勘查[J]1

贵阳:地质科技出版社,19991

[3] 陶平,等1黔东地区金矿床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1贵州地

质12005122(4)1

[4] 杨光忠1黔东南地区热液型金矿的成矿作用及其模

式[J]1贵州地质12006123(3)1

[5] 朱光荣,等1贵州省册亨县百地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J]1贵州地质12008125(3)1

G eo l ogical Character and Prospecti ng D irection of

the G ol d D eposit i n Guizhou Provi nce

LIU Yuan-hu i

(Gu izhou B ureau o f Geology and M ineral Exploration&D evelopm en t ,Gui y ang 550003,Guizhou,China )[Abstract ] A cco r d i n g to long ti m es .explorati o n practice and cogn iti o n and co m b i n e w ith the for m er study resu lts ,it is d i v ided into d ifferen tm etallogen ic belt and m i n eralization concentration bel,t the m eta ll o genic ge -olog ical condition of each m inera lizati o n belt w ere narrated and the prospecti n g d irecti o n w as carried ou,t it w ill be he l p fu l for future geo log ica l exp l o ration ,study and breakthr ough of prospecti n g and exploration.[KeyW ords] go l d deposi;t d istribution rule ;prospecti n g direction ;Gu izhou

#

169#第3期 刘远辉: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河南嵩县东湾金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庞绪成,辛志刚,侯广顺等,《地质与勘探》2011.5)

第47卷 第5期2011年9月 地质与勘探GEOLOGY AND EXPLORATION Vol.47 No.5 September ,2011 [投稿日期]2010-12-29;[修改日期]2011-03-25;[责任编辑]郝情情三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003015)二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编号648510)二洛阳矿业集团科研基金(编号120284)资助三[第一作者]庞绪成(1963年 ),男,博士,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三E-mail:jpxc@https://www.360docs.net/doc/1015305426.html,三 河南嵩县东湾金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庞绪成1, 辛志刚2,3, 侯广顺1, 杨剧文2, 梅秀杰4, 宗 静1, 马凌燕3 (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 454003;2.洛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000; 3.洛阳市矿业发展中心,河南洛阳 471000; 4.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队,河南焦作 454002) [摘 要]东湾金矿田受区域性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构造联合控制,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好,已发现多处金矿床及金矿点三主要金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东湾断裂蚀变带及其两侧的近东西向断裂带内,构造带宽2~20m 不等,最大宽度超过30m 三矿体倾角50°~65°,空间上呈舒缓波状延伸,膨大收缩二分枝复合现象普遍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矿化蚀变主要为硅化二黄铁矿(褐铁矿)化二方铅矿化二黄铁绢英岩化二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三区域成矿学及物化探研究表明,东湾断裂南段的近5km 空白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验证钻孔证实该段构造带内有工业矿段存在三 [关键词]金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远景 东湾 嵩县 河南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11)05-765-07 Pang Xu-cheng ,Xin Zhi-gang ,Hou Guang-shun ,Yang Ju-wen ,Mei Xiu-jie ,Zong Jing ,Ma Ling -yan.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ngwan gold ore field in Songxian County ,Henan Province and its ore-search prospect [J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2011,47(5):765-771 0 引言 河南嵩县是我国重要的金二钼矿产地,黄金产量居河南省第二位三本区先后有地矿及有色系统的多支地质队二高校及研究院所的许多学者在此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成果资料三已有研究对区域成矿背景二秦岭造山带二岩浆岩二构造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比较深入(刘红樱等,2000;张国伟等,2004;闫全人等, 2009;陈衍景等,2009;杨明慧等,2009;时毓等,2009;卢欣祥等,2004,2007;裴玉华等,2007;庞振山等2004;燕建设等,2000)三找矿方面,以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调查队为首的地质队伍,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该区及外围发现了一批大中型钼二金二铅锌和萤石矿床,如鱼池岭斑岩型钼矿二祁雨沟和店房隐爆角砾岩型金矿二前河蚀变岩型金矿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三不同研究者对有关矿床的成因二地质特征二成矿规律二地球化学行为等有侧重地进行了探讨(王义天等,2001;巴安民等,2006;梅秀杰等,2008;要梅娟等,2008;邓小华等,2008;李诺等,2009;白凤军等,2009;温森坡,2009;辛志刚,2010),促进了本区成矿理论的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进步三 金矿成矿研究方面,前人多偏重于爆破角砾岩及东西向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对南北向的控矿构造研究较少三南北向控矿构造中发现的首个矿床是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调查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现的庙岭金矿,20世纪90年代以后河南地矿局第二地质队及河南有色地勘局第五地质队又先后在东湾断裂带内发现了九仗沟二槐树坪二下蒿坪等一系列小型金矿床三但由于勘查投入不足,工作一直停留在浅部找矿,地质研究停留在单个矿床上三2007年,河南省第二地质队利用 两权价款”资金钻探证实东湾断裂深部有较厚的工业矿体三2008年,河 南省地矿局将东湾及其外围的槐树坪等8个矿权列入 整装勘查”项目,推动了区域找矿与勘探的步伐三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南北向构造是本区最有前景的控矿构造,东湾及其附近地区的矿床具有沿东湾断裂呈南北向带状分布特征三基于此,本文提出将东湾金矿作为一个矿田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本区下步勘查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三 5 67

贵州自然地理概况

贵州自然地理及其自然风光概况 本篇文章主要绍贵州的自然地理及自然风光,让人们知道贵州是 一个有着极其强大的发展空间。贵州应该是世界瞩目的省,因为贵州在以下几点是得天独厚的:一是贵州天然的地貌环境可以使贵州成为世界瞩目的喀斯特王国。二是贵州有着宜人的环境,它冬暖夏凉,气候适宜可以说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三是贵州的地貌、环境、气候造就了贵州这个原生态的王国,其生物的多样性,植被的原始性都有着无以估算的价值,其中不乏有还未发现的珍惜物种,还有就是它保持的原始性也是贵州的绝色之处。五是贵州的自然风景名胜区,为贵州旅游发展提供的很好的发展平台,让贵州更具有魅力。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 °36 ' 109 °5 '、北纬24 °7'乞9 °3 '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 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全省辖2个地区、3个自治州、4个地级市共88个县(市、区、特区),省会贵阳市。 1、地形地貌 贵州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境内最高处为毕节地区赫 章县珠市乡的乌蒙山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处为黔东南州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7.8米。境内山地和丘陵占92.5%。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 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2、气候 贵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4 C? 16 C,最冷月(1月)均温一般不低于5 C,最热月(7月)均温一般在25 C以下。年降水量一般1100?1400毫米。10 C以上活动积温约4000?5500 C。无霜期长达270天以上。因地形和纬度等因素的影响,致省

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_刘远辉

2009年26卷 贵 州 地 质GU IZHOU GEOLOGY V o l 126N o 13(T o l 1100)2009 第3期(总第100期) [收稿日期]2009-02-25 [作者简介]刘远辉(1958-),男,贵州省贞丰县人,研究员,长期从事地质矿产勘查与研究工作。 贵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刘远辉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 贵阳 550004) [摘 要]本文通过贵州金矿多年的勘查工作实践和认识,结合以往金矿研究成果,划分了不同的成矿区带和矿化集中区带,阐述的各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指出的找矿方向,有助于今后地质勘查工作部署以及找矿与勘查研究并实现找矿突破。[关键词]金矿;分布规律;找矿方向;贵州 [中图分类号]P 618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43(2009)03-0162-08 1 贵州金矿资源分布规律 贵州省金矿资源较丰富、自然类型多样,黔西南、黔东南及盘县地区是主要的分布区。全省的金矿(化)集中区(带),主要有赖子山背斜金矿(化)带;灰家堡背斜金矿(化)带;戈塘背斜金矿(化)带;黔东南稳江背斜金矿(化)带;册亨百地、丫他)板其金锑矿(化)区带;盘县莲花山背斜及盘西背斜金矿(化)带;普安红岩背斜金矿(化)带;三(都))丹(寨)金汞砷矿(化)带、兴仁包谷地(大丫口)背斜金锑矿(化)带;晴隆碧痕营穹隆金矿化带等。探明的中型以上矿床有:贞丰县烂泥沟金矿、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兴仁县紫木凼金矿、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安龙县戈塘金矿、普安县泥堡金矿,探明和发现的小型矿床和矿点若干,均分布于这些矿(化)集中区带内。 不同的矿(化)集中区带具有各自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金矿体依附于其成矿地质条件在矿(化)集中区内呈有规律的产出和分布,对各矿(化)集中区带进行矿田级的成矿研究并建立找矿模型,是贵州省金矿的/探边摸底0和/攻深找盲0重要而必要的地质研究工作。 111 成矿区带的划分和主要特征 从金矿的产出与分布、矿床类型、控矿地质条件及矿床特征的相似性,并考虑今后勘查技术方 法综合手段选择的相近性,以利于对各有特色的 矿化集中区带进行深入的成矿研究和勘查评价。本文将贵州金矿划分为以下五个成矿区19个矿化集中区带: (1)黔西南台地相成矿区,划分为以下4个矿化集中区带: 灰家堡背斜、贞丰背斜矿化集中区;包谷地背斜矿化集中区;戈塘背斜矿化集中区;碧痕营背斜矿化集中区。 (2)黔西南盆地相成矿区,划分为以下5个矿化集中区带: 赖子山背斜矿化集中区;丫他)板其矿化集中带;百地矿化集中区;鲁容背斜矿化集中带;望(谟))罗(甸)矿化集中区。 (3)峨眉山玄武岩成矿区,划分为以下3个矿化集中区带: 莲花山背斜矿化集中区;盘西背斜矿化集中区;竹桶背斜矿化集中区[兼具(1)成矿区特征]。 (4)黔东南浅变质岩成矿区,划分为以下6个矿化集中区带: 天柱)白市矿化集中区;南加背斜矿化集中带;稳江背斜矿化集中带;黎平背斜矿化集中带;洪州背斜矿化集中带;从江地区金(多金属)矿化区。 (5)一级构造单元接合带,划为1个矿化集中带,即三(都))丹(寨)构造矿集带。 # 162#

云南省......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目录 前言............................................. III 摘要.............................................. IV 第一章绪言.. (1) 1.1勘查区位置、交通及矿权信息 (1) 1.2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 (2) 1.3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 (3) 1.3.1 本勘查区涉及的地质工作 (3) 1.3.2 勘查区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情况 (3) 1.4取得主要成果 (5) 第二章矿区地质特征 (5) 2.1地层 (5) 2.1.1 下奥陶统南津关组(O1n) (5) 2.1.2 下奥陶统分乡组(O1f) (6) 2.1.3 下奥陶统红花园组(O1hn) (6) 2.1.4 下泥盆统翠峰山组(D1c) (6) 2.1.5第四系(Qh) (7) 2.2构造 (7) 2.3岩浆岩 (9) 2.4围岩蚀变(变质作用) (9) 2.5地球物理特征 (10) 2.6地球化学特征 (11) 第三章矿床地质特征 (13) 3.1矿体特征 (13) 3.2矿石质量 (13) 3.3矿石类型和品质 (14) 3.4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4)

3.5矿床成因 (14) 第四章成矿远景分析 (15) 4.1矿床地质特征 (15) 4.1.1 曼龙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15) 4.1.2鸡街南问金矿化带 (16) 4.1.3 龙歪、下海子金矿点 (17) 4.2控矿因素分析 (18) 4.3找矿标志和找矿模型 (18) 4.3.1、找矿标志 (18) 4.3.2、找矿模型 (19) 4.4找潜力结论 (19) 第五章总结与体会 (20)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0)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01T13:56:00.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芦大超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长春黄金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我国金矿资源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实际金矿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直接导致金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为从根本上提升金矿开采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强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金矿矿床成因,望对我国未来金矿开采作业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作为我国矿产资源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整体挖掘开采质量和工业生产效率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金矿资源主要指具有一定含金量的矿石,可以用于工业当中,经过冶炼提成,能成为精金及金制品。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金矿开采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原因掌握的不够深入。 1 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 1.1 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 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形成富集金矿体。 1.3 矿石构造及结构 原生矿石较常见的构造类型为脉状构造以及网脉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矿物例如黄铁矿、石英等一般为脉状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黄铁矿胶状构造也是较为普遍的。条带构造多见于围岩裂隙,条带构造矿物一般有黄铁矿以及石英。角砾状构造是热液早阶段或主阶段形成矿物收到外力作用发生断裂,并充填在断裂破碎带中形成的。原生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以及纤维状结构四种,其中粒状结构又可以分为自形结构和半自形结构。交代结构是在矿石形成的热液蚀变期形成的,交代结构形成晚期,交代结构裂缝充填交代,形成早期石英,常见的交代结构矿石为交代黄铁矿。纤维结构出现在白铁矿中,结构分布无定向性,较为罕见。原生黄铁矿矿石结构为稀疏侵染或分散侵染,半自形晶粒状结构,矿石形成后期的黄铁矿多为自形晶粒状结构。石英矿石结构一般为它形晶粒状结构,石英颗粒较大时为半自形晶粒结构。氧化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填隙结构、假象结构、泥质结构以及隐晶质结构等,原生矿石在酸性环境中,经过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形成填隙结构,褐铁矿填隙结构形态为脉状或斑块状;隐晶质结构矿石是原生矿石酸性环境中逐渐发生变化,易溶于酸性溶液的不稳定矿物流失,留下的稳定矿物逐渐形成隐晶质矿石;假象结构矿石是在热液阶段或矿石表面氧化结算,黄铁矿与锑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作用,矿石中既存在氧化后的晶体结构,同时也保留了一部分原生矿石结构。泥质结构是原生矿石中易溶于酸性溶液的物质在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下流失,留下的铁泥质或隐晶硅质以泥质填充物的形式在角砾间填充并沿着矿石裂缝方向分布。 2 金矿矿床成因研究 2.1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包括岩性、构造、岩浆活动、地层等几种形式,地层主要是发生地层作用产生一定的物质,以矿体为基础,将岩浆填充在构造带当中,随时岩浆的移动,在岩石内部产生矿体,同时岩浆活动也为金矿的成矿提供了物质条件。岩性则是指岩石的特性,例如粉碎岩与角砾岩等,具有大量的裂缝与断层,为岩浆活动提供了基础。 2.2 金矿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 金矿矿床是由金矿形成的,含有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两大化学特征。硫同位素是同位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它的特征可以分为地幔硫、地层硫、混合硫三种,其中地幔硫是硅镁层的同位素,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地层硫则是经过岩浆作用在漫长的时间里使得地表层下降,在这其中又由于地层种类的丰富多样,地层经历着大量的变化,因此地层硫也随着地层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多种形态,结构繁多。同时,微量元素也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金矿矿石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与分析,根据微量元素的种类与特征,这样就可以得出金矿成型的原因。金矿矿石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微量元素在碱性物质下就会发生变化,以易溶结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之中。 2.3 金矿成矿的条件 金矿成矿的条件一般包括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气温的高低、气压的大小、附着物的特征特性、盐含量以及密度的大小等都是金矿矿石成矿的条件。矿体包裹体可以按照岩石形成的原因分为原生包裹体、假次生包裹体、次生包裹体三种形式,原生包裹体通常是排列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形式,少数包裹体则是分散的形式。同时在成矿形成的因素当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金矿矿石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来发生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机密★开考前2016年12月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8个小题,每题3分,共计11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示意距太阳最近的四颗行星,读图完成1--2题 1、E代表的行星是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火星 2、M星是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是 A、质量过大 B、表面温度过高 C、太阳光照不足 D、体积过大 图2为贵州省云顶风力发电机组景观,读图完成3--4题 3、推动风力发电叶片转动的能量来自 A、月球引力 B、地球内部热能 C、太阳辐射能D燃烧煤炭 4、积极研发和推广风能发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体现的 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人地和谐 图3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读图完成5-6题 5、通常认为岩浆来源于 A、① B、② C、③ D、④ 6、在甲圈层,随深度增加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A、横波减小,纵波增加 B、横波增加,纵波增加 C、横波增加,纵波减小 D、横波减小,纵波减小 图4示意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完成7---8题 7、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2015年底,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严重雾霾。雾霾能增强的辐射 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2015年12月1日至3日我国北方某地天气记录。完成9---10题。 日期气温(℃)气压(hpa)风向风力(级)天气状况 12月1日10 1012 偏北1---2 晴转多云 12月2日-5 1032 偏北5---7 中雪 12月3日0 1024 偏北2---3 阴转晴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10、该地可能出现 A、低温冻害 B、持续干旱 C、暴雨洪灾 D、阴雨连绵 图5示意水循环过程,读图完成11---12题。 1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 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 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 被的根系吸收”。这段话涉及的圈层有 ①水圈②大气圈③生物圈④地壳 ⑤地幔⑥地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12、我国“南水北调”影响的环节主要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6示意(渝新欧)铁路。该铁路东起重庆,西至德国杜伊 斯堡,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读图完成 13---14题。 13、从杜伊斯堡到乌鲁木齐,沿途植被出现了从森 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引起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14、与远洋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优势有 A、速度快 B、运费低 C、运量大 D、投资 少 图7为喜马拉雅山某地不同时期景观。 15、导致图中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地震频繁 B、森林面积增加 C、登山活动频繁 D、全球气候变暖

铜矿资源地质特征

铜矿资源地质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中国铜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有以下特征: (一)成矿时代相对集中 中国铜矿成矿时代虽然从太古宙至第三纪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但主要集中于中生代,其次是中新元古代和新生代。从探明的大中型矿床的储量在时代占有情况来看,据王之田(1988)统计的各时代铜矿储量比例:太古宙0.6%,古元古代7.8%,中-新元古代16.5%,早古生代3.5%,晚古生代6.2%,中生代49.8%,新生代15.3%。 从各期的地壳运动来看,自寒武纪以来,历经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各期的地壳运动,每期虽然都有相应的铜矿成矿作用,并形成矿床,但以燕山期生成的矿床最多。据郭文魁主编的1∶400万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1987)统计了115个铜矿的床(点)在各成矿期的比例,其中燕山期占46%。可见铜矿床的形成在整个地史成矿期中,燕山期成矿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二)成矿空间分布相对集中 从成矿环境来看,中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与太平洋板块相连,南与印度板块相接。地层发育较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也较强烈。这种复杂多样的地质环境,形成了多种铜矿类型,主要分布在赣东北、长江中下游、祁连山及邻区、中条山、西昌-滇中、三江地区以及黑龙江嫩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等。在这些成矿区带已探明的铜储量占全国铜总储量的80%以上。 (三)主要铜矿类型的成矿环境 从板块构造成矿环境来看,据王之田等人研究认为,斑岩型铜矿产于会聚板块边界,包括大陆边缘(含活动陆内古板边)和岛弧环境挤压弧系里,都与发生大幅度相对运动正负构造单元之间的区域性深大断裂有关;夕卡岩型铜矿与斑岩型铜矿成矿环境基本类似,但成矿围岩有所不同;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在离散板块边缘和会聚板块边缘以及岛弧环境等均有产出,主要为大陆边缘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产地质复杂,要充分挖掘矿产并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必须详细勘探矿产的分布特征,明确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论文论述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并对金矿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 标签: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矿产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是在大量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的,结合地质勘探资料对金矿矿床的地址特征与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矿体特征、矿石结构与构造、成矿物质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是矿体分析与挖掘的重要依据。 1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1.1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一般来讲,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其中,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 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

贵州地理题目

贵州地理题目 一、简述贵州地貌的地域差异。(19-20页) 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和形态组合的总称。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贵州地势可分为三级阶梯: 西部大方、织金、普安等地以西,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东部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是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中间广大地区为第二级阶梯。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黎平水河口出省处,海拔148米。 地貌区域差异: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势东高西低。沟岩发育、水网密集,地表分割破碎,山地和丘陵地貌显著。适宜发展农业,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2、北部中山峡谷区。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势南高北低。以中山峡谷地貌为主,丘陵、盆地、岩溶洼地有零星分布。适宜发展林业,但河水和地下水较难利用。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镇宁、惠水以北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又从中部向南、北倾斜。以山原丘陵洼地和山原丘陵盆地为主。是贵州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 4、南部山地河谷区。包括苗岭中段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貌以中、低山河谷为主。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林木。 5、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包括普安以南,望漠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貌以丘陵盆地和峰丛横谷为主,有部分中低山河谷和峰丛山地,岩溶湖分布较多。适宜农、林、牧业发展,南部河谷区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经济作物。 6、西北部山原山地区。包括盘县、晴隆以北,黔西、织金以西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是全省最高地,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是典型的山原山地地貌。这里林牧业发展潜力较大,但水土流失严重。 二、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与特点是什么?(127-130页)一、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二、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三、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明显变化。 四、科教兴农成效卓著。五、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六、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4、阐述贵州林业近年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良好态势。(149-150页)①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斐然,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按照国家林业"六大工程"部署,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林业工程,1998~2002年完成营造林面积255万公顷,其中工程人工造林71.6万公顷,实现了以社会造林向工程造林为主的转变。②林业产业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多种林业生产,把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推行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名优经济林、竹林和速生丰产林。1998~2002年,营造经济林27.1公顷,营造用材林38.5公顷。人造板生产也初具规模,生产能力达10万立方米。2002年林业总产值达到36.02亿元。③林业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能力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防治率达75%;森林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显著,全省保护面积达80万公顷;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已建县级以上林木种苗站23个;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逐步完善,科技贡献率达27%;林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也不断加强。 ④国家林业局对贵州贵州林业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林业局将贵州作为全国唯一

云南省勐海县南罕金矿地质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015305426.html, 云南省勐海县南罕金矿地质特征 作者:邹启平 来源:《西部资源》2017年第01期 摘要: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下段,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成矿作用与构造、地层关系密切,双重控矿明显。 关键词:热液型矿床;构造控制;云南勐海县南罕啊 1. 区域地质概况 南罕金矿矿区区域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Ⅰ)昌宁—孟连褶皱带(Ⅱ)临沧—勐海褶皱束(Ⅲ)之临沧—澜沧复背斜的南部。 区域构造属昌宁—澜沧复背斜东侧复式背斜的一部分,呈近南北向延伸,轴部被印支期勐啊花岗岩基所破坏,燕山期花岗岩沿花岗岩基中的北西向断层带分布。区内断层发育,以北西向压扭性断层为主,北东向为辅。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图1)出露地层从新至老有: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h)、中生界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上段(J2h2)、下段(J2h1)、上元古界澜沧群曼来组下段(Pt3ml1); 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下段是矿区的赋矿地层:分布于矿区西部及南东地区。与上元古界澜沧群曼来组呈不整合接触。厚350~600m。据岩性特征分三层: 第三层(J2h1-3):紫红色块状泥岩夹黄白色中厚层状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厚32.51m~208.29m,平均厚88.50m。 第二层(J2h1-2):灰黄色、褐黄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夹紫红色细砂岩、灰黑色泥质粉砂岩夹灰岩透镜体;厚32.98m~127.07m,平均厚72.59m。 第一层(J2h1-1):灰白色、灰黄色厚层块状细至粗粒含砾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细—巨砾岩(底砾岩);厚71.07m~177.64m,平均厚103.51m。 第四系全新统(Qh):沿河谷及山间凹地分布,主要为冲积、洪积及残坡积砂砾、粘土 等堆积物构成。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0m~50m,本次重点工作区钻孔揭露残坡积层厚2.09m~12.64m。

焦家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2700字

焦家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2700字 金矿指金矿石或金矿床(山)。金矿石是具有足够含量黄金并可工业利用的矿物集合体;金矿山是通过采矿作业获得黄金的场所;金矿床是通过成矿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可工业利用的金矿石堆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这样源源地介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它那耀眼夺目的光泽和无与伦比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着神奇的永恒的魅力。黄金的社会地位虽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历尽沧桑,沉浮荣辱,升降变迁不定,但至今在众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着神圣的光环,为世人共同追求的财富。 摘要:在我国已探明岩金储量中,胶东地区金矿产量可以占据到1/3,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总体金矿产量。其中焦家金矿处于胶东金矿体系中区西北部,地质结构受断裂破碎带影响比较大,围岩蚀变情况严重,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本文对焦家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焦家金矿;矿床成因;地质特征 引言 焦家金矿床产出环境与成矿动力学均有一定特殊性,为提高其开采量,需要做金矿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分析。即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对存在的各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进行野外实地开考察,从区域构造出发,对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以及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建立焦家金矿控矿模式。 一、焦家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难点 焦家金矿作为我国金矿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多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完全解决,如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成因以及构造控矿机制等,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专业与技术上的统一。同时,目前对胶西北整体控矿特征以及成矿演化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从焦家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原因研究成果来看,其矿体比较密集,并且可以确定寺庄、焦家、马塘以及望儿山等为一个成矿体,在地质结构深度通过低品位矿体连接在一起,但是具体分析资料成果比较少,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魏家庄矿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解析

魏家庄矿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解析 论文简要地分析了河南省魏家庄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大致查明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矿化体、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等地质概况,以及区内矿(化)体的规模、产状、分布及矿石质量特征,通过对调查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寻找可能发现的矿产,研究进一步工作的重点及找矿方向。 标签: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0前言 魏家莊矿区位于西峡县二郎坪乡北西约15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6′00″—111°37′00″,北纬33°33′00″-33°34′04″。工作区地处伏牛山南麓、西峡县北部,属中低山地形。该区属季风型大陆性亚热带气候,农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红薯,经济作物有板栗、花生、油桐、香姑、木耳、山茱萸等。 1区域地质特征 工作区区域构造变动剧烈,岩浆活动频繁,金、铜等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极为有利。以朱阳关-夏馆断裂为界向北,区域地层从老到新为:下元古界秦岭群、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第四系。其中秦岭群和北部的二郎坪群均呈断层接触关系。 区域内构造发育,自北而南发育一系列规模巨大的NWW向韧性剪切带,这些区域性韧性剪切带控制了区内构造蚀变岩型银、金矿点、异常的空间分布。其中以朱阳关-夏馆深大断裂最为重要。 岩浆是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岩石部分熔融产生的、含有挥发分也可含少量固体物质、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高温黏稠的熔融体[1]。 区域内岩浆活动十分普遍,而且从早古生代到中新生代燕山期都很剧烈。岩石种类齐全,从超基性到酸性以至于碱性岩皆有分布,面积广泛。主要特点是在时间演化上和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一性,常和本区构造演化密切相关;从时代上由老到新,演化特点表现为岩性由基性到酸性,强度由强变弱。 2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是复杂地质作用的结果。矿床形成后又经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变化[2]。 2.1矿化带(矿体)形态与规模 2.1.1矿化带形态与规模

贵州省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贵州省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 地貌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蜓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高程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公里,占

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凝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土地资源 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5247公顷。其中,农用地152519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58%;建设用地5518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3%;未利用土地18114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28%。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7年全省各类土地面积与2006年相比:农用地面积减少16896公顷,减少0.1%;建设用地面积增加5126公顷,增加0.9%;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及矿床实例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与矿床实例 一、岩桨热液金矿床 本类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如密山~清源深断裂,郯城~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海丰深断裂带等。混合岩化~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 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 (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熔型花岗石。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多金属矿化。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 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呈北东~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

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极少数分布于云岩岩或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6条矿体组成。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米,最厚5~10 米。 含金地质体共有3种:①含金黄铁矿石英脉;②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③含金破碎蚀变带。 围岩蚀变强烈,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钠长石化为主。 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有银金矿和碲金矿,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等。金品位为5.37~9.01g/t,一般在7 g/t以上。

贵州省毕节市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位置面积] 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省泸州市。全市总面积近2.69万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5.25%。其中七星关区位于地区中北部,川滇黔三省交界处,面积3412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12.7%;大方县位于地区中部,乌江支流六冲河北岸,面积3502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13.5%;黔西县位于地区东部,地处鸭池河之西,面积2554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9.5%;金沙县位于地区东北部,隔赤水河与四川省古蔺县相望,面积2524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9.39%;织金县位于地区东南部,乌江上游三岔河与乌江支流六冲河之间,面积2868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10.68%;纳雍县位于地区中南部,地处滇东高原与黔中山原的过渡地带,面积2448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9.12%;威宁县位于地区西部,地处滇东高原东延部分,面积6296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23.5%;赫章县位于地区西部,滇东高原向黔中丘原的过渡斜坡地带,面积3245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12.09%。 [地质地貌] 地层出露较齐全,从元古界震旦系至新生界的第四系地层均有分布。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交错发育。岩溶地貌形态多样,在市内分布次序为:东部峰林、谷地、峰丛、缓丘、洼地蛔>中部峰丛、槽谷、丘陵洼地+西部高原、岩溶、缓丘、盆地。境内出露的岩石以沉积岩为主,面积2.4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2.81%;岩浆岩较少,约0.1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19%。沉积岩中以碳酸盐岩类居多,占总面积的62.2%,煤系砂页岩占15.6%,紫色砂页岩和紫红色砂泥岩占12.9%,泥质岩类占2.1%。区内地势西高东低,山峦重叠,河流纵横,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平坝、峰丛、槽谷、洼地、岩溶湖等交错其间。境内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处位于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与威宁县交界的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处位于金沙县与仁怀县、四川省古蔺

加拿大霍普布鲁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第34卷第6期2015年6月 地质通报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Vol.34,No.6Jun.,2015 加拿大霍普布鲁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吴科锐1,2,聂凤军1,徐九华2,张晓康1,2 WU Kerui 1,2,NIE Fengjun 1,XU Jiuhua 2,ZHANG Xiaokang 1,2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1.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 2.Civi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School,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摘要:霍普布鲁克(Hope Brook )金矿床是加拿大第六大金矿床,产于新元古界的阿巴拉契亚山脉阿瓦隆区岩体中,地表出露面积为3000×400m 2,向深部逐渐变小。该矿具有复杂的岩脉构造,与浅水体为主的火山碎屑序列的长英质、镁铁质火山碎屑岩密切相关。矿床赋存于大范围的热液蚀变区中,蚀变区内普遍有酸浸现象,并具有大量的泥质蚀变特点。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成矿时代为早—中寒武世(576±10Ma ),是多期次热液作用,同时伴有侵入岩浆以及火山作用产生的凝灰岩共同影响的产物,属于典型的高硫化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关键词:霍普布鲁克;加拿大;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552(2015)06-1036-09 Wu K R,Nie F J,Xu J H,Zhang X K.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pe Brook gold deposit,Canada.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15,34(6):1036-1044 Abstract:Located in the Chetwynd area along southwest coast of the Newfoundland island,the Hope Brook gold deposit is the sixth largest gold deposit in Canada.The Hope Brook gold deposit occurs in Avalon Zone intrusive body of Neoproterozoic Appala?chian Mountain.Its has an area of 3000×400m 2at surface but is gradually reduced with the depth.The deposit has complex veined structure,and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felsic and mafic pyroclastic rocks of the pyroclastic sequence.The deposit occurs in a larg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rea charecterized by argillic alteration.Isotope chronolog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metallogenic epoch is Ear?ly Cambrian-Middle Cambrian (576±10Ma).The deposit experienced several times of hydrothermal activities,accompanied by joint effect of magmatic intrusion and tuff produced by volcanism,and hence should belong to a typical high sulfidation epithermal gold deposit. Key words:Hope Brook;Canada;gold deposit;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re genesis 收稿日期:2014-04-15;修订日期:2015-05-20 资助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5065901、12120115068701、1212011120326)作者简介:吴科锐(1991-),男,在读硕士生,地质工程专业。E-mail :347312609@https://www.360docs.net/doc/1015305426.html, 通讯作者:聂凤军(1956-),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研究。E-mail:nfjj@https://www.360docs.net/doc/1015305426.html, 霍普布鲁克(Hope Brook )矿床位于加拿大纽芬兰岛西南海岸的切特温德地区,地处偏远,地理坐标为N47°41′、W57°52′。在切特温德地区已开采的霍普布鲁克金矿床中赋存着大量的金,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数据,该矿床的矿石储量达1.12×108t ,Au 品位为4.54g/t ;铜的总含量估计为1.35×104t ,按回收金91%和日采矿石3000t 计算,年 产金126000盎司,是加拿大第六大金矿[1]。 该矿床于1987年7月投产,初期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用堆浸法回收黄金。后转为地下开采,80年代末达到产量高峰。在初期建厂过程中,该矿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资金援助,投资修建了通往矿山的一条主要动力线路,经过早期的初步开采,现在霍普布鲁克金矿是作为一个商品化矿山开发的。19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