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特征

浅谈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特征

摘要“水彩画”是一种以水为媒介将颜料调和并作画绘画形式。其本身有两个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颜料透明性和绘画中颜料的流动性。由于具有以上特性,颜料经过水的调和干、湿、浓、淡的变化非常丰富,另外纸质的各异让水彩画表现力更强,具有一定节奏感,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或者透明,或者清新,或者凝重,或者幻化,形成了自然的和谐灵动美,使水彩画具有其个性的特征。

关键词水彩画;特殊性;水色结合透明;随机与肌理

绘画表达的是艺术和审美的意志相关联的世界,一个画种概念并不是以工具不同来区分,而是依据思维对材质性能应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独一无二的“味”。水彩画在发展中,也同样借鉴了其他画种的形式技巧以及表现方式,但依然保留着固有的特征,独有的艺术风格和价值。

一、水彩画媒材特质

材料以及媒介对绘画的特性有一定的限定,所以外化出艺术风格与效果也是特定的,这是一个画种异于其他并继续发展的一个基础。

首先颜料,因为是透明性的,所以调配时,混合是一种表现方法,除此之外透叠也是一种重要的且有效的调色手段。虽然有些颜色可以直接调配出来,但是通过透叠之后虽然色相相似,但质感和量感却有很大不同。通过涂层和涂层的搭配让人视觉产生微妙的变化,给人一种更为丰富的心理感受,基于此将水彩画应用到插画更能贴合作者想表达的丰富内容,同时透明清新的插画又不会从整体上影响到内容的重要性,避免了喧宾夺主的情况。

其次关于画笔,对储水力以及弹性有着一定的讲究。这些对色彩饱和度和控制水分的能力息息相关,在笔和纸相触之间,要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作者对画笔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的是作者的艺术风格。

正是由于水彩媒材的特性给水彩艺术丰富的内涵,虽然水彩画存在500余年,但一种在发展而且发展的空间依然广阔,和他的灵动、变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水彩画应用到插画领域,赋予了更强的现代感,和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特性是分不开的。

二、水彩画的艺术特征

1.水色结合

水彩画有些基本绘画的规律与油画存在着共同之处,但更多的是自身独有的表现手法以及风格趣味,正是由于水彩画中有水这一特殊的媒介物,水彩画的风格特性和其他画种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长期经验使人们认识到水不仅能够调和颜色,还具有渗透和流动特性。色彩和水结合,色粒随水流动,颜色分布更加富有节奏的变化。加上水具有易渗易透特征,更加的渲染画面气氛,充分表达作者的内心。特别是现代的水彩画,赋予了水新意义。不仅调和颜色,来渲染感受,而是更加注重水融色的变化,干、湿、浓、淡以及渗透效果,水彩画表现力更强。水变化了笔与色之间的或枯、或焦、或润、或湿,加上泼和积以及破,使水彩画在现代表现的艺术风格更加的丰富多姿,达到难以名状,且自然天成而又亦幻亦真的神奇美妙效果。画色有浓有淡,或虚或实,飘渺朦胧,妙就妙在了水色结合,因为不表现出水,就不及油画或者粉画有力度,没有彩的特点,就不若水墨有神韵。水与水交接,色与色渗透,产生奇妙变奏,连绘画的过程也更加的奇异,技巧就会更复杂。

2.透明

水作为透明调和剂确保了色粒的光波清晰,在纸面上更多的是明净和淡雅。但透明也要把握“度”。透明的特质可以表现出抒情以及轻快和流畅之美,还能表现明丽与淋漓之优,当然雄浑以及遒劲和苍茫厚重情怀也可以表现在水彩之中,所以现代水彩插画的应用更加的表现出作者以及主体内容的丰富感情变化,这是其他画种所不具有的独有风格。

3.随机性与肌理

水彩画的另外一种艺术风格体现在画面随机性以及偶然肌理方面,由于水色流动具有不可控制性,恰恰因势利导而达到作者的意图且会产生一些出人意料的效果,虽然难控制但却是画意天成,这种自然的幻化画面,最能令人心动。

水彩画的肌理美更是体现在了人意与天意结合形态,这种肌理美也是水彩画重要的独特风格。肌理种种现象全都关系人的内心。特别是作为插画通过这种水彩的肌理纹样能够很好的传情达意,让水彩达到了绘画语言和心理活动高度吻合。水彩画通过不同的手段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特异或者幻觉肌理,有力量,有冲动、有材质感的肌理等。另外在现代水彩插画中除了一些传统技法的运用之外,创造时还注意引进一些新的材料和新的符号语汇,更加充分的关注了色彩以及材质和造型的自身表现力以及直观性等,作画的材料不同也会因此而形成新肌理的形状,艺术格调和风格更加的多元化。

三、结束语

总之,伴随着艺术视野不断的开阔和拓展,水彩画艺术引起独特地艺术风格受到审美界的一致认可,也在艺术领域开创了一篇不断丰富不断进取的艺术天地,在发展水彩画的独特艺术风格同时,需要保持自身特性和其他画种或者艺术形式的距离,不断使水彩艺术的特征走向独立性和多彩丰富性。探索水彩画新的特征以及在插画艺术中丰富艺术风格还需要进一步的把握与完善,真正提高水彩艺术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第231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2]黄洋.论画意表达在手绘动画中的表现形式与重要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浅谈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特征

浅谈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特征 摘要“水彩画”是一种以水为媒介将颜料调和并作画绘画形式。其本身有两个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颜料透明性和绘画中颜料的流动性。由于具有以上特性,颜料经过水的调和干、湿、浓、淡的变化非常丰富,另外纸质的各异让水彩画表现力更强,具有一定节奏感,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或者透明,或者清新,或者凝重,或者幻化,形成了自然的和谐灵动美,使水彩画具有其个性的特征。 关键词水彩画;特殊性;水色结合透明;随机与肌理 绘画表达的是艺术和审美的意志相关联的世界,一个画种概念并不是以工具不同来区分,而是依据思维对材质性能应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独一无二的“味”。水彩画在发展中,也同样借鉴了其他画种的形式技巧以及表现方式,但依然保留着固有的特征,独有的艺术风格和价值。 一、水彩画媒材特质 材料以及媒介对绘画的特性有一定的限定,所以外化出艺术风格与效果也是特定的,这是一个画种异于其他并继续发展的一个基础。 首先颜料,因为是透明性的,所以调配时,混合是一种表现方法,除此之外透叠也是一种重要的且有效的调色手段。虽然有些颜色可以直接调配出来,但是通过透叠之后虽然色相相似,但质感和量感却有很大不同。通过涂层和涂层的搭配让人视觉产生微妙的变化,给人一种更为丰富的心理感受,基于此将水彩画应用到插画更能贴合作者想表达的丰富内容,同时透明清新的插画又不会从整体上影响到内容的重要性,避免了喧宾夺主的情况。 其次关于画笔,对储水力以及弹性有着一定的讲究。这些对色彩饱和度和控制水分的能力息息相关,在笔和纸相触之间,要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作者对画笔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的是作者的艺术风格。 正是由于水彩媒材的特性给水彩艺术丰富的内涵,虽然水彩画存在500余年,但一种在发展而且发展的空间依然广阔,和他的灵动、变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水彩画应用到插画领域,赋予了更强的现代感,和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特性是分不开的。 二、水彩画的艺术特征 1.水色结合 水彩画有些基本绘画的规律与油画存在着共同之处,但更多的是自身独有的表现手法以及风格趣味,正是由于水彩画中有水这一特殊的媒介物,水彩画的风格特性和其他画种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长期经验使人们认识到水不仅能够调和颜色,还具有渗透和流动特性。色彩和水结合,色粒随水流动,颜色分布更加富有节奏的变化。加上水具有易渗易透特征,更加的渲染画面气氛,充分表达作者的内心。特别是现代的水彩画,赋予了水新意义。不仅调和颜色,来渲染感受,而是更加注重水融色的变化,干、湿、浓、淡以及渗透效果,水彩画表现力更强。水变化了笔与色之间的或枯、或焦、或润、或湿,加上泼和积以及破,使水彩画在现代表现的艺术风格更加的丰富多姿,达到难以名状,且自然天成而又亦幻亦真的神奇美妙效果。画色有浓有淡,或虚或实,飘渺朦胧,妙就妙在了水色结合,因为不表现出水,就不及油画或者粉画有力度,没有彩的特点,就不若水墨有神韵。水与水交接,色与色渗透,产生奇妙变奏,连绘画的过程也更加的奇异,技巧就会更复杂。

水彩画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水彩画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水彩画起源于古代的中国和埃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 形式。水彩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下是水彩画的发展历程及其艺术特点的详细介绍。 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的壁画和卷轴画中,使用了水彩颜料 进行着色。这些水彩画作品以其精致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而著称。唐代的水彩画对后世的 艺术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宋代的水彩画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更加细腻和精确的画风。 明代的水彩画则更加注重对光影的表现和色彩的细腻。清代的水彩画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 主要题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中国的水彩画创作在此后几个世纪中逐渐落后,直 到20世纪初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才重新迎来了新的发展。 在西方,水彩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艺术家们开始使用水溶性的颜料进行绘画,并运用不同的技巧和材料,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作品。18世纪的英国成为了水彩画的中心地带,英国的水彩画家们致力于发展和改进水彩画的技巧和风格,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19世纪时,水彩画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了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 20世纪的水彩画发展迅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德国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口凯在水彩画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对后来的水彩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画家保罗·高更 和品卓·勃鲁萨尔等也对水彩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世纪中叶以后,水彩画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水彩画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彩画具有色彩鲜艳、透明明亮的特点。水彩颜料容易水化和干燥,使画家可以通过 叠加和交叉实现色彩的层次感和变化。水彩画的色彩表现力非常丰富,能够表现出自然界 的各种色彩变化。 水彩画具有快速、轻松的绘画特点。相比于油画等绘画媒介,水彩画更加灵活和便捷,画家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水彩画颜料的干燥速度较快,画家可以在短时 间内完成一幅作品。 水彩画鼓励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实验精神。水彩画的物质属性和特点使得艺术家可以通 过各种技法和实验来发现和创造新的表现手法。水彩画家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水彩技巧、 控制水彩颜料的水分和稀释度,创造出各种独特的效果。 水彩画在表达主题和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水彩画以其轻盈、透明和细腻的质感,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自然界的柔和与温暖。水彩画往往以大自然为主题,通过其独特的表现 手法和鲜明的色彩传达出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

水彩画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水彩画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水彩画是一种使用水溶性颜料进行创作的绘画技法,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在 其发展历程中,水彩画经历了多个阶段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 水彩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塘画和发子画,这是一种使用植物汁液或染料制作颜 料并利用水作为稀释剂的绘画技法。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艺术家们已经开始使用水溶性颜 料进行绘画创作,但当时的水彩画技法还局限于描绘建筑和装饰。 到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水彩画开始在欧洲大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艺术家们开 始使用透明的水彩颜料进行创作,使画作呈现出更多的层次感和透明度。水彩画在这个时 期主要用于描绘风景、动物和人物,常常作为绘画的草图或素描。 17世纪至18世纪,水彩画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开始 更加重视对光影和色彩的表现,他们运用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水彩颜料来创造不同的 效果。尤其是英国艺术家威廉·特纳的作品对当时的水彩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运用 大量的水彩进行湿笔描摹,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水彩画作品。 到了19世纪,水彩画开始在艺术界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水彩画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在许多国家建立了水彩画协会和学会。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画家如约 瑟夫·玛尔德·威廉·特纳和康斯塔布尔·诺普尔等人都是水彩画的积极创造者和推动 者。 20世纪以来,水彩画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水彩画的艺术特点逐渐丰富和多样化,艺术家们开始运用不同的技法和表现手法。一些艺术家使用湿笔描摹和湿刷漫染的技 法来表现光影和纹理,创造出具有立体感和质感的画面。一些艺术家则喜欢运用湿水洗扫 和干刷描绘的技法,创造出更加抽象和简洁的画面。 水彩画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透明性:水彩颜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使得艺术家能够在画布上创造出多层次和 透明度的效果。这种透明性也帮助艺术家更好地捕捉和表现光影。 2. 丰富的色彩:水彩颜料在进行绘画时色彩非常饱和丰富,艺术家可以通过混合和 叠加不同的颜色来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3. 自由流动的笔触:水彩颜料的特性使其在画布上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艺术家可以 利用这一特点来创造出自由流畅的笔触和丰富的纹理效果。 4. 快速干燥:水彩颜料通常干燥速度较快,这使得艺术家能够快速地进行绘画创作,并且在短时间内完成作品。

水彩画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水彩画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水彩画是一种以水作为溶剂,将颜色分散于水中,再由画家运用笔、刷等工具将颜色涂抹于纸上的绘画形式,它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透明明亮的色彩效果。水彩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它呈现出了不同阶段的艺术特点和风格,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1. 古代水彩画 古代水彩画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多年,当时的埃及人和古希腊人已经使用了水溶性颜料进行绘画,这种绘画形式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得到了迅速传播。而中国早在唐代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水彩绘画,例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就采用了水墨和彩绘的混合技法。 2. 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彩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绘画艺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们开始以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为主题创作,并开始运用水彩画作为表现手法。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水彩画家是德国画家阿尔布雷希特·杜勃勒,他采用了水彩在画面中营造出微妙的色调和渲染效果。 3. 18-19世纪的水彩画 18-19世纪,英国成为了水彩画的中心地带。英国许多著名的水彩画家,如特纳、庞德以及康斯塔布尔等人都采用了水彩绘画,他们主要运用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对比效果,为水彩画注入了更加丰富的情感和气息。 20世纪,随着各国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水彩画得以获得更大的发展。艺术家们试图从组合、光影和笔触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验,以期将水彩画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现代水彩画的风格变得愈加多样化,内容和形式上都充满了创造性和多样性。 1. 透明性强 水彩画颜料具有很强的透明性,因此可以在颜料层之间形成混合的颜色效果,既可透出下层的颜色,又可在上层颜色的覆盖下呈现出混合的新色调,在画面中形成渐变和过渡效果,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2. 色彩明亮 水彩画颜色明亮、清澈,颜色的叠加和混合可以呈现更丰富的中间色调,而且色彩清新,令人感到清新舒适。 3. 表现力强

水彩的主要分类、艺术特征及基本画法

水彩的主要分类、艺术特征及基本画法 水彩就是水与色彩的融合,泛指用水进行调和的颜料。顾名思义:水彩它给人的感觉有2种,一种是给人“水”的感觉,非常流畅和透明;另一种是给人“色彩”的感觉,各种不同的色彩,刺激我们的大脑,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就像世界是多姿多彩一样。 主要分类 按特性一般分为透明水彩和不透明水彩两种。分别为: 水彩【watercolour】一般称做水彩颜料。透明度高,色彩重叠时,下面的颜色会透过来。色彩鲜艳度不如彩色墨水,但着色较深,适合喜欢古雅色调的人。即使长期保存也不易变色。 水粉【Gouache】又称广告色,是不透明水彩颜料。可用于较厚的着色,大面积上色时也不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虽然同属于不透明水彩颜料,但水粉一般要比丙烯便宜;但在着色、颜色的数量以及保存等方面比丙烯稍逊一筹。应根据不同用途选择性的使用。 按制作工艺水彩颜料一般有四种:

干水彩颜料片 湿水彩颜料片 管装膏状水彩颜料 瓶装液体水彩颜料 艺术特征 “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作画的表现方式。就其本身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颜料本身具有的透明性; 二、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 水彩材质的特性导致水彩艺术的特殊性。水色的结合、透明性质、随机性及肌理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水融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以及在纸上的渗透效果使水彩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并形成奇妙的变奏关系,产生了透明酣畅、淋漓清新、幻想与造化的视觉效果,与自然把

持了和谐的灵动之美,构成了水彩画的个性特征,产生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特殊性。 基本画法 干画法和湿画法 干画法是一种多层画法。用层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不求渗化效果,可以比较从容地一遍遍着色,较易掌握,适于初学者进行练习。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是干画法的特长。 干画法可分层涂、罩色、接色、枯笔等具体方法。 层涂: 即干的重叠,在着色干后再涂色,一层层重叠颜色表现对象。在画面中涂色层数不一,有的地方一遍即可,有的地方需两遍三遍或更多一点,但不宜遍数过多,以免色彩灰脏失去透明感。层涂象有色下班重叠,事先预计透出底色的混合效果,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罩色:

浅谈我对水彩画的认识

浅谈我对水彩画的认识 摘要:几个世纪来,水彩画作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画种之一,以其画面独特的材质魅力深深吸引了人们,兴盛不衰。如今,水彩艺术在世界各国也和其他艺术门类同步呈现出现代艺术的特征风貌,风格多元,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使它独立于其他画种。 关键词:水彩画;水媒介 一、引言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水彩画强调水色的运用。水彩画因其对水的性能的充分运用和尽情发挥,形成了其他画种所不易做到的水色韵味。 二、水彩画的起源于发展 (一)水彩画的起源 水彩画的早期阶段,其表现手法非常简单,它只需用水调配可溶性颜料就可作画。古早在 150万年以前,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太米拉石窟壁画中的野牛、古埃及人用芦笔画在草纸和墙壁上的画以及我国西南地区诸省的崖画,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早期的水彩画。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取得辉煌成就,使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真正登上艺术殿堂,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人们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故此水彩画也称之为“绅士的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水彩画,几经沿革,由钢笔淡彩发

展成多彩风格,直至逐步突破古老画法,大胆追求自然光色,从而创造出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代。技法日趋成熟,水彩画特性更为明显,名家辈出,享誉世界, 19世纪中期,达到了可与油画相媲美的水平,终于登上绘画艺术的巅峰。 (二)水彩画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许多杰出的画家,都对水彩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俄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 -1944)作了许多实验性的水彩画后,完成了一种比较稀疏的构图,由感性发挥走向严格的自律,创作出一种理性的抽象构成绘画。德国画家保罗·克利 (Paulklee,1879-1940)运用对比技法融合于色彩的层次变化之中,并使色彩的分配、创作出很多优秀水彩画作品。同期或稍后,现代水彩画在美国发展蓬勃,美国已成为 20世纪以来新崛起的“水彩画王国”。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绘画材料的生产,20世纪水彩画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举凡能用水稀释作画的材料。如压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都包含在水彩画的领域之中。 三、水彩画的特点 (一)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以水与色的交融而形成的画种。它主要借助于光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变化来进行物体的塑造,是真实客观地对事物的形态、色彩和特征作深入刻画的绘画形式。水彩画是通过水彩颜料、水及其他工具材料,按照画家的创作意图,利用水彩画的技法和

水彩画艺术特征分析论文

水彩画艺术特征分析论文 水彩画是一种表现自然景物、人物和抽象艺术的绘画形式。它具有以下特征:色彩明亮、色彩鲜艳、色彩透明、线条轻柔、颜色丰富、画面具有透明感、画面轻盈清爽、抽象表现和与意境相得益彰等方面的特点。 首先,水彩画的色彩表现非常明亮,很少有类似于油画那样的厚重和蒙灰的颜色。水彩画带来的鲜亮和透明的感觉,常常让画作显得更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水彩画对于颜色的运用也十分丰富,可以用色彩渐变的方法表达出色调的变化,也可以以纯色的方式表现单纯的颜色。此外,水彩画的颜色还可以通过色彩的覆盖和减淡来表达光的强度和方向,从而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其次,线条在水彩画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与油画中那些粗犷的笔触不同,水彩画通常采用柔和、流畅的线条来展现画面中的各种细节和构图。这样的线条表现方式,让水彩画具有了轻盈灵动、自然和谐的感觉。同时,水彩画的线条也非常适合用来表现纹理和细微的光影变化。 第三,水彩画的画面也常常表现出透明感。通过颜色的重叠和混合,在水彩画中常常可以看到画面透出一定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带来一种自然清新的感觉。这种透明感也让画面呈现出一种朦胧而虚幻的美感,从而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效果。

除此之外,水彩画还具有非常优秀的抽象表现能力。由于水彩画的颜色和线条都是相对柔和的,这就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抽象表现空间。他们可以通过自由地发挥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将想象的东西转化为精美的艺术品。而在这个过程中,水彩画也可以通过艺术家的细微变化来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最后,水彩画的透明性和柔和的特征也使其能够与艺术家的审美、主张和情感产生良好的互动。艺术家可以通过水彩画表达出所期望表现的情感和内涵,而这正是雅俗共赏的艺术所特有的特质之一。 综上所述,水彩画具有非常独特和优秀的艺术特征。它以明亮、鲜艳的颜色、柔和、流畅的线条、透明的画面、轻盈清爽的效果、优秀的抽象表现能力和与艺术家的审美、主张和情感相互借助的能力为特点。水彩画的这些特征也促使它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令人喜爱的艺术形式。

水彩画的艺术特征

水彩画的艺术特征 水彩画的艺术特征 摘要:“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作画的表现方式。由于水性的“透明”和“流动”的特点,才产生了水色的渗融、湿润、朦胧、迷离、柔和、飘逸、洗练、洒脱以及沉淀肌理等艺术效果,这种独特的特性,可称之为“水性特性-----流动性”。水彩画独特魅力就在于水色结合,水色的变幻产生无限与勃勃的生机。水和水的交接,色和色的渗透,产生了奇妙的变奏。它使绘画过程更加奇异多变,相应的技巧也更加复杂。这个就是水彩透明性。 关键词:水彩画特殊性水色结合透明随机与肌理 吴冠中曾论水彩“水彩,水彩,其特点就是在‘水’和‘彩’。不发挥水的长处,它就比不上油画和粉画的表现力度,不发挥彩的特点,比之水墨画的神韵又见逊色。但它妙在水色结合……” 1、水色结合 水彩除了在一些基本的绘画规律和油画有共同之处外,它应该归属于水彩自身的表现手法和欣赏趣味,有着水彩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画种的独特特征。17~18世纪的英国风景画,它的源头是16世纪的英国地形图。尽管地形图形成简单,色彩单一,但因为它是用水做媒介来绘制成的图画,所以成了今后水彩画的发展的基础。水彩画也是正是在特殊的媒介物——水的伴随下,开始了它漫长的历程。 古典时期的水彩画一直是按照油画的模式来绘制的。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看,水彩的独特性并不十分明显。水作为水彩画中的特殊媒介,它的特性还没充分的得到发挥,反而只是单纯地作为调和剂来调和颜色,采用层层叠加颜色的技法,像油画那样来描绘对象。但就其充分发挥水的特质,突出水彩画的鲜明个性来说,它还是处于萌芽时期。在现代水彩画中,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单纯地用来调和颜色或渲染内心的感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充分发挥出水的特质。水融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以及在画纸上的渗透效果使水彩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水可使笔和色间枯、焦、润、湿产生变化,直到泼、积、破的应用。这也是画家处心积虑,不知疲倦探索的问题。 水这一物质心态作为水彩的调和剂,它依赖颜色,依赖形象保持着自身的特质。水色形成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幻亦真、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水的灵性、水的品格为水彩画带来了俏丽明快、清新的深情画意之美。善用水者,水随人意。在特定的创意精神驱动下,让情感的律动借助水色流淌、扩散、在聚集和分解过程中,纵情挥洒,畅叙请回,自如家奴,随机调控,因势利导,浑然天成;其色或浓或淡,虚实相间,朦胧飘渺。由于水性的“透明”和“流动”的特点,才产

水彩画发展简史

水彩画发展简史 第一节水彩画的特点及表现语言 一、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画种之一,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使它独立于其他画种,并在艺术领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调和水彩颜料来进行色彩表现的画种。水彩画因其工具材料的特点和特有的表现语言而形成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常常被誉为绘画中的“抒情诗”和“轻音乐”。透明清新、滋润空灵成为水彩画艺术语言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一)、水色韵昧 水彩画强调水色的运用。没有水,就没有水彩画。水彩画因其对水的性能的充分运用和尽情发挥,形成了其他画种所不易做到的水色韵味。水彩画是通过水彩颜料、水及其他工具材料,按照画家的创作意图,利用水彩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段,通过形体、色彩、光影等进行形象的描绘。水彩画颜料直接用水稀释,颜料中加入的水越多,颜色就会越浅,其透明性也就越高。用水调和颜料,可浓、可淡、可干、可湿。通过水与色的巧妙配合,或泼洒、或点染、或浸润,运用各种表现技法创造出千姿百态、韵味无穷的画面。 水彩画的“韵”,既指水色交融的“节奏韵律”,也指因画面形神妙达所产生的“气韵”、“神韵”及带给欣赏者的无穷“韵味”。“韵”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代表着一种超逸洒脱的精神境界和回味无穷的审美情趣,是一种理想美。范温《潜溪诗眼》曰:“韵者,美之极。”六朝时期,“韵”指的是人物的风度气韵,又可解释为音乐的节奏韵律。后来,韵的使用范围扩大到绘画、书法、诗文等艺术领域,通常指一种以抒写作者主观审美体验为主导、生动自然、委婉含蓄、趣味无穷的艺术境界。严羽《沧浪诗话》论:“诗之有神韵者:如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列在“六法”之首。韵之极,更体现在审美欣赏时能引发欣赏者无尽的遐思与想象,即所谓“有深远无穷之昧”才可称作“韵”。

浅谈中国水彩的民族性

浅谈中国水彩的民族性 摘要: 水彩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它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水彩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的影响,呈现出浓郁的民族性。本文通过对中国水彩画的历史渊源、画派演变以及艺术风格的分析,探讨了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性,以期为深入挖掘中国水彩画的独特魅力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水彩画;民族性;中国水彩;传统文化;艺术风格 正文: 一、中国水彩画的历史渊源 早在唐宋时期,中国文人已经尝试用水彩画表现山水和花鸟。水墨与水彩在当时并没有严格的分界,许多水墨画家都擅长用水彩作画。明代,金农创办“水竹轩”,开创了中国水彩画的独立门类。此后,水彩画的发展和传承一直持续至今。 二、中国水彩画的画派演变 中国水彩画的画派主要有前人画、上海画、广州画等。前人画派注重传统文化的表现和继承,强调意境和意蕴;上海画派则兼顾西方艺术的现代性和传统的中国文化;而广州画派则更注重技巧和颜色的运用。这些画派的成立和演变表明中国水彩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不断吸收外来的经验和艺术理念。 三、中国水彩画的艺术风格 中国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秉承了中国画的传统特点,注重形神兼

备和呼之欲出的艺术造诣,以文化内涵和情感表现为重点。与传统水墨不同的是,水彩画强调透明感和亮度,由于使用的是水溶性颜料,色彩更为鲜艳明亮。艺术家们通过将传统的意象与现代艺术手法结合,打造出展现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新型水彩画。 四、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性 中国水彩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的影响,呈现出浓郁的民族性。水墨渲染自然山水的独特气质,灵动流畅的线条和柔和明快的色彩的完美融合体现了中国文化对自然的包容和把握。同时,水彩画家们也不断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新的艺术表达和创作灵感,将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融入到作品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水彩画。 结论: 中国水彩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包容下不断发展,呈现出浓郁的民族性。文化遗产、现代美学和多元化艺术风格的碰撞融合,使得中国水彩画不断突破自我,开创出适合当代中国的新型水彩画。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性正是其独具特色的体现,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传承。中国水彩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它将艺术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作为表现丰富,形式多样的绘画形式,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和人文艺术中都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首先,中国水彩画在表现主题和形式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意蕴。中国画有“意境”和“意蕴”之说,水彩画在这方 面也不失为一种表现形式。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探析水彩静物画的艺术表现风格[权威资料]

探析水彩静物画的艺术表现风格[权威资料] 探析水彩静物画的艺术表现风格 作者简介: 龚畅(1980-),女,湖南益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美术教学与研究。 摘要: 水彩静物画是一种基础训练,易学难精,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及高度的组织性,一直以来都是水彩画家们喜欢表现的主题之一。当代水彩画家的静物作品都以鲜明的个性与不同凡响的风格彰显出艺术家各自的艺术美感与创作才情。文章主要从明暗光影、肌理质感、平面装饰、画面意境、思想寓意及生活气息等六个方面来探讨水彩静物画创作的不同艺术表现风格。水彩静物画不同艺术表现风格的探索与研究对丰富与拓展水彩画的形式语言以及对水彩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水彩;静物画;风格;发展 水彩画,以水为媒介调和水彩颜料并用画笔在水彩纸上来实现创作目的的一种绘画艺术。水彩画与国画、油画甚至水粉画不一样,水色交融、清新淡雅、轻盈透明、流畅明丽、滋润空灵、挑战且富有趣味性等都是水彩艺术语言所体现的独特魅力。水彩静物画常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炊具杯盘、花卉水果、蔬菜鱼肉、日常用品等,是西洋绘画的一种题材。静物的造型呈现静态,因为静止,所以便于绘画,便于静下心来进行深入地思考和研究。水彩静物画是练习水彩画的入门,也是掌握水彩材料与技法的一种基础训练,但却易学难精,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当代水彩画家的静物作品都以鲜明的个性与不同凡响的风格彰显出艺术家各自的特色与艺术美感,探讨水彩静物画创作的不同艺术表现风格对丰富和拓展水彩画的形式语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追求明暗光影的艺术表现风格

光是色彩的来源,明暗光影的组合与对比是水彩画丰富的艺术语汇,要想把水彩画得鲜明亮丽就要巧妙地处理好画面中的光影,光影的利用与强调已成为当代水彩画家所追求与研究的重要部分。美国当代画家卡罗琳?布雷迪的水彩作品《翡翠色的灯》中非常合理地设计了以一盏翡翠台灯为元素的光线,精心策划、特意组织,使明暗光影的塑造与处理成为了活跃画面气氛、增强画面空间感与表现力的创作因素。我国著名水彩画家蒋智南的系列水彩作品都是以光为主题进行表现与研究,注重光线在画面中的主导地位,利用光与影、明与暗的对比来引导视觉,强化中心,表达情趣,甚至把光线及光影的痕迹、光线在画面中所产生横竖交错的节奏感看成是画面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光色与光影的变化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捕捉阳光的感觉,烘托画面的气氛,表达自己的情感。灿烂阳光与绚丽水彩的交响融合予以作品新的和谐与生机。 二、追求肌理质感的艺术表现风格 现代科技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材料的探索研究能丰富并拓展水彩艺术语言,使其形成多样的形式与风格,凸显艺术家的个性魅力。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唐?法雷尔热衷于各种可能性材料的实验探索,在他的《倾斜》、《金色标记》、《白色壁橱上的坛子》等代表作中善于对各种水彩颜料的综合运用、给画纸涂底色、使用以水为基础的凝胶和石膏粉等,通过对多种绘画材料语言的尝试、制造肌理的对比与增强物体的体感、量感、笔触感来营造画面的趣味性,提升绘画性。尝试使用混合材料来表现水彩静物画创作构想,不仅能够丰富水彩画的本体语言,探讨对水彩语言的拓展与超越,还能让水彩静物画的表现形式丰富且多元化,使水彩静物画具有鲜明的艺术表现力与现代感。另外,由于玻璃、陶瓷、金属、花卉、纺织品等不同静物对光源色及环境色的反射能力不同会呈现不同的质感,因此,对不同材质静物的质感表现也是水彩静物画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水在水彩画中的艺术表现特点研究

水在水彩画中的艺术表现特点研究 水彩画是一种以水和颜料为媒介绘制的画作,其中的水在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水的艺术表现特点对于水彩画的创作与呈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浅谈关于水彩画中水的艺术表现特点的研究。 首先,水在水彩画中具有流动性和可变性。水彩画中,水的流动性使得颜料能够充分溶解和扩散,在画面上形成柔和的色彩渐变和平滑的过渡。水的可变性使得画家能够通过调节水的含量和流动速度来控制颜料的深浅、浓淡和色彩的透明与不透明度,达到绘画效果的多样性。画家可以运用水的流动性和可变性来表现水彩画的特殊质感和光感。 其次,水在水彩画中具有透明性和反射性。水彩画的特点之一是透明的颜料,而水本身也是一种透明的物质。在绘画中,通过运用透明的颜料与水的透明性,画家可以表现出具有层次感的效果。比如,在画水中的景物时,通过调节水与颜料的含量和混合比例,可以画出透明、清澈的水面。水的反射性也给画家带来了绘画的可能性,通过描绘水面上的倒影,可以丰富画面,增加景物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第三,水在水彩画中的流动与扩散能力使得画家可以运用湿画和干画的技法来表现不同的效果。湿画是指在湿润的画纸上直接施加颜料,颜料会在湿润的纸面上扩散和流动,呈现柔和的色彩渐变和丰富的纹理;而干画是指在干燥的画纸上施加颜料,颜料会在画纸的表面上扩散的范围较小,呈现出较为清晰和精确的效果。画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创作需求选择适合的技法来表

现水彩画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最后,水在水彩画中的变色和渗透性也为创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可能性。水彩画中的水色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反射光线的颜色和物体的色彩等。画家需要通过对颜料和水的控制,以及对画面的构图和光影的把握,来表现水的变色特性,使画面更加生动真实。水的渗透性使得画家能够通过调节颜料的浓稠度、画笔的湿度和纸张的吸水性等因素来控制颜料的扩散和渗透程度,从而表现出水面的质感和动态。 综上所述,水彩画中水的艺术表现特点是多样而丰富的,包括流动性和可变性、透明性和反射性、流动扩散能力、变色和渗透性等。水在水彩画中不仅是一种纯粹的表现对象,更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表达价值的媒介物。通过对水的特点的研究和运用,画家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水彩作品,使人们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水的魅力与美感。

浅谈当代中国水彩画的艺术欣赏

浅谈当代中国水彩画的艺术欣赏 艺术源于生活,当然,生活也离不开艺术,在生活中,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理论的艺术,就是一种能将社会生活与个人内心情感相联结的东西。当代艺术已经形成了一种媒介方式,艺术在传播的过程中人们会有自己的感受和深省。水彩画作为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主要是通过鲜明的色彩来触动观者的视觉感受。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让画作中水和彩的运用来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语言,进入画作的世界,拨动作者内心深处的情弦,激发创作的热情。 纵览当代中国水彩画,在艺术开展的过程中已经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这份硕果是可喜可贺的,在中国成长了百十年的水彩秀木,她的年龄与其他绘画种类相比不能不说是偏小的,她用自身独特的魅力展现了水彩艺术的荣耀夺目。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贴近生活的艺术,水彩画自身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拥有宏大的潜能和不断开展的空间,这正是艺术家不断探究的原因所在。 一、当代中国水彩画的由来及开展历程 改革开放后,文化领域的开展日渐繁荣,水彩艺术含苞待放,悄然傲立枝头。水彩画在我国绘画艺术的地位不断提升,在美术教育上也开始注重水彩画教育。时至今日,我国很多高校的艺术教育已经创办了水彩画专业,旨在培养大量的水彩绘画家。当代中国的水彩画画坛,已经是独木成林、枝繁叶茂。水彩艺术家与学者为水彩画的研究开展做出了实际意义的奉献,今日的水彩画家,不再固守传统绘画理论和盲目崇拜西方绘画技艺,而是推陈出新,结合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写意风格和鲜明色彩渲染,创作出当代中国水彩画,画面鲜艳、色彩鲜明、空明虚静,或淋漓酣畅或婉转空旋。 二、当代中国水彩画的特征

水彩画传入中国后,在自身不断开展中融入了许多中国文化的特性,当代中国水彩画表达了三个鲜明的特征: 第一,中国水彩画非常注重水与色的交相辉映,充分发挥水的特色。在西方传统水彩画中,主要突出表现色彩,水只是到达调节色彩程度的效果,并没有充分发挥水分的艺术效果。在中国水彩画的传承与开展中由于受到传统水墨画的影响,使水与色充分交融,结合中国绘画中的水墨特色,到达淋漓尽致的视觉效果。 第二,中国水彩画同时讲究笔力和写意。书法注重构造、气韵、力度和布局,是中国的国粹。在水彩画的创作中,水与色交织纵横,行云流水,艺术家将书法的气韵和力度不自觉地就带入到水彩创作中,给人一种空灵的感受,具有明显的写意风格。然而西方水彩画追求真实感,相对而言显得非常拘谨。 第三,中国水彩画的又一特性具有虚实美。虚与实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在中国美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水彩画的密与疏、显与隐、黑与白恰恰表达了虚即是实、实即是虚,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中国水彩画将水分的特质发挥到极致,整个画作具有流动和浸透的虚实美,浑然天成,具有一种空灵之美。 三、当代水彩画的艺术欣赏 〔一〕表现意境 当代艺术具有多元化特性,人们对水彩画的审美观念也是不尽一样,多种多样,当代水彩画不仅继承了传统水彩画的外观造型,而且融入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意境,在绘画创作中强调精神意味。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用自身饱满的情感融入水彩画中,将自己所想要表达的表如今整个画面上。水彩画作为艺术语言的传达,自然、视觉美点应是创作过程中我们要抓住的。从艺术创作来看,灵感是极其重要的,是我们创作的源泉。艺术家用创作的技巧和手法来展现画作的景象和意境,融情于景,大气地展现出来。对于艺术家来说,一幅

水彩画的审美特征分析

水彩画的审美特征分析 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彩画传入中国后经过历代水彩画家的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具有东方意韵的中国式水彩画。尽管水彩画在中国已逐步走向成熟,但由于对水彩绘画语言内涵、精神认识不足以及对水彩画独立审美取向缺乏研究,以至于许多人普遍认为油画才是绘画中当之无愧的大画种,才具有独立的审美特征,水彩画作为油画的附庸、绘画中的小品画根本就没有独立的审美特征。 从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在表现技法、欣赏趣味,还是在表现形式上,中国水彩画都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已成为我国多元文化艺术取向中的一朵奇葩。 一、艺术取向的多元化 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无论在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上,还是在表现技法、艺术媒介的选择上都体现出独立的、艺术趋向多元化的审美特征。特定的艺术媒介决定着艺术形式语言的内涵,而艺术形式语言内涵与外延的双重指向的融合决定着该艺术形式的艺术特性。水彩画是水与色的相互交融,独特的色痕带和水彩痕迹不仅形成奇妙、清新的视觉效果,而且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随机性,这种独特的艺术特性与中国传统彩墨画非常相似。中国彩墨画使用的画纸不仅质地柔软,而且吸水性较好,这使得彩墨画的设色呈现出淡雅、简约的特性。水彩画画纸独特的纸质纹理不仅使水色渗融流变带给人变幻莫测恍兮惚兮的妙境和难以名状的朦胧美,而且经水稀释过的色彩在运动中与自然保持了和谐的灵动之美,体现出透、轻、薄的特点。水是中国画家追求高雅清逸、诗情画意意境的根本语言。与其他画种的设色技法相比,水彩画中水彩的相互交融、流动渗化之法极为独特,不发挥水的长处,水彩画在表现力度上比不上油画和粉画;不发挥彩的特点,水彩画在神韵上远远逊色于水墨画。 17世纪水彩画刚刚诞生时,其艺术取向非常单一,色彩在画面上所占比重非常小,基本上是淡彩或淡色素描,作为传统的油画、素描和版画的附属形式,水彩画的特性并不明显,尤其是作为水彩画特殊媒介的水的渗透、流动和融合的特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德国绘画大师丢勒将色彩与形体相结合,使水彩画成为具有欣赏价值的风景画,水彩画才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英国水彩画家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不仅使水彩画取得了新的效果,水彩画技法日益纯熟,而且使水渗透流动和融合的特征在水彩画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使水彩画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和艺术观念的不断发展进步,水彩画的技法和艺术特征发生了重大转变,水与色的有机结合使得颜色在画面的分布更加富有节奏变化和自然天趣,许多画家从墨守成规的创作模式中走出来,在借鉴其他画种特技的基础上,对水彩画固有的程式、表现题材、表现形式、技法和材料进行了创新和探索,不断扩展水彩画的外延,使水彩画逐步地适应了当代绘画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水彩画作品因具体的人、工具材料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形式,新工艺、新技法层出不穷,从传统的湿画法、干画法,到多层画法、肌理画法、综合画法,水彩画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表现手段多种多样,表现技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取向特色。 从近年的全国水彩画展来看,写实型、写意型、抽象型等表现手法各领风骚,在这些表现手法中,以自然真实形象和色彩为依据创作的写实型作品是当今水彩画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以直观的色彩和形象感受为主,真实地表现了自然物象的具体形象和色彩;以笔意和水味取胜的写意型水彩画强调充分发挥水色的语言特点来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控制画面整体气氛,看似漫不经心的画面呈现出潇洒自如的艺术效果;抽象型水彩画强调精神世界的视觉形象化,在作品中很难看出自然物象的具体形态,是从物态到心态的转化过程,讲究画面形式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艺术生命力较强。由此可见,当代中国水彩画发展到今天不仅证实了中国水彩画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双重取向融合,而且展现出水彩画独立的审美特征和多元化的艺术取向。 二、造型语言的多样化

中国当代水彩画的特点和风格研究

中国当代水彩画的特点和风格研究 中国当代水彩画的特点和风格研究 摘要:水彩画在艺术舞台上已经有百年历史,也可以称之为百年文化,加之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开展,水彩画逐渐衍生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以及透明、清澈的艺术魅力被大家认可。水彩画作为一个不断开展中的画种,其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和风格。 关键词:当代;水彩画;特点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绘画方法之一,也将其简称为水彩。但是由于调和颜色过多和覆盖情况会使得色彩出现较脏的情况,所以一般不适合成为大幅作品,只适合制作相对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水彩画在我国的繁荣开展出现于改革开放之后,且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于艺术品位的追求,所以对于水彩画更为推崇。本文就我国水彩画的特点以及风格展开研究并总结几位水彩画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下面展开详细分析。 1 水彩画艺术特征分析 就中国水彩画来说,其与西方的水彩画存在着诸多相似特点,但是又存在着明显不同的艺术特征。我们来对独具艺术特征的代表来进行说明。古元、哈定他们的?松花江畔?以及?上海九曲桥?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从中我们能够剖析我国当代水彩画艺术特征。 1.1 纸的透明性 目前水彩画中的透明性与我们所了解的传统水墨画有极为类似的地方,很显然其是在融合水墨画的根底上所逐渐衍变而成的新内容。当代水彩画,其根底是白色的水彩纸,但是注意必须保证其材质是绝对优质的,因为优质的画纸,其本身所具有区别于普通画纸的明亮光泽以及抗渗透性,能够对水彩原料进行直接且良好的反映。还有一点就是当把颜料、白色水彩纸二者进行融合,还会增加朦胧的美感。 1.2 水的媒介性 我们都知道形成水彩画最为重要的媒介就是水,当水发挥其所具有的调和功能后,使得水彩交融并产生视觉效果。所以,就此来看,水已经作为水彩画形成的关键。水的参加和运用很重要,所以说加水最后对水彩颜料的改变良好与否已成为一门艺术,一旦水加得太多,那么就势必会出现颜料浓度缺乏的情况,最后所画事物的形体以及颜色都无法成功表现出来;与之相比,如果水使用太少,那么最终所调颜料就会覆盖白色水彩画的光泽,使得水彩画缺乏了明、润的特点。就水运用这一问题来说,当代水彩画将其发挥了淋漓尽致的效果。例如我们已经提及的?松花江畔?,其内容上只有湖光山色,最为特别的就是那一片水色,能够将湖泊的自然美表到达极致,无论是多一分还是少一分都会影响所呈现的美感。 1.3 颜色无覆盖性 不具覆盖性就是现代水彩画所具有的特点之一,具体对此特点进行总结性说明:水彩画中使用到的亮颜色相对较多,所以使得水彩具有相对明显且透明的特点;水彩画本身所使用的纸是白色的,所以为了保证水彩纸的光泽效果,要求亮颜料不能带有覆盖性特点。 1.4 描绘准确性 由于水彩画具备透明性、不具覆盖性等多种特点,所以要求其描绘上也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浅谈水彩画的特性及艺术性表现

浅谈水彩画的特性及艺术性表现 摘要:本文通过简单阐述水彩画的发展史、基本特点、艺术特征,及其材料、表现方法和色彩韵味,来分析探讨水彩画材质与艺术性表现的关系,让更多的人能够充分地了解和喜欢水彩画,由此体现水彩画因工具材料的特性、技法与其他画种不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 关键词:水彩画材料特点艺术表现方法 水彩画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更是人类迈向文化文明的一种形式表达。古代人利用兽血、赤铁矿以及植物的花茎色液在山洞、木器、砾石、陶器器皿上进行的绘画,都可列入水彩画的范畴。 早在 150万年以前,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太米拉石窟壁画中的野牛、古埃及盛行的用芦笔画在草纸和墙壁上的画以及我国西南地区诸省的崖画,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早期的水彩画。水彩画是标志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最早艺术形式之一。 但水彩画真正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则主要是通过英国水彩画家们的努力来完成的。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取得辉煌成就,使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真正登上艺术殿堂,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人们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 英国水彩画,几经沿革,由钢笔淡彩发展成多彩风格,直至逐步突破古老画法,大胆追求自然光色,从而创造出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代。随着技法日趋成熟,水彩画特性更为明显,名家辈出,享誉世界,19世纪中期达到了可与油画相媲美的水平,终于登上了绘画艺术的巅峰。 我将从水彩画基本特点及其艺术特征,水彩画的材料、表现方法及韵味等两个方面分析探讨水彩画材质与艺术性表现的关系。 一、水彩画的基本特点及其艺术特征 1、水彩画的特点 水和彩构成了水彩画语言的基础,借助“水”和“色”的相互作用,使画面具有透明、轻快、滋润、流畅等特点,能获得特殊韵味的效果。19世纪英国著名水彩画家和理论家拉斯金曾作过如下描述:“水彩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斑斑的粒状虽然对于画面的表现没有什么意义,但由它偶然产生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松柔的感觉,是其它材料所没有的。”这正好阐明了水彩画的特点。

浅谈现代水彩画的审美特征与价值

浅谈现代水彩画的审美特征与价值 摘要:近年来,水彩画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开展,从绘画中的“轻音乐”开展成为了可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抗衡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在当代中国社会日益呈现多元化的今天,与时俱进的水彩画也在技法与表现形式上,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艺术家在“多元”的创作方式中,应努力去塑造富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当代水彩画审美品格。 一、水彩画独立的审美特征 从水彩画在中国的开展情况来看,其在表现内容与表现技法上,都已经展现出独立的审美特征和多元艺术取向。水彩画的画纸,其独特的纸质纹理能够使得色泽经过稀释后,产生出薄、透、轻等特点,在运动之中的斑痕、水迹、自然三者之间构成了灵动和谐之美。水彩画的语言内涵是水与色之间的完美交融,并在斑痕,水迹与自然之间形成抒情性与随机性,是一种奇妙的变奏关系,具有清新、明快与淋漓的视觉特点,形成水彩画独立的审美特征。 从近年的全国水彩画展来看,中国水彩画在表现技巧,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等方面,表达出了多元的艺术取向。在水彩画之中,存在多种表现手法,有写实型、写意型、装饰型和抽象型等,都充分表现出了水彩画的多元艺术性。多元化的开展趋向,能够将水彩本体的艺术形式加以强化,将水彩画的外延加以拓展,水彩画将会在其内涵和外延的结合之中不断取得开展。水彩画将水、色严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水、色的变幻来展现一种无限的生机。通过水的流动、浸润与沉积,使得画面能够出现一种天趣和人意自然结合的形态。这是水彩画

独有的艺术风格,如展现炫丽的天空,广阔的大海,梦幻的水乡等等,水彩可以赋予他们深层次的意蕴。在水色交融中,将中国化的点染与油画的浑厚结合,显示出水彩画所独有的魅力。 二、继承和开展中的水彩语言 1492年,德国著名画家丢勒别出心裁的把颜色粉与阿拉伯树胶、蜂蜜和甘油等材料混合,用水做调和剂作画开创了水彩画的独立语言体系,到十九世纪英国画家透纳,冲破了线和蛋彩的束缚,是水彩画进入到新的开展阶段,二十世纪印象派画家对光色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推动了水彩画的开展。以及后来的现代派、抽象派画家在各自的艺术语言实践中与水彩画的结合,也给水彩画注入了新的含义。水彩画上个世纪初传入我国到今天,水彩画已经开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大画种。19世纪中叶,水彩画也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被传入了中国,在我国走过了百余年。水彩画作为世界性的画种,它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正以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语言形式,充满生命的活力。水彩画一用水调和颜料在纸面上追求色彩变化和笔致情趣的形式,与我国传统绘画有着天然的近似,在人们眼里常被视为是彩墨画的另类表现,而水彩画家同样也从中国彩墨画的“天人合一”追求“诗情画意”的观念中吸取营养,这就使得水彩画在中国画家手中,更具水色淋漓、笔法酣畅的特点。水彩画家蒋跃先生指出,水彩画的语言特质主要表达在东西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彩画在审美观念上属西方绘画造型体系,一方面水彩画以水溶性颜料和水作为绘画的媒体,在视觉效果上显示出透明、滋润等独特的艺术情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