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初中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初中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一、单项选择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

半跟草去”强调教师的( C )

A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

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

11.孔子代表作(A)

A《论语》B《学记》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 A )A教师B 家长C自我D同伴

19.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 C )

20.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教育方针 C.教学目标 A.观察法C.实验法节的能力。B.教育目的 D.培养目标B.访谈法D.行动研究法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C )

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

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B )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

体细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D家庭教育C《理想国》D《大学》

3.心里断乳期是指( C )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

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 B )

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

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B )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

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成为( A )

A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

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B )

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

8.教师的根本任务( A )

A教书育人B教学

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

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

具有( C )

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B )

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

13.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

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C )

A谈话法B演示法C讲授法D讨论法

14.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

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A )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

C运气好坏D任务难易

1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

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D )

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

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 C )

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D )

A个别教育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培养班集体( A )A师生关系B上下级C同事关系D 同学关系一、单项选择题

1.为适应科学知识加速增长和人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

制度称为(A)。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B)。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1A.视角B.视敏度C.视野D.明适应

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目标参照测验

D.团体参照测验

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最高目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

教育学者是(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0.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1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判断题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

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

能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4)科研能力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1)组织教学的能力(2)对教育影响的传导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

3、如何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特点?务的人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

2.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 )

3.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 )

4.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

5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 )

6.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 )

7.“勤能补拙”充分说明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

8.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

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 )

10.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

会、家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2)学生是一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个发展中的人(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4如何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

位?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要接受教育,一切的教育活动都要

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另

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同时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

观能动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特性。学生的客体

地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1.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

法。( √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规律

就是教育内

12.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应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 )

1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 )

14.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 )

16.高创造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

17.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 √)

19.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应归咎于家庭,与学校无关。( × )

20.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 )

1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养。

2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内容?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具有本

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6、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5.学习室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

的。( × )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

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

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

18.某中学开设了线条画、垂钓技术等课程供学生自愿选择,这是地方课

程。( × )(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2)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3)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4)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7、现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1)教育思想素养。(2)职业道德素养。(3)知识素养。(4)能力素养。(5)身心素(2)现代教育的普及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化。(4)教育具有商品性。(5)教育具有科学性。(6)教育具有发展性。(7)教育具有阶级性。

8、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或专业特点)是什么?2第一,教师是为社会服务的,是培养人的事业。

第二,教师的形成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

第三,教师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能够负责处理。

即教师有自

己的专业权力。

第四,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第五,教师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上综合

起来看比较

高。

9、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如何理解?

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社会为实现

教师职业的

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一是

教师职业的

专业化。

在理解上,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专业是复合性的专业,包括学科的专业性,也包括教育的专业性。而教育

期,

的专业性,是一种技艺性的专业,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技能性和复杂性

等特点。第

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多方面多主体努力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自身

的巨大努力,

也需要国家、政府、大学的努力。第三,教师专业化有多方面的内涵,即

服务宗旨或

专门功能、专业训练、专业权限、专业团体、专业地位。第四,教师专业

化是一个持

续的努力过程。

10、教师的劳动有何特点?

(1)复杂性(2)创造性(3)示范性(4)长期性(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11现代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现代的教师应该具备的角色是:学生的诊断师,学习

的指导者,

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评价者与激励者,学生的管理者,研究者,教

育共同体的

协调员,不断进取的人。

12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

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

学习结果

所达到的程度。

313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

段、教学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

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14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

等)的评——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

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15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

价、形成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16合作学习应具有哪几个要素?五个基本要素:混合编组,小组目标,积

极依赖,个体责任,小组自我评价。

17.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

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

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

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

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18.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绝对完整,精心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绝对完整,精心编辑)七年级上册8 1《郑人买履》2《刻舟求剑》3《幼时记趣》4《三峡》 5《以虫治虫》 6《梵天寺木塔》 7《论语八则》 8《狼》 七年级下册6 9《赵普》 10《黄鹤楼》11《于园》 12《黔之驴》 13《爱莲说》 14《两小儿辩日》 八年级上册5 15《晏子使楚》16《人琴俱亡》17《小石潭记》 18《记承天寺夜游》 19《治水必躬亲》 八年级下册7 20《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 24《口技》 25《送东阳马生序》 26《山市》 九年级上册7 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 31《岳阳楼记》 32《醉翁亭记》 33《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 九年级下册8 34《曹刿论战》 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38《愚公移山》 39《出师表》 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1《田忌赛马》

七年级上册课文 1《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他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去拿尺码。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3《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看

广东省初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教案(初一上)

第1课时走进信息世界 教学目的: 1、了解信息对人的作用和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3、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学生带着下面几个问题看书 1、信息对人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2、信息活动对人有怎样的要求? 3、现代信息技术有哪些应用和影响? 4、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有何地位和作用? 二、精讲及板书 1、列举人类发明的信息技术:结绳记事、烽火台、印刷术、电报、电话、望远 镜、显微镜、电视、气象卫星、计算机、通信网络等。 2、列举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学习、生活、生产、研究、国防等。 3、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危害:不利于身体健康、影响人的沟通和交 往能力的发展、容易遭到病毒与黑客等的破坏、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4、计算机的功能特点:强大的信息获取、存储、处理能力及模拟人类智能的功 能。 5、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的地位 三、练习 完成课本12页练习 第2课时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2、了解计算机的日常保养及维护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1、计算机是如何为我们工作的? 2、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包括哪些? 3、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需要注意哪些? 一、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任务:尝试按下计算机的电源按钮,启动计算机。仔细观察计算机的启动过程,

输入→处理→输出 二、计算机的组成 1、硬件 计算机的主机、键盘、鼠标、存储器、显示器、打印机和扫描仪等,是计算机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 计算机的硬件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处理器和输出设备。 2、软件 系统软件:是帮助用户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执行用户命令,方便用户使用等。 应用软件:是指为解决某类应用问题而设计的软件。Office .WPS .photoshop 三、计算机的日常保养及维护 1、要使用稳定可靠的电源系统,启动之前先检查有没有插好电源。 2、计算机的部件很容易受损,避免强烈震荡、碰击或大力拍打。 3、粉尘会导致计算机部件接触不良,使用后可考虑为它穿一件防尘“外套”。 4、来历不明的软件光盘或磁盘可能会携带计算机病毒,病毒会让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会“损坏”主机硬件。 谈一谈自己家里使用的计算机的环境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除了课本中说还需要补充哪一点? 总结: 硬件组成: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 处理器、输出设备 软件组成: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练习: 完成第19页的调查表。 根据第21页的“计算机实验室友善提醒”,设计一些友好的提示语作为实验室管理条例的补充,会画图的同学可以在标语上配一些图。 第3课时操作计算机 教学目的: 1、认识Windows图形操作界面 2、熟练掌握鼠标操作、键盘录入操作 3、掌握智能ABC输入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Windows 任务: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桌面。查看桌面上“我的电脑”、“我的文档”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5版)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1、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 2、繁星(巴金) 3、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4、“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 5、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韩非子》)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 次北固山下(王湾)赤壁(杜牧)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 写作有感而发 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6、往事依依(于漪) 7、幼时记趣(沈复) 8、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9、伟人细胞(秦文君) 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少年歌(朱湘)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 写作说真话,抒真情 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名着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10、社戏(鲁迅) 11、端午日(沈从文) 12、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王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 诵读欣赏对联六副 写作从生活中找“米” 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14、春(朱自清) 15、三峡(郦道元) 16、济南的冬天(老舍) 17、夏(梁衡)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秋词(刘禹锡 文笔精华(一)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18、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20、宇宙里有些什么(郑文光) 21、《梦溪笔谈》二则(沈括)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 写作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词语的修改 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专题:狼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2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23、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 24、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 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写作想像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附录一应用文示例(条据通知日常书信)附录二名家书法鉴赏(王羲之、颜真卿) 附录三字词表 七年级下册(2005年12月第5版)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1、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2、一面(阿累) 3、我的老师(魏巍) 4、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余玮) 5、赵普(《宋史》)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登岳阳楼(杜甫) 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 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7、月迹(贾平凹) 8、三颗枸杞豆(程海) 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10、柳叶儿(宋学孟) 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列子》) 黄纱巾(薛涛) 写作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口语交际劝告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任务与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 初中阶段课程目标是: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和学会文字、图形、数据的处理技能,初步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方法。 3)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高密市现行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教学内容安排: 教材版本: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青岛出版社发行版本 教材简析: 现行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为初中三年制教材,共分三个级部,每年级分上下二册共六册。教材内容共分七个模块,分七个单元进行学习: 第一册(一年级上册)包括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信息处理与电子计算机;第二单元:窗口图形操作系统简介。 第二册(一年级下册)包括一个单元:第三单元:用计算机制作板报。 第三册(二年级上册)一个单元:第四单元: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第四册(二年级下册)一个单元:第五单元:网页制作 第五册(三年级上册)一个单元:第六单元: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第六册(三年级下册)一个单元:第七单元:用计算机处理多媒体信息。 教材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一年上册内容,共分两个单元,总课时数:22课时。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本套《信息技术》教材(7-9年级)力求针对重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紧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先进地教学理论为指导,在分析、借鉴国内外优秀同类教材地基础上,以任务驱动、活动领为核心理念,强调信息技术 又. 合作地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地基础. ⑴教材首先强调对信息技术兴趣和意识地培养. 兴趣是最好地教师,是最大地学习动力.为激发学生地学习热情和兴趣,根据学生知识地层次结构和认识规律,在教材地设计

上克服版面死板,索然无味地现状,尽可能做到版面生动,有吸引力.全书内容浅显、通俗易懂,所举事例贴近学生,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构建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来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地意识.即构?quot;要用"、"敢用"信息技术地意识. ⑵对学生信息能力地培养是信息技术课地长期任务.解决"会用"信息技. 息技用. 养 获. 养 并发布新地信息.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地工具和软件于其他学科地学习之中. 2、时代发展和社会实际地需要20世纪开设计算机课是以学习计算机知识为主,了解计算机地基本工作原理、程序设计地基

本思路.21世纪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不只是课程名称地简单变更,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地变革.21世纪地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工业化时代跨入信息时代.学习地重点不仅仅是获得多少信息而重要地是学会了多少获得信息地方法和手段,关注地是处理、运用信息地能力提高程度如何.为使学生通过本教材地学 制. 为主)、为 织. 机地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信息地获取、传递、处理方法.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地基本操作、用计算机处理文字信息等三个单元,约34课时.内容浅显、通俗易懂,适合于初中一年级或二年级新开设信息技术课地学生使用.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七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⑴《郑人买履》⑵《刻舟求剑》⑶《幼时记趣》⑷《三峡》⑸《以虫治虫》⑹《梵天寺木塔》专题⑺《狼》⑻《论语》八则 七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⑼《赵普》⑽《黄鹤楼》⑾《于园》⑿《黔之驴》诵读欣赏:⒀《两小儿辩日》专题⒁《爱莲说》 八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⒂《晏子使楚》⒃《人琴俱亡》⒄《小石潭记》⒅《记承天寺夜游》⒆《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⒇《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24)《口技》(25)《送东阳马生序》诵读欣赏:(26)《山市》 九年级上册:讲读课文:(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32)《醉翁亭记》诵读欣赏:(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九年级下册:讲读课文:(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七年级上册 ⑴《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⑵《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⑶《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⑷《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⑸《以虫治虫》

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七、八年级下册各有两章。七年级下册是文字处理和和网海漫游;八年级下册是制作多媒体作品和QBASIC编程乐园。“文字处理”和“制作多媒体作品”教学方式基本一样,都是先拟定创作方案――采集素材――制作作品。“QBASIC编程乐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学生讲。根据七八年级教材的内容,本期我们以七年级下册为例进行教材分析如下: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任务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一是为初中生升入高中做准备;二是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寻找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三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支持其它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能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使用信息的安全观念;四是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1、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受重视。可以说,学校的多数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处在不懂、不闻、不问的状态,而班主任、主科教师虽然没抢占信息技术课,但是态度很明了,课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只要把学生看好就行,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大多数教师认为:上这种课不就是玩吗?甚至,到了考试前一周,学习好的学生自然会被教师留在班级学习,而这一科不参加考试,没什么好学的!我们希望在教育中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并通过它体现教师自身的价值。我们应如何提高自身的价值呢? 2、教学设备落后,教学工作难于开展 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的机房设备普遍落后。学校对这块基本上不投资。设备的落后,必然也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科目的兴趣,同时也加大了信息技术老师维护机房的工作量。由于设备的落后和学校的不支持,信息技术教学基本处于不上或者随便上的状态。 3、从小学到初中,课程教学缺乏衔接性。初中信息技术课所学内容大部分在小学都学过,所以大部分课都觉得很无聊,自己做自己的。不少学生反映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枯燥、无聊而且过于公式化,提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解决方法:适当的对课本的知识进行扩展,一定要在小学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要把握住目前硬件、软件的发展状况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三、教材对教师的要求 1、通读教材 要很好的把握教材内容必须把各册教材都通读一遍,了解教材的体系结构、了解各册教材所要求的知识点,把握各个章节的学习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等。 2、教师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 新教材所涉及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很广泛,对任课教师专业知识要求较高,所以一定要注意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没有条件的教师需要通过自学补课,否

鄂教版中考语文试题

鄂教版中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字词书写 1 .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嗔怪(______)小凫(______)神采奕奕(______) 麝香(______)匍匐(______)蹒跚(______) yuán(______)故关jiàn(______)大相jìnɡ tínɡ(______) 温xùn(______)禁ɡù(______)迫不jí(______)待 二、现代文阅读 四、阅读《做一事,忠一事》,完成下列小题。 做一事,忠一事吕莉 【人物】湖北省宜昌市急救中心调度员覃阳阳。 【故事】近日,湖北省宜昌市急救中心调度员覃阳阳接到一通急救电话,一位老人在家中晕倒,家属极为慌张。覃阳阳一边安抚对方情绪、问清地点,将急救指令发送出去,一边在等待救援时与患者家属保持通话。188秒,她一直指导家属为患者做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直到救护车赶到。正是她沉着、冷静、专业的指导,为挽救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网友们为覃阳阳的职业素养感染,不吝称赞,“多一点这样尽职尽责的人就好了”。 【点评】⑴生命的脆弱或许就在倒地瞬间,生命的希望也许只是关键的188秒。同样坐在急救调度席上,同样手持一部关乎生死的电话,每一名调度员都应像覃阳阳那样,用准确的判断、快速的反应、耐心的指导来为生命争分夺秒。这是专业态度,也是技术素养,更是融入在普通工作岗位中的职业精神。 ⑵这样的职业精神并不罕见。此前,杭州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位协警在执勤时,突然发现路面在变形,就赶紧组织疏导交通,4分钟后路面塌陷,精准判断让很多车辆行人免于“遭殃”;最近,在一列行驶中的列车上有人突

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打印版

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打印版

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阅读:成长的足迹 1、一起长大的玩具(金波) 2、捅马蜂窝(冯骥才) 3、海鸥乔那坦(张灯) 4、只要翻过那座山(杉美树子) 5、望天树(乔传藻) 诗词诵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隐) 口语交际:认识新朋友 写作:过去的时光 综合性学习:童年的游戏 第二单元阅读:情感的涟漪 6、诗两首 纸船——寄母亲(冰心)母亲(泰戈尔) 7、短文两篇蝈蝈赵丽宏空山鸟语郭枫 8、故乡的桂花雨(琦君) 9、羚羊木雕(张之路) 10、最后一片藤叶(欧?亨利) 诗词诵读 秋词(刘禹锡)画眉鸟(欧阳修)口语交际:让我来解说 写作:心事 第三单元阅读:光荣与梦想 11、理想(流沙河) 12、袁隆平的“寻梦园”(曲志红) 13、航天女英雄——女教师克里斯塔?麦 考利夫追记(刘绪源) 14、体育颂(皮埃尔?德?顾拜旦) 15、万里长城(刘雨田) 诗词诵读泊秦淮杜牧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写作:喝彩 综合性学习:走近奥运 第四单元阅读:探秘与发现 16、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 17、牧鹅散记(陈天昌) 18、蒙娜丽莎微笑揭秘(沈致远) 19、尼斯湖怪被抓住啦?(王直华) 20、写在雪地上的书(维?比安基) 诗词诵读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写作:窗外的世界 综合性学习:成语探究 第五单元阅读:月光下的故事 21、猎狐(沈石溪) 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渡荆门送别(李白) 口语交际:成长 写作:书的故事 第六单元阅读:思辨的智慧 22、两小儿辩日(《列子》) 23、短文两篇 枭逢鸠(《说苑》)穿井得人(《吕氏春秋》) 24、晏子使楚(《晏子春秋》) 25、《世说新语》三则(刘义庆)咏雪 道旁李树复裈 26、蜀鄙二僧(彭端淑) 27、河中石兽(纪昀) 28、木兰诗(《乐府诗集》) 诗词诵读黄鹤楼(崔颢)水槛遣心二首(一杜甫)写作:花儿的话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测试

希望教育中心七年级语文课堂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酝酿(yùn niàng) 抖擞(sǒu) 蓑(sōu)笠薄(báo)烟 B.铿锵(kēngqiāng) 骈俪(piánlì) 戛(jiá)然而止怅惘(chàngwǎng) C.栀(zhī)子花箬(ruò)叶祭祀(sì) 姗姗(shān) D.啁啾(zhōu jiū) 譬(pì)如伫(zhù)立销声匿(nuò)迹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销声匿迹惆怅兴致勃勃根深帝固 B.相得益章妥帖暝思苦想林林总 总 C.酣畅淋漓缭亮跌宕起伏致理名言 D.人迹罕至抖擞循循善诱斩钉截 铁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1)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它的内涵。 (2)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是否能够正视失败。 (3)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4)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4.根据语境依次选择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油菜子和豌豆的长长荚儿,被圆圆的喜欢____了。 ②马尾松的新针和竹林的新叶,把山野的空隙____了。 ③黄瓜的绿藤、四季豆的青藤、葡萄的长藤,把瓜棚、豆架、篱笆_____了。 A 挤满爬满装满 B装满挤满爬满 C 装满爬满挤满 D爬满装满挤满 5.将下面句子组成文段,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④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备选项:A.④①②③⑤ B.②④③①⑤ C.①②③④⑤ d. ③(2)①⑤(4) 6.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鄂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重点字词读音归纳卡

初中语文第一册重点字词读音归纳卡片(现代文) 【总体把握】 1.总体注意事项: 注意区别平舌与翘舌音,如:四.sì(√)shì(×) 注意区别前鼻音与后鼻音,如:拼.音p?n(√)p?ng(×) 注意区别边音与鼻音,如:两.liǎng(√)niǎng(×) 2.注意变音 汉语拼音在注音时,两个上声(1)相连时,第一个上声变为阳平。三个上声 相连时,一种是将第一个上升变为半上声,第二个变成阳平(如:很勇敢htn yǒng gǎn—htn y?ng gǎn);一种是前两个上升都读阳平(如:展览馆zhǎn lǎn guǎn—zhán lán guǎn)。切记:注音时注原来的读音! 【第一单元】 〖1〗滑稽.j?(√)jì(×) 〖2〗鞭梢.shüo(√)shào(×)〖3〗又轻又薄.báo(√)b?(×) 〖4〗一撮.zuǒ(√)cu?(×) 〖5〗眩.晕xuàn(√)xuán(×)〖6〗眸.子m?u(√)mú(×) 〖7〗瞬.间shùn(√)xùn(×)〖8〗山涧.jiàn(√)jiün(×) 〖9〗蹿.过cuün(√)cuàn(×) 【第二单元】 〖1〗憔.悴qiáo(√)jiüo(×)〖2〗惩.罚ch?ng(√)chtng(×)〖3〗什.物shí(√)sh?n(×) 〖4〗虐.杀n?a(√)l?a(×)〖5〗厌恶.wù(√)a(×)〖6〗馨.香x?n(√)x?ng(×) 〖7〗鹧.鸪zhy(√)zha(×)〖8〗寂寥.liǎo(√)liáo(×)〖9〗笨拙.zhuō(√)zhu?(×) 〖10〗木樨.x?(√)xǐ(×)〖11〗剥.栗子bō(√)büo(×)〖12〗檀.香tán(√)chán(×) 〖13〗满觉陇.l?ng(√)lǒng(×)〖14〗脸颊.jiá(√)xiá(×)〖15〗攥.着zuàn(√)zhuàn(×) 【第三单元】 〖1〗脊.梁jǐ(√)jí(×)〖2〗扒.窃pá(√)bü(×)〖3〗鬓.发bìn(√)b?n(×) 〖4〗祈.求qí(√)qǐ(×)〖5〗不懈.xia(√)jit(×)〖6〗悲恸.t?ng(√)d?ng(×) 〖7〗猝.然cù(√)cuì(×)〖8〗畸.形j?(√)qí(×)〖9〗卑鄙.bǐ(√)bì(×)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依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本套教材的内容设置是符合国家"纲要"精神。课程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⑴教材首先强调对信息技术兴趣和意识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最大的学习动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根据学生知识的层次结构和认识规律,在教材的设计上克服版面死板,索然无味的现状,尽可能做到版面生动,有吸引力。全书内容浅显、通俗易懂,所举事例贴近学生,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构建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来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即构?quot;要用"、"敢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⑵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的长期任务。解决"会用"信息技术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材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2003或2007、Flash、网络基础知识以及Internet的应用等知识和软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获取、处理、组织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应用。 ①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初中学生能力的主要表现就是信息的获取。教会学生会用软件,注意培养他们从"帮助"中获取信息,从"状态栏"中获取信息,从操作导引或出错等消息框中获取信息,从网上获取信息。 ②处理、组织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 教会学生怎样根据需要,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的支持,将所获得的有关信息进行组织、编辑等处理,产生并发布新的信息。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之中。 2、时代发展和社会实际的需要20世纪开设计算机课是以学习计算机知识为主,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21世纪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不只是课程名称的简单变更,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21世纪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工业化时代跨入信息时代。学习的重点不仅仅是获得多少信息而重要的是学会了多少获得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关注的是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程度如何。为使学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达到信息能力的提高。教材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始终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学会使用计算机工具的技能和技巧,提高运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获取、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教材的每一单元都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全部)古诗

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赤壁》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浣溪沙》苏轼(北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十五夜望月》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对联六副》 ①湖南岳阳楼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②杭州岳墓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③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④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⑤集句联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⑥方志敏卧室联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秋词》刘禹锡(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4《登岳阳楼》杜甫(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蝉》虞世南(唐)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6《孤雁》杜甫(唐)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7《鹧鸪》郑谷(唐)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山西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分析

版《初息技术》 教材总体分析 一、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初息技术课程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在教材编写时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以国家课程改革有关文件为依据 本套教材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总的指导思想,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基础上,参照《高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确定教材的容。 2、教材要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 教材要具有适应性。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起点差异,注意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注意容的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 教材容力图科学、客观、准确,语言表达要严谨且通俗易懂;选择具有广泛适用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蕴含着信息技术的基本思想方法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当选择能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

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4、注意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教材要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5、教材要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培养。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广泛交流、协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能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材主要特点 1、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进行需求分析,然后进行规划设计、采集加工素材,集成与发布作品,最后再进行评价并修改完善。电子报、电子刊物的制作和个人主页的制作等蕴含了软件工程开发的思想与方法。 2、教材的安排注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教材的任务设置力求选编中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需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在自己动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3、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在每个大的实践完成以后,有一个评价表,供学生自评、互评时参考。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

初中语文(鄂教版)文言文阅读1

湖大附中2005——2006学年度阶段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湖北大学附属中学黄红星 2005.8.30 一、根据课文填空(16分) 1.《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2.出师未捷身先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在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地对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原句回答)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6.“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话来说,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7.《观刈麦》一诗中集中描写农民艰辛劳作的句子是, 。 8.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 , 。 9. ,东风花柳逐时新。 10.苟全性命于乱世,。 二、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12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去国.怀乡 3.恐托付不效. 4.深入不毛.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遂许先帝以驱驰 ..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2分)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 2.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译: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 四、文言文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陋室铭》一文,完成1-4题。(共10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这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4)无案牍这劳.形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二)阅读下面《爱莲说》一文,完成4-7题。(共11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濯.清涟而不妖(2)亭亭净植. (3)陶后鲜.有闻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初中信息技术课本

模块一:信息技术理论部分 第一节:键盘与鼠标得认识及应用 一、键盘介绍 键盘就是目前计算机主要得输入设备,计算机所要处理得信息,大部分通过键盘来实现得。 二、键盘得分区 键盘上得108个键主要分成四个区: 主键盘区(打字键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数字小键盘区(副键盘区)。(演示实物)1、主键盘区 包括:数字键、英文字母键、控制键等。 1)数字键:(0~9):10个数字; 英文字母键:(A~Z):26个字母;其中:键盘上得基本键就是:A、S、D、F J、K、L、; 2)特殊符号键:?!* % #^ &等特殊符号; 3)控制键: ①Tab:制表键或跳格键 ②Caps Lock:大小写字母锁定键。按下该键,键盘右上角得指示灯亮,输入得字母为大写。灯灭,为小写。(演示) ③Shift:上档键。左右各一个,功能相同。针对双字符键,可产生上位符号。也可以切换字母大小写。(演示) 备注:双字符键,含两个字符,例:主键盘区得数字键;单字符键:含一个字符。如:字母键。 ④Alt:转换键,又叫交替换档键;

⑤Ctrl:控制键。此键总就是与其它键组合使用,完成特定功能。例如:Ctrl+C(复制),Ctrl+Alt+Del(若系统长时间不响应用户要求,可用该组合键结束任务)等。(演示) ⑥Space:空格键。可产生一个空白字符,(打字时又叫键入键,可以打入文字) ⑦Enter:回车键,又称换行键,确定键。(演示) ⑧Back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左边一个字符,其后得字符自动前移,用于修改与删除。 ⑨Win:窗口键:开始菜单得快捷键。(演示) 2、功能键区:包括ESC键、F1—F12 1)ESC:转义键或命令取消键,主要用于退出或在行编辑中对所输行得取消。(演示)2)F1~F12:在运行不同软件时被定义成不同得功能。例:F1:帮助键,用于提供帮助信息,F8:开机时按住此键,可以在安全模式下启动计算机。 3、编辑键区 1)Printscreen:屏幕复制键,可将电脑屏幕以图片得形式复制到剪贴板。 Alt+ Printscreen:可将当前活动窗口复制到剪贴板。(演示) 2)Scroll Lock:屏幕滚动锁定键 3)Pause:暂停键 4)Insert:插入改写转换键;(主要用于在WORD文字处理中对于“改写”方式与“插入”方式得转换)(演示) Delete:删除光标所在位置右边得字符,也用于文件或文件夹得删除。(演示) Home:光标快速移至行首(Ctrl+Home:光标快速移动到文档首部)(演示) End: 光标快速移至行尾(Ctrl+End:光标快速移动到文档结束)(演示) 5)Page up/Page Down: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类

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类 古代诗词目录 诵读欣赏 七年级上册 古代诗词三首(21)《次北固山下》王湾《赤壁》杜牧 《浣溪沙》(山下兰芽)苏轼 古代诗词三首(13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秋词》刘禹锡《论语》八则(173) 古诗二首(206)《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七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29)《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登岳阳楼》(杜甫) (77)《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 古诗三首(137)《蝉》(虞世南)《孤雁》(杜甫)《鹧鸪》(郑谷) 古诗三首(260)《使至塞上》(王维)《黄鹤楼》(崔颢)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 八年级上册 古诗二首(114)《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己亥杂诗》(龚自珍) 古诗三首(145)《望岳》(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登飞来峰》(王安石) 古诗二首(229《雁门太守行》(李贺)《别云间》(夏万淳) 八年级下册 诗词三首(6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渔家傲》(范中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二首(20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无题》(李商隐)

古诗二首(249)《夜雨寄北》(李商隐)《论诗》(赵翼) 九年级上册 诗经二首(99)《关雎》《蒹葭》 古诗二首(207)《相见欢》(李煜)《浣溪沙》(晏殊) 古诗二首(241)《龟虽寿》(曹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物候天气诗四首(39)《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 《凉州词》(王之涣)《塞下曲》(卢纶)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 九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59)《饮酒》(陶渊眀)《行路难》(李白)《游山西村》(陆游)诗词曲三首(191)《观沧海》(曹操)《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课内古诗文 七年级上册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109)《十五夜望月》(王健)《水调歌头》(苏轼)《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 15、《三峡》(郦道元)(129) 21、《梦溪笔谈》二则(170)《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沈括) 七年级下册 5、《赵普》(宋史) 18、《黔之驴》(柳宗元) 23、毛泽东诗词二首《沁园春雪》《卜算子》 24、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白居易)《破阵子》(辛弃疾) 八年级上册 1、七律长征(2)(毛泽东) 9、古诗四首(58)《春望》(杜甫)《泊秦淮》(杜牧)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过零丁洋》(文天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