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材料学基础期末思考题及答案

化工材料学基础期末思考题及答案
化工材料学基础期末思考题及答案

1、材料如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

材料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必不可少缺少的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认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没有材料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某一种新材料的问世及应用往往会引起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

石器时代见证了人类摆脱动物界,开始使用劳动工具;陶器作为第一种人造材料结束了人类的石器时代,是人类从蒙昧时代进入了野蛮时代;青铜器大大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出现,而青铜器制造的兵器把人类带进了冷兵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后,由铁器制作的农具、手工工具和各种兵器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把人类文明向前推进;十八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十九世纪中叶,钢铁、水泥等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开始从农业和手工业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二十世纪中叶以后,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尖端科学和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五十年代后出现了新型功能陶瓷产业,满足了电力、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需要;二十世纪以后半导体材料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复合材料的发现更加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它不仅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还可以应用于现代民用工业、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纳米科技和纳米器件的发展更是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材料是人类进步的最重要动力,任何工程技术都离不开材料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必将支持和促进当时世界文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2、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和工程之间的关系

3、从我国载人航天工业的飞速发展说明材料的支撑作用

飞行器及其动力装置、附件、仪表所用的各类材料,是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是材料科学中富有开拓性的一个分支。飞行器的设计不断地向材料科学提出新的课题,推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向前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也给飞行器的设计提供新的可能性,极大地促进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18世纪60年代发生的欧洲工业革命使纺织工业、冶金工业、机器制造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从而结束了人类只能利用自然材料向天空挑战的时代。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装有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飞机,当时使用的材料有木材(占47%),钢(占35%)和布(占18%),飞机的飞行速度只有16公里/时。1906年德国冶金学家发明了可以时效强化的硬铝,使制造全金属结构的飞机成为可能。40年代出现的全金属结构飞机的承载能力已大大增加,飞行速度超过了600公里/时。在合金强化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高温合金使得喷气式发动机的性能得以不断提高。50年代钛合金的研制成功和应用对克服机翼蒙皮的“热障”问题起了重大作用,飞机的性能大幅度提高,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3倍音速。40年代初期出现的德国 V-2火箭只使用了一般的航空材料。50年代以后,材料烧蚀防热理论的出现以及烧蚀材料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弹道导弹弹头的再入防热问题。60年代以来,航空航天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一些飞行器部件使用了更先进的复合材料,如碳纤维或硼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以减轻结构重量。返回型航天器和航天飞机在再入大气层时会遇到比弹道导弹弹头再入时间长得多的空气动力加热过程,但加热速度较慢,热

流较小。采用抗氧化性能更好的碳-碳复合材料陶瓷隔热瓦等特殊材料可以解决防热问题。

4、金属材料的发展如何推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反应容器用金属材料、

5、现代大型飞机中用了哪些材料?主要利用这些材料的什么性质?其未来发展趋势是

什么?

飞机上的材料大部分是合金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铝合金。铝是一种轻金属,比重2.7左右。由于地球的吸引力的作用,要求飞机质量越轻越好。飞机越轻,飞的越高、越快、越远,装载量越大。但是铝的强度低,好在飞机不是拖拉机,它在空中飞行,不会碰到别的物体,所以,飞机的蒙皮大部分是用铝合金压制的,还有前机匣,飞机框架,肋条等。铝合金材料占飞机用料50%--70%左右。

(2)、镁合金。镁比铝更轻,比重2.1--2.3左右,熔点300度左右。强度更低。用来制造不承重的部件、壳体。例如各种活门壳体,油泵壳体等。镁合金材料占飞机用料5%--10%左右。

(3)、钛合金。钛也是一种轻金属,比重4.5左右,比铝重,但是强度很高,很耐高温,熔点1660多度,钛是造飞机的理想材料,飞机发动机,防弹部位,强化部位,加固部位,燃烧室,涡轮轴,涡轮盘,喷口等,大多数是用钛合金材料制造的。现代化的飞机,钛合金的用量比重越来越大。

(4)、镊钼钨合金。是造发动机的理想材料。飞机发动机的温度高达2000多度。一般的材料是不行的。只有钛钨钼合金才能胜任。

飞机发动机装在飞机上时,用石棉布隔热,石棉是良好的隔热材料。把石棉做成板或做成布,把发动机包起来。发达的国家用强化石膏,陶瓷做隔热材料。

我国已经用复合材料隔热(一层籽饰粉,一层钛钨合金板压制成型材)

我国大飞机项目的启动是航空工业发展的极大机遇,在大飞机的设计过程中,安全性、长服役寿命、最小重量、可维护性4个主要方面的性能是必须要考虑的。在大飞机上大量应用复合材料是我国航空实现跨越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我国航空复合材料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大型复合材料构件自动铺放制造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各项关键技术还有待于突破。

据预测,钛合金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於结构零件、起落架和其它硬件设备,复合材料(主要是CFRP)在飞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它们具备较高的强度重量比、良好的抗蚀性能和低的热膨胀;它们的特性可被调整以满足特定的应用。CFRP广泛应用於机翼主梁、机翼和机身蒙皮。复合材料由塑料树脂和纤维复合而成,这些纤维还可用於织物造型而无需任何基质。

航空航天应用材料趋势分析

发动机引擎的材料趋势:自20世纪50年代钛合金与镍基超级合金推出,其重要性已稳步提高,幷在本世纪初达到巅峰。虽然这些合金今日仍然占主导地位,但一组全新的重量轻、高强度、耐高温的材料正在崛起。

1、 PMC's,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2、 MMC's, 金属基复合材料;

3、 TiAl, 钛铝合金。

假设面临相同或更高的强度和/或耐高温,这些新型材料具备降低零件重量30%-40%的能力。

PMC应用於发动机罩,而MMC与钛铝合金适合於涡轮零件,TiAl也可用於发动机的高温级。

起落架的材料趋势:钛 6-4 (Ti 6Al 4V) 是工业中广为应用的材料并且占据生产总量近60%。然而,多种新型材料近年来已经推向市场。 AerMet100 与 AF1410 的推出已经造成了对钢件的冲击,替代了以往用於起落架的 300M 与 4340 材料,同时新材料诸如 Ti 10-2-3 (Ti 10V 2Fe 2Al) 与最引人注目的 Ti 5-5-5-3 (Ti 5 Va 5Mo 5Al 3Cr) 等钛合金也已经转变为起落架材料,特别是应用於新一代的宽体飞机。这些材料将带来全新的加工挑战和针对刀具优化的要求。

航空构件的材料趋势:最新一代复合材料(诸如大量的碳纤维)的应用已更改了现代飞行器制造的外表。过去,铝合金占飞行器材料总量的60-70%;现在和不远的将来,碳纤维与其他复合材料的增长已经幷将超过总量的50%。

这些新材料都具有强度高、重量轻且耐磨的特点,但它们的确给制造带来了挑战,需要用新型、先进的超耐磨刀具解决方案来满足这些需求。该行业极为重要的另一组材料则是钛合金,这类材料通常用於减轻重量和降低燃料消耗。

6、目前常用的假牙填充材料有哪些?都存在哪些优缺点?

目前常用的材料有:银汞合金、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复合体。

银汞合金是普遍应用的修复材料,已有150多年有历史,其安全性已得到很好的证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其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并且在普通人群中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是极低的,银汞合金具有最大的抗压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且性能稳定,常用于后牙窝洞的充填以承担较大的咬力。但由于其颜色为灰黑色,出于美观的考虑,近来也越来越多的被树脂材料所代替。

复合树脂主要由树脂基质和无机填料组成。它有较大的抗张强度且固化过程中膨胀,收缩和变形也较少,其最突出的优点是美观,可提供与邻牙最佳的颜色匹配。过去复合树脂比银汞合金软,主要应用于前牙的窝洞充填,然而,近来出现的复合树脂的机械性能和抗磨损能力大大增高,也广泛应用于后牙和大面积窝洞的充填。

玻璃离子复合体也是目前牙科常用的一种充填材料,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对牙髓刺激性小,可以释放氟离子有利于再矿化并且抑制细菌聚集,因此常用于活髓牙咬颌面窝洞的充填,但由于它较脆,不具有大面积填材料所需且有的性能,因此它不能应用于牙齿受力较大部位的充填。

补牙主要有以下材料:1、银汞合金:这是一种被大家已经忽视的补牙材料,很多人都会惧怕汞合给人带来危害,其实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还是这种了。它是汞和银锡合金粉相互作用的汞齐化合物,可以承受的牙合力大不至于让牙齿折断,且由于银汞合金与牙体组织不具备粘结性,应制备盒状洞,设计良好的固位形,使二者贴合紧密、相互嵌合,良好隔湿,才能使银汞合金修复牙体牢固持久。

2、复合树脂:此材料特别适合前牙修复,且化学固化复合树脂,操作简便,虽有轻度

色泽改变,用于后牙及前牙舌(腭)侧洞也是适宜的。是在有机的合成树脂内加大量的经特殊处理的无机物的充填材料,光敏固化复合树脂,具有色泽稳定,粘结性强等特点。

3、玻璃离子聚合粘固粉:是一种对牙髓刺激轻,对牙体硬组织有粘结性,但强度较银汞合金低的多用途材料。适用于III类、V类洞,用于乳牙充填,作窝洞封闭剂以预防龋病。

4、丁香油氧化锌粘固粉:又称暂时粘固粉、丁氧膏。作深洞双层垫底的底层不承力材料,或不承力的单层垫底材料,作1~2周的窝洞临时封闭材料,也用作根管充填材料,加入赋形剂作为牙周塞治剂。

5、聚羧酸酯粘固粉(又称聚丙烯酸粘固粉):是一种垫底和粘固材料。可作洞的垫底材料、半年以内的封洞材料、根管充填材料,可作粘结剂粘固牙体修复的冠桥,可加入赋形剂作为牙周塞治剂。

6、磷酸锌粘固粉:又称恒久粘固粉、锌水门汀。作深洞双层垫底的上层承力材料,半年以内的窝洞封闭材料,也用于牙体修复的冠、桥修复。

7、氢氧化钙粘固粉:是一种新型护髓衬底材料。用于III类、V类洞的垫底材料,用作复合树脂阻断对牙髓刺激的护髓衬底材料及作直接和间接盖髓剂。

8、牙胶:加热40°C变软,有可塑性,冷却后变硬。用于根管充填辅助材料,可暂封窝洞,或加热后作牙齿的温度测验。

7、介孔纳米材料构筑的方法有哪些?有哪些应用?

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的定义,孔径小于2纳米的称为微孔;孔径大于50纳米的称为大孔;孔径介孔材料是一种孔径介于微孔与大孔之间的具有巨大比表面积和三维孔道结构的新型材料。在2到50纳米之间的称为介孔。

介孔材料是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利用溶胶、凝胶、乳化或微乳等化学过程,通过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界面作用组装生成的。目前合成介孔材料主要采用水热合成法、室温合成法、微波合成法、湿胶合成法、相转变法及在非水体系中合成等方法。介孔材料的几种形成机理已经被提出, 主要包括液晶模板和协同组装机理。介孔材料的合成的模板剂有软模板(主要为表面活性剂等)、硬模板(介孔氧化硅、纳米粒子等)两种。

介孔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对于理论研究和实际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具有其它多孔材料所不具有的优异特性: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孔径单一分布,且孔径尺寸可在较宽范围变化;介孔形状多样,孔壁组成和性质可调控;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可以得到高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它的诱人之处还在于其在催化,吸附,分离及光,电,磁等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8、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作用

作为一个新兴的材料专业,高分子材料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能源匮乏.环境的恶化更加促进了其发展的脚步。高分子材料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也是广阔的。

根据农村的资源,经济特点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高分子材料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节水灌溉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在干旱少雨的西部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关键是实现节水灌溉。其有效措施是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渗灌及土壤保水,减少输水、田间灌水及蒸发、渗透等损失。节水灌溉迫切需

要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针对西部地区的地理、气候特征,沙漠化严重的情况.高分子材料可以在节水灌溉材料和设备方面有更好的应用: (1)渠道防渗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塑料薄膜用于渠道防渗可使渠系水的利用率提高15%,且塑料薄膜质量轻,便于运输施工。能适应渠道基的各种变形,造价低。采用改性、加工新技术,制备刚性强、适应变形强、承载强度高的耐穿透性好的PE膜,尤其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膜,茂金属聚乙烯(mPE)膜、聚氯乙烯(PVC)膜和复合土工膜。 (2)低压管道输水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用管系代替明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达0.9以上。采用塑料管道,渠系水利用系数可达O.97,节水效益显著。建议采用固相力化学自增蠼技术、超声辐照一挤出加工一体化新技术、连续微波辐照新技术等研制力学性能好、加工性能优良的低压管路用薄壁PVC 管、PP管、PE管。 (3)喷、微灌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喷灌和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渗灌、小管出流灌等)是先进的灌水新技术,喷灌比地面灌节水30%~50%:微灌比传统的明水灌溉节水60%一70%,灌溉水的利用率高达80%一90%。可提高农作物产量20%一80%,节省劳动力50%。70%,对干旱少雨地区发展节水农业.或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具有巨大意义。建议采用同相力化学自增甥技术、超声辐照一挤出加工一体化新技术、连续微波辐照新方法、高效紫外辐照加工新方法、微观复合等新方法研制和开发以中密度聚乙烯删or'E)为基础的价格低、具有抗紫外线、耐大气和土壤中各种介质作用能力的、强度高、韧性好、耐磨、耐压、耐穿刺、耐卷折、成孔均匀、成孔率高的滴灌管具。 (4)-I-壤保水用高分子材料:土壤的保水节水,对农业的稳产高产意义重大,采用共聚、交联、IPN,分子复合等先进技术研制基于丙烯酸硒旨、乙酸乙烯醋的低度交联、不溶不熔、吸水凝胶强度高、可重复使用、吸水量高、吸水速度快、保水能力强、用于土壤保水和土壤保肥剂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2化肥应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肥是将肥料直接或间接的以共价或离子形式联接到预先形成的高分子链上,构成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其释放速度取决于组合物健的性质,立体化学结构,疏水性,交联程度,降解难易度,它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相信由于高分子材料化肥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将对生态农业起列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新世纪化肥工业的发展方向。 3现代农业种子处理上应用的商分子材料种子化学处理包括种衣剂的制造配伍和处理工艺(机械或人工),两者密不可分。新一代种子化学处理一般可分为:1)物理包裹:利用干型和湿形高分子成膜剂,包裹种子。2)种子表面包膜:利用高分子成膜剂将农用药物和其他成分涂膜在种子表面。3)种子物理造粒:将种子和其他高分子材料混和造粒,以改善种子外观和形状,便于机械播种。现代化的种衣剂主要是以液状为主,对种子进行包膜处理。种衣剂形态包括真溶液,乳液,含同体微粒的悬浮液.微囊悬浮液。在所有的不同形态的种衣剂中,高分子材料用作成膜剂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也是种子包膜类种衣剂产品的核心。因为高分子材料的选择.决定着与药物的配伍性能,膜材料和种子的粘结性能。控制药物释放的性能,从而控制植物生长。 4农产品包装上应用的商分子材料蔬菜、水果的保鲜、储存、运输,粮食的储运、防霉变等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人的关键环节。我国每年因贮存不当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4()o一600lL斤,可见发展农产品包装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对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建议采用各种聚合物改性加丁新技术.如辐照增容、分子复合、纳米复合、多层挤出等,制备具有优良的防潮、阻气、阻味、蔽光、易热封、有适当的气体透过选择性的聚乙烯(PE),聚碳酸A”一(Pc),聚酞胺(PA)。聚乙烯醇(P VA)基的农产品包装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以及使种子出芽率不低于95%的种子包装用特殊阻隔膜。采用分子复合、原位聚合以及新型加丁技术实现聚乙烯醇的热塑加工,制备阻隔性好、保鲜性好、可生物降解的新型PVA薄膜。

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很多,如蚕丝、棉、麻、毛、玻璃、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下面就以塑料和纤维素举例说明。一、生

活中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塑料塑料是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又可称为高分子或巨分子,也是一般所俗称的塑料或树脂,可以自由改变形体样式。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的, 它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塑料主要有以下特性:①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性稳定, 不会锈蚀;②耐冲击性好;③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 ④绝缘性好,导热性低;⑤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⑥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⑦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⑧多数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变脆;⑨容易老化;⑩某些塑料易溶于溶剂。塑料的优点1、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碱反应。2、塑料制造成本低。3、耐用、防水、质轻。4、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5、是良好的绝缘体。6、塑料可以用于制备燃料油和燃料气,这样可以降低原油消耗。塑料的缺点1、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2、塑料容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3、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塑料的结构基本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线型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线型高分子化合物;第二种是体型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称为体型高分子化合物。线型结构(包括支链结构)高聚物由于有独立的分子存在,故有弹性、可塑性,在溶剂中能溶解,加热能熔融,硬度和脆性较小的特点。体型结构高聚物由于没有独立的大分子存在,故没有弹性和可塑性,不能溶解和熔融,只能溶胀,硬度和脆性较大。塑料则两种结构的高分子都有,由线型高分子制成的是热塑性塑料,由体型高分子制成的是热固性塑料。塑料的应用:透明塑料制成整体薄板车顶。薄板车顶的新概念基于透明灵活的聚碳酸酯或硅树脂材料,可以被永久性地塑造成单个的聚碳酸酯薄板,也可作为可折叠铰链和封条。拜耳材料科技研发的原型总共配备了四个灵活的薄板部件,形成了四扇“顶窗”,每扇窗都可单独打开和关闭。导轨用于连接薄板部件,形成一个牢固、透明的聚碳酸酯车顶外壳。一个同样透明的管子沿车顶结构中央纵向放置,在“顶窗”打开后用来调节折叠薄板。这样可以形成三维立体结构,组件比平坦的薄板更加牢固。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单个组件的数量。二、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材料———纤维素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有机物,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存在量最大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是植物骨架和细胞的主要成分。在棉花、亚麻和一般的木材中,含量都很高。纤维素的结构:纤维素是一种复杂的多糖,分子中含有约几千个单糖单元,即几千个(C6H10O5);相对分子质量从几十万至百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结构与淀粉不同,故性质有差异。纤维素的性能:纤维素不溶于水和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能溶于铜氨Cu(NH3)4(OH)2 溶液和铜乙二胺[NH2CH2CH2NH2]Cu(OH)2溶液等。水可使纤维素发生有限溶胀,某些酸、碱和盐的水溶液可渗入纤维结晶区,产生无限溶胀,使纤维素溶解。纤维素加热到约150℃时不发生显著变化,超过这温度会由于脱水而逐渐焦化。纤维素与较浓的无机酸起水解作用生成葡萄糖等,与较浓的苛性碱溶液作用生成碱纤维素,与强氧化剂作用生成氧化纤维素。纤维素的用途:棉麻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木材、稻草、麦秸、蔗渣等用于造纸;制造硝酸纤维:火棉(含N 量较高,制无烟火药)、胶棉(含N量较低,制赛璐珞和油漆);制造醋酸纤维:不易着火,用于制胶片;制造粘胶纤维(NaOH、CS2处理后所得,长纤维称人造丝,短纤维称人造棉);膳食纤维:第七种营养成分,有利于消化。高分子材料作为我们生活用品的基本材料一直随着人类发展而发展,至今仍在不断发展着。它伴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途,其性能也在不断随着人们的需求而改变着。在今后它也将继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其带来的环境等一些问题也将被解决。我相信,高分子材料不会被取代,它将永远属于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它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人类生活更加贴切。

9、复合材料在航天飞机、汽车上的应用

飞机:在航空复合材料应用的进程中,军机、民机、直升机、无人机各自走过相似的发展道路。军机上复合材料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合材料主要用于舱门、口盖、整流罩以及襟副翼、方向舵等操纵面上,受力较小,制件尺寸较小,大约于20世纪70年代初即已实现;

第二阶段,复合材料开始应用于垂尾、平尾等受力较大、尺寸较大的尾翼级部件,其中,美国F-14战斗机在1971年把硼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成功应用在平尾上,被称为复合材料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自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国外军机尾翼级的部件均已用复合材料制造。

第三阶段,复合材料进入机翼、机身等受力大、尺寸大的主要承力结构中。其中,美国原麦道飞机公司于1976年率先研制了F/A-18的复合材料机翼,把复合材料的用量提高到了13%,成为复合材料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后,国外军机群起仿效,几乎都采用了复合材料机翼。目前世界军机上复合材料用量约占全机结构重量的20%~50%不等。

民机既强调安全性也强调经济性,同样对结构减重有迫切需求。以美国为例,复合材料在大型民机上的应用,大致走过了四个阶段,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一阶段,复合材料主要应用在受力很小的前缘、口盖、整流罩、扰流板等构件,该阶段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实现。

第二阶段,受力较小的部件如升降舵、方向舵、襟副翼等开始应用复合材料制造,该阶段约于80年代中期结束。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的复合材料技术水平大致在这个阶段。

第三阶段,复合材料应用在受力较大的部件,主要是垂尾、平尾等,如波音公司B777的复合材料垂尾、平尾。波音777共用复合材料9.9吨,占结构总重的11%。

第四阶段,复合材料应用于飞机最主要受力部件机翼、机身等,如波音公司的B787“梦想”飞机,代表了飞机结构复合材料化的发展趋势。波音787飞机共使用复合材料50%,超过了铝、钛、钢金属材料的总和,主要应用在机翼、机身、垂尾、平尾、机身地板梁、后承压框等部位,是第一个采用复合材料机翼和机身的大型商用客机。

直升机包括军用、民用和轻型直升机三类,先进复合材料在各种直升机上的用量均很大。如V-22可垂直起落,倾转旋翼后又能高速巡航,该机结构的50%由复合材料制成,包括机身、机翼、尾翼、旋转机构等,共用复合材料3000多千克。美国武装直升机“科曼奇”(RAH- 66)共使用复合材料50%,欧洲最新的“虎”式武装直升机复合材料用量高达80%,接近全复合材料结构。我国与法国、新加坡合作研制的轻型直升机EC120的机身、垂尾、水平安定面、尾翼、前舱等结构均由复合材料制成。

无人机包括无人作战机、无人侦察机和各种小型、微型、超微型无人机。军用无人机具有的低成本、轻结构、高机动、大过载、高隐身、长航程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对减重的迫切需求,因此复合材料用量都很大,鲜明地体现了飞机结构复合材料化的趋势。美国波音公司X-45系列飞机复合材料用量达90%以上,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X-47系列飞机基本上为全复合材料飞机。

航空发动机应用复合材料可以大幅度提高其推重比,因此先进复合材料已成为未来发动机关键材料之一。发动机除使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外,因温度要求的关系,还会用到金属基、陶瓷基、碳/碳等复合材料。

汽车:现在在汽车中所使用的大部分结构材料仍然是以金属为主,因为现在较为成熟的复合材料大都为纤维增强的树脂基材料(FRP),这一类材料并不适合作为汽车这种对于结构力要求非常高的产品上。所以其实汽车中所使用到的复合材料不管是在在汽车重量百分比和种类上,都是比较少的。

一般类型的汽车所能使用到的复合材料的部件大约是如下几种:1,轮胎,轮胎不完全是橡胶制成的,其中还包有钢丝线或者钢丝网;2,雨刮条,雨刮条为橡胶和金属共挤出的材料,也属于复合材料的一种;3,内饰件,也就是我们在汽车内部看到的大部分

塑料件,比如烟灰盒,储物箱等等,这一类的塑料件其实只用塑料制成也是可以,但是有一部分品牌的内饰件会在其中加入一部分短纤作以增强其强度;4,挡风玻璃,挡风玻璃本身就是玻纤-树脂类的复合材料,同时有些挡风玻璃其中还加入了增强长纤维以保证其受到撞击后不会碎裂。

以上为一般类型的汽车中能使用到的复合材料,种类并不是很多。

在高档的跑车中,汽车的外板可能会使用碳纤维板来替代金属板以减轻车体重量。这一类的碳纤维板也属于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10、纳米仿生研究的意义

很多动物的器官组成是纳米尺寸的的,具有神奇的功能,(例如,曾看过一篇报道说蝙蝠发出超声波的鼻子有一些特殊结构是纳米级的。)这些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大学解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大学解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内皮:衬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交点处, 此点称为xx点。 3.神经核:在中枢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形成的团块状结构。 4.膀胱三角: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黏膜光滑无皱襞, 称膀胱三角——是肿瘤的好发部位。 5.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20分) 1.组成人体的最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2.构成人体器官的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骨的构造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4.口腔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5.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6.喉由数块喉软骨借关节和韧带连成支架,周围附有喉肌,内面衬以黏膜构成,其中喉软骨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勺状软骨。 7.子宫呈倒置的梨形,前后略扁,可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三部分。

8.心得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蒲肯野纤维。 9.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10.腹腔干为一短干,在主动脉裂孔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随即分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三支。 11.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组成。 12.在12对脑神经中,感觉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3.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经锁骨下动脉和锁骨的后方进入腋窝,围绕在腋动脉周围。 14.根据细胞的形态和排列特点不同,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3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将人体分为上下方向,与地面垂直且和人体长轴平行的轴是(A)。 A、垂直轴 B、矢状轴 C、冠状轴 D、额状轴 2.主要分布于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上皮是(C)。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变异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 3.人体最大的呼吸肌是(C)。 A、肋间内肌 B、肋间外肌 C、膈肌 D、腹肌 4.┽2正确的描述是(B) A、右下颌第一乳磨牙 B、左上颌侧切牙 B、右下颌第一磨牙D、中切牙 5.识别空肠起始的标志是(B)

2019年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一)1人类的物理环境包括( ) A 社会交往和风俗习惯 B 能量和信息交换 C 生活和生态环境 D 朋友和同事的交往 2水的污染主要原因是( ) A 人为污染 B 自然污染 C 土壤污染 D 食物污染 3可损伤皮肤、致癌、遗传、影响下一代的最主要污染是( )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辐射C光线污染D 土壤污染 4一般病区适宜温度为( ) A 18~20℃ B 18~22℃ C 20~24℃ D 22~24℃ 5病室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 A 10%~20% B 30%~40% C 50%~60% D 70%~80% 6下列哪种患者需要较高的病室空气湿度( ) A 心力衰竭 B 支气管哮喘 C 气管切开D急性肺水肿 7符合病人休养要求的环境是( ) A中暑病人、室温保持在30℃B 儿科病人、室内温度宜23℃左右 C 气管切开的病人、室内相对湿度40%左右 D 产妇病室、应保温、不可开窗 8病室通风的目的,下列何项不妥( ) A 可减少汗液的蒸发和热的消散使病室空气新鲜 B 使患者舒适愉快

C 降低空气中微生物的浓度D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9按国际标准,病区噪声强度宜控制在( ) A 30d B B 40dB C 50dB D 60dB 10破伤风病室应( ) A 安静、整洁 B 适宜的湿度、温度 C 安静、光线暗淡 D 空气流通、光线适中 11保持病区环境安静,下列措施哪项欠妥( ) A 推平车进门时,先开门后推车 B 轮椅应定时注润滑油 C 医护人员讲话应附耳细语 D 医护人员穿软底鞋 12病室湿度过低可导致( ) A 疲倦、食欲减退、头晕 B 呼吸道粘膜干燥、咽痛、口渴 C 影响机体散热 D 闷热、难受 13为了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时间为( ) A 4h B 2h C 30min D 10min 14病室群体气氛的主要调节者是() A 病员 B 家属 C 护士 D 伴护人员 15医护人员言语及行为不慎可造成() A 医院内感染 B 医源性损伤 C 无菌观念不强 D 责任心不强 16下列哪项不是病室通风的目的( ) A 净化空气 B 抑制细菌生长 C 减少细菌数量 D 增加氧含量 17信息交流中最重要的技巧是( ) A 核实情况 B 沉默的运用 C 触摸的方式 D 用心倾听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1.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南朝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 答: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暖和地区,居住建筑一般总是希望夏季避免日晒,而冬季又能获得较多光照,我国北方多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暖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北部地区坐北朝南能够达到充分利用阳光日照采暖,能够减少建筑的采暖负荷,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所以,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晒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暖,所以南方住宅可以不遵守原则。 2.是空气温度的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 答: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3.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书页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答:晴朗天空的凌晨,温度较低,云层较薄,尘埃,微小水珠,气体分子较大,太阳辐射较小,树叶主要向天空辐射长波辐射,树叶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5.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面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如果住宅小区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是否能够改善住区微气候?为什么? 答:其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城市建筑的密集,植被少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虽然减少了地面对辐射的吸收,但其反射出去的辐射仍会被建筑群所吸收,另外,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其可能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升高,从而不利于住区微气候的改善。 6.水体和植被对热岛现象起什么作用?机理是多少? 答:①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室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如果绘制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极为相似,人们把这种气温分布的现象称为“热岛现象”。而水体和植被具有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的作用,如净化空气、减少噪声,对城市“热岛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②机理:水体的比热大,温度较高时,气体潜热带走辐射热量,有效地降低温度,植被蒸腾作用较强,能有效带走部分热量,此外,植被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放出O2,杀菌并能吸收粉尘,有效地抑制了温室效应进而降低温度,也就有效地抑制了热岛效应。 第三章 1.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单独由气象参数决定的么? 答: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并不是由气象单独决定的,所谓室外

解剖学基础期末测试题

解剖学基础期末测试题(1——5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下列不属于内脏的是() A.心 B.肾 C.肺 D.子宫 2.内含多种酶,可以促使物质氧化并释放能量的细胞器是()A.溶酶体B.中心体C.线粒体D.高尔基复合体3.内皮分布在() A.食管腔面B.气管腔面C.心脏腔面D.胃腔面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 A.血管B.消化道C.腺体D.呼吸道 5.食管上皮为() A.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 C.单层扁平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 6.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中心体C.核糖体D.高尔基复合体 7.胃底腺的主细胞能分泌() A.盐酸B.内因子C.胃蛋白酶D.胃蛋白酶原 8.肱骨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 A.外科颈B.桡神经沟 C.肱第一肋软骨骨大结节D.三角肌粗降 9.符合颈椎特点的是() A.有横突孔B.棘突长,水平后伸 C.椎体较大D.横突有关节面 10.胸骨角平对() A.第一肋软骨B.第二肋软骨 C.第三肋软骨D.第四肋软骨 11.与正中矢状位有关的方位是() A.内和外B.前和后C.上和下D.内侧和外侧 12.位于椎体和椎间盘前面的韧带是( ) A.棘上韧带 B.棘间韧带 C.后纵韧带 D.前纵韧带13.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的() A.上部B降部C水平部D升部 14.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 A.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B.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C.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内1/3交点处 D.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内1/3交点处 15.在吞咽时遮盖喉口的结构是() A.甲状软骨B.杓状软骨 C.环状软骨D.会厌 16.喉腔炎症易发生水肿造成呼吸道阻塞的部位是 A.喉口B.喉前庭C.喉中间腔D.声门下腔 17.关于胃的分部正确有是() A.胃底、胃体、贲门、和幽门

《解剖学基础》期末考试汇总

《解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 共计 20 分) 1. 内皮:衬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 交点处, 此点称为麦氏 点。 3. 神经核:在中枢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形成的团块状结构。 4. 膀胱三角: 膀胱底的内面, 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黏膜光滑无 皱襞,称膀胱三角——是肿瘤的好发部位。 5.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 2 肋软骨。 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 共计 20 分) 1. 组成人体的最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2. 构成人体器官的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 骨的构造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4. 口腔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5.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6. 喉由数块喉软骨借关节和韧带连成支架, 周围附有喉肌, 内面衬以黏膜构成, 其中喉软 骨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勺状软骨。 7. 子宫呈倒置的梨形,前后略扁,可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三部分。 8. 心得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蒲肯野纤维。 9.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10. 腹腔干为一短干,在主动脉裂孔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随即分胃左动脉、肝 总动脉和脾动脉三支。 11. 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组成。 12. 在 12 对脑神经中,感觉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3. 臂丛由第 5-8 颈神经前支和第 1 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经锁骨下动脉和锁骨的后 方进入腋窝,围绕在腋动脉周围。 14. 根据细胞的形态和排列特点不同,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 3 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 和网状带。 三、选择题(每小题 2分 共计 30分) 1. 将人体分为上下方向,与地面垂直且和人体长轴平行的轴是( A )。 A 、垂直轴 B 、矢状轴 C 、冠状轴 D 、额状轴 2. 主要分布于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上皮是( C )。 A 、单层扁平上皮 B 、单层柱状上皮 D 、单层立方上皮 6. 下列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塌陷的细胞是( A 、 I 型肺泡细胞 B 、 II 型肺泡细胞 C 、肺巨噬细胞 D 、尘细胞 C 、变异上皮 3. 人体最大的呼吸肌是( C )。 A 、肋间内肌 B 4. 十2正确的描述是(B ) A 、右下颌第一乳磨牙 B 、右下颌第一磨牙 5. 识别空肠起始的标志是( B ) A 、十二肠大乳头 C 、十二指肠球部 肋间外肌 C 、膈肌 D 、腹肌 B 、左上颌侧切牙 D 、中切牙 B 、十二指肠悬肌 D 、十二指肠小乳头 B )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试题(附答案)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考核试题(附答案)姓名:科别: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可损伤皮肤、致癌、遗传、影响下一代的最主要污染是()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辐射C、光线污染 D 、土壤污染 2、下列哪种患者需要较高的病室空气湿度() A 、心力衰竭 B 、支气管哮喘 C 、气管切开D、急性肺水肿 3、铺床时移椅至床尾正中离床约为() A、10cm B、15cm C、20cm D、5cm 4、病人取被迫卧位是为了() A、保证安全 B、减轻痛苦 C、配合治疗 D、预防并发症 5、休克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A、头低脚高位 B、平卧头部抬高20°角,抬高下肢30°角 C、头高脚低位 D、平卧头部抬高30°角,抬高下肢20°角 6、中毒较深病人洗胃时应采取() A 、左侧卧位 B 、右侧卧位 C 、患侧卧位 D 、半卧位 7、阿米巴痢疾病变在回盲部,药物灌肠时可采取() A 、左侧卧位,保留灌肠 B 、右侧卧位,保留灌肠 C、右侧卧位,小量不保留灌肠 D、右侧卧位,大量不保留灌肠 8、选择拐杖长度,下列哪项不正确() A、患者身高减去40cm B、患者下肢长度加上40cm C、拐杖顶垫间相距约2~3cm D、拐杖底端应该侧离足跟15~20cm 9、一位长期卧床的病员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可诱发() A、慢性支气管炎 B、坠积性肺炎 C、自发性气胸 D、吸入性肺炎 10、2人搬运病员正确方法是() A、甲托背部,乙托臀部 B、甲托头部,乙托臀部 C、甲托头、背部,乙托臀、膝部 D、甲托头、颈、肩、腰,乙托臀、膝部 11、某孕妇妊娠30周,胎位是臀先露,可用于纠正胎位的卧位() A、截石位 B、屈膝仰卧位 C、膝胸位 D、头低足高位 12、肌肉的等长练习的主要作用() A、可改变肌肉长度 B、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 C、可锻炼肌肉收缩对抗一定的负荷 D、作关节的活动锻炼 13、杀死病毒与芽胞的高效消毒剂是() A、70%酒精 B、95%酒精 C、0.5%碘酊 D、0.5%过氧乙酸 14、煮沸消毒时,加入1%~2%碳酸氢钠,其沸点可提高到()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解:(1)设速率方程为 代入数据后得: 2.8×10-5=k ×(0.002)a (0.001)b ① 1.1×10-4=k ×(0.004)a (0.001)b ② 5.6×10-5=k ×(0.002)a (0.002)b ③ 由②÷①得: 2a =4 a=2 由③÷①得: 2b =2 b=1 (2)k=7.0×103(mol/L)-2·s -1 速率方程为 (3)r=7×103×(0.0030)2×0.0015=9.45×10-5(mol ·L -1·s -1) 3解:设速率方程为 代入数据后得: 7.5×10-7=k ×(1.00×10-4)a (1.00×10-4)b ① 3.0×10-6=k ×(2.00×10-4)a (2.00×10-4)b ② 6.0×10-6=k ×(2.00×10-4)a (4.00×10-4)b ③ 由③÷②得 2=2b b=1 ②÷①得 22=2a ×21 a=1 k=75(mol -1·L ·s -1) r=75×5.00×10-5×2.00×10-5=7.5×10-8(mol ·L -1·s -1) 5解:由 得 ∴△Ea=113.78(kJ/mol ) 由RT E a e k k -=0得:9592314.81078.11301046.5498.03?=?==??e ke k RT E a 9解:由阿累尼乌斯公式:RT E k k a 101ln ln -=和RT E k k a 202ln ln -=相比得: ∴ 即加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提高了3.4×1017倍 因△r H θm =Ea(正) -Ea(逆) Ea(逆)=Ea(正)-△r H θm =140+164.1=304.1(kJ/mol) 10解:由)11(ln 2 112T T R Ea k k -=得: )16001(314.8102621010.61000.1ln 2 384T -?=??-- T 2=698(K ) 由反应速率系数k 的单位s-1可推出,反应的总级数为1,则其速率方程为 r=kc(C 4H 8) 对于一级反应,在600K 下的)(1014.110 10.6693.0693.0781s k t ?=?== - ) ()(2O c NO kc r b a =)()(107223O c NO c r ?=) ()(355I CH c N H C kc r b a =)11(ln 2112T T R E k k a -=)627 15921(314.8498.081.1ln -=a E ) /(75.41046.5656314.81078.113903s mol L e e k k RT E a ?=??==??--36.40298314.810)140240(ln 32112=??-=-=RT E E k k a a 1712104.3ln ?=k k

建筑环境学思考题答案.docx

第二章 1.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南朝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 答: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暖和地区,居住建筑一般总是希望夏季避免日晒,而冬季又能获得较多光照,我国北方多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暖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北部地区坐北朝南能够达到充分利用阳光日照采暖,能够减少建筑的采暖负荷,减少建筑采暧能耗,所以,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晒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暖,所以南方住宅可以不遵守原则。 2.是空气温度的改变导致地而温度改变,还是地而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 答: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3.晴朗的夏夜,气温25°C,有效天空温度能达到多少?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是多少? 根据书中有效天空温度估算式(2-23)有效天空温度与近地而气温和空气的发射率有关,空气发射率又与露点温度有关,露点温度乂与气温和相对湿度(或含湿量)有关,假定在晴朗的夏夜,气温为25°C,相对湿度在30%-70% 之间,则U=6°C-19°C,有效天空温度t sky=7°C-14°Co在某些极端条件下,t恋可以达到0°C以下。 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为0K。 4.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书页表面容易结諾或结霜? 答:晴朗天空的凌晨,温度较低,云层较薄,尘埃,微小水珠,气体分子较大,太阳辐射较小,树叶主要向天空辐射长波辐射,树叶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5.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血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如果住宅小区采用高反射率的地曲铺装是否能够改善住区微气候?为什么? 答:其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城市建筑的密集,植被少采用高反射率的地而铺装,虽然减少了地而对辐射的吸收,但其 反射出去的辐射仍会被建筑群所吸收,另外,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其可能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开高,从而不利于住区微气候 的改善。 6.水体和植被对热品现象起什么作用?机理是多少? 答:①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室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如果绘制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极为相似,人们把这种气温分布的现象称为“热岛现象”。而水体和植被具有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的作用,如净化空气、减少噪声,对城市“热岛现彖”有一定的缓解作用。②机理:水体的比热大,温度较高时,气体潜热带走辐射热量,有效地降低温度,植被蒸腾作用较强,能有效带走部分热量,此外,植被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02,放出02,杀菌并能吸收粉尘,有效地抑制了温室效应进而降低温度, 1?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单独由气象参数决定的么? 答: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并不是由气象单独决定的,所谓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相当于室外气温由原来的空气加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值,它不仅考虑了来自太阳对周围结构短波辐射,而且反映了周围结构外表血与天空和周围物体之间的长波辐射 2.什么情况下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长波辐射可以忽略? 答:与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很小时,他们之间的长波辐射可忽略 3.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中是否只有可见光,没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答:不是,虽然红外线和紫外线有很大一部分被玻璃窗反射回去了,可是,还是会有一?部分红外线或紫外线透过玻璃窗 4.透过玻璃的太阳辐射是否等于建筑物的瞬时冷负荷? 答:冷负荷是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为某恒定值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的热量。渗透空气的得热直接进入室内成为瞬时冷负荷。对流部分的也会直接传递给室内空气成为冷负荷。而辐射部分进入到室内后,并不直接进入到空气中,而会通过对流换热方式逐步释放到空气中,形成冷负荷。 5.室内照明和设备散热是否直接转变的瞬时冷负荷? 答:不是,因为这些散热部分要与室内各表而产生热交换,从而产生衰减和延迟。 6.为什么冬季往往可以采用稳态算法计算采暖负荷而夏天却一定要采用动态算法计算空调负荷? 答:如果室内外温差的平均值远远大于室内外温差的波动值时。采用平均温差的稳态计算带来的误差比较小,在

结构动力学习题解答一二章

第一章 单自由度系统 1、1 总结求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与步骤。 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求法有:牛顿第二定律法、动量距定理法、拉格朗日方程法与能量守恒定理法。 1、 牛顿第二定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 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系统所受的合力; (2)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x m &&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2、 动量距定理法 适用范围:绕定轴转动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 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与动量距分析; (2) 利用动量距定理J ∑=M θ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3、 拉格朗日方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设系统的广义坐标为θ,写出系统对于坐标θ的动能T 与势能U 的表达式;进一步写求出拉格朗日函数的表达式:L=T-U ; (2)由格朗日方程 θθ ??- ???L L dt )(&=0,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4、 能量守恒定理法 适用范围:所有无阻尼的单自由度保守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对系统进行运动分析、选广义坐标、写出在该坐标下系统的动能T 与势能U 的表达式;进一步写出机械能守恒定理的表达式 T+U=Const (2)将能量守恒定理T+U=Const 对时间求导得零,即 0) (=+dt U T d ,进一步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1、2 叙述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与步骤。 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有两个:衰减曲线法与共振法。 方法一:衰减曲线法。 求解步骤:(1)利用试验测得单自由度系统的衰减振动曲线,并测得周期与相邻波峰与波谷的幅值i A 、1+i A 。 (2)由对数衰减率定义 )ln( 1 +=i i A A δ, 进一步推导有 2 12ζ πζδ-= ,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 第8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 习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8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一) 1.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是 A.昏迷者 B.患儿 C.口鼻手术者 D.呼吸困难者 E.肛门手术 者2.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 A.颅内压增高 B.贫血 C.冠心病心绞痛 D.急性左心衰 E.心 源性休克3.脉搏短绌常见于 A.发热者 B.房室传导阻滞者 C.洋地黄中毒者 D.心房纤颤 者E.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A.呼吸过速B.呼吸过缓C.潮式呼吸D.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 5.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髙的因素是A.手臂位置过高B.袖带

过紧C.袖带过宽D.袖带过松 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6.吸气性呼吸困难机制是A.上呼吸道狭窄B.细小支气管狭窄C.肺组织弹性减弱D.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呼吸面积减少7.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 A.正压作用B.负压作用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 8.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 A.0.1-0.2MPa B.0.2-0.3MPa C.0.3-0.4MPa D.0.4-0.5M Pa E.0.5-0.6MPa(二)A2型题 9.患者吴某,女,27岁。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髙热数天,给予冰袋降温,其原理是A.传导B辐射C.对流D.抑制下丘脑E.蒸发 10.患者李某,男,35岁,持续高热。在对患者的护理措

施中不妥的是A.密切况察病情变化B.测体温每天二次C.冰袋冷敷头部D.口腔护理E.鼓励多饮水 11.患齐姚某,男,28岁,持续高热数天,每日体温最高40.3℃,最低39.0℃,此热型符合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异常热 12.患者汪某,男,34岁。8am体温骤升至39.2℃,持续6h后降至36.9℃,2天后体温又升至39℃,此热型可能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回归热13.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 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5-6cm14.患者林某,女,50岁。诊断为“菌痢”。护士测量体温时得知其5min前饮过开水,为此应A.嘱其用冷开水漱口后再测量B.参照上次测量值记录C.改测直肠温度D.暂停测

建筑环境学复习重点解答课后思考题补充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何谓建筑环境学?P5 所谓建筑环境学,就是指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 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组织的分布、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噪声和音响效果等及其相互间组合后产生的效果, 并对此作出科学的评价,为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2.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P5 建筑环境学主要由建筑外环境、室内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气流环境、建筑声环境和光环境等若干个部分所组成。 3.建筑环境学的任务是什么?P5 任务一: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室内、外环境 任务二: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工微环境的 任务三:掌握改变或控制人工微环境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4.至今人们仍希望建筑能满足人类的哪些要求?P2 安全性:能够抵御飓风、暴雨、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说引起的危害或认为的侵害。 功能性:满足居住、办公、营业、生产等不同类型建筑的使用功能。 舒适性:保证居住者在建筑内的健康与舒适。 美观性:要有亲和感,反应当时人们的文化追求。 5.建筑环境学在本专业学科中的地位是什么?P4 专业基础平台之一,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室外气候的七个参数:大气压力、地层温度、空气温度、有效天空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 1.何谓地方平均太阳时、真太阳时、时角、时差、世界时、北京时间。它们之间有何关系。P9-P10 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该地的子午线时为正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真太阳时:以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地球自转15度为一小时。 北京时间:东8时区的时间, 即以东经120度的平均太阳时为中国的标准。(北京时间=世界时+8h)时角h:时角是指当时太阳入射的日地中心连线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前时间12点时日、地中心连线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时角是真太阳时用角度的表示) 时差:真太阳时与当地平均太阳时的差值。 2.什么是赤纬、地理纬度、太阳高度角、方位角?它们之间有何关系。P8、P10 赤纬:地球中心与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 地理纬度:是地球表面某地的本地法线(地平面的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至地球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南向)的夹角。 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因素有三:赤纬d、时角h、地理纬度Φ。 3.了解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规律。P8-P9

《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试卷

《人体解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肌节 2、齿状线 3、膀胱三角 4、颈动脉窦 5、静脉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膈有三个裂孔,其中紧贴脊柱得前方,内有通过,食管裂孔内有通过。 2、血液中得白细胞分为、、、与。 3、阑尾得体表投影位置在与连线得交界处。 4、肋膈隐窝就是与互相转折形成得. 5、女性直肠前面与与相毗邻;临床上把、 统称为。男性膀胱后面主要与相毗邻 6、人体得基本组织分为、、、四类。 7、肝得上面又称 ,借矢状位得分为左右两叶。肝得下面又称 . 8、骨髓存在于与内,可分为具有造血功能得与缺乏造血功能 得。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 1、左、右方向,与矢状轴呈直角交叉得轴就是() A、矢状轴 B、冠状轴 C、垂直轴 D、横轴 ()2、单层柱状上皮分布于( ) A、血管B、胃 C、食管 D、气管 ()3、当组织损伤时,能修复创口得细胞为( ) A、巨噬细胞 B、浆细胞C、肥大细胞D、成纤维细胞 ()4、神经递质得受体存在于内。( ) A、突触小泡 B、突触前膜 C、突触间隙 D、突触后膜 ( )5、通过横突孔得就是( ) A、脊神经 B、颈内静脉 C、椎动脉D、迷走神经 ( )6、前囟闭合时间就是在出生后( ) A、3~6个月B、6~12个月 C、1~2岁D、2~3岁 ( )7、肩关节囊内有( ) A、韧带 B、关节盘 C、肱二头肌长头腱 D、半月板 ( )8、下列关于肘关节说法中正确得为() A、由肱骨与尺骨构成 B、关节囊两侧薄弱,前后壁有韧带加强 C、可作屈、伸运动 D、有囊内韧带 ()9、属于肌得结构得就是() A、浅筋膜 B、深筋膜 C、腱膜D、滑膜鞘 ( )10、肱二头肌() A、长头起于喙突B、止于肱骨得前面 C、屈肘关节并使前臂旋后 D、使已经屈得前臂旋前 ( )11、没有结肠带得肠管就是( ) A、横结肠B、直肠 C、盲肠 D、乙状结肠 ( )12、食管得第三个狭窄距中切牙( )

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习题】 一、填空题 1.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 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的)学科。 2.《基础护理学》的教学目的时(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满足病人心理社会的需求);(满足病人的治疗需 要);认识自身的价值。 3.基础护理学的进行范畴包括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名词解释 护理学: 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应用学科。 三、简答题简述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 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帮助个体和人群减轻痛苦;维持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四、论述题 请论述如何掌握基础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要理解基础护理学的概念和意义,树立热爱生命,关爱,为病人服务的信念;在学习基础护理学时与前期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相关技术联系,从而理解基础护理技术的概念、原理、真正做到知起然又知起所以然;在学习过程中,要刻苦练习护理技术,切实掌握基本要点和程序。由于熟练的技能技巧来源于手、脑并用,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才能达到准确、规范。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实践锻炼;同时要注培养思考、评判性思维和总结能力。边学边作边观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体验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的行为规范,达到提高基本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环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是(B) A.地方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B.诱发恶性肿瘤 C.急、慢性中毒 D.诱发呼吸道疾病 E.诱发眼结膜疾病 2.为保证病人有适当的活动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E) A. 0.6m B. 0.7m C. 0.8m D.0.9m E.1m 3.关于病室温度错误的说法是(C) A. 室温过高干扰呼吸功能 B.室温过高不利于体热的散发 C. 室温过高有利于消化 D.室温过低缺乏动力 E. 室温过低容易受凉 4.关于病室湿度错误的说法是(E) A. 湿度过低对气管切开病人不利 B. 湿度过高加重病人肾脏的负担 C. 湿度过高可抑制出汗 D. 湿度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 E.应保持病室湿度在30%~40%之间 5.病室湿度过高,病人不适的表现是(B) A.口干舌燥 B.气闷 C.咽痛 D.烦渴 E.肌肉紧张 6.病室湿度过低,可表现为(A) A. 口干舌燥,咽痛,烦渴 B.憋气,闷热,难受 C. 血压增高,头晕,面色苍白 D.食欲不振,疲倦,头晕 E.多汗,发热,面色潮红 7.病室最适宜_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D) A.14~15℃15%~25% B. 10~17℃ 30%~40% C.20~22 ℃ 40%~50% D. 18~22℃ 50%~60 ° E.15~16℃ 60%~70% 8.通风的目的哪项是错误的(E) A.增家病人的舒适感 B.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C.减少室内细菌含量 D.增加汗液蒸发及热的散失 E.避免噪音刺激 9.适宜于病人休养的环境是(B) A.中暑者,室温应保持在4℃ B.儿科病室,冬季室温应保持在22~24℃ C.产休室应保暖.不能开窗,以防 产妇受凉 D.气管切开者,室内湿度应保持在30% E.医院白天噪音的强度维持在50~60dB之间 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噪音标准,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音强度是(D) A. 5~15dB B. 15 ~25dB C.25~35dB D.35~45dB E. 45~55dB 11.以下关于噪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噪音的危害程度与音量、频率有关 B.噪音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 C.只有噪音到达120dB时才能对人产生干扰 D.处于120dB 以下环境中可造成永久性失聪 E.常时间处于80dB以下的噪音环境可导致耳鸣、血压升高等 12.关于户外日光照射的作用不正确的是(E) A.可使照射部位血循环增加 B. 可使照射部位温度升高

化学动力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化学动力学习题答案 1. 某放射性元素经14天后,活性降低了%。试求:(1)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2)若要分解掉90%,需经多长时间 解: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符合一级反应规律。 设反应开始时,其活性组分为100%,14天后,剩余的活性组分为100%%,则: A,031A,011100 ln ln 5.0710d 14100 6.85 c k t c x --===?-- 312 ln 2/ln 2/(5.0710)136.7d t k -==?= A,03A,0A,0111ln ln 454.2d 0.9 5.071010.9 c t k c c -===-?- 2.已知某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某简单级数反应,给某病人在上午8时注射该药物,然后分别经过不同时刻t 测定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c (以mmol?L -1表示),得到如下数据: t / h 4 8 12 16 c/(mmol?L -1) 如何确定该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的反应级数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分别是多少 解:此题可用尝试法求解反应级数。先求出不同时刻的ln c : t / h 4 8 12 16 ln c ? ? ? ? 以ln c 对t 作图,得一直线,相关系数为,所以此为一级反应,即n=1。 直线的斜率为?,则有此反应的速率常数为;半衰期1/2ln 2 7.24h t k ==。 3.蔗糖在酸催化的条件下,水解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经实验测定对蔗糖呈一 级反应的特征: 122211261266126H C H O H O C H O C H O + +??→+ 蔗糖(右旋) 果糖(右旋) 葡萄糖(左旋)

建筑环境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1.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南朝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 答: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暖和地区,居住建筑一般总是希望夏季避免日晒,而冬季又能获得较多光照,我国北方多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暖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北部地区坐北朝南能够达到充分利用阳光日照采暖,能够减少建筑的采暖负荷,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所以,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晒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暖,所以南方住宅可以不遵守原则。 2.是空气温度的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 答: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3. 晴朗的夏夜,气温25℃,有效天空温度能达到多少?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是多少? 答:根据书中有效天空温度估算式(2-23)有效天空温度与近地面气温和空气的发射率有关,空气发射率又与露点温度有关,露点温度又与气温和相对湿度(或含湿量)有关,假定在晴 朗的夏夜,气温为25℃,相对湿度在30%-70%之间,则t dp =6℃-19℃,有效天空温度t sky =7℃-14℃。在某些极端条件下,t sky 可以达到0℃以下。 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为0 K。 4.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答:晴朗天空的凌晨,温度较低,云层较薄,尘埃,微小水珠,气体分子较大,太阳辐射较小,树叶主要向天空辐射长波辐射,树叶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5.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面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如果住宅小区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是否能够改善住区微气候?为什么? 答:其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城市建筑的密集,植被少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虽然减少了地面对辐射的吸收,但其反射出去的辐射仍会被建筑群所吸收,另外,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其可能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开高,从而不利于住区微气候的改善。 6.水体和植被对热岛现象起什么作用?机理是多少? 答:①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室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如果绘制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极为相似,人们把这种气温分布的现象称为“热岛现象”。而水体和植被具有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的作用,如净化空气、减少噪声,对城市“热岛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②机理:水体的比热大,温度较高时,气体潜热带走辐射热量,有效地降低温度,植被蒸腾作用较强,能有效带走部分热量,此外,植被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放出O2,杀菌并能吸收粉尘,有效地抑制了温室效应进而降低温度,也就有效地抑制了热岛效应。

人体解剖学期末试题

《人体解剖学》期末测试题 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脏的是() A. 心 B.肾 C.肺 D.子宫 2、皮分布在:() A.食管腔面B.气管腔面C.心脏腔面D.胃腔面 3.符合颈椎特点的是() A.有横突孔B.棘突长,水平后伸C.椎体较大D.横突有关节面 4.在吞咽时遮盖喉口的结构是() A.甲状软骨B.杓状软骨 C.环状软骨 D.会厌 5.关于胃的分部正确有是() A.胃底、胃体、贲门、和幽门 B.胃底、胃体、贲门部和幽门部 C.胃小弯、胃大弯、贲门部和幽门部 D.胃底、胃体、幽门窦和幽门管 6.下列关于女性骨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分大、小骨盆B.小骨盆上口呈心形C.小骨盆下口较大D.骨盆腔圆桶状7.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 ) A十二指肠球部 B、十二指肠大乳头 C、十二指肠纵襞D、十二指肠悬韧带 8.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是( ) A.腮腺 B.舌下腺 C.下颌下腺 D.颊腺 9.肝的位置与形态错误的是( ) A.位于腹腔 B.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C.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D.成人肝下缘可超过肋弓2cm 10.成对的喉软骨是() A.甲状软骨 B.杓状软骨C.环状软骨D.会厌软骨 11、肾的结构正确的是( ) A、皮质位于浅层、由肾锥体组成 B、肾乳头开口于肾盂 C、肾柱是肾髓质伸入皮质的部分 D、相邻几个肾小盏汇成肾大盏 12.肾髓质主要由什么构成() A、肾乳头 B、肾大盏 C、肾柱 D、肾椎体 13、下列哪项不是肾单位的组成() A、肾小球 B、近端小管 C、集合管 D、远端小管 14、膀胱最下部是( ) A、膀胱颈 B膀胱体 C、膀胱尖 D 膀胱底 15、输尿管第二狭窄位于( ) A、小骨盆上口处 B、输尿管起始处 C、斜穿膀胱处 D、骨盆腔 二、识图题(共54分) 1.此图为消化系统示意图,请写出图中数字所指各部位的名称(10分)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试题 一、 (共 33分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下列哪类药物服用后应多饮水 A 、铁剂 B、止咳糖浆 C、助消化药 D、健胃药 E、磺胺类药 2、穿脱隔离衣应避免污染 A 、衣领 B、腰带以上部分 C、腰带以下部分 D、背后 E 、胸前 3、护士在护理服用洋地黄药物的病人时,下列哪项不妥 A 、询问病人不适主诉 B、给药前先数心率 C、观察洋地黄药物浓度 D、心率 <60次/min ,不能给药 E、嘱病人如果一次 漏服,下一次要加量补服 4、吞服强酸、强碱类腐蚀性物质的病员,切忌 A 、含漱 B、洗胃 C、导泻 D、灌肠 E、输液 5、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放在诊脉部位是为了 A 、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看表计时 C、转移病人注意力 D 、脉率与呼吸作对照 E、测脉率估计呼吸频率 6、长期留置导尿管后,发生尿液混浊、沉淀或结晶时应 A 、经常更换卧位 B、热敷下腹部 C、膀胱内滴药 D、 进行膀胱冲洗 E、经常清洁尿道口

7、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成人每次液体用量为 A 、 50~100mL B、 100~200mL C、 200~500mL D、 500~ 1000mL E、 1000~1500mL 8、帮助留置导尿管病人锻炼膀胱反射功能,护理措施是 A 、每周更换导尿管 B、间隙性夹管 C、温水冲洗外阴 2次/d D 、定时给病人翻身 E、鼓励病人多饮水 9、外文缩写译意错误的是 A 、 Qd :每天 1次 B、 Bid :每天 2次 C、 q4h :每 4小时 1次 D、 Qid :每天 3次 E、 Qn :每晚 1次 10、从上午 8:00开始输液,要求 5小时内输入 1000mL 液体,此时,每分钟 滴数应调节为 A 、 40滴 B、 50滴 C、 60滴 D、 70滴 E、 80滴 11、监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 A 、生物监测 B、工艺监测 C、程序监测 D、温度计监 测 E、化学监测 12、下列哪项是输液反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 A 、心悸、呕吐 B、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C、发绀、躁动不 安 D、胸闷、心悸、气促 E、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医务人员的 " 四轻 " 要求 A 、说话轻 B、走路轻 C、开窗轻 D、操作轻 E、关门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