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业务写作题》

《播音主持业务写作题》
《播音主持业务写作题》

播音主持业务写作题

新闻素材: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来,“演艺界5·12关爱行动”举办

了记者会。在记者会上,冯小刚批评了一些媒体制作“捐款排行榜”。“就盯着看谁捐了,捐了多少,其实捐款是集合大家的力量,并不是比富。”(5月24日《天府早报》) 试就这一观点谈对这一解释有何看法,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文案]

冯小刚质疑捐款排行榜,很傻很天真!

刘兵2008年05月25日来源:新华网

日前,“演艺界5·12关爱行动”举办了记者会。在记者会上,冯小刚批评了

一些媒体制作“捐款排行榜”。“就盯着看谁捐了,捐了多少,其实捐款是集合大

家的力量,并不是比富。”(5月24日《天府早报》)

捐款“并不是比富”,这话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捐款出于自愿,是不应

该接受道德“审判”的。但这是有前提的,即捐款对象仅仅是一些普通的百姓或

企业。对于一些名人或名企业来说,在特殊时期,捐款则是他们理应承担的一项

社会责任,是必须接受公众监督的。

比方,有一对名人夫妻捐了10万元,并且在相应的赈灾晚会上对灾区人们也大袁

同情,但为什么他们的善举却遭到人们的质疑呢?而奇怪的是,在同台晚会上只捐了

几千甚至几百元的人却获得了公众的理解,这又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作为

名人,他们所捐的钱和他们的收入明显不成比例。

再比如,近日网络上流行这样一个新段子:“以后喝王老吉(捐款1亿),存钱到

工商(8726万),还是用移动(5820万),买电器到苏宁(5000万),买保险买平安(3500万),喝白酒喝泸州老窖(3000万),DVD买步步高(2500万),买药修正牌

(2500万),上网用QQ(2000万),运动服装穿李宁(1249万),电脑买联想(1000 万),洗衣机买海尔(1000万),空调买美的(1000万),开车开吉利(1000万)……”

对此有评论说,捐得多就该大力支持。这种言论或行为固然有些情绪化、非理性,但

又是值得理解的。且不管这些企业当初捐款的动因是否单纯,但既然他们能捐这么多,公众难道就不应该大力支持他们吗?而公众要支持他们,没有相应的排行榜又怎么行呢?再说,如果没有排行榜,对一些多次捐巨资的企业是否不公平呢?

事实上,不管是名人还是名企业,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或普通企业占有更多的社会

资源,当然也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因此在国家危难、人民受苦时,就应站出来承担起

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捐款排行榜”也是一种对名人、名企业的有效监督。否则,“在利益面前是名人,在责任面前是普通人”不就成了他们的遮羞布

了吗?

新闻素材:

2008年4月8号中央电视台的播音主持会议上,宋世雄准备高调复出,继续奋斗

在08奥运的第一线,继黄健翔“解说门”事件之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主持人再

次成为了大家注目的焦点。

央视体育主持人的青黄不接本来就是不容忽视的事实,现在在第一线主持节目的

主持人水平不高,已经退居二线的官员们看着也着急啊,无奈一时间也没办法解决这

个问题了,怎么办呢,只有自己披挂上阵了。网友激辨:你愿意08奥运,听宋世雄老师作主力解说吗?做为播音主持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字。

[参考文案]

宋世雄解说宝刀不老一块抹布体现爱岗敬业

在前晚结束的“2006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上,已从央视退休7年的宋

世雄为荣高棠获得“终身成就奖”配上解说词,一展宝刀不老之风。昨日,央视副台

长孙玉胜表示,宋世雄将重出江湖,为2008北京奥运会担任解说工作。

宋世雄宝刀不老

宋世雄是我国资深体育节目主持人。1939年出生的他从1960年开始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曾担任1984年以来历届奥运会和各项重大赛事的

解说工作,在体育界享有很高的威望。1995年,宋世雄被美国体育广播者协会评为当

年最佳国际体育节目主持人。2000年,已经在体育评论员、主持人岗位上工作了40年的宋世雄正式退休。不过,退出一线7年的宋世雄在解说方面的激情毫不褪色。在不

久前的“2006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的荣高棠的一

段VCR配音,就是由宋世雄完成。这段配音抑扬顿挫、情绪饱满,包括李瑞英在内的

不少著名播音员都以为,这是宋世雄巅峰时期的作品。但是,就在昨日召开的第三届

全国体育解说员、主持人大会上,大家才知道,这段配音竞是宋世雄不久前完成的,

多位解说员大赞:宋老师威风不减当年。

同时,央视副台长孙玉胜也在昨日表示,宝刀不老的宋世雄将在2()08奥运会上担任解说工作,“我已和江和平总监商量了,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央视将邀请宋世雄担任解说工作。”孙玉胜说,2008年奥运会的电视解说评论工作现在还有人才缺口,一方

面央视将从地方台选拔英才加盟,另一方面像宋世雄这样的前辈也将被邀请出山。宋

世雄昨日也在会议上发言,谈了自己在新形势下进行体育解说工作的一些想法。宋世

雄担任解说的年代,由于信息缺乏,他曾因没有国外球员资料,跑到机场复印对手护

照。如今,各种资讯爆棚,宋世雄也有自己的办法,“如果想在解说中让观众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就必须亲自进行独家采访,在解说比赛前,我会专访一些专家,如郎平等

人。这样我就可以把独家的内容传达给各位观众。”

老宋解说才叫激情

在谈到解说风格问题时,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对宋世雄非常推崇。昨日,在

重提去年德国世界杯“解说门”事件时,江和平直言“激情不等于喊万岁”,宋老师值

得主持人学习。

“我们需要有激情的体育评论员,但是激情不等于高喊万岁。”江和平进一步指出,“激情其实是一种工作状态,一定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比赛解说当中去。”在去年德国世界杯上,黄健翔引发的“解说门”掀起不小风波,江和平表示,“我想如果美

国人和日本人比赛,你喊谁万岁呢?美国人跟日本人‘打’,你有什么倾向呢?客观应

该放在第一位。”

“去年世界杯风波后,台里开了各种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刘建宏就说我们要像

宋老师学习。”江总监回忆说,“建宏介绍了宋老师的很多细节,比如宋老师在解

说每一场比赛前都要认真准备,查阅大量资料,他所有的资料分门别类。到了评

论席,他放好一杯水,自带一块抹布把台子擦干净。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爱岗,

他爱这个岗位,这个岗位在哪儿?就在这个评论席上。这个岗位所肩负的责任是

面向广大受众,而不是自我展示的舞台。”

(2007年04月09日07时56分成都晚报)

个人形象是播音员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的本色属性。作为主持人我只要做好

职业形象就可以了个人形象是私人的事,与其他人没有关系。请你以此为话题,写作

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说明: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来谈,这样才能更具有说服

力,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回答)

1.职业形象与个人形象的关系

职业形象是播音主持工作所必需的,既不能把它与个人形象混为一谈,也不能

以它来代替个人形象。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在工作中努力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维护

良好的职业形象,但不能利用职业形象在日常生活中牟取不当利益,岗位的特殊,

不能是播音员主持人成为一个特殊群体的理由。除了工作性质特殊以外,除了工作

要求特殊以外,言语行为不能有任何特殊,甚至还要比别人要求得更为严格。这是

对一个新闻传播者、一个社会公众人物的基本要求。如果混淆或分不清职业形象和

个人形象,错把政府和人民赋予的话语权、媒体的形象和影响、集体的智慧与努力

通通归功于个人,“神话”个人形象、滥用职业形象,就会造成恶劣影响,这是绝对

不能允许的。

2.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想凭个人的力量来完成一件事,尤其是像广播电视这样多工种、多业务、多部门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从表面上看,是以个体行为体现的,但实际上在他们的背后有着一个庞大的群体在为他们服务,他们只不过是这个集体对外的代表。而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则是广播电视媒体和播音员主持人共同塑造和推出的公众形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集体形象的缩影。

由此可见,大众传播活动是群体活动,播音员主持人始终在集体之中,是集体

的一员,这不仅是因为传播活动作为系统工程是个体无法承担的,还因为集体的智慧能够创造出更为优秀的作品。先进的集体鼓励个体发挥最大的潜能,却不提倡纯粹的个人表演。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要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同集体的合作,另一方面要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更出色地做好这个集体对外的代表,不辜负集体对个人的期望。那种将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

新闻素材:

落泪主播赵普:最想去灾区

5月14日,央视主持人赵普在直播“抗震救灾”节目时,感动之余落下了男

儿泪,他的热泪打动了亿万观众。大家议论的不是赵普的一时失态,更多的是赞

扬声。日前,擦干眼泪接受记者采访的他同样是真情流露,他坦言:“我最想去抗震前线,放心不下那些灾区的儿童。”

心中全是悲痛

当记者谈到观众对他的极大关注时,赵普很谦虚:“我的个人表现不值得一提”。

赵普说,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后,台里立即作出了反应,迅速组织力量,派出记者前

往灾区进行直播报道。“当我们在演播室里拿到前方同事传回来的信息时,真有些手足

无措,特别是看到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那几天完全是在震惊,担忧中度过的。”在赵普的回忆中,那几天的压力非常大。

5月14日,震后第三天,当情感激烈聚积的赵普不断接到伤亡消息时,赵普悲痛

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我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传媒人!当时在节目中我实在是说不出话来了。”谈及当时的感受,他这样告诉记者。

不会受到处分

自从赵普在直播中动情流泪后,虽然赢得一片赞扬,也有一些观众担心他会不会

因此受处分。对此赵普坦言:“我不但没有遭到领导的批评,而且领导还高度评价了我

的表现,说我是自然流露,还安慰我不要太在意。但是以后会在节目中尽量控制自己

的情绪的。”在赵普自己看来,职业性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并不矛盾。在那次情绪失控

后,央视的一位领导还专门给赵普打过电话,内容也是以鼓励为主。

最想去灾区前线

“地震前几天,我一直在做去灾区前线的准备,并向上级申请前往灾区去帮助

救援。”坐在直播间里主持,让军人出身的赵普很是按捺不住。但因为当时台里人

员紧张,最强的记者队伍全部都派出去了,而演播室必须得有人坚守岗位,连续

直播逼得10多个主播轮流出镜,一天下来每人的休息时间也仅有几小时,赵普的

要求最终被领导拒绝了。

“连续直播让记者和主持人都身心疲惫,但责任感让我们更有力量。”在直播中,

赵普没有说过一句再见,他说这样是表示他们和灾区群众一直在一起战斗。

在采访最后,赵普表达了自己对灾区儿童的关注,他希望可以帮到灾区孩子重建

心灵家园。

坚持播完新闻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画面感动,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看着就会

眼含热泪,”5月14日中午,赵普在主持央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地震直播节目,当看到前方记者发回的报道画面后,赵普禁不住哽咽了。观众可以明显地看到,赵普的眼眶湿润了,为此他不得不低头调整一下情绪。

在停顿了大约两三秒钟之后,赵普抬起头继续说道,“因为我们爱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懂得相互关怀……”说到这里,赵普再次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又一次低头,希望可以平复自己激动的情绪,并强忍住眼眶中转动的泪水,但这一幕,还是被亿万观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稍作调整后,赵普还是坚持完成了他的这次特别动情的新闻播报。(记者李平来源:重庆晨报)

从上面这则报道。结合你的工作实际并根据你的理解对这一事件有什么看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

参考文案:

之一:

央视主播赵普的眼泪与新闻工作者的良知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全国的新闻工作者付出了极大努力,积极投入到抗灾救灾的报道当中,央视主播赵普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几度哽咽,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他似乎有失风度,然而,如果在这种灾难面前赵普还能毫不在乎地、微笑且死板地播报新闻,那他的良心一定出现了问题。

我觉得,央视主播赵普的眼泪让央视的冷面孔变得温暖。其实,不仅仅是赵普,还有白岩松、水均益等一大批主播们,他们在重大灾难面前动情主持表现出了男人们最可爱、最善良、最具亲和力的一面。

说起赵普,全国观众还不知道有个赵普的时候,我就曾经两度对他进行过专访,

分别是前年和去年,一次是他获得央视“开心辞典”主持人选拔赛的冠军,很多人都猜测是他和小丫搭档主持《开心辞典》,不过,后来,赵普去了新闻频道,主持了央视直播时间最长的早间新闻;第二次给赵普做人物专访,听他讲了很多他的“奋斗故事”。这篇专访曾经发表于《知音》旗下的《打工》杂志,后被《青年文摘》、《现在女报》等诸多媒体头版头条转载,题目日:《梦想的阶梯》。正如文中所言: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有希望。前一级台阶踏牢,后一级台阶才会再踩在脚下。对每一次擦肩

的机遇都不观望,而是毫不畏缩地抓牢,才会赢得最大的成功。这就是我从赵普的身

上看到的亮点,也是我佩服赵普的地方。

记得当时赵普很忙,好像国际上发生了什么大事,具体想不起来了,他要上节目

直播。我呢,刚好连夜赶了稿子,本来应该下午起床的,但又约了上午做采访,我只

好一大早去央视找他,还好,赵普人不错,开车接了我和助手。本来想安安静静地做

一个专访,结果采访基本都是在车上进行的。他临上节目前,我们在央视大楼前合了影。之前,我专访名人明星百余人,真的很少和明星们合影,这一次例外,在我眼中,赵普不是明星,而是主播,是一名经过努力、奋斗,从不被别人认可,到一步一个脚

印地走向央视主播的有故事的好男人。

看到网上曝出赵普主持节目时落泪的消息,《打工》杂志的资深编辑给我说,给赵普发个短信吧。短信我没有发,虽然我和赵普的交情并不深,但是通过几次采访和电

话交流我对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我知道他为何落泪。有老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非也。赵普才是真性情的男人。我为赵普情不自禁的眼泪叫好!

再大的媒体,再有名的主播都决不是播音机器。倘若我们的央视主播们对于一些

触及灵魂的声音、景象都泰然处之、无动于衰,我觉得那是相当可怕的。赵普以及他

的同事们抑制住内心的悲痛,用情不自禁的泪水表达了新闻工作者、主播们对于灾区

的关切、关注与关爱。

透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在央视主持人和前线记者的连线中,有些记者在电话

报道中几度哽咽,而我,每每看到某些报道时,也是触景生情,不禁潸然泪下。这,对于男人来讲,不是懦弱的表现,不是工作不称职的表现,这恰恰反映了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反映了人在大灾面前有大爱的高尚情怀。

让我们为赵普,为奋斗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们鼓掌吧,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天灾

的惨烈与悲壮和人性的温暖与感动!

(鸿水)

之二:

苏州日报:赵普落泪可敬可佩

“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央视主持人又一次在直播镜头前失态,只不过这一次和所谓的“哈欠门”等等相比却是如此的可爱。赵普在播报汶川灾情之时的哽咽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的潸然,可敬

可爱!

这场景发生在赵普直播连线5月12日四川地震现场的前方记者,得知一位在现场抢救伤员的护士长自己的孩子也被埋在倒塌的校舍内音信全无,而自己还依然忙碌在抢救伤员的第一线时,在说完“为什么我们能够这样?是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后,双眼满含泪水,声音两次哽咽,停顿数秒后恢复常态。

赵普的失态又与黄健翔在德国世界杯上的疯狂不同,那是一种对于生命消逝的悲恸,一种对仍在苦难中生灵的悲悯。相信任何一个只要不是铁石心肠之人,在看到汶川地震过后如同人间炼狱的场景,看到全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热情,总会被这样的场景感动地涕零如雨。他在与汶川人民,在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汶川的此情此景,用自己的工作来呼吁更多的救援,用自己的工作来帮助更多的灾区人民获救。难道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在这样的灾情和画面前,完全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冷漠地发表着评论的主持人,那我们就不得不怀疑这样的主持

人是不是冷血,我们也就没有必要看这样的主持人主持的节目。

这样与灾区人民,与全国人民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主持人,恰恰正是老百姓喜欢和信任这样的主持人,因为他和百姓心连着心。在这样的天灾面前,在自己的同胞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让赵普难以自抑。

在亿万观众面前落泪并不代表赵普是一个懦弱之人,相反纳兰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的汉子。这不丢人,一点也不,真的。

好样的,赵普!

(纳兰惊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