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功、机械能、机械易错题大全

初三功、机械能、机械易错题大全
初三功、机械能、机械易错题大全

1.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

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2.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 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原

长时右端在N 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 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 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小物块从P 向M 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B .小物块从P 向M 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C .小物块从P 向M 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3.小松妈妈去百货大楼购物,自动扶梯把她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她的( )

A .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B .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 .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 .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4.如图,小球先以速度v 竖直向上抛出,后以速度v 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斜面足够长),两

次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则h1和h2的关系是( )

A .h1>h2

B .h1

C .h1=h2

D .无法确定

5.立定纵跳摸高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运动项目。起跳前先屈膝下蹲,然后脚掌用力蹬地,伸展身体,两臂上挥,竖直向上跳起至最高点。小刚同学在一次立定纵跳摸高中消耗的能量约为

A.4×10J

B.4xl0J

C.4×l0J

D.4×l0J

6.如图所示,用F ="20" N 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40 N

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 对物体做了 40 J 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

A .重力做的功一定为40J

B .物体一定受到20 N 的摩擦力

C .物体一定运动了2 m

D .物体一定运动了4m 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 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 位置(已知AO=OB ),释放小球,研

究小球在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8.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

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

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A.受到的弹力始终不变B.运动过程动能一直增大

C.运动过程机械能不变D.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

9.小夏推箱子经历了图3所示的过程,最终箱子被推出去后又

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对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因为箱子没动,所以小夏没有对箱子施加力的作用

B.图乙:因为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推力,所以小夏没推动箱子

C.图乙:因为小夏对箱子施加了力,所以小夏对箱子做了功

D.图丙:小夏对箱子做的功小于推力与箱子移动距离的乘积

10.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

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ab>tcd,运动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A.ab段做功较多B.ab段与cd段的功一样多

C.ab段功率较大D.ab段与cd段的功率一样大

11.如图,这款图钉来自于一个初中生的创意,翘起部分为我们预留下施力空间。当拔起

图钉时,将图钉看作杠杆,其支点为()

A.A点B.B点C.C点D.D点

12.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力臂B.杠杆一定是直的

C.动力与阻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D.支点可以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也可以在在外侧13.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

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G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

14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物理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制杠杆AB,从其上找一

点C用支架支起来,如图14所示。当小强依次在杠杆上的A1、A2、A等各点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发现越来越容易提起水桶。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大家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中,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A.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杆平衡时,为什么施力点离支点越远就越省力?

B.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C.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D.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15.如图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

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

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

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A、5N

B、10N

C、20N

D、40N

16.一根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其秤砣上粘上了一块重物,那么用它称东西时,其读数()

A.将比实际质量大B.与实际质量相同

C.将比实际质量小D.大小难以确定

17.皮划艇是我国奥运优势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比赛中运动员一手撑住桨柄的末端(视

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省力,可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支点B.为省力,可将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

C.为省距离,可将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D.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支点,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

18.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A.动力臂逐渐变大B.阻力臂逐渐变大

C.动力F保持不变D.动力F逐渐减小

19.如图所示,在杠杆OA的B点悬挂一个重物G,A端用细绳吊在小圆环M的下面,且细绳

长AM等于圆弧环PMQ半径,此时杠杆恰处于水平状态,A点与圆弧环PMQ的圆心重

合。当M环从P点逐渐沿顺时针滑到Q点的过程中,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20.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杠杆仍能平衡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D.无法判断

2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5牛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实

际应该是()

A.小于0.75牛B.等于0.75牛C.大于0.75牛D.等于0.5牛

22.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末温高B.煤油的末温高

C.水吸收的热量多D.煤油的温度变化量大

23.由于国际原煤价格上涨,少数不法商人把一种黑色石头掺在优质煤中高

价出售。客户为了不上当受骗,辨别煤中是否掺杂的最恰当方法是检测()

A.质量B.温度C.热值D.比热容

24.如图所示的等刻度均匀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在杠

杆的i点,若测力计示数为3牛,则一个重为2牛的钩码一定挂在杠杆的()

A.b点B.e点

C.j点D.n点

25.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

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

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

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都是省力杠杆

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

2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工人用力F把重为1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6m.若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这一过程中()

A.拉力F的大小为50N B.拉力F所做的功为600J

C.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0.4m/s D.拉力F的功率为10W

27.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玉米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玉米粒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28.如图所示,均匀长直木板长L=40cm,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右端与桌边相齐,木板

质量m=2kg,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重力的0.2倍,今用水平推力F将其推下桌子,则水

平推力至少做功为()(g取10N/kg)

A.0.8J B.1.6J C.8J D.4J

29.图中所示,O 为杠杆的支点,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从竖直位置到水平位置,

在此过程中()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杠杆先是省力的,后费力D.杠杆先是费力,后省力

30.如图所示,一根轻木条左端放一支较短的蜡烛,右端放一支较长的蜡烛,两支蜡

烛一样粗细.在0处将木条支起,木条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同时点燃蜡烛,点燃后

蜡烛的燃烧速度相同.那么,在燃烧过程中,木条()

A.始终保持水平B.左端会下沉C.右端会下沉D.无法判断

31.如图是手负重(指能承受的最大物重)示意图,当手臂按图示方向伸展时,下列图象能表示负重大小与手臂伸展程度大致关系的是( )

A. B. C. D.

32.某人骑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A.1W B.10W C.100W D.1000W

33.某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则该物体:()

A. 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一定不变

B. 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一定不变

C. 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可能改变

D. 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可能改变

34.飞机、轮船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并不固定,当速度很大时,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要把飞机、轮船的速度增大到2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要增大到原来的()

35.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

B.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C.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F做的功谁大

36.在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中,波斯军队用投石车投出巨石来攻击斯巴达克城的城

墙,在巨石被投出到击中城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巨石在最高点时动能最大B.巨石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C.巨石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巨石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37.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38.如图所示,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

杆上。a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释放的位置,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

c点是小球到达最右端的位置。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a点,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B.小球在b点,小球的速度最小

C.从a点到b点,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大D.从b点到c点,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39.今年6月1日,我国引进的首架波音787客机飞赴广州交付使用。当波音787客机加

速起飞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40.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A.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B.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

C.拉力F甲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F乙做的功

D.拉力F甲的功率一定大于拉力F乙的功率

41.如图表示一个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C.电梯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做功为零

D.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F1>F2W1>W2B.F1=F2W1>W2

C.F1=F2W1<W2D.F1<F2W1<W2

43.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 型路线骑行,他这样做是为了()

A.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路程B.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

C.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D.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44.有一架天平是不等臂的,天平的左臂比右臂稍长,如果用这架天平来称量物体的质量,称出物体的质量()A比实际物体的质量大一些B比实际物体的质量小一些

C与实际物体的质量一样大D无法确定

45.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

C.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为零D.力越大,则力臂越小

46.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的摩擦,使物体以0.1m/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及其功率

的大小分别为()

A.20N 2W B.30N 6W C.60N 2W D.20N 6W

47.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的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从A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加速下落

B. 从B点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重力势能增大

C.t0时刻运动员动能最大

D. 运动员重力大小等于F0

48将你的文具盒或直尺的一端抬起形成一个斜面,把你的橡皮放在斜面的顶端如图所示,改变斜面的倾角,由静止释放后的橡皮沿斜面下滑,对应橡皮的下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所受支持力做了功

B.橡皮的机械能增加了

C.橡皮所受的重力做了功

D.橡皮的动能不变

49.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 b、d 两点动能相等

B、在 a、d 两点机械能相等

C、从 b 到 c 的过程机械能减少

D、从 c 到 d 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50.一滴雨滴从足够高的空中落下,若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该雨滴在下落过程中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加,后保持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

D.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加,后不断减少

中考物理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专项易错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 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末端缠绕在电动机上,电动机转动将下方钩码匀速提起。如果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后一次提升与前一次相比() A.功率增大、机械效率增大B.功率增大、机械效率不变 C.功率不变、机械效率不变D.功率不变、机械效率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前后两次的滑轮组是同一个滑轮组,则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不变,则机械效率不变;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物体提升的速度增大,若两次提升高度相同,则后一次所需要 的时间小于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根据 W P t 可知,功率变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019年5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载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增大 B.运载火箭加速升空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变小,机械能守恒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在太空中,卫星绕地球运动时,没有阻力作用,没有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守恒。 【详解】 A.火箭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 .火箭升空时向后喷出高温气体给空气一个向后的力,空气给火箭以反作用力,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火箭入轨后做圆周运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所以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北斗卫星在地球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所以机械能守恒,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在四川抗震救灾现场,一块水泥板质量为 0.5 t ,起重机在 5 s 内把它匀速提高 2m , 此过程中(g =10N/kg )( ) A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为 1×104J B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为 1×103J C .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为 2×102 W D .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为 5×102 W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 .水泥板的质量 0.5t 500kg m == 水泥板受到的重力 500kg 10N/kg 5000N G mg ==?=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 45000N 2m 110J W Gh ==?=? 故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CD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功功率 43110J 210W 5s W P t ?===? 故C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4.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B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C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 .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 【答案】D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 (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 和1 L 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 L=1 m 6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GL1=FL,2.5N?L1=3N×1 6 m 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L1=0.2m 2.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以杠杆中点为支点。

(1)小明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调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直到杠杆水平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将两边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后,杠杆_____(选填“左”或“右”)端下沉; (2)小明在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后,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①如图乙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BC ,其长为L , O 点为其重心,其所受重力300N ;OA =4 L ,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 端下沉,所需外力F 至少应为_____N ;若F 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 端,所需外力F '至少应为_____N ; ②如图丙所示,C 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6×105Pa 。现将C 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 端,杠杆的B 端悬挂D 物体,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C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已知:D 物体的质量为2kg , OA :AB=1:4。要使C 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则可以移动支点O 的位置,使O 'A :AB =______。 【答案】左 100 150 1:7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设图甲中的一个钩码重力为G ,杠杆一小格的长度为l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3G ?2l =2G ?3l 小明将两边钩码同时远离支点移动nl 距离后,杠杆左右两边变成 3G ?(2l +nl )=(3n +6)Gl ,2G ?(3l +nl )=(2n +6)Gl 而 (3n +6)Gl >(2n +6)Gl 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2)①[2]据题意知,为了不使铁棒的B 端下沉,需用外力来保持平衡,此时铁棒的A 为杠杆的支点,阻力臂为OA =4L ,动力臂为AB =34 L ,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G 1?4L =F ?34 L 所以此时的外力 111300N 100N 33 F G ==?= [3]要将铁棒B 端稍微抬起,此时C 变成杠杆的支点,则 12 L L G F ?=?'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试题(好题-含答案)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考试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如图所示,杠杆可绕O (O 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 端挂一重为G 的物体,在A 端施加一作用力F ,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 A .F 一定大于G B .F 一定等于G C .F 一定小于G D .F 可能小于G 3、夹子是我们生活巾经常使用的物品,如图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我们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省力的 B .当我们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省功的 C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的 D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的 4. 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OB 是全尺长的1/3, 当B 端挂上5N 的物体时,直尺的A 端刚好开始翘起。如图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A .2.5N B. 5N ; C .10N D. 无法确定。 5、用20N 的水平力,将重为5N 的球抛出,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了10m 才停下来.在滚动过程中,手对球做的功是 第1题图第2题图 A.食品夹 B. 瓶盖起子 C.钳子D.核桃夹

A.50J B.200J C.0J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6、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7、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lmin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A.0.5 WB.5W C.50W D.500W 8、清明节,丽丽和爸爸一起上山扫墓.丽丽用了30min登上墓地,爸爸用了50min登上墓地,爸爸和丽丽的体重之比为4:3,则丽丽与爸爸登上墓地时所做功的功率之比是A.20:9 B.4:5 C.5:4 D.2:3 9、下列几种方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B.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 C.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 D.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10、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其重力均为10N.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N的物体 匀速提升0.5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计绳重与摩擦) A.力F1和F2大小相等 B.两机械做的有用功相等 C.两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相等 D.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 11、如图所示,在大小为500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将800N的重物提升了lm.在此过程 中 A.做的有用功是500JB.做的总功是80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D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如图乙,将自制的小型风叶安装在风车底座上,把线的一端固定在风车转轴上,另一端系上钩码;②在风车正前方1米处放置电风扇的风速调到1挡位,用秒表记录提升钩码到A点所需的时间;③将电风扇换到2、3挡位,重复以上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电风扇挡位越高,风速越大) 表一: 电风扇挡位钩码的质量/g提升钩码到A点的时间/s 15015 25013 35010 请你回答: (1)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提升钩码到A点的_____来比较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这种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风速越大,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__________; 为了进一步研究风力发电机,他又从电厂查到一台1500kW的发电机组的相关数据: 表二: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 风速v/(m/s)5101520 输出功率P/kW8072015001100 表三:不同风速下风力发电机每秒获得的风能:

(3)风能是清洁能源,也是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 (4)风速10m/s 时,这台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为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风速越大,发电机的发电效率越高,他的观点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时间 转换法 越大 可再生 电磁感应现象 60% 错误 风速越大发电效率越低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因提升高度要相同,通过提升时间,可知提升速度的大小,则由 W mgh P mgv t t = == 可知输出功率的大小,故比较测量提升钩码到A 点的时间来比较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 [2]转换法可将不可测的量转换为可测的量进行测量,也可将不易测准的量转换为可测准的量,提高测量精度。此实验将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转化为通过测量提升钩码到A 点的时间。 (2)[3]分析表一数据可见,在提升钩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风速越大,提升钩码到A 点的时间越短,风车的输出功率越大。 (3)[4]风能是一种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无污染。 [5]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电能,即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所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4)[6]风速为10m/s 时,1s 内获得的能量为61.210J ?,风车工作1h 获得的能量为 639=1.210J/s 3.610s=4.3210J W ????总 风车工作1h 产生的电能为 9=720kW 1h=720kW h=2.59210J W ???电 风车发电的效率为 992.59210J =100%=100%=60%4.3210J W W η????电总 [7][8]风速为15m/s 时,1s 内获得的能量为64.0510J ?;风车工作1s 产生的电能为 61.510J ?,风车发电的效率为 66 1.510J =100%=100%=37.04%4.0510J W W η????电1总1

初三功、机械能、机械易错题大全

1.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 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2.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 点通过小圆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原 长时右端在N 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 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 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小物块从P 向M 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 B .小物块从P 向M 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C .小物块从P 向M 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3.小松妈妈去百货大楼购物,自动扶梯把她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她的( ) A .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B .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 .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 .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4.如图,小球先以速度v 竖直向上抛出,后以速度v 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斜面足够长),两 次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则h1和h2的关系是( ) A .h1>h2 B .h1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g 取10N/kg )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 2 3 4 5 6 7 8 9 : 10 答案 ?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 ) A .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 B .将左边的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同时将右边钩码去掉一个并保持位置不变 C .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 D .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 3、 如图所示,小明将两只鸡蛋举高2米,所做的功最接 近于( ) A. 0. 1 J B. 1 J 2J D. 2 J 4、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 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装★★★★★★★★★★★★★订★★★★★★★★★★★★★线★★★★★★★★★★★★★★★★★★★ | 第3题图 · ·

A .以A 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杠 B. 以A 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杠 C. 以 B 点为支点的费力杠杠 D. 以B 点为支点的省力杠杠 5、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6、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用20N 的水平拉力使其在10s 内匀速前进了10m ,在此过程中 A.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B .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 C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 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7、一根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用它称得质量比被称物体的实际质量将 ( ) A. 偏大 B. 偏小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8、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 和BC 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 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 、F B ,所做功分别为W A 、W B ,则: A 、F A =F B ,W A =W B B 、F A <F B ,W A =W B C 、F A <F B ,W A <W B D 、F A >F B ,W A >W B 9、将50N 的物体从一楼提到三楼,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做功最少的是( ) A .用手直接提上去 B .用滑轮组提上去 、 C .用定滑轮提上去 D .三种方法做功相同 10、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 的力将重4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 ,在此过程中滑轮组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63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 0.5N63N G=?= 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 L=?= 2cm36cm 右 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专题练习《简单机械和功》

专题练习《简单机械和功》 一、填空题 1.(2011·新疆)某同学骑车在水平面行进,当自行车的两个脚踏板转到_________位置时,用力最小,这是因为这个位置的_________最大. 2.(2011·烟台)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 N的物体,存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存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_________,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 3.(2011·大庆) (1)2011年6月4日,我国选手李娜获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成为获得“大满贯”的亚洲第一人.某一次李娜在网前截杀时,距对手击球位置处约8 m,从对手击球至李娜接球所用时间为0.2 s.则本次网球飞行时受到重力和_________的作用,平均速度为_________km/h. (2)如图所示,长度为2l的轻质细杆可以在竖直面内绕竖直墙壁上的固定转轴O无摩擦地转动.AB为一段长度为1.5l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绳A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现将绳的两端A、B分别与墙壁及杆相连,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则杆的末端C处可悬挂重物的最大重力为_________. 4.(2011·泸州)“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所示是“塔吊”的简化图.(OB是竖直支架,ED是水平臂,OE段叫平衡臂.E端装有配重体, OD段叫吊臂,C 处装有滑轮,可以存O、D之间移动.已知(OE=10 m,OC=15 m,CD=10 m,若在C点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1.5×103kg,则配重体的质量应为_________kg,当滑轮移到D 点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_ kg.(不计“水平臂”和滑轮重力) 5.(2011·湘潭)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轻杆OA长1 m,B点挂有重力为10 N的重物.A点的动力F为5 N,方向与轻杆垂直,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装置的阻力臂l2=_________m.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和阻力臂l2.

机械能练习题及答案

机械能 1.(多选题)一质量为1kg的铁球,由静止开始向上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2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10m/s2)() A.人对铁球做功11J B.合外力对铁球做功4J C.合外力对铁球做功2J D.铁球克服重力做功20J 2.如图所示,一重为G的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一段距离x.在 此过程中,重力G和恒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分别为() A.0,FxcosαB.0,Fx C.Gx,0 D.Gxcosα,0 3.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若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的空气阻力恒为f,则在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回地面的全过程中() A.重力所做的功为mgh B.重力所做的功为2mgh 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零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在斜面体从图中实线位置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到虚线 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物体所受各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不做功B.支持力不做功 C.摩擦力不做功 D.合力做正功 5.如图所示,让质量相同的物体沿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斜面从顶端运动到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B.乙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C.丙图中重力做的功最多 D.重力做的功一样多 6.如图所示,工人推动一台割草机在水平草坪上加速前进,推力方向与水 平方向夹角为30°,对割草机所受各力的做功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A.推力对割草机做负功B.支持力对割草机做正功 C.重力对割草机做负功D.合力对割草机做正功 7.(多选题)质量为m的物体以竖直向下3g的加速度加速运动,在它向下运动h米的过程中()A.物体的动能增加mgh B.物体的机械能增加2mgh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mgh D.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8.物体运动过程中,重力对其做功500J,则物体的() A.动能一定增加500J B.动能一定减少500J C.重力势能一定增加500J D.重力势能一定减少500J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 (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 和1 L 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 L=1 m 6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GL1=FL,2.5N?L1=3N×1 6 m 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L1=0.2m 2.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 绳自由端的 拉力F/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绳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 机械效率η/%

机械能练习题

机械能习题 一、功和功率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讨论力F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做功的多少[ ] (1)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是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了s. (2)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为2m的物体沿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前进了s. (3)斜面倾角为θ,与斜面平行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上推进了s.[ ] A.(3)做功最多 B.(2)做功最多 C.做功相等D.不能确定 2.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D.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 3.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跟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平面移动了距离s,若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在此过程中[ ] A.摩擦力做的功为fs B.力F做的功为Fscosθ C.力F做的功为FssinθD.重力做的功为mgs 4.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当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s时,如图2所示,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 B.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 C.摩擦力对物体m做负功 D.弹力对物体m做正功 5.起重机竖直吊起质量为m的重物,上升的加速度是α,上升的高度是h,则起重机对货物所做的功是。[ ] A.mgh B.mαh C.m(g+α)h D.m(g-α)h 6.将横截面积为S的玻璃管弯成如图3所示的连通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左、右管处在竖直状态,先关闭阀门K,往左、右管中分别注 在上述过程中,重力对液体做的功为。[ ] 上作用一个3N的水平拉力后,AB一起前进了4m,如图4 所示.在这个过程中B对A 做的功[ ] A.4 J B.12 J C.0 D.-4J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典型试题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典型试题 中考“简单机械和功”专题典型试题的发展趋势分析“简单机械和功”专题是力学知识进一步的综合,涉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本章的主要考点包括以下一些:了解杠杆的力臂,通过实验能探究杠杆平衡条件;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知道杠杆、滑轮和滑轮组等简单机械改变里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理解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认识机械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等。从近年来中考命题分析看,本专题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中考时的失分点。失分的主要因素,一是本章的概念比较多,学生理解和正确区分概念上存在一些困难,二是知识的综合程度比较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足,三是科学探究中数据分析能力比较弱。因此要提高本专题的得分率,分析和把握本专题中考命题的趋势十分的必要。从各地中考试卷分析看,近年来“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的命题考查呈现以下趋势: 一、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例题1(07常德市)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 C.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例题2(07梅州市)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1F2,W1>W2,P1>P2C.F1P2 启示:本专题的容易混淆的概念主要滑轮、机械效率、功率,做功的必要因素等。比如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机械效率与做功的多少无关,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有关,受物重、摩擦力以及机械自重的影响。 二、重视估测与估算能力考查 例题3(07宿迁市)王小虎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0秒。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那个值() A.3W B.30W C.300W D.3000W 例题4(07泰州市)跳绳是今年体育考试新调整的项目。小强同学每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最接近() A.3J B.30J C.300J D.600J 启示:学生要对关注日常的生活物理现象,并能进行一些估算,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简单机械与功基础知识的综合与应用 1 / 4

人教版 功和机械能单元 易错题难题同步练习

人教版功和机械能单元易错题难题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距离为s,已知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物重的n分之一,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该滑轮组一定省力B.拉力的功率为Fv C.额外功为1 n (2nF﹣G)s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 G F 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O 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在A端竖直向下施加一个作用力F,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 A.F 一定大于G B.F 一定等于G C.F 一定小于G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 的木箱由斜面底端以0.2m/s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的大小为800J B.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25N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4.农村建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重600N的建材在10s内匀速提高3m。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η=75% B .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1200J C .滑轮自身的重力为100N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小为3m 5.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A 、B 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 A >G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B .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 .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 D .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 6.如图所示,某人用扁担担起两筐质量为m 1、m 2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O 点时,扁担水平平衡,已知l 1>l 2,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若将两筐的悬挂点向O 点移近相同的距离△l ,则 A .扁担仍能水平平衡 B .扁担右端向下倾斜 C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 2-m 1)21l l l - D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 2-m 1) 2l l l - 7.如图所示,用24N 的水平拉力F 拉滑轮,可以使重20N 的物体A 以0.2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 重10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且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

简单机械和功易错题 1.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 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 点加 竖直向下的力F=30N 作用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已知 OA=15cm ,OB=5cm ,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 A. 80N B. 60N C. 40N D. 20N 2.某人用50 N 的力把冰面上一个重为10 N 的冰块沿冰面踢出去,冰块在冰面上滑行40 m后停下来.对于冰块在滑行过程中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对冰块做了2 000 J 的功 B .冰块自身的重力对冰块做了400 J 的功 C.人和冰块自身的重力都没有对冰块做功 D.人和冰块自身的重力共对冰块做了1600 J的功 3.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 将杠杆缓慢 地由位置A拉至水平位置B,力F 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 ( ) A.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4.如图,当小车右边的人用200 N 的 水平拉力拉绳子时,刚好使水平地面 上的小车以0.3m/s 的速度匀速前进,该人拉车的功率为 W.现在人站在小 车中拉绳子,仍使车匀速前进,已知该人站在车中使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50 N,该人 站在小车中拉绳子的力为 N .(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重力) 5.用动力臂是阻力臂5倍的杠杆,匀速将100N 的重物举高0.2m ,所用动力为40N ,则动力做功______J ,此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6.在水平桌面上,将重为20N的木块沿直线匀速向前推了5m,所用的推力为4N ,撤去推力后,木块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m ,则推力所做的功是 J,重力所做的功为 J . 7.如图所示,质量为5k g的物体M在力F 的作用下以5c 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则拉力F为 N,物体与水平地面 间的摩擦力为 N .在5s 内F做的功是 J ,其功率为 W .(不 计轮和绳重,不计轮和绳之间的摩擦) 8.用一只动滑轮匀速提起800 N 的重物.若动滑轮重200 N ,所用的拉力F=_____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如果用它 提起更重的物体,则它的机械效率将_____(增大/减小/不变). 9.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下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 录的一组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 J,人做的总功为 J .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 ;结合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 .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为 . 10.如图所示,某打捞队的工人用滑轮组把底面积为O.02m 2、高为2m 的实心圆柱体从水下提起,已 知圆柱体的密度为2.0×103kg /m 3,水的密度为1.O ×103kg /m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0%.(g 取1 0N/kg ,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1)圆柱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2)若圆柱体从H=16m 深处被 缓慢地匀速提起,到刚露出水面时,绳子自由端拉力F所做的功.(3)如果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 最大拉力为400N,则物体被提到露出水面多高时,绳子恰好被拉断? 11.某建筑工地为了搬运建材,采用的滑轮组示意图如图所示.钢丝绳的拉力F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测力计拉力F /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2 0.05 0.4 0.15 F M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苗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杜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纡个钩码重 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半衡。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弾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右 3 1.5 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下沉,说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B L B,得 4G×3L=F B×4L 解得 F B=3G 即需在B点处挂3个钩码。 (3)[3]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C L C,得 4G×3L=F C×4L 解得 F C=3G=3×0.5N=1.5N [4]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2.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63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 0.5N63N G=?= 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 L=?= 2cm36cm 右 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连接,把滑块放在倾角为θ=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的A 点,此时弹簧恰好水平。将滑块从A 点由静止释放,经B 点到达位于O 点正下方的C 点。当滑块运动到B 点时弹簧与斜面垂直,且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已知OB 的距离为L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滑块由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 ) A .滑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 .滑块的速度一直在增大 C .滑块经过B gL D .滑块经过C 2gL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弹簧原长为L ,在A 点不离开斜面,则 sin 3( )sin c 3300os 0L k mg L ?≤-? ? 在C 点不离开斜面,则有 ( )cos30cos30cos30L k L mg -?≤?? 从A 点滑至C 点,设弹簧与斜面夹角为α(范围为30°≤α≤90°);从B 点滑至C 点,设弹簧与斜面的夹角为β,则 2sin 30cos mg kx ma β?-= 可知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沿斜面向下且减小,选项A 错误,B 正确; C .从A 点滑到B 点,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21cos302 p B mgL E mv ?+= 解得 2cos302 32 p p B E E v gL g m g L L m ?+=+=>选项C 正确; D .从A 点滑到C 点,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2 1cos302 P C L mg E mv '+=?

解得 43 222 2 cos303 p p C gL E E L v g gL m m ' =+> + ? = 选项D错误。 故选BC。 2.在一水平向右匀速传输的传送带的左端A点,每隔T的时间,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素为,工件质量均为m,经测量,发现后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为x,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传送带的速度为 x T B.传送带的速度为22gx μ C.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1 2 mgx μ D.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传送带因为传送工件而将多消耗的能量为 2 3 mtx T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工件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每个工件滑上传送带后运动的规律相同,可知x=vT,解得传送带的速度v= x T .故A正确; B.设每个工件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工件的加速度为μg,则传送带的速度2 v gx μ =s与x的关系.故B错误; C.工件与传送带相对滑动的路程为 22 2 22 v v x x v g g gT μμμ ?=-= 则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Q=μmg△x= 2 2 2 mx T 故C错误; D.根据能量守恒得,传送带因传送一个工件多消耗的能量 2 2 2 1 2 mx E mv mg x T μ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