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主轴总体设计

数控机床主轴总体设计
数控机床主轴总体设计

目录

1. 绪论 (2)

2. 数控机床主轴总体设计 (3)

2.1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 (3)

2.2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3)

2.2.1机床主传动功率 (3)

2.2.2 主传动的调速围 (4)

2.2.3主传动系统设计要求 (4)

2.2.4 主传动系统电机选择 (6)

2.2.5 主传动分级变速设计 (6)

3. 主轴设计 (8)

3.1 主轴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 (8)

3.2 主轴尺寸确定 (8)

3.2.1 主轴前后颈及孔尺寸确定 (8)

3.2.2 主轴部件支承结构选择 (8)

3.3主轴组件设计 (9)

3.3.1主轴组件的性能要求 (9)

3.3.2 主轴轴承的选择………………………………………………………

10

3.3.3 主轴轴承的预紧及润滑………………………………………………

11

3.3.4 主轴上齿轮参数确定及键的选择……………………………………

12

3.3.5 主轴部件结构图………………………………………………………

13

4. 主轴验算 (14)

4.1 确定弯曲变形的验算条件 (14)

4.1.1刚度标准 (14)

4.1.2主轴的载荷 (15)

4.2三支承主轴刚度验算………………………………………………………

17

5. 设计总结 (19)

6.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在现代制造技术中,数控机床已经用它所显示的效益和巨大潜力,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发展现代数控机床是当前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更新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基础。

数控机床主轴及其部件作为数控机床主要部件的一部分,在数控机床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轴系统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到数控加工产品的精度,因此在数控机床设计中当十分注意主轴及其部件的设计。

此次课程设计,主要针对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和主轴组件设计,学习和了解数控机床主轴设计的基本思路,理解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传动原理,以及主轴组件选用和数控主轴结构的构成。并熟悉数控机床主轴设计相关计算,了解数控机床设计中的一些验算公式,并对关键部件进行强度或者刚度验算。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应当达到熟悉数控机床主轴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熟练掌握主轴系统设计流程,绘制主轴系统结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了解设计过程中的必要计算及一些经验公式的运用,初步具备数控机床主轴设计能力。

2 数控机床主轴总体设计

2.1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

金属切削机床加工零件,是操作者依据工程图样的要求,不断改变刀具与工件之间相对运动的参数(位置、速度等),使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最终得到所要求的合格零件。

数控机床的加工,是把刀具与工件的运动坐标分割成一些最小的单位量,即最小位移量,由数控系统按照零件程序的要求,使坐标移动若干个最小位移量(即控制刀具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完成对零件加工。

刀具沿各坐标轴的相对运动,是以脉冲当量δ为单位的(mm/脉冲)。

当走刀轨迹为直线或圆弧时,数控装置则在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值之间进行“数据点的密化”,求出一系列中间点的坐标值,然后按中间的坐标值,向各坐标输出脉冲数,保证加工出需要的直线或圆弧轮廓。

数控装置进行的这种“数据点的密化”称作插补,一般数控装置都具有对基本函数(如直线函数和圆函数)进行插补的功能。

对任意曲面零件的加工,必须使刀具运动的轨迹与该曲面完全吻合,才能加工出所需的零件。

此次设计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工件最大回转直径:床身上/床鞍上500/280 mm

工件最大长度:1000 mm

2.2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2.2.1 机床主传动功率

机床主传动功率P可根据切削功率

P与主运动传动链总效率η,可由下

c

式来确定:

C P=P /η (1)

由于数控机床的加工围一般都比较大,切削功率C P 可以根据有代表性的

加工情况,由其主切削抗力按下式来确定:

Z C F V M n P ==60000655000

? (2) 式中: Z F ——主切削力切向分力(N )

V ——切削速度(m/min )

M ——切削扭矩(N cm ?)

n ——主轴转速(r/min )

主传动总效率一般可取为η=0.70—0.85。

2.2.2 主传动的调速围

主传动为旋转运动的机床,主轴转速n 由切削速度v (m/min )和工

件或刀具直径d (mm )来确定:

1000v n=r /min d

π () (3) 对于数控机床,为了适应切削速度和工件或刀具直径变化,主轴最低

和最高转速可根据下式确定:

min min max 1000v n =

r /min ?d π () (4) max max min 1000v n =

d π (r/min ) (5) 则调速围:

max max max n min min min

n v d R ==n v d ? (6) 由于数控机床的加工围较大,因此,切削速度和刀具或工件直径的变

化也很大,可根据机床的几种点型加工和经常遇到的加工情况决定:

max v ,min v 及max d ,min d 。

2.2.3主传动系统设计要求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除应满足普遍机床传动要求外,还提出如下要求:

1) 具有更大的调速围,并实现无级调速。数控机床就要为了保证加

工时能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充分发挥刀具的切削性能,从而获得

最高的生产率 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必须具有更高的转速和更大的调速围。对于自动换 刀的数控机床,工序集中,工件一次装夹,可完成许多工序,所以,为了适合各种工序和各种加工材质的要求,主运动的调速围还应进一步扩大。 2) 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刚度,传动平稳,噪声低。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提高与主传动系统的刚度密切相关。为此,应提高传动件的制造精度与刚度,齿齿面进行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增加耐磨性;最后一级采用斜齿轮传动,使传动平稳;采用高精度轴承及合理的支承夸距等,以提高组件组成的刚度。 3) 良好的抗振性和热稳定性,数控机床上一般既要进行初加工,又要精加工;加工时可能由于断续切削、加工余量不均匀、运动部件不平衡以及切削过程中的自激振动等原因引起的冲击力或交变力的干扰,使主轴产生振动,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严重时甚至破坏刀具或零件,使加工无法进行。因此在主传动系统中的各主要零部件不但要具有一定的静刚度,而且要求具有足够的抑制各种干扰力引起振动的能力——抗振性。抗振性用动刚度或动柔度来度量。例如主轴组件的动刚度取决于主轴的当量静刚度、阻尼比及固有频率等参数。如果把主轴组件视为一个等效的单自由度系统,则动刚度d k 与动力参数的关系为:

d k (7) 式中 k ——机床主轴结构系统的静刚度(N/m μ); w ——外加激振力的激振(Hz ); n w

——主轴组件固有频率(n w ,m 为当量质量,k 为当量静刚度); ξ ——阻尼比(c =γξγ,γ是阻尼系数,c γ是临界阻尼系数,c c =2mw γ)。

由上式可见,为提高主轴组件的抗振性,须使d k 值较大,为此应

尽量使阻尼比、当量静刚度或固有频率的值较高。在设计数控机床的主

传动系统时,要注意选择上述几个参数的合理关系。

机床在切削加工中主传动系统的发热使其中所有零部件产生热变

形,破坏了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和运动精度造成的加工误差,且

热变形限制了切削用量的提高,降低传动效率,影响到生产率。为此,

要求主轴部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通过保持合适的配合间隙,并行循

环润滑保持热平衡等措施来实现。

2.2.4 主传动系统电机选择

由于数控机床需要自动换刀,自动变速,且在切削阶梯轴的不同直径,

切削曲线旋转面和端面时,需要随切削直径的变化而自动变速,以维持切

削速度基本恒定。这些自动变速又是无极变速,为了有利于在一定调速围

选择到理想的切削速度,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又有利于提高切削

效率。无极调速有机械、液压和电气多种型式,数控机床一般都采用由直

流或交流电机作为驱动源的电气无极调速。

参照CK6150选取电机转速为1450 r/min ,功率为5.5 kw ,型号为

J03—112L4。

2.2.5 主传动分级变速设计

1)有机变速自动变速方法选择

由于电磁离合器是应用电磁效应接通或切断运动的元件,便于实现

自动操作,并有现成的系列产品可供选用,因而它已成为自动装置中

常用的操作元件。电磁离合器用于数控机床主传动时,能简化变速机

构,操作方便,通过若干个安装在各传动轴上的离合器的吸合和分离

的不同组合来改变齿轮传动路线,实现主轴变速,因此参照CK6150

选用电磁离合器。

2)确定极限转速和公比

参照CK6150数控机床转速图,选取极限转速如下:

max n =1600 r/min min n =25 r/min

则转速围为:

max n min n 1600R ===64n 25

又由于级数Z=12 ,则由下面公式:

z-1max n min

n R ==n ? 有?=1.58 3)绘制转速图

机床转速图可以通过类比典型机床,参照典型机床进行绘制,因此

现参照CK6150数控车床图册,类比传动转速图,绘制转速图。选定

结构共有5个传动组,变速机构共需6轴,转速图共需7条竖线,主

轴12级转速,需12条横线。转速图绘制如下:

图1 12级传动系统转速图

4)绘制传动系统图

参照CK6150数控车床传动系统图,通过轴Ⅰ上的摩擦式电磁离

合器1M 和2M ,轴Ⅲ上的摩擦式电磁离合器3M 和4M 可得四档自动变

(公比为1.58)搬动手柄通过齿轮齿条带动拨叉,操纵双联齿轮快,

实现三档手动调速用以扩大变速围。绘制主传动路线图如下:

图2 主传动系统图

3主轴设计

3.1 主轴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

主轴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所需要的刚度、强度、耐磨性和热处理后的变形大小确定。由于几何形状一定时,主轴的刚度决定于材料的弹性模量,而各种钢材的弹性模量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故机床主轴如无特殊要求,均可采用45钢。一般机床主轴,若支承为滚动轴承,可用45钢调质到HB 220~250 左右。因此,选用45钢,调质处理到HB 220~250 左右。

3.2 主轴尺寸确定

3.2.1 主轴前后颈及孔尺寸确定

机床主轴前颈直径1D 通常借助于统计现有机床的方法参考确定。资

料推荐普通车床主轴前轴颈直径1D ,根据最大加工直径max D 由下式确

定:

1D =0.2max D 15 mm (8)

由于 max D 为500 mm ,故可取1D 为 100 mm 。

主轴后轴颈由下式确定:

21D =0.70.85D (~) (9)

根据上面去取定的1D 值,可选取后轴颈2D 为 80 mm 。

主轴孔直径确定如下:

很多机床的主轴是空心的,主要用以通过棒料、拉杆和取出顶尖等。

为了能通过较粗的棒料和减轻主轴的重量,中间孔常希望取大一些。但孔过大,将会降低主轴刚度。由于空心轴的惯性矩取决于4d 1 -D

()(d 和D 分别为孔和主轴的平均直径),为了不致使主轴刚度受过大的影响,

d / D 的数值一般不宜大于 0.7。对于普通车床,建议采用下式确定:

max d = 0.1D 10 mm (10) 根据最大加工直径max D 为500mm ,选取孔直径d 为52 mm 。

3.2.2 主轴部件支承结构选择

目前,大多数机床的主轴部件采用有前后二支承。如果前后轴承间距太大,可以加第三支承以提高刚度而成为三支承主轴部件。三支承有两种情况:以前、后支承为主,中间支承为辅和以前、中支承为主,后支承为辅。

以前、后支承为主,以中间为辅的三支承主轴部件可参见CA6140型车床。 前、后均为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中间支承则为E 级精度的单列向心圆柱滚子轴承。这种轴承的径向游隙较大(0.03~0.07mm )。在箱体和主轴的技术要求中,规定箱体的三个主轴轴承孔间的同轴度,以及主轴装中间轴承的轴颈对前后轴颈的径向跳动之和,小于轴承的最小径向游隙。这样,当主轴不受力或受力较小时,中间轴承不起作用。当主轴受力较大,中间支承处的挠度较大时,中间支承就参加工作。这种办法适用于主轴本身刚度较高的场合。它的优点是对箱体三孔和主轴三个轴颈的同轴度度比前中、支承为主、后支承为辅的要求稍宽,工艺上较易于做到。

以前、中支承为主、后支承为辅的三支承主轴部件可以参见CA6150车床主轴部件。前、中支承为圆锥滚子轴承,后支承为向心球轴承,这种主轴部件的优点是前、中轴承的跨距较短,比较接近于合理跨距。但前、中轴承受力后径向位移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故对轴承的精度和刚度以及精度的保证性要求较高;对工艺要求也较高。

参照CK6150数控机床,选用前、中支承为主,后支承为辅结构。

3.3主轴组件设计

3.3.1主轴组件的性能要求

主轴组件是机床主要部件之一。它的性能,对整机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主轴直接承受切削力,转速围又很大,所以对主轴组件的主要性能特别提出如下要求:

1)旋转精度主轴的旋转精率是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速转动的条件下,主轴安装工件或刀具部位的定心表面(如车床轴端的定心短锥、锥孔,铣床轴端的7:24锥孔)的径向和轴向跳动。旋转精度取决于各主要件如主轴、轴承、壳体孔等的制造、装配和调整精度。工件转速下的旋转精度还取决于主轴的转速、轴承的性能,润滑剂和主轴组件的平衡。

2)刚度刚度主要反映机床或部件抵抗外载荷的能力。影响刚度的因素很多,如主轴的尺寸和形状,滚动轴承的型号、数量、预紧和配置形式,前后支承的跨距和主轴前悬伸,传动件的布置方式等。数控机床既要完成初加工,又要完成精加工,因此对其主轴组件的刚度应提出更高要求。

3) 温升温升将引起热变形使主轴伸长,轴承间隙的变化,降低了加工的精度;温升也会降低润滑剂的粘度,恶化润滑条件。因此,对高精度机床应研究如何减少主轴组件的发热,如何控温等。

4)可靠性数控机床是高度自动化机床,所以必须保证工作可靠性。

5)精度保持性对数控机床的主轴组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耐磨性,以便长期保持精度。

3.3.2 主轴轴承的选择

轴承是主轴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主轴部件的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各类机床的工作条件(转速、功率等)相差很大,对主轴部件的性能要求差异也很大。所以在选用和配置主轴轴承时,必须首先满足主轴部件的最主要要求,同时兼顾其他方面要求。

机床主轴的轴承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选择何种类型的轴承,应根据工作要求、制造条件和经济效果等综合考虑。常用的滚动轴承有如下类型:

1)圆锥孔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这种轴承滚子多,两列滚子交叉排列,载荷均匀,圈有锥度为1:12的锥孔,壁比较薄,当圈沿锥

形轴颈轴向移动时,便可使圈胀大而调整轴承的间隙或预紧,所以承载

能力和刚度较高。这种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2)双列向心推力轴承 这种轴承接触角较大(60?),钢球直径小而

数目多,可以与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配套使用,以承受双向轴向力,

刚度和极限转速都较高。修磨隔套就可以消除间隙和预紧。

3)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这种轴承有一个公用的外圈和两个圈,滚

子数目多,所以承载能力大,刚性好。外环有凸缘,因此箱体(或主轴

套筒)只需镗通孔。凸肩上有缺口,可插入螺钉防止外圈转动。修磨隔

套的厚度可消除间隙并预紧。这种轴承既能承受径向载荷,又能承受双

向轴向载荷,结构简单。

此外,对于精度无特殊要求的机床,也可选用普通圆锥滚子轴承 这

种轴承既能承受径向载荷,又能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并且价格便宜。

参照CK6150数控机床,选用圆锥滚子轴承。主轴上从右往左轴

承型号依次为:30200、30218、30216。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4.6-3得主轴上轴承具体参数如下:

30200 d=100 mm D= mm T=37 mm B=34 mm

2D 112≥ mm 1D 114≤ mm

30218 d=90 mm D=160 mm T=32.5 mm B=30 mm

2D 100≥ mm 1D 102≤ mm

30200 d=80 mm D=140 mm T=28.25 mm

B=26mm

2D 90≥ mm 1D 90≤ mm

3.3.3 主轴轴承的预紧及润滑

预紧或预载荷是指使轴承滚道与滚动体之间有一定的过盈量。当滚

动轴承在有间隙的条件下工作,会造成载荷集中作用在处于受力方向的

少数几个滚动体上,使这几个滚动体与滚道之间产生很大的接触应力和

接触变形。如略有过盈时,可使承载的滚动体增多,滚动体受力均匀。

还可均化误差。所以,适当预紧可提高轴承的刚度与寿命。但是,过度

预紧,会使滚动体和滚道变形太大,将导致提高其温升,并降低轴承寿

命。此次课设主轴系统中圆锥滚子轴承采用夹紧滚动轴承外圈预紧。

主轴轴承润滑方式选择如下:

加工中心的主轴轴承的润滑方式有:油脂润滑、油液循环润滑、油

雾润滑、油气润滑等方式。

油脂润滑方式是当前加工中心主轴轴承上最常用的润滑方式,特别

在前支承轴承上更是常用。如主轴箱中无冷却润滑油系,则后支承和其

它轴承,亦应采用油脂润滑方式,所用油脂种类:高级锂基油脂或德国

产NUB —15型油脂。

主轴轴承油脂填充量,通常为轴承空间容积的10%,切忌随意填

满。油脂过多,会加剧主轴发热。油脂封入量的概略计算式如下:

-522V = f x 10D - d B (

) (11) 式中 V ——油脂填充量(3

cm ); D ——轴承外径(cm );

d ——轴承径(cm );

B ——轴承宽度(mm );

f 的取值。当用NN3000K 系列轴承、234400系列轴承,

f 取1.5;

当用7000C 、7000AC 系列轴承,f 取2。

采用油脂润滑方式,要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以防止切削液或润滑

油液进入轴承中去。主轴前端密封方式,除采用迷宫式密封方式外,对

卧式主轴还在前端法兰下端加一个泻油孔;后端密封,则既可以是前端

类似方式,也可以是特殊密封圈密封。参照CK6150数控车床,选取油

脂润滑方式,可使得箱体结构简单,不用开油路。

3.3.4 主轴上齿轮参数确定及键的选择

参照CK6150数控车床主轴装配图,可取定主轴上齿轮参数,从

右往左数,主轴上齿轮标准参数依次为11Z =66 m =3.5,

,11Z =55 m =2.75,,11Z =66 m =2,

主轴上各齿轮具体参数如下:

右齿轮: 11Z =66 m =3.5,

d = mZ = 231 mm a a d =m Z+2h =3.566+2=238 mm *

?()

() f a d =m Z - 2h -2C =3.566 - 2 - 0.5=222.25 mm **?( )

()

1B =25 mm L=50 mm

中间齿轮: 11Z =55 m =2.75,

d = mZ = 151.25 mm 圆整为151mm

a a d =m Z+2h =2.7555+2=156.75 mm *

?()

() f a d =m Z - 2h -2C =2.7555 - 2 - 0.5=144.375 mm **?( )

() 1B =30 mm L=55 mm

左齿轮: 11Z =66 m =2,

d = mZ = 132 mm a a d =m Z+2h =266+2=136 mm *

?()

() f a d =m Z - 2h -2C =266 - 2 - 0.5=127 mm **?( )

() 1B =15 mm L=40 mm

主轴上齿轮与主轴联接键的选择,根据被联接部分齿轮轮毂长,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4.5-1选取键如下:

右侧联接键:b h =25 14 L=90 ??

左侧联接键:b h =22 14 L=32??

3.3.5 主轴部件结构图

图3 车床主轴部件结构图

主轴有三个支承,前中后为圆锥滚子轴承,可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

并使主轴轴向固定。用螺母,经碟形弹簧、导向套调节前中两圆锥滚子轴

承的预紧力,并补偿热膨胀。后支承主要承受径向力,作为辅助支承。后

支承在孔向轴向不需定位。这种办法的优点是前、中轴承的跨距较短,比较接近于合理的跨距。但前、中轴承承受力后和热膨胀后的径向位移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故对轴承的精度和刚度以及精度保持性要求均较高,对工艺性要求也较高。

4主轴验算

机床主轴通常只进行刚度验算。主轴刚度分为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两种,弯曲刚度以主轴在受载时其前端部产生的挠度

y、传动齿轮啮合处和主

s

轴前轴承处产生的倾角θ来度量,扭转刚度则以主轴受载时每米长度上(或在一定围)产生的扭转角来度量。对于普通车床、六角车床和铣床等主轴,一般只作弯曲刚度验算;对于钻床主轴则进行扭转刚度验算。下面采用分析计算法验算机床主轴:

4.1 确定弯曲变形的验算条件

4.1.1刚度标准

主轴端部弯曲变形的允许值,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若从机床能达到的加工精度出发,应使机床在精加工或半精加工的切削条件下,主轴前端挠度的最大值必须小于端部径向跳动允许值[δ] 的1/3,[δ]值可按标准GC2—60的规定查取。由于目前还缺少精加工或半精加工验算用的切

削规,因此这种刚度标准很难在实用中推广运用。对主轴作弯曲刚度验算

时,有一个验算标准,即主轴在最大的负荷下,主轴产生的变形仍能保证

其上齿轮和轴承正常工作这个原则,这种刚度标准在机床行业中广泛地被

采用。刚度验算的容及其标准常用如下三个方面:

a )主轴前端部挠度s y ≤允许值[y]

对于一般机床(如普通车床和升降台铣床等)广泛采用的经验数据为:

[y] ≤0.0002L mm

式中L 为主轴前后支承跨距 mm 。

b )主轴在前轴承处的倾角[]θθ≤允许值轴承

[]θ允许值轴承可查《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指导》表39得到,一般常取

[]0.001 rad θ≤轴承允许值。

c )主轴在安装齿轮处的倾角[]θθ≤允许值齿轮

一般可取[]0.001 rad θ≤允许值齿轮。

主轴在安装齿轮处的倾角θ,其变形量可按“材料力学”公式计算但

应指出:倾角θ并非指通过两轴变形线的切线平面所在空间形成的夹角,

因为齿轮是在齿面受法向力作用下而传递运动的,轴的变形引轮齿在法向

平面中啮合接触状态的变化,这样形成了法向力沿齿宽方向的不均匀分布

状况,所以应按法向平面齿向交角?作为齿轮处的倾角θ。但是这样的计算

方法极为复杂,为简化起见可认为:一对相啮合的齿轮分别装在轴Ⅰ和轴

Ⅱ上,首先可按《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指导》表46公式求出两相互垂直平

面(如垂直平面V 和水平平面H )轴Ⅰ和轴Ⅱ在齿轮处的倾角V θⅠ、V θⅡ、

和H θⅠ、H θⅡ,然后分别计算V 平面和H 平面两轴的相对倾角V θ∑和H θ∑,

则两轴间总的相对倾角为:

θ∑ rad (12)

由于轴变形产生倾角∑,会使齿轮表面压力分布不均匀,可按照

如下的关系式求出齿轮抡齿齿宽方向的压强分布系数c 值。

2510/b t c F θ=?∑ (13)

式中:t F ——齿轮的圆周力 N ;

b ——齿轮宽度 mm 。

计算所得c 值,按《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指导》表41规定不应超过

13~16,否则就表示轴的刚度不足。

4.1.2主轴的载荷

对车削工作,切削力可分解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主切削力Z F 、

径向切削力y F 和走刀力X F 。其中Z F 是消耗主要功率的主切削力;Z F 和X

F 的合力是引起主轴弯曲变形的力;而X F 将产生弯矩X d F 2?

件(d 件为切削试

件的直径)。

普通车床以粗加工车削作为主轴刚度验算条件,其加工条件是以卡盘

装夹形式,对45钢材料在最大的负荷下进行纵车外圆工作。对于主参数

不同的机床,切削试件及卡盘的尺寸可按《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指导》表

42中数值选取。

主切削力Z F 、传动力Q Z F ?、轴的前端部弯矩Mz 和前支承处的挤压力

矩C Z F ?;在水平平面计有径向切削力y F 、传动力Q y F ?、轴的前端部弯矩My 、

Mx 和前支承处的挤压力矩c y M ?的计算公式如下:

a )主切削力Z F 的计算

直接将机床刚度标准中规定的工件和刀具间允许的作用力作为主

切削力Z F 。这是一种简易的计算方法。

1.5

1.5Z max max F =0.75D /1.12=0.67D ? =7490N (14) 式中max D 为最大加工直径(主参数)。

b )径向切削力y F 和走刀力X F

径向切削力y F 和走刀力X F 与主主切削力Z F 之间有一定关系,它们

随刀具几何角度、加工条件等因素而变化,《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指导》

表43(a )列出一些实验数据可供计算时参考。

有时为了简化计算,可取:

X Z F =0.25F =1872.74N (15)

y Z F =0.4F =2996N (16)

c )齿轮传动力Q F

4Q 295510P F =m z n ????主计

主主 (17) 式中:m z 主主、为主轴上齿轮模数和齿数。

为了计算方便,应将Q F 分解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分力Q Z F ? 和Q y F ?。

d )作用在主轴前端部的弯矩Mz 、My 和Mx

切削力平移到主轴端部,随之在垂直平面和水平平面产生一个附加

弯矩Mz 和My ,其数值大小与切削力作用点的位置有关,目前该位置并无统一规定,但它对主轴变形量影响很大,在普通车床常把切削力作用点取在离主轴夹头端面的1/2~2/3L 件处,L 件为切削试件的长度,其

数值可参照《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指导》表42中数值选取。

因此有:

Z Z M =2/3F L 件,y y M =2/3F L 件,X X M =1/2F d 件

e )主轴前轴承处的挤压力矩Mc

主轴受力后产生倾角变形,在前轴承有相当宽度的情况下,轴承两

端的边缘压力对主轴产生一个能反抗其弯曲变形的挤压力矩Mc ,其计算按经验可取为:

在垂直平面: C Z Z M =0.3F a ??=231.4N.m (18)

在水平平面: C y y M =0.3F a ??=92.57N.m (19)

式中:a 为主轴前端部的悬伸量 mm 。

4.2 三支承主轴刚度验算

求解三支承主轴结构的支反力是一个静不定问题,借助《材料力学》

中梁的变形条件,得到一个补充方程才可解出支反力,具体方法如下: 将主轴的三支承中去掉任一支承,以该支承的支反力作为轴的外载

荷,再按两支承轴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将主轴结构简化成如下图所示计算模型:

图示中各参数如下:

c=103mm L=586mm 1L =286mm b=134mm

图4 主轴计算简图

如上图所示,支承刚度分别为Ca 、Cb 、Cc ,设支承的弹性变

形分别对应为a δ、b δ、c δ;支承反力分别为Ra 、Rb 、Rc 。去掉中间

支承,以其支反力Rc 代之,则三支承结构转化为两支承结构。在轴

端载荷F 与支反力Rc 作用下主轴前端部的挠度F S 3y ?为:

F F F S 333y =y +y a c ss c sc F R αα???=?-? (20)

式中Rc 可由下面联立式求解:

cs c cc c F R ααδ?-?= (21) c c c R C δ=? (22) 解得: 1c cs c C cc R F αα=

?+ 经计算则得:

31()c

F cs S ss sc C cc y F αααα?=?-?+ 根据位移互等原理,即cs sc αα=,三支承的影响系数为:

2

31c

cs ss ss C cc αααα?=-+ 由上式可知3s s ss αα?<时,主轴组件刚度得到提高。当cs α=0时,它

表示在F 作用下中间支承C 处的主轴挠度为零(即中间支承C 处为节点),故在节点处装轴承是没有意义的。

由于机床主轴无特殊情况强度一般均能满足要求,因此通常不对机床主轴强度进行验算,又三支承主轴刚度能得到很大提升,因此能满足设计要求。

5 设计总结

6参考文献

[1] 翁世修王良申等编著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

[2] 王爱玲主编现代数控机床结构与设计兵器工业出版社,1999

[3] 黄鹤汀俞光主编金属切削机床设计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

[4] 巩云鹏田万禄等编著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5] 机床课程设计图册华东纺织工学院机制教研室编,1982

数控机床三维建模与设计

数控机床三维建模与设计I 数控机床三维建模与设计 摘要 数控车床是装有数字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车床。其通过数字化信号由伺服系统对机床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最终实现车床自动完成对零件的加工。与其他控制相比,数控的最大特点是运动的执行与程序的编制相互独立。其集中了自动化机床、精密机床和通用机床的优点,具有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柔性的特点。 计算机建模技术将机械设计的参数化应用于数控机床的设计与研究,以提高机床产品的质量,加快数控机床的更新换代。在传统机械设计的基础上,使用功能强大的Pro/e 工程建模软件建立数控机床主轴部件的实体模型,并模拟机床主轴部件的装配过程、主传动、换刀运动等过程,使设计者在制造样机之前,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潜在的缺陷,为下一步的设计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字:计算机建模,参数化,数控机床,主轴部件,装配过程,主传动,换刀运动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II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HREE DIMENSIONAL MODELLING AND DESIGN ABSTRACT Numerical control (NC) lathe is an automatic lathe that installed numerical program control system. It transmits numerical signal to control the machine tool’s movement and machining process by servo system, eventually realizes that it automatically completes to processing of parts. With NC’s biggest characteristics that other control compare, Discharge movement and program mutually independent. It collects the advantages of automatic machine tools, precise machine tools and general purpose machine tools, having the characters of high-efficiency, high-quality and high-flexibility. The calculator is set up the mold technique to turn the parameter that the machine design to apply in the design and researches that the number control the tool machine, with the quantity of the exaltation tool machine product, the renewal that speeds number to control the tool machine changes the generation. On the foundation that the traditional machine design, the strong engineering of Pro/ e of the usage function sets up the entity model that the mold software builds up number to control the tool machine principal axis parts, and imitate the assemble process, lord of the tool machine principal axis parts to spread to move, change the knife the sport etc. process, make design is before make the kind machine, discovering to design the process in time in the latent blemish, provide the good condition for the design of the next move. KEYWORDS: Computer modelling,Parametrization,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Main axle part,Assembly process,Master drive,The knife movement trading

数控机床主轴箱设计

数控机床主轴箱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摘要 主轴箱为数控机床的主要传动系统,它包括电动机、传动系统和主轴部件,它与普通车床的主轴箱比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有两极或三级齿轮变速系统,它主要是用以扩大电动机无级调速的范围,以满足一定恒功率、和转速的问题。 本设计采用北京数控设备厂的BESK-8型交流主轴电动机,最高转速是4500r/min。通过给定的技术参数来初步设定部分轴、齿轮等单元的结构尺寸,对传动系统进行理论力学分析,精确计算选定尺寸及材料,由电机转速传动至进给系统的参数反馈,校核所选定主轴和转动轴尺寸的合理性完成整体结构设计,最后对齿轮进行了验算以及V型带的、离合器的选择与计算。 通过本次设计,使数控机床结构更加紧凑,性能更加优越,生产加工更加精密,有利于改善数控机床的性能,使得产品的加工更加高效。 关键词:数控机床;主轴箱;交流调速电动机;BESK-8

Abstract For the spindle box of NC machine tool main transmiss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the spindle, it with ordinary lathe spindle box is relatively simple, only two or three stage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it is mainly used to expand the range of stepless speed regulation of motor, to meet a certain constant power, and speed problems. This design uses the Beijing CNC equipment factory of type BESK-8 AC spindle motor, maximum speed is 4500r / min. Through the given technical parameter to set an initial portion of the shaft, gear unit size,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of theoretical mechanics analysis,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the selected size and material, the motor speed drive to the feed system parameters feedback, check the selected spindle and rotary shaft size is reasonable to complete the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assembly drawing and parts graph.

(完整版)数控车床主轴设计

绪论 随着市场上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对零件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机床已不能满足要求。数控机床由于众多的优点已成为现代机床发展的主流方向。它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国家设计、制造的水平,在国内外都受到高度重视。 现代数控机床是信息集成和系统自动化的基础设备,它集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于一身,具有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对加工对象的适应强等优点。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的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机械制造竞争的实质就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设计中运用所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知识,生产实习和实验等实践知识,达到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设计分析比较机床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学习构造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学习查阅有关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提高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设计获得设计工作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一般机械的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一、设计题目及参数 1.1 题目 本设计的题目是数控车床的主轴组件的设计。它主要由主轴箱,主轴,电动机,主轴脉冲发生器等组成。我主要设计的是主轴部分。 主轴是加工中心的关键部位,其结构优劣对加工中心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多加注意。主轴前后的受力不同,故要选用不同的轴承。 1.2参数 床身回转空间400mm 尾架顶尖与主轴端面距离1000mm 主轴卡盘外径Φ200mm 最大加工直径Φ600mm 棒料作业能力50~63mm 主轴前轴承内和110~130mm 最大扭矩480N·m 二、主轴的要求及结构 2.1主轴的要求 2.1.1旋转精度 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转速的条件下,主轴前端工件或刀具部位的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 主轴组件的旋转精度主要取决于各主要件,如主轴、轴承、箱体孔的的制造,装配和调整精度。还决定于主轴转速,支撑的设计和性能,润滑剂及主轴组件的平衡。 通用(包括数控)机床的旋转精度已有标准规定可循。 2.1.2 静刚度 主轴组件的静刚度(简称刚度)反映组件抵抗静态外载荷变形的能力。影响主轴组件弯曲刚度的因素很多,如主轴的尺寸和形状,滚动轴承的型号,数量,配置形式和预紧,前后支撑的距离和主轴前端的悬伸量,传动件的布置方式,主轴组件的制造和装配质量等。 各类机床主轴组件的刚度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 2.1.3抗振性 主轴组件工作时产生震动会降低工件的表面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缩短主轴轴承寿命,还会产生噪声影响环境。 振动表现为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两种形式。

数控机床传动系统设计介绍

1. 开发XXX型号数控车床的目的和理由 国内数控车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系列产品,但用户要求越来越高,对价格性能比更为看重,尤其对某些小型零件的加工,其所需负荷较小,调速范围不宽,加工工序少,效率高,但目前国内数控车床功能多,价格高,造成很大浪费,而我厂现有的数控车床,虽然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其加工范围的覆盖面也较宽,但针对上述零件加工的机床还是空白,对用户无法做到“量体裁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品升级换代,上述零件加工越来越多,市场对其具有较高效率,价格较低的排刀式数控车床的要求量越来越大,综上所述,为适应市场要求,扩大我厂数控车床在国内机床市场上的占有量,特进行N-089型数控车床的开发。 2 机床概况、用途和使用范围 2.1 概述: XXX型号是结合我厂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的生产经验,为满足高速、高效和高精度生产而设计成铸造底座、平床身、滚动导轨,可根据加工零件的要求自由排刀的全封闭式小规格数控车床。本机床采用SIEMENS 802S系统,主电机为YD132S-2/4双速电机。主传动采用富士FRN5.5G9S-4型变频器进行变频调速,进给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110BYG-550A 和110BYG-550B步进电机驱动的半闭环系统,两轴联动。 2.2 用途: XXX型号型数控车床可以完成直线、圆锥、锥面、螺纹及其它各种回转体曲面的车削加工,适合小轴类、小盘类零件的单件和批量生产,特别适合于工序少,调速范围窄,生产节拍快的小轴类零件的批量生产。 2.3 使用范围: 本机床是一种小规格,排刀式数控车床,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纺织、仪器、仪表、航空航天、油泵油嘴等各种机械行业。 3 XXX型号型数控车床的主要技术参数: 3.1 切削区域: a. 拖板上最大回转直径75mm b. 最大切削长度180mm

数控机床主轴箱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目的 (2) 1.2主轴箱的概述 (2) 第2章主传动的设计 (2) 2.1驱动源的选择 (2) 2.2转速图的拟定 (2) 2.3传动轴的估算 (4) 2.4齿轮模数的估算 (3) 2.5V带的选择 (4) 第3章主轴箱展开图的设计 (7) 3.1各零件结构尺寸的设计 (7) 3.1.1 设计内容和步骤 (7) 3.1.2有关零件结构和尺寸的设计 (7) 3.1.3各轴结构的设计 (9) 3.1.4主轴组件的刚度和刚度损失的计算 (10) 3.1.5轴承的校核 (13) 3.2装配图的设计的概述 (13)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目的 数控机床的课程设计,是在数控机床设计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结构设计,使我们在拟定进给传动及变速等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CAD制图、设计计算、编写技术文件、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培养我们初步的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1-2 主轴箱的概述 主轴箱为数控机床的主要传动系统它包括电动机、传动系统和主轴部件它与普通车床的主轴箱比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有两极或三级齿轮变速系统,它主要是用以扩大电动机无级调速的范围,以满足一定恒功率、和转速的问题。 第二章2主传动设计 2-1驱动源的选择 机床上常用的无级变速机构是直流或交流调速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从额定转速nd向上至最高转速nmax是调节磁场电流的方法来调速的,属于恒功率,从额定转速nd向下至最低转速nmin时调节电枢电压的方法来调速的属于恒转矩;交流调速电动机是靠调节供电频率的方法调速。由于交流调速电动机的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动态响应快,没有电刷,能达到的最高转速比同功率的直流调速电动机高,磨损和故障也少,所以在中小功率领域,交流调速电动机占有较大的优势,鉴于此,本设计选用交流调速电动机。 根据主轴要求的最高转速4000r/min,最大切削功率5kw,选择北京数控设备厂的BESK-8型交流主轴电动机,最高转速是4500r/min。 2-2 转速图的拟定 根据交流主轴电动机的最高转速和基本转速可以求得交流主轴电动机的恒功率转速范围Rdp=nmax/nd=3 而主轴要求的恒功率转速范围Rnp=3,远大于交流主轴电动机所能提供的恒功率

数控机床的设计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一)总体设计方案 (二)机械部分改装设计 ①设计机构的性能要求 ②待改装钻床型号的确定 ③控制方式的确定 ④伺服系统的确定 ⑤工作台参数的初步选定 ⑥导轨的选型思路 ⑦滚珠丝杠选型思路 ⑧丝杠和电机连接零件的选取思路 ⑨支承座材料的选取 ⑩轴承类型的选取思路 (三)计算部分 ①确定工作台的尺寸及其重量 ②支承座参数设计 ③滚珠丝杠参数设计 ④滚动导轨参数设计 ⑤电机参数设计

⑥联轴器的选着 (四)设计总结 (五)参考文献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使我们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的设计方法,并学会运用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同时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设计要求 1、改造后的钻床能够加工最大面积为200×2102 mm,最大工件重量为150kg。 2、数控XY工作台要求孔的定位精度在±0.02mm内,工作台快进速度为2.4m/min,加速时间为:0.2秒。 三、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题目:钻床数控改装——数控XY工作台的设计 设计一套简易数控XY工作台,固定在某一钻床的工作台上。XY工作台的位置控制采用步进电机数控系统,通过上述方案将该普通钻床改装成简易的经济型数控钻床。 (一)、总体设计方案 1、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应具备良好的伺服性能(即高精度、 快速响应性和稳定性好)从而要求本次设计传动机构满足以 下几方面:

(1)转动惯量小在不影响机械系统刚度的前提下,传动机构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应尽量减小。否则,转动惯量大 会对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机械负载增大;系统响应速度 降低,灵敏度下降;系统固有频率减小,容易产生谐振。 所以在设计传动机构时应尽量减小转动惯量。 (2)刚度大刚度是使弹性体产生单位变形量所需的作用力。大刚度对机械系统而言是有利的:①伺服系统动力 损失随之减小。②机构固有频率高,超出机构的频带宽 度,使之不易产生共振。③增加闭环伺服系统的稳定性。 所以在设计时应选用大的刚度的机构。 (3)阻尼合适机械系统产生共振时,系统的阻尼增大,其最大振幅就越小且衰减也快,但大阻尼也会使系统的 稳态误差增大,精度降低,所以设计时,传动机构的阻 尼要选着适当。 此外还要求摩擦小(提高机构的灵敏度)、共振性好(提 高机构的稳定性)、间隙小(保证机构的传动精度),特 别是其动态特性应与伺服电动机等其它环节的动态特 性相匹配。 2、将普通钻床改装成数控钻床,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 须根据加工对象的要求和加工数量的大小实际情况,确定切 实可行的技术改造方案,搞好机床的改造设计。进行改造的 可行性分析,针对某台钻床或钻床的某一部分的现况确定改

数控机床主轴部件结构

数控机床主轴部件结构 主轴部件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其运转精确度、耐磨性能、防震性能、机械强度等都会影响到工件加工的质量,再加上操作过程中还会有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工件加工的质量就更难得到保证。所以要从可控的方面着手,将一切可控因素都调整到位,比如数控机床的主轴结构设计以及主轴结构的日常维护等。 目前所使用的数控机床类型主要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以及工件加工中心。 1.数控车床主轴部件结构特点 (1)主轴的主体结构是一个空心阶梯轴。 (2)主轴的前面部分主要由法兰盘和专门的卡盘结构组成。 (3)主轴的后面部分放置回转油缸。 (4)主轴空心部分用于设置油缸的活塞杆。 (5)车床的传动装置主要有齿轮传动、传送带传送以及齿轮-传送带组合传动等方式。 (6)驱动器主要作用是连接电动机,驱动数控车床的运转。 (7)光电脉冲编码器,用于测量主轴的转动速度,并

及时反馈信息至数控系统。 (8)回转油缸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整液压来控制卡盘装置与法兰盘的结合与分离。 2.数控铣床主轴部件结构特点 (1)同数控车床一样,主轴的中心是空心的。 (2)主轴的前面部分是一个比例为7:24的锥型孔洞,并且在端面上设有一对专门的主轴转矩检测装置将主轴转矩数据传输给铣刀。 (3)主轴的后面部分设有液压缸装置用于放松铣刀。 (4)主轴中间的空心部分用于弹簧的安装、以及铣刀固定刀爪的安装等。 (5)主轴的传动装置主要是齿轮传动,而且是变速传动。 (6)电气结构与数控车床相似,驱动器用于连接电动机,驱动数控铣床的运转;光电脉冲编码器,用于测量主轴的转动速度,并及时反馈信息至数控系统;液压缸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整液压来控制回路。 3.工件加工中心主轴部件结构特点 工件加工中心主轴部件的大致结构与数控铣床相类似,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工件加工中心自带刀库和自动换刀的装置,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在控制结构上与数控铣刀会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

数控机床主轴总体设计

目录 1. 绪论 (2) 2. 数控机床主轴总体设计 (3) 2.1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 (3) 2.2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3) 2.2.1机床主传动功率 (3) 2.2.2 主传动的调速围 (4) 2.2.3主传动系统设计要求 (4) 2.2.4 主传动系统电机选择 (6) 2.2.5 主传动分级变速设计 (6) 3. 主轴设计 (8) 3.1 主轴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 (8) 3.2 主轴尺寸确定 (8) 3.2.1 主轴前后颈及孔尺寸确定 (8) 3.2.2 主轴部件支承结构选择 (8) 3.3主轴组件设计 (9) 3.3.1主轴组件的性能要求 (9) 3.3.2 主轴轴承的选择……………………………………………………… 10 3.3.3 主轴轴承的预紧及润滑……………………………………………… 11 3.3.4 主轴上齿轮参数确定及键的选择…………………………………… 12 3.3.5 主轴部件结构图……………………………………………………… 13 4. 主轴验算 (14) 4.1 确定弯曲变形的验算条件 (14) 4.1.1刚度标准 (14) 4.1.2主轴的载荷 (15) 4.2三支承主轴刚度验算………………………………………………………

17 5. 设计总结 (19) 6.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在现代制造技术中,数控机床已经用它所显示的效益和巨大潜力,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发展现代数控机床是当前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更新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基础。 数控机床主轴及其部件作为数控机床主要部件的一部分,在数控机床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轴系统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到数控加工产品的精度,因此在数控机床设计中当十分注意主轴及其部件的设计。 此次课程设计,主要针对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和主轴组件设计,学习和了解数控机床主轴设计的基本思路,理解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传动原理,以及主轴组件选用和数控主轴结构的构成。并熟悉数控机床主轴设计相关计算,了解数控机床设计中的一些验算公式,并对关键部件进行强度或者刚度验算。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应当达到熟悉数控机床主轴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熟练掌握主轴系统设计流程,绘制主轴系统结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了解设计过程中的必要计算及一些经验公式的运用,初步具备数控机床主轴设计能力。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170数控车削中心主轴箱及自驱动刀架的设计

摘要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加工中心的作用越发突显它的重要性。为进一 步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数控机床正向着工件在一台机床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多道工序或全部工序加工的方向发展,因此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加工中心机床,如车削中心、镗铣加工中心、钻削中心等等。这类多工序加工的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要使用多种刀具,因此必须有自动换刀装置,也就是所说的刀库,以便选用不同刀具,完成不同工序的加工工艺。自动换刀装置应当具备换刀时间短、刀具重复定位精度高、足够的刀具储备量、占地面积小、安全可靠等特性。 本论文是开发设计出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价格较低、生产周期短的小型 立式加工中心刀库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加工中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明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然后进一步介绍本小型加工中心刀库总体结构和各部件方案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型加工中心刀库的机械结构的设计计算, 主要包括刀盘部件设计(含刀盘,夹块,刀爪),刀库转动定位机构设计(含转臂, 槽轮,滚子,锁止盘),刀库总体机构设计(含轴承套,轴,箱盖,箱体)刀库移 动部分设计。 关键词:数控系统加工中心刀库机械手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 popularization, the processing center function reveals its importance even more suddenly.For further enhances the numerical control engine lath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 numerical control engine laths is clamping to the work piece in an engine laths attire then completes the multi-channel working procedure or the complete working procedure processing direction develops, therefore appeared each kind of type processing center engine laths, like the turning center, the boring mill processing center, drills truncates center and so on.This kind of working procedure processing numerical control engine laths must use many kinds of cutting tools in the processing process, therefore must have trades the knife installment automatically, also is the knife storehouse which said, in order to select the different cutting tool, completes the different working procedure the processing craft.Trades the knife equipment to have automatically to have trades the knife time short, the cutting tool repetition pointing accuracy high, the enough cutting tool margin, the area small, safe reliable and so on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present paper is the development designs one kind of volume slightly, the

西门子802S数控车床的变频主轴设计与调试

西门子802S数控车床变频主轴设计与调试 摘要 主轴运行的是否平稳直接影响数控车床加工的精度。通过对西门子802S数控车床主轴的研究、分析,从而掌握数控应用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主轴控制系统由西门子802S数控系统、变频器和主轴电机组成,通过PLC控制主轴的正反转、CNC控制主轴的转速。 关键词:数控车床;主轴;西门子802S Designing Spindle Control System for a Siemens 802S CNC Lathe Abstract Whether or not the smooth running of the spindle directly affects the accuracy of CNC lathe.T o grasp the general design method of CNC application system, the Spindle control system of Siemens CNC Lathe was researched and analyzed, which had Siemens 802S CNC system, inverter and the spindle motor, where PLC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and CNC controlling the speed. Keywords: CNC Lathe;Spindle;Siemens 802S system

目录 引言 (2) 第一章数控系统的介绍 (3) 1.1 数控系统发展简史 (3) 1.1.1 数控NC阶段 (3) 1.1.2 计算机数控(CNC)阶段 (3) 1.2 数控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4) 1.2.1 向开放式、基于PC的第六代方向发展 (4) 1.2.2 向高速化和高精度化发展 (4) 1.2.3 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4) 第二章西门子802S数控车床系统 (6) 2.1 西门子802S的系统 (6) 2.2 人机界面 (7) 2.3 步进进给系统 (8) 2.4 主轴驱动系统 (8) 2.5 刀架控制系统 (9) 第三章西门子802S数控车床主轴的设计 (10) 3.1 设计方案 (10) 3.2 变频器MICROMASTER 420 (11) 3.2.1 变频器的选型 (11) 3.2.2 变频器的接口 (12) 3.2.3 变频器的主要参数设置 (12) 3.4 控制电路的设计 (12) 3.5 西门子802S的主轴参数调试 (13) 第四章 PLC程序设计 (15) 4.1 PLC控制流程图 (15) 4.2 PLC的I/O分配 (16) 4.3 PLC的部分参数设定 (18)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20) 附录1 PLC程序 (21) 附录2 电气原理图 (31)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设计.

新疆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电一体化09-11(1)班设计(论文)题目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设计 接受任务日期2012年2月29日完成任务日期2012年4月9日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单位机械工程系 设 计(论文)内容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地系统地回顾和总结。通过对具体题目的分析和设计,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巩固和发展所学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 设计(论文)要求 1.论文格式要正确。 2.题目要求:设计题目尽可能选择与生产、实验室建设等任务相结合的实际题目,完成一个真实的小型课题或大课题中的一个完整的部分。 3.设计要求学生整个课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4.学生在写论文期间至少要和指导老师见面5次以上并且和指导教师随时联系,以便掌握最新论文的书写情况。 论文指导记录 2012年3月1号早上9:30-12:00在教室和XX老师确定题目。2012年3月6日早上10:00-12:00在教室确定论文大纲与大纲审核。2012年3月13日早上10:00-12:00在教室确定论文格式。 2012年3月20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对论文一次修改。 2012年3月27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对论文二次修改。 2012年4月6日早上9:30-12:30在教室对论文三次修改。 2012年4月9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老师对论文进行总评。 参考资料[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轴承[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3]李晓沛张琳娜赵凤霞. 简明公差标准应用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 [4]文怀兴夏田.数控机床设计实践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1 [5][日]刚野修一(著). 杨晓辉白彦华(译) .机械公式应用手册[M].科学出版社 2004

数控机床设计说明书80145585资料

数控机床设计说明书 学院:________专业:_ 班级:____机自__学号:_____ 学生姓名: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 2011年 1 月5 日

摘要 当今世界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在各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各领域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机电一体化是系统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新一代的CNC系统这类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正朝着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微型化方向发展。 关键字:机电一体化的基础基本组成要素特点发展趋势 前言 一、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 在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并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几点看法。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而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 (一)、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从EMO2001 展会情况来看,高速加工中心进给速度可达80m/ min ,甚至更高,空运行速度可达100m/ min左右。目前世界上许多汽车厂,包括我国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已经采用以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部分替代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16CA6150数控车床主轴箱及传动系统系统的设计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指导老师 课题名称CA6150车床主轴箱设计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数控班

目录 1、概述 2、主运动的方案选择与主运动的设计 3、确定齿轮齿数 4、选择电动机 5、皮带轮的设计计算 6、传动装置的运动和运动参数的计算 7、主轴调速系统的选择计算 8、主轴刚度的校核 一、概述 主传动系统是用来实现机床主运动的传动系统,它应具有一定的转速(速度)和一定的变速范围,以便采用不同材料的

刀具,加工不同的材料,不同尺寸,不同要求的工件,并能方便的实现运动的开停,变速,换向和制动等。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传动系统和主轴部件,它与普通机床的主传动系统相比在结构上比较简单,这是因为变速功能全部或大部分由主轴电动机的无级调速来承担,剩去了复杂的齿轮变速机构,有些只有二级或三级齿轮变速系统用以扩大电动机无级调速的范围。 1.1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特点 与普通机床比较,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具有下列特点。 4转速高、功率大。它能使数控机床进行大功率切削和高速切削,实现高效率加工。 5变速范围宽。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有较宽的调速范围,一般Ra>100,以保证加工时能选用合理的切 削用量,从而获得最佳的生产率、加工精度和表面 质量。 6主轴变速迅速可靠,数控机床的变速是按照控制指令自动进行的,因此变速机构必须适应自动操作的 要求。由于直流和交流主轴电动机的调速系统日趋 完善,所以不仅能够方便地实现宽范围无级变速, 而且减少了中间传递环节,提高了变速控制的可靠 性。 7主轴组件的耐磨性高,使传动系统具有良好的精度保持性。凡有机械摩擦的部位,如轴承、锥孔等都 有足够的硬度,轴承处还有良好的润滑。 1.2 主传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①主轴具有一定的转速和足够的转速范围、转速级数, 能够实现运动的开停、变速、换向和制动,以满足 机床的运动要求。 ②主电机具有足够的功率,全部机构和元件具有足够 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机床的动力要求。 ③主传动的有关结构,特别是主轴组件要有足够高的

数控车床设计案例

1绪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自动化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最重要的措施。它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 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大大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1.1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在企业的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流右。美国现在正推行以微电子带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重点就是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当前,制造技术已经进入了计算机辅助制作时代,它是通过一个计算机分级结构网络来监测、控制和管理制作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其中包括生产管理与控制、工程分析与设计、财务与销售等方面。在制造系统中,存在着以生产对象为中心,由原材料一毛坯一零件一成品构成的物质流,以生产管理和信息管理等管理技术为主题的信息流以及为了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进行而必须的能量流。其中,信息流的引入是形成先进制造系统最关键的要素。 以机械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对一个国家的技术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看家本领,是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提高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基础。 1.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先进制造技术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技术,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与许多领域最新成就于一体的新兴技术与新兴工业,是各种先进技术与制作技术的有机结合,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1)先进性 作为先进技术的基础一一制造技术,必须是经过优化的先进工艺。因此,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必须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工艺。它从传统工艺发展起来, 并与新技术实现了局部或系统集成。 ⑵通用性 先进制造技术不是单独分割在制造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它覆盖了产品设计、生产 设备、加工制造、维修服务、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

数控车床主轴箱的优化设计和开发

数控车床主轴箱的优化设计和开发,以尽量减少热变形 森精机--Nagoya--日本 数字技术实验室--Sacramento--美国 关键词:热误差,设计方法,精度,主轴箱 本文是以调查的方法来减少和弥补精度数控车床中较大的热位移误差。为此,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高效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主轴箱结构设计方法,来尽量减少主轴中心位置的热位移。和现有的那些经验方法相比较,这种方法可以更好的节省开发时间和成本。为了确定最佳的主轴箱结构,我们提出了Taguchi方法和有限元分析方法,这两种方法主要是用来验证和评估主轴中心过渡的主轴箱优化结果。 一:介绍 精度数控车床的精度越高,在加工精度要求方面的需求也越高。而热变形对于加工效果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关于这一个问题已经进行了的许多的研究。然而,并没有在实践中取得很多良好的效果。 热变形的主要研究归纳如下,Moriwaki和Shamoto建议使用温度传感器的热位移估计补偿方法,Brecher和Hirsche在延长这项工作的基础上控制部数据,刺激等等,这些主要是用于非金属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塑料),以抑 页脚.

制热位移。应用轴承的有限元方法(FEM)来分析预紧问题和铸件的形状优化问题,可以尽量减少热位移,Jedrzejewski通过进行补偿,再加上热执行器控制的应变是基于热失真反馈,清水等的原理。开发了一种新的算法,这种算法可以估计装修总机热变形的变形模式,并从涡流型位移传感器处获得所需要的数据。 一些机床制造商通过使用从传感器或部的NC控制器获得温度信息的方法,来估计热位移并进行补偿。对于数控车床来说,热位移通常是受机器的结构,环境的温度,热源的状态(伺服电机或加工热),气流和冷却剂的使用情况等的影响,虽然说理论上是可以进行准确的补偿,但是估计位移要涉及以上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参数和需要大量的组合实验。比如说,沿每个轴的线性热变形补偿问题,它的变形是伴随着精度显着下降,扭曲或翘曲的。 一种新数控车床的开发涉及到修改现有机器的结构和运行实验,而且,这通常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费用也比较昂贵。所以在这里,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设计一个主轴箱,数控车床自身随机引起的热变形温度偏差。通过Taguchi方法,CAE分析等,确定数控车床主轴结构和热变形评估,以此证明上面说的方法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方法。 二:主轴结构和热位移测量 图1显示了数控车床主轴的部结构、零件以及环境变量的参数。热位移的目标是设计一个主轴箱,让热集中页脚.

数控机床外观造型工业设计

参考资料1. 数控机床外观造型工业设计 设计是一种艺术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这就决定了对设计的研究不能脱离审美的范畴。虽然“美”不是设计的惟一属性和最终目的,但就设计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却成为考虑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 对于机械造型美,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英国著名的建筑师、工艺美术家威廉?莫里斯要求艺术能为大多数人服务,为整个社会服务。1907 年,在莫里斯等人的影响下,德国一些工程师和工业设计师创办了“德意志艺术工业联盟”。这个组织在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将艺术和劳动结合在一起,在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在改进产品外观造型上作出显著成效。因此,德国的工业机械产品立即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从而促进了世界各国对机械产品造型的重视。 我国以前对美在机械造型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出口的机械产品不太重视把美学运用到造型中去,因此,产品虽然在性能、坚固等方面达到国际水平,但仍不受欢迎而缺乏竞争能力。此外,机械造型忽视和人体工程学的结合,明显与外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从而失去竞争能力。因此,优良的机械产品必须和美的创造结合,才能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数控机床外观造型要素分解 数控机床的整体造型是由外观件组成,数控机床外观件的造型体现了机床的整体造型风格。以数控机床的造型对人视觉印象造成主要影响为依据,可将数控机床外观件分为外罩、门、观察窗、把手、数控系统、排屑装置、水箱、油箱、电控柜、标牌等外观部件。每个外观部件作为数控机床整体造型的特征要素,其对整体造型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一般的外观件只是研究机床门、把手和标牌等对机床外观造型影响较大的外观件。数控机床整体造型与外观件造型、外观件与外观件造型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协调关系,整体造型通过外观件造型的有机统一来实现其造型的目的。外观件的设计对数控机床整体外观质量以及机床使用的操作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外观件造型设计是数控机床造型设计的重点。 外罩:机床的外罩造型是影响整体造型风格的最重要因素。外罩是数控机床主体上最主要的部件,其造型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直接影响人们对机床的第一印象乃至最终评判。现有机床的外罩造型从其正立面上大体可以概括为曲面造型、直面造型和斜面造型。这三种特征的外罩造型给人的感觉各不相同。以曲面、曲线为基调的外罩造型给人圆润、流畅、活泼、亲切的感觉。以直面、直线为主的造型风格给人规整、均衡、庄重的感觉。正立面以斜面为主的造型,其面与面之间的转折变化较为丰富,给人以有生气、活力、轻巧的感觉。 门:机床门位于机床主体部分的正面中央,是机床造型设计的重点之一。机床门的造型要受到机床外罩正立面造型的约束,其外轮廓线要与机床外罩正立面的轮廓线相匹配。现有的造型大致可以按造型感觉分为曲门、直门和折门三种,其造型的变化要随外罩造型的变化而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