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八种常考题型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八种常考题型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八种常考题型

七年级上学期:《整式》的八种常考题型

题型一:列代数式

1、车上有100袋面粉,每袋50千克,取下x袋,车上还有面粉( )

A.50(100-x)千克B.(50×100-x)千克

C.100(50-x)千克D.50x千克

2、张老板以单价为a元的价格买进水蜜桃100个,现以比单价多20%的价格卖出70个后,再以比单价低b元的价格将剩下的30个卖出,则全部水蜜桃共卖( )

A.[70a+30(a-b)]元B.[70(1+20%)a+30b]元

C.[100(1+20%)a-30(a-b)]元D.[70(1+20%)a+30(a-b)]元

3、如图,某长方形广场的四个角都有一块半径相同的四分之一圆形的草地,若圆形草地的半径为r 米,长方形的长为a米,宽为b米.

(1)分别用代数式表示草地和空地的面积;

(2)若长方形的长为300米,宽为200米,圆形草地的半径为10米,求广场空地的面积.(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

4、一个长方形的一边长是2a+3b,另一边长是a+b,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A.12a+16b B.6a+8b C.3a+8b D.6a+4b

5、一根铁丝的长为5a+4b,剪下一部分围成一个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则这根铁丝还剩下_______.

题型二:相关概念的考查

6、(2018?株洲)单项式5mn2的次数.

7、(2018?淄博)若单项式a m﹣1b2与的和仍是单项式,则n m的值是()A.3 B.6 C.8 D.9

8、(3m-2)x2y n+1是关于x,y的五次单项式,且系数为1,则m,n的值分别是() A.1,4 B.1,2 C.0,5 D.1,1

9、(2018?包头)如果2x a+1y与x2y b﹣1是同类项,那么的值是()

A.B.C.1 D.3

题型三:化简求值

10、2(3b2-a3b)-3(2b2-a2b-a3b)-4a2b,其中a=-1

2,b=8;

题型四:与整式有关的阅读理解题

11、已知式子(a-2)m2+(2b+1)mn-m+n-7是关于m,n的多项式,且该多项式不含二次项,求3a +2b的值

12、有这样一道题:“当a=0.35,b=-0.28时,求多项式7a3-6a3b+3a2b+3a3+6a3b-3a2b-10a3的值.”小明说:本题中a=0.35,b=-0.28是多余的条件;小强马上反对说:这不可能,多项式中每一项都含有a和b,不给出a,b的值怎么能求出多项式的值呢?你同意哪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13、(2018?河北)嘉淇准备完成题目:发现系数“”印刷不清楚.

(1)他把“”猜成3,请你化简:(3x2+6x+8)﹣(6x+5x2+2);

(2)他妈妈说:“你猜错了,我看到该题标准答案的结果是常数.”通过计算说明原题中“”是几?

题型五:新定义题

14、新定义一种运算:a*b=

ab

1-ab,则2*3=________.

题型六:探索规律

15、(广东中考)观察下列一组数:1

3,

2

5,

3

7,

4

9,

5

11,…,根据该组数的排列规律,可推出第10个数

是____.

16、若:a1=1-1

3,a2=

1

2-

1

4,a3=

1

3-

1

5,a4=

1

4-

1

6,…,则a n=____________(n=1,2,3,…).

17、(娄底中考)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组成,第3个图案由10个▲组成,第4个图案由13个▲组成,…,则第n(n为正整数)个图案由___个▲组成.

18、如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n条“金鱼”需要火柴_______根.

题型七:整体思想代入求值

19、已知2x-5y3=3,则9-4(2x-5y3)的值是________.

20、若a-b=1,则式子a-(5a-3b)+(2b-a)的值是____________.

21、若a2+2b2=5,求多项式(3a2-2ab+b2)-(a2-2ab-3b2)的值.

题型八:数值转换机

22、按照下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当x分别为-3,0时的输出值.

23、(2018?重庆)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的结果为12的是()

A.x=3,y=3 B.x=﹣4,y=﹣2 C.x=2,y=4 D.x=4,y=2

参考答案:

1、A

2、D

3、(1)草地面积为:4×1

4πr2=πr2(平方米),空地面积为:(ab-πr2)平方米.(2)当a

=300,b=200,r=10时,ab-πr2=300×200-100π≈59 686(平方米)答:广场空地的面积约为59

686平方米.4、B5、3a+2b 6、3 7、解:∵单项式a m﹣1b2与的和仍是单项式,

∴单项式a m﹣1b2与是同类项,

∴m﹣1=2,n=2,

∴m=3,n=2,

∴n m=8.

故选:C.

8、B 9、解:∵2x a+1y与x2y b﹣1是同类项,

∴a+1=2,b﹣1=1,

解得a=1,b=2.

∴=.

故选:A.

10、原式=a3b-a2b.当a=-1

2,b=8时,原式=-3.

11、由题意,得a-2=0,2b+1=0,所以a=2,b=-1

2.所以3a+2b=3×2+2×(-

1

2)=5.

12、我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7a3-6a3b+3a2b+3a3+6a3b-3a2b-10a3=(7+3-10)a3+(-6+6)a3b +(3-3)a2b=0,所以a=0.35,b=-0.28是多余的条件,故小明的观点正确.

13、解:(1)(3x2+6x+8)﹣(6x+5x2+2)

=3x2+6x+8﹣6x﹣5x2﹣2

=﹣2x2+6;

(2)设“”是a,

则原式=(ax2+6x+8)﹣(6x+5x2+2)

=ax2+6x+8﹣6x﹣5x2﹣2

=(a﹣5)x2+6,

∵标准答案的结果是常数,

∴a﹣5=0,

解得:a=5.

14、-6

515、

10

2116、

1

n-

1

n+2

17、(3n+1)18、(6n+2) 19、-320、-5

21、原式=3a2-2ab+b2-a2+2ab+3b2=2a2+4b2.当a2+2b2=5时,原式=2(a2+2b2)=10.

22、程序对应的代数式为2(5x-2).当x=-3时,2(5x-2)=2×[5×(-3)-2]=2×(-17)=-34;当x=0时,2(5x-2)=2×(5×0-2)=-4.

23、解:A、x=3、y=3时,输出结果为32+2×3=15,不符合题意;

B、x=﹣4、y=﹣2时,输出结果为(﹣4)2﹣2×(﹣2)=20,不符合题意;

C、x=2、y=4时,输出结果为22+2×4=12,符合题意;

D、x=4、y=2时,输出结果为42+2×2=20,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计算题专项练习(有答案)

整式的乘除计算训练(1) 1. )2()(b a b a -++- 2. (x+2)(y+3)-(x+1)(y-2) 3. 22)2)(2(y y x y x ++- 4. x(x -2)-(x+5)(x -5) 5. ??? ??+-??? ??--y x y x 224 6. )94)(32)(23(22x y x y y x +--- 7. ()()3 `122122++-+a a 8. ()()()2112+--+x x x

9. (x -3y)(x+3y)-(x -3y)2 10. 23(1)(1)(21)x x x +--- 11. 22)23()23(y x y x --+ 12. 22)()(y x y x -+ 13. 0.125100×8100 14. 3 022)2(21)x (4554---÷??? ??--π-+??? ??-÷??? ?? 15. (12 11200622332141)()()()-?+----

16—19题用乘法公式计算 16.999×1001 17.1992- 18.298 19.2010200820092?- 20.化简求值:)4)(12()12(2+-+-a a a ,其中2-=a 。 21. 化简求值2(2)2()()2(3)x y x y x y y x y +--++-,其中12,2 x y =-=。

22. 5(x-1)(x+3)-2(x-5)(x-2) 23. (a-b)(a2+ab+b2) 24. (3y+2)(y-4)-3(y-2)(y-3) 25. a(b-c)+b(c-a)+c(a-b) 1y2)2 26. (-2mn2)2-4mn3(mn+1) 27. 3xy(-2x)3·(- 4 28. (-x-2)(x+2) 29. 5×108·(3×102) 30. (x-3y)(x+3y)-(x-3y)231. (a+b-c)(a-b-c)

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

第七章 三角形 【知识回顾】 练习题: 1、①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2cm 和7cm ,问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②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和5,问周第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③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2和8,第三边长是偶数,求第三边长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④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7和17,第三边长是奇数,求第三边长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5,6,11 B 、8,8,16 C 、4,5,10 D 、6,9,14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8cm ,且三边长之比是2:3:4,则三边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为3与7,则这个三角形周长为________ 5、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 ,6cm ,8cm ,13cm 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构成_____个三角形 6、在三角形中,已知相邻的外角是内角的2倍,则它的外角为_______,内角为_________ 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0,则其顶角为______ 8、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度数之比为2:3:4,则对应内角之比为_________ 9、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定义:由不在______三条线段______所组 三角形 成的图形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两边之和_____第三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差_____第三边 中线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高线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角平分线____________内角和__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多边形???? ? ?????????????????????????? ????__________1________外角性质2________外角和____________三角形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具有____性,四边形__________性多边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边形n 边形内角和为__________多????????????????????????? ? ? ????? ???????? 边形外角和为____从n 边形一个顶点可作出_____条对角线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用一图形镶嵌地面的有_________________平面镶嵌能用两种正多边形镶嵌地面的有_____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 ?? ?? ?? ??

七年级经典数学题型

七年级经典数学题型 一、填空题 1、已知 m —3 +(n +2)2=0,则n m 的值为 。 2、若a =—20062005 b =—20052004 c =—20042003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用<号连接。 3、已知整数a 、b 、c 、d 满足abcd =25,且a >b >c >d ,则 a +b + c +d 等于 。 4、已知0||=--a a ,则a 是__________数;已知()01||<-=b ab ab ,那么a 是_________数。 5、计算:()()()200021111-+-+- =_________。 6、已知()02|4|2=-+ +b a a ,则b a 2+=_________。 7、由书中知识,+5的相反数是–5,–5的相反数是5,那么数x 的相反数是______,数 –x 的相反数是________;数b a 1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数n m 2 1+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 8、因为到点2和点6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4,有这样的关系()622 14+=,那么到点100和到点999距离相等的数是_____________;到点7 6,54-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到点m 和点–n 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9、已知点4和点9之间的距离为5个单位,有这样的关系495-=,那么点10和点2.3-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点m 和点n (数n 比m 大)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 10、数5的绝对值是5,是它的本身;数–5的绝对值是5,是它的相反数;以上由定理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而来。由这句话,正数–a 的绝对值为__________;负数–b 的绝对值为________;负数1+a 的绝对值为________,正数 –a+1的绝对值___________。 11、如果 362=x ,则x = 12、() 200720088125.0-?———— 14、多项式123 12-+y y x ,它由 、 、 三项之和构成。 15、计算:1-2+3-4+5-6+…+99-100=____ _ 。 16、a 2表示的生活实际意义是: 。 17、若代数2x 2-3x +2的值为5,则代数式6x 2-9x -5的值是 。 18、若3-a 与2)(b a +互为相反数,则代数式b a 22-的值为______ __。 19、已知 234a b c ==,则代数式23a b c a b c +--+的值为_____ __。 20、若m 、n 、p 、为互不相等的整数,且49=mnpq ,则=+++q p n m 。 2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天24小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秒, 一年365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秒. 22、(3分),观察规律,填空,再补一个有同样特点的式子: 1 ×(-9)- 1= 12 ×(-9)- 2= 123×(-9)- 3= 。 23.观察下列单项式:x 2,25x ,310x ,4 17x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11个式子是___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整式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代数式-0.5、-x 2y 、2x 2-3x+1、-a 2、 3 1-x 、 3 x 中,单项式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下列各题是同类项的一组是( )。 A. xy 2 与-x 2 12 y B.3x 2y 与-4x 2yz C. a 3 与b 3 D. –2a 3 b 与 2 1ba 3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3x 2 +2x 3 =5x 5 B. 2x 2 +3x 2 =5x 2 C. 2x 2 +3x 2 =5x 4 D. 2x 2 +3x 3 = 6x 5 4、下列式子是二次三项式的是( )。 A. 0.5x 2-3x+5 B. -x 2+5 C. x n+2-7x n+1+12x n D. 2x 2 -x 3 -9 5、多项式4xy+ 3 2xy 2-5x 3y 2+5x 4-3y 2-7中最高次项系数是 ( )。 A.4 B. 3 2 C.-5 D.5 6、若M+N=x 2 -3,M=3x-3,则N 是( ) 。 A. x 2+3x-6 B.-x 2+3x C. x 2-3x-6 D.x 2-3x 7、下列各式错误的是│a-b │+│a+b │的结果是( )。 A. -(a-b) = b-a B. (a-b )2= (b-a )2 C. │a-b │=│b-a │ D. a-b = b-a 8、代数式2a 2-3a+1的值是6,则4a 2-6a+5的值是( )。 A.17 B.15 C.20 D.25 二、填空题。(1-8每题3分,9题8分,共32分) 1.单项式 3 yz x 22 3 -的系数是 ,次数是 。 2.若x=1,y=-2时,代数式5x-(2y-3x)的值是 。 3.多项式4x-3 2x 2y 2-x 3y+5y 3-7是_______次_______项式,按x 的降幂排列 是______________ 。 4.若2x m y 3 和-7xy 2n-1 是同类项,则m= , n= 。 5.2a-b+c-2d = 2a - ( )。

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三角形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4、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21 ×底×高 考点二、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4)角角边定理: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3、全等变换 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 全等变换包括一下三种: (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 (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180°,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 考点三、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三角形中的中位线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共有三条中位线,并且它们又重新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2)要会区别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 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 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 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七年级数学几何部分经典题型(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几何部分经典试练(人教版) 1.若三角形中最大内角是60°,则这个三角形是() A、不等边三角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不能确定 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它的周长是( ) (A)17 (B)22 (C)17或22 (D)13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是由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的,已知点A(-2,1)的对应点为A′(3,1),点B的对应点为B′(4,0),则点B的坐标为:() A.(9,0)B.(-1,0)C.(3,-1)D.(-3,-1) 4.给出下列说法: (1);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 (4)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5)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5.如图,OB是∠ABC的平分线,OD 是∠ADC的平分线,∠A=27°,∠O=33°,求∠C的度数. - 6.如图所示,∠A+∠B+∠C+∠D+∠E= . 7.如图,∠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若∠2=200则∠1的度数为() A.300 B. 450 C .600 D. 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把矩形纸片ABCD,沿EF对折,∠l=40°, | 则∠AEF=__________。 1 @ B A

9.在?ABC 中,∠A=50°,高BE 、CF 所在直线交于O ,且O 不与B 、C 重合,则∠BDC=___________。 } 10.在△ABC 中,∠A -∠C = 25°,∠B -∠A = 10°,则∠B = ; 11.如图,AD ∥BC ,点O 在AD 上,BO 、CO 分别平分∠ABC 、∠DCB , 若∠A +∠D =m °.则∠BOC = . 12.如果p (a+b,ab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 (a,-b) 在第 象限. 13.如图,已知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OE ⊥CD .垂足为O , * 则图中∠AOE 和∠DOB 的关系是 14.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和为2160°,则此多边形的边数为 ;某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 15.点P ()不可能在第 象限。 16.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3cm B 、1cm ,4cm ,2cm C 、2cm ,3cm ,4cm D 、6cm ,2cm ,3cm 】 17.三角形纸片ABC 中,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 落在△ABC 内,∠A 与∠1、∠2有怎样的关系( ) A 、∠A = ∠1 +∠2 B 、∠A = ∠1 - ∠2 C 、∠A = 2 1900-(∠1 +∠2) D 、∠A =2 1900-(∠1 - ∠2) 18.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 点O ,则∠AOC+∠DOB 的度数为 . ? 19.已知:如图,在△ABC 中有D 、E 两点,求证:BD +DE +EC <AB +AC . 、

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测试题完整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 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测试题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3cm B、1cm,4cm,2cm C、2cm,3cm,4cm D、6cm,2cm,3cm 2.如图1,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 O连在一起,使 AA′、BB′ 可以绕着点 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 A′B′的长等于 内槽宽 AB, 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 A.边角边 B.角边角 C.边边边 D.角角边 3.下列说法:①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②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③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④所有的正方形都全等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已知∠1=∠2,则下列条件中,不能使△ABC≌△DBC成立的 是() A、AB=CD B、AC=BD C、∠A=∠D D、∠ABC=∠DCB 5.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5∶6, ③∠A=90°-∠B,④∠A=∠B=1 2 ∠C中, 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7.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9,另一边是4,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17 B.22 C.17或22 D.无法确定 8.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边上高的是(). A B C D 9.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BC=EF,AC=DF ②AB=DE, ∠B=∠E,BC=EF ③∠B=∠E,BC=EF, ∠C=∠F ④AB=DE,AC=DF,∠B=∠E 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经典题型专题训练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经典题型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数,和也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A)同号,且均为负数 (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比负数的绝对值大 (C)同号,且均为正数 (D)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比正数的绝对值大 2、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⑵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 ⑶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可能是负数 ⑷每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A、1 B、2 C、3 D、4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个有理数相乘,当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B、几个有理数相乘,当正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C、几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D、几个有理数相乘,当积为负数时,负因数有奇数个; 4、在有理数中,有() A.绝对值最大的数B.绝对值最小的数 C.最大的数D.最小的数 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数轴上表示6的点与表示4的点相距10 B.数轴上表示+6的点与表示-4的点相距10 C.数轴上表示-4的点与表示4的点相距10 D.数轴上表示-6的点与表示-4的点相距1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理数就是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 (B)最小的有理数是0 (C)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表示它的一个点 (D)整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数没有倒数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D.﹣1的倒数是﹣1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 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 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9、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负数一定是正数。B.有最小的正整数,有最小的正有理数。C.-a一定是负数D.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正有理数 a是() 10、有理数a 等于它的倒数,则2016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精品教案)

三角形 (复习课第2课时) 【理论支持】 根据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动机和态度。三角形是学生已经具有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上的延伸,利于激发学生的探求新知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是在线段和角有关知识基础延续,它又是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的基础,这些内容为以后学习各种特殊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作下铺垫,也是研究其他图形必备的基础知识。 三角形是多边形的一种,因而可以借助三角形建立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多边形的边、内角、外角、内角和都可以由三角形的概念推广而来。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因而常常将多边形分解为若干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性质进一步研究多边形性质。 本章对于学生的几何观念和推理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本章知识结构图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外角及外角和、多边形的内

角和公式及外角和以及平面镶嵌的使用。 数学思考:通过学习三角形的知识以及三角形知识的延 伸,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数 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几何的认识以及怎样去研究几何知识。 情感态度: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几何观念,并且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个推论 (2)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2. 难点:三角形、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上节课我们回顾了三角形的定义,三条重要线段,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稳定性,这节课我们再来探讨三角形中角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课内探究 1.通过上回布置学生自主复习,由学生进行知识展示,教 师作一些提示,可整理得:

初一数学趣味题 24道经典名题.

1.有人编写了一个程序,从1开始,交替做乘法或加法,(第一次可以是加法,也可以是乘法),每次加法,将上次运算结果加2或是加3;每次乘法,将上次运算结果乘2或乘3,例如30,可以这样得到: 1 +3 =4*2=8+2=10*3=30,请问怎样可以得到:2的100次+2的97次-2 解答:1+3=4+2=2的3次-2=2的3次+2-2=(2的3次+2-2)*2=……==2的100次+2的97次-2的97次=2的100次+2的97次-2的97次+2=2的100次+2的97次-2的97次+2+2=……=2的100次+2的97次-2 2.下诗出于清朝数学家徐子云的著作,请算出诗中有多少僧人? 巍巍古寺在云中,不知寺内多少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只碗,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解答:三人共食一只碗:则吃饭时一人用三分之一个碗, 四人共吃一碗羹:则吃羹时一人用四分之一个碗, 两项合计,则每人用1/3+1/4=7/12个碗, 设共有和尚X人,依题意得: 7/12X=364 解之得,X=624 3.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O英里(1英里合1.6093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起步的那一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一只苍蝇,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苍蝇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O 英里的等速前进,苍蝇以每小时15英里的等速飞行,那么,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英里? 解答:每辆自行车运动的速度是每小时10英里,两者将在1小时后相遇于2O英里距离的中点。苍蝇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5英里,因此在1小时中,它总共飞行了15英里。 4.《孙子算经》是唐初作为“算学”教科书的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共三卷,上卷叙述算筹记数的制度和乘除法则,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筹算的重要资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是其中之一。原题如下:令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雄、兔各几何? 解答:设x为雉数,y为兔数,则有 x+y=b,2x+4y=a 解之得:y=b/2-a, x=a-(b/2-a) 根据这组公式很容易得出原题的答案:兔12只,雉22只。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练习题精选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 练习题精选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22(4).(426)2(225)a a a a ----- 其中 1-=a . 221131 (5).2()()2223 a a b a b ----- 其中 32,2=-=b a . (6).化简 )]72(53[2b a a b a ----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34 x -的系数是34 B. 2 32 a π的系数是32 C. 23ab 的系数是3a D. 225 xy 的系数是25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22.34a a A a +=).2(2a b B a b --=-+ 222.2C a b a b a b -=- .541D a a -=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单项式是整式 B.多项式322358r x yr axr π-+-是按 r 的降幂排列的 C.含加减运算的式子都是单项式 D.不含加减运算的式子都是单项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 xyz 与23 xy 是同类项 B. 1x 和 12x 是同类项 C. 320.5x y 和237x y D. 25m n 与24nm -是同类项 5.下列各式中去括号正确的是( ) 2222..(2)2A x y x z x y x z --+=--+ ..36(41)3641B a a a a a a -[--]=--+ ..2(6423)2642C a x y a x y +-+-=-=-22..(2)(1)21D x y z x y z --+-=---- 6.若多项式32281x x x -+-与多项式323253x mx x +-+的 和不含二次项,则m 等于( ) 7.如图,边长为3m +() 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 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 长是( ) 二、填空题 8.单项式2323ab c -的系数为 ,次数为 9.若2512 m x y --与212n xy =是同类项,则m n += 10. 3(2)a a b --= . 11.若代数式2345x x --的值为7,则2453 x x --的值为 12.如图,∠AOB =45?过射线OA 上到点O 的距离分别为 1,3,5,7,9,11,…的点作OA 的垂线与OB 相交,得到并标出一组黑色梯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观察其中的规律,则第n 个黑色梯形的面积S n = 三、解答题 13.计算 1.32)(57)2(24)a b a b a b -+---()( 2222(2).(2)2(3)3(24)x xy y xy x y xy -+---+- 14.化简求值: 2(1)..3(2)322()x x y x y xy y ---[-++],其中 1 ,32 x y =-=-

最新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专题训练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两个锐角 B 、至多有一个锐角 C 、至少有一个直角 D 、至少有一个钝角 2. 下列三条线段的长度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4,8 B 、5,6,11 C 、1,2,3 D 、5,6,10 3.关于三角形的边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 、三边互不相等 B 、至少有两边相等 C 、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D 、最多有两边相等 4.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3、7,则它的周长为( ) A 、13 B 、17 C 、13 或17 D 、不能确定 5.如右图,在△ABC 中,∠ACB=90°,CD 是AB 边上的高, 那么图中与∠A 相等的角是( ) A 、∠ B B 、∠ACD C 、∠BC D D 、∠BDC 6.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有( )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梯形 D 、直角三角形 7. 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4、5,则周长c 的范围是( ) A.1<c <9 B.9<c <14 C.10<c <18 D. 无法确定 8.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 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 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 D. 不可能都小于60° 9.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10、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8,第三边长是一个偶数,则第三边的长不能为( ) A 、6 B 、8 C 、10 D 、12 A B C D

11.如图,图中共有_____个三角形 ,其中以BC 为一边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以∠A 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 12.如图,AE 、AD 、CF 分别是△ABC 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⑴∵AE 是△ABC 的高, ∴∠____=∠____=90°; ⑵∵AD 是△ABC 的中线,∴____=___=2 1 ____; ⑶∵CF 是△ABC 的角平分线,∴∠____=∠____= 2 1 ∠____. 13.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a=3cm ,b=4cm ,那么第三边c 的长度范围是__________. 14.△ABC 的周长为12,三边a 、b 、c 之间存在关系a -1=b ,b -1=c ,则三边长a=____,b=_____,c=____. 15.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外角平分线所组成的锐角等于_________度. 16.在△ABC 中,若∠C+∠A=2∠B ,∠C -∠A=80°,则∠A=___,∠B=___,∠C=___. 17.一个三角形三个外角度数的比是3∶3∶2,则该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 18.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中线分该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 、18cm ,则底边长为__________. 19.△ABC 中,如果∠C=55°,∠B -∠A=10°,那么∠A=_____. 20.如图,△ABC 中,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E 是AC 上一点,∠A=∠B ,∠ACD=∠EDC ,如果∠AED=140°,那么∠ACD=________,∠B=_______. A B C D E F A B C D E

初一下册数学经典题型

1. 如果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也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则称该一元一次方程为该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 例如:方程260x =- 的解为3x= ,不等式组205x x ->????-??-+<-? , 的关联方程是 ;(填序号) (2)若不等式组1144275 x x x ? -?? ?++?<, >-的一个关联方程的根是整数,则这个关联方程可以是 ;(写 出一个即可) (3)若方程21+2x x -=, 1322x x ? ?+=+ ???都是关于x 的不等式组22x x m x m -?? -?<,≤的关联方程,求m 的取值范围.

2.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A,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点B(不与点A重合,且直线AB不与坐标轴平行或重合),过点A作直线m∥x轴,过点B作直线n∥y轴,直线m,n相交于点C.当线段AC,BC的长度相等时,称点B为点A的等距点,称三角形ABC的面积为点A的 等距面积. 例如:如图,点A(2,1),点B(5,4),因为AC= BC=3,所以B 为点A的等距点,此时点A的等距面积为9 2. (1)点A的坐标是(0,1),在点B1(-1,0),B2(2,3),B3(-1,-1)中,点A的等距点为. (2)点A的坐标是(-3,1),点A的等距点B在第三象限, ①若点B的坐标是 ? ? ? ? ? 2 1 2 9 ,- - ,求此时点A的等距面积; ② ②若点A的等距面积不小于9 8,求此时点B的横坐标t的取值范围. 备用图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运算习题大全

整式的运算习题大全 一、选择题 1.若单项式3x m y 2m 与-2x 2n - 2y 8的和仍是一个单项式,则m ,n 的值分别是( ) A .1,5 B .5,1 C .3,4 D .4,3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 3+x 5=x 8 B .(x 3)2=x 5 C .x 4·x 3=x 7 D .(x+3)2=x 2+9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 2·a 3=a 6 B .a 3÷a=a 3 C .(a 2)3=a 6 D .(3a 2)4=12a 8 5.多项式x 3-2x 2+5x+3与多项式2x 2-x 3+4+9x 的和一定是( ) A .奇数 B .偶数 C .2与7的倍数 D .以上都不对 6.如果(x - 12 )0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12 B .x<12 C .x=12 D .x≠12 7.若x m ÷x 3n =x ,则m 与n 的关系是( ) A .m=3n B .m=-3n C .m -3n=1 D .m -3n=-1 8.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为x 2-3x -28的是( ) A .(x -2)(x+14) B .(x+2)(x -14) C .(x -4)(x+7) D .(x+4)(x -7) 9.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x+y )(-x -y )=x 2-y 2 B .(x 2-y 3)(x 2+y 3)=x 4-y 6 C .(-x -3y )(-x+3y )=-x 2-9y 2 D .(2x 2-y )(2x 2+y )=2x 4-y 2 10.若a -1a =2,则a 2+21a 的值为( ) A .0 B .2 C .4 D .6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632a a a =? B .623)(a a = C.3 3)(b a b a ?=? D.a a a =÷33 13.若6)3)(2(2-+=-+mx x x x .则=m ( ) A .-1 B .1 C .5 D .-5 14.下列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c a b a -+ B.))((a b b a ++ C.))((b a b a -+ D.))((a b b a --

初一数学下册《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下册《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一、目标与要求 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线的性质推出这一定理。 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 三、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的过程; 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

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初一七年级数学整式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初一七年级数学第三单元 整式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一.判断题 (1)3 1+x 是关于x 的一次两项式. ( ) (2)-3不是单项式.( ) (3)单项式xy 的系数是0.( ) (4)x 3+y 3是6次多项式.( ) (5)多项式是整式.( ) 二、选择题 1.在下列代数式:21ab ,2b a +,ab 2+b+1,x 3+y 2,x 3+ x 2-3中,多项式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5个 2.多项式-23m 2-n 2是( ) A .二次二项式 B .三次二项式 C .四次二项式 D 五次二项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 x 2―2x+5的项是3x 2,2x ,5 B . 3x -3y 与2 x 2―2x y -5都是多项式 C .多项式-2x 2+4x y 的次数是3 D 一个多项式的次数是6,则这个多项式中只有一项的次数是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式abc 没有系数 B . 2x +3y +4 z 不是整式 C .-2不是整式 D .整式2x+1是一次二项式 5.下列代数式中,不是整式的是( )A 、23x - B 、745b a - C 、x a 523+ D 、-2005 6.下列多项式中,是二次多项式的是( ) A 、132+x B 、23x C 、3xy -1 D 、253-x 7.x 减去y 的平方的差,用代数式表示正确的是( ) A 、2)(y x - B 、22y x - C 、y x -2 D 、2 y x - 8.某同学爬一楼梯,从楼下爬到楼顶后立刻返回楼下。已知该楼梯长S 米,同学上楼速度是a 米/分,下楼速度是b 米/分,则他的平均速度是( )米/分。A 、2b a + B 、b a s + C 、b s a s + D 、b s a s s +2 9.下列单项式次数为3的是( ) A.3abc B.2×3×4 C. 4 1x 3y D.52x 10.下列代数式中整式有( ) x 1, 2x +y , 31a 2b , πy x -, x y 45, 0.5 , a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1.下列整式中,单项式是( ) A.3a +1 B.2x -y C.0.1 D.2 1+x 12.下列各项式中,次数不是3的是( )A .xyz +1 B .x 2+y +1 C .x 2y -xy 2 D .x 3-x 2+x -1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x +a)是单项式 B .π1 2+x 不是整式 C .0是单项式 D .单项式-31x 2y 的系数是3 1 14.在多项式x 3-xy 2+25中,最高次项是( ) A .x 3 B .x 3,xy 2 C .x 3,-xy 2 D .25 15.在代数式y y y n x y x 1),12(31,8)1(7,4322++++中,多项式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16.单项式-232 xy 的系数与次数分别是( )A .-3,3 B .-21,3 C .-23,2 D .-2 3,3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及考点

B C 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典型练习题及考点分析 一、三角形相关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的表示 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 、B 、C 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时,此三角形可记作△ABC ,其中线段AB 、BC 、A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 、∠B 、∠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3.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 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而角的平分线是经过角的顶点且平分此角的 一条射线. ②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画法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相同,可以用量角器画,也可通过尺规作图来画. (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且它们相交三角形内部一点. ②画三角形中线时只需连结顶点及对边的中点即可. (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限度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简称三角形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三条高是线段 ②画三角形的高时,只需要向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连结顶点与垂足的线段就是该边上的高. 练习题: 1、图中共有( A :5 B :6 C :7 D :8 2、如图,AE ⊥BC ,BF ⊥AC , CD ⊥AB ,则△ABC 中AC 边上的高是( ) A :AE B :CD C :BF D :AF 3、三角形一边上的高( )。 A :必在三角形内部 B :必在三角形的边上 C :必在三角形外部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七年级上经典数学题型

耐心、细心 1 / 9 七年级经典数学题型(耐心、细心) 一、填空题 1、已知 m —3 +(n +2)2=0,则n m 的值为 。 2、若a =—2006 2005 b =—20052004 c =—20042003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用<号连接。 3、已知整数a 、b 、c 、d 满足abcd =24,且a >b >c >d ,则 a +b + c +d 等于 。 4、已知0||=--a a ,则a 是__________数;已知()01| |<-=b ab ab ,那么a 是_________数。 5、计算: ()() () 2000 2 1 111-+-+- =_________。 6、已知()02|4|2=-+ +b a a ,则b a 2+=_________。 7、由书中知识,+5的相反数是–5,–5的相反数是5,那么数x 的相反数是______,数 –x 的相反数是________;数b a 12+ -的相反数是_________;数 n m 2 1 +的相反数是 ____________。 8、因为到点2和点6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4,有这样的关系()622 1 4+= ,那么到点100和到点999距离相等的数是_____________;到点 7 6 ,54-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到点m 和点–n 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9、已知点4和点9之间的距离为5个单位,有这样的关系495-=,那么点10和点2.3-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点m 和点n (数n 比m 大)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 10、数5的绝对值是5,是它的本身;数–5的绝对值是5,是它的相反数;以上由定理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而来。由这句话,正数–a 的绝对值为__________;负数–b 的绝对值为________;负数1+a 的绝对值为________,正数 –a+1的绝对值___________。 11、如果362=x ,则x = 12、 () 2007 20088125.0-?———— 14、多项式123 12 -+y y x ,它由 、 、 三项之和构成。 15、计算:1-2+3-4+5-6+…+99-100=____ _ 。 16、a 2表示的生活实际意义是: 。 17、若代数2x 2-3x +2的值为5,则代数式6x 2-9x -5的值是 。 18、若 3-a 与2)(b a +互为相反数,则代数式b a 22-的值为______ __。 19、已知 234a b c ==,则代数式23a b c a b c +--+的值为_____ __。 20、若m 、n 、p 、为互不相等的整数,且49=mnpq ,则=+++q p n m 。 2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天24小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秒, 一年365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秒. 22、(3分),观察规律,填空,再补一个有同样特点的式子: 1 ×(-9)- 1= 12 ×(-9)- 2= 123×(-9)- 3= 。 23.观察下列单项式:x 2,2 5x ,3 10x ,4 17x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11个式子是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